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生态文明的战略意义8篇

时间:2024-04-01 14:58:1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生态文明的战略意义,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生态文明的战略意义

篇1

关键词:企业发展;低碳经济;战略思考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01

在现今的新的经济形势下,可持续发展和循环发展已成为发展的主题,单单发展经济的落后发展模式已不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发展低碳经济是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方向,同样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低碳经济以保护环境、降低能耗、节约资源为特征,将经济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结合起来[1],促进可持续发展,因此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有长远的经济战略意义。

一、我国企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给环境与资源带来很大的压力,过度的开发水资源、矿产和原油资源、破坏自然植被和乱垦滥伐、自然环境遭到了极大的破坏,企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其次,我国企业的经济发展方式都比较粗放,能源、资源的消耗量巨大,利用效率低,导致环境污染严重,同时也给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迫切的需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发展节能环保型经济。

二、低碳经济的内涵与特征

1.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是一种低排放、低污染、低能耗的节能型经济模式,低碳经济要求经济方式的大转变,由高能耗向低能耗转变,由高排放向低排放转变,由高污染向低污染转变,它是一种环保科学的经济形态,旨在高效利用清洁能源,能源技术创新,将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以及生态文明的建设相结合,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

2.低碳经济的基本特征

低碳经济的基本特征体现在内涵之中,低排放、低污染、低能耗。低排放体现清洁生产,促进高排放企业的转型,促进节能减排工作,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变;低污染,倡导保护环境,尽可能的利用无污染或低污染的原料生产,避免先污染后治理,促进经济环保两者双赢;低能耗倡导节约资源,生产开发低能耗产品,节约资源,大力发展低能耗经济。

三、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向低碳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1.提高低碳环保意识

在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同时,还要大力的宣传低碳环保的优越性,使企业的员工充分了解大战低碳经济发展的意义和优越性,转变落后的思想观念,支持低碳环保型经济的发展。在工业生产与制造业生产中,很多的企业对环保型经济的认识并不足,很多情况下还只是一味的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这就需要大力的进行宣传与培训,提高企业的环保意识,要在企业文化中凸显发展低碳经济的优越性和重大的战略意义,从而促进企业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2.国家政府应根据低碳经济的要求制定低碳经济相关的发展战略

指导企业行动的方向与方式,例如:大排放、大能耗企业的主动转型,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企业员工拒绝一次性用品的消费与使用等。

3.企业应根据低碳经济的要求与特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我国企业经济发展的方式要从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转变成低排放、低污染、低能耗,根据产业结构冗杂不合理的现象,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例如在汽车制造业方面,企业应当生产小排量和节能型新型汽车,降低污染与能耗,保护环境。同时大力发展“三地产业”,努力自主创新。

4.大力开发新能源,促进技术创新,开发利用低碳产品

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能源资源分布不均,而且能源资源有限,有的是不可再生资源,然而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越来越多,但是不可再生资源却越来越少。这就加剧了资源紧张的形势,同时也伴随着高污染与高能耗,使得温室效应加剧,全球气候异常,灾害不断,威胁人类生存。因此,企业必须要促进技术的创新,开发新能源,开发利用低碳产品[2],发展低碳经济,要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氢能等新能源,逐渐的代替造成高污染的资源能源,使得经济朝着环保经济型方向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

四、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意义

企业发展低碳经济,不是意味着减少生产,降低生产量,从而导致降低企业的生产效益,而是意味着生产朝着科学化、合理化、环保化、可持续化的方向发展,一个企业的核心就是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一个企业要想长远有前途的发展就必须实行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发展低碳经济能促进企业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能够优化产业结构,能够促进环保与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能够真正的与世界接轨,适应世界经济的发展主题,融入世界经济的大环境,具有非常重大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篇2

第一,从国家战略高度和民族忧患意识的视角,来从事生态文明建设。这是青海建设生态文明的指导思想。青海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实践中,逐步认识到青海的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关系到青海自身的发展,还关系着全国的可持续发展和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乃至全球的生态安全。这种紧迫感、危机感和民族忧患意识,对解决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透支未来”现象,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作用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第二,从实际出发,抓住本地区建设生态文明的主要矛盾,实施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生态文明建设既是观念变革和理论创新的过程,更是从本地区实际出发制定生态保护战略目标并采取具体措施的行为表现。青海先后实施了三江源、青海湖等重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不断加大对重点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力度,使水土保持能力、水源涵养能力、江河径流量稳定性增强,湿地生态系统状况和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环境明显改善,生物多样性显著恢复,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农牧民生产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第三,立足当前,着眼未来,统筹协调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在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青海坚持保护生态环境、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结合,出台建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行动方案,积极构建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特征的循环型工业体系、农业体系和服务业体系,发展物流、资金流、产品链紧密结合的循环经济联合体,既提高青海地区的现代经济竞争力,又避免走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老路。

第四,制度创新和文化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两大支柱。青海重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明确提出创新生态保护体制机制。从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强化生态补偿制度、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探索国家公园制度和改革干部考核评价制度等诸多方面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制度创新。在制度创新的同时,明确树立生态文化和观念变革是保护生态的第一牵引力,认为处理好生态保护、区域发展、民生改善的相互关系是时代赋予青海的历史使命。青海的思考和探索说明,制度创新与文化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两大支柱。制度是硬的,文化是软的,软硬结合,双管齐下,既提高认识,又坚定行动,共同助推青海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

篇3

关键词: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增长带给人们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突出。由于工业建设等因素而导致的大气污染、水污染、水土流失等问题无时无刻不在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影响。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很不平衡,需要维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但是,在工业发展的同时,又必须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为了化解这一矛盾,我国制定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经济的发展逐渐进入新常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对人们的生活环境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建设生态型城市逐渐成为当前城市建设的主流趋势。

一、建设生态型城市的含义和意义

所谓生态型城市,就是在城市建设的基础上融入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元素,使得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符合环保的要求。生态型城市的建设和运作与生态环境实现平衡发展,在保证了现代城市的各种需要的基础上又保证了不会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

生态型城市具有很多优势和特点。一方面,生态型城市在设计规划和建设中融入了生态环保的理念,不管是建设还是日常运行,都尽可能减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生态型城市既满足了城市对现代化的要求,又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另一方面,生态型城市下的人居环境奖得到很大的改善,人们的生活也将更加健康和便捷,生活水平将得到提升。总而言之,生态型城市的发展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将成为城市建设的主流趋势。

二、生态城市的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池州市一直以来都以优美的自然风光而著称,拥有九华山、杏花村等国家著名景点,又滨临长江,生态环境的优势相当明显。近年来,池州市发展迅速,依靠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形成独特的地方特色。

为了充分发挥地方优势,池州市也开始重视生态型城市的建设。从池州市的各方面情况来看,建设生态型城市非常具有可行性。一方面,前文提到池州市在生态资源方面的优势异常突出,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为建设生态型城市提供了有力保障。另一方面,池州市正处在发展和建设的黄金时期,根据近几年的发展状况,跻身安徽省经济排名前列的潜力巨大。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仅仅依靠当前的发展模式还不足以维持一个最佳的状态,急需长远性的战略方针来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指导。建设生态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保证经济长远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池州市城市建设的根本趋势。

笔者相信,对于池州市这样一个生态资源极其丰富的城市来说,只要在建设中遵循以下原则,建成生态型城市的愿望便不再遥远。一是要以人为本,城市建设的服务主体是人,因此要以保障居民生活的软硬件条件为基本依托。而是要因地制宜,结合池州市当地特点,合理地将生态因素融入到城市建设中去,寻求一个最适合的规划方案。三是长期性原则,建设生态型城市不能只考虑短期利益,规划设计方案要具有长期性和战略性。

三、有关完善生态城市的规划标准若干建议

3.1、注重与城市规划内容的结合

从某种程度上讲,生态城市规划与城市规划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或者我们可以说,生态城市规划是在城市规划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理解生态城市规划这一概念,绝不是将城市规划的内容与生态城市规划的内容的简单相加,而是需要让二者有机结合。城市规划的内容主要是经济方面的,主要是以提高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和居民的生活水平为规划目标。而生态城市规划则是在这一前提下,从各方面融入生态环保的内容,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高度和谐,使居民的生活环境也得到大幅提升。

比如,城市规划中必然会遇到土地的使用问题,城市规划的内容就是如何充分利用这块土地,以创造尽可能高的经济效益和使用价值。而在生态城市的规划内容还要考虑到土地的生态容量,在前者的基础上加以限定,以避免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除此之外,还需考虑绿色植物的覆盖、水源的保护、物种多样性的保护等。如何来确定城市规划的内容是否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这就涉及生态城市规划在内容方面标准的问题。

3.2、完善规划指标体系

实际上,之所以制定生态城市规划标准,是为了保证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规范化、系统化,为生态城市的规划提供一个可靠且有效的指导。前文提到,生态城市规划与城市规划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从一定程度上讲二者存在着本质差异。所以,生态城市规划标准的指标体系与城市规划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从宏观上讲,生态城市规划的指标体系不仅加入了生态环保的元素,而且各方面的联系更加紧密,更加具有长期性和战略性。因此,要想更好地建设生态城市,就必须拥有一套专门针对生态城市建设的符合当地特点的指标体系。

目前,很多城市已经开始建设适合本地的生态城市规划指标体系。池州市曾在2012年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该文件提出在城市规划中住宅、公共服务设施、工业、市政公用设施、绿地、隔离带等方面向生态城市过渡的理念。但是,该文件只是提出了这一理念,并未对具体的规划指标进行系统编制。所以,笔者建议各城市要加快制定生态城市规划的指标体系,并且在制定时要注意贯彻因地制宜地原则,这样制定出的指标才更具指导和参考意义。

四、结语

当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的速度将放缓而求稳,并更加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城市建设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而且作为人们居住的场所,更加需要在城市规划中融入生态环保的理念。生态城市的建设可以有效减小城市建设和运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提高居住环境的水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笔者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态问题的日益突出,生态城市必将成为今后城市建设的主流趋势。

参考文献:

[1]沈清基,吴斐琼. 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研究[J]. 城市规划,2008,04:60-70.

[2]吴斐琼. 实现生态城市的规划途径[D].同济大学,2007.

篇4

贵州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提出“建设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的战略任务,《关于建设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的实施意见》也即将出台,弘扬贵州人文精神、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意义被进一步强调。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正如所说,以核心价值观培育为引领的文化建设,不仅能够为国家昌盛、民族复兴提供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还能够为地区发展、全面小康提供文化条件和产业支撑。

因此,建设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既是贵州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必然要求,也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奋力谱写中国梦贵州篇章的题中之义。

建设文化强省,需要深入认识“文化小康”的重要性,从认识上将其摆在发展全局的重要战略位置。

有人认为,“文化小康”是“软规定”,“物质小康”才是“硬指标”,文化建设特别是公共文化建设只有投入、不见收获,做做“表面文章”就行。这些思想观念偏离中心、不顾大局,必须警惕并转变。

贵州正在跨越发展、同步小康的道路上大步迈进,省委书记陈敏尔多次强调:“全面小康既有物质的小康,也有文化的小康。”如果文化建设不到位、不达标,甚至“掉链子”“拖后腿”,文化资源这块长板便成了短板。

因此,各级党员干部应处理好务虚与务实、投入与收获、当前与长远、整体和部分、全局与局部的辩证关系,在观念上摆正位置、认清大局,充分认识“文化小康”对于“全面小康”的重要性,真正把文化建设放到与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

建设文化强省,还需要真正学好用好“文化经济学”,在实践中突出其对于发展全局的重要战略意义。

“哪里有文化,哪里早晚就会出现经济的繁荣。”文化经济学的理论,已经在全省各地得到印证:无数个城镇依托特色文化成为游客青睐的旅游目的地,无数个乡村依托文化资源实现“富口袋”和“富脑袋”的双赢,无数位文化能人凭借传统技艺成为脱贫致富的“领头羊”――文化本身就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

篇5

关键词: 生态协同产业; 生态文化; 生态农业; 生态工业; 生态旅游业; 生态科技;生态服务业; 补偿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6-0004-04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环境建设被提到了国家总体发展的战略高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生态文明的进程。这就对构建新型生态产业体系提出了迫切要求。建设生态主体功能区,必须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构建生态产业体系,必须发展生态协同产业;发展生态协同产业,必须建立生态补偿制度。这是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一、构建关中-天水经济区生态协同产业体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启示

(一)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意义

人类文明的发展已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目前人类文明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阶段。生态文明就是以生态产业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态。

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在提高人们生态意识和文明素质的基础上,自觉遵循自然生态环境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原理,运用高新科技,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其中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基础。生态文明是遵循生态经济规律,将环境与生态目标融合到现代化建设之中,在市场经济和全球一体化背景下,发展节约资源能源和生态友好型农业、工业、服务业等。

(二)农业产业形态的演变趋势

按农业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来划分,农业发展史上,农业产业形态的演变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工业化农业—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的过程。原始农业的基本特征是刀耕火种;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是靠天吃饭,以人力、畜力为生产工具,生产效率极其低下。

工业化农业的发展模式是高投入、高产出,以机械化、化学化为基本特征,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工业化农业时代改变了全球粮食供应紧张状况、在消除饥饿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如,土壤肥力下降、面源污染问题突出、生物多样性下降、高能耗和高成本。随着生态危机的出现,农业的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由此催生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现代农业的概念是针对传统农业而言的。现代农业是指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和生产管理方法,对农业进行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和农场化的生产活动。现代农业是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利益机制为联结,以企业发展为龙头的农业,是实行企业化管理,产销一体化经营的农业。现代农业的本质内涵可概括为:现代农业是用现代工业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来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现代农业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主要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业。

生态农业是未来农业演变过程中的又一崭新形态。生态农业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变动、生态资源丰富程度的依赖越来越强。生态农业作为生态协同产业的子系统,将真正实现“农业---环境---人类”的和谐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将成为生态农业的主要功能。

(三)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

“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是2010年中央1号文件的重要内容之一,并要求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对此,农业部要求采取六项措施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要重点促进农产品供给向总量平衡、结构优化和质量安全并重转变,农业发展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转变,农业生产条件向提高物质技术装备水平转变,农业劳动者向新型农民转变,农业经营方式向提高组织化程度转变;加快构建农业现代产业体系加大粮食战略工程实施力度,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健全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加快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农产品产业带。实行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和产业化经营,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把建设高标准粮田、改造中低产田和完善农田水利设施,作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中之重。探索建立国家奖补与农民投资投劳相结合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新机制。积极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大力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以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能,资源综合循环利用为重点,开发农业节约型技术。大规模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集成推广良种良法,通过提高单产水平来克服耕地资源限制。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积极提供新品种供应、新技术推广、统一耕种收获、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农资统购统供等服务,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四)生态农业的多种功能和特殊性质

篇6

关键词:海洋;生态文明;建设;途径

中图分类号:P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8-0031-02

1.引言

海洋是地球的主体,占据了地球绝大部分空间,是地球上最大的自然资源宝库,是未来人类文明发展和进步不可或缺的能量源泉。联合国《21世纪议程》提出:海洋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也是一种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因此,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面对着海洋生态利用与保护的诸多冲突,如何正确处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不可忽视的不和谐关系、合理开发与保护海洋资源、共同构建海洋生态文明就显得尤为重要。

2.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意义

2.1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海洋经济发展的现实诉求

海洋经济的发展必须依赖于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自21世纪以来,我国对于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不断加大,给我国海洋经济带来飞速发展的同时,也使得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原有生态系统保护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如果只顾及经济发展而忽略了海洋生态文明的建设,那么最终得到的这种所谓经济发展也只能是镜花水月的表象而已,不具有长久的生命力,长此以往,带来的只能是生态系统的失衡,进而殃及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而且这种局面已经显现,并呈加剧之势。所以想要获得长久而有效的经济发展,就必须强化资源保护意识,促进资源高效利用,加快海洋产业的转型升级,全面推进海洋生态文明的建设,实现“用海护海再用海一再护海”的一体化建设,在保证海洋经济高效发展的同时,保护好海洋资源,从而使海洋经济发展获得更加持久的生命力。

2.2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统筹协调发展的内在需求

“协调”是发展的根本,也是党的“十”报告中对经济发展提出的硬性要求。人依赖自然,自然也会依赖人,如果人类只知道利用自然而不知道保护自然,那么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依赖的平衡就会被打破,导致环境恶化,终有坐吃山空的一天。而海洋生态环境作为自然生态环境中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只有与之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全面推进海洋生态文明的建设,才能做到海洋资源循环利用,实现人海共赢,进一步推进未来社会的良性发展。

2.3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改变我国资源环境现状的急迫要求

尽管我国幅员辽阔、物藏丰富,但作为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人均矿产资源、人均能源储量及野生动植物和海洋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大大低于世界人均水平。与此同时,当前我国资源环境建设的现状也不容乐观:总体环境在恶化,局部环境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环速度,生态赤字在逐渐扩大。在这样的状况之下,保护并改善生态环境,推动人类与自然环境特别是作为生命之源的海洋协调发展迫在眉睫。只有全面推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我国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才能改善我国当前资源环境所面临的严峻形势,缓解我国生态建设中所存在的矛盾。

3.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海洋生态环境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人类社会、科技、经济等发展活动对于海洋的影响程度,特别是在沿海地区、近岸海域,人类活动的加剧尤其容易引起海域生态环境恶化,导致人海关系恶性循环。20世纪60年代之前,我国海域生态尚属正常,70年代以来,由于现代工业、农业、养殖业及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导致我国海域生态环境已经面临重要的问题。

3.1临海地区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带来的近岸海域陆源污染程度较高的问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部分沿海地区,特别是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近海海域污染物超标现象严重,海水的污染重度远远超过海域的自净能力。分析近岸海域污染物超标的原因,一是在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带来临海工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人们生态意识的薄弱,导致了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提高;再者便是传统的海产养殖业迅速发展,造成了近岸海域新污染,在某些海水养殖业发达的地区,养殖业的自身污染已成为近岸海水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再加上围民生态意识的薄弱,近岸海域生态环境总体形势不容乐观。

3.2产业链结构更新缓慢带来的海洋资源过度开发的问

海洋资源涵盖海底矿产、海洋航运和港口、海洋能、海水及海水化学、海洋旅游、海洋生物等资源。近年来,我国海洋资源开采领域及开发规模不断扩张,资源利用更加高效,但仍就面临着许多问题,制约着人海关系的良性循环和海洋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其中最为严重的问题应属对海洋资源不计后果的过度开发问题。因为说到底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链条上仍旧是一个地位较低的国家,产业链结构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对于自然资源的依赖性非常强,这样的现状极大的遏制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也造成了我国自然资源的开发过度,环境日渐恶化。虽说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但自然资源毕竟是有限的,不能总是“吃老本”。近些年来,政府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并开始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使得资源的过度开发问题得到了一些解决,但总体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3.3科学技术落后带来的海洋资源利用率低下的问题

2015年第4届世界海洋大会在青岛举办,与往年不同的是,这一届海洋大会的科技展示区相比从前更加趋向于对海洋保护与海洋资源高效利用方面的创新技术进行展示,由此可以看出创新型、节约型的海洋开发利用技术越来越受到青睐,而海洋科学技术创新俨然也已经成为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然而,通过先进技术的展示,我们不得不承认,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的技术创新仍显落后,受技术、管理等因素制约,我国海洋资源总体开发能力不高,许多资源开发与利用技术仍旧处在设计与建设阶段,尚未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与此同时,由于当前科技水平的限制,资源的开采和利用过程中也造成大量的浪费。资源利用率的低下,已成为制约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4.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

4.1推进海洋科技创新,科技兴海

海洋资源开采技术的落后一直是我国推进海洋生态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阻碍,技术革新的滞后性造成了严重的自然环境恶化与资源的不必要浪费。由此可见,我国还需要加大创新力度,倡导科技兴海,提高海洋科技创新水平,以此改善当前因科技落后而导致的海洋资源能源浪费严重的问题。与此同时,加快扶持培育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海洋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择优发展新型高端临海产业,尽快形成绿色环保低碳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4.2构建合理的海洋综合管理体系,加快推进海洋产业链结构的转型升级

突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并不是不要发展,也不能简单地理解成只大力改善环境,而是要从海洋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海洋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海洋经济持续高效发展等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也就是生态、发展两手抓,构建一种合理的发展体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严格实施海洋功能区域规划以及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建立健全海洋经济运行监测与评估系统,综合推进用海护海工作中,各相关部门的监察与协调工作机制的建设,构建合理的海洋综合管理体制,从根本上提升用海护海工作的效率水平。同时积极创新我国海洋资源的开发管理方式,加快构建与扶持创新型临海产业,择优发展具有高科技水平的新兴产业,以此来推动我国海洋产业链的升级,进而改善我国在世界经济链上的地位。

4.3提高国民的海洋生态意识

其实无论是在海洋生态文明还是陆地生态文明的构建过程中,人们自身的道德文明意识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可以说是生态文明建设中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一个环节。因为如果人们生态文明观念淡薄,就不可能从根本上遏制海洋生态环境日渐恶化的现状。可以这么说:公民缺乏生态意识是导致现代生态状况不容乐观的根本原冈之一。因此,要大力培养公民的海洋生态忧患意识、海洋生态价值意识、海洋生态道德意识和海洋生态责任意识,在全社会形成“用海护海,人人有责”的良好风气和氛围。

4.4统筹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的方针

我国在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不断进步,不断创新,但受制于科技因素,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方式以及海洋科技的发展进程相对于发达国家仍比较落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环境代价仍然较大,海洋生态环境状况不容乐观。所以一定要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的方针,绝不能以牺牲海洋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求得短期的发展,确保海洋资源取之有道、用之有序。必须统筹好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环境保护的关系。同时强化与海洋保护相关的法律体系建设,通过法律体系的建设将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的行动方针真正贯彻落实到实践中去,全面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海洋环境不断改善,永续利用。

篇7

关键词: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

前言

当前,城镇是各类生态问题的高发地和矛盾的交织点,同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重点和战略支点。如何在全面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抓住历史发展机遇,实现中国城市发展的生态跃迁,建设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城市,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因此,推进城镇化要求必须做到与生态文明建设同步。

一、 城镇化与生态文明的关系

(一)城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支撑。

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 城镇化水平是以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的。我国超过 50%的人口常住城镇,可见,城镇是人类聚居繁衍和生产生活的主要场所。 党的十报告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终极目标,即“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而城镇则是这一目标实现的主要空间和载体。高质量的城镇化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一致的,通过优化城镇布局、 提高城镇化土地、 能源利用率、提高人口素质,有助于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能够促进生态文明制度的合理安排和有效推行,科学有序推进城镇化建设, 为生态文明建设营造良好氛围、提供保障支撑。

(二)生态文明是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持续动力。

生态文明建设强调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这正符合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的发展要求。只有将生态文明的理念和原则融于城镇化的全过程,才能不断提升人们生产生活的环境质量,使人们安居乐业并更加热情积极地投身于城镇化建设的事业中,为城镇化健康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二、我国推进城镇化过程中的生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与社会迅速发展,特别是近些年随着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而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由于人口和非农产业在城镇的迅速高密度集中,加之城市建设中没有处理好资源、能源、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导致资源能源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农业用地被不断抢占,建筑用地盲目扩大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和发展,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城镇建筑用地不断扩大。加之一些地方政府急功近利,盲目扩大城市规模,不断征用农业用地和农民宅基地进行城市建设和房地产开发。同时,由于监管乏力,也存在大量粗制滥造的豆腐渣工程,致使土地和各种资源被大量浪费,形成了恶性循环。

(二)环境污染加剧,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健康

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乡镇企业不断由分散逐步集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但企业由于只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任意排放废气、废水、废渣,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使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受到严重威胁。

(三)人口的转移和集聚对生态系统造成压力

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由于经济活动和人口在城市不断集中与集聚,对生活用水需求急剧增加。同时也产生出大量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由于对这些生活污水和垃圾的集中处理不当和不及时,不仅造成水体污染,而且还在城乡结合部出现大量生活垃圾堆集,形成垃圾围城之势。这既污染了环境,也造成了对生态的严重干扰和破坏,如果没有相应的措施,势必会造成人口与环境、资源的矛盾,以及加剧生态系统失衡。

二、 推进城镇化过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如何实现与生态文明同步,是各级政府必须要统筹好的重大问题。为此,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主题主线,在各项建设规划和部署上既要考虑长远,又要从现实出发。当前工作的着力点应是:

(一)推进绿色城镇化,打造生态城市

生态城镇化是一种无污染、环境好、消耗低、有绿色的城镇化模式。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坚持规划先行。政府规划要有前瞻性,城市规划和建设要注重以人为本、节地节能、生态环保、安全实用、突出特色、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同时,必须坚持生态立市,做到环保优先,加强城市的绿化美化,营造和谐宜居的生活环境,最终实现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促进工业化、城镇化、生态保护协调发展

生态文明观指导下的生态生产力反对工业文明的资源侵略和生态殖民,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首先,要坚持发展循环经济,走资源节约型道路。其次,要优化产业结构,走环境友好型道路。最终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优化。

(三)实施城镇化资源环境保障战略,支撑生态文明城镇建设

我们要进一步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格局;加强城镇道路建设,完善城镇综合交通体系;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健全城镇安全保障体系,提高城镇应急防控处置能力;进一步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加强城市公园绿地、湿地、建成区绿化建设,加强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建设;加快绿色建筑建设和发展,促进城镇低碳发展。

(四)统筹城乡发展,完善城镇社会服务保障机制

统筹城乡发展,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化,从而减轻城镇生态环境压力。 大力发展中小城镇, 进一步扩大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规模和能力, 减少大中城镇的人口增长规模。 完善城镇社会服务保障机制,提高城镇生态环境内在承载力。 总理强调, 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 在城镇化过程中,应控制城镇化规模,合理控制城市人口增长,积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及配套的户籍、医疗、教育等改革, 减轻因城镇的人口增长而带来的生态环境冲击。

综上所述,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加快城镇化建设,是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而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必须处理好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使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同步发展。要在全社会树立生态城市意识,走绿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大胆开拓,勇于创新,最终构筑起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参考文献:

[1] 杨继学, 杨磊. 论城镇化推进中的生态文明建设[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34(6):152-154.

篇8

一、充分认识平原绿化的重大战略意义

全面推进平原绿化,努力提高全市森林覆盖率,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省委、省政府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客观需要,是美化城乡面貌推动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市各地在加快发展中注重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大力推进平原绿化,探索了一条平原绿化的好路子,如高安市实行“村组统一规划、统一造林、分户管理、自主经营”、上高县实行“土地流转、分段拍卖、大户承包、自主经营”和“大户牵头、分户造林、统一管理、收益分成”、奉新县实行“高标准规划、注重景观效果、提升城市绿化水平”、靖安县实行“以果为主、统一规划、自主经营”等,为全市推进平原绿化创造了具有推广意义及全面实施的成功经验。但从总体上来看,我市平原地区的森林覆盖率仍然比较低,成为全市森林覆盖率低于全省水平的根本原因。因此,提高全市森林覆盖率的潜力在平原,工作重点在平原。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全面推进平原绿化的重要战略意义,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认真学习先进经验,采取有效措施,抓紧实施,抓出成效。

二、准确把握平原绿化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生态文明建设和现代林业建设为目标,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为宗旨,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深化改革为动力,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科学指导,全面推进,全民参与,形成全社会植树造林的热潮,大力提高全市森林覆盖率,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和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提供优良的生态环境基础和保障。

(二)目标任务:“十一五”期间全市完成平原造林、四旁植树150万亩,比省定计划增加60万亩;到2013年全市森林覆盖率提高7个百分点以上,达到或超过60%。

1.“道边”造林12万亩,其中:国道沿线3万亩,省道沿线6万亩,高速公路沿线1.5万亩,铁路沿线1.5万亩。

2.“四旁”造林55万亩,其中:村旁30万亩,宅旁8万亩,路旁12万亩,水旁5万亩。

3.“田间”造林80万亩,其中:农田林网73万亩,旱地林网7万亩。

4.“城中”造林3万亩,其中:县城1.2万亩,乡镇集镇1.3万亩,工业园区0.5万亩。

三、完善平原绿化的推进机制

(一)加强统筹规划。平原绿化必须置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统筹规划。要在严格保护耕地、确保粮食生产能力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农林复合经营,提高土地产出率。要统筹林业生态体系、产业体系和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在树种选择、林种配置上,既要考虑防护效益,又要兼顾产业利用,还要考虑景观效果;在产业发展上,既要追求经济效益,又要追求社会效益,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要统筹城乡生态建设,既要大力增加城镇森林面积,又要提高村庄绿化美化水平,努力建设城乡协调发展、整体推进的平原绿化体系。全市平原绿化的总体规划由市林业局制定并报市政府审批实施。境内的“四旁”和“田间”绿化以县为单位由市林业局会同市县有关部门进行布局规划;纳入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造地增粮富民工程项目的,由市林业局会同项目实施单位进行布局规划;“道边”绿化由市林业局会同公路、交通、高速公路管理处、铁路等部门进行布局规划;“城中”绿化由城建部门进行布局规划。

(二)明确实施主体。境内的“四旁”和“田间”绿化由县乡两级组织实施;纳入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造地增粮富民工程项目的,由项目单位组织实施;“道边”绿化分别由市公路、交通、高速公路管理处、铁路等部门组织实施;“城中”绿化由城建部门组织实施。

(三)扩大造林主体。采取“政府发动、政策推动、市场拉动、企业带动、城乡联动”的机制,鼓励各类造林主体积极参与平原绿化。以农民为主体,动员千家万户参与平原绿化;鼓励造林大户、工商经营户、打工回乡人员投资造林;鼓励组建各类林业经济合作社和民营造林公司、民营林木种苗公司、民营林场、股份制营林公司等,各地林业、工商部门应积极支持,核发经营许可证;督促木材加工龙头企业投资建基地,市内木材加工龙头企业要按耗材量50%以上的比例采取直接投资建基地、提供林木种苗与林农联营造林等形式建立原料林基地,未按要求完成任务的限制原料收购,坚持不建基地的吊销企业营业执照。

(四)拓宽投资渠道。各级财政每年要安排适量经费用于平原绿化,不断加大平原绿化投资力度。要整合各类项目资金推进平原造林,充分利用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资金、造地增粮富民工程项目资金、退耕还林资金、地方政府配套资金抓好农田林网和相关配套工程建设,加速平原绿化进程。在各级政府加大投入的同时,要采取市场运作的办法,广泛吸纳各类社会资金参与平原绿化。

(五)科学组织实施。各地要大力推广上高县和靖安县“田间”造林、高安市和上高县“四旁”植树、奉新县“道边”造林和“城中”绿化的成功经验,科学确定平原绿化的营造方式和经营模式。各级林业部门要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既注重生态效益又注重经济效益,负责做好苗木的选择、生产和调运并搞好技术培训,进一步健全县、乡、村三级森防体系,指导林农做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确保平原绿化质量,提高综合效益。

四、落实平原绿化的政策措施

(一)进一步明晰林木产权。凡平原造林、四旁植树、道路绿化坚持“谁造林、谁管护、谁受益”的原则,林地、道路、林网通过竞价拍卖的,实行“谁投资、谁所有”,投资年限一般为30年左右,所造林木由当地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林权证,落实林木经营权和所有权。

(二)放活林木采伐经营机制。在非林地上投资造林的林木采伐,由当地林业部门核实林木采伐地点、数量、林木种类并办理采伐手续,不受采伐指标限制,育林基金减按5%征收,免费登记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和木材运输证,实行自主交易。

(三)强化平原绿化的信贷支持。各级金融机构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适当延长林业信贷期限,放宽信贷条件,简化信贷手续,建立农民林业小额贷款和林业小企业贷款扶持机制,积极探索包括林权抵押贷款在内的信贷融资模式。

(四)继续大力实施“绿色养老”和“绿色扶贫”工程。人口计生部门、扶贫办和有关部门要整合专项资金用于工程建设,同时鼓励机关、事业单位积极开展对口帮扶,进一步扩大“绿色养老”、“绿色扶贫”工程建设。

(五)鼓励干部职工创业植树。积极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投资造林,引领群众办林业,凡参与平原造林、四旁植树竞价拍卖的,享受与林农同等的林木经营权并核发林权证。

五、加强领导,确保平原绿化取得实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单位要把平原绿化作为生态工程、富民工程来抓,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成立平原绿化领导小组和专门的办事机构,各县市区、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制定工作方案,强化工作举措,形成工作合力,抓好组织实施。要狠抓工作责任的落实,将平原绿化的目标和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位,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完成任务。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