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21 14:40:3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地震灾害特点,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P31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前言
汶川地震震中位于四川省西部青藏高原与盆地的结合区,该区内山高谷深,断裂发育,地质环境脆弱,为地震的次生灾害发育提供了有利条件。汶川地震后,在地震极震灾区及重灾区的沟谷及坡面,由大量崩塌,滑坡形成的松散堆积体,为泥石流的发育提供了充足的固体松散物质。由此可知,这些区域成灾条件极为优越。因此需要正确客观地认识汶川地震次生灾害的特点,根据这些震害特点采用科学、合理、经济、有效的工程预防措施进行防灾。
2.汶川地震次生灾害的主要特点
2.1山地灾害规模大,以崩塌泥石流为主
汶川地震直接造成的滑坡,崩塌总数达4到5万处,巨型滑坡达到30余处。震后造成的次生山地灾害隐患点约5000处,其中滑坡1701处,泥石流304处,崩塌1844处,不稳定斜坡1093处。
2.2形成数量较多,规模较大的堰塞湖
汶川地震后,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广泛发育,在加上地形上山高谷深的特点,大量崩塌滑坡形成的松散堆积物进入河流中,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据统计,地震重灾区内分布有257处堰塞湖,其中33个堰塞湖对下游具有严重的安全威胁。地震堰塞湖坝体由松散堆积物构成,强度较低,随着湖内水量的增加,承受的压力增大,直到坝体达到临界状态,发生溃坝。且这些堰塞湖沿河流成条状分布,其中一个发生溃决,下游的堰塞湖也将逐级发生溃决,其产生的洪水会严重威胁下游重要城市的安全。
2.3震后较长时间内泥石流活动活跃
汶川地震强烈的震动力使极震区内的山体大范围内震裂松动,形成大量的岩体破碎物质,约50亿~80亿立方。同时强烈的震动造成的数以万计崩塌、滑坡,这些崩塌滑坡发生之后,在滑源区和堆积区留下众多还可能发生局部变形破坏不稳定斜坡。这些为以后泥石流的产生创造了地质条件。震后灾区的降雨,会使那些地形陡峭,多面环山的地区在短时间内积聚大量的雨水,破碎的岩土体在突发而急骤的水流作用下,夹带大量泥沙与石块突然直泻,形成泥石流。已造成的泥石流事件有:2008年北川9.24泥石流,2009年都江堰汶川7.17泥石流,2010年四川8.13特大山洪泥石流,2011年茂县7.3泥石流。
2.4出现地裂,地面隆起现象
汶川地震中,山体和地面的破坏很严重,有的地方出现了较大的裂缝;还出现了在一般地震灾害调查报告中少见的地面隆起现象,其中某地的隆起量高达4米。
3.汶川地震次生灾害危害
3.1破坏山区公路,阻碍交通。崩塌滑坡这些次生灾害阻断了交通,掩埋了通讯设施,阻碍了救援人员及时进入震中地区实施救援。
3.2破坏山区的河流系统。滑坡泥石流所携带的岩土体进入河道,挤占压缩了河道,同时使河床抬升。地震形成的堰塞湖改变了河道的形态。
3.3严重威胁震区及震区河流下游地区的安全。震区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地质都较为活跃,为大型特大型泥石流灾害孕育了条件。
3.4严重破坏震区内的生态环境。震后震区的森林面积减少,地表,水土流失严重。
4.工程预防启示
4.1汶川地震造成的地质灾害,大多处于欠稳定或不稳定状态,水是再次形成次生灾害的重要因素。滑坡的产生,泥石流的形成,崩塌的发生等与水的作用密切相关,因此对地震形成的滑坡体,尤其是重要建筑物如水库堤坝、村镇、交通干线附近的滑坡、泥石流应建设水沟等排水工程,把滑坡区内的地表水汇集排除,并进行防渗处理。
4.2地震次生灾害较为严重的区域修建的铁路、公路等交通干线,在发生地震后是救援人员、物资进入灾区,伤员运出灾区的生命线,因此这些交通干线为了尽量免受地震次生灾害的影响,应尽可能以隧道的形式修建在岩层稳定的山体中或开阔的盆地和平原上。不宜采用沿河岸修建交通干线的方法。
4.3对于地震造成的堰塞湖,首先应修筑河流建筑保护物,防护堤岸、加固河床或用导流工程防止河流对河岸的冲刷,保护岸坡的稳定,防止岸坡垮塌阻塞河流;同时也要整理河道、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以防止堰塞湖溃决之后对下游地区造成重大损失。
参考文献:
[1] 徐梦珍 王兆印 漆力健. 汶川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链[J]. 山地学报, 2012年(04期).
[2] 鄢毅 王军 李鸿雁. 汶川地震区地质灾害特征及成生过程探讨[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9年(02期).
应急领导小组确定目前公司的两项主要任务是保证人员、设备的安全以及尽快恢复灾区通信,为政府和客户抗震救灾做好支撑。ASB抗震救灾应急领导小组已经在第一时间联系四大运营商集团公司,表示ASB已做好准备,将全力支持各运营商的灾后救助和恢复。
在受灾严重的四川、甘肃、陕西等省份,ASB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坚守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帮助运营商整修机房、调整电路。为应对可能发生的余震对通信的进一步影响,各分公司已安排工程师和技术专家进行24小时值守,对突发通信事件给予快速响应和支持。在四川救灾一线,四川网通S12关口局于12日下午16:00左右出现话务异常,ASB工程师赶赴现场值守并监控话务变化,至当天晚8点左右情况好转,系统稳定,13日凌晨1点完全稳定。四川联通传输设备中断严重,两个骨干环网西北环和九环线已中断,为确保安全,ASB协助用户将传输网管迁移至室外的帐篷内,在室外职守并检查设备中断情况,同时协助用户连夜调整电路。
经过艰苦努力,ASB成都分公司的通信设备抢修队伍已经于15日晚19:55分,成功抢通地震中受灾严重的德阳市孝德镇的第一个电话。ASB成为第一个协助运营商恢复德阳地震灾区电话的设备供应商。
5月14日上午10点,通往德阳灾区的主要干线公路抢通,ASB四川抗灾小组第一时间紧急调用四川现场设备,组织抢修人员克服重重困难于15日抵达德阳市孝德镇,与运营商一道选取孝德镇的2个机房作为语音网关的改造点。经过四个小时的艰苦努力,救灾小组强行撬开机房门,冒着垮墙的危险进入机房紧张开展工作,终于在15日晚19:55成功打通灾区通信抢修的第一个电话。紧接着又于21:50分将另一个机房成功调通。ASB在不到22小时的时间里,共恢复灾区通信3072线,为救灾工作提供了重要的通信保障。
14日,从ASB总部调运至四川的第一批紧急调拨的70套传输设备抵达成都。同时,公司组织青岛工厂重新制作数据和配置文件,紧急生产100套小灵通基站设备,已空运至成都。
汉旺镇位于德阳市西北部,是德阳市受灾最为严重的乡镇之一,其境内建筑物在地震中百分之百倒塌,通信设施也损毁严重。在此次抢通汉旺镇通信的过程中,ASB部署了其室外型CRSU,CRSU精简紧凑、安全坚固、环境适应性强、兼容性好、组网灵活、安装维护简单,能够提供交换、数据、传输和监控等众多功能,非常适合目前地形复杂、分布散且组网要求灵活的受灾城镇通信网络建设的需要。
据坐镇成都进行现场指挥的ASB董事长袁欣介绍说:“由于汉旺镇受灾严重,抢修队伍遇到了很大困难。工程技术人员克服交通不便、食物短缺以及各种恶劣地质、天气情况的影响,在短短一天内抢通了汉旺镇的第一个电话,为抗震救灾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
关键词 广播电台 公共危机 社会抚慰 社会组织 社会动员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汶川大地震突然发生。在地震灾害发生后的最初时刻,由于灾害造成的其他信息获取途径短暂失灵(如因地震造成手机、小灵通无法使用等)、或者因人们无法正常地从其他途径获取信息等情况下(如因躲避灾害无法收看电视、上网等)。广播的快捷性、便利性、权威性和互动性等媒体特质发挥得淋漓尽致,使广大群众第一时间了解到大量关于地震的报道,并通过热线短信等即时互动方式搭建起了信息平台,协助政府将恐慌的社会情绪有效缓解,正确引导了舆论。在余震不断的日日夜夜里。成都人民广播电台(以下简称“成都电台”)“我们在一起”这个因突发自然灾害而诞生的并机播出的特别节目,与灾区人民、救援一线和帐篷里的人们度过了许许多多不眠之夜。成都电台与其他所有媒体一道抚慰了成都、感动了成都、沟通了灾情、寻访了亲人、动员了社会力量救助灾区……。在这个共赴时艰应对危机的过程中,广播电台也由一个常规的新闻传播载体,演变成为一个具有社会抚慰、社会组织与社会动员功能的传媒力量。
本文以地震灾害发生后的时间为基本线索(截止5月25日),粗略勾勒出成都电台在这期间所发挥的社会抚慰、社会组织、社会动员这三大特殊作用,并从今后维护公共安全的角度简要提出了一些思考。
一、公共危机发生时,需要一个能第一时间安抚人心、维护稳定的大众传播媒体
广播应对危机的快捷性以及随时随地收听的便利性,成为此次成都地区对抗灾害最有效的信息应急手段,成为一个最好的“心理医生”,有效抚慰了社会大众“恐慌”的内心。
1 灾害突然发生,当其他的信息渠道失效或无法利用的情况下,成都电台第一时间沟通了大众并了地震的确切消息。感动了成都,抚慰了成都。5月12日14:28分地震发生的瞬间,各大运营商的通讯服务网络瞬时中断,成都数百万人顿时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所有的通讯中断,这才发现平时最火的第四媒体——手机,脆弱得不堪一击……,第一反应就是需要我们媒体人的时候到了。”14:55分,也就是地震发生后第27分钟。成都电台交通广播(fn91.4)主持人孙静在直播间发出了成都媒体第一声关于地震的消息播报:“各位朋友下午好,这里是成都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广播fn91.4频率,我是孙静,现在你听到我说话的口气,肯定现在我们心里的感觉是一样的,虽然现在我们没有见面。但刚才那一刻,让我们感觉到了生活在这个世界是多么美好……。还好让我喘口气,我是一路上跑上来的,你们都还好吗?告诉我你们在哪里?……刚才大家都吓着了吧。我也感到了摇晃,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请千万不要害怕,更不要慌张……”。播报后,恐慌迷惘的社会情绪得以有效缓解。一位听众通过座机打进热线对孙静说:“孙静你是好样的,今天你感动了成都,你也要保重!”
2 成都电台迅速连线政府、市民与灾区,构制了一个无形的信息网,让市民及时了解了全局,稳定了人心,维护了社会稳定。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成都电台记者迅速分赴市政府、地震局、应急办、医院等单位和都江堰重灾区,以电话连线方式率先发回多个报道。15时18分21秒。成都电台记者从市区盐市口发回现场连线报道,介绍所处位置地震发生时的具体情况和市民感受;15时18分和16时44分,记者从市道路交通指挥中心发回现场录音报道,介绍市区各主要路段交通状况以及各高速路口、机场情况;16时20分50秒。记者从成都市九医院发回现场录音报道,介绍地震时大楼摇晃情况及采访市民感受;17:49分,成都电台记者从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连线成都电台。介绍市政府主要领导在紧急研究部署抗震救灾工作;17:58分、18:07分、19:48分,成都电台记者从四川省地震局抗震救灾指挥部发回连线报道,介绍省地震局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关于地震的新闻会情况以及权威信息;18:19分。成都电台记者从成都市应急指挥中心连线成都电台记者。介绍市长葛红林在市应急指挥中心指挥抗震救灾指导抗灾工作。成都消防队公安、消防干警前往灾区参加抗震救灾工作。据统计,成都电台5.12—5.21期间累计播出各类消息40000余条,播出新闻稿件400多篇,连线和自采稿件报道约4800条。“成都市委宣传部日前赞扬,这次成都电台及时准确公开信息,消除公众恐慌。维护社会稳定。”
二、公共危机发生时,需要一个能及时传递政府声音的大众传播媒体,应对危机发生后的各种自然的或a为的“次生灾害”
广播作为政府权威信息的平台,及时传播了政府的声音,沟通了灾害危机中的政府与大众,与其它公共媒体一道。构筑起对抗灾害与谣言的“心理防线”。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地震灾害发生后,广播电台不仅第一时间安抚了大众,且作为政府权威的信息平台,有效构筑起对抗灾害与谣言的“心理防线”。
政府是民众的主心骨,广播对政府声音的及时传递,增强了民众对抗自然灾害的信心与勇气。5月12日下午。成都电台分别于16:56分、17:03分、17:07分、17:28分、17:37分、18:17分、18:35分、18:52分共八次率先通过4个并机频率滚动播出成都市政府一号公告(其后成都电台均在第一时间播报了政府的第二、三、四……号公告)。成都市政府的公告对于广大成都市民而言,起到了非常重要的镇静作用。不仅让广大市场安心,而且还从心理上应对灾害找到了心理依靠。值得一提的是,14日,成都电台在都江堰重灾区断电断水及通讯中断情况下,应都江堰抗震救灾指挥部紧急请求,率先播报了《都江堰市委市政府告都江堰广大市民一号通告》,对稳定重灾区公众恐慌情绪,配合政府抢险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自然灾害并不可怕,比灾害更可怕的是谣言。5月14日上午。社会上谣传都江堰化工厂泄漏、紫坪铺水库险情,成都出现生活物资抢购风潮。上午10:35分。成都电台记者从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发回连线报道,市人民政府防汛指挥部办公室主任介绍紫坪埔大坝情况,同时告诉大家,紫坪埔大坝坝体安全,不会给成都造成危险;11:30分,成都电台播发了都江堰抗震救灾指挥部宣传提供的关于有传言“化工厂泄漏、叠溪海子和紫坪埔险情”的紧急辟谣通告。滚动播报后,成都社会情绪逐步稳定。
以上事例证明,当灾难来临时,真正能做到无孔不入、无处不在的只有广播媒体。其便利性是其它媒体很难比拟的。由于播报及时、信息来源可靠。因此在震情初期起到了迅速缓解社会情绪的重要作用。之后的播报更让公众全面同步地了解到最新灾情发展和政府举措,很好起到了稳定人心、辟除谣言、引导舆论、帮扶群众的作用。
三、公共危机发生时,需要一个直接、方便、易得的整合信息平台
广播作为“桥接”各种通讯及技术手段的公共互动信息通道。沟通、组织和发动社会各方力量。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合力对抗地震灾害。手机、小灵通、固定电话与短信这些现代通讯手段,一旦与广播电台的迅速、直接和便利结合起来,可以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对抗地震灾害。5月12日下午,成都电台抗震救灾特别节目《我们在一起》开播后,电台热线和短信蜂拥而入,广大市民的寻亲热线、报平安短信、志愿者报名电话等源源不断,迅速汇集成了一个海量的市民信息互动、救灾物资供需平台。
1 成都电台在特殊情况下,成为了民众之间沟通的快捷平台,起到了“心连心”的作用。5月12日下午15:20分,红星路机关幼儿园来电:“请各位家长放心,我们已将所有孩子转移到操场上,老师就在旁边,他们都很安全。”自这个热线开始,各种电话和短信蜂拥而来,如“温江一切都好”、“新都没有问题”、“都江堰情况比较糟糕”等等。由于当时通讯中断,节目热线和短信成了市民沟通亲情的信息平台。从12日至21日,仅短信就有六万多条。成都电台通过有序组织播出和信息及时反馈,充分体现广播互动交流的特性,为稳定民心、搭建空中爱心交流平台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有效协助了政府抗震救灾工作的开展。
2 成都电台成为沟通民众力量救灾的“临时调度与救援平台”。实例1:12日晚22:00电台应市交委请求,播出了“向社会征集150辆大客车、200辆大货车用于救灾,在茶店子、金沙、北湖车站集结”的信息,不到半个小时,市交委反馈电台:车辆征集数已满足需要;凌晨1:00电台又应市交委要求播出了“需要大量出租车集结运送都江堰伤员”信息,播出后10多分钟后。去都江堰高速公路人口即被大批出租车堵死。由于当时交警尚未接到放行通知,因此有司机将此情况通过热线反映,电台立即反馈给相关部门。很快成灌高速开始免费通行。及时打开了救援通道。实例2:13日凌晨1:00,市建委在电台:“征集社会挖掘机、破碎机、千斤顶、重型吊车用于救灾”,10多分钟后,所需车辆数即告征集完毕,不需要再播出,但当时仍有车辆源源不断开来。甚至包括金堂等地车辆都开了过来。另外,市妇联、市红十字会也多次通过电台节目向社会征集志愿者和车辆,均在播出后很短时间即完成征集。实例3:新都瓜农李海波来电。“我有30亩蔬菜基地,每天出产3000斤黄瓜和番茄,望能提供给灾区。”电台播出后,志愿者组织了近万斤蔬菜送往灾区;实例4:一位货车司机在江油至成都的路边上发现一个孕妇处于困境后致电电台。春熙路商会刘先生听到节目后立即联系救援,请求江油熟人进行搜寻,结果顺利找到受困孕妇并送入医院。
3 成都电台成为沟通灾区物资需求与组织救灾物资的“供求信息平台”。实例1:彭州、阿坝、广元、绵竹等各地政府在抗震救灾期间均打方电台热线,告知当地灾区所需的救灾物资种类、数量等信息、消息播出后,源源不断的物资供应者,如九鼎药房,永乐电器、国美集团、置信集团等等迅速和电系,提供了十几万到数百万不等的急需物资送给相应受灾地区。截止到5月25日,已经发送24车次,运送救灾物资20余吨。实例2:地震发生后,民间驾车去灾区的志愿者越来越多,随着路况咨询热线和短信量急剧上升,以即时路况信息为老本行的交通广播台敏锐意识到这已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政府救灾行动。成都电台记者在了解清楚道路交通应急管制通告以及路况现状后,15日17时02分开始滚动播报市公安局关于道路交通紧急管制的公告,有力配合了政府抗震救灾工作的统一行动。
4 成都电台在车站、公园、社区等设立的广播落地点,有效发挥了“社区效应”,用广播的“链条”整合了社会大众。地震发生后,成都电台近两年来在成都市区多个公共场所建设的广播落地点发挥了意想不到的重要作用。这些落地点覆盖了车站、公园、社区多个人流量集中、聚集度高的区域。震后,合作方纷纷向电台反馈了各类情况。如公交集团站务分公司反映:地震发生后,五桂桥、金沙、茶店子等场站的候车乘客和司乘人员高度关注广播,许多乘客静立倾听,还不断要求提高播放音量,并久久不愿散去。由于广播的存在,人流很大的候车区域没有造成恐慌和拥挤,分公司经理对成都电台的广播落地举措给予了高度评价;浣花溪公园管理处反映:地震发生后,公园内的电台广播吸引了10多万人伫足倾听,余震期间,园内夜间平均留宿的5—6万群众几乎通宵收听广播,随时关注最新播报信息。
以上事例充分说明,在公共危机时刻,广播可在第一时间及时打开广大公众信息接收渠道,并可以其快捷权威的信息迅速起到稳定人心、引导舆论的作用,同时还以高度的互动性起到供需互通、组织救援的作用,在政府应急机制中是不可缺少的关键组成部分。
四、重要启示:未来“危机应对”与“传播安全”的战略思考
通过对成都电台在地震灾害发生后所发挥的特殊作用的研究,启发我们必须重视今后应对突发危机事件的传播安全问题。危机发生后,问题的重点不是危机应对时要不要传播的问题,而是我们是否有绝对可靠的传播系统问题。
1 应对危机的信息传播系统“技术安全性”如何?是否可以应对重大的自然、社会与战争等危机?成为永不消失的电波?
此次地震灾害中,在其他通讯手段失灵或不可得的情况下。广播因技术可靠没有因为地震而瘫痪,以其信息的快捷性、收听的便利性和及时互动的简便性,显示出在对抗灾害等突发危机发生时的强大优势。由此,我们不得不深思:当突发的公共危机发生时,一个技术上不会瘫痪、及时传播且方便获得信息的渠道是多么的重要。为此,我们不仅要从和平环境的常态角度思考大众传播媒体技术先进性的发展问题,更要有一个应对突发危机事件的视角去考虑传媒技术稳定性的问题。
2 应对危机的信息传播系统的“心理安全性”如何?是否能处变不惊,沉着应对危机事件,有效沟通、组织与动员社会各方的力量。
成都电台此次能在第一时间感动成都安抚人心,迅速传递政府声音,及时沟通各方力量,这是与有一个响应政府、处变不惊、训练有素的领导管理体系与记者队伍密不可分的。由此,我们已经看到:在技术安全性的前提下,一个能与政府随时随地保持一致的、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传播系统更为重要。
3 未雨绸缪,常抓不懈,构建一个坚强的“应对危机”的社会公共“传播安全”系统。
总之,我们认为:只有未雨绸缪,常抓不懈,才能构建一个坚强的“应对危机”的社会公共“传播安全”系统。这个“传播安全”系统应具备以下一些特质。
*可靠性。无论发生何种自然的或社会的危机事件,技术上有保障,队伍上心理素质好,能够有效配合政府安定人心,维护稳定。
*公共性。能够在第一时间,在最恶劣的条件下,最大限度覆盖全社会人口,能真正把有效信息传递到大众。
*易得性。大众能在任何最恶劣的情况下,随时随地就近获得该媒体提供的权威、准确的和及时的信息。
*权威性。该系统的信息具有权威性,能对抗任何渠道传播的谣言,最大限度取信于民。
*互动性。该系统不仅能够上情下达,而且还能下情上达。在危机爆发后最短时间内形成一个有效畅通的公共平台,起到沟通、安抚和动员的作用。
关键词:灾情信息;分类编码;互联网;鲁甸地震
中图分类号:P315-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666(2016)04-0664-09
0 引言
当破坏性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需要了解灾区的破坏情况,包括人员伤亡、房屋破坏、生命线工程破坏、次生灾害等,这些信息通称为灾情信息。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移动通信网络应用已日益普及,互联网以其时效性高、互动性强、海量信息、资源共享等诸多优势在信息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朱艳,李文学,2011)。当地震发生后,大量信息会在互联网上迅速传播,来自互联网的灾情信息种类繁多、来源广泛、形式多样(徐敬海等,2010)。因此,如何建立一个合理的分类体系,如何制定一个科学的编码规则和结构,如何将这些多源复杂、离散异构的互联网灾情信息进行分类编码存储,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加工分析处理为应急响应提供参考,为抗震救灾提供服务,已成为应急信息服务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1 基于网络的地震灾情信息特点
通过对互联网中传播的地震灾情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其主要具有以下5个特点:
(1)信息内容的复杂性。由于互联网传播内容的自由度高,使得互联网所蕴涵的地震灾情信息内容更为复杂多样,一方面灾情信息内容涉及面多而广泛,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等,应急响应、救灾情况等信息与灾情信息并存。另一方面,互联网信息病毒式的传播模式增加灾情信息真实性辨别的难度,网络地震灾情信息虚虚实实、真假难辨。
(2)表达方式的随意性。互联网中传播的地震灾情表达形式较为口头化和随意化。由于灾情信息上报者主要是灾区当地政府部门、媒体、民众等,他们大多不是地震行业从事者,也没经过专业化培训,对科学规范标准的地震破坏、地震烈度等表达方式不熟悉,并且信息上报者文化、性别、年龄、所从事行业各有差异,上报的灾情信息表达方式参差不齐,最终呈现在互联网中的灾情信息表达形式多样随意性较大。
(3)传播载体的多样性。互联网中地震灾情信息的传播载体兼具文本、表格、图片、语音、视频等富媒体模式。在移动智能终端的广泛普及下,无线网络覆盖范围越来越广,基于互联网的地震灾情信息已不局限于图文方式,在地震发生后各种文字、图形、音视频等多媒体灾情信息在互联网中广泛传播。
(4)传播速度的及时性。基于互联网的地震灾情信息的获取和传播具有快捷方便的特性。建立在互联网中传播的所有灾情信息都是数字化的,其生成过程和传播速度都较快。不同的信息形式可以方便地互相转化,运用多媒体技术把图文、表格、声音、视频有机地结合起来,多媒体化的信息生动、形象,增强了传播内容的感染力和真实性。信息通过互联网可以及时、全方位的反复传播,使人们很容易在较短的时间内受到影响。
(5)影响效果的交互性。基于互联网的地震灾情信息传播的方式已不再是单向行为,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人们不再是单纯的受众,他们可以在收到灾情信息后,及时反馈自己感知或掌握的信息,并可与许多人在网络上相互交流和互动,这过程中产生的信息各式各样,由于个人感知和掌握的信息不一,导致信息在交互传递中发生偏差,真假难辨。
2 基于互联网的地震灾情信息分类
2.1 分类目的
对地震灾情信息分类的目标是实现从多源异构和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摘取受灾程度信息,快速形成灾区范围和受灾程度评估图,以便尽快采取合理的地震应急决策和救援力量部署。根据互联网灾情信息多源异构、离散复杂的特点,按照设定的原则和方法对不同网络渠道上基于不同方法获得的灾情信息进行科学分类,解决灾情信息的界定问题,如哪些属于地震灾情信息;哪些是地震后出现频度最高、出现最及时、对评估受灾范围和程度最有效的灾情信息。通过分类,将这些口头化、随意化的互联网灾情信息与规范的学术化、标准化的地震烈度、破坏等级关联起来。本文所研究的灾情信息分类就是要在标准规范和市井大众之间建立一座桥梁,把市井大众的互联网灾情信息最终转为标准规范的地震破坏等级或地震烈度。
2.2 分类原则与方法
互联网地震灾情信息具有复杂、多样、随意的特点,其信息分类既要遵循《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GB/T 7027―2002),也要兼顾灵活性和实用性。根据地震灾情信息的复杂特征和标准体系研究的特征,要求地震灾情信息的分类体系既要有系统性、确定性特征,又要有可扩充性的特点。因此分类按下列原则进行(白仙富等,2010):①实用性原则:分类的主旨是为地震灾情会商服务,这些信息要能为地震受灾范围和程度快速圈定服务;②习惯性原则:考虑灾情信息分类不是针对专业、行业化的信息分类,面对的是多源异构、不规范、不专业的信息,是针对习惯的、日常的、大众的信息分类,为了分类结果与信息来源的高度匹配,分类时特别考虑这些信息在日常使用或出现的习惯性;③精简性原则:同一类灾情信息从逻辑上可能涵盖无数条下一个层级的信息,在分类时从使用的角度出发,紧紧抓住灾情这一关键指标,而且是地震发生后在不同层面上出现频率最多的信息;④兼容性原则:充分考虑国内已有地震信息或者其他相关信息的继承性和实际使用的延续性;⑤可扩展性原则:互联网灾情信息来源越来越广、内容越来越多、传播技术手段越来越先进等特点,应为新技术应用产出信息及新需求的分类保留扩展能力。分类方法参考以往研究对灾情信息的分类情况,结合互联网地震灾情信息特征及应用需求的特点,采用最基本、最常用的线分类方法(刘植婷,2004),按选定对象(关键词)的属性作为划分基础,将其逐次地分成相应的类目。
2.3 分类结果
互联网地震灾情信息分为震感信息、人员伤亡信息、房屋破坏信息、生命线工程破坏信息(包括电力、通信、交通、供排水、水利工程、燃气、输油系统)、地震地质灾害信息、其他次生灾害信息(苏桂武等,2003)共6个大类。
震感信息是指地震发生时人的直观感受和看到的器物反映,不同烈度区人的感觉不一样,比如明显震感、头晕、惊醒、惊慌、摇晃、颠簸、抛起、摔倒等这些感觉;同样,在不同的地震下器物反应也不一样,比如悬挂物摆动、门窗作响、器皿翻落、铁轨弯曲等。
人员伤亡信息是指因地震直接或间接造成的人员伤亡信息,包括死亡、失踪、重伤和轻伤信息。人员伤亡信息是最为关注的灾情信息,也是地震发生后来源最多、流传最广的信息。
房屋破坏信息是地震造成的不同使用类型的房屋的破坏信息。地震后从不同渠道得到房屋破坏信息主要为民房、学校、医院、其他公房、厂房、寺庙、棚圈等破坏信息。
生命线工程破坏信息主要包括电力系统、通信系统、交通系统、供排水系统、水利工程、燃气系统、输油系统等破坏信息。
地震地质灾害信息是由地震引起的次生地质灾害或灾害链信息,最为常见的有滑坡、崩塌、滚石、落石、塌方、堰塞湖、喷砂冒水、地裂、塌陷等,在实际调查工作中,往往把崩塌、滚石也都归并到滑坡中。
其他次生灾害信息是指地震引起的非地质类的次生灾害,比如水灾、火灾、毒气、爆炸、放射性污染等。但是,这一类信息往往和地震烈度没有很明显的关联关系,但作为灾情信息分类的完整性和灾情信息的特征看,这些灾情信息也是来源比较多、传播比较远、影响比较大的对地震受灾范围和程度的判断也有辅助作用。
基于互联网的地震灾情信息分类如表1所示。
3 基于互联网的地震灾情信息编码
3.1 编码目的
针对互联网中获取的地震灾情信息具有复杂多样、分散异构、交互兼容的特点,编码的目的是利用通俗简单的字符串和数据描述语言表来代替复杂异构的互联网地震灾情信息,建立一套标准化、规范化的灾情信息编码机制,实现灾情信息的科学化、标准化、通用化管理(曹彦波等,2010),为计算机系统实现互联网地震灾情信息分类存储、统计查询、分析研判等功能提供技术基础,在地震应急响应中能快速、高效、有序地开展灾情汇集、处理、分析工作,从而有效提高灾情信息服务保障能力(聂高众等,2012),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灾情会商、影响场判定以及应急救援指挥决策工作。
3.2 编码原则
在对互联网地震灾情信息编码过程中,应紧紧围绕方便计算机存储、查询和使用,服务于灾情会商、影响场判定的目的,结合互联网地震灾情信息特征及应用需求的特点,通过对互联网地震灾情信息关键词和程度词进行分析与规范,制定出适合实际应用的互联网灾情信息编码规则,本文按下列原则进行编码:①唯一性:在互联网地震灾情信息编码体系中,每一条灾情信息仅对应一个代码,编码所表示的对象或对象集合必须具有唯一性(马晓萍等,2002);②合理性:互联网地震灾情信息编码结构要与其分类体系相适应;③实用性:设计的代码要尽可能地反映编码对象的特点,有助记忆,易识别,便于计算机系统进行处理和使用;④灵活性:编码要具有灵活性,当新增或删除一个分类的编码时,不应影响整体的编码体系;⑤可扩展性:编码结构要具有可扩充性,结合地震灾情信息来源越来越广、信息量越来越大、技术手段越来越先进的特点,以及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应为新技术应用产出信息的编码留有余地,保证其扩展能力。
3.3 编码方法
利用层次码编码方式设计的互联网地震灾情信息代码由类别码和描述码共同组成。类别码表示地震灾情信息的类别标识,类别码有大类码和小类码之分,用于唯一地标识受地震影响的元素类别;描述码是对某类物体受灾情况进行描述,反映了受影响的元素的破坏程度(郑向向,帅向华,2012)。
3.4 编码结构
灾情代码结构如图1所示。第一位是大类码,它表示地震造成破坏的大类,如震感、人员伤亡、房屋破坏等;第二位是小类码,代表了遭受破坏的某一大类下面的小类,如房屋破坏下的民房、教育系统、卫生系统等不同行业房屋的破坏情况;第三位是描述码,描述受到地震影响物体的破坏程度。
在灾情编码中,类别码由大类码和小类码组成,类别码代表对应的灾情类别,为两位字母,第一位为大类码,第二位为小类码,如仅有一类,则小类码用a表示;描述码代表物体受地震影响的破坏程度,由一位数字组成。互联网地震灾情信息编码如表2所示。
4 实际应用
2014年8月3日在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在这次地震应急工作中,我们依托云南省地震应急指挥中心技术系统,利用灾情信息收集平台,快速在网络上收集震感、人员伤亡、房屋破坏等灾情信息,共计收到各类灾情信息309条,其中震感信息17条、人员伤亡信息119条、房屋破坏信息68条、生命线工程破坏66条、地质灾害35条、其他灾害信息4条。将收集到的灾情按照本文提出的互联网地震灾情信息分类体系和编码结构,进行分类编码。根据每一条灾情的关键词和受灾程度,按照上述分类体系中每类灾情信息的5种受灾程度,用编码结构中的1~5表示,其中1代表一般灾区、2代表轻灾区、3代表中等灾区、4代表重灾区、5代表极重灾区,大致对应地震烈度的Ⅵ、Ⅶ、Ⅷ、Ⅸ、Ⅹ度。结合灾情信息的地理位置,利用聚类分析、插值分析等一系列空间处理算法模型在GIS平台上反演本次地震造成的受灾范围和受灾程度分布图,并与中国地震局的地震烈度分布图做对比,如图2所示。
由图2可见,通过分类标注和绘制的基于互联网地震灾情信息的灾区范围和受灾程度分布图,与实际调查的烈度分布图的范围和受灾程度较为接近,基本满足地震应急评估需求。地震发生后,通过计算机系统在互联网上快速开展灾情信息收集、分类编码、分析研判工作,为参与地震应急的部门和单位快速提供可视化的灾区范围图,体现出互联网地震灾情信息分类体系和编码结构的实际作用和价值。
5 结语
互联网地震灾情信息分类的核心目标是实现在互联网地震灾情信息与地震破坏等级或地震烈度之间建立桥梁,将口头化、随意化的互联网灾情信息与规范的学术化、标准化的地震烈度、破坏等级关联起来,既解决了灾情信息界定和分类问题,又解决了受灾严重程度区分问题。互联网地震灾情信息编码的核心目标是将复杂异构的互联网地震灾情信息转换为计算机系统能识别的语言,为计算机系统实现灾情信息分类存储、统计查询、分析研判等功能提供技术基础。同时提高互联网灾情信息处理能力,快速产出灾情信息服务产品,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灾情会商、影响场判定以及应急救援指挥决策工作。
互联网地震灾情信息分类和编码成果在鲁甸地震中的初步应用体现出了分类体系和编码结构的实际作用和价值。分类和编码成果可应用于地震应急响应、处置和决策的灾情信息汇集处理、分析研判工作,提高灾情信息服务保障能力,还可以依据分类体系和编码结构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灾情速报。基于互联网的地震灾情信息分类编码方法目前还处于初步研究阶段,灾情的种类和描述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扩充,灾情的受灾程度与地震烈度的对应关系需要在实震应用中不断改进和完善,以便其更好的在灾情信息处理分析和应急指挥决策中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白仙富,李永强,陈建华等.2010.地震应急现场信息分类初步研究.地震研究,33(1):111-118.
曹彦波,李永强,胡秀玉等.2010.地震现场灾情信息编码研究.地震研究,33(3):344-348.
刘植婷.2004.信息分类编码标准化研究综述.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4):50-52.
马晓萍,肖学年,张坤.2002.基础地理信息分类与编码原则和方法研究.测绘标准化,(1):1-5.
聂高众,安基文,邓砚.2012.地震应急灾情服务进展.地震地质,34(4):782-791.
苏桂武,聂高众,高建国.2003.地震应急信息的特征、分类与作用.地震,23(3):27-35.
徐敬海,聂高众,刘伟庆等.2010.多源异构地震灾情分类与编码研究.灾害学,25(增刊1):286-290.
关键词:地震应急;GIS;空间决策支持系统
中图分类号:K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11-0375-02
1 引言
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又一次提醒我们对地震引起足够的关注和研究。地震灾害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自然灾害之一,所造成的损失相对于其他种类的灾害也更加严重。地震研究不仅包括加强地震预报和抗震研究,也包括对震前的灾害预测,震后灾情损失的快速判断,地震中救灾活动的管理、组织。但现阶段,研究者还不能准确地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而现代社会,网络和交通日益发达,城市系统由不同层次、不同部门的子系统共同构成。地震灾害对其中某一子系统的破坏还将波及其他子系统的功能运转。因此,地震灾害所带来的破坏力和毁灭性巨大,而地震应急研究应该从整个城市综合考虑,将不同部门、研究机构组织到一起进行综合性抗震应急研究。
一个城市或一个区域,其综合防治所包含自然方面、建筑物方面、社会方面等等内容。这些方面都影响到地震灾害来临时一个地区会受到的影响。在具有强烈时变性的紧急状况下,要协调、组织这样的一个应急系统,仅仅通过电讯和文书是不够的,而是需要一个具有强大的储存、分析、显示功能的管理系统。许多国家借助GIS技术开始实现这方面的工作,而GIS本身在决策支持上的局限性,又促使了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本文通过对空间决策支持系统内容、功能等和地震灾害中救灾活动的特点的介绍,说明空间决策支持系统在地震灾害中应用的优势。
2 地震灾害和地震应急工作的特点
2.1 地震灾害
减轻地震灾害是城市和区域防灾的一个重要课题。地震灾害的特点是难以预测,突发性强,造成的损失极大。随着各国学者和研究机构对地震的研究不断深入,地震学和抗震技术的发展己趋完善,人们开始在地震灾害应急的组织、决策方面开展工作,以提高地震应急管理、决策能力,减少地震的损失。如何在地震发生的最短时间内,安排好各级人员调配、组织抢救人员、协调救援物资配送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一个事先有组织的系统来解决。基于GIS的SDSS,这一面向空间问题,解决半结构化、非结构化决策问题的系统,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2.2 地震灾害应急工作内容
目前各国研究减轻地震灾害的主要集中在三个途径:提高地震监测预报水平、加强震害预防能力和提高地震紧急救援水平;其中提高地震紧急救援水平是三者中较为现实且投入较少、见效较快、实效显著的手段。从理论上讲,地震应急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系列有限时间约束条件下的决策与决策实施过程的集合,因此在一定的时间约束条件下,各种决策是否科学合理和各种决策的实施过程是否及时有效,是地震应急工作成败的关键。中国早在2006年就了《国家地震应急预案》,在四川汶川等地发生的8.0级地震灾害中,虽然地震灾害破坏严重,震后次生灾害不断产生,但由于中国政府及时、有效的运行起应急机制,很大程度的减少了可能遭受的损失,并迅速的将灾后重建提上日程。
上述实例表明:利用现代化技术和网络构建应急系统是灾害来临前要做的重要工作。对地震的应急措施一般分为地震发生前的准备、地震后短期的应急管理和地震后长期的恢复重建。通常在地震发生之前,必须进行历史地震资料的调查,根据现有的人类地震机制的研究,建立地震监视系统,积累地震数据,加固基础设施和设备,准备应急措施,建立应急管理机制,在居民区和学校进行震灾教育和训练;地震发生后1个月左右的短期时间内,必须进行的应急管理主要包括灾情的初步预测、灾民的抢救、灾情和上网情况统计和、余震及次生灾害的检测和、灾民和伤员的暂时安置、灾区交通管制和安全警卫以及基础设施如水电供应的恢复等;而在地震之后的很长时间里,还要持续进行恢复重建工作,如震后灾民心理重建工作、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重建,并建立新的防灾规划等等。这些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多种行业多项社会关系,也决定了地震应急工作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3 空间决策支持系统
3.1 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
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是融合计算机图形和数据库于一体,储存和处理空间信息的高新技术,它把地理位置和相关属性有机结合起来,根据实际需要准确、图文并茂地输出给客户,满足城市规划与建设、企业管理和居民生活对空间信息的要求。
但传统的GIS只局限于获取、存储、查询、制图等基本功能,缺少对复杂空间问题的有效支持。如果要应用GIS技术所提供的可视化方案模拟,帮助决策者做出合理迅速的决策,就要考虑运用决策支持系统的方法和原理。
DSS(Decision Support System)是辅助决策者通过数据、模型、知识以人机交互方式进行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决策的计算机应用系统。GIS与DSS集成的空间决策支持系统(SDSS,Spatial Decision Support System)就可以更好的解决在城市应急机制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空间决策支持系统(SDSS)是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决策支持系统(DS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研究方向,空间决策支持系统(SDSS,Spatial Decision Support System)是用来帮助决策者解决复杂空间问题的信息系统。它可以利用GIS技术的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的显示能力、生成模版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同时又构建了一个集成的空间模型管理系统,使得该系统真正能为领导者的决策提供直观的信息服务和决策依据。
3.2 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的组成
传统的基于GIS的SDSS包括以下三部分:空间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空间模型库及其管理系统和人机接口系统。空间数据库是GIS系统的组成部分,模型库是统计分析软件或DSS的一部分,系统的集成就是GIS系统、DSS(或统计分析软件等)以及人机接口系统的集成。其中GIS系统与空间模型库系统的集成是整个系统集成的核心。
GIS在这里并不作为独立的软件,而是作为决策支持系统的一部分,其主要目的在于为决策者提供决策对象及其环境的空间状态演变的地图以及基于地图的各种视图操作和信息处理,因此只要按需选取GIS的部分功能,而不必具有完整的功能结构。GIS的一些功能如查询、分析等,在DSS中存在相似模块,因此可通过DSS中已有功能得到。查询可利用数据库管理功能,分析模块则可作为一个或多个模型加入模型库,由模型管理子系统统一管理,这样不仅可减少系统的功能冗余,提高系统的一致性,还可降低开发费用。
因此,GIS与DSS相集成,以DSS为核心,扩展其支持图形查询和空间分析的能力,并增加图形数据管理功能,就形成了基于GIS的空间决策支持系统。
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由空间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空间模型库及其管理系统、空间决策方法库及其管理系统和知识库及其管理系统,可视化人机接口和用户网络共同构成。
4 SDSS在地震应急中的应用
通过对地震灾害及其影响的研究,以及对SDSS组成的分析,可以得到一个基于SDSS的地震应急系统。如图1所示:在该系统中,数据库中包括了用图形表示的空间数据及与之对应的用文本表示的属性数据;模型库中包括了事先制定的应急预案;知识库中包括了决策知识、地震学相关知识;方法库中包括了最优路径选择和决策方案优化等内容。用户网络则包括了多个用户终端,通过用户网络,可以及时连接起多个服务部门(如医疗、消防、军队)和多个层次(如各级政府),将多部门、多层次的服务连接起来。
通过该系统,将有效的整合大量的空间数据和资料,为决策者作出正确的决策给予支持。
5 结语
地震灾害来势凶猛又难以预测,地震应急是为了减轻地震灾害而采取的不同于正常工作程序的紧急防灾和抢险行动。必须在一定约束时间内作出有效的决策并实施,这是地震应急工作的关键。将用于解决空间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问题的空间决策支持系统应用于地震应急工作,可以帮助一个城市或区域在地震前做好长期的准备,并在地震发生的最短时间里,最有效的作出决策和执行决策。这方面的研究将有很多工作去做。
参考文献
[1]金德印.GIS在区域地震减灾中的应用前景(上)[J].世界地震工程,1995,(4).
[2]苏桂武,聂高众,高建国.地震应急信息的特征、分类与作用[J].地震,2003,(3).
[3]马浩然,冯启民,莫善军.城市地震应急对策支持系统研究[J].世界地震工程,2005,(1).
[4]王建鹏,马吉苹.基于GIS的城市应急系统研究[J].地理空间信息,2004,(3).
[5]徐志胜,冯凯,徐亮,冯春莹.基于GIS的城市公共安全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4,(6).
关键词:地震灾情短信编码现象研究
中图分类号: P31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以数字编码形式存在的短信代码将抽象的概念或者现象以一种便于理解和记忆的数字形式表达和呈现人们所处的客观世界,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信息载体。地震灾情短信代码旨在反映地震灾情,将地震灾害信息传递给相关人员,使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高速高效的响应,从而最大程度上减少或缓解地震所带来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鉴于此,根据信息分类编码的普适性原则以及我国地震现场灾情信息特征和应急需求,综合对现有地震灾情短信代码的分析,本文对地震现场的灾情短信编码进行了初步探讨学习。
1 地震灾情现象分类分级
1.1数据来源
地震灾情短信代码以短信发送人员所在地的地震灾情现象为基础,因此,编制地震灾情短信代码首先需要从地震灾情现象入手。研究中所需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大陆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汇编(1990~1995)》、《中国大陆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汇编(1996~2000)》以及部分地震现场调查报告及地震评估报告。
1.2分类分级原则
地震灾情现象分类分级主要遵循的原则包括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可扩延性原则、兼容性原则和综合实用性原则,设计的分类分级方案要便于使用,分类分级名称尽量沿用习惯名称,不致发生概念混淆和二义性。同时,分类分级还要考虑地震应急工作对灾情信息的要求。
1.3分类分级方法
信息分类的基本方法有三种:线分类法、面分类法、混合分类法。根据这3种分类方法的特点,结合地震灾情现象的特征,本文采用线分类法。线分类法又称层级分类法,是将分类对象按所选定的若干个属性或特征逐次地分成相应的若干个层级的类目,并排成一个有层次的,逐渐展开的分类体系。
1.4分类分级结果
根据地震灾情现象的特点以及地震应急对灾情信息的应用需求,本文利用线分类法将统计出来的各种地震灾情现象分为4个大类,分别为:(1)房屋破坏现象;(2)生命线工程破坏现象;(3)地质灾害现象;(4)人员伤亡。根据地震行业相关标准的规定依次将4大类细分为小类,并将各小类按照破坏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针对灾情速报员和公众不同的应用人群分别划分了不同的破坏等级,如图所示。
2 地震灾情短信编码
2.1地震灾情短信编码原则及方法
地震灾情短信编码以地震灾情现象分类结果为基础,同时还要重点考虑以下编码原则:唯一性、合理性、可扩充性、简明性、适用性和灵活性。
基于地震灾情短信编码的应用要求和地震灾情现象的性质,并集合编码原则的要求,本文灾情短信编码采用层次码编码方法,代码的表现形式全部采用数字代码。
2.2地震灾情短信编码设计
为保证本文设计的短信代码与现行中国地震局12322地震灾情短信速报系统代码之间的衔接,本文设计的短信代码的简码采用中国地震局12322地震灾情短信速报系统短信代码,详码(识别码和描述码)分别用数字按顺序进行编码。灾情短信代码由五位数字组成,如图2.1。其中代码的第一位是简码,该码用于标识地震总体的破坏情况;第二位是大类码,它表示地震造成破坏的大类,如房屋类破坏、生命线工程破坏、地质灾害或者是人员伤亡;第三位和第四位是小类码,代表了遭受破坏的某一大类下面的小类,如房屋类破坏下的土木结构房屋破坏或者框架结构破坏等;第五位代码则是描述码,描述了受到地震破坏元素的破坏程度。
基于1.4中地震灾情现象的分类分级结果,本文设计了专业灾情速报员用和公众用两种短信代码。这两种代码不同之处在于房屋类破坏和生命线工程破坏的描述码,公众使用的短信代码中房屋类破坏和生命线工程破坏的描述码只有1、2、3,分别对应于图1.2中房屋类破坏和生命线工程破坏的3种破坏等级。
表2.2 灾情速报员使用的地震灾情短信编码结果表
摘要:笔者对地震灾害中群体伤病员现场的组织与实施进行分析探讨,提出地震灾害中的现场医疗救援是“三位一体的救 援”,即通过搜索、营救、医疗保障三个重要环节的合理配合,达到地震灾害中伤病员的现场救援.
关键词:灾害医学;救援作业;实施
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频发的国家之一 [1] ,地 震灾害的发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均带来了 巨大的损失。据统计,截至2008年9月25日12 时,汶川地震已确认69 227人遇难,374 643人受 伤,失踪17 923人 [2] 。在地震灾害救援中,医疗 救援是救援初期的中心任务之一。时间就是生命, 因此及时、充分、合理、高效的现场医疗救援, 对于稳定灾区群众心理 [3] ,降低和控制地震所造成 的人员伤亡率与伤残率,最大限度减少危害程度, 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具有关键作用 和重要意义 [4] .
1特大地震灾害的医疗救援 地震灾害医疗救援的基本任务是紧急赶赴事 发地域,协同开展伤病员搜索与营救,实施伤病 员救治与后送,协助开展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 帮助震后受损医疗机构恢复重建,最大限度降低 伤病员死亡率和伤残率,提高治愈率,维护人员 健康。现场医疗救援工作是地震灾害救援工作的 起点和重点,现场救援工作由多个专业分队协同 实施,共同完成。现场急救工作是现场医疗救援 工作的组成部分,也是挽救伤员生命和恢复伤员 健康的关键.
2医疗救援的时段救治 根据地震应急救助需求模式,从医疗救援的 角度出发,可以把地震灾害救援分为三个阶段 [5] .
1)灾害特急期:指的是地震发生后3d,受埋压人群存活率随时间延长由90%下降为20%,该时段 是营救废墟下幸存者的黄金期。工作重点是震区 群众自救互救,和外来救援力量一起分批、分组、 全天候到废墟下搜救被压埋的幸存者,并展开野 战医院对幸存者进行及时救治,检伤分类、后送 伤员。2)灾害紧急期:是地震发生后3~14d。重 点是在搜救废墟下幸存者的基础上建立三级救治 体系,即现场医疗队、前方医院、后方医院。把 外来医疗队充斥到各级医疗机构,形成区域性医 疗药械储备基地和区域性医疗救治基地,集中医 疗物资、集中各地专家、分级救治短时间出现的 大批量伤员。3)灾害重建期:地震发生14d以后.
工作重点是在救治灾区伤病员的基础上,着手灾 区医疗体系的重建,如各类医疗机构的重建、卫 生宣教、疫情监测防控等.
3现场医疗救援的组织与实施 特大地震灾害的救援队应由医疗队员、搜救 队员和灾害专家组成 [6] .
3.1搜救队 通过搜索找寻遇难者并判断其位置.
搜索方式包括:1)人工搜索:地毯式搜索,队员一 字排开,利用敲、喊、听、看的方法整体推进寻 找幸存者(适用于大片开阔的场地),要求大声喊 叫,语言差异并不重要;旋转式搜索,5~6人为一 组,围成直径约5m的圆圈,相互间隔2~3m,卧倒、 敲击、静听;人工搜索适用于小范围内的重点区 域。缺点是用人较多,进度不快,对于被埋在深 处的幸存者效果不佳。2)犬搜索:利用搜救犬的 灵敏嗅觉,找寻被掩埋于废墟下的遇难者。每个 犬搜索组的3条犬轮流使用,第一条犬进行搜索, 后两条犬逐次确认。3)仪器搜索:使用声波/振动 探测仪,在废墟上方通过仪器搜索,来找寻被压 埋于废墟下的遇难者,并精确定位;使用光学探 测仪深入废墟内部,在确定有遇难者被压埋,而且位于覆盖层深厚的部位,要进行细致的搜索, 直接寻找目标位置,并且可以观察、监视遇难者 状况;使用热成像生命探测器,在有暗室或能见度 极低的环境中,进行细致的搜索。特大地震灾害 现场搜救中,三种搜索方法应综合应用,互相印 证,互相补充.
3.2营救队 特大地震灾害现场营救,是指运用 起重、支撑、破拆及其他方法使遇难者脱离险境 [7] .
1)封控现场:应首先迅速封锁现场,疏散围观群 众,劝退亲友等进行的盲目救助,划定警戒区域, 派出警戒人员,并在公安、交通部门的协助下, 保证现场的秩序和安全。其目的是消除人为干扰, 确保救援行动的顺利展开。2)安全评估:首先由 工程技术人员对现场进行安全评估,确定是否存 在二次倒塌等危险的可能性,制定搜索的方法、 路线和手段;而后派出搜排组对现场进行周密细 致的搜排,确认残留爆炸物的情况;最后对救援 现场进行支撑加固。其目的是确保救援现场的安 全性,以防施救过程中发生的事故。3)实施营救: 当确认被困人员位置后,利用救援专用设备和就 便器材采用破拆、顶升、凿破等方法,创造通道, 抵达被困人员,必要时可扩大施救空间,以保证 救援人员的进入和装备器材的使用。针对不同的 建筑物和构件,在进行破拆作业时,通常使用无 齿锯、剪切钳、千斤顶等;在对墙体、构件进行 凿破作业时,通常使用凿岩机、手动凿破工具等.
3.3救治队 特大地震灾害现场应当遵循以下救 治原则。1)先防后救:在组织实施现场救援行动 中,应当严格按照先排险、先防护,再进入现场 的要求。在进入现场过程中,应当注意观察灾情 变化情况和周围建筑物、设施稳定牢固情况,以 及通道障碍情况,避免余震发生、建筑物坍塌等 造成自身伤害。2)凡生必救:各搜救队配医务人 员,随搜救小组统一行动,随时准备对被发现者或营救出的幸存者进行医学检查和处置,及时对 伤员采取保护性措施或生命维持性措施。3)先抢 后救:在地震现场,先解脱压埋人员身上的压埋 物,将伤员妥善转移出危险地点,再行抢救。当 负伤受困人员一时无法摆脱困境时,应当先设法 维护生命,维持和延长负伤受困人员生命,以待 进一步营救 [8] 。4)有限救治:特大地震灾害现场救 治是有限的 [9] ,必须紧紧围绕急救目的,合理把握 现场救治技术范围,采取快速、简要、有效的措施, 保持和维护基础呼吸和血液循环功能,防止休克、 感染、骨折及脊柱损伤的进一步发展。在生命体 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尽快实施后送.
3.4保障队 负责保证抢救所需的药品和器材, 负责联络后送事宜,将伤员伤情及应后送的专业 医院收集提供给指挥部。调动必要的运输工具, 提出请求援助的建议,如医务人员、医疗设备, 甚至空中运输等.
参考文献 1刘兴太.救援医学范畴的界定[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 杂志,2008,2(3):65-66.
2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根据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授权,财 经网,http://caijing.com.cn/2009-03-08/110114939.html 3 Tural U,Coskun B,Onder E,et al.Phchological consepuences of the 1999 earthquark in Turkey[J].J Trauma Stress,2004,17(6): 451-459.
4赵鲁平,张标,黄毅.以“科学救援”指导医疗急救—论汶川 大地震德阳灾区紧急医疗救援[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 杂志,2008,8(3):455-457.
5郑静晨,樊毫军,侯世科.从中国国际救援队国外地震救援实 战论灾害医疗救援模式[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06,1(1):23-25.
6郑静晨,樊毫军,侯世科.灾害医学救援组织体系现状分析[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7,16(5):982-984.
7郑静晨,侯世科,樊毫军.灾害救援医学手册[M].北京:科 学出版社,2009,23.
摘要:笔者对地震灾害中群体伤病员现场的组织与实施进行分析探讨,提出地震灾害中的现场医疗救援是“三位一体的救 援”,即通过搜索、营救、医疗保障三个重要环节的合理配合,达到地震灾害中伤病员的现场救援.
关键词:灾害医学;救援作业;实施
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频发的国家之一 [1] ,地 震灾害的发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均带来了 巨大的损失。据统计,截至2008年9月25日12 时,汶川地震已确认69 227人遇难,374 643人受 伤,失踪17 923人 [2] 。在地震灾害救援中,医疗 救援是救援初期的中心任务之一。时间就是生命, 因此及时、充分、合理、高效的现场医疗救援, 对于稳定灾区群众心理 [3] ,降低和控制地震所造成 的人员伤亡率与伤残率,最大限度减少危害程度, 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具有关键作用 和重要意义 [4] .
1特大地震灾害的医疗救援 地震灾害医疗救援的基本任务是紧急赶赴事 发地域,协同开展伤病员搜索与营救,实施伤病 员救治与后送,协助开展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 帮助震后受损医疗机构恢复重建,最大限度降低 伤病员死亡率和伤残率,提高治愈率,维护人员 健康。现场医疗救援工作是地震灾害救援工作的 起点和重点,现场救援工作由多个专业分队协同 实施,共同完成。现场急救工作是现场医疗救援 工作的组成部分,也是挽救伤员生命和恢复伤员 健康的关键.
2医疗救援的时段救治 根据地震应急救助需求模式,从医疗救援的 角度出发,可以把地震灾害救援分为三个阶段 [5] .
1)灾害特急期:指的是地震发生后3d,受埋压人群存活率随时间延长由90%下降为20%,该时段 是营救废墟下幸存者的黄金期。工作重点是震区 群众自救互救,和外来救援力量一起分批、分组、 全天候到废墟下搜救被压埋的幸存者,并展开野 战医院对幸存者进行及时救治,检伤分类、后送 伤员。2)灾害紧急期:是地震发生后3~14d。重 点是在搜救废墟下幸存者的基础上建立三级救治 体系,即现场医疗队、前方医院、后方医院。把 外来医疗队充斥到各级医疗机构,形成区域性医 疗药械储备基地和区域性医疗救治基地,集中医 疗物资、集中各地专家、分级救治短时间出现的 大批量伤员。3)灾害重建期:地震发生14d以后.
工作重点是在救治灾区伤病员的基础上,着手灾 区医疗体系的重建,如各类医疗机构的重建、卫 生宣教、疫情监测防控等.
3现场医疗救援的组织与实施 特大地震灾害的救援队应由医疗队员、搜救 队员和灾害专家组成 [6] .
3.1搜救队 通过搜索找寻遇难者并判断其位置.
搜索方式包括:1)人工搜索:地毯式搜索,队员一 字排开,利用敲、喊、听、看的方法整体推进寻 找幸存者(适用于大片开阔的场地),要求大声喊 叫,语言差异并不重要;旋转式搜索,5~6人为一 组,围成直径约5m的圆圈,相互间隔2~3m,卧倒、 敲击、静听;人工搜索适用于小范围内的重点区 域。缺点是用人较多,进度不快,对于被埋在深 处的幸存者效果不佳。2)犬搜索:利用搜救犬的 灵敏嗅觉,找寻被掩埋于废墟下的遇难者。每个 犬搜索组的3条犬轮流使用,第一条犬进行搜索, 后两条犬逐次确认。3)仪器搜索:使用声波/振动 探测仪,在废墟上方通过仪器搜索,来找寻被压 埋于废墟下的遇难者,并精确定位;使用光学探 测仪深入废墟内部,在确定有遇难者被压埋,而且位于覆盖层深厚的部位,要进行细致的搜索, 直接寻找目标位置,并且可以观察、监视遇难者 状况;使用热成像生命探测器,在有暗室或能见度 极低的环境中,进行细致的搜索。特大地震灾害 现场搜救中,三种搜索方法应综合应用,互相印 证,互相补充.
3.2营救队 特大地震灾害现场营救,是指运用 起重、支撑、破拆及其他方法使遇难者脱离险境 [7] .
1)封控现场:应首先迅速封锁现场,疏散围观群 众,劝退亲友等进行的盲目救助,划定警戒区域, 派出警戒人员,并在公安、交通部门的协助下, 保证现场的秩序和安全。其目的是消除人为干扰, 确保救援行动的顺利展开。2)安全评估:首先由 工程技术人员对现场进行安全评估,确定是否存 在二次倒塌等危险的可能性,制定搜索的方法、 路线和手段;而后派出搜排组对现场进行周密细 致的搜排,确认残留爆炸物的情况;最后对救援 现场进行支撑加固。其目的是确保救援现场的安 全性,以防施救过程中发生的事故。3)实施营救: 当确认被困人员位置后,利用救援专用设备和就 便器材采用破拆、顶升、凿破等方法,创造通道, 抵达被困人员,必要时可扩大施救空间,以保证 救援人员的进入和装备器材的使用。针对不同的 建筑物和构件,在进行破拆作业时,通常使用无 齿锯、剪切钳、千斤顶等;在对墙体、构件进行 凿破作业时,通常使用凿岩机、手动凿破工具等.
3.3救治队 特大地震灾害现场应当遵循以下救 治原则。1)先防后救:在组织实施现场救援行动 中,应当严格按照先排险、先防护,再进入现场 的要求。在进入现场过程中,应当注意观察灾情 变化情况和周围建筑物、设施稳定牢固情况,以 及通道障碍情况,避免余震发生、建筑物坍塌等 造成自身伤害。2)凡生必救:各搜救队配医务人 员,随搜救小组统一行动,随时准备对被发现者或营救出的幸存者进行医学检查和处置,及时对 伤员采取保护性措施或生命维持性措施。3)先抢 后救:在地震现场,先解脱压埋人员身上的压埋 物,将伤员妥善转移出危险地点,再行抢救。当 负伤受困人员一时无法摆脱困境时,应当先设法 维护生命,维持和延长负伤受困人员生命,以待 进一步营救 [8] 。4)有限救治:特大地震灾害现场救 治是有限的 [9] ,必须紧紧围绕急救目的,合理把握 现场救治技术范围,采取快速、简要、有效的措施, 保持和维护基础呼吸和血液循环功能,防止休克、 感染、骨折及脊柱损伤的进一步发展。在生命体 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尽快实施后送.
3.4保障队 负责保证抢救所需的药品和器材, 负责联络后送事宜,将伤员伤情及应后送的专业 医院收集提供给指挥部。调动必要的运输工具, 提出请求援助的建议,如医务人员、医疗设备, 甚至空中运输等.
参考文献 1刘兴太.救援医学范畴的界定[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 杂志,2008,2(3):65-66.
2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根据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授权,财 经网,http://caijing.com.cn/2009-03-08/110114939.html 3 tural u,coskun b,onder e,et al.phchological consepuences of the 1999 earthquark in turkey[j].j trauma stress,2004,17(6): 451-459.
4赵鲁平,张标,黄毅.以“科学救援”指导医疗急救—论汶川 大地震德阳灾区紧急医疗救援[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 杂志,2008,8(3):455-457.
5郑静晨,樊毫军,侯世科.从中国国际救援队国外地震救援实 战论灾害医疗救援模式[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06,1(1):23-25.
6郑静晨,樊毫军,侯世科.灾害医学救援组织体系现状分析[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7,16(5):982-984.
7郑静晨,侯世科,樊毫军.灾害救援医学手册[m].北京:科 学出版社,20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