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20 10:16:0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现代农业前景分析,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项目概述
1、项目提出背景、意义及必要性
2、攻关目标和内容
3、项目形成成果、知识产权及完成时间
二、项目立项的必要性及市场需求分析
1、项目技术攻关的必要性
2、项目的市场需求分析
三、相关领域国内外技术现状、发展趋势及国内现有工作基础
1、国内外技术现状、专利等知识产权情况分析和国内现有的工作基础
2、国内外技术发展趋势
四、项目计划项目及主要研究内容
1、主要目标
2、研究与开发内容
3、项目的技术关键,包括技术难点、创新点
五、技术、经济效益分析(含市场风险分析、推广应用前景及产业化可行性)
1、技术经济效益分析(含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2、推广应用前景分析(产业化可行性)
3、项目实施的风险分析(含市场风险、技术风险、管理风险等)
六、计划实施年限、经费预算及来源渠道
1、年度计划
2、经费预算
3、经费来源
七、必要的支撑条件、组织措施及实施方案
1、必要支撑条件
2、组织管理的措施
3、组织实施方案
八、其它说明
九、行政主管部门(县、区)意见(并加盖公章)
项目实施方案(一)
根据自治县民委“马民经(**)19号”项目合同书内容和四川省民族两金管理相关规定,现就2007年低产茶园改造项目具体实施制定如下方案:
一、项目实施总体要求
通过对劳动乡、老河坝乡、民建镇三个乡镇部分老化茶园采取换种、深修剪、追施肥料等技术措施,实施低产茶园技术改造,通过改造大幅度提高项目区茶园生产性能,增加产量,提高茶叶品质,达到较大幅度增加经济收入的目的。同时通过项目实施引进优良高产品种、推广适用先进改造技术,对广大茶农进行技术培训,达到科技推广宣传,带动全县茶叶生产科技含量稳步提高,促进民族地区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二、项目实施地和工作量
㈠劳动乡柏林村1500亩(其中换种500亩、深修剪1000亩);井池村深修剪1800亩。技术培训1000人次。
㈡老河坝乡永红村1000亩(其中换种400亩、深修剪600亩)。技术培训500人次。
㈢民建镇天星村600亩(其中换种100亩、深修剪500亩)。技术培训500人次。
三、项目实施单位和项目组织
县科技局、劳动乡人民政府、老河坝乡人民政府、民建镇人民政府。由县科技局负责统一协调相关工作、技术支持和补助资金筹措;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发动村组干部群众,并组织具体实施。
四、主要技术措施
㈠换种。对茶树树龄长,树势严重衰弱,产量低,品质差,生产性能无法恢复的茶园,选用现在最优品种,如名山131、福选九号、福鼎大白等进行换种。此项工作于2007年11月上旬完成。
㈡深修剪。对茶树树龄在十年左右,由于管理不善造成树势有所减弱,出现减产,但生物经济年限还很长的茶园,采取深修剪、追施肥料、防治病虫等技术措施,恢复茶园生产能力,增加产量,提高品质。此项工作于2008年6月完成。
⒈树冠更新。深修剪一般在春茶结束后进行,剪去树冠上部5——8寸的细弱枝条,再用整枝剪清除茶蓬中的弱枝、病枝、枯枝及下垂枝,保留分生力强的骨干枝。
⒉根系更新。在根系旺盛生长来临之前进行深耕,结合施有机肥。耕作深度应增加到9——16寸。
⒊改良土壤,提高肥力。对土壤瘠薄的茶园,在茶树行间沿树冠边缘垂直掘出深40厘米,宽50厘米的沟,取出地土放置在行间熟化,新土填入沟中,实行土壤局部更换;对茶园进行改梯、建梯,并按新茶园的要求,修建排蓄水系统,防止和减少水土流失;深耕施有机肥,通过深耕结合施有机肥来逐步加厚耕作层,一般深耕30厘米以上,尽量做到表土与底土互换。
⒋强化改造后的管理
增施养料:包括增施基肥、追肥及根外肥。
修剪养蓬:低产茶园树冠,不论采用何种修剪改造,在初期都要按照新茶园培养树冠的要求,采用修剪和打顶养蓬方式培养树冠,直至茶树树冠养成后才能正式投产开采。
合理采摘:树冠改造后的1——2年,要贯彻“以养为主”的原则,在茶树高度未达到70厘米,树幅未超过1米时,只能采用打顶培养树冠,要采高留低,采中留顶,采密留稀,抑制主枝生长,增加分枝密度,提高生长枝数量。
病虫防治: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
五、资金安排。本着茶农投入为主、政府补助为辅的原则开展该项目实施。项目资金初步安排如下:
㈠劳动乡柏林村换种500亩,需茶苗款27万元(300万株),项目资金补助10万元;深修剪改造茶园1000亩需肥料款15万元,项目资金补助5万元。
㈡劳动乡井池村深修剪改造茶园1800亩需肥料款27万元,项目资金补助15万元。
㈢老河坝乡永红村换种400亩,需茶苗款21.6万元(240万侏),项目资金补助12万元;深修剪改造600亩需肥料款9万元,项目资金补助3万元。
㈣民建镇天星村换种100亩需茶苗款5.4万元,项目资金补助3万元;深修剪改造500亩需肥料款7.5万元,项目资金补助2万元。
以上四项合计项目补助资金:50万元。
六、项目要求
㈠确保项目实施质量:为了扎实抓好项目实施,保质保量,对项目区参与项目实施的茶农实行实物补助形式,即由乡镇人民政府对农户直接补助苗和肥料,不补助现金。同时确保茶苗品种纯度和肥料质量;
㈡通过项目实施起到带动项目区茶叶生产产量和产值大幅增加,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㈢通过项目实施进一步提高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支撑作用,激发广大群众用科技、学技术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生产技能,为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先进技术推广打下良好基础;
㈣强化项目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党和政府的政策不折不扣惠及群众。
项目实施方案(二)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依靠科技,建设示范基地;品牌经营,实施标准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创新经营机制;注重与环境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实现农业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整合、聚集、转化,推进农业园区化发展,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现代畜牧业发展、山区林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支撑和农民增收跃上新台阶。
二、基本原则
(一)优势产业原则。立足我市产业特点,以市场为导向,在优势区域、优势产业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推动特色高效农业发展。
(二)科技先导原则。综合运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现代农业生产手段和现代经营管理方式,促进主导产业升级,提高农产品质量,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三)“三整合”、“三集中”原则。整合项目,整合资金,整合科技,推进农业资源聚集,破解现代农业发展资源要素约束难题。土地向业主大户集中,促进规模化发展;农民向园区集中,促进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变;项目向园区集中,促进投入整合。
>> 生物制氢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Zr―3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肝卵圆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真菌漆酶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 高次谐波的应用前景与研究进展 纳米药物研究进展及前景展望 藜麦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 国外大众旅游对海滨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 聚酯啤酒瓶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 普罗布考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植物诱导抗病性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 生物制氢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 樱桃李的研究进展及开发利用前景 纳米光催化路面材料研究进展及前景分析 中医治疗艾滋病的研究进展及前景 基因组学时代害虫治理的研究进展及前景 老年痴呆症的研究进展及治疗前景 鱼类卵母细胞玻璃化冻存的研究进展及前景展望 浅析燃料电池研究进展及应用 激痛点及相关应用的研究进展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6] 杜群,陈征海,孙孟军,等.浙江省红树林资源调查及其发展规划[J].林业调查规划,2004,29(3):9-12.
[7] 郑文炳,吴蓓莉.海滨木槿的滩涂生态适应性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2(6):83-84.
[8] 郭文琦,张培通,李春宏,等.沿海滩涂绿化树种选择和耐盐性评价[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10):175-177.
[9] 韩玉洁,孙海菁,朱春玲,等.上海沿海防护林树种适应性评价[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4(4):165-168.
[10] 谢瑞红,周兆德.红树林生态系统及功能研究综述[J].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5,11(4):48-52.
[11] 王小雪,孙海菁,刘 芸,等.浓硫酸处理对海滨木槿10个家系种子萌发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2,23(11):2968-2974.
[12] 崔大练,马玉心,俞兴伟,等.Cd2+对海滨木槿种子萌发及根伸长抑制效应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8):4591-4593.
[13] 徐森富,汪成丽.不同温度浸种对海滨木槿种子发芽率的影响[J].中国园艺文摘,2010(10):51.
[14] 崔大练,马玉心,俞兴伟,等.Zn2+对海滨木槿种子萌发及根伸长抑制效应的研究[J].种子,2011,30(2):45-48.
[15] 薄鹏飞,孙秀玲,宋杰,等.NaCl胁迫对海滨木槿种子萌发及Na+、K+含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8):3098-3100.
[16] 商宏艳,张士花,杜希华.不同盐处理对海滨木槿种子离子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4(4):117-120.
[17] 李秀芬,朱建军,王一涵,等.60Co-γ辐射对锦葵科3个树种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上海农业学报,2010,26(2):66-69.
[18] 周和锋,房聪玲,李会欣,等.潮间带消浪林海滨木槿光合作用的初步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9,36(2):255-258.
[19] 吴统贵,袁涛,王宗星,等.两种消浪树种幼苗光合特性对模拟潮汐水淹的响应[J].植物研究,2012,32(5):615-620.
[20] 吴统贵,虞木奎,张翠,等.两种消浪植物光合特征对起垄高度的响应[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9(4):674-677.
[21] 顾沈华,虞木奎,杨杰,等.海水水淹下海滨木槿和蜡杨梅幼苗叶片的光合作用及其影响因子研究[J].湿地科学,2013,11(3):398-403.
[22] 卢刚,李贺鹏,张晓勉,等.盐胁迫对海滨木槿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J].浙江林业科技,2015,35(3):16-25.
[23] 王秀丽,张荻,刘红梅,等.海滨木槿耐盐性的初步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10,28(3):248-254.
[24] 李会欣,吴明,方炎明,等.NaCl胁迫对海滨木槿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10,19(3):55-61.
[25] 周和锋,李会欣,邵学新,等.不同盐度水淹胁迫对海滨木槿生理特性的影响[J].浙江林业科技,2013,33(6):41-45.
[26] 杨华,杜国坚,汪奎宏.胁迫环境下海滨木槿生理特性的研究[J].浙江林业科技,2008,28(3):43-47.
[27] 黄超群,屠娟丽,周金.盐胁迫对海滨木槿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10(4):773-774.
[28] 薄鹏飞,孙秀玲,孙同虎,等.NaCl胁迫对海滨木槿抗氧化系统和渗透调节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2008,28(1):113-118.
[29] 孙宏丽,商宏艳,姚叶,等.NaCl与KCl处理对海滨木槿生长特性的影响[J].山东林业科技,2011(6):13-16.
[30] 王宗星,吴统贵,虞木奎,等.模拟海平面上升对海滨木槿渗透调节的影响[J].生态科学,2011,30(4):389-392.
[31] 芦治国,殷云龙 ,於朝广,等.NaCl胁迫条件下木槿嫁接苗和扦插苗及其砧木海滨木槿的生理差异[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11,20(4):49-57.
[32] 芦治国,周冬琴,魏秀君,等.NaCl胁迫对嫁接木槿生长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0(3):241-243.
[33] 李翠云,姜彦成,乔桂荣,等.海滨木槿叶片蛋白质双向电泳体系的建立[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2012,32(4):30-35.
[34] 王奇志,刘敏,陈雨,等.海滨木槿不同部位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J].食品科技,2013,38(3):201-213.
[35] 孔庆跃,费行海.海滨木槿育苗技术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1(9):219-220.
>> 矿物元素指纹图谱技术及其在农产品产地溯源中的应用 二维码在农产品溯源中的应用 农产品溯源的想象空间 矿质元素指纹技术在植源性特色农产品产地溯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空气能热泵干燥技术在农产品加工中的应用与分析 新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应用模式及技术实现 新疆农产品物流发展分析 农产品安全溯源物联网体系分析 农业信息技术发展现状及其在农产品流通中的应用 基于RFID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溯源系统应用研究 有机RFID标签在农产品食品溯源中的应用 RFID技术在农产品物流系统中应用现状与展望 农产品溯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农产品物流的现状分析及思考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农产品方面的应用研究 新疆农业投资与农产品对外贸易现状分析 新疆农产品出口现状研究 海南农产品超市化经营的现状分析 农产品现代物流的现状和对策分析 农业部农产品加工技术对接活动在新疆举办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14] RFID世界网. 二维码应用于新疆阿克苏林果业溯源[EB/OL].(2011-12-09)[2013-07-15]. .
[15] 中国广播网. 兵团阿拉尔市实施生猪肉食品质量追本溯源体系[EB/OL].(2012-05-03)[2013-7-15]. .
[16] 新疆农业信息网. 新疆蜂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管理系统溯源点建设工作稳步推进[EB/OL].(2012-08-24)[2013-07-15]. .
[17] 中国农业信息网. 乌鲁木齐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信息平台建成[EB/OL].(2012-12-12)[2013-07-15]. http://.cn/jjpd/ncpzlaq/201212/t20121212_783433.htm.
[18] 中国畜牧兽医信息网. 新疆牛肉质量安全溯源项目启动[EB/OL].(2013-03-08)[2013-07-15]. http://.cn/NewsDetails.aspx Id=50536.
[19] 房瑞景, 陈雨生, 周静. 国外食品安全溯源信息监管体系及经验借鉴[J]. 农业经济, 2012 (9): 6-8.
[20] 田金琴, 丁红胜. 无公害枸杞果产品质量溯源系统的设计[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 39(20): 12 590-12 592.
[21] 张欣露, 王成, 吴勇, 等. 集成传感器电子标签在农产品溯源体系中的应用[J]. 农业机械学报, 2009, 40(1): 129-133.
[22] 陈华. 食品质量溯源系统的现状及发展建议[J]. 湖南农业科学, 2010 (11): 87-89.
作者:唐文芳 崔加华 单位:吉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汪清县分校 吉林省汪清县东光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由于应用这一技术无污染,与绿色生态环保农业的发展要求相符,因而在农业生产中值得推广和应用。这一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借助声波助长仪的音箱所发出的声音,将频率声波施加给植物,达到植物的生理系统频率与声波频率一致而共振,从而提升植物内部活细胞的电子流的活动速度,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增产。此外,还能帮助植物提升呼吸性能,抵御病虫害的能力提升,提高植物成熟时间,提高植物的含糖量等作用米范围内的瓦斯浓度小于等于0.5%,则表示局部通风机能正常启动。农业生产中等离子种子处理技术的应用浅谈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等离子种子处理技术,主要是在自由落体中的种子,接受来自等离子处理机的等离子的照射与交变电磁的作用,迅速提升种子活力,提升种子的病虫害抵御能力,实现增产增收的目的。该技术适用于大量农作物,除了增产增收,还能有效改善农作物质量,同样是一种无污染无化学物质的现代物理农业生态技术。尤其是等离子处理机的使用简单,能极大的降低种子处理成本,尤其具有十分可靠的技术性能,因而在现代生态环保农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农业生产中电子杀虫技术的应用浅谈电子式杀虫灯是利用病虫害的趋光性、趋波性、雌雄飞蛾趋性等特点,采用具有特定光谱的特殊光源和灭杀装置,在夜间开启光源将害虫引诱飞来,在飞扑光源过程中,使之触到设在光源的高压电网,高压电网瞬间放电将其击杀死亡,达到有效地阻断害虫的生殖繁育链,降低危害农作物的虫口密度,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的目的。可诱杀果树害虫、蔬菜害虫、粮食害虫、森林害虫等多种害虫。市场上还有一种多功能静电灭虫灯,其原理是:当杀虫灯需要工作时,开启高压电极网,系统根据光照亮度自动亮灯。利用黑光灯特定波长和筒体颜色,针对昆虫具有较强的趋光、趋波、趋色的特性,近距离用光,远距离用波,白天用颜色,诱导害虫产生趋光趋色兴奋效应,引诱害虫扑向杀虫灯,杀虫灯外配置高压网杀死害虫,使害虫落入专用的接虫盘,达到杀灭害虫的目的。农业生产中土壤连作障碍电处理技术的应用浅谈该技术是根据直流电流土壤消毒原理、土壤微水分电处理原理以及脉冲电解原理合成的土壤电化学消毒技术原理,在直流脉冲作用下离子发生移动,使负脉冲PH值增高,正脉冲H+增高,土壤酸度增加,进而有效杀灭土壤传播的病源微生物。该技术可有效解决连作障碍这一难题,避免作物连作减产、品质下降、土传病害猖獗等问题,适用于农田土传病害、根结线虫、韭蛆等微小害虫、根系有害分泌物、土壤物理性缺素症等连作障碍的克服处理及土壤改良等。对土传病害防治率可达90%,根结线虫防治率达93%。
现代物理农业技术发展前景分析在农业生产实践中,有效的利用农业物理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和污染,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能力,最终到达增产的目的。现代农业物理的推广及应用,可以提高农作物的环保指标和作物本身的品质,加强农业生产的结构调整力度,增加农民收入,大大地激发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现代物理农业技术在我国是一门新生事物,通过依靠科技的进步,在推广和应用现代物理农业这项农业科技新技术上提高大农业在国计民生中的地位,是摆在我们农业战线上所有工作人员面前尤为重要的课题。
总之,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现代物理农业技术是未来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实现无害化、生态化、环保化的现代农业的必经之路。作为农业技术人员应紧跟时展的需要,着力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为我国的农业的发展而不懈努力。
【关键词】膜下滴灌;旱区农业;有利因素;不利影响
膜下滴灌技术是将覆膜种植技术与滴灌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的灌水技术,也是地膜栽培技术的延伸与深化,它能够适时、适量提供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和养分,为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水、肥、气、热环境,达到降低成本、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的目的。我国的滴灌技术是1974年从墨西哥引入滴灌技术和设备后才开始的。1996年以来,新疆的滴灌技术日益成熟,特别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膜下滴灌技术得到了良好的推广应用。目前,新疆已成为我国应用滴灌面积最大的地区,且滴灌技术也成为新疆最主要的节水灌溉方式。
一、膜下滴灌技术对旱区农业的有利因素
(一)膜下滴灌技术的节水增产效果
膜下滴灌技术是新疆本地诞生的一种利用地膜抑制地面蒸发和滴灌减少深层渗漏的特性而产生的灌水技术,它不仅节约灌溉水量,而且可控性强,可根据作物根系主要吸水层深度及吸水量来决定灌水量,水分利用率较高。膜下滴灌比常规灌溉可节水35%-50%,增产18.4%-39.0%,水分生产率提高约1.8倍,效益显著;可提高土地利用率3%-5%,节省农机作业量25%,提高棉田管理定额3.3倍。在新疆棉花、番茄、哈密瓜种植生产中广泛采用,同时,膜下滴灌对绿洲生态环境改善,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收入显示了重要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持续发展的潜力。
(二)膜下滴灌技术的节水抑盐作用
目前,新疆灌溉面积已发展到7000余万亩,人工绿洲面积由1950年的1.3万km2扩大到6.2万km2,极大地促进了新疆绿洲经济发展。由于新疆地处西北干旱内陆地区,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具有典型的土壤盐碱化特质,目前新疆约1/3的耕地受到土壤盐碱化不同程度影响,新疆耕地盐碱化问题已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表现出来。新疆“十一五”水利发展规划强调盐碱地改良治理问题,重点抓好耕地盐碱地改造治理。新疆已启动盐碱地改良利用规划工作,各地(州)县(市)的规划、调研及一些改良项目已启动实施。
膜下滴灌技术由于覆盖地膜的存在,土壤水在棵间蒸发方面可以降低到最大程度,而向下的深层渗漏可以通过控制灌水量的多少来完全杜绝,使灌溉的水量刚好作物的根系区。把水分按量的供给作物根系。在大量节水的同时逐渐抑制知道完全根治农田次生盐渍化,给新疆绿洲农田节水抑盐技术一体化奠定了基础,具有良好的节水抑盐作用。
(三)膜下滴灌技术的社会生态效应
膜下滴灌技术的成功应用推广,降低了人们田间劳动强度,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进一步开展高效灌溉、精准灌溉创造了有利条件,是现化农业发展的必然方向, 也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膜下滴灌与覆膜栽培和机械化作业相结合,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用水方式,不仅节水,而且增产增收,改善了农民的生产条件,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科技措施。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一种新的节水灌溉技术,为更好的进行田间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水资源利用率,扩大了农业节水灌溉范围。实施膜下滴灌技术,可有效改良农田土壤结构,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良性循环,向设施农业、精准农业和产业化经营转变。
二、膜下滴灌技术对旱区农业的不利影响
膜下滴灌残膜的回收比较困难,长此以往会造成白色污染,对后作种植产生负面影响。目前新疆农田残膜“白色污染”日趋严重,同时,由于地膜使用量和面积的逐年增加,残留在土壤的地膜对耕地土壤结构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其降解周期一般为200~300年,降解过程中还会溶出有毒物质,从而严重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对农作物的生长危害。土壤中的残膜量不断增加,阻碍作物根系对水肥的吸收和生长发育,降低土壤的肥力水平,甚至引起灌溉水难于下渗、土壤次生盐碱化,最终导致土壤质量和农作物产量下降。试验表明:连续覆膜3—5年的土壤,小麦产量下降2—3%,玉米产量下降10%左右,棉花产量下降10—23%,长此下去,必然给后人带来难以解决的污染危害,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三、膜下滴灌技术在旱区的推广应用前景分析
实践证明膜下滴灌技术具有良好的节水抑盐、高产高效的作用,为旱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农业现代化奠定了基础,为了旱区更好的发展利用膜下滴灌技术,在将来的推广应用应当结合一下三点:(1)进一步研究开发新材料,寻找农膜替代品,降低白色污染,需研制出易降解,无污染的新材料才能根除地膜污染。目前使用的地膜都为聚乙烯农膜,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和降解,因而造成土壤环境的污染。故应鼓励开发无污染可降解的生物地膜,替代聚乙烯农膜。目前,生物农膜强度不够或成本较高而难以推广,应进一步改进和优化生物农膜的性能,逐步降低成本,以利推广和应用;(2)实施“水肥一体化”,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有利作物对肥料的吸收利用;(3)极开展灌溉自动化控制研究应用膜下滴灌技术具有良好的可控性,应结合要土壤墒情和作物需水特性实施自动滴灌,达到高产、高效、和节水的目的。
四、结语
膜下滴灌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灌水方式,具有节水抑盐、高产高效、省工省时的良好作用,对旱区农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应当结合先进农艺措施,形成一整套综合的由栽培、灌溉、管理有机结合的旱区种植技术体系,不断促进旱区农业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顾烈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的形成与发展[J].节水灌溉,2003(1).
[2] 李毅,王文焰,王全九.论膜下滴灌技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节水抑盐灌溉中的应用[J].灌溉排水,2001(2).
[关键词]农业物联网技术农田节水灌溉系统
中图分类号:S2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5-0125-01
1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成为必然,为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
水是农业的根本,也是整个国民经济和人类生活的根本。水资源状况和利用水平已成为评价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
2 农业用水现状及节水灌溉发展趋势
农业是我国的用水大户,约占总用水量的73%,但有效性很差,水资源浪费非常严重。并且随着城市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土地被大量占用,非农业灌溉用水需求在急剧增加,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生产与生活、生产与生态等诸多用水矛盾进一步加剧。在我国尽管采取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但大量的农田和灌溉用水被城市和工业占用,耕地资源减少的势头不可逆转,水资源短缺的压力进一步增大。
目前,比较有发展潜力的节水灌溉新技术是:一是与生物技术相结合的作物调控灌溉技术。二是应用3S技术的精细灌溉技术。三是智能化节水灌溉装备技术。
本文所设计的农田节水灌溉系统是将上述的三者进行有机的结合,在此基础上运用物联网技术,从而实现全自动化与信息化的节水灌溉系统。
3 系统结构设计
农田节水灌溉系统由土壤水分传感器、物联网终端采集单元、喷灌机控制终端、远程监控计算机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传感器埋入土壤,直接获取0~100cm地表层下各个深度处的土壤水分信息,并将其转化为0~5V模拟电压信号。物联网终端采集单元一方面进行土壤水分信息的采集,另一方面用于在GPRS网络模式下土壤水分信息与监控中心的监控计算机相互传递。监控中心计算机循环接收各个采集终端发送的土壤墒情信息,监控计算机将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与数据库中的农作物需水量进行比较,形成最佳灌溉计划,监控计算机将灌溉命令下发到喷灌机控制终端,喷灌机控制终端直接控制喷灌机以及深井泵等设备进行灌溉作业。
4 物联网采集单元的设计
物联网采集单元的设计为本系统的终端采集单元,因为农田灌溉上探测范围比较大,数量多、位置不固定并只用于农耕季节等特点考虑,采集终端需要设计成可灵活移动、易于安装的方式,第二在每一个采集终端上安装GPS定位模块,使发送到监控中心计算机上的数据带有地理位置,中心计算机根据上传的数据的地理位置下标来确定采集点具体地理位置,从而实现准确的数据采集。另外,由于数据采集单元放置在农田里,采用的供电方式为“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
采集终端主要由MCU单元、采集单元、太阳能供电单元、通信单元、GPS定位单元等部分组成,其结构所示。其中,采集单元利用土壤湿温度传感器采集土壤墒情数据,数据经嵌入式微控制器MCU(MicroControUer Unit)处理后,通过GPRS网络发送至监控中心计算机上,中心计算机收集温湿度数据,并自动显示相关信息。土壤传感器输出的信号被信号调理电路处理后传送到子系统内部的模数转换器ADC(AnMog―to―DistalConvener)。MCU定时启动ADC,进行模数转换并取走数据,然后把经过处理的数据通过串行口传送到GPRS模块,并启动该模块将数据发送到GPRS无线网络。数据被GPRS网络接收后经由网关转送至Internet,最后被连接到Intemet的中心站计算机接收。
嵌入式GPRS模块的供电为直流5V供电,TXD、RXD为通信接口,在本设计中可直接连接至AVR单片机的串行接口上, ONLINE为在线指示接口,当连接到网络以后该端口输出一个低电平信号,通过74ALS04进行反向以后驱动D1发光二极管,当发光二极管点亮以后便证明现在控制器已连接网络。GPS模块通过单片机的COM2口连接。
5 应用前景分析
该系统的室外进行了测试的基础上,2011年在廊坊市安次区马神庙12亩农田上实际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效益,节水量较以前比较节约45%左右,晚春播玉米平均亩产929.44公斤,比对照亩增产252.84公斤,增幅为37.36%。对未来农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梅方权,智慧地球与感知中国―物联网的发展分析,《农业网络信息》2009(12)
[2].孙忠富等,物联网发展趋势与农业应用展望,《农业网络信息》2010(5)
关键词 优质稻米基地;立项依据;建设目标;管理方式;技术方案;效益;大中农场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1-0093-01
随着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国内外市场对优质稻米的迫切需求,水稻生产目标由保面积、攻单产向保优质、创高产转变。大中农场坐落于国家级生态示范市——大丰市境内,中心位置东经120°39′8″,北纬33°8′4″,土壤发源于江淮冲击母质,质地砂壤-轻壤,有机质含量2.02%,是国家大型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和有机大米生产基地、江苏省无公害畜禽生产基地、江苏省第2批科技型企业。近年来,大中农场紧紧围绕“优化品质、提高单产、开发品牌、壮大产业、增加效益”的思路,重视优质稻的生产和开发,努力发展优质高产、安全高效、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优质稻米“产—加—销”模式[1],以提高经济效益。
1 立项依据
根据国家关于优质稻米产业政策,结合《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关于发展现代农业精神,以及“江苏省优势农(渔)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10—2015)”中提出的优质稻米产量、品质等发展要求,大中农场在2010—2020年规划中明确提出,利用5~10年时间建成666.67 hm2绿色优质稻米产业基地,稻米质量全面达国标二级以上,产量水平全省领先。
2 建设目标
面积指标:项目区优质稻连片种植666.67 hm2以上。产量指标:确保项目区水稻单产达到10.5 t/hm2以上,力争实现11.25 t/hm2。品质指标:稻米品质达国标二级以上。效益指标:水稻效益达1.95万元/hm2以上。技术指标:绿色无公害普及率达100%,药物残留低于国家标准。
3 管理方式
大中农场集体化经营,规模化生产,实现“六统一”管理体制,即统一产品经营、统一物资供应、统一作物布局、统一栽培技术、统一机械作业、统一劳动定额。
4 技术优势
近年来,大中农场推行水稻超高产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节水灌溉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统防统治技术以及水稻生产全程绿色无公害栽培技术。现有农业技术人员126人(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48人),与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等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使得大中农场稻麦生产水平名列江苏省前茅。
5 技术方案
一是选择优势品种。选择迟熟中粳品种淮稻13号、宁粳5号、武运粳24号等为项目区主栽品种;二是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无公害农药和生物有机肥;三是制定优质水稻无公害栽培技术规范,运用新型无公害基质培育壮秧,秧苗期全程用无纺布覆盖;四是大田做好移栽前封闭化除,分蘖期尽量少用或不用除草剂;五是进行干湿交替水管,促根壮苗,少施农药和化肥,收割前30 d禁止施药;六是适期收割,利用新型3518收割机收割,保全稻粒完整;七是启用粮食烘干线,快速烘干,防止霉变;八是适度仓储,及时生产,尽快销售。
6 效益分析
6.1 经济效益
一期规划面积666.67 hm2,按照水稻产量10.5 t/hm2、出米率70%、大米单价5元/kg、稻壳单价0.26元/kg、麸糠单价2元/kg计算,可实现销售收入为2 565万元。减去水稻成本1.2万元/hm2,稻米加工销售成本0.2元/kg,销售利润可达1 625万元,效益24 375元/hm2。
6.2 社会效益
优质稻米基地建设与国家现代化大农业的发展要求相一致,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独特的示范带动作用,对周边地区优质水稻种植具有显著的辐射作用,通过组织现场观摩、学习培训等手段,提高周边农户、技术人员、企业管理人员的技术素质,促进周边农村的水稻种植水平,提高水稻单产和效益,带动农民增收。
6.3 生态效益
项目的实施,依靠种植优势品种,依托科学的绿色无公害栽培技术措施,通过促进水稻植株个体的健壮夺取高产,选择高效低毒农药和生物有机肥,避免了生化农药和肥料的滥用,显著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降低了农产品的药物残留,避免了对人们身体健康的影响[2]。
7 结论
大中农场地处国家级生态示范市大丰市,具备建设优质稻米基地的自然条件;年产粮7万t,实现销售收入近3亿元,农业利润超8 000万元,具备建设优质稻米基地的经济条件;承建了江苏省沿海地区良种繁育与推广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拥有先进的精米加工流水线,配套的烘干仓储设施,具备建设优质稻米基地的技术条件;实现水稻超高产精确定量栽培技术[3],水稻全程绿色无公害管理,日常管理实现“六统一”,生产过程绩效管理,稻麦种植机械化率100%,秸秆还田率100%,水稻优质化率100%,具备建设优质稻米基地的管理条件。“碧绿”牌精米为盐城知名商标、盐城名牌产品、中国粮食协会放心米,在江苏、上海、浙江等省市具有极高的市场占有率,具备建设优质稻米基地的市场条件。综上所述,大中农场完全有能力建设好万亩绿色优质稻米产业基地[4-8]。
8 参考文献
[1] 胡坤,项喜章.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模式分析[J].农产品加工刊,2011(1):100-103.
[2] 曾洪玉,唐宝国,蔡建华,等.秸秆还田对耕地质量及稻麦产量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1(4):499-501.
[3] 张燕.氮磷钾不同施用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2(15):14
[4] 于新民,刘德还.大中农场农科所常规粳稻生产实践与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2(4):133,135.
[5] 苏祖芳.加强水稻种植基地建设,发展优质无公害稻米生产[J].耕作与栽培,2004(5):6.
[6] 许立,金连登,朱智伟,等.有机稻米基地建设及生产过程控制技术简述[J].中国稻米,2003(6):41-42.
关键词 生物炭;土壤;肥料;作用;展望
中图分类号 S1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3-0231-01
生物炭是一种多功能的材料,已经在我国的各个行业和各个领域有了更多的应用。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炭的应用日益深入到更多的领域当中。土壤是人类生存的根本,能够为人类的生存提供各种生活资源,特别是现如今科技在不断的发展,这也使得我国对于生物炭对土壤的肥料作用研究更加的深入。
在我国,对于生物炭的研究已经较为普及,为了更好地促进生物炭的研究成果,分析生物炭对土壤肥料的作用,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土壤肥料的分析。生物炭是必须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低温热化作用而形成的固体副产物,这种物质具有低碳含量高的特点,因此在农作物的施肥当中可以产生出非常重要的作用[1-2]。因为生物炭具有更为广泛的适用性,所以更多的时候会用在碱性和多孔性的吸附能力强的材料上。当前环境下,我国的土壤盐碱化和土壤酸化程度较为严重,在这种背景下,了解生物炭对土壤肥料的研究,分析生物炭对土壤肥料的作用,能够更好地促使生物炭在土壤调解当中起到充分的土壤改良效果。
1 生物炭对土壤肥料的作用
1.1 生物碳的性质特征研究
生物炭是一种粉状的颗粒,对现代来说是一种新兴的科技产物,它主要是生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而产生的一种物质。像竹炭一样,生物炭具有很强大的吸附能力,但是其内部结构和竹炭却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主要原因是材料的不同,同时其结构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主要特征当前来说并不能完全明确,生物炭当中含有的矿物质和有机物较为多,因此对于土壤具有有效的改良作用[3]。
1.2 生物炭对土壤有机质的作用
有大量研究都表明,生物炭和其他肥料都能改善土壤,可以增强土壤的肥效。从土壤的机理来分析,土壤不可能一直对农作物进行培养,因为土壤需要一定的修养期,以此来不断地增加土壤当中的腐殖质,而传统的方法为免耕和堆肥。但是肥料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地挥发,因此真正能够对土壤进行改良的很少,而且仅仅只有一部分肥料能够转化成为腐殖质,培肥效果并不好。而生物炭在土壤当中的损失更小,进而大大地增加土壤中的碳含量,因此与其他的物质相比,这是一种作用十分明显的新型有机肥料。生物炭与其他肥料对于土壤的作用机制并不相同,因此人们在使用生物炭的时候需要对其他肥料的兼顾使用。
1.3 生物炭对土壤的理化性质的作用
因为生物炭是一种多孔的物质,而且孔与孔之间的距离较大,所以具有较大的间隙,具有良好的亲水性。生物炭对于土壤具有良好的疏通作用,可以降低土壤的硬度。生物炭在土壤中可以促使土壤的渗水速度减缓,因此能够浸润土壤,土壤的水分趋于饱和状态,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土壤的含水量。生物肽还能够促进微生物活性,因此可以有效提高微生物对土壤的分解作用,能够促使土壤更加软化而适合于耕种[4-5]。分析土壤的化学性质,可以从土壤的酸碱度和土壤的养分2个方面进行。虽然对于生物特征的研究并不完全,但是由于生物炭的原料加工工艺对于大部分生物炭都能够产生碱性作用,所以将生物炭作用在土壤中可以提高土壤当中的有机离子与土壤的氢离子进行交换,发生化学反应,促使土壤的pH值升高。生物肽适用于酸性土壤,其效果会比其他中和剂更加明显。中午太阳能够产生一定的正负电荷,进而对于相关有机物质进行吸附,作用在土壤当中,可以增加土壤的养分[6]。一般情况下,生物探索含有的矿物质较低,因此起到的效果并不如普通的肥料。但是动物和禽类的粪便可以有效地对生物碳的物质进行分解,进而显著增加土壤的矿物质含量。因此,将生物炭和其他肥料进行共同作用,就能够增加土壤当中的氢、磷、钾的含量,从而提高土壤的肥效。
1.4 生物炭的作物效应
生物炭对土壤具有一定的肥效作用,因为生物炭能够对土壤进行改良,它的改良土壤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出高产量的植物,因此关于生物炭对于农作物的种植研究也非常重要。通过相关的调查和研究可以得出,生物炭能够有效降低土壤当中的养分损失,而对于农作物的生长以及产量来说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分析生物炭的肥效机理,生物炭具有矿物质含量,因此并不能为农作物的生存提供全部有效的肥料,在进行农作物种植的时候,必须添加其他有效的化学肥料,这样才能够促进农作物生长。因为生物炭可以减少土壤中养分的释放,改善土壤的pH值,所以和其他的肥料一起作用,更好地降低了化学肥料的使用量,种植出来的产物更加具有“绿色性”。
2 生物炭的未来研究展望
从研究历史进行分析,竹炭被广泛的使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竹炭和生物炭具有密切和紧密的联系,我国进行生物炭的研究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从中也能够看出我国生物炭的研究具有较为薄弱的基础,分析生物炭的研究结构和性质,到目前来说掌握得不够透彻。虽然生物炭的演化过程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本质上来分析,深入
研究还是一片空白,生物炭和竹炭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研究方法不尽相同。在研究生物炭的时候,我国缺乏系统的研究,因此在未来的研究方向当中,需要加大力度对于生物炭的特征和性质进行研究,并做好相关的突破性的研究,便于更好地确定生物碳的标准。
生物炭能够对土壤性质进行改良,其载体的研究时间相对较为短暂,研究结果也不够精确,因为实验室的条件有限,所以研究的结果一般存在着一定的冲突。在未来对生物炭进行研究的时候,需要确定生物炭的研究方向,应该对生物炭进行持续性的系统性研究。
对生物炭进行研究的时候需要注意,分析生物炭对土壤的作用效果,动物对土壤失量有了明显的反应差异,因为有些农作物在极少量的作用下才会产生相关的效果,还有一些生物需要大量的生物炭作用才能产生明显的效果。这样的矛盾可能使得研究者无法确定研究结果,需要对其矛盾进行进一步的改善。在进行肥料和生物炭的配合使用的时候,其共同作用可以产生正效应反应,而研究结果也能够表明,肥料和生物炭之间是互补的关系,其共同作用能够发挥出有效的效果。在进行生物炭研究的时候,需要注意及时对复合工艺的效果进行把握,这也是未来对生物炭进行分析和研究应该亟待解决的问题。
3 参考文献
[1] 李淑香,李芳芳.黑碳不同添加量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1(36):22395-22396.
[2] 刘星辰.生物炭对土壤肥料的作用与前景分析[J].农技服务,2015(12):146.
[3] 刘典三,黄锡春,肖先仪,等.生物炭固定化缓控释肥对烤烟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2014(12):28-31.
[4] 王浩,焦晓燕,王劲松,等.不同氮肥水平下生物炭对高粱苗期生长及有关生理特性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14(6):195-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