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18 18:27:4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产业链发展趋势,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 产业发展 移动通信
从当前来看,移动互联网具有更强的个人属性,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具备了更大的发展优势。如今移动互联网的接入终端呈现出了智能化、多样化、普及化与个人化的发展趋势。
1 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
1.1 用户增长迅速,智能终端快速普及,移动互联网内容、应用与服务快速增长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数据,截止2013年6月底我国的手机网民规模达到4.64亿。国内的智能手机用户在快速增加,根据艾媒咨询所的报告显示,在2013年第一季度时中国的智能手机用户达到4.2亿,IDC预测在2013年年底智能手机用户将会达到5亿。智能终端的普及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国内外互联网公司都纷纷在移动互联网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同时传统媒体也开始逐步的向移动互联网媒体转型。例如谷歌公司开发出了开源的系统安卓,腾讯、新浪等也围绕移动平台开发出了多元化的产品。手机应用变得越来越丰富,2012年11月时苹果应用商店总计有100万款应用产。在谷歌的应用商店play store中拥有大约67.5万款的应用,下载量达到了250亿次以上。
1.2 消费与电子商务应用逐步增多
智能终端普及速度想到快速,功能变得越来越强大,同时各种应用也变得越来越丰富,使得移动互联网的应用领域快速拓展。如今与消费与电子商务相关的各种应用快速增加,使得用户在使用移动终端进行娱乐与沟通之外,还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的终端进行购物、订票、手机支付等各种消费与电子商务活动,同时这一趋势正在逐步的普及。
1.3 促进了不同产业间的跨界竞争,加速产业之间的融合
移动互联网产业链涉及到多个产业,主要有移动设备供应商、网络运营平台、服务提供商、终端设备生产商等等。整个价值链都变得更加的细化与开放,呈现出了一种多元化与跨界竞争的特点。如今,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中的全球产业巨头都在积极的从多个环节上进行布局,并不断的在产业链的上下进行积极的延伸,同时都将竞争的焦点放在对用户的第一接触点的把控上。从发展策略上来看,各个运营商都在积极的对产业链资源进行整合以便于将最好的互联网资源引入到移动互联网中来,让用户能够通过移动终端访问这些优秀资源。例如沃达丰所提出的Mobile plus战略。
2 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
2.1 加强基础建设,应对不断激增的移动互联网服务需求
随着3G的普及与移动技术的快发展,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各种服务应运而生,使得人们能够更加有效的对移动终端进行使用。随着智能终端与3G网络的快速普及,让移动互联网服务与用户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移动用户的不断增加与移动技术的发展,促使移动网络需要提供更大的带宽,使得移动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网络来完成更多的事,并促使移动用户对移动互联网提出更多的移动互联网服务需求。面对这样的情况,只有不断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此来提供高品质的移动互联网服务。同时需要对移动用户的需求进行实时的跟踪以此来更好的、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
2.2 加强业务上的合作与创新,对用户使用门槛进行降低
要加强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就需要加强业务上的合作与创新,降低用户的使用门槛,并要使得无线网络得到优化,让客户能够在使用移动互联网时更加的舒心。对于3G、WIFI等覆盖需要继续增强,同时还必须要加快4G的试点工作,争取4G能够快速进行普及,为用户带来高品质的无线宽带体验;对于无线宽带的资费门槛进行降低,同时对于流量以及应用服务的消费进行大力的改善;通过终端定制以及合理的补贴方式,对智能手机与上网用户进行大力鼓励与引导。同进行积极的创新,加强产业链中不同节点之间的合作,对优质的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加强对自营业务与合作业务的开发与创新。
2.3 注重移动安全
因为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用户需要面临的安全风险也是在不断的提高。移动安全软件市场增长相当迅速。国内有相当庞大的用户群与相当广阔的应用程序市场,为移动安全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必须要加强信息安全工作,以保证移动互联网可以健康的发展,并为移动终端用户的信息安全提供有效的保证。相对而言,移动互联网不仅仅是具有互联网的开放性,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实名性,从当前世界范围的移动互联网发展情况来看,我们不仅仅是需要做好移动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还需要从技术、机制以及体系等多个方面对移动互联网的信息安全进行重视,并做好信息安全工作,以能够确保移动互联网能够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
3 结语
无论是从移动终端来看,还是从移动网络用户来看,移动互联网都拥有非常良好的发展前景。面对广阔的市场前景,通信运营商需要能够准确的把握住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并根据趋势来采取合理的措施,这样才能够使得移动互联网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移动通信
从当前来看,移动互联网具有更强的个人属性,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具备了更大的发展优势。如今移动互联网的接入终端呈现出了智能化、多样化、普及化与个人化的发展趋势。
1 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
1.1 用户增长迅速,智能终端快速普及,移动互联网内容、应用与服务快速增长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数据,截止2013年6月底我国的手机网民规模达到4.64亿。国内的智能手机用户在快速增加,根据艾媒咨询所的报告显示,在2013年第一季度时中国的智能手机用户达到4.2亿,IDC预测在2013年年底智能手机用户将会达到5亿。智能终端的普及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国内外互联网公司都纷纷在移动互联网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同时传统媒体也开始逐步的向移动互联网媒体转型。例如谷歌公司开发出了开源的系统安卓,腾讯、新浪等也围绕移动平台开发出了多元化的产品。手机应用变得越来越丰富,2012年11月时苹果应用商店总计有100万款应用产。在谷歌的应用商店play store中拥有大约67.5万款的应用,下载量达到了250亿次以上。
1.2 消费与电子商务应用逐步增多
智能终端普及速度想到快速,功能变得越来越强大,同时各种应用也变得越来越丰富,使得移动互联网的应用领域快速拓展。如今与消费与电子商务相关的各种应用快速增加,使得用户在使用移动终端进行娱乐与沟通之外,还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的终端进行购物、订票、手机支付等各种消费与电子商务活动,同时这一趋势正在逐步的普及。
1.3 促进了不同产业间的跨界竞争,加速产业之间的融合
移动互联网产业链涉及到多个产业,主要有移动设备供应商、网络运营平台、服务提供商、终端设备生产商等等。整个价值链都变得更加的细化与开放,呈现出了一种多元化与跨界竞争的特点。如今,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中的全球产业巨头都在积极的从多个环节上进行布局,并不断的在产业链的上下进行积极的延伸,同时都将竞争的焦点放在对用户的第一接触点的把控上。从发展策略上来看,各个运营商都在积极的对产业链资源进行整合以便于将最好的互联网资源引入到移动互联网中来,让用户能够通过移动终端访问这些优秀资源。例如沃达丰所提出的Mobile plus战略。
2 对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思考
2.1 加强基础建设,应对不断激增的移动互联网服务需求
随着3G的普及与移动技术的快发展,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各种服务应运而生,使得人们能够更加有效的对移动终端进行使用。随着智能终端与3G网络的快速普及,让移动互联网服务与用户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移动用户的不断增加与移动技术的发展,促使移动网络需要提供更大的带宽,使得移动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网络来完成更多的事,并促使移动用户对移动互联网提出更多的移动互联网服务需求。面对这样的情况,只有不断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此来提供高品质的移动互联网服务。同时需要对移动用户的需求进行实时的跟踪以此来更好的、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
2.2 加强业务上的合作与创新,对用户使用门槛进行降低
要加强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就需要加强业务上的合作与创新,降低用户的使用门槛,并要使得无线网络得到优化,让客户能够在使用移动互联网时更加的舒心。对于3G、WIFI等覆盖需要继续增强,同时还必须要加快4G的试点工作,争取4G能够快速进行普及,为用户带来高品质的无线宽带体验;对于无线宽带的资费门槛进行降低,同时对于流量以及应用服务的消费进行大力的改善;通过终端定制以及合理的补贴方式,对智能手机与上网用户进行大力鼓励与引导。同进行积极的创新,加强产业链中不同节点之间的合作,对优质的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加强对自营业务与合作业务的开发与创新。
2.3 注重移动安全
因为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用户需要面临的安全风险也是在不断的提高。移动安全软件市场增长相当迅速。国内有相当庞大的用户群与相当广阔的应用程序市场,为移动安全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必须要加强信息安全工作,以保证移动互联网可以健康的发展,并为移动终端用户的信息安全提供有效的保证。相对而言,移动互联网不仅仅是具有互联网的开放性,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实名性,从当前世界范围的移动互联网发展情况来看,我们不仅仅是需要做好移动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还需要从技术、机制以及体系等多个方面对移动互联网的信息安全进行重视,并做好信息安全工作,以能够确保移动互联网能够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
3 结语
无论是从移动终端来看,还是从移动网络用户来看,移动互联网都拥有非常良好的发展前景。面对广阔的市场前景,通信运营商需要能够准确的把握住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并根据趋势来采取合理的措施,这样才能够使得移动互联网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报告指出,2017年中国互联网产业呈现以下五大发展态势:
一是提网速,广连接。骨干网络优化提速明显,固定宽带普及目标提前完成;网络提速降费成效显著,移动网络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物联网络部署大幕拉开,专有网络连接更加广泛;智能硬件丰富信息交互,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资源连接范围持续扩大,产业互联互通步伐加快。
二是深融合,强制造。产业互联网全面深度融合,服务实体经济创新发展;“中国制造2025”全面实施,制造强国建设迈上新台阶;工业互联网全力纵深推进,产业生态体系显现雏形;“互联网+农业”迸发巨大能量,技术助推产业链升级;“双创”平台持续普及推广,成为融合发展新动能。
三是兴业态,惠民生。智能技术助力业态焕新,打造科技时尚新生活;新型消费优化产业布局,构筑个性化、智能化应用场景;无人零售领域百花竞放,服务布局向线下聚拢;分享经济加速优胜劣汰,强势企业瞄准AI领域;在线娱乐行业加速升温,产品丰富但问题不容小觑;创新领域覆盖更广更深,网络惠民触手可及。
四是谋创新,拓市场。应用创新向技术创新挺进,商业化应用竞争加剧;多级平台同步孵化产品,“内容为王、创意为先”优势凸显;互联网平台走向生态化,产业链依存关系持续增强;企业“进军”农村市场,县域经济蓬勃发展;推广中国本土优势经验,“出海”足迹延伸更广。
五是重安全,共治理。系列法律法规加速实施落地,为网络安全保驾护航;网络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安全产业向服务主导转型;有效防范打击通讯信息诈骗,全力保障社会民生;不良信息治理力度持续加大,网络空间更加清朗;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互联网全球治理体系深度变革。
报告指出,2018年的中国互联网产业六个方面发展趋势值得关注:
一是新技术,下一代网络建设带动5G产业崛起,工业互联网促进制造业集成创新,大数据、人工智能将加速推进产业深度融合,技术创新推动金融信用体系趋于完善。
二是新动能,产业互联网推动新旧动能加速转换,“互联网+先进制造业”成为振兴实体经济的重要途径,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的行业解决方案将继续突破,智能制造的网络安全保障将成为关键一环,农业全产业链信息化升级将加速。
三是新场景,数据与服务开辟未来消费新场景,共享服务更加智能化和全球化,智能化赋能更多平台场景。
四是新体验,智能交互催生消费新体验,车联网、智能家电促进“住行”新体验升级,AR有望重新定义移动交互体验。
五是新挑战,勒索病毒攻击类或将成为常态,个人信息保护将面临严峻挑战,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风险将不断攀升,网络空间安全防护能力将大幅加强,企业拓展国际化市场将面临激烈竞争。
六是新生态,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安全生态建设将日益完善,平台经济创新与协同治理的需求将更加迫切,数据权属关系受到广泛关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将加快完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将深度变革。
关键词:互联网+;支付清算;卡基支付;虚拟账户;银联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6)02-0063-06
一、引言:支付创新顺应了“互联网+”商业形态的发展变化
“有贸易必有支付”,自从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诞生以来,以货币为载体的支付工具在不断变化,无论是代用货币、信用货币还是虚拟货币,其存在形式随贸易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演进,因此可以说:贸易推动了支付工具的不断创新。随着现代服务业和金融业的发展,社群和个人需求的差异必然需要一个多层次的商业环境,支付不单是以商品贸易为基础的,而更多转向服务和金融产品的购买。在“互联网+”时代,伴随蓬勃发展的电商引领的支付需求,通过柜面办理支付的传统交易模式,显然不能满足人们的支付需求,依托互联网发展的新型支付工具不断涌现并得以快速发展,基于银行体系的支付交易规则也处于不断更新与迭代中。
毫无疑问,近年来电商经济推升了中国商业流通效率,推动了市场价格公平,自由的购物体验和良好的支付体验尤其使青年人淡化了刷卡支付的概念。平台电商和虚拟账户交易与支付的闭环使用结合得似乎非常完美,甚至没有第三方平台介入的机会。在新兴商业领域(订单消费、对称消费),其使用的便利性也超过了传统货币支付形式,借助于O2O商业模式抢滩,代表虚拟账户的电商支付平台开始积极布局线下,进入传统银行卡市场结算领域。数字显示,2015年三季度,非银金融机构处理网上支付业务交易额12.8万亿元,移动支付金额5057亿元,而同期银行卡跨行交易额为11.01万亿元。非银机构线上与银联线下交易总额已各占半壁江山。
从全球范围看,2015年全球电子商务市场预计增长至1.7兆亿美元,到2017年将达到2兆亿美元。在此期间,跨国电子商务预计增长21%,而国内电子商务增长9%。由于各国的商业环境和监管政策不同,各国不同网上支付工具交易占比有很大的差异,银行卡网上交易和本土虚拟账户支付并存依然是支付主流,但从消费习惯改善的角度看,电子商务发展趋势不容置疑,网络支付未来发展空间依然巨大。
互联网金融企业资本利得的融资优势和快速的“烧钱”营销方式极具市场竞争力,而传统金融企业则受到国家财税政策和审计的严格约束,金融监管的不对称也一定程度限制了其快速应变能力和驱动创新能力。业界普遍开始有这样的疑问:银行卡支付时代过时了吗?从金融改革的角度看,金融体系顶层设计的变革必将引导支付产业顶层设计变革,银行由传统“存、放、汇”向“理财、投融资、综合支付”的现代银行转型,由传统金融信贷供给向供应链金融供给变革。银行卡业务因其天然的合法性及多年发展的成熟性,在世界各国一直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当下,随着人民币国际化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跨境离岸人民币结算和个人支付业务需求上升空间广泛;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深化,境内支付需求市场还有巨大发展空间,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刚刚起步。同时,从维护国家金融信息安全、防止输入性支付产业风险的角度出发,银行卡产业尤其是民族品牌责无旁贷,仍有巨大的存在价值与拓展空间。
本文拟从三个方面阐述银行卡产业适应整个金融体系变化、进行市场化变革、满足和顺应互联网“沟通自由、消费自由、支付自由”的发展理念及其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二、银行卡产业有能力顺应支付市场变革
(一)自主品牌的银行卡产业成熟度高,有着浓厚的市场积淀
1985年3月,中国银行发行第一张信用卡,2002年,中国银联成立,三十多年时间里,我国银行卡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截至2014年底,银行卡跨行交易笔数达到186.7亿元,金额达到41.1亿元,较银联成立初期的2002年交易笔数和金额分别提升了29.6倍和229.23倍。发展至今,我国银行卡产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网络系统和相应产业链,交易对象和范围覆盖传统制造业、金融业、信息产业、服务业的约70个环节,产业商业模式日趋完善。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中国支付产业也加强了与沿线国家的合作,目前有近50个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了银联卡业务。随着老挝国家银行卡支付系统上线,银联卡支付的输出已经由传统的品牌输出上升到技术标准输出,银联芯片标准成为泰国银行业的行业标准是另一个典型案例。这些均说明,银联标准已初步具有全球影响力。据央行《2015年第三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报告,截止到三季度末,银行卡跨行支付系统联网特约商户1513.50万户,POS机具1989.30万台,ATM机具84.08万台,全国银行卡在用发卡数量52.52亿张,银行卡渗透率已达到48.01%,交易规模持续稳步增长。银行卡已在社会零售领域广泛渗透,并向生产领域、流通领域渗透,提高了交易效率和结算安全,已形成广泛的用户基础,成为最常用的非现金支付方式。
(二)央行支付产业政策指明了支付产业发展方向
2012年以来,央行出台了一系列支付产业政策,包括发放非金融机构支付牌照、会同发改委改革手续费定价机制、开放银行卡支付清算市场等,给银行卡产业带来了深刻的变革,这些政策给支付市场带来的具体影响表现在:转接清算和定价机制市场化,银行卡收单市场参与主体多元化,在线支付、移动支付等新兴支付产品快速发展,POS终端的智能化升级丰富了收单场景,基于芯片卡(IC卡)的综合支付应用提升了支付的便利性和安全性,消费支付进化到个人综合支付的增值服务等等。从支付政策驱动的角度看,支付产业未来开放的发展趋势更为清晰。而从支付市场开放的角度看,随着支付参与主体的多元化,银行卡产业生态化趋势成为必然。
(三)银行卡支付本身是高新技术产物,适应互联网金融发展
银行卡产业以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塑料卡片为卡基,通过以银行、银行卡清算组织、第三方专业化的服务机构、非金融支付机构、银行卡受理商户组成的企业群体,为持卡人提供电子支付和消费信贷的服务。银行卡产业属于典型的网络经济,是建立在高新技术基础之上的现代个人支付结算系统。客观来讲,在互联网经济还没有形成的时代,银行卡在技术上和形态上已经实质进入了互联互通的网络时代,具体表现在:银行卡诞生时的信用卡压卡(离线交易)时代早已经进化到高度联网通用的在线交易时代。银行卡的安全性由单纯的磁条卡时代进入到更为安全高效的芯片卡(IC卡)时代――适应小额快速结算的银行卡闪付(Quickpass)、从刷卡支付到移动智能终端时代的无卡支付(手机NFC近场支付)、从现场到非现场的发卡(TSM可信技术)、更为安全的在线支付安全技术(Token)和移动云支付技术(HCE),均能够高效防止伪卡和盗刷风险。国际化的智能终端支付合作(如Apple pay、Samsung pay)也将于近期开展。尤其是近年来,银联与各发卡行及网络运营商合作建立了适应互联网金融的从柜面到移动的全渠道发卡和收单体系,快速顺应了科技进步和商业模式的演变趋势。可见,无论在支付形态、安全性和体验性方面,银行卡都与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密切关联,其发展完全嵌入了现代商业模式的价值链中。
(四)“线上\线下”的双向渗透有利于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线上\线下”的分类是按照支付的受理通道来区分的,两者双向渗透是一个商业模式不断创新的过程。从支付工具的层面看,目前国内个人支付领域的支付工具主要包括:虚拟账户、电子货币账户(银行卡)、现金。从支付的角度看,除去实体货币(现金),支付工具本身没有“线上\线下”的直接划分。但从产品的角度看,线上支付产品(账户支付)本身对新兴商业模式的融入性较好,有些甚至是封装应用(淘宝―支付宝),但对线下传统支付通道(柜面受理)而言,却没有比使用银行卡体现出明显的优势和操作的便利性。从长远的发展角度看,两类支付工具有功能衍生和融合的趋势,即线下支付工具(银行卡)不断衍生出线上支付产品,如“银联钱包”、“银联在线”、手机银行、移动金融等等,线上产品则需要叠加线下支付的交易验证环节,比如扫码支付(二维码),而在闭环应用领域,双方都要符合及时支付的要求。短期看,账户支付与卡基支付在支付渠道上是互补的,不具有完全的替代性趋势,银行卡线下优势和虚拟账户的线上优势会各自逐渐发展,交易规模会达到一个新的平衡点,但双方在各自领域的主导优势不会改变。从长远看,分散支付产业成本投入、显著降低市场发展成本、满足消费者支付喜好、培育对支付产品的忠诚度,从而扩大各自的支付份额是支付产品竞争方向,而从支付标准和支付安全层面看,银行卡依然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三、银行卡具有良好的产业生态优势
(一)多种支付工具并存符合商业发展的交易要求
在新兴市场领域,电子商务提高了信息透明度,促进了交易公平。购物网站在信息基本对称的环境下,给买卖双方提供了更便利的沟通途径,用户有了更好的交易体验。但互联网企业的草根扩张要与传统社会商业规则的改变产生良性互动还需要持续摸索与融合。从支付领域看,闭环支付应用商业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行业支付壁垒,而且由于非金融机构缺乏严格的金融产品流程管理和风控意识,蕴含金融风险。同时,相对传统商业,政府对电商在完善交易监管、税收等方面也亟待加强管理。当下,电商自律、分离商业模式和支付模式、开放支付通道是对电商平台生态健康化的要求,便利的传统商业体系与电商平台共同满足不同消费者购物差异化需求的趋势应该是现在包括未来商业发展的主流,因此,多种支付工具并存符合商业发展逻辑的要求。
(二)银行卡产业具有良好的社会参与性
在社保、公交等领域,由于各自行业标准的制定,造成了一定的行业进入壁垒。理论上,在账户监管有效、风险可控、支付便利的前提下,银行卡完全可以加载社保、公交支付功能,非银虚拟账户在技术上也可以实现同等功能,但由于银行卡承担的社会责任要高于非银机构(国家体制决定),账户管理效率和安全性也优于非银机构,而且会显著降低社会成本,因此有明显的比较优势。目前,已经投入运营的银行承担发行的“社保卡”、“医保卡”、“城市一卡通”等大大降低了公共服务的社会成本,同时提高了安全支付保障,加载IC卡闪付和NFC近场支付的收单应用场景则增强了用户体验。银行卡大数据服务衍生出的POS流水贷服务,满足了中小企业融资的补充需求,符合国家中小企业发展扶植战略。农村支付环境建设便于农民使用银行卡实现农资订购和农产品采购支付,避免了“白条”和挤占挪用涉农资金现象的发生,是银行卡(此处特指银联卡)支付本身具有社会责任的体现。同样,在新兴行业(P2P)、投资理财、现代农业、医疗、健康、出行、保险赔付、商户营销等领域,银行卡应用已经形成了完备的支付产品和服务体系,介入新兴产业的优势更加明显。
信用支付是金融社会的显著支付特征,凭借银行体系庞大的授信结算能力,信用支付在社会个人融资消费总规模中占据主导地位。在我国由商品社会进化到金融社会进程中,信用卡的推广使用无疑推升了人们对社会商品和服务的消费能力,而以卡基为载体的个人金融服务几乎涵盖了衣食住行、教育、投资等各个生活领域,其强大的社会金融服务能力是互联网金融公司(第三方支付)难以超越和替代的。而且,虽然在个人支付领域,虚拟账户支付与银行卡支付已经开始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竞争,但应该认识到,银行卡账户余额或授信额度,是标准的法定货币形式,受法律法规的严格监管和保护,账户安全性高,是符合国家货币政策的支付工具。而虚拟账户只是用于支付的预存货币管理账户,并受法定货币规模和规则控制,该账户存储的虚拟货币也应纳入监管,其使用规模和渠道也应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其法定货币身份尤其值得商榷。
(三)银行卡体系安全优势和生态优势突出
银行卡账户是依托制度设计和法律保障的、以银行强大后台信息系统和一系列银行卡标准规则支撑的个人账户体系的组成部分,从IT系统架构设计到流程设计,从应用研发到工业化运营维护,保障了银行卡系统的高可用性和安全性,账户交易的关联性也便于管理机构进行有效监管和开展反洗钱活动。通过银联网络的互联互通,银行卡使用体现了更高的通用性和便利性。因此,相对于非银金融机构(第三方支付),银联(银行)的结算通道更具有清算的稳定优势和服务的持续能力。
多年来,中国银联牵头组织各家银行建立了机构发卡、收单、风险控制较为完善的支持服务体系,建立了以商户回佣为基础的商业模式,实现了银行卡支付的产业化。自主品牌“银联卡”在国内市场优势明显,而且境外使用还可免除货币转换费,丰富多样的营销和持卡人权益给消费者带来了便利和实惠,而PBOC3.0标准的制定则进一步巩固了银联芯片卡的市场地位。银行卡支付本身是开放的、不带侵入性的、有产业自身特色的商业模式,有社会认同的价值体系,其支付平台的开放性便于给商户全渠道一致的结算体验,而且无论线上还是线下,与商户的商业行为不构成直接竞争,其营销平台和大数据服务还能够给客户带来新的增值服务,提升客户商业价值。
按照商业生态系统理论概念,商业生态系统本身是价值生态系统,其最终目的是满足客户的(现在的和潜在的)价值。综上所述,银行卡产业具有自组织、协同进化、适应性等基本商业生态系统特征,并具有显著的网络化特征,易于形成以银行卡账户为支付核心的价值网络,因此具有良好的生态优势。
四、“银行卡+”的时代正在到来
(一)宏观经济改革是支付变革的原动力
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层面看,当前出台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如人民币国际化、消费升级(供给侧改革)、新能源、大健康、服务业升级必将带来新的经济活力,对外破除货币垄断(美元)、对内破除行业垄断是大势所趋,因此,与经济转型配套的金融变革势在必行。对外经济的“一带一路”建设、自贸区设立、亚投行的战略布局,迫切需要完备的离岸人民币结算体系,需要完善的跨境个人支付网络,迫切需要加快银联卡网络的国际化延伸。从国内支付市场看,随着国内银行卡转接清算市场的开放,支付市场进入多个卡组织并存、多种支付机构共存、品牌竞争和支付渠道竞争并存的时代。支付产品由原来的卡品类之争、机构竞争最终转向卡品牌之争、账户竞争。从银联层面看,是自主品牌和国际卡组织品牌的竞争;从银行的角度看,则是银行卡支付和虚拟账户支付的整体竞争。因此,如何引领银行卡产业升级,是“互联网+”在个人支付领域的实践,“互联网+” 呼唤“银行卡+”产业时代的到来。
(二)“银行卡+” 是互联网思维在个人支付产业的具体运用
互联网思维本质上是信息对称的思维,其核心是信息快速传播和价值快速发现。移动互联时代使分享经济、社交经济的理念深入到社会日常生活之中,敏捷的移动应用系统更容易在平台和客户间产生紧密互动,移动金融势不可挡。“银行卡+”就是以生态思维经营银行卡产业,淡化柜面、淡化介质、淡化平台观念,强化账户支付功能,银行卡支付重心由贸易结算支付(消费支付)向个人综合支付(生活支付)转变,具有更典型的移动金融和快速金融的支付特征。
“银行卡+”时代的银行卡在产品功能和应用上应该更加完善,具体表现在:完备的现代金融社会个人金融投资理财和授信结算功能(投资、结算、授信、理财)、满足持卡人全渠道一致的交易体验(线上、线下、代收、代付)、对持卡人全生命周期的贴心服务支持(发卡、风险控制、权益、综合支付)与快速响应、收单与支付一体化的紧密互动(清算多元化)与敏捷的移动应用系统(分享、体验)、叠加支付功能的可穿戴设备和自助销售设备主导近场快捷支付、Pos终端的智能化实现从人找场景到场景找人的支付体验、适应基于主动支付和主动收单的碎片化商业应用(智慧支付)、跨界合作的商户增值服务体系(大数据应用)。以卡基为载体,支付市场的参与主体在各自的细分领域更贴切地满足持卡人多样化支付结算需求,是“银行卡+”赖以发展的市场基础。在“银行卡+”时代,“得智能终端者得天下”的支付理念应该成为支付市场参与各方的共识。
在银行卡智能化支付的时代,联网通用时代靠行政手段推动的支付产业平台发展模式已成为历史,传统POS产业的商业盈利模式随着受理市场的轻资产化趋势而改变,以平台为基础的银行卡双边市场理论已经不适应支付市场的发展变化,取而代之的是场景推动型的支付产业生态发展思维。新的支付产业发展逻辑要求在每一个细分行业产生的微小生态系统共同繁荣支付市场,构建多层次、多场景的支付结算服务体系,更贴切地满足持卡人碎片化消费需求。
(三)境内支付市场开放给银联带来了国际化的机遇
伴随人民币清算市场的开放,卡组织间的(银联与Visa、Mastercard等)直接竞争是在发卡和ATM受理方面(即银联卡走银联转接通道,而其他品牌卡走其他卡组织通道),潜在竞争层面是在POS收单市场(收单机构的倾向性和商户喜好),国内新设立清算组织与银联竞争主要在POS受理渠道方面(因为其卡品牌短期内不可能有量的突破,因此不存在卡品牌竞争)。因此,从不利的因素看,开放给银联直接带来国内转接清算市场业务的分流,竞争导致交易费率下降、机构和持卡人维护成本提高等等,而国际卡组织通过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和提升,最终会影响国内持卡人的品牌喜好,从而与银联争夺个人人民币支付市场的支配权。从中性的角度看,多个支付机构并存将更好地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支付市场的产品更加丰富,服务更加人性化,而商业交易成本下降最终使持卡人和商户获得双赢,进而有利于进一步活跃交易气氛。但市场开放,首先推动了银联发展思维的战略变化:即由支付平台思维过渡到支付生态思维,由执行央行货币政策的支付工具思维转化为支付产品供给思维。思维的转变是去行政化和市场化的开端,是卡组织机构改革趋于国际化的环境要求。开放既给了国际卡组织境内市场机会,同样也给了银联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的机会,而银联的市场化转型,由单纯的渠道竞争提升到技术标准和产品服务竞争的实力,是银联成为真正的公司化组织、国际化卡组织的重要基石。
(四)在“银行卡+”时代银联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
当前,“线上+线下”并存的商业模式呈现出成熟的立体化商业特征,完善的城市社区供给和服务、衣食住行的消费体验升级、社会财富的金融化特征、亟待提升的农村支付环境建设等对支付体系提出了多元化的要求。而银联作为人民币卡标准的制定者,应该继续引领银行卡产业发展方向,降低产业参与各方成本,通过制度和规则制定,防控产业风险,提供全球化的安全、高效、便捷的支付和转接清算服务,通过支付创新,加快银行卡产业链价值流动,推动个人支付产业升级。
支付产业由平台经济向生态经济转型是支付产业市场化的趋势,支付产业的商业化程度越高,银行卡的电子货币支付功能和衍生服务会越丰富。从国内唯一的卡组织银联的角度看,开放平台是直面竞争的最好手段。彻底放弃行政化思维,明晰创新产品战略定位,将产业思维融入产品逻辑中,创建适应“互联网+”的产业发展理论,建立与银行业供应链金融改革配套的行业链收单清算服务体系,对外的品牌国际化战略和对内的支付产品营销战略相配套,是产业升级的环境要求,也是银联转型的外在要求。通过国际化巩固自己的品牌地位、通过创新和规则改变改善发卡和收单主体的参与方式、通过收单市场升级(提升产业链收单服务能力)提升自己的市场地位、通过建立合作伙伴生态系统向跨界发展、通过平台服务为成员机构量身打造差异化的发卡和收单服务、通过数据模型分析为持卡人防控支付风险、通过打造社区支付产品完善自己的产品体验、通过完善农村支付环境推动产业链纵向发展,从而最终完善银联服务社会的能力,完成银联自身由清算向支付、由服务型向产品型的卡组织升级的必由之路。
不可否认,随着支付市场的放开,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发展给支付市场注入了活力,但其迅速膨胀的发展模式也给支付市场造成了巨大混乱:既有破坏规则和秩序的价格竞争,也有滥用支付通道造成账户信息泄露的风险,清算通道的多头接入造成了风险责任主体混乱。2015年股市的跌宕起伏给整个金融体系敲响了警钟,虚拟账户电子交易“阅后即焚”的交易机制极易绕开金融监管,一旦达到足够的规模(出现道德风险)势必引发巨大风险。因此,为确保支付市场的有序发展,政府的监管机构需要进一步明确监管规则,明确金融创新的政策底线,并不断完善电子交易监控系统建设,使监管水平与科技进步“与时俱进”。同时,对互联网金融企业和传统金融业也应有对称监管的思维,应制定公平、公开、透明的监管政策,适度允许传统金融业有等同于互联网企业的创新空间。
社会发展的人性化思维――“更有序、更自由、更舒适”引导着科技进步的方向,“互联网+”从改变生活方式入手,“支付宝”、“微信钱包”、“银联在线”的快速响应提升了金融服务的用户体验。对传统支付产业而言,科技进步使普惠金融的快速商业化成为可能,外力推动的流程变革不再受传统体制的束缚,降低了改革成本。因此,“银行卡+”有良好的产业背景和生态价值基础。只要一以贯之地运用开放共赢的思维,始终把消费者支付安全放在首位,不断强化责任意识,形成支付产业各参与方良性互动、大众创新,有序竞争的局面,无疑会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商业价值,让消费者享受更丰富的权益和更便捷的支付体验,让商户享受支付行业健康发展带来的普惠金融成果。
支付的最大价值应该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支付结算需求,在中国金融开放的时代,国内转接清算市场由一极走向多极,卡组织由对标时代走向市场开放竞争时代,非金融第三方支付机构间的产品竞争也会愈加激烈,支付市场如何监管也充满了挑战。站在人民币支付的角度看,银联应继续发挥产业优势,更好地发挥其在传统银行卡产业的政策推动作用,协同各家成员银行和非银金融支付机构,加快实现账户支付升级,成为新兴支付产业的生态核心,实现支付产业共赢。
Exploration into the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the Bank Card Industry in the Era of "Internet Plus"
Zhong Wei Zhao Baojun
(Shandong Branch of China UnionPay,Shandong Jinan 250101)
关键词: 旅游产业;产业结构;空间结构;内在规律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我国旅游业目前正处于关键的战略提升期,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使旅游产业进一步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就必须加强对旅游产业发展内在规律的研究和认识,只有在深刻认识和理解旅游产业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才有利于制定出适合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和产业政策,有利于解决旅游产业发展中凸显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进而指导和促进旅游产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快速持续地发展。运用旅游产业经济理论研究旅游产业内在规律,就是要研究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与国民经济体系内其他相关产业之间运行规律以及旅游产业内部各种产业要素的运行规律。本文着重研究旅游产业内部各产业活动要素的运行规律,即侧重于对旅游产业结构及其演进规律进行研究。
一、 旅游产业特性与旅游产业结构
1.旅游产业的形成特性
旅游产业是由绝大多数原来已经存在的独立行业围绕旅游活动重新组合起来的新的集合体,这些行业之所以成为旅游产业的组成部分,是因为尽管这些行业在旅游产业运行中承担的作用及各自的功能有所不同,但却都具有为旅游者提供旅游服务的共同职能(张辉,2002)。由此可以认为,旅游产业是一个以旅游活动为中心而形成的配置产业,其组成包括了为旅游活动提供直接或间接服务的行业和企业。所以,旅游产业是一个依托性和关联性很强的综合性产业,旅游产业的发展要依托许多相关产业的发展,因而旅游业对其他产业存在着较强的拉动作用,同时也会受到其他产业的制约而影响到自身的发展。因此,旅游产业发展需要与其他产业相互协调才能相互促进。
2.旅游产业结构
旅游产业是一个构成复杂的综合性产业。要全面地认识和理解旅游产业的内在规律及发展趋势,首先必须加强对旅游产业结构的研究。所谓旅游产业结构,是指旅游产业的构成,是旅游经济各产业之间的生产、技术、经济联系及其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张辉,2002,唐留雄,2001)。旅游产业结构主要有旅游产业行业结构、空间结构、生产组织结构、所有制结构、产品结构等诸多方面。
二、旅游产业行业结构的演变规律及趋势
1.产业结构层次划分
综合国内外有关旅游产业结构的研究成果,虽然对于旅游产业行业结构的划分有许多不同的观点,但是获得学术界普遍认可的观点是从旅游者的消费角度,对应于旅游者旅游活动中的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将旅游产业大体划分为旅游餐饮业、旅游住宿业、旅游交通业、旅游购物业、旅游游览业和旅游娱乐业等基本产业。这些产业按照各自的职能与分工共同构造旅游产品形成旅游产业链,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各种基本旅游需求(在此是指狭义的旅游行业结构,广义的旅游行业结构还应包括一切为旅游需要提供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行业和部门―--作者注)。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从低级到高级分别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知与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等层次。国内有学者按照这个理论、将旅游者在旅游消费过程中形成的6个基本产业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称之为基础层次产业,包括为满足旅游者的食、宿、行等基本生理需要、使旅游活动得以发生的旅游餐饮业、旅游住宿业和旅游交通业;第二层次包括旅游购物业,因为旅游者的购物行为具有二重性,既有为满足生理需要的购物,如购买日用消费品等,也有为纪念和欣赏的购物,这是精神层次的需要。由于这个层次的旅游消费兼有两重性,所以称之为中间层次产业;第三层次包括旅游游览业和旅游娱乐业,因为游览和娱乐有着求知和审美的特征,满足的是人的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同时,它们也是旅游得以发生的核心之所在,所以,称其为核心层次产业(张立生,2005)。
2.产业结构演进规律研究
以上所划分的旅游产业的三个层次产业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相互关系,它们之间有着什么样的演变规律?有学者曾对1995-2002年中国旅游外汇收入的数据进行分析,从中考察我国国际旅游总体消费中这三个层次产业的构成变化情况。分析表明:从总体上看,随着时间的变化,旅游者对各个层次产业消费的绝对数量都在增加,如基础产业、中间产业、核心产业的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分别从1995年的57.9亿美元、16.40亿美元、15.87亿美元,分别增强到2002年的103.67亿美元、42.11亿美元、29.56亿美元;而同时期旅游者对各个产业消费的比重变化却呈现出不同的态势:从1995年到2002年,对基础产业的消费从72.21%下降到59.13%,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对中间产业的消费从20.47%上升到24.02%,呈缓慢上升的态势;而对核心产业的消费从7.32%增强到16.86%,呈十分迅速的上升趋势。同时,通过对国内旅游者人均旅游消费结构变化情况的考察,其演变的情况与国际旅游业结构演变态势基本相似。(张立生,2005)
促使这些变化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科技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首先,现代社会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先进技术不断地被应用到生产活动中,使生产效率不断提高。不仅使人们从繁忙的生产活动中解放出来,拥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而且也使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随着这两个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外出旅游的愿望大大增加,旅游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经常性消费方式。带动了旅游消费迅速增加,旅游产业总体规模不断扩大,从而导致旅游产业三个层次的消费在绝对数量上的不断变化。
其次,旅游者在旅游产业三个层次产业消费相对量的不同变化,同样与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对于基础层次各产业而言,消费绝对量的增加应该是旅游活动普及、旅游者数量增加产生的结果。科技进步使得交通等方面的基本消费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会相对或绝对地降低,在旅游总体消费不断迅速增加的情况下,这种降低必然会导致该层次产业在旅游总体消费中的比重不断减少。对于核心层次产业而言,其消费相对比重的增加是由旅游者出游目的决定的:因为旅游者出游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精神需求,而这种满足是以旅游者对游览和娱乐的消费为实现的手段。但是,在旅游发展的不同阶段,旅游者在这方面的消费量是不同的:在旅游发展刚刚兴起的初期阶段,由于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和技术条件不太先进等因素的影响,旅游者的消费水平及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的开发数量和旅游接待水平均受到限制,从而制约了旅游者在核心层次产业方面的消费量;而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各方面条件的逐渐完善,制约旅游者消费的因素在逐渐减少,旅游者在这方面的消费必然会迅速地增长,从而直接导致了核心层次产业消费的相对量迅速增加。对于中间层次而言,由于其消费的二重性,因此,旅游者对该层次产业的消费会随着各方面条件的改善,在绝对量上会稳步增加,而在相对量上可能会平缓地略有增加,也可能变化不大(张立生,2005)。这其中,旅游商品开发的力度和深度、科学技术在旅游商品开发、生产中的运用程度等因素,将会起到较大的推动或制约作用。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对旅游产业中三个层次产业的演变规律表述如下: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者对旅游各层次产业消费的绝对量都是增加的;而对旅游各层次产业消费的相对量,即消费比重的变化却不尽相同:基础层次产业的消费比重呈明显下降趋势,中间层次产业的消费比重呈缓慢上升的态势,而核心层次产业的消费比重则呈迅速上升的趋势。因此,旅游产业各层次产业消费比重变化如同人的需求层次变化一样,也呈现出由低级层次到高级层次的演变趋势。
3.发展趋势
随着旅游产业三个层次产业按照上述规律的不断演变,必然会影响旅游产业结构随着旅游需求结构的变化不断地从低级结构模式向高级结构模式演进。其趋势为:在区域旅游发展的初始阶段,受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限制,旅游者对旅游产业更高层次产业的消费受到限制,因而基础层次产业消费的比重势必会占有较大比例,核心层次产业的消费比重则很少。而随着旅游经济的不断发展,基础层次产业的消费比重不断平稳地减少,核心层次产业的比重不断快速地增加,而中间层次的产业比重缓慢地增加,到一定阶段,三层次产业的比重可能会大体相当。
三、旅游产业空间结构演变规律及趋势
1.旅游产业空间结构现状分析
旅游产业的空间结构是指旅游产业在各地区的配置状况以及在全国旅游产业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不同的区域由于旅游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各种要素的分布状态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形成不同区域各不相同的空间结构。纵观我国旅游产业的空间分布,长期以来我国旅游产业发展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和一些老牌的著名旅游景区,这些地区由于具有良好的经济发展实力,旅游基础设施条件优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因此旅游产业比较发达,成为中国旅游业发展的主体。而我国中西部地区虽然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但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旅游产业的发展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区。这种现状对于缩小东部和中西部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实现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同时也成为我国旅游产业进一步规模化发展、提升旅游产业素质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1999年我国提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近年又提出中部崛起的发展战略,这些重大战略决策必将对我国中西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2.空间结构演变规律及发展趋势
按照空间结构理论,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地域空间上也有一个演进过程:任何一个区域的发展,都是先从一些点上开始,然后在各点之间沿着一定的轴线发展,并且相互交织成经济网络。区域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形成不同的区域空间组织结构(朱丽萌 刘镇,2001)。这些点就是具有成长及空间集聚意义的增长极――发展条件优越的城市或城镇。而且各点之间不是孤立的,由线状的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干线连接在一起,成为极点分布的轴,并相互交织形成经济网络。该理论在我国旅游产业空间布局的战略思想中有着明显的印记:我国旅游业在发展初期阶段,主要是进行旅游景区的开发,形成了客源集散地加旅游景区的发展模式,即在空间上集聚形成旅游产业发展的“点”;随着改革开放后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沿着东部沿海轴线发展,形成了东部沿海旅游带;到了本世纪初,珠三角旅游区、长三角旅游区、环渤海旅游区、西南旅游区、中部旅游区等的突破性发展,使得我国旅游产业的空间布局向着较为均衡、协调的方向发展。从而清晰地印证了我国旅游产业空间结构演变的规律及发展趋势:旅游产业空间结构的演变,是遵循着由“点――线――面”的规律进行的。旅游城市作为区域旅游经济的增长极,通过极化效应首先使地区经济极化,形成聚集经济,而后通过旅游产业的关联带动作用向周边地区扩散,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
因此,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大大加快,区域旅游的发展会形成一个新格局,就是以中心城市为主,带动区域旅游的发展格局(魏小安,2003)。通过抓旅游城市的建设,强化和完善城市的旅游功能,使城市不仅成为客流集散中心和中转地,而且城市本身成为旅游的终极目的地。依靠旅游城市的增长极作用,拉动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通过资源的优化和整合,最终形成整个旅游产业的全面协调发展。
四、 结束语
在旅游产业结构中,行业结构是最基本的结构,空间结构是行业结构的空间形式。旅游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形成不同的旅游产业结构,旅游产业结构的不断合理化、高级化又会推动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单位:河南财经学院旅游系,河南省旅游发展研究所
参考文献
[1]张辉.旅游经济论[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2.198-201.
[2]唐留雄.现代旅游产业经济学[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1.26-31.
[3]张立生.旅游业部门结构演进规律及演进模式[J].经济经纬,2005,2:56-58.
如何构建数字出版产业链,已经成为当前数字出版的热门话题。面对数字出版的新趋势,我们欣喜地看到,两岸数字出版的产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展,消费市场逐步成熟。台湾具有很好的技术优势,一直掌握着电子阅读器核心器件的生产技术,电子阅读器的市场化程度也比较高。在硬件技术设备、外文专业数据库、个性化印刷、IT印刷等方面都具备很好的优势。大陆的数字出版则具有强大的市场优势和蓬勃的发展魄力。数据显示,2010年大陆数字出版总体规模和总收入已经达到1000多亿元,比2009年有了长足进步。特别值得惊喜的是,18岁到70岁的公民中,运用数字阅读方式的人数有了快速增长。据统计,使用新阅读技术的读者数量在过去一年中有了近3成的增长。随着网络阅读空间的繁荣,网络文学的用户也已接近两亿。手机出版的规模指数上升,手机报的数量已经突破1500种,手机新网站、手机小说、手机报等业务已成为手机网民阅读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数字出版的发展初见端倪,目前国内已建立国家数字出版基地9家,分布在华北、华东、华南、西北和西南地区。新闻出版总署今年相继出台了新闻出版业和数字出版的“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出版的战略性新兴出版产业,力争到“十二五”末期,实现数字出版占出版总数的25%左右。
数字出版已成为大的趋势,成为海峡两岸出版界的共识。数字出版产业的迅速发展给两岸出版业提供了一个共同的课题,即如何构建数字出版产业链。对此我提出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1共同生产优质出版内容。优质精彩的内容是出版业得以发展的基础,也是数字出版产业链的重要环节。两岸出版界要在不断创造优质内容的同时,进一步加快内容资源的整合,积极探索基于数字技术的新业务领域和业务形态,推动内容创新和传播方式创新,进行数字化的整理和加工,全方位、深层次地开发利用优质的出版资源。
2共同探索数字出版产业链的营利模式。内容提供商、技术开发商、渠道提供商、内容验证商、人才应用商都要各尽所能、各显所长、合理分配、经营利益,共同推进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合作共赢,在合作中推进发展,在发展中深化合作,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良好机制。
3共同完善数字版权保护制度。在推进数字出版产业链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完善和健全两岸出版版权保护的合作机制。要在去年两岸订立《海峡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的框架内,本着平等互惠的原则,加强知识产权的交流与合作,协商解决相关问题,为两岸数字产业链的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产业集群;特色产业;区位优势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5-0058-02
大连现已成为辽宁省区位发展战略重要经济中心城市,在整个“十一五”期间,尽管作为历史传承的重化工城市的底色依然浓厚,但新兴产业已经集群式崛起成为大连市经济的突出亮点,其未来发展空间和发展势头引人瞩目。步入“十二五”以来,在大连市工业和信息化蓄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大背景下,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将承载起大连市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重大使命,并有望形成城市乃至辽宁省的区位竞争优势。
一、大连市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状况及目标
大连市作为老工业基地,拥有雄厚的产业基础,传统产业包括石化、造船、机车、重型装备等领域,在全省乃至全国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进入新世纪以来,石油化工、现代装备制造、船舶制造、电子信息和软件等“四大”产业,在大连市乃至全省全国主导作用日益增强。 基于这样的产业集群发展态势,2010年大连市人民政府规划了16个产业集群的发展方向。争取在“十二五”期末产业集群总产值规模达到13 000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5%以上。根据规划,大连市将具体重点打造以下千亿级产业集群。
1.巩固石化产业集群的支柱地位
依托四个石化工业区,择优推进重大项目,延伸延长产业链条,细化下游产业产品,在目前产值1 800亿元基础上,2015年实现产值2 400亿元。
2.增强现代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优势
依托北车集团、大连市机车厂等企业,打造世界级的机车产业基地;依托大连市机床集团等企业,打造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数控机床及数控系统和关键功能部件研制基地。争取2年内年产值达到2 000亿元。
3.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集群
大连市船舶工业产业体系完整,企业群初具规模,三大支柱企业也配套合理。目前,中远船务工程集团总部已落户大连市,将进一步带动大连市修造船行业整体快速发展。预计大连市造船能力2015年达到1 500万载重吨,产值突破1 000亿元。
4.延续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势头
将以高新园区为研发和培训区,以瓦房店、花园口、金州新区、庄河为产业集聚区,大力发展集成电路制造与设计、光电子、光伏、半导体设备及材料等产业;依托金州新区和高新园区,大力发展信息通信、数字视听、计算机相关产品及工业电子等产品,争取2015年实现产值达到1 500亿元。
5.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集群
大连市现从事软件和服务外包业的企业有近千家,从业人员逾10万,产值现已突破千亿,可以说是我国软件和服务外包龙头城市。近期大连市正进一步拓展完善旅顺南路软件产业带,积极开拓市场,扩大产业总体规模。
6.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
将大力支持奇瑞、曙光、一汽大客等整车项目建设及高附加值零部件产业加快发展。加快推进二十里堡汽车物流城、海湾工业区的规划建设,加大配套产业的引进力度,争取到2015年整车生产能力30万辆,实现产值1 000亿元。
7.新能源及装备产业集群
加快在建核电站和风电场项目建设,以一重大连市、重工·起重为依托,高标准打造核电和风电装备研制基地,争取2017年产值达到1 000亿元 。
8.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
以水产品、畜产品、水果产品加工等优势领域为核心,加加工基地建设和发展,有望2015年实现产值1 200亿元。
此外,大连市还规划提出了服装纺织、新材料、轴承、精品钢材、节能环保和资源再生、电力设备器材、生物和医药、新型建材产业集群等八小产业集群发展目标。
二、大连市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
1.产业集群泛化现象较突出,集群内关联度不够
目前,大连市工业园区建设离集群化要求仍有较大差距,产业集聚受行政区划影响较大,影响了跨区域制造业带和地区专业化分工体系的形成。表现为各产业集群孤立发展,行业内上下游环节联系不紧密,尚未形成相互带动和支撑。集群企业也大都各自处在终端产品生产环节孤军作战,离高程度分工的完整产业链条相去甚远。
2.集群地区特色不足,集群规模效应较弱
至今大连市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特色产业集群。主要问题是具有大连市特色的产业和产品档次不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之又少。截至目前,全市仅有4个产品系列可称为“中国名牌”,虽省内第二,但却不足全国的1%。而且从规律上讲,某一区域的产业集群必须达到一定规模才能充分发挥集聚效应,才可支撑该区域的工业和经济大发展。而大连市在2011年才有两家软件公司上市,软件企业规模效益远远落后于上海、北京等城市。
3.产业集群发展的环境建设有待加强,支持体系尚不完备
大连市政府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目标明确,但相关政策有待完善。产业集群发展所需要的金融支持、土地使用、人才引进与培养、信息服务、鼓励技术创新及公共服务等支持体系还不完善。如对软件产业发展虽已实施了一些优惠政策,但在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发展风险投资等方面还缺乏足够的配套支持,与深圳、苏州、南京等城市相比还存在着一定差距。
4.现有产业结构调整缓慢,集群生态化问题日益显现
大连市虽拥有一些产值较大的大企业,但具体的产品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过低;几大产业集群中重工业比重仍过大;与省内其他城市地区产业趋同现象仍很突出;产业配套率较低,如船舶制造业的本地配套率仅为5%左右。此外,因关注不够,使得环境问题显现,重化和资源型产业集群生态化效益无法实现。高能耗、高污染问题会严重制约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
三、发展大连市区域特色产业集群可行性建议
1.立足全国和国际分工体系,打造大连市区域特色产业集群
应立足于国际分工体系、立足于东北亚、立足于全国,依托东北和环渤海广阔的产业腹地,加强与长三角、环渤海和东北亚的产业配套,形成分工合理、错位互补、共享共赢的产业链,以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和集聚,形成制造业的生产制造中心、研发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和服务中心。目前,大连市应充分认识和把握区域比较优势的资源和区位条件,重点发展石化、现代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船舶与海洋工程、软件和服务外包、农产品深加工、节能环保和资源再生等产业集群,以集群特色打造区位经济优势。
2.提供完备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在吸引龙头企业同时,鼓励支持引进研发、物流、市场、教育培训等相关配套及服务企业,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和拉长产业链条,使产业链成为产业集聚发展的主脉,形成物流、生产、研发、中介服务等功能齐全、生产要素配置合理、产业内部分工协作细化和支撑体系健全成熟的产业集群。
3.注重对产业集群内部的中小企业扶持,实现集群配套发展
产业集群需要产业集聚,制造业的配套环节多、产业链条长、迂回生产方式复杂,对产业组织方式的创新有着相对迫切的需求。许多产品的生产并不具有明显的内部规模经济,可以通过中小企业的集聚获得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利用其灵活多变、接近市场的特点,激励创新,形成分工细密的产业集群。要继续加大对中小企业内部管理问题,促进其提高管理水平,技术开发,提升创新能力,提供信息和人才支持等。
4.支持产业集群内的信息服务组织和网络建设发展
为企业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减少企业由于独自搜集信息造成的成本浪费和信息的不完全性。同时,要加强有利于生产者和市场互动的公共机构和交流手段的建设,支持建立为生产者提供技术培训、技术支持和市场信息的本地公共机构。调动企业积极性,引导企业加快信息化建设,推进产品信息化、制造过程信息化、管理信息化和实现电子商务。还应完善集聚区的企业和机构网络以降低企业间的贸易成本,促成更大规模的产业集聚的发生。
5.加强与其他地区的区域合作,提升产业集群的辐射圈
大连市尤其要加强与其他地区的区域合作。应面向东北腹地,吸引一批为工业园区直接配套或服务的企业入住;建立东北地区的科技成果产业转化中心,把东北腹地相关产业吸引到大连市,通过良好而合理的分工和配套,利用资源优势发展资源深加工型产业集群;增进城市间的对话与合作,完善环渤海地区城市高层联系机制,制定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规划。
6.发挥产业集群中的行业协会的作用
在促进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借助行业协会的力量,发挥好其行业服务的职能。一定要搞好行业自律,行业协会要积极组织制定和监督执行行规、行约。在市场准入、竞争等方面规范行业内行为,抵制恶性竞争,防止造成产业损害,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因此,要大力鼓励有关行业协会根据产业集群发展的要求,按市场化模式成立相应的行业协会,进一步达到一个产业集群建立一个专业行业协会的目标,以推动大连市相关产业集群的发展。
7.继续发挥临港产业集群优势
充分发挥大连市港集团、大连市船舶重工集团、辽渔集团、中远船务、獐子岛渔业、中水渔业等国有大企业的规模和技术优势,培育自己的产业链条和产业体系,形成优势产业集群和企业集群。要按照辽宁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大连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的若干意见》要求,运用好各项政策和条件,加快发展目标型大企业,引进国内外和海洋产业及临港产业的大企业设立公司总部、研发中心和生产制造基地。
参考文献:
[1] 郭庆祝,苏德利,刘丽红.大连临港产业集群的发展[J].海洋信息,2006,(2).
[2] 李慧芬,孙福权.大连软件产业集群的发展研究[J].集团经济研究,2007,(14).
[3] 宋欣茹.大连临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J].海洋信息,2009,(4).
物联网也被认为是继计算机、互联网的应用普及之后,兴起的世界信息技术革命第三次浪潮,其应用范围几乎覆盖了各行各业,也将带动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快速发展,这些行业包括传感设备、网络设备、有线网络、无线通信、广电网、智能交通、安全、监控、医疗等。美国研究机构Forrester预测,物联网所带来的产业价值要比互联网大30倍,将会形成下一个万亿元人民币级别的通信业务。到2020年之前,全球接入物联网的终端将达到500亿个。
2009年的中国可视作物联网元年,2009年8月总理在考察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时明确指示:要早一点谋划未来,早一点攻破核心技术,并要求尽快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或叫感知中国中心。2009年底总理向北京科技界更进一步指出: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IP时代相关技术研发,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2010年3月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又指出:要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和政策支持。
政府的力推使物联网在中国各地得到普遍重视。从全中国层面看,“十二五”发展规划和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物联网都成为关键词:从地方来看,无锡、深圳、广州、上海等地都在加大资金、加强政策上的支持,希望在物联网的标准制定、核心技术研发、产业应用等层面获得突破,实现物联网产业真正破局。在此背景下,中国物联网在过去1年多的时间里发展迅速,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都有新的突破,如资金方面,2010年5月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无锡市国联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无锡新区创新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发起成立总规模为50亿元人民币的“中国物联网产业投资基金”,这也是中国首支物联网产业基金。
一、扶持政策保驾护航
物联网在政策层面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扶持。2010年9月物联网技术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被列为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继而被提到国家战略高度。2010年10月“十二五”规划明确表示战略新兴产业是国家未来重点扶持的对象,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又是重中之重,主要聚焦在下一代通信网路、物联网、三网融合、新型平板显示、高性能集成电路和高端软件等范畴。除此之外,中国已将物联网明确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年)》和2050年国家产业路线图。
“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发展宽带融合安全的下一代国家基础设施,推进物联网的应用。据悉,发改委已委托中国工程院组织专家编写物联网“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物联网将重点投资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物流等十大领域,其中智能电网的总投资预计达20,000亿元人民币,居十大领域之首。工业和信息化部也已经将物联网规划纳入到“十二五”的专题规划,正在积极研究和推进。
自2009年~2020年,中国“坚强智能电网”将分为3个阶段发展,从初期的规划试点阶段到“十二五”期间的全面建设阶段,“十三五”时期的引领提升阶段,智能电网建设总投资规模约40,000亿元人民币。2011年~2015年为规划的全面建设阶段,此阶段投资约20,000亿元人民币,居十大领域之首:2016年~2020年智能电网基本建成阶段投资17,000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15年建成50个面向物联网应用的示范工程,5~10个示范城市,形成核心技术的产业规模2,000亿元人民币,其中传感器100亿元人民币,系统和试验检测700亿元人民币,芯片、中间件和集成模块及设备产业的产业规模600亿元人民币,工程实施、服务开发系统和运维600亿元人民币。
目前智能电网的主要项目应用有电力设备远程监控、电力设备运营状态检测、电力调度应用等。智能交通和智能物流主要应用于在车辆信息通信、车队管理、商品货物监测、交互式汽车导航、车辆追踪与定位等。
在未来,中国将继续在多方面给予物联网政策支持。在“十二五”期间,中国将制定和推广应用中国自主编码体系,突破核心技术和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初步形成从传感器、芯片、软件、终端,整机、网络到业务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物联网产业领军企业。同时,重点推动以物联网为特征的智能物流产业发展,2013年~2015年逐步形成物流信息化的体系,2015年初步建立起与国家现代物流体系相适应的协调发展的物流信息化体系。
二、各地抢滩物联网,产业园区遍地开花
白2009年无锡成为“感知中国”中心后,物联网概念在中国迅速升温,各地纷纷出台相关规划,大力发展物联网产业基地。进入2011年,这种态势仍在延续,各地争相投资物联网,纷纷公布自己的物联网发展计划。
(一)东南沿海发展迅猛
在物联网建设热潮中,江苏、广东、浙江均大规模规划建设物联网产业园区,预测产值均达到上千亿元人民币,居于领先地位。
江苏省的物联网起步最早,2009年11月底无锡市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中国传感信息中心)正式获得国家批准。根据《无锡市传感网产业发展建设规划》,中国传感信息中心空间规划总面积20平方公里,首期总面积10.8平方公里,涵盖了产、学、研、生活配套的空间布局,主要由传感网创新园、传感网产业园、传感网信息服务园组成,但江苏发展物联网并非仅限于无锡,而是以无锡为产业核心区,苏州、南京为产业支撑区,构筑物联网产业基地,并面向全省建设应用示范先行区。
广东省GDP及外贸都占有中国较大份额,既是制造大省又是物流大省,这些领域都是物联网发挥作用之处,而广东的信息化基础也为物联网应用创造了条件。广东将把广东省无线射频识别产业(番禺)园区、中国移动南方基地、广东省卫星导航产业示范基地等,作为广州市物联网产业的重要载体。其中,广州市规划将创建广东省物联网产业基地,形成较大规模物联网产业集群,深圳也将在蛇口工业区建设深圳首个物联网应用示范产业园区。
在浙江省,2010年3月成立了物联网产业规划编制小组,计划把浙江打造成国家级物联网产业基地,建成以杭州为核心,嘉兴、温州乐清为“两翼”的物联网产业集群,成立物联网“产学研用”联盟,设立浙江省物联网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二)内陆地区不甘落后
除了长三角、珠三角的省市之外,内陆地区也 不甘寂寞,如位于西南的成都,2010年10月就有一批物联网项目在此落户,签约的物联网投资将超过100亿元人民币,项目内容包括“感知成都”物联网产业化项目、天府智能园项目、RFID涉车测试中心,以及九洲物联网产业化基地、RFID芯片研发制造基地、电站监测控制设备生产及制动化系统装置中试检测基地等项目。
此外,2010年8月四川物联网安全技术产业等8个项目已经落户成都双流县,协议总金额达到60.2亿元人民币。按照成都市的计划,这批项目建成后,双流县将拥有中国首个物联网安全科技产业基地、首个物联网技术MICT产业基地、首个物联网智能型仪器表产业基地和首个物联网智能集控中心。
到2011年2月为止,中国已有十余个省市规划了物联网产业基地或园区。
除了物联网产业园区,各地还纷纷抢占物联网产业的核心地位,试点物联网概念向产业转型,组织各大物联网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运营商等,成立物联网联盟,其发展目标虽略有差别,但均为提高地方物联网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全中国物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到2011年2月为止,已有北京、杭州、成都、武汉、河南、西安、上海、无锡、南京、天津等地成立了物联网联盟,只要假以时日,众多的物联网产业联盟组织对打造物联网产业链、促进各环节协同合作、加快技术研发、标准制定和应用推广等方面的推动作用将逐步显现出来。
三、标准尚需确立,关键技术落后
(一)标准缺位阻碍发展
物联网标准体系既包括底层技术的标准,如频率、调制方式、接口标准等,也包括运营管理的标准,例如用户认证、业务流程、业务标识等语法和语义。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目前世界各国在该领域均处于同一起跑在线,标准制定各自为政,缺乏沟通交流,而长期缺乏统一标准将影响物联网产业的发展。事实上,目前欧盟及美国、日本等国纷纷加快物联网研究,制定相关标准,但在很多关键领域上,美国与欧洲的物联网标准也不统一,各国都借着制定标准,积极谋求全球物联网话语权,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争夺日益激烈。
不仅国际上尚无统一的物联网标准,即便在中国国内的行业、企业之间,物联网应用标准也难以达成一致,导致物联网项目难以互通,没有统一的标准,物联网广域化全程全网的应用就难以实现。回顾2010年,物联网应用在中国已经扩展到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家居、环保、城市管理、医疗健康、金融服务等10多个领域,但同时物联网标准缺位也日益成为影响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焦点问题。标准缺位不仅无法实现物联网的互联互通,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将影响整个物联网产业的发展。
针对物联网产业发展面临着标准不统一、跨领域应用门坎高、产业分工和商业模式不明晰等问题,有关部门正在探索物联网相关标准的建立。在中国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信部等相关部委的指导下,来自11个部门(行业)的21家现有标准化组织联合倡导,并已于2010年6月成立了物联网标准联合工作组,积极推进物联网标准化工作。
联合工作组首先要搭建中国物联网体系架构,然后分析研究哪些物联网标准急需提前制定,最后才是分工合作,这其中涉及物联网技术框架、物联网支撑技术、物联网产业体系等相关工作。联合工作组正致力于实现10项目标:(1)提出标准战略、建立国家物联网标准体系,研制相关标准(RFID、传感器网、物联网、移动支付);(2)确定需要自主研发的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明确产业链建设的重点内容,抢占制高点,掌握发展的主动权;(3)研究物联网相关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点;(4)确定应用开发与示范基地建设、工程研发中心和信息安全管理中心建设;(5)建立物联网相关行业应用的区域发展工程研究中心与示范基地;(6)明确国际合作的重点与内容,开展跨国应用示范项目的合作;(7)信息化应用示范工程与推广机制的建立;(8)智能地球、感知中国,RFID与物联网发展的机遇、挑战与应对措施;(9)相关政策制定与绿色生态环境建设;(10)基于RFID和物联网应用的物(产)品编码体系建设、数据库建设,以及基于物品的网上检索系统建设与开展物联网应用服务。
(二)关键技术有待突破
作为物联网的关键环节,RFID和二维码技术在国外的起步较早、发展较快,欧美等发达国家在芯片设计、终端设备和系统应用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而中国在物联网领域的核心技术方面,相比发达国家依然存在相当的差距,在整个RFID产业链上,核心芯片研发、软件开发与系统集成的关键技术仍然被中国以外的企业所学控。不过中国科学院早在1999年就启动了传感网研究,在无线智能传感器网络通信技术、微型传感器、传感器终端机、移动基站等方面取得大的进展,已拥有从材料、技术、器件、系统到网络的完整产业链。在世界物联网领域,中国与德国、美国、韩国一起成为国际标准制定的主导国,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四、产业链初步成型
中国物联网产业链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经日益完善,从传感器、芯片、终端、网络到业务都有了相应的企业进入。目前产业联盟是产业链主要的合作形式,运营商是产业链的主导,扮演集成商和服务商角色。
与领先国家相比,中国物联网产业链完善程度上存在较大差距,整个产业链条中,居于中下游的通信运营商和系统设备商都可称世界级水平,其他环节则相对较弱。从规模上看,RFID和传感器是整个网络的最前端,所以潜在需求量最大。
由于物联网牵涉的技术、产品极为多样化,其物物相连的网络化特性也决定了仅靠单一企业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应用的过程中,一些厂商选择跨界合作。
先后推出物联网冰箱、物联网洗衣机等产品的家电巨头海尔、美的就选择与电信运营商合作。海尔的合作方是中国电信集团,双方在eStore项目上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达成跨界协作共识,确立了双方在2011年“从网络应用到终端销售的全方位合作”。几乎在同一时期,将海尔视作竞争对手的美的电器与中国联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约定双方将在合作开发、联合营销、通信服务等领域展开全面深入的战略合作,共同促进双方的业务发展和产品延伸。
五、物联网应用逐渐展开,运营商唱主角
物联网应用方面,在交通、电力、治安、石化、卫生医疗、城市管理等各个领域,物联网技术已经开始应用,并出现车联网、数字城市、智能电网、智能交通等多种概念。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应用还只存在个别项目试点。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也指出,物联网的应用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有应用跨度大、产业分散度高、产业链长和技术集成高的特点,产业市场潜力很大,但形成物联网万亿级产业规模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将经历3个阶段:(1)先导应用阶段;(2)应用推广产业阶段;(3)有显着经济外部性的阶段。目前中国物联网总体上处于基 础的阶段,部分领域已初步有一些成果,但万亿级的市场潜力还需要较长的培育时间,真正实现的时间节点在“十三五”后期。
2010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约为2,000亿元人民币,到2015年将达到7,500亿元人民币,前景将超过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等单一市场。在细分市场方面,目前安防、交通、电力三大行业在物联网主要应用中位居前列。重要的应用行业还包括物流、医疗、手机支付等,并正逐渐渗透到其他行业和经济领域。
作为物联网感知层核心技术,RFID市场规模也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2008年中国RFID市场规模已经超过50亿元人民币,预计2012年将达到200亿元人民币。
在各类物联网应用过程中,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扮演着重要角色,向各行业及个人消费者提供了相应技术及服务。
(一)中国移动
中国移动目前有电梯卫士、地质灾害防治系统、消防管理及宜居通4项物联网重点产品。
电梯卫士是中国移动已经实现赢利的物联网项目,2008年底面向小区物业用户推出,当电梯发生故障时,系统会自动发出警告短信便于救助,同时电梯的定期回访、维护、管理等方面的功能,由中国移动进行集中的运营管理。目前电梯卫士已在辽宁、四川、河南等省市进行部署。
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是在发生火灾等紧急事件时,通过传感器感知,及时通过联网的后台发出警告。地质灾害防治系统与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性质相近,主要针对自然灾害和山体滑坡的监控。
宜居通是中国移动面向家庭用户推出的产品,是在移动原有座机的基础上,迭加了物联网的应用,当业主家中出现煤气泄露、着火等异常情况,通过传感器感应后,座机可进行报警,同时后台网络将异常情况发送给对应的小区保安或业主手机上,业主手机还能实现远程控制家电,实现家居生活的智能化。宜居通目前已经在重庆进行商用,月资费分为30/40元人民币等,与原有的通信费统一收取。
除了以上四大产品,中国移动在各地也有其他物联网产品投入应用。在广东,“智能健康管理”是中国移动广东公司为解决看病难问题而打造的业务体系,目前该平台中,包括预约挂号、健康信息、视频探视、移动监护、139电子体检单等多项服务,已在东莞成功试点,中国移动也藉此开始进军医疗信息化领域。
在上海,中国移动已为多个行业客户打造了集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和业务管理于一体的整套无线综合应用解决方案。2010年12月底中国移动与上海汽车工业集团合作的“企业一卡通”项目投入应用,这意味着上海首例基于RFID技术的企业级物联网商业应用正式运行,上汽员工使用一张升级版的移动SIM卡,就可以用手机完成刷卡上班、坐地铁、购物消费、领取使用洗衣票等功能。
在山西,中国移动推出被称为“环保电子警察”的环保监控系统,这个物联网应用通过自动的数据监控方式对企业污染源进行监测。山西省环保厅和山西移动战略合作的“省重点污染源视频监控系统”,对超过140个重点监控企业进行实时监控,而这套监控系统,也是中国第一套投入运营的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山西移动部署物联网的另一个典型应用,是“智能抄表”,通过在终端安装SIM卡,利用移动通信网路,将数据发送至应用平台,能够帮助电力部门最大限度节约人力成本。
(二)中国电信
中国电信M2M平台试点工程已于2010年底完工,并在无锡测试上线,这是中国电信布局物联网领域的极重要一环,这一平台于2007年底开始建设,目标是解决M2M终端的端到端数据采集、管理与数据转发等问题,未来中国电信各省的物联网业务都将逐步接入到这一平台之上。中国电信凭借M2M平台,将实现网络在物联网业务中从管道向智能管道的跨越,成为真正的物联网运营商。
在M2M平台的基础上,中国电信已确立了物联网业务的企业标准,包括终端通信、平台设备和服务协议等。基于以上标准,中国电信已经开始生产相关设备,未来各行业各种应用的物联网终端,可通过固定网络或无线宽带两种方式接入中国电信M2M平台。中国电信M2M平台将实现两个核心功能:(1)实现对终端的远程监测和控制;(2)实现对业务资料的转发。前者将帮助运营商及其客户管理各种物联网M2M终端,而业务数据转发功能可实现对数据流的管理和备份等功能。
目前中国电信已经在交通、医疗、环保、物流、水利等领域相继推出了一系列物联网产品,形成了多个大的主题,还有几十个单项的物联网应用,涉及十多个重要行业。
(三)中国联通
中国联通也已开始在物联网领域布局,其已与无锡感知中心签署了物联网融合发展的战略框架合作协议,在物联网技术研发、应用研究,以及相关服务当中开展全面合作。与此同时,中国联通已经在交通物流、城市管理、公共客户、金融等领域开展了物联网试点,而且加大了WCDMA通信模块标准化的推进工作,并且在传感器方面加大了投入。
交通物流是中国联通重点投入的领域,其与公交管理部门合作,尝试提供智能交通业务,实现车辆信息管理,同时还与一汽、上汽等汽车制造厂商签署了3G信息化战略信息,与汽车厂商合作开发汽车网络互联信息化服务。
六、结论
(一)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物联网是一个涉及多个领域的新兴行业,其发展包括微电子技术、传感元器件、自动控制、机器智能等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在政策推动及产业各界积极投入下,随着商业模式逐渐清晰,未来几年将是中国物联网相关产业及应用迅猛发展的时期。
“十二五”期间,中国物联网产业链将更趋完善,但是由于概念混淆及缺少合理的科学规划,真正成熟尚需时日。物联网的发展需要各个环节相互配合、逐步推进与协调发展,但现在中国的物联网发展呈现出一哄而上、层次不清的局面,并没有很好的阶段性发展方针和梯度规划,这很可能导致发展瓶颈。
(二)标准急需确立
目前中国的物联网发展还处于初创时期,在这个阶段,首要建立起产业的统一标准,而不是企业各自为营。在国际物联网标准尚未成型之际,积极推进标准工作有机会使其成为国际标准,掌握产业发展主动权。中国已成立了专门的标准化工作组,寻求标准化突破,同时欧美国家也在加紧抢占标准化高地,加上ITU、ISO等国际化组织参与,2011年将是物联网标准制定富有成效及竞争激烈的一年。
(三)应用普及尚需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