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01 14:58:1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地理和地理学的区别,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二、为什么要学地理
1.地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我们的衣、食、住、行都与地理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服饰的材料、样式、饮食习惯和方式,住房的式样与特点等,都与地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例如,逛街时能看懂街边的指示图,外出旅行时选择安全的旅行路线和时机,购房时选择通风采光好的楼层以及拥有绿色生活的自觉意识。
2.地理学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首先,地理位置主ё啪济的发展,决定经济发展的方向和前景。从商业方面来说,矿产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商业中心的布局和商业网点的选择,工厂的布局与分布都取决于地理环境。目前,已经形成了一门专门的商业地理学。
它主要研究商业活动的地理分布;商业活动与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的关系;商业活动的空间组织或地域结构规律等商业活动的地域特点。例如,深圳能够在短短的30年间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渔村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这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是分不开的。从农业方面来说,气候的变化会影响农业类型、种植制度、农作物的种类、分布以及产量。各地不同的水土条件适合不同的农作物生长,所以要想农作物丰收,必须当个聪明的农民,因地制宜。因此,研究气候变化可以指导农业生产,预防台风、寒潮等自然灾害,减少经济损失。
3.地理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地理学科的内涵非常广泛,它不仅包含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的科学知识,与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等各门学科也有着广泛的联系,它特有的全面分析和思考问题的地理思维方法还对我们学习其他学科大有帮助,使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也受益匪浅。
4.地理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大学阶段,很多专业都与地理相关,都会直接或间接地用到地理知识。例如,建筑学、地质勘探、考古、地球化学、资源与环境、区域规划、旅游管理、历史地理学、水土保持、地图学、地质学、气象学、地理科学、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如果对上述专业感兴趣的同学,在高中阶段就应该好好学习地理,形成基本的地理素养,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新时期公民的现代地理素养,现代公民作为组成社会的个体,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对人类未来的关注,对新技术的掌握应用,应该作为每个人的基本素质。
地理学在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之间起桥梁纽带作用,是文理结合的独特学科,具有十分重要的知识价值。人们常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来形容一个人知识的渊博,这充分说明了地理学科的重要性。因此作为中学生,一定要学好地理,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识,为今后进一步扩充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三、高中地理与初中地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1.联系
初中地理和高中地理的学习内容基本一致,都包含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初中和高中的地理教材虽然各有侧重,但两部分知识内部联系紧密、相辅相成。从知识的广度、深度,能力和技巧的要求层次上来看。初中地理是高中地理学习的基础,大量的地理事实可充分证明、解释高中地理的基本理论。而高中地理又从原理、成因及规律等方面对初中地理的区域知识有指导作用。
2.区别
一是初中地理通过地图反映了某地或者某时出现了某物或某种现象,高中地理则回答了为什么在这个地方或时间会出现这种事物或这种现象;二是初中地理知识大部分只介绍了局部区域的基本情况,而高中地理则会从局部延伸到整体并概括出整体的规律;三是初中的地理知识以具体形象的内容为主,抽象思维活动较少,而高中地理知识适当讲述了一些抽象模式的内容,要求具有更高的空间思维和想象能力;四是高中地理知识中的原理和规律可以用来解释初中地理的一般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但是初中地理中也存在着一些特殊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因此,在高中学习中既要抓好高中的普遍规律又不能漏掉初中地理知识中的特殊实例。
四、高中阶段地理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
1.学习内容
在高中阶段,地理要学习3本必修和7本选修。必修1主要介绍自然地理,包括地球仪和地图、地球的运动规律、大气的运动规律、水体和地壳的运动规律、自然地理环境等内容;必修2主要介绍人文地理,包括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以及人地关系等内容;必修3主要介绍区域地理,包括环境与区域发展、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区域经济发展、区域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等内容。7本选修分别是宇宙和地球、海洋地理、旅游地理、城乡规划、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于高中地理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如何描述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河流的水文特征,分析影响气温、降水、太阳辐射、雪线高低、山地垂直带谱、城市区位以及商业布局的因素,以及交通线路、车站、航空港、隧道等的选址原则。此外,还需要掌握学科知识、学习方法与学习能力,图像分析与运用、空间想象能力与一般认知能力,各种思维品质与地理思维方式、方法所组成的多元交叉的能力。
2.学习方法与技巧
一是理解地理学空间性、区域性、综合性的特点,掌握高考和会考的考查要点,并关注热点问题,明确学习思路。
二是建立空间概念。这是学习地理的关键,空间概念是十分重要的地理思维基础,如把握一地或某一地理现象的位置,明确半球、海陆、经纬等位置。
三是上课时应适当地有重点地记笔记。记老师强调的内容;记自己不能立刻吃透的内容,便于在复习时做注释和补充。
四是让地图成为你的床头书。学会用地理知识、图表、数据等分析问题。注意从包括教科书、报纸、电视等在内的多种媒体中获得知识。识记一些必要的地理事物的名称、数据和分布,形成基本的地理知识储备。
五是注意与各学科的横向联系。努力学会以综合的观点观察分析地理事物,找出发展变化的规律。
一、理解与记忆相结合
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有地球与地图、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岩石圈、大气运动与天气气候、水循环与洋流)、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等,这部分内容偏重于理解。特别是在地球宇宙环境中,地方时区时的计算、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及应用、昼夜长短的变化、大气的运动、洋流、等值线图等内容尤其需要理解,需要运用逻辑思维。只有理解了其中的原理规律,才能在解题过程中灵活运用。同时,需要多做练习,重视解题过程、解题思路,加深理解所学知识。
在高中地理中,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部分如:人口、城市、产业活动、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等应侧重于记忆,但并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在记忆的基础上,要多总结、归类,形成自己的看法,学会运用观点,结合实际,进行评价反思。
二、注重地图的阅读和使用
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地图是地理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突出特点。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是地理学习的根本。“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教学时需要将地图和知识点相结合,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读图方法,培养良好的读图习惯。
1.地图和知识点相结合。
地理离不开地图,学生平时需要多看地图,将知识点与地图结合,并逐一在图中查找、落实,把地图印在脑子里,并在图上再现知识。这样,在解答地理问题时,头脑中就会有清晰的地图,可以有效地提取需要的信息,从容作答。如:在学习气候类型的成因分布时将知识点与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与气候类型的分布图联系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学习起来,就比较容易。
2.掌握正确的读图方法,培养良好的读图习惯。
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每年的高考中都有二、三十幅地图,基本上每条题目都用到图。学生要掌握正确的读图方法,培养良好的读图习惯。
第一步:分类。拿到一幅地图,首先要进行分类,分析判读这是一幅什么图。如:光照图、地形剖面图、景观图、等值线图。只有对图作出准确的判断,才更易解题。
第二步:读图。读图要注意先后顺序。首先看图名,这是一幅什么图,哪个地区的图等;其次看图例,如:比例尺、指向标。如,2010年广东省高考题:从1971-2000年甲乙两地各月气温与降水分布图中,判断气候类型,把曲线设计为降水,柱状设计为气温。很多学生没有认真看图例,按照平时的惯性思维,把曲线认定为气温,柱状认定为降水,造成不必要的失分;最后看图,这个时候需要仔仔细细地研究图,不漏掉任何信息。
第三步:用图。把跟这幅图相关的知识点在脑中反映出来,结合题目,找到有效的信息进行分析解答。
如,拿到一幅洋流方面的图,脑中就要反映出有关洋流的知识点: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的性质、洋流的成因、洋流的地理意义等,找到与题目相关的知识点,再跟题目相结合,分析解答。
三、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
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有助于学生减少非智力因素的失分。高考题型分为选择题和综合题,解决选择和综合题的方法有所区别。
(一)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对那些地理比较薄弱的学生来说,地理选择题尤为重要,因为选择题为考生圈定了一个思考范围和选择范围。
1、肯定法。
运用学过的知识可以直接选出来,多考查记忆性知识,必须看完所有选项再选择。
2、排除法。
如果选项罗列地理事物或现象比较多,就可以先将选项与题干对照,排除掉明显错误的选项,再看答案是否前后矛盾。这样可以降低难度,缩小范围,减少错误。
3、优选法。
如果选项中有多项合理,但题干中有“最”、“主导”、“第一”等字样时,就要选择最合理选项。
4、转换法。
即将条件换成另外一种相同的说法,该说法比其他选项更直接,利于选择。
5、图示法。
将比较抽象的内容用直观示意图表示出来,利于选择,如太阳直射点移动、昼夜长短变化等题目。
(二)综合题的解题技巧
关键词:历史地理学;人地关系;地理环境;研究方法
历史地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和对全球变化的关注,历史地理学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历史地理学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不断更新和丰富,研究专题和范围迅速扩展。不仅如此,历史地理学的一些理论方法和观察问题的角度也被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许多其他学科借鉴运用,成为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
一、对历史地理学学科属性的争论
历史地理学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学科,它的研究对象究竟是什么,一直存在着争论。虽然大多数学者都同意历史地理学“是现代地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研究在历史时期主要由于人的活动而产生或影响的一切地理变化,这就是今日所理解的历史地理学的主要课题。至于在人类历史以前的一切变化——或更进一步说,在人类活动还没有能够在大地表面上引起显著的改变,或留下显明的痕迹以前的一切变化,则应当属于‘古地理学’的研究范围”。但仍有不同的补充意见。史念海先生在强调“
1932年初,(英国)历史学会与(英国)地
理学会(历史学与地理学教学科研人员的专业
学会)的一个联合会议在伦敦召开。会议讨论
的问题是:“什么是历史地理学?”而会议对该
问题并没有给出一个完全令人满意的答复。此
后为寻求解答这一问题,又尝试了许多努力。
在那次会议上就该问题提交的各种各样的
论文中,e.w.吉尔伯特(e.w.gilbert,1932)寻
求“区分目前包含在历史地理学科范畴内的两
门不同学科,试图为这门已经存在的学科下定
义”。他认为,“历史地理学”至少有五个不同
的含义,但只是其中之一“恰当地”阐述了这门
学科。吉尔伯特认为在20世纪30年代已经不
再适合的历史地理学的四个较早期概念是:作为
政治疆域沿革史的历史地理学;作为地理发现与
探索史的历史地理学;作为地理学思想与方法史
的历史地理学;以及作为研究地理环境影响历史
过程的历史地理学。吉尔伯特认为,历史地理学
的“实际功能”是“复原往日的区域地理”。“历
史地理学应该限定于历史时期区域地理的研究,
而不应该致力于将历史事件的研究作为学科的
主要目标”,吉尔伯特的这一观点,将地理学与历
史学、历史地理学与地理学同时作了区别。如同
许多这类定义那样,这种观点是有意识地造成分
裂而不是综合。……
虽然这种将历史地理学视为往日时期(或
往日各个时期)地理研究的观点,被20世纪30
年代的历史学者与地理学者广泛地接受,但不
久(甚至当时)就受到新一代学者的质疑,在英
国尤其引人注目地受到达比的质疑,他们不仅
寻求扩大“历史地理学”的涵义,而且寻求将历
史地理学公认为一门新的分支学科。达比开始
审慎地反思当时视为历史地理学为复原往日地
理的保守观点,逐渐地建立起一个新传统。这个
新传统如同关注景观变化与区域变化那样。关
注重要历史时期内不同地点的断代研究。迭比
促使历史地理学成为一门分支学科:他以传教
般的热情工作,目的就是将历史地理学建立为
一门具有自我意识的显学,既与人文地理学相
区别,又不同于其他历史学科。
最后贝克教授强调:
在此我要谈一谈不同的观点。历史地理学
没有必要监管自己的“领域”,研究历史地理也
没有必要逻辑证明。不存在历史地理学独有的
研究专题与研究领域;相反,历史地理学与历史
(及史前)研究共享其探讨的方法,而同时与地
理学研究共享其探讨的问题。因此,对历史地
理学科的任何整理(或甚至讨论)通常应以地
理学的话语作为其后盾。地理学与历史学都是
观察问题的观点;它们是观察世界的不同
方法。
存在这种争论并不奇怪,它实际上反映了历史地理学研究(或历史地理学科)的本质特点,是历史地理学自身不断发展和研究内容不断深化的必然体 现。历史地理学是一门综合特征极为明显的学科,其研究的内容虽然是地理的,但在时间上却是过去的,资料来源是历史的,历史学的文献处理和解读方法是历史地理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历史地理学因而同时具有地理学和历史学的特征,不同的研究者从各自的研究主题出发,自然会得出不同的观点。
二、历史地理学的发展
与其他学科不完全相同,历史地理学在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方面,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
现在有不少研究者都认为要提高历史地理研究的水平,最重要的任务是提高研究结果的精度。葛剑雄先生认为:“由于绝大多数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已经无法通过实地考察来复原,只能依靠文献记载,而现存史料往往只有不完整的描述,普遍缺乏必要的数量,要进行量化分析相当困难,更难得出精确的结论,所以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对时间、地点、程度的定量精度很低。由于成果的精度不高,很难作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也无法为归纳或预测提供可靠的数量根据, 也难以得到其他学科的引用,受到运用部门的重视。”葛全胜、何凡能等认为:“我们也应该看到,与其他相邻学科相比,我国历史地理学在信息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由于条件限制,大部分研究成果依然还停滞在定性描述之中,从而造成许多很有见地的研究成果因缺乏量化指标,很难与相邻学科的研究成果进行对比、衔接,不能在更广泛的领域里凸现其重要的科学价值。因此,积极推动现代科学技术在历史地理学中的应用,提高研究结果的定量化程度与精确性,已成为学科发展当务之急。”这是就历史地理学的地理学属性而言,无疑是有道理的。但如前所述,“复原”历史时期的地理环境只是历史地理学研究内容的一个方面,历史地理学研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那就是运用本学科独特的视角和理论,从哲学或文化层面回答环境变化与人类社会发展相互关系的问题。由于人类思想意识和人类社会活动行为的复杂性,计量化未必是最好、最准确、最科学的表达方式,而历史地理学因为其研究时段和研究资料的限制,也几乎没有可能提供一套系统、精确、符合历史实际的量化资料,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强自为之可能会弄巧成拙。因此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前途还在于后者,应着重从文化层面和哲学层面去思考人地关系问题。
近年来,历史地理学的发展给人一个突出的印象是:一方面,许多历史地理研究者开始涉足社会结构、社会变迁、社会控制等历史学和社会学研究领域,对社会学和历史学的一些研究主题给予历史地理学的解释;另一方面,一些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民族学等学科的研究者也纷纷涉足历史地理学研究领域,试图从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的角度来阐释相关的研究主题。历史地理学已经不仅是一门学科,同时也已成为观察和分析人类社会发展诸问题的方法论。
历史地理学成为分析和认识人类社会发展问题的方法论,受当代科学研究发展潮流的影响,是历史地理学本身的学科特点所决定的。当代科学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学科划分越来越专业化、精细化,科学研究越来越综合化、系统化。无论是回答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问题,还是回答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都不能无视相互作用的另一面。历史地理学研究的核心是人地关系问题,认识问题的角度是地理环境和人类社会的相互作用,表述问题的方法是人地关系在时空二维上的发展过程。这三点对于其他学科的研究都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人地关系问题是科学研究的一个长期命题,是探讨环境变化和人类社会发展不可回避的主题,随着环境问题的凸显和对全球变化的关注,目前也是诸多学科争相探讨的一个热点问题。人与地的关系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而产生,通过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制度的演化而不断发展。受自然规律支配的地理环境和受社会发展规律制约的人类社会及其生产和生活方式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以人地关系应从动态角度考察才能深刻认识。历史地理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探讨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因此在人地关系问题研究中具有独特的地位。邹逸麟先生指出:“历史时期自然环境的变化,大部分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同时自然环境的变迁,又反过来给人类活动带来有利和不利的影响。如何科学地处理好人地关系,则是历史地理学研究的重要目的之一。因此,也可以说历史地理学就是研究人地关系的学科。”人地关系问题成为历史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历史地理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题中应有之意。因为历史地理学较早的重视人地关系的研究,对于人地关系的认识也早已走出“地理环境决定论”和地理环境只不过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的舞台这样的认识误区,自觉地认识到地理环境和人类社会是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并将之运用于具体的问题分析中;同时,历史地理学也因其研究时段的关系,早已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表述问题的方法,即通过“复原”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理环境变化来表达人地关系的过程。这些都是历史地理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具优势的认识理论和研究方法,正如阿兰·r.h.贝克教授所说,“历史地理学的长处在于交叉学科的研究项目,对往日的人类、地点与时期给予了大量的独特研究”。
如同当代许多其他学科一样,各学科都有独特的研究领域、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同时又在不断借鉴和融合其他学科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在研究中重视人地关系,把人地关系看作是一个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注意人地关系在时空二维上的发展变化,这是历史地理学的基本认识和基本研究理论,现在也越来越成为相关学科研究问题的认识和方法,成为观察人类社会发展和地理环境变化相互关系的一个方法论。
1.地球运动规律与地理意义———地球概况、经纬线、经纬度、经纬网。
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地图三要素。
3.大气运动与气候类型成因———了解气压的概念。
4.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了解主要自然带的特征与分布。
5.工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与区位条件、交通运输布局及影响、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区域经济发展———对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有一定的了解,包括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地形大势、资源状况、交通概况等等。但是,高中老师要注意,对初中地理内容的增加与补充,并不是单纯地重复,不是在高中课堂上把初中地理再讲一遍。如:在高中学习区域地理,着重地理事实的分布和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紧密联系,和初中学习有很大区别。区域地理的多重应用与考查,是高中地理学习的一个显著特点,学生较难掌握,初中死记硬背的地理表象没能在头脑中形成空间概念,涉及某个具体地方,学生往往在头脑中没有印象,更不能灵活地运用地图中提供的有效信息去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因此,需要教师将初中涉及的区域事实表象巧妙地引入,引导学生学会知识间的横、纵向联系,实现初高中知识的有效结合。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认知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其更快地适应未来高中学习
学生在进入高中后,教师先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建设,要让学生从内心认识到高中地理学习和初中地理学习完全是不一样的。如果依然沿用初中时上课跟随老师画一画课本,考试前背一背重点题目,这样的方法肯定是不行的。建议学生可以向高二、高三的学生咨询一下,先听一听学长们的建议,高中地理课程绝对是有一定难度的,也就是要求学生必须认真对待,积极思考,努力付出,才能有所收获。高中地理的综合性是比较强的,具有文理兼备的特征。必修一对学生的理科思维要求比较高,必修二又要求学生有文科知识储备,必修三则是对区域地理的联系十分密切。总之,要学好高中地理不是件容易的事。这就需要教师要帮助学生尽快地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来适应高中地理的学习。这其中,对地图的识别与判读是非常重要的。从高中入学的第一天,所有的地理老师都应该向学生强调地图的重要性。地图是我们地理的一门特殊语言,如果连这个学科的“语言”你都看不懂,你怎么有可能把它学好呢?所以建议高中老师开学的第一周一定要安排课时,教会学生读地图、用地图的方法与技巧,引导学生从第一课开始,就养成多看地图、地图多思考的习惯,为今后的地理学习打好基础。高中地理必修一的学习,是要求学生要多动脑思考、多动手计算的;必修二则注重区位因素的分析与总结;必修三是必修一和二以及区域地理基础上的总结,用案例的方式教会学生分析典型问题的方法,旨在引导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三、着力研究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对促进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研究,倡导开展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活动
摘要:高一学生普遍感觉地理学习困难,经调查发现最主要的原因是对地理课的认识和学法存在误区。总结多年教学经验,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地理课的特点,指导学生掌握并运用地理学科的学习方法:图表法、理解和记忆结合的方法、构建“知识树”方法。
关键词:高中地理;学习困难;学习方法
一、问题的提出:高中地理教学的现状
高一学生普遍反映地理学不懂,学习困难超过了数学、物理等学科,甚至出现了“恐地症”。总结多年教学经验,我认为学生学习困难的最主经的原因是对地理学科的认识和学习方法存在误区。
二、高中地理学习的误区
1、对地理学科认识的误区。从初中升入高中,许多学生用自己的经验形成对地理学科片面的认识,认为地理课就是区域地理,属于文科。
2、对地理科学习方法的误区:因为学生认为地理是文科,所以自然而然采用了文科的学习方法,造成了地理学习过程中重记忆,轻理解;重突击,轻平时,常常越学越迷惘,甚至无从下手。
三、解决对策: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地理学科的特点,指导地理科的学习方法
高中地理由三部分组成,即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这三部分相互独立又相互渗透。地理科其区别于其他学科最鲜明的特点是:区域性、综合性和文理交叉性。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达尔文)。而老师的任务是教学生学习,他的工作是使学生采用正当的方法去求知,去改进他自己。“授人鱼不如受人渔。”指导学生地理学习方法,就是培养学生“渔”的本领,有了这种“本领”,就能获得更多的“鱼”,终生受益。地理学科的特点决定地理科最有特色的学习方法包括:图表分析方法、理解和记忆相结合的方法、构建知识树的学习方法。
(一)指导读图、图文转换、用图、绘图的方法 ,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
地理图表是地理的“第二语言”, 是地理学科独有的信息综合载体。地理图表可以把抽象的、难理解的文字表述内容加以形象化、具体化、条理化,是地理教学的重要工具,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图表的学习方法,要在教学中不断地对学生进行训练。
(二)理解和记忆相结合,突破文理兼容性
地理科的文理兼容性,要求学生即要用文科的学习方法去记忆,又要用理科的学习方法去理解。记忆与理解有机结合,会使地理学习妙趣横生,增强学习效果。
地理知识的掌握过程可以总结为:理解——记忆——应用——强化理解和记忆,这样周而复始,并逐步升华的过程。首先要理解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形成、原理、过程;然后把这些已经理解的知识具体化成为文字或图表,进行记忆;最后要运用这些记忆去解决具体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发现记忆的错误和理解的误区,进行纠正。再次理解和记忆,再次运用;……经过多次反复,才能达到对知识的全面理解和准确记忆。
(三)循序渐进积累地理知识,构建地理学科“知识树”,突破地理综合性
地理学科的综合性,表现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知识相互交叉、相互渗透,要求学生有很强的知识再现和知识迁移能力,这正是地理学习过程中的难点。要突破这一难点,老师要逐步引导学生构建 “知识树”。
学习地理,不能一暴十寒,功在平时。首先必须有平时对“一片叶,一片叶……”的积累,然后串成“一条条枝”,再沿着这些枝找到共同的“根”,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树”。在教学中,“知识树”的建立要循序渐进,步步提高。在学习新的章节时,先把各个知识点抓牢固、抓扎实,这就是“叶的生长过程”;在进行章节复习时,把用一条主线把本章节内容串成一个整体,这是“枝的延长过程”;在模块结束时,再把章节之间的联系挖掘出来,用主枝联系起来;最后在高三的综合复习中,把各主根枝认真梳理,归到地理学科这一“根”上,从而形成 “知识树”。这种方法能不断强化学生的知识再现和梳理能力。构建“知识树”,切记不能急于求成,盲目追求高度综合,会导致学生断章取义,越学越迷惘。
“知识树”运用,是对学生更高水平的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是 “根—主枝—侧枝—叶”的过程。见到一比较生的地理事象,首先要在知识“存储器”中寻找熟悉的、类似事物,这就隐含了对地理事物的归类能力,如果学生头脑中有了一棵完整的“知识树”,就能不断地训练学生从 “根—主枝—侧枝—叶”,找到类似的事象,找到后要冷静地再现这个熟悉的知识点,进一步比较和陌生地理事象的异同,相同点照搬过来;对于不同点,再找其他方面的类似事物,依次提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久而久之,就能让这种知识迁移的速度加快,最后达到可以跳跃地,得心应手地进行知识的迁移。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的真正含义是变“学会”为“会学”。 “未来社会的文盲,将不是没有掌握一定知识的人,而是那些不会学习的人”。学生要会学地理,需掌握以上学习方法,并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学地运用这些方法,做到熟能生巧,必将受益非浅。
参考文献:
[1]袁书琪主编.地理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谢登斌.新课程与学习方式转变[J].教育探索,2002(12).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地理学;地位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高技术系统,能够提供地理研究和预测、规划的服务,能够对空间信息进行获取和处理。虽然地理信息系统的出现仅几十年的时间,但已经取得了迅猛的发展。本文简要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并分析了地理信息系统在地理学中的地位。
1、地理信息系统
1.1地理信息系统的含义和产生
所谓的地理信息系统又称为又称为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地理数据系统、空间信息系统、土地信息系统等,是通过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支持,综合运用信息科学和系统工程理论,对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进行分析综合与科学管理,从而服务于地理决策、规划、预测和研究等领域的技术[1]。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特征在于其能够进行空间分析,综合分析多种信息,分析空间实体间的关系,对区域内的各种过程和现象进行处理。地理信息系统尤其擅长对空间信息进行处理。
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萌发地理信息系统。加拿大学者R.F.Tomlinson等人使用计算机统计森林的分类,并取得了成功。加拿大农业部对其进行了全面的支持,最终将地理数据分析系统研制了出来,并最终命名为加拿大地理信息系统。1968年,地理信息系统正式成为了一个科学术语[2]。
对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目前尚无定论,各国科学家众说纷纭、各持己见。综合各家的观点,所有的观点都认为地理信息系统具有空间数据的处理能力。空间数据指的是行星地球表面以及附近被记录的所有地理现象,其具有明显的地理位置特征。空间数据可以用地图来表示,例如一个公共场所,其作为一个占据一定空间的地域,具有特有的地理坐标,其特性可以通过属性指标反应出来。地理信息系统具有空间型的特定性质,这是其与其他统计型信息系统的最大区别。地理信息系统的每个数据的编码的依据都是地理坐标,先对其进行明确的定位,再完成定量的属性和分类。地理信息系统的独特标志就是强调对空间数据的处理,当然,这也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一个技术难点[3]。
1.2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
根据美国联邦数字地图协调委员(DBMS)会对地理信息系统的分析,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框架由五大部分组成,分别为产品显示和输出、空间分析和操作、数据库的产生和数据输入、数据库和系统的管理、用户界面[4]。
地理信息系统的用户界面的主要功能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版块、数据库与应用者之间的交流平台,其软件功能主要是对系统和用户之间的关系进行组织和简化,包括图形显示、帮助显示和菜单等。
数据库和系统的管理是一种手段,实现对地理信息系统功能的数据控制。与普通数据库(DBMS)相较,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更为复杂,具有布尔运算、删除和增加等功能。这就意味着其不仅能够对文字数字数据进行处理,还能够对图形数据进行处理。地理信息系统专家M. F. Goodchild就提出,地理信息系统应该能为各种地理要素的查询提供服务。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要能够联接起地理实体的变量和属性与地理坐标信息。
要建立地理信息系统,产生数据库,其基本操作就是输入数据,输入数据本身比较复杂。地理信息系统的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的费用远远少于数据的输入、预处理和采集的费用。不仅如此,在输入数据时还要对其进行编码,将变量和拓扑结构之间的联接建立起来。
作为空间数据处理的重要工具,地理信息系统及其模块和子系统都要具备各种工具,例如布尔运算、拓扑分析、空间数据查询。自动化制图、图像处理系统虽然也具备一定的功能,但却不如地理信息系统的工具复杂和全面。地理信息系统的工具箱能力还将受到模糊数学、人工智能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发展的影响,不断走向智能化。
根据设计要求,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将各种文字、图表和地图信息提供出来,特别是提供新信息。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叠加各种要素,例如水资源、土地和人口,并向用户提供与这些要素相关的、具有综合性的新信息。
作为决策支持系统和管理工具,地理信息系统带动了地理科技的革命,是一种无形的软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其已经跳出了单纯的技术范畴,成为了跨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综合性技术。其能够对空间相关数据进行有效的显示、模拟、分析、操作、管理和采集,从而满足复杂的管理和规划需要。
2、地理信息系统在地理学中的重要地位
地理信息系统是地理学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使用计算机技术对地理问题进行处理,属于地理学科中的一门边缘学科。地理学是一门复杂的学科,对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当前社会出现的环境、资源、人口等问题都对地理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就是结合新技术,从而产生边缘性应用学科,例如地理信息技术和遥感技术等。现代地理学可以分为三个分支:技术地理学、实验地理学和理论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属于技术地理学。
在地理学的发展中,地理信息系统是一次巨大的飞跃,是地理学中新技术手段和思想的应用,突破了原有的地理学研究方法。与此同时地理信息系统也离不开地理学这个理论依托,二者相互依存。如果没有地理背景或地理学,计算机对空间数据的处理就毫无意义;如果没有地理学模型,地理信息系统也难以建立。
地图作为一种传统的空间信息载体,很多因素都会对地图的地理信息造成限制。首先,通过人工来提取地图数据,在图形要素的计量和量算方面都存在很大的限制。其次,每一张地图都只能记载和描述有限的地理信息。人对于地图信息的记忆能力也是有限的。传统的图层叠加具有加大的局限性。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密不可分,包括了空间信息和地理 要素,能够将定量、定性和定位的数据提供出来。地理信息系统还可以为遥感提供辅助数据,对其最高分辨力和信息量进行最大程度的利用。从野外考察中获得的遥感数据、原始资料可以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使遥感图像具有更高的解译和处理精度。而系统中数据的精度和适时性也会对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起到了支持作用。
地理学受到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巨大影响,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现代化的地理技术工具,推动了地理学的定性描述向定量分析的转变,使地理学的单系统发展成为复杂系统。对于地理学而言,地理信息系统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能够有效的推动地理学的发展,提高了信息评价、处理和采集的能力。
结 语:虽然,地理信息系统只是一种工具和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却给地理学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和变化。当前地理信息系统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地理信息系统在未来必然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与此同时,地理信息系统和空间分析之间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沟通,空间分析技术的发展较为滞后,对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设计造成了一定的阻碍,这也是未来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董廷旭. 《地理信息系统》实施素质教育的对策研究[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4(02)
关键词 高中地理教学 理解 读图 解题技巧
一、理解与记忆相结合
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有地球与地图、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岩石圈、大气运动与天气气候、水循环与洋流)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等,这部分内容偏重于理解。特别是在地球宇宙环境中,地方时区时的计算、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及应用、昼夜长短的变化、大气的运动、洋流、等值线图等内容尤其需要理解,需要运用逻辑思维。只有理解了其中的原理规律,才能在解题过程中灵活运用。同时,需要多做练习,重视解题过程、解题思路,加深理解所学知识。
在高中地理中,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部分如:人口、城市、产业活动、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等应侧重于记忆,但并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在记忆的基础上,要多总结、归类,形成自己的看法,学会运用观点,结合实际,进行评价反思。
二、注重地图的阅读和使用
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地图是地理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突出特点。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是地理学习的根本。“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教学时需要将地图和知识点相结合,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读图方法,培养良好的读图习惯。
1.地图和知识点相结合。
地理离不开地图,学生平时需要多看地图,将知识点与地图结合,并逐一在图中查找、落实,把地图印在脑子里,并在图上再现知识。这样,在解答地理问题时,头脑中就会有清晰的地图,可以有效地提取需要的信息,从容作答。如:在学习气候类型的成因分布时将知识点与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与气候类型的分布图联系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学习起来,就比较容易。
2.掌握正确的读图方法,培养良好的读图习惯。
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每年的高考中都有二、三十幅地图,基本上每条题目都用到图。学生要掌握正确的读图方法,培养良好的读图习惯。
第一步:分类。拿到一幅地图,首先要进行分类,分析判读这是一幅什么图。如:光照图、地形剖面图、景观图、等值线图。只有对图作出准确的判断,才更易解题。
第二步:读图。读图要注意先后顺序。首先看图名,这是一幅什么图,哪个地区的图等;其次看图例,如:比例尺、指向标。如,2010年广东省高考题:从1971-2000年甲乙两地各月气温与降水分布图中,判断气候类型,把曲线设计为降水,柱状设计为气温。很多学生没有认真看图例,按照平时的惯性思维,把曲线认定为气温,柱状认定为降水,造成不必要的失分;最后看图,这个时候需要仔仔细细地研究图,不漏掉任何信息。
第三步:用图。把跟这幅图相关的知识点在脑中反映出来,结合题目,找到有效的信息进行分析解答。
如,拿到一幅洋流方面的图,脑中就要反映出有关洋流的知识点: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的性质、洋流的成因、洋流的地理意义等,找到与题目相关的知识点,再跟题目相结合,分析解答。
三、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
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有助于学生减少非智力因素的失分。高考题型分为选择题和综合题,解决选择和综合题的方法有所区别。
(一)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对那些地理比较薄弱的学生来说,地理选择题尤为重要,因为选择题为考生圈定了一个思考范围和选择范围。
1、肯定法。
运用学过的知识可以直接选出来,多考查记忆性知识,必须看完所有选项再选择。
2、排除法。
如果选项罗列地理事物或现象比较多,就可以先将选项与题干对照,排除掉明显错误的选项,再看答案是否前后矛盾。这样可以降低难度,缩小范围,减少错误。
3、优选法。
如果选项中有多项合理,但题干中有“最”、“主导”、“第一”等字样时,就要选择最合理选项。
4、转换法。
即将条件换成另外一种相同的说法,该说法比其他选项更直接,利于选择。
5、图示法。
将比较抽象的内容用直观示意图表示出来,利于选择,如太阳直射点移动、昼夜长短变化等题目。
(二)综合题的解题技巧
首先对问题进行分类,看清题目问的是哪一类问题,如:特征类、评价类等。特征类就需要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自然类型包括位置、气候、水文、生物等;人文类型包括农业、工业生产特征等。评价类问题常常表述为“作用、意义、影响”等,可从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或有利、不利等方面来表述。
其次,在解题过程中要掌握一定的步骤。
第一步看完所有文字、表格、图,文字要圈出关键词,挖掘图表中直接和暗含的条件,包括图例、注记、文字、线条等。分析材料的含义和用意,可以用在什么地方,再将所有能用的条件进行归纳。
第二步审题,通过分析题目中的问题,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联系平时所学的地理概念和原理,形成解题的思路。
【关键词】 β受体阻滞剂;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钙离子拮抗剂
Curative Effect of Beta-blockers Respectively Combination of 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s and Calcium Antagonists in the Treatment of Young and Middle-Aged High Blood Pressure in Jiangmen/HUANG Xiang-zhen,ZHONG Jie-xia.//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5,12(16):025-028
【Abstract】 Objective:To compare treatment effect of beta-blockers respectively joint 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s (ARB) and calcium channel blockers (CCB) in the treatment of middle-aged and young high blood pressure in Jiangmen.Method:300 young and middle-aged patients with high blood pressure from December 2012 to December 2014 were selected,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as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each for 150 patients.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were given ARB joint beta blockers,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CCB joint beta-blockers,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of blood pressure,heart rate,and antihypertensive effects and the changes of symptoms,change the situation of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Result:Two groups of patients’ blood pressure,heart after 8 weeks rate down significantly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 (P0.05),heart rate decline in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Beta blockers; 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s; Calcium antagonists
First-author’s address:Jiangmen Central Hospital,Jiangmen 529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16.009
高血压病是现阶段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相关流行病学表明,近年来高血压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而在年龄分布上,中青年患者不断增多,主要与饮酒、吸烟、精神因素等方面相关[1]。CCB是临床上最常用的降压药物,有报道指出我国约50%以上的高血压患者接受该类药物的治疗[2],凌氏等通过对87例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观察亦提出CCB联合β受体阻滞剂是治疗青中年高血压最佳联合用药方案[3]。但与老年患者相比,中青年高血压主要以舒张压升高为主,具有心率较快、交感神经系统亢进、肾素活性高的特点[4],该特殊性提示运用ARB联合β受体阻滞剂是治疗中青年高血压的更优组合。笔者通过本研究观察β受体阻滞剂分别联合ARB和CCB治疗江门地区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于江门地区收治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300例,病例主要由江门市中心医院、江门市人民医院提供。纳入标准:(1)符合第7版内科学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5];(2)心率均超过80次/min,初次就诊者血压≥160/100 mm Hg,复诊血压≥140/90 mm Hg;
(3)临床资料完整,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患者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支气管哮喘、糖尿病、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中重度心力衰竭等患者;(2)沟通障碍、缺乏生活自理能力者;(3)由心、肾、内分泌腺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患者;(4)近1个月内进行药物治疗高血压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观察组男83例,女67例;年龄21~62岁,平均(43.1±5.1)岁;间断头晕头痛伴心悸症状者119例。对照组男86例,女64例;年龄25~65岁,平均(44.8±4.9)岁;间断头晕头痛伴心悸症状者12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伴随症状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缬沙坦胶囊(商品名:代文,规格:80 mg/片,厂家: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初始80 mg/d,如血压未达标,根据测量血压结果逐步增量至160 mg/d;比索洛尔(商品名:康忻,规格:5 mg/片,厂家:默克雪兰诺有限公司)2.5 mg/d,根据测量血压结果逐步增量至5 mg/d,
直至10 mg。对照组:左旋氨氯地平(商品名:玄宁,规格:2.5 mg/片,厂家: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初始2.5 mg/d,如血压未达标,根据所测血压逐步将剂量调整为5 mg/d;比索洛尔(商品名:康忻,规格:5 mg/片,厂家:默克雪兰诺有限公司)2.5 mg/d,根据测量血压结果逐步增量至5 mg/d,直至10 mg。治疗疗程均为8周。
1.3 观察指标 每2周测量患者血压、心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变化及症状改善情况。同时每2周进行心电图、肝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等各项指标的检查,记录治疗过程中有否不良反应的发生。
1.4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卫生部制定的《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评价[6],显效:舒张压(DBP)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血压、心率改善情况 治疗8周后两组血压较治疗前下降明显,心率较治疗前变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率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血压、心率改善情况(x±s)
组别 时间 SBP
(mm Hg) DBP
(mm Hg) 心率
(次/min)
观察组(n=150) 治疗前 159.4±7.7 111.1±7.9 99.2±8.7
治疗4周 128.7±8.7 76.4±6.9 72.4±8.3
治疗8周 119.5±8.4* 69.7±7.1* 60.9±8.1*
对照组(n=150) 治疗前 158.3±8.6 110.7±8.5 98.9±8.8
治疗4周 138.6±8.9 85.8±7.2 81.3±9.1
治疗8周 125.4±8.1* 74.6±7.3* 78.4±8.4*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
2.2 两组降压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67%,高于对照组的8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降压疗效的比较
组别 显效(例) 有效(例) 无效(例) 总有效率(%)
观察组(n=150) 110 32 8 94.67
对照组(n=150) 95 28 27 82.00
字2值 1.04 0.22 4.27 4.27
P值 0.31 0.63 0.03 0.03
2.3 两组症状改善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4.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3 两组症状改善情况的比较
组别 显效(例) 有效(例) 无效(例) 总有效率(%)
观察组(n=150) 120 25 5 96.67
对照组(n=150) 111 16 23 84.67
字2值 0.46 0.69 3.96 3.96
P值 0.49 0.40 0.04 0.04
3 讨论
高血压病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是脑血管病、肾脏病变、心脏病和死亡的最重要危险因素,随着我国人们工作压力的增加、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病的患病率持续增高,相关流行病学显示我国约2亿人患有高血压病[7],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在十余年来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高血压患者中年龄
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患病率不断提高,探讨该群体的临床合理用药刻不容缓,而治疗高血压的首要目标仍然是降低血压本身,美国JCC7降压治疗方案中阐明,高血压病2期以上的患者多数需要联用两种以上的降压药治疗,从本研究入组的患者可以看出,中青年高血压大多为2期以上,以舒张压升高为主,因此,探讨该群体的用药主要是探讨哪几种降压药物的搭配更为合适。李氏通过对107例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提出拜新同联合小剂量倍他乐克治疗中青年高血压可获得较显著疗效[11]。薛氏等[12]报道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小剂量阿罗洛尔对青中年高血压患者降压平稳,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刘氏[13]建议拜新同联合小剂量倍他乐克治疗中青年高血压。从现阶段研究可以看出,对于青中年高血压的治疗,β受体阻滞剂联合钙拮抗剂是主流,但通过笔者的观察,该联合用药方案临床效果不尽如人意,尤其对心率的控制效果不佳,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受较成熟的老年性高血压研究观点的影响,研究用药没有严格从中青年高血压的特征出发;二是研究样本例数偏少。
研究表明,在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中,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亢进与增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在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中,该机制表现尤为突出。研究表明,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交感神经活性比正常血压者高2倍,其高血压类型为交感神经活性增高型高血压。相对于老年人,中青年人动脉顺应性尚好,大动脉在舒张末期回缩有力,但周围血管阻力增加,导致中青年高血压多为脉压较小,以舒张压升高为主[14],而舒张压升高为主的患者本身就常合并交感神经活性增高。研究还表明,轻度高血压伴血浆肾素水平正常的患者,其血浆去甲肾上腺素较血压正常者仅轻度升高;而高血压伴高肾素水平的患者,其血浆去甲肾上腺素较血压正常者显著升高,提示交感神经系统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存在明显的相互关系。
综上所述,中青年高血压发病机制主要为交感神经活性亢奋和增强,且具有高肾素活性[15]。因此,反思CCB联合β受体阻滞剂的治疗方案,尽管CCB从压力及容量负荷方面发挥着降压的优势,但反射性地兴奋了交感神经,部分抵消了β受体阻滞剂抑制交感神经的作用,不利于中青年高血压高交感张力的特征。而ARB通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激活,降低压力负荷,抑制心室重构,同时也抑制交感神经张力;β受体阻滞剂通过减慢心率、降低心输出量、抑制心肌收缩、抑制交感神经兴奋,同时也抑制RAAS的激活。故β受体阻滞剂联合ARB可能是治疗中青年高血压更优选择。
本研究通过对江门地区300例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观察,在心率改善方面,观察组心率下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闫金玉,姚华峰.青中年人高血压病的相关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9):145-146.
[2]张振.抗高血压药物用药合理性调查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9):140-141.
[3]凌受毅,朱正芳,张卫国.钙拮抗剂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中青年高血压的疗效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9):1049-1050.
[4]党爱民,刘国仗,蔡i绳.盐酸阿罗洛尔对中青年高血压的降压疗效[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2):163-166.
[5]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51-263.
[6]刘国仗,胡大一,陶萍,等.心血管药物临床试验评价方法的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8,16(26):5-11.
[7]杨秀芹.社区中青年高血压管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1,9(30):30-31.
[8]全国血压抽样调查协作组.中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以及变化趋势[J].高血压杂志,1995,4(增刊):7-13.
[9]赵春华,陈月华,姚成,等.部队青年高血压患病率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心血管杂志,2001,6(2):66-68.
[10]綦瑞霞.青年人高血压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12,9(5):136-137.
[11]李嵘.拜新同联合应用小剂量倍他乐克治疗青中年高血压的临床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25(7):900-901.
[12]薛三龙,李娜,范春雨,等.小剂量阿罗洛尔联合左旋氨氯地平对中青年高血压的降压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4):64-65.
[13]刘静.拜新同联合倍他乐克治疗中青年高血压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5):2833-2834.
[14]杜映荣,李红娟,李杰,等.替米沙坦联合比索洛尔治疗中青年舒张期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0):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