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19 14:46:4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社会研究的基本方法,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微观社会资本缺失导致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
微观社会资本是行动者通过自己的个人社会网络可以获得的嵌入性资源,形成于某一行动者外部的社会关系[1],主要内容是社会参与网络、信任以及互惠性规范。群体性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参与人员众多的爆发于群体与群体之间、群体与政府之间或者群体与企事业单位等之间的有组织有目的的社会安全事件。它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扰乱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其根源在于利益的均衡状态被打破。微观社会资本三个方面的内容与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二者存在着紧密地联系。由于缺乏足够的联系和沟通,规范和制度不完善、不被遵循,社会信任缺失,公众之间、公众与政府之间、公众于企事业单位之间产生矛盾并不断加深,在外界刺激之下,爆发了群体性的突发事件。
(一)社会参与网络的缺失。
人是社会的人,需要在社会参与沟通中认识自己和他人。当社会参与网络缺失或不足时,这种渠道不畅,个人情感和需求的表达受阻,人与人之间难以相互理解,容易产生意见和行为方向的不一致。一旦这种不一致对原有的利益稳定状态产生破坏,就会引发冲突,爆发群体性突发事件。
1.群体与群体之间。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逐渐减弱,尤其是在城市生活当中,人们的居住环境逐渐高层化、独立化,日常生活与工作的核心是家庭与单位。加之如今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人们的价值追求泛经济化,不仅是城市也包括农村,人情逐渐冷漠,贫富差距也越来越明显,大多数人尤其是青中年人的社会集体活动参与积极性极低。人们的社交网络越来越局限于家族血亲或者是对自己有力的业缘、学缘、地缘等以个人为中心的差序格局当中。在这个格局当中,彼此是利益和价值观趋同的微观社会关系,这样的关系往往具有更强的联系作用。在格局之外,是缺乏沟通以及同理心的陌生关系。但是微观社会关系是嵌入在一个宏观的社会结构之中的,群体与群体之间会不断地进行利益或观念碰撞,一旦出现冲突,原有的平衡被打破,就很可能爆发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冲突。
2.群体与政府之间。我国拥有漫长的封建历史时期,官本位思想到如今还在社会生活中占据主体地位。虽然建设服务型政府提出已有一段时间,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目前绝大部分政府工作人员高高在上,缺乏与民众的联系和沟通;公众缺乏公民意识和志愿意识,习惯于对政府权力的依附和服从。政府与公众的联系弱化甚至断裂,缺乏产生感情的不断互动,二者很难达成谅解。当公众对政府的政策、行为不满时,往往会采取攻击党政机关、静坐、游行示威等措施来宣泄,以期引起政府注意,处理不善就会造成事态扩大。
3.群体与企事业单位之间。近年来,由于下岗、退休、拖欠工资、社会保障以及环境等原因引发的公众与企事业单位的冲突明显增加。不仅如此,公众与红十字会等一系列的社会组织之间的矛盾也不断加深,得不到有效化解,集聚到一定程度,就会引发二者之间的冲突。
(二)互惠规范的缺失或者不完善。
互惠规范是微观社会资本中的约束要素和保障要素,他一方面约束着人们的行为,保障着人际关系的和谐;另一方面蕴含着人们处理社会关系、参与社会生活的行为准则[2]。包括正式的和非正式的规范,在群体与群体之间,起作用的互惠性规范资本往往是非正式的约定俗成的心理契约,例如礼仪教化,心理期望等;在群体和政府之间,群体和企事业单位之间主要表现为正式的制度和规范。由于目前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的我国,公众生活中表现出道德败坏、唯利是图,社会道德规范机制尚未建立;政治生活中,权力寻租、、、不作为等现象时常发生,民众的政治参与机制不健全,官民沟通机制不完善;市场环境中,存在市场机制不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监督约束机制不完善,企业家为追求盈利,不惜一切。这一系列的因素都可能诱发群体性的突发事件,威胁社会稳定。
(三)社会信任缺失。
在彼此彼此信任的社会互动中才能有合作,社会信任缺失,很容易导致矛盾产生,冲突加剧,最终导致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
1.群体与群体之间。由于社会生存压力增大,联系沟通减少,人与人之间相互猜忌、勾心斗角。社会两极分化,穷人仇视富人,优势群体漠视弱势群体,这种不信任的社会人际关系往往成为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深层次诱因。
2.群体与政府之间。由于现存的制度规范基本是由政府来制定,执行主动权在政府,公众往往只是被动的参与和服从,规范未达成共识,群众与政府之间缺少足够的沟通交流。这往往导致公众对政府的不信任,甚至对政府的政策措施产生本能的怀疑和抵触,不信任导致不合作,加深公众与政府的对立。
3.群体与企事业单位之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发展,企业专注于如何实现利润最大化,包括事业单位在内,也不得不面对越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在这过程中,劳资纠纷、环境破坏;企业家丧失公德心,安全事故、食品安全等问题频发,公众对企事业单位逐渐丧失信心,爆发工人围攻工厂、群众游行抗议、下岗职工冲击单位等一系列的突发性事件。
二、培育微观社会资本,预防群体性突发事件
预防是应对危机的最好方式。预防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可以避免危机带来的损失和对人们情感造成的伤害。在分析了微观社会资本缺失会导致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之后,我们需要培育社会资本,预防事件发生。微观社会资本在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过程中的切入点主要是社会参与网络、信任和互惠性规范三个方面。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育社会参与网络资本,加强社会联系。微观社会资本的产生和维持离不开持续的互动沟通,因此培育社会资本首先是要培育社区参与网络。
1.加强公众之间的联系。这主要依靠社区等社会组织来实现。在城市,社区是居民生活联系最紧密的组织,社区可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活动,通过居民参与增进居民感情,例如播放社区电影,开展社区文化节和社区晚会,社区志愿者以及社区兴趣小组等。在农村,社区表现为生产小组。总体来讲,农村人及联系较密切,但是由于本身素质的局限,居民会因为一些邻里小事起争执,又倾向于采取激进措施解决问题。因此在农村培育社会参与网络除了采取与城市社区类似的措施外,还应注重居民的教育和劝导。为培养社区之上的更大范围的参与网络,可以通过社区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会来加强不同社区公众之间的联系。
1 引言
随着Web2.0的发展,互联网从信息传播的媒介逐渐转变为信息资源共享和社会交流的平台。用户既是信息的使用者,也是信息的创造者。用户和信息的爆炸式增长,为人们带来丰富信息资源的同时,也造成用户难以准确找到感兴趣的资源。高效的个性化信息推荐方法可以根据用户行为特征主动为用户提供合适信息,使信息的获取和利用更加快捷、准确。
社会化标签方法是一种更强调“感知性”的信息组织方法,它由用户自发对资源进行标注所产生的标签组成,为发现用户关注点、进行个性化信息推荐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基础。与此同时,标签本身所暴露出的描述不规范、无序化、多样性、缺乏语义关系等,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其在提取个性化信息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而本体是共享概念模型的明确形式化规范说明,能系统地表示概念间的内在语义关系,是语义构建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地弥补上述缺陷。目前,在个性化信息推荐方面有关应用标签和本体的研究相互间比较孤立,缺少将两者结合起来建立模型的思想。本文以主流社交网络“新浪微博”为例,提供了一种在社会化标签系统中基于本体的个性化信息推荐方法,用以捕捉用户兴趣的动态性变化,优化个性化信息推荐效果。
2 相关研究
标签是用户主观地对感兴趣的资源进行时所使用的关键词,它在体现用户兴趣取向的同时,也反映了资源本身的特征属性。标签在由用户、标签、资源三者组成的社会化标签系统中扮演着核心角色,是用户与资源之间的桥梁。规范标签的使用、实现标签语义的明确化表述,是降低标签滥用率、提高检索效率的有效手段。
近年来,针对个性化推荐方法的研究不胜枚举。根据推荐算法的不同,YooDonghee等提出了UCTag新型标注方法,设计了基于Web的文件管理系统原型,用户提交某一标签后,根据相应的规则得到的标签本体,系统会自动推荐一系列符合用户兴趣的标签。Kawakubo等提出一种基于Folksonomy的图片本体的自动构建模型,并利用Flickr网站的数据进行实验旧。张云中提出一种基于FCA的半自动构建本体方法,使用造格算法将形式背景转化成相应概念格,再由知识工程师对概念格进行分析,将结果上传到社区,经由社区成员对本体校正或补充得出改进后的本体模型,重新应用到社区中。
目前大多数应用标签系统进行个性化信息推荐的研究集中在推荐算法的设计优化上,没有考虑标签本身的局限性,降低了个性化信息推荐的准确性。本文将本体与标签相结合,用以提高社会化标注系统的推荐效果。
3 研究方法
本文将用户Ul及其关注用户V的微博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分别对样本进行预处理、提取标签。计算用户Ul的标签集IU1中的每一个兴趣i与用户V标签IV1、IV2……IVn间的相似度及亲密度来判断二者间的社会相关度,从而得到可以代表用户Ul兴趣的标签集。该标签集是从用户及其关注者微博的内容角度入手,得到的结果集是无层次结构;而本体是一类规范的集合,具有层次结构和语义性。因而,将标签与本体相结合,对用户兴趣标签集进行规范化、层次化处理、通过分析标签之间的语义关系,建立能够反映用户兴趣的标签概念空间模型,构建用户自身的“轻量级本体”,映射已标记语义网资源的标签集,系统自动将匹配Top-k标签的资源信息反馈给用户。
4 基于本体的个性化信息推荐模型
4.1 构建模型
本文将标签系统与本体二者相结合,构建了一种适用于社交网络的个性化信息推荐模型,如图1所示。该模型对社会化标签的含义做了进一步扩展,使标签不再是用户以标注某个资源为目的去标注的,而是用户在进行正常的网络社交活动中,系统自动根据用户的活动数据信息进行提取的,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标签的容错性和准确性,能够实时、准确地监测用户兴趣变化,更加高效地向用户提供所需资源,优化了社交网络中个性化信息推荐服务的效果。
4.2 标签提取模块
如图1所示,根据用户微博内容,提取关键词作为该用户的标签。本文采用哈尔滨工业大学语言技术开发平台LTP对原始微博数据进行句法分析,具体分为:(1)提取微博语句中的无动宾结构时语句的核心谓语以及动宾结构下的核心谓语和宾语的中心词。例如,“我下午去打球”提取“打球”和“他昨天下午去打羽毛球了”中的“打羽毛球”。(2)构建趋向动词表对核心谓语和宾语中心词进行修正,该表包含“上”“下”“来”“去”等趋向动词。例如上例中的“去”这个干扰动词。(3)提取修正有无动宾结构时的核心谓语。(4)将全部提取的核心谓语和宾语构建成动名词关键词表,即该用户的初始兴趣标签集。
4.3 用户兴趣发现模块
评论一个字词在文档中的重要程度,多采用TF-IDF统计方法。其公式为:
tf-idf=tf x logN/n
其中tf表示词语t在文档d中出现的次数,idf=logN/n表示逆文档频率,是一个词语普遍重要性的度量;N表示总文档数;n表示包含词语t的文档数。
从中不难看出,词语t的重要程度与它出现在当前文档中的频率成正比,与文档集合中出现的频率成反比。这对于微博社交网络而言,可能因为用户发表的微博数量不足,而导致兴趣误判。针对这个问题,本文为tf设定一个阈值m,当tf>m时保留tf,否则tf取“0”,具体流程如图2所示。最后取新标签集中的Top-k为用户U1的标签库Du1,利用同种方式求出用户关注用户的Du2……Dun。
利用标签库信息,求出用户U1的关注用户V与U1标签库中标签的亲密度及相似度,发现用户U1的兴趣集。
4.4 用户兴趣本体构建模块
用户兴趣本体是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基础,其质量直接决定推荐内容的准确性。用户兴趣本体的建立是依托于语义网中的领域本体,在描述概念间关系的同时,也为术语赋予了相应的语义网背景知识,因为有利于知识的复用与共享,改善传统用户模型标签描述随意性的缺陷。构建用户个体的轻量级兴趣本体主要通过对标签进行聚类分析,构造自顶向下的概念树模型。表示用户兴趣的大类表现在高层节点,兴趣的颗粒度划分表现在底层节点,原始提取的用户标签表现在最底层节点。在构建用户兴趣本体时,系统根据用户不同时期文章的标签提取出不同的兴趣标签集,这种方法可以及时有效地捕捉用户兴趣的动态性变化,保证兴趣本体的准确性。
4.5 用户社群构建模块
具有相同或相似兴趣的用户聚集而成的群体称为用户社群。利用本文描述的用户兴趣本体,结合社会复杂网络技术、聚类组合等方式可以构建用户间的社群网络。反过来,通过社群网络,系统会根据用户兴趣向用户推荐同类兴趣的社群,供用户可以快速地找到并加入适合自己的群体。
4.6 个性化推荐模块
该模块主要向用户推送相关个性化信息资源。系统根据资源库所提供的资源与标签的对应关系,将用户兴趣集中的个性化标签与语义网中的资源进行语义匹配,得到符合用户兴趣的资源集合,最后将推荐结果在用户主页推荐模块中进行展示,提供给用户。个人应用最广泛的有:好友推荐、兴趣社区推荐、文章推荐等。商业方面,可以进行准确的广告投放,在同等的成本消耗下,使广告的回报率达到最大值。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协同创新;动画专业;人才培养;产业对接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2-0173-02
随着国家高等教育战略方针的改变,应用型本科院校加快了自身结构性改革的步伐,开始逐步推进高等教育的战略转型,使传统意义上的“象牙塔”式高等教育向着现代化职业教育的体系迈进。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与地方经济协同创新的背景
长期以来,我国各类高等院校尽管名义上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战略性任务,但多年应试教育制度却让这些高校与地方实质上有着不小的“代沟”。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越来越趋同化,相似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培养出的一批批大学毕业生谈起理论来头头是道,却几乎没有一项能切切实实“养活”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用人单位即使招入名牌大学毕业生,也不得不经历一段较长时期的内部岗前培训。不仅如此,大量所谓的专业人才掌握的知识其实并非专业,即使有幸被一个对口的岗位选中,这些高校毕业生也是理论联系不了实际的“花架子”,若没有专职的“师傅”带着干上一段时间,基本不可能实现独当一面的目标。伴随着国家对于社会经济各行业提出转型升级的要求,缺乏实践经验的高校毕业生作为新增人力资源却使国家的就业形势出现愈发严重的结构性矛盾。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与地方经济协同创新才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二、协同创新的具体举措――以徐州工程学院为例
徐州工程学院的前身是始建于1983年的彭城职业大学和始建于1985年的徐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及始建于1959年的徐州教育学院三家高等院校的集合,拥有雄厚的职业教育经验与能力。作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江苏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江苏省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实施高校、江苏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江苏省培养服务外包人才试点高校,徐州工程学院拥有195个校外实习基地,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省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省级学科综合训练中心,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等极其丰富的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的资源。因此,该院动画专业人才培养与地方动漫产业对接应当充分利用既有的教育和实践资源,发挥学科优势,结合地方产业实际需求开展改革创新,促进学院专业教育水平的提升并不断加强学生未来的职业竞争力。
(一)适当改革课程体系。为适应新时代对于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要,学校可以适当聘请来自地方动漫企业的专业人士,对学校动画专业的课程进行调整与整合。按照未来的市场就业前景、根据企业的职业岗位确定培养学生的数量,并根据企业职业岗位需要的人才能力制定培养目标,根据企业职业岗位需要的人才素质确定培养方案,按照企业职业岗位的工作流程设置具体的课程安排。改革后教学体系应形成“基础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基础教学包括传统公共课程与理论学习,实践教学则应包括全部动画制作环节,同时安排校内外实训、顶岗实训。最终达到“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课时与教室、教师与动漫人”的融合,为动画专业的教学改革与拓展奠定更加牢固的基础。
(二)校企合作。学校的专业动画教师联合地方动漫企业共同开展动漫人才的培养工作。比如校方与地方动漫企业合作,在已有的实习基地中选择条件适宜的开创动漫实训基地,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设备和软件,双方以“互聘制”向基地提供工作人员,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学校的专业教师与企业的优秀动漫工作者共同参与实训基地的管理。
根据时下动漫专业人才能力培养层级划分,实训基地可考虑采取“嵌入”式教学机制,让学生参与到地方动漫公司项目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嵌入”式教学让学生、教师与原画师、动画师、特效与合成人员等专业人士有了面对面交流合作的机会,学生可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激发起努力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则能提高动画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能力,在对学生的培养和指导中增加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内容。
实训基地建立后,教师与学生可分别与地方各家动漫企业进行全方位的合作与交流,获得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中的大量宝贵经验。至最后一两个学期,学生可进行顶岗实习,由基地提供原画、动画、背景、特技、渲染等各项目的实习内容。在学校教师与企业专业人士的共同指导下,学生可与实际工作零距离接触,大大提高职业技能与水平;教师队伍整体教学水平也可在此过程中得到更多磨炼和提高。
(三)工学结合。这种人才培育模式特别适合应用型专业学科的教育教学,学校可以尝试开启“订单”式人才培养机制,与当地各家动漫公司开展合作,为企业定向培养动漫专业人才。
学校首先从校内动画专业中挑选出全专业范围的学生,第一学期只学习学校原先设置的动画专业基础知识课程;从第二学期开始,在学校基础知识课程外,开始额外增加学校和委培企业联合设置的专业课程,并根据具体学习情况开始由浅入深地逐步参与动漫企业内各具体环节的实际操作,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应用能力。
额外增学的课程学成后,学生于第三学年进入学校与企业共同创建的动漫实训基地。开始正式接触真实的动漫制作项目。在此期间,院方专业教师、公司企管、专业原画师、动画师等人员开始对学生进行“滚动”式教育――学生先在实训基地进行一星期动漫实践操作,之后到项目现场观察并参与其中辅的具体工作。
(四)解决学习时间与工作时间有冲突的措施。在边学习边工作式的教育中都会遇到学习时间与工作时间有冲突的问题,这是十分正常的现象。尤其对于一项动漫项目的工作来说,一旦开始就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若学生参与了具体项目,则应当以完成项目为前提,这样势必与既定的课程安排产生矛盾。国外很多应用型大学也有这样的实际问题,他们的解决办法一般是实行弹性学习制度或学分制度,前者是根据学生实际工作的时间顺延学习的时间,后者则不规定学习的具体时间,只要学生修满规定的学分就可以拿到毕业证书。但国内目前暂时缺乏相对成熟的条件,因此弹性学制在中国施行的困难相对较大。但在假期安排工作的办法比较适合中国的国情,目前在上海已经有大学进行了试点。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根据其学校的实际情况将暑假的时间延长,学生四年本科学习结束时已经积累了超过半年的工作经验,学校与学生就职的企业在学生毕业时共同颁发“实践证书”,帮助学生在未来的职场上取得了显著优势。徐州工程学院不妨也参照这样的操作办法,或者将改革举措进行得更为彻底一些,直接采用学分制,将学习年限适当放宽到现在年限的1.5至2倍,学生在此期间何时修满学分何时毕业,毕业后即刻进入企业参与工作,如此一举数得,学校、企业、学生均可获益。
三、结束语
应用型本科院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协同创新是适应新形势下国家行业转型升级大趋势的必然,而采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培养出的高等教育人才适应了当代社会“学历+能力”的要求,不仅使学生个体在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占据了相当的优势,也为深化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及进一步服务于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开拓了创新思路、展开了美好前景。
参考文献:
[1]潘懋元,车如山.特色型大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J].大学教育科学,2008,(2):11-14.
关键词:工程观;工程方法论;工程哲学;李伯聪
中图分类号:G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46(2011)06-0057-04
一、当代工程观与工程方法论研究的
基本现状和重要意义
当代工程观与工程方法论研究是科技哲学学科前沿――工程哲学研究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现代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都是外国学者创建起来的,但在创建工程哲学的时候,中国学者走在了欧美学者的前面。即2002年中国出版《工程哲学引论》[1](李伯聪),2003年欧美出版《工程哲学》[2](L.L.Bucciarelli)等。近几年来,中国工程院、美国工程院、英国工程院都在关注和促进工程哲学的发展;在中国和欧美发达国家对于工程哲学的重视程度和研究力量的投入出现了明显加强的趋势,研究进展出现了明显加速的趋势。显然,工程哲学及其工程观与工程方法论的研究和兴起,为当代科技哲学发展开辟了一个新领域。
我国学者对工程哲学关于当代工程观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路甬祥将上述《工程哲学引论》誉为“具有开创性的崭新著作”,陈昌曙称赞该书为“充满原创性并自成体系的奠基之作”。在该书中,李伯聪提出了科学、技术与工程的“三元论”观点,认为科学、技术与工程是各有其特殊的本质或本性的,并要求在这个前提下认识和把握科学、技术与工程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殷瑞钰、汪应洛、李伯聪在《工程哲学》[3]一书中,进一步发展了“三元论”观点,从“自然―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经济―社会”知识链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工程系统观、工程生态观、工程社会观、工程伦理观、工程文化观等思想。随后,黄顺基的《的开拓与创新》[4]、远德玉的《从技术哲学的视角看工程哲学》[5]、徐匡迪的《发展工程哲学,落实科学发展观》[6]、汪应洛的《当代工程观与工程教育》[7]等论文,进一步强化和拓展了当代工程观的研究内容和工程哲学的研究视域。诚然,目前对工程哲学的基础研究还比较薄弱,系统化、理论化的研究成果还不多见,其中关于当代工程观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
同时,对工程哲学关于工程方法论的研究也不断取得新进展。在以往具有代表性的论著中,如上述《工程哲学》专著,介绍了我国的一些标志性工程,从工程思维、工程管理、工程创新、工程人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工程构建都需要经过“工程立项的论证―决策”与“工程建造的设计―施工”两个重要环节等方法论思想,并结合“实践的―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进行阐发。陈子辰、许为民在《自然辩证法――在工程中的理论与应用》[8]一书中,论述了“工程技术研究的主要方法”,包括其研究过程、预测评估、发明创造、设计实验和系统方法;虽然在该书中尚未把工程方法论与技术方法论明确地区别开来,但在内容上广泛探讨了工程方法论问题。谢寿生、杨秉政在《工程方法论案例》[9]专著中,选择和剖析了工程技术研究中的诸多实际案例等。目前,从已有的一些研究成果来看,真正属于工程哲学层面上的工程方法论研究成果仍不多见。
进一步加强对当代工程观与工程方法论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前景。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当代工程观与工程方法论的研究视角看,有助于促进工程哲学的深化与发展。通过深入探讨工程本质论、工程观的基本理论、工程活动论、工程的社会评价等当代工程观,以及工程系统分析方法、工程决策方法、工程设计方法、工程综合集成方法和工程价值评价方法等工程方法论,对于进一步促进当代工程哲学的深化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其次,从自然辩证法基本理论体系的研究视角看,有助于推进本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为工程教育和工程人才培养服务。目前,国内现行的、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学科发展主流的自然辩证法理论体系,可以说是教育部组编的《自然辩证法概论》[10],但在这个理论体系中尚缺少“工程观与工程方法论”。对此,进一步加强对“工程观与工程方法论”的研究,无疑将弥补目前自然辩证法基本理论及其教学体系的一大缺失。显然,这项研究对于开展工程教育和培养新型工程人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最后,从加强哲学界与工程界联盟的研究视角看,有助于强化为工程实践服务。工程哲学在我国的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哲学界与工程界的联盟关系。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多次强调:我们应该把对工程的认识提高到哲学的高度,要提高工程师的哲学思维水平。[11]工程观与工程方法论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价值,对它的研究和普及有助于人们在工程活动中少走弯路,提高效率和效益。
二、当代工程观与工程方法论研究的
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
当代工程观与工程方法论研究的基本思路,如下图所示:
当代工程观与工程方法论研究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工程本质论。基于“科学―技术―工程”三元关系,注重探讨工程理念、工程的本质及其特征、当代工程的发展趋势等。
工程观的基本思想。基于“自然―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经济―社会”学科链,注重研究工程系统观、工程生态观、工程价值观、工程伦理观、工程社会观和工程文化观,形成系统化的基本理论。
工程活动论。主要包括:工程活动共同体――主体构成、伦理规范、社会责任、内部人际关系、社会环境关系等;工程实践与工程创新,即结合案例分析工程理念创新、系统集成创新、项目管理创新、风险管理创新、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创新等。
工程的社会评价。即注重研究其评价的基本原则、评价指标体系、评价过程的阶段性(事前评价、事中评价和事后评价)、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内部评价、外部评价、专家评价、公众评价)。
工程系统分析方法。注重结合案例分析研究:三维结构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网络分析方法及其应用;模型化方法及其应用――神经网络模型、灰色预测模型、模糊评价模型等。
工程决策与设计方法。注重结合案例分析研究:工程决策方法;工程设计方法,如常规设计、系统设计、功能设计、可靠性设计、最优化设计等。
工程综合集成方法。注重结合案例分析研究:综合集成方法及其特点;综合集成方法的基本功能;综合集成方法的一般程序及应用――定性集成、定量集成、系统综合集成。
工程价值评价方法。结合案例分析:矩阵技术法、效果分析法、多目标评估法、环境评估法、技术再评估法等。
其中,主要研究重点包括:工程价值观、工程伦理观、工程活动共同体、工程实践与工程创新、工程社会评价过程的阶段性、三维结构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网络分析方法及其应用、工程决策方法、工程设计方法、工程综合集成方法、工程价值评价方法研究等。主要难点包括:工程本质论、工程价值观、工程实践与工程创新、工程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化方法及其应用、工程决策方法、综合集成方法、技术再评估法等。三、当代工程观与工程方法论研究的
重要观点和突破口
当代工程观与工程方法论研究的一些重要观点包括:
工程的本质是造物。科学活动是以发现为核心的活动,技术是以发明为核心的活动,工程则是以建造为核心的活动。工程活动是现代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能动性的最重要、最基本的表现方式之一。工程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文明的主要标志。
从“自然―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经济―社会”学科链看,当代工程不仅具有自然科学技术的性质,而且具有人文社会科学技术的性质。它是联系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中间环节,并具有更加丰富的内容。
当代工程观不仅开拓了从自然观到历史观的通道,而且为科技哲学(自然辩证法)学科发展增添了新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工程本质论;工程系统观、工程生态观、工程价值观、工程伦理观、工程社会观和工程文化观等工程观的基本理论;工程活动共同体、工程实践论和工程创新论等工程活动论;以及工程的社会评价理论等。
同时,相对而言,当代工程方法论不同于自然科学方法论、技术科学方法论和系统科学方法论,它同样为其学科发展增添了新的重要内容。这主要包括:工程系统分析方法、工程决策方法、工程设计方法、工程综合集成方法和工程价值评价方法等。
在现代社会,工程的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程度越来越复杂,工程与工程、工程与自然、工程与经济社会之间以及工程自身内部等都具有极其复杂的关系,需要进行跨学科、多学科的研究,特别需要从宏观层面、以哲学思维把握工程活动的本质和规律。
当代工程观与工程方法论研究,要求工程教育适应工程实践的时代特点,实现工程教育模式的转变。工程教育要培养适应当代工程活动特点的工程创新人才,工程教育要体现当代工程观与工程方法论的基本思想和重要内容。
目前对当代工程观与工程方法论研究的一些切入点和突破口如下:
首先,从总体上看,这项研究要着眼于注重探索如何把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同中国工程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研究道路,促进中国技术哲学学派的成长与壮大。
其次,这项研究要着眼于推进自然辩证法基本理论体系的完善与发展。如前所述,目前在自然辩证法基本理论及其教学体系中,仍缺少真正意义上的“工程观与工程方法论”;然而,通过这项研究将弥补这一理论缺失,即形成由“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系统观与系统科学方法论、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工程观与工程方法论、科学技术与社会”基本理论单元构成的完整的自然辩证法理论及其教学体系,并为工程教育和工程人才培养提供新的重要内容。
再次,这项研究要着眼于促进工程哲学的深化与发展。通过深入探讨工程理念、工程的本质及其特征等工程本质论,工程生态观、工程价值观、工程伦理观、工程社会观、工程文化观等工程观的基本思想,工程共同体、工程实践、工程创新等工程活动论,以及工程的社会评价等问题,努力做出系统化的理论梳理、总结、探讨和创新,促进工程哲学的深化与发展。
最后,这项研究要着眼于直接为工程教育和工程实践服务。通过对工程系统分析方法、工程决策方法、工程设计方法、工程综合集成方法和工程价值评价方法等理论研究,其中尤其是通过深入探讨和系统总结钱学森倡导的工程综合集成方法,并把它纳入自然辩证法理论体系,促进工程方法论的深化与发展。同时,通过对某些工程方法如神经网络模型、灰色预测模型、模糊评价模型等案例研究,既可望做出一些具有原创性、开拓性的研究成果,也有助于促进工程教育和工程实践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伯聪.工程哲学引论――我造物故我在[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2:452.
[2]LouisL.Buccirell.Engineering Philosophy[M].Delft University Press,2003:236.
[3]殷瑞钰,汪应洛,李伯聪.工程哲学(第3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5.
[4]黄顺基.《工程哲学》的开拓与创新[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12):24.
[5]远德玉.从技术哲学的视角看工程哲学[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12):23.
[6]徐匡迪.发展工程哲学,落实科学发展观[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1):90-92.
[7]汪应洛.当代工程观与工程教育[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2.
[8]陈子辰,许为民.自然辩证法――在工程中的理论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207-239.
[9]谢寿生,杨秉政.工程方法论案例[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184.
[10]教育部组编.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28.
[11]赵建军.工程界与哲学界联盟,大力推进工程哲学发展[J].哲学研究,2004(9):93-94.(责任编辑、校对:徐广联)
A Probe into Modern Engineering Concepts and Engineering Methodologies
YANG Shui-yang
关键词: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制度经济学范式
从经济学范式特征看,新制度经济学同以新古典经济学为代表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在其价值观、分析框架和基本方法等“硬核”方面基本上是一致的。受主流经济学的影响,新制度经济学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一般均衡方法、个体理性分析方法、经典物理学与现代数学方法来研究经济问题,把新古典主流经济学的一般均衡理论放在制度变迁的演化中,通过制度的供给需求来分析制度的演化。在研究对象(制度、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和历史分析方法等具体分析方法方面,新制度经济学受到了经济学的影响,同经济学有相通之处。这样,就决定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之间是既相互区别、对立,又相互联系、统一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在对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继承与坚持经济学的基本“硬核”,借鉴与吸收新制度经济学的某些分析方法与研究成果,进行经济学的科学综合,进而构建现代经济学范式——制度经济学范式。
一、经济学范式实质上是制度分析范式
经济学范式主要具有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指世界观,另一方面是指方法论。从世界观的意义上讲,经济学范式所表明的是经济学家们共同的基本信念和价值标准等。从方法论的意义上看,经济学范式是指被经济学家所共同接受、使用并作为交流思想的一套概念体系和分析方法。从经济学的基本特征来看,它是迄今为止最为科学的经济学范式。其内容包括四方面:一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本信念与价值观,二是以唯物辩证法为核心的科学方法与具体分析方法,三是以生产方式范畴为核心的概念体系,四是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原理与具体结论。从其基本内容看,经济理论本质上是制度经济理论,马克思采用的是制度分析方法,是较早地把制度纳入经济分析中的理论家。马克思明确地将生产方式及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定义为社会经济结构或经济基础,并将立足于经济基础之上的法律的、政治的及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视为真正的社会制度。因此,制度范畴在经济学说中包含着作为经济制度的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和作为上层建筑的与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等制度体系两个层面。前者可以看作是一种仅限于经济关系领域内的狭义的制度,后者则可以被视为一种广义的制度。以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的政治经济学必然涉及并从本质上剖析作为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固定化和规范化表现形态的一个社会的各种经济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的制度体系。
在经济学说中,制度范畴的内涵就是社会形态的“生理学结构”,它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作为社会生产方式即生产的社会形式的财产制度与劳动制度,这是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二是作为生产关系主要内容的生产过程的管理制度与生产成果的分配制度,这是由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所决定的派生制度。三是作为上层建筑的政治、法律等制度,这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所产生并决定的上层建筑。在经济学中,“制度”分为狭义的制度和广义的制度,狭义的制度是指经济制度,即财产制度与劳动制度、管理制度与分配制度,这是仅限于经济领域内的制度;广义的制度是指包括上层建筑在内的整个社会制度,即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这是存在于经济、政治领域的社会制度。的制度结构细致缜密,涵盖并详细界定了各种制度内容,科学地揭示了它们之间内在的本质联系,以一种层层递进的结构探讨了各种因素之间的辩证关系。
制度经济学理论的突出特征和最大贡献就是它以生产方式、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形态的内部矛盾为根据阐明制度变迁的动力。经济学阐明了制度的“内核”与“外壳”之间的关系:在经济制度结构中,制度的“内核”是以一定物质生产方式为基础的财产制度与劳动制度,制度的“外壳”是体现一定生产关系的管理制度与分配制度;在社会制度的总体结构中,制度的“内核”是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及相应的生产关系,制度的“外壳”是政治法律制度等社会上层建筑。从二者关系来看,制度的“内核”是基础和内容,制度的“外壳”是结果和形式,前者决定后者,后者反映与包含前者。制度的“内核”与“外壳”之间的矛盾作为制度体系的内在矛盾是制度发展变革的决定力量,当一定的制度的外壳能够容纳并适应其内核的发展时,它就能存在与发展:当一定的制度的外壳不能容纳与适应其内核的发展时,它就要被炸毁并被新制度的外壳所取代。马克思正是运用了“生产方式——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框架论述了人类社会制度的历史更替,向我们展现了一幅社会制度变迁的浩大历史画面。马克思还具体地分析了生产方式发展引起社会制度变迁的机理:生产方式变化(物质生产方式变化——社会生产方式变化)——生产关系变化——上层建筑变化。诺思认为,马克思的分析力量在于强调了结构变迁和社会生产潜力与产权结构问的矛盾。这实际上是指马克思的物质生产方式与其社会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的原理。因此,可以在某种意义上将经济学视为一种制度经济学,或一种关于社会制度分析的理论体系。经济学不仅科学地确定了以社会制度为内容的研究对象,而且建立了以各种社会制度为基础的经济学基本范畴与概念体系;不仅具体分析了各种制度因素之间的唯物主义的辩证联系,而且科学地阐述了社会制度的矛盾运动过程及客观规律。今天,我们要实现经济学的发展与创新,就必须继承经济学的科学传统,在继承经济学经典范式的基础上吸收当代经济学的科学成果特别是新制度经济学的成果,进行科学综合,实现理论创新,努力构建现代经济学范式——制度经济学范式。
二、经济学制度分析范式应当现代化
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我们不仅要继承经济学经典范式而且必须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征,吸收现代经济学发展的新成果,推动经济学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构建制度经济学范式。首先,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方法,以生产方式理论为基本框架的马克思经典范式是迄今最为科学的经济学范式。同西方经济学相比,它无论在世界观方面还是在方法论方面都具有无可比拟的科学性,无论是对社会经济变革还是对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无可比拟的解释力与指导力。其次,我们之所以要实现经济学范式的发展、创新、现代化,是因为当今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两类十分明显的“反常现象”:其一是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中大量“反常现象”,其二是现代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发展中的大量“反常现象”。这两类“反常现象”对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经典理论提出了挑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经济学只有实现理论创新,才能对新的大量“反常现象”具有适应性,才能形成适应现代社会生产方式新特征的现代经济学理论。在信息化、现代化和全球化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在马克思经典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指导下,科学分析当代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具体形式所发生的新变化,提出新观点,建立新理论,形成具有现代特征的经济学。再次,20世纪以来,西方经济学特别是以新制度经济学为代表的经济学迅速发展,形成了许多有价值的分析方法与研究成果。经济学应充分吸收这些分析方法与研究成果,实现制度经济学的科学综合,形成制度经济学范式。最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理论界运用经济学的科学方法与基本原理对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新特征和现代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新模式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并对其进行的科学解释,形成了引人关注的经济理论成果,这为我们进一步进行科学探索,构建现代经济学范式奠定了必要的基础。目前,“经济学范式经过创新发展已经取得一系列重大的理论成果,构建一个具有内在逻辑一致性的理论框架,将已有的研究成果整合进来,是该范式今后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
从其自身发展趋势看,也需要同西方经济学特别是新兴经济学门类进行科学综合。一般说来,经济学范式的运动表现为两种基本形态:一是纵向批判与继承,形成经济学史上一次又一次的经济学革命;二是横向兼收并蓄,形成经济学史上一次又一次的大综合(胡进,2004)。西方经济学范式的发展是一个“建立——革命——综合——革命——综合”的过程。经济学范式的发展过程,不仅是一个纵向不断进行理论创新、自我扬弃过程,而且还是一个不断吸收其他学派的成果与方法的横向综合过程。从历史上看,经济学经典范式本身就是在广泛吸收当时经济学成果与方法的基础上形成的。构建现代制度经济学范式,应当而且必须充分吸收和广泛借鉴当代经济学的积极成果与科学方法。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根本特征是坚持“理性——个人主义——均衡”的分析框架和数学形式主义的研究方法。西方主流经济学方法论有四个基本特征:一是以经验主义哲学为基础的实证分析方法。这种以经验主义哲学为基础的实证方法把经济学看成是以事实、感觉、经验为依据,具有客观性和规律性的科学。二是个体主义占主导的方法论原则与基本内容。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经济人”和“看不见的手”的假设,这是西方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假设。新古典经济学研究方法继承了个体主义的原则,并进一步强化了“经济人”假设,使它成为整个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三是坚持一般均衡分析方法。西方主流经济学以均衡分析为基本方法,因为“经济人理性”要求行为的一致、有序和可观测,而只有处于均衡状态的人的行为才是稳定的,具有可观测性或实证性,才能表现出“理性”。四是广泛应用数学方法作为主要分析手段,这是西方主流经济学分析方法最显著的特征。总的来说,尽管西方主流经济学方法论本身具有局限性并日益面临经济社会生活的挑战,但其实证分析方法、个体主义分析方法、一般均衡方法和数学方法有其一定的科学性和应用价值,因而是构建现代经济学范式应科学借鉴和利用的。如果说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发展为构建现代经济学范式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分析方法,那么西方经济学门类的发展则为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来源。20世纪以来,新制度学派、西方马克思学派、结构主义和演化经济学等学派广泛发展起来,其研究成果大量涌现。从总体上看,西方经济学各新流派的基本共性是在许多方面和很大程度上受到经济学的影响,坚持“制度——历史——社会结构”的分析框架和多元主义的研究方法,对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及现行的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激烈批判。西方经济学新流派所提出的一些观点与主张,接近于经济学,成为构筑现代经济学大厦的重要理论来源。在现代西方经济学新流派中,新制度经济学是最值得注意和借鉴的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一是运用新古典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来分析制度,或把新古典经济学的原理拓宽到制度领域里。新制度经济学所运用的分析方法很多是西方经济学的主要方法。如,个人主义分析方法、“成本——收益”分析方法、“供给——需求”一般均衡方法及经典物理学和现代数学的方法,特别是引入实验室实验和计量经济学检验的方法。二是注重社会经济发展、经济实绩与制度创新、制度变迁的内在联系。三是在分析框架的确定上深受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及其理论的影响。制度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虽然在世界观和方法论方面存在许多重要区别,但二者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共性及相通之处。第一,在分析方法上,二者都注重逻辑分析与历史分析相结合特别是动态的历史分析方法,因而这两种理论都具有历史感。“在详细描述长期变迁的各种现存理论中,马克思的分析框架是最有说服力的。这恰恰是因为它包括了新古典分析框架所遗漏的所有因素:制度、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第二,两种理论都重视意识形态在制度稳定与创新中的作用,都认为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变化滞后性。第三,在制度创新的动力问题上,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都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寻求制度变迁的动力和源泉。因此,当代经济学吸收与借鉴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特别是吸收和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的方法与成果,进行科学综合,构建制度经济学范式,不仅必要,而且也可行。通过现代经济学这一新的研究体系对西方经济学各流派特别是新制度经济学进行创造性的综合,不仅可以实现“优势互补”,而且还能在寻求融合的基础上带来重大的理论创新,进而构建现代经济学的科学范式。
三、怎样构建制度经济学范式
从总体上说,构建制度经济学范式就是以制度经济学分析框架来统一整个制度经济学理论,建立制度经济学研究的崭新形式。制度经济学之所以能承担这一重要任务,是由于马克思制度经济学本身就是一个宏大的理论体系,它不仅具有涵盖或涉及各门社会科学研究内容的理论广度,更重要的是它具有运用独创的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框架来解剖制度本质和制度变迁内在历史逻辑的理论深度。制度经济学之所以必须实现同新制度经济学的科学综合,因为制度经济学是一个宏大的制度经济学体系,它为我们勾画的是一个远距离、深层次、长镜头般的制度分析框架,揭示了制度的真正起源和制度变迁的真实过程。的制度分析框架可以用来解释人类社会制度变迁的规律及其基本趋势,这是一种长期的、历史的、动态的制度变迁观。但由特定的研究对象和历史任务所决定,对短时期内的具体制度变迁过程,这种研究就无法直接回答。制度分析框架既缺乏对制度和制度变迁深入的微观分析,又未能采用现代分析技术对理论进行精细化的处理和数理分析。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进行综合,某种程度上就是吸收与借鉴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构建制度经济学范式是一项宏大的经济学理论发展与创新工程,需要科学设计、正确推进。从总体上说,这一工程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路:一是构建制度经济学的科学框架。首先,要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生产方式理论为基础,建立的制度分析框架,即从制度的角度来整理和构建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制度分析框架:通过对特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研究,来揭示一定社会的经济运行规律。这一研究是本质层次的,它必然涉及并要求从本质上剖析一个社会的各种经济制度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体系,最终形成一个人类社会长期的、本质的整体制度分析的框架结构,以此作为一般制度分析范式的基础。其次,在制度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吸收新制度经济学一些相关的分析方法与研究成果,构建一个综合的制度分析的科学框架。二二是运用制度经济学的科学框架来分析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社会经济结构的本质特征与具体形式,揭示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社会经济结构的发展过程及其客观规律,确立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现代基本原理,提出信息化、全球化时代经济学的新观点。三是运用制度经济学的科学框架来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社会经济结构的本质特征与具体形式,揭示现代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社会经济结构的发展过程及客观规律,确立现代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原理,提出市场化、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中国化的新观点。
具体说,进行制度经济学的科学综合、构建制度经济学范式应抓住以下三个主要环节:
(一)在经济学宏观根本制度的研究基础上展开对微观各项具体制度的研究,实现研究对象的制度经济学综合。总体而言,制度经济学属于宏观制度经济学。“制度经济学是一个宏大的制度经济学体系。制度经济学试图解释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不同社会形态之间过渡的客观必然及其各种主客观条件,并从现存社会制度内在的矛盾推演出未来理想的社会形态。它既体现人类尊重社会经济发展客观规律,又体现人类理性构建能力和对美好社会制度的追求”。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作为社会经济结构的一定生产方式及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是社会的根本经济制度。新制度经济学所研究的制度,是微观的企业制度、产权制度等具体经济制度,这是社会根本经济制度的具体表现形式。制度经济学将这两方面内容结合起来,一是要在生产要素所有制、劳动制度、管理制度、分配制度与政治制度等根本制度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产权制度、企业制度和国家制度等各种具体制度,即在分析社会形态内在结构的基础上分析人们的具体行为规则。二是要在分析各种法律、契约、政府和公司等正式制度的同时,研究各种意识形态、道德规范和风俗习惯等各种非正式制度。三是要在分析各种制度本身的基础上,分析各种制度的实施机制。这样,既可以从深层次上揭示制度的起源、本质和变迁的真实过程,又可以用更简洁、生动的语言和技术手段来分析社会经济制度的表现形式与运行方式,从而在本质经济学与表象经济学的统一上实现制度经济学的科学综合。
(二)在马克思制度整体主义方法论的基本框架下运用个体主义分析方法,实现研究方法的制度经济学的科学综合。制度经济学的总体分析框架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这是揭示制度起源、本质和真实演变过程的科学方法,显然这是一种整体方法论。“马克思的总体方法可以概括为总体性、社会性、制度性、历史性和阶级性五个基本方面。经济学中深刻地蕴涵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总体规定性、社会规定性、制度规定性、历史规定性和阶级规定性的理解”。同时,制度经济学还应采用个体方法论,尤其是新制度经济学基于新古典经济学所采用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这是因为个体分析方法在细致描述和刻画制度形成和变迁特征方面,在运用数理模型来描述和分析具体的制度形成和制度变迁过程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个体方法论能容易地采用自然科学的研究工具和分析方法,从而使制度经济学能使用现代科学的语言和描述方式,对制度和制度变迁的总体过程进行更细致、更具体的描述,有助于我们从总体上更好地把握制度及其变迁的内在逻辑。因此,我们应在马克思制度整体主义方法论框架下运用个体主义方法论来补充与完善制度经济学。
(三)在阐明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力的基本前提下详细分析制度变迁的具体动力,实现基本理论的制度经济学综合。在马克思看来,一个社会的生产力的扩张能力即物质生产方式的繁盛与生产的社会形式及其生产关系的适应能力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力,应当而且必须将社会制度的变迁历史唯物主义地置于“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框架来分析。新制度经济学则把制度的变迁表面地置于“成本——收益”和“供给——需求”框架来分析,认为制度变迁主体对制度变迁预期收益与预期成本的计较是制度变迁的动力。也认识到在人的动机背后决定人行为方式的客观力量。前者可称之为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力,后者可称之为制度变迁的具体动力。构建制度经济学,就是要揭示与阐明制度变迁两种动力之间所存在的密切内在联系:当生产的物质发展要求生产的社会形式进行相应变革时,必定同时存在制度变迁的潜在收益,制度变迁主体会通过预期收益与预期成本比较来努力实现该种制度变迁的潜在收益。如果仅仅停留在制度变迁根本动力的分析上,我们将难以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制度形成的具体步骤、原因及制度变迁的具体方式和过程,更不能对制度形成和制度变迁进行数理模型描述和定量分析。只有在阐明制度变迁根本动力的基本前提下详细分析制度变迁的具体动力,并将这两种分析结合起来,才能全面揭示制度变迁的真实过程。
从总体上说,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的科学综合的主要内容,既包括研究对象与分析方法的综合,也包括理论观点的科学综合。通过这些综合,一方面使制度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另一方面使制度经济学得到丰富、完善、发展与创新,形成制度经济学的科学体系。制度经济学这一科学范式体系包括两大部分内容:一是制度经济学的“硬核”部分,如,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及以生产方式理论为基础的制度分析框架,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方法论及以此为核心的矛盾分析方法、整体分析方法和历史分析方法等制度分析的基本方法,以及关于制度变革的根本动力、基本主体和主要内容等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等。二是制度经济学的“保护层”部分。如,制度经济学的综合分析方法:在马克思制度整体主义方法论的框架内运用个体主义分析方法;在马克思历史分析方法的基础上运用“成本——收益”的均衡分析方法;在马克思矛盾分析方法的前提下运用“谈判——合作”的博弈分析方法;在马克思逻辑分析方法的前提下运用“数理——模型”的数学分析方法。又如制度经济学的新观点:制度变迁的动力是根本动力与具体动力综合作用的统一:制度变迁的范围是宏观制度变迁与微观制度变迁的统一;制度变迁过程是长期制度变革与短期制度调整的统一;制度变迁的主体是社会集团的集体力量与个人参与的统一,等等。
实现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的科学综合是一种理论的创新和思想的深化,这种综合是经济学价值判断的综合和演变过程。它既是一种方法论的创新,理论研究内容与分析框架的拓展,又是一种关于制度经济学甚至整个经济学思想认识的深化。经济学的制度分析框架和理论结构是科学的,它需要综合和补充的是不同制度经济学流派尤其是新制度经济学新的研究成果,它需要的是自身理论框架的进一步拓展和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不同制度经济学流派的发展为丰富和发展经济学提供了营养,经济学是一种开放的科学体系,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的科学综合符合科学发展的正常模式。
四、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比较研究的基本结论
(一)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及西方经济学有重要区别。无论从世界观还是从方法论方面看,经济学是迄今为止最科学的经济学理论。因此,应坚定不移地坚持经济学的基础地位与指导作用。同时,应把经济学研究纳入科学范式的轨道,努力实现其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构建现代经济学范式。
(二)新制度经济学尽管在其阶级立场、价值观和基本方法等基本“硬核”方面是错误的,但其研究对象和具体分析方法与成果等方面有许多科学因素和积极意义。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不仅具有对立性而且具有互补性、相通性。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的科学综合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关键词:方法论;社会现象;社会科学研究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以研究人类及社会问题为对象性的方法论,针对不同的研究对象随之存在其普遍的复杂性,而不同的研究对象的复杂性也就决定了其研究方法的多样性。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践法、矛盾研究法、系统分析法、过程研究法、社会认知与评价法等。因自然与社会的统一性,自然科学中的研究方法同社会科学中的研究方法也可以相互应用,也可以使科学的研究方法更加精确完整。诸多方法中实践法具有最基本、最普遍性。实践更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基础。
一、实践法之基本内涵
所谓的实践,就是指在主体和主体、主体和客体之间所存在的一种实际的相互作用的过程,或者说是主体和主体、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实际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相互交换过程。而实践法就是指通过主题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来研究人类及社会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直面当代社会出现的诸多问题,展示了其能动性。实践是人类存在的方式。人类自身的产生、生存和活动,就是以实践为其基本方式和标志的。实践不仅具有客观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及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还具有将人类和外部客观世界联系在一起的作用。实践创造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世界,又同时生成了人本身。的实践观,既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又提供给人认识社会、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二、从社会科学的研究角度谈实践法的功能
(一)实践法是人们认识人类及社会的科学方法
实践作为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存在一种历时性的本质关系,而非结构性的关系。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就是实践的观点,的唯物主义其基本出发点就是随之人类产生的社会实践。我们只有从具有历史性、现实性和具体性的实践出发才能理解现实的人、现存的世界以及它们之间所存在的关系,进而揭示出人类社会发展的源泉和根本。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把实践提到第一的位置,认为人的认识是根本不能离开实践的,排斥一切否认实践重要性的,使认识离开实践的错误观念及理论。认识论认为,认识首先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再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的辩证过程。实践法是人们认识人类及社会的最主要的、最基本的科学方式。实践是人们认识人类及社会的来源和动力。
(二)实践法同理论相结合,从而升华为指导人们进行实践活动的理论
理论是人们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关于人类及物质世界的系统的概括。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运用于指导实践的理论论点,是关于唯物辩证法中有关认识论的著名的哲学论点。实践法是人类与客观物质世界相联系的桥梁。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或是解决问题都需要通过实践法去解决。理论是将事物、现象等的共性总结起来,而实践就是形成理论,再升华理论。理论和实践的联系结合实际上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理论联系实践,二是实践联系理论。理论与实践从来都是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其实就是知识的迁移和运行过程,且实践到理论的过程又是对知识的凝练和升华。
(三)实践法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相联系、相互动的方式
唯物论从实践出发去理解世界的物质性的原理,是同从实践去理解客观自然世界的先在性原理有内在关联的。认为,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实践法将人类社会与自然的相联系,通过人和自然界之间存在的生产实践活动,从而产生的人们之间的社会交往等实践活动。人类正是通过实践法同自然相联系,又是通过这种活动使人和自然获得存在和发展。只有从实践理解自然世界对人类世界的先在性,才能理解对人的活动来说的现实的自然界。实践连接着人和自然世界,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对象化活动。从马克思创立的实践思维方式来看,可以把世界看成是客观自然世界和主观人类世界的对立统一体,而人类世界,即指在自然世界的基础上,由人的实践活动生成发展的人化自然、人类社会。
(四)实践法是人们从实际出发
从实践的过程达到人们预订的目标,或加深人们对事物及其社会现象的认识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将实践作为认识的基础,不是直观的反映或者消极的适应人类对客观世界的看法和活动,而是使人类能动地反映世界并改造世界。客观世界是认识的最基本的来源和内容,通过实践去认识与改造客观世界,这是认识论的基础。因而实践法是沟通主客观联系的“桥梁”,也就是主客观之间的渠道,是研究主客观的科学方法。实践法是人们从实际的客观实际出发,能动的积极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中的实践法
实践法作为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体现了彻底的唯物主义观点。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了解客观实际,就需要实践的科学方法。实践法作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会不断的推动并促进客观世界的进步和发展。同志在《实践论》中指出:“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把实践提到第一的地位”的话,这里说的“第一”是从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中指明认识本来就离不开实践,认识依赖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相比于认识,实践更是第一位的。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的。认识开始于实践,继而回到理性认识。
以实践中存在的现象为其自身的研究对象,去考察其现象之下存在的规律为真正的目的就是实践法的研究。其研究出的现实材料是人文社科研究的源头和瑰宝,也是文本的原始材料。它与实验性研究方法等相比,虽然不具有很精确、富有控制性等特征,但是它的丰富多样性、灵动性和广泛性却是实验性研究等其他研究方法所远不能及的,实践法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可根据事实进行客观的记录并阐述,从中解释现象或发现规律。实践是人类改造客观环境并变革对象的活动,这种活动首先展开于人与自然界之间。
四、总结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更应提倡学习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学会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及时的运用于现实生活中,做到学以致用,做好理论同实际的联系。从古至今,多少人失败于纸上谈兵。巧妙地运用实践的科学方法,就可以应对生活中的突发问题,创新灵巧的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诸多问题。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最大的特点是实践性与问题性,任何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范围都可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实践的活动场域。
尽管人类的理性是历史中的理性,由此对客观事物本来面目接近的过程表现为一个曲折回旋的过程,然而其总的趋势是不断地接近客观世界本来面目的。因而这一过程就以探索性为根本特征的科学实践活动为基础。而当前我国一些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脱离实际,这与研究者轻视实践价值取向是分不开的。如果对实际的关注不充分,对研究对象的现实了解太表面化,就必然使学术研究失去它的真实性,导致理论研究与实践的脱离,往往许多研究所呈现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根本就在于缺乏真正原创性的成果。重视实践中的研究,正应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取向。(作者单位:青海大学)
参考文献:
[1] 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
[2] 何萍.论实践是人类存在的方式[J].哲学动态,1992,9(2).
【关键词】工程经济 资金时间价值 市场经济理论
1 工程经济自身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1.1 工程经济与技术经济的主要区别
技术经济一词来自东方,以前苏联为代表。工程经济一词来自西方,以美国为代表。7 O年代前,原技术经济中基本方法多为静态分析方法( 或采用单利计算),采用静态经济指标,而工程经济自1915年就提出了复利计算, 一向用动态分析方法,采用动态经济指标。如今事实证明技术经济就是工程经济,并全用动态分析方法与动态经济指标了。
1.2工程经济的含义
工程经济是运用经济学中的理论、名词、术语及方法研究技术先进、工程技术方案的优选及可行的技术本身的经 济效果问题,以使先进的可行技术与最佳的经济融洽的结合。因此,工程经济除了主要研究工程投资的经济分析、经 济评价、控制、决策等理论外,还担负了研究工程经济与社会需求、生态资源、环境条件等之间关系的协调任务,这也是人类永续的话题,更是人类行为的宗旨与理想的目标。
1.3工程经济学科属性
由工程经济的含义可见,工程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的分支,是应用经济学;工程经济学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融的边缘学科,而且是人类追求高质量生活行为的基础学科,在很多发达国家已相当完善与普及。
1.4工程经济的基本理论
1.4.1资金时间价值理论
关于资金时间价值的含义、条件、考虑方法等问题都已被一致默认。在进行等值计算时可有十多个公式,但其基本公式可以归结为一个复利终值公式( F = P ( 1 + I ) n ) ,因为其他所有公式都是由此公式推导出来的,关键在于清楚推导前的假设条件。资金时间价值理论、等值计算方法、计算技能是工程经济的最基本的理论、方法、技能与核心内容。
1.4.2市场经济理论(意识)
这里更强调的是市场经济理论(意识)与资金时间价值理论间的关系,通俗地说两者如同绿叶与红花。市场是人、物、财、生态、资源协调发展的中心,不按人的主观意志转移,而能自觉遵守客观的经济规律并融自然规律为一体;市场经济理论(意识)是资金时间价值理论得以充分发挥、充分应用的充分与必要条件。资金时间价值理论是客观的经济规律,不是由人主观承认与否而决定的,因此,应该深入地研究,自觉地应用。然而,在接受、学习、研究与运用资金时间价值理论时一定要有市场经济理论意识。
1.5工程经济的基本方法
不同的工程经济和技术经济类书籍与教材有不同的提法与分类。不同的经济问题应当并可以采用不同的工程经济分析方法;同一问题也应该并可以用许多工程经济分析方法,因此可以见到许许多多工程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同时也伴随着许许多多的工程技术经济问题。其实,工程技术经济的基本方法仅有两大类,静态与动态之分。其中静态方法并不始于工程经济,因此,工程经济中的基本方法可归结到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方法(即称动态方法)。事实证明将原有的静态指标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后即可得到动态的同名指标,相反,动态的方法不予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后便可得到同名的静态方法。事实还可证明真正掌握了资金时间价值理论、计算方法与技能的人,是有可能进行某工程技术经济问题分析的。对进行经济分析的许多问题、项目、方案也可归纳为两大类。需要强调的是在此提出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虽然浓缩到了一个内容,但绝非指学习本学科时专门学习这一内容就能获得这一内容“知识理论方法”的,因为工程经济涉及的知识面很广,尤其是可应用的面更宽、更广,为此本文须阐述工程经济外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2 工程经济外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1)从工程经济的功能及适用性看,工程经济能应用于任何行业的技术与工程,应用于一切部门、单位、企业管理乃至家庭。然而不同行业( 专业) 应 用工程经济理论、方法的同时,应该具备各行业技术独有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如化工、农业、药业、工业与民用建筑、水利工程等专业等等,应首先具备本专业的基本理论、方法及其行业标准、规范与规定以及本专业的“工程经济特色”理论。
2 ) 从工程经济是经济学分支的属性看,掌握、应用工程经济时,必须掌握一定的宏观、微观经济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应该熟悉财税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制度、政策及规定等。
3 ) 从工程经济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融的边缘学科看,在掌握、理 解工程经济时,必须具备一定的概率与统计、高等数学、运筹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与方法,以及对社会的深刻认识与责任感等。
犯罪学 方法论 实证研究 思辩方法 田野调查法
方法,在古希腊语中,即“通向正确的道路”之意。所谓方法论就是指解决本学科问题的基本立场、基本路线及方式、方法。在社会科学中,方法论尤为重要。“只有当一种理论懂得了个性和理性是社会的产物,才能使他们的问题得到解释,使他们的生存得到理解”。①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研究方法即方法论,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学科的研究方法,而学科的对象即领域决定了学科的性质,同时方法论也是为本学科的目的服务的,例如法学方法论,是指对法律研究方法的研究,法律研究包括法学理论的研究和法律操作的研究,而后者又包括:法律解释、法律推理、法律思维方法。所以法学方法可以归结为三种:1)价值评判方法2)逻辑分析方法3)社会实证研究方法。
犯罪学通常认为是一门“研究犯罪现象、犯罪原因及犯罪预防的科学”。所以犯罪学也有它的研究方法。以下简要论述:
一 犯罪学的基本问题
无法否认,我们的社会正面临着又一个新的犯罪高峰期,这也是社会转型期的阵痛表现之一。所以犯罪学的研究也尤为重要。犯罪学作为一个学科,尽管与其他学科有着相互交叉,但它也有本学科的方法论。“犯罪学的研究方法或方法论,是指借以揭示所研究的犯罪现象的规律、形式及内容的各种方法方式的总和。”②每门学科的方法论都与学科内容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犯罪学方法论是内在地包括与犯罪学理论体系之中的,而不是游离的,超然于犯罪学理论体系之外的。下面简要介绍一下犯罪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1、研究目的:
基于犯罪活动③的增加,人们首先用实证方法对犯罪活动加以研究,犯罪学研究的基本目的是预防和控制犯罪。我国多数学者认为,犯罪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犯罪产生、发展变化及其消亡的客观规律,进而寻求减少预防及至消灭犯罪的道路。④
2、思维进路:也可叫研究路径,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一种思维方法。
通常认为,犯罪现象、犯罪原因、犯罪对策是犯罪学研究的对象。其中犯罪现象是指一定时空中表征、状述和反映犯罪原因并被犯罪原因所决定,进而为预防犯罪提供依据的有关犯罪和犯罪人的非刑法条文形态的诸经验事实的总结。犯罪现象是犯罪原因的结果,是一种表浅、直观的经验事实。而近代犯罪学史基本上就是犯罪原因学说史。近代犯罪学兴起始于对犯罪原因的研究,狭义上的犯罪学即犯罪原因学,即使广义上的犯罪学也以犯罪原因理论为核心部分。同时,罪因理论的基本价值体现在犯罪原因与犯罪对策的关系上。二者的关系常常被比喻为病因与治病的关系。⑤因此,犯罪学的思维进路为:
犯罪现象
犯罪原因
犯罪控制
犯罪预防
1) 犯罪现象 人类的认识活动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最先,人们以一种一般社会人的判断发觉社会中有一种危害行为,这种危害行为危害到社会中的大多数,而且有越来越多的趋势,此时人们是从感性认识出发对这些犯罪行为进行理性的分析。
2) 犯罪原因 在人们对犯罪活动的理性分析之后,人们发现了许多犯罪的共同点即共同的社会原因,犯罪原因的研究具有三个特点:客观性、开放性和综合性。
3) 犯罪控制 在理性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方法消除社会中的致罪因素减少犯罪活动的出现。犯罪控制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社会控制方法,“社会控制的目的是使越轨行为者、群体或制度回到规定的轨道上来,使社会系统恢复均衡。”①
4) 犯罪预防 犯罪预防是研究犯罪原因的出发点和归宿。犯罪所要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指导下的预防犯罪的组织体系和措施体系及其具体实施等。因此探寻预防犯罪的最佳途径是犯罪学研究的目的和任务所在。
按照菲利的“犯罪饱和理论”,社会发展过程中总会伴有一定的犯罪活动,即犯罪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犯罪活动是不能消灭的。从以上进路达到犯罪学研究的最终目的:达到社会中犯罪活动的最小化。
3、基本立场:
犯罪学对大量存在的犯罪现象,(包括刑法中规定的犯罪行为、一般违法行为和社会越轨行为)的理性分析抽象出关于犯罪人、犯罪原因及其他致罪因素,采取一种甚至几种方法,使社会中的犯罪诱因得以减少,以控制和预防犯罪的发生。
二 犯罪学方法论
1.方法论的内容:
我国学者普遍认为科学是理性的最高体现,运用理性的方法研究即是科学。这是最广泛的科学观。依此,与迷信和宗教相对立的东西都是科学。其标准在于理性的有无。它同时向四种研究方法开放,即经验方法(观察实验),形式化方法(根据逻辑规则进行形式演算的方法),思辩方法(跳出经验世界的,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都是运用这种方法),规范性方法(进行价值评价)。所谓经验的方法,实证的研究其基本的形式包括观察法、实验法、统计分析法、数学模型法、问卷调查法等,其中最基础的方法是:观察法和实验法。思辩方法是一种传统的研究方法,即对现实的客观现象的一种理性分析。
“尽管犯罪学的研究方法非常多元化,但是事实上犯罪社会学继犯罪生物学和犯罪心理学之后成了当代犯罪学的主流。”②“菲利在抨击古典学派的抽象分析方法的同时,大力倡导以观察与经验为基础的实证分析方法,明确地将其理论命名为实证派犯罪学。”我国犯罪学老前辈严景耀先生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他坚持把对犯罪问题的研究置于相应的文化背景之中,认为社会变迁造成文化冲突和文化失调,而文化失调中最主要的则是法律文化的失调。因此严先生明确指出:“犯罪不是别的,不过是文化的一个侧面,而且因文化的变化而发生异变。”③在我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八届年会上,有学者认为,实证研究在西方犯罪学以及整个社会科学界已经成为一种基本的研究方式,针对中国犯罪学研究在实证方法方面严重匮乏和先天不足的现状,亟需吸收他人之长,充分重视和加强实证研究。也有学者认为,实践中,针对同一个现象的不同的实证研究,往往会得出不同、甚至相互矛盾的研究结果,因此实证研究的开展要以实证研究方法自身的完善和科学化为前提。有的学者以我国现有的基础理论和阐释工具还不能让我们放心大胆直接地去进行实证研究为理由,认为在目前的犯罪学研究中应慎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另一方面,思辩的方法是解决基础理论的方法之一,定性研究毕竟是定量研究的理论和逻辑前提。而我国的学者长期以来惯于思辩式的理论研究,缺少对实证研究的认识,因此,我国犯罪学研究者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积极运用思辩研究。④本人认为应强调实证研究与思辩的结合。我国犯罪学研究首先应当根据犯罪状况进行实证研究,然后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思辩,再用其理论指导实证研究,使实证研究更准确、更科学。犯罪学研究的思辩方法与实证方法的结合,也是中国犯罪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表现形式之一。依据这一套研究方法,中国犯罪学对当代中国的犯罪具体情况和具体的犯罪类型,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并依据对犯罪现象、犯罪原因的深入和系统的研究提出了符合实际的犯罪对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的犯罪学理论和实践。
2.方法论的结构:
1)横向结构:
第一,与刑法方法论比较。
“刑法学以犯罪与刑罚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定罪和准确适用刑罚。”①它有一些具体的研究方法:注释研究法(也称分析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社会学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②基于两门学科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的不同,犯罪学与刑法学的研究方法也有所不同。
第二,与刑事侦查学方法论比较。
“刑事侦查学史研究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方法证实犯罪,查获犯罪人的学问。”③犯罪学的研究与侦查学不同,就个案来讲,侦查学注重对案件的侦破方法,以及如何取证。而犯罪学注重对犯罪原因、致罪因素以及犯罪人和被害人的生理心理调查。
第三,与其他学科方法论比较。
犯罪学与其它边缘学科研究方法也有不同,本文只列举几例。如精神病学、法医学、多属于医学科类,它们主要以临床研究方法。由于犯罪学的研究是从犯罪人的研究开始的,所以犯罪学方法论也有其相似之处。但是临床检查法仅为犯罪学研究的具体方法之一。④
2)纵向结构:
第一,从研究对象划分,犯罪学从宏观角度研究犯罪现象、犯罪原因、犯罪预防和犯罪控制四个基本问题。思维进路已经具体阐述,在此不赘述。
第二,从犯罪学发展轨迹来看,“《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将犯罪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前科学时期、半科学时期和科学时期,也就是古典阶段、实证阶段和现代阶段。”⑤在古典到实证阶段的研究的过渡中,犯罪学家菲利的贡献最大。“菲利在抨击古典学派的抽象分析方法的同时,大力倡导以观察与经验为基础的实证分析方法,明确地将其理论命名为实证派犯罪学。”⑥ 至于涉及到了犯罪人类学派、犯罪社会学派、犯罪心理学派等不同派别的观点,学者们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的知识,对犯罪原因、犯罪对象、犯罪对策等进行了系统地论述。
三 犯罪学方法论的重新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