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资产证券化解析8篇

时间:2024-03-21 10:24:1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资产证券化解析,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资产证券化解析

篇1

美国学者Shenker 和Colletta(1991)定义资产证券化是:一种独立的可市场化的股权或者债券,将富裕财产打包出售,具有较大的流动性。Folarin Akinbami(2010)强调金融监管的重要性,认为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规以及信用评级机构可以较妥善解决由于金融自由化引起的一系列问题。Krugman(2010)认为宽松的汇率环境更适合实体经济的增长,因此国际资本流动刺激了国内GDP 和就业的发展。李瑞红(2011)从资金的流动性管理入手,比较了中美银行流动性的风险管理,并着重研究了与我国银行运作程序相似的日本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最后得出利于我国银行流动性发展的若干建议。王荻(2014)结合美国次贷危机的经验和教训,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分析了MBS 在中国深化发展的可能性。费方域等(2012)认为银行内生流动性风险是金融系统性风险的来源,在此基础上所研究的银行内部潜在风险以及加强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风险管理成为研究金融系统性风险的方向。

二、资产证券化在美国的发展

1、资产证券化在美国的发展

资产证券化的含义即是指针对那些流动性很差的现金资产,在金融市场上将其转化为可以自由买卖的证券这样一种行为。美国资产证券化自20 世纪70 年代开始发展,至今已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其中以住房按揭贷款发展最为迅速。

2、美国资产证券化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1)资产证券化是将长期贷款资产变现,解决贷款资金来源的最佳渠道。金融机构仅靠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等传统融资方式无法解决房贷资金矛盾的问题,而资产证券化本质上是一种商业模式,通过调节资产负债表,将信贷资产打包出售进行融资。

(2)二级市场做市商推动美国总产证券化的发展。由美国联邦政府设立的用于提供贷款并进行贷款担保的专业化组织房地美和房利美进一步推动了住房按揭贷款的发展。由于两家特殊的政府支持金融机构银行,抵押贷款公司和其他放贷机构购买住房抵押贷款,再将其证券化后打包出售给其他投资者,所以它们是美国住房抵押贷款的主要资金来源。

(3)美国法律法规的完善为资产证券化提供了保障前提。美国的法律制度保障了资产证券化产品转让的便利性,放宽了行业标准。随着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政府又相继出台了《证券投资者保护法》、《金融资产证券化投资信托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为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提供了规范制度。

(4)金融市场融资理财产品的创新是金融市场供需双方理性选择的结果,是对传统担保类信贷的修正和改进,其在体制转型,诚信逐步提高,文化日益融合的今天,在产品的设计定价和风险等方面更能适应投资者的需求。

三、我国资产证券化及住房按揭贷款的发展

1、资产证券化的现状

目前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发起主体已涵盖各大商业银行和金融公司,资产支持证券的投资者结构也由最初的商业银行日渐多元化。同时,我国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的范围正在逐步扩大。截至2014 年,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余额为960 亿元,占资产证券化存量的74%,说明由银监会审批中国人民银行主管发行的信贷资产证券已成为我国资产证券化的中流砥柱。表1 显示了我国房地产近几年的变化。

2、我国住房按揭贷款的现状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开始于2005 年,2008 年危及全球的次贷危机使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遭受了打击,2012年我国继续开展证券化业务。截至2015 年4 月,我国债券市场有220 多家境外投资者,持有整个证券市场的余额6000 多亿元,其中金融机构累计发行信贷资产支持债券近4500 亿元。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如果不能把握好住房按揭贷款等中长期贷款在整体信贷资产中的比例和结构,将有可能使钱荒再现。

当前,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仍处于发展阶段。一方面,商业银行仍处于面向社会公众吸收存款作为放贷资金的局面,融资渠道单一;另一方面,由于商业银行的业务缺陷,借款人提前还款行为无法提前预知,由此会形成资金错配从而加大流动性风险。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住房按揭贷款还存在分散性、隐蔽性和滞后性等缺陷。表2 为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发行债券情况

3、资产证券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1)证券化可以增强商业银行资金流动性。2009 年新启动的巴塞尔协议的修订和完善,对流动性风险的可操作性和可计量性提出了新的标准。而关于流动性监管计量指标则有一部分反映在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上。一是资产证券化的投资主体由传统的货币市场的参与者扩大到保险公司、大型企业等机构投资者,同时丰富了短期债券、股票等投资产品,扩大了资金来源;二是商业银行在特定时期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将利率风险从贷款风险中分离出来,从而有效地管理利率风险,增加了融资的集中度。

(2)证券化的发展使得国家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逐渐减弱。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拓宽了金融企业融资渠道,优化资源配置,满足资产需求,改善市场体制的运行,金融市场将发挥主导作用,加大银行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减弱。

(3)证券化的发展分散了银行过度集中的信贷风险。由于缺乏流动性的资产如贷款在央行实行宽松或者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的时候影响较大,而那些证券化活跃的资产,例如债券和股权的发行,受到的影响则不明显,通过资产证券化,可以降低贷款额度,从而降低行业贷款集中度风险。

(4)资产证券化的发展促进商业银行业务转型。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发展,银行资金来源成本的上升使得商业银行不得不降低传统业务比重,而银信合作、理财产品等影子银行的出现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则受到了广大储户的欢迎,银行脱媒现象日益严重。

四、银行发展住房按揭贷款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住房按揭贷款遇到的问题

(1)贷款利率过低,商业银行缺乏将住房按揭贷款发行扩大的动力。现行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但仍然低于其他类型的非住房贷款利率,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贷款人的收益,由此我国资产支持证券的投资者兴趣不足。

(2)住房按揭贷款成本上升。2008 年,国内银行信贷总额不足22 万亿,经过几年的扩张,如今已扩大到将近50 万亿。信贷规模的扩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银行之间的竞争力,但同时也降低了银行的收益率,扩大了信用风险。

(3)银行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阻碍了住房按揭贷款的发展。一是假按揭的现象普遍存在,即仅由开发商在商业银行提供阶段性的保证担保,存在较大的信贷风险;二是商业银行对于贷款逾期催收工作做的不到位,对部分散盘按揭贷款未执行开发商保证金制度。

(4)我国商业银行对住房按揭贷款的审核评级制度还不完善。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审核评级系统严重缺失借款人的个人资料、融资特征等信息,信息的缺失和失真使得按揭贷款的信用风险上升,大大弱化了整个信用评级体系。

2、促进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健康发展的若干建议

(1)增强商业银行发行资产支持证券的动力。在当前情况下,商业银行业可以选择将不良贷款和金融理财产品进行捆绑销售的方式,盘活资金存量。考虑在会计、税收等制度方面增加相应的配套措施,主动将中长期贷款转化为资产证券化,以增强银行进行资产证券化的动力;推动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成立信托公司,组织发行证券,进行金融控股。

(2)商业银行应加强对贷款人的风险管理。由于我国法律制度和个人信用制度的不完善,商业银行在进行贷前审查时,应充分运用风险评级机构的测评和分析方法,对借款人的借款资格和还款能力进行评定。在贷后管理中,加强对逾期贷款的催收力度,对已发放贷款的还款情况进行监控和跟踪。

篇2

【摘要】备案制实施以来,企业资产证券化发转迅猛,而其中很多产品采取了双SPV的结构。本文对我国企业资产证券化市场中出现的几类双SPV结构产品的优势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 双SPV 结构设计

自2014年底备案制实施后,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快速发展,特别是2015和2016年,企业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增长迅猛,基础资产类型日益丰富,各类“首单”产品不断涌现,市场存量规模突破万亿,流动性明显提升,不良资产证券化、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绿色资产证券化、境外发行资产支持证券等领域实现重要突破。资产证券化在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金配置效率、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基础资产的日益丰富、交易结构的日益复杂,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双SPV结构的产品。在此背景下,本文将对我国企业资产证券化产品中的双SPV结构进行探讨,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一、美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双SPV结构介绍

在标准的资产证券化当中,设立SPV的目的在于实现所谓的“真实出售”与“破产隔离”,简单来说就是将基础资产的风险与收益与原本拥有基础资产的发起人完全隔离开。美国资产证券化市场中采取的双SPV结构主要是为了应对美国法规和税收上的规定而设计的,目的是实现“破产隔离”和“税收中性”。

二、我国企业资产证券化中的双SPV结构

和美国市场不同,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中出现的双SPV案例大多是由于当前金融制度和法律因素的限制。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双SPV结构产品大多采用“信托+专项计划”或”私募基金+专项计划”的形式,下面就对这两类产品分别介绍。

(一)信托受益权类双SPV结构

(1)信托型双SPV的优势。法律层面的考虑:收益权目前还没有明确法律定义。“收益权”,或者“资产收益权”一词只在我国相关政府部门文件或者最高院司法解释上有出现,但均未对“收益权”或者“资产收益权”的内涵与外延做出明确的界定。通过“信托+专项计划”的双SPV结构,将收益权质押信托贷款后信托受益权作为基础资产发行资产支持证券,把未来不确定的收益权转成债权,满足特定化的要求,同时法律上方便转让。

项目执行上的考虑:特别对于有多个借款人的情况。以星美影院项目为例,如果以23家影城的电影票收入为基础资产,则23家影院都变成特定原始权益人,尽调要求会高很多,增加很大的工作量,但统一发放信托贷款,23家影院都变成借款人,信息披露要求减少。

技术上的考虑:对多个借款人的现金流归集(如“海印股份项目”)或对现金流平滑重组等。

(2)案例介绍。我们以“星美国际影院信托受益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为例,其基础资产为华宝信托所设立的华宝星美国际影院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的信托受益权,规模共计13.5亿元,主要用于向星美23家院线及分公司发放信托贷款,还款来源为23家借款人因进行电影放映经营而对购票人所取得的票房收入。

本产品交易结构分为两层,在第一层结构中,原始权益人通过信托向星美23家院线发放信托贷款,从而拥有信托受益权,之后将信托受益权转让至SPV;在第二层结构中,计划管理人设立专项计划,以信托受益权为基础资产发行资产支持证券。通过过桥资金设立信托计划,并以信托受益权为基础资产可以解决基础资产特定化、真实出售、现金流估算等问题。

(二)私募基金类双SPV结构

(1)私募基金类双SPV的优势:是能借助基金子公司专项计划的广泛投资范围,直接收购非标基础资产,而券商集合计划由于受到监管,投资标的有限制;方便处置物业,直接转让基金份额即可;为后续公募REITs推出后直接上市做时福ü内公募REITs大概率会先以契约型基金形式出现)。

(2)案例介绍。我们以“恒泰浩睿-海航浦发大厦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为例。该项目总规模25亿元,计划管理人为恒泰证券,基础资产为契约型私募基金份额,而私募基金份额收益则来自于其基金资产中写字楼的租金收益和未来资产增值收益。具体安排上,先由管理人发起设立恒泰浩睿海航计划后,再由该专项计划收购并实缴“恒泰浩睿-海航浦发大厦私募投资基金”之全部基金份额。

用专项计划+基金载体的双SPV形式,主要为了达到股权收购和债权投资的目的,这样能够实现对标的资产的间接持有和最终控制。一来是通过双层架构实现资产和信用增信主体的风险、法律上的隔离;二来是为投资者的本息偿付和超额收益来源搭建顺畅的实现通道;三是为了给以后可能的REITs公募留出操作空间。

三、结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双SPV结构的作用略有不同,共同点都是为了更妥善的实现“破产隔离”,并且有效解决基础资产转让困难与现金流难以估计的问题。每个金融项目都有自己的特点,灵活运用不同交易结构才能成就符合各方需求的优秀产品。

不能忽视的问题是,通过建立双SPV的方式也会带来融资成本增加的问题,例如在“信托+专项计划”的交易安排下,本身信托层面融资成本较高,再加之证券公司和各中介的服务费,势必进一步提升证券化融资成本。所以,在具体项目实践中,各参与机构还需进步一步权衡。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 交易结构 法律风险分析

【中图分类号】D922.287 【文献标识码】A

资产证券化概述

资产证券化(asset securitization)作为华尔街金融大鳄的一种金融创新工具,自诞生以来深受资本市场的喜爱,已然成为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企业的一种全新融资模式。然而,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创新型金融工具,普通投资者很难辨别其中的投资风险,基于消除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的原则,信用评级机构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作用便显得尤为突出,甚至是普通投资者进行投资时唯一的可信赖工具,而信用评级机构基于利润最大化原则,却趋向于隐瞒风险、调高评级,以达到运作更多项目、收取更高费用的目的,这也成为资产证券化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致命缺陷。

有鉴于此,我们甚至可以说资产证券化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不能有效加以利用,很可能重蹈2008年次贷危机的覆辙,中国资本市场作为一个全球资本市场的后起之秀,更应格外注意其中暗含的种种风险,以达到趋利避害的金融创新目标。

资产证券化的定义。资产证券化源自美国,因而在探讨其准确定义时有必要追根溯源,还原其本来面貌,经过大量的文献检索,笔者倾向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对资产证券化的定义,即“资产证券化”是指将企业(资产出售方)将其所有的流动性较差的存量资产或存在稳定现金流的可预见未来收入整理和包装成为资本市场上更易销售和流通性更强的金融产品的过程。在这一运作过程中,为有效连接交易双方,存量资产会被卖给SPV(Special purpose Vehicle中文多翻译为特殊目的载体),然后由SPV或投资银行等中介机构向社会公众投资者发行证券以获得资金,实现存量资产提前获得现金资产的目的。由于中美两国在社会体制、法律制度以及资本市场交易规则等方面的差异较大,在资产证券化本土化过程中,我们应该持审慎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资产证券化的分类。资产证券化因其交易结构的灵活性、资产配置的复杂性而显得神秘莫测,但究其本质,基础资产是资产证券化的起点,抓住了资产证券化背后的基础资产,便握住了资产证券化的命脉。依据基础资产的不同,可以将资产证券化产品分为四类:一是实体资产证券化,主要指实体资产和无形资产经过一系列处理成为标准化金融产品上市流通的过程;二是现金资产证券化,主要指将现金投资证券产品后,从而将现金转化为证券的过程;三是证券资产证券化,就是将证券投资基金、认股权证等金融衍生工具发行上市流通的过程;四是信贷资产证券化,主要指银行等金融机构将缺乏流动性的信贷资产重组打包成标准化产品,发行证券流通的过程。第四种模式也是目前国内最流行的资产证券化模式。

资产证券化的交易结构分析

通过上文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资产证券化可以实现将流动性较差但是可以在未来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通过一定的交易模式设计,对基础资产中的风险和收益等基本要素进行划界、分离与整合,从而将其转化为资本市场上可以自由流通的证券性资产的过程。资产证券化有别于以往的表外融资、结构性融资和资产信用融资等传统融资方式,究其本质,是通过一系列逻辑严密的设计实现将流动性不足、但具有稳定可预期的现金流的债券性资产转化为具有充分流动性、并经过有效风险隔离措施的资产分离与重组过程。

资产证券化的交易流程。主要包括五个步骤,各步骤涉及的交易内容和法律结构各不相同。(如图1所示)

第一步:发起人(sponsor)作为资产证券化的起点,会将应收账款出售给SPV(即特殊目的载体),当然这里的出售必须是“真实出售”,因为只有真实出售才能有效防范证券持有人对发起人的追索权,并且发起人如果经营不善破产时,对应收账款亦无要求权,从而达到风险隔离的效果。

第二步:SPV将购买的应收账款等基础资产进行分离、打包、重组,并以此为基础发行可以支持特定期限和收益的可在资本市场自由流通的标准化证券产品。仔细分析这一过程,我们可以发现SPV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有效控制基础资产,SPV可能由发起人实际所有或者间接控制,为了防止其自愿性破产,可以引入独立董事制度;与此同时,也要注意防止债权人迫使SPV的非自愿性破产;还可以通过限制SPV的业务范围等有效手段防控可能存在的风险。

第三步:通过多渠道进行信用增级。具体的增级措施主要有:使用银行信用证或者通过保险公司购买商业保险,使得资产证券化后的证券在发生违约风险时,普通投资者可以获得相应程度的补偿,整体而言,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风险。当然,在增级过程中,为资产证券化产品进行增级的相关金融机构的信用等级不能低于需要进行增信的证券产品本身的安全等级,否则,达不到增级的效果;理论上,也可以通过发起人的超额担保来进行信用增级,但超额担保会额外增加发起人的财务成本,降低资产证券化的整体竞争力,所以在实践中并不会被广泛运用。除此之外,还可以将资产证券化产品分为优先和次级两部分,在出现风险时,由次级证券先承担损失,当然为了补偿其损失,次级证券的利率会高于优先证券,以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均可以在资本市场上买到对应的金融产品,正因如此,优先/次级结构增级方式很受市场欢迎。

第四步:进行外部信用评级。由于资产证券化产品进行了复杂的包装重组,普通投资者不具备识别相关风险的能力,很难就证券产品的优劣作出判断,为了帮助投资者识别其中的风险,这项工作就需要交给专业的外部评级机构进行,例如:美国的标准普尔、穆迪等知名信用评级公司会根据资产证券化产品风险的大小进行信用评级,主要级别从AAA到C九个等级,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选择不同等级的证券产品。

第五步: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行销售和售后服务。SPV所具备的独特结构和业务范围决定了其不可能独立承担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重组与发售工作,必须引进外部成熟的中介机构来完成这一工作,投资银行便承担了资产证券化流程中的融资顾问和证券承销职能,使得整个流程顺利运转起来。普通投资者购买该金融产品后,可以获得稳定的现金流回报,稳定的可预期的现金流来源于基础资产即应收账款,然而普通投资者不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条件去监管这一运营流程,那么这时候就需要专业机构来进行这些业务操作,这些专业机构就是服务人(servicer),而资本市场上的通行做法是服务人由发起人担任,不得不指出,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因缺乏内在激励机制服务人可能对资产池采取消极放任态度,而普通投资者限于各种各样的外部因素也无力对这一过程进行有效监督,此时受托管理人(trustee)便应运而生了。受托管理人作为普通投资者的利益代表,主要负责监督资产池的运营情况和服务人是否尽职尽责,同时,受托管理人也代为管理服务人交付的本金和利息。

正是通过上述五个操作步骤,一个完整的资产证券化运作流程便清晰呈现在我们面前,在分析资产证券化流程时,要善于抓住SPV这一承上启下的枢纽,仔细领悟其在整个运作流程中的功能及效用,其次,还要抓住风险隔离制度,只有充分理解上述两个核心节点才能充分理解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机理,在后文法律风险分析阶段,笔者仍会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风险隔离制度。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能否将基础资产通过一系列包装重组后在资本市场上自由流通,取决于基础资产的优劣。基础资产优良,加之信用增级,可以有效增强证券化产品的质量;反之,基础资产较差,则无论通过何种措施,都难以达到预想目的。因而,为了保证和实现基础资产的信用,防范可能发生的系统性金额风险,需要在制度上对相关风险进行隔离,从而防患于未然。

更进一步分析,资产证券化风险主要来自基础资产和相关运营主体的破产风险,正因如此,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风险隔离制度经常被直接称为破产隔离制度。从广义上讲,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防止任何参与主体的破产对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有效支付所造成的冲击都属于风险隔离机制;从狭义上讲,对于资产证券化产品,即将产生现金流的资产与发起人及其他相关主体产生的任何财务风险进行隔离,确保基础资产产生的稳定可预期现金流可以按照预先结构设计向投资者进行偿付相关证券权益,实现资产信用融资。

为了有效实施风险隔离制度,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会通过两个关键步骤实现这一目标:一是在交易结构中设立SPV(即特殊目的载体),二是实现资产的真实出售。上述两项措施可以有效将基础资产和其他资产的风险隔离开来,从而提高营运资本的安全性。

正式破产隔离制度的有效运行,近年来大量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得以大卖,仔细分析可以发现,风险隔离制度具有以下好处:一方面,资产隔离制度设计的初衷及时隔离参与主体的破产风险和基础资产的自身风险对投资人投资权益造成的伤害,为了有效实施这一制度,会引入外部评级机构,对相关风险进行分析、调研,并向公众投资者进行披露,这些措施有效降低了整体运营成本。

另一方面,风险隔离制度有效实施后,资产证券化运营过程中的相关法律设计可使相关参与主体彻底远离其设立目的以外因素的干扰,达到自主运营、独立续存、延续设立该法律主体的目的。换句话说,这使得基础财产脱离发起人所有,成为独立财产,具有独立人格,不受原发起人破产风险的影响和支配。

资产证券化的法律风险分析

通过上文的讨论,我们对资产证券化的交易结构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仔细观察资产证券化的交易流程图,我们可以发现其中必不可以缺少的一环是引入外部独立律所对交易风险进行评价,主要以出具法律函件及法律意见书等形式进行。而法律的不确定性以及法律意见书中的格式条款、模糊概念却实实在在地成为资产证券化中的不稳定因素。事实上,法律风险是资产证券化过程中一直存在、相伴始终的重要风险。申言之,我国的资产证券化是建立在财产信托相关法律基础上的,目前相关法律法规中还缺乏对资产证券化内容具体而明确的法律规定。进一步讲,没有完善的法律规制体系,就很难界定交易参与方的权利义务边界,降低交易风险更是缺乏必要的法律支撑。

举一例以明之,我国合同法规定,债权人转让债务时要及时通知债务人,在债务人接到债权转让的通知时债权转让才对债务人生效,即对债务人采取“通知到达生效主义”,依据该条法律,我们可以推知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债权转让亦要通知每一位债务人,然而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数额庞大,涉及的债务人众多,逐一通知不光会带来繁琐的操作难题,亦会产生巨大的交易成本,很难实际予以运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会成为压垮资产证券化的最后一粒石子。因而确立以公告或者登记通知债务人的法律有效便成为主流选择,这一模式既方便操作,也可大幅度降低交易成本。

从上面这个简单的案例,我们可以发现法律风险是隐藏在资产证券化交易链条中的巨大潜在风险,并具有沿着链条进行链式传播,不断放大的趋势。因而投资者在进行资产证券化金融产品投资时,要格外关注上述法律风险,对不懂的地方,要详细阅读第三方律所出具的法律意见书,了解产品的基础特性、责任范围、赔偿标准等核心问题,从而降低自己的交易风险。尤其是风险隔离制度中的法律风险尤为值得关注。

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内涵。从经济学意义上讲,资产证券化可以有效将流动性低甚至缺乏流动性的资产通过一系列结构设计分离和重组生成可以自由流通的标准化金融产品,这一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包括:一是建立基础资产池;二是设立SPV(即特殊目的载体);三是实现资产真实出售;四是债务分层。笔者在这里想强调资产证券化不仅仅是一种经济行为,更是一个法律过程,从法律角度分析,“资产证券化实质上就是将现有或未来必定发生的金钱债权转化为证券形式的一种融资方式。”这一定义明确了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内涵(当然资产证券化不仅包括债权,还包括物权、股权,不过国内最流行的是债权资产证券化),其实资产证券化包括了债权转让和权利证券化这两个基本过程,是两者交织的一个综合过程,资产证券化产品是最终的成果,呈现在每一位普通投资者面前,最终实现了将民法上的债权、物权、股权等流动性差的权利状态激活,将这些权利与自由流通的金融债券结合,化无形的权利于有形的凭证,既实现了融资目的,又为普通投资者创造了新的投资渠道。

资产证券化蕴含的法律风险。完备的法律制度是资产证券化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诸多环节均需得到法律的有力支持,大到SPV结构、破产隔离制度,小到法律意见书的出具,方方面面均离不开法律的支撑。然而我国证券方面的立法却存在大量的功课要补,一方面法律本身的“滞后性”特征加剧这一现象,另一方面资产证券化结构新颖,且常变常新,立法者亦缺乏信心将立法过程跟上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步伐,甚至主动“裹足不前”,这些因素无疑加剧了资产证券化的野蛮生长。诚如,资本市场追求利益最大化本无可厚非,但在法律层面上,我们要具有前瞻意识,主动预防可能发生的各类风险。

具体而言,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存在以下几点法律风险:一是在普通投资者持有证券化产品期间,相关法律法规修改甚至出现废除等现象,造成投资者不必要的损失;二是法律意见书本身蕴含的不确定性风险,例如其中的格式条款、模糊条款等;三是资产证券化融资所依赖的法律意见书的撤回将会对债券持有人的权利产生威胁。资产证券化所依据的法律发生变化将会给新兴资本市场主体带来巨大的危害,我国在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进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大力发展资产证券化产品。因而,加强风险防范意识、趋利避害,将是每一位金融从业者和学者常思常新的话题。

基于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资产证券化产品作为促进我国金融产品创新、丰富投资者投资渠道、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均具有重要意义。但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如何做到安全性、风险性、收益性和便捷性的合理平衡,是中国乃至全球资本市场需要面对的巨大挑战之一。结合具体国情,笔者认为我国需要借鉴国外先进立法经验,尽快完善相关立法,让法律为资产证券化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保驾护航。

篇4

【关键词】住房公积金贷款项目风险 风险测评 风险管理

由于我国对住房政策的深化改革,房地产市场迅速发展,房价节节攀升,越来越多的人需要通过住房贷款的方式解决购房需求,公积金低息政策性贷款一经推出便受到人们青睐,成为中低收入家庭的首选,公积金贷款规模迅速增大。规模不断增大的住房公积金贷款不但意味着贷款金额和贷款户数量的增加,还意味着公积金贷款风险的大幅增加。XY县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至2015年底,贷款总额已达36844.5万元。自2012年起XY县公积金中心正式规范与各楼盘的合作,将每一个楼盘视为单独一个项目,长期关注其资金和运营状况。目前共与21个楼盘签订公积金贷款合作协议,放贷20000余万元,其中单个楼盘项目最大放贷7000余万元。如何将规模如此之大且在不断增加的住房公积金贷款项目管理好,并有效地防范和控制住房公积金贷款项目风险,己成为XY县管理中心当前的迫切任务和课题。

公积金贷款项目是与公积金中心签订贷款协议的某一楼盘的所有公积金贷款的集合,所以公积金贷款项目本质上就是公积金贷款,要对公积金贷款项目进行风险防范研究可以注意借鉴国内外有益经验,深入而细致地研究住房公积金贷款的风险防范措施,从而更好地控制和降低公积金贷款项目风险,对公积金贷款项目更好的管理。

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是指住房公积金贷款借贷过程中使公积金专项储金遭受损失的各种可能性,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本质上也是一种金融风险,但其具有自身的特征:一是有可能产生风险的因素更多,国家政策的调整,房产市场行情的变动,管理中心内部制度是否完善,管理中心与银行的衔接度,房产开发商财务经营情况是否稳定,借款职工个人或家庭经济情况的重大改变,都可能制造风险。二是风险造成的危害影响更大,除了一般房贷风险对银行的金融秩序和房地产的健康发展的影响,还会损害到缴存职工的私人财产安全和国家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稳固性,尤其是广大中低收入职工住房问题的解决。因此,识别、权衡、解析风险,将风险严格控制并妥善处置,对实现住房公积金资金的最大安全化意义重大。

贷款风险管理实质是贷款发放的决策问题,而决策的前提条件是要有充分准确的信息。贷款政策及具体的贷款方案的实行都需要信息,特别是在贷款风险的衡量和评估中,只有掌握了充分的信息,才能准确把握和控制风险,获得市场优势。XY县单位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已推行信息管理,对于借款人个人信息进行了初步的采集和管理,但是这些目前还不能达到贷款管理信息需求的要求,某些贷款信息无法采集到或无法确定真实性,贷款项目风险因此增加。

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是负债经营的,其主要负债资产为职工缴存的公积金,自己并没有实质的净资产,因此,对于风险缺乏承担和化解能力,这使得一旦发生贷款风险,很难保证公积金管理中心的正常运营。尤其现在国家要求减轻职工负担,取消公积金贷款保险、公积金贷款担保等相关贷款风险分担机制,这就使得贷款风险一旦发生,损失很难得到有效控制且没有其他渠道弥补,从而大大增加了公积金管理中心的经营风险,进一步加大了住房公积金贷款项目的风险。

在对XY县住房公积金贷款项目风险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XY县住房公积金贷款项目风险评估矩阵,确定XY县住房公积金贷款项目风险影响因素有:政策性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等,运用风险评估矩阵对XY县住房公积金贷款项目风险进行了测评,并得出各风险的权重比。测评结果表明:XY县单位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公积金贷款项目应重点防范和控制的风险为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抵押物风险,其风险权重系数分别达到了0.236,0.198、0.184;房地产市场风险、房产发商的经营风险和购买力风险同样也对公积金贷款项目也具有重要影响,其风险权重系数也分别达到了0.132、0.108、0.098;政策性风险、法律风险、和交易风险的权重占比不大,其风险权重系数分别为0.132、0.108、0.098,但需密切关注。

篇5

关键词:公允价值;金融危机;会计准则;相关性

一、对待公允价值与金融危机的关系金融界的主要观点

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公允价值会计因此饱受指责。随着雷曼兄弟申请破产等新一轮金融风暴的到来,公允价值会计受到的指责陡然升级。面对飞流直下的股价,许多银行抱怨根据现行会计准则,需要将市场价格迅速下降的资产价格反映在财务报表中,导致与抵押有关的证券资产巨额减计,在某种程度上加剧或放大了金融危机;目前受打压的价格反映不了这些资产的长期价值或真实价值。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前主席威廉·伊萨克公开宣称,正是由于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导致众多银行不得不过多地和不合理地减计资产,从而压缩了银行的放贷,进一步使经济震动。在危机中倍受损失的华尔街银行家指责它是危机加剧的重要根源之一,认为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导致金融机构确认巨额的未实现,没有现金流的账面损失,引发投资者的恐慌,使得大多数投资者非理性地大量抛售次贷产品金融机构的股票,使危机加剧。因此,他们呼吁完全废除或暂时终止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使用。

二、公允价值的内涵与意义及其与历史成本的比较

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

与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对应的是历史成本会计准则历史成本会计计量则强调,资产和负债应当以当时实际发生的成本和金额进行计量。例如,2007年1月,甲企业用暂时闲置的资金以30元/股的价格,购入中信证券100万股股票,若不考虑相关费用,甲公司共计支付3000万元。假定2007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日,甲公司仍然持有这些100万股股票,而在2007年末,中信证券的市价已经升值为89.27元/股。那么甲公司应当怎样在会计报表上对报表使用者报送公司拥有的该项股票资产?两种不同的会计计量模式在甲公司资产负债表上对该项股票的列示则有着极大的差异。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甲公司资产负债表上对该项股票所列示的金额仍为当初购买时的3000万元;而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假定甲公司将该股票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甲公司则应以2007年中信证券年末收盘价作为依据,对外报送该项股票的价值。2007年12月28日,中信证券的年末收盘价位为89.27元。因此,2007年12月31日,甲公司在其资产负债表上对该项股票投资所列示的金额应为8927万元由于采用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甲公司的该项资产价值增加了5927万元。同样,甲公司的利润表可因计量模式的不同,产生不同的利润,即公允价值模式比历史成本计量多出5927万元的利润。

上述例题可以看出历史成本计量的会计原则对该项股票以3000万元的价值报送,已完全不能反映甲公司资产负债表日的价值,其滞后性显而易见;而公允价值计量则体现了甲公司持有该股票当时的市价,符合会计报表使用者了解公司相关资产信息的需求。

三、会计学界的反攻

然而,会计界和一些经济界人士一直持抵制的态度,认为金融界对公允价值会计的指责明显置投资者的信息需求于不顾。事实上,金融界制造了房地产泡沫,并通过不受监管、不透明的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手法放大金融资产泡沫,才最终酿成灾难深重的次贷危机。会计借助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及时、透明、公开地披露金融资产泡沫,促使金融界、投资者和金融监管当局正视和化解金融资产泡沫。倘若没有采用公允价值会计,投资者可能永远被掩盖在金融界创设的虚幻泡沫中。

四、公允价值的局限性以及个人的观点

客观地说,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本身并非完美无缺。如前例,公允价值计量下的甲公司的资产虽然反映了2007年末公司资产的市价,但同时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多出来的5927万元的会计利润是对企业经营业绩的真实反映吗?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高走的股价是否在投机炒作,非理性投资的因素?

笔者个人认为,公允价值会计的经济内核具有科学性,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决策有用的会计目标,只要决策有用的会计目标仍然得到认可,公允价值会计的基础就难以削弱。因此,通过重新分类金融资产或其他方式停止公允价值会计的措施,在危机得到缓解后,必然会遭到投资者的反对。会计准则不是罪魁祸首,但实践中依据“非公允”的市场报价确定公允价值的方式对危机起了一定的推波助澜效应,改进公允价值会计不应否定其科学内涵,而是应建立有效机制,以调整非正常、非有效市场下确定公允价值的操作方式。事实上,金融界制造了房地产泡沫,并通过不受监管、不透明的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手法放大金融资产泡沫,才最终酿成灾难深重的次贷危机。会计界借助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及时、透明、公开地披露金融资产泡沫,促使金融界、投资者和金融监管当局正视和化解金融资产泡沫。倘若没有采用公允价值会计,投资者可能永远被掩盖在金融界创设的虚幻泡沫中。

参考文献:

[1]徐蕴颉:次贷危机与公允价值计量.《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年33期.

[2]俄召娣:公允价值与美国次贷危机.《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年359期.

[3]柯于珍:浅议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及其财务影响.《技术探索》,2008年3月.

篇6

关键词:公允价值;金融危机;会计准则;相关性

一、对待公允价值与金融危机的关系金融界的主要观点

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公允价值会计因此饱受指责。随着雷曼兄弟申请破产等新一轮金融风暴的到来,公允价值会计受到的指责陡然升级。面对飞流直下的股价,许多银行抱怨根据现行会计准则,需要将市场价格迅速下降的资产价格反映在财务报表中,导致与抵押有关的证券资产巨额减计,在某种程度上加剧或放大了金融危机;目前受打压的价格反映不了这些资产的长期价值或真实价值。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前主席威廉·伊萨克公开宣称,正是由于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导致众多银行不得不过多地和不合理地减计资产,从而压缩了银行的放贷,进一步使经济震动。在危机中倍受损失的华尔街银行家指责它是危机加剧的重要根源之一,认为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导致金融机构确认巨额的未实现,没有现金流的账面损失,引发投资者的恐慌,使得大多数投资者非理性地大量抛售次贷产品金融机构的股票,使危机加剧。因此,他们呼吁完全废除或暂时终止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使用。

二、公允价值的内涵与意义及其与历史成本的比较

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

与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对应的是历史成本会计准则历史成本会计计量则强调,资产和负债应当以当时实际发生的成本和金额进行计量。例如,2007年1月,甲企业用暂时闲置的资金以30元/股的价格,购入中信证券100万股股票,若不考虑相关费用,甲公司共计支付 3000万元。假定 2007 年 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日,甲公司仍然持有这些100万股股票,而在 2007年末,中信证券的市价已经升值为89.27元/股。那么甲公司应当怎样在会计报表上对报表使用者报送公司拥有的该项股票资产?两种不同的会计计量模式在甲公司资产负债表上对该项股票的列示则有着极大的差异。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甲公司资产负债表上对该项股票所列示的金额仍为当初购买时的3000万元;而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假定甲公司将该股票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甲公司则应以2007年中信证券年末收盘价作为依据,对外报送该项股票的价值。2007年12月28日,中信证券的年末收盘价位为89.27元。因此,2007年12月31日,甲公司在其资产负债表上对该项股票投资所列示的金额应为 8927万元由于采用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甲公司的该项资产价值增加了5927万元。同样,甲公司的利润表可因计量模式的不同,产生不同的利润,即公允价值模式比历史成本计量多出5927万元的利润。

上述例题可以看出历史成本计量的会计原则对该项股票以 3000 万元的价值报送,已完全不能反映甲公司资产负债表日的价值,其滞后性显而易见;而公允价值计量则体现了甲公司持有该股票当时的市价,符合会计报表使用者了解公司相关资产信息的需求。

三、会计学界的反攻

然而,会计界和一些经济界人士一直持抵制的态度,认为金融界对公允价值会计的指责明显置投资者的信息需求于不顾。事实上,金融界制造了房地产泡沫,并通过不受监管、不透明的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手法放大金融资产泡沫,才最终酿成灾难深重的次贷危机。会计借助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及时、透明、公开地披露金融资产泡沫,促使金融界、投资者和金融监管当局正视和化解金融资产泡沫。倘若没有采用公允价值会计,投资者可能永远被掩盖在金融界创设的虚幻泡沫中。

四、公允价值的局限性以及个人的观点

客观地说,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本身并非完美无缺。如前例,公允价值计量下的甲公司的资产虽然反映了 2007年末公司资产的市价,但同时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多出来的 5927 万元的会计利润是对企业经营业绩的真实反映吗?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高走的股价是否在投机炒作,非理性投资的因素?

笔者个人认为,公允价值会计的经济内核具有科学性,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决策有用的会计目标,只要决策有用的会计目标仍然得到认可,公允价值会计的基础就难以削弱。因此,通过重新分类金融资产或其他方式停止公允价值会计的措施,在危机得到缓解后,必然会遭到投资者的反对。会计准则不是罪魁祸首,但实践中依据“非公允”的市场报价确定公允价值的方式对危机起了一定的推波助澜效应,改进公允价值会计不应否定其科学内涵,而是应建立有效机制,以调整非正常、非有效市场下确定公允价值的操作方式。事实上,金融界制造了房地产泡沫,并通过不受监管、不透明的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手法放大金融资产泡沫,才最终酿成灾难深重的次贷危机。会计界借助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及时、透明、公开地披露金融资产泡沫,促使金融界、投资者和金融监管当局正视和化解金融资产泡沫。倘若没有采用公允价值会计,投资者可能永远被掩盖在金融界创设的虚幻泡沫中。

参考文献:

[1]徐蕴颉:次贷危机与公允价值计量.《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年33期.

[2]俄召娣:公允价值与美国次贷危机.《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年359期.

[3]柯于珍:浅议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及其财务影响.《技术探索》,2008年3月.

篇7

2.融资约束、冲突对公司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影响王建华

3.资本成本管理会计理论探索财会月刊(理论版) 杨艳丽

4.会计准则导向下的会计信息系统重构王凡林

5.EVA-BSC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初探李艳,刘彩华,贾艳艳,李莹

6.浅析环境会计控制在环境成本优化中的作用姚圣

7.现金持有量对上市公司价值影响的实证分析汪东红,王海刚

8.会计信息可靠性测度模型研究沈星元,邓田生

9.政府会计核算对象与适用范围探讨黄灿

10.谈财务管理理论框架的构成要素胡莺

11.技术、生产要素、关税与垂直专业化的关系研究——Kei-MuYi两国动态李嘉图垂直专业化模型的扩展黄晶

12.基于价值创造的企业整合预算模式初探汪星,卜华

13.降低商业银行隐含期权利率风险的博弈分析——以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为例黎昌贵

14.国外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提前偿还风险度量模型王芳

15.城市储备土地资产证券化研究张建利,陈晓军

16.生灭过程假设和股价相对偏差分析——以深成指成分股为例高劲

17.典型无形资产减值迹象的分析与总结张四海,陈蕾

18.新会计准则下排污权会计核算初探甘翠兰,朱学义

19.固定资产区间动态正态折旧模型研究陶英恒,李勇,兰继斌

20.基于灰色关联度和模糊聚类理论的林木资产估价吴青,谭旭红

21.CIM生产方式下企业目标成本的设计胡国强,李慧

22.我国保险公司作业成本及作业管理研究陈琳,乔志林

23.XBRL财务报告分类标准体系研究综述韩庆兰,蔡苗

24.传统"最优化"财务决策思维范式之转换常叶青

25.试析投资者、管理者非理对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刘建伟

26.我国会计国际化历程回顾李其峰,温佐望

27.财会月刊(理论版) 企业绩效测评体系的发展演进石春茂

28.对审计业务招投标制度优势的理论思考张原,王伟明

29.谈推进我国内部审计职业化发展张宇

30.公司治理视角下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与机构调整廖义刚

31.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应用的认识误区分析丁佟倩

32.财务主体理论研究综述彭丁

33.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创新黄莉娟

34.运用最小绩效要素评价模型考核矩阵型组织的内部组织单元绩效张禾,张黎波,石玲

35.民营企业利益相关者治理问题探讨许维利

36.续亏公司盈余管理与会计稳健性之间的关系研究李娜,李世刚

37.FDI推动服务业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基于西部9省市的面板数据曾国平,张清翠

38.谈"财务实验"课程教学创新郭小金

39.构建基于心理契约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模式刘建秋

40.我国高校教研人员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汪徽,吴建兰,戴玉平,胡有顺

1.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理论研究述评王宗军,储茂广

2.COBIT及其应用问题的理论研究陶黎娟,庄明来

3.作业成本法在物流成本核算中的应用张红,孙冉

4.公共部门基本支出预算编制与运行成本控制罗辉

5.零售企业规模扩张与经营绩效的相关性分析李卫忠

6.如何降低金融工具报告中的复杂性——IASB最新讨论稿解读陈秧秧

7.公司债务水平与产品市场竞争强度关系的实证研究戚拥军,彭必源

8.高新技术企业ABC-EVA集成成本系统构建和应用张蔚虹,刘立,俞驰

9.对会计行为利益导向与伦理调节的双重规范汤健

10.风险状态依存、风险分散机制与相机财务治理吴树畅

11.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初探李经路,张静,姬雄华

12.我国环境税收制度设计探讨高晓露

13.刍谈新会计准则下原始凭证的规范问题李晓红,段世明

14.我国预算会计确认基础改革浅探朱红

15.运用风险投资化解非营利组织资金困境的可行性研究李虹,李彦萍

16.关于约束性高管变更的博弈分析王媚莎HtTp://

17.国有企业集团多元化与上市公司融资约束关系的实证研究赵弘颖,刘翰林

18.基于增值税纳税人身份选择的纳税筹划蒋轶

19.高校理财环境的变化及应对策略杨德岭

20.提高我国财政透明度的若干思考刁节文,王铖

21.关于西方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的几点认识杜媛

22.公共财政理论的发展与我国公共财政理论基础选择刘晓燕,郑敏,严兴华

23.企业人力资本价值贡献计量探讨邵兵,玄立平

24.实际利率法应用解析财会月刊(理论版) 杨紫元

25.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核算体系设计邓明君,罗文兵,龙艳

26.基于突变论的会计信息系统评价周兴荣,朱庆须

27.试析复杂型环境业绩指标计算中增加值的引入温畅

28.剩余收益估价模型与主流价值评估模型的比较宋光辉,龚玉策

29.固定资产正态折旧模型的构建与修正林祥友

30.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分析陶涛

31.环境会计计量的动力机制与计量技术黄晓榕,梁小红

32.试析我国会计信息化进程黄锡远

33.博弈分析视角下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结合潘莹,梅莉

34.法务会计专家证人制度在反商业贿赂中的应用蒋利强,陈红静

35.油田企业战略环境管理会计体系的构建设想田雪峰

36.集群环境下企业战略成本管理模式探讨赵秀芳,陶静燕

37.新型教学模式探讨——企业经营模拟陈冰

38.会计专业本科教师团队建设研究刘杰

1.论成本设计与成本信息的互动机理李来儿

2.刍论会计理论研究架构李志华,陈良华,张昉

3.企业对人力资源的产权控制与权益分派吴泷

4.泛成本的分类、确认、计量与报告概论辜位清

5.人力资本会计研究褚颖

6.对会计等式"收入-费用=利润"的质疑周萍

7.人力资本产权化与企业治理机制创新王家华

8.从公共受托责任角度看政府会计改革王娟,朱海英

9.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市场反应的实证分析刘茂平

10.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IPO效应研究黄碧

11.企业战略联盟的竞争优势及战略联盟管理陈支武

12.广西上市公司股利分配与再融资行为关系研究池昭梅

13.基于隐性契约的财务保守行为解释何卫红

14.投资组合保险策略下价值底线设计的实证分析陈可

15.股票流通性和偿债能力对交叉持股决策的影响分析余佩琨,王剑

16.金融中介服务产出的核算方法研究——以广东省银行业为例张家平

17.谈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与会计对策胡颖森,彭锐

18.影响我国公司现金持有水平的因素分析刘冬荣,沈茂荣

19.软件企业知识性员工的绩效考核研究邹德军

20.财会月刊(理论版) 反倾销视角下的环境成本核算陈秀霞

21.职能单位与职能单位部门化组织结构构建王淑臣

22.浅谈跨国经营企业实施内部财务转移的方法吕立伟

篇8

关键词:银行业改革;金融风险;金融监管;金融创新

一、中国银行业的困境

(一)不良贷款依然困扰中国银行业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因素,这是特殊经济环境和政策空间下难以避免的产物。多年以来,伴随银行信贷的过度扩张,经济高速发展引发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失衡,为中国社会经济长期发展带来了许多负面的效应。

截至2006年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例已经下降至7.09%,比2005年同期下降了1.5个百分点。在各类银行当中,外资银行的不良贷款比例最低,仅为0.78%,紧随其后的是股份制商业银行,2006年底的不良率为2.81%。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例虽然也有大幅度下降,但2006年末仍有9.22%。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的不良率分别是4.78%和5.9%。

在全球乃至我国金融市场加速开放的今天,不良资产率已经成为我国银行保持市场竞争力、开展国际化经营的重大障碍。

(二)所有者缺位

理论上国家是国有的商业银行的所有者,但实际上却很难切实地在国有商业银行中行使所有者的有关权力。

这一方面使得许多国有企业的经营者自认为是所有者的代表,逃避监管,滥用权力,造成“内部人控制”;另一方面则使得一些地方政府官员和国有企业经营者认为既然国有企业与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同属于国家,那企业欠银行的债务只不过是“一家人”内部的问题而已。这样既容易产生“政府负无限责任,而银行由内部人控制”这一严重弊端,也会因资本金、不良资产、治理制度、内部风险控制等因素影响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

(三)金融风险威胁银行的健康发展

目前,我国金融风险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贷风险。我国经历了农村和,在这个充满着竞争、碰撞、冲突、优胜劣汰的过程中,诞生了许多新兴企业,同时冲击了大量落后保守的企业,也出现了大量的停产、合并、兼并、破产的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大面积亏损,资不抵债,严重影响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有的银行不良贷款比重更大,隐藏着大量的呆死账贷款,这严重地制约着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虽然经过两次不良资产剥离,但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仍然较高,这已成为威胁我国金融安全的首患。

2、结算风险。近几年,银行会计、储蓄、出纳、信用证、承兑贴现等业务岗位的案件又呈现出高发势头,主要也是由于这些业务的操作环节内控管理不到位,对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潜在风险调查不够。

3、道德风险。目前我国银行由于管理仍带有明显的行政色彩,“人治”的成份多,“法治”的成份少,内部控制严重不足,致使道德风险日益突出。

(四)流动性过剩

过多的流动性使得大量银行资金在找不到出路的情况下,被迫涌入目前仍很狭小的货币市场,导致货币市场收益率水平屡创新低。

由于商业银行的资产使用效率太低和使用渠道太窄,一方面中小企业和消费信贷资金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另一方面银行大量资金积压,导致货币市场主要投资工具的利率持续走低甚至和存款的利率产生倒挂的现象。流动性的持续堆积使得银行体系蕴涵的系统性风险不断加大。

(五)金融腐败使国有资产流失

融资的垄断性一方面导致风险过度集中于银行,由于风险释放有一个时间过程,不会对国有银行各级负责人构成短期制约,届时风险暴露时,那些负责人早就走了。

而另一方面拥有资本配置权的寻租行为和短期业绩带来巨大个人利益回报,而风险损失始终由国家买单兜底。这无疑暴露出国有银行体制、监管机制等诸多缺陷。

(六)来自国外银行的威胁

毋庸置疑,新竞争者必抢先入侵令人垂涎的客户群,比如那些具有较复杂财务需求的高净值客户和公司。

另外,主要的跨国公司客户普遍会转向它们认为可以提供更好服务的银行。国外银行可以发挥它们的低外汇资金成本,以及较复杂的产品线和全球业务网络的优势,凭借它们在其他市场的广泛金融服务的经验、服务素质,向客户提供较有价值的服务方案。而对于国内银行来说,在很多方面还存在一些差距。

二、中国银行业的当务之急

(一)剥离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改善银行资产结构

针对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例过大的现状,政府在1999年先后组建了信达、华融、长城、东方四个资产管理公司,分别接收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但由于受规模的限制,国有商业银行还有很大数额的不良资产不能剥离出去。

另外,国有商业银行的客户主要是国有企业,加入WTO后,我国许多企业特别是竞争力较弱的企业都将受到冲击,国有商业银行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剥离这些企业。

要从根本上改革银行信贷体制,有必要建立一套科学的不良贷款管理系统来化解不良贷款存量并控制其增量。所以今后更加重要的问题是,积极探索新的不良贷款处置方式,控制不良贷款反弹,严格控制新增贷款质量。

(二)建立现代公司治理结构

股权多元化是完善公司治理机制的必然要求。产权制度是企业内部组织制度形成和发挥作用的基础,不同的产权制度会产生不同的产权激励机制,进而决定公司治理机制及其运行效率的差异。

公司治理机制的优化从根本上受制于产权制度的优化。只有股权多元化,才能从根本上保障股东和存款人的合法权益,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

国有银行作为国有特大型企业,机构人员众多、利益关系复杂,市场化的转变绝非易事。境外战略投资者通过较大比例的占股和进入国有银行必然会打破现有的关系和利益格局,在银行内部形成利益的硬约束,从而有利于推动国有银行的市场化改革。

借助于战略投资者和海外监管机构对国有出资人代表的非规范行为形成一定的制约力,从而有利于推动银行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并推动相关改革和法制建设。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股权结构的改善有助于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建立一整套新的市场激励和约束机制,强调投资者利益,彻底打破国有商业银行的“准官僚体制”,改变“官本位”,通过合理的、符合商业银行运营要求的绩效激励机制、充分的风险控制和资本约束,促使国有商业银行变成真正的市场主体。

(三)完善银行业的风险管理,构建科学有效的内控体系

我国经济还处在转型期,经济高增长和高风险并存,在这种市场环境下,商业银行应该坚持改革和管理并重,积极探索风险防范机制,不断改革和调险管理组织架构,完善内控管理,防范金融风险,提高银行风险管理水平。具体措施如下:

1、转变经营理念,强化控制意识。商业银行应彻底扭转“重业绩、轻内控”等错误观念,正确处理好业务发展与风险防范的关系。要将内部控制纳入对分支机构的综合考核,提升风险评价水平,建立风险调整后回报率基础上的考核机制,增强绩效考核评价的科学性。要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强化分支机构风险控制意识,丰富风险管理手段和措施,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2、完善国有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尽快把国有商业银行改造成股份制商业银行,并加快上市步伐,在法人一级构建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之间的权力划分和权力制衡的有效结构,抑制“内部人控制”、“道德风险”的发生。

3、建立有效的经营管理架构。一个良好有效、科学严密的综合内部控制系统,对于银行的安全和稳健运作,尤其是银行的风险管理系统来说至关重要。只有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才能从根本上在制度的层面对一家银行机构的正式的职权划分、职责分离以及权力制衡做出严格安排。

4、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机制。主要是要解决好经营管理中的利益导向问题,确保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现。因此,绩效考核要有科学性、系统性,避免只讲业务发展而忽视风险管理的现象发生。如:商业银行要建立涵盖业务量、盈利状况、风险管理、资源利用效率等系统性的指标业体系。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对于高创利能力的业务骨干,必须坚持进行全方位的绩效考核,避免风险隐患对银行造成“硬伤”。

(四)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是中国银行业最少采纳的管理方法之一。随着更多的国外银行挤入竞争行列,争夺优秀人才也会日益加剧。

中国银行业应该实行全面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以吸引、激发和保留有效的员工:组织员工参加世界级培训,为员工提供丰厚的薪酬以及其它员工激励计划,如员工持股制度等。

(五)加强银行业的金融创新

2007年,加强银行业的金融创新将成为银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为鼓励商业银行加快金融创新,防范金融创新风险,促进银行业金融创新持续健康发展,2006年12月,中国银监会《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引》。

可以说,加强中国银行业的金融创新,已经成为推动商业银行改革和提高整体竞争力的重要力量。

1、金融产品的创新。研究和发展科技含量较高的一些金融产品、服务手段,如自动存取款、信用卡、电话银行、网上银行以及近年来日益普及的跨行转账等。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对银行信贷的需求,积极开展消费信贷、助学贷款,拓展银行中间业务,加强银证、银保合作,推进金融业务电子化、网络化建设。

2、金融工具创新。金融衍生品市场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在价格发现、规避风险和增加投资组合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已有多家中、外资银行机构获准开办衍生产品业务,品种主要包括期权,远期,互换等。

3、管理模式创新。在金融创新不断推进的过程中,银行业还需进一步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按照有关银行经营原则,从审慎管理的要求出发,制定提高效益、降低风险的有效管理方法和措施,提高银行业资本运作水平。此外,银行业将适应业务开展的需要,完善内部机构设置,建立权责明确、机制健全、分工合理、管理有效的新型银行管理体制。

(六)加快推进银行业的混业经营

随着经济发展的步伐,日益频繁的跨国商业关系将产生更为复杂的银行产品需求,如贸易担保、外汇、属下企业资产管理等。

随着客户需求的不断提高,银行亦需在产品项目及渠道上做出相应改善,积极发展信贷资产证券化和资产管理业务:全力推进国际业务的发展、创新代客理财工具并加快发展企业年金、基金托管等资产管理业务;适度降低信贷资产比重,提高投融资资产比重,提高低风险权重的债券投资、票据融资和货币市场业务在全部资产总额中的比重。

虽然政府目前还没有取消银行、保险及证券分业经营的规定,综合银行已然崭露头角:中信实业银行,这家国有信托投资公司已获准成立一家控股公司来合并其保险、银行、证券和管理业务,从而成为名副其实的“金融超市”。

2007年,国家将加快推进银行业的混业经营进程。随着商业银行向资产管理、投资银行、保险等业务领域的渗透,资产证券化、基金管理、人民币理财、债券投资等创新产品将会加速推出,中国银行业将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轨道。

参考文献:

1、成思危.解析银行改革路线图[J].法人,2006(4).

2、胡祖六.国有银行改革需要引进国际战略投资吗?[N].经济观察报,2005-12-05.

3、2007年中国银行业市场研究及投资分析报告[R].2007-03-15.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