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文化产业发展的概念8篇

时间:2024-03-21 10:24:1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文化产业发展的概念,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文化产业发展的概念

篇1

悠久的民族历史和各具特色的生活方式为广西民族地区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但是,广西少数民族特色产业的发展的过程中,存在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文化产品缺乏创意、技术含量低、艺术感染力不强,国际化品味不足等问题。本文以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产业为研究对象,发现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主要依托本地区资源优势,有效整合区内各种各样优势文化资源,发挥比较优势,不同的文化资源应有不同的发展途径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地打造适合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模式。

关键词:

少数民族;产业模式;特色文化产业

一、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相关概念

1.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概念。

少数民族文化产业是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产业的一种特殊形态,是生产少数民族文化产品和提供少数民族文化服务的行业,在对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的基础上进行产业化运作。民族文化的定义:各族人民在长期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以及各族人民所具有的生产技能、社会经验、知识、风俗习惯等。

2.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产业范围界定。

广西全区聚居了壮、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1个少数民族,民族资源颇丰,所以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建立在文化资源的基础之上。本文将广西少数文化资源划分为以下几个类别:一是少数民族历史人文景观资源,包括历史文化遗址、民族建筑、民居;二是少数民族自然风光资源,包括少数民族山川河流、自然奇观、沿海风光;三是少数民族文化风情资源,包括传统节日、传统体育;四是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包括民族音乐及乐器、民族舞蹈、传统戏剧、传统文学;五是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资源,包括民族医药、民族饮食、民族服饰。以上少数民族文化资源都将纳入本文界定的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产业的范畴之中,将民族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发展紧紧联系起来。

二、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相关理论

1.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概念。

发展模式的概念来源于经济学,最初的定义是指既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相互作用后,所反映出来的要素组合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根据库恩的“范式”理论,在经济学和社会学领域任何理论的突破和实践的发展都会带来新的模式,如市场主导型模式、产业关联模式、全面推进型模式等。产业发展模式是指产业(某一具体产业或宏观产业)在特定时期、特定国家或地区产业发展所选择的道路和发展策略。产业发展模式需要与产业发展的内部环境、外部环境相匹配,通过对产业的内部资源、外部资源进行科学、合理、优化的配置从而促进产业发展。

2.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分类。

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大致可归纳为五种:资源依托模式,需求导向模式,产业要素依托模式,相关产业带动型模式,政府政策导向模式。

三、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模式选择

1.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观光产业发展模式。

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主要是对山川河流、自然风光历史遗址、民俗风情、民族节日、民族建筑等资源进行开发,以发展旅游文化市场。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可以细分为以下具体开发形式:人文历史景观模式,民族歌舞模式,民族节日式,少数民族文化主题公园模式。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模式仅有形式是不够的,关键在于如何将民族文化旅游相关的文化产业结合起来。首先,以文化创意为主线,确定“文化+创意+科技+艺术”的规划思路,注重以物质形态为表现形式展示当地文化,如博物馆、展览馆、雕塑。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们需求的多元化,人们对旅游有了新的要求。高新科技作为技术手段,可以采用情境体验、动漫形象、创意理念、游戏玩法、影视场景、个性创意商品、生态建筑景观等手段将静态的文化资源活起来,为旅游者提供完美的深度文化体验。其次,充分利用新媒体进行宣传。广西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还有知名度不高,除了印象刘三姐、桂林山水,其他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景点较少被人提及。互联网以其传播优势,正在改变传统文化产业的营销渠道,互联网作为兼容性极强的主流平台,有很大的合作空间,很多文化企业开始与互联网技术、电商结合,对接线下营销,进行线上线下的合作。

2.少数民族现代版权产业发展模式。

广西少数民族现代版权业发展模式,主要是挖掘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和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资源,并且通过创意手段和科技手段将隐性的文化资源显性化,生产出文学、电影、舞台剧、动漫、游戏等文化产品。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蕴含着大量的创作素材,比如奇特、险峻、秀美的地貌文化资源,可以作为动漫、游戏等产品创作的背景题材,15届东京电影节开幕电影《面纱》,就是在广西的黄姚古镇及宜州祥贝取景,景色之美令人叹为观止;不同的历史民族人物、神话、传说可以作为动漫、游戏、影视剧等产品创作的内容题材,如电影《刘三姐》、《少林小子》。这些方式都可以说是目前文化产业大热的概念“IP”的具体形式。IP=intellectualproperty,翻译成中文是知识产权,也叫智力成果权。它,可以是一个故事,一个形象,运营成功的IP可以在漫画、小说、电影、玩具、手游等不同的媒介形式中转换。广西少数民族现代版权产业发展模式需要引入IP的概念,但IP的核心还是创意,且以知识创造为基础,应结合广西的具体特征,以广西少数民族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戏剧、书画、服饰为基础,对原汁原味的传统民族民间文化要进行保护性开发,把握其精髓,保护其传承。例如桂林渔鼓、铜鼓音乐、侗族大歌,这些民歌和戏曲不仅值得专家学者研究,如加以新的创意和宣传,以现代人们的审美观为出发点,一定会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喜爱。

3.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园区发展模式。

针对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具体情况,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园区发展模式具体实现途径应为政府扶持引导、培育龙头企业、产业聚集发展、高校和科研机构辅助。政府主要起扶持和引导的作用,积极制定产业政策,进行科学的规划和正确的引导,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优化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环境,建立一个宽松宽容、真正有利于创新的发展环境。培育龙头文化企业,实施大企业带动大产业发展战略。龙头企业的地位非常突出,文化产业主要是由龙头企业带动发展起来的。产业聚集区是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对现已形成的集聚区,要采用市场化模式,积极引进有园区开发经验的文化创意产业龙头企业,规划园区产业发展,制定园区发展战略努力吸引国际知名企业入住园区。高校和科研机构起着辅助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作用,高校是一个人才集中、智力密集、科研力量雄厚的地方,它承担着提升人才文化素质、工作技能的责任。充分发挥高校以及科研机构在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依托自然科学、人文社科方面的学术资源和科技资源,依托几大高校的品牌优势和大学科技园的平台优势,建设一批高水平的文化产业人才培训基地,培养出既立足本土同时又有国际视野的创意产业人才。

作者:章雨微 赵瑞峰 单位:桂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杰,陈静.试论广西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与对策[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1):07.

[2]车勇.广西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07.

[3]梁振:《西部地区民族文化产业研究》,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5月.

篇2

【关键词】图书馆;文化产业;城乡文化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1)02-0132-2

一、图书馆文化的内涵

(一)图书馆精神文化

它是指图书馆工作人员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所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思想行为风尚。包括馆员的政治态度、精神面貌、思想情操和职业道德等各种群体意识和群体精神。其主要表现形式是“馆风”。图书馆精神文化是图书馆文化的核心,是治馆之“魂”、合力之“源”。图书馆精神文化是社会精神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图书馆员除了具有一般社会群体应该具备的远大理想、高尚人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之外,还必须具有图书馆人所特有的精神风貌,即:默默无闻、勇于牺牲自我的红烛精神;读者至上、真诚服务的奉献精神;为人作嫁、高尚职业道德情操的敬业精神;以馆为家、馆兴我荣的集体主义精神;言传身教、为人师表的自我塑造精神;刻苦钻研、顽强工作的积极进取精神等等。一个图书馆有了这些精神,并使之逐渐影响、渗透到每个馆员和读者的心灵、工作和学习中,就一定能汇成风范,形成良好的图书馆精神文化,图书馆的各项工作也必定得以顺利开展。

(二)图书馆环境文化

它是指通过图书馆建筑、设施、布局、美化、园林艺术、厅堂装饰等各种物化形态所体现出的环境氛围。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一种生机勃勃、稳定和谐、健康向上的环境氛围,本身就具有广泛的教育功能。”图书馆是知识的宝库,是启迪人们聪明才智的神圣殿堂,其馆容馆貌应该有目的、有意识地体现出图书馆特有的内涵和风采。

(三)图书馆制度文化

它是指图书馆的馆纪、馆规,包括日常行为规范、部门岗位职责、业务工作细则、奖惩制度、图书借阅保护规则等各项管理制度。合理的规章,严格的纪律,科学的管理,是图书馆管理科学化的目的,是图书馆工作得以稳定而有秩序进行的重要保证。和谐统一,科学合理的图书馆制度文化一经形成,对每个馆员和读者的行为具有练意、习行的规范约束作用,对评定馆员和读者的品质、人格和行为等方面提供了内在尺度,它能使馆员和读者在制度的约束下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使个人的行为符合集体利益和图书馆整体利益。

必须看到,图书馆文化的形成既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过程,又是一个微妙而柔软的心理过程。它应该体现出时代性、多元性、可塑性的鲜明的人性特征。

二、文化产业现状与图书馆相关性分析

(一)文化产业的概念与图书馆

“文化产业”一词最早是法兰克福左派学者阿多诺(Adomo)和霍克海默(Horkheimer)在1947年出版的《启蒙辩证法》中提出来的。西方学者从文化人类学角度把文化产业定义为“生产文化意义内容的产业”。美国对文化产业的定义:通过工业化和商业化方式进行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生产、交换和传播。我国政府部门和大多数专家学者认为“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从这一表述以及是否具有“经营性”为标准,将文化活动划分为经营性文化产业和公益性文化事业两大基本范畴,图书馆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不属于文化产业范畴。海江等在《对文化产业概念的辨析》一文中借鉴中外学者关于文化产业的观点和看法,结合文化产业具体实践活动,认为文化产业就是生产文化产品和提供文化服务的行业,如果将文化服务也作为广义上的文化产品来看待,则文化产业就是指生产提供文化产品的行业。文化产品具有多元供给特征,既可由政府提供又可由市场提供,还可由政府与市场混合提供。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产业与是否具有经营性并无直接关系。就这个概念分析,图书馆作为提供文化服务的行业应归人本体文化产业。

从文化产业的概念角度来分析,除去服务体制上的“经营性”差异,不论图书馆是否属于文化产业范畴,都不能割裂或否定图书馆与文化产业的密切相关性。

(二)图书馆作为文献资源中心,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资源依托

图书馆作为信息枢纽,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信息支持。从文化产业的角度看,图书馆技术的发展,将大大增强图书馆对文化资源的收集、整理和传播能力,大大提高我们文化生产、经营、管理与服务水平,因而必将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信息革命已经从硬件时代走到了以软件为王的转型时期,正从网络为王时代走向内容为王时代。欧洲人将“内容革命”称为信息社会第二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文化产业发展中技术瓶颈已经或正在被突破,文化产业的生存发展能力越来越取决于文化内容的创造和消费,文化产业发展中“文化”含量越来越重要,产业化只是手段,文化内容才是灵魂。而图书馆所拥有的信息资源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不容忽视,图书馆将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支撑。

(三)图书馆坚持公益服务性质,为文化产业发展纠偏除弊

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以前许多被作为公共财富的文化:降转化为可交易的产品,文化产品的商品属性将更加突出。而图书馆公益服务的存在是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图书馆坚持事业服务方向的公益性质对于从制度层面平衡文化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突出文化的精神价值和淡化文化的商品属性,克服和避免文化财富的分化,保障文化传播中信息公平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文化和信息产业发展对图书馆的启示

(一)对图书馆管理体制的影响

现代产业经营运作的主流模式是市场模式,产业发展应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只有这样才能获取产业发展的动力,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图书馆是公益性的事业单位,以平等无偿服务为宗旨。而信息、文化产业的发展必然对图书馆的公益性管理运行体制造成冲击和影响。图书馆要参与竞争,就必须从单一公益性管理体制向多种服务体制发展,目前图书馆产业化就是一个例证。如何在这种冲击和影响下,既能坚守图书馆的平等无偿服务的公益性原则又能创新图书馆管理服务体制,是图书馆必须面对的新课题。图书馆是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相结合的双重载体机构,文化、信息产业的发展将从资源和技术层面引导图书馆服务体制变革,在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及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图书馆引进了现代产业的经营管理和服务理念,这有助于推动图书馆服务体制的创新和变革,并最终使图书馆成为一个高效率的公共服务机构。

(二)图书馆是信息与丈化产业发展繁荣的潜在基础资源供应者

鄂云龙指出: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是现代社会的两个“互为表里的超级产业”,这是两个一出世就彼此相互定义的产业。信息产业所体现的是形式,而文化产业则是内容,这两大产业都与图书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性,目前这两个产业有汇流的趋势,比如网络游戏,如果单纯从文化产业和信息产业的概念来界定,它可能两者都是。刘佑平指出: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汇流的结果,使图书馆将可能进入经济开发的中心地带。这将更加密切图书馆与文化、信息产业的相关性。而图书馆对于信息产业、文化产业成果的收集、整理和保护的传承作用使其成为现代信息、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巨大信息资源提供机构。对于文化产业和信息产业来说,蕴藏在图书馆内巨大的文化、信息资源是其可持续性发展的源泉。从这个意义上讲,图书馆是信息产业、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的潜在基础资源。

四、构建城乡文化产业的图书馆服务体系

构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改变城乡之间文化资源不平衡现象,更好地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构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责任主体是各级政府,政府的主导作用是保证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顺利起步、持续发展的关键。乡镇分馆由市或县级图书馆总管集中支配使用,实现文献资源在总分馆体系内的流动和共享。市、区、镇三级财政分别拨款,从开馆经费、图书购置、设备购置、流通快递、技术支持等方面给予经费保证。

从现有的实践看,按照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原则,构建以市、县级图书馆为中心,以图书馆乡镇分馆为纽带,以村(社区)图书室和图书流动车为基础,以企业;学校、部队等行业系统图书馆联合加盟为补充,覆盖全市、城乡一体、功能完善、资源共享、管理规范的新型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五、结论

图书馆文化是有别于其他企业或事业单位的一种特色文化,探讨并明确图书馆文化的功能、内容以及图书馆文化建设的途径,对于提升馆员的人文素养和业务能力,优化图书馆的服务和育人功能,不断优化和发展图书馆的文化品牌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图书馆文化正是关系到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图书馆和怎样建设这个图书馆的根本的、系统性的理论指导体系,是打造形成图书馆特色品牌文化的系统化纲领。然而,用图书馆文化指导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的这个功能,却没有受到人们的充分注意。我们应当加强对这个科学体系的研究,使之发挥出作用。这个体系中,主要的因素包含有:图书馆的指导思想和文化定位,办馆的理念、宗旨和特色,图书馆的精神和管理制度,优化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独特的、优美的建筑与环境文化建设,图书馆宣传理念,职工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活动形式,系统化的图书馆文化建设广告用语等等。

【参考文献】

[1]潘寅生,牛虹生.图书馆组织文化浅探[J].图书与情报,1991(4).

[2]何荣利.论图书馆文化的建构”[J].四川图书馆学报,1993(4).

[3]黄菊香.图书馆文化刍论[J].图书馆杂志,1996(6).

[4]海江,谭翔浔.对文化产业概念的辨析[J].学术探索,2005(2).

[5]席涛.论图书馆事业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4(2).

[6]王苏宁.改变城乡文化资源失衡?构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N].人民网嘉兴4月16日电.

[7]刘军华.西部地区图书馆和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相关性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24).

篇3

【关键词】文化产业;概念;分类

“文化产业”概念源起法兰克福学派的阿多诺(Theodor Adono)和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在1947年对“大众文化”的争议和批判。自从他们把“文化产业”纳入研究范畴以来,文化产业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便得到了学术界和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文化产业的变迁和发展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在我国学术界,文化产业同样是内涵丰富、具有多重含义的概念。

一、文化产业概念区分

目前给“文化产业”这一概念界定一个准确的定义还是比较困难的。如果从最为广泛的人类学意义上来说,“文化”是一个“独特人群或社会团体的‘生活全貌’”,由此可以引申出所有的产业都是文化产业,因为所有的产业都与文化的生产和消费有关。然而事实上,倘若我们将文化定义为“社会秩序得以传播、再造、体验及探索的一个必要(虽然并非唯一)的表意系统(signifing system)”的话,“文化产业”这一术语的表述和使用就会更加精准和严谨。简言之,文化产业通常指的是与社会意义的生产(production of social meaning)最直接相关的机构(主要指营利性的文化企业机构,但有时也包含公益文化事业单位和国家组织及非营利组织)[1]。因此,关于文化产业的定义大都应该包括广播电视、书报刊出版、广告以及表演艺术等。而所有这些文化活动的首要目标都是与受众沟通并创作文本,最终多以文化产品的实体形式呈现在受众面前。从广义上讲,所有的文化制品都是文本,但由于它们可以任人解读,必然会造成认识上的偏差,有些概念甚至还时常混杂在一起。

(一)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

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是相对应的概念,长期以来,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在很多场合和领域混合使用,人们没能准确认识到二者在很多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伴随着快速发展的高新科技和不断进步的现代生产方式,文化产业日益融入大众日常生活视野并风生水起逐渐成为一种新兴产业。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体两翼。

一般来说,文化事业是由政府主导,具有公益性质,通过提供无差别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而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文化产业则由市场主导,是经营性的,主要利用市场来配置资源,推动文化企业发展壮大,调动更多非公益性资源和民营资本激活文化市场,以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人们多元化的精神需求。[2]从资本来源上看,文化事业的生产资本由国家或社会统一集中提供;而企业商品生产的资本来源则不同程度地呈现出多元化,广泛吸收民营经济进入文化产业经营领域。从管理体制看,文化事业通常实行公益性管理体制,文化产业实行经营性企业管理体制。从调控方式上看,对企业单位,国家主要通过税收政策、法律制度和价格杠杆进行间接调控并进行合理引导;而对文化事业,则偏重以国家直接调控为主。

文化事业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社会公益性。绝大部分公益性文化事业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和美术馆等都是国家投资兴建和拨付日常经费进行管理的,理所应当归社会全体公民所有。二是社会共享性。公益性文化事业为社会公有并且共享。三是社会公用性。主要是为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的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方面的多方面需求,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群众文化事业。

在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方面,文化事业起着重要的文化服务引导作用,文化事业导向和滋养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是文化产品的市场化,可以增强文化发展的生机和活力,激发社会开办公益事业的积极性,加快文化消费步伐,满足人们对文化消费的需求。文化产业的发展对文化事业的建设具有基础性的补充作用,两者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都是社会主义特色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实现形式。[3]

党的十报告提出,推行十多年来的文化体制改革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明确了新的文化建设理念,明确区分了文化事业由政府主导,文化产业由市场主导。文化产业既有商品消费的经济属性,又有精神享受的意识形态属性。文化产业既可以成为一个国家实实在在的强大经济实体,又能体现国家软实力,是一个具有无限生机的经济增长点,能够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奠定坚实的体制基础。[4]在全面推进文化强国战略的时代背景下,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要“两手抓、两加强”,要尊重两大规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处理好两对关系——文化发展之“魂”与文化传播之“体”的关系,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并不意味着只注重市场规律而不遵循文化发展规律,不能随意夸大或简单理解发展文化产业就是文化产业化或文化市场化。在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始终要引导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自觉担当社会责任,绝不能以牺牲社会效益、影响和谐稳定及国家安全来获取经济效益。[5]

(二)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

在国家层面,我国对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这两个概念的使用有着明确的区分,并没有不加区别地对待。在《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以及党的十七大、十报告中涉及有关文化产业内容时,普遍使用“文化产业”这一概念。两者主要区别在于“创意”二字,文化产业并不是创意产业,创意只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而所有的文化产业都只是围绕着创意来展开活动的。

英国最早提出“创意产业”这个概念。20世纪末,英国政府提出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英国振兴经济的聚焦点,专门成立了“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将文化创意产业提升到国家战略发展高度,首次明确提出了“创意工业”(creative industries)的概念,主要指那些充分运用个人的天分、技艺、智慧,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前提下通过循环开发进而创造就业机会和潜在财富的艺术思维活动[6]。“创意经济之父”约翰·霍金斯①根据“有想法的人,特别是有自己想法的人,在很多情况下比操纵机器的人更有力量”的基本判断,对创意产业做出较为宽泛的定义,他认为构成创意产业和创意经济的主要内容具体包括艺术设计、专利申请、商标营销和版权保护。任何一种文化创意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知识背景下,依靠人的灵感和创新,借助现代科技提升传统文化要素的内涵和品质的,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制、加工和移植,创意活动融注了最大的个性特质。

创意产业区别于文化产业的最大特征主要在于它高度集纳了创意元素、文化因子和科技力量,三者相互作用并深度融合,形成了高智慧、高文化的新型产业集群。[7]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中,知识产权、文化产品及服务被认为是创意产业的核心内容。在国内,北京最早认定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分类标准,侧重从文化产业价值链的角度重新定义创意产业——以创新为根本要素和途径,突显文化内核和创意价值,主要体现了以知识产权实现或消费为交易特征的行业集群特征。[8]而相对于文化产业,具有信息密集性和高知识性特征的创意产业是高智慧和创意的结晶,始终处于价值链的高端。任何一种创意活动都必须在一定的知识背景下,利用人文积淀,通过重塑传统产业结构来完成创意点燃和价值实现。如当今的3D电影、3D打印和高清数字电视等高科技文化产品都是通过数字新技术完成的。没有创新也就没有创意,创意是一种新科技理念。由于创意产业处于文化产业价值链条的高端环节,因此它的创新思维凝结在文化产品及服务当中,通过价值传导进而实现它的附加值增加,完成跨行业、跨领域的重组与合作,进而推动文化产业实现深度发展。

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关联极为密切。文化中有创意,创意中有文化。无论是在学术研究领域还是在政府制定实施决策方面,对“创意产业”一直存有较大分歧,特别是一谈到文化必然提及文化产业,这一对平行的概念具有高度的相似性,但也有显著差异。有时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之间有明确的区分,有时二者之间又可以互换使用。[9]在我国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形势下,虽然强调创意产业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在知识创新、产业升级和效益倍增等方面有巨大的增量空间,但由于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条件所限,且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侧重点等方面有所不同,与我国倡导的自主创新也不完全一致。因此,目前看来,盲目照搬英国等国的创意产业发展模式既不符合我国国情,也不利于政府的统一管理。在理论和实践上加强两者研究,有助于明晰各自归属的产业边界,廓清文化产业与创意之间认识上的误区。

二、文化产业的分类

文化产业包含的内容和门类非常丰富,是一个多系统多组织构成的有机整体,长期以来没有一个规范科学的分类标准,现在的分类标准是在各种产业分类标准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因为对文化产业进行分类有一定的难度和复杂性,加之文化产业概念的模糊性、不确定性和多义性,世界各国地域、经济、文化背景、产业政策等各不相同,所以与文化产业的内涵和外延相对应的文化产业分类标准和体系也不尽相同。随着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各国政府纷纷采取措施,根据各自的国情和发展目标制定本国的文化产业分类体系,以应对文化产业发展带来的各种挑战和机遇。

目前在国际上各种产业分类标准中,以英国著名经济学家费希尔在其1935年出版的《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提出的三大产业分类法最广为人知。根据社会生产活动的历史发展顺序将全部经济活动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为农业,第二产业为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主要指“服务业”,即为生产和消费服务的部门,包括除第一、二产业之外的其他相关产业。除此之外,一些国际组织根据组织内部的产业划分原则也制定了自己的产业分类标准。从世界范围看,文化产业从组织结构上基本可以划分为三类:一是生产与销售以相对独立的物态形式呈现的文化产品的行业(如生产与销售图书、报刊、影视、音像制品等行业);二是以劳务形式出现的文化服务行业(如戏剧舞蹈演出、体育、娱乐、策划、经纪业等);三是向其他商品和行业提供文化附加值的行业(如装潢、装饰、形象设计、信息咨询、文化旅游等)。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文化产业的阐述不尽相同。由表1可见,世界各国根据本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分别对本国文化产业进行了具体而宏观的行业划分。最早建立文化产业分类标准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其定义如下: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化的生产标准,经过生产、复制、流通和传播等主要环节的一系列活动,强调其知识产权的属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文化产品的工业标准化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角度进行科学界定,为我国建立文化产业分类框架提供了重要参考。我国学术界对文化产业的分类也有系统研究,但划分类别上存在差异性。21世纪初,有学者认为,我国文化产业已经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包括文化旅游、新闻出版、广告、娱乐等较为细致的综合性文化体系[10],但划分范围太宽泛,过于笼统。另有学者将文化产业区分为文化艺术、文化出版、广播影视和文化旅游等四个领域[11]。这种粗略划分虽有些过于狭隘,缺乏具体操作性,但划分较为清晰。为更好适应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制定科学规范的分类标准和体系已势在必行。

我国统计部门最早于1985年首次把“文化艺术”纳入第三产业统计项目中,开始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相对成熟的产业分类标准,并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文化产业分类标准和体系。2002年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加强文化建设,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在国家文化产业发展形势下和国家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制定科学的文化产业分类标准被正式提上议事日程。2004年国家统计局会同多个部门广泛调研、共同研究,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的基础上制定颁布了作为首个国民经济分类指导标准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首次对文化产业的内容进行科学划分和全面统计,有力地推进了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宏观发展决策的制定实施。此次分类标准对文化产业概念的界定提供了有价值的思考,认为文化产业是为全社会提供各类文化产品及服务的相关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相关联的围绕文化消费的活动集合。主要包括文化产品制作、文化产品销售活动、文化用品生产和销售活动等六大类[12]。再具体进行划分,主要分为核心层、层和相关服务层(见表2)。

表2:《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04)划分层次

通过表2可以看出,我国在文化产业的分类上比较宽泛,涉及的领域和门类较多,涵盖的内容十分庞杂,既有物质文化生产、制造和销售活动,又有精神文化生产、和经纪活动;既有公益性文化,又有经营性文化;既包括学术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又包括商业活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交错混杂并存发展。随着新兴文化业态的相继出现,2004年制定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越来越不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形势对文化产业统计工作提出的要求,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亟须对现行分类体系进行必要调整,使其更加切合现实发展的需要。

我国的文化产业主要指以文化为核心内容,为直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而进行的创造、传播、展示等文化产品(包括货物和服务)的生产活动(包括制造和销售)。2012年7月,国家统计局参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化统计框架2009》,延续原有的分类原则和方法,对产业类别和结构分别进行了相应调整,新增了以文化创意为核心特征的新兴业态,逐步细分了部分行业小类,去除了少量不相关的产业类别。在《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04)的基础上进行修订,颁布实施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对文化产业的定义进行了更为精准的界定: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并进一步说明了文化产品的生产活动(从内涵)和与其相关生产活动(从外延)的范围指向。

根据2012年的分类标准可以概括出,文化产品的生产活动、文化用品的辅助活动和专用文化设备的生产活动成为文化及相关产业的主要内容,其中文化产品的生产活动构成了文化及相关产业的主体,其他方面则是补充。文化产业的统计范围基本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化统计框架2009》规定的范围保持一致。统计上指称的“文化及相关产业”覆盖全部文化及相关单位,“文化事业”着重指公益文化单位,而“文化产业”主要指经营性文化单位(见表3)。

当文化产业的内涵较为明确时,其外延描述就会更清晰。新修订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标准基本上全面反映了近年来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客观进程和可喜成就,特别是新的四层次划分较为合理,对文化产业链条进行了新的提炼和梳理,更符合文化生产规律[13],更好地适应了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趋势。这既回应了社会各界对文化产业的热切关注,同时也澄清了以往在文化产业认识上的不确定认识,为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进行文化产业统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标准和行业导向,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随着我国文化产业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壮大、人们对文化的认识逐步深入、文化与其他领域的加速融合,文化产业的涵盖范围也在不断发展变化,逐步完善文化产业的科学划分体系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文化产业内涵进行科学界定和系统划分,能够正确把握文化产业发展的态势,恰如其分地定位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坐标,以便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进行有效的区别管理,推进我国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既要发展壮大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印刷、广告、演艺、娱乐、会展等传统文化产业,同时也要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门类。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化产业的媒介品牌与创意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编号:10XXW011);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0JJD860006)]

注释:

①约翰·霍金斯先生是国际创意产业界著名专家,英国经济学家,世界创意产业之父,版权媒体及娱乐业研究方面的领军人物,知识产权的负责人和提供创意及知识产权咨询的创意集团的主席及创始人之一。

参考文献:

[1]赫斯蒙德夫.文化产业[M].张菲娜,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3.

[2]孙小婷.中国文化产业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12.

[3]张彩凤.全球化与当代中国文化产业发展[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26.

[4]高书生.文化体制改革的10年 谱写文化发展新篇章[N].人民日报,2012-10-17.

[5]孙志军.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J].红旗文稿,2012(17).

[6]创意产业[EB/OL].http://baike.ccitime/2010-05-11.

[7]温朝霞.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智力+科技”[N].天津日报,2008-10-24.

[8]李嘉珊,赵晋晋.中英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对外贸易实证对比[J].生产力研究,2007(17).

[9]多斯桑托斯.2008创意产业经济报告[M].张晓明,译.北京:三辰影库音像出版社,2008:10.

[10]戚鸣.文化产业:全球新兴产业[N].光明日报,2002-09-12.

[11]王慧烔.对发展中国文化产业的思考[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2(2).

[12]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的通知[EB/OL].http:///2004-05-18.

[13]张玉玲.文化产业:专家解读《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N].光明日报,2012-08-02.

篇4

【关键词】全球化;文化产业;文化事业

文化既是一个人文概念,也是一个地域概念,更是一个经济概念。全球化背景下,原本作为精神力量存在的文化正日益成为的现实生产力。文化产业是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相互融合而形成的新兴产业,是全球公认的“黄金产业”“朝阳产业”“绿色产业”。目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将发展文化产业提升到国家竞争力的战略高度,文化产业已成长为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我国是文化资源大国,但并不是文化产业强国。我国经济和政治的崛起并没有相应带来文化的崛起。这种状况与我国的经济实力极不相称,也与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极不相称。

一、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意义

(一)文化产业的内涵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4年颁布的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我国的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活动的行业总称。其特征是以产业作为手段来发展文化事业,以文化资源来进行生产,向社会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根据这一定义,我国将文化产业划分为3个层次9大类。即:核心层,包括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与电视及电影服务、文学艺术服务;层,包括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其他文化服务;相关层,包括文化用品、设备及想换文化产品的生产与销售。

此概念中的“文化产业”的概念包括以下几层涵义:

第一,产品必须是为了满足或主要满足人们的精神性消费而生产的,它还应该包括相关的物质载体。

第二,生产、消费等环节可以纳入市场经济运行过程,并且获得补偿成本之后的最低限度以上的经济效益。

第三,必须在经济效益优先的前提下,保证产品的社会效益得到满足,否则就不能进行产业化。

(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意义

1.是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

文化产业具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科技含量高、市场需求强、资源消耗低、发展潜力大的优势。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按国际经验测算,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时,居民需求将进入到精神文化需求旺盛阶段。我国人均GDP2011年已达到5432美元,已进入到精神文化需求的旺盛时期。因此,文化产品和服务可以形成新的消费需求和消费热点,成为拉动经济的新的增长点。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文化产品和服务,如品牌、技术、创意等,渗透到一二产业中,例如,增加一二产业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其品牌价值,赋予其更多文化内涵等,可以提高一二产业产品的附加值。

2.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重要保障

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5000美元,居民消费正由生存型、温饱型,向小康型、享受型转变,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呈“井喷”之势。据测算,我国每年文化消费可达4万亿元,但实际消费不足1万亿元,文化产业是我国少有的几个总供给不能满足总需求的产业。因此,从满足好群众精神需求、维护好群众文化权益来讲,迫切需要我们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同时,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3.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文化产业承载着一个国家的文化理念、文化价值和文化追求,反映着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当今世界,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趋势更加明显,发达国家加注重通过文化产业、借助文化产品,输出其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提除了软实力理论,把一个国家的力量分为硬实力和软实力。硬实力是指通过威胁和引诱,靠经济和军事实力支配的力量;软实力是指是指文化、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等,通过吸引而非强制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冷战结束以后,软实力对一个国家来说越来越重要。美国未来要保持强大,不能仅仅依靠硬实力的力量,还要发挥软实力的作用。因此,全球化背景下争取主动,扭转文化贸易逆差,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就必须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但我国文化产业距离支柱产业尚远

一般认为某个产业的生产总值在GDP中所占的比例超过5%时,即可认为该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目前,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主导产业。例如,美国文化产业占GDP比重为25%,英国为11%。美国依靠其电影业、传媒业,被称为文化巨无霸。英国,创意工业的增速是整个GDP速度的两倍多,成为拉动英国经济增长的引擎。日本仅是文化娱乐的经济收入,就与其汽车工业的产值相近;其对美国的动漫出口收入是其对美国钢铁收入的4倍。加拿大的文化产业规模已经超过农业、交通、通讯及信息技术及建筑业。

“十一五”期间,我国文化产业年均增速15%以上,比同期GDP增速高6-8个百分点。全国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态势也十分强劲。但总体来说,我国文化产业占GDP比重过低,目前仅有2.6%,距离支柱产业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

(二)文化因素在国际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但我国文化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

首先,我国文化贸易逆差严重。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口和出口比例大约是10:1,对欧美国家甚至达到100:1以上。中国报刊出版产业在国际市场存在巨大贸易逆差,出版业的贸易进出口比例高达14:1。

其次,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文化渗透无处不在。今天,发达国家为了能使自己的文化产品在全球畅销,一改过去那种对不发达国家裸的霸权主义,代之以对自身意识形态的褒扬与推展,文化的霸权性通过文化产品动人的故事、恢弘的气势、美妙的音乐隐藏起来。例如,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经典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其主题是中国传统文化所推崇的孝道,展示的是中国传统思想“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下中国传统女性贤妻良母的女性典范。国内关于花木兰有电影、电视剧动画片等很多。但是,花木兰走出中国国门、被世界所认识是通过美国迪士尼的电影《花木兰》。然而,美国《花木兰》成为西方文化观念的使者,其主题变为女性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孝道的主题居于次要地位,宣扬的是女权主义和个人英雄主义。宣扬的是美国精神、西方的价值理念。

(三)大文化集团主导着全球文化产业的发展,但我国文化产业组织化、集约化程度低

文化产业的全球化竞争常常表现为规模经济的竞争,一个文化企业要想存在和发展,就必须越做越大,越做越强,从规模和成本上占领制高点。当今世界文化产业市场,绝大多数被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为依托的少数发达国家所垄断,尤其是被发达国家的大文化集团所垄断。相比而言,我国文化产业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我国文化企业资金实力不足,文化企业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我国每年文化经费占财政支出不足1%(2010文化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0.59%)“十一五”期间,我国国文化事业费(不含基本建设投资,不含文化管理部门行政运行经费)总计达1220.41亿元,仅相当于美国文化1997年一年经费总额。

其次,我国文化产业组织化、集约化程度低,规模小。例如,2010年,我国有580家出版社,有1943种报纸、9821种期刊,这11000多家报刊和580家出版社,数量很多,使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出版大国,但质量较差,实力弱,性质趋同,处于一种低水平的竞争状态,但还远远不是出版强国。我国580出版社年销售额(约600亿人民币)比不上德国贝塔斯曼一家(约193亿欧元)。

最后,我国文化企业资源转换能力低,创新能力低。我国有5000年的悠久历史,是世界公认的文化资源大国,但所开发的文化资源不及万分之一。文化资源优势未能转化为经济优势。而日本、韩国和美国等文化资源远不如中国,但却是世界公认的文化强国,创新功不可没。

(四)文化产品科技水平低

当今时代,高新科技已经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火车头。发达国家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对科学技术的运用是主动的和积极的,并以期通过科技在文化产业的应用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和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例如,美国科幻电影《阿凡达》集合了几乎所有的先进技术:三维建模、数字高清、高速摄影、虚拟摄像、图像渲染及合成技术等,给观影人以史无前例的视觉盛宴。

与美国相对照,不仅中国的电影业和演出业在制作、加工、欣赏都还停留在传统技术的基础上,与发达国家存在着很大的技术水平的差距,而且这一差距也广泛体现在文化产业的各个部门,以至于中国的大多文化产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都是发达国家淘汰下来的文化产品的生产工具。

三、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途径

1.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着力提升文化产品服务的内涵和质量

社会主义文化产业担负着“固定和物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重任,技术化和商业化作为文化产业的表像特征始终不能背弃其内在的价值特征。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以弘扬和维护本国的核心价值观为使命。

一是注重文化资源的挖掘。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汲取一切有益的文化营养进行创作生产,切实增强文化产品的思想震撼力和艺术感染力,以此赢得市场青睐和产业发展空间。二是注重文化创意的提升。把传统元素与时尚元素结合起来,把民族特色与世界潮流结合起来,用符合时展要求的思想表达、符合广大受众心理的情感抒发,推出更多具有原创价值的文化产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避免照搬跟风、克隆雷同。三是注重文化品牌的打造。进一步强化品牌意识,潜心创作、精心培育,推出更多高品位、高水准的文化精品,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市场号召力的知名产品品牌、服务品牌和企业品牌。

2.着眼做大做优做强,培育一批有实力的文化产业发展主体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企业活力强,则国民经济活力强。文化企业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文化企业的规模和实力,决定着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质量和水平。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必须做大做优做强文化企业,打造一批有实力、有活力、有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

一是继续规范深入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形成更多合格的文化市场主体。这是文化体制改革的根本点。

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理顺产权关系;改革的方向就是政企分离;改革的有效途径,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尤其是建立有限责任公司、股份责任公司等公司企业制度。通过改革,达到以下几个目的:①产权归属关系明确。谁投资,谁受益,同时承担风险。②利益和责任直接化。③形成开放有序的市场体系。

二是政府职能要随之转变。政府必须调整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传统角色和定位,退出竞争领域,把“办文化”职能演变为“管文化”职能。政府在间接管理中,要坚持以下原则:首先,凡是市场机制能够解决的问题,政府不再干预。其次,把握好宏观与微观的尺度。至于一些微观经济政策,包括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应由企业根据市场信息自主决定。最后,确立以经济手段为主的综合配套调控。

三是着力培育骨干企业,扶持中小企业,完善文化产业分工协作体系。首先,以文化资源为基础,以资本为纽带,组建企业集团,真正实行文化企业集团的市场化运作和规模化经营。第二,推动条件成熟的文化企业上市融资,鼓励已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做大做强,提高产业集中度;鼓励、支持和促进中小文化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形成富有活力的优势企业群体,形成合理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第三,是统筹推进文化产业带、产业集群、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建设。

3.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增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后劲

文化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是文化产业国家层面的整体创新能力。首先,推动科技与内容产业、创意产业相融合,培植开发新兴文化产业。大力发展影视业、图书出版业、音像业和网络文化业等与高新技术密切结合的新兴文化产业,引导国内软件开发商、网络运营商、内容供应商等各类企业开发具有世界先进技术水平,自主知识产权和民族特色的高科技文化产品。其次,大力促进文化企业与创业园、大学科技孵化基地等联合。对文化产业需要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如数字化装备、多媒体技术等加强研究与开发,形成支撑文化产业的强大的高新技后盾。再次,完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鼓励文化企事业单位联合设立研究机构,增强企业的造血功能。只有这样,才能够为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提供不竭的动力和源泉。

4.扩大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不断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推动文化“走出去”,是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举措。有学者清醒地指出:“在东西文化对话的世纪转折期,中国文化及其历史是以女性形象的扮演者而姗姗迟来,并且在西方强势文化的扩张中表现出接受与退守的弱势。”因此,在经济不断融入全球化的同时,不能总是被动地防御别人的文化渗透,中华文化也应该满怀信心地“走出去”。要全力打造文化产业的中国品牌。一是提高文化企业对实施品牌战略重要性的认识,高度重视品牌战略在整个竞争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打造在消费者中享有一定声誉,占有一定市场的中国文化产业品牌。二是通过品牌的延伸,进一步开拓市场。

5.加强人才培养,完善政策保障,为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篇5

一、丽江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

丽江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丽江民间、政府、社会等多方力量各自发力、形成合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丽江文化产业发展的历程中,上述主体在不同的阶段扮演了不同的角色。按其主导性划分,可将丽江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民间自发探索阶段、政府聚力引导阶段和社会广泛参与阶段。

(一)民间自发探索丽江文化产业萌芽于丽江民间艺人,成形于宣科、和长红、兰伟等人的商业化运作。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丽江古城里就出现了一群演奏纳西古乐的民间艺人。这些艺人年逾古稀,随身自带干粮,演奏多是自娱自乐,不以营利为目的。与此同时,丽江当地的一些书画家市场意识初显,尝试着将东巴字画推向市场。1986年,宣科先生从内容到形式对纳西古乐进行了提炼与包装,运用商业化运作的手段将其推向市场,一举获得了成功[1]。1997年,丽江国营企业原职工和长红借力丽江旅游业发展,自主创业,充分挖掘丽江当地秀美的自然资源和丰厚的文化资源,将生态旅游与纳西文化相融合,打造了精品旅游景区——玉水寨。1998年,离退休干部兰伟发起成立东巴宫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以民间艺术团体和民间博物馆为主干,兼有传承和展示纳西族东巴文化的双重功能[2]。除此之外,个体老板黄泰设立洛克故居陈列馆、台湾学者于涌兴办私人收藏博物馆、吉鑫宴舞落户古城玉龙花园、个体经营者李根勇兴建东巴万神园等,丽江民间力量均对丽江文化产业的早期发展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自发探索。

(二)政府聚力引导2003年,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将丽江列为全国改革试点地区之一,这标志着丽江文化产业的发展步入政府聚力引导发展阶段。文化体制改革是这一阶段丽江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内容,旨在破除束缚丽江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解放和发展丽江文化生产力。为了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丽江市首先成立了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其次,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丽江市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总体方案》。该方案不仅确定了丽江市民族歌舞团等七家不同类型的国有文化单位为改革试点单位,还提出了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第三,针对人们思想上的保守性,有关部门开展了大量的思想动员工作,例如,通过开会反复学习中央文件精神、积极组织人员参加云南省举办的研修班、举办丽江文化论坛、邀请省委领导作动员、请宣科等民营文化企业负责人现身说法等[3]。第四,制定改革配套政策,助力改革顺利进行。主要表现在设立丽江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发展的专项资金,确保改革成本不会转嫁给企业职工,从而保证了有关职工的利益。最后,招商引资,内外联合。从丽江以外引入资金、技术和人才,通过与外来优势资源的互补,促成本地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印象•丽江》、《鲁般鲁绕》、束河古镇、雪山水城、国际会展中心、国大商城等文化项目都是其中的杰出案例。有关数据显示,2006年,丽江文化产业经营户已由2001年的840家增加到3100多家;文化产业增加值由2.4亿元增加到6.6亿元,实现税利从2001年的2900万提高到8000多万元,所形成的增加值占了整个GDP的9.8%[4]。

(三)社会广泛参与2004年12月,丽江的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顺利通过了云南省文化体制改革和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的验收,这标志着丽江文化产业在政府文化体制改革的成功实践下取得了阶段性的丰硕成果,也预示着丽江文化产业发展的崭新局面的开始。通过文化体制改革,一方面破除了长期禁锢在人们思想上的牢笼,唤醒了更多人开发民族文化资源的意识和决心;另一方面,丽江大量国有文化资产内在的活力被激发,纷纷走入市场。在随后的发展时间里,丽江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百花齐放,涌现出了更多享誉海内外的文化精品,逐渐形成了社会广泛参与的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到2007年为止,丽江已拥有艺术演出、电影、文物、艺术品、文化娱乐、音像制品、图书报刊、艺术培训、对外文化交流、网络文化以及印刷业等11个文化市场,20多个经营项目,1697户文化经营单位,从业人员6000多人[5]。到2011年底,丽江文化产业增加值达21亿元,是2005年的3.3倍,占GDP比重达11.8%,比全国的2.75%、全省的6.1%分别高9.05、5.7个百分点。观看《印象丽江》的人数再创新高,全年共计演出905场,实现营业收入23164.09万元,同比增长26.50%,实现净利润9756.31万元,同比增长41.65%。《丽水金沙》演出980场,接待游客52万人次,实现收入8000万元,实现税收510万元[6]。到2012年,丽江拥有的文化经营户已经达到3100多家,其中,以演艺娱乐业、影视制作、民族文化体验,文化旅游产品加工销售四大产业为主,涉及20多个经营门类、16000多名从业人员[7]。

二、丽江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

(一)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是指在特定时空和条件约束下,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一定的成果后所形成的经验、路径、机制的总和[8]。目前学术界对于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研究成果颇多,但并未达成一致的分类认识。因为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分类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本文从文化产业发展的主体切入,将现有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概括为三种:非政府主导型、政府主导型、社会共建型。1.非政府主导型非政府主导型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是指在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非政府力量占主导地位的发展模式。其中,非政府力量包括民间艺人、艺术家、文化爱好者、非政府文艺团体及社会组织等非政府个体或组织。在世界各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早期进程中,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往往都是非政府主导型。这种模式更多体现的是艺术家们对于文化的热爱,而并没有将文化真正意义上作为一种产业来加以发展,因此在时空上具有离散性。相比政府主导型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这时的文化产业化所生产的文化产品类型单一,数量稀少,市场导向不明显,大众文化倾向尚不成熟,社会的文化创造力、生产力均未得到很好的激发。以纽约SOHO艺术聚集区和北京798艺术聚集区为例。位于纽约曼哈顿下城的苏荷区本是二战后纽约大量工厂倒闭后所剩的工业厂房遗址,然而因为租金低廉从而吸引了大量艺术家的入驻。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苏荷已成为纽约全城艺术家高度集中的艺术社区。位于北京朝阳区的798艺术聚集区前身是798联合厂的一个厂区。国有企业改革使这里遗留下了大量的闲置厂房。一批实验派和前卫派艺术家的入驻使798艺术聚集区逐渐成型[9]。2.政府主导型政府主导型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是指在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力量占据主导地位的发展模式。该种模式中,政府往往把文化产业提升到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并从资金与政策等方面大力扶持本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英国、韩国、日本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例如,1997年,英国首相布莱尔就将创意产业作为国家重要产业加以扶持,成立了“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并亲自担任小组主席。在政策方面,英国政府出台了包括培养文化产业消费市场、支持文化艺术产业发展、鼓励企业和个人向文化企业捐赠或资助在内的一系列政策,并由此形成了国际上产业结构最完整的文化创意产业政策。1997—2005年间,英国共培育了12万家文化创意企业,投入资金超过1.5亿英镑,创意产业为英国GDP的贡献率达8%,已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10]。韩国也自1997年金融危机后将文化产业确定为国家经济的支柱产业,并向外主打游戏、电视剧、电影等文化产品,由此掀起了席卷亚洲的“韩流”。日本在20世纪末期提出了“文化立国”的发展战略,随后增加了对文化的财政预算投入。1993年,日本文化产业产值就已经超过汽车产业,仅次于制造业。2010年,日本经济产业省了《面向文化产业立国》白皮书,进一步提出将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的主打产业。3.社会共建型社会共建型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是指在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力量和非政府力量都参与其中,很难对两种力量的大小进行比较的发展模式。美国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是其中的典型。作为当今世界文化产业发展最为发达的国家。美国文化产业发展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是与其先进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分不开的。不同于“非政府主导型”和“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美国文化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既体现了政府的有关管理职能,也充分激发了民间致力于文化产业发展的热情。在政府层面上,美国没有设立文化部等专门的文化产业管理机构,但美国会从资金、政策、法律、教育、科技等方面对本土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简而言之,美国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中所体现的职能就是营造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良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法律等环境氛围。在政府营造的良好环境里,美国民间的各种力量各得其所,得以大显身手,从而在实际执行层面真正推动美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由此看来,社会共建型模式很好地平衡了政府力量和民间力量的关系。在这种模式中,政府力量和民间力量各司其职,分工明确,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文化产业发展这一目标。

(二)丽江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早期丽江文化产业的发展更多依赖于民间力量的自发探索,因此是一种非政府主导型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在经过二十多年的缓慢摸索后,丽江文化产业的发展迎来了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大机遇。在有关政府部门大刀阔斧的改革措施下,丽江文化产业的发展步入了政府聚力引导的新阶段。此时的丽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向政府主导型模式转变。2004年12月,丽江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圆满落幕,丽江文化产业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解放,随后,丽江文化产业呈现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蓬勃发展态势。丽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由此蜕变为社会共建的新形态。由此可见,丽江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种极具生命力的动态的发展模式。随着时间的推移,丽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历久弥新。多方力量汇聚交融,赋予了丽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更多新的特点与内涵。

三、丽江文化产业的实现路径

鉴于丽江文化产业发展所处的独特环境,丽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因此具有不可复制性。但丽江文化产业从无到有,从零散的个体发展到如今的规模化发展,其背后却有一定的规律和经验可循。总结丽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实现路径,主要有以下四条:

(一)高度的民族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的趋向。“文化自觉”这一概念由先生首创,源自他在少数民族实地考察研究中对少数民族文化存续性问题的思考。先生当初提出这个概念时试图回答的是,在世界各民族文化交融碰撞的过程中,各民族文化如何保存自身以及如何获得更好发展的问题。后来,有学者将“文化自觉”这一概念引入我国文化产业领域,开始思索民间的文化自觉力量在发展文化产业中的重要作用。应该说,“文化自觉”不仅是一个概念,更代表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种有效思路。这种思路是,在文化成为一种竞争力和生产力的当下,通过民间的文化自觉,利用民间力量充分挖掘既有文化资源的内在价值,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丽江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就充分体现了文化自觉在发展文化产业中的重要作用和巨大推动力。丽江文化产业最早就来自民间力量的自发探索,这是民族文化自觉的直接体现。一群民间老艺人自发聚集演奏纳西古乐,不以营利为目的,乐此不疲。他们的民族文化自觉在于意识到了纳西古乐的文化、艺术、生活价值。宣科先生的民族文化自觉则在于不仅意识到了纳西古乐文化、艺术、生活价值,还看到了纳西古乐潜在的市场价值,亦即经济价值。相比之下,宣科先生的民族文化自觉要比民间老艺人更加彻底。因为宣科先生的商业化运作模式激发了纳西古乐的生命力,提高了纳西古乐的知名度,扩大了纳西古乐的影响力,使纳西古乐得以在丽江以外更广阔的范围内传播开来。从纳西古乐的传承性来讲,这是自娱自乐式的小众传播无法比拟的。除了纳西古乐这一典型案例,丽江文化产业的许多文化精品都体现了高度的民族文化自觉。比如上文提到的玉水寨、东巴宫股份有限公司、洛克故居陈列馆等,都是丽江高度的民族文化自觉作用下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实践。

(二)政府部门的有效领导从地理位置上看,丽江地处云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连接部位,地形错综复杂,道路交通闭塞。与东南沿海地区相比,丽江虽然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缺少区位优势。另外,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聚集区,丽江经济发展方式单一,在基础设施、人才、科技、管理等发展文化产业的关键因素方面较为欠缺。这些劣势都是丽江文化产业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从丽江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丽江文化产业在早期发展中虽然有民间力量的自发探索,但是这种“单打独斗”、各自发力的文化产业发展方式进展缓慢,难以形成合力,显得不尽如人意。面对这种局面,有关政府职能部门适时发挥了领导作用,始终将丽江文化产业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不断致力于丽江文化产业发展路径的探索。例如,早在1996年,云南省政府就率先确立了建立丽江文化大县和丽江文化大区的目标;1997年又顺利推动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提高了丽江古城的知名度和认可度;2001年,在丽江召开的第五届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年会又以民族文化开发与市场经济对接为内容就丽江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同年,丽江政府又从深圳招商引资,促成丽江地区民族歌舞团与深圳能量实业有限公司的合作,从而催生了《丽水金沙》这一文化精品;2002年,丽江市政府又举办了首届“丽江文化论坛”,使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思路广为传播,并为丽江文化体制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3年,丽江被确定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城市之一,丽江政府更是以空前的决心和力度开展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措施,保证了丽江文化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通过此次文化体制改革,丽江文化产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丽江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通过政府部门的有效领导,丽江文化产业的发展避免了许多弯路,得以凝聚各方力量,有的放矢,形成合力,从而实现了较快较好发展。

(三)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丽江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因为文化产业作为一种高收益的产业形态,其所需的资金投入也是十分巨大的。尤其是一些大型的文化产业项目,充足的资金保障是其得以启动和成功的先决条件。然而,文化产业又是高风险业态,其市场收益很难准确预测,这导致许多投资者在投资文化产业时显得格外谨慎。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不乏许多具有良好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的文化精品项目,但由于缺乏足够的运作资金而不得不被束之高阁。文化产业融资难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在丽江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社会各界从资金上给予了充分的支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丽江文化产业发展所面临的迫切需求。例如,在《丽水金沙》、束河茶马古镇影视基地、丽江花马文化商城、《印象•丽江》、雪山水城文化体验旅游、丽江国际会展中心、泸沽湖摩梭文化演艺中心等一大批文化产业项目上,昆明鼎业集团、温州国大集团、北京映象公司、静阔投资公司、云南谷昌工贸公司、官房集团等企业分别投资5亿元、10亿多元、2亿多元、5亿元、6亿元、l亿多元。2005年,政府已累计投入资金3亿元,引资30亿元,吸纳社会资金300亿元,政府、企业和民间文化人共同出资10多亿元。截至2005年8月底,各金融机构共向各文化企业贷款3285万元。丽江银行业更是不遗余力地助力丽江文化产业发展。有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6月末,丽江银行业累计投入文化产业贷款4.4亿元。多年来,通过与有关部门和企业的合作,丽江银行业以积极有效的金融服务和持续的信贷投入推动了包括《印象丽江•雪山篇》和《丽水金沙》的启动和升级发展。

篇6

[关键词]韩国文化产业;概念;文献

2000年之后韩国文化在世界迅猛传播,并在2004年就成为世界文化产业第五大国。中国与韩国的文化产业都属于政府推动型,中韩两国虽然国情不同,但同属于东亚文化圈以及近些年韩国文化产业的成功我们也感同身受,研究韩国文化产业的成功经验,对于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一、文化产业的概念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特殊的经济形态,影响了人民对文化产业的本质把握,不同国家从不同角度看文化产业有不同的理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文化产业的定义如下: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我国在2012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中将文化产业定义为:文化及相关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的范围包括:1.以文化为核心内容,为直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而进行的创作、制造、传播、展示等文化产品(包括货物和服务)的生产活动;2.为实现文化产品生产所必需的辅助生产活动;3.作为文化产品实物载体或制作(使用、传播、展示)工具的文化用品的生产活动(包括制造和销售);4.为实现文化产品生产所需专用设备的生产活动(包括制造和销售)。

二、国内研究概述

由于中韩两国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均采取了“政府推动型”战略,政府为产业发展制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所以我国学者对韩国文化产业的研究涉及到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同角度、各个方面,我们以政策介绍和政策研究进行归纳概述。

(一)政策介绍型

政策介绍型主要是介绍韩国发展文化产业时所指定的政策、采取的措施和成立的机构。

郑成宏副研究员在《韩国文化产业现状与借鉴》(2002年)一文中介绍了韩国文化产业的现状:韩国自上而下都重视文化产业的开发和经营。首先,韩国政府在政策和财政预算上支持文化产业开发,大量资金的投人,保证了主要文化部门的正常运转。其次,地方政府重视文化产业开发,而且韩国大企业也都热衷于流行文化产业的经营。作者认为韩国不仅在保存传统的民族文化精神方面有所作为,而且在流行文化的产业化方面吸收西方先进的文化投资模式和管理经验,政府和民间投大量资金进行文化市场开发等方面结合得也较成功。

(二)政策研究型

这部分研究主要是针对政策本身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细致研究。这类研究既有针对中韩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进行比较,找出双方差异,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于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体制改革不配套,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产业链不完整,投融资体制不适应新兴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等。针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学者结合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提出了解决方案。

王文华和胡杰群在《韩国发展文化产业的启示》(2008年)一文中认为,当前韩国文化产业取得跨越式发展与韩国政府的战略决策息息相关。积极借鉴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经验,中国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建立健全组织架构。整合优化行政管理资源,建立和完善具有独立性的专业技术研究开发组织,全面启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战略。第二,建立和完善鼓励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及措施,如设立奖励基金机制、扩大跨国生产及合作等,同时设立专门性的发展基金,鼓励文化创作和新的文化创意,大力培植文化企业发展。第三,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许为民教授和曹峰旗博士在《韩国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与启示》(2008年)一文中认为,韩国政府在其文化产业的飞跃式发展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对我国的重要借鉴价值主要体现在:第一,在政府观念层面上,政府部门应当进一步提高和加强对文化产业重要性的认识;第二,在政府制度机制上,加快文化产业立法工作,改革政府文化管理体制机制;第三,在政府行为上,政府部门应当积极转变职能,建立起适应新形势发展和新环境要求的宏观调控机制,探索新的运作和管理模式。

总之,目前国内关于文化产业的研究涉及方方面面,散见于各类文献、报刊。我国学者对于韩国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的研究非常详细,可谓面面俱到,为后来者的研究提供了非常详实的材料。

三、结论

纵观已有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关于韩国文化产业的研究持续走热,研究内容呈多元化趋势。但很多学者只是从某个领域或某一角度出发来研究文化产业问题。从整体上看,对韩国文化产业的研究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第二,研究内容不全面,研究人员的学科背景分布不广。从研究人员的学科背景来看,多数集中在社会学、人文学、历史学等文科性质的学科,他们从自身的学科特点出发对文化产业进行了独立的研究,并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但是,由于文化产业是文化与经济的融合,研究主题涉及到经济发展的问题,这就需要经济学者参与其中,而经济学者参与研究的成果所占比例很少。

目前,我们对于韩国文化产业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只有将相关的学术成果有效的应用到实践中去才能更好地发展文化产业,这对于今后的深入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后我们的研究必须坚持之前的多角度研究,从不同层面全面地反映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律,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骆莉。韩国的文化发展战略与文化产业的发展[J],东南亚研究,2005年3期。

篇7

1研究综述

目前学术界对文化产业发展乃至地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呈现繁荣态势,但从创新的视角,对工业设计驱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在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中,选定1989年至2015年全部期刊,按“题名或关键词”,以词条“工业设计与文化产业”输入检索,仅有2篇检索结果,即苏珂、高喜银在《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年第33期上著《工业设计促进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康辉在《现代商业》2010年第26期上著《工业设计对传统文化产业的促进作用》。在“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选定“全部”条件下,限定年度范围为1985年至2015年,选“学术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三项为检索领域,共获得检索结果56条,经甄别与本文立意有直接关系的研究文章不足10篇,其中包括上述在“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的2篇。在有关本文立意的研究中,关于工业设计对文化产业具有价值的研究约占一半,这不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仅有3、4篇关于工业设计“驱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在这些研究中,关于工业设计通过对文化的再创新从而驱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成果更少,而且呈现碎片化状态。对本课题的研究,可借鉴的成果不多,这也增加了研究的难度。

2工业设计创新与地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

工业设计的本质是创新,创新是工业设计的灵魂和根本属性。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工业设计通过其完整的设计思维与方法实现对有形产品、无形服务及商业模式的创新。这种创新力量今天正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如斯坦福大学DesignSchool提出了"designthinking"系统来解决社会、环境、商业等综合复杂问题,并取得了巨大成就,设计思维(designthinking)被带入到更多情境下作为创新的驱动力。地域性是以地理区位相区别,反映的是传统积淀所形成的地方特征;是指事物的地方特色、区域特色,或者可广推为地方文化、本土文化。地域性文化历经累积和沉淀,形成了其鲜明的特色和内涵,并逐渐形成发展为具有地域独特性的文化产业。地域特色文化产业作为地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地域经济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优质的文化资源和发展动力。中国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首次将发展文化产业定位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正式位列国家战略性产业之中[3]。文化产业具有强大的联动效应,有助于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变,增强文化软实力。地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是在一定文化及其业态的基础上,具有地域性特色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与体验生成、繁荣和提升的过程。工业设计创新具有驱动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与体验生成、繁荣和提升的属性和职能。即工业设计通过创新方法与技术,能够在现有地域文化产业的基础上,创造新的文化产品、新的文化服务形式,以及新的文化业态。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工业设计自身也是文化产业的一部分,由于本文立论在“驱动”而非“带动”,因此,这一点并非议论重点。值得强调的是,工业设计驱动地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是以创新为“引擎”,以新生成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也是产品)与体验”为媒介和前提,壮大“文化产业”规模,改善“文化产业”结构,提高“文化产业”效益,从而实现“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产品”和“文化产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后者的内容,这一点对立论论述十分重要,是论证的逻辑前提。

3地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不同地域经过长期的传承与发展,形成了各自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为其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创新资源。近年来,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政策的支持下,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地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上比较突出。

3.1创新驱动力不强,缺乏市场竞争力由于地域特色文化产业行业技术门槛不高,其生产制造技术成熟于生产力较为落后的历史时期,加之传统厚重,无形的力量束缚着产业吐故纳新不强,缺乏创新驱动力。在从事文化产业的人们身上,普遍存在观念保守,思维陈旧,创新意识不强的问题,导致文化产品在理念、造型、技术、工艺、色彩、装饰、材料、功能等方面,缺乏创新元素,“千年一面”,低水平重复生产,形不成品牌和市场核心竞争力,极大地阻碍了地域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

3.2对接新技术不够,与需求脱节传统文化产业是人们在长期历史的生产生活等过程中积淀形成的,其技术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较为一致。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近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传统文化产业技术已经明显落后;另一方面,从事传统文化产业的生产经营者自身对于新技术的理解、学习与应用不够,导致传统文化产品(服务)、产业不能与现代化的生产、生活方式融合,不能与当前人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刺激不了消费,形不成消费规模拉动,既谈不上产业发展,更谈不上产业升级。尤其是互联网技术正全面深入地渗透到人们的生产、生活,如果不能与互联网技术对接,不远的将来,就不是发展不发展的问题,而可能是危及生存的问题了。

3.3经营管理落后,商业运营较弱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着与其他产业类似的问题,即产业链不全,节点处于价值链“微笑曲线”的底部,见图1,而处在“微笑曲线”高端的研发、营销薄弱,表现为传统文化产业规模小而分散,低水平重复生产,老祖先的研发一劳永逸,远离现代营销理念,价值链不全,行业竞争力不高,经营管理落后。亟待系统地优化整合,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创新商业模式,延续地域文化的独特性。

4工业设计驱动地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途径分析

从20世纪80年代中国引入工业设计概念至今的三十多年,工业设计已发展为创造新产品、增强产品竞争力、带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增长的助推器。柳冠中认为“工业设计”的本质是“重组知识结构、产业链,以整合资源,创新产业机制,引导人类社会健康、合理、可持续生存发展的需求”[4]。工业设计所倡导的“设计思维”成为后工业时代“问题求解”的重要思路。伴随中国“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工业设计对于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日益受到认可和关注。“设计力就是竞争力”,通过工业设计提升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迫在眉睫[5]。

4.1工业设计为文化产业发展增添驱动力工业设计对产业发展和转型的驱动作用之一即是就社会机制及价值观层面而言,工业设计特有的创新本质将起到重构社会经济与文化体系的战略作用[6]。因此,充分发挥工业设计创新潜能,利用工业设计自身整合资源的优势,将创新设计、信息网络平台开发、云端数据库建立以及数字化多媒体技术等有机整合,发掘并结合地域特色文化产业的独特的潜在的优势,以工业设计方法和理念将其合理解构,保留地域文化的核心和精髓的同时使其更好地融入到现代生活中去,使文化产业从发展的局限和困境中逃脱出来,实现稳定而充满活力的持续发展。

4.2工业设计驱动地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途径地域特色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不同的是有其自身核心的文化背景支撑,因此在发展转型过程中,需要走特色工艺、材料与现代工业协同发展的模式,工业设计对应文化产业发展的“需求、制造、流通、使用”各个环节的关系,为产业发展提供系统的方法和途径。第一,工业设计产业成长基于“用户选择”,符合市场经济发展。产品或服务在进入市场之前需要对市场作出机会分析,尽可能了解用户需求。地域特色文化产业融合传统文化、地域特色,要浸入到现代生活环境和大文化背景中去更需要详实可靠的用户分析和定位。工业设计以兼具理性的数据统计及感性的观察和定性分析方法对用户作整体分析,为产业的目标用户作合理定位,使产业有的放矢地进行前端产品的研发。第二,工业设计将高新技术融入文化产品和服务,推动文化产业升级创新。文化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高科技含量,先进技术的应用能够为文化产业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提供强大发展动力。比如,在材料方面,工业设计通过科学的方法研究适合材料特性的现代化加工工艺,以3D打印为核心的数字化制造技术融合应用,为新产品设计、制造系统化提供支撑。数字化信息技术推动新型文化业态的出现,今天的文化产业是建立在数字化信息技术基础上的新型文化产业。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文化产业提供了新媒介,为地域特色文化产业相对滞后的商业运营模式带入新活力。互联网及云端数据技术可以为地域特色文化产业的特色文化元素、价值符号,进行标准化、数字化的整理、统计和存储,构建特色文化数据库,为产业产品的设计、研发、标准化生产提供完整的数据支持。第三,工业设计系统优化整合文化产业链资源,使地域特色文化产业优势最大化。浪尖设计董事长罗成认为必须把整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如材料、研发、供应链、制造、营销、渠道、品牌等各方,都整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工业设计的价值。“全产业链”是一种系统、整体的商业创新模式,贯穿产业产品的前端研发至后端营销,涵盖产品的研发、设计、品牌的建立、产品及包装创新以及产业的营销和管理。地域特色文化产品普遍缺乏创新机制,商业模式保守,工业设计所具备的创新力和整合力,能够帮助文化产业形成新的创新机制和增值模式。第四,工业设计在与文化产业结合过程中关注社会、生态、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工业设计从设计思维开始即主动思考一系列的改变创新对于未来的影响,通过研究工具和原型测试等方式评估未来社会、生态和文化的发展结果,确保其可持续发展。

5工业设计驱动地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途径的模型构建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把工业设计驱动地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途径用视图形式表现出来,用箭头表示动力作用方向及作用途径,即构建模型,见图2。工业设计作为创新驱动力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引擎,它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职能,全方位作用于文化产业,当然包括地域特殊文化产业,这也是本文研究的重心。具体作用或驱动的媒介有文化理念、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文化管理,以及工业设计自然要调动的用来提升文化产业的高新技术条件。工业设计一旦用来驱动文化产业的发展,首先就是创新理念对文化产业观念的影响和渗透,使文化产业的理念以及发展文化产业的理念为之一新。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是工业设计的核心职能,工业设计通过创造新造型、新结构、新流程、新组织等,给文化理念、文化元素、文化需求以新的视觉形象和价值模式,从而丰富文化产品,壮大文化产业规模,提升文化产业附加价值。对地域特色文化产业来说,意味着发展基础和发展条件更加厚重,也往往是各地方的发展重点,必须紧紧抓住地域特色,准确进行发展定位,做好文化管理的顶层设计,用现代高新技术特别是强化“互联网+”思维,改造和重塑地域特色文化产业,驱动其发展和升级。

6结语

篇8

摘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归纳法等方法研究,根据我国当前武术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武术文化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措施推动武术文化产业发展。

关键词 武术 武术文化 武术文化产业

一、前言

武术,中华民族的杰作,是东方文化的一个特殊符号。武术源于商周时期的军事训练,至秦汉形成流派,并有著作记载。后o国家设有专门机构负责开展武术运动o将武术列为正式比赛项目。为弘扬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政策,国家体育总局在《关于加强体育文化工作的通知》中指出: “要大力加强民族体育、民间体育、民俗体育的推广,扩大体育文化消费,促进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同时国家体育总局在“十二五”工作规划中也对文化促进体育产业发展做了整体部署和长远规划,国家逐渐重视体育产业化发展,武术文化产业也逐步发展起来,大力发展武术文化产业已成为弘扬中华文化,社会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就武术文化产业发展存在问题提出一些策略,推动武术文化产业加速发展。

二、武术文化产业概念

武术是文化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根据目前文化产业的特点、相关定义以及武术文化的自身属性和特点,按照逻辑学的定义方法,将武术文化产业界定为:从工业化和商业化的角度对武术文化资源进行创意的开发以形成的武术文化产品及相关服务活动为中心的产业集合”。武术身为一种传统文化,经过生产、储存以及分配之后大致包括“武术竞技、武术表演、武术健身、武术影视动漫、武术搏击游戏、武术图书、音像出版和武术教育培训、武术器材、武术服装、武术旅游、武术工艺品、纪念品及相关武术品牌衍生品以及为武术文化产品提供制作、销售服务的活动等”。

三、武术文化产业存在问题

2002年,根据加入世贸时我国所作出的承诺,对部分文化项目和文化产品经营,实行不同程度的开放,为中外文化产业的合作与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同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发展中国文化产业的战略构想。2006年8月,在《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把文化发展纳入国家发展的总体战略加以统筹规划。2007年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2009年,国家在国务院层面上提出了发展文化产业的振兴规划和系统化政策等。在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市场化的进程中,开始向民营企业逐步开放文化内容制作领域,并且开始吸收社会资本发展文化产业的许多领域,如演出、电影、电视、音乐、动漫、游戏和互联网等行业,取得了重大进展”。由于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促使武术文化产业迎来发展高峰期,发展势头迅猛。但是武术文化产业发展却相对滞后,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武术文化产业市场管理机制不规范

武术文化产业的发展从1978-1985年起步阶段,到1985-1992年成长阶段,再从1992-2001年至今,在此过程中国家颁布各种政策引导文化产业发展,但是这些产业政策大多停留在行政措施和简单的管理条例上,没有与市场相对应的管理机制。

(二)发展武术文化产业意识薄弱

武术文化渊源流长,但是人们对武术认识存在误区,认为武术花拳绣腿、中看不中用,武术散打又缺少应有的技击特色。现代的人们认为武术没有实效性,攻防不明显,技击特性也不强,其实武术理当作为弘扬中华文化的符号而不是对抗搏斗的一种形式。现如今的武术更应往健身、娱乐、文化等方面发展,宣扬国家民族思想、意志。由于人们对武术文化内涵认识浅薄,无法真正将武术文化产业发与社会工业、商业进行有效融合。

(三)武术文化产业特色产品少

武术产业发展包括着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有形资产如武术服装、图书、影视、武术器材等,无形资产则包含武术中的物质、精神文化、健身养生文化、教育资源等内容。武术文化产品很少与其他体育项目或国民经济其他产业进行交叉创新,导致武术文化产业产品发展相对单一。

(四)武术文化产业发展规模小、程度低

武术文化的传播途径主要依靠学校武术教育,影视传媒,报刊图书出版等方法,传播路径狭窄,收效也不佳。没有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造成武术文化产业缺乏发展资金,武术影像业、武术文化娱乐业、武术文化旅游业等没形成相应的规模。武术本体市场与其他相关联产业没有形成产业链。

(五)武术文化产品市场复合型专业管理人才缺失

我国武术资源丰富,武术专业技能人才众多,但是在我国具备武术知识的人才往往缺乏应有经营意识和知识,而一般经营者又缺乏武术运动知识,懂武术的高素质的管理经营型人才严重不足制约了武术产业市场化的发展。缺乏对武术文化产业专业全面人才挖掘。

参考文献:

[1] 邱服冰.新形势下武术文化产业发展的几个核心问题探讨[J].四川体育科学.2011.

[2] 李义杰,李云鹏.略论武术文化产业的概念和意义[J].东南传媒.2009.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