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28 11:11:3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农村社区发展现状,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社区体育;发展现状;农村;客家体育
我国农村学校体育教育严重滞后,究其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造成办学条件上的严重不足,结合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浅谈客家体育与农村社区体育的现状。
1.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现状、原因
1.1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现状
我国农村学校体育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表明,我国农村学校完全实施体育教学大纲率为54.6%;体育器材达标率为49.1%;而体育场地就更为缺乏,绝大多数农村学校根本没有符合规范的场地;由于上述原因造成农村学校中体育课正常开课率低,规范化教学水平低,课外活动率低。
1.2农村学校体育教育严重滞后的原因
由于城乡差别的原因,部分农村学校的领导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还没有彻底消除,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较为突出,对学校开展体育课教学工作认识不足,一些学校随意更改教学计划,任意缩减体育教学课时;课程表上安排的体育课时得不到保证,经常被挪做他用,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无法得到保证。可以说,观念的滞后,极大地阻碍了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
2.客家体育的含义、特色及功能
2.1客家体育的含义
客家体育是指广泛流传在客家民间约定俗成的体育活动事象。这种事象包括人们生产劳动与生活方式方法、思想情感、语言和物质条件以及人文环境等。客家人世代以农拼为主,聚集在山区之中繁衍生息,因此,客家体育活动具有浓郁的农村乡土特色。
2.2客家体育的特色
具有地方特色的客家体育活动以娱乐健身为本,游戏性与竞争性和谐统一;活动内容与方式多半是生产和生活能力的再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活动器具就地取材,并且与家庭生活用具密切相关,取材方便,灵活多变;活动地点在院坪晒谷场,屋前屋后附近,场地开阔、空气清新,易于组织;活动对象广泛,老少皆宜,有些项目还与民族传统体育交叉渗透。客家体育具有易学、易会、易传的特点,因陋就简,因地制宜,对于增强农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移风易俗,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着重要的作用。
2.3客家体育的功能
客家体育具有显著的健身、教育、娱乐等功能。首先,客家体育走、跑、跳、投、丢、踢等项目多,锻炼形式多样,选择面广;室内室外不受场地器材限制,适合在农村学校开展;群体不受人数限制,练习方法灵活多样;源于生产生活,简单易学,不需专门训练,参与面广。其次,客家体育源于劳动,源于生活,每一个项目都包含着客家人热爱劳动、艰苦奋斗、勤俭治家的传统美德,蕴含着客家人克服困难、征服自然、改造社会、勇敢向上的民族精神。第三,客家体育以游戏为主,以娱乐为主,以少年儿童为主,趣味性与竞争性有机结合。客家体育不仅投人少,开展方便,深受农村少年儿童欢迎,而且有浓厚的乡土趣味性,生产生活的再现性,典型的体育民俗性,有明显的健康、教育、娱乐功能。
3.客家体育的实施及应用
客家体育项目生动活泼,新鲜有趣,教学形式多样。但教学中要注意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选择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遵循从简到繁,由易到难的求学原则。如低年级学生基础差,应多以游戏的方式组织教学,主要是培养体育兴趣为主,对动作质量,难度不作具体要求;高年级学生则可相应提高要求,采用比赛方式组织教学,对动作质量、难度提出适当要求,鼓励学生积极进取。如(1)打石子。我国地域辽阔,北方冬季的大雪,南方春夏的雨季,都给上体育课带来诸多不便,可以组织学生利用教室课桌进行打石子游戏,打石子在客家地区少年儿童中非常普及,尤其女孩更喜欢,可以两人一组,也可多人一组,用颜色相同、圆形光滑的石子(也可用小沙包或军棋子)进行比赛,看谁心灵手巧,看谁选的花样多,难度大,有单选、双选,也有多选,按规定,选得又快又好者为胜,同学之间担任裁判,既可相互监督,又培养了学生组织、裁判能力。
(2)跳房子。客家小朋友特别喜爱,跳之前,先在地上用有色石块画出连在一起的方格,有正方形、长方形、飞机形,也有长方形与半圆形相结合的,参加跳房子的人数不限,形式有两人轮换跳、多人分组轮换跳,根据学生人数分成若干组进行练习。
(3)踢毽子。踢毽子比赛方式很多,有规定时间、不规定时间踢毽子耐久赛,有规定动作和不规定动作的花样比赛,有个人和集体比赛,有原地踢毽子比赛,也有行进间接力赛。
(4)陀螺。比赛看谁的陀螺旋转时间长,两至三人一组同时旋放,规定只能抽2-3鞭,谁的陀螺先倒停转谁输。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客家体育项目因地制宜,简单易行,锻炼效果显着,深受广大少年儿童喜爱,是广大农村学校开展体育教学的好内容; 客家体育进人农村学校体育教学,不仅丰富了体育课的内容,有效促进农村学校体育教育,而且也弘扬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加强素质教育、促进全民健身运动,具有积极的现实作用。
4.2建议
4.2.1将客家体育列为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内容,每年定期举办客家体育运动会,并可逐步将客家体育推广普及。
4.2.2客家体育运动教学要注意运用科学教学方法,选择切合实际的教学内容,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教学原则,选择合理的教学组织形式,注意提高实际效果。
4.2.3客家体育教学应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力目的。
4.2.4客家体育作为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内容要与民间体育文化活动相结合,与弘扬民族体育精神相结合。
【参考文献】
[1]樊庆斌.农村呼唤体育,农民需要体育[N].中国教育报,2004.03.08
[2]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国际大众体育现状与发展趋势[Z].
关键词 农村能源;现状;建议;浙江丽水;莲都区
中图分类号 F323.2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3-0226-02
农村能源建设是一项涉及农村千家万户的大事,是一件让农民得实惠的实事。随着石化能源的迅速消耗、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加快农村能源发展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丽水市莲都区地处浙西南山区,人多地广,资源丰富。
1 莲都区农村能源发展现状
莲都区按照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和指导方针,以建设农村清洁能源为抓手,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和“国家园林城”为切入点,以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为主线,加强农村能源综合开发利用,取得了较好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注重“猪―沼―作物”沼气模式推广,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莲都区农村沼气发展从20世纪70―90年代几经起伏,随着沼气技术应用水平的提高,农村沼气建设有了新的发展,从单纯解决农村生活用能向注重沼气综合利用、发挥生态功能与效益方向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来国家加大对农村能源建设的投入,实施农村中、小型公益设施农村能源项目,大大促进了莲都区农村沼气建设。在农村户用沼气建设中,积极开展沼气利用生态示范建设,推进“猪―沼―作物”三沼综合利用,加强沼液综合利用服务。据调查,截至目前全区共有沼气池283个,规模养殖场建设沼气工程,总池容达29 471 m3,沼气工程利用成效明显,每年可产气约216万m3,替代标煤约1 542 t,消耗粪污约1.1万t,产生沼渣、沼液6万t,减少化肥使用量1 250 t,为农户年增收节支300万元以上。目前,养殖场中、小型沼气工程通过“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减少了面源污染,实现了节能减排。使村庄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整治,推动丽水市“国家卫生城”创建工作。
1.2 实施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工程建设,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近年来,莲都区生猪养殖规模化发展,集中养殖导致畜禽粪便污水过度集中,难以全部自行消化,成为农村主要污染源。因而为有效控制畜禽养殖业产生的污染,提高综合治理环境、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为农业面源污染“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治理探索一条新路子,莲都区通过实施以“养殖―沼气―综合利用”沼气生态工程项目建设提高清洁能源利用率,促进农村能源发展。2008年莲都区申请投资建设国家农村沼气项目――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工程试点项目。该养殖小区沼气工程以“一池三建”为建设单元,主要建设沼气发酵池、原料预处理池、沼气供气和沼肥利用设施等。在碧湖镇河口村、三丰等村、水阁街道旭光村,富岭街道大塘后等9个行政村30多个规模养猪场建设沼气厌氧发酵池3 825 m3、原料预处理池496 m3、沼液贮肥池436 m3,年处理畜禽粪便污水4.5万t,年产沼气23.42万m3;年产清洁能源167.2 t标煤,相当于97.4 t液化气;年能源经济效益可达51.97万元。实际供给500余户农户使用,按户用燃料费800元计算,每年可节约能源支出33.6万元,经济效益尤为明显。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可充分利用现有畜禽粪便资源,在农村推广普及使用沼气代替常规能源,提高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促进养殖场畜禽粪便污染的生态治理,改善生活环境,加快新农村建设。
1.3 推广生活污水沼气净化技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莲都区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和“811”环境污染整治工程,以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为主线,积极开展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处理工程建设,治理面源污染。近年来,莲都区已完成农村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处理工程3处共1 173 m3,农村能源生态建设项目推广中小型沼气池和户用沼气池55处,厌氧池池容3 094 m3,受益人数逾2 000人,日处理畜禽粪便污水和生活污水近500 t。通过开展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处理工程建设及生态能源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清洁能源利用率,治理面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莲都区美丽乡村的建设和发展。
1.4 加强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推广运用,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莲都区一次性能源比较匮乏,因此应用沼气、太阳能、秸秆气化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加快农村能源的开发利用,是莲都区农村能源建设的主要任务。近几年来,莲都区清洁能源积极推广运用,最先受惠的是2007年获得省级新农村示范村――莲都区太平乡小安村,积极推广太阳能热水器应用,安装太阳能热水器200台,折合有效集热面积500 m2,按太阳能热水器年节省标煤0.18 t/m2计算,每年可节约标准煤90 t,相当于节电26.8万 kW・h,节支6万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2 t。安装太阳能路灯8盏,每年可节电2 880 kW・h,节约标煤0.96 t,节约电费1 500元。近年来,太阳能杀虫灯也深受农户的欢迎和好评,莲都区也在积极的推广应用中,截至目前,莲都区太阳能杀虫灯已遍布碧湖、雅溪、联城、老竹、紫金等乡镇、街道共安装逾20户约100盏。清洁能源的推广利用不仅惠及于民,而且还原了美丽山区的农村生态环境,推进了山区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2 建议
莲都区农村能源建设经过几年来的努力,虽有明显起色,对莲都区生态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在新的历史阶段,农村能源建设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2.1 转变观念,拓展农村能源建设功能
转变观念,拓展思路,才能解决农村能源建设发展中的问题,要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以建设和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等重大决策为契机,将农村能源建设放在莲都区建设的重要地位。一是加强对农村农业废弃物的有效利用,大力实施能源环境工程;二是重点开发利用沼气、太阳能等能源,建设小型生态公益设施;三是大力推广农村能源生态农业模式,进行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四是通过各种媒体等大力宣传农村能源技术、产品和示范项目建设,统一思想,使全社会都关心并支持农村能源可持续发展[1-4]。
2.2 建立技术保障和服务体系
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涉及面广,任务繁重,是为农民办好事、办实事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抓好这项工作,必须建立和加强市、县、乡可再生能源建设管理机构,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的管理体系。可再生能源资源由于资源分散,不便于大规模集中开发,一般是上门服务,就地建设,就地开发,就地使用[5-7]。项目的实施必须有覆盖面广、功能齐全的服务网络支撑。因此,乡镇农村能源服务站的建立健全,在技术推广服务中至关重要。服务站负责组织农村能源建设工程施工,物质、器材和产品的就地供应,产品工程的安装和维护等,更重要的一个职责就是对民间技术队伍的管理。
2.3 强化管理,加强农村能源自身体系建设
农村能源建设目前面临的诸多困难和矛盾,越是在这种情况下,农村能源工作部门越要高度重视自己的工作,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坚持管理内涵和方法的创新。要加强农村能源自身体系建设,进一步理顺农村能源管理体制[8-10]。同时,要加强对农村能源系统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加强对沼气生产工和太阳能利用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并注重对农村能源经营管理者的培养,把农村能源行业的人才培养纳入跨世纪人才培训计划,保持农村能源事业后继有人。并且要引导农村能源行业干部职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知难而进、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促进莲都区农村能源建设发展。
3 结语
莲都区紧紧围绕加强农村能源建设的总体思路,始终以创建“国家生态城、国家园林城、国家卫生城”、打造秀山丽水、养生莲都、发展效益农业为目标,以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为主线,以推广农村能源综合利用技术为手段,以农业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重点,加强农村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着力改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莲都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4 参考文献
[1] 华永新.基于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农村能源生态建设[J].农业工程技术:新能源产业,2008 (1):32-35.
[2] 曹旭东,谌德宽.加快农村沼气建设的几点认识[J].农村经济,2006(10):29.
[3] 周颖玲.淮北市农村能源改革发展回顾与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09, 15(9):35-36.
[4] 黄丹弘.云南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对策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08.
[5] 王金宝,梁丽珍.山西阳泉市农村可再生能源的现状与思考[J].农业工程技术:新能源产业,2013(1):20-21.
[6] 王永福,柴绍芳,翟海静.酒泉市农村能源可持续发展探讨[J].畜牧兽医杂志,2012,31(5):66-67.
[7] 王效华,高树铭.中国农村能源可持续发展:现状、挑战与对策[J].中国沼气,2003,21(4):41-43.
[8] 翟辅东.我国农村能源发展方针调整问题探讨[J].自然资源学报,2003, 18(1):82-87.
1 农村沼气项目建设现状
阿勒泰地区农村沼气项目建设起步于2004年,发展时间比较晚。主要是通过沼气项目扶持和引进消化区内外沼气池建设的经验,项目建设方式主要以户用沼气为主。截止2010年,阿勒泰地区已建户用沼气池1.4万户,大、中型沼气工程未在阿勒泰地区实施。从当前具体实施情况来看,一部分户用沼气池因施工不严、冬季时间长、长期不使用、保护措施不当等原因而废弃。目前,由于国家补助资金有限,建池成本逐年提高,实际收益小,建后运营管理落后,缺乏市场竞争力,项目执行缓慢。
2 农村沼气项目建设相对滞后的原因
自2005年实施农村沼气项目以来,阿勒泰地区户用沼气在2007―2008年有了较快的发展,2010年新增沼气用户1.1万户,截止2010年底,累计完成户用沼气池1.4万户。但是相对其它地州,阿勒泰地区户用沼气发展仍较落后,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阿勒泰地区六县一市位于新疆最北部,地貌以山区为主,气候冷凉,自然条件较差。阿勒泰地区年平均气温3~4.5℃,属于季节性冻土,冻土厚度150~230cm,冻土期在177天左右,最冷月地面平均温度为零下14℃至零下20℃,属于户用沼气发展比较困难的区域。
(2)沼气项目存在问题较多。施工队技术参差不齐,建池的标准不规范,沼气池需配的设备缺失,无顶置搅拌器,发酵原料容易结壳,加上投料周期长,产气受到很大影响。由于用户不勤于日常管理,沼气池完工后就投料1次,未再进出料,发酵原料未进行较为合理的预处理。发酵过程中未控制好温度,PH偏高或偏低,影响沼气池的使用效率。
(3)目前,建一个12m3沼气池成本在6000元左右,国家投入资金占总投资的20%,其余80%为农牧民自筹。阿勒泰地区是一个欠发达地区,财政的自给能力较低;加之建池成本逐年提高,特别是人工成本的大幅增加,导致农户建池的经济支出大幅增加,影响了农户积极性,从而不利于沼气项目的推广和利用。
(4)户用沼气建设模式单一,原料发酵工艺落后,特别是户用沼气池产气率极低,甚至不产气,造成“冬用煤炭、夏用沼气”的尴尬局面。随着沼气项目逐年实施,因建造时间长,沼气池将需要维修和技术服务。如管道老化,清理池渣,更新沼气配件等,都需要专业机构和人员管理。若没有政府资金和政策扶持,乡、村级服务网点不到位,将会制约沼气项目的推广。
3 推进沼气项目实施的对策
(1)阿勒泰地区项目县应结合当地实际,采取多项保障措施,增强全社会对发展农村沼气项目的认识。通过项目实施,利用宣传标语、宣传栏、技术人员讲课、农牧民现场交流会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建设沼气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整村推进项目点上,广泛宣传农村沼气项目投资经济、效益好、使用简便的特点,营造出发展农村沼气项目的良好氛围。
(2)引进成熟的新技术建池模式,加快推进阿勒泰地区沼气能源建设工作开展。近年来,地区设施农业发展迅速,项目县可考虑在深冬型温室中建沼气,即可安全越冬,且产气率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如:哈巴河县、吉木乃县引进玻璃钢一次成型,富蕴县引进的软体沼气池等形式。今后,可考虑将新农村建设项目与沼气项目整合,将项目重叠部分的资金捆绑一起,有效降低“一池三改”建设成本,更好促进项目实施。同时,在沼气原料发酵工艺上有所突破,针对不同原料,采取不同发酵方式。
【关键词】农村社区;社区建设;社区问题
一、陕西农村社区发展现状
早在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讨论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就从“农村社区服务”、“社区保障”、及“城乡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角度提出农村社区建设的问题。近几年,国家大力推动城镇社区建设,城市社区中的基础设施、服务项目也比较完善。以陕西省为例,自2012年开始,每年都从基层选取培养1500名以上的社区专职人员分配到不同社区进行服务,数量如此之大,尚属全国首例;相比之下,陕西省针对农村社区发展的措施并不多。从2007年6月开始,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开始开展农村社区试点工作。2012年,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了《陕西省31个重点示范镇镇域农村社区布局规划及典型社区规划设计汇编》启动了1000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采用一村一社区和多村一社区的模式,力争用3-5年的时间,培育建设近千个规模适度、管理有序、生态宜居的标准化新型农村社区。相比较于城市社区的发展晚了至少3-5年。
二、陕西新型农村社区发展中的问题
(一)盲目注重发展的速度,忽视了村民心理、生理问题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在《乡土中国》一书中说到,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就是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上的,一代一代的下去,不太有变动。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因此,在这种形态的社会中生活的农民,更加看重的是土地的重要性。没有土地,农民就缺少了生产、生活和发展的基础。在建立新型农村社区的过程中,政府往往只注重速度、形式、结果,却忽视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农民的心理、生理所带来的问题和不适应感。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就等于失去了一种支持力。城镇居民跟农民的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城镇居民没有土地,而农村人们有土地。然而现实情况是这些农民还是农村户口,但是已经没有了土地。这种角色混淆导致的角色冲突,使得这些失地的农民无法在短时间内适应这种状态,从而造成无所适从甚至一种心理疾病。同时,楼房的结构不像平房那样,日常交流比较多。以美国乡村布局来说,他们的布局是分散式的,各自有各自的农场,离得很远。因此美国人的性格就像这宽广的农场一样,更奔放、更自由;而我们中国乡村的布局却是一家挨着一家,聚村而居,更体现中国人互相依赖,互帮互助的这种性格。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人与人之间有无法割舍的社会联系。而这种新型社区产生的变化,打破了原先这种交往的方式,也是造成人们心理不适应感的一个因素。
其次,在拆迁形成新型农村社区后,以前那种平房变成楼房,农民的身体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楼房较之平房,更不易出行,活动面积小,限制比较大。这对于农村的老人来说上下楼不方便了,孩子们娱乐活动变小了,对他们的身体健康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二)基础设施不健全,缺少专业的服务人员
我们能看到,虽然在新社区建立的时候有很多配套的基础设施,而且陕西住建部也在文件中提到,这些配套设施是必须设置的,包括社区委员会、社区服务中心、敬老院、文化活动中心等,但是,在具体政策落实的过程中,这些配套设施的设立需要一定的财力、人力支持,否则只是存在的一个空架子,没有发挥真正实际的用途。同时,在社区服务中心,缺少专业的社工人员提供服务,所谓的社区服务中心也形同虚设。这样的问题不仅仅是农村社区社区中存在,甚至在社区服务比较好的城市社区中,像敬老院、科技服务点这样的服务也是很难保证的。而且现在在陕西招聘的城镇社区专职服务人员中,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非社工专业的,社工专业的缺口以及社会对社会工作人才的需求两者巨大的差别,导致现有的社工数量很难满足如此急速发展的社区建设,因此就更不用说是农村社区了。
(三)发展后没有解决村民的后续问题
在原有农村的基础上合并成新社区时,忽视了在合并之后村民的后续生活问题。农民是依靠种田而生的,现在新社区的存在改变了原先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农民没有了土地,就等于切断了生活来源。而政府在征收了土地盖成楼房之后,农民失去了土地无法生存。为什么现在很多征地拆迁都受到很多阻力,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农民在征地之后,自己没有了经济来源,生活没有保障。因此,如何解决村民在“上楼”之后的经济来源、就业问题,是一个缓解拆迁阻力的方法。
(四)拆迁房质量没有保证
近几年,楼市发展异常迅速。这当然也包括农村拆迁合并为新型社区中的拆迁房。新闻中多次曝光,一些人员为了自己一己私利,为了拆迁赔偿款,从中做手脚,不惜牺牲大多数人的利益,私自偷工减料,保障农民基本住房要求的保障房成了一个个豆腐渣工程,将农民们的生命安全置于不顾。
【关键词】社区文化 主动性 创造力
党的十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随着我国特别是我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进程地日益加快,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突出。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是整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新型农村社区活力,带动新型农村社区整体发展与进步具有深远的影响。如何创造性地进行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并不断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转变并确立推进新型农村社区文化的理念
当今时代,我们正处在努力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只有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认识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和本领,遵循农村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才是抓住了新型农村社区发展的根本。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从根本上讲就是在社区积极培育和践行十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素质的建设。因此,我们必须保证新型农村社区文化的公益性,以政府投入为主,切实把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作为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重点,以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为根本,大力培养农村文化人才,建立专业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和体制,抢占农村社区文化的主阵地,构建和谐的新型农村社区,努力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障。
二、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寻求并拓展社区文化建设的特色
发挥地域优势,寻求社区文化的个性特色,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具有本地区特色的社区文化,是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文化的努力方向。以人为本,尊重个性,平等参与,共同发展,是文化发展的趋势,新型农村社区文化的建设同样也不例外。由于历史、地理、政治、经济以及民族性格、人文思想内涵等方面的差异,各地区文化都不尽相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点。因此,我们倡导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应注重以人为本,营造具有本地区特点,且凝聚中华民族人文精髓的社区文化。我国农村社区的主要功能是传播党的政策、法律、宣传高尚的精神追求,宣传健康与科学的生活方式以及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提高居民素质,这是毋用置疑的,但要注意的是不应把社区变成令人望而生畏的教育场所。新型社区文化建设应紧紧抓住社区居民是“社会人”这一特点,并充分发挥社区居民作为“社会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满足不同人对社区文化的不同要求,才能丰富社区文化的内容,加深社区文化的底蕴。新型农村社区文化阵地的生命力在于以富有地区特色和传统特色的活动来吸引群众,因此,新型农村社区开展文化活动,要注重融入当地的文化内涵。
三、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激发农民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主动性与创造力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一个新生事物,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广大农民群众甚至部分干部都还比较陌生。因此,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橱窗等有效载体,多形式、多渠道、多角度地宣传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工作,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工作的知晓率,努力增强广大群众的主人翁意识,促使其自觉、积极地参与到新型农村社区文化活动中。要注重进行多种形式的、全方位的社区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激发农民群众的文化创造活力,积极指导社区创建民间公益性组织,逐步做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通俗文化与高雅文化相结合、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结合,广泛吸收适合广大农民群众的特色鲜明的文化活动与文化项目,以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为依托,通过开展包括文艺表演、科普宣传、思想教育等在内的多种活动,吸引社区群众的广泛参与并形成社区文化认同,构建适合新型农村社区发展特点的文化,改善新农村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和休闲方式。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工程。在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中,应更加注重适应农村形态和农民素质转型的需求,不断提升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水平,实现农村社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带动地区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推动社会整体协调发展,进而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构建和谐农村社会的进程。
关键词:山区;农村;少数民族社区
一、农村民族社区的内涵
农村民族社区具有民族社区和农村社区的内涵,是从区域上对民族社区划分的一种。农村社区是居民以从事农业生产为谋生手段的区域社会;民族社区是居住在某一特定区域,居民为单一的少数民族或主体为某个或几个少数民族杂居的而成,居民之间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的文化认同感,他们联系在一起形成群体区域。
农村民族社区就应该满足以下四个要素:首先,此区域人们居住和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其次,区域内成员具有表达共同利益,从而增强社会联系和文化认同。再次,居住和活动成员以少数民族为主体,最后,主要谋生手段是农村产业和农村生产。本文中的宝山乡农村民族社区,就是指在宝山山区范围内的农村民族非典型社区。
二、宝山山区农村民族社区发展现状
云南丽江玉龙县宝山乡位于丽江玉龙雪山东北部,距县城100公里。下辖果乐、宝山、吾木、住古、高寒5个村委会,34个自然村,5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8644人。全乡幅员面积431.8平方公里,乡境内相对海拔高差2876米,形成山高、坡陡、谷深、沟壑纵横的自然状况。
乡内自然环境恶劣,大部分地区山高坡陡,耕地属山坡和旱地,水资源缺乏,土地贫瘠,土壤肥力低。交通不便,全乡只有1条县乡公路,信息滞后,目前全乡仍有19个村民小组不通公路,已通车的道路等级低,部分路段晴通雨阻;畜牧业、农业科技含量低,缺乏合理引导,市场销路不畅,农牧民创收难;部分村小校舍有待改造;经济作物形不成规模,且不集中连片,产业附加值低。长期以来,宝山乡由于受到交通、自然环境等条件的制约,基础设施薄弱、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滞后,全乡扶贫攻坚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三、对宝山山区农村民族社区发展的一些思考
地处山区的农村,因地理环境相对封闭,使得世代居住的少数民族在对待生产生活等诸多问题上,多受历史遗留下的社区传统观念的影响,他们不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教师,就能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维系社会的物质活动上构成一套完整的认知体系。这些认知体系在他们生活的社区里充分发挥沟通交流等积极的作用,但有时候也困扰着这些少数民族社区的发展,以下是我对宝山农村社区发展的一些思考。
(一)少数民族妇女缺少培训机会
在宝山乡村子的田间地头,都是村子里的女人们在忙着挑水,为烤烟装营养袋。因为这些活费时,不需要什么技术,就都留给女人们来干,而男人们去干不费时间,有点技术的活。近年来,随着果树传统品种开始退化,产量逐渐下降。为解决这一问题,乡里每年都会请专业技术人员到村委会对村民进行集中技术培训,通常是每家每户出一个人来参加。
我们看到参加技术培训的几乎全是男性。村民们都认为女人没读过什么书,汉话说不好,也听不懂,所以不是硬性要求,培训都应该是男的去。在举办的这些农业科技培训中,主要传授的是经济林果木的嫁接、修枝、扦插、病虫害防治等知识,但妇女很少参加,因此不会做这些有技术含量的种植、管护工作。然而我们所看到的实际情况是,妇女在日常的经济林果木种植和管理中承担了大量繁重而具体的工作。
在这个村子里,谁在接受技术培训?谁更需要技术培训?答案很明了,然而事实不尽人意。由于技术、教育、信息等资源获得过程的缺失,使少数民族妇女在农业科技创新过程中缺失了学习和适应的能力。这个例子给我很多思考,农村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一些细节问题还是值得关注的。
(二)人群利益分层对社区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在下乡的过程中,我做过一个简单的随访,是关于修水窖的问题。就是征求村民的意见,在村中哪个位置修水窖比较好?村中的老人认为要设在风水好的地方,或者不影响我家风水的地方。受过较多教育的人认为应该设在高处,保证水窖的卫生。贫困户认为修水窖,投工投劳时补助要多一点。妇女认为修在方便就近之处。男人关心的是水窖有没有占到我家的地。
不同的答案说明不同的人群从不同的侧面去看待一个问题。不同群体由于他们所处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受教育程度、风俗习惯、性别特征、知识阅历各不相同,形成了他们特有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使得他们看问题、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角度也各不相同,即使是相同的问题,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在这个水窖建设问题的讨论中,男人想到的是土地、人力,妇女想到的是距离、方便,贫困户想到的是经济、成本,受教育较多的人想到是卫生、水土保持,老人想到的是风水。
这表明,有多少种人群参与,并且参与到什么层次,就有多少种利益的分层。这样的调查可以迅速地发现村民对不同事物的偏好和不同事物对社区的重要性,然后按照最优化的格局和最大化的利益来进行下结论,因而也不失为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三)山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目前,农民大规模的进城务工的趋势仍旧只增不减,由于这些流动人口总体文化素质较低,还要承受着低层次就业和低收入带来的双重压力,因此对家中的学龄前儿童疏于照顾,带来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这些留守儿童一方面缺乏自卫能力,另一方面监护人监护能力也不强,他们或基本处于放养状态,或在教学质量不高的学校就读等等,这些都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和成长环境,更减少了他们未来成功的机会。在如今的农村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新的趋势,这些村中的留守儿童大量地进入到“乡村混混”的机构中,身份地位、生存空间都向着不利的方面发展,也因此引发了一些不良的行为,比如偷窃、打架斗殴、拉帮结派等等,成为当地的社会问题。
我认为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乡村社会危机治理隐患,但更是农民收入、就业、社会保障等一系列问题的综合反映。
(四)少数民族文化在农村社区的传承问题。
越是地理位置相对闭塞的农村,就越有保持民族文化原真性的优势和条件,因此,贫困山区对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价值和贡献应该受到重视。
以宝山乡的吾木村委会为例,因地处深山峡谷之间,交通较为闭塞,至今仍较好保留着纳西族古老的东巴文化,这个村也被一些学者称为纳西族生态文化村。吾木是丽江恢复纳西族祭天仪式比较早的村落之一,有东巴传人十多名。吾木在文化传承问题上有许多可圈可点的经验之举,比如建立东巴文化传习院,每年主要面向本村村民开设传习班,编写了乡土教材,在村子的小学里教授本村文化,恢复了许多东巴仪式并组织全村村民参加,唤起村民的文化自觉,同时,世代传承下来的水规、山规,至今仍具有因地制宜,优化资源配置,均衡生态以及道德约束的功效。
但是在文化传承上,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投入严重不足。这是农村民族文化发展普遍存在的困难。二是传承人的现实生境不容乐观,传承人信心的培养与激励不容忽视。三是民间文化资源和人才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和组织,文化管理体制落后。四是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是村中受教育程度不高的人,传承人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五是传承方式有待规范化与多样化。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家园,所以关注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开发利用,就是守护了民族的灵魂,守护民族的精神家园。
一、前言
近些年来,农业的无序发展导致农业环境恶化,资源开始枯竭,引起了土壤板结、土地荒漠化、土地失去耕作价值等。生态农业是结合生态学和经济学,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借鉴现代农业的科学管理和生产方法,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指导思想,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高度协同增进为目标,以市场机制和有关法规为调控手段,实现农业、经济、社会、自然的共同发展。
农业生态旅游是以乡村生态环境为背景、以农业生态和乡村文化为资源基础,通过运用生态学、美学、经济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农业资源的开发和布局综合规划、设计、施工,将农业开发成为以保护自然为核心,以农业生态生产和生态旅游为主要功能,集农业生态建设、科学管理、旅游商品生产与游人观光农业生态、参与农事劳作、体验农村情趣、获取生态知识,农业知识为一体的一种新型生态旅游活动。农业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式,也是一种新型旅游活动项目,是在生态农业的基础上有机地附加了生态旅游观光功能的交叉性产业,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需求。
二、衢州市发展现状
(一)地理位置,气候气象
衢州位于浙江西部,钱塘江上游;地处浙、赣、闽、皖四省的交界处,素有四省通衢的美称。其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交通便捷。境内山清水秀,环境优美,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生态优越。随处可见青山绿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0.9%,是“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城市”。衢州农业生态环境优美,既有田园景观,又有山野民居,民间文化多姿多彩。总的来说,衢州市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拥有能够满足人们观光旅游、休闲娱乐、农事参与、民俗体验等多种目的的各种类型的旅游资源。
(二)经济发展现状
衢州的生产经济总体来说不发达,2011年全市GDP只有890亿元,财政收入95亿元.在地级市中经济发展总量不算太大。从产业结构来说,衢州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5个百分点,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在长三角处于欠发达地区,城镇化率57%,城市人口35万,上百亿的上市企业3家,工业经济没有形成集群化发展。加上近几年来自然灾害频发,政府对于发展对外旅游经济显得力不从心。2007年大雪灾,2008年大地震,给衢州以农为主的产业经济带来了沉重的打击。衢州的支柱农产品销量出现一系列问题。
(三)旅游发展现状
衢州主要旅游经济指标稳步增长,旅游人气旺盛。衢州拥有1个世界自然遗产,4个国家文保单位,7个国家4A旅游景区,2个全国工农旅游示范,5个国家森林公园,1个国家地质公园,1个国家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具有相对丰富的旅游资源,尤其是生态休闲旅游及文化旅游资源比较丰富,开发潜力较大、前景良好。
三、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生态农业的影响因素
生态农业是将农业系统各组分、各链条的有机整台,对不同产业之间进行有机耦合,把初级农产品生产.与其后续性加工的紧密衔接等,并根据生态、自然、经济、社会、市场条件,发展高效实用的生态农业模式。发展生态农业是各方面协同发展的过程,受到各方面的影响:1、完善的技术体系;2、激励政策的支撑;3、农产品市场的发展;4、农业产业化水平;5、推广力度以及配套服务体系的建设。
(二)生态旅游业的影响因素
衢州市生态旅游的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长三角处于欠发达地区,城镇化率57%,财政收入97亿,城市人口35万,上百亿的上市企业3家,工业经济没有形成集群化发展。2)旅游产业发展低端,旅游产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产业价值链没有形成。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产品优势,生产要素的整合非常欠缺,已开发的旅游项目与长三角地区高品质的市场需求明显不对应。
3)旅游景点小、散、弱、差,管理水平和要素配套都比较低端。4)人力资源明显不适应现代旅游目的地发展需要,运营能力较差。5)核心吸引物尚未形成,急需通过大项目包装修成区域核心吸引物,突破形象遮蔽。
(三)生态旅游与生态农业的相互关系
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二者相结合,是生态农业生产、生态旅游活动、生态环境三者合为一体进行开发的一种“生态型”旅游方式,以乡村生态环境为背景、以农业生态和乡村文化为资源基础,通过运用生态学、美学、经济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农业资源的开发和布局进行规划、设计、施工,将农业开发成为以保护自然为核心,以农业生态生产和生态旅游为主要功能一种新型生态旅游活动。是适应社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克服目前传统农业旅游不足,找出一条生态+农业+旅游的农业旅游形式。拓展了农业发展的新空间,开辟了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
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结合在一起,利用生态理念和先进的技术来实现生态农业生产才是最具特色和竞争力的资源。它既能平衡农业经济、社会对农产品需求和人们的旅游需求,又能维持农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环境收益、经济收益、社会收益等综合收益最大化,是一条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二者相结合对于缩小城乡差距有着重要意义。生态农业旅游带动了农业产业化,为农产品找到了市场,解决农产品买卖难的问题,增加了农民经济收入,并且丰富了农村精神生活。增加乡村经济收入,增加当地税收,提高就业率就业率,促进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乡村经济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四、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协同发展模式分析
(一)农业生态旅游的内涵和特点
对于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的准确概念,国内外学者有过不同的定义[1-3]。一般来说,学术界普遍认为:生态农业旅游是指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从利用内涵为主题而开发出的主要包括农村独特的田园风光、农事劳作及农村特有的风土人情为内容,具有极大参与性的一种旅游活动。一般来说,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协同发展有一定的共性,衢州市的发展有自己独有的特点。
首先,衢州的农业生态旅游资源高度富集,在自然方面见长,从市场需求角度看是非常有利的。再加上周边的黄山、三清山等,包括风景秀丽的江郎山,是一个世界自然遗产和国内著名景点的集群所在地。
再者,衢州的宾馆建设相对落后,住宿是旅游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所以,衢州酒店建设上要形成总量与类型上的优势,应有五星级、商务、快捷等各种类型的酒店,再通过价格竞争,形成质量高地和价格洼地。这样会吸引不同的旅游者。
其次,对衢州的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宣传力度不够。一般来说,重量级纸质媒体、网络媒体宣传力度较大,针对性较强。进一步加大对衢州农业生态旅游宣传推广,可以参考像“三亚比美”的宣传,就带动了观众观看,并对当地的美景留下深刻印象。效果很好。
最后,与重要旅行社合作不够。一般火爆的景点与重要旅行社的合作都很紧密。例如,国旅、中旅、青旅、上海春秋等大社拥有全国营销网,先后与一些地方政府合作一起开发农业生态旅游这一朝阳产业。如果能充分利用大社良好的营销网络和各分支机构强大的分销能力,衢州的农业生态旅游会发展得更快。
(二)衢州市协同发展的基本条件
旅游活动的动力来源于人们的需求,农业生态旅游同样也不例外,它的产生和发展也是由现代社会人们的需求所决定的。
农业生态旅游以发展生态农业形成的乡村生态环境为活动场所,以生态农业景观、生态农产品开发为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加强农业与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合理培育农业旅游资源,建设良好的农业与农村生态环境是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前提和物质基础。农业生态旅游区的合理开发和规划,是实现衢州农业生态旅游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在进行农业生态旅游开发时,要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以及市场需求状况,因地制宜,开展合理的农业生态旅游规划。完善的基础和配套设施,是发展衢州农业生态旅游的基本条件旅游地硬件建设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旅游地服务质量、旅游功能与容量及其整体经济效益的发挥。加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建设是农业生态旅游地建设的重要一环,特别是加强交通设施、通讯设施、娱乐、餐饮、住宿、购物场所等的建设。
(三)衢州市生态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良好的生态是乡村农业生态旅游的基础,农村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要与对基本生态过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资源的维护协调一致,对农业生态旅游接待容量实施有效控制,增强当地居民和游客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农村社会和文化可持续发展农村社会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农村旅游的发展要提高人们对其生活的控制能力,这一能力的提高要与人们的文化和价值观相协调,并维护和增强社区的个性。
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效益是农村旅游的经营者和相关部门经济投入的回报,这是农村社区发展旅游业的目标之一,也是维系农村旅游供给的重要因素。生态农业旅游的开发是一个涉及多个利益主体的高度整合的社会、经济系统,利益分配是旅游开发相关利益主体关注的焦点,如何协调各主体间利益成为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四)衢州市生态农业旅游的产权管理与利益分配机制探讨
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协同发展系统的产权管理一般有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中央政府对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协同发展系统进行统一的管理;另一种形式是将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协同发展系统归地方政府管理,中央政府在宏观层面上进行管理。一般认为第二种管理方式地方政府的收益较大。这种结论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将环境损失、社会福利损失算入,实际上,地方政府的收益要小的多。
国内外研究表明,分配方案应让农业生态旅游系统各成员得到的收益与其所承担的风险和投资成正比,将有助于提高农业生态旅游系统各成员的积极性,较好地体现农业生态旅游伙伴间“投资分摊、风险共担、收益共享”以及“多劳多得”的原则。实际上,只有农业生态旅游系统维持长期有效的运行,把“蛋糕”做大后,农业生态旅游系统各成员才会实现真正的利益增长。
五、结论
【关键词】 社区;综合减灾;自然灾害;应对能力
自然灾害是由于自然现象的变异作用于人类社会,从而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甚至使社会秩序混乱,影响和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事件。自然灾害由两个必须的因素或方面构成。一是自然界,它是通过非正常、非一般的方式释放破坏性自然力的主体;二是人类社会,是接受这种破坏性自然力的受体。[1]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社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综述
社区是指由共同文化、共同地域,共同生话方式的一个地域单元,有时也指国家或地区最基层的社会行政组织。相对于社会而言,社区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在长期生活中自然形成的相互协助、富有人情味的平等关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区的社会服务功能越来越明显。
在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中,社区的防灾减灾功能尤其重要。社区在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面前,由于其组织协调成本低,机动灵活,救援人员之间相互沟通便捷,谙熟本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基础设施,救灾设备等优点。在自然灾害发生的第一时间,自救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灾害发生地区居民的伤亡数目及社会财产的损失程度。减灾从社区做起,就是强调要落实社区各项减灾措施,整合各类基层减灾资源,动员社区的每个家庭、每位成员积极参与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工作,着力提高社区防范防御各类灾害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史培军,2010)。因而,如何加强社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就成为社会学、公共管理学等学科研究的一个基本领域,并产生了一系列的重要观点和理论成果。
从社区层面上看,各地防御灾害的水平差异较大,防灾和减灾能力总体还比较薄弱。突出表现在:一是绝大部分社区没有建立防灾应急预案,基层防灾减灾的体制机制不完善;二是没有储备救灾物资,没的相应的避难场所,医疗设备;三是居民防灾意识淡薄,没有救灾演练,灾害发生时,由于缺乏减灾知识,自救避灾能力很差。(李立国,2008)。中国社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发展不平衡。一般而言,城市灾害相对比农村少,但城市的社区减灾体系比农村完善,东部地区的灾害比西部少,而西部地区社区综合减灾体系比东部差。社区减灾能力与当地经济发展有密切的关系。总体上,能够达到国家综合减灾要求标准的社区非常少。
大部分社区的居民减灾意识总体上还比较淡薄,减灾知识普及率低,避灾自救技能较差;社区的自救互救能力和防灾减灾管理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张晓宁,2010)。由于严重和高频率的致灾因素,当地居民对于有可能发生的灾害事件保持着清醒的意识。为了逃生,在这些社区已经形成了“应对危机文化”。因此,灾害管理机构应采用当地已经形成的惯例和做法。应该了解和学习当地居民应对灾害的“土法”(瑞吉本·肖恩 肯基·澳柯扎科,2005)。积累资源减少脆弱性,开展当地环境保护措施,小型和中型基础设施项目等从而减少致灾因素(瑞吉本·肖恩 肯基·澳柯扎科,2005)。对于经济不发达、自然环境恶劣、灾害频繁地区的人口来说,致灾因素是主要的风险。致灾因素往往对他们的生活和财产购成威胁和破坏,进一步加重了贫困。经济上的贫困使得在社区减灾体系建设方面几乎没有投入,这就加重了灾害与贫困的恶性循环。大部分社区的综合减灾能力建设只是被动地依赖于国家投入。小额金融贷款对减少自然灾害的影响具有很大的潜力,但同时还需要我们继续对其进行发展。小额金融信贷能与其他灾后重建机制相互补充,使灾民恢复正常生活,而且还能帮助社区减少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萨尔瓦诺·布里塞尼奥,2005)。科学、长效的事故灾害预防工作机制尚未建立,所以建立依托社区的社会安全保障系统十分必要。世界上一些灾害社会学家发现,家庭、邻里、社区中经过长期建立的人际关系,在灾害到来时会发生诸多令人难以想象的作用,可大大减轻幸存者的心理创伤,对恢复家园有着巨大的积极作用(金磊,2003)。社区减灾的含义至少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社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是我国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为社区发展提供保障并强化社区的功能;二是社区减灾能力建设是国家防灾减灾体系中一个重点,是最基层、最小的社会单元;三是社区减灾包含了社区可能出现的各种灾害风险,囊括了自然灾害、人为灾害以及突发的各种社会公共安全事件应对过程和全部内容;四是社区减灾是以减轻各种灾害对社区人居环境的影响为目标,最终要升华为一种“安全社区文化”(王志莲,周晓红,2007)。2009年3月-12月,民政部与UNDP开展了灾后重建及减灾合作项目。项目形成了两个主体报告——《农村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报告》和《推进农村社区减灾工作的研究报告》。俸锡金(2009)根据 《农村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 》项目成果撰文《农村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的困境与对策》,详述了农村社区减灾能力建设面临的7个方面的主要困境以及政策建议和应对措施。沙勇忠、刘海娟(2010)在《美国减灾型社区建设及对我国应急管理的启示》论文中,从全球日益关注的社区减灾建设出发,解读了减灾型社区的基本概念,介绍了美国政府构建“减灾型社区”的背景及经验。从伙伴关系发展、风险和灾害评估、减灾项目、公共教育和信息四方面,阐述了减灾示范性社区及其建设效果,提出构建我国减灾型社区应重视社区层面的减灾建设、社区减灾规划建设、社区减灾资源配置、社区减灾队伍建设和社区减灾文化建设。杨军(2003)在《在社区防灾减灾对策的复杂性科学问题》论文中提出并分析了社区防灾减灾对策研究中的4个问题,即如何界定社区防灾减灾应急管理的角色和方向;何为防灾减灾安全社区;如何预警突发性灾难事件;社区防灾减灾系统是如何自组织的。引入复杂性科学理论对社区的防灾减灾对策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复杂性科学应用于社区防灾减灾对策的理论框架。金磊(2007)在《中国安全社区建设模式与综合减灾规划研究》中介绍国内外关注的安全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发展现状,研究了对中国正兴起的安全社区建设与规划有借鉴的理念与方法。
二、小结
如何促使社区在突如其来的灾害中减少生命财产的损失,降低风险,除了坚固的基础设施建设,救灾物资储备、提高灾害预警能力外,还应该从社区居民的防灾意识的提高,社区组织与实施方案等方面着手,使社区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社区综合减灾能力直接影响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加强社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要在体制机制和法制上高度重视社区的减灾工作,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的科技支撑,加强灾害评估工作,加强综合防灾体系的建设,加强社区培训,才能全面提高社区综合防御灾害的能力。[2]开展社区减灾很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通过培训向社区居民介绍防灾、避灾和减灾知识,提供社区居民开展自救的方法和实践。民间组织在社区减灾防灾培训中是一个重要的角色,要重视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3]
【参考文献】
[1] 杨云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