时间:2024-04-02 14:37:2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历史地理学的现实意义,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能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并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兴趣又是一种有积极作用的情绪,这种情绪在一定的情境中极易产生。因此,利用“班班通”课件与课堂内容相应的情境气氛,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意识。
二、化繁为简,突出重点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除通过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外,还要借助地图、挂图和其他教具教学,但一些挂图内容繁多,重点不突出,而且内容是静态的、无声的,因而给学生的印象依然是孤立的、缺乏联系的。采用“班班通”课件辅助教学,就能弥补地图教学的不足之处,既加大了课堂密度,又提高了课堂质量和效率,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三、化静为动,形象直观
在以往的地理教学中,教师主要使用挂图并结合课本中的插图进行教学。学生由于不能看到地理事物的运动变化,便难以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识,在课堂上较为被动,从而影响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利用“班班通”课件进行动态模拟,可以使静止图像成为动态图像,从中能观察到整个变化过程。学生边观察,边操作,边思考讨论,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求知欲,又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了学生的能动作用,使教与学成为有机的整体。
四、化远为近,生动逼真
传统的课堂教学把知识局限在书本上,无论教者怎样发挥语言的才能和教具的演示,都无法直观、生动地再现自然地理环境的发生和演变过程。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课件来进行演示。这样,学生就能直观地感觉到当时的情境,使思维活跃起来,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从而突破难点,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班班通”为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环节搭建出多媒体的交互平台。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利用网络上丰富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班班通”课件能将文本、声音、图像、动画和视频技术融为一体,使教学活动变得生动且形式多变,丰富和扩展了书本知识,为学生创设了生动丰富的情景,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在调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学生就会主动热情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也会积极思考。这时,教师就可以因势利导地把学生带入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关键词:方言;地理阻隔;迁移;中心地理论
一、 研究区域概述
本文选择宁化县作为研究对象有两个原因。一是宁化地处福建省西部,武夷山脉东麓,为闽赣两省交界县之一。其西部的石壁镇被誉为“客家祖地”,是汉人南迁时候的重要落脚点。现在中国大陆和台湾以及东南亚各地,约有五千多万客家人,他们大部分的族谱中,明确记载其始祖或祖先是石壁人或宁化人。语言是随着人们的迁移、交流或者隔离发生改变的,宁化的方言在客家方言的形成过程中有重要影响。
二是宁化的地理环境在全区具有代表性,境内属于闽赣台地大面积抬升区的相对下陷地带,地势由西向东递降,并形成由北到南五条地带性地貌,低山、丘陵、盆地占全境总面积的96%[1]。
宁化方言,总体来说属于闽西客话的一种土语。与其它客家方言相比,宁化方言在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都独具特色,它极大地保留着古汉语成分,口头表现力极强,使用书面语汇较多。根据语音、词汇方面存在的差异,可将其大致分成四片(如图1所示):翠江片:包括翠江镇和城郊、湖村、安乐、曹坊、石壁、淮土、方田、济村、中沙、河龙、水茜12个乡镇;泉上片:泉上镇;安远片:安远乡;治平片:治平畲族乡[1]。不同片区之间的方言基本不能交流,各片区内部基本可以交流。同一片区、不同乡镇之间还存在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为语调的差异。但是各乡内部,甚至距离数里的村之间也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但是差异进一步减小。
二、复杂方言成因分析
1.地理阻隔
宁化县地处武夷山脉,多山地丘陵,森林覆盖率超过70%,这成为古代隔离中原战火的天然屏障,魏晋南北朝以来,多次中原大乱,都有大批难民南迁进入福建和广东。同时这也成为隔离语言的屏障。所以当北方的汉语发生巨大变化时,当地的方言中还很好地保留了古代中原的汉语。客家方言中很多口语表达还与古代书面表达相似,简短而有力,动词活用现象也非常普遍。古代汉语中很多字词的意思跟现代汉语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却在客家方言中保留了下来,如客家方言中“走”还是跑的意思,“行”是走的意思,“樵”可以名词作动词做砍柴的意思等。
落后闭塞的交通不但阻隔了当地人与中原的交流,还阻隔内部人之间的交流。在《如梦令・元旦》中写到“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反映了当时宁化县森林密布、交通闭塞的情况。根据当地老人回忆,解放以前宁化还保存大量原始深林,山间常有老虎出没伤人,并且盗贼横行。这样恶劣的自然条件和交通状况减少了人们中长距离交流的频率。于是县内各地语言中原有的差别继续存在,相同部分也渐渐分化,语言之间的差异日渐显著。
宁化县4个方言片区中,安远方言与其它片区差异最大,属于赣方言,与它相邻的建宁县相近,而其它三个片区属于客家方言。这是因为安远乡内水系流向建宁县,与县内其它地区所属水系不同,分水岭阻隔了人们之间的交流,所以语言也变得不同。
2.历史移民
由于战乱等原因,客家民系一共有5次大迁移,宁化最主要的居民大概是第二次大迁移(唐末至北宋)时定居于此的中原汉人的后代[2]。很多宗祠的族谱中也记载他们的祖先在唐末迁往当地定居。作者本人的宗族也是唐末从河南迁往宁化,并一直定居到现在。这些迁入者来自天南海北,带来了不同的方言。这些方言地理阻隔被保持了下来,于是就出现了在方圆几千米的地方却有原来中原几百甚至上千千米才会出现的语言差异。
同时,迁入时间跨度很长,据罗香林的《客家渊源考》仅第二次迁移的时间就跨度两百多年(公元880-1126)。语言会随着时间演变,不同时间迁入的居民在语言上必然也存在差异。这种差异通过地理阻隔保留下来进一步使当地方言更加复杂多样。
3.交流障碍
中国古代主要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商品经济并不发达。当农副产品剩余时便拿到集市出售。闽赣边山区由于交通不便,不能形成大规模集市,于是形成了一种叫“墟”的小集市场。每隔固定的时间,2~10天不等,在相对规模较大的乡村(一般是现在乡镇所在地)形成集市,附近的农民按照约定前来交易,这就是所谓的“墟”。
根据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原则,农民会寻找最容易到达的“墟”从事交易活动。而最容易到达的“墟”除了距离之外,还综合了地形、道路等情况。闽赣边多为山地丘陵,之间形成一个个山间盆地,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也成为移民的村落。较大盆地形成的大规模村落慢慢产生“墟”,周围相对较小村落则在固定时间前来交易成为其腹地。由于翻山越岭到另一个盆地很困难,所以往往一个“墟”的腹地就是一个中等规模的山间盆地。
通过考察和访谈发现,一般同一个“墟”的腹地居民的方言和口音都比较相近,与相邻“墟”腹地的居民则存在较大差异,这是因为经济活动使得同一个“墟”腹地居民之间的交流频繁,而不同“墟”腹地的居民之间没有经济活动,加上地形复杂和交通闭塞,所以缺少交流。由于经济活动主要在一个“墟”的腹地内的居民中进行,所以人际关系也就受到腹地边界的限制,婚嫁也往往集中在同一个“墟”的腹地内,其居民之间的交流不断加强,语言趋于相同。不同“墟”的腹地的居民交流减少,语言分化。
三、总结
闽西地区的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具有相似性,所以对宁化县的研究结论基本也适用于全区。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地理阻隔、历史移民和经济生活分析了闽西地区方言特别复杂的形成原因。其它因素,如行政区划、客家居民的守旧习性等,也对方言形成有影响。
参考文献:
要探求这一生动清新的文化支脉的最初源起,不能不说到三峡。
可以说,“竹枝词”的发现、记录和传播乃至仿作,都自三峡始。
三峡“竹枝”在文化史上留下鲜明的印迹,是唐代特殊的历史人文背景和历史地理条件所决定的。
如果从历史地理考察的视角分析这种文学现象,或许可以得到有意义的发现。而交通地理对于文化的意义,或许也可以由此得到说明。
唐代文人的三峡行旅与“巴歌”体验
在政治昌盛和经济繁荣的形势下,随着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地位的上升,循长江航道上下,成为唐人行旅的热线。三峡,于是在唐代文人行旅生活体验中保留有极其深刻的印象。三峡纪行诗成为唐诗中颇为多见的篇什。除了长安、洛阳等大都市外,很少有哪些地域如三峡这样受到唐代诗人如此的关意。
李白“远忆巫山阳”,“泪向南云满”(《寄远十二首》其五),白居易“两岸滟滪口”,“巴峡声心里”(《题牛相公归仁里宅新成小滩》)等诗句,都说明行经三峡的经历,可以成为永久的人生记忆。
与一般描画山水记叙行旅的诗作不同,唐代三峡诗更多地表现出苍郁悲凉的意韵。韩愈《寄崔二十六立之》诗说到“逼迫走巴蛮,恩爱座上离” 。李商隐《初起》诗亦有“三年苦雾巴江水,不为离人照屋梁”句。不过,我们所看到的以三峡为主题的唐诗,似乎多有超越一般离情乡思的意境。
唐诗中记录的三峡印象,首先是其地貌特征和水文特征的惊人险恶。
李白曾经作《上三峡》诗:“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戴叔伦《巫山高》诗写道:“巫山峨峨高插天,危峰十二凌紫烟。瞿塘嘈嘈急如弦,洄流势逆将覆船。云梯岂可进,百丈那能牵。陆行巉岩水不前。”又如刘禹锡《松滋渡望峡中》:“巴人泪应猿声落,蜀客船从鸟道来。”李贺《入蜀》:“望空问真宰,此路为谁开。峡色侵天去,江声滚地来。”白居易《初入峡有感》:“上有万仞山,下有千丈水。苍苍两崖间,阔狭容一苇。瞿唐呀直泻,滟滪屹中峙。未夜黑岩昏,无风白浪起。大石如刀剑,小石如牙齿。一步不可行,况千三百里。苒蒻竹篾,欹危楫师趾。一跌无完舟,吾生系于此。”
诗人“恐”的心态,又与“愁”的情绪相交织。如王维《送贺遂员外外甥》:“南国有归舟,荆门泝上游。”“樯带城乌去,江连暮云愁。”李端《送郑宥入蜀迎亲》:“剑门千转尽,巴水一支长。请语愁猿道,无烦促泪行。”若仍以白居易诗为例,说到“愁”行三峡的,有《送友人上峡赴东川赴命》:“见说瞿塘峡,斜衔滟滪根。难于寻鸟路,险过上龙门。羊角风头急,桃花水色浑。山回若鳌转,舟入似鲸吞。岸合愁天断,波跳恐地翻。”又《夜入瞿唐峡》:“瞿唐天下险,夜上信难哉。岸似双屏合,天如匹帛开。逆风惊浪起,拔暗船来。欲识愁多少,高于滟滪堆。”
使未能忘却都市繁华的旅人们心情受到极强烈的震动的,还有三峡地区的荒凉和冷寂。
白居易《初到忠州登东楼寄万州杨八使君》诗:“山束邑居窄,峡牵气候偏。林峦少平地,雾雨多阴天。隐隐煮盐火,漠漠烧畬烟。”又《自江州至忠州》诗:“今来转深僻,穷峡巅山下。五月断行舟,滟堆正如马。巴人类猿狖,矍铄满山野。”都描写了这一情形。
三峡所独具的神秘文化景观,特别是巫山神女传说,也往往使过往的诗人文士于江风峡雾之中,体味到特殊的文化感应。
皇甫冉《巫山峡》诗写道:“巫峡见巴东,迢迢出半空。云藏神女馆,雨到楚王宫。朝暮泉声落,寒暄树色同。清猿不可听,偏在九秋中。”刘方平《巫山神女》诗也写道:“神女藏难识,巫山秀莫群。今宵为大雨,昨日作孤云。散漫愁巴峡,徘徊恋楚君。先王为立庙,春树几氛氲。”又如蒋洌《巫山之阳香谿阴明妃神女旧迹存焉》诗:“神女归巫峡,明妃入汉宫。捣衣余石在,荐枕旧台空。行雨有时度,谿流何日穷。至今词赋里,凄怆写遗风。”刘禹锡《巫山神女庙》诗所谓“星河好夜闻清佩,云雨归时带异香”,也记录了类似的心灵访古与意识旅游的轨迹。孟郊《巫山曲》写道:“巴江上峡重复重,阳台碧峭十二峰。荆王猎时逢暮雨,夜卧高丘梦神女。轻红流烟湿艳姿,行云飞去明星稀。目极魂断望不见,猿啼三声泪沾衣。”又《巫山高》诗:“见尽数万里,不闻三声猿。但飞萧萧雨,中郁亭亭魂。千载楚王恨,遗文宋玉言。至今青冥冥,云结深闺门。”李贺的《巫山高》诗,文句与情感同样飘逸飞荡:“碧丛丛,高插天,大江翻澜神曳烟。楚魂寻梦风飔然,晓风飞雨生苔钱。瑶姬一去一千年,丁香筇竹啼老猿。古祠近月蟾桂寒,椒花坠红湿云间。”
李白形容三峡风景,有“历览幽意多”,“佳趣尚未歇”的诗句(《自巴东舟行经瞿唐登巫山最高峰晚望还题壁》)。《宿巫山下》诗又写道:“昨夜巫山下,猿声梦里长。桃花飞绿水,三月下瞿塘。雨色风吹去,南行拂楚王。高丘怀宋玉,访古一霑裳。”三峡的这种文化气象,往往可以点燃文人的“风情”与诗兴。白居易《题峡中石上》即写道:“巫女庙花红似粉,昭君村柳翠似眉。诚知老去风情少,见此争无一句诗。”
白居易《送萧处士游黔南》诗可见“江从巴峡初成字,猿过巫阳始断肠”句,其中“断肠”二字,或许即大体表明了人们旅经三峡时的特殊心境。
唐代文人对于三峡的文化体验,恰与当地民歌“裴回”、“苦怨”、“含思婉转”的风格相映合。其共鸣之和叶,千百年后仍然使人们不能不惊叹这种文化奇缘的神妙。
三峡地区民歌,唐人诗作中往往称之为“巴歌”。例如:
孟浩然《同曹三御史行泛湖归越》:“秋入诗人意,巴歌和者稀。”刘希夷《巫山怀古》:“巫山幽阴地,神女艳阳年。襄王伺容色,落日望悠然。”“猿啼秋风夜,雁飞明月天。巴歌不可听,听此益潺湲。”白居易《登城东古台》:“迢迢东郊上,有土青崔嵬。不知何代物,疑是巴王台。巴歌久无声,巴宫没黄埃。”又如寒山《诗三百三首》:“巴歌和者多,白雪无人和。”
对于所谓“巴歌”,又曾经有其他不同的说法:
巴童歌 岑参《赴犍为经龙阁道》:“骤雨暗谿口,归云网松萝。屡闻羌儿笛,厌听巴童歌。江路险复水,梦魂愁更多。”
巴曲 杜甫《社日两篇》:“南翁巴曲醉,北雁塞声微。”“欢娱看绝塞,涕泪落秋风。鸳鸯回金阙,谁怜病峡中。”白居易《发白狗峡次黄牛峡登高寺却望忠州》:“白狗次黄牛,滩如竹节稠。路穿天地险,人续古今愁。”“畏途常迫促,静境暂淹留。巴曲春全尽,巫阳雨半收。”
巴渝曲 杜甫《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五首》:“久嗟三峡客,再与暮春期。”“万里巴渝曲,三年实饱闻。”
巴弦 白居易《留北客》:“峡外相逢远,樽前一会难。即须分手别,且强展眉欢。楚袖萧条舞,巴弦趣数弹。笙歌随分有,莫作帝乡看。”
白居易《寄微之》曾写道:“秦女笑歌春不见,巴猿啼哭夜常闻。”“巴歌”、“巴曲”、“巴弦”的风格,确实表现出与诗人们以往所熟悉的歌曲显然不同的文化韵味。
王维《晓行巴峡》说:“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这里的文化氛围,使诗人体味到野趣和古风。而当地“语”“声”的魅力,也是形成三峡地区文化条件的主要因素之一。
三峡民歌所谓“竹枝”,也是典型的“巴歈”,即“巴渝”、“巴渝歌”、“巴渝曲”。其风格的神奇魅力,使诸多唐代文人倾倒迷醉。三峡“竹枝”使唐文化得到新鲜的营养。受到三峡“竹枝”影响的唐诗的创作者们又通过自己的文学宣传,使这种民歌形式连同其朴实清新的文化精神流布四方。
“竹枝”:三峡文化的重要发现
李白曾经作《巴女词》,应当也可以看作对三峡地区民歌的录作或者仿制:
巴水急如箭,巴船去若飞。十月三千里,郎行几岁归。
清人王琦注:“唐之渝州、涪州、忠州、万州等处,皆古时巴郡地。其水流经三峡下至夷陵。当盛涨时,箭飞之速,不是过矣。”
使三峡地区民歌在文化史上放射出夺目的光辉,其作用当以“竹枝”著于唐人诗作为最。
《旧唐书·刘禹锡传》记载:“(刘禹锡)贬朗州司马。地居西南夷,土风僻陋,举目殊俗,无可与言者。禹锡在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咏,陶冶情性。蛮俗好巫,每祠鼓舞,必歌俚辞。禹锡或从事于其间,乃依骚人之作,为新辞以教巫祝。故武陵谿洞间夷歌,率多禹锡之辞也。”《新唐书·刘禹锡传》又有这样的记述:“宪宗立,(王)叔文等败,禹锡贬连州刺史,未至,斥朗州司马。州连夜郎诸夷,风俗陋甚,家喜巫鬼,每祠,歌‘竹枝’,鼓吹裴回,其声伧儜。禹锡谓屈原居沅、湘间作《九歌》,使楚人以迎送神,乃倚其声,作《竹枝辞》十余篇。于是武陵夷俚悉歌之。”朗州,即今湖南常德。“竹枝”出于郎州之说不确。《乐府诗集》卷八一《近代曲辞三》如此题解“竹枝”:
“竹枝”本出于巴渝。唐贞元中,刘禹锡在沅湘,以俚歌鄙陋,乃依骚人
《九歌》作《竹枝》新辞九章,教里中儿歌之,由是盛于贞元、元和之间。禹
锡曰:“‘竹枝‘,巴歈也。巴儿联歌,吹短笛、击鼓以赴节。歌者扬袂睢舞,
其音协黄钟羽。末如吴声,含思宛转,有淇濮之艳焉。”
与刘禹锡《竹枝》自序多有不和,然而“‘竹枝’本出于巴渝”的说法是准确的。《刘梦得文集》卷九载刘禹锡原作:
竹枝词九首并引
四方之歌,异音而同乐。岁正月,余来建平,里中儿联歌竹枝,吹短笛,
击鼓以赴节。歌者扬袂睢舞,以曲多为贵。聆其音,中黄钟之羽,卒章激讦如吴声。虽伧儜不可分,而含思婉转,有《淇澳》之艳音。昔屈原居沅、湘间,其民迎神,词多鄙陋,乃为作《九歌》。到于今,荆楚歌舞之。故余亦作《竹枝》九篇,俾善歌者飏之。附于末。后之聆“巴歈”,知变风之自焉。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江上朱楼新雨晴,瀼西春水縠纹生。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凭寄狂夫书一纸,家住成都万里桥。
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
城西门前滟滪堆,年年波浪不能摧。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
瞿塘嘈嘈十二滩,人言道路古来难。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箇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畬。
据卞孝萱《刘禹锡年谱》,“岁正月”,在穆宗长庆四年甲辰,公元824年。建平,南朝郡名,治所称巫县,隋唐时已改称巫山。
刘禹锡又有《竹枝词二首》:
杨柳青青将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刘梦得文集》卷九“道是无晴还有晴”,《全唐诗》卷三六五作“道是无情还有情”。
所谓“巴人能唱本乡歌”,正说明了“竹枝”原本出自三峡地区的事实。
《全唐诗》卷二八及卷二六七载有顾况《竹枝曲》:
帝子苍梧不复归,洞庭叶下荆云飞。巴人夜唱竹枝后,肠断晓猿声渐稀。
“巴人夜唱竹枝后,肠断晓猿声渐稀”一句,也说“竹枝”为“巴人”所习唱。
据任半塘先生《竹枝考》,顾况为肃宗至德(公元756年)进士,所作较刘禹锡之九篇约早70年。
顾况《竹枝曲》,是我们现在所能够看到的最早的“竹枝”。
《乐府诗集》卷八一《近代曲辞》收录的唐代“竹枝”,又有白居易《竹枝》四首:
瞿唐峡口冷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晴鸟一时啼。
竹枝苦怨怨何人,夜静山空歇又闻。蛮儿巴女齐声唱,愁杀江楼病使君。
巴东船舫上巴西,波面风生雨脚齐。水蓼冷花红簇簇,江蓠湿叶碧萋萋。
江畔谁人唱竹枝,前声断咽后声迟。怪来调苦缘词苦,多是通州司马诗。
其中“瞿唐峡口”、“白帝城头”、“蛮儿巴女”、“巴东”“巴西”诸句,也说明了这种民歌形式的源起,使得“竹枝”已经成为代表三峡地区风土人情的一种文化符号。
杜甫《奉寄李十五秘书二首》:“避暑云安县,秋风早下来。暂留鱼复浦,同过楚王台。猿鸟千崖窄,江湖万里开。竹枝歌未好,画舸莫迟回。”杜诗中仅此一处提到“竹枝歌”。宋人黄庭坚《跋刘梦得竹枝歌》写道:“刘梦得《竹枝歌》九章,词意高妙,元和间诚可以独步,道风俗而不俚,追古昔而不愧,比之杜子美《夔州歌》,所谓同工而异曲也。” 清人翁方纲《石洲诗话》卷五也说,“‘竹枝’本近鄙俚。杜公虽无‘竹枝’,而《夔州歌》之类,即其开端。”任半塘先生《竹枝考》指出:杜甫《夔州歌》与刘氏《竹枝》相近者二首:
瀼东瀼西一万家,江北江南冬春花。背飞鹤子遗琼蕊,相趁凫雏入蒋牙。
东屯稻畦一百顷,北有涧水通青苗。晴浴狎鸥分处处,雨随神女下朝朝。
其格调确实近于“竹枝”。“瀼东瀼西”所谓“瀼”,正是三峡地区所称入江山溪水。 明人李东阳《怀麓堂诗话》又有这样的评论:“杜子美《漫兴》诸绝句有古‘竹枝’意,跌宕奇古,超出诗人径蹊。”夏承焘先生《论杜甫入蜀以后的绝句》也有相接近的论点:“蜀中是《竹枝词》的发源地。唐人刘禹锡、白居易以及《花间集》里各家的《竹枝曲》,都用四川民歌声调。”“杜甫这些不调字声的绝句 ,是否即用四川《竹枝》那种‘激讦’‘伧儜’的声调,他自己没有说明,我们不能臆测。但我们看宋人注杜诗,举出他用‘蜀中语’相当多,如‘上番’、‘禁当’、‘长年’等等,都是(见郭知达《九家注杜诗》引赵注)。他四十八岁入蜀,五十七岁离蜀,在四川前后住了十年。他所说:‘万里巴渝曲,三年实饱闻。’(《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五首》之二)还是前半期的话。他诗中既用了许多四川方言,则以蜀中民歌声调作绝句,自然不是不可能的事(《竹枝》、绝句,体式相同,皆七言四句)。”
在《乐府诗集》卷八一《近代曲辞》中,又有李涉《竹枝》四首:
荆门滩急水潺潺,两岸猿啼烟满山。渡头年少应官去,月落西陵望不还。
巫峡云开神女祠,绿潭红树影参差。下牢戍口初相问,无义滩头剩别离。
石壁千重树万重,白云斜掩碧芙蓉。昭君溪上年年月,独自婵娟色最浓。
十二峰头月欲低,空濛江上子规啼。孤舟一夜东归客,泣向春风忆建溪。
所谓“荆门”、“西陵”、“巫峡”、“昭君溪”、“十二峰”等,也说明作者是借三峡民歌的文体,来抒发三峡行旅的感受。
一并为《乐府诗集》编纂者所采录的,还有晚唐诗人孙光宪的《竹枝》二首:
门前春水白蘋花,岸上无人小艇斜。商女经过江欲暮,散抛残食饲神鸦。
乱绳千结绊人深,越罗万丈表长寻。杨柳在身垂意绪,藕花落尽见莲心。
“乱绳千结”,《五代诗话》作“乱绳寸结”。又孙光宪此作,《全唐诗》卷七六三及卷八九七收录。据说“唐人乐府,元用律绝等诗杂和声歌之,其并和声作实字,长短其句以就曲拍者,为填词。”《全唐诗》卷八九七即将孙光宪《竹枝》归入词类,作:
门前春水竹枝白蘋花女儿,岸上无人竹枝小艇斜女儿。商女经过竹枝江欲暮女儿, 散抛残食竹枝饲神鸦女儿。
乱绳千结竹枝绊人深女儿,越罗万丈竹枝表长寻女儿。杨柳在身竹枝垂意绪女儿, 藕花落尽竹枝见莲心女儿。
《全唐诗》卷八九一又有皇甫松《竹枝》:
竹枝一名巴渝辞
槟榔花发竹枝鹧鸪啼女儿,雄飞烟瘴竹枝雌亦飞女儿。
木棉花尽竹枝荔支垂女儿,千花万花竹枝待郎归女儿。
芙蓉并蒂竹枝一心连女儿,花侵槅子竹枝眼应穿女儿。
筵中蜡烛竹枝泪珠红女儿,合欢桃核竹枝两人同女儿。
斜江风起竹枝动横波女儿,劈开莲子竹枝苦心多女儿。
山头桃花竹枝谷底杏女儿,两花窈窕竹枝遥相映女儿。
刘毓盘《词史》以为“无名氏《女儿子》二首,即唐人《竹枝词》所本。”“皇甫松仿此体于句中叠用‘竹枝’‘女儿’,为歌时群相随和之声。”所说《女儿子》,见《乐府诗集》卷四九《清商曲辞六》:
巴东三峡猿鸣悲,夜鸣三声泪沾衣。
我欲上蜀蜀水难,蹋蹀珂头腰环环。
王运熙《六朝乐府与民歌》也写道:“《女儿子》现存二首,首篇云:‘巴东三峡猿鸣悲,夜鸣三声泪沾衣!’盖原为巴东的歌谣,其后被演为乐曲的。唐皇甫松有《竹枝词》六首,均以‘竹枝’‘女儿’为和声。”“《竹枝词》一名《巴渝词》,与《巴东谣》产地相同。皇甫松《竹枝词》的和声,必定渊源于《女儿子》无疑。”任半塘《竹枝考》以为“必定”“无疑”一说“太过”。然而,作为推想,二者有“渊源”关系的意见是有一定道理的。我们还应当指出的是,从“巴东三峡猿鸣悲,夜鸣三声泪沾衣”的内容风格分析,似乎也可以看作三峡“竹枝”的先声。
唐人尉迟偓《中朝故事》说,刘瞻僖宗朝为相,因罪出守荆南,舍人李庾行诰词,驳责太甚,几遇害。懿宗朝,刘瞻复用,行至湖南,李庾方典郡,出迎于江次竹牌亭,置酒。刘瞻唱《竹枝词》赠李庾:“蹑履过沟竹枝恨渠深女儿。”也记录了“竹枝”的和声。
“竹枝”的发现,是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马穉青《〈竹枝词〉研究》写道:“《竹枝》先本巴渝俚音,夷歌番舞,绝少人注意及之。殆刘、白出,具正法眼,始见其含思宛转,有《淇澳》之艳,乃从而传写之,拟制之,于是新词几曲,光芒大白,于文学史上另辟境界,其功绩诚不可没焉。”任半塘《竹枝考》也写道:“刘氏诗序备述建平《竹枝》声乐,确为创举。自来民间俚艺,受文人重视如此者,史无二例。”“论民间声诗乐艺之蕴藏,仅从百五十四调求之,已极丰富。使一一皆如建平《竹枝》遇于刘氏者各得其遇,则我民族乐舞在历史上所激发之光彩,将燎烛益高,启迪益远!且无论声诗以外者矣。”这样说来,唐代三峡“竹枝”经刘、白等有识者的“传写”“拟制”终于面世,实在可以称作伟大的文化发现。而所谓“建平《竹枝》遇于刘氏”一事,并不是偶然的。其所以发生,自有三峡地域文化的特殊风格和特殊魅力在起作用。而我们对于唐代交通地理的文化意义,也可以因此得到新的认识。
三峡的交通地位与三峡“竹枝”的流布
“竹枝”在中唐以后,逐渐于诗人作品中所屡见。这表明,源起于三峡的民间野唱,已经得到当时的主要文化阶层的重视,已经对于当时的主体文化形式发生了影响。例如:
李益《送人南归》:“人言下江疾,君道下江迟。五月江路恶,南风惊浪时。应知近家喜,还有异乡悲。无奈孤舟夕,山歌闻竹枝。”
刘商《秋夜听严绅巴童唱竹枝歌》:“巴人远从荆山客,回首荆山楚云隔。思归夜唱竹枝歌,庭槐叶落秋风多。曲中历历叙乡土,乡思绵绵楚词古。身骑吴牛不畏虎,手提蓑笠欺风雨。猿啼日暮江岸边,绿芜连山水连天。来时十三今十五,一成新衣已再补。鸿雁南飞报邻伍,在家欢乐辞家苦。天晴露白钟漏迟,泪痕满面看竹枝。曲终寒竹风袅袅,西方落日东方晓。”
武元衡《送李正字之蜀》:“已献甘泉赋,仍登片玉科。汉官新组绶,蜀国旧烟萝。剑壁秋云断,巴江夜月多。无穷别离思,遥寄竹枝歌。”
张籍《送枝江刘明府》:“老著青衫为楚宰,平生志业有谁知。家僮从去愁行远,县吏迎来怪到迟。定访玉泉幽院宿,应过碧涧早茶时。向南渐渐云山好,一路唯闻唱竹枝。”
于鵠《巴女谣》:“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
刘禹锡和白居易都有曾经在三峡地区生活的经历,于是其诗作中屡屡说到“竹枝”。例如,刘禹锡的诗作中有:
山城苍苍夜寂寂,水月逶迤绕城白。荡桨巴童歌竹枝,连樯估客吹羌笛。 (《洞庭秋月行》)
江南江北望烟波,入夜行人相应歌。桃叶传情竹枝怨,水流无限月明多。 (《堤上行三首》之二)
白居易的诗作中也可见:
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开。闲听竹枝曲,浅酌茱萸杯。去年重阳日,漂泊湓城隈,今岁重阳日,萧条巴子台。旅鬓寻已白,乡书久不来。临觞一搔首, 座客亦裴回。(《九日登巴台》)
亥市鱼盐聚,神林鼓笛鸣。壶浆椒叶气,歌曲竹枝声。(《江州赴忠州至江陵已来舟中示舍弟五十韵》)
巴童巫女竹枝歌,懊恼何人怨咽多。暂听遣君犹怅望,长闻教我复如何。 (《听竹枝赠李侍御》)
蕃草席铺枫叶岸,竹枝歌送杯。明年尚作南宾守,或可重阳更一来。 (《九日题涂溪》)
北客劳相访,东楼为一开。褰帘待月出,把火看潮来。艳唱竹枝曲,香传莲子杯。寒天殊未晓,归骑且迟回。(《郡楼夜宴留客》)
其他说到“竹枝”的诗作,还有:
温庭筠《西江贻钓叟骞生》:“晴江如镜月如钩,泛滟苍茫送客愁。夜泪潜生竹枝曲,春潮遥木兰舟。”
方干《赠赵崇侍御》:“却教鹦鹉呼桃叶,便遣婵娟唱竹枝。闲话篇章停烛久,醉迷歌舞出花迟。”
方干《蜀中》:“游子去游多不归,春风酒味胜余时。闲来却伴巴儿醉,荳蔻
花边唱竹枝。”
郑谷《渠江旅思》:“故楚春田废,穷巴瘴雨多。引人乡泪尽,夜夜竹枝歌。”
王周《再经秭归二首》之二:“秭归城邑昔曾过,旧识无人奈老何。独有凄清难改处,月明闻唱竹枝歌。”
蒋吉《闻歌竹枝》:“巡堤听唱竹枝词,正是月高风静时。独向东南人不会,弟兄俱在楚江湄。”
白居易《曲江感秋二首》之一于51岁时感叹“昔壮今衰”,“人生多故”,有“夜听竹枝愁,秋看滟堆没”句,说明他在三峡地区与“竹枝”相共的岁月,在人生记忆中的深刻痕迹。
他的《江楼偶宴赠同座》诗中所谓“望湖凭槛久,待月放杯迟;江果尝卢橘,山歌听竹枝”,所描写的已经不是三峡风物,反映“竹枝”已经传布到其他地区。又如《听芦管》:
幽咽新芦管,凄凉古竹枝。似临猿峡唱,疑在雁门吹。调为高多切,声缘小乍迟。粗豪嫌觱篥,细妙胜参差。云水巴南客,风沙陇上儿。屈原收泪夜,苏武断肠时。仰秣胡驹听,惊栖越鸟知。何言胡越异,闻此一同悲。
说到“竹枝”的普及,使得无论南北之别,胡越之异,都同样受到这种艺术形式的感染。
“竹枝”从三峡地区首先传布到楚地。
顾况《早春思归有唱竹枝歌者坐中下泪》:“渺渺春生楚水波,楚人齐唱竹枝歌。与君皆是思归客,拭泪看花奈老何。”
李商隐《河阳诗》:“绿绣笙囊不见人,一口红霞夜深嚼。幽兰泣露新香死,画图浅缥松溪水。楚丝微觉竹枝高,半曲新辞写緜纸。巴西夜市红守宫,后房点唇斑斑红。堤南渴雁自飞久,芦花一夜吹西风。”
刘禹锡《阳山庙观赛神》:“汉家都尉旧征蛮,血食如今配此山。曲盖幽深苍桧下,洞箫愁绝翠屏间。荆巫脉脉传神语,野老娑娑起醉颜。日落风生庙门外,几人连蹋竹歌还。”《全唐诗》卷三五九题注:“在朗州。”“竹歌”,也就是“竹枝歌”。
又刘禹锡《插田歌并引》说到连州田间民歌有类似“竹枝”的风格:
插田歌并引
连州城下,俯接村墟,偶登郡楼,适有所感。遂书其事为俚歌,以俟采诗者。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农妇白紵裙,农夫绿蓑衣。齐唱田中歌,嘤儜如竹枝。但闻怨响音,不辨俚语词。时时一大笑,此必相嘲嗤。……
连州,治所在今广东连县。
殷尧藩《送沈亚之尉南康》:“行迈南康路,客心离怨多。暮烟葵叶屋,秋月竹枝歌。”南康,即今江西南康。
“竹枝”流入吴地的反映,有张籍《江南行》:“江南人家多橘树,吴姬舟上织白苎。土地卑湿饶虫蛇,连木为牌入江住。”“长干午日沽春酒,高高酒旗悬江口。楼两岸临水栅,夜唱竹枝留北客。”又杜牧《见刘秀才与池州妓别》:“远风南浦万重波,未似生离别恨多。楚管能吹柳花怨,吴姬争唱竹枝歌。”
关键词:实践教学体系;基础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评价体系
DOI:10.16640/ki.37-1222/t.2016.13.211
0 引言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所需的技能型人才,因此,这些人才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实践教学成为高职办学的重头戏,是高职教育不同于本科教育的核心特征,把握实践教学的规律,才能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围绕职业能力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是高职教育的主体和立教之本。本文以高职基础工程技术专业为例来探讨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思路,力求整合各个实践教学环节,将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人文素质融为一体。
1 现状分析
近年来,省内土建类相关专业实践教学虽有所改善,但仍存在如下问题:(1)由于土建类专业的特殊性、复杂性及危险性,实践教学不能真实的接近实际工程,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得不到训练;目前的教学体系中,将课堂训练,课堂理想化的试验等作为实践学时,在内容上与真实的工程实际脱钩,学生没有得到专业技能上的提升。(2)课程实训与课程的衔接、与职业标准的衔接、与执业资格的衔接不紧凑,针对性不强。(3)在校内专业理论教学中,校外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方面的知识不能动态进入校园;而学生在校外实践中,教师又无法动态跟踪指导或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造成理论与实践教学脱节现象严重。(4)高职教材较多,但内容陈旧,尤其缺少与新技术、新工艺配套的实训教材。在课程实训中,无固定的实训内容及相关的考核要求。(5)专业教师缺少企业锻炼,无法掌握最新专业知识,造成教学内容陈旧,不能更新实践教学内容。(6)实践教学方法单一,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在实践教学中运用较少。大部分学校的实践教学都是由校内专业教师承担,缺少企业技术人员参与。
2 “一条主线,能力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
2.1 以就业为导向,动态调整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要求,结合基础工程技术专业特点,确定该专业核心岗位能力,以职业能力(图1)培养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动态调整基础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2.2 建立“一条主线,能力递进”实践课程体系
在人才培养中,以基础施工员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图2),根据就业需求,兼顾质量员、安全员、材料员、资料员、造价员等工作岗位,增加相应的实践教学内容。
采用分层次、多时段、工学交替的组织形式,构建“认知实践课内试验、实训课程实训仿真模拟顶岗实践”能力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图3),实现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相对接、课堂知识传授与工程实践教学相对接的教学目标。
2.3 采用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方法
结合实践教学的特点和专业特色,在实践教学中,采用如下方法:
(1)模拟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就是教师提供近似的工程实践环境,让学生担任施工员、资料员、安全员、质检员、材料员、造价员等不同的岗位,进行技能训练,从而调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不同的角度掌握所从事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这种方法主要用在课程实训的教学中。(2)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是以基础工程典型的工作任务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让学生参与一个项目的完成过程。学生在参与项目的完成过程中,掌握和学会完成项目所需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参与项目,让学生体会实践活动的乐趣和艰苦,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方法广泛应用于工种实训中。(3)定岗与顶岗实习法。学生根据自己所选定的岗位,到相关单位进行实践工作的方法称为定岗实习法。而顶岗实习法是指学生到实习单位,顶替一个正式员工的岗位进行实习,完成岗位的工作任务,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熟悉工作环境,履行本岗位的工作职责,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为今后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4 实践课程体系的开发
(1)课程体系开发的特点。职业教育具有市场导向性,主要体现在劳动力市场对毕业生需求和对岗位的需求上,因此,开发实践课程体系时,要了解本地区、本行业对人才需求状况,对人才所从事岗位的需求情况,掌握建筑市场的动态和风向标,动态地调整实践教学内容。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本科院校的教育,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不仅要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而且还要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通过接触建筑市场,熟悉建筑市场,到企业顶岗实习等,逐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和适用社会的能力。而职业能力的培养是实践教学体系的开发应重点关注的问题。(2)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课程体系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课程体系,就是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构建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课程体系。通过校企合作,建立以企业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实践课程体系。根据初学者的基本认识规律和基础工程技术专业的特点,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构建能力递进实践教学体系。通过校企合作,校企双方共同研讨全新的实践教学体系。(3)实践课程体系开发的思路。由专业教师、企业相关技术人员共同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通过研讨,按照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零距离、课程标准与职业能力需求零距离、实践教学与岗位技能零距离的思路,形成以就业岗位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完成实践课程标准的开发。采用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具体开发过程如图4所示。
3 实践教学体系考核办法
实践课程的评价要有科学的方法,体现高职实践课程的特点。结合专业特点,在职业岗位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评价方案,包括实践能力考核和相关理论知识考核两部分,采用教师、企业、学生“三主体”,自评、互评、师评和企评“四模式”的考核评价体系,如图5所示。
4 结语
为提高高职实践教学质量,应站在学校教育与社会企业、行业需求的结合点上,设计符合专业特点,体现实践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衔接的实践教学体系,制定实践课程标准、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标准,建立全方位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昌永红.基于任务驱动的地基与基础课程改革探索[J].建筑与预算,2015(07).
[2]董瑞芝等.以工程项目为核心的网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科技信息,2014(01).
[3]黎春晖.“四阶段模式”在技工院校电子商务课程实践教学体系中的应用[J].职业,2014(01).
[4]陈慕杰等.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实施方案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4(02).
关键词:不和谐因子;和谐教学;地理
新课改实施以来,新的教学理念从总体上推进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思路、学生观等方面的种种变化,并且在我们的地理教学中得以适当体现和落实。但是,由于不少教师受到传统教学与理念的影响较深,加之应试教育思想及某些地方应试评价体制的根深蒂固,导致在现实地理教学中出现了一些不可避免的不和谐因子。正视实际,反思现实中我们的地理教学,特对几种不和谐因子进行以下分析。
一、各自为政,限制了地理教学集约化发展
把区域内地理教师的优势汇集起来,就能形成一种无与伦比的教育力量,我们的各级教研部门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就从一定程度上做到了地区优势的汇集。但现实中这种优势却没有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同一处学校要按成绩竞聘岗位,各个老师要在某些方面做保留。以此类推,全区各科要进行排名,全市各区要进行
排名。
在这种排名不消失的情况下,空头的教导地理教师要有大局概念只是口头的说教。这里只能建议各级教研部门尽可能多地架起联系地理教师交流的桥梁。在加强地理教师联系的同时,还要加强对一些成果的搜集和整理并及时反馈给地理教师。每年都有各类教案、论文、课件评比,如果对于一些优秀教师的成果整理反馈给我们的话,每一位地理教师一定会从中借鉴到很多的东西;另外,每年都有各种高级别优质课评比,比如,国家级和省级的比赛,很多教师受条件限制无法参加,是否能采取一定的方法,把他们的上课及评课视频及时反馈给每一位地理教师呢?在此建议各类评比结束后,都来一个优秀成果展示,可以汇集成册,可以发到网上,甚至可以相互拷贝交流。努力让每一个活动真正发挥最佳实效,实现区域地理教育资源共享,发挥优秀成果的积聚效益,促进地理教学的集约化发展。
二、水多泡倒墙,从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地理课堂效益降低
为了取得较高的教学成绩,部分教师加班加点抢占课时,甚至牺牲学生的课余时间。从大处讲,这样扰乱了学校整体的教学秩序,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从小处讲,把课本有限的教学内容分担到更多的课时中去,重复的练习,搞题海战术,从而造成了地理课堂实效性的降低。
三、急功近利,不利于地理教学落实到位
现在很多地方各年级地理期末考试也要评比,教师看重的只是学生的分数,在某种程度上只是应付期末考试的分数,比如,期末考试后,个别教师给学生的只是一个分数,连起码的讲评也给省掉了。这样的话,只能说是这一部分教师急功近利,平时的地理教学怎能够落到实处。
四、死记硬背,让地理课失去活力
新课改实施已很多年,但现如今初中阶段的大多数地理考试,特别是期中和期末考试考教材纯识记内容仍占绝对的比例,并且很多情况是这些内容的拼盘。不注重考查地理知识间的因果联系,考查学生各种能力的份额还不够大。因此,学生中认为地理背背就行的还占有很大比重。一些老师平时为应付考试,上课时也侧重于识记内容的背诵,因此死记硬背的现象还大面积地存在着。不可否认地理需要死记硬背,但超过了一定限度就会变味,就会让我们的地理教学失去活力,阻碍地理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 教学 建议 学生
一、地理学科取得的初步成效
新课程方案实施以来,在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以及徐州市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地理学科在某些领域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地理学科教育观念和课程观念的转变已初露端倪
建国初期,我国基本上是移植苏联的教育模式,其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已经进入了我们的潜意识中。然而,新课程理念把课程解读为学科、活动和环境的“三位一体”统一。在这一理念的影响下,我市地理教师的课程观念已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如大部分教师已经将传统认识逐步上升到课程既有显性的学科、活动和计划,又有隐性的教师影响、校园文化等更高的学科理念。
(二)地理教学方式有了初步的转变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的实施,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因此,教学方式的变革是衡量课程改革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应当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学应当从整齐划一转到注重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从知识本位灌输转到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从单一的、抽象的应然世界转到学生生活的活生生的、丰富的、多元的实然世界。
本人通过对徐州市区部分中学地理教师访谈及课堂观摩发现,地理课堂教学相比以往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已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新课程实施之前的课堂表现为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写,学生抄;教师先教,学生后学。新课程实施之后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表现为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紧紧围绕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
二、地理教学现状
通过对徐州市直属中学部分地理教师的问卷调查及座谈、听课等方式,我进一步分析了目前徐州市直属中学地理学科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如新课程理念不突出、地理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力度不够、学生主体性地位未得到有效落实以及师资数量欠缺等,这些方面都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差距。
(一)新课程理念与有效教学行为存在一定的差距
调查显示:尽管徐州市直属中学部分地理教师在地理课程理念上出现了一些转变,但还不能将其很好地融入到教学当中,导致教学行为失去了原有意义。从实际教学来看,部分地理教师担心学生听不懂,总是讲得多,而学生的课堂活动则安排较少,其结果往往是学生收效不大;从课堂教学评价来看,新课程理念突出了发展性评价的地位与作用,而有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角度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如对学生一味地进行表扬,并没有及时指出学生学习中的错误之处等。
(二)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足
在调查中我发现,大部分学校对地理课程资源的认识不到位,认为地理课程资源仅仅包括地理教材、教学参考书及教学复习资料。然而,各级学校都忽视了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导致地理课程资源严重浪费。此外,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仍然习惯于“先将教材内容搬到教案上,再搬到讲台上”的做法,不能在地图上提取教学所需的教学资源。更有甚者,有些地理教师不能够很好地将课堂生成的教学现象转变为教学资源,最终导致有效教学资源的流失。上述现象都是对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不够的集中表现。
(三)课堂上学生发言的交锋性不足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是新课程背景下地理课堂教学的鲜明属性之一。在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认知冲突、心灵碰撞,对于提高课堂效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地理课时的限制一些教师不敢设置引发学生争论的认知冲突,设置的问题缺乏思辨性,学生发言的交锋程度不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思维发展的深度,不能够很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三、建议及策略
针对以上现状,我在实际的教学中总结了一些建议与策略,具体如下。
(一)加强教师理论学习,将其与教学行为有效结合
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我市地理教师应加强教育理论与新课程理念的学习,深入领会课程改革精神,树立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此外,广大地理教师还要认真研究地理课程标准,真正领会和把握地理课程标准的理念、要求,将其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中并转变为自己的教学行为。
(二)积极开发校内外的课程资源
地理课程资源种类丰富,除地理教材和参考书外,还涉及教师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网络和报刊杂志等。这些课程资源形式不同、功能各异。其中,校本课程是一种较为重要的地理课程资源。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开发、整合多种课程资源,如向兄弟单位交流探讨开发地理校本课程资源的具体做法及经验,努力通过拓展地理课程资源,达到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增强教学趣味的教学目的。
(三)把“话语权”交给学生
把“话语权”交给学生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以自我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封闭状态。具体而言,广大教师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实行教学民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2)激发学生的批判意识,教会学生“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道理;(3)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4)教学要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夏志芳.地理学习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2]廖东琴.新课程改革下初中地理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10).
[3]曾学平. 农村初中地理教学现状反思[J].中学教学参考,2012(33).
关键词:第一轮复习;先学后教;学案;课堂;错题重组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270-03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要求对各考点进行全面复习、系统归纳,力争做到突出重点、解决盲点、帮助学生构建树状知识网络图,如此大容量的复习时间有限,而学生上课后掌握缓慢的现状却需要大量时间,两者之间矛盾尖锐。知识点一多,进程一快,学生普遍出现“蜻蜓点水”,“囫囵吞枣”的现象,达不到复习该有的效果。物理学科成绩的提升见效缓慢,多次努力无果的情况下容易引起学生将学习的重心转移到其他学科。在学生时间和精力都竞争激烈的高三复习中,根据如今的复习现状,迫切要求我们拿出办法,指导学生找到一条符合物理特色的复习之路。
一、编写学案,准备学生“先学”的素材。
对于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来说,根据考点编写适合学生基础水平与学习重点的学案,无疑是实现学生“先学”的关键。笼统来说,编写学案也就是参照课程标准和高考考纲,明确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教师先把该考点近年的高考真题和精选模拟题整理一遍,研究编制一份重点突出、难易适中、设计分层的学案,让学生在学案的主线下进行自学。通过设计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仔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入也不行,让学生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案应该提前一天下发,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或回忆,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并标记自己解决不了的疑问。当天做,当天交,教师全部批阅后掌握学生知识的遗忘点与盲点。
在实践操作中,我们发现找到典型、有针对性的内容是编写学案的关键点。由于受到传统教育习惯的影响,老师总喜欢将预习作业设置成几道习题。而对于这样的预习,我们发现其实学生很难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我们原先在平抛运动复习时的学案预习作业设计如下:
1、将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下落过程中的某一秒内,物体运动方向由与水平方向成30°变为与水平方向成45°角,求:①物体抛出时的初速度多大?②这一秒前物体已运动了多长时间?
2、如图所示,小球以初速度v0自倾角为 的斜坡顶端被水平抛出。若不计空气阻力作用且斜坡足够长,重力加速度为g,试求:
(1)小球需经过多长时间落到斜坡上?落地点到斜坡顶端的距离是多大?
(2)小球被抛出多久距离斜坡最远?
3、如图所示,光滑斜面长为a,宽为b,倾角为θ,一物块A沿斜面左上方顶点P水平射入,恰好从下方顶点Q离开斜面,求入射初速度。
我们试图用这三个例题让学生回顾平抛运动的规律和解题方法,并类推至类平抛运动的求解方式,达到提升的目的。而事实却是学生在拿到学案时并没有去翻书查资料,只是用自己那些模糊的记忆或者说是错误的记忆将题目做了一遍,在这一题时就没有回忆分解的方法求解。这样后面的题目根本无从下手。因而没有达到预习的目的。上课的时候复习效果很差。所以我们讨论,要降低预习的难度,对于那些困难的学生要慢慢引导,最后将知识点以填空的形式呈现,辅以一道较简单的例题。这样的设计让学生简单地回顾了知识点,做到上课听得懂,提前知道学习要点:
1、平抛运动的定义和性质:
(1)定义:将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____________抛出,不考虑空气阻力,物体只在_________下所做的运动。
(2)性质:平抛运动的加速度为 的________________运动。
2、平抛运动的研究方法和基本规律:
(1)研究方法: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研究平抛运动,即水平方向的________________和竖直方向的_______________。
(2)基本规律:(从抛出点开始计时)
①平抛物体的位移:
x= y=
S= =
tanθ= =
②平抛物体的速度:
Vx= Vy=
Vt=
tanα= =
例、将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初速为20 m/s,物体运动3s后,求:
①物体的末速度?②物体运动的位移?③位移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θ,而速度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α,求两者之间的关系。
二、抓住课堂,实现教师“后教”的价值。
课堂永远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实现教师“后教”价值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学生“先学”的基础上,教师根据对学生学案的批改,发现学生的知识的遗忘点与盲点,准备好与这些知识点相关的素材,对主要知识点通过条件变化的变式、情景变换的变式,对有些关键知识点加深难度,准备好针对这些知识点的补充例题,课堂上加以强化和落实。
复习课的教学容量大、内容多、有难度,讲解过程需要体现层次性和提升感,注重讲解知识规律和解题方法,这就要求教师按照教学规律,精心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但“遵规”不是“守规”,不应唯教案施教,而该根据课堂情况,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调动多种教学手段。对于不同班级的学生,根据学案批改情况的反馈,老师上课时所讲解的内容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增减,讲解的形式也是因人而异。
我们在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的复习学案中设计了这样一道预习题:
例、如图所示,斜面足够长,其倾角为α,质量为m的滑块,距挡板P为s0,以初速度v0沿斜面上滑,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滑块所受摩擦力小于滑块沿斜面方向的重力分力,若滑块每次与挡板相碰均无机械能损失,求滑块在斜面上经过的总路程为多少?
从学案批改情况来看,部分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不够到位,于是我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个随堂练习:
【对应练习】如图所示, AB与CD为两个对称斜面,其上部都足够长,下部分别与一个光滑的圆弧面的两端相切,圆弧圆心角为120°,半径R=2。0 m。一个质量为2 kg的物体在离弧底E高度为h=3。0 m处,以初速度 0=4 m/s沿斜面运动,物体与两斜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0。2。求:物体在两斜面上(不包括圆弧部分)一共能运动多少路程?(g=10 m/s2)
经过课堂训练和讲解,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有了明显的提高,基本意识到其中的相似之处即阻力做功的特点,所以在此基础上,我又举了两个例子来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
补充1、空中有一质量为的m小球,从H高处下落,撞在地面上,碰撞过程中无能量损失,直到小球处于稳定状态,空气阻力不能忽略,求整个过程中,阻力做的功。
2、如图所示,一物体质量m=2 kg。在倾角为 =37°的斜面上的A点以初速度 0=3 m/s下滑,A点距弹簧上端B的距离AB=4 m。当物体到达B 将弹簧压缩到C点,最大压缩量BC=0。2 m,然后物体又被弹簧弹上去,弹到的最高位置为D点,D点距A点AD=3 m。挡板及弹簧质量不计,g取10 m/s2。求:
(1)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E。
学生在学案的指导下更容易把握知识内容的难点和重点,但对于不同的学生,我们的教学不可能照顾到所有,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内容的增删。
三、错题重组,巩固“先学后教”的效果。
学生一轮复习阶段最大的问题在于 “蜻蜓点水”式的学习,课堂教学不算是效率低下,而是效率不能持久。也不是学生不学,而是学生焦躁的心理让学生停留在肤浅的知识表层,或者是没有时间也没有办法去解决它。那么,错题重组,也许能成为突破这一阻碍的利器。
如图所示,我们将出现错误的习题以图片的形式加以展示,让大家来分析同学解题时存在的问题,学生在作业本上将老师讲解的过程进行有效的记录,并及时加以订正。从学生自身的预习发现问题?――老师第一次批改了解问题――课堂分析讲解问题――课后订正反馈解决问题等几个步骤,让学生踏实做好每一步。每一次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书写,完成学习任务。像这样的批改实录我们通过图片的形式得到保存和归类,加以合理的综合和讲评,可以让学生快速明白解题中的关键,通过类比感悟,掌握规律和联系。而正是在这样的引领中,学生的思维乃至几乎是全班同学的思维,全部被调动起来,处在一种高度紧张和深度开放的状态,学习效果显著提高。
许多学生在进入高三后,无论从自身要求还是老师要求,都会建立一本错题集,用以巩固、反思。而作为老师,对于整理和反思,我们有学生无法比拟的优势,我们有眼光分辨错误的典型性,有时间进行相似错误的比较,有能力知道错误形成的原因,也比学生更明白解决这样错误带来的报答。所以,从老师层面将学生的典型错题有计划的保存和整理,并适当地拓展和变化,重新组卷测试,可以为学生节约大量的时间,也可以检验学生平时问题所在,更可对照自身教学的薄弱环节,有效改变自己的教学手段,巩固“先学后教”的效果,达到双赢。
【错题】水平传送带被广泛应用于机场和火车站,用于对旅客的行李进行安全检查。图为一水平传送带装置的示意图,绷紧的传送带AB始终保持1m/s的恒定速率运行,一质量为4kg的行李无初速地放在A处,传送带对行李的滑动摩擦力使行李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随后行李又以与传送带相等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设行李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AB间的距离2m,(g取10m/s2。)
(1)求行李刚开始运动时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2)求行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
(3)从A处传送到B处的时间
(4)如果提高传送带的运行速率,行李就能被较快地传送到B处。求行李从A处传送到B处的最短时间和传送带对应的最小运动速率。
这是我们保存整理的学生错题之一,分析学生的答题情况,主要问题在于:学生对传送带的运动情况缺乏正确认识和细致分析,对传送带与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方向判断失误,导致对摩擦力的方向判断错误,因而对运动状态的分析和运动过程的分析混乱。为检测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最新掌握情况,我们在原题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设计了以下针对性试题:
【拓展1】如图所示,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37°,其以4 m/s的速度向上运行,在传送带的底端A处无初速度地放一个质量为0。5 kg的物体,它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 =0。8,AB间(B为顶端)长度为25 m。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物体的运动性质(相对地球)。
(2)物体从A到B的时间为多少?(g=10 m/s2)
【拓展2】如图3-6所示,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为θ=37°,以速度v=10m/s匀速运行着。现在传送带的A端轻轻放上一个小物体(可视为质点),已知小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摩擦因数μ=0。5,A、B间距离s=16m,则当皮带轮处于下列两情况时,小物体从A端运动到B端的时间分别为多少?已知sin37°=0。6,cos37°=0。8,取g=10m/s2。
1、轮子顺时针方向转动;
关键词:农民;土地权益;侵害;根源
中图分类号:F323.2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9-0077-02
近年来,农民土地权益及其保护问题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连续出台并实施了多项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政策、法规和措施,理论界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随着《农村土地承包法》、修订后的《农业法》以及《物权法》的颁布实施,对农民土地权益保护问题的探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但是,由于文本上的外在制度规则在短时期内不可能完全内化为农村社区的内部制度规则,尤其是国家公共权力未能得到有效约束,许多相关配套制度尚不完善;因此,实际上,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益仍然面临来自多方面的侵害。本文从法理学的视角剖析现阶段农民土地权益受到侵害的根源,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现阶段农民土地权益受到侵害的根源:法理学视角
1.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法人主体模糊
在与土地集体所有权相关的法律制度框架中,集体土地的产权主体并没有得到明晰。中国农地归农民集体所有,这在《宪法》、《民法通则》、《土地管理法》以及《物权法》等重要法律中都有明确的规定。但是,集体到底指的是哪一级哪个组织,法律规定中却没有予以明确的指出。1998年修订的《土地管理法》指出,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有三种形式:乡镇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村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村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简称为“乡镇、村、组”三级。集体土地所有权法人地位的模糊和土地产权主体的多元,必然导致责、权、利的边界不清和不同土地所有权主体之间的冲突,集体土地所有权最终无法得到实现。由于法律上规定的土地所有者是一个虚幻的“农民集体”,它自然不可能具备法律人格,更不可能具体行使对土地的有效监督和管理,这样就事实上造成了司法意义上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虚置。
2.农民集体土地产权权能残缺
宪法规定“农民集体”享有农村土地所有权,但宪法修正案、《民法通则》、《土地管理法》等法律都对这种虚拟的所有权作了过分的限制,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收益权能和处分权能在很大程度上被弱化或被取消。
而且,《物权法》在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赋予物权效力的同时,对该项权利的转让、抵押、继承等处分权能目前仍有不同程度的限制。虽然立法安排的本意并不是为了限制而是为了保护大多数农民的利益,防止农地流转失去约束而可能导致的土地兼并以及农民失去生产生活基础而产生的社会问题;但是,这种本意良好的立法安排,虽然动机正当,但客观效果却是对农民土地处分权的限制和对物权完整性的损害。
3.中国现行土地征收(征用)法律条款存在重大缺陷
(1)中国立法一度混淆了土地征收和土地征用
中国立法曾有意或无意地混淆了土地征收和土地征用。在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通过之前,立法条款基本上只涉及了土地征用而未涉及土地征收。直到2004年的《宪法修正案》里,才第一次提出“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2)公共利益界定不清,征地范围过宽
土地征收的目的是为了公共利益,但是立法至今未对公共利益的范围及判断标准作明确的规定。从实践来看,“滥用”征地权现象十分普遍,征地范围既包括了国家公益性的建设项目,也包括了经营性建设项目,从国家大型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到小型企业用地,凡涉及占用集体土地、农用土地转为非农建设用地的,一律动用国家征地权,一些非国家建设的工商经营性用地尤其是房地产开发用地,也得通过征地取得。
(3)补偿标准不公平
征地补偿是土地征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中国《土地管理法》确定的“按照被征用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这个补偿标准不公平。可以说,这个“原用途”的规定是造成征地中的价格“剪刀差”的根本原因。因为这意
味着土地被征收后的增值收益与农民无关。这种规定实际上是在地权上对农民的歧视,显然有失公平。
二、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对策及建议
1.清晰界定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
保障农村集体土地财产关系的稳定性,就是要确定“谁”真正拥有土地,并明确界定土地所有者的权利和义务,保证所有者能充分行使有关土地的权利。集体土地所有人应符合民事主体的要求,可考虑采用股份合作社的组织形式。在现实基础上确定哪些集体成员为社员,再由社员自愿组成合作社。而在合作社尚未建立之前,只能依据现行法律,由村民委员会作为所有者的人行使所有权;此时,一定要确保村民对村委会的民利。
在确认了集体土地产权主体后,还应当在法律上明确界定所有者的权利和义务。集体土地所有者除进行土地发包以外,在国家法规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有权通过经营、出租、入股、抵押等形式实现其所有权。在两权分离、农户作为土地经营主体的体制下,集体还要加强对土地的管理和监督。更为重要的是,应当保证集体能充分行使有关土地的权利,完善农地转为非农用地制度,使这一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应严格按国家规定在所在村庄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实行农村内部非农业建设用地有偿使用制度。
2.明确界定土地征收范围,以“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的土地使用是征地范围界定的唯一准则
当前中国对公共利益的广义理解直接导致了征地范围扩大到所有的经济建设用地,把市场主体商业投资亦视为征地中的公共利益需要,歪曲理解了土地征收社会公共利益目的性,实际上造成了掠夺一部分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借鉴其他国家(地区)的做法,中国当前对土地征收范围的界定应该采取列举式和概括式方式加以约束。
3.总结地方和基层经验,及时探索将关于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地方规定上升为国家法律,尽快开通集体非农建设用地产权市场
2003年广东省政府已经下发了《关于试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通知》,明确提出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与国家土地所有权“同地,同价,同权”。2005年5月,广东省出台了《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办法》,对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范围、用途限制、流转的程序和流转后的收益及法律责任等问题都作了具体规定,使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拥有了合法地位。因此,无论是从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出发,还是从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高效、合理利用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出发,国家对农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给予积极的法律支持和制度支持,以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村土地财产制度,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4.进一步拓宽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权能,强化权利的排他性和扩大其流通性
应在《物权法》明确农地承包经营权为用益物权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农地承包经营权的权能,强化权力的排他性和扩大其流通性。具体讲,今后可以考虑通过司法解释进一步扩大农地承包经营权的下列权能:
(1)农地抵押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不仅条件基本成熟,而且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对此也有迫切需求。因为中国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普遍缺乏资金,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抵押,可以为土地投入和农业经济发展融通资金,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
(2)农地入股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入股指承包经营主体在承包经营期限内以土地作为股份入股经营,通过将农地承包经营权量化为股份,用于出资,实行土地股份合作,从而获得收益。
(3)农地继承权。继承人或受遗赠人有权继承农地承包经营权。当然,继承人或受遗赠人在继承农地承包经营权时也就相应地承担土地使用的义务。
(4)农地发展权。农地发展权是指农用地转为商业用地、市政用地、工业用地等非农用地的过程中,获取改变土地用途或土地利用强度所带来利益的权利。从发展农民土地权益的角度来看,中国农地发展权应直接归属于土地承包经营主体的农民个体。这实质上体现的是农地转变用途后的土地增值收益向农民倾斜分配。
参考文献:
[1] 王小映.全面保护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益[J].中国农村经济,2003,(10):9-16.
[2] 洪朝辉.论中国农民土地财产权利的贫困[J].当代中国研究,2004,(1):7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