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中小学思维培训8篇

时间:2024-03-30 17:38:3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中小学思维培训,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小学思维培训

篇1

关键词:兴趣;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7-092-01

学科教学从本质上说就是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数学学科主要是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小学数学教学的任务是初步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只注重逻辑思维的训练,而不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效果是不会好的。只有将数学的思维训练和对学生兴趣的培养结合起来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兴趣是学习的基础,数学思维训练是学习的目的,将基础和训练统一起来是小学数学教学值得探讨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达到1+1>2的效果。那么该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呢?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观察能力是认识事物,增长知识的重要能力,是智力因素构成的重要部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观察方法,学会在观察时透过事物表象,抓住本质,发现规律,达到不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我认为人们对知识的认识和积累都是通过观察实践而得到的。没有观察就没有丰富的想象力,也不可能进行正确的推理、概括,所以有意识地安排学生去观察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就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注重直观教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要解决数学教学中知识的抽象性与形象性的矛盾,教师就要注重直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直观教学的手段加强直观教学的力度,让抽象的数学教学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形象性教学,就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位教育家这样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许多事实证明科学是动手“做”出来的。我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也要学会“做”数学,比如量身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米和厘米等长度单位的概念,对其有具体的感知;走一段路程,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千米”的含义;称称一两块砖和一两枚硬币,可以帮助我们弄清“千克”和“克”的区别;剪几个对等的三角形拼成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又可让我们得出并掌握三角度面积的计算方法。总之,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可以引发学生的创造性地思维。

四、运用启发教学和发现教学的方法,积极启发学生的思维。

一个优秀的教师要懂得学生能力差异,进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面对同一道数学题,用什么样的语言表达让学生尽快地接受。学生不懂题意,便可采用启发、举例的方法让学生接受,发现突破口,用通俗简易的手势或图形来化繁为简。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并积极进行思维。

四、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师在备课时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设计,要善于发现教材中所隐含的深意,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上做功夫,这样才能够在教学中训练学生求异思维的能力。教师还应将拓展意识运用到数学课上。例如涉及到语文知识,可以多讲一些与其相关的,让学生们理解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并且融会贯通,这也能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五、一题多解,训练学生立体思维能力

篇2

关键词:图解压缩 思维 语言表达 变换角度 创造良机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而小学数学课堂又是培养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主阵地。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创设情境,营造思维空间,激发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探索新知。通过教学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必须加强训练优化学生思维品质,从而达到既长知识又长智能的目的。对此我谈谈自己在实践中的一点体会。

一、利用图解压缩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的敏捷性是指善于压缩思维过程的快速思维,教学中应在训练学生正确的思维的 基础上培养学生稍加思索便直截了当接触问题的实质的能力以逐步提高解题速度,力求思维迅速果断,简练。实践证明,利用图解法对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大有益处,例如:有些题目表面看来很费解,但利用图解却一目了然。在教学倍数应用题时就有这样一个思考题。果园里种苹果树的棵树是桃树的三倍,桃树比苹果树少192棵,苹果树和桃树各有多少棵?这道题出来后,同学们着急了一阵子,觉得条件不充分,不能解,互相议论,也无良策,于是我提示他们,同学们请画一下思路图看是否能解?将苹果树看成一份,那么桃树应是几份(三份),又已知苹果树比桃树少192棵,注意观察思考这少192棵告诉了我们什么?现在同学们能否根据线段图求解,顿时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同学们纷纷举手要求回答问题,有的甚至不经老师允许已经说出了答案。当我问他怎样求的 时,他兴致勃勃的说:“从图上可看出求苹果的 棵树实质上就是已知一个数的二倍是192,求这个数是多少,所以苹果树是192÷2=96(棵)桃树是96×3=288(棵)。

二、加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不满足于表面的现象,而要把握问题的实质不但知其然还须知其所以然。教学中必须激发学生想说,鼓励学生敢说训练学生会说,让学生说的有理有据,通过口头语言表达培养学生思维深刻之目的,例如学生列出应用题的算式后必须训练他们说出每一步都表示什么,这样既可以使学生逐步弄清题中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又可以自己验证算式的正确与否,有道理则说得通,无依据则说不过去。例如:在求比较复杂的平均数问题时有这样一道题,妇女采茶专业队分两个小组采,第一小组8人,一天才茶叶135千克,第二小组21人,一天共才茶叶177千克。这个采茶专业队平均每人一天采茶多少千克?学生审题后让他们逐个说出每个算是所表示的意义。

1、135+177表示第一、二小组共才茶叶多少千克?

2、18+21表示第一、二小组共多少人?

3、(135+177)÷(18+21)表示每人平均一天采茶叶多少千克?

经常进行这样的说理训练定能克服学生思维上的肤浅性,而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得以有效培养。

三、变换角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思维的出发点准确、思维的方法多样,想象广阔,善于变换角度思考,主动寻求新颖的解题途径。在教学中多选编一些出发角度不同解法不同而结果却相同的题目,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的目的。例如:有这样一道题,小红期中考试数学、语文、英语三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96分,其中语文95,英语94分,数学考了多少分?

1、依据平均数的思路去解:96×3-(95+94)=99(分)。

2、以96分为标准,语文低1分,英语低2分,数学多答3分,因此,数学应是99分,既96+1+2=99(分)。

3、以90分为标准,列式为:6×3—5—4=9,数学为99分。

4、用方程解(x+95+94)÷3=96x=99

以上说明从不同角度思考得出相同的结果,经常进行这样的练习,使学生在比较中选择简捷的解法,不仅能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而且还能有效的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四、创造良机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创造良机培养思维的独创性是指学生开动脑筋独立思考,善于做出不同的有创意的解题方法,教学中应多方创设这种环境,精心设计具有创造性思考价值的题目,鼓励学生敢于提出大胆见解,善于发现新线索,乐于求异、求佳,并通过激发性语言催化创造意念,进行创造尝试,体验创造乐趣。

如有这样的一道题,一辆卡车5小时行驶200千米,照这样行驶440千米需要几小时?

篇3

数学是一门与数字打交道,研究事物数量关系等辩证关系的学科,是人类科研研究的基础,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利于促进人类社会的生产实践,同时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小学数学是学习数学课程的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培养与训练,这是由数学这门学科本身性质决定的,也是学生认识世界的重要基础,起到对事物认知的启蒙作用。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与训练创新思维需要坚持的原则

(一)对教学主体加以明确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学生,通过数学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对于知识的运用能力,培养动手动脑的神经系统支配协调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培养能力的对象是学生,所以学生是教学主体。教师应该明确与学生之间的辨C关系,明确数学学科培养的是学生哪些能力,对其加以正确引导,使其能够自主学习、思考与提问,使学生表现出高度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要为学生创造数学知识运用的机会条件,才能为创新能力的发挥创造良好的环境范围。

(二)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创造,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创造有利于保持良好学习环境的条件,活跃的课堂气氛能够增加乐趣,使原本枯燥乏味的知识通过教师幽默的语言与生动的演示增加几分趣味性,学生愿意跟随教师的思路,参与到学习中来,享受学习带来的无限乐趣。

数学学科的学习每天都在与数字、公式打交道,面对复杂一些的题目需要动脑,常常令学生抓耳挠腮,难免会产生厌倦、缺乏热情的心理表现。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很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数学又是一门在很多学生看来很枯燥的学科,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参与学习的热情是使其端正学习行为的重点,也是提升创新思维能力的重点。虽然小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但是他们具有很强的求知欲,如果使其亲身接触到感兴趣的事物,注意力就会集中起来。小学数学中通过教师生动有趣的教学设计,活跃课堂气氛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尤为注意采取有效、有趣的教学方法,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为学生发散思维,充分发挥创新思维的作用提供有利条件。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及其训练的策略

(一)引导学生主动提问

主动提问是学习自主性的体现。有疑才有问,有问题的产生才会思考,思考的过程有利于激发创新思维的产生,所以,也可以说问题是产生创新思维的原动力。教学活动中应注意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自己的思考或者教师的帮助解决问题。由教师提出问题或者学生主动提出问题,采取必要的措施,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多鼓励大胆提出问题,循序渐进地给予指导,对提出问题的学生给予奖励,调动学生勇于提问发言的热情,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创新思维便会得到很好的训练与提升。

(二)创造机会向学生提出问题

教师的任务是教,学生的任务是学,教与学才是完整的教学活动构成因素,是师生互动的双边活动。教师的义务与责任当然是传授知识,但是不能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过于古板,不能忽略学生主体地位,不能不考虑到学生的感受,要对其表现给予激励,给予启发与引导。将教学活动看作是一部“戏剧”,如何导演好“戏剧”,关键是教师这位“导演”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在这场“戏剧”中设置提出问题的情景,给予学生为解决问题创造机会,使学生作为“主角”积极思考探索,养成动手动脑的习惯,竭尽全力激发出创新思维演好这部“戏剧”。

(三)引导学生大胆尝试

问题是尝试的基础,有问题才会尝试,而尝试促进创新能力的产生与发展。尝试是探索与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激发创新思维能力产生的行为。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应对教学方法、思想观念进行创新,改革教学方法,设置多个问题,使学生尝试逐步解决问题,不断提出新问题,不断解决新问题,这样在问题的提出与解决过程中,学生通过不断的尝试,得以激发创新能力的提升。通过激励因素的运用,使其大胆猜想,大胆尝试创造。

篇4

关键词:作文教学;发散性思维;聚合性思维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综合了语文学科的各种能力,是提高文字表达能力,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一环。但目前的作文教学现状是,为了全面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广大语文教师作了种种努力,然而作文课上学生仍然感到压抑、厌倦、畏惧,教师则感到急躁、乏味、失望,可谓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由此可知,作文教学依然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一个薄弱环节,许多指导者的心智和力气,很大程度上还没有完全用在推动学生写作能力大幅度提高的深层区和关键上,不能系统有效地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教学双方重复着许多微效劳动,甚至是无效劳动。

作文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适应实际需要而进行的书面表达活动。作文教学过程就是学生综合素养即写作能力得到提高的过程。写作能力的提高依赖于写作训练,从写作的本质来看,写作的每一个过程,包括审题、立意、构思、选材、行文、修改、加工等,都是一个思维的过程,都需要思维的参与,再从学生的写作实践角度看,习作毛病大多体现为言之无物、语无伦次,显然,这两种常见毛病根源在思维能力上,言之无物源于思维空白,语无伦次源于思维混乱。

思维能力是语文各种能力的核心,它始终贯穿于各种能力之中。就思维的形式来讲,有发散性思维和聚合性思维,它们是思维的扩展与组合,是演绎与归纳的辩证统一。发散性思维具有辐射性、多维性、变通性和独特性的特点,聚合性思维具有概括性、一维性、逻辑性和创造性的特点。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提高作文水平,就离不开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因此,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必须渗透,强化思维训练,那到底该如何渗透、强化思维训练呢?下面拟从发散性思维和聚合性思维两个方面,结合实例,谈谈浅见。

发散性思维是指思考材料中的信息,朝多个角度,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并列出更多的新信息,它是思考者能从各种设想出发,不拘泥于一个途径,不局限于既定的理解,尽可能地得出合乎条件、合乎逻辑的各种思维结果。发散性思维以其独特性、变通性及流畅性使学生在作文构思时获得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并不落俗套的效果。作文教学中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在于让思维能根据需要按一定的顺序向各种方向运动,在发散过程中产生灵感,使写作过程中思维活跃。

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帮助写作者打开记忆的仓库,让写作者的思维自由驰骋,从个人想到他人,从学校想到社会,从城市想到乡村,从现实想到遥远的古代,想到构想中的未来;由正面想到侧面、反面;由想象想到事物的联系、本质,突破材料的局限,横向扩散,纵向延伸,循环交错,活化源头,裂变充盈,这种联想的迁发、扩散和延伸,避免了学生作文中内容枯燥,选材老化,开掘肤浅,立意陈旧的弊端,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潜能,形成思维的连续性、流畅性。

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强弱决定着作文能否立意新颖,感受独特,构思是否能浮想联翩。作文教学中发散性思维训练是一个由简到繁,由运用单一的方法到灵活运用多种方法,由以教师引导为主逐步过渡到学生运用为主,由模仿到形成方法系统的过程。

清代吴曾祺《涵芬楼文谈・运笔》中写道:“椎其用功之始,使其能收,必先使其能纵。”可见“纵”是为了“收”。放得开,文章内容才丰富,才有气势;收得拢,文章内容才集中,主题才突出。在发散思维的基础上归纳集中,思维由流动性向相对稳定的凝固性转化,从多向思维的相互作用中创造出新的为写作所必需,为写作而进行的思维叫聚合思维。发散性思维重在开拓思路,发展思维的迁移能力。聚合性思维重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分析能力,判断推理能力,两者辩证统一。经过几番的发展聚合,健全了思维结构,优化了思维品质,使学生的智力得到较好发展。聚合中,逐步使写作者的思维具有灵活性、广阔性、批判性、独创性。在聚合思维过程中,写作者各有感受,各有体验,因而各抒其情,各言其志,各立其论,在对生活素材进行选择、集中、提炼的精妙思路里,受到启迪,去认识掌握为文的规律。

在构思过程中要用发散思维从多方面、多角度地去占有材料,使积累的材料了然于胸中,从而为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但材料多了,就要去芜存精,选择最能表现主题的材料。否则就会兴之所至,信笔写来,淹没主题;或是脑子一片乱麻,无从下笔,不知怎样去组织表达。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就要十分重视聚合思维的培养。

在聚合思维中,常用的是筛选淘汰法。发散联想出的事物有些比较复杂,较难理出头绪,其本质特征又比较隐蔽。这时,我们尽可能把对某一问题的各种思维信息全部列出,然后推敲分析,对不能接近题旨、接近问题实质的,或没有多大价值的加以淘汰,按照求新、求异、求深的原则进行概括,根据题目的要求,表达主题的需要,聚合要旨,得出触及问题实质或是自己感受最深的观点。

在作文教学中,如果提供两三则材料给学生,从多材料中立一意,这就可以训练学生的归纳统摄的聚合思维能力。例如:从一组材料中筛选能够论证某一中心的几则材料;或给出两三则材料,确立一个中心写议论文;或选取内容较丰富的范文写提纲,归纳中心,等等。这一类的训练往往即锻炼了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又训练了学生的聚合思维能力,因为,有时提供的几则材料充分发散思考后,才能找出它们的聚合点。

总之,思维训练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并进而促进综合素质提高的有效手段,在作文教学中应予以充分的注意,只要坚持不懈地抓好这一工作,作文教学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篇5

【课程介绍】一对一,小班等多种班型自由选择,针对不同基础的学员制定适合的学习方案,结合学员自身特点和接受能力合理安排授课时间,给学员匹配适合的老师进行授课,切实保证学习效果及达分目标。

【温馨提示】400免费热线咨询方法:您好,请您先拨打前10位总机号码,根据语音提示输入后5位分机号码,稍等片刻即可接通校方顾问老师,可以跟老师说明的您目前的外语水平,明确自己的学习需求及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咨询授课时间安排、学习周期及免费试听课预约安排等情况,欢迎您的来电!

【青岛市】

青岛市城阳区青岛欧风小语种城阳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96069【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日语、韩语、葡萄牙语、阿拉伯语、俄语】

青岛市黄岛区朗阁英语培训学校黄岛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117【雅思、托福、SAT 、GRE、GMAT、SSAT等考试类英语培训】

青岛市黄岛区青岛欧风小语种黄岛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96069【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日语、韩语、葡萄牙语、阿拉伯语、俄语】

青岛市崂山区泓钰学校青岛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96083【德语、意大利语、法语 、西班牙语等小语种培训】

青岛市市南区环球雅思英语培训学校江西路总校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80153【雅思、托福、SAT 、GRE、GMAT、SSAT等考试类英语培训】

青岛市市南区环球雅思英语培训学校东海西路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80154【雅思、托福、SAT 、GRE、GMAT、SSAT等考试类英语培训】

青岛市市南区朗阁英语培训学校闽江路国华大厦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117【雅思、托福、SAT 、GRE、GMAT、SSAT等考试类英语培训】

青岛市市南区青岛欧风小语种国华大厦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96069【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日语、韩语、葡萄牙语、阿拉伯语、俄语】

【泉州市】

泉州市鲤城区韦博国际英语培训学校天都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101【商务英语、职场英语、交际用语、生活口语等实用英语培训】

【厦门市】

厦门市朗阁英语培训学校厦门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122【雅思、托福、SAT 、GRE、GMAT、SSAT等考试类英语培训】

厦门市湖里区美联英语万达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3960【商务英语、职场英语、交际用语、生活口语等实用英语培训】

厦门市湖里区韦博国际英语培训学校嘉禾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88612【商务英语、职场英语、交际用语、生活口语等实用英语培训】

厦门市集美区泓钰学校厦门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96112【德语、意大利语、法语 、西班牙语等小语种培训】

篇6

1、目标和意义

中小学班主任是中小学教师步队的紧张构成部分,是班级工作的构造者、班级构筑的教导者、中小门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中小学思维操行教诲的骨干,是履行本质教诲的紧张气力,是雷同家长和社区的桥梁,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培训是新期间贯彻党的教诲目标,加强和改革未成年人思维操行构筑的急迫必要,是周全履行本质教诲,周全进步教诲质量的必定要求,是加强班主任步队构筑的紧张办法。履行班主任培训旨在将中小学班主任培训纳入教师全员培训筹划,建立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轨制,周全进步班主任工作本领。履行班主任培训筹划,对付从集体进步全县中小学班主任步队的本质和工作程度,强化全县根本教诲改革具有紧张意义。盼望各黉舍高度珍视,加强带领,细致构造,确保全县中小学班主任培训筹划的顺利履行。

2、履行程序

20xx年起周全开动班主任培训工作。工作开动后,各黉舍要将班主任培训工作纳入黉舍年度教诲传授工作筹划,兼顾安排,建立中小学班主任岗亭培训轨制,黉舍分担德育工作的校长详细当真,政教处或教务处详细履行。同时各校要将班主任一一统计,摸底造册,并将班主任花名册于20xx年4月底报教诲局政工股和教师进修校。每一年按1/3的比例,分期分批有筹划地展开培训,力图三年内结束此项工作。

20xx年1月底之前已担当班主任工作,但未参加过班主任专题培训的教师,在近三年内结束30学时的专题培训。今后凡担傍边小学班主任的教师,在上岗前和上岗后半年内均需接纳30学时的专题培训。

3、培训要求

根据教诲部《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筹划》中发起的针对性原则、实效性原则和立异性原则,针对差别阶段门生身心成长规律,差别学段的班级办理工作的特点和要求计划培训内容。坚定表面关联实际,珍视经验交换,凸起案例传授。针对中小学教师在职进修的特点,富裕阐扬长途教诲伎俩的效用,连续进步班主任培训的工作的效果和质量。

4、培训内容

班主任工作根本典范、门生心理健康教诲教导、班集体活动计划与构造班级办理、未成年人思维操行教诲、相干教诲政策标准等相干专题。

5、培训办理

凡中小学教师参加县级以上教诲行政部分承认的班主任工作专题培训,经考核合格,其学时记入教师连续教诲学时,纳入中小学教师连续教诲学时办理档案,并由培训部分发给合格证书,与升级评职挂钩。在班主任工作岗亭上,未获得班主任培训合格证书者,同等不予提拔和提拔高级职务。

6、培训构造

县教体局订定全县班主任培训筹划,并拜托教师进修校构造履行本县中小学班主任全员培训工作。从20xx年起,每一年暑假集结安排一至二期班主任专题培训,力图三年内结束小学班主任全员培训工作。同时各校要根据县教体局的关照自动遴派班主任参加省、市班主任培训,不得以任何借端拒派教师参加省、市培训。教师进修校要加强班主任培训工作办理,建立班主任培训挂号档案,公告培训合格证书。各中小学要订定本校班主任培训筹划,自动构造本校班主任参加各层次的培训活动,构造班主任展开校本研修。

篇7

中小学校长培训实效性的内涵界定

中小学校长培训是根据培训需求输入培训内容,并将培训内容输出到实际工作中的系统过程。参考柯氏评估模型,中小学校长培训的输出结果可以从参训校长对培训的满意度、培训结束时的学习效果、返回岗位后的行为改变及其工作绩效四个层面来衡量,这是综合性的观察和评估。结合对近两年来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云南培训基地中小学校长培训的实践探索和思考,可以将中小学校长培训实效性概括为两个相对容易理解、也具较强操作性的评价维度,即返岗后的能力提升和工作改进情况。

首先,中小学校长培训实效性指的是参训校长运用培训所学内容改进和提升工作水平的情况。简称工作改进情况。这是将所学知识、技能和态度直接应用实际问题解决的过程,问题越是解决得好就越说明培训有成效。实际工作中,通常用“成功做了哪些事”来描述校长参加培训的价值和效果。在做工作改进评估时。可以采取行为事件分析法,通过自我评估与领导、周围同事评价结合的方法。

其次,可以从参训校长返回岗位后的能力提升情况,来衡量中小学校长培训的实效性。以往不少研究将中小学小长培训实效性理解为上面所说的工作改进,但我们认为,参训校长在培训结束返回岗位后,对培训内容进行复习、选择和内化,并由此提升的实际能力,也可以视为培训实效性的体现。重返岗位后的学习有更强的问题指向性和应用目的,并以此为动力将精选后培训内容转化为内在认识观点、思维方式和行为技能等,由此提升的能力虽然未经具体应用,但它是做好准备、值得信任的潜在能力。对这种能力评价难度较大,通常只能自我评估,但应当对校长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有足够信任。因而总体上。与工作改进情况相比,能力提升情况评估的操作性更大些,可以采取模式化问卷对所有参训校长进行评估。这也是本研究强调能力提升作为实效性标准的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本文中小学校长培训实效性指的是:参训校长在返回岗位后,运用培训所学内容、所实现的能力提升,改进工作的情况。这是参训校长将学习内容(知识、技能和态度等)转化为领导学校改革发展的实际能力与工作行为的状况。

当前中小学校长培训实效性提升的制约因素

缺乏具有一贯性的培训实效性评估。当前,培训机构普遍缺乏能对培训前、中、后关键环节按同一种标准进行评估的工具,这对认识和提高校长培训实效性造成很大影响:训前预评估的粗放性;培训结束时的模糊评价;返岗后效果评估的缺失。校长在培训结束回到岗位后,其能力提升和工作改进变为很小范围内的事情,跟踪和监控难度很大。加之没有准确测量工具,培训机构和送培单位(包括教育局和学校)对训后实效性认识通常较为模糊。如果有借助网络测试的评估工具,能在参训校长培训前、结束,以及回单位一段时间后的能力起点和变化情况,做连续、一贯的测量。不仅可帮助地方教育局及时了解参训校长培训效果,也可帮助培训机构把握今后项目改进方向。因此,能对培训管理关键环节做一贯性评估、实效性评估工具的开发和应用,是重要而紧迫的问题。

培训设计中的应用导向不明晰。目前培训内容选择和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依赖现有资源,对训后应用的现有资源优化和增量资源开发不够:一是需求调查不够深入、全面。上述实效性评估可作为需求调查的方面,即了解参训校长在培训前能力状况,以把握共同问题和个性化需求,但目前这方面工作做得不够细致。同时,对参训校长需求缺乏分类分析和针对性处理。此外,培训机构对不同地方教育发展重点、难点了解不够。这两种情况下,他们都只好寄希望培训机构的专业水平。二是培训内容针对性、专题性不够。需求调查不够充分,将影响培训机构对培训内容选择和课程设计的针对性。会出现通识性的内容居多。贪大求全,桌类问题集中培训专题设计偏少的情况。同时,还缺乏分类甚至个性化的指导、帮助。更大的问题是:当前培训会根据所能获得课程资源来设计项目,却缺少根据参训校长“回去后要干什么”的应用导向,来进行项目设计和课程开发,这势必影响学员对培训内容的实际应用,造成学非所用和培训浪费的结果。三是培训形式较为单一。目前,专题报告、一般性的学校考察和研讨等,仍是比较常见的主要培训方式。听、看、漫谈是必要的,但如果培训都停留在这个层面,就会影响学员对于培训内容的深度理解、有效记忆和创造性发展。一些新的方法,如参与式教学、现场教学、结构化研讨,可以对传统培训方法起到补充作用,但目前仍较为少见。

对参训校长的训后发展缺乏科学指导和有效管理。除了学校组织的校本培训,一般的培训都是在专门机构或刚的学校(影子培训)进行,然后再回到本单位应用。目前的问题是:对集中培训的关注比较多,但对参训校长回单位后的应用和发展关注较少。主要体现为缺乏对训后发展的科学指导、完善的训后工作激励和约束机制,以及持续的学习氛围。中小学校长培训实效性提升策略

针对前述问题,培训机构与送培单位要加强合作,通过能力发展评估、针对性教学和训后指导管理等,促进中小学校长培训实效性的有效提升。

研制以能力发展为中心的实效性评估工具。实效性评估对了解中小学校长培训目标的实现度、存在的问题,明确改进的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认为,从可操作性和成本-收益角度。可考虑参考2012年底刚出台的《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试行)》,借助岗位胜任力分析方法,建立以能力发展为中心、以学员自评为主要方法、借助网络技术自动生成数据报告的中小学校长培训实效性评估工具。这套评估工具核心是校长能力框架及其指标体系。报告结果可以针对个人,也可以用于集体诊断和分类分析。具体应用上,可以对校长训前能力状况、培训结束时的学习收获。以及返岗后的能力提升等不同培训阶段的能力水平,进行标准一致、前后对照的连贯评估。这一基础数据可以供培训机构和送培单位使用,前者主要是用于培训设计,后者主要用于训后管理。同时,这些不同阶段的评估结果还可以形成学员学习档案。提供给学员作为自我成长的指导。云南培训基地正与一些地方培训机构合作,就以能力发展为中心的中小学校长培训实效性测评工具合作开发。

以实际应用为导向提高培训的针对性。首先。增强需求调查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既要结合实效性预评估,了解参训校长个体需求,还要了解地方教育工作重点和校长队伍能力建设要求。同时,还要就一些核心课程做更细致的需求调查。目前,云南基地在与委托方洽谈项目时,都会要求对方协助提供四类需求资料:地方教育发展形势和重点工作、对课程结构的总体要求、对部分参训校长的抽样调查及对核心课程内容要点的具体需求。其次,结合需求设计和提供培训课程。课程设计是培训质量控制的核心环节,应突出应用导向的课程资源整合与开发。比如,云南基地在策划西宁市中小学教务主任培训班时,专门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知名中学教务主任,开设《新课改背景下教学常规运行体系的构建》课程,并请其突出如何科学排课等具体的管理内容。为了增强教师备课的针对性,2013年上学期开始,云南基地将为每位授课教师提供一份较为详细的学情分析和需求调研结果,并提出对每一门课程教学提纲的建议。同时,拟为参训校长提供领导力资料包(按决策、沟通等能力分类的电子文档),并开设自选讲座,以帮助参训校长按需选学。第三。丰富培训形式和方法。利用参与式教学、现场教学、结构化研讨等新的教学方法,可以吸引参训校长的注意力和兴趣,促进经验分享、深入反恩和思想碰撞。经过一年半的探索,云南基地共开设《发展规划制定》《思维品质提升》《执行力建设》等若干门参与式教学课程,开发《西南联大附小办学理念与启示》《如何提升办学理念——以云南师范大学附小为例》等现场教学课程,组织《如何提升校长领导力》等结构化研讨,获得送培单位和参训校长的好评。今后,还将充分利用云南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在地州开辟教学点,将现场教学与“游学”结合,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篇8

关键词: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课程设置;原则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3―100―03

培训课程是为特定社会领域的组织成员的发展服务的经验系统。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是针对中小学校长在专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根据国家、社会对校长的岗位要求及专业标准,帮助校长更好地履行岗位职责而设计的课程。校长培训的质量和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长培训的课程设计与课程设置。在设计和开发课程的时候,必须在教育改革与社会发展对校长提出的挑战的背景下,结合校长专业发展的基本理论与现实问题,按照课程开发的基本原理来展开。笔者根据多年从事校长培训的经验,就校长培训课程设置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进行初步探讨。

一、基础性与前瞻性相结合的原则

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设计中需要妥善处理基础性与前瞻性的原则。具体表现为课程设计者需要在夯实校长专业发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要及时反映校长专业发展领域的新理论、新观念和新技能,使培训课程能为校长的专业发展起到中介与桥梁的作用。

当今社会迅猛发展,国际交往日益频繁,新技术、新方法、新信息不断涌现,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使知识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这一切都冲击和改变着我们的教育方式。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持速更新与变迁已经成为校长生活的一部分,面对持速变化的环境及逐渐提高的专业要求,校长的教育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都应该与时俱进,而校长培训课程无疑是校长持续更新发展的捷径。要使校长紧跟时代步伐,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必须以教育的新理念、管理的新知识武装他们的头脑,使校长具有现代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教育科学知识,具有新的观念,提高他们的领导管理能力、教育改革能力和顺应社会变革的能力。

校长培训课程设置要反映社会改革发展的需求、教育改革发展的需求,要主动适应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让校长把握时代的脉搏。校长培训课程应注意吸纳教育的新理论、新思想,管理的新知识、新方法,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新成果,使校长具有新的教育理念和与时俱进的价值取向。校长培训课程的内容应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先进的教育理论;反映领导学、管理学的前沿知识和发展趋势;提供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和手段,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法;介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

二、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结合的原则

现有的校长专业发展方面的研究认为,校长的专业发展存在明显的、不同的阶段,这些阶段是校长发展中必须经历的,但是每个人经历特定的阶段的速度和深度都有差异。这就要求课程设计者必须首先准确判断培训对象所处的发展阶段,然后根据特定阶段的发展任务来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课程以满足校长的专业发展需求。

校长是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的复合体,每一位校长都有各自的经历、经验、年龄、素质,他们有不同的环境、能力水平和内在需求,因此,我们在设置培训课程时,要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校长实际出发,分层次地提出培训目标,把他们的差异当做一种资源来开发。目前,中小学校长培训主要分为:以保证校长基本任职技能为目的的任职资格培训;以提高校长综合素质和能力为目的的提高培训;以贯彻某种教育思想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专题培训;以培养高级教育管理专家为目的的高级研修培训等。

校长任职资格培训课程要帮助校长建立学校管理的基本规范,形成校长的基本素质,实现从教师到校长的角色转换,成为合格校长。校长提高培训课程要帮助校长规划与促进学校发展及校长职业生涯,实现从合格校长到成熟校长的转化,成为优秀校长。校长高级研修培训课程要帮助校长创建学校品牌和形成自己的办学思想,实现从优秀校长向专家型校长的转化,成为教育家。

校长的专业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入的过程,不同发展阶段的校长有着不同的专业发展问题和需求,培训课程设置应体现出不同阶段校长的培训需求,引导校长朝着专业成熟持续发展,并能为下一阶段的专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校长培训课程在体现阶段性的同时,必须注意不同阶段课程的连续性和衔接性。这里的连续性主要体现为时间上的顺序和发展阶段的任务与逻辑之间的平稳过渡。具体来说,就是特定阶段的校长的培训课程必须考虑校长的已有经验和发展基础,即培训对象在前阶段的培训中获得经验,并将该阶段的培训与前阶段的培训从内在有机地衔接起来,从而减少课程在时间和资源上的浪费,减少重叠和重复,进一步增强课程对培训对象的适应性。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理论和实践是校长专业发展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校长需要理论知识的引领,校长培训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必须建立在现有的研究和成熟理论结构基础上,必须将与校长发展相关的理论知识传递给校长;另一方面,校长需要将理论与现实联系起来,培训课程必须为沟通理论和实践提供中介和桥梁,提升校长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帮助校长将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将理论转化为自己的实践并反思建构理论,真正意识到理论的价值与意义。

在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设置时既要反对理论至上倾向,更要反对理论虚无主义,尽量使课程高度理论化。理论性课程包括政治理论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其他相关理论知识等三个方面,主要解决知识拓展、深化与更新的问题,同时也解决观念更新的问题,解决提高理论水平的问题,也为提高能力进一步打好基础。

中小学校长是教育系统中最基层的领导者,他们身处学校的实际活动之中,面对实际、研究实际、处理实际,这就要求他们必须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除有一定的理论要求之外,应避免课程目标定位太高,理论性太强,课程内容太广等弊端,要针对中小学校长实际和学校管理实际需要,注意实用性、操作性,设置实践课程。

理论来源于实践,并对实践有指导作用,但是,校长培训更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大开发校长培训的实践课程。班杜拉认为,事实上,由直接经验导致的所有学习现象,都可以在替代的基础上发生,即都可以通过观察他人及其结果而发生。因此,在校长培训课程实施时提倡“在情景中学习”、“在案例中学习”、“在观察中学习”的方法。校长培训质量的提高不是靠“专家讲座一学员聆听”的单向传递活动实现的,而是要靠校长通过在专家指导下的参与、合作等一系列过程来实现。培训课程内容应该做到原理与实务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案例、实例、参观考察、诊断分

析与改革实践相结合。

中小学校长培训的时间和内容都是有限的,而培训课程的实践性应使校长成为能动的学习者。培训课程要为校长搭建适合的实践平台,校长在其中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提升能力。课程的实践性还体现在校长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要鼓励中小学校长积极开展教育科学实践研究,可以某个研究领域设置培训课程,组织校长开展相关学习。可以针对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以及校长自身发展等方面进行理论性研究,这可以促使中小学校长关注并思考关于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的前沿理论,提高理论修养、理论水平,提高理性思维能力,并为学校管理工作提供理论指导;还可以针对校长在办学过程和教育管理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开展行动研究,这可以促使中小学校长深入思考学校管理中的现实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锻炼校长的管理实践能力。

四、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原则

在设计校长培训课程的时候,必须按照先分科后综合,在分科的基础上综合的原则进行。分科是综合的基础,为此设计者必须将一些核心的原理、知识与方法等按照分科课程思路设计,以便校长掌握这些非常核心和关键的知识与理论;在分科的基础上,可以采取综合课程的思路,即通常的模块化设计思路来加强培训对象在综合运用知识、原理和方法来进行较为负责的问题解决。

课程综合化指的是各门学科互相联系、影响、渗透而趋于统一,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过程。它不仅将几门学科综合为一门新的课程,而且还是实实在在地贯彻融通于所有课程中的一种开放的综合课程理念。这种理念不仅包含了人类对整个世界的重新认识,而且还涉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整合以及课程实施与课程学习、课程实施者与课程学习者的整合。这种理念是现代知识经济、信息化社会对学校课程的要求所在。

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的综合化可以扩大校长的视野,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有利于培养校长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念。所以,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的设置必须体现不同的课程之间的互相联系,重视对不同形式和内容的知识的有意义的结合和互相补充,从而在课程中实现事实与价值、思想与行动、情感与理智的统一,使校长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思维模式,把整体和全局观念渗透到他们的办学理念之中。

课程综合化的具体体现即为课程模块,课程模块是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发展的重要突破,是校长培训课程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所谓模块化的课程结构,就是把教育内容编排成便于进行各种组合的单元。一个模块可以是一个知识单元,也可以是操作单元,还可以是一个情景模拟单元。

模块化课程就是将校长培训中的若干不同学科知识内容按基本理论层、法规政策层、操作技能层等三个层面和核心课程类、必修课程类、选修课程类等三个类别,进行不同的整合,构成一个个模块课程,由校长在培训时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实际需要进行自主选择和重新组合。

根据校长专业发展内涵,可考虑设置提高校长基本素质的基础性课程,提高校长管理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的本体性课程,促进校长、师生和学校发展的发展性课程,开阔校长视野、拓展校长思维的拓展性课程等四类学科领域课程。每一类学科领域课程下面又包括多门具体课程。每一个课程模块都是以某个特定的主题为中心来组织,模块中的所有课程都是围绕这个主题来设置,这就能保证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内容的系统性。

模块的设计主要是为解决问题服务,每一模块具体又由理论性、实务性、研究性和特色性内容组成,以形成综合优势,多角度、多方位帮助解决问题。理论性内容着眼于校长履行岗位职责所必备的教育、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实务性内容是指提升校长管理能力、交流办学经验等方面的内容。研究性内容是基于教育变革所引发的教育思想、管理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方法等方面的新情况、新问题而设定的内容。特色性内容是提供给校长以根据个人兴趣和关注点进行选择的个性化内容。

五、刚性与弹性相结合的原则

校长培训课程的刚性体现在课程本身会对培训对象提出一些基本的要求,这些要求以及与之对应的内容是针对所有的培训对象的基本要求,每个培训对象必须达到。课程的弹性主要表现为课程必须具有难度空间,能满足不同培训对象的个性化的、发展性的需求。这就要求培训课程在保持刚性的基本要求的同时还需要具备多样性。

校长培训课程的多样性是指为受训校长提供满足其需要的多种多样的培训课程。由于我国地区差异大,参训校长的学习起点、学历层次、综合素质、追求目标和发展阶段的不同,校长关心和感兴趣的问题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校长培训既要重视校长的全面提高,又必须面对校长的现实差异。所以,校长培训课程要为校长提供多种课程组合,使校长可以根据已有的知识基础选择不同的课程内容进行学习。

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应该根据校长的需求设置课程、选择内容供参训校长选择。这种校长培训课程要围绕校长职业及个体发展需要,灵活地安排一些专题性课程,针对一个主题,探讨一个问题,充分体现出灵活性。如设置成“菜单式”或“处方式”的专题培训课程体系,校长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工作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身学习要求的培训课程,这就为校长自主选择提供了较大的空间,从而实现培训者与被培训者的双向选择,使校长培训实现社会需要与个体需要的最大统一。

综上所述,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设置必须从中小学校长实际出发,顺应校长培训课程的发展趋势,反映社会发展、教育改革的需要,遵循其基本原则,提高校长培训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魏龙渝,蔡其勇,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设计[J],课程・教材・教法,2011,(9):13一16,

[2]陈启文,中小学校长培训的课程设置应突出“五性”[J],中国成人教育,2004,(10):75―76,

[3][6]魏龙渝,论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体系的设置[J],继续教育研究,2011,(8):105―107,

[4]刘启迪,课程文化:涵义、价值取向与建设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5,(10):23-29,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