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初中教学课件8篇

时间:2024-03-19 10:45:0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初中教学课件,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初中教学课件

篇1

1.使学生了解长江的源流概况,清楚长江的源地、入海口、年径流量和流域面积,知道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我国的第一大河。

2.使学生知道长江的主要支流及长江流经的省、直辖市、自治区;明确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

3.使学生了解长江在水能、灌溉及航运方面的巨大作用,认识到这条“黄金水道”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4.使学生认识长江洪涝灾害发生的危害性,分析长江洪涝灾害的成因,并提出治理措施。

5.通过分析长江洪涝灾害的成因及其治理,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在介绍“三峡水利工程”时,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

知识结构:

本节教材分为四部分,包括“中国第一大河”、“巨大的水能”、“防洪与灌溉”和“黄金水道”。其中“中国第一大河”这一框题介绍长江的长度、年径流量及流域面积,通过详实的数据证实长江不愧是我国第一大河,也是世界上一条重要河流。“巨大的水能”一标题分析了长江水能丰富的重要原因之一落差巨大,并明确了长江水能最丰富的地段以及在长江干流上重要的两座水电站“葛洲坝水利枢纽”与“三峡工程”。“防洪与灌溉”一标题分析了长江洪涝灾害的发生、形成的原因及治理的办法。“黄金水道”一标题分析了长江在航运方面的优越自然条件,介绍了长江在我国内河航运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重点和难点:

重点:长江的源流状况;流经的省、直辖市、自治区;上中下游的划分;长江在水能、灌溉和航运方面的作用。

难点:长江水能巨大的原因;长江洪涝灾害的成因。

教法建议

长江是我国最重要的河流,是我国第一大河。在介绍河流概况时可以借助影像资料,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活动。

例如新课的引入,可以结合本节最开始摘录的《长江之歌》,配上音乐和长江的录像,展现长江雄浑、波涛汹涌、奔流入海、一泻千里的气势,给学生最直观的印象。在介绍长江水能资源时,可以播放长江主要峡谷地段水流湍急的影片,让学生认识到长江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地区。关于长江洪涝灾害给当地带来的严重影响,可以让学生观看1998年抗洪的记录片,认识到洪灾给人民带来得灾难和损失。在其他的内容的讲解上还可适当插入影像资料。

在介绍长江流域概况时一定要充分利用《长江流域水系图》,加强读图识图,让学生学会阅读水系图的方法,找源头及入海口、流经的省区、主要支流、河流分段的界限等等;学会阅读长江干流剖面图,明确长江从源头到入海口落差巨大,能分析出巨大的落差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教学过程

[导入]前面我们了解了我国河流和湖泊的基本情况,今天我们就来学国的第一大河——长江。

[提问]学习一条河流,应该知道它的哪些情况呢?

[学生回答]略

[讲解]学习一条河流的一般思路,包括三个部分:

1、河流概况:发源地、流经地、注入地、长度、流域面积、流量的大小与变化情况、主要支流及分段

2、各河流的主要特征

3、人河关系:河流对人类产生的有利和不利影响以及人类开发利用和治理保护具体措施

[转折]下边我们就按照这种思路,来了解一下长江的概况。

[板书]一、长江概况

[活动]请同学们读“长江流域水系图”,完成以下要求:

① 结合中国政区图,找出长江的发源地、流经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以及注入的海洋。

② 找出长江的主要支流(分为北部支流和南部支流),并画出长江干支流的示意图。

③ 找出长江各河段的分界点(宜昌和湖口),看看它们在哪个省(湖北和江西)。

[教师小结]

发源地:青海的唐古拉山

篇2

1.通过本章的引言,使学生初步了解本章所研究的问题是集合与简易逻辑的有关知识,并认识到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离不开集合与逻辑的知识。

2.在小学与初中的基础上,结合实例,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并知道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3.从集合及其元素的概念出发,初步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

二、内容分析

1.集合是中学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在小学数学中,就渗透了集合的初步概念,到了初中,更进一步应用集合的语言表述一些问题。例如,在代数中用到的有数集、解集等;在几何中用到的有点集。至于逻辑,可以说,从开始学习数学就离不开对逻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基本的逻辑知识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也是认识问题、研究问题不可缺少的工具。这些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学习本章的意义,也是本章学习的基础。

把集合的初步知识与简易逻辑知识安排在高中数学的最开始,是因为在高中数学中,这些知识与其他内容有着密切联系,它们是学习、掌握和使用数学语言的基础。例如,下一章讲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就离不开集合与逻辑。

2.1.1节首先从初中代数与几何涉及的集合实例入手,引出集合与集合的元素的概念,并且结合实例对集合的概念作了说明。然后,介绍了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包括列举法、描述法,还给出了画图表示集合的例子。

3.这节课主要学习全章的引言和集合的基本概念。学习引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学习本章的意义。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集合的基本概念。

4.在初中几何中,点、直线、平面等概念都是原始的、不定义的概念,类似地,集合则是集合论中的原始的、不定义的概念。在开始接触集合的概念时,主要还是通过实例,对概念有一个初步认识。教科书给出的“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也简称集。”这句话,只是对集合概念的描述性说明。

三、教学过程

提出问题:

教科书引言所给的问题。

组织讨论:

为什么“回答有20名同学参赛”不一定对,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归纳总结:

1.可能有的同学两次运动会都参加了,因此,不能简单地用加法解决这个问题.

2.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以前我们解一个问题,通常是先用代数式表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再进一步求解,也就是先用数学语言描述它,把它数学化。这个问题与我们过去学过的问题不同,是属于与集合有关的问题,因此需要先用集合的语言描述它,完全解决问题,还需要更多的集合与逻辑的知识,这就是本章将要学习的内容了。

新课讲解:

1.集合的概念:(具体举例后,进行描述性定义)

(1)某种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简称集。

(2)元素: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3)集合中的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a是集合A的元素,称a属于集合A,记作a∈A;

a不是集合A的元素,称a不属于集合A,记作。

例如,设B={1,2,3,4,5},那么5∈B,

注:集合、元素概念是数学中的原始概念,可以结合实例理解它们所描述的整体与个体的关系,同时,应着重从以下三个元素的属性,来把握集合及其元素的确切含义。

①确定性: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即给定一个集合,任何一个对象是不是这个集合的元素也就确定了。

例如,像“我国的小河流”、“年轻人”、“接近零的数”等都不能组成一个集合。

②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是互异的,即集合中的元素是没有重复的。

此外,集合还有无序性,即集合中的元素无顺序。

例如,集合{1,2},与集合{2,1}表示同一集合。

2.常用的数集及其记法:

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通常简称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表示成或;

全体整数的集合通常简称整数集,记作Z;

全体有理数的集合通常简称有理数集,记作Q;

全体实数的集合通常简称实数集,记作R。

注:①自然数集与非负整数集是相同的,就是说,自然数集包括数0,这与小学和初中学习的可能有所不同;

②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也就是正整数集,表示成或。其它数集内排除0的集,也是这样表示,例如,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表示成或。负整数集、正有理数集、正实数集等,没有专门的记法。

课堂练习:

教科书1.1节第一个练习第1题。

归纳总结:

1.集合及其元素是数学中的原始概念,只能作描述性定义。学习时应结合实例弄清其含义。

2.集合中元素的特性中,确定性可以用于判定某些对象是否是给定集合的元素,互异性可用于简化集合的表示,无序性可以用于判定集合间的关系(如后面要学习的包含或相等关系等)。

篇3

【学生分析】

大部分学生思维活跃,肯钻、肯想、敢说、敢问,对立体图形认识有一定知识积累,有探究、合作等学习方法积累,促进学生知识深化和延伸尤为重要。

【设计思路】

将电视娱乐节目的形式植入数学课堂,体现用活教材激活课堂的理念思想,方法教学成为主导,指导学习方向,复习活动贯穿课前、课中,采用分组竞赛、分组合作的形式,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下理解本课重点,疏通并构建知识网络,掌握复习方法。

【课前准备】

每组据分工专门研究一个立体图形的特征,整理出3个有关的涵盖面宽,较富挑战性的,主要针对基础知识的问题。同时,据猜测准备好别组涉及问题的答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进一步识记各图形特征,掌握不同图

形之间的异同,学会观察体会几何图形间的联系和区别。

2、能力目标:通过小组竞赛合作整理知识框架,提高学习的系统性,培养学生回忆、质疑、梳理、归纳、总结等自主复习整理的意识和方法以及能力,同时也加强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目标:利用几何图形的美,增进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复习方法自主构建的尝试,激发学生自信心,渗透事物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重难点】

教学重点

沟通各图形内在联系,培养学生主动整理知识的意识,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复习整理方法。

教学难点

描述几何图形特征的语言的准确性训练,以及知识延伸,进一步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构建几何图形的简单知识网络,感知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密切联系。

1、完善几何图形知识图:

师:除了平面图形,你觉得还有哪类图形?(立体图形)

2、感知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密切联系。

师:这是一个平面图形还是立体图形?

师:从它的表面上,你观察到哪些平面图形?

3、强调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区别。

(1)试一试:把下列几何图形分类?

(2)你感觉二者的区别主要是什么?师举例说明。

强调:各部分是否在同一平面、、、、、

二、展开复习活动,自主系统整理,感知立体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联系。

(1)梳理五种立体图形的基本构成,加强和生活联系。

1、出示五种立体图形。

(1)忆一忆:你认识这些几何体吗?说名称

(2)畅所欲言:举出日常生活中和它们类似的物体。

(小组比赛,看谁说得多,让学生感觉正是这些基本图形构成我们生活的空间)

(3)议一议,认真观察,识记图形。

出示情景图:图中你熟悉的物体类似于哪些图形?

2、说出各立体图形各部分名称,各字母表示什么?

3、立体图形分类

师:分两类,怎么分?为什么?

(二)主动回忆,梳理知识。

1、谈话引入:关于我们要复习的知识你想留下深刻清晰的印象吗?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个复习的好方法。

2、出示复习方法:

关于要复习的知识(1)我已知道什么?(2)你想怎样去整理它?(3)怎样得到更多、更好的整理方法?(4)动手检测自己,(5)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3、据复习方法依次展开活动

(1)关于立体图形,我已知道了什么?

以电视节目“开心辞典”和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

每组提出关于本组研究内容的三个问题,其他组回答,教师宣布好比赛规则,充当裁判和记分员。

(2)你想怎样去整理?

①师引导给出学生整理的方法。

a:正方体、长方体在一块儿整理......

b:找相同点、不同点

c:据构成名称分层分类对比整理。

②小组合作:尝试整理正、长方体的特点

③实物展台展示学生成果

④师课件演示整理结果:正、长方体的特征

⑤按上述复习整理方法自主整理圆柱、圆锥、球的特征,先独立整理,再小组交流,展台展示学生不同方法的成果,教师课件演示。

三、知识检测,形成反馈

1、一组判断题

(1)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六个面,而且六个面都相等。

(2)长方体的三条棱就是它的长,宽,高。

(3)上下两个底面是圆形且相等的形体一定是圆柱。

(4)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正方形,那么它的底面周长和高一定相等。

(5)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只有一条垂线段。

(6)从圆柱体的上底面到下底面的任何一条连线都是这个圆柱的高。

(7)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48厘米,它的每条棱长是8厘米。

2、一组填空题

(1)把一个边长31.4厘米的正方形铁皮卷成一个圆筒,这个圆筒 的底面周长是( )厘米,高是( )厘米。

(2)把一个长94.2米,宽31.4米的长方形铁皮卷成一个圆筒,这个圆筒的底面周长是( )米,高是( )米。

3、抢答游戏:师说出一些特征,学生随时猜几何图形的名称

四、巩固延伸,再次加强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联系。

1、点、线、面、体的形成联系。

师:观察三幅运动的图片,可看成什么几何图形在运动?

师:他们的运动又形成了什么几何图形?

2、这些立体图形是由哪个平面图形旋转而成?

五、总结:我们周围充满着数学,智慧的人塑造了各种几何美,数学几何美又经常装点我们的生活。

师:你有哪些收获?(知识方面、方法方面)

六、温馨提醒:作业

感受几何构图之美,学会运用复习方法。

1、①先欣赏平面图形组成的图案

②作业一:用平面图形设计一幅美丽的图案,配解说词。

2、①先欣赏各国建筑物

②作业二:用立体图形设计一个美丽的建筑物,配上解说词。(给小动物设计家也行,渗透关爱思想教育)

篇4

Abstract: Using the multimedia teaching course-software in middle school Music teaching has become a hot topic in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middle school Music teaching. It is good for the Arts education of the students, and provides a brand new Music learning method for the students because it is audiovisual and interactive. The thesis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teaching course-software in middle school Music teaching.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素质教育;音乐课教学

Key words: multimedia teaching course-software; quality education;music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4-0139-01

1初中音乐课教学现状和多媒体课件教学的重要性

如何巧妙地引导学生喜欢音乐课,进行初中音乐课教学内容改革很重要,首先要做的是让音乐课吸引学生,新课改如火如荼进行的今天,音乐课堂应该说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音乐的本体没有大的变化,我们的音乐教师必须要再学习,通过各式各样的方式丰富教学设计、手段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是音乐新课改的重要理念之一,“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也是音乐课程的目标之一[1]。比如传统的唱歌课上,老师要求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识谱、背唱歌曲;学生学会歌曲后唱给老师听,缺点是显而易见的[2]。再比如音乐鉴赏课,那么多流派以及音乐作品以及人物和创作环境等,光靠音乐教师枯燥的讲授是很难吸引学生的眼球,那么如何把课堂时间有效地用于教学,又如何使学生尽快地找到感觉呢?多媒体技术发展可以为我们提供明确的答案,那就是在音乐课堂上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教学。多媒体课件教学掌握好了应该是新课程的教学中的利器,使我们教师注重了和学生的交流和互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只有经常进行信息的交流,才能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在音乐课教学中,信息、情感的交流,就是在课堂上,一方面,教师传授新的知识,另一方面,学生也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感受及时地反馈给教师。这样,才能营造一种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更轻松、更快乐地学习,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2多媒体课件制作的环节

到目前为止,人民音乐教育版的配套课件只是一个大框架的课件,资料方面不够丰富,要想每节课都有一个内容丰富的课件,教师要在课后下很大工夫搜集素材,所以说,适合每一节课的教学课件到目前还是没有的,这种情况的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得。一是初中音乐课教学改革后的内容多样而且很多学校设备还没有达到统一,所以课件的制作很难达到全面推广。二是音乐课的多媒体教学受到教师个人因素影响,选取的内容和题材、侧重点以及多媒体技术不同,没有统一标准,所以很难让音乐课教师互相认同。三是课堂内容可随意搭配选择,所以,授课者的教师只能自己动手,借助现有的软件做一些初级的、适合于本节课使用的多媒体教学软件,这样可以做到有针对性,根据学生的情况和初中音乐课教学的特点来制定课件内容,多媒体课件制作我们应先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 素材和资料的收集多媒体课件选材非常重要,好的选材在教学效果上将是事半功倍。在多媒体教学时,用流动的画面来体现教学意图。创设出绚丽多彩、声情并茂的环境,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及享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特别是作为非主课的音乐课,兴趣更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比如讲到民歌欣赏课的时候我制作的课件内容会介绍各种民族的服饰、地域分布、风俗以及民间故事等等。给学生感觉就像身临其境一般,很快就引起了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注意力,这样为后面的民歌部分的欣赏打下坚实基础。初中学生正值青春年华,他们喜欢流行的,时尚前卫的音乐。因此,在课件选材上适当地加入流行音乐的元素是必要的。

2.2 利用多媒体平台的技术音乐课件制作,是现代课堂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每个音乐教师必备的教学基本功。教师首先要能熟练地掌握、操作电脑;其次要会运用软件、制作课件。多媒体教学不仅包括图像、声音等视听技术,还有许多其他技术成份,如文字的输入与排版用的Word、幻灯片的制作与放映、教师应当掌握的软件等;互联网的搜索功能强大,对我们课件制作资料的收集大有帮助。现在还有很多关于音乐制作的软件,这些软件大大方便了我们的教学。只要我们掌握了上述技能,我们就能够在互联网上搜索到我们所需要的精彩的音乐资料,就能够巧妙地利用音乐资料和相关的音乐制作软件,经过精心地选择、编辑、合成,制作成符合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的一个个多媒体课件,进而,把它们巧妙地组织到音乐课的教学之中,这样,音乐课就成了声、像、情并茂的富有魅力的课[3]。

3 存在的问题和有待于解决的问题

3.1 教学设备的更新学校的教学设备也得跟着时展及时进行更新,教学设备包括音乐教室和投影,幕布以及教具等属于学校的硬件,受经费制约很多学校没有及时更新教学设备导致教师有能力、有想法但受到客观条件制约。希望各级教育局以及学校能够重视这些方面的问题。

3.2 教师的计算机水平和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的提高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和使用,要求教师能熟练地运用多种软件,包括文档输入管理、音像剪辑和播放、图片整理、动画片制作、幻灯片设计等,这种要求对我们大多数的一线的音乐教师来说是比较难的。所以通过集中培训计算机水平来提高多媒体课件制作对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非常重要。多媒体技术更新速度非常快,每天都有大量的新方法、新软件问世,所以通过不断学习才能提高制作课件的水平。

3.3 统一多媒体优秀课件的推广工作 我们建议教育职能部门应该定期组织优秀中学音乐课件评比,同时可以集中部分有能力的教师,每人负责一项具体内容,经过认真的综合整理后在教研组里推广,其他的老师只需会使用就可以了。这种做法的好处是既提高了备课效率又可以提高制作水平和效果,更重要是课件的标准统一便于把课件推广到中学音乐教师中去。

总之,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不仅为教育革新提供了先进的手段,更促使我们重新深刻地认识音乐教育的含义,有利于音乐教育工作者构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温静.声乐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重要性[J].艺术教育,2007(3).

篇5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课件 音乐课堂

初中音乐课教学现状和多媒体课件教学的重要性如何巧妙地引导学生喜欢音乐课,进行初中音乐课教学内容改革很重要,首先要做的是让音乐课吸引学生,新课改如火如荼进行的今天,音乐课堂应该说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音乐的本体没有大的变化,我们的音乐教师必须要再学习,通过各式各样的方式丰富教学设计、手段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

音乐,作为美育教学中的一门学科,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学生通过音乐课。不但能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技巧,促使他们热爱祖国的音乐艺术,熟悉民间音乐,了解国外音乐,增强对音乐的感受力和审美力,而且还能发展学生智力(包括观察力、思考力、记忆力和想象力),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嗓音的保护和转换他们大脑的兴奋中心,使学生紧张的学习生活得到适当的调节,促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育,营造一种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更轻松、更快乐地学习,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是音乐新课改的重要理念之一,“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也是音乐课程的目标之一。比如传统的唱歌课上,老师要求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识谱、背唱歌曲:学生学会歌曲后唱给老师听,缺点是显而易见的。再比如音乐鉴赏课,那么多流派以及音乐作品以及人物和创作环境等,光靠音乐教师枯燥的讲授是很难吸引学生的眼球,那么如何把课堂时间有效地用于教学,又如何使学生尽快地找到感觉呢?多媒体技术发展可以为我们提供明确的答案,那就是在音乐课堂上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教学。多媒体课件教学掌握好了应该是新课程的教学中的利器,使我们教师注重了和学生的交流和互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只有经常进行信息的交流,才能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在音乐课教学中,信息、情感的交流,就是在课堂上,一方面,教师传授新的知识,另一方面,学生也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感受及时地反馈给教师。多媒体教学在音乐课上的应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听觉与视觉的结合,既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容量,又丰富了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了,课堂氛围很好。教师要注意做好充分的资料收休和整理工作,充分发挥好现代媒体教学的功用,以优质的音乐感染、感动每一个学生。音乐课中还可以加入才艺表演可以利用每节课的3―5分钟,请一名同学,进行才艺表演,形式自主决定,可以伴随着奏音乐唱一首歌,可以跳一段舞蹈,没有艺术特长的同学也可以自主展示,宗旨是将你最好一面展示出来,借音乐课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小小舞台。之后同学们进行点评,寻找他们各自身上的闪光点,并予以评价。同时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作。提高学生音乐表现力、创造力初中音乐课程中的音乐创作,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因此,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天性,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努力创设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内容、形式和情景,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发挥想象力,培养创造意识,发展音乐兴趣,提高在实践中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能力,从而实现由“知识本位”向“人的发展为主”的飞跃,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多媒体课件制作的环节到目前为止,人民音乐教育版的配套课件只是一个大框架的课件,资料方面不够丰富,要想每节课都有一个内容丰富的课件,教师要在课后下很大工夫搜集素材,所以说,适合每一节课的教学课件到目前还是没有的,这种情况的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得。根据学生的情况和初中音乐课教学的特点来制定课件内容。

素材和资料的收集多媒体课件选材非常重要,好的选材在教学效果上将是事半功倍。在多媒体教学时,用流动的画面来体现教学意图。创设出绚丽多彩、声情并茂的环境,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及享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特别是作为非主课的音乐课,兴趣更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比如讲到民歌欣赏课的时候我制作的课件内容会介绍各种民族的服饰、地域分布、风俗以及民间故事等等。给学生感觉就像身临其境一般,很快就引起了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注意力,这样为后面的民歌部分的欣赏打下坚实基础。初中学生正值青春年华,他们喜欢流行的,时尚前卫的音乐。因此,在课件选材上适当地加入流行音乐的元素是必要的。

利用多媒体平台的技术音乐课件制作,是现代课堂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每个音乐教师必备的教学基本功。教师首先要能熟练地掌握、操作电脑;其次要会运用软件、制作课件。多媒体教学不仅包括图像、声音等视听技术,还有许多其他技术成份,如文字的输入与排版用的Word、幻灯片的制作与放映、教师应当掌握的软件等;互联网的搜索功能强大,对我们课件制作资料的收集大有帮助。现在还有很多关于音乐制作的软件,这些软件大大方便了我们的教学。只要我们掌握了上述技能,我们就能够在互联网上搜索到我们所需要的精彩的音乐资料,就能够巧妙地利用音乐资料和相关的音乐制作软件,经过精心地选择、编辑、合成,制作成符合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的一个个多媒体课件,进而,把它们巧妙地组织到音乐课的教学之中,这样,音乐课就成了声、像、情并茂的富有魅力的课堂。

篇6

然而在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得到很好发挥的同时,有不少教师过分崇拜和依赖多媒体教学,使多媒体教学走进了一个误区。以下是本人的一些看法:

一、要处理好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的关系

(一)、充分发挥粉笔板书的作用

传统媒体包括文字媒体和语言媒体两大部分,它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就算在现代化的今天,它的许多优点也是现代化媒体无法替代的。有些教师存在这样的一种误解,认为使用了多媒体设备就不再需要粉笔和黑板这些古老的教学设备了。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的重要内容在银幕上显示了就算,而一节课下来黑板上一个字也没写。这样的物理课的教学效果将会是:学生就好像看电影一样对这节课的内容的印象很模糊,尤其是基础较差的学生更难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的教学效果肯定是不理想的。但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在不同的环节对不同媒体进行适当的选择和整合,把它们各自的优点都发挥出来,那样的教学效果就截然不同了。因为在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传统板书可以发挥到以下几方面的功能:有助于学生掌握教学内容,调节教学进程,克服实物直观的局限性,此外,板书还有示范作用。

例如,学生在学习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教师在讲授光的折射规律的特点有哪些时,首先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出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这三者是否在同一平面,折射角与入射角是否相等,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光从水中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变化情况,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否可逆等并把它们的关系板书出来,然后再让学生去归纳总结光的折射规律。这样的教学才会使学生对知识有较深刻的理解,同时还可以以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二)、充分发挥语言媒体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某些教师过分追求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想要把整节课的教学全过程都编入课件里,就连教师所要说的一句话都预先制成课件,然后用课件代替教师进行教学。以为使用多媒体课件越多就代表那节课的教学质量越高,而忽视了教师临时的、随机的口语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将教材的内容按照学生实际认知情况重新加以组织改造,并用准确、生动、富于启发性的语言表达出来,以便学生理解和接受,教师的教学语言制约着教学质量的高低。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让多媒体课件代替教师的作用。

二、要处理好多计算机的模拟实验与物理实验的关系

实验是物理学发生和发展的科学基础,是检验物理理论的唯一标准。模拟实验再逼真也不是真实的,学生必须通过大量的实物实验才能建立起对物理现象的真正理解和对物理规律的信服。模拟实验的作用应当定位在和板书、挂图相同的地位上,增进形成对客观现象的正确认识的辅助工具,而不是教学的唯一手段,更不是目的。如果物理实验完全被计算机模拟实验代替,也会使原来丰富多彩的物理课堂变得暗淡无味,对我们现在所推行的素质教育的发展也是较为不利的。这样只会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只会考试,而缺乏观察能力、创造能力、分析归纳能力的学生。笔者认为:对于在现有条件下可开设和进行的实验一定要开设。而对于实验过程中可观性不强的环节可再用多媒体仿真实验进行重播和放慢播放,从而增强实验可观性。这样把两者结合起来可以增加学生对整个实验过程的认识和理解。

三、多媒体课件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使用多媒体课件的特点之一是授课速度快、课堂容量大。而有些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授课时,只追求授课的速度和课堂的容量,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要求全面考虑到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也就是要真正体现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策略。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创设的源于生活实际的问题情景时,所而对的学习对象是具有不同认知和兴趣水平、不同学习动机的学习群体,对知识的接受速度和思维能力是有限的,对新知识的认识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如果我们只是追求授课的速度和课堂容量,而忽视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教学效果不但得不到提高,反而会大大降低。那我们怎样做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率呢?本人认为:首先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另外还要清楚知识的难易程度,根据这两个主要因素去决定知识讲授的速度。对于难于理解的内容应放慢讲解。

四、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要重点突出。

篇7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 课件 应用研究

当前,新课改已经深入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再也不像传统的应试教学那样只偏重于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忽视对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教学以学生为本,以素质教育为目的,然而部分老师对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做了片面的理解,总以为现在的新课程教学不再注重考试,考试也不要看学生成绩了。事实上,新课程教学并不放松对学生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是在传授知识与技能的时候需要运用合理的教学手段,需要让学生学会学习,体验知识的获取过程,并在知识获取的过程中培养他们正确的情感,以及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某些老师认为,现在不许补课,也不能大题量地进行训练,学生的成绩是无法得到保证的。如此种种的错误思想,其根源就是忽视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授课,尤其是应用课件进行物理教学,对促进物理教学效率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我对引进课件到物理课堂进行教学做了一些研究。

一、物理课件的认识

教学课件集图形、音乐、文本、动画于一体,能够与计算机交互控制技术有机地融合,从而完成教学的演示。它不仅能重复使用,而且能根据需要进行修正与更新。多媒体技术体现了当今教育技术的发展的最主要的特点,它综合处理与控制,便捷的人机交互操作,以及强大的模拟现实的能力和信息储备、检索能力,使教学的时空不再局限于教室了,同时也为师生的情感交流、信息交流提供了重要的手段。

二、物理课件制作的侧重点

课件不是万能的,也不能到处乱用,确实需要的时候,就应该制作好,应用好。毕竟,它的模拟的画面,是虚幻的,不是真实的。一般说来,下列几种情况需要制作课件来进行辅助教学。

1.选择理论性强,而用教学语言很难描述的,黑板又很难表述的关键知识点,采用课件教学,就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分子的运动、电路中的电流,等等。它很微观,学生看不见摸不着,应用课件进行辅助教学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很危险的实验,比如,人的触电,可以制作课件给予讲解。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而且能增强教学效果。

2.根据教学情况的实际需要,有目标、有计划、有选择地将基础知识、典型题类制作成课件。比如,对某一物理单元的复习,我们可以制作课件,将本单元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概况总结出来,或者将本单元的知识与其他单元的知识纵向的联系起来复习。这样远比教师利用黑板板书来的快捷,而且能使学生更好地整理、掌握本单元的知识。

3.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建各种场景。利用课件,可以为物理教学创建各种场景,而且绘声绘色、图文并茂,给学生以真实的、逼真的场景,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激发。比如,在学习物态变化的时候,可以演示下雪、下雨的天气,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

三、课件的教学作用

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的教学作用是巨大的。新课程提倡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还要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学生能不能积极地投身到自主的学习活动中去,有没有毅力开展各种探究学习活动,关键取决于学生对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如果学生对物理学习没有兴趣,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不能取得效果的。因为,学生根本不想看,不想听,也不想做。利用课件进行物理辅助教学,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比如,在学习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知识的时候,我们可以制作课件,让学生看到滚滚东去的长江水,听到黄河奔腾的咆哮声以及宏伟壮观的三峡大坝。很少有学生能看到大型的水电站,但学生能通过课件认识到水电站的运转过程。这样的教学情景,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机械能相互转化的原理,而且能使学生产生保护水资源的意识。课件可以向学生提供声、光、电的多种信息,使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多彩,优化了教学气氛,学生置身于多彩缤纷的教学环境里,学习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物理教学的效率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2.提供感性的教学材料。课件能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场景,也能为学生展现很多感性材料,便于学生理解物理原理。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欠发达,需要老师在教学中提供更多的感性材料,课件在这方面可谓大有作为。比如,在学习浮力应用知识的时候,可以利用课件播放气象气球的升空,潜艇在水中自由的上浮、下沉,农民利用盐水进行种子的筛选等的视频。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而且有效地调动他们思考物理问题的积极性,促进了教学效果的增强。

3.模拟物理实验。物理教学离不开实验,物理知识与原理也来源于生活实践。然而,由于受条件的限制,很多实验是无法实现的。比如,电磁场、电流的形成、原子弹爆炸,等等。教学的时候可以利用课件,让学生看到逼真的视频,同样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教学效果。课件远比老师用粉笔在黑板上画画的效果好多了。

四、合理使用课件

篇8

【关键词】初中数学 CAI辅助教学 合理安排 优化课堂

CAI辅助教学,是技术发展的结果,也是现代教育的最主要辅助手段,它以大信息量,简单易行受到广大老师的欢迎,现在,在我国大多数中小学已经基本实现了多媒体配备,教师在使用CAI辅助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恰当使用这一全新的技术,如何让CAI以最佳效果服务于课堂教学,已成为老师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在CAI技术的现实使用中,存在着很多新的条件下所产生的问题,教师们在使用这一技术进行教学的时候,要注意合理安排,认真准备,争取实现CAI辅助教学效果的最大化,争取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传统教学由于教学手段简单,教学模式单一,教师的教学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教师追求教学中教师讲解最简练,最清楚,然而,无论怎么讲,总有一部分问题是一部分学生所不能解决的,听懂的学生反复听,听不懂的学生也是一遍遍重复着听不懂的现实状态,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上课时以学生的学习和掌握为中心,以学生的互动和自主质疑,自主解疑为主要形式,要求老师在教学中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然而,这一目标的实现是以教学活动中教学程序的拖沓为代价的,也就是说,要是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重要的课堂组织模式,势必造成课程进度缓慢,因此一直以来教师们在学生主动探究,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中主意不定,左右摇摆。CAI技术的引入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无可替代的教学手段,教师不再因学生自由讨论而落下教学进度,因为CAI技术方便快捷,教师可以在短时间内找到大量信息展示给学生,而且直观的展示学生更容易了解,更容易通过CAI辅助手段理解复杂的讲解和语言表述不清的问题。然而,CAI技术并不是万能的,在实际使用中存在着很多问题,有过度使用CAI,由过去的教师满堂灌变成了今天的机器满堂灌,CAI过度使用导致学生跟不上节奏,掌握不熟练的问题,也有CAI技术使用不当,教学辅助手段制约老师课程安排的问题,还有为了使用而使用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如何在教学中恰当安排,如何在课件制作方面设计良好的课件,如何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都成为新的教学手段使用过程中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CAI辅助教学首先需要好的课件材料,教师要在上课前精心准备,对手头的材料认真筛选,争取做到充分了解教学内容,充分掌握教学技术,充分了解教学材料,摒弃那些不能很好表达教学主题的内容,修改那些不能准确表达教学主题的内容,好的课件需要老师认真钻研教学内容,深入了解学生实际,反复推敲,认真准备,制作最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课件,CAI的质量主要取决于教学设计的水平及开发工具的技术水平。在日常教学中,并非所有的内容都需要借助于多媒体。教师应在分析学生实际和具体的教学内容、明确要达到的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选择适合用多媒体表现的内容,这是课件设计和使用的首要工作。对那些学生难以理解、抽象复杂、教师用语言和常规方法不易讲清,需要借助多媒体课件才能表达清楚的内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教学。先让学生随意画一个三角形,度量出每一个角的大小,求三个角的和,猜想出三角形和为180度这一命题,再让学生自行证明.在讲圆锥时,老师如果能把三角形旋转得到圆锥的过程用多媒体制作出来,学生的空间观念很快就建立起来了。再如圆的认识中利用荡秋千形成的轨迹引出的曲线、圆心、半径、直径,再用动画展示画圆的过程,使学生很容易地掌握了圆的各部分名称并理解了相互之间的联系。这样,首先学生情感上容易接受这一知识点,其次体现了数学前后知识的联系,更重要的是使每个学生富有成就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多媒体计算机的显著特点之一是能够把文字、图形、影像、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介信息集成和综合,并可方便地进行操作、编辑调出、存储、处理的呈现,因此在设计多媒体CAI课件时要充分以“多媒体组合”的形式生动、动态、直观地表现教学内容,使学生身临其境、进入角色,减少信息加工转换过程,提高学习效率。在设计九年级下册《二次函数图像及其性质》课件时,我们通过小巨人姚明投篮及身披国旗一组画面,同时显示姚明训练和比赛的成绩引入课题,不仅使学生对“二次函数图像是抛物线”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活跃了学习气氛,同时使学生受到了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各种信息媒介的表达和组合要做到优化设计、精心选择、取长补短、相辅相成。对于每一帧画面的设计从构图、组图、大小、颜色、文字、解说呈现方法等都精心设计,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激发学习兴趣,而有关音乐的选择也应与教学内容相吻合,载入的音频视图等都必须是自然而贴切的。过度地提供形象素材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而合理提供形象素材能有效地促进数学思维全面发展。

课件设计中注意了教学内容表达的多样化和优化组合,并合理地给学生提供形象素材,就能启发学生思维,突破教学难点,逐步形成最优化的教学结构,以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学生通过媒体网络的BBS、电子白板、Web论坛、聊天室、Email和qq号码 音频会议、视频会议等功能与远程的学生或陌生人甚至专家相互交流,实现学生与学生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异步交互。

多媒体CAI的特点之一是实时动态交互,即计算机不仅能呈现多媒体教学信息,而且能接受学习者对指定问题的回答,并对回答作出判断和评价,提供反馈信息。学生与计算机之间可以实时地相互交换信息,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强化认知,促使学生有效地学习。课件设计应在交互性上花功夫,设计出灵活多样的对话来。

例如教学《圆》一课时,动态出示方轮胎的蓝色小轿车,里面坐着司机小猴子,随着汽车的上下颠簸,小猴子被吓得手足无措。第二步是把轮胎换成椭圆形,汽车仍上下颠簸。一个多媒体课件,呈现给学生的画面并不是越多、越复杂越好,重要的是如何在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基础上,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思维特点、情感特征的呈现方式。有时一幅简单的画面就能触发学生的联想;有时一组简单、明了的动画就能排除学生的思维障碍。因此,在课件设计时,要注意内容、深度、分量的恰当,选材时要“精”;呈现方式要生动活泼,符合学生和教材内容的特点。如教学初中数学的“几何体体积”这一内容时,若播放几何体任意旋转的动画,学生就能较快地在头脑里建立起几何体的概念。

总之,CAI在教学实践中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技术,更多地需要老师在新技术的帮助下发挥教学艺术,给学生创造性的带来一堂有独特教学优势和富有时代气息,含有丰富知识、充满活跃气氛的及严肃又有趣的课堂,通过多方面调动学生,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是学生能够全面的掌握所学的知识,这既有利于引导学生思维的发展、数学模型的构建、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但CAI在教学中的使用要根据教学需要使用,不能为使用而使用,把教师变成新技术的奴隶,把学生变成新技术的牺牲品,要给学生创造一个享受快乐、主动探究学习的平台,只有把CAI技术纳入素质教育、优化课堂教学中,才能达到提高学生素质,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谈祥柏,《数学广角镜》苏教,92年2版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