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体育产业的内涵8篇

时间:2024-03-19 14:46:4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体育产业的内涵,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体育产业的内涵

篇1

关键词: 体育产业;网络文化;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G8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2-0302-020 引言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体育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提速,体育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体育产业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据调查,美国体育产业的年增长值能够占到国民生产总值(GDP)的2%,而体育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则达到了11个百分点;反观我国,体育产业的贡献仅有7个百分点;贡献率与美国差距则更大,仅为美国的十六分之一[1]。从上述数据不难发现,我国的体育产业发挥的作用极其有限,因此,加快我国体育产业市场化的进程,发展体育产业的潜力,借助新的平台推动体育产业的不断更新,寻求新的发展路径势在必行。

1 体育产业与网络文化产业联动发展的意义

体育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部门,具有与其他产业相同的共性,即注重市场效益、讲求经济效益,而体育产业中的多项分支产业,都具有明显的文化产业特征,比如,竞赛表演类体育项目、体育赛事转播、电子竞技产品等的开发;互联网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一种新的传播媒体,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不断延伸和个人电脑的广泛普及,网络也成为各种产业开展的新领域,因此,网络文化产业也就无可代替的成为了文化产业新的发展方向。国务院2010年3月颁布的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一文中明确指出,“协调推进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互动发展,推动体育产业与文化、旅游、电子信息等相关产业的复合经营”,提出体育产业的多元化发展,而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各种网络产品也给体育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环境。因此,合理借鉴网络文化产业的的有效载体,不断研究体育产业理论边界,对我国体育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形成新的体育产业理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2]。

2 体育产业与网络文化产业联动发展途径

2.1 构建体育产业与网络文化产业联动发展的理论体系 任何方案的施行,都需要理论基础做支撑,因此,要告诉重视体育产业与文化网络产业联动发展的理论架构,以体育产业和网络文化产业的联动发展作为理论体系,分析体育产业发展的方式和途径,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理论体系进行定位。首先,在国家政府的角度,要积极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体育产业与网络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体育产业的网络化发展,做好体育事业的分类管理,形成多种形式共存的体育产业发展局势。其次,在社会的角度,形成多元的网络体育文化产业服务体系,提升体育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促进体育产品和服务的网络化和信息化。

2.2 网络科技技术运用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体育产业与网络文化产业的融合将能够发挥体育产业创意资源的积极效应,利用网络技术推进体育产业的信息资源建设。进入网络经济时代以来,体育赛事的转播很大程度上需要借助网络文化产业来实现,因此,将网络产业的创新能力和传播能力有效的转化为体育产业进入网络经济时代中重要生产要素,发展高端产业,借助互联网,实现体育产业的数字化,信息化,提升体育产业的科技信息含量,是体育产业突破发展瓶颈,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真正实现体育产业的网络化,就要使体育产业和网络文化产业高度融合,高度关联,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推动体育产业的转型,突破行业壁垒、地域限制、推动体育产业的网络化,按照市场化的模式,使体育文化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2.3 促进体育元素和网络文化元素的融合 发挥网络传播的优势,加强重大国际比赛的传播,多画面,多角度的展示体育赛事的品牌效应,发挥体育品牌功能,这是网络传播与其他传播媒介相比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特别是网络所具有的“随时随地”,“任何信息”能够以图片、文字、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无障碍、低成本甚至是无成本的传播,使消费者能够及时的获取各种资讯。

2.4 注重电子竞技业的发展 网络动漫产业与体育产业相结合,是未来体育产业进入“体验营销”发展的一大趋势,玩家可以在虚拟的世界中体验到体育明星的风范。我们可以将“电子竞技运动”理解成: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软硬件设备为器械、在信息技术营造的虚拟环境中、在统一的竞赛规则下进行的对抗性益智电子游戏运动。正是因为电子竞技运动这样的内涵和功能,国家体育总局才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将之列为中国正式开展的第99个体育项目。在wcg2011世界电子竞技大赛中,中国队以1金3银1铜的成绩仅次于韩国队,位居第二,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国内消费者的加入,影响到与体育文化产业最密切相关的青少年群体,发挥体育产业的号召力,给电竞产业的发展带来发展生机。

2.5 打造多元体验的体育产业 在网络社会化的的背景下,打造多元体验的体育产业,例如,我们可以通过X360系统的kinect来观看ESPN的众多体育赛事节目[3],此外,我们还可以在观看比赛的的同时与其他观众进行各种形式的互动,发表自己对比赛结果的意见以及发起各种投票等。因此,大众参与是体育产业消费的重要环节,而不同特征的消费人群对体育产品的需求也不完全一致,而这些差异就构成了众多的小体育文化族群[4]。因此,体育产业的网络化发展归根就是满足这些系体育文化族群的需要,特别是互动式的体验需求。在增加体育文化产业自身内涵的同时,合理利用互联网作为平台,满足体育消费群体浏览、观看、评价、讨论、下载等各种需求,完善体育产品的体验需求,发展真正的网络体育产业,打造体育文化品牌。

参考文献:

[1]杨帆,齐琳.体育产业振兴规划有望公布,2万亿市场待唤醒[N].北京商报,2010-03-25.

[2]阴涛,周勇.浅析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中的体育文化[J].四川体育科学,2006(4):36-42.

篇2

[关键词]高校体育产业发展战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体育产业在我国发展方兴未艾。高校体育产业是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中产生的新的概念,是目前我国高校体育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在深入探讨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基础上,对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战略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一、高校体育产业的内涵与地位作用

1.高校体育产业的理论内涵

一般认为,与高校体育运动有直接联系的一切生产经营的总和都可视为高校体育产业。因此,高校体育产业主要是指,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消费需求,高校所提供的各类体育服务及其有关体育产品活动的总和。它主要包括体育产业又称体育本体产业(各类高水平的体育竞赛表演、各类体育健身健美服务、各类经营性的运动训练培训、各类体育休闲和娱乐服务,以及体育所创造的无形资产,体育电视转播开发等)、体育派生产业(各类体育器材和一部分特殊的体育运动装备、体育出版物、体育报刊、体育文物、一部分体育科学研究等)和体育相关产业(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运动服装和一部分体育装备的生产等)三个方面。

高校体育产业作为社会体育产业的组成部分属于第三产业,它具有双重性:一是经营性,二是社会性。相对于发展公益性的体育事业运行方式,体育产业所具有的经营性是体育产业运作的基本特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产业的经营者享有法律规定的产业经营者才有的权利,获得应有的利润,按照法律规定交纳赋税,承担相应的义务,根据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进入市场进行体育服务和相关产品的经营。高校体育产业的经济性也决定了其必须社会化,即利用现有体育资源向社会开放,加强与社会之间的合作交流,使高校体育产业逐渐适应体育市场需求,以全民健身计划为切入点与社会接轨。随着人们体育消费观念的转变,更多的人将会走向体育健身场所,特别是较为容易接触的高校体育场所,高校体育场所的社会性开放也就越来越强。

2.高校体育产业的地位作用

高校体育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和朝阳产业,在以高科技为核心的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全面推进高校体育产业的开发,使高校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在人与经济社会实现协调发展的进程中,高校体育产业将成为一种广泛存在、广泛利用的社会体育资源。高校体育所具有的教育和激励功能,在振兴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方面将发挥重要的作用。高校体育产业将成为一种社会生产,是以精神产品为基础的产业,对自然资源、环境不构成威胁,具备了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要素。把高校体育建设成为教学、科研、训练与生产相结合的基地,增强高校体育产业的自我发展能力,形成高校体育产业本身发展的良性循环,实现其在市场经济规律指导下的自我更新、自我完善,促进高校体育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使我国高校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机遇

1.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尽管在整体上还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但经过十几年的探索,现代高校体育产业体系已初步形成。从我国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来看,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具有以下特点:第一,高校体育产业发展规模逐步形成,以本体市场为主体的市场形成了一定的规模,高校体育市场体系的基本框架已趋清晰;第二,高校体育产业的多元化趋势逐步形成,体育产业开发领域不断拓宽,体育产业的质量和产业效益逐步提高,许多体育资产和资源显示了巨大的开发潜力和潜在的市场优势;第三,社会投资办高校体育产业的形式发展很快,确立和形成保证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产业化筹资机制。

同时,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发展也面临许多问题:第一,理论研究严重滞后,特别是对高校体育产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力度不够,政府对高校体育产业行使宏观管理的体制与机制尚未形成;第二,产业化程度低,产业链条短,与体育市场相互动关系不明显,未能充分利用资源发展高校体育产业;第三,相关政策法规的不健全,限制了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体育教育业(指专业体育教育)远未实现市场化、商业化和社会化,导致体育教育与体育人才市场的脱节以及体育教育结构与内容随市场变化的相对滞后。

2.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机遇

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加入WTO,以及成功举办奥运会,为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发展前景。第一,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大大提高了体育事业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大大扩展了体育事业的社会空间,进一步肯定了体育工作对经济增长和社会生活发展的作用;第二,产业结构调整使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高校体育产业在此时期可望得到飞速发展,群众体育的多元化需求,促使高校大力有效利用、开发和整合各类体育资源,为我国高校体育产业的快速带来了机遇;第三,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我国加入WTO和成功举办奥运会,为我国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使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市场更加开放,我国高校体育产业资源也进入国际化配置的循环,从而为我国高校体育产业进入新的快速发展期提供难得的机遇。

三、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方向、重点及途径

1.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

伴随着后工业社会的来临,现代体育已逐步呈现出普及化、商业化、职业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体育的社会功能发生了变化,体育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经济生活中的功能逐步增强,所有这些对体育的发展走向产生了巨大影响。而高校体育产业作为体育产业的重要部分,也必将受到有益的影响,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已表现出一些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发展要求。

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要以提高高校体育产业整体的质量和效益、增强国际竞争能力为中心,以培育国民经济增长点、提升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为目标,以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优化升级为主线,依靠深化体育体制改革和技术进步,走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的创新之路。

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基本要求:要坚持总量扩张与质量提高并重,坚持改革与发展统一,坚持组建大型体育企业与发展中、小型体育企业相结合,坚持启动国内体育消费需求与拓展国际体育市场的统一,坚持体育主体产业与体育相关产业协调发展,从而使高校体育专业教育和体育竞赛表演业在高校体育产业化进程中发挥主导作用,使高校成为体育科研与体育产品设计、开发的基地,在国际体育交流中发挥主人翁作用。

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优先发展高等体育教育产业,大力发展体育用品产业,稳步发展体育健身娱乐产业,积极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产业,着力培育体育中介机构、规范体育场地和器材出租市场,努力开发体育无形资产,加速体育科技产业化的发展,促进体育产业的成果转化。

2.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应该坚持以少数首位型城市的高校为核心,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地区高校为先导,以经济快速发展的城市高校为重点,以东部地区城市高校带动西部地区城市高校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高校体育产业的自身特点,促进体育产业化发展;充分开发和利用现有的高校体育人才和设备,大力发展高校体育产业;加快建立高校体育联赛体制,繁荣高校体育产业市场;大力培养高校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保证高校体育产业发展。

四、当前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与建议

1.树立高校体育产业的市场观念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明确地树立体育市场观念是发展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必须首先要解决好的一个根本问题。没有真正掌握和树立市场经济所要求的一整套观念、原则、方法和手段来发展体育产业,就不可能促进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健康发展。发展高校体育产业必须要具有专业策划、专业设计、专业运作、专业推销、专业服务的基本观念,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是处理好体育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必须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出发来发展高校体育产业;二是处理好体育产业与体办产业的关系,凡是不具备体育服务和体育产品性质的经营和生产活动都不能认为是体育产业;三是处理好体育产业与体育事业的关系,我国体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不具备营利性的特征;四是处理好体育产业与体育产业化的关系,不能把体育产业化错误地理解为体育市场化,或者理解为把体育事业全面推向市场。

2.完善高校体育产业的法规体系

法律法规是保障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健康稳定运行的关键。目前,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市场的管理不够规范,多头管理和无人管理并存,部门分割和地方保护问题较严重,缺乏促进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要从战略高度出发制定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长远规划,加强体育市场的立法管理。政府部门除了制订对高校体育产业的宏观经济政策外,还应保障体育产业规范化经营,使之符合我国实际,与国际体育产业、体育服务业及体育市场的规则接轨,在推动高校体育产业成长、开展国际性及跨国性的体育服务时遵循国际惯例。同时,还要建立健全高校体育产业市场管理机构,加强对高校体育产业市场的监管,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

3.开发高校体育产业的经营市场

高校体育产业是一个社会性产业,从目前发展趋势来看,它有以下三个主要经营领域:第一,体育竞赛表演。一些观赏性强,为观众所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通过有组织的大学生联赛为观众奉献高水平的比赛,是高校体育产业的一个重要经营领域。联赛的投资者从门票、电视转播权、广告、销售相关产品以及转让球员等方面获取回报。第二,全民健身服务。这是基于广大消费者花钱买健康、学技能的需要而经营的领域,主要包括体育健身、健美、休闲和娱乐、体育运动技术、技能和体育咨询等方面的体育服务。第三,体育推广或经纪人业务。体育经纪公司既不是职业队的老板,也不是场馆的业主,它主要是策划、组织、推广各种体育赛事,球员转会、财务管理、形象包装及广告投放,参与体育赛事有关经济、法律事宜等。其收入是按协议收取佣金,或者买断比赛,靠经营门票、电视转播权、广告、销售相关产品获利。

4.倡导积极的余暇体育消费观

高校体育产业是否成长起来,关键还得看它的产品能否成为消费热点。而构成消费的因素有两个:一是支付能力,二是消费冲动。当前条件下支付能力弱是制约体育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缺乏体育消费意识,却是更具现实性的一个瓶颈。长期以来,政府体育部门重视竞技比赛成绩,普通群众认为体育是政府行为,对“体育锻炼是科学、文明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认识不足,尚未树立正确的余暇体育消费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体育逐渐成为生活的必需,成为人们愉悦身心的方式,在政府支持下倡导健康投资和体育消费,扩大体育场馆开放领域、延长开放时间,组织丰富的群众体育活动,举办各种体育项目培训班,培养公众的体育兴趣,夯实群众体育基础,对高校体育产业的开发和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梁晓龙:对当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体育科研,2005,26(1):1~6

[2]姚宏茂吴兰芬:学校体育产业化的理论内涵和特征分析[J].体育与科学,2001,22(4):29~31

[3]王良炬:我国现代体育产业发展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3:19~20

篇3

[关键词] 高校 体育产业 发展战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体育产业在我国发展方兴未艾。高校体育产业是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中产生的新的概念,是目前我国高校体育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在深入探讨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基础上,对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战略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一、高校体育产业的内涵与地位作用

1.高校体育产业的理论内涵

一般认为,与高校体育运动有直接联系的一切生产经营的总和都可视为高校体育产业。因此,高校体育产业主要是指,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消费需求,高校所提供的各类体育服务及其有关体育产品活动的总和。它主要包括体育产业又称体育本体产业(各类高水平的体育竞赛表演、各类体育健身健美服务、各类经营性的运动训练培训、各类体育休闲和娱乐服务,以及体育所创造的无形资产,体育电视转播开发等)、体育派生产业(各类体育器材和一部分特殊的体育运动装备、体育出版物、体育报刊、体育文物、一部分体育科学研究等)和体育相关产业(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运动服装和一部分体育装备的生产等)三个方面。

高校体育产业作为社会体育产业的组成部分属于第三产业,它具有双重性:一是经营性,二是社会性。相对于发展公益性的体育事业运行方式,体育产业所具有的经营性是体育产业运作的基本特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产业的经营者享有法律规定的产业经营者才有的权利,获得应有的利润,按照法律规定交纳赋税,承担相应的义务,根据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进入市场进行体育服务和相关产品的经营。高校体育产业的经济性也决定了其必须社会化,即利用现有体育资源向社会开放,加强与社会之间的合作交流,使高校体育产业逐渐适应体育市场需求,以全民健身计划为切入点与社会接轨。随着人们体育消费观念的转变,更多的人将会走向体育健身场所,特别是较为容易接触的高校体育场所,高校体育场所的社会性开放也就越来越强。

2.高校体育产业的地位作用

高校体育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和朝阳产业,在以高科技为核心的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全面推进高校体育产业的开发,使高校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在人与经济社会实现协调发展的进程中,高校体育产业将成为一种广泛存在、广泛利用的社会体育资源。高校体育所具有的教育和激励功能,在振兴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方面将发挥重要的作用。高校体育产业将成为一种社会生产,是以精神产品为基础的产业,对自然资源、环境不构成威胁,具备了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要素。把高校体育建设成为教学、科研、训练与生产相结合的基地,增强高校体育产业的自我发展能力,形成高校体育产业本身发展的良性循环,实现其在市场经济规律指导下的自我更新、自我完善,促进高校体育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使我国高校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

二、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机遇

1.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尽管在整体上还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但经过十几年的探索,现代高校体育产业体系已初步形成。从我国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来看,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具有以下特点:第一,高校体育产业发展规模逐步形成,以本体市场为主体的市场形成了一定的规模,高校体育市场体系的基本框架已趋清晰;第二,高校体育产业的多元化趋势逐步形成,体育产业开发领域不断拓宽,体育产业的质量和产业效益逐步提高,许多体育资产和资源显示了巨大的开发潜力和潜在的市场优势;第三,社会投资办高校体育产业的形式发展很快,确立和形成保证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产业化筹资机制。

同时,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发展也面临许多问题:第一,理论研究严重滞后,特别是对高校体育产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力度不够,政府对高校体育产业行使宏观管理的体制与机制尚未形成;第二,产业化程度低,产业链条短,与体育市场相互动关系不明显,未能充分利用资源发展高校体育产业;第三,相关政策法规的不健全,限制了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体育教育业(指专业体育教育)远未实现市场化、商业化和社会化,导致体育教育与体育人才市场的脱节以及体育教育结构与内容随市场变化的相对滞后。

2.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机遇

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加入WTO,以及成功举办奥运会,为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发展前景。第一,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大大提高了体育事业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大大扩展了体育事业的社会空间,进一步肯定了体育工作对经济增长和社会生活发展的作用;第二,产业结构调整使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高校体育产业在此时期可望得到飞速发展,群众体育的多元化需求,促使高校大力有效利用、开发和整合各类体育资源,为我国高校体育产业的快速带来了机遇;第三,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我国加入WTO和成功举办奥运会,为我国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使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市场更加开放,我国高校体育产业资源也进入国际化配置的循环,从而为我国高校体育产业进入新的快速发展期提供难得的机遇。

三、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方向、重点及途径

1.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

伴随着后工业社会的来临,现代体育已逐步呈现出普及化、商业化、职业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体育的社会功能发生了变化,体育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经济生活中的功能逐步增强,所有这些对体育的发展走向产生了巨大影响。 而高校体育产业作为体育产业的重要部分,也必将受到有益的影响,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已表现出一些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发展要求。

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要以提高高校体育产业整体的质量和效益、增强国际竞争能力为中心,以培育国民经济增长点、提升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为目标,以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优化升级为主线,依靠深化体育体制改革和技术进步,走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的创新之路。

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基本要求:要坚持总量扩张与质量提高并重,坚持改革与发展统一,坚持组建大型体育企业与发展中、小型体育企业相结合,坚持启动国内体育消费需求与拓展国际体育市场的统一,坚持体育主体产业与体育相关产业协调发展,从而使高校体育专业教育和体育竞赛表演业在高校体育产业化进程中发挥主导作用,使高校成为体育科研与体育产品设计、开发的基地,在国际体育交流中发挥主人翁作用。

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优先发展高等体育教育产业,大力发展体育用品产业,稳步发展体育健身娱乐产业,积极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产业,着力培育体育中介机构、规范体育场地和器材出租市场,努力开发体育无形资产,加速体育科技产业化的发展,促进体育产业的成果转化。

2.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应该坚持以少数首位型城市的高校为核心,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地区高校为先导,以经济快速发展的城市高校为重点,以东部地区城市高校带动西部地区城市高校的发展战略。 充分发挥高校体育产业的自身特点,促进体育产业化发展;充分开发和利用现有的高校体育人才和设备,大力发展高校体育产业;加快建立高校体育联赛体制,繁荣高校体育产业市场;大力培养高校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保证高校体育产业发展。

四、当前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与建议

1.树立高校体育产业的市场观念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明确地树立体育市场观念是发展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必须首先要解决好的一个根本问题。没有真正掌握和树立市场经济所要求的一整套观念、原则、方法和手段来发展体育产业,就不可能促进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健康发展。发展高校体育产业必须要具有专业策划、专业设计、专业运作、专业推销、专业服务的基本观念,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是处理好体育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必须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出发来发展高校体育产业;二是处理好体育产业与体办产业的关系,凡是不具备体育服务和体育产品性质的经营和生产活动都不能认为是体育产业;三是处理好体育产业与体育事业的关系,我国体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不具备营利性的特征;四是处理好体育产业与体育产业化的关系,不能把体育产业化错误地理解为体育市场化,或者理解为把体育事业全面推向市场。

2.完善高校体育产业的法规体系

法律法规是保障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健康稳定运行的关键。目前,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市场的管理不够规范,多头管理和无人管理并存,部门分割和地方保护问题较严重,缺乏促进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要从战略高度出发制定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长远规划,加强体育市场的立法管理。政府部门除了制订对高校体育产业的宏观经济政策外,还应保障体育产业规范化经营,使之符合我国实际,与国际体育产业、体育服务业及体育市场的规则接轨,在推动高校体育产业成长、开展国际性及跨国性的体育服务时遵循国际惯例。同时,还要建立健全高校体育产业市场管理机构,加强对高校体育产业市场的监管,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

3.开发高校体育产业的经营市场

高校体育产业是一个社会性产业,从目前发展趋势来看,它有以下三个主要经营领域:第一,体育竞赛表演。一些观赏性强,为观众所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通过有组织的大学生联赛为观众奉献高水平的比赛,是高校体育产业的一个重要经营领域。联赛的投资者从门票、电视转播权、广告、销售相关产品以及转让球员等方面获取回报。第二,全民健身服务。这是基于广大消费者花钱买健康、学技能的需要而经营的领域,主要包括体育健身、健美、休闲和娱乐、体育运动技术、技能和体育咨询等方面的体育服务。第三,体育推广或经纪人业务。体育经纪公司既不是职业队的老板,也不是场馆的业主,它主要是策划、组织、推广各种体育赛事,球员转会、财务管理、形象包装及广告投放,参与体育赛事有关经济、法律事宜等。其收入是按协议收取佣金,或者买断比赛,靠经营门票、电视转播权、广告、销售相关产品获利。

4.倡导积极的余暇体育消费观

高校体育产业是否成长起来,关键还得看它的产品能否成为消费热点。而构成消费的因素有两个:一是支付能力,二是消费冲动。当前条件下支付能力弱是制约体育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缺乏体育消费意识,却是更具现实性的一个瓶颈。长期以来,政府体育部门重视竞技比赛成绩,普通群众认为体育是政府行为,对“体育锻炼是科学、文明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认识不足,尚未树立正确的余暇体育消费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体育逐渐成为生活的必需,成为人们愉悦身心的方式,在政府支持下倡导健康投资和体育消费,扩大体育场馆开放领域、延长开放时间,组织丰富的群众体育活动,举办各种体育项目培训班,培养公众的体育兴趣,夯实群众体育基础,对高校体育产业的开发和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梁晓龙:对当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体育科研,2005,26(1):1~6

[2]姚宏茂吴兰芬:学校体育产业化的理论内涵和特征分析[J].体育与科学,2001,22(4):29~31

[3]王良炬:我国现代体育产业发展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3:19~20

篇4

关键词:文化体育产业;区位;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8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2-0235-02

引言

体育是人类社会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就是文化的一种存在形式。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那些为人们提供文化体育用品和文化体育服务的文化体育产业并应运而现。目前,文化体育产业已成为具有高渗透性、交叉性和拉动性的朝阳产业,已经成为推动一个国家乃至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增长点。分析文化体育产业的区位因素,在区域文化体育产业布局规划中显得更为重要意义。

一、文化体育产业的界定

1.文化体育产业的概念。文化体育乃是人类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在体育领域的反映。文化体育产业从狭义说主要是指文化体育艺术产业、体育娱乐服务业和体育广播、电视、录像以及体育赛事转播业。从广义说,表现为体育知识产业、体育教育产业、体育信息产业等一系列体育知识产业群。

2.文化体育产业的界定。体育文化产业,是指为社会提供体育产品的同一类经济活动的集合以及同类经济部门的总和。这里指的文化体育产品包括体育用品与体育服务两个部分。我们将文化体育产业作为一个经济部门来认识,是基于它对国家经济发展所作贡献的特殊方式所提供的特殊产品,即体育运动本身或与体育运动有关[1]。

二、国内外文化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满足人们对体育文化享受的需要,为人们提供文化体育用品、体育精神产品、体育信息产品及其他相关产品的“文化体育产业”在国外得到迅速发展,形成较大的“生产规模”,成为一些国家扩大就业人口、获取巨额收入,而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显著地位的重要行业。在体育产业发达的美国、日本、英国和意大利,体育文化产业都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并且文化体育产业的“生产总值”仍旧保持不断增长的势头。以意大利为例,意大利以“足球工业”为主体的体育产业年产值已达24万亿里拉(约182.5亿美元,人均320美元),以“足球文化”为主体的文化体育用品和文化体育服务的体育精神产品、体育信息赛事业等的文化体育产业跻身于意大利国民经济十大部门的行列,其商业活动领域已远远超过其他娱乐行业[2]。

三、文化体育产业区位的影响因素

区位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本区域经济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文化体育产业作为一种交叉性产业,是文化业与传统体育业组合而成的朝阳产业。文化资源禀赋、资本、信息技术、人力资源并辅之于区位、社会文化、制度等是影响区域文化体育产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如图1)。

图1区域文化体育产业影响因素

1.文化资源禀赋因素。文化资源禀赋是指区域文化体育产业所依托的地域所具有的文化要素和文化环境。现代区位论在分析影响产业区位的因素时,社会文化因素正逐渐成为重要的衡量因素。而文化体育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这个内涵。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文化体育市场上,越来越需树立自己的文化体育产品品牌。而品牌的创立,只有建立在对区域文化内涵的深度发掘基础之上,才能因文化的差异而变得具有鲜明的特色。要增强文化体育产业实力,必须形成一批著名文化体育品牌,唯有深度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才能打造品牌,参与世界文化体育产业的竞争[3]。因此,区域文化资源状况也就成为文化体育产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

2.资本因素。资本不仅指金融资本,也包括厂房、设备等固定资本。对文化体育产业影响的主要是金融资本。现阶段由于区域文化体育产业的不平衡,面临发达区域强技术和资本压力,后起之地要开发出具有竞争力的文化体育产品和服务,必须要有资金支撑,因此资本是推动区域文化体育发展的重要保障。所以文化体育产业区位在选择过程中,区域的文化体育产业投融资体制是重要的影响因素[4]。文化体育产业投融资体制是影响区域文化体育产业市场化的关键因素。文化体育产业投融资体制的完善程度,影响着文化体育产业的投融资渠道、投融资方式、投资主体的多元性,因此也影响着各类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体育产业的准入门槛,影响着是否能形成政府投资与社会投入相结合的多渠道和多元化投融资机制,最终影响着文化体育市场资本效率。而这些都是文化体育产业选择某一区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3.制度因素。文化体育产业在某一特定区域健康地发展依赖于区域的政策及体制因素。这些因素主要包括:(1)区域文化体育产业政策。拥有优厚的文化体育经济政策,如投资融资政策、财政税收政策以及文化体育产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创新、组织体制创新等方面的激励政策,这将对文化体育产业区域选择产生强大的吸引力。(2)区域文化体育产业园区。文化体育产业园区对于带动文化体育产业的发展,具有引领、加速、整合的作用。产业园区建设是文化体育产业区位选择的重要考虑因素,也将是文化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4.信息技术因素。麦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认为,一个地区的竞争优势只有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才能获得。因此,要培育一个区域的产业竞争力,只有通过选择符合区域比较优势的技术和制度创新,对区域要素进行有效的整合才能获得[5]。文化体育产业作为一种朝阳产业,对信息技术的依赖更强。信息技术在文化体育产品中的应用广泛,文化体育产业的产生和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受信息技术发展的影响和推动。科技创新是文化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高新科技在文化体育产品的设计、制作及传播等环节的应用,使文化体育产业发展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也使文化体育产业的附加值更大。因此,高新技术对文化产业的空间布局有重要的影响。

5.人才智力因素。人才是文化体育产业的核心资源,文化体育用品的设计、生产、营销以及文化体育服务等都需要专业的人才。对文化体育产业起影响作用的人才智力资源是指文化体育产业人才,即指在文化体育产业经营中,从事文化体育产品的策划、生产、销售、管理等环节的人才。一定区域内具有高素质文化体育专业人才资源,将会吸引一定量的文化体育产业的聚集。

6.市场因素。文化体育产业产品主要分为体育用品和体育服务两部分。市场需求是影响文化体育产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体育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需求可以刺激文化体育产品的生产和文化体育服务的供给。文化体育市场的需求、消费、环境都制约着区域文化体育产业的运作和区域文化体育产业结构及地区主导文化体育产业,进而影响区域文化体育产业布局。

7.集聚因素。空间集聚是区域文化体育产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文化体育经济中的企业间交往和文化体育市场的形成过程,促使了生产制度与地理环境的聚合。这种聚合倾向和相关的高回报效应,不仅提高了生产制度的效率,而且提高了其创造性。产业地理集中可充分利用专业化的劳动力市场、服务市场以及企业间的知识溢出等,从而降低企业的各种成本。如深圳市的文化体育企业多数集中在商业发达的地区,不仅可共用专业化劳动力市场、服务市场,且可分享企业间的知识溢出效应[6]。

结语

文化体育产业作为一种朝阳产业,将逐渐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剖析文化体育产业的区位选择及其影响因素,这些要素的差异影响并制约着区域文化体育产业的发展规划布局。合理地分析比较优势因素,将有利于区域文化体育产业运作及其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皇甫晓涛.体育文化产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角色探析[J].体育科研,2006,(3):26-28.

[2]范方.体育文化产业――中国文化产业中的新亮点[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22):34-36.

[3]王伟年.城市文化产业区位因素及地域组织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4]高新才,张婷婷.产业区位选择因素研究综述[J].区域经济,2009,(2):29-31.

篇5

一、体育产业的内涵解读

体育产业主要就是指为了能满足人们健身和娱乐的需要,各种主要从事体育劳务产品生产和经营的体育相关单位及个人通过各种体育相关的活动而产生的各种关系的总称。体育产业当前甚至被称为“露天金矿”,并且目前已经被世界各国普遍看成是对市场需求有着很强的拉动型的朝阳产业。体育产业具有非常明显的经营性特点,体育产业的经营者有合法的权力从事体育相关经营活动,从而获得相应的经营利润。体育产业应该划分到第三产业中,其主体部分就是为各类体育消费人群提供各种必需的体育服务或者体育产品的产业。体育产业的出现带动了体育经济的繁荣和发展,而体育经济的发展对于社会消费市场将会产生非常强有力的拉动作用。为了能正确理解和把握体育产业的内涵还必须要明确两个概念。第一就是要明确体育产业的发展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要求。因为随着社会分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体育产业才慢慢成为了一种相对独立的行业,并且同网络产业、旅游产业及影视产业等共同成为了新世纪的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朝阳产业。第二就是要明确体育产业已经成为了一种全球性质的国际化的产业。因为体育运动具有非常强的国际性,所以体育产业也就必然会跨出国界而成为一种全球性的经济活动。

二、当前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在社会现代经济中的地位

1.当前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体育产业之所以被划归到经济部门,主要的考虑因素是因为体育产业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的积极贡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很多的国家尤其是北美及西欧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将体育看成了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据有关统计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世界体育产业的年产值甚至已经高达6000亿美元,并且每年的增长速度甚至都要接近20%。当然相对于欧美等国家发达的体育产业,一些欠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或者因为体育作为核心产业的地位还没有被开发出来,或者因为体育产品或者服务的技术含量过低,或者因为体育产业的市场化程度还不高等原因致使体育产业的发展还比较缓慢,同发达国家的体育产业发展还存在很大差距,比如中国的体育产业因为起步比较晚,所以发展规模还比较小,目前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2.体育产业在社会现代经济中的地位。当前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社会经济也迅猛发展,人们的体育意识和消费水平都在不断提高,这给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和条件。因为人们用于体育消费和体育娱乐的开支也在迅速增加。体育产业也逐渐成为了能为社会创造财富和满足社会需要的重要产业主体。

三、体育产业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开发体育产业能促使国民经济形成新的增长点。体育产业有着自身的特性,有着自身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市场,体育产业不但包括体育器材设备的生产和销售,还包括了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由体育产业而带动的相关其他产业的和服务业的发展。这些都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为国民经济发展增值或者增量。实践也证明,无论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危机萧条时期,还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繁荣时期,体育产业都会以自身特有的发展方式来促进国民经济的逐步增长,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2.体育产业可以促进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逐步增加自身对体育的消费,这种需求拉动了一系列产业的发展,并且形成了新的投资趋势。根据有关数据统计显示,当前的世界体育产业的年产值已经超过了6000亿美元。在一些比较发达的欧美国家,体育产业占到了国民生产总值的将近5%的比例。在一些欠发达国家或者发展中国家,体育产业也日益发挥出了巨大作用,比如在我国目前也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比较发达的体育服务业市场,全国也有着几万家从事体育娱乐和体育技术培养的企业,年营业额也超过了600亿人民币。通过体育产业的发展,对我国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3.体育产业的发展可以有效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在国民经济的产业体系中,体育产业同其他产业之间有着非常强的关联性,是一种被世界公认的具有高渗透性和交叉性的新兴朝阳产业,所以体育产业的发展对于其他的相关产业发展具有非常强的辐射及带动作用。比如体育产业的发展不但可以直接拉动建筑行业的发展,带动体育运动器具行业的发展、推动体育运动服饰行业及体育运动用品行业的发展等,而且还可以间接拉动比如体育彩票业、体育广告业及体育旅游业等等一些相关行业的发展。当前体育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逐步成为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推动力。

4.发展体育产业有利于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目前社会发展正逐步向现代化方向发展转变,在产业结构方面来看,第一次产业已经慢慢开始减少,第二产业的增幅也开始回落,唯有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却在呈现逐步增长的趋势。在体育产业中,虽然也有属于第二产业的性质部分,比如部分的体育用品的生产可以划归到第二产业,但是多数的体育产业相关的都是属于第三产业。在未来的社会发展进程中,作为第三产业的体育产业在未来的产业结构中会占有越来越重要的比重。

5.体育产业的发展可以刺激和拉动内需。国民经济的增长通常需要通过刺激消费和鼓励消费来拉动,这是国家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采取的比较正确的策略选择。而体育产业的迅速发展就恰恰刺激了人们的体育消费,通过体育消费可以满足人们在健身和娱乐等方面的需要。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人的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有关系的体育消费更是呈现上升趋势。从某种理论角度看,人类对于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消费是没有终结的,那么体育产业就存在无限发展的可能。所以说,体育产业发展带来的体育消费也是顺应社会发展规律的,有着非常强的增长潜力的。通过体育产业的发展是可以达到刺激和拉动内需的目的的。

6.体育产业的发展可以促进旅游业向着更为纵深的方向发展。最近几年,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体育旅游业发展也是加快了步伐,尤其是跨国界的世界性的体育旅游业更是方兴未艾,越来越表现出来了繁荣发展的趋势,大大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一点已经引起了旅游界和体育界的普遍关注。尤其是在当前信息社会大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席卷下,体育旅游业开始更加注重娱乐性质,更加注重人类的健康、休闲和放松,更加照顾到旅游主体的真实需要。所以,体育旅游有着非常强的吸引性,并且实践也证明体育旅游以其独具魅力的价值正博得人们的广泛青睐。

篇6

关键词:体育产业;竞争力;影响要素;体育文化;体育精神;体育组织;体育赛事;体育科研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3)02-0085-04

一、前言

体育产业竞争力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体育产业综合实力和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相对发达国家体育产业来说,我国体育产业还很落后,对我国体育产业竞争力影响要素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影响体育产业竞争力的要素既包括理念也包括行动,包括内容也包括形式,实质和表象、战略与策略都对体育产业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明确对体育产业竞争力有重要影响的关键要素,通过问卷、访谈、实地参观和查阅文献等方式,收集了较为详实的资料,发现影响体育产业竞争力有多方面的因素,但主要取决于四个方面,即需求要素、资本要素、政府行为和相关支持产业要素,这四个方面相互关联,都影响体育产业竞争力(见图1)。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需要,在中国期刊网、万方论文数据库、EBSCO期刊库等电子资源数据库收集和整理了国内外有关的资料,为本文奠定了基础。

(二)问卷调查法

对从事体育产业方面的相关人员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问卷95份,回收率为95%,有效问卷90份,有效率为90%。经专家检验问卷效度为8.7。

(三)访谈法

对各地市体育局产业规划办领导进行了访谈,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请教。

(四)数理统计法

对所回收问卷进行整理,采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和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需求要素

消费需求是体育产业发展的动力源泉,需求要素是影响体育产业增长力的基础要素。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体育的需求呈现出多样性和细分化,对体育产业的消费从实用消费到服务层次消费逐渐增加。人均可支配收入、可支配闲暇时间、消费偏好等直接影响着需求结构,消费需求是否具有竞争力,直接影响着体育产业竞争力。

1. 人均可支配收入与闲暇时间。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就会根据自己对体育消费的需求偏好,增加对体育产品的需要。可支配收入低或者没有时间的人可选择通过电视和网络观看,而可支配收入高、有闲暇时间的人可以选择去现场观看。同样,健身休闲业及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也与人们的收入水平及可支配时间有密切关系。与此同时,跨期消费理论告诉我们,体育产业的发展不仅依赖人们的当期收入水平,而且还受到对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因此,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的可持续性是体育发展的主要动力。

2. 消费者偏好。科技的进步和网络的发展使体育产业提品多元化,也使区域体育产业间的竞争力更加激烈。在具有消费实力和可支配时间的同时,消费者对同类产品或服务的选择取决于消费者偏好。如钟爱某一品牌的服装就会长期购买,喜欢哪个球队就会选择看哪个球队的比赛。

但事实证明,需求因素只是体育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由于跨区域选择体育产品和服务的便利,不能因此判断需求能力对本国或本地区体育产业发展贡献的大小,如何把有利的需求条件转化为体育产业发展的动力,还取决于本地体育产业能够提业和服务的水平与特色。

(二)资本要素

需求因素是体育产业发展的动力源泉,但这种动力的持续性则取决于体育产业资本要素的禀赋。资本要素是体育产业竞争力影响的关键要素。体育产业资本要素包括资金投入、人力资本、产业组织、产业文化和体育科研能力。

1. 资金投入。体育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竞技体育比赛场地、健身休闲体育基础设施、体育营销的广告投入等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吸纳社会资金的能力以及政府的财政及税收支持对体育产业提品和服务的质量有重大影响。

2. 人力资本。美国学者Julian L. Simon认为,人类发展的“终极资源是人——拥有技术、充满朝气和希望的人”。体育产业也是如此,包括运动员、教练员、产业内其他从业人员在内的人力资本的增值效应是体育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优秀运动员的商业价值是把对人的运动技能投资要素转化为人的商业价值的活动过程,是运动员在运动场上的表现、性格和知名度而吸引大众关注形成的价值。运动员的商业价值能否运作成功则取决于体育经纪人的水平。同样,体育比赛的竞技性与可观赏性也离不开知名教练员的培养与体育场上裁判的公正。足球界的黑哨现象影响了整个足球产业的发展。体操运动员李宁借助“体操王子”的品牌为李宁公司的品牌增值;篮球运动员姚明的出色表现吸引了上亿中国观众的关注,为“火箭队”带来可观的收入,也使自已商业价值位于中国运动员榜首;刘翔因其在雅典奥运会赢得了“飞人”的赞誉,也获得了耐克等知名公司的青睐。

3. 产业文化。体育作为一种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体育文化包容了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和精神的总和。体育文化对体育产业的发展路径、发展战略等都有重要的影响,进而影响到体育产业的竞争力。起源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中西方体育文化也有着不同的内涵,西方体育文化表现出较强的竞争性,倡导公平竞争、强调享受体育、强调在竞争中超越自我。中国体育文化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中国体育文化倡导健身、友谊、和谐、协作和爱国。但一段时间内,在“金牌至上”的价值观左右下,中国体育的爱国情结在某些方面异化了真正的体育精神,使中国体育在世界上虽然金牌总数一直攀升,但却忽视了体育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导致目前中国至今没有一项具有国际品牌的本土赛事(如世界杯、NBA、英超联赛等),也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制造业品牌。

体育产业的文化属性是其倡导进取精神和公平竞争的显性文化,又可以体现在具体的体育产品、体育赛事、体育培训、体育传媒作品中。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赋予体育产业不同的时代内涵。要完成从“金牌至上”到体育大国,再到体育强国的道路,体育文化也要注入新的时代气息,与体育经济和市场发展紧密相联,不断提升自己的国际影响力,以体育文化推动体育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4. 产业组织。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发展的历史表明,产业竞争力的实质是产业组织能力对市场资源科学配置和合理利用的体现,有效竞争力的体育产业组织及合理的组织结构,对于提升体育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以竞赛业为例,体育组织是竞赛业经营的主体,对比中国CBA、中超联赛、乒超联赛和NBA、英超联赛,我们可以看出,体育组织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NBA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职业体育赛事,其吸引力一方面源于赛事的可观赏性,更是源于成功的商业运作模式。NBA董事会由30个俱乐部的最大投资者组成,NBA联盟分为NBA管理俱乐部和篮球俱乐部,NBA最高权力机关是总裁办公室,由总裁、副总裁和一些主要业务负责人组成。NBA董事会和总裁及各部门是雇佣关系,董事会拥有决定权。NBA各部门之间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联盟除了负责联盟公共产品经营外,还负责竞赛规则制定与修改,联盟管理制度的制定与修改,裁判员的雇佣和培训,代表联盟与球员工会谈判,开展联盟推广活动,扩大联盟影响等。NBA的成功在于内部能够成功协调利益主体的利益分配,外部与市场、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进行合作,通过各种营销活动获得利润,并且所得利润都会分配给各个球队,从而形成了一个运作高效、和谐互动的系统。60多年来,NBA电视转播权和门票收入及球员收入都成为NBA发展的不竭动力。

与此相比,我国体育组织从体育事业走向体育产业型组织经历了漫长的时间。目前事业型行政组织仍占主导,其弊端也暴露无疑。CBA是中国篮球协会主办的我国最高水平的职业篮球赛事,授权CBA联赛及相关各项事务,下设联赛会员全体会议、联赛委员常务委员会、联赛办公室三个机构。截至2012年,共有18支CBA联赛俱乐部,多数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事业单位演变而来,绝大多数只能行使由监管中心所认可的有限权力,且俱乐部的双方所有者和出资企业还要对这些权限进行二级划分。这种组织结构导致利益主体之间矛盾增加,球星流失严重,另外,由于出资企业的利益分配受到影响,导致融资渠道受限,资本实力偏弱,又受到国际高水平职业联赛的影响,CBA品牌影响力在本土远不及NBA,比赛上座数与转播收视率偏低。

我国体育产业组织处于松散状态,组织松散不能对原有状态的偏离防患于未然,对环境的变化不能形成新的功能耦合系统时,其结果则是破坏性的。因此要提升我国体育产业竞争力,适应市场需求的动态组织结构,科学、合理、高效的运作机制是必须的。

5. 体育科研能力。科研水平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革命性力量。作为第三产业的体育产业的发展,创新能力更为重要。从宏观的体育产业规划制定到中观的体育市场开拓,再到微观的场馆的设计和利用、体育器材的研制和新材料的开发、运动员健康水平、体能、技术、心理、康复等方面都离不开强大科研实力的支持。一个国家体育产业综合竞争力的大小也是这个国家体育科研水平的体现。

发达国家的体育科研都有自己的特色。美国已经形成了强大的科研网络,美国科研管理体系却是一个相对松散的系统,体育科研工作者多数来自高校,还有企业、私人研究实验室等组成,其融资的多种渠道,包括高等院校或科研单位的研究经费、企业合作基金、私人基金、政府资助以及职业体育组织。在这种体制下,由体育工作者自我管理,政府很少干预,科研的价值由市场决定,使科研工作者能够围绕市场需求决定其研究方向。德国体育科研的严格规范、研究的缜密、强调方法积累和科研创新以及跨学科的研究团队为德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目前中国体育科研已经形成了较完善的体育科研网络,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为科研机构龙头,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体育科研机构,下设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奥林匹克研究中心、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日常办事机构,以及运动训练监控、运动心理训练两个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实验室,编辑出版两份体育类学术期刊。我国的体育科研机制属于典型的政府主导型。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昆明电子设备科学研究所和成都运动创伤研究所等民间科研机构,科研转化能力和效率在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体育科研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某些竞技运动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但相对发达国家还有一些差距,政府管理科研机制导致在课题分配、人员培养和经费配置方面缺乏灵活性,市场转化率低,并且造成了一些搭便车现象。

(三)制度要素

新制度经济学把制度作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而纳入经济分析之中。新制度经济学家诺斯认为,产业革命与主导产业的更替与其说是科技创新的结果,还不如说是制度创新的结果更为准确。经济的增长依赖于有效率的制度的支持,体育产业的成长离不开合适的制度支撑,制度要素是影响体育产业竞争力的支撑要素。

制度与体育产业的成长具有高度的匹配关系,保守、僵化、封闭的制度抑制体育产业的成长活力,开放、自由、不断变迁的制度则能显著促进体育产业的成长。具体地讲,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一直是举国体制,制度因素的影响力非常大,制度对体育产业成长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产业规划和发展战略。国家规划将体育产业置于什么样的地位,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政府对体育产业的投资力度与政策走向。第二,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建立对于体育产业的产业结构、产业政策、融资渠道等具有重要影响,产业主体与消费者行为也会受到影响。第三,政府资金投入与政策优惠。2010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体育产业振兴规划《关于加快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确定了从多方面帮助体育产业拓宽融资渠道,同时特别提到要促进体育产业与文化、旅游、电子信息等相关产业的复合经营,促进体育旅游、体育出版、体育媒介、体育广告、体育会展、体育影视等相关业态的发展。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也加大了力度,强调大力发展体育健身市场,努力开发体育竞赛和表演市场,积极培育体育中介市场等。

(四)区位因素

区位空间结构理论提示了经济活动各种客体在选择区位空间中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反映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程度和规模。区位空间结构是其构成要素相互作用形成的,是区域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格局及空间组合形式,是区域发展状态的显示器。产业空间格局的经济性取决于区位资源、社会环境、产业政策等空间基础。

区域环境的优劣主要是相对于其他区域而言的,地理位置、环境质量、区域结构和区域差异等方面所显示出的综合优势是动态变化的,自然条件、资金实力、基础设施、行政效能、人口因素、交通运输是形成区位资源优势的基础。区位资源优势与良好的社会环境会带来政策的优惠而形成体育产业发展的增长极,增长极的扩散效应或极化效应又会进一步优化区位环境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兵.基于结构范式的区域体育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探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4).

[2]卢金逵,倪刚,熊建萍.区域体育产业竞争力评价与实证研究[J].体育科学,2009,(6).

[3]肖畅明,周良君.洛杉矶体育产业竞争力实证分析[J].管理学刊,2009,(6).

[4]王健.我国休闲体育产业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市场,2009,(36).

篇7

关键词:高校;体育产业;发展

1.我国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

1.1 有发展体育产业的理念,但不够创新

随着社会的发展,健康也越来越收到人们的重视,通过体育活动来锻炼身体也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高校拥有相对较多的体育资源,如何充分利用这些体育资源发展体育产业已经引起了学校有关部门的重视,也采取一系列的发展措施。但是,目前我国高校体育产业思想还不够开放,而且还受整个国家体育产业发展水平的制约,所以整个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

1.2 有发展体育产业的体制,但制定

发展高校体育产业的体制主要是管理体制和运营体制。学校把体育设施和场馆一般都安排给体育部门进行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学校就相关管理体制和运营方案进行过细致的讨论,也形成了一定的书面文件和制度,并安排有专门的负责人进行管理和运营,但是这些只是在实践中发展体育经济经验的总结,理论上并没形成一套完整的体育产业制度来规范高校体育市场。

1.3 有发展体育产业的人才,但培养不够专业

随着我国提出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后,高校体育经济学得到快速发展,培养了大批的体育经济人才,为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从理论知识的学习到实践经营的应用还有待提高,到目前为止,高校的体育产业人才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难以满足培育和发展高校体育产业的需要。

1.4 有发展体育产业的市场,但开放不够完全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开发高校体育产业市场越来越受到重视,高校体育产业也不断利用自己在体育资源、体育受众、体育人才的优势迅速的发展着。但是由于高校体育产业还没有完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行,也未形成规范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其发展的主要方面也仅在体育健身和培训、体育比赛、场馆的出租方面,使得高校体育产业经营范围偏小,相关配套服务跟不上,高校体育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不到更好的体现。

2.发展高校体育产业的对策和建议

2.1 树立发展高校体育产业的理念

体育产业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给高校体育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需要我们转变观念,全面理解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内涵,充分吸收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最新成果, 有关部门及教育机构不仅需要转变观念,利用现有优势发展体育产业,而且高校体育产业的经营者,要建立市场意识、服务意识,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多渠道、多形式地发展体育产业。

2.2 建立发展高校体育产业的体制

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良性运作,需要有良好有序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学校要逐步改变原有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以便经营管理高效、快速、透明、规范,以适应市场经济变化的需求。成立专门的体育产业管理委员会,选拔高素质的体育产业负责人,制定完善的体育产业管理和运营制度,明确管理体育场地设施的责、权、利,建立层层负责的管理模式和层层评估的检查机制,保证管理、运营、监督三方协调配合,从而加强经营性资产的投资、增值保值和收益的经营和监督。对于市场化的运营要建立指导性规范,建立双方合作组织,制定实施计划,通过规范来指导协调高校体育资源市场化的工作。

2.3 开发发展高校体育产业的市场

产业的发展有赖于市场的开发和培育,我国高校体育产业要发展,仅仅进行场馆设施开放是不够的,应充分挖掘自身的优势,实现多元化发展与特色经营相结合,积极开拓市场,扩大经营。进一步的开发体育竞赛市场,这也是高校体育经济的主战场,带动高校体育服务市场和体育广告市场的发展,使得学校体育场馆在不影响学校正常体育教学工作条件下对外有偿提供场地和人员服务,同时吸引企业参与广告投资,利用冠名方式吸引赞助商赞助;另外加强体育培训市场的开发,全民健身意识在提高,但体育指导人员相对不足,高校有相对较强的场地和人力的资源优势,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提供有偿咨询。训练和比赛指导服务,进行各级各类体育人才培训。

2.4 推行发展高校体育产业的社团和俱乐部

目前高校体育课程时间已不能满足学生的体育锻炼的需求,同时经过体育课程的学习,更多的同学加入体育运动的行列中,部分学生课外的锻炼和运动项目不但需要场地设施的保证,更需要有专业老师的辅导,如羽毛球、网球、体育舞蹈、散打等、实行会员制的收费管理制度的体育社团和俱乐部的成立,不仅指导学生对自己爱好的运动项目进行提高和训练,而且利用俱乐部活动可以有偿使用场馆和器材,开展各种课外有偿辅导训练和活动,举办各种竞赛和以娱乐休闲为主的体育活动等;另外,我国社区体育在不断发展,而目前社区体育设施和体育指导员的数量还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因此,高校体育健身俱乐部为社区居民提供了锻炼身体的平台,而且有经济收入的居民加入俱乐部也使得俱乐部创造较好的盈利,进一步扩大了体育产业的收入。

参考文献

[1]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评说[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篇8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崛起和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休闲体育产业作为新兴事物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之中,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城市休闲体育产业的现状,针对性的提出了几点发展对策,希望对城市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引和促进作用。

关键词 休闲体育 体育产业 发展对策

休闲体育产业是指体彩、体育器材、体育竞技表演等一类围绕休闲体育运动的新兴产业,随着休闲体育的不断普及推广,休闲体育产业也获得了较为良好的发展机遇,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是我国现阶段GDP一个新的增长点。

一、我国城市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

(一)相关部门的管理理念落后

在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影响下,我国的体育事业一直是由政府来监管和指导的,具有浓厚的社会公益色彩,这与体育产业的自然发展规律相悖。此外,体育部门没有很好地正视民众对于休闲体育产业的物质及精神诉求,使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与休闲体育事业的发展相脱离,打乱了其正常发展秩序。

(二)产业结构失衡

目前我国休闲体育产业中仅有个别行业的发展较为迅速,如竞技表演业、体彩业等,而其他一些行业如体育传媒业、体育服务业、体育健身业等发展相对比较缓慢。休闲体育产业作为一种综合性产业,只有在各方面都得到均衡有效的发展,打造健康、稳定的产业格局,才能促进自身产业市场的不断繁荣。

(三)缺乏专业的体育商务人才

目前部分高校已开设了一些休闲体育产业相关的专业课程,且一些教育机构也开始提供休闲体育服务及礼仪的相关培训,为我国休闲体育产业的管理和经营方面提供了人才支持。然而从总体上来说,相关教育及培训在社会中所占的比重过少,且我国正处于休闲体育产业人才培养的初期摸索阶段,缺乏科学成熟的人才培养体系,导致相关管理及经营人员的素质和经验相对不足,难以满足现今日益发展的产业需求。

(四)产品缺乏创新

就全球范围体育用品的供给来看,我国属于体育用品产业大国,然而相关产业存在产品模式单一、产品附加值低等特点,距离实现体育用品产业强国还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一方面,我国生产的主要是运动装、自行车等缺乏科技含量的大路产品;另一方面,我国的休闲体育用品尚未在国际范围内树立起自己的品牌效应,在知名品牌方面比较匮乏。

二、我国城市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对策

(一)转变管理理念

相关体育管理机构要一改国办体育的旧理念,弱化政府在体育休闲产业方面的操控地位,将国家体育职能由原来的绝对控制转变为引导、规范和支持。首先,国家要建立健全休闲体育产业的相关管理制度,为各级休闲体育机构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鼓励民办休闲体育组织及协会的建立和发展。其次,国家要加强休闲体育产业的资金投入,对相关行业采取税务扶持,同时加强公共休闲体育设施及场地的建设,以满足民众对休闲体育运动的需求。最后,国家可以建立休闲体育产业的研究管理中心,加强相关产业的理论研究,为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宏观路径指引。

(二)优化产业结构

首先要加快发展核心类产业类型,加强对体育传媒、体育服务等休闲体育产业的政策支持,同时加大对休闲体育健身等重要产业的扶持力度,形成以核心产业为基础、重要产业奋力追赶的产业格局。其次要大力发展休闲体育中介服务业,促进休闲体育劳务市场的形成,为休闲体育产业的科学健康发展提供环境支持。最后,国家应将休闲体育产业发展划入地方经济建设的范畴之内,对其进行合理规划,为休闲体育产业的优化发展注入一剂强心剂。

(三)加强人才培养

现阶段休闲体育产业在研究型及管理型等方面的人才特别匮乏,因此,国家应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高校开设休闲体育产业的专业课程,同时在一些重点院校设立体育竞技方面的本科学位。其次,各高校应加强与国外休闲体育机构的沟通交流,聘请国外专业人才,同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休闲体育专业的教学水平。最后,社会上的一些休闲体育机构和组织协会也应该重视和加强对人才的培养,通过对员工实施岗前培训以及在岗员工定期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休闲体育产业人员的业务水平。

(四)营建创新氛围

创新是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对休闲体育产业而言,产品的创新同样重要,尤其是在休闲体育用品同质化严重的今天,需要相关企业不断加强对产品创新的投入,逐渐丰富产品内涵,创造出更多优质、高效的产品和服务,以吸引和打动消费者,进一步拓展休闲体育产业的消费环境。休闲体育产业的相关企业应摆脱过去以代工生产为主的产品制造模式,加强对健身器材等科技附加值较高的体育用品的研发,主动挖掘不同年龄及阶层的潜在消费者,针对性地提供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的高端体育用品,创立属于自己的国际知名品牌。

三、总结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带动下,休闲体育产业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需要国家和相关产业机构不断加强研究,通过转变管理理念、优化产业结构、加强人才培养、营造创新氛围等手段,为休闲体育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张森.我国休闲体育产业核心理念与政策选择研究[J].体育科研.2013(5).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