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互联网思维的价值8篇

时间:2024-03-29 11:44:0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互联网思维的价值,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互联网思维的价值

篇1

为此,立钧世纪互联网营销研究中心经过大量的数据搜集、案例整理和实战研究,总结出传统企业互联网思维市场营销的系统性思考,供传统企业运用互联网思维开展市场营销活动过程中予以借鉴。

互联网思维市场营销特征(六大特征)

1、战略——平台:打造有关互联网思维市场营销的平台,是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

2、策略——生态:打造各个价值体系之间的生态圈,是企业市场营销的策略;

3、信息——对称:信息对称的市场格局下,企业市场营销的互动性越来越强;

4、价值——创新:引入消费者共同创造创新价值是互联网思维市场营销的重要特征;

5、品牌——智能:品牌由僵化阶段进化到品牌智能化,也就是品牌拥思想和思维;

6、传播——互动:营销传播不再是单单企业的需求,营销传播的发起者更多的是来自消费者和市场。

互联网思维市场营销维度(PBVD四个维度)

传统企业的4P同样会发挥重要作用,但传统企业的互联网思维市场营销更加注重PBVD四个维度,从产品、品牌、价值和数据四个维度进行创新思考,制定市场营销战略和策略。

1、产品(Product):智能、极致、迭代、体验、产品+服务

2、品牌(Brand):智能、价值、互动、体验、思想+思维

3、价值(Value):均衡、对称、创新、体验、可衡量、可传播

4、数据(Data):精准+可靠、多样性、系统性、有用性

互联网思维市场营销的特定价值

1、理性价值——极致

2、感性价值——互动

备注:前两者关乎价值创造过程,营销者往往会引入消费者共同创造价值(C2B),表明企业愿意如何从价值上满足消费需求。

3、品牌价值——智能

4、消费价值——体验

备注:后两者具有完全的对称性,是消费者主权和商业民主的具体体现,营销者必须完整地理解消费需求和市场,从中建立起有利于消费者的品牌价值和消费价值。

互联网思维市场营销28个路径

一、发掘并创新价值

路径1:大数据整理与匹配

路径2:提炼价值与需求的对称性

路径3:市场营销价值对称性构建

路径4:营销价值权重匹配

路径5:C2B共同的创新价值观体系构建

二、整合生态价值链

路径6:发掘创新价值的生态存在

路径7:创新价值生态关系的构建

路径8:生态价值链的运营体系构建

路径9:解读“生态”运营的程度

三、评估并创造价值

路径10:评估价值的市场竞争力

路径11:评估价值的成长能力

路径12:价值计划书

路径13:大数据及资源匹配

路径14:创造价值

四、价值传播与传递

路径15:建立价值传播金字塔模型

路径16:由塔基及塔尖的内容制造与传播

路径17:建立互动触点形成互动

路径18:形成价值共鸣

路径19:构建价值传递路线图

路径20:各利益点的商业利益构建

路径21:建立价值保全机制

路径22:价值传播与传递的时空矩阵

五、价值管理与服务

路径23:建立价值运营监管机制

路径24:建立价值传递到达机制

路径25:建立价值数据评估机制

路径26:建立价值配套效用机制

路径27:建立价值服务生效机制

路径28:建立价值服务保全机制

互联网思维市场营销的着力点(七大着力点)

1、市场是创新价值的源泉

2、大数据是创新的土壤

3、内容是创新的表象

4、价值是创新的内涵

备注:互联网思维市场营销必然要找到那些切实可行的着力点,从而形成执行力,以落地。

5、开放性是创新的根基

6、生态性是创新的蓝图

7、对称性是创新的境界

备注:“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互联网思维市场营销必须学会让思想高飞。

篇2

很多时候,争辩源于定义的不清晰。那么这种争辩就没有任何意义。对于互联网思维,我在《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一书做了如下定义(百度百科目前也使用了这个定义):

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对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当今时代,信息技术不断更迭,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工业4.0等技术不断冲击着传统商业模式与商业秩序,也会引发对应的商业规则与竞争秩序的变化。我们所理解的“互联网思维”,是这个时代一种商业思考方式。

1、不是因为有了互联网,才有了互联网思维。而是因为互联网科技的发展,以及对传统商业形态的不断冲击,导致了这种思维得以集中式的爆发。

2、互联网思维不是互联网人的专利。不是因为你在互联网公司你就具备这种互联网思维,也不是传统企业就没有这种思维。互联网思维就是一种思考方式,它不属于哪一类人。互联网公司出来的也有很多人不具备这种思维。

3、互联网思维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它只是一种思考角度与方式。在互联网思维的指导下我们可以重新审视一下我们原有的一些商业习惯。

4、多数人都在用互联网思维做营销,而忽视了对其本质的系统思考。用互联网思维做营销,本身也是去博取眼球、获得关注和流量,其实也无可厚非。但片面认为这样就是全部,就以点概面了。

5、所谓互联网思维更多针对传统企业而言。90后是互联网的原住民,天然就处在这个时代,受这个时代的熏染,其商业行为习惯也自然具有极强的互联网属性。而大量传统企业是工业时代的产物,所以面临着一个思维转换的问题。

互联网思维1.0

到底怎样理解互联网思维?我在《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一书中总结了“独孤九剑”9种思维,包括:用户思维、简约思维、极致思维、迭代思维、流量思维、社会化思维、大数据思维、平台思维、跨界思维。

用户思维是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其它思维都是用户思维在价值链不同层面的延展。互联网思维是对传统企业价值链的重新审视,体现在战略、业务和组织三个层面,以及供研产销的各个价值链条环节中。并且将传统商业的“价值链”(见图1)改造成了互联网时代的“价值环”(见图2)。

“价值环”以用户为中心,战略制定和商业模式设计要以用户为中心,业务开展要以用户为中心,组织设计和企业文化建设都要以用户为中心。战略层、业务层和组织层都围绕着终端用户需求和用户体验进行设计。这就是互联网时代的“价值环”模式。

其中,在业务层面,用户端和供应链端联接起来,形成了一个闭环,将不断地实现价值动态地传递,用户将需求反馈至研发生产,研发生产形成产品或服务再传递到销售端,销售端通过接触用户又形成了二次的循环。这种经过互联网思维改造的“价值环”模式,将对传统商业生态和商业理论带来深刻的影响。“价值环”要求我们必须要持续不断地关注用户需求、聆听用户反馈并且能够实时做出回应,这是未来企业建立商业模式的基础。

互联网思维2.0

这一年多的时间,在为大量不同行业的传统企业做咨询和培训的过程当中,也逐渐深化了我们对互联网思维的思考。很多传统企业家对互联网思维的认识也发生了奇妙的变化。以万达地产王健林为例,2014年1月份在达沃斯论坛上他说,我觉得互联网思维这个词完全是错误的,这应该是互联网企业为自己贴金的说法,不存在互联网思维。2014年的9月万达电商内部研讨会上,王健林说“所有系统必须要检讨,是否真正具备互联网思维。即使房地产也要有互联网思维”。2015年1月万达集团年会上,王健林再次强调了这个话题,他发言讲到,所有副总裁级别领导干部必须具备互联网思维,否则下课。可见,互联网思维对传统企业拥抱互联网变革的意义。

我们把互联网经济的三个本质概括为:用户中心、数据驱动、生态协同。

提到互联网都会提到小米,为什么小米是一家互联网公司?

小米在我们看来应该是卖手机、电视、消费电子的,为什么大家把它归为互联网公司,而没有把它归结成一家手机公司、电视公司和消费电子公司?在传统商业里面,我们大多数做的是产品售卖的生意,在卖产品。但是在互联网的语境下,我们更多的是在经营用户,这是它们之间的第一个差别。雷军曾经讲过专注、极致、口碑、快,这仅仅讲到了第一点,以用户为中心才可能做到专注、极致、快速、迭代。黎万强强调兜售参与感,让用户参与到产品研发让用户参与到品牌传播,核心还是用户中心。

小米的渠道更多的是放在了互联网化的渠道上。基于互联网去做网络化的直销体系,而没有在传统的渠道做大规模的分销,一旦你把渠道放到了线上,那就意味着是基于数据来驱动的。小米的营销环节,没有在传统媒体投放大规模的广告,而是基于互联网做粉丝经济,做数据化的营销,让营销环节也放到线上,也是基于数据来驱动。小米的论坛就是小米的研发部,在这个平台上收集大量用户反馈的建议、吐槽和不满进行产品研发。小米内部的管理软件也把所有的小米人聚合到了一个平台上。从这个意义上讲,它跟阿里、百度没有太大的区别,因为它的产品本身也是数据化的,手机硬件已经软件化了,变成了智能手机。它的渠道、营销、研发、管理环节都是基于数据来驱动运营的。

传统的手机厂商和电视厂商他们卖产品,卖手机和电视,更多的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从厂商的出厂价到终端环节不断地加价,到终端消费者卖出去。小米首先通过去中间化,把产品做到了非常高的性价比,但是同时它也没有仅仅通过卖手机这个产品挣钱,是通过后面的商业模式。原来我们叫做羊毛出在羊身上,互联网时代,我们更多的形容羊毛出在狗身上,是一种交叉补贴的概念。就像我们每个人在百度上搜索一个关键词,百度没有向你收钱,但是有很多广告商给百度投钱,因为要做竞价排名,做广告。360杀毒也没有向我们收钱,还是免费的,有很多人给他交钱。互联网公司更多都是这种交叉补贴的商业模式。

所以我总结了互联网经济三大本质:用户中心、数据驱动、生态协同。对应着三个核心的互联网思维:用户思维、数据思维、生态思维。

这属于互联网思维2.0版本,从原来的“独孤九剑”过渡为“三体”――三个核心的互联网思维。

篇3

区别是:有的企业是看清了形势,主动在转;有的企业是面对目前的问题,仓促上阵,被动在转。

从目前环境下,在互联网社会,企业转型互联网企业是必须的。但是,转型互联网企业一定要想清楚:为什么转型互联网?要从哪些方面转型互联网?如何转型互联网?

目前看,包括国内、国外真正全面转型互联网企业的线下企业案例确实不多。海尔可能是少有的全面转型互联网企业的案例。

在当前的环境下,企业的互联网转型,可能不是一个简单的转变。不仅仅是开个淘宝店,不仅仅是与B2B平台合作,更不仅仅是超市+餐饮,也不是简单地搞一个网上商城,也不会是简单地用了红包、卡券做了一次促销,也不仅仅是搞一个公众号、小程序。需要深度想清楚,为什么要转型,如何转型。

张瑞敏,确实是一个非常令人钦佩的企业家。不论是他在以往,把海尔由一个小企业,打造成一个世界级的企业。更在于他,在几年前,基于他对互联网社会发展的敏锐洞察,把海尔由一个传统制造业企业,改造成为一个互联网平台化的企业。海尔的互联网企业转型,可能会对众多企业思考互联网转型带来启示。

为什么要转型?

思考企业互联网转型,首先要想明白都是,为什么要转型?

企业转型互联网企业,不会是为了+互联网,而+互联网。一定要想明白,当前的互联网社会,当前的新的市场环境,到底带来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到底会对企业带来哪些冲击与挑战?

张瑞敏从四个方面,做出了他的战略性分析判断:

----未来的市场是不确定的,市场是个性化的。如何应对这种不确定性和市场的个性化特点,只有小微企业。所以企业必须要打碎以往的应对大规模生产的企业组织模式,重构适应市场新特点的小微组织。“原来组织是大兵团,现在需要更多的游击队”。

----整个家电还有没有出路?肯定是没有出路了。只能是从卖产品到获取终身用户,只能是社群经济。什么是社群经济?就是企业变成以社群为中心,和用户融合到一起,用户也是企业当中的一员。企业的主要收入在外部而不在内部,就是社群。主要看社群规模有多大和社群成员的终身价值有多高。

----互联网时代,企业不是大到不能倒,而是大到容易倒。所以不应该做企业,只应该做平台,也就是网络化组织。互联网时代没有企业,因为企业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将来的企业一定都是网络化组织,是互联网的节点,而不是自成体系。连上互联网,可能得到无限的资源;但脱离互联网,可能什么都不是。

----传统时代只是卖产品,顾客都是匿名的。但互联网时代,你的用户一定是有名有姓、一定是交互的。用户有什么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地迭代去满足,从而打造一种终身关系。

所以,思考企业的互联网转型,是建立在看清形势,看懂未来的基础上的。

企业转型互联网,不能跟风,不能是简单的模仿。必须要结合企业的行业实际、企业实际,深度分析互联网社会已经带来的重大影响,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要在看清形势的基础上,系统化的思考企业如何转型互联网企业。只有这样的转型,才能从根本上推动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要从哪些方面转型互联网企业?

从目前时期,认识互联网,转型互联网企业,需要从三个方面做系统思考。

互联网思维:目前,互联网对社会带来的重大影响已经由手段,转变为思维。

目前,互联网思维以其自身的价值,逐步成为社会的主流思维模式。

到底什么是互联网思维?我的看法,面对无比宏大的互联网世界,面对快速迭代的互联网世界,互联网思维很难有一个准确的定义。只能是不同人、根据自己对互联网的认识,总结出不同的互联网思维。但有一点一定要相信,互联网思维是在颠覆传统的思维方式、理念。

目前看,有人总结的互联网9大思维,都在颠覆传统的思维模式。未来看,互联网还将迭代出更多的新思维,这可能是必然的。

所以企业,特别是企业老板一定要逼着自己,转换互联网思维。这个转换的过程,一是要多向线上互联网人学习,更重要的是一定要结合企业的实际、行业的实际、环境的差异,能够多思考。切忌照猫画虎、生搬硬套。

当前特别需要转换用户思维、流量思维的模式。因为这些思维已经成为社会的常态化的思维了。

其实看张瑞敏的观点,他都是在用互联网的思维,分析未来的市场变化。

互联网工具:简单地说,互联网就是一个连接工具。但是这种连接的工具价值是无比巨大的。

目前看互联网的连接,一是不能简单认识连接的价值与意义,二是必须要把链接与你企业的实际经营与管理高度紧密地结合起来,三是一定要结合企业的实际,努力、深度挖掘链接的潜力价值。

链接一定是非常有价值的,这种价值一定是无比巨大的。实际链接带来的价值,大多企业、社会生活已经充分地感受到。但是,还有一些企业在挖掘链接的价值与意义上要更好的下功夫。

互联网的链接已经在改变社会,必将改变企业的经营与管理。

链接如何更好的在你的企业发挥价值,需要你结合企业的实际,做出深度的挖掘。

马云发现了连接的价值,成就了阿里巴巴,做B2B的发现链接在渠道中的价值,创新除了新的B2b模式,拼多多发现了连接的价值,创新出了一个拼团模式,目前月活用户将近一个亿。

微信就是一个互联网的连接平台。但是到目前,很多的企业、企业老板依然没有看清微信的价值。只是把微信当成玩的工具。或者只是当成管理的工具。微信的价值绝不仅限于此。所以我的观点:老板没有学会玩微信,就代表企业没有转型互联网。因为没有看清互联网连接的价值。

海尔在根据自己对链接的认识,构建自己的平台化的链接模式:日日顺交易平台、大顺逛交互平台。

企业必须要看清互联网连接的价值。必须要努力挖掘互联网连接的价值。

互联网组织:从海尔的互联网转型,首先是从转型互联网组织开始。用人单合一、创客制,构建企业新的组织模式。用平台化构建企业新的发展模式。

从海尔的转型实践,这一轮互联网转型,需要彻底变革企业组织。

因为新的互联网思维、互联网社会,已经在改变社会关系,改变员工与企业的关系。张瑞敏的判断要用网络化组织,取代科层化组织。

如何转型互联网企业?

总得分析,这一轮互联网转型,一定不能是简单化思维,一定需要系统化的企业转型。

转型需要顶层设计:这一轮互联网企业转型,因为需要从思维转变、组织变革方面着手,所以一定是要顶层设计。

所以需要企业的老板首先思考:思维怎么转?组织怎么变?需要老板重点思考的是如何通过转型释放员工的创新能力,如何有效释放组织活力。

我的判断,本轮转型一定要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

特别要注意:不要把开了一个天猫店就以为是互联网转型了,成立了电商部就是互联网企业了,与B2B合作就是渠道变互联网了。需要系统思考、深度变革。

转型需要转变思维:转型一定要从思维转变开始。前几天派摩宠物向总的分享观点值得大家学习:他们在企业转型的过程中,要求大家要努力的按照互联网思维处理一切问题,碰到问题,先回答:你是不是互联网思维了?

可能这种转型,真需要这种精神。

可以讲:海尔的互联网企业转型,完全来自张瑞敏的顶层设计。

转型需要系统规划:转型一定思考清楚,要在基本看清未来互联网发展趋势基础上的分步推进。要构建起对企业的组织模式、发展模式、产品模式、渠道模式、营销模式等系统化的基础上的系统转型。

转型没有捷径可走。

转型需要快:盒马鲜生高级副总裁张国宏说:新零售三年结束战斗,未来90%以上企业将出局。

我问张总为什么会是90%?张总的回答是,观念的转变。

篇4

业界公认,“互联网思维”最早出自百度创始人李彦宏之口。在3年前的一次演讲中,李彦宏提到:今后企业家们要有互联网思维,可能你做的事情不是互联网,但要逐渐用互联网的方式去想问题。

此后3年关于互联网思维的认识变化可能超出了李彦宏的想象。脱胎于互联网行业的思维模式,触角正延伸到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起先是媒体,随后是音乐、零售业、旅游,最近则是金融业、教育,甚至连汽车等传统制造业也能看到它的影子。火爆的影响力背后,人们不禁追问,什么是互联网思维,为何有这般魔力?

互联网思维并无权威的定义,一般的共识是,它是一种对市场、用户、产品乃至整个商业生态重新审视的方式,体现的主要是注重“以用户为中心”,强调信息在生产、交换和传播中的价值,其余五花八门的诠释都由此衍生。回顾互联网发展,我们会发现,这些理念并非横空出世,而是一脉相承。互联网思维概念之所以近年才被感知,且一经提及便引发广泛关注,源于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推动,以及附着在这些新技术形态上对便捷服务、用户体验、挖掘数据价值等生态服务要求。正是这些条件,孕育了互联网思维诞生环境,从而促使这一思维集中爆发,顺势而生。

新技术形态对生态服务的要求,反过来又助推了技术的应用和不断成熟。而从更大的范围看,互联网思维的核心理念,也是新技术形态下工业化社会走向信息化社会的必然要求。甚至可以说,互联网思维,不是有互联网才会产生,而是借助互联网“开放、协作、分享”等特性,让它得以迅速传播。

从历史上来看,技术手段如果要产生深远影响,落脚点不仅仅只是其外在表现的具体形态,还在于思维层面的凝练和升华,互联网也不例外。顺势而生的互联网思维,对产业生态提出不同要求。当商品、货币化身为信息的载体,与消费者单向、灌输式的传统式沟通,被多向、互动式、精准定向的模式取代,用互联网思维思考,确实也能带来实实在在的价值。“无论哪个产业,用‘互联网思维’重新加以审视,就会发现非常多的机遇和空间。”传统行业用互联网思维做一遍,将会释放出更多的能量。这就是互联网超越技术层面,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的魅力。

顺势而生,更要借势而动。如果说互联网行业本身就已具备互联网思维的基因,那么对传统行业来说,更应该主动拥抱互联网思维,重新思考生产流程、服务模式和业态形态。同时,还要避免把互联网仅仅看做一种工具,而要认识到,互联网的模式只是平台和媒介,核心在于新技术形态下的“思维”。正如有人总结:互联网思维是“网络为体,创新为用”,而不是“传统为体,网络为用。”

篇5

[关键词]企业;互联网;用户思维;应用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互联网不仅在人民的生活中应用日益广泛,而且在企业应用中也越来越普及和深入。互联网思维的运用改变了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规则,为传统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和机遇。互联网时代下的用户思维就是以互联网为平台,以用户思维为核心的企业生产和经营运用模式,为此,企业要树立用户思维理念,一方面在生产过程中利用科技创新增加产品的价值,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价值,得到其满意和青睐。另一方面,加强营销手段创新,实施动态的适应用户需求,赋予用户极大自和主动性,使用户参与到产品价值创新中,形成经营用户理念。同时,也要结合自身发展,培养创新精神,打造自身品牌,时刻保持危机意识,确保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互联网思维与互联网的区别

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互联网思维是人脑根据互联网特性对信息的处理方式、方法,它是一种思考工具;而互联网是人们进行信息获得、传递、交互、存储的一种工具,它是一种信息工具。不能说使用了这个工具,就具备了互联网思维,具备了互联网思维的也不一定就在使用此工具。从事互联网的企业未必就具备了互联网思维,而在传统企业里不能说就没有互联网思维。

二、互联网思维的特点

互联网思维,就是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主要有以下六点:1、用户思维:互联网思维中最核心首要的,就是用户思维。用户思维,是指在价值链各个环节中都要“以用户为中心”去考虑问题。建立起“以用户为中心”的文化,进行深刻理解和满足用户需求,才能生产出适合用户的产品。2、简约思维:互联网时代,信息快速传播,用户缺乏耐心,企业就要在短时间内抓住用户需求,使用简约思维。3、极致思维:就是把产品、服务和用户体验做到极致,超越用户预期。4、迭代思维:是一种以用户需求为核心、迭代、循序渐进的开发方法,经过不断地改进和优化,在持续迭代中完善产品。5、流量思维:流量意味着数量,“目光聚集之处,金钱必将追随”,流量即销量,通过流量载体获得利润。6、社会化思维;社会化商业的核心是网,网是利用关系链和传播链进行营销和传递信息的媒体。

不难看出:互联网思维特点内容中用户思维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和核心。企业利用关系链和传播链媒体进行营销,通过树立用户思维、强调倾听消费者心声,加强与消费者的交流,以打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疆界;通过简约思维,强调从产品到服务,力求专注与简单;通过迭代思维,突出快速响应、及时满足消费者多变需求而快速开发;加强与用户对接,注重提供满意服务和非凡用户体验;利用社会化思维,以社交媒体为平台,进行透明而直观呈现等开放、共享、共赢的思维实施,把企业打造成一个开放的、多方共赢互利的生态圈。

三、互联网时代下用户思维在企业的运用

互联网时代下用户思维是互联网思维的核心,企业通过互联网平台,将用户思维渗透到生产、营销、管理、商业模式等环节中,因为企业生产、营销、做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获得利润;为企业的利润买单的是用户消费者。即:企业生产和营销的核心是全心全意地为用户消费服务的,可以说企业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就是研究如何让用户买单,不仅要让用户买单,还要让用户买后感觉舒心,而且使用产品后留下美好印象产生依恋,甚至向亲戚朋友赞赏或推荐。企业营销时的互联网思维,体现用户服务和体验,以达到最优的用户服务质量及满足用户不同需求为目的,使产品多元化,依靠强大的互联网平台支持,消费信息趋于对称,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权力出现了转变,用户形成,用户变被动为主动,可随时通过互联网了解并选择自己喜欢的产品或服务,从而使企业在价值链各个环节形成以用户思维为理念。同时,企业建立起“以用户为中心”的企业文化,号召广大职工不断探索和深度理解用户的需求和服务,提高产品科技含量,让大家认识到:只有用户认同,企业才有合同。企业的产品才会转为商品,产生利润。可见:企业的目的是赢得用户和“满足”用户,且建立与用户牢固的关系,是企业经营的使命和宗旨。

(一)建立互联网平台

互联网思维是企业通过互联网产业平台来实现和满足用户思维的目的,利用跨越各种实体设备的网络将互联网产业与“用户为中心”的理念结合并融合到各类实体产业中去。把产品、服务和用户体验做到最佳,利于企业在互联网平台进行技术创新,社会化思维对企业组织和设计新产品发挥作用。互联网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便于企业用户思维文化转达企业职工中,同时,通过互联网平台可汇集用户需求和建议反馈到企业生产环节中,利于产品研发和更新,从而生产出用户满意的产品。

(二)用户思维在企业营销中应用

用户是企业产品的消费者。企业要树立追求长期利益最大化的“关系营销”观念,就要与用户形成更亲密的关系。珍惜每一次交易,至诚用户。企业要建立关系营销用户数据库。对目光长远、转换成本高的用户,实行专人负责制,制定联络沟通计划,彼此畅通信息,互通有无,满足用户所求。让用户意识到:保持关系双方受益,中断关系双方受损。

1、用户至上

企业始终把用户放在首位,要把“以用户为中心”的观念,落实到经营销售全过程。在建立与用户良好的关系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和用户满意度来生产产品,还要组织用户参与产品的设计和体验,深入了解用户的真实想法和内在需求,不断提高用户的满意度。以前企业强调的“用户是上帝”已被互联网思维的“谁用我的产品,谁就是上帝”所代替。因此,企业只有符合用户优质产品和服务质量,才能达到用户的满足。

2、体验为伴

以前传统的经营模式是销售者和用户是信息不对称的,买的没有卖的精明。互联网信息的快速发展,用户消费观念的不断提高,销售模式要跟上时展的潮流,就必须创新。目前,很多的用户在买产品之前都会在网上做一个价格比较。可见,现在的主动权都掌握在了用户手上,用户的体验是企业产品销售与否的关键所在。因此,企业秉持体验为准为上,在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服务质量方面赢得用户的支持,创造产品良好的口碑。如今,大部分用户喜欢体验感受,比如,苹果公司每次在出售新手机之前,先让用户体验,使得新手机拥有更多的用户。

(三)用户思维在企业生产中的应用

生产过程中的用户思维主要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能够生产出满足消费者需求产品的系统思维,整个系统包括的内容非常多,如人力资源、销售方式、资金、原材料、品牌和知识产权、创新力等,能够形成为用户提供他人无法仿制而必须购买的产品和服务,使其具有不能被人复制的特点。就是为用户创造独一无二的满意产品,提供有超值或科技含量很高的技术服务。可见,创新生产对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要。企业只有创新并生产出更好的产品和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才能长足发展。企业思维的创新在价值上体现在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企业思维的创新是整个企业价值形成的关键因素。

四、企业如何落实互联网时代下用户思维

(一)时刻具有危机意识

企业要想发挥互联网用户思维,就必须时刻具有危机意识。第一,通常企业在发展壮大之后,容易骄傲,从而使得企业人员不思进取、出现停滞不前等问题;第二,当今社会时刻都在变化着,日新月异,市场竞争也变得愈演愈烈,所以一个企业短暂的成功并不代表着永远成功。因此,企业要想稳定的发展下去,就必须要有强烈的危机感,居安思危。要对市场做一个整体的调查,并结合自身发展情况,不断的更新自身经营模式。比如,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成功企业不仅是领导居安思危,而且所有的员工都充满了危机意识,能够时刻清楚自己所在的位置,针对自身企业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并制定应对措施,创新企业用户思维系统,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对于企业是至关重要的,拥有了创新精神,才会促使企业整体发展。欲想与众不同、特立独行,就得做别人做不到的事情,想别人想不到的方法,要体现在技术、营销模式以及用户模式的创新。为此,企业工作人员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创新不仅体现在产品、服务和技术方面,还要体现在商业模式上,不盲信过去的经验,大胆创新,确保更多的用户消费,推动企业长久发展。

(三)用互联网思维打造品牌

用互联网思维打造品牌,是互联网思维下商业模式的重要策略,企业拥有了自己的品牌和口碑,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要大量的宣传自身产品,结合实际情况,打造自身产品的卖点。要重视媒体作用,通过媒体营销让产品成为市场的焦点,提高产品的社会知名度。另外,还要进行产品升级,不断优化产品品牌,让用户看到自己拥有的产品在不断更新,提高整体产品价值,保证自身产品的品牌知名度。

(四)迅速地革新

篇6

【关键词】“互联网+” 互联网思维 产业“转型”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

“互联网+”时代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互联网思维”已经渗透和影响着中国产业经济的方方面面,深度影响和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与创新。那么,什么是“互联网思维”呢?我们通常说的“互联网思维”,是指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维方式。

一是“用户思维”,在整体价值琏的每个环节运营中,都要“以用户为中心”,就是目标消费群体体系的构建、培育、维护、拓展、提升。二是“简约思维”,把复杂的问题做简单,集中力量,聚焦专业。三是“极致思维”,把产品、服务、用户体验做到极致,超越用户预期。四是“迭代思维”,以人为核心,循序渐进的开发方式,不断完善产品,立足“细微”,追求卓越。五是“流量思维”,流量意味着市场的体量、分量、存量。六是“社会化思维”,现代化商业的重心转移至网络,公司面对的客户是以网络形式而存在,改变企业生产、营销、服务等整体商业生态,是大势所趋。七是“大数据思维”,这是对企业资产、生产要素等各类信息资源的分析、整合与优化,企业必须构建自己的“大数据”。八是“平台思维”,这是互联网开放、共享、共赢的新思维,其精髓在于打造多主体、共赢互利的市场生态圈。九是“跨界思维”,互联网环境下的企业融合与发展的边界不再局限企业和行业本身,可以携“用户”以令诸侯,掌握用户数据资源,敢于跨界创新。

“互联网思维”,无疑是一种现代科技思维,正是这种极度开放的现代科技思维,透视出大思维、大产业、大市场、大战略、大境界,不仅对传统产业理论具有颠覆性的突破,而且,对产业思维、产业形态、产业战略、产业转型等领域,具有导向性的“新常态”思维。进入“互联网+”时代,就进入一种新的经济格局;既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与集成作用,把互联网的创新模式与创新速度融合于各个产业领域,提升企业的创新力,形成以互联网为平台的跨界融合,互联互通,推动产业“转型”与升级,从而促进传统产业与“互联网+”时代的深度融合,跨界对接、创新发展,促进产业经济均衡、生态、健康、可持续发展。

产业转型思维的导向性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推动下,“互联网+”时代产业转型思维,就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战略思维,具有产业发展战略导向特征。因为,在传统产业向互联网跨界融合发展的条件下,产业转型思维势在必行,势在必转,转则活,转则新,转则兴。

一是“互联网+”环境下,将传统产业推向一个十字路口,只有那些具有突破传统经济理论思维,具有和谐经济、生态经济、互联网经济战略眼光的企业家,才能敏锐找到产业发展的“方向感”,才能归位到新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二是传统产业与“互联网+”时代深度融合、跨界发展,具有重要性、必要性、迫切性。传统产业以互联网为平台,将会给企业带来无限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成果、创新产品,从而带来独特的创新品牌、创新营销、创新市场。

三是“互联网+”时代,产业可以更大程度地开放、整合、优化、跨界配置生产要素,进一步提升传统产业的科技水准、产品质量及产业形象,从而聚合更多更好的优质产业资源,大幅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四是“互联网+传统产业”,形成新经济、新常态产业格局,产业具有更为广阔的市场愿景。因为,互联网市场把具有“互联网思维”的企业形象和产品,强力推销到国内国际市场前沿,产品可以寻找国内和国外两大市场和消费群体;市场无边界,可纵深发展。这种互联网市场冲击波和拓展力,是传统产业无法比拟的。

“互联网+”时代产业转型思维导向探寻

对传统产业理论的颠覆与构建。传统产业理论,往往注重单个企业或产业的生产要素的配置,注重产品质量的提高,而不注重企业与产业之间关联度,以及资源共享共赢的关联度和融合度;缺乏用户思维、简约思维、大数据思维、平台思维、跨界思维等意识。“互联网+”时代产业“转型”理论的形成与构建,是个很大的突破;产业“转型”思维理论,对传统产业“转型”战略和发展的实践,具有指导和推动作用。可以说,产业“转型”思维,是“互联网+”时代产业创新发展的基石和核心价值观。

对GDP质量的产业导向思维。从中国传统产业格局中不难看出,在追求GDP数量的投资拉动效应情况下,往往不注重GDP的质量。年度的GDP数据主要依靠大规模的公共投资建设拉动,或者是依赖房地产业的支撑与拉动,而国民消费等第三产业形成“洼地”。2014年,发达国家的GDP数据中,消费占整个GDP的70%以上,而中国的国民消费占整个GDP的51%左右。这就说明,中国的产业经济发展不均衡,尤其是支柱型制造产业、消费服务型产业,整体趋于弱势,从而导致扩大内需动力不足,活力不够。

“互联网+”时代,中国GDP质量会有很大的改观。这是因为,“互联网思维”将会强力拉动和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制造业、信息服务业及文化产业,并以“转型”思维、创新思维、用户思维,品牌思维、消费思维等,来推动和拉长产业链条,做大做强第三产业。尤其是互联网的强大促销与导购功能,大大激活了国内外两大消费市场,将使消费成为GDP数据中的权重支柱产业。

对制造产业的导向思维。“互联网+”时代,中国制造业逐步迈入互联网产业平台,数以万计的产品制造商开始将产品“嫁接”互联网,或者与天猫、淘宝、京东等互联网电商巨头深度合作,或者自营网络销售平台等等,不一而足,五花八门,使适销对路的产品直接由工厂价“搬”到了互联网“国际大卖场”,从而实现了产业、品牌、消费、增值服务等领域的跨界营销,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传统产业从“互联网+”时代的超级电商平台中体会到:“互联网+”时代,从产业发展的视角来看,无疑是倒逼企业融合“互联网思维”,必须拥有产业“转型”思维和创新思维,必须拥有产业核心竞争力,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中国虽然是制造业大国,但还不是制造业强国。中国制造业有相当部分的企业是“代加工”,制造的产品是产业链条中最后一道加工工序,其他多项生产环节、诸如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零售(价格)等,话语权都掌握在别人手里。以玩具“芭比娃娃”产品制造为例:中国制造一个“芭比娃娃”产品,只能赚1美元的加工费,而“芭比娃娃”在美国沃尔玛超市要卖10美元,美国赚9美元,这就印证了经济学家总结的非常“6+1”的产业经济理论。

由此可见,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整体产业链和价值链的竞争。事实上,由于产业类型的差异,制造业的整体产业链的构成与延伸,远远不止于上述的“6+1”产业链;不同品类的制造企业应该拥有不同的产业链和价值链;而产业链的交织、整合、延伸,将会产生不同的价值链,不仅仅限于生产环节中的产业链和价值链。产品进入互联网营销平台流通后,又会产生新的消费服务产业链和价值链。在“互联网+”的引领下,传统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即在于整体产业链的掌控与延伸。这种掌控和话语权,充溢着“互联网思维”各种资源和要素。因此,中国制造业要想做大做强,必须掌控整体产业链的构建与操控,产业话语权、市场话语权即在这里。

对消费产业的导向思维。“互联网+”时代,中国的消费产业进入空前繁荣时期。各类产品进入互联网平台流通,不仅大幅推进和拉动了内需消费,进一步激活了国内外两大消费市场,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甚至改变了现代生活方式。“互联网+消费”,深度激活了电商的市场爆发力和冲击力,在某种程度和意义上颠覆了传统商业模式,甚至对商业地产业也产生了一定的反响。

以“天猫(淘宝)”为代表的中国最具影响力和知名度的“电商帝国”,仅在2014年11月11日一天,销售额高达571亿元。在此之前的2013年“双11”销售350亿,曾引发地产大咖的“狂踩”,有大咖就直言不讳地说:“300亿也就是几块地钱。”马云的本意并不在意“天猫”市场销售数字的多少,而是在意“试将房产价格压下去”,虽然看起来是个“一厢情愿”的事,但对商业地产也确实有一定震撼和影响。地产大咖得意的是,房地产业是大宗商品,价值高,可暴利;而日用消费品与房地产产品相比,可以说是“微不足道”。但是,地产大咖们往往忽略了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全民消费的潮流和“众筹”消费的巨大能量。

众多电商所激发出来的大众消费热情,确是有目共睹的。同时电商也很大程度刺激了中国制造产业的快速发展;其中拉长的整体产业链和价值链、产生的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怎能是一种房地产业可以比拟的?房地产作为传统产业,在“互联网+”时代,仍然需要产业“转型”思维。传统消费观念认为:房地产是当下支柱型产业,商品房乃“刚需”,所以多年来城市房价居高不下,即便是步入市场低谷,仍在指望“市长救市”,而忽视“市场救市”。“刚需”归“刚需”,一二线城市房价奇高攀升,真正“刚需”的普通百姓买不起,投资“炒房”者因当下多种原因不敢冒险“炒房”;三四线城市房源产能过剩,空置率居高不下,房地产消费开始回归理性,拿热钱“炒房”者越来越谨慎了。

其实,马云的“商业帝国”最大的价值,不仅是提醒人们房产消费时要认清房地产“泡沫”,改变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强化房地产业开发与消费的“转型”思维,而且是与时俱进地找准了用户的“刚需”和产业的“刚需”,围绕消费市场构建和延伸服务产业链和价值链;不仅激活了城市消费市场,而且也激活了农村消费市场,甚至拓展了国外电商消费市场。如此,电商的消费火种彻底点燃了民众的消费激情,且呈星火燎原之势;这种互联网主导下的商业模式,不仅促使产品流通由传统的“渠道为王”转变为“平台为王”,从而带动金融、包装、物流、运输、快递、通讯、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一个庞大的现代消费支柱产业体系;有效调整了中国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强力拉动生态经济平衡发展。

对资本经济的导向思维。站在“互联网+”时代的高度看产业“转型”,将“亚投行”、“一带一路”战略与最近国家倡导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战略举措联系起来,无论是看“顶层设计”,还是看民间资本驱动,不难看出,中国产业经济正在由市场经济向资本经济“转型”。传统产业的“转型”,更需要依托资本运作与技术升级两轮驱动。

一是由“印钞票”转型为“印股票”模式。这种“股票”不是股民在四级市场流通购买的股票,而是产业“转型” 后的股权投资。引导社会资金流向“转型”产业,为中国制造业注入新的资本动力与活动。

二是由“债权经济”向“股权经济”转型。“债权”主导时,资本移动的功能,主要是“借”钱给企业,多是“锦上添花”,少有“雪中送炭”;进入“股权”主导时,资金移动的功能,主要是把钱“投”给企业,占企业股份,拥有一定的“股权”,资本与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既能“锦上添花”,又能“雪中送炭”,给企业带来后劲,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由此,股权资本的“人格化”,在产业“转型”过程中,无论是产业链的系统整合,还是产业模式的构建、市场营销与拓展,“股权”主导型产业将是传统产业“转型”的健康走向和标志。

总之,“互联网+”时代,还会产生更新、更多的股权企业模式。各种新的股权产业模式的涌现,表明了传统产业“转型”的发展趋势。

对文化产业的导向思维。“互联网+”时代,文化产业发展的导向思维、更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中国是世界公认的文化大国,文化资源博大精深。现代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软实力”,已经提升为“国家战略”。文化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在“互联网+”时代,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努力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势在必行。文化产业具有高知识性、高增值性、高融合性、高成长性、低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等特征,符合中国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路。特别是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对于提升相关产业的产品和服务品质、增加产品附加值、塑造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等等,都具有重要的“软实力”发挥助推作用。

笔者认为,无论是传统文化产业还是创新、创意型文化产业,其发展思路均应具备“互联网+”时代的平台意识;文化产业的模式创新、品牌创新、市场创新等环节,与互联网平台紧密结合,在产品质量、品牌内涵、营销方式、传播速度、受众效果、品牌影响力、市场渗透力等方面,均需依托“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卖场平台”,重新构建和整合相关产业链和价值链。同时,还要考虑互联网环境下,文化产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创新思路。

对国际贸易的导向思维。随着互联网经济的迅速发展,传统的国际贸易领域正在发生结构性的战略调整与变革,网络贸易(Trade on the Internet)大行其道,形成国际网络贸易市场形态。国际贸易融合互联网平台,转变和简化传统国际贸易的操作流程,拓展贸易市场,缩短贸易距离和时间,促使国际贸易市场智能化、简捷化、人性化,有效减少市场交易成本,更好地优化生产要素资源的配置。

“互联网+”时代,国际贸易模式也同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厂家对产品的营销、订货、支付、运输、服务等环节,都可以在线网络的贸易形态完成。由此看来,中国传统产业无论是外向型或者内向型,在打通国际市场、进入国际贸易领域的过程中,厂商要考虑产业模式、产品品质、市场营销、贸易服务等国际化企业发展战略,更要考虑以互联网平台为核心的整体产业链的构成与掌控。这才是“互联网+”时代产业“转型”的国际化产业运营思路。

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不仅推动互联网产业、互联网经济进入巅峰时代,同时也昭示着:中国产业经济、特别是传统产业经济,已经全面进入“拐点”时期,即产业“转型”的导向时期;包括“大众创业、全民创新”、“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在内,以及产业理论的突破、产业结构的调整、内需消费的扩大、资本经济的谋划、文化产业的促进、国际贸易的“转型”等等,都将在“互联网+产业”平台的引领之下,做出客观、全面、适应性的产业转型思维,这无疑是中国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篇7

赵大伟是和君集团高级咨询师,专注于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转型。与马化腾、李彦宏、杨致远、比尔・盖茨等IT人同属。

主流财经媒体频繁采访或采用赵大伟的互联网思维观点;和君官方微信做的赵大伟专题,迅速被转发十几万人次;刊发赵大伟互联网思维文章的一期《和君视野》杂志被抢要一空;清华大学、厦门大学等著名学府陆续邀请赵大伟去授课;阿里巴巴、复星集团等企业和投资机构纷纷邀请赵大伟去“华山论剑” 。

内容精要

本书是一部系统阐述互联网思维的著作,引言主要阐述了运用互联网思维引导传统企业转型的重大意义。分别从传统企业互联网化,是未来商业浪潮的主旋律;互联网思维的本质,是商业回归人性;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三个方面向读者介绍了互联网思维的意义与趋势。

正文主要详细介绍了9大互联网思维:用户思维、简约思维、极致思维、迭代思维、流量思维、社会化思维、大数据思维、平台思维、跨界思维,以专业的视角全方位解读移动互联网给传统产业带来的变革,涉及战略规划、商业模式设计、品牌建设、产品研发、营销推广、组织转型、文化变革等企业经营价值链条的各个方面。

用户思维主要从品牌运营到企业经营,一切以用户为中心;得“丝”者得天下;兜售参与感;用户体验至上。简约思维强调了大道至简,少即是多,简约即是美。极致思维详细介绍了令人尖叫产品与服务的重要性。迭代思维重视从敏捷开发到精益创业,从小处着眼,微创新。流量思维主要介绍了流量的本质,指出了免费是为了更好地收费的理论。社会化思维强调了社会化媒体与社会化网络的至关重要性。大数据思维指出了数据资产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地位和大数据的价值在于挖掘。平台思维指出平台是互联网时代的驱动力,必须构建、善用平台。跨界思维告诉读者跨界成为必然趋势,要寻找低效点,打破利益分配格局,挟“用户”以令诸侯,鼓励读者敢于自我颠覆,主动跨界。

各界评荐

互联网不仅仅是一种技术,不仅仅是一种产业,更是一种思想,是一种价值观。互联网将是创造明天的外在动力。创造明天最重要的是改变思想,通过改变思想创造明天。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

互联网其实不是技术,互联网其实是一种观念,互联网是一种方法论,我把它总结成七个字,“专注、极致、口碑、快”。

――小米公司董事长雷军

苏宁的互联网转型关键在于苏宁团队能否转型,从总部管理岗位到终端一线员工,是否能够理解,能否转型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意识,这是我们面临的挑战。

――苏宁集团董事长张近东

篇8

关于互联网思维大佬们他们到底说了些什么?他们又是如何理解互联网思维的?

“互联网思维三大定义”:一、依托互联网做传播,找到目标客群,也让目标客群认识你,进行参与、互动;二、以用户为核心进行产品开发,根据找到的目标客群做精准型“窄众产品”;三、微小改进、快速迭代、以互联网手段收集反馈,迅速改进产品,进行再传播。随着功能、服务、及产品线的完善与扩充,逐步扩大目标人群。

——雕爷牛腩创始人 雕爷

换一种角度,从结果的角度来解读,互联网思维与传统产业的对接,会改变传统的商业模式。从结果看,大致会产生这么几个效应:长尾效应、免费效应、迭代效应和社交效应。互联网思维开放、互动的特性,将改变制造业的整个产业链。因此,用好互联网思维,制造业链条上的研发、生产、物流、市场、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都要顺势而变。

——联想集团执行委员会主席 柳传志

互联网思维分为三个层级

层级一:数字化;互联网是工具,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层级二:互联网化;利用互联网改变运营流程,电子商务,网络营销。

层级三:互联网思维;用互联网改造传统行业,商业模式和价值观创新。

——前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百度总裁 张亚勤

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在于“思维”而非“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共享、去中心,这些是互联网的核心精神。互联网思维不是做加法,不是说传统企业建个网站,搞个App什么的。而是做减法,减掉面向终端用户的不必要的环节,减掉不必要的资源消耗,减掉一切与最终用户直接沟通的障碍,减掉层层加价的中间渠道,减掉组织多余的架构层级......

——独立新媒创始人  申音

真正的互联网思维就是要把用户当成互联网的中心,中间商将越来越少,这将让商业模式和销售渠道产生变化。

互联网思维之一,中间成本为零,利润递延

互联网思维之二,功能成为必需,情感成为强需

互联网思维模式之三,个人异端化,组织社群化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创业学 李善友教授

互联网转型是什么?就是三个方面,一个是商业模式转型,通过互联网的思维和技术,打造一个开放的平台,把你原来的盈利模式改变了,二是管理转型,或多或少你利用一些互联网的技术,来改善管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还有一个是文化转型,就是用互联网的思维改变你的企业文化。要吃透互联网精神,一定是要把它溶化到企业的血液当中。

——金蝶软件董事长 徐少春

互联网给中国商业界带来的最大改变也许是新一代人的价值观的变化,中国传统的集体主义、威权主义价值观让位于以“平等、参与、分享”为核心的个体主义、自由主义价值观,这才是所谓的互联网精神或者互联网思维的真义。能够扎扎实实在企业内部管理中贯彻以“平等、参与、分享”为本质的互联网精神,把每个个体的创造性、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的公司,才称得上真正的互联网企业。

—— 领教工坊创始人  肖知兴

在互联网的时代,传统企业遇到的最大挑战是基于互联网的颠覆性挑战。为了应对这种挑战,传统企业首先要做的是改变思想观念和商业理念。要敢于以终为始地站在未来看现在,发现更多的机会,而不是用今天的思维想象未来,仅仅看到威胁。

——华为轮值CEO 胡厚昆

互联网正在成为现代社会真正的基础设施之一,就像电力和道路一样。互联网不仅仅是可以用来提高效率的工具,它是构建未来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基础设施,更重要的是,互联网思维应该成为我们一切商业思维的起点。今天看一个产业有没有潜力,就看它离互联网有多远。

——复星集团CEO  梁信军

互联网思维不是一个新的理论,它只是一种观念,一种让商业回归到以人为本的观念。如果说80后、90后是一群天然带着互联网精神的消费主体,那么,“互联网思维”就是商业在面向这群新人时的态度、方法和观念。

—— “B座12楼”发起人 项建标

互联网的未来就是任何人、任何物、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永远在线、随时互动,而今天我们能连起来的东西还不到1%”。“互联网精神”的层面:平等、开放、互动、迭代和演化。平等是互联网非常重要的基本原则;开放变成一种生存的必须,连接越广、连接越厚,价值越大;双向的互动才创造价值;通过一轮一轮的迭代来逼近真实的用户需求;不是借助计划而是通过演化来逐渐优化、接近更好的状态。

——阿里巴巴总参谋长 曾鸣教授

互联网思维就是:专注、极致、口碑、快!专注就是只做一款47寸的电视,其他型号不考虑。极致就是干到你能力的极限。口碑是互联网的核心,没有口碑靠广告一点戏都没有。快,只有互联网企业能实现,都是24小时值守,有问题立即解决。

——小米科技创始人、董事长 雷军

相信选择比努力更重要,速度再快都不能发展,所以方向比速度更重要。任何时候不管大环境怎么变都好,我们要主动出击,干在实处。结合格兰仕自己的体会,谈几点。第一,在新的时期,我们需要转变,做制造业必须要有互联网的思维来去做实体,要从过去以生产为中心,要转化为以消费者为中心。

——格兰仕集团执行总裁 梁昭贤

互联网思维充分体现了“平等、尊重、参与、分享”的价值观,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老板对组织、产品、用户的颠覆必须要全面认识。通过互联网卖产品还是技术思维,必须把互联网思维上升到企业战略的高度。

——王志纲工作室创始人 王志纲

淘汰你的不是互联网,而是你不接受互联网。是你不把互联网当成工具跟你的行业结合起来。最终淘汰你的还是你的同行,他们接受了互联网,把互联网跟自己做的事情结合起来,淘汰了你。

——万科董事会主席 王石

第一,用户至上:在互联网经济中,只要用你的产品或服务,那就是上帝!很多东西不仅不要钱,还把质量做得特别好,甚至倒贴钱欢迎人们去用。

第二,体验为王:只有把一个东西做到极致,超出预期才叫体验。比如有人递过一个矿泉水瓶子,我一喝原来是50度的茅台。这就超出我的体验。

第三,免费的商业模式:硬件也正在步入免费的时代。硬件以成本价出售,零利润,然后依靠增值服务去赚钱。电视、盒子、手表等互联网硬件虽然不挣钱,通过广告、电子商务、增值服务等方式来挣钱。

第四,颠覆式创新:你要把东西做得便宜,甚至免费;把东西做得特简单,就能打动人心,超出预期的体验上的呼应,就能赢得用户,就为你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60公司董事长  周鸿祎

“互联网思维”有三个关键词,一是互动分享,也就是扁平化。二是产品创新,给用户带来惊喜。三是与产业链协同的开放与合作。

——中兴通讯执行副总裁 曾学忠

我一直认为互联网不是一种技术,是一种思想。如果你把互联网当思想看,你自然而然会把你的组织、产品、文化都带进去,你要彻底重新思考你的公司。今天很多人都说网上营销好,但是营销好了,麻烦也就开始了,你整个组织、人才、思考、战略都要进行调整。你以为是你的胃口太好,但换一只胃,你的肝也出问题,脾也出问题,因为所有内部的体系是连在一起的。这世界没有传统的企业,只有传统的思想。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  马云

全面向互联网转型是我们刻不容缓的目标。我们需要快速建立起互联网的业务模式,产品有更好的互联网应用体验,销售有更强的互联网通道,市场营销要更充分发挥互联网的特性和手段,以消费者为核心,推广我们的产品,宣传我们的形象。我会时刻关注你们的努力,随时为你们的成绩点「赞!「加油!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  杨元庆

就拿我自己来说,过去总觉得互联网仅仅是一种工具,企业里有人用就可以了,没必要每个人都懂都用,总觉得鼠标里点不出万向节。现在不同了,孙子、外孙回来都跟我讲互联网,互联网已经从一种工具变成一种思维,一种文化,一种工作和生活的状态,打印产品也已经近在眼前了。怎么办?只有下功夫学,善学者能,多能者成。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