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思想理论教育研究8篇

时间:2024-03-28 11:08:0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思想理论教育研究,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思想理论教育研究

篇1

在当今社会形势下,培养人才是高校的重要任务,教育教学工作的展开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教育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教育课不仅是对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培养他们的心理素质、思辨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综合素质,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式的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新媒体;改革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教学方法也要适应社会的进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对教学方式、教师专业知识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思想政治教师。在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冲击着传统教学方式。为了适应时代的进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传统教学方法分析

1.1传统思想教育教学方法概述方法好似黑夜里为行人照明的灯笼。传统的思想教育教学的方法中主要是以教师为主,以课本为中心。教师通过课本的理论知识对学生进行单向灌输,学生则是非常被动的接受,这种方法很容易引起受教育者的反感和抵制,导致教育效果的弱化,使教育大打折扣。

1.2传统教学方法的缺陷教师只有真正意识到受教育者的真实状况,运用恰当的教育方法才能使教育效果事半功倍。但是,传统的教育方法往往是重形式、轻实效、耗费时间长,声势大,却收不到实际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偏重理论知识的传输,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抑制了受教育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他们难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将知识真正变成自己的力量,从而导致受教育者的抵触心理。

1.3传统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在新时代的发展下,随着教育环境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发生变化,教育者的转变跟不上时展的步伐,很多隐形教育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过多的把时间放在课本理论的讲解和文件的学习上,没有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其他有利教育相结合。特别是愈来愈多的信息以因特网和多媒体为载体,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内容出现老化,无法与新媒体等技术接轨,“05方案”的施行更是推动了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改革,转变教育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必须改革,与时俱进,更新发展。

2开放性思想政治教学方法的研究

开放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是将学生的思维彻底解放,挖掘他们的主动创造力,提高积极参与感,使他们从内心开始更容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开放首先应该做到的就是人的开放,开放受教育者的思想,接受新事物、新观点,加强互动。其次,信息的开放,充分利用网络的强大优势,整合网上的教育资源,关注实时动态。

2.1开放性教学方法的意义及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开放性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开放性教学理念,受教育者也有开放性的学习思维,教学地点不仅仅限于课堂,内容也不单单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增加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动交流,相互学习,相互提高,共同进步。开放性教学的意义在于改变传统教学与生活实际脱轨、教学与学生主体脱节的现象。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相比,开放性教学方法的特点表现为多样性、创新性、耦合性。

2.2开放性教学方法的基本形式和要求在开放性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启发式教学,做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方式,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和创造性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积极主动性。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单一传输知识的观念,采取互动式教学,师生之间平等讨论,自由表达不同的观点,发生思维的碰撞,提高同学的参与感。还可以采用情景模拟、实物演示的情境教学法,使学生身临其境,真切感受,在理论和实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案例教学法也是实用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以具体案例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思维,全方位地去看事情,开发创新性思维。

3新媒体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的影响

新媒体的出现越来越多地开始影响人们的生活行为方式,其开放性、虚拟性、快捷性、互动性的特点为社会所欢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注意新媒体在学生中的影响力。授课教师应牢牢把握教学的主要目标,主动适应新媒体的环境,抓住其特点,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3.1新媒体教学的优势新媒体的使用突破了时空和地域的约束,信息交流更加便宜,速度更快,信息量更大,自由度更高,有效加强了信息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在新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式下学生获得交流信息的方法、途径更加宽广、容易。授课教师可以利用更多生动有效的信息向学生传授和中国化理论的实用性,使本来枯燥的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3.2新媒体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授课路径传统单一讲课方式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变得愈来愈淡化,现在大部分学生都在使用新媒体技术,QQ、微信成为同学之间交流的主要应用软件。针对这些现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应积极主动地学习新媒体技术,和高校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和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包括对一些社会热点的感受和观点,从而制定贴近学生思想和生活的教学内容,使个人思想和教学理论相结合,正确树立他们的人生价值观,最终使其能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4结束语

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理论及教学方式改革的研究,有助于学校思想教育工作的展开,可以及时调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缺陷和不足,与社会的实际相结合,贴近时代的进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魏佳.试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的若干重要原则[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6).

[2]赵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与探索[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1,(12).

[3]郭冬梅.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32).

篇2

关键词:教育理论思想;新课改;教学模式

新课改的实施,无论对于小学教师还是小学生来说,都是一次新的机遇和挑战,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把握契机,运用教育理论思想,实现新课改目标,是值得思考的话题。新课改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包括其教学能力、管理能力、业务能力及学习能力等都要有所改进。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符合教育改革需要。在具体的课堂实践中,教师应采用什么样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全面落实新课程改革目标,培养学生的能力与素质,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以下将对教育理论思想影响下的新课改课堂教学创新的具体方法与策略进行分析:

一、明确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与要求

小学教育是学生奠定学习基础的关键阶段,教师应参照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透彻理解改革的内容与目标,有针对性地渗透到日常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点,同时锻炼思维能力,增强主动学习的意识,自觉地探究与思考知识点,能够独立解决问题。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一切教学工作应围绕学生开展,教师发挥课堂中组织者、引导者和指挥者的作用,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融入课堂氛围中,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兴趣,意识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同时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才能认真思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总之,运用教育理论思想实现教学改革,教师应转变应试教育体制下的观念,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全面开展课题教学,从过去的灌输式教育转变为引导式教育,得到学生的认可,提高教学有效性。

二、积极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数学课题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自主学习能力,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过去单一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中,课堂环境压抑、呆板,学生的学习兴致不高,自然无法保证学习效果。因此,在新课改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自由、快乐、开放的课堂氛围。其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新课改提出的新型方法之一。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及优势与劣势等,按照差异性原则分成若干小组,各小组共同分析、探究问题,并且每个学生都在小组中承担了不同的责任。通过合作学习,不仅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效率,还能激发学生的责任感,集中注意力,形成集体荣誉感,增强合作能力。其二,角色扮演体验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角色体验教学方法,如讲解数学公式或者应用题练习时,可由学生扮演题目中的角色,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更为透彻地理解问题、分析问题。教师应有意识地选择适当的题型,设定角色,给予学生充分时间探讨数学问题,最终掌握数学知识。

三、锻炼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而数学学科在培养逻辑思维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教师要加强引导和教育,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并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选择有利于培养发散性思维及创新能力的题目,活跃小学生的思想。首先,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创新教学活动。如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教学内容立体、直观地展现出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认真观察,潜移默化中掌握了知识点,并且动手实践,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强化数学知识的认知过程;其次,新课改要求小学数学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内,而是为数学教学拓展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如组织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外活动中,积极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对掌握知识点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有,教师要适当为学生创设思维发展条件,如布置课后作业时采取分层方法,注意控制基础题型与拓展题型的比例,选择开放式题型,学生可以运用不同的思考方式、不同的解决方法,获得多元化的结果,学生多尝试、多思考、多实践,必将提高数学学习成绩。

四、构建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模式

学习数学知识的根本目标就是将其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以课堂练习与课后辅导相结合的方式为主,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学习主动性欠佳,成绩滞后。实际上,小学生更善于观察、发现与思考,如果教师能够构建一个趣味性的课堂,引入生活化的知识点,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对学生产生刺激,激发学习欲望,那么他们就能自觉地运用已学知识及已有生活经验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掌握学习技巧。因此,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都要贴近小学生的实际生活,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保证教学效果。

五、运用激励式的教学评价策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激励性评价策略,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更加客观地认识自我,也可通过评价的过程促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实现师生共同发展。首先,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允许学生有不同见解,给予针对性、科学性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情感态度、能力增长、习惯养成等,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同,评价的方法与策略就要有所区别;其次,针对学困生,教师要多一些肯定与鼓励,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体会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学习欲望。

由上可见,新课程教学改革应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民主、自由、和谐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创新能力与质疑能力,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同时,教师也要改进教学思路与教学模式,寻找与新课改要求相适应的方法,构建高效课堂,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潘鹄.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师面临的新挑战[J].成功:教育,2010(09):144.

篇3

马克思个性理论具有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呈现出鲜明的特征:现实性、主体性、实践性,对于当今社会实践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克思个性理论为指导,即以现实为基础、以大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导向,从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

马克思;个性理论;高校;思想政治

教育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国家的未来,是祖国的宝贵资源。因此,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马克思个性理论有着丰富的内涵,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这一理论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1马克思个性理论的内涵

从博士论文开始,马克思对于人的个性理论就开始了不懈地探索。之后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资本论》等等这些著作展现了马克思个性理论的形成、发展与成熟。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56并且指出,“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于动物来说,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存在的。”[1]81但是人类却与周围现实世界中的事物发生着联系。因此,人的个性不是抽象的、孤立的、想象中的人的个性,而是真实存在于现实中的每一个单独个体的个性。其次,马克思认为:“主体是人,客体是物。”[2]3说明人的个性在现实关系中居于主体地位,是能动的现实主体。另外,马克思在谈到人的个性时,还认为“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说来才是他的人的存在,而自然界对他说来才成为人。因此,社会是人同自然界本质的统一。”[3]122也就是人的个性要想真正的得以彰显与发展,一定要参与社会交往实践,要在社会交往实践中实现。

2马克思个性理论的基本特征

2.1现实性

马克思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这些社会形态中来探讨人的个性。他认为在这些社会形态中存在着人对人的依附关系、人对物的依附关系,束缚着人的个性发展。根据这些社会形态的不断发展变化,提出人的个性应该在社会形态不断变化发展中逐步摆脱各种依附关系,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此,马克思哲学中人的个性理论具有强烈的现实性。他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56马克思把人的个性放置于现实中,是在现实社会形态不断变化发展中以及现实的社会关系中来探讨人的个性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发展性。人的个性是从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发展范畴之内的。另外,马克思还从人的现实劳动实践出发,认为在现实实践中人的个性逐步摆脱人对人、人对物的依赖,在此基础上进行物质生产。

2.2主体性

马克思认为人的个性要在在现实实践交往中得以彰显,人是世界的主体,要树立人的个性的主体地位。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在劳动中耗费的力量越多,他亲手创造出来的反对自身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强大,他自身、他的内部世界就越贫乏,归他所有的东西就越少。”[4]52“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4]51在这样的现实实践中,人的个性非但没有彰显,反而受到了束缚和限制。人的个性实践活动没有得到肯定和尊重,没有使个体得到发展,人的个性主体地位更无从谈起。马克思认为旧式分工制约了人的个性发展,所以“要消除关系对个人的独立化,个性对偶然性的屈从,个人的私人关系对共同的阶级关系的屈从等等,归根到底都要取决于旧式分工的消灭。”[5]20他认为通过消除旧式分工,在普遍交往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活动,可以使每个人的个性都得到展现和发挥,从而确立其主体地位。

2.3实践性

马克思谈到“抽象的个别性是脱离定在的自由,而不是在定在中的自由。它不能在定在之光中发亮。”[3]122他认为人的个性是在一定范围之内的,是在“定在”中的。并且他认为每个人的社会实践范畴就是其定在。“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说来才是他的人的存在,而自然界对他说来才成为人。”[3]216其他的哲学家比如伊壁鸠鲁过分强调个性,他的“定在”表现为直线,束缚人的自由和发展,成了抽象的个性。马克思主张“定在的自由”,在现实社会实践中使主体超越客观世界,实现人的个性自由发展。因此,只有在普遍的交往过程中“单个人才能摆脱种种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同精神的生产)发生实际联系,才能获得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的生产(人们的创造)的能力。”[1]89也就是每个人只有通过现实的实践活动,个性才能得以彰显和发展。

3马克思个性理论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个性理论蕴藏着丰富的内容,具有现实性、主体性、实践性特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此为指导,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1以现实为基础

马克思指出:“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所想象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1]73在马克思个性理论现实性特征的指导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现实为基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大学生是现实的人,是现实世界中有血有肉、有丰富思想的人,是处在现实复杂关系中的人。首先,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该关注大学生的现实环境。从大学生的现实环境出发,不仅是课堂环境,更要关注大学生的生活环境,了解大学生的关注点、期望、要求等等,思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途径,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特别是近几年来新媒体迅猛发展,大学生密切接触新媒体后,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环境变得更为复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紧紧把握当今新媒体功能多样化、信息渗透性、技术变革快速性、开放性、互动性等特征。及时关注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以及大学生在新媒体平台的活动状态、关注点、疑惑与问题等等。只有从现实出发,把握现实发展的动态,从现实环境而不是从抽象主观的角度来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这样就更具有针对性,使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进课堂,还要进学生生活,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其次,以现实为基础,也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放置于整个高校教育体系现实环境中。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同其他教育孤立开来,应该与智、体、美整个教育体系联系起来、协同发展。这样的话,就可以避免出现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完全只寄托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其他课程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毫无关系这样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与整个教育体系联系起来,比如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其他课程联系起来,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不再是孤立的课程,从而为学生个性发展、能力提高提供帮助。另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需要整个社会现实环境的支持,比如要建立社团、家庭、社区、政府多维度的一个社会现实环境支持系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外部社会环境,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3.2以大学生为主体

马克思认为:“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成为一个个体,成为一个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4]84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的个性应该具有主体性特点。因此,高校思想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该充分肯定大学生个性的主体地位。如果只是一味地强制性灌输,反而会产生逆反心理。马克思曾形象地指出:“任何一个存在物只有当它用自己的双脚站立的时候,才认为自己是独立的,而且只有当它依靠自己而存在的时候,它才是用自己的双脚站立的。靠别人恩典为生的人,把自己看成一个从属的存在物。”[4]91如果大学生缺乏独立的主体地位与意识,那么他们的个性是无法得到彰显与发展的,更加谈不上实践性与创新性。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大学生个性的主体地位,尊重每个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可以利用新媒体手段,比如QQ、微信、微博等,与大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通过线上线下多维空间的交流,了解大学生的真实生活及学习状况。特别是现在“90后”大学生思维活跃、见多识广,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充分尊重他们的观点,选择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避免产生抵触心理。也要注意到每个学生的不同专业背景,要提供促进学生专业能力提高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同时,也要正确认识每一位大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每一个大学生个性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教育规划。通过更具个性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案设计,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性,从而确立大学生个性发展的主体地位。

3.3以实践为导向

马克思认为:“抽象的个别性是脱离定在的自由,而不是在定在中的自由。它不能在定在之光中发亮。”[3]122人的个性的发展必须要在社会实践中才能体现。有些学生试卷考试可以得高分,但是现实实践却只能得低分。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实践为导向,加强实践环节的设计,通过现实社会实践积极发展大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提升大学生的素质,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

3.3.1高校校内的实践活动

在高校校内,可以开展班级演讲比赛。对于大一新生来讲,可以以“从中学到大学,我的变化与感悟”为题,进行演讲比赛。通过演讲比赛的准备、讲述过程,使大学生发现中学与大学的不同之处,也可以使大学生深入思索到底怎样适应大学新生活。还可以在高校校园内进行“道德与法律”的知识竞赛。大学生通过自己搜集资料,了解道德的发展过程、中国传统道德的内容、社会主义社会道德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律的起源与内涵、依法治国的意义等等。这样的效果比课堂上老师单一的讲授要好得多。对于大四的同学,可以设置模拟招聘会情境模式。让几位同学扮演招聘人员,另外几名扮演应聘人员。通过这样的的情境设置,使大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在这样的情境中体会到去应聘应具备哪些专业知识、哪些专业素质,如何在以后的学习中提升自己,也能为以后参加真正的招聘会做好充分准备。

3.3.2高校校外的实践活动

在高校校外,可以进行社会调查。根据大学生的关注点并且联系现实热点,展开社会调查,写出调查报告。比如可以开展“‘美丽中国’环境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社会调查、“关于网络购物状况”的社会调查等等。大学生通过搜集资料、设置调查问卷、接触社会、接触不同的人群、总结观点、分析数据,最后结合自己观点写出调查报告。这样的过程也是大学生认识社会、接收信息、展开思索、形成结论的过程,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参观考察实践教育基地。比如参观历史博物馆、红色革命根据地、科技展览馆,也可以参观企业工厂、农村基层等等。通过实地考察,使大学生对国家历史、中国革命奋斗历程、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农村的发展现状、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发展现状等等有感性的认识。通过高校校外的实践活动,锻炼学生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4小结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关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的践行,关系到中国梦的实现。马克思个性理论不仅具有理论价值,更具有实践价值。以马克思个性理论为指导,即以现实为基础、以大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导向,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篇4

一、取得的成果:特色课堂

北京市小学数学教学在吴正宪老师的带领下首先明确提出了“儿童数学教育”的思想体系(以下称“儿童数学教育思想”),并且创设了以特色课堂为核心的多种教学策略。

1.以“儿童”为基本立场的儿童数学教育思想体系

首先,我们确立了以“儿童”作为数学教育研究和实践的基本立场。“儿童数学教育”就是以儿童发展为本,满足儿童发展需求,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的教育。

进一步,我们需要提炼能反映儿童数学教育系统本质特征的因素。英国学者欧内斯特(P.Ernest)在《数学教育哲学》中,提出了数学教育哲学应围绕以下四个基本问题展开:数学的本质、数学学习活动的本质、数学教育的目的、数学教学活动的本质。参考这一框架,儿童数学教育思想提出了儿童观、儿童数学教育价值观、数学观。

(1)儿童观

儿童数学教育思想的“儿童观”是:儿童是活生生的人、儿童是发展中的人。

“儿童是活生生的人”,意味着儿童是具有丰富情感、有个性、有独立人格的完整的生命体。因此,教师要尊重儿童、理解儿童、善待儿童,使得每一个儿童都能有尊严地生活在集体中。

“儿童是发展中的人”,意味着儿童是有潜力的人,但又同时具备不成熟的特点,因此教师要充分相信儿童,要注意开发、挖掘儿童身上的潜能,儿童能做到的教师一定不要包办代替,促进儿童的自我成长,让其在自主探索中形成自信和创新能力。儿童又是未成熟的个体,所以教师要包容、悦纳他们的错误,并善于利用错误资源,使之成为促进儿童再发展的新能源。

因此,儿童的学习应是学生的主动建构及与同伴和教师互动交流的活动,是一个自产生、自组织与自发展的过程。教育的任务就是激发和促进儿童“内在潜能”,并使之循着儿童成长的规律获得自然和自由发展。

(2)儿童数学教育价值观

儿童数学教育思想的“价值观”是:数学教育的价值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数学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汲取知识、增长智慧、浸润人格。

为此,教师要教与生活联系的数学,要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产生的生活背景,感受数学的发生、发展和应用过程,感受数学的价值;要教相互联系的数学,在学习新知识中播下知识的“种子”,在沟通联系中体会数学的整体;教有思想的数学,注重数学的基本思想,使学生收获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的方法,启迪学生的智慧;教美的数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数学的内在魅力,从而产生好奇心和兴趣,进而为形成美的心灵和情操奠定基础;教能完善人格的数学,使学生形成“做真人、懂自律、负责任、有毅力和会自省”的品格。

(3)数学观

关于数学本质及其作用的认识对学校的数学课程,教学与教学研究的发展有着关键的影响(J. Dossey)。M.Niss 更是强调数学教师数学观的重要性,他有一段应当引起所有数学教师深思的话:“缺乏多元多维的数学观也许是今天数学教师的致命弱点。”

对于“多元多维”的理解,至少可以体现在如下方面:

数学不仅仅是计算,而是包括着数量、关系、图形、规律、不确定性、解决问题等丰富的内容。

数学不仅仅包括静止的结果,更包括生动活泼、富有创造的发生、发展和应用过程。

数学不仅仅需要演绎推理和证明,还需要观察、分析、类比、归纳、实验等火热的思考,还需要好奇、自信、毅力、实事求是……

……

2.以特色课堂为核心的教学策略

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吴正宪团队创造了体现儿童数学教育的八种特色课堂:真情流淌的生命课堂、经验对接的主体课堂、思维碰撞的智慧课堂、机智敏锐的灵动课堂、纵横联通的简捷课堂、以做启思的实践课堂、追本溯源的寻根课堂、充满魅力的生活课堂。

“真情流淌的生命课堂”的基本特征是:用真心引领学生进行学习;用真情营造学生敢说敢为的学习氛围;用真情唤起学生成长的力量。

“经验对接的主体课堂”的基本特征是:运用情境唤起学生的经验;用学生经历过的例子帮助学生学习;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表达方式。

“思维碰撞的智慧课堂”的基本特征是:激发学生在“问题串”中不断深入地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在比较中辨析;促进学生在解决“冲突”中提升。

“机智敏锐的灵动课堂”的基本特征是:预设灵动的学习资源;创造灵动的学习机遇;激发灵动的学习智慧。

“纵横联通的简捷课堂”的基本特征是:梳理学生心中的数学;在联系中启发学生新的生长。

“以做启思的实践课堂”的基本特征是:鼓励学生在操作和实践中体验;促进学生在体验中进行思考;激发学生在思考中进行创造。

“追本溯源的寻根课堂”的基本特征是:体现数学发生和发展的创造过程;在数学思考过程中体验数学的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

“充满魅力的生活课堂”的基本特征是:从生活实际中创设情境;鼓励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积淀生活经验回归数学。

二、“再起航”:儿童数学教育思想理论内涵的提炼与创新实践

2014年12月8日,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儿童数学教育研究所正式成立,研究所的成立是为了真正体现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价值,促进实现既体现教育真谛又具有首都特色的北京儿童数学教育教学,提炼北京市儿童数学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研究所的成立标志着儿童数学教育思想研究和实践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开展“儿童数学教育思想理论内涵与创新实践”的研究。

这项研究工作正是对儿童数学教育思想的深化。深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深化。在课程标准中,对于数学教学提出了一些新要求,比如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这些应该在儿童数学教育实践中得以体现。第二,在价值分析、学生研究基础上的深化。儿童数学教学实践,离不开对于教育价值全面实现、遵循儿童学习规律的这些基本问题的叩问。本研究将选择小学数学的某些核心内容开展教育价值分析、学生学习路线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和评价的整体设计。第三,在实践效果检验下的深化。教学研究和改革的效果如何,需要进一步做教学实验,在实践中加以检验。

1.进一步完善和构建“儿童数学教育思想”

本研究将进一步提炼和总结儿童数学教育思想的内涵,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儿童观、儿童教育观、数学观,指导数学教学的实践。具体说来,需要回答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第一,儿童数学教育思想下的儿童观、儿童教育观、数学观是什么?

第二,儿童数学教育思想体系的核心要素及其关系是什么?

第三,儿童数学教育思想指导下的课程设计、教学、评价的特点和原则是什么?

2.开展儿童数学教育视角下的整体教学实验

能够对课程与教学实践产生最直接、最为具体影响的教育研究可能非教学改革实验莫属,儿童数学教育思想指导下开展的教学实验必然具备“整体”的特征:第一,教育价值在儿童发展中的整体实现;第二,基于价值分析、学生研究的教学评价的整体设计。根据数学课程改革的新要求、教师实践中的困惑、本课题的研究基础,本课题选择以下两个方面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整体教学实验、发展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统计教学整体实验。

(1)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研究和实践

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有关数学问题提出的教学研究引起了国内外数学教育界的关注。其主要原因在于: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数学教育改革运动的兴起,以及知识经济社会对数学教育提出的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许多国家都把培养学生的问题提出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课程目标,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也把原来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拓展为“发现和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围绕着“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以下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实践:第一,一个“好”的数学问题发现和提出的过程一般经历了哪些环节?学生的思维过程是什么?第二,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的目标和过程方面有何差异?促进他们提高的策略方面有什么不同?第三,从整体设计上看,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不仅仅局限在学习之前,素材也不仅仅停留在根据情境提出问题上,特别是如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还有哪些培养目标、培养时机、选择素材和活动设计?第四,发现和提出问题,对于不同学生的作用和价值是什么?

(2)发展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统计教学研究

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将数据分析观念作为统计课程的核心,并阐述了数据分析观念的内涵:“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含着信息;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不同,另一方面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这实际上也体现了人们对统计课程教育价值的深入理解。

在教学实际中,无论是教材编写还是教学实施,大家普遍感觉统计知识和技能的落实比较容易,但数据分析观念在各个年级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如何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设计合理的活动来发展数据分析观念,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以上的两个切入点,我们将采取教学实验的研究方法,设计基于价值分析、学生研究的整体教学实验方案;按照新的教学实验方案进行教学实验;对于教学实验过程中和之后学生的变化和发展进行评估;分析实验的效果,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的能力、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是否有提高,有哪些方面的提高,其典型表现(群体表现和个案学生表现)是什么;在实验的基础上对于教学和评价提出建议。

3.儿童数学教育思想指导下的课例研究

课例研究将主要通过以下两种途径:

第一,运用量化和质性的方法刻画特色课堂的具体特征。本研究将进一步提炼和明确课堂的具体特征指标,一方面运用这些指标对于课例进行量化分析,另一方面对于具体案例进行质性分析,由此描述儿童数学教育思想指导下的课堂教学的具体特征。

第二,分析和开发围绕着核心内容的课例。围绕着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内容,选择已有体现儿童数学教育思想的优秀案例进行再次验证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开发新的课例,从而形成案例资源库。

篇5

关键词:孝文化教育;大学生思想教育;重要意义;实现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 (2011) 14-0217-02

在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丰富,而精神信仰和人文关怀相对缺乏的现象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当前的青少年,据有关统计表明,目前我国许多大中城市的独生子女数量都已经达到了95%以上。中国的城市儿童中,独生子女占到90%以上。这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所从来没有过的现象。他们严重缺乏集体意识和包容精神。缺乏自我约束能力以及感恩之心。这一切都需要我们的大学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孝文化价值并进行正确引导。

一、孝文化教育是解决社会诸多问题的必然选择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市场经济一日千里,但也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大力弘扬中国孝文化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必然需要。要充分认识孝文化之于整个社会的重要意义,才能使大学教育更好的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主题。

(一)独生子女社会化需要孝文化教育

我国政府自1979年实行计划生育以来,独生子女政策实施已经32年,最早的一批独生子女经历了少年期和青年初期,已经近入了社会化阶段。80后的独生子女,他们从小享受着上两代人的百般呵护与娇宠,养尊处优,经不起风雨,甚者存在人伦倒悬之势,似乎父母千方百计满足子女天经地义,而子女该怎样关心、孝敬父母则几乎不在考虑之列。著名教授钱文忠说过:"孝"是对父母的尊敬、感恩、回报、基于血缘的爱,这是最真实的东西。中国的家庭结构、社会形态已经完全改变了,中国出现了人文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独生子女家庭,在这样的情况下推进孝文化建设就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重拾孝道迫在眉睫

《2008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底,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1095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3%,比上年上升了0.2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15989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2%,比上年上升了0.4个百分点。报告说,我国面临严重的人口老龄化趋势,而且这一趋势还将越来越严重。客观上,家庭结构小型化,一个或两个孩子要负担两个父母和四个祖父母,甚至会出现一对小两口负担八个或更多老人的情况,子女的养老负担十分沉重。我国社会没有作好社会老龄化的准备,因此,家庭养老已成为社会难题。如何使年轻人重拾爱老敬老传统美德,营造行孝尽孝的社会氛围,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都离不开孝文化教育的重构。

(三)进行孝文化教育是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它也是对包括孝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升华。孝文化主张对生命及生命本源的尊重,其最初含意是"善事双亲","敬养父母",对父母在物质上、精神上尽孝心。"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经》),并且将孝由此推开及至社会,形成"博爱"与"广敬"。孟子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即不仅关爱父母、家人,还关爱他人,兼爱大众。孝文化中的孝,讲以人为本,实际上不独主张以人为本,还有"天人合一",表现在敬畏天地,热爱自然,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非独人为至灵。孝文化中的以人为本,从孝敬父母,悌兄睦友到兼爱众人,尊重生命,敬重自然与其他生命,有利于自身、人类和自然的发展,因而对其阐发、弘扬,是一重要而有意义的事情。

(四)孝文化教育是坚守中华文化个性,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方式

捍卫我国文化主权已经成为时下一个非常严峻而现实的问题。全球化时代文化发展的一个突出现象是文化帝国主义和文化霸权的出现。这种文化霸权在所有弱势文化的国家里都随处可见,而且在青年一代身上特别突出。如在我国,五颜六色的染发,半土半洋的口语交流,圣诞夜的倾城狂欢,情人节的风靡,麦当劳、肯德基连锁店的遍地开花,等等,都显示着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生活方式已经不知不觉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与魂,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就意味着这个民族的消亡,如何保存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基础,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必然选择。孝文化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核部分,对于中国国民性发生了根源性、本质性的影响。所以我们应当继承弘扬传统孝文化,并对其进行必要重构,使其更加现代化而非西方化。

二、大力弘扬中国孝文化对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养成教育的基础作用

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一切道德都源于对他人的关怀和爱。子女最先从父母那里得到了爱,这种爱可以培养并生发出对父母、兄弟、姐妹的爱、进而发展成对他人的爱。爱人民、爱祖国的教育要从爱父母、爱家庭、爱学校的教育开始。

(二)对学生爱国主义思想养成的启迪作用

无论是港澳同胞,还是海外侨胞,只要他们回到祖国大陆,都要寻根问祖,不管宗教信仰如何,政治观点怎样,都称自己是炎黄子孙,很多人还要亲自到黄陵虔诚祭扫,这就是一种发源于孝的爱国精神。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孝道教育的同时,必须大力强调这一点,今后不管走到哪里,境遇如何,最起码都不能忘记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更不能忘记自己是炎黄子孙,进一步就是要为父母争光,为炎黄子孙争光。

(三)对学生诚信品格养成的促进作用

事亲之孝德,是人性最自然的流露,无丝毫虚伪存乎其间,所以孝之爱、敬必包含着真诚。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轨,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正是说做一个人却不讲信誉,我不知道这怎么可以,就像斗车没有轨,马车没有軏,这车怎么走得了呢?另一方面,孟子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就是要将对父兄孝悌推广到他人,当然也包括将对父兄爱敬之真诚,推广到与一般人的交往中,从而达到不伪不欺,实现诚信。现在的市场经济更是讲究诚信,诚信是商业社会中最基本的道德品质之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可有效地运用孝道所包含的另一要义:对父母兄弟姐妹的真诚——"信",以促进学生诚信素质的养成。

(四)对培养生生、师生之间的情感,营造和谐人际关系的推动作用

孝是形成古代和谐人际关系的精神力量,也是形成当今和睦社会风尚和安定社会秩序的重要精神力量。中国的孝文化始于爱父母,推及于兄弟之爱,夫妻之爱,亲戚之爱,宗族之爱,邻里之爱,师友之爱,国家之爱,人类之爱。荀子曾经说过:只要孝的教育功能能够得以推广,家庭便可以和睦,人可得以长寿,社会可得以安宁。所以说孝是增强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基础。必须先让学生真诚地爱自己的父母,其次爱老师,爱同学,爱所有的人。如果每个人都能像爱自己父母那样爱同学、爱老师、爱人民、爱国家,多尽责任,多作贡献,整个社会人际关系和谐的目标也就实现了。

三、中国孝文化的价值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实现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实现途径。

首先,党和政府在教育改革过程中需要继续鼓励和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并提供相应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在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过程中,我们可以先在部分条件较好的师范类高校试点,形成一定模式后再加以推广。在这个过程中,党和政府应该给予这些高校以相应的支持和保障。

其次,各级各类高校要自觉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落实相关教育政策。进行自身的教育体制改革,给中国孝文化经典课的试行提供相应的课程空间。目前部分高校已经开始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作为思想道德修养课的一部分,重点通过德育课的学习来提高师范生的道德情操和文化底蕴。也有部分院校在不同专业课中,穿插了一些相关的古典名著。

再次,顺应时展要求,灵活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尤其是网络手段。网络作为最先进的传播媒体,以其快捷性、方便性、开放性、生动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网络文化作为现代文明的结晶,正以强大的触角,伸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文化具有多方面的先进性,它打破文化垄断,实行文化民主;突破社会分工限制,拓展人际交往,发展人的创造性,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我们要努力使当代孝文化在网络上占有一席之地,通过建设孝文化网站,开发孝文化论坛,发展网络孝文化,使广大网民受到孝的熏陶和教育。在与网络文化携手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大力抵制和批判腐朽落后的孝文化,努力提供正面、健康的孝文化信息。发展网络孝文化,还必须注意形式的多姿多彩、生动活泼,增强孝文化的吸引力、亲和力、感染力和在网络中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

最后,作为高校教师应该更清醒地认识到孝文化的价值,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真正传承、弘扬化之。这就是所谓"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对儿童教养院的老师说:"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在同儿童谈话、教训他、命令他时才是教育,他们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连你们不在场的时候,也是在教育儿童……"这段强调的就是"行为"和"榜样"在教育中的作用。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的模范。教育学生不能依靠灌输、说教,而应当靠教师身教、潜移默化。只有具有高尚人格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健康个性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孟子[m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

[2]张怀承.中国的家庭与伦理[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3.

篇6

【论文摘要】为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针对性、提高教学效果,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实施之机,应将研究性教学引入理论课的教学中。为此,一要创新教学观念,确立引导性和问题式的观念,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有效性;二要创新教学内容,加强教学的针对性,体现时代感;三要创新教学方式,强化理论教学的实践性,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新一轮改革之际,作为从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教师,应当抓住这一时机,从传统教育的惯性和影响中解放出来,改革那些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和方法,大力推进研究性教学,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更加贴近社会、贴近现实,增强实效性、针对性,以提高教学效果。

1.创新教学观念:确立引导性和问题式教育的观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目标和主要功能在于对大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面对当今经济、社会、文化、人的思想观念发生重大变化的现实,要实现和充分发挥这一目标和主要功能,必须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其一,确立引导性教育理念,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有效性。教师应当把引导大学生对理论的认同作为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和排斥现象,提高大学生对理论的认同度。在坚持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明确导向的基础上,通过正确引导,使学生在多元化意识形态存在的前提下,在指导思想上选择理论。其二,确立问题式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当树立学生主体性地位,把教学出发点真正转向学生,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理论需求出发,在观念上强化问题意识、淡化体系意识。由于新方案根据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特点和新要求,在课程设置上以学科综合形成的优势来解决大学生所面对的带有综合性的问题,因此,采用以问题为出发点的专题式教学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而且,以专题的形式把课程涉及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理论观点结合实际讲深、讲透,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此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不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某一学科的专家,而是要使他们通过对课程的学习,把握观察社会、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认同、理解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能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因此,根据课程的基本内容,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梳理出若干专题,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思想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2.创新教学内容:加强针对性,体现时代感。对教师来说,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创新是教学工作的永恒主题。教学内容的创新要求在遵循教学基本规范和要求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研究,从受教育者的实际出发,把新的理论发展内化为用学生乐于思考、愿意接受的语言表达出来,使他们能够感受到通过教师的教学,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启发和思考。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基本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的基本原理,并用学到的基本原理去分析、解决各种社会现象和现实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所传授的理论是与时俱进的理论,是被实践证明的具有生命力的理论。因此,教师必须把握实践中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使教学内容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反映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跟踪理论研究的前沿,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并用发展的理论去分析各种社会现象,解释各种问题,为学生释疑解惑、指路引航。只有把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和种种困惑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切人点和结合点,才能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贴近学生实际,更加切合学生需求。同时,教师还必须注意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他们关心的现实问题,研究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社会现实情况,在教学中注重联系国际、国内两个大局,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与时代同行,以实践作证,用事实说话。了解学生、了解社会,实质是把的理论与学生的实际、社会的实际联系起来,这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体现。理论联系实际,不是用理论迎合实际,而是用理论分析实际、说明实际。在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整个链条中,把握学生的思想实际是重要的一环。只有做好这一环节工作,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才有坚实的基础。总之,只有坚持用发展着的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使教学内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才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体现时代感。

3.创新教学方法:推进研究性教学,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可以运用的研究性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如以启发式、互动式等形式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采用“问题切入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关注的现实问题与理论联系起来,用基本理论说明、解释现实问题,使理论教学具有现实感;在教学手段上,充分运用多媒体开展实践教学,增强教育的时代感和现实感,引导学生感应时代脉搏的跳动,跟踪社会前进的脚步,在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中汲取营养。

篇7

关键词:大众文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学生;养成教育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扎实”三理念

(一)理论基础要扎实

1.理论基础突出人格特质思想政治理论基础应重点突出人格特质。人格完善不仅关涉到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大学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栋梁之才,是国家的希望,是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是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代表着最先进的文化。人格是个体内在的行为倾向性,表现为一个人在不断变化中的整体与个体的心理要素,是一种具有动力一致性、连续性的持久自我,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予人特色的身心组织[1]。围绕着人格特性,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够突出对大学生人格特质的关照,有效激发学生的自尊意识和价值观念,挖掘学生潜能,塑造学生的思想品质,并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地提高课堂教学,增进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切实解决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实际问题。2.理论基础突出个性差异大学生是社会中的特殊群体,大学生由于来自不同地区,其成长经历、家庭背景及个性迥异,因此,思想政治理论基础需围绕大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科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品质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从有效走向高效。大学生的个性突出表现在独立意识、学习热情、人际交往、获得尊重和理解、选择职业和专业、爱慕异性或想得到异性的尊重等方面。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要多研究学生,深入了解大学生个性差异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分析原因,才能找出解决对策。3.理论基础突出情感需求理论基础的运用应该重视大学生自身情感的需求。关注大学生的情感需求,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提高课堂的实效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真正做到与学生的情感进行沟通,产生情感共鸣,在对待问题的观点上才能达成共识,这样才能达到思想教育目的。了解大学生的思想,使学生感到被尊重、被重视、被认同,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同时,关注大学生的情感需求,帮助大学生树立信心和促进个性发展,主动与大学生沟通,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和行为表现,尽量从积极方面去考量他们,看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努力进行科学引导,使每位大学生能都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

(二)理论内容要扎实

思想政治理论内容来源于大学生对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掌握程度,需充分挖掘大学生的人文潜能,才能体现其内容的扎实性。当今社会,大学生群体的交往行为、自我反思的人文潜能都十分丰富,因此,思想政治理论内容要集中在情感、价值观和态度上,进行人文潜能的挖掘教育。1.挖掘情感上的人文潜能针对大学生情感十分丰富的特性,适时地通过组织教学内容对大学生的交往行为、自我反思等方面开展教育,自觉养成尊重他人、善待他人的良好习惯,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主要取决于在教学活动中对情感的挖掘。人与人的交往充分体现了双方之间的交往行为,在交往实践过程中,大学生的行为、思想都受到了熏陶。2.挖掘价值观上的人文潜能大学生对人生的意义及自我存在价值的认识就是大学生价值观的体现,它促使大学生对某种价值目标具有强烈的感情和欲望,正确的价值观成为大学生学习和进行实践活动的内在驱动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可以围绕大学生的价值观来组织教学内容,适时挖掘大学生价值观上的人文潜能,对大学生进行价值理论、价值观念培养、价值心理引导和价值活动调控,充分突出核心内容,即价值观念的理想信念教育。3.挖掘人生态度上的人文潜能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时期,在生理、心理等方面还不成熟,在对待和处理问题上容易产生感情冲动、自卑、消极厌世等不理智行为和极端心态。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内容上应多注重对学生进行人生态度教育,挖掘人生态度上的人文潜能。教育大学生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克服悲观和盲目情绪,引导他们形成相对稳定的人生心理定式;在求知的同时,教育学生有自知之明,适时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学会与他人相处,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挫折观,加强正义感,紧跟形势发展变化,与时俱进,大力提倡积极、有为、向上的人生态度,引导大学生正视社会、直面人生。

(三)教学互动要扎实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注重教学互动,教学互动效果如何,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听课效率和能力培养。1.构建师生互动的新理念师生互动是教学过程中最常用的教学形式,不是追求表面的效果,而是通过设计的问题与大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的整合,提高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育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适时恰当的教学互动可以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师生互动首先需要教师的导引,先抛出问题,然后引导大学生围绕该问题来找寻解决的方法。正所谓“引入—导出—分析—解决”四步曲,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和教师都处于互动状态。2.拓展教学意识新渠道教学意识是教师对课程教学标准以及教学任务的敏感性和自觉程度[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以大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教师为主导,要善于树立教学问题意识、教学主体意识和扩展教学内容意识。在教学问题意识上,教师要善于发现问题、生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大学生在听取理论课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有意识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从而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将大学生视作教学主体,要把课堂交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适当留出时间和空间,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根据整个大背景和当前的形势进行适时扩展,使学生了解一些基础背景,增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同感。

二、大学生养成教育“践行”的三要素

(一)大学生践行优良的道德品质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通过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可以通过道德行动和习惯等途径来提高。1.树立理想信念意识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确立人生价值取向的最高准则,是对未来目标的追求,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灵魂是理想信念,在正确的理想信念指引下,大学生能正确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辨析各种社会思潮[3],对社会现象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最终必将形成一种良好的道德行为和习惯。2.提高整体素质水平学生的整体素质也就是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决定着大学生在社会上的生存能力。在市场激烈竞争的今天,学生要在社会上求得生存和发展,既要具备适应能力,更要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它要求大学生具备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科学技术素质和心理素质。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找准切入点,全方位、多渠道地通过参与各种活动来提高整体素质水平。3.增强思想品德教育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决定了他的成功与否,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孝的教育,到对国家民族命运的使命感、以天下为已任的社会责任感的爱国主义教育,以及传统的博爱精神为主的仁爱教育,都是大学生践行优良道德品质的途径与方法,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就肩负着这样的责任,它使大学生还未涉足社会时,就已经具备了这种能力。

(二)大学生践行和谐的人际关系

1.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性通过在思想上提高大学生对人际关系的认识水平,在大量的宣传与鼓励下,使学生积极参与各种人际交往活动,营造宽松和谐的人际交往氛围。相关数据显示,良好的人际关系将获得工作和事业的成功,人际关系好的工作基本都比较稳定,因此,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社会资源。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大学生具备相关的人际交往理念,有意识、主动积极地参与人际交往活动。2.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只有意识和理念尚不足以解决问题,大学生还要具备一定的与人交往能力。教师要教育引导大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创造机会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同时,教会他们以正确的方式在互相帮助、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与他人和谐相处,具备人际交往能力。3.教会大学生人际交往技巧人际交往的成功与否,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技巧,为人要热情,富有修养,在此基础上提高表达能力。教会大学生相信他人的真诚,从积极角度去理解他人的动机和言行,端正与人交往态度。教会大学生把握好与人交往的度,坦诚相待,亲密有度,保持一种健康的心态,适度与人交往。

(三)大学生践行正确的人生态度

成功者始终能做到用积极的思考、乐观的精神来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值得大学生借鉴与学习。首先,塑造拼搏进取精神。生命的真谛在于拼搏,拼搏是一种积极向上和努力进取,为达到预定目标而百折不挠的精神。当今社会竞争力相当大,只有提高拼搏进取精神才有动力,才能克服各种困难,走向胜利的彼岸。其次,增强抵御挫折的能力。大学生在向预定目标进取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障碍和干扰,这就要看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基础、生理因素和遭受挫折的经验等都影响其对挫折的耐受力。因此,在成长过程中,要加强这三个方面的积累和锻炼。

三、大众文化视域下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养成教育相结合的对策分析

(一)深刻领会理论思想,坚决履行行为准则

理论知识指导着人的实际行动,它们之间是内在统一的,理论知识是实践行为的基础,深刻领会理论思想,就是在完成对理论知识的学习、理解和深化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践行行为,学习到没有学过的理论知识。同时,通过实践,认识自己理论知识的不足,深化对已有理论知识的理解。

(二)深刻认识当前形势,紧跟时代前进步伐

当今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要使大学生清醒地看到当前形势的严峻复杂,在思想上要有较强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应对一系列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同时,要及时行动起来,增强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未雨绸缪,科学规划,牢牢把握主动权[4]。

(三)深化思想,变革思维,勇于创新

观念改变行动,思想决定行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以大学生养成教育为目标,深化思想,变革思维,勇于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能脱离学生的需求,在践行过程中要有胆识和勇气,要有改革创新精神,要做到快、实、细,即在思维上彻底变革、行为上努力践行、工作上勇于创新。

参考文献:

[1]杨建义.思政政治教育理论成果实践转化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3,(7).

[2]刘淼静,叶航.教学意识形态性的研究[J].文化教育,2011,(7).

[3]吴毅安.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系的构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4).

篇8

一、接受理论的内涵

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接受是随处可见的,其主要指的就是一个人对于相应的事物是否认可、接受。接受在词典里面的意思是接纳、承受,用英文来对其进行表达是reception,表示的意识是吸纳、认可。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来,所谓的接受不但包括接纳的过程,还表现为一个承受的结果。故而这里所说的接受理论视域,就是在接受理论的基础上,对相应的问题做出观察和分析,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

接受的意义之所以并没有被人们广泛认知,主要就是因为以往人们对于事物往往比较被动,缺乏必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0世纪70年代,在联邦德国接受美学逐渐得到了萌芽和发展。其认为受体并不是被动体,而是主动体,是实现文艺作品价值的潜力。所谓的美的产生并不仅仅局限在一方,而是作者和读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存在相应的审美接受,才能说明美的存在。若是没有读者的审美感受,即便是作品如何好,也都是无意义。若是将这个理论放到教育领域的话,就是在告诫教育者要关注被教育者的状态,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接受”概念的基础上,接受理论才逐渐发展起来。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接受是一种具体的现象。在这方面邱柏生作了相应的论述:“接受是主体(即受教育者)在外界环境影响下,尤其是在教育的控制下,选择和摄取思想教育信息的一种能动活动。”这种理论显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其将接受认定为内化行为,这样就使其外化的范畴被忽视掉了。在这个思想的基础上,张耀灿等人也做了相应的论述:“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是发生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内的接受活动,它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接受主体出于自身需要,在环境作用影响下通过某些中介对接受客体进行反映、选择、整合、内化、外化等多环节构成的、连续的、完整的活动过程。”

二、接受理论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欠佳的原因

1.教育内容与现实的落差,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信度

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教育的内容和现实之间往往会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我们也可以将其看作是理论和实践的差距。教材中的内容往往是经过凝练的知识,往往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但是这也决定了其是旧的东西,而现实却在不断地发展,因此这两个方面的落差的存在是必然的,但是我们可以将其缩小,这样就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信息时代的问题和难题会在思想政治教学的时候表现出来,这里面的问题是复杂的,不但包括学生的思想问题,还包括社会的问题。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不能迷失,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用前进、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虽然课本和现实的差距很大,但是一些基本的国情、矛盾并没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一致性正是我们分析和学习的基础。在把握了主体框架的基础上,对于那些存在差异的地方我们要加以认识和处理,消除其带来的不良影响,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得到提升和加强。

2.思想政治科目和教师的现实境遇,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接受度

所谓的接受度实际上指的就是接受的能力和水平,这也就说明了接受度是存在着差异的。基于此,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应该考虑到不同受教育者的接受度,对于影响接受度的因素也要进行深入地分析。实际上,思想政治课的地位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高,当前考试为目标还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指向,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的重视程度并不是非常高。这就产生了矛盾的现象:一方面为了提高自己的学业成绩,学生对于思想政治课的知识目标完成得很好;另一方面由于情感价值目标一直没忽视,所以学生在这些方面都会进行忽略。当前,功利性是学生和家长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为此,在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教育方面,教师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只有使其认识到的科学性,才能使其在完成知识目标的基础上,实现情感价值目标。

3.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知情意行异步发展

社会本位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社会对人的要求是被强调的对象,而人的自我诉求却被埋没,甚至将这两个方面对立起来,实际上这和科学发展观并不相符。接受理论实际上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维的角度,即站在接受者的视角来考虑问题,因为接受者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一直被教师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上。但是仅仅在知识学习上发挥主动性是不够的,学生的情感、行为、意志等方面的综合完善才能更好地形成学生的政治品德,只有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使其更好地提升其接受效果。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应该关注学生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变化,并注意矛盾的转化,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得思想政治课程能够获得更好地发展。

4.教育方法形式单一,载体贫乏

政治因素、社会需求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往往比较凸显,而对于人的主体意识、人格却并不是十分重视,这样就难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理论学习是普遍的教学方法,参观学习等手段并不经常使用。当前网络信息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显得不是十分理想。空话、套话往往体现得十分明显,从而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目标也就很难达到。由于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单一方法使得学生对其产生了抗拒心理,长久下来,不但不会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还会使其越发厌恶思想政治课程,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三、接受理论视域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对策

1.正确认识双主体结构,发挥主观能动性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在施教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使得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影响时,能动地接受教育客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认识、相互作用。即互动形成合力,进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向前发展。

(1)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职能的多元化在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比较明显,但是这样就使得教师作为教授主体的作用被淡化。实际上突出教师传授主体的地位和学生的主体性并没有矛盾。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是教学的主体,若是让学生在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的话,那么就会毫无章法,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为此,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性有着很大的意义,只有对学生加以限制和要求,才能使其更好地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更好地提高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更好地促进其发展。

(2)学生在接受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其自我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对其加以必要的指导,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很多教师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思想的引导,这样实际上就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否定,将学生单纯地作为学习的工具。这种态度必然得不到学生的认可,故而达到的教学水平也是十分有限的。

2.密切生活联系,提高教育内容的信度和可接受度

(1)运用辩证思维,加强方法论教育

首先,辩证地看待理论与现实的关系。教师在指导教学的时候,应该用辩证的方法。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宣扬科学发展观、核心价值体系,要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科学的、正确的;还应该正视我们存在的问题,积极地面对。其次,加强方法论教育。由于缺乏对现象和本质关系的了解,学生在接受活动中总是试图找到答案,这样就使得思想政治课程完全沦为工具。若是答案没有被找到的话,其就会认为理论是不实用的,从而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怀疑。所谓的理论并不是面面俱到的去搜寻答案,其是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规律结合就是方法论,只有以方法论为基础,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生活走进课堂

学生的思想状况、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等都是教师需要了解的,只有对学生的这些方面加以观察,才能在解读事件、任务的时候,更好地联系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加深学生对这些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使其认识到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并为其提供相应的抉择办法,加强学生对各种规范的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其思想政治水平,更好地促进其全面发展。

3.灌输与启发相结合,推动知行转换

(1)坚持正面灌输,树立正确理念

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知识的稳定性比较差,比较稳定的是情感、意志和行为,这三个方面一旦稳定将很难发生改变。在教育的过程中,灌输原则是维持理论知识稳定性的重要的方法,只有经过多次的转化,才能使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等是靠着接受者自身的转化而得到的。进行正面灌输可以对学生的知识层次产生影响,使其加深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进而使这些理论转化为自己的感受,并成为其选择、接纳时候的重要的基础,这样才能使其获得更好地思想政治水平提升。

(2)创设有利氛围,推动知行转换

很多教师将知识的传授看得十分重要,往往将其作为评价的标准,对于相应的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却不是很重视,更提不上培养。知识的学习不应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之所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价值观念。也正是因为这样,教师在进行知识教育的基础上,还应该加强对学生情、意、行的培养,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掌握了相应的知识之后,更为重要的是将其进行转化,使其内化和外化,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升。

4.多样化的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对于学生而言,考试是十分重要的化解,教育和考试关系的处理是教师面临的一个难题。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其应变能力,都是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之所以开设思想政治课程,主要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使其储备思想政治方面的知识,再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性情和品格。考试的形式所能体现的只是学生对于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还是局限在具体的知识层面,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仍旧不能充分地表达出来。为了提升自己的学习成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有着很强的功利性,往往其掌握的都是具体的思想政治知识,在能力的掌握上还存在着比较大的欠缺。一旦教师要其发表自己的见解的时候,这些学生往往会随波逐流,没有主见。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传统的考试对于学生思想政治能力的提升有着很大的阻碍作用,对树立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价值理想等并没有促进作用,也正是因为这样,对于评价体制的改革就应该更快地进行,风度评价的维度,不能单纯以考核来决定学生的优劣,诸如课堂表现、社会实践等内容都应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重要指标。

5.建立互助民主、平等互信的师生关系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实现的。教师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主导因素,他的学识水平、道德修养以及教学态度与方法,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起着决定性作用。为了建立和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作为教师,除了要切实提高自身的素质水平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携手共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师生关系中,学生有着很大的作用,若是教师的教学离开了学生的支持和配合,将很难开展。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学生的主体性是教师应该尊重和维护的,且教师要深入学生当中,了解学生的真实看法,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并在此基础上找到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从而更好地与学生产生共鸣,降低学生的心理障碍,使学生的心理包袱能够在思想政治课堂上消除,这样才能更好地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取得良好的思想政治教学效果。只有在教师和学生的通力合作之下,才能使师生关系更加民主、和谐。在这样的情况下,师生之间的交流才会更加通畅,思想才能更加自由,情感才能得到抒发,行为才能得到表达,这样不但建立了师生之间的深厚友谊,也使得学生的思想政治成绩和能力都得到了很好地提升,这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综合利用多种交往途径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最为主要的交往途径便是课堂教学。课堂在师生交往途径中居于主导地位,它是师生关系形成的主要途径。在课堂之外,也就是课外活动,它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和补充,是促进师生交往途径多样化的手段之一。课堂和课外活动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在交往过程中,促进师生关系的良性发展,增加彼此间的了解程度,拓展教师对学生个性特征的认识,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效果。综合利用多种交往途径,为建立和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服务,实践证明这是行之有效的。

参考文献

[1] 张耀灿等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 张耀灿,陈万柏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 刘岩.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理论接受过程研究.教育评论,2010(2).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