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19 10:45:0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教育先行的理论基础,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课程教学设计是教学设计的下位概念。教学设计作为一门学科,20世纪60年代初诞生于美国,80年代中期开始引入我国。在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过程中,理论研究成果的不断丰富和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课程教学设计在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课程教学设计作为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一种工具与方法,非常巧妙地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在了一起,它是联结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和教案的纽带,对上承载着人才培养需求,对下衔接着学员认知基础、指导着课程教学。
一、课程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课程教学设计作为一种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工具,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在它的发展中,系统理论、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对它产生了重要影响,并构成了课程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一)学习理论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主要代表人物包括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他提出了著名的三大学习律。准备律:对学习的解释必须包括某种动机;效果律:满意的程度越高,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就越强;练习律:重复刺激越多,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就越牢固。俄国生理心理学家巴甫洛夫极大地发展了这一理论,提出了著名的条件反射规律。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发展与改善了这一理论,创造了“刺激――强化――反应”公式。
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奠定了认知发展理论基础,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纳赛尔的《认知心理学》标志着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正式形成。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心理学家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据此编制课程教学设计,要抓住两点:知识点的呈现方式不仅要有助于学员理解,而且也要有利于知识的贮存与提取;为了尽可能让学员在短时间内学习较多的知识,就必须把知识组织成有意义的模块。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并非是一家之言。教育专家从建构主义出发,总结出了一系列课程教学设计原则:强调以学员为中心;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性,因为学习必然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相联系;强调合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因为学员的思维和智慧最易被整个群体共享;强调对学习环境的设计,即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设计;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
4.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促进学员的全面发展,关注学员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当今教育改革的最强音。其实,早在20世纪中叶就已经萌发了这一理论,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罗杰斯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并为我们确立了课程教学设计的根本目标:以学员为中心,设计符合学员特点、经验、需要和个性发展的教学。
(二)教学理论
1.发展性教学理论
主要代表人物是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这种理论的基本思想包括:发展对象要体现全体性,为此,课程教学设计要面向全体学员;发展策略要体现多元性,要根据不同课程、不同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发展动力要体现主体性,必须尊重学员的主体地位。
2.结构主义课程教学理论
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他的一个重要观点是,任何学科的内容,都可以用更为经济的、富有活力的简便方式表达出来。这一理论为课程教学设计提出了基本要求:要结合学员特点科学选择教学模式;要按照经济性原则合理规划教学内容;要科学设计信息反馈环节与方式。
3.有意义教学理论
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他创造了先行组织者概念,这些在新知识之前提供的相关的、引导性背景材料,能有效地组织学员理解和记忆新知识。运用这一理论开展课程教学设计基本步骤是:明确课程目标、提出先行组织者,唤起学员对相关知识和经验的意识;设法让学员理解学习内容与先行组织者的关系,帮助学员寻找新知识与现存认知结构的相关性,从而固化学员的认知结构。
(三)系统理论
课程教学设计是针对教学系统进行的规划活动,因此系统理论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最具指导意义的是整体性原理,这是课程教学设计的基本遵循;反馈原理,要求强化教学员间、学员间信息交流,对整个教学过程实施有效控制;有序原理,要为学员讨论交流创设情境和条件,促进教学系统由较低级向较高级的结构转变。
(四)传播理论
教学过程是一种信息传播活动,所以教育传播理论必然是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反过来,要想使教学传播过程有效进行,就需要对教学系统进行设计。
二、课程教学设计的实践路径
课程教学设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许多多的过程模式。但是,不论哪种过程模式,其实践路径都由分析、设计和开发三个环节构成,每个环节都必须建构在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基础之上。
(一)分析环节
1.课程教学需求分析
课程教学是一个系统,每个系统都有个目标。教学系统就要有个学习目标,明确这个目标,可以引起学员注意并把他们导向正确轨道,这对学员的学习是重要的,对教员的课程教学设计也是很有帮助的。根据程序教学理论,学习目标越精细越好,所以课程教学需求分析,就要从基本要求层面,对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进行细化;按照系统论的原则,教学系统的目标,应该根据更大的教育系统的环境要求来确定。所以,我们的分析首先从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入手,然后提出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2.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重点是按照信息加工分析、层级分析等方法,揭示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衔接、搭配、内在联系及其特点。在文字分析的基础上,最好搭配使用知识结构图或者概念地图等。如果能够将分析的思维过程编制成思维导图,效果可能更好。
3.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对象分析通常包括学员当前的状态和特征两个方面。当前的状态,就是目前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与应该知道什么、期望知道什么、需要做什么之间的差距,或者说就是要弄清,学员现有发展水平与在同伴和教员指导下能够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这就是最近发展区理论,是我们教学的起点和依据。学员的特征,主要是学习风格和学习态度。重点是从生理要素及心理要素的角度分析学员的学习风格。
4.实施条件分析
实施条件分析是一种学习环境分析。在现代教学论中,学习环境既要包括教学设施设备、教学材料等物理因素,还要包括教学环境中存在的人员、文化等社会心理因素,比如,教员的个性特征、特长爱好会影响到学员学习风格和兴趣爱好的形成,各教学班的文化特点也将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产生重要影响。
(二)设计环节
1.教学总体思路――宏观教学策略设计
依据不同的学习理论有不同的设计。比如,根据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教学总体思路的设计,主要包括学习环境的设置、课程材料的设计、学员行为的管理三个方面,并据此为学员提供特定的刺激,从而引起特定的反应,教学策略设计和课程教学的艺术就在于如何安排强化;如果以学习活动为设计中心,那么按照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设计内容应包括学习活动、学习环境和知识传递三个方面。
2.具体落实措施――中观教学策略设计
中观层次的教学策略设计,必须要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满足课程教学的需求。为此,一定要把知识与技能具体体现在教学目的里,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体体现在教与学的设计中。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根据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内容及教学媒体等,按照模块分别设计不同的教学策略。
比如,根据斯金纳程序教学理论设计的程序教学策略:小步骤呈现学习材料――体现程序教学理论指导下的课程教学设计的循序渐进原则,对学习者的任何反应立即予以反馈――体现即时反馈原则,学习者自定步调学习――体现促进学员积极参与原则;对于适合自主学习的模块,可以设计启发式、支架式或抛锚式等教学策略;对于现代化教学媒体运用较多的模块,可以设计视听强化教学策略,重点是设计强化程序、确定强化时机、选择强化物等。
当然,在设计实践中多数情况下是综合考虑的,而且同一模块可以设计不同策略。同时,由于教学工作的不确定性和生成性特点,在课程教学设计中,即使是中观层次的教学策略设计也不是适用于具体课堂的,更不适用于所有课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护生带教工作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到是否培养出合格的护理人才问题。因此,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在做好本质工作的同时,要不断的总结经验,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不断的完善自己,提高带教质量,才能将她们增养成为理论扎实,技术过硬,医德高尚的护理人员,现将实践和体会总结如下。
1 带教老师的要求
要求带教老师。护师以职称,或本科毕业五年以上者,并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高度的责任心,扎实的理论基础,过硬的操作技术,具有带教能力的护士作为带教老师。
2 熟悉实习环境
护生入科后,带教老师要热情接待,语言和蔼亲切,介绍病区环境,外置室布局。各种器械、用品,抢救药物的定位,护理模式,各班次工作任务,帮助护士生适应新环境。适应从学生生活走向临床实习的过度,尽快进入新的角色。
3 制定带教计划
按照护生的实习计划,结合本科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带教计划,制定护生在本科应该掌握的内容:无菌技术,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常用操作技术,急救技术并指导书写护理文件及正正确执行医嘱。
4 带教方法
坚持一带一的带教方式,运用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的操作技能,扎实的理论基础,言传身教,放手不放眼,做到嘴勤、眼勤、手勤、腿勤、严格把关认真带教,并运用理论联系实际讲解相关知识,遇有护理技术操作、带教老师亲自示范指导,严格实施规范的护理技术操作放手让学生操作,指导操作步骤,并进行模拟操作练习,使护生掌握本科的常用操作技术和常见病的护理要点。让护生执行各项操作前进行“三查”、“七对”,接班时,检查各种抢救器械在备用状态,抢救用物、药品要齐全,危重病人进行床头交接班,并做到心中有数,每周理论考试一次,操作训练两次,使护生在出科前,在带教老师的监督下,能独立的完成各项操作。
5 加强护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组织护生进行护理查房,理论知识考试。操作训练等形式进行教学,引导护生自觉学习业务知识,掌握病人情况,制定护理计划,对病人进行整体护理,培养护患间的沟通能力和技巧,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
6 加强医疗安全教育
随着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医疗纠纷日渐增多,对护生的安全教育非常重要,对护生讲听到的或院内发生的医疗纠纷案例,进行分析,讨论,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要求护生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对有疑问的操作及医嘱及时提出,不可盲目执行如果发生错误及时向老师汇报,以便采取补救措施。
[关键词]微课程;理论基础;教学效果;学习者中心
微课程是以“微”概念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融合信息技术的教学活动或教学资源。具有微小、灵活、自由、高效、应用范围广等特点。微课程的用途非常广泛,可以用于常规课程教学,也可以用于远程教育中,供学生或教师自主学习和发展所用。其主要特点是无论是时间,还是规模都是微型的。同时,微课程可以灵活用于多种学习情境中,在短时间内将知识传输出去,能够提高学习效率。
一、微课程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远程教育与微课程存在内在联系。微课程产生之初被应用于传统教育中,但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学习等理念的推广,微课程在远程教育中的作用凸显出来。从实际应用上看,微课程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前景更为广阔。远程教育主张开展打破时间、空间限制的学习活动,强调教学资源的重要地位。随着远程教育学习资源和内容的不断丰富,微课程逐渐被人们接受,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远程教育与微课程能够相互促进。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在终身学习理念的要求和引导下,人们的学习需求不断增加。远程教育为人们提供了新的学习方式,将闲散时间聚集起来,满足人们随时随地学习的需求。这种移动学习与微型学习的方式逐渐被人们接受。远程教育中应用微课程,一方面,满足了人们对移动学习和微型学习的需求,另一方面,微课程的不断完善反过来有利于推动远程教育的发展和完善。2012年,国家开放大学推出的“5分钟课程”项目,实际上就是微课程的表现形式。当前,已经建设4000多个5分钟课程,内容涉及经济学、茶文化、摄影、文学等多个领域。随着微课程的开发范围逐渐扩大,其中高质量课程对学习者的教学作用会更加明显。但微课程作为一种新鲜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微课程如何能与远程教育更好地融合,为学习者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还需要进一步挖掘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找出解决策略。
二、远程教育微课程建设的困境
(一)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
微课程作为崭新的教学形式,在迅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诸多争议和认识上的误区。关于微课程的教育、学习理念等仍没有统一的说法,微课程的发展出现实践先行、理论滞后的现象。虽然微课程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且推广速度也较为迅速,但是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长远来看并不利于微课程的持续发展。当前学术界对于微课程理论的研究,并没有统一的认识和说法。有学者认为,微课程的理论基础为建构主义和联通主义理论,也有学者认为细化理论和掌握学习理论是微课程的基础。不论何种观点,微课程建设缺乏系统的、有针对性的理论作为指导。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微课程未来的发展道路还很漫长,需要发挥系统理论的导向作用。
(二)微课程开发与学习者需求联系不紧密
远程教育微课程虽然已经涉及很广的领域和范围,但总体上看微课程建设仍不能满足学习者的需求。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其一,总体上看,微课程数量少,且覆盖率低。远程教育的对象是各种类型的学习群体,学习者们的需求有所不同,对远程教育提供的教学资源要求更为严格。微课程由于其短小精悍的特点,加大了设计和开发的难度,学习资源的设置必须具有代表性且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从当前的学习需求与微课程开发的数量上看,仍不能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另一方面,远程教育通过网络媒介向学习者传递教学资源,受到网络等客观原因和一些主观原因的限制,没有实现全面覆盖。为扩大受益范围,微课程在教学内容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以满足更多学习者的需求。其二,微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缺少针对性。远程教育的对象有特殊性,知识背景、兴趣爱好、理解能力等方面均存在差异,且部分差异明显。微课程的设计应以学习者的需求为基础,针对不同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开发个性化的教学课程。
(三)缺少高质量课程,影响教学效果
教学资源有许多,但要真正发挥作用,能够对学习者提供帮助的是高质量的教学资源。有学者对远程教育中微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74.48%的学生对微课程持肯定积极态度,教师队伍对微课程教学形式也具有相当高的热情,并表示微课程的教学形式利于培养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力,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业余时间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微课程虽然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形式受到大家的欢迎,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带来一定影响,但教学效果的提高离不开微课程内容的高质量和有针对性的课程设置。如果微课程的内容与学生学习内容关系不大,甚至不相符合,那么不仅不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产生负面影响。
(四)教学重心偏移,形式大于内容
目前,微课程的设计和制定更加注重各种新技术的制作,而忽略了如何通过微课程内容来提高教学效果。当今流行的各种微课程比赛铺天盖地,但缺少务实精神。微课大赛有一定的好处,可以通过比赛提高微课教师授课水平,促进各微课程制作者之间经验的交流,同时也是对微课程的推广和宣传。但另一方面,过分注重比赛,会使参赛人员为获得比赛胜利投入超高成本。即使是花费大量时间、精力、金钱制定出来的微课程,如果不能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也是一种浪费。微课程的设计应坚持务实精神,通过这种教学形式让学习者真正享受到实惠。
三、完善微课程设计的对策
(一)加强理论研究
人们关注远程教育的同时,微课程的设计与理念还需要学术界有识之士的钻研和探讨。建立一整套的、系统的理论,并将其作为指导微课程建设实践的理论基础。这需要学术界关注微课程的学者们的共同努力。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有———统一微课程的概念界定,确定微课程的理论基础,明确微课程与移动学习、远程学习、终身学习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情况,微课程设计应注意的问题等。改变当前微课程发展中遇到的实践先行、理论滞后的现象,为实现微课程可持续发展奠定理论基础,使微课程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少走弯路。
(二)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设计原则
无论是远程教育还是微课程,都是为学习者服务的。微课程设计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充分学习者需求的特殊性,包括学习者的背景、环境、任务等内容。在了解学习者的需求之后,有针对性地制定学习课程,为学习者创造舒适、满意的学习体验。微课程本身是一种学习资源和教学活动,建设过程中要坚持自下而上的需求驱动,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是微课程设计中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举例来说,学生的学习需求有对不同学科各知识点的个性学习、按照自身兴趣爱好的选择学习、有查缺补漏式学习、也有巩固提高式的学习。对于不同学科内容和兴趣爱好需求的满足,需要微课程扩大设计领域和覆盖范围,争取涵盖各学科和领域,以满足更多学习者;对于查缺补漏学习需求,需要微课程在设计之初就要了解学习者不理解、不清楚的地方在哪,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对于巩固提高式需求,则需要加大课程讲解内容的难度,帮助学习者巩固提升。
(三)设计高质量微课程,提高教学效果
所谓高质量的微课程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是课程内容的设置要精深、易理解、针对性强,整体性强;二是从教师的角度讲,需要较高的讲课水平和学历背景。(1)提高课程质量,注重课程呈现形式的完善。微课程能够帮助学习者实现碎片化学习,微课程虽然在规模和时间上“微小”,但内容上仍要保持连贯性、系统性和整体性。微课程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将各微小的课程单元组合在一起,使课程设置更具系统性。考虑到开发成本也要考虑课程设置的适用性,在保证有针对性的前提下尽量扩大适用范围。(2)提高教师队伍质量。教师作为微课程的设计者,不仅要关注学习者需求、课程内容、呈现形式,还要以与传统教学不同的方式将课程内容讲解出来。因此,教师的能力和水平非常重要。教师的权威性与授课水平直接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业务水平以及知名度,发挥名师效应。除了以上两点以外,还要注意微课程课件的设计水平、内容的难易程度、师生的互动等指标。为提高教学效果,微课程实施的评价也非常重要,评价体系的建立有助于总结经验和教训,自我完善。
(四)时刻关注教学目标,避免形式主义
微课程的设计不应只关注形式上的创新,内容上的完善与学习效果有更为直接的联系。微课程与微视频有本质的区别,微课程更加注重课程的设置和较强问题意识,有着明确的教学目标,包含整个教学过程(目标设定、策略选择、实施过程、评价完善)的实现。具体做法有:其一,尽量减少与教学内容无关的素材,一课只讲一个知识点。这是因为,微课程本身就对时间有着严格的限制,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内容的完整性和深度是每一位设计者重点考虑的内容。其二,丰富展现形式,增强趣味性。相对于枯燥乏味的学习环境,学习者更喜欢新颖有趣的教学设计。不断丰富微课程内容的展现形式,视频制作要简洁干净,做到既能满足学习者的需求,又能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
参考文献:
[1]丛健娇.远程教育中微课程教学效果研究初探[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1).
[2]杨世鉴.远程教育中微课程的设计原则与应用探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3).
【关键词】概念图;五年制高职数学;教学过程;有意义学习
一、概念图简述
概念图最早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康奈儿大学诺瓦克(Joseph D.Novak)教授等人根据意义学习理论提出的,是一种用节点代表概念、连线表示概念间关系的图示法,以此来表达人们头脑中的概念、思想、理论等,把人脑中的隐形知识显性化、可视化,便于人们思考、交流和表达,也是一种用来帮助学习者建立结构化知识的教学工具。它通常将某一主题的有关概念置于圆圈或方框之中,然后用连线将相关的概念和命题连接,并在连线旁注明表示概念间关系的文字,形成关于该主题的概念或命题网络。概念、命题、交叉连接和层级结构是概念图的四个图表特征。
二、概念图的理论基础
概念图的理论依据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学习观和知识观。概念图最早是根据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建立起来的一种用于教学评价的方法和技术。奥苏贝尔极力强调,学习者必须自己发现知识的意义,并将之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加以融会贯通,这才是有意义学习。促进有意义学习的一个有效策略就是在新的概念和学习者已有的认知结构之间建立连接。
奥苏贝尔对概念的形成和同化进行了区分,认为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是同化,除了学龄前儿童,学生的学习都是通过概念同化习得新概念的。概念的上位关系、下位关系和组合关系的层级排列最终形成了学生的认知结构。
概念图就是这种策略的极好例子。概念图使用节点代表概念,并用连线表示概念的上下位关系或组合关系,这样的层次排列反映了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学习就是建立一个概念网络,并且不断地向网络添加新内容,然后通过概念图的形式外化。
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可以对概念图进行很好的诠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把外部知识直接输入到心理的简单过程,而是主体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而主动建构新的理解和心里表征的过程。概念图以图解的形式展现了个人的观点和思维,反映出学生对所获得的知识的理解,而通过概念图的绘制还可以帮助学生检查自己是否掌握了必要的概念以及所掌握的概念是否正确; 同时也可以通过与他人交流以及对概念图的不断修改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研究表明,现代的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都非常好的支持概念图教学的意义。令人惊奇的是,被誉为构建21世纪教育新模式的信息技术和脑科学,也为概念图的正确性和无比广阔的应用前景提供了大量的事实说明。
三、概念图在五年制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概念图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概念图以简明扼要的层次化结构来展示概念的逻辑关系,帮助教师从整体上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和发展走向, 清晰呈现各概念所处的地位和概念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优质高效地完成教学设计。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可根据实际需要,适时地采编、补充修复以生成我们所需要的课程计划概念图、学年计划概念图、学期计划概念图、章节或单元计划概念图、课时计划概念图等。
如图1所示,是关于《直线》的教学设计,由于利用概念图将这些教学内容做了井井有条的组织,使得教学设计过程并不复杂,而且清晰地展示教学重点难点。
实践表明,这样做不仅能帮助教师构建知识共同体、实现整体备课,而且便于教师进行概念谱系、居高临下地把握知识。
2.概念图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教师利用概念图来展示教学内容时,可将其作为引入课程的“先行组织者”、内容导航的“知识地图”和教学内容的“展示平台”。
(1)将概念图作为“先行组织者”
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原学习任务本身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先行组织者在学生学习较陌生的新知识,缺乏必要的背景知识准备时对学生的学习可以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学生理解不熟悉的教材内容。使用先行组织者,有助于促进学习的迁移,对于需要解决问题的迁移测验项目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教师利用概念图来构建“先行组织者”,在学习者学习新知识之前,呈现结构清晰的概念框架,将其认知结构中与新知识相关的原有知识激活,为学习新知识做好认知准备,获得已有相关知识的支撑,并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如图2所示,在《函数极限与连续》一章教学中
做先行组织者概念图:学生预习教材后初步串联知识点或老师做概念图第一步,“极限概念”。
提出中心概念:初等函数、数列的极限、函数的极限、函数的连续。
讨论讲解概念:按照“想知道什么”、“怎么办”、“学到了什么”的顺序进行教学。教师通过答疑、学生探讨、媒体呈现、画图、分类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
(2)将概念图作为“知识地图”和“学习定位图”
知识地图是一种知识(既包括显性的、可编码的知识,也包括隐性知识)导航系统,并显示不同的知识存储之间重要的动态联系。它是知识管理系统得输出模块,输出的内容包括知识的来源,整合后的知识内容,知识流和知识的汇聚。知识地图可以清楚明晰地呈现所有教学内容,体现章节知识点的层级结构,体现内容的完整性和关联性,可作为教师教学内容的导航图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概念图把知识整合过程清晰地呈现出来,能改变学生的认知方式,使学生看到概念间的关系,把握概念的意义,掌握整体的知识框架,更容易了解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而通过概念图记忆的知识也必然比简单机械记忆更高,他们将更善于解决问题,更利于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控制。学习者可通过与此图的对照进行“学习定位”,随时获悉自己的学习状态,明确自己的学习进程,作为学生学习知识的目标框架。
如图3所示,笔者在《导数和微分》这一章的教学过程中,先将这一章的内容用概念图展示出来,让学生对整体内容有大概的了解,然后按照图中呈现知识点的顺序进行教学。
(3)将概念图作为教学内容的“展示平台”
用概念图展示教学内容,具有直观、灵活、形象的特点。我们展示教学内容的目的是什么?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能够看到这一节课的教学重点,从而便于学生掌握和复习再现。从这个角度出发,就不难发现,用大纲形式的“板书”或用PPT来展示教学内容,虽然将课堂上的主要教学内容罗列了出来,但是不便于学生掌握,特别是当所学习的知识有一定的比较意义或严格的逻辑结构时,这个弊端更加严重。学生不仅希望从所展示的教学内容中看到一个一个独立的知识点,更希望看到这些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甚至教师在理解它们时候的思维过程。那么,这种情况下用“大纲形式”就有明显的不足了,而采用概念图的形式能同时最大限度的满足上述所有要求,达到既向学生传达了知识信息,又在他们面前展示了思维过程的目的。
如图4所示,《积分》是五年制高职二年级的教学内容。通过概念图的展示,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导数与微分的概念,也为学生学习微分方程和多元函数的积分学以及其他课程打下基础。
3.概念图在总结复习时的应用
在总结与复习时,概念图是学生一种有效的总结工具。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及学到的东西,用概念图表示出来,当一个人把自己的想法顺利地写下来时,想法会变得更加清晰,头脑也会接受新想法。这些新的想法或与已经写下来的想法有联系,或引发新的念头。而通过概念图的制作、修改、反思、再设计的往复循环,可以不断完善概念图。这样,不仅对知识点有更明确的了解,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理清了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从而建立了更有意义的学习。
4.概念图在优化教学中的应用
衡量教学质量的主要指标是:效果(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而使学生的知识、情感、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和提高)、成果(学生在知识、情感、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和收获)、效益(教学劳动消耗同教学成果之间的比率和效率(教学成果与教学活动量在时间尺度上的比率)。无疑,概念图作为凝聚了教师心血的知识精品,其丰富的内涵、简明易读的知识结构,决定了它能使学生充分利用概念,有效地实现知识的同化,最快地生成新的知识结构,从而增加教学产出, 提高教学效益和效率。当然,在探究性教学和研究性学习中,教师也可通过师生共制(或学生研制 )概念图的策略,引发“头脑风暴”,来完成教学。
总之,概念图是一种把概念和命题具体化的技巧,反映出学生搜索已有知识、把握知识特点、联系和产出新知的能力,通过使用概念图进行教学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它对于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都有巨大帮助!概念图作为“学”的策略,能促进学生的意义学习、合作学习和创造性学习,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作为“教”的策略,能有效地改变学生的认知方式,帮助学生建立整合的、结构化的知识,切实提高教学效果。另外,它还非常有利于开发学生的空间智能。所以我们认为将概念图引入教学,是为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裴新宁.概念图及其在理科教学中的应用[J].全球教育展望,2001(8).
[2]闫娟枝.利用概念图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5(03).
[3]梁锦明.概念图在课堂教学各环节的应用[J].信息技术教育,2005(10).
【关键词】认知结构 接受学习 学习动机 先行组织者 启示
一 奥苏贝尔的认知—接受理论
1.学习知识为发展认知结构
现代认知派学习理论家特别重视认知结构,尤以奥苏贝尔的观点为突出。他曾在其《教育心理学》(1978 年)一书的扉页上写道:“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在奥苏贝尔看来,“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即指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新知识与学生头脑中已有的认知结构相互作用,进而被同化到已有认知结构中去。其结果不仅使新知识获得意义,而且原有的认知结构也得到补充或修正。因此,认知结构既是学生学习的结果,又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基础。
关于知识获得的过程与方式,奥苏贝尔提出的认知结构同化理论,深刻探讨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心理机制问题。根据这一理论,学生能否习得新知识,主要取决于他的认知结构中是否有适当的能起固定作用的观念,意义学习是通过新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观念的相互作用才得以发生的。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新旧知识的意义的同化。奥苏贝尔关于认知结构的观点,不仅说明了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及其对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的奠基作用,他的认知同化模式还揭示了知识学习与智能发展的关系,即把知识的获得过程统一在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的培养上,使学生不断把外部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内部的认知结构,完善智能发展。
2.有意义地接受学习理论
奥苏贝尔认为,新知识的高效学习与保持主要依赖于认知结构的适当性,反之,适当的认知结构的形成又依赖于有效的学习方式。根据学习方式,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根据学习内容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关于这几种学习形式,它们的区分不是绝对的。无论是接受学习还是发现学习都可能是机械的,也都可能是有意义的。这取决于学习是否具备有意义学习的心理过程和条件。意义学习得以发生有三个先决条件:(1)学习材料本身必须具备逻辑意义;(2)学习者必须具有能积极主动地在新知识与已有适当观念之间建立联系的倾向性;(3)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必须有同化新知识的适当观念。来自讲授式教学的有意义学习不是机械的或被动的学习,只要它满足有意义学习的条件,它就是一种主动的学习。这也是奥苏贝尔所提倡的。
当前教育改革,人们往往把机械学习等同接受学习,把发现学习和意义学习划一;否定接受学习,认为教师用言语系统讲授知识必然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流于“填鸭式”教学,而主张用发现学习代替接受学习。这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造成了混乱。毕竟,在现有学校教学特定条件下,讲授方法仍然是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主要手段,其重要地位在短时期内也是不会改变的;需要研究的是如何去批判继承,发挥优势,改革改善。奥苏贝尔的观点,对于在教育改革中正确认识和评价接受学习的价值提供了理论指导。
3.学习动机理论
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中还十分重视学生的成就动机。据他看来,成就动机由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构成。认知内驱力是指学生的一种渴望认知、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陈述和解决问题的需要。这种内驱力,发端于学生好奇的倾向,以及探究、操作、理解和应付环境的心理倾向,是一种最重要和最稳定的动机。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学生凭借自己的能力或成就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人为了保持长者们或权威们(家长或教师)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把学习或工作做好的需要,是一种外部动机,具有比较明显的年龄特征。学习动机并不会对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而是通过间接增强与促进的方式来对学习产生影响。相关研究表明:动机的中等强度的激发或唤起,对学习具有较好的效果。
4.“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
“先行组织者”是奥苏贝尔在1960 年发表的《有意义言语材料学习和保持的先行组织者用途》的实验报告中正式提出并研究的一种促进课堂言语讲授和意义接受学习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用于教学的开始阶段,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在获取新材料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利用原来的概括性知识来同化新知识,实现新材料间的认知结构转化。奥苏贝尔(1963)对先行组织者的意义、作用和性质结出了一个完整的定义:“为了有意识地操纵认知结构以便提高顺向促进或减少前摄抑制,可以再呈现实际的学习任务之前采用一种引导性的材料(即组织者)。这些引导材料包括的内容在抽象、概括和包摄水平上高于学习任务本身。组织者作用是为学生稳定地纳入和保持新材料中更具体和更分化的内容提供观念上的构架,同时用来增强新材料内容同认知结构中有联系的干扰性概念的可辨别性。”
二 奥苏贝尔的认知—接受理论的评价
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揭示了学生知识学习的最本质的特征之一,即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是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通过对语言文字所表述的知识内容的理解,掌握新知识的实质性意义的过程。奥苏贝尔对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条件和类型做了精细的分析,澄清了长期以来对传统讲授教学和接受学习的偏见,以及对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与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之间关系的混淆。奥苏贝尔所提出的先行组织者策略对改进课堂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其实,在奥苏贝尔没有对这种教学方法进行概念性研究和实验性研究之前,广大教师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采用这种教学方法了,他是对该教学方法的理论概括和实验验证。创立并提倡“先行组织者”教学模式是课堂讲授教学普遍采用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之一。其学习成就动机理论恰当地概括了学生学习的三种动力来源,它既包括了学习的内部动机,又包括了学习的外部动机,突出了学生学习的自我需要和社会需要,将社会需要与自我需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当然,与许多教育心理学家所提出的理论一样,奥苏贝尔的认知—接受学习理论存在着局限之处:其理论适合于解释学生的知识学习,而且是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过程,不完全适用于解释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过程,如言语技能、操作技能、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学习过程。建立在该理论基础之上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适用于课堂知识教学,而在能力培养和技能训练等方面的教学上却显得不足。其理论只谈知识的学习和知识的教学,对学生的智力开发和各种能力的培养避而不谈。而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自身能力的提高正是一个同步进行的过程,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在发展自己的能力。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培养是不可割裂的。因此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要合理地加以利用。
三 奥苏贝尔的认知—接受理论对数学教育的启示
1.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促进新旧知识间发生联系
教学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奥苏贝尔所提倡的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新知识与学习者已有的认知结构中的适当观念建立起一种实质性的和非人为性的联系。只有当新旧知识之间建起这种实质性的和非人为性的联系时,学生所进行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方式。在建立这种联系之前,教师必须先了解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尤其是与新知识有密切联系的概念、原理、命题等之后,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从而使学生能将新知识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当中去。了解学生认知结构的方式有很多:如课前提问、课中的交流与观察、课后的诊断性测验等形式,还可以根据心理学上的一些相关量表来了解学生的认知方式与学习风格。要使新知识与学生旧知识之间顺利地建立起实质性的和非人为性的联系,教师可使用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在教师向学生呈现新知识之前,先可呈现出与将要学习的新知识相关的包摄性较广的、最清晰的和最稳定的具有引导性质的教学材料(先行组织者)。现行组织者的材料如果设计得当,可以促使学生注意到自己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那些起固定作用的概念、原理以及命题,并将新知识建立在其之上。还可把有关方面的知识包括其中,并且说明所括知识的基本原理,从而为新知识提供一种框架,使学生不必采用痛苦的机械学习方式。因此,要求教师根据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选取不同类型的先行组织者后再进行加工与优化,从而使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顺利地建立起实质性的和非人为性的联系。
2.改进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方式,推动学生有意义学习的倾向
学生是否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倾向,在于学生在面对具有潜在意义的学习材料时,能积极主动地去寻求新旧知识间的联系。通过改变课堂教学活动这一方式能够推动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的倾向。例如,数学教师可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创设出一个个数学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去解决问题的好奇心,从而对教学内容产生学习的兴趣。又如,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适当地使用一些声音、图像以及动画课件,或者直观性强的、可触摸的事物(动物、植物等)。数学教师还可通过创设出良好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主动地去探索、去假设、去验证,互相交流,从而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知识的美妙,领悟知识的价值,更加热爱所学的知识与学科。
3.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动机
根据奥苏贝尔的学习动机理论,学生的学业成绩与其成就动机呈明显的正相关,无论哪一种内驱力的增加都会提升学生成就动机的大小。因此,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时,无论哪一种内驱力都应当重视培养。奥苏贝尔同时也认为每个学生的成就动机都包含着这三种驱力,但是三种成分的比重则随着年龄、性别、社会阶层、种族和个性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增长,培养不同的学习动机。例如,在小学的早期,数学教师应侧重培养学生的附属内驱力;到了小学的中后期,则相应地提高学生的附属内驱力。而奥苏贝尔还认为认知内驱力是一种最重要和最稳定的动机。因为这种内驱力指向学习任务本身(为了获得知识),满足这种动机的奖励(知识的实际获得)是由于学习本身提供的,因而也被称为内部动机。它对于一个人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运用一些手段(如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一个图文并茂的、具体形象化的学习情景,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引发学生对知识本身的兴趣,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认知内驱力的目的。芝加哥大学的Usiskin 教授曾提出,解决学习数学的动机问题还是要从数学教育本身找原因,其中最主要的是数学教材能否变得使学生感兴趣。教材是实施教学、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因此教材中素材的选择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运用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实例作为认知的背景。例如,对于统计与概率的内容,在教材上应提供足够的现代生活中的实例。既可以从报刊杂志、电视广播、计算机网络等方面寻找素材,也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提取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如对学校周围道路交通状况(运输量、车辆数、堵塞情况、交通事故等)的调查、对本地资源与环境的调查、对自己喜爱的体育比赛的研究、讨论歌手大赛为什么要去掉一个最高分和最低分、讨论有奖销售等问题。这样的素材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与现实世界密切联系,从而更加重视数学学习,从中找到乐趣。
参考文献
[1]莫雷.教育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吴文侃.当代国外教学论流派[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00
[3]吴庆麟.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李士锜.PME:数学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郑翔.奥苏贝尔的学习动机理论对数学教学的启示[J].宜宾学院学报,2004(3)
[6]何雪玲.奥苏贝尔认知同化学习理论对现代教学的启示[J].钦州学院学报,2008(1)
论文摘要:针对高职教育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建筑力学》为例,主要从教材的选取、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教学方法的改革三个方面探讨了该课程教学改革思路,实践证明教学效果良好。
《建筑力学》作为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建筑结构》、《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建筑施工技术》等后续课程的先行课程,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但是,纵观整个专业课程的学习状况,学生往往认为《建筑力学》最难学,也是考试及格率最低的一门学科。结合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热潮,笔者从《建筑力学》入手,试图构建一套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一、学情分析
《建筑力学》这门课程的理论性较强,与数学、物理有密切的关系。高职院校的学生基础整体不高,很多学生在高中阶段是文科班的,数学和物理知识基础薄弱,学习《建筑力学》非常吃力。调查研究表明,学生在《建筑力学》前几次的课程中还能跟上进度,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在力矩这节的知识点上开始觉得吃力,认为比较抽象、难以理解,于是有部分学生放弃努力,等到这门课程全部结束时,他们基本上一无所获。根据学生状况,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在讲授《建筑力学》时应做到有的放矢。即使同一个专业,不同年级、不同班级,学生的基础、学习态度亦千差万别,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因材施教、尊重个体差异。
二、教材及教学内容的甄选
1.精选教材。目前,高职院校类《建筑力学》教材有很多种版本,有相当一部分与本科院校教材相似,内容较深,并不是很适合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因此,要想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要精选适合学生的《建筑力学》教材,这点很重要。教材内容既不能太深,增加学生学习难度;也不能太浅,知识体系不连贯。
2.甄选教学内容。《建筑力学》这门课程是由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三部分内容组成,内容涉及面非常广。在强调以学生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中,理论课时大大缩减,如何在有限课时内讲授如此多的知识点,这就需要遵循“必需、够用”原则,对《建筑力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甄选。
《建筑力学》是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是为相关后续课程奠定理论基础。这里着重要强调的是在甄选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时,应充分考虑到后续课程《建筑结构》的需要,因为这两门课程的联系非常紧密。根据本专业教学大纲,《建筑结构》主要学习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受弯构件、受压构件、梁板结构,以及在实际工程里用得比较多的砌体结构和钢结构。相应的,《建筑力学》应该学习的主要内容有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平面力系的平衡方程、平面杆件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以及杆件的应力和强度计算。其中,重点部分是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杆件的应力和强度计算,这两部分内容在《建筑结构》课程中应用很多,主要体现在各种结构构件的承载力计算方面。 转贴于
由此可见,《建筑力学》与《建筑结构》两门课程相辅相成,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应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不能孤立教学。《建筑力学》是为《建筑结构》服务的,而且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重在应用,强调技能,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目标进行培养,所以《建筑力学》里很多有关设计计算的内容并不需要掌握,只需要讲授后续课程《建筑结构》所要涉及的知识点,够用即可。鉴于这两门课程之间的紧密联系,授课教师可以尝试为同一人,这样能够准确把握两门课程之间的关联,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前后联系。笔者和同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是这样执行的,两门课程的内容相互交叉,在《建筑力学》教学活动中略微提及《建筑结构》的内容,在《建筑结构》的教学活动中回顾《建筑力学》的内容,学生能够更好理解、掌握这两门课程,实践证明教学效果良好。
三、教学方法
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方法,并不是教师单纯的教法,还应强调学生的学习方法,教与学应统一起来,以提高教学质量。
1.教学方法的整体思路。针对高职学生普遍认为《建筑力学》难学的特点,该门课程教学方法的总体思路为:课堂讲授(定理讲解法、案例演示法、启发式教学法)例题讲解学生练习(课堂练习、小组讨论、课后作业)作业点评。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体现了“教师为主导”与“学生为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将教法与学法交织起来,带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掌握知识的能力。
2.上好习题课。要强调的是,一定要上好《建筑力学》的习题课,它是《建筑力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巩固和加深所学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及运算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每讲完一个知识模块时,应及时进行习题课的练习,如物体的受力分析、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及内力图的绘制、杆件的应力及强度计算,这三部分通常是习题课的重点,需要花大量的时间进行练习,才能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3.对教师的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备课,吃透教材,讲好每一节课。同时,应注重新知识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在教学过程中,特别要注意速度的掌握,结合高中学过的基础知识,让学生有一个熟悉的切入点,有利于缓解学生的畏难心理。同时,要注意学生的反映,讲完知识点后应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阅读课本,进行课堂内消化,不能急于讲解下一个知识点。笔者在《建筑力学》的教学过程过程中一直秉着宁缺毋滥、宁精勿多的教学理念,力求学生学习一个知识点就能掌握一个,不贪多,不提倡囫囵吞枣的填鸭式教学方法。
《建筑力学》是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的先行性和广泛性对其他课程的影响深远并有辐射作用。所以,在《建筑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过程中,任课教师应共同努力,结合职业能力培养目标,把握好课程定位,精选教学内容并与其关联课程相结合,改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寿梅.建筑力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陈春梅.提高高职建筑力学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J].高教论坛,2008,(3).
引言
网络课程是现代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指导下基于Web的课程,其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设施建立的网络课程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非面授教育方式,在空间和时间上对教学活动进行了拓展和延伸,如何进行教学设计直接影响着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本文从经典理论“以学习者为中心”阐述和探讨如何进行网络教学设计,并且在其理论指导下进行了实践研究。
一“以学习者为中心”理论概述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教师只对学生的学习起帮助作用。该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极大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应用它们所学的知识。
1 学习需要分析――学习者分析
学习者是网络教学活动的中心,应从如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初始能力分析:主要包括学习者的预备技能、目标技能和学习态度三方面的分析。预备技能即学习者是否具备学习新知识所必须拥有的先决能力;目标技能即学习者是否能掌握学习目标中要求的技能;学习态度即学习者的一些偏
人本主义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美国出现的一种重要教育思想,其代表人物罗杰斯认为教学应当以学习者为中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建立在人的发展理论基础之上,强调内在学习和有意义学习口J。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充分信任学生的潜在能力,以他们为中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最终把他们培养成全面发展(包含知识掌握、情感培养和实践体验三个方面)的人,也就是“完整的人”。
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网络教学设计研究
教学系统有多种开发模式,比如迪克-凯利模式、肯普模式、尼文模式等。本文以迪克一凯利模式为基础进行网络教学设计,迪克一凯利教学系统开发模型如图1所示:好等。
(2)一般特征分析:主要包括学生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学习特点,如年龄、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
(3)学习风格分析:学习风格是指个体身上一贯表现的稳定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一般分为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求异思维与求同思维、冲动型与反省型。教育者应当成人差异、尊重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网络学习是一种目标性行为,网络学习者一般是由于各种原因对学习有明确目标和强烈需要的成人,如落榜的高考生、需要提升能力与学历的工作人员等。在网络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与老师之间缺乏知识的交流,与同学之间缺乏情感的交流,这种情感缺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信心,在课程设计中教育者要设法弥补学生的情感缺失。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理论认为在学习开始之前教育者应提供一些引导性的材料帮助学生更好的进入课程学习。如笔者参与制作的西南科技大学《西方经济学》网络课程在首页为学习者提供了教学周历、为什么要学点经济学、经济学流派、经济学家名言、经济学幽默等内容,这些材料可以让学习者对课程产生一个感性的认识,缓解学习的紧张情绪。
2 学习需要分析――教学内容分析
网络课程包括了教学内容、学习资源、教学策略、教与学活动、学习支持和学习评价等六个要素。为了保证达到教学最优化,需要根据教与学的原理科学地、系统地、客观地分析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考虑教材、大纲、学生需求三个方面,一定要提供给学生需要的那部分内容。获得学生需求的方法一般有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研讨会等,应用这些方法可以了解学习者的学习环境、学习困难等情况,对学习者形成一个基本认识,为教学内容的选择奠定基础,其流程图如图2所示:
3 编写教学目标
网络课程的出发点应是促进学习者有效的学习。学习目标是学习者完成学习后能达到的具体要求。网络学习者的基础知识参差不齐,学习的经历各不相同,自学能力有大有小,这就决定了学习者的学习目标也各不相同。合理的使用目标还可以向学生传递教学期望。目标设定的步骤如图3所示:
(1)设定目标
一个清晰的目标应该具有五种成分:情境(习得的结果得以表现的情境)、所进行的学习的类型(“习得性能”的动词区分了学习类型)、行为表现的内容或对象、可观察的行为(行为动词)、适用于行为表现的工具、限制或特殊条件。如:
在计算机实验室情境中,给出一些数据表的简单说明[情境],学生将通过输入[行动动词]计算机、使用合适的数据类型、选择合适的键[工具、限制或特殊条件],在Access中演示[习得性能的动词]数据库表格的创建。
并不是所有的目标都得包含这五种成分,但是所包含的成分越多,所传递的期望就越准确,最重要的成分是习得性能的动词和对象。通常,一个教学单元有若干个学习目标。有时,一些学习目标构成另一些学习目标的先决条件。加涅指导学习的观点认为:应该先学先决技能,后学终点技能,设置学习目标时应遵循此观点。
(2)实施目标:对于远程教育而言,目标的实施是学生的学习活动,网络课程应设计的生动、有趣,能够较持久的维持学生的注意力。
(3)调控目标:远程教育者应及时了解学生的目标的达成情况,检查目标设置的难度是否适中,适时调整学习目标。
(4)评价目标:在学习者学习完成学习之后应对学习者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并及时的指导反馈。可以将成绩优异者的经验与大家分享,以此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信心。
4 教学策略选择
教学策略是指建立在一定理论基础之上,为实现某种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实施总体方案。包括合理选择和组织各种方法、材料等。常用的教学策略有先行组织者策略、概念形成策略、认知发展策略等。
5 教学媒体选择与设计
传播学理论认为通过视觉经验获取知识的效率为40%,通过听觉经验获取知识的效率为25%,如果是视觉+听觉那么学习效率将达到70%。所以在课程的制作过程中应较多的使用图片、动画、视频素材。
6 教学评价
学习评价是教学活动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举措,特别是在自学活动中,它还可以激发学习动机。教学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1)诊断性评价:即学前测评,对学习者先决能力的评价。
(2)形成性评价:是为教学系统设计过程的任一给定阶段的修正与改善提供资料,也即对学生阶段性学习效果的测评。形成性评价可以通过作业、问题、测验等方式开展。
(3)总结性评价:它是对学习者的成就与教学有效性的 判断,可以通过研讨会、论文、测试等方式进行。
7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网络课程教学设计实践
在探讨了以学习为中心的主要观点之后,笔者以《西方经济学》网络课程为例阐述一下如何“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以学习者为中心”论在课程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良好的导航;
其二,提供了丰富直观的学习资源;
教学团队:介绍师资情况以及主讲教师的基本信息。
课程介绍:对课程进行先关介绍,让学习对课程产生一个感性的认识,帮助学习这对课程准确定位。
课程学习:泰勒认为一门完整的网络课程应包含目标、内容、策略(即活动、媒体、资源)和评价几个部分。该课程在课程学习模块以章节为单位呈现学习材料,每个章节从本章导学、学习知识点、专题案例、本章小结、阶段测试五个维度进行呈现:
维度一:本章导学包括章节概要、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要点、学习提示五部分的内容。
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有很多需要记忆的内容,本课程使用概念图帮助学生记忆。概念图(Concept Map,简称CM)是美国康奈尔大学的Joseph D.Novak教授于1984年提出的,是指用于表征和揭示知识结构中意义联系的图表。在每一章的章节概要中本课程都为学习这提供了知识结构图,让学习者建立一个概念网络,然后通过学习不断的向网络中增加新内容。
维度二:以+个知识点的方式呈现学习内容。
维度三:提供本章知识点相关的小案例。
维度四:总结章节知识点。
维度五:阶段性检查可以考核学生对知识的迁移情况,检查学习者应用其新知识的程度,以此促进学习者更好的掌握知识、应用知识。实现在线测试的技术有很多,如Js代码、Flash编程、XML技术等。
案例分析:案例能协助建构个人的理论并加强实际经验,不仅可以帮助学习者获得专家与资深学者的已有经验,也可以帮助学习者进行知识迁移。因此,很有必要进行案例分析活动。在选择案例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案例具有典型性;二是事件是真实发生的;三是与课程主题相吻合;四
其三,运用泰勒原理进行学习内容的展示;
其四,运用多种媒体形式呈现学习材料;
其五,较多的借鉴强化理论。强化原理曾被陈述如下:一个新的行为,倘若在它出现时有一个令人满意的事态(即奖励)伴随其后,则这一新行为的学习将得到增强。课程设计中的案例、测验、前瞻性材料等都体现了强化的思想。在经过各种分析之后,课程的模块被划分如图4所示:是好的案例能刺激学生思考;五是案例可以显示很多经验。
综合测试:开展总结性评价,教学者应根据答题者的情况给出学习建议与指导。
学科前沿:该模块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些前瞻性的内容,即学科中一些前沿性的知识、技术,如当前热点、代表人物等。
课程资源:为学习者提供一些辅导材料,包括课件、相关的电子书、相关论文、教学视频等内容。
在页面风格上以简洁、大方、稳重为主;在网页主体中较多的选用了各色小图标,在美化装饰的同时又显的层次清晰;在布局安排上较多的使用了选项卡菜单,这样可以减少页面数量,使网页结构清晰;在颜色的搭配上我们将重点内容突出,选用与主题内容相差较大的色彩来强调,刺激学生记忆,色彩搭配方案如表1所示:
关键词:职校;专业技能;循环教学;教学同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4-0240-02
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应当是既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又有娴熟的专业技能的全面型人才。因此,职业教学必须确立以文化课为基础、以专业课为主导、以专业技能课为核心的办学思想。同时,严格遵循《大纲》要求进行教学,按照文化课、专业课、技能课的要求时数比例进行教学,并以技能课为核心,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而专业技能的教学是职业学校完成各专业教学目的的一个主要途径,它既能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操作实践技能,又能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巩固和掌握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特长”全面型的新世纪建设人才。笔者认为在职教中专业技能课的教学改革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统一思想认识,注重专业技能教学
文化课、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其目的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从未知到知的过程。而专业技能课的教学,其目的是不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从未知到知的过程,而且还要求学生对知识应用从未会到会的过程。因此专业技能课的教学具有应知、应会的双重教学任务,这就要求从事专业技能教学的教师,不仅有较高的理论知识水平,还要有娴熟的操作技能。也就是说,对专业技能教学的教师要求更高,因此,职业学校应当十分重视专业技能课的教学工作,要对在职专业教师再进行培训、进修,及时充电,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当然,光靠业务能力强的专业教师还不行,还必须要有相应的先进技术实验设备,两者缺一不可。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必须增加实验仪器的投资和利用,同时让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承担专业课教学任务,并经常督查实验开出率和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这样使专业课教师切实地加强和注重专业技能课教学。
二、采用循环教学法是专业技能教学最有效的方法
循环教学法是理论和实践紧密相结合的。即:实践(实验或演示)――理论(讲解)――再实践(学生动手实验)――再理论(分析)――再实践(学生动手操作训练)的教学方法。笔者经过长期进行应用这种方法教学实践,认为这种教法效果相当好。实践证明:“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再实践”循环教学是行之有效的,尤其是职业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教学途径。
三、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同步进行,同时注重技能考核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职业学校教学的两大教学体系,两者关系十分密切、相辅相成,必须同步进行,因为只有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包括文化课),才能指导实践,做好实验,提高实践能力。同时,在实验的基础上,反过来又能够巩固和掌握理论知识。为此,采用理论课和实践课分别由教师与实习指导教师承担,辅导实践主要由实习指导教师完成,同时理论教学教师与实习指导教师进行相互合作轮换指导。如: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当讲授“计算机基础知识”章节时,就可以马上组织学生进行上机“英文指法训练”和“中文输入训练”,讲完“计算机基础知识”内容时,学生也基本上掌握好了“英文指法训练”和“中文输入训练”。这样,既能保证理论性和实践性的连贯性和互补性,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除此之外,实践技能课的训练与考核更是密不可分的,只有注重技能考核,才能对技能训练起促进推动作用,同时也检验了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提高了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分阶段地严格进行实践考核,强化学生的操作技能实践,会大大地促进和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比如:计算机应用基础上机考核中,可分为十二大部分进行:英文指法训练、中文输入训练、WindowsXP基本功能、文档的基本操作及排版、制作表格及图表、公式编辑器及绘图工具的使用、工作表的编辑和格式化、条件格式和函数的使用、数据图表化与数据处理、创建演示文稿、PowerPoint的母版与动画、局域网和Internet使用等进行考核。据有关资料统计表明:职业学校只要能够正确地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毕业生就业率和对口就业率就会都较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职业学校毕业生对口就业状态是衡量和检验学校及相关专业办学成效的重要指标。
四、让部分学生先“会”起来
从全班同学中挑选出理论基础较扎实、动手能力较强的部分同学,作为先行重点培养对象,使他们达到一定的水平,特别是实践能力。然后,利用他们对全班同学进行辅导工作,这些少数学生是既当学生又当“小老师”。在学生中他们是“老师”,能激发全班同学努力向他们学习并赶上他们,起到局部带动全局的作用,在各实验小组中他们能够发挥“小教师”效能。因为专业技能课仅由某位老师和实习指导教师进行实验教学是难以全面辅导的,实验效果往往不够理想,而这些“小老师”活跃在专业技能实践课的课堂上,较好地解决了这个矛盾,保证了专业课顺利地进行,也有效地提高了专业技能课的教学质量。这样,既能够全面提高学生操作技能,同时还可从中选拔尖子,积极参加省市各届技能竞赛活动,为取得好成绩打下基础。这种既普及又提高的多种途径的实践教学,是行之有效的。遍及和提高是一对矛盾,要正确处理好这对矛盾,使它们相互促进。从辩证法观点分析,只有全面普及才能出现个别提高,反过来说,个别的提高又能带动全面的普及。实践证明,许多职业学校的专业技能课的教学采用这种模式进行,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学生参加省、市举行技能竞赛均获得了好名次。
五、合理编排文化课、专业课与技能课课程表
在注重专业课的同时,也要重视文化课的教学,要求它们在教学过程中并重,这样,一方面使个别基础好的同学能有机会参加各类升学考试,进入高等学校深造;另一方面使大多数的同学学到更多的知识,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实践课的编排合理,不但保证了实践教学顺利进行的条件,而且还可以减少对文化课、专业课管理教学的影响,从而更好地学习文化课,具体地说,安排在上午第一、二节的实践课,它对后面的第三、四节理论课教学影响就很明显,如果把实践课安排在下午,则影响就较小。必要时适当地安排一些实践课在晚上时间进行。比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上机实验时,需要很多的课时,可利用晚上时间安排在机房中实训,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理顺理论课与实践课之间存在的矛盾,同时也加强和提高了技能课教学之目的。
六、加强素质教育,实施毕业证书、技能证书“双证”制
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面对知识时代,探索培养应用型、实用型人才的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全面素质。学生的素质高,能力强,在人才市场中的竞争力就强。当前,以工业为主导,非国有经济成分的企业逐渐增多,各地方以总量与效益齐进,增长与资源协调,发展与环境并重,经济与社会同步地均衡发展。许多企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精密型转化。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大大缩短,企业用工要求具有一定文化素质又有一定技能的应用型、实用型人才。同时根据国家岗位准入证的实施,为了适应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职业学校要紧抓这个机遇,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中心,狠抓教学质量,努力培养具备双证书的综合素质人才。
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标要适应两个根本性转变,势必要求学生要有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职业素质。落实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是学校教学改革的根本任务。单靠一张文凭是难以打天下的,所以要从应试教育中解脱出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多方面的学”。具体操作中就是要推行“一凭多证”。学生在校就读期间除了要获得毕业文凭之外,还要拿到一种或多种专业技能证书、职业资格证书,为学生就业提供有力的保证。从而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能力,增加个人的就业选择机会。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对技能学习的热潮,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
七、专业技能课教学改革要紧跟时代的步伐
当今社会科技迅猛发展,科技人员必须及时地了解、掌握最新知识、最新技术,不断地更新知识、完善自己,才能适应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培养出的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是否能尽快担任重担,很大程度上是关系到专业课教师自身的素质。为此,职业学校都要为各教研组每学期订制多种相关专业报刊、杂志,让教师阅读学习,并要求专业教师从中了解当今社会科技的新动态,在教学中及时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得到教科书上无法获取而又宝贵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应用,从而使学生毕业后较快地适应工作岗位,因而能较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总之,职业学校要正确处理好文化课、专业课、技能课的关系,应当在注重实践技能的同时,也要重视文化课、专业课的教学,全面推进综合素质教育。当然,突出实践教学是职教的特点之一,是培养应用型合格人才的必要手段,是保证毕业生质量的关键性环节。专业技能课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必须引起各级领导和同行的足够重视和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余胜泉,张建伟.教育技术理论导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惠永正.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
[3]雷正光.职教课程实务概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