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骨折病人术后护理措施8篇

时间:2024-03-19 10:45:0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骨折病人术后护理措施,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骨折病人术后护理措施

篇1

股骨颈骨折是指股骨头下至股骨颈基底部的骨折。股骨颈骨折多数发生于中老年,与骨质疏松导致骨质量下降有关,当遭受轻微扭伤、暴力则可发生骨折。老年人骨折可因平地滑倒,或由床上跌下粗隆部着地,或下肢突然扭转,甚至无明显外伤史都可引起,偶有过度过久负重劳动或行走亦可引起骨折[1]。一般骨折错位较多,血运损伤亦较重。其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病人的护理至关重要,尤其是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又称精神护理,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以减轻疾病或促进疾病痊愈的护理方法。心理护理是整体护理的一个重要手段,是调动病人的主动性,取得病人合作的有力保证。所以心理护理在护理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近两年来,我们共护理股骨颈骨折病人228例,通过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

1 临床资料

自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们共护理各种股骨颈骨折病人228例,其中男96例,女132例;年龄27~99岁,60岁以上165例(老年人占57.9%)。

2 股骨颈骨折病人心理特点

由于老年人各组织器官功能退化,生理功能下降,反应迟钝,表达病情不清楚,加之骨折后情绪不稳定,对于手术安全性和术后恢复不了解,难免产生恐惧心理、自卑孤独心理和过高期待心理。护理人员应针对老年人的心理特征、文化水平、职业和对疾病的认知程度,除了向病人介绍手术过程,麻醉方法,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介绍术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外,同时要帮助患者建立起积极配合手术的心态,使患者以最佳的身心状态接受手术治疗。

2.1 恐惧心理 股骨颈骨折病人因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遭受破坏,主要表现为疼痛和功能障碍,所以易产生恐惧心理,担心今后永远不能站立,留下终生残疾。

2.2 自卑孤独心理 股骨颈骨折病人住院,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特别是老年患者因家庭、经济、子女未在身边或照顾不周,容易产生孤独心理,而且病人因生活不能自理,对许多事情心有余而力不足,短时间不能治愈,随之就会情绪低落,悲观自怜,对生活失去信心。

2.3 过高期待心理 股骨颈骨折老年病人希望尽快治愈,往往对医务人员抱有过高的期望,要求用新技术、新药物诊治。一旦医务人员的诊治措施与主观愿望不符时,便会产生挫折感,甚至对医务人员的诊治措施不理解,进而采取消极态度,被动接受诊治或产生抵触情绪,尤其是疗效不佳时,更容易产生此类情况。

3 心理护理方法

3.1 股骨颈骨折引起的疼痛常常使人难以忍受,更会增加老年病人的恐惧感,应尽可能减轻病人的痛苦。对疼痛难以忍受的病人,除给予适当的镇痛剂外,应根据骨折情况正确安置卧位,在心理上给予一定的语言安慰、心理疏导,告知患者来我科治疗的病人都由技术好的医生亲自诊治、手术,会用最好的治疗方法给予治疗,尽量转移病人的注意力,减轻其疼痛,消除其恐惧心理,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3.2 护士针对股骨颈骨折的病人,尤其是针对老年人,沟通过程中应格外耐心,事先了解病人的听力情况,注意说话的语气、态度、音调,面带微笑,让病人感到人格受到尊重、有亲切感,让病人有回家的感觉。在沟通中全方面了解病人的家庭、社会环境、个人信仰、生活习惯,争取家庭、朋友及单位的合作支持,让家庭和社会都对病人起到积极的支持作用。

3.3 鼓励股骨颈骨折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且对病人进行相关知识教育,帮助病人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自己的伤残程度,树立实事求是、力所能及的生活目标,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处于最佳心理状态,尽快恢复健康,将残障降低到最低点,使病人早日重返社会,自力更生,这是股骨颈骨折病人治疗和护理的最终目标[3]。因此,应将对股骨颈骨折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贯穿于护理的全过程,使其在整个康复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3.4 伴随疾病的心理护理 老年人体质虚弱耐受力差,应全面观察其伴随的慢性病、基础病的发展变化,详细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针对各种慢性病和基础病,认真做好心理护理,更好地控制血压、血糖,预防和控制感染,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 考 文 献

[1]王宾尧.人工髋关节外科学[M].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18―220.

篇2

【关键词】  骨折;肩部;损伤;手术;康复护理

【摘要】  [目的]探讨肩部骨折病人的围术期术前术后的康复护理护理措施。[方法]对47例肩部骨折病人实施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前术后给以对症及康复护理,如早期给予止痛、合理、心理护理及肩关节康复训练等;观察病人骨折愈合和肩关节活动情况。[结果]47例病人手术治疗获得满意效果,经随访,锁骨和肩胛骨骨折均愈合良好,肩关节活动范围无明显受限。[结论]术后肩部及关节给予恰当的护理措施及康复训练,能达到防止肩关节僵硬,恢复肩部及关节功能的目的。

【关键词】  骨折;肩部;损伤;手术;康复护理

肩部骨折除单纯的锁骨和肩胛骨骨折外,还有一种即浮肩损伤是指同侧的锁骨干和肩胛颈同时骨折而造成肩关节上部悬吊复合体结构双重破坏的一种少见的肩部严重损伤[1]。浮肩损伤是一种高能量损伤,多见于车祸伤和高处坠落伤。我科2007年1月—2009年12月共收治肩部损伤47例,其中浮肩损伤病人11例,均采用手术治疗,并在术后给予精心护理及康复指导,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47例肩部损伤病人中,男31例,女16例;年龄30岁~55岁,平均42岁;右侧肩损伤29例,左侧肩损伤18例;车祸伤35例,高处坠落伤12例;伴多发肋骨骨折16例,合并肺挫伤10例;11例浮肩损伤病人中,同侧肩胛颈骨折+锁骨干骨折7例,同侧肩胛颈骨折+锁骨外侧端骨折2例,同侧肩胛颈骨折+肩锁关节脱位2例。

1.2 治疗及结果

47例病人均采用锁骨、肩胛骨重建钢板固定,术后给予抬高患肢,协助并指导关节和肢体功能锻炼以及系列护理措施,手术治疗获得满意效果。47例病人均获得随访,6个月~15个月后,42例病人肩部无疼痛,外展肌力5级,肩关节活动不受限,恢复正常工作;5例病人肩部有轻度疼痛,外展肌力4级,肩关节活动略限(外展45°以下),能正常工作。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创伤早期护理

肩部损伤是一种高能量损伤,多数都伴有肋骨骨折、肺挫伤及肩胛和胸壁间的软组织有严重挫伤[2]。因此要先处理危及病人生命的损伤,保证病人生命安全及生命体征平稳。同时在早期局部给予冷敷治疗,以减少局部出血,达到减轻局部水肿的目的。创伤早期积极抗休克治疗,建立静脉通道,按医嘱和病情合理安排和输注晶体和胶体溶液,根据血压和心肺功能状态等控制补液速度。输液部位选择健侧,禁止在伤侧上肢输液。

2.1.2 胸部损伤的护理

维持有效气体交换,对气胸及血胸病人应立即通知医生,行胸膜腔穿刺或闭式引流。指导病人有效咳痰,及时排出肺内分泌物和血性痰。病情稳定者取半卧位,以使膈肌下降,有利呼吸[3]。若病人咳痰疼痛不适应,指导病人或家属双手按住病人胸壁,以减轻疼痛。如胸部伤口疼痛影响呼吸者,按医嘱给予镇痛药。

2.1.3 护理

病人放置非常重要,术前放置情况可影响病人疼痛程度,肩部骨折术前需要固定以防止再损伤为目的。因此病人应为舒适不疼痛。护理人员应协助摆放病人舒适。

2.1.4 心理护理

由于骨折是突发性的,病人没有思想准备,加之治疗、检查及疼痛的刺激,使病人紧张、恐惧[4]。护士应向病人、家属讲解手术的相关知识及手术后所采取的治疗、护理,以稳定病人的情绪,使之积极配合治疗。

2.1.5 完善术前常规检查

如胸部x线片、ct、心电图、血常规及凝血等,同时做好手术前健康教育。

2.2 术后护理

2.2.1 病情观察

术后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持续心电监护,并监测血氧饱和度,1 h观察心率、呼吸、脉搏1次,并记录。观察病人患肢远端温度、颜色及活动情况。触摸桡动脉搏动能否扪及。注意听取病人主诉,有无胸闷、胸痛、患肢麻木。如果有患肢远端皮肤发白、发绀、病人自诉麻木、胀痛,应立即通知医生。

2.2.2 护理

给予病人平卧位,患侧肢体外展并用一软枕抬高20 cm~30 cm,10°~15°外展;半坐卧位时,将软枕置于患侧胸肘之间,患肢抬高置于枕上,这种有利于呼吸和引流。病人下床时保持患肢用三角巾或前臂吊带悬吊,置于胸前,保持挺胸提肩姿势。

2.2.3 饮食护理

给予高蛋白、高钙、高维生素饮食,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优质蛋白如瘦肉、鱼类、蛋类、乳制品。卧床病人肠蠕动减慢,容易引起便秘,因此要求病人进食粗纤维食物,多饮水,有利于保持大便通畅[5,6]。

2.2.4 闭式胸腔引流的护理

保持管道的密闭,搬动病人或更换引流瓶时应双重夹闭引流管,防止空气进入;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脱落并保持通畅;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防止逆行感染;保持胸壁引流口处敷料清洁、干燥。鼓励病人咳嗽和深呼吸,以便胸腔内气体和液体排出,促进肺扩张[2]。

2.3 功能锻炼

肩部损伤长时间固定易造成肩胛、胸壁之间纤维粘连,肩关节活动受到影响,从而影响肩关节康复,故锁骨、肩胛固定后要尽早功能锻炼。术后1 d指导病人练习握拳、伸指及腕、肘屈伸运动,每天5次~10 次,以后每天增加,重复次数为20次~30次。术后3 d 胸腔引流管已拔出,可鼓励病人下床活动,可行肩关节被动功能锻炼。术后1周可指导病人进行耸肩、摆臂等练习,但应限制上举运动和患肢负重运动。锻炼过程循序渐进,在病人无痛或疼痛能忍受的范围内进行。术后2周~3周加强肩关节的功能锻炼,锻炼应以自主锻炼为主,练习肩关节的外展、前伸、后伸、前屈、环转动作。术后4周病人开始肩关节活动度锻炼,先做钟摆样运动,随后增加运动范围、运动量和幅度。方法:①双手握一木棍,左右摇摆,尽量以健肢推动患肢外展,以增加活动范围,每次10 min,每日3次~5次。②外上方固定一弹簧拉力器,患侧手握手柄,牵拉并做环绕运动,每日3次~5次,每次至少5 min。

3 小结

肩部骨折损伤占全身骨折的比例较少,不过医疗护理工作者应重视这种损伤。应选择正确的主动治疗,术后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并给予及时、分时段、有效的康复锻炼,以提高病人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egol ka,connor pm,karunakar ma,et al.the floating shoulder:clinical and functional results [j].j bone joint surg(am),2001,83(8):11881194.

[2] 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05407.

[3] 金鸿宾.创伤学[m].天津: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432438.

[4] 卢立锦.护理干预对骨折病人术后功能锻炼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0,24(suppl 1):3637.

篇3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 循证护理 应用效果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453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306-01

循证护理的概念最早是由加拿大学者提出的,此后被广泛应用在病症护理中。股骨粗隆间骨折作为一种十分常见的老年人损伤,在治疗时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而将循证护理应用在股粗隆间骨折病人的治疗过程中,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以下是笔者的研究过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笔者对从2011年4月到2012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8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的信息进行了采集,其中年龄最大者为82岁,年龄最小者为57岁,平均年龄65.3岁,男性病人52例,女性病人36例。这88例股粗隆间骨折病人中,进行保守治疗的有36例,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18例,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34例。将这些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都为44例,对这两组病人的病情、体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采用循证护理方案;对这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计算,对其各自的平均医疗费用、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分别统计。患者满意度的评判标准为打分型的问卷调查形式,满分100分,59分及以下为不满意,60到79分为基本满意,80到100为满意。

1.3 统计学方法。对数据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处理,统计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则使用方差进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结果

在对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统计之后,得到如下结果,见表1。

表1 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统计表(n)

3 循证护理

3.1 术前护理。由于股粗隆间骨折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因此许多病人、亲属都会产生紧张、焦虑等情况,对手术的安全、是否有效过于担心。针对这种情况,相关护理人员应该在手术进行之前向股粗隆间骨折病人及其亲属进行详细说明,告知此手术的作用以及存在的风险,充分尊重病人自己的意愿,尽可能地对病人进行安抚,努力消除其紧张、恐惧情绪,使得手术能够顺利进行。

3.2 术后护理。

3.2.1 问题的提出。由于股粗隆间骨折病人平均年龄比较大,病人自身的身体素质较差、抵抗能力较弱,很可能由于长时间地躺在床上而引起泌尿系统的感染、压疮、身静脉血栓已经肢体障碍等各种症状。

3.2.2 循证支持。护理人员要对上面提到的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考虑和分析,查阅有关的

参考文献,寻找最佳的解决办法。①当病人长时间躺在床上时,很容易使得病人的局部皮肤受到压迫,影响正常的血液循环,从而导致压疮的发生,此外当局部皮肤受到挤压时,其温度会升高,从而引起该部位代谢速率的加快和耗氧量的增多,这样如果时间过长,则容易产生一些严重后果;②如果手术后患者出现肢体障碍或者肿胀疼痛等问题,则可采用冷疗的方法,这样不但可以降低局部皮肤的温度,缓解病人肿胀疼痛,而且还可以降低微血管的通透性,从而避免水肿的发生;③若股粗隆间骨折病人出现肺部感染等情况,则很可能是由于细菌的定值或者PH值改变等多种因素导致的;④据统计,股粗隆间骨折病人由于长时间卧床而引起的泌尿系统疾病占到8%左右,若出现这种情况则应该在更换病人尿管时多加小心,尽可能地减少更换次数。一般来说,只有导尿管发生堵塞或者其他损害时才可以更换,这样既可以节约医疗卫生资源,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又可以尽可能地减少换尿管给病人带来的痛苦。

3.2.3 护理干预。在手术后,要经常对患者进行肢体活动,一般来说要保证一天三次左右,每次活动5到10分钟,避免患者因长时间卧床而发生局部的肿胀;若手术后病人出现肿胀等不良症状,则应该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尽可能地缓解病人的不适症状;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保持病人空气的通畅,定期地对病人的导尿管进行检查,若出现堵塞等问题则要及时更换,嘱咐病人及其亲属对饮食加以控制,食物应以低脂性的为主,一定要保持大便的通畅。

4 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常见的损伤,病人年龄通常较大。由于老年病人自身体质弱和体抗力差等原因,导致其在手术治疗和手术康复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并发症。目前来说,尽管关于循证医学的研究较多,但对于循证护理的相关研究和应用则比较少。循证护理可以有效地针对每位病人自身的情况,对其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行之有效地解决方案,尽可能地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提升护理效果,从而提高病人及其亲属的满意度。通过上述统计结果不难发现,观察组的4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在平均医疗费用、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等方面均要比对照组低(P

参考文献

[1] 陈丹娜,杨丽娴,林丽贤等.循证护理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05):35-36

篇4

【关键词】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手术后护理

【中图分类号】R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6-104-1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骨折的常见病、多发病、骨折病,多需手术治疗(即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或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我院自2004年起对97例股骨颈骨折病人进行了62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及35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而术前、术后如何指导病人进行正确有效的功能锻炼,也给我们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对病人进行了系统的功能锻炼指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共进行股骨颈骨折手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62例及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35例,其中男52例,女45例,年龄60-86岁,平均73岁。

2护理

2.1术前护理

术前护理包括两部分内容:①向病人讲解术前功能锻炼的方法重要性及注意事项。此期功能锻炼的重要内容是提高患肢肌力,避免邻近关节僵硬。方法是进行患肢膝关节的屈伸、旋转活动,跟关节背伸和跖屈活动,以及进行患肢肌肉按摩拍打。②向病人讲解术后功能锻炼的一般程序、锻炼方法以及相关知识,使病人认识到术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从而能积极主动配合,自觉按计划进行功能锻炼。

2.2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贯穿于治疗护理的全过程。病人在术前常对手术能否成功,术后能否下地行走等有担忧心理,针对这些心理反应,护士详细介绍同病区手术成功的病人现身说法,以减轻病人对手术治疗的担忧。通常病人在术后因为担心切口裂开、出血、伤口疼痛等原因,不敢进行功能锻炼。护士除了每日了解病人的功能锻炼情况外,同时注意观察病人的心理反应、思想活动,给予解释、安慰,用鼓励性语言对病人的每一个动作给予耐心的指导和肯定,使病人树立信心,自觉地进行学习。同时做好病人家属的工作,使家属能够主动参与病人的功能锻炼,以利于病人出院后继续进行功能锻炼。组织相同疾病和手术的病人进行交流,相互介绍锻炼感受和经验,以提高锻炼效果。

2.3术后护理

2.3.1术后早期(手术当日至术后3日)进行膝和踝关节屈伸锻炼病人回病房后,抬高患肢,膝关节伸直位,同时防止患肢外旋和足跟受压。患者平卧,以利静脉回流,减轻患肢局部肿胀。在病人可以耐受的情况下,指导病人进行膝、踝关节的屈伸锻炼。先指导病人进行健侧股回头肌等长收缩动作,待病人掌握了正确的动作要领后,再进行患肢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并指导病人用人背伸和跖屈踝关节,每个动作保持5s,然后放松,重复练习,10-20次/日。

2.3.2术后中期(术后第4日至术后2周)此期锻炼的首要目的加大关节活动度,其次是肌力恢复训练[1]①术后第4-10日,进行患肢直腿抬高锻炼,病人仰卧位,收缩股回头肌,缓慢将患肢抬起,然后轻轻放下。开始时,病人由于伤口疼痛,紧张害怕等原因,不敢进行锻炼,护士站在患肢侧协助,一手握住患肢的足跟部,另一手托住患肢的窝部,协助病人伸膝位抬高患肢。反复数次后,可放手让病人自行锻炼,每日10-20次。②术后第11日至2周,进行患肢膝关节的屈伸锻炼。开始时,由护士轻轻抬起病人患肢膝关节,形成被动屈伸膝关节活动。反复数次后,可放手让病人自行锻炼,每日20-30次。

2.3.3术后晚期,出院后至术后8周①指导患者继续在床上进行髋膝关节屈伸练习,髋关节内收外旋练习,注意屈髋角度逐渐增加,但应

小结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或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治疗的有效方法,而术前、术后正确有效的功能锻炼则是提高手术疗效的重要措施。

篇5

【关键词】 骨折康复;健康教育;方法;实践

骨折患者在康复期间,极易出现情绪反应,影响疾病转归和预后。分阶段、个体化的健康教育不仅满足了病人对相关知识的需求,同时改变了病人的不良健康行为,有效缓解和消除病人的焦虑、抑郁症状,积极构建病人战胜疾病的自信心,帮助病人形成良好的行为方式,减少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从而达到促进病人康复的目的。

1 建立健康教育模式

建立整个骨折康复过程的健康教育模式,可分阶段进行健康教育,住院教育和出院教育,但健康教育的开展也要因人而异。护理人员就骨折防治知识、骨折发生的原因、机制及恢复过程,以及骨折的康复知识(如功能锻炼、假肢使用等)对病人做一全面的教育,使其在漫长的恢复期中坚持合理的功能锻炼,重建或恢复病人生活自理能力。

2 健康教育

内容针对病人的情况,功能锻炼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治疗内容之一,是促进康复、防治复发的重要手段。我院新建的功能锻炼室,购置大量综合锻炼器械,如跑步机、肩功能回旋器等。负责护士向病人讲解动静结合的重要性,并根据病人病情同主管医生一起制定一份康复锻炼计划,护士进行示教,使病人懂得锻炼方法和注意事项,消除了顾虑,锻炼变被动为主动。病人主动的锻炼对促进康复起到积极作用。

3 加强前瞻性健康教育

有文献报道,存在抑郁症状的患者普遍增加跌倒受伤的机会,而髋部骨折手术后普遍存在抑郁症状,增加相关死亡率并影响骨折受损功能的恢复。因此应与患者多做耐心、细致的沟通与交流,尤其是手术后患者,要对患者可能出现的健康问题和相关信息做预见性的健康教育指导,保证治疗与护理过程在患者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进行,最大限度减少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有效调动患者积极性,从而主动配合治疗与护理,并及时向医护人员反馈疾病进展情况,同时便于护理人员及时调整健康教育指导方案。

4 体 会

4.1 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康复病人住院适应能力和自我保健能力。这种教育为医院缩短住院日,减少医疗纠纷,降低保健治疗费用起到积极的作用。因骨折的病人病种复杂多样,各种骨折的康复不相同,根据不同的特点采取对症教育,同时协助病人进行患肢功能锻炼。如:人工股骨头置换术2周之后就可以开始扶拐康复,而脊髓损伤的病人,大多有肢体瘫痪和感觉麻木,心理上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伴随着是家属的终身照顾和护理,所以要把有关知识同时授予病人和家属。

4.2 在健康教育活动中,护士自身掌握的健康教育知识和实际业务水平,在实践中对病人的教育效果至关重要。护士只有业务理论知识能力强,才能及时、准确解答病人提出的一系列问题,才能准确指导病人的康复。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护士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对病人的教育过程中,其实也是护士学习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赵光红,任小英.病人对健康教育知识内容需求状况的调查[J].护理学杂,(7)3.

[2] 岑晓勇.骨折病人的护理护理系外科,2012.05.07.

[3] 王莉.梅景慧.健康教育在下肢骨折病人护理中的应用,2007.12.07.

篇6

【关键词】 骨折术后;康复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39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465-01

1 临床资料

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收治86例下肢骨折病人,其中男性、53例,女、33例。按骨折类型,有股骨骨折32例、髌骨骨折25例、胫腓骨骨折16例、踝骨骨折13例。均进行康复期健康指导,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2 心理护理

骨折发生后由于疼痛,活动受限,长期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患者容易紧张烦躁,护理人员应该态度和蔼,耐心地与其沟通,向患者讲解骨折的预后转归,以增强患者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增强患者战胜疼痛的自信心。对患者家属做好思想工作,使其对病人的思想转变和生活方式有准备、能够细心细致地照顾病人,避免烦燥不安或不耐烦的情绪在病人面前出现。

3 饮食护理

骨折后由于骨折组织的修复是需要合理的营养,应及时给予高热量、以及高蛋白食物。根据病人的饮食习惯灵活运用,以强筋壮骨、活血化淤、促进骨折愈合[1]。同时应注意便秘的发生,由于骨折长期卧床,肠蠕动减弱,应指导患者干稀搭配、精细搭配、荤素搭配。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粗纤维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多饮水,养成定时排便习惯。

4 并发症合并症的护理

注意观察患者末梢血运,抬高患肢以利于静脉回流,减少伤口渗血,减轻患肢肿胀疼痛。注意观察皮肤温度、感觉运动,注意有无神经损伤,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同时注意原有疾病如: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并发症及合并症的干预,对骨折转归十分关键。

5 功能锻炼的护理

功能锻炼对骨折术后的护理至关重要,及时恰当的功能锻炼,不仅可以防止肌肉萎缩、滑膜粘连、关节强直,同时功能锻炼对血运有较强的影响,可以舒筋活络,益气活血,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在进行功能锻炼时,应告知注意事项,解除思想顾虑,充分调动能动性,克服疼痛。使其自觉的进行功能锻炼,教会患者做踝关节的背伸,趾屈活动,绷腿动作,教会患者掌握免负重,部分负重,完全负重的锻炼[2]。活动应循序渐进,以不感到疲劳为宜。部分患者结合红外线照射、热水浸浴。低频电疗、磁疗等物理疗法,增进局部血液循环和代谢。功能锻炼时医护人员结合个人特点制定,肌肉收缩次数、关节屈伸角度、负重时间及强度等具体指标,并要求家属监督。

6 疼痛的护理

加强疼痛的护理,与患者交谈,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正确使用镇痛药物。恰当应用疼痛的心理疗法,可以通过听音乐谈心等方法,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使患者放松,缓解病人疼痛。疼痛病人一般是夜间疼痛加剧,鼓励病人白天多与家人沟通,应减少白天睡眠的时间,尤其是减少午睡时间,延长夜间睡眠时间[3],增进夜间睡眠质量。

7 褥疮的预防和护理

由于骨折病人术后卧床时间长,易发生褥疮,因此根据患者的病情轻重,及时采取翻身护理,仔细检查患者是否出现红肿或者颜色的改变,指导家属合理得按摩经常受压部位,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予患者气垫床,及时更换床单,保持床铺清洁,特别是女性患者卧床时间长,小便后要及时清理会阴及骶尾部,保持骶尾部干燥。

8 尿路感染的护理

由于骨折病人长期卧床且病人为了减少陪护的麻烦,饮水量少,容易出现尿路结石及尿路感染,所以针对此保持患者的每日饮水量达到标准,如有留置尿管应保持尿路清洁,进行尿路冲洗,预防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颜淑要.健康教育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中国社区医师,2012年第21期279页.

篇7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糖尿病的患者逐渐增高,而骨折合并糖尿病的人也是越来越多,手术是治疗骨折病的一种手段,糖尿病人由于长期代谢紊乱,免疫功能低下,对手术的耐受力差,围手术期易发生并发症,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使病人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我院骨科2008年10月-2010年10月共收治糖尿病合并骨折38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8例,其中男27例,女11例,年龄64-78岁,平均70.5岁,股骨干骨折11例,股骨颈骨折9例,胫腓骨折8例,肱骨骨折4例,骨肿瘤4例,锁骨骨折3例,开放性伤口1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4例,带锁髓内钉13例,糖尿病神经病变者2例,糖尿病骨病2例,首次确诊为糖尿病者8例。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患者担心自己有糖尿病又发生骨折担心术后伤口不愈合对治疗缺乏信心,患者年高体弱,患糖尿病突然外伤导致躯体运动障碍担心家庭负担,表现为压力大,情绪低落,护理措施:(1)向患者耐心解释,正确对待手术,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2)对于经济条件有限者,讲解手术治疗的意义,使患者尽快手术;(3)对患者的疑问耐心解答与患者进行交流,取得信任,帮助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2.2 骨科疾病护理

2.2.1 术前护理 (1)有效止痛,减轻病人痛苦;(2)观察患肢皮肤颜色,动脉搏动情况,足趾指端血运情况。

2.2.2 术后护理 (1)抬高患肢,有利于静脉回流,指导病人做足部主动与被动运动,防止静脉血栓发生;(2)高龄糖尿病病人组织营养缺乏,术后制动时间长,要经常按摩以防压疮。(3)病人抵抗差,术后伤口容易感染及不愈合,注意无菌操作。

2.3 血糖控制

2.3.1 术前各种应激因素的存在容易导致血糖增高,同时饮食减少的影响,有时出现低血糖,血糖值波动较大,因此监测血糖,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10mmol/L时进行手术。

2.3.2 血糖控制好,可以减少术后感染的机会,降低并发症的发生,而骨折病人由于疼痛造成的应急反应,血糖会普遍增高,需要对患者三餐前和餐后血糖进行检测,如用胰岛素治疗就要调整胰岛素的用量,让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2.4 饮食护理

糖尿病一日三餐,三餐要实时定量,围手术期的患者一定保证病人充足的营养供给,使血糖控制在许可范围内,不能正常进食者可静脉营养,避免营养不良造成伤口不愈合。

2.5 糖尿病合并发症的护理

高龄糖尿病病人合并心脑肾病变者多,本组并发症者17例,加强心脑肾病的保护可以减少围手术期的发生,护理措施:①注意出血:凝血功能的监测,防止血栓形成,②保持病房清洁,空气流通。③观察血运,动脉搏动及色泽,皮肤弹性。④观察伤口有无渗出及出血情况,切口有无红肿。⑤加强口腔护理。⑥鼓励患者多做深呼吸,扩胸运动,有效的咳痰,以防肺部感染。

3 结果

本组38例围手术期发生呼吸道感染2例,伤口感染2例,血糖控制不良1例,病人均能积极配合治疗,伤口甲级愈合。

4 小结

骨科高龄合并糖尿病病人营养差,免疫力低下,容易发生并发症围手术期通过饮食护理,呼吸道护理,骨科疾病的护理,使病人顺利度过围手术期。

参考文献:

[1] 陈廖斌,顾洁夫,王华多,足 被动对下肢静脉回流的影响,中华骨科杂志,2009.21(31):145-147.

[2] 陈亚庆,舒红文,骆玉秋,社区糖尿病病人饮食治疗现状调查,护理研究;2004.17(3A):268.

篇8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舒适护理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模式,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通过护理活动和舒适的研究,使人在生理、心理、灵性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1]。骨科手术与其他外科手术比较,创伤小,出血多,手术时间长,术后功能恢复较慢[2] 。做好手术前后的舒适护理及有效的功能锻炼,对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关节功能的早日恢复起重要作用。2004年7月~2006年7月对242例下肢骨折病人进行舒适护理,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下肢骨折病人242例,男118例,女124例,年龄6~89岁,股骨骨折72例,胫腓骨骨折106例,膑骨骨折14例,踝骨骨折18例,足部骨折32例,其中复合伤85例。

2方法

2.1舒适护理

2.1.1心理护理:下肢骨折往往是突然的意外伤害,因伤痛和功能障碍,影响病人的生活、运动、学习及工作,给病人心理带来痛苦和心理压力。为此,对病人应热情接待,主动用关切的语言与病人交谈,鼓励病人说出心理感受,并根据病人需要提供疾病的信息,做好病人的术前宣教,病人应注意事项,手术康复时间、程序,对病人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给与心理疏导,鼓励病人及家属制定护理计划,及时发现了解病人的所需,并加以解决,鼓励其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工作。

2.1.2的舒适护理:下肢骨折病人的肢体应保持在功能位置,股骨骨折的病人需要做髋关节置换或股骨头置换时,术后恢复期患肢外展20~30度,呈中立位,嘱病人患肢不要做盘腿动作,睡觉时不要侧卧。病人翻身时应在两腿之间放置软枕,以防患肢内收,必要时穿矫正鞋。对于保守治疗进行骨牵引的病人,要向其解释牵引的原理和方法,告知牵引重量是根据病情决定的,不可随意增减,不可随意提捶及取消牵引,注意保持有效性。小腿骨折的病人应适当屈膝,腿下用抬高枕垫起,以保持下肢抬高,促进血液循环。打石膏的病人应以健侧卧位与平卧位交替,协助活动不方便病人翻身,减少其身体不舒适感。

2.1.3功能恢复的舒适护理:向病人及家属说明术后功能锻炼的目的、方法,让病人愉快地接受锻炼,以不增加病人的痛苦为前提。要使每个病人都明确加强康复期功能锻炼,是手术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可防止肌肉废用性萎缩,关节僵直,又可防治老年病人肢体深静脉血栓形成。但由于病人心理惧怕和对疼痛的敏感,往往不愿意早期负重及功能训练,结果导致骨折延迟愈合,肢体僵硬或强直,这尤其多见于股骨骨折的病人,而在小腿术后易形成医源性垂足。因此,早期鼓励病人作足背屈伸训练尤为重要,护士应指导病人术后第一天主动进行下肢肌肉收缩和舒张运动。教会病人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踝关节背伸及跖屈及伸屈足趾运动。做好患肢抬高练习,股骨骨折的病人可借助静脉泵及CPM机进行康复,以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及关节功能的恢复。检查股四头肌锻炼方法是否正确,可让病人把手放在膝关节上方,感觉到髌骨向上随肌肉收缩而移动,原则上骨折上、下关节不活动,身体其它部位均应进行正常活动。一般2周开始练习关节活动,逐渐增加活动范围和强度,以病人不感到疲劳、疼痛为宜。负重应根据骨折愈合的进展情况,逐步以部分负重过渡到完全负重。只有临床和X线都证实骨折已愈合时才能完全负重。

3讨论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