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26 14:46:0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数字媒体技术的含义,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数字媒体技术作为新时代的产物,为社会生活交流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传播平台,在艺术设计创作中,为艺术设计提供了新的发展模式,使艺术创作获得更加持久的生命力。通过数字媒体技术与艺术创作紧密的结合,创新了艺术创作形式,缩短了传统的艺术观念与商品之间的距离,增强了艺术的亲和力。
数字媒体技术是以信息科学为主导,将信息传播技术应用于媒体、教育、娱乐、广告等多个行业的信息媒体技术。数字媒体技术结合了计算机图形学,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媒体交互、数字音频处理技术等多项技术,通过网络通信技术以及计算机完成对文字、图像、音频等信息的处理,将分散单一的信息组合转换成具备一定观赏性的艺术作品进行传播,是一种兼具操作和实践的应用技术。
三、数字媒体技术的特点及现状
数字媒体技术是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相比于传统的信息传播技术,数字媒体技术以网络和计算机为平台,操作更为方便,由于减少了传统传播下手工制作的步骤,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网络传播的便捷高效性,使得数字媒体技术在信息传播中的交互性更高,使得信息资源实现网络共享的最大化。数字媒体技术也是一种能够呈现模拟画面,构建虚拟世界的技术,这让很多现实生活中无法达成的设想、构思,能够获得一个具象化的途径。数字媒体技术还是一门具备较强综合性的技术,能够将图形、音频等元素结合起来,创造出多彩的数字影像。
四、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
互联网技术促使艺术作品突破旧有的单一传播渠道,以一种更好的形式被大众所接受,要保持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不仅需要更为国际化的平台作为支撑,还需要打造好本土化的文化内涵。不再是单纯的抄袭,艺术创作者应该发挥文化产业的特点,同时提高自身艺术修养,创造出富有内涵的艺术作品,不能是简单的利用数字媒体技术将艺术创作变成流水线上平凡的产品。
五、数字媒体技术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1、丰富艺术形式,拓宽表现形式。
传统技术下的艺术创作,很多虚幻、天马行空的艺术概念受限于传统技术而无法得到实现,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不断成熟发展,这些在过去看似虚无缥缈的想法达以实现。在电影中,各种现实与虚幻,空间和时间的折叠,都能够借助计算机,通过数字媒体技术,融合更多的艺术效果,创造出意想不到的场景。数字媒体带来的多媒体影像处理技术,打破过去受限的表现形式,运用计算机程序将虚幻的场景、角色同现实有序的结合起来,能够更为直观的营造出虚幻的意境。虚拟设计实现的可能性,大大拓宽了艺术创作者的创作思维,能够更加自由的完成各种不受束缚的艺术创作,这无疑增强了艺术作品的设计感和可观赏性。
2、提高艺术创作的效率。
艺术创作是个漫长的过程,但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不断成熟完善以及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原先冗长的人力输出逐渐被计算机取代,数字媒体技术也在不断缩短工作周期。原先需要一整个大团队耗时完成的任务,在现在有了数字媒体技术加入后,可能小团队且耗时不多便能得到解决。
3、增加艺术传播的互动性。
艺术的传播在过去存在单一、不灵便的缺点,数字媒体技术有效的改变了这种传统的媒介传播形式,增强了艺术创作的互动性,使艺术创作成为一种可以实现人机交互,可以与受众进行互动的一种艺术形态。数字媒体技术使艺术创作者能够利用数字化的语言形式与观众进行互动交流,通过网络技术实现不受空间限制的双向交流,这都有助于现代艺术的传播和推广。
4、创新艺术创作。
数字媒体技术融合了多领域多学科的技术内容,现代艺术创作应用数字媒体技术就是将艺术表现形式与电子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有效的结合起来,既体现了艺术感,又变现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艺术创作中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改变了过去传统的艺术形式之间相互独立的情况,突破了不同艺术类别之间的界限,将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结合在一起,结合各种艺术形式的优点,创作出一种多元化的艺术新形态。
5、对艺术创作的挑战。
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为艺术创作带来新的契机,但同时也存在两面性,在运用数字媒体技术进行艺术创作时,面对数字媒体技术的可移植性与艺术创作的原创性之间的矛盾,数字媒体技术世界化与艺术创作本土化的矛盾,技术的刻板与艺术感性的矛盾,都需要在创作过程中做出合理的调整,集众家之所长,融入文化内涵,最终达成艺术创作的新高度。
六、结言
【关键词】个人化时代;全数字化广播;DAB技术;DMB技术
尼葛洛庞帝在他的《数字化生存》一书中为我们描绘了数字化时代的生存图景:“它为我们带来了机器化大生产的观念,以及在任何一个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以统一的标准化方式重复生产的经济形态。信息时代虽然显示了相同的经济规模,但时间和空间与经济的相关性减弱了。无论何时何地,人们都能制造比特……”
那么对于在数字化技术下的传统媒体――广播媒体的发展又有什么样的作用和影响呢?
一、数字化对于广播媒体的含义
“数字化”对于广播媒体而言带有双重含义:其一是指广播媒体中的个别环节或者某个领域采用数字技术;另一个含义是指整个广播媒介领域,确切的名称为“全数字广播”。
就目前来看,各级广播中心系统数字化程度平均接近50%。广播节目的制作、播出、传输、发射、分配、接收的各个环节都在进行数字化改造。从节目制作环节来看,MD机、数字音频工作站、非线编辑系统、数字录音系统都已经实现了数字化。在播出分配环节中自动播出系统、播出资料库也已实现了数字化……
数字广播是信息服务的新领域,被看做是继第一代音频广播(电台)、第二代视频广播(电视台)之后的第三代广播业务类型,结合了互联网与有线电视的特点,让用户利用已入户的有线电视网络来享受专业化的信息服务。用户利用个人电脑或电视机,加装相应的接收设备,通过接入有线电视网络来享受多媒体信息服务。只要家里已接入了有线电视信号,拥有个人电脑,和一个数据广播的专门接收设备,就可以接受中国数据广播平台提供的信息服务。
从目前发展的情况分析,可以说广播媒体的数字化基本上是遵循先易后难、先部分后整体的策略推进的。由于选择路径的不同,各地区在广播节目的播出和传输系统的数字化方面呈现出发展不平衡的态势。
二、广播在数字化背景下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曾几何时,当电视出现以后广播便失去了昔日的光环,无数的广播人对于电视冲击下的广播应如何突围一时众说纷纭。但可以肯定的是,广播并没有像当时的一些学者预计的那样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反而以全新的方式找到了适合当下情境的发展出路。接着互联网、手机……新媒体接踵而来,广播在经历过与电视的竞争融合的过程中已经开始慢慢的摸索出了一条在新媒体环境中生存的道路。然而我们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必须要认清形势,看到广播业面临的挑战,然后才能针对这些挑战找到真正适合自身发展的方向。
(一)广播面临的挑战
1、首先是广播自身的缺陷。第一、广播相比电视、网络等视听兼具的媒体而言有着与生俱来的劣势――线形传播和非实体的特点。由于线性传播的特点使得所有的广播节目只能顺序收听,无法倒检索,转瞬即逝、过耳不留。非实体的特点主要是指“受众只能听,而不能看到或触摸到它。”但是这些缺陷将随着传输和接收设备的数字化越来越容易得到克服。第二、广播节目同质化现象严重。当前由于媒介间所享有的信息有限而媒体之间竞争压力又都十分的巨大所以很容易出现同质化的现象。第三、广播单位收入渠道单一,多数广播电台主要将广告收入作为其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故更多注意销售广告,而面对内容资源及其他经营性资源的多重开发和利用还远不够,电台的产业化并未得到很好的开发,产业链并未得到有效的延伸,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广播台的收入规模扩张和经营的稳定性。第四、广播节目需求还未放量式显现,广播节目的市场化进程缓慢。不少广播电台的直播还没有真正的分离,多以自制自播为主,很少从市场上购买广播节目,结果实广播节目的需求市场尚未真正的形成。
2、其次,推陈出新的其他媒体的压力。相比较而言,广播与电视、互联网、手机在市场占有率、受众影响力、整体竞争力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电视的图画符号具有声情并茂、多姿多彩的优势,另外现代城市中地铁电视、车载电视的大量使用无疑更是对拥有流动性强的优势的广播一大打击。互联网这一第四代媒体的出现更是以它海量的信息、超强的互动性、多媒体技术的融合吸引了大批受众的眼球特别是青年受众的青睐。手机更是以其便携性的优势而且价格的低廉满足了各个层次的消费者的需求。
3、再者,传受格局的变动。在传统媒体占据主流的媒介环境中,传受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一种由传者占主导的格局,受众的被动接收的地位因为传统媒体的特点得不到改变。但是新媒体的出现使那种传统意义上的被动受众变成了具有自主性、主动性的“使用者”,这种全新的传受方式让一直以来广播媒介的传统单向传播格局面临着极为尴尬的局面。虽然广播媒体也在不断的试图通过热线电话、短信互动甚至网络论坛的形式进行着互动,但是听众的主动地位并没有网络中微信、手机媒体等等那样的明显显现出来。
(二)广播的发展机遇
虽然上述提到了不少目前条件下广播面临的问题,但是事实一次又一次的向我们证明任何媒介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生存的土壤,广播也不例外。广播具有东山再起的四个资本:媒介资本――当电视夺走了大部分人之后,广播仍以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无远不及的优势发挥作用。受众资本--广播是一种个人的传播媒介,是“幻想着的乐园”,精神世界的天使。它可以让人戴上耳塞独自静静地收听、慢慢的咀嚼、自由的想象。收听资本-广播是一个“从不妨碍我们的朋友”,听众可以一边做事一边收听。经济资本――广告客户的小算盘在某种意义上也帮助了广播,因为做广告的人发现,在电视上做广告花的钱多,相比之下,通过广播做广告可以少花钱多办事。
此外,广播在引进数字化技术之后也会给其发展带来第二个春天。数字广播不仅可以与CD相媲美,而且还可以充分的利用车载音响、手机等终端设备实现多媒体接收。这不但使传统广播超越了声音的局限,而且还极大的拓展了广播的传播功能。
【关键词】数字媒体 字体动态 创意设计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数字媒体是现阶段媒体发展的主要趋势,也是现代技术和艺术的结合,其主要是通过对数字技术的应用,通过屏幕向人们展现相应的内容。在现阶段发展过程中,积极对动态字体的设计进行创新才能推动数字内体的持续发展。
课题--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名称《数字媒体语境下字体设计的互动式研究与应用》。
一、数字媒体对字体设计的要求分析
在传统字体的设计过程中,字体设计一般都是以静止面作为基础,无论是时海报还好一些包装的设计,文字都是重要的构成部分,并且也处于静止状态。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媒体技术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线,并且相应的传播方式多样化,使得传统字体设计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数字媒体发展的需求,因此,只有积极对数字媒体的字体设计进行创新,才能满足实际的工作需求。文字是人们情感交流以及信息传递的主要载体,也是数字媒体字体设计的重点以及核心,因此,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展现其美观性,而且还要展现其独特性,才能保证字体设计在媒体传播过程中作用最大化。同时,在新时代下,人们对于文字信息的传播的追求个性化、潮流化、综合化, 注重参与性和沉浸感,希望能够实现从被动接受转变围主动参与,从而使得字体设计都是依据视觉设计的规律进行从整体到局部的、有艺术性的精心设计;另外,随着数字媒体的发展,媒介技术的发展声像主导的文字传播方式已经渐行渐远,新技术的发展为字体设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主要通过互联网、手机、平板电脑、移动终端等全新的媒体所衍生出来的数字杂志、数字报纸等一些全新的传播形态,实现了数字设计的重大变革。
二、数字媒体和数字媒体动态字体
数字媒体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的信息载体,其主要包括了:文字以及图像等。文字是一种传播方式,并且应用发的较为广泛。数字媒体的动态数字中的数字都是以动态的方式呈现在人们面前,并且其字体形式、色彩、、方位等都是可以通过相应地方变化而变化,同时,还可以通过相应的软件对其细节进行调节,从而给人们营造出一种不一样的感觉。
三、数字媒体中字体的动态设计分析
1.从文字的构成部分入手
汉字在我国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其主要是由读音、笔画、字形、结构、含义等各个部分概括而成。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可以依据文字的不同发音将其设计成为不同的造型,将文字设计活,并且,还可以依据文字的笔画特征,对其进行合理布置,能够保证文字具有良好的装饰感以及视觉感。设计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对文字进行拉伸,将其转化成为不同的文字形状,从而能够提高文字的画面感;可以从汉字的结构入手,将一些汉字特有的符号采用其他形式代替,就能够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将文字的整体结构进行拆分,再用线条将其进行连接,使得人们能够通过动态联想到文字背后的内容。并且,工作人员在设计过程中,还可以将文字的自身作为切入点,将文字的意义展现出来,从而能够达到良好的设计效果。
2.从字体的背景以及速度节奏入手
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可以积极对字体添加除了字体自身颜色的其他颜色,也可以通过对背景色彩的搭配,提高整个设计。不同文字所表示含义不同,其背景颜色也各不相同的,能够充展示出文字的美观性,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还可以为文字设计一定的动画,不仅能够烘托整个动态文字的美感,也能使得整个动态字体的设计具有表象感和画面感。另外,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动态字体的运动速度以及节奏也都占据着重要作用,如果字体动的过快,就回导致人们难以看清楚动态字体的内容,动的过慢会使人等的心烦,因此,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应该依据动态字体重要性和目的性来合理精确的设定字体的运行速度和节奏,并且,还可以为动态字体配上音乐,使得人们在轻松的环境中进行阅读。
四、动态字体设计在数字媒体平台中的应用
在科技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动态字体设计通过对多媒体技术的利用, 能够将声音、文本、图形、视频、动画融入动态字体设计中, 并且通过相应的影像合成、结构成组、拼贴透叠或方向旋转、移动变化等形式使其构成一个多维空间的版面, 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平面的、纯粹的构图关系,是构成了多视点、矛盾性空间层次的立体化。通常来说,其主要应用在网页编排、影视片头等方面。网页设计是一种良好的视觉语言,十分注重字体的编排设计和布局,设计人员通过对文字的自合,展现出一定的美感,能够吸引人们的眼球。动态文字在网页设计过程中,其传播呈现多元化和交互式,能够有效的表达动态字体的运行特征,另外Flash、Dream - weaver、Photoshop 等数字化技术软件的有效应用,一定程度上使得动态文字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动态字体设计在影视片头的应用, 一方面能够使得文字元素和片头元素进行有效结合,会使得映像合成效果更加明显。另一方面,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都采用“视觉质感” 的手法,能够达到良好的设计效果,在影片片头设计中,视觉质感的表现方式有很多,例如:立体金属质感、图案文字、光效文字、特效字体等,这样才能使得影视作品更具震撼力,从而达到良好的效果。
五、总结
综上所述,科技的不断发展,推动了数字媒体的发展应用,提高了信息的传输速度。在数字媒体发展应用过程中,动态字体的出现,推动了数字媒体的发展,工作人员只有积极的从实际状况出发,加入一些新元素,不断对其进行创新,才能从根本上推动动态字体在数字媒体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张丽丽.浅谈数字媒体中字体的动态设计与研究[J].文学
教育(中),2015,(8):138-138.
[2]彭娅菲.字体与版式在数字媒体中的应用[J].大观,2016,
(4):55-55.
[3]雷蕾.数字媒体时代的字体设计课程研究[J].文艺生活.
文艺理论,2015,(9):237.
关键词:数字 数字媒体艺术 数字技术 艺术
中图分类号:TP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4-0000-01
“数字媒体”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不得不承认的是,人类将迎来一个崭新的时代――“数字化生存”时代。它使得任何事物都以“数字”来表达,并且不断的美化带有特殊含义的数据,导致了数字化也走向艺术的前端。正是由于数字媒体的全面使用,以至产生很多相关的附属产品。由于计算机、网络、数字通信三种技术的飞快进步,以前的媒体逐步向数字化看齐,这和新时代的电脑动画、虚拟现实两种产物共同组成了新型的传播媒体。
一、数字媒体艺术的定义
数字媒体目前的界定还不是很完备,下面列举定义数字媒体艺术的几种观点,以此来分析数字媒体艺术的具体含义。
李四达提出,人的思维方式和感性思考建立在数学科技和现代传媒技术两方面的根本之上,从这些作为的合并,产生新型的艺术表达方式。由此我们能到得到这样的观点,数字媒体艺术是高科技与人类思维的集合体。他还说,就数字媒体艺术的价值来说,既是它本身又是它产生历程的艺术创作。换句话说,李四达觉得,数字媒体艺术及其附属的数字产物都属于艺术作品的范畴。如此大范围的划分,将会导致数字媒体艺术包含及其大的范围。就像在设计服装时,用电脑画图作业,因为整个创作过程,电脑也成为了其中的一部分,所以,这样也能叫做数字媒体艺术。
许鹏则提出,多媒体艺术是数字媒体艺术的骨架,在创作艺术品的过程和传播宣扬不受以往的束缚,寻求创新,以至能产生不同与以往形式的艺术形态。对于数字媒体艺术的产生过程,他没有系统的阐述,只是把欣赏艺术美感后的体验和享受当作数字媒体的最突出亮点来论证。虽然数字媒体艺术带给人的美感享受是绝无仅有的,可是,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无论是网络小说还是书本上看到的小说,它们所给予读者的美感享受是同等的。
在我认为:数字艺术就是指在进行创作的时候,以计算机为途径,辅助各种与数字处理相关的设备手段,根据自己的灵感,从而建立起意识的艺术形态,以至于创造出以数字为基础的作品。与上文李四达的观点类似,只有有了数字的铺垫,才能产生出数字艺术。更甚的是,还需要具备完善美感的进程。数字艺术的完成远远不至于单纯的创作出来,还需要经历媒介的宣传与发展,从而让欣赏之人参与其中,互动交流。审美过程是数字艺术的补充,这需要除掉主客体以外的第三方参与,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媒介。
尽管关于新媒体艺术的界定尚未定论,但我们不能否认它的出现,数字媒体艺术是一种即使没有一个明朗的界定也能够通过吸收外界来维持自身生命力的艺术现象,不过,我们仍需要对其作出明确的划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对这种艺术形式进行发扬。朱润对于新媒体艺术的认知是:“数字媒体艺术包括了很多范畴,是建立在计算机基础之上的。它们有一致的方向和工具,可以重复利用,到处宣传,从而建立起一个技术、艺术与传播三方面相结合的新平台。
从前面阐述中可以看出,数字媒体艺术的大门是敞开的,是多方位的,技术艺术相辅相成,互补共惠。信息和通信作为数字媒体艺术的根基,行使着传输、处理两种职责的权利,同样也拥有自身的特质。
二、数字媒体艺术的特征
要理解数字媒体艺术的特征必须先从“数字”和“数字技术”人手。电脑技术应用和数字技术也就是目前所说的数字。运用数字技术创造出的艺术作品就是数字艺术。“媒体”作为数字艺术的传播工具。可以这样理解,数字媒体艺术即运用技巧将技术和艺术进行有机的整合。数字媒体艺术必须具备下列特点:
(一)可以说数字媒体艺术的形成就是以数字技术为蓝本的。
(二)多元化表现。
(三)高效化的制造。
(四)大众化的艺术。
此外,数字媒体艺术还具有几点特性,包括奇观性、可变性、交互性、虚拟性、融合性。
虚拟性:数字媒体艺术的本质是“0”、“1”两个数字,而且这不是所谓的数学数字,而是一种数字编码,只在模拟的网络里才会出现,这样也就加强了数字媒体艺术的虚拟性,通过虚拟的数字编码,创作出虚拟的艺术作品。就像电影中的特技部分,就是有数字技术来完成的;这些都是肉眼捕捉不到的,换句话说就是所谓的虚拟。
交互性:数字媒体艺术的传导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网上流行的弹幕评论就是最好的说明。弹幕评论包含了视频和图案两种形式。参与者在欣赏的同时,将切生的感受予以共享,便于交流。
奇观性:是在数字媒体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能够根据想像中的物象创造出来。例如《侏罗纪公园》里出现的恐龙,虽然在现实社会中已经不存在了,但是有了数字媒体,就可以实现虚拟的再生了。
可变性:数字媒体艺术不拘泥与格式,可以自由的发挥。有了数字技术作为基础,才有了可变的可能,现实社会中的艺术作品,只要被数字化,就能发挥想像,实施编辑,并且可以从分利用。
融合性:在数字技术的基础下,可以变化出多种状态,将不同的艺术形式融合在一起,没有限制。各种交融都是新的尝试,都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数字媒体艺术的内容
最近几年,数字和媒体之类的新字眼不断撞击着人们的视野,充斥这人们的思想。人们对于数字以及媒体本质及表象的认知虽然各有千秋,但是不外乎包含:动画、网络游戏、电信增值、数字电影、数字电视、手机电视、在线音乐、数字教育、数字出版等九大方面。一句话来概括,数字内容以互联网为媒介创意出不同形式的数字化来传播文化。
文章主要研究了平面设计元素视觉表现的多维化,笔者通过对于多维化的概念的了解,从各种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多维化的含义,并研究了平面设计元素多维化的表现手法,从而了解其传达出的具体含义。期待通过笔者对于该方面的研究能够帮助更多的人理解平面设计当中的感觉,从而使平面设计的意境能够更加顺利的传递。
关键词:
平面设计;元素;多维化;视觉效果
摘要:传统平面印刷媒体和以计算机、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是平面设计的视觉信息载体,媒体科技的革新正在影响着平面设计的创作方式和内容。本文阐述了在新媒体时代,平面设计与数字媒体技术进行融合及创作的现状、前景,媒体科技的迅速发展为传统平面设计注入了新的活力,平面设计师可以通过数字媒体技术来发掘新的发展空间,进行艺术设计创新。关键词:平面设计;媒体科技;融合;创作平面设计需要创新。在图像泛滥的年代,媒体科技空前发达,平面设计需要借助新技术突破自己的边界,增加作品的深度以获得信息的有效传达。相对于其他类型的艺术设计,平面设计的传播媒介范围相当广泛,具有良好的媒体适应性。在传统印刷媒体时代,平面设计从理论到实践已形成了完备的系统,在学科和专业建设上基本成熟。平面设计通过组织文本、图形、色彩等视觉元素的形式与结构,使情感和信息得到有效传达。平面设计是典型的边缘学科,作为设计艺术,以不同形式的媒介为载体,可以进行跨界组合。在传播技术层面,平面设计需要信息载体。现代媒体科技的发展,为平面设计形式和内容的创新提供了空间,平面设计所涵盖的范围还会继续拓宽。当前数字媒体技术革命使人类进入信息传播全球化时代,艺术设计正在经历“数字化生存”,平面设计的理论和实践层面也会面临变革。“人人都会平面设计”的这样一种说法,体现了平面设计的大众性和广泛性,其实平面设计应有的“深度”更需要研究和探讨,当前也最缺乏具有深度的作品。
一、媒体科技发展与媒体特性
从铅活字印刷,到摄影的诞生和照相排版技术革命,再到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媒体科技从未停止发展的脚步。新技术给平面设计造就了新的可能性,平面设计也参与了人类视觉传达史上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的过度。传统媒体是指计算机和互联网普及前的平面设计媒介,主要涉及书籍和招贴设计等印刷出版物,由于以传统印刷媒介为载体,平面设计也被视为一种传统的视觉信息传达设计。当前信息传播已进入数字时代,相对于传统的印刷媒体,数字媒体又被称为新媒体(NewMedia)。新媒体同样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计算机媒体、互联网、在线游戏、电脑光盘、交互式网站、智能手机等数码产品,均属于数字新媒体范畴。与传统媒体相比较,新媒体具有“数字化”“交互”“动态”的特征,信息传播时效性更强,而传统媒体具有线性和静态的特点,传播的时效性有一定局限。新媒体最大的特征就是数字化,数字技术把图像、文字、声音进行二进制编码(0和1),这是一种计算机数字语言。所有的素材文件资料都以数字的形式进行存储和输出,形成所谓大数据(Bigdate),应用于艺术设计创作和生产生活。数字媒体技术创造了全新的传播形式。对于平面设计而言,任何特性的媒体都具有可以利用的优势。在媒体科技与艺术设计不断融合的历史语境中,平面设计正在经历着变革和创新,当今的平面设计作为一种全新的视觉传达形式,需要重新思考和重新定义。
二、平面设计艺术、新媒体科技的融合与创作
现代平面设计是一部不断革新的历史。媒体自身也不断在进行变换、革新,新媒体也不例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数字技术平台上相互交叉与融合,逐步形成功能更加强大的媒体空间系统,对平面设计而言,媒体信息资源不可或缺。新媒体的演变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同步,计算机为平面设计师提供了创造性的工作方式。从第一台电脑在平面设计工作室中出现,到当前计算机网络的空前发达,数字化革命为平面设计开辟了新的领域,如互动网页设计、计算机动画、运动图形、实验设计,平面设计师需要学习和认识这些边缘领域。新媒体的出现为平面设计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产生了新的创作方向,对于描述这个时代的平面设计而言,“新媒体平面设计”是一个比较合适的概念,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网络设计、动态图像设计、印刷品设计等。新媒体平面设计师使用数据库进行创作,有广泛的艺术、人文资源可加以借鉴,自由度和创作空间更为广阔。数字媒体科技介入艺术设计行业,首先引发设计工具、方法的变革,设计作品的形态也变成了一种非物质的数字与信息。因此,设计师需要加深自己的知识和专业水平。新媒体平面设计作品会包含更多的内容,更多的可能性,作品的科技和创意含量也会增加,对于平面设计师来说,这是一大挑战。在融合新媒体科技进行设计创作的过程中,平面设计师应发挥媒体特性的优势,探索新的法则,创建具有个性化的、且具有唯一性的艺术设计语言,来彰显自己的设计文化和设计哲学,增加平面设计的深度。媒体技术革命为平面设计创新提供了机遇和挑战,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平面设计更需要多元化的想象以及创造性思维,把不同的媒体资源融入到自己的艺术创意过程中,努力保持技术技巧与艺术技巧的平衡。平面设计与媒体科技的融合,是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两者互为创新的动力和途径,李政道先生常说:“科学界所有重大难题的解决,都是由艺术想象所突破。”基于这一认识,我认为平面设计还会继续融合各类新媒体资源,艺术设计各领域之间也会打破边界,跨学科、跨媒体设计将是未来平面设计创作的方向。
三、结语
当今媒体科技空前发达,各类新媒体层出不穷,平面设计不仅要跟上美学的发展,还要能赶上科技的进步。平面设计师需要进行跨媒介设计创作,迅速掌握新工具,去学习新的领域,这是设计创新的前提。没有新事物、新鲜血液的注入,当前的设计就会僵化,新媒体科技正在变革艺术设计行业,这一改变要把我们引向何处?现在回答这个问题还为时尚早。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新媒体还在持续发展,从长远来看,与新媒体融合有益于平面设计创新。平面设计既然与媒体科技已经发生了联系,就不会再与之分离。
作者:高志国 单位:广东培正学院艺术设计系
参考文献:
[1]罗杰菲德勒(美).媒介形态变化[M].华夏出版社,2000.
[2]胡显章、曹莉.艺术、科学与文化创新[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3]张文俊.数字新媒体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关键词:信息技术;媒体融合;信息
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依赖于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其一的信息技术成了人们探索与追求新生事物的主力军。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它由各种单一性的模拟信息更新换代于今日的多功能数字媒体信息,是一个信息技术质的飞跃,这也正是科学家们不断探索研究实验的结果。国民正充分利用这一技术不断接受更多的新生事物,满足于人们不断需求的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1 信息及信息技术的含义
信息是指音视讯、消息、通讯系统传输与处理的对象,泛指人类社会利用报纸广电、互联网、通讯及手机等媒体以语言,文字,图像,符号等不同形式传递。在一切传递媒体和控制系统中,信息是一种普遍联系的形式,人们通过获得识别自然界和社会的不同信息区别于不同的事物,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凡是能扩展人的信息功能的技术都是信息技术,它主要利用计算机、现代通信手段、数字电视及多媒体技术等实现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显示信息及分配信息等相关技术,具有传递的信息量大,多样化,速度极快,不受地域限制等特点。
2 传递信息的媒体分类
信息内容以多种形式显示,大家都知道,主要包括语言,文字,图像,符号等,其传递信息的媒体主要包括广电,互联网,通信,多媒体手机等方式。1、广电数字业务是电视数字化和网络化的产物,其系统所有过程均由‘0’或‘1’组成的数字流。它不仅仅是传统上电视,而是能够提供广大消费者包括图像,数据,语音,点播互动等全方位的服务,具有广泛的电视会议,数据信息点播,视频点播扩展业务,同时具有互联网接入,远程教育,电子邮件,数据通讯,城市安保监控等多媒体信息增值业务。2、互联网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多台分散自治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介质互联,在网络操作系统和网络管理软件及通信协议的管理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人们可以在办公室,家里或其他任何地方,访问查询网上的任何资源,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满足了不同人的信息需求。3、通信网络由传输,交换和终端三大部分组成,人们的信息交流以语言,文字,印刷,电报电话至今日的丰富多彩的现代通信,它们正向数字化,智能化,综合化,宽带化快速迈进。4、多媒体信息技术是计算机与视频技术的结合,与所有现代技术一样有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它在概念上有控制系统和信息组成,依靠的是数字控制系统的电脑和当今音视频最先进的存储和传播形式的多媒体数字彩信。
3 信息媒体的融合
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全面采用,使信息内容都可以通过统一的编码进行传输与交换,所有业务在网络中将以‘0’和‘1’组成的复合数字码流来传递。网络融合的根本目之一是通过一个网络提供一个统一的业务,利用高宽带的光纤通信技术作为主要物理载体以有线或无线形式传递,将信息服务由单一业务转向文字,语音,数据,图像,视频等多媒体综合业务,已成现实,极大地为国家减少基础性的建设投入,并简化网络管理,减低网络运维成本等,这才是多媒体数字信息化技术传播的最佳动向趋势。总之,多媒体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健康发展利国利民,与世界信息传递接轨势在必行,相信未来的中国信息及信息媒体技术更加辉煌。
参考文献
【关键词】计算机 通信技术发展 前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通信技术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不仅突破了过去的通信上的局限性,更是使得人们交流沟通的范围越来越大。因为计算机通信在信息处理以及记忆存储方面的能力较强,当前,多数人都是依靠计算机来进行通信的,使得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1 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含义及类型
1.1 含义
所谓计算机通信技术,是基于计算机这个信息传输的平台,利用数据传输的方式,在各计算机之间进行信息的传递,从而实现计算机和终端设备间的信息的传输。
1.2 类型
根据不同的标准,计算机通信技术可以分为下面几种:
(1)根据传输的方式可以将计算机通信分为间接式和直接式两种。
(2)根据传播的领域可以将计算机通信分为广域式、局域式以及城域式三种。
2 计算机通信技术的特点
2.1 传输发效率比较高
计算机通信技术具有较高的传输效率,其信息的传输是依靠数字信息来进行的。一般情况下,计算机通信模拟可以传输1.8 亿个字符/分,而数字信息则可以传输48 万个字符/分。将两者进行对比,就可以清楚的了解到计算机通信技术其传输的效率明显比模拟信息的高出很多。
2.2 适应范围广泛,支持各种媒体
从适用性上来说,计算机通信技术具有非常广泛的适用范围。从形式上来看,计算机通信技术的类型多样,并利用二值信号来对信息进行传输以及再现的功能,可以在图像以及文字等很多多媒体媒介中得以应用。此外,还可以利用计算机通信技术来进行电视剧、电影、歌曲的下载,视频通话、通信、语音聊天等等。
2.3 传输快捷方便
由于计算机不同于模拟信号中所采用的脉冲进行数据传输,而是采用二进制的数字传输模式,因此其传输的速度较快。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光纤技术的铺设,计算机通信的速度将更加的快速便捷。
2.4 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性能
通过采用二进制进行数据传输,不但使得计算机通信的速度较快,而且还能够有效的对噪音进行处理。在对信息进行交流时还可以确保信息传输的质量。此外,计算机通信技术还可以促进计算机运行效率和传输通道流通性的提升,从而使计算机的运行更加的高效快速。
3 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现状
3.1 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发展
(1)微电子技术的运用。就微电子技术而言,其在通信领域中的应用非常的早,而且其在多媒体通信中的运用也非常的早,且获得了较好的发展和效果。目前来说,微电子技术拥有速率较高的分组交换设备(包括帧中继技术与异步传送模式两种。其中,前者更多的应用在图像传输和局域网内,后者则应用在广域网和局域网内。并且拥有非常简单的通信程序。
(2)光线通信技术的运用。光纤通信技术的运用,更好的促进了计算机通信技术的性能和传输的效率。但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数据通信速率的极大提升,新型的数据接口在网络技术中的速率和可靠性则更高,且为分布式,不仅有利于将局域网的传输速率向数量级别上提升,同时还有利于实现远距离间的信息传输,并更好的将局域网和城域网间出现的问题很好的解决。
3.2 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应用
(1)在即时通信中的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各种通信软件的开发,人们利用即时通信进行交流已经成为了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管是QQ、MSN、易信、微信、飞信,还是Email,微博等都改变了人们交流的方式,给人们之间的沟通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而这些软件的运行都是以计算机通信技术作为基础的,都是通过计算机通信技术,来实现手机或主机――终端手机或主机之间的信息的传输,进而实现通信,让人们能够及时的进行交流、沟通、办公、购物。
(2)在进行远程控制技术中的应用。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物联网技术的迅猛提升,智能家居行业更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计算机、电视以及电话等都可以与家庭的终端设备实现互通互联。人们只要利用语音、指令等就可以对这些设备进行控制,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而这些设备的控制则离不开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发展,必须以其作为基础。
(3)在多媒体技术领域的应用。通过将计算机通信技术应用到多媒体技术当中,不仅使得传统工业中多媒体技术的限制被打破,还可以使得多媒体技术转化为多媒体化的通信技术,促进视频、音频、数据一体化的实现。同时,因为实现了多媒体化通信技术,而促进了其它领域,如视频教学以及网络电视技术的发展。例如,通过视频教学中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对新的教学方法的喜爱,对知识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教师使教学的质量得到极大的提高,并降低教学的成本。
(4)在企事业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近年来,各企事业单位中都开始重视计算机通信技术在信息管理系统中的运用和发展,依靠对信息的管理来促进企业内以及企业间信息的交流,以及业务和贸易的往来,打破了传统的面对面的业务经营方式,极大的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工作效率的提升,同时也减轻了员工的工作负担,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4 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发展前景
经过计算机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从有线向无线发展,并可以从计算机间的单一通信转向了计算机和各种其他的移动设备,如手机等之间的互通。伴随着移动3G、4G业务的发展和普及,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应用在我国的发展前景非常的客观。有数据显示,具有较大潜力的智能手机、IPAD等手持终端设备给无线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提供了更为巨大的发展动力,而这些都需要计算机通信技术的支持。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可以充分的利用移动终端对网络进行访问、视频通信聊天、播放多媒体软件等等,甚至还可能会出现在与对方进行视频聊天的过程中,呈现出立体的影像,让人感受到身临其境的体验。此外,很多企业都凭借计算机通信技术实现了高效的信息管理,利用无线数据的传输来获得重要信息,而这些也都是以计算机通信技术作为基础的,因此,计算机通信技术必将向着更安全、更高效、问快速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宁波.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4(08).
[2]杨亮.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J].科学之友,2011(06).
[3]刘运城.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J]. 煤炭技术,2013(05).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会计;运用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7-0194-02
基础会计课是一门综合性的专业理论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以致用,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要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但我们目前的条件状况却并没有使其有发挥的余地,这在客观上限制了学生对它的巩固和提高。因此,作为教师就要在日常授课中注意多加强实践的训练,使学生学会思维方式,接受会计知识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形成习惯,这对他们会计课的进步是大有裨益的。现代教育技术是以现代学与教育的理论为基础,运用现代化科技成果和系统科学的观点与方法探求提高教育、教学效益的手段(如教学媒体,学习资源,传播手段与方法)和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理论与实践。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情感是学生学习中不可忽视的心理因素,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东西,也不是主观的东西,而是个体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过程。”学习者要真正学到知识,主要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与其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协商、交流、合作和本人进行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的。“情境”、“合作”、“学习”、“有意义建构”是环境中的四个要素。现代教育技术的许多特性,完全适合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这为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教育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特定环境设计也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实验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课堂教学正在发生根本的变革,不仅媒体的使用率大大提高,而且媒体运用的设计思想也有了根本的转变。把现代教育技术普遍应用于课程改革之中,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教育教学效率,而且也促进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基于以上的理论,我尝试在基础会计的教学中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一、在讲解含义的时候采用,使学生对关键词一目了然
在基础会计课程中,含义占了整本书的一半以上。如何让学生对含义全盘掌握,以前我们可能更注重的是“说”,但现在我们可以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来“看”。例如在新授“财产清查”这一含义时,学生普遍反映该含义太长,且不好记,很难一字一句把它背下来。我就在电脑上把这个含义打出来,“财产清查:是指企业、行政事业单位通过本单位各项财产物资、现金的实地盘点,以及对银行存款、债权债务等往来款项的核对,查明某一时点的实际结存数与账面余额数是否相符,即账实是否相符。”同时用不同颜色突出关键词。该含义的关键词为“现金,盘点,银行存款,核对,某一时点,账存数,实存数,相符”。在上课的时候,我先点出这个含义,出来的是两种不同颜色的文字。这样,学生对这个含义中的关键词可以比较直观地掌握。然后,我再隐藏其他文字,只留关键词,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组织这个含义。实践下来,大部分学生都能用自己的话把整个含义的要点完整地说出来,取得了预期的效果。通过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使学生能把冗长的含义抓重点记下来,既提高了效率,又加深了印象,学生们都反映很欢迎这样的一种教学方式。
二、在讲解凭证、账簿时采用,可以加强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
众所周知,基础会计中的凭证、账簿章节理论性强,可操作性也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教学只是停留在“教师讲,学生学”的模式,学生只能凭教师所讲授的内容来了解凭证、账簿的登记步骤,难以直观地掌握。如果通过现代化教育手段,其效果就大不一样了。例如,为了讲解好账簿的登记这一章节,我花了两个晚上做好了多媒体课件。运用了“Power point”,对账簿上数字的登入做了很多的预设动画效果,有飞入、空投、打字机等,同时,还对每个数字的登记通过设置文本框,设定了先后顺序,目的是把枯燥的账簿登记工作变得有意思,让学生能在兴趣中学到新的知识。在实际上课时,我运用这一课件,对总账的登记作了详细的阐述。学生通过我演示的多媒体课件,知道了总账登记的具体步骤,即先登记期初余额,然后登记本期发生额,而且对账簿中各个数字的登记顺序也有了清楚的了解,对各个数字的出处也一览无余。在接下来的实践操作中,学生们对专业技能的掌握更趋完善。
再如,在对外公开课讲授“错账更正方法”一节时,我同样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个课件中,我准备了大量的凭证、账簿,运用文字和图表相结合的方式,把每个表格中的数字都设置了文本框,动画效果,并且还用到了超级链接,还用到了幻灯片具体切换方式,有盒状展开、水平百叶窗、横向棋盘式等,让学生对三种错账更正的方法,特别是红字更正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如果用以前的教法,对这一节的内容用一节课的时间来完成是绝对不可能的。但通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这节课的容量大大增加。在一节课的时间里,我不仅完成了对三种方法适用范围的介绍,还详细讲解了三种方法的具体做法。并且从学生的反映来看,他们没有感到来不及接受,都对本节课的内容理解透彻了。在接下来的课堂练习中,学生大多都能正确地运用错账更正方法来更正错账,提高了他们的技能,为他们以后踏上社会奠定了基础。从课堂反应来看,看到数字飞来飞去,增强了学生的兴趣,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使整节课一气呵成。在接下来的评课中,很多听课老师都肯定了现代教育技术在会计学中的运用,纷纷觉得受益匪浅,使我更坚定了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多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信心。
三、在课堂小结中采用,可以让学生对整节课的内容进行巩固
在以前的基础会计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忽视课堂小结的重要性。有很多教师基本上是上到哪儿,就教到哪儿,铃声响了就结束,使整节课有头无尾。还有一些教师认识到了课堂小结的重要性,但通过口头表达,往往起不到较直观的作用。我同样尝试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巩固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还是举一个“错账更正方法”这节课的例子。在讲完了这节课的内容和学生课堂练习后,我要和学生一起来进行课堂的小结。我通过三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和学生开始总结,在电脑上显示出了这样的图示:
凭证未错,纯账错文字、科目或数字错画线更正法
凭证错,导致账错证上文字或科目错红字更正法
凭证错,导致账错证上数字错多记红字更正法
凭证错,导致账错证上数字错少记补充登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