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27 10:23:2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老年医学总论,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998年,山东省卫生厅在我校成立了“山东省全科医学培训基地”,根据上级要求,我校以“山东省全科医学培训基地”为依托开始探索尝试全科医生在职岗位培训工作,制定出了全科医生在岗培训短训班、专业证书班所需要的教学计划与课程体系,并将其付诸实施[3]。1998年与1999年2年间我校连续举办全科医生与全科医学管理干部培训班3期,共有163人结业,这些学员学成后返回原单位,现已成为滨州、东营、潍坊等地区全科医疗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骨干力量。
2000年,我校全科医学教育已经初具规模。当时,全日制全科医学专业方向(三年制)在校学生已达362名。至2002年,已先后有5届专科毕业生毕业,共计808名。自2003年开始我校又招收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本科生,学制为5年,其中3年基础课,1年临床课与全科医学方向专业课,1年实习课,毕业时授予医学学士学位。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主要以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全科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卫生单位、医学科研部门等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和医学科学研究等工作的高级全科医学专门人才为目标。学生所学的课程涉及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全科医学总论及各论、人文社会科学等领域,共计近50余门。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我国大中城市正在蓬勃开展的社区卫生服务及全科医疗工作,也可以在综合医院从事专科医疗或在科研机构从事医学科学研究工作[4]。
为适应全科医学教育教学需要,我校于2003年组建了全科医学教研室。该教研室主要担负本科生和成人培训的全科医学教育教学工作;2004年7月,我校又成立了全科医学系,以推动全科医学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此后,我校又陆续组建了社区医学、社会医学、康复医学、老年医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等相关教研室,以发展壮大全科医学教育教学力量。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我校已初步建立起了一支以教授、博士为学科带头人,硕士为主体,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全科医学教育师资队伍,这支师资队伍所开展的教育教学工作基本满足了全科医学方向的专业培养要求,保证了全科医学方向的专业培养质量。
2008年我校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开设了《全科医学概论》选修课程,学生选修率几近100%。许多临床、预防、口腔、麻醉等专业的学生选修《全科医学概论》课程后对全科医学与全科医生产生了浓厚兴趣,并表现出全科医生职业认同及从业选择意向。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我校设立了全科医学硕士研究生学位点。迄今为止,我校已形成了在校学生全科医学教育、全科医学专业方向学历教育、在职培训、转岗培训、研究生教育等多种形式并存的较为完善的立体化全科医学教育体系。
2认识与体会
2.1“提高认识”是搞好全科医学教育的前提建立全科医生制度,推行全科医疗模式,是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扭转“看病难,看病贵”困难局面的重要举措,也是改善当前医患关系紧张,医疗卫生服务环境恶劣的社会策略。推行实施全科医疗,就必须培养高质量的、居民们信得过的全科医生,就必须大力发展全科医学教育。各级政府与组织,尤其是高等医学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高等医药院校,应该深刻认识开展和加强全科医学教育的重要意义,切实提高发展全科医学教育的自觉性与积极性。这是搞好全科医学教育的思想前提[5]。
2.2“领导重视”是搞好全科医学教育的保障在各级政府和组织以及高等医药院校内部,如果没有领导的重视,就很难能够真正开展或进一步搞好全科医学教育。因为全科医学教育需要各种资源,没有领导的重视就不能获得这些资源,开展全科医学教育就只能是一句空话。为了引起各级领导对全科医学教育的重视,全科医学教育工作者、全科医生及其他相关人员要积极向领导者们建言献策,向各级领导宣传开展和加强全科医学教育的重要现实意义,启发各级领导决策层对于开展全科医学教育的意识与积极性,主动做好领导的参谋,帮助各级领导设计、规划和组织实施全科医学教育工作[6]。我校历届各级领导均十分重视全科医学教育工作,校党委、校长班子多次研究商讨全科医学教育事项,为我校的全科医学教育工作策划布置、排忧解难。领导的重视与支持是我校全科医学教育得以良好发展的重要因素。
2.3“科学组织与实施”是搞好全科医学教育的关键科学合理的筹集各种教育教学资源,积极探索全科医学教育规律,借鉴学习美、英、加拿大等国家的先进经验,把国外的先进经验与我国医疗卫生实际相结合,对于搞好全科医学教育工作十分重要。对外国的全科医学理论与技术要合理的学习、消化、吸收并结合国内实际进行再创新,形成中国特色的全科医学;要不断地总结全科医学教育经验规律,科学的组织实施各项教育教学工作,按照教育规律尤其是按照全科医学教育规律办事,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全科医生,才能培养出符合社区居民健康需求的、受到城乡老百姓欢迎的全科医生。
关键词:2型糖尿病;院外健康教育管理;生活质量
2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由于其治疗周期长,需要终身维持治疗,因此大部分患者选择居家药物治疗。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干扰,部分患者依从性较差,不能遵医嘱服药或不良的生活习惯,造成治疗效果下降或病情的恶化[1]。笔者对某综合性医内分泌科2012年~2013年出院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出院后持续健康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方法和结果报道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某综合性医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出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其中男性72例,女性48例;年龄39~64岁,平均年龄(46±2.5)岁。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
1.2方法 两组患者在出院时均给予常规的出院宣教,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一系列的院外护理干预手段。
1.2.1个体化护理干预 护理人员针对不同患者出院后制定详细的护理干预措施,如患者的血糖情况、体重指数、生活方式与心理特点等,对每一个体进行具体分析,评估患者遵医行为的意愿大小,在集中干预基础上根据患者存在的问题按需施教,即做到个体化教育;同时对依从性差的患者增加随访次数,如吸烟及饮酒者重点讲解其对糖尿病的危害,使其戒烟、戒酒;口渴、饥饿症状明显的患者,我们配合中医护理耳穴压籽,在耳部的糖尿病点、渴点、饥点三个穴位进行按压刺激,来改善患者的症状等等。
1.2.2加强患者自我管理的培养 糖尿病的治疗不单纯是患者和医护人员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责任。所以在家庭护理干预中,动员一切力量帮助糖尿病患者加强自我管理,与患者家属及亲朋进行沟通,帮助监督管理患者的日常行为。同时在居民小区粘贴糖尿病防治知识图片,利用健康教育宣传栏宣传健康病相关知识。护理人员定期电话随访,对少数患者还应上门随访问,与社区健康教育管理者加强沟通,动员社区力量参与管理,使患者加强了自我管理的的力度和主动性。
1.2.3加强糖尿病护理知识讲座 开展糖尿病知识讲座,包括糖尿病的总论、糖尿病的饮食、运动药物治疗、糖尿病的日常护理、糖尿病的监测与自我管理、糖尿病的中医治疗与护理、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护等,课间制作要形象、生动,可利用多媒体画面、图片展示更能生动形象的帮助患者理解、消化、吸收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患者了解糖尿病相关知识,直到患者搞懂搞透为止。每次讲座后进行医护人员与患者互动、患者与患者之间的交流,要耐心解答患者的提问,形式以咨询和经验交流为主,包括自我心理调节的经验交流,免费为患者发放糖尿病知识的相关资料、图片、各类小册子。
1.2.4观察指标和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P
2 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身体质量指数(BMI)、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各项生理指标见表1。
3 讨论
3.1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实验组通过干预,患者FPG、TG、2hPG、BMI、HDL-C与对照组相比较效果明显,且TG、2hPG、BMI与对照组相比较P
3.2院外护理干预加强了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通过随访及亲属的督促加强患者的遵医行为,使患者能够严格的按照护理人员的指导规范日常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加强了自我管理能力,调动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勇气,有利于血压及血糖的降低。
3.3院外护理干预能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护理 院外护理干预模式摆脱了传统护理的不足,加强了对糖尿病患者在院外的护理,使得对糖尿病患者有了一个由入院-住院-出院-家庭全程的护理模式。它提供给患者最全程、最方便的护理,使糖尿病患者及时有效的得到帮助。
3.4 Baarbara Menandez-Jandula等研究结果表明[2],由于患者的文化水平,保健意识等因素的限制,患者自我管理的监测模式还无法大规模普及,需要社区医护人员更多的主动性和患者的依从性。患者依从性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监测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是患者的习惯性。所以,我们在通过随访和电话沟通等多种途径取得患者完整的临床资料后,对其进行综合分析,提出适合患者的个体化健康教育方案,从而使患者的自身主观感觉以及相关生化指标得到稳定和改善,让患者感受到健康教育方案的有效性,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3],通过院外护理,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了,自我健康意识能力增强了,从而促进了了疾病的恢复。
总之,探讨院外护理干预模式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寻找更有效的家庭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改善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心身状况,控制疾病,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兆杰,佟丽芳,金亚香.620名社区老年人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调查分析与护理对策[J].中国老年医学杂志,2009,29(16):2107-2108.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3(a)-0000-0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际交流的日益深入,不仅来华留学生的数量在迅速增加,各国留学生选择的学习内容也从单一的语言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逐渐变得日益多样化起来, 2008年度来华留学生人数一举超过出国留学人数,首次突破20万,其中临床医学专业来华留学生规模已居各专业第二位,学历留学生规模居各专业首位。以苏州大学为例,以往留学生大都分布在文学院与教育学院,而目前许多来自印度等亚洲国家以及欧美的留学生都选择了医学专业。这种变化给我国医学高等教育迅速发展以及与国际接轨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发展的机遇,无疑,通过发挥我国医学教育、医学科技的交流作用,大力发展来华留学生医学教育,对提升中国医学高等教育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这既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也是必需面临的挑战,如果医学留学生培养工作做不好,将直接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声誉,如何才能在国际上树立我国医学高等教育的形象及良好的口碑,是摆在我们面前并值得深入探讨的一个问题。
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医学教育模式一样,我国医学高等教育几乎全部采用传统的三段式,即基础、临床、实习三段1,这是一种由美国医学教育家F1exner于1920年代初总结欧洲和美国医学教育办学经验教训而倡导的模式,自20世纪60年代起美国率先掀起医学课程改革的浪潮,使医学教育模式在近30年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已由过去的三段式普遍改为二段式,即基础和实习两段,普遍取消临床课讲授阶段,改为在临床轮转实习中教学。因为我国与美国相似规模的医学院校的招生人数是美国的几倍,需要的教学医院也多,而教学医院的师资力量、办学条件不可能承担两年的临床专业课教学,因此,只能在最后一年到教学医院进行临床实习。但是,实行三段式教学并不意味着三段式教学不需要改革,尤其是对于留学生这样的群体,应当借鉴早期接触临床、后期临床高级选修实习等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 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疾病的诊治规律, 培养学生正确的临床思维能力及处理问题能力,国外医学教育模式的变化提示我国的医学高等教育改革也势在必行2,笔者在给留学生带教外科学的过程中也有这样的体会,如果学生不管以何种形式能尽早接触临床,对他们今后的实习甚至将来的临床工作都有不少裨益。
除了教学模式,医学科学的进步、流行病学发病率的变化、各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快以及平均寿命的延长,使医学教育的教学内容以及课程设置出现新的变化,如法国颁布的医学教育文件规定:鉴于老年人在社会人群中所占的比例及其特殊性,必须在通科或专科医学教育中,增加老年医学方面的内容,把最常见的老年人疾病归纳起来集中讲授。而英德两国都结合本国的社会问题,开设了一些社会医学、心理学的课程3。此外,应该及时将一些新兴学科的边缘学科如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等引入医学课程设置中,对传统学科开设新课程,从分子到器官水平,反映国际上的最新进展以培养留学生对未来的适应能力,并在课程设置上与国外发达国家尽快接轨4。
其次,一般说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即教学的方向、内容、方法和组织都要由教师来设计和决定;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自学,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要向学生直接传授知识,施行言传身教,而学生积极主动性的发挥也要依靠教师引导,教师要对教学的效果和质量负责,因此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要注重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目前,我国医学院校的教师大多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宽厚扎实的理论知识,娴熟过硬的医学技能,主要缺乏的可能是给外国人全英语上课的经验,与基础医学的教师不同,由于临床教师平时主要担负着医生的工作职责,因此容易有“重临床,轻教学”的倾向,即使有交流进修的机会也是侧重临床技能的提高,往往忽略了英语水平的提高,还有一个现象就是我校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反映较多的就是不容易分辨出留学生带口音的语句(部分学生还带有本国地域方言口音),因此虽然在教学中大家都说英语,可在实际沟通上仍有不小的障碍。总之,有效地提高临床教师英语口语能力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必须采取多种形式重点加以解决,例如:①鼓励临床教师自己利用业余时间,采取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尽快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能力。例如带教老师可自愿到各种英语培训机构学习并购买学习资料,费用单位报销。②单位有组织有计划地合理安排各种学习机会,分批派送临床医生去国外学习进修,聘请外教对本院的临床教师进行英语培训等,帮助临床医师尽快适应全英语的教学环境。③科内采用英语交接班制度,规定每天早晨用英语汇报病史及读片交流,建立临床专业用语使用环境。④定期进行英语小讲座和病例讨论,科内每周四上午查房结束后,由英语口语非常好的老专家主持,一位带教老师做一个病种的英语幻灯讲座,并就此进行讨论。同时,由于医学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接触临床,接触病人,因此汉语作为留学生的必修课程,对于医学留学生培养显得极为重要,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决定 了临床课程教学的成败,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然而,目前我国医学院校往往对外汉语教学基础较为薄弱,汉语教学的效果不甚理想,这也是需要我们加强的一个薄弱环节。
此外,我国尚缺乏留学生专用的临床医学各科的英文原版教材,除了常用的中文版教材外,其它院校大多选用国内出版的一些双语教材,如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双语教学教材«外科学»,这对于以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使用起来并不是得心应手的,此外,与国外医学院同期使用的教材相比,从教材内容的涵盖面以及新颖性、时代性来说,也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笔者个人认为,这是应该引起我们注意并且要下工夫解决的问题,除了引进国外优秀的英文版医学教材外,最好能组织国内的医学专家在借鉴国外先进内容的前提下,编写同时也能反映国内医学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的全英文教材,并且能够及时更新内容,长期坚持下去,这也是提高我国医学高等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保证。
多样化教学手段的应用除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可以加深理解与记忆,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可以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形象化5,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必须同步讲解,强调重点,以骨科教学为例,在教授骨科外科清创术时,应用PowerPoint、Flash等软件和视频可以将清创术的每一个步骤形象、生动地展示给学生,在教授骨折总论与各论时,多应用图片并结合X线、CT、MRI等影像学资料,掌握重点突出、教与学互动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同时注意合理掌握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尺度,多媒体画面的设计和动画的选取切忌繁琐。另外,对于一些典型手术也可以直接播放录像,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以达到课堂教学的成功。此外,还可以应用临床医学案例教学法,精心选择有代表性的案例,通过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系统理解临床医学理论知识并掌握临床基本技能和逻辑思维方法,案例教学法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让学生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使他们自己明白事理,自己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它既注重理论教学环节,更注意实践教学环节,以临床病例情节为线索,使学生自觉地进入问病、查体、设定辅助检查和治疗方案的工作“现场”,运用以往所学知识,结合课堂理论教学的启示,主动地将收集到的病例资料加以分析、推理、判断,明确疾病诊断的可能性,促使他们勤于思考、善于决策,变学生被动听课的过程为积极思考、主动参与的过程,有效地发挥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采用临床案例教学法,能促使教师深入到临床实际工作中广泛收集各种复杂疑难病例,并对搜集的资料进行科学整理,选编出适用于教学需要的不同案例,并依据医学理论的不断更新和诊疗技术的发展与变化,及时进行必要的修正、更新,从而使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得到不断地提高,而教师指导学生剖析临床病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是教师再学习的过程,也会使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 SP)作为教学媒介进入教学,被用于教学和考核查体及采集病史,在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6,得到广泛应用,美、日、德、法等国的医学院校都不同程度的采用此法,美国和加拿大的医学院校的认可机构即医学教育联络委员会要求医学院建立评估体系以保证医学生获得必需的临床技能,其中之一就是建立增加SP在评估中的应用,尤其是建立学生毕业前的临床技能的考核。在我国,90年代开始应用SP进行教学,最早在原华西医科大学、原浙江医科大学等第进行教改试点,但从整个高等医学教育界来看,SP的应用尚属起步阶段,亟待推广。
总之,生命科学和医学飞速发展、知识更新和信息交流频繁的当今世界,留学生教学在医学院校中的实施对于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的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这在广大医学教育工作者中早已成为共识,如今,留学生临床医学教育与管理是我国医学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形势下,我们必须加快进行教育改革的步伐,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来华留学生的独特需求7。认真思考一下,我们可以做的事情其实有很多,加强国际交流,把我们的医师送到国外的医院里学习,积极发挥留学归国人员的作用,也会事半功倍,获益颇丰,定期请外国专家来华举办学术讲座,引进或自编优秀的英文教材与英文课件,建立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库,并且以教学项目立项的形式,投入专项经费,促进留学生医学高等教育的改革。在临床教学这一关键环节中,采取理论教学与临床见习相结合的方法8,临床必修课程全部采取床旁教学,使留学生及时消化所学知识,并及早接触临床,应注重加强对留学生的临床技能培训,建立先进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包括内、外、妇、儿科技能实验室、综合技能实验室、急危重症实验室、计算机模拟病例实验室等,为留学生提供了临床技能培训和考核的平台,可以安排七年制学生和留学生结成“一对一”学习伙伴,一起采集病史、进行临床操作,提高了留学生见、实习效果。 在留学生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数码互动教学和模拟诊疗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如在手术室、示教室安装了摄、录像直播系统,增加留学生观摩手术和查体等临床操作的机会。将国家级、市级和校级精品课程全英文教学大纲和课件上网,为留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网络平台。 此外,在对国外医学教育模式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临床医学专业的特殊性,结合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特点,无论在培养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以及课程设置等方面都要树立中国特色,例如可以在医学生中适当进行高等中医教育,这是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特色和优势8,要认真继承中医的特色和优势,促进中医更广泛地走向世界,从而完善我国的医学教育体系,提升高等医学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使得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并且为全人类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周莹,汪青,鲁映青.我国医学教育研究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基于《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期刊检索的探讨.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2):16-18.
[2] Margery H Davis, Indika Karunathilake, Ronald M Harden. AMEE Education Guide no. 28: The development and role of departments of medical education. Medical Teacher, 2005, 27(8): 665-675.
[3] 孙宝志.世界高等医学教育研究的现状和趋势及其借鉴.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26(5):1-4.
[4] 梅人朗.中外高等医学院校本科专业设置的比较和调整我国医学院校专业设置的思考.国外医学 医教分册,2000;(1):1.
[5] 南克勉.多媒体技术在医学CAI课件中的应用特性的探讨.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2,16(4):226-228.
[6] 沈婷,邹扬,缪青等.标准化病人(SP)的培训.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