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审计的专业知识8篇

时间:2024-03-14 11:12:4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审计的专业知识,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审计的专业知识

篇1

关键词:审计模拟实验 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 教学设计 教学组织

随着国家对学科专业设置的改革,虽然各大财经类高校已普遍重视会计模拟实验课程教学的研究开发与实施,但未能重视对审计模拟实验课程教学设计与组织的探讨,更不用说投入足够的资金、人力进行开发研究与实施了。因此,探讨关于会计学专业审计模拟实验课程教学如何设计得巧妙合理,如何组织得高质高效就显得十分重要,其意义在于:第一,对会计学本科专业的审计模拟实验课程在明确教学目标、梳理和规范教学体系、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方面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第二,对会计学本科专业的审计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为审计学课程是审计模拟实验课程的先导课程,后者的教学需要在前者理论知识良好掌握的前提之下,对理论知识进行模拟实践与运用,帮助学生更好地将审计学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更好地对会计学专业知识体系进行构建,完成本科学习任务。本文主要从审计模拟实验课程教学内容及环节的设计与教学的组织管理这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审计模拟实验课程的课程性质

审计模拟实验课程是会计学本科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也是一门集中实践教学课程,学生能够根据每个实验项目的资料,运用审计的原则和方法,亲自进行审计程序和步骤,进而培养学生洞察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技能;提高学生判断能力、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理解所学理论打下坚实的感性认识基础。该课程主要是对审计实务工作中从审计业务约定书的签订到审计计划、实施、报告的整个过程开展模拟操作,使学生在实验环境中模拟操作审计业务,从而间接接触实际、认识实践,进而提高审计实务工作能力。

二、审计模拟实验课程的教学难点

(一)教学内容及环节设计。审计模拟实验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计是教学成败的首要难点。从审计教学的实践来看,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规划在审计模拟实验课程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审计专业教师应按照规定程序收集、整理审计模拟实验课程教学所需资料,力求设计与安排具有代表性的实验教学模块,使之符合经济业务的真实性、逻辑性、全面性。审计模拟实验课程知识涉及面广、时间跨度大、技术性强等特点对教学资料的准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到目前为止,审计模拟实验课程教材仍然较少,教学内容相对简单,难以适应审计实务发展的需要。

(二)教学组织与管理。审计模拟实验课程教学环节的设计与组织方面往往缺乏创新性。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时,往往将自己的观点、做法直接灌输给学生,将实习过程简单化,整个模拟实验的过程相当于一次理论课的教学,学生盲目被动地编制最终需要的审计工作底稿等材料,在实验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创新性。

因此,教师需要:第一,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筛选,安排代表典型经济业务的、紧密结合实际工作的实验内容。第二,对审计模拟实验课程教学环节进行合理的设计与组织,使之符合学生掌握知识、探索知识、提升能力的学习规律,以期取得良好的实验效果,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

三、审计模拟实验课程教学内容及环节的设计

(一)审计模拟实验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要求。第一,按教学大纲和课程要求组织教学,内容充实,能反映学科前沿知识,及时更新课程内容,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第二,综合性实验比例达100%,注重利用科研成果更新实验教学内容,能进行开放式教学。第三,课程组织与安排能理论联系实际,课内课外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寒暑期的相关实习(比如到会计师事务所实习)、社会调查以及其他实践活动,不仅为学生尽早熟悉社会实际会计、审计实务工作打下基础,更为毕业之前要完成的本科毕业论好选题方向及论据搜集等铺垫。审计模拟实验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审计业务约定书的签订、审计计划工作、审计技术与方法、风险评估与应对、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生产与薪酬循环审计、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货币资金审计、终结审计与审计报告。

(二)审计模拟实验课程教学环节的设计要求。教师在筛选了难度深浅适宜的实验内容之后,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逻辑体系清晰、符合教学规律的实验环节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提出以下四种思路:第一,按审计流程设计。可分为:计划审计、实施审计、报告审计等3个环节。第二,按经济业务循环设计。可分为:筹资与投资、购货与付款、生产与仓储、销售与收款、货币资金等5个环节。第三,按开展实验的项目内容设计。可分为:审计业务约定书的签订、审计计划工作、审计技术与方法的运用、风险评估与应对、销售与收款循环的控制测试与实质性测试、购货与付款循环的控制测试与实质性测试、生产与薪酬循环的控制测试与实质性测试、筹资与投资循环的控制测试与实质性测试、货币资金的控制测试与实质性测试、终结审计工作与审计报告的撰写。第四,按开展实验的形式设计。可分为:按案例分析(实训)、独立实验、综合实验等不同形式。

四、审计模拟实验课程的教学组织与管理

(一)教师在课前的准备工作。第一,通过对已有研究文献资料的查阅和梳理,分析得出审计模拟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环节设置以及组织安排。第二,通过分析总结同行以往承担审计模拟实验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学经验,对授课教师们的经验进行分析、总结,吸取优秀的实验教学经验。

(二)审计模拟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的组织与管理。

1.分组开展实验。将学生按3―5人组为一组,将全部学生划分成若干实验小组开展实验。每一实验小组可以推选出一名“固定”的组长,也可以由组内成员按实验项目的不同“轮流”当选组长,以负责实验组任务的合理分工及实验内容的按时完成。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实验项目相关理论,布置了实验任务之后,各小组开始进行小组讨论部分及实验项目组织实施部分。实验组组长此时承担了本组开展实验的组织任务,将需要完成的任务与组内成员一起做好实验资料相关信息的搜集工作、任务的划分、进度的把控,最终实现组内实验任务的及时完成和成果递交。

2.个人开展实验。由每一位同学独立完成所有的实验项目内容,并以个人为单位递交实验成果。这种方式使得每一位学生没有可以“搭便车”的机会,在教师讲授实验相关理论并布置了当次实验任务后,完全由个人主动搜集实验资料相关信息,充分回顾所学审计理论,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厘清思路,最终完成实验任务,递交每次实验成果。

(三)课后对学生的意见搜集与教学经验总结。

1.课后对学生的意见搜集。在课程的开设过程中,通过积极观察实验效果,搜集学生对本实验课程的意见,在师生教学互动的同时,不断总结和吸取经验,以提升实验教学效果。例如,可在本课程的全部实验结束且学生已递交所有的实验成果之后,要求学生撰写一份“实验报告”,该报告至少包括以下要素:实验时间、实验目的与意义、实验内容、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对本实验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实验收获及心得。再如,可以请学生在实验结束后填写一份表格(见表1)来搜集学生对本实验课程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2.审计模拟实验课程教学经验的总结。第一,需要从实验内容及环节的设计方面、教学组织与管理方面以及其他方面来积极总结分析。第二,由于审计模拟实验会分若干项目进行开展,会因教学内容的安排及环节设计不同而分为若干阶段,因此,教学经验的总结应该在每一阶段实验完成之后及时总结,以便下一阶段实验项目开展时收效更好。第三,在每一轮次的审计模拟实验课程的全部实验项目完成之后,将本轮审计模拟实验课程的经验体会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并积极与同行“交流切磋”,开展教学研讨,撰写教学论文。

五、结束语

审计模拟实验课程是一门具有一定专业技术难度、且理论性和实践性紧密结合的综合性课程,讲授难度大,对于会计学本科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围绕实验环节的教学设计与组织,精心规划教学内容,合理而巧妙地设计各个教学环节,组织学生按实验教师预设的思路完成实验内容的同时,探究如何做到更好地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模拟实践锻炼中主动探索之前所学理论知识的运用,自觉对先前所学的知识加以巩固,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与同学合作完成任务的协作能力,进而有益于学生提升综合素质。希望通过不断的探索研究,能够使审计模拟实验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更为丰富,教学环节设计与组织更为合理,实验效果更利于学生全面掌握审计学的理论与实践知识。

参考文献:

[1]吕B,池玉莲,杨元贵,何玉岭.审计模拟实验课程建设的探索[J].商业会计,2016,(04).

[2]顾正娣,李晓东.审计模拟实验教学探讨[J].财会月刊,2008,(18).

篇2

二级资质标准:

1、企业近5年承担过下列桥梁工程施工,工程质量合格。 累计修建单座桥长大于等于100米或单跨大于等于40米的桥梁4座以上。累计完成桥梁工程合同额1、5亿元以上。

2、企业经理具有8年以上从事工程管理工作经历或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技术负责人具有8年以上从事桥梁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经历并具有本专业中级以上职称,财务负责人具有初级以上会计职称。 企业有职称的工程技术和经济管理人员不少于6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不少于40人。工程技术人员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人员不少于15人。 企业具有的本专业二级资质以上项目经理不少于5人。

3、企业注册资本金1500万元以上,企业净资产2000万元以上。

4、企业近3年最高年工程结算收入2000万元以上。

篇3

1、专业基础知识: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知识,基础会计知识,会计电算化;

2、知识技能,具体包括沟通技巧,即能够有效地读、听、写、讲;智慧技能,即能够找出、取得及组织信息,在不熟悉的新环境中认明与解决问题,并且依据某些不特定事实从事判断;人际技巧,即能够在团体中有效地工作,并在适当的时机展现与发挥领导才能。

(来源:文章屋网 )

篇4

关键词:4G时代 “互联网+” 计算机专业课堂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2(a)-0126-02

Abstract:in China, education is moving towards the social background of the 4G era, In order to meet the social needs of high-quality compound, practical and new computer professional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workers always stand in the forefront of the times,The“Internet plus”into the computer professional class to try,In order to make the teaching of“Internet plus depth”and curriculum integration.“Internet plus”let every student find education.

key Words:4G times;“Internet plus”;Computer professional class

1 概念的提出

通俗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它代表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域之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面对日益升温的“互联网+”,高职教育必当走在时代的前端,那么“互联网+教育”相融合会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一所学校、一位老师、一间教室,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传统教育。一个网络、一个移动终端(电脑、手机等),几百万学生,学校任你挑、课程由你选、老师随你点,这就是“互联网+教育”。微课、MOOC、翻转课堂、SPOC、手机课堂,这就是“互联网+教育”的新型教学模式[2]。这样也真正形成了资源的共享,教育的平等。

2 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现状分析

就笔者所处的湖南省永州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专业而言,一系列的问题日益明显的出现在了教师和学生的面前:

(1)教师以45 min的课堂教学为主,主要精力集中在课本知识的讲授上,对能力的体现很少,即使有,也没有更多的时间去体现,或者说很容易被忽视。以至于学生掌握的知识仅限于课本之内,对课本以外的知识很少去涉足―知识能力的限制或者说缺少引路人。

(2)教师以完成任务而进行过程教学,在课堂上没有很好地去考虑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异,往往接受能力好的学生能听明白老师的授课内容,而接受能力差的学生仍就处于一知半解的程度。

(3)教学过程几乎都是以教师为中心,教法、内容、乃至最后的考试结果都是由教师一手操纵,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没有体现到教学过程与教学环节中来。比如高职计算机专业所开设的一系列的应用软件,相当多的一部分学生仅在于完成书本上的例题,对处理书本以外的任务就显得无能为力了。

3 “互联网+”与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深度融合

笔者认为“以培养能力为重、以学习为本质、关注最终的成效为目的”是对高职计算机专业教育最好的阐述。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模式转变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

(1)课前准备。

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的准备。这就要求我们高职教育人要吃准并吃透我们的教材,提出此门计算机专业课必须要了解和掌握的内容,在其中不仅要求学生只学习该专业课书本上的知识,更要掌握我们所教专业课程在社会的实际运用,以此来改变上课的内容。

向学生开放MOOC选课平台,对互联网上缺少的资源,教师还要自己能够进行高要求的制作,引导学生进行课前自主学习,对自己知识能力以外的知识点在线上进行师生、生生讨论,并进行记录(这时候基于MOOC平台下的SPOC学习模式就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样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与人的交际沟通能力。

(2)课中学习与讨论。

学生将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带入我们相关计算机课程的传统课堂,教师进行知识点的梳理与讲解。也可以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在课堂上针对某个知识点进行自己的观点阐述,教师最后进行总结、点评。这样一来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二来也活跃了课堂气氛;三来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学生真正参与到了学习当中,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学习也就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充分体现了教育4G时代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

(3)课后的练习与实践。

学习最后的目的是在于把我们所学的知识运用在实践当中,然后再把实践当中遇到的问题带入我们的学习,这样慢慢就会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笔者认为高职教育人在课后的练习与实践部分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①把书本知识的拓展部分用组的形式分配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外的时候用微课、MOOC、SPOC等形式进行随时随地的学习,然后在规定的时间上交所交给的任务,最后进行组与组之间的比赛,教师进行分析、总评以及评出等级,做出此门课最终的成绩。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②定期举行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如手机程序大赛、排版技术大赛、动画制作大赛等等,形式多样化,活动多样化,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动手能力。

③每个学期组织部分优秀学生参加省市组织的相关计算机方面的比赛、让部分学生参加自己的科研活动等,由此起到点带动面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这样让学生在毕业之前就慢慢接触社会,提高了自身的竞争力。

④开展校企合作。每年安排出一部分的时间将学生带入企业,让学生提前熟悉企业的新技术和新知识,带着问题回来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

4 后记

“互联网+”逐渐走入高职计算机专业的课堂,有些人可能会产生疑问:有朝一日,这样新型的教学模式会不会取代我们的传统课堂,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如,我们还需在课堂上教会学生筛选的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以避免学生在海量的知识面前而显得无所适从等等。教师是教育的根本,互联网只是工具和手段。只有将这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学生才会更放异彩。高职教育工作者时刻准备着。

参考文献

篇5

审计质量是会计师事务所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注册会计师执业过程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职业判断贯穿于审计过程的始终,注册会计师作出职业判断的质量直接决定最终的审计质量;二是注册会计师是在成本和时间的约束下从事具体审计业务的。可见,注册会计师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作出高质量的职业判断,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胜任能力。伴随着审计方法从最初的账项基础审计方法发展到制度基础审计方法再到现在的风险导向审计方法,需要注册会计师作出的职业判断越来越多,职业判断对保证审计质量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对注册会计师专业胜任能力的要求也不再仅仅局限于熟悉通用的审计、会计知识,而是需要掌握大量的行业审计知识,具备一定的行业审计专长。所以,行业审计专长对高效率、高质量地作出职业判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通过影响职业判断的质量影响最终的审计质量。

一、接受业务委托阶段

接受业务委托阶段需作出的关键职业判断是决定是否接受或保持具体审计业务,这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职业判断。如果会计师事务所接受或保持了不应当承接的审计业务会面临两种不利的局面:一种是由于不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低估审计业务风险,从而不能满足利益相关者的期望,引发审计失败;一种是在执业的过程中发现自身不具备独立性或专业胜任能力,从而不能严格按照执业准则的要求执行审计业务,引发审计失败。此两种不利局面都意味着低水平的审计质量。因此,要正确的作出此项重要决策必须知彼知己。知彼就是要初步了解审计业务环境,包括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性质、经营规模、组织结构、经营情况和经营风险等。知己就是在了解审计业务环境的基础上评价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该阶段的了解审计业务环境程度要低于风险评估阶段,虽然了解的程度低但是还是要作出关键的决策,此时,行业审计专长在决定是否接受和保持审计业务的过程中就会起到重要的作用。注册会计师以往行业审计经验的积累有助于其在较短的时间内准确的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能客观的评价自身的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从而作出正确的业务承接决策,以保证整个审计过程的审计质量。

二、计划审计工作阶段

注册会计师制定审计计划以使审计工作以有效的方式得到执行,计划审计工作包括根据审计业务制定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总体审计策略用以确定审计工作的性质、时间范围和安排,并指导具体审计计划的制定。因此,制定总体审计策略是计划审计工作阶段的重中之重。为了制定切实可行的总体审计策略,注册会计师必须作出的关键决策是确定重要性水平,注册会计师对重要性的决定属于职业判断。重要性概念的应用贯穿于审计过程的始终,直接决定最终的审计质量。

重要性是相对于财务报表使用者作出的经济决策而言的,如果合理预期错报(包括漏报)单独或汇总起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则通常认为错报是重大的。重要性概念是基于注册会计师的总目标而提出的。根据新修订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注册会计师的总体目标和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在执行财务报表审计工作时,注册会计师的总体目标是:1.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报导致的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使得注册会计师能够对财务报表是否在所

转贴于

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发表审计意见。2.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根据审计结果对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并与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

由上述总体目标可以看到,在执行审计工作时,注册会计师只需要对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而无需对财务报表不存在所有错报作出绝对保证,从而提高了审计效率。那么什么样的错报是重大的?重要性概念回答了此问题,即凡是能够影响到财务报表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的错报都是重大的错报。注册会计师只有将财务报表的整体错报控制在重要性水平以内,才能够满足财务报表使用者的信息需求,才能保证一定的审计质量水平。所以,重要性水平的确定是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率两者之间进行权衡所作出的一项重要职业判断。

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21号——计划和执行审计工作时的重要性》,在制定总体审计策略时,注册会计师应当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在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水平时,首先要选择一个恰当的基准,然后再选用适当的百分比乘上该基准。在确定基准和百分比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是否存在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使用者特别关注的报表项目;被审计单位的性质及所在行业;被审计单位的规模、所有权性质以及融资方式。上述需要考虑的因素都离不开注册会计师行业审计经验的积累及行业审计知识的应用,所以在重要性水平的确定过程中行业审计专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实施风险评估程序阶段

风险评估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以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无论该错报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而实施的审计程序。由此,该阶段需作出的职业判断是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识别和评估的方法是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在风险导向审计方法下,审计工作的主线是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只有正确的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才能有的放矢的应对重大错报风险,将审计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内,从而保证一定的审计质量水平。所以,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是一项重要的职业判断,如果这个阶段作出了错误的决策,则以下各阶段所做的审计工作都会在错误的指引下得出错误的结果,从而影响到最终的审计质量。

在当今的经济环境下,被审计单位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其与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同样,外部系统的任何变化也必将会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产生影响。基于此,注册会计师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以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时,不应仅将视野投放在被审计单位内部,而应将被审计单位放在更广泛的经济系统中去了解。《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1号——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中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从以下方面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1.相关行业状况、法律环境和监管环境及其他外部因素。2.被审计单位的性质,包括经营环境、所有权和治理结构、正在实施和计划实施的投资类型、组织结构和筹资方式。3.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包括变更会计政策的原因。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活动,评价会计政策是否适当,并与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相关行业使用的会计政策保持一致。4.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以及可能导致重大错报风险的相关经营风险。5.对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6.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根据上述内容,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这一重要职业判断的正确作出建立在注册会计师相关行业审计经验的基础之上。转贴于

四、实施风险应对程序阶段

风险应对程序是指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采取的应对措施。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31号——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采取的应对措施》,注册会计师应当针对评估的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总体应对措施;应当针对评估的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包括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在确定总体应对措施以及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运用职业判断。

总体应对措施是针对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提出的措施,因为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影响多项认定,所以总体应对措施的提出是审计工作的重点,并直接影响最终的审计质量。在《〈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31号——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程序〉指南》中规定审计项目组成员中应有一定比例的人员曾经参与过被审计单位以前年度的审计,或具有被审计单位所处特定行业的相关审计经验。所以,总体应对措施是在行业审计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其实施主体必须是具有行业审计专长的注册会计师。

进一步审计程序包括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控制测试是可选择执行的审计程序,只有在两种情形下必须执行控制测试:1.在评估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时,预期控制的运行是有效的;2.仅实施实质性程序并不能够提供认定层次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实质性程序是必须执行的审计程序,无论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结果如何,注册会计师都应当针对所有重大类别的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设计和实施实质性程序。由此,在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时,需作出的重要职业判断是对是否实施控制测试进行的决策。控制测试,是指用于评价内部控制在防止或发现并纠正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方面的运行有效性的审计程序。所以,判断是否实施控制测试即为判断被审计单位与财务报表编制相关的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如果注册会计师准备信赖与财务报表编制相关的内部控制,那么其就要进行控制测试,如果控制测试的结果表明该内部控制运行是有效的,则依赖该内部控制编制的财务信息即是可靠的,注册会计师就可以减少实质性程序的数量,而控制测试的成本要低于实质性测试的成本,从而在整体上降低了审计成本,提高了审计效率。但如果注册会计师信赖了本不该信赖的内部控制,而控制测试又未发现内部控制的缺陷,此时错误的减少实质性程序必将导致低水平的审计质量。风险导向审计方法下对内部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判断绝不同于制度基础审计方法,其不是仅仅只关注内部控制,而是把内部控制放在行业环境中并与企业的经营风险等情况结合起来考虑内部控制是否值得信赖。这种对内部控制的评价方法离不开注册会计师行业审计经验的积累及行业审计专长的应用。

五、完成审计工作阶段和编制审计报告阶段

篇6

[关键词]饭店业;市场绩效;产权结构;市场结构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6)08―0064―05

一、引言

我国饭店业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产业。全国涉外饭店由改革开放初期的200多家发展到2004年的10888家。但是另一方面,从20世纪末开始,我国饭店业已从高利润水平的行业转向行业性亏损的行业,虽然近年来我国饭店业整体绩效水平有所改善,但是总体情况仍不佳,而且从利润率和利润额来看,短期内不可能出现行业扭亏的奇迹(戴斌,2002)。是什么原因造成我国饭店业这种低绩效的水平呢?我国饭店业又该如何才能提高其产业绩效水平呢?学术界普遍的观点认为我国饭店过多,饭店业竞争过于激烈,存在过度竞争,众多饭店以价格为竞争手段是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戴斌,1998;王坚,1998;邹统钎、吴正平,1998;杜江、戴斌,1999;魏小安、刘赵平、张树民,1999;张辉,2000;等等),因此,改善的出路在于控制新饭店的进入,走集团化、规模化经营的道路(戴斌,1998;魏小安,沈彦蓉,1999;谷慧敏,2000;孙睦优,2002;宁泽群,2002;秦宇,2004;等等)。但是根据经济学基本原理,如果仅仅是竞争,并不必然导致整个行业的亏损或者绩效水平差。实际上,在产权可变的条件下,市场竞争越完全充分,则可以通过优胜劣汰的方式调整产权结构,因而使得企业目标偏离最优程度越小(刘小玄,2003)。因此,用规模化、集团化的方法并不能改善我国饭店业绩效水平。笔者认为,由于转轨时期我国的特殊国情,必须从产权结构和市场结构的双重视角来分析我国饭店业,才能寻找出我国饭店业整体绩效水平差的原因,制定出合理的改善对策。

二、市场类型的一般:市场结构和产权结构双重视角

一般西方产业经济学理论根据规模化、集中化和产品差别化的不同,把市场分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和完全竞争市场,每一种市场类型代表了一种相应的市场结构。而根据贝恩、梅森提出SCP分析范式,市场绩效①主要受到市场类型的影响,或者说是受市场结构影响,其影响关系为市场结构决定市场行为,市场行为决定市场绩效,此时的市场行为起到传导机制的作用,不管哪一种市场行为都是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结果,因此,影响市场绩效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市场结构,从这一角度来看,改善某一个产业的整体绩效水平的出发点应当是改善市场结构。但是这一分析范式中隐含的一个前提是,不管哪一种类型的市场,其市场主体是私有企业,生产效率不存在问题,市场配置效率有效。

而我国处于转轨时期,即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由国有产权垄断市场向一般竞争市场转变的过程中,市场主体往往并不是单一的私有企业,而是私有企业和国有企业并存。任何关于市场绩效的研究,离开了产权这一决定因素,将会产生与传统市场结构理论相背离的很大误差。因此,分析我国的市场绩效必须考虑到产业的产权结构水平。在我国,市场绩效是由产权结构和市场结构双重决定的。所谓产业的产权结构水平是指一产业中各种所有制所占的比重关系,如果某一产业中,国有产权所占比重比较高则是国有产权主导,如果是私有产权比重比较高,则是私有产权主导。结合产业的产权结构和市场结构两个变量,我们可以构造出表1的模型,划分为4种市场类型。

A类型的市场是国有产权主导的垄断市场,B类型的市场是国有产权主导的竞争市场,C类型的市场是私有产权主导的垄断市场,D市场是一般竞争市场。A和C市场中的企业由于处于垄断中,因此利润水平较高,但是C市场要优于A市场,主要因为私有产权主导下企业的内部生产效率较高。B市场中的国有企业一般处于亏损状态,主要因为一方面B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任何企业只能是价格的接受者,产品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因此国有企业不可能获取垄断利润;另一方面,国有企业由于其固有的约束激励机制存在问题,生产效率不高,无法同私有企业进行竞争,结果必然是亏损。当某一产业处于这一类型的市场时,特别是国有比重比较高时,国有企业退出壁垒比较大时,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机制无法发挥其作用时,往往出现行业性亏损,市场无法起到有效配置资源的作用。D类型的市场是一般竞争市场,企业获得正常利润,整个产业不存在超额利润,市场机制可以起到有效配置资源的作用。

三、我国饭店业市场类型定位

既然我国市场绩效是由市场结构和产权结构双重关系决定的市场类型决定的,那么我国饭店业属于什么市场类型呢?

(一)我国饭店业市场结构定位

对于我国饭店业市场结构,我们基本判断是已经从垄断市场转向完全竞争的市场状态。第一,从旅游饭店的数量和利润来看,从20世纪90年代,我国饭店数量急剧增加,星级饭店数量由1990年的1987家发展到2004年的10888家,饭店出租率和利润率则基本上呈现下降趋势,特别是从1998年开始饭店业的年利润已经下降为负数,饭店业竞争异常激烈;第二,从市场份额来看,我国的旅游饭店业也已经处于完全竞争态势,2004年,我国已有星级饭店10888家,总收入1238.67亿元,而排名前10位的北京丽都、南京金陵、广州花园等饭店的收入总额仅为38.82亿元,仅占总额的4.87%;第三,从饭店产品差异上看,饭店产品虽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但在满足旅游消费者的需求方面却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价格竞争是主要的竞争手段;第四,从进入壁垒看,我国饭店业进入的技术壁垒、制度性壁垒等都比较低(杜江、戴斌,1999)。因此,可以判断我国的饭店业处于完全竞争的市场状态。

(二)我国饭店业产权结构定位

长期以来,我国饭店业的产权结构表现为国有资产饭店一直居于绝对多数份额的地位(戴斌,2002),虽然从1987年以后,国有饭店企业数和客房拥有量在全国饭店中的比重呈下降趋势(1987年,国有饭店的数量比重为80.05%,客房数量比重为78.83%;2004年,这两个数值分别为59.5%和59.8%)但从绝对数量上看,我国国有饭店仍然居于饭店的主体地位。因此,将我国饭店业的产权结构定位为国有饭店主导的产权结构。仍以2004年我国饭店业产权结构为例(见表2)。

(三)我国饭店业市场类型定位

根据前面对我国饭店业市场结构及产权结构演变和当前特点分析,可以总结出:改革开放前我国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饭店产业,所有饭店都作为政府事业性招待所的形式存在,饭店业属于政府完全垄断的性质。改革开放后,我国饭店业开始起步,饭店业的产权结构主要以国有饭店为主,同时,当时总体市场状况是供不应求,处于卖方垄断的市场状况;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我国饭店业的产权结构虽然仍是国有饭店主导,但是饭店供给数量急剧增加,市场竞争状况已经从垄断竞争市场转向完全竞争市场。当前我国饭店业的市场类型为国有饭店主导的一般竞争型。我国饭店业市场类型演变路径如图1所示。

四、国有饭店主导的竞争市场绩效分析

既然我国饭店业当前的市场类型属于国有饭店主导的一般竞争市场,国有饭店和非国有饭店在竞争市场上并存,因此对导致我国当前饭店业整体绩效水平比较差的原因可以从这一市场中的饭店行为及最终形成的一般均衡中寻找。

(一)国有饭店主导的竞争市场饭店行为分析

在国有饭店主导的竞争市场上存在国有饭店和非国有饭店,两者的行为特点并不一样。非国有饭店的行为特点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行为相对较合理,通常能得到正常利润,亏损状况一般很难维持。但是国有饭店由于其固有的软约束,即亏损时由其主管的政府机构(部门)或国有企业进行补贴,同时面临的又是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因此其特点并不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是国有饭店经营者和管理者追求效用最大化或可支配收益最大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情况下,这种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直接表现为追求饭店成本支出的最大化。这主要因为追求利润最大化时,国有饭店的经营管理者必须花费很大的代价,同时最终的利润必须上缴给饭店主管机构。而在软约束下,减少饭店的利润,把利润转化为成本支出,饭店亏损却能得到主管部门的补贴,同时也能从有限的收益空间中得到饭店管理者的最大化效用。因此,在竞争市场中,国有饭店的行为是追求成本的最大化。

当然,国有饭店为了能够继续生存,在追求成本最大化时它们必须要保持一个最低的收益点,这就是饭店员工的工资和上缴的税收,而所有者权益并不需要补偿,甚至所有者每年通过各种形式进行补贴。因此,在饭店的最低生存线和正常利润之间,存在着不同产权类型饭店的不同生存空间,即存在着正常利润、零利润和某种程度负利润这3个层次。对非国有饭店来说,大多数围绕着正常利润率而波动,零利润是最低生存空间,否则退出。对国有饭店来说,其最低生存线是某种程度的负利润,只有低于这个利润水平,即只有当饭店长期发不出工资的时候,才会退出。如图2所示。

图2中,RJI、Ru和Rs分别为饭店追求利润最大化、效用最大化和最低生存的收益水平。曲线JI代表非国有饭店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非国有饭店的目标行为是围绕着利润最大化而波动,其最低生存线是零利润,低于此则退出市场。曲线U代表国有饭店追求管理者效用最大化的行为,其目标是围绕着管理者效用最大化而波动,其最低生存线是能够维持工资和税收,可以出现负利润,曲线S代表国有饭店最低生存行为曲线。可以看出,国有饭店盈利水平普遍比非国有饭店盈利水平低。

事实上,在实际中可以找到非常多的国有饭店在负利润情况下运行的事例。表3是某大型国有企业集团所属的国有三星级饭店财务状况表,表中清楚反映了国有饭店负利润运行的情况,也表明当国有饭店亏损严重时,饭店主管部门拨款增加。因此,饭店经营管理者完全可以通过成本的最大化来实现其效用的最大化。往往是成本越大,亏损越严重,上级拨款越多,饭店管理者效用就越大。

(二)国有饭店主导的竞争市场一般均衡分析

在国有饭店主导的竞争市场上存在着国有饭店和非国有饭店,因为国有饭店和非国有饭店的行为特征并不一样,但是面临的都是相同的竞争市场,即只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最终形成的市场均衡就不再是一元的结果。由于国有饭店的软约束和国有饭店具有一定承担亏损能力的特点,国有饭店可以在低于零利润的亏损条件下生存而不退出市场,这就造成了特有的均衡状态(见图3)。

图3中的平面(1)和(2)表明了竞争市场上的国有饭店的均衡状态,而平面(3)和(4)则为一般非国有饭店的均衡状态。只有把这两种状态综合起来,我们才能理解国有饭店主导的竞争市场是怎样实现均衡的。可以看到,在两种均衡中,市场价格是一致的,都是由需求曲线DD所决定的。饭店MC曲线作为供给曲线,其与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了市场价格和产量。国有饭店的成本大于市场价格,这主要符合国有饭店管理者效用最大化的目标,是由其行为方式决定的。所以国有饭店管理者最大化效用点K’决定了其产量Q1,同时也决定了相应的成本点K,而一般饭店则由MC与DD的交点F来决定产量,这与其利润最大化行为目标一致,至少,非国有饭店不会像国有饭店那样,在成本超过价格的水平上运行,因为由此造成的亏损是非国有饭店所无法承担的。

国有饭店和非国有饭店不同的均衡状态的存在,最终形成了当前饭店市场上独特均衡格局,即饭店业整体亏损,饭店业整体绩效比较差,原因是国有饭店占主导,同时国有饭店亏损,因此加总非国有饭店的利润,最终是整个饭店业亏损。

为什么国有饭店在亏损的情况下无法退出市场,而上级主管部门愿意增加拨款呢?主要因为国有饭店退出面临着重重壁垒:首先,国有饭店退出与国有饭店的多元留存效用存在冲突。国有饭店的存在往往基于政治性收益、经济性利益和社会性利益的目标,如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为部门提供“自己的后花园”等等(戴斌,2003)。当国有饭店留存具有多元化目标的时候,随之伴生的往往是高退出壁垒,多元目标使得国有饭店在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还必须同所有者的各种目标相符合。在当前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社会监督体系还不完善,民营经济发展还不充分的情况下,实现国有饭店退出的困难重重。其次,市场退出的决策主体错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饭店的经营成果是由市场来检验的。在产权明晰的情况下,出资者具有很强的产权约束力,饭店经营者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企业的退出也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获得利益。但是由于国有饭店的产权关系存在事实主体和法律主体的不一致,国有饭店退出成为所有者缺位情况下的公共选择过程,参与决策的有政府部门、饭店经营者等,在现有的体制下,他们往往具有一票否决权(见表4)。

因此,我国饭店业整体绩效水平差的根本原因,在于饭店业属于竞争性行业,但是饭店业的竞争市场只能给出国有饭店业绩不良的市场信号,由于国有饭店软约束及退出壁垒比较高的原因,无法退出市场,这种滞后的退出导致市场机制的失灵,结果形成大量的市场过剩,导致出现所谓的“过度竞争”或“供大于求”的行业性亏损的畸形饭店市场格局与饭店市场均衡。

五、结论及政策含义

本文认为我国饭店业首要问题在于饭店业竞争的市场结构中,国有饭店主导的产权结构致使市场无法发挥配置资源的作用,导致市场失灵,根本问题在于国有饭店主导与竞争市场的不相容性。

改善我国饭店业绩效水平的对策不在于立即实施饭店集团化经营,走规模化道路,如果饭店业不实施产权改革和国有饭店退出,饭店业整体绩效不可能改善。由于产权包括所有权、管理权、分配权和经营权等,我们认为只要涉及到这其中一项权利的转让,都可以认为是国有饭店退出的表现,因此政府通过拍卖、出售、转让、并购、破产、股份化等途径,对国有饭店存量适当地调整,使国有饭店从饭店行业中完全退出。而政府放弃对国有饭店的部分权利,如通过委托管理和租赁管理等也是国有饭店退出的方式。

篇7

[论文摘要]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进行职业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尝试的院校多数采用的是本科院校学科交叉的方式,完全套用本科院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这从职业教育的目的、性质和职业院校的资源、师资、生源以及就业角度看都是不适切的做法。就职业教育而言,创新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应当采用多专业渗透的途径,根据专业关联性原则、目的性原则、实用和够用原则以及以本校资源为基础的原则进行科学的多专业渗透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

国外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一直呈现多元化的趋势,由于国家和地区的不同,同一种模式的发展也不尽相同。国外三种典型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分别为CBE模式、MES模式和双元制模式。国外高职教育历史发展久远,办学机制比较健全,在人才培养,尤其是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具体采用的形式包括专业主辅修制、选修课制、开放式培养以及综合专业培养与综合实训培养。

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和实践角度来看,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仍与国际上先进的职业教育有很大差距。近年来针对现行人才培养模式专业面过窄,在培养方式上轻基础重专业、轻能力重知识、轻人文重理工、轻素质重技术,培养的学生只能在相对狭窄的专业领域内发挥作用,对知识和技术缺乏基本的综合、重组和创造能力等方面的不足,国内开始了关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研究。近几年论述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文章越来越多,其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从总体上来论述复合型人才的特征与能力要求,并就如何培养复合型人才提出一个总体的思路,这些思路基本是从课程、教材、师资、实训等方面的改革来适应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另一类主要是展示某个学校或某种复合专业开展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论述,这些研究都带有一定的地方性经验主义色彩。我们对待这些经验宜采用的是借鉴而非整体移植。

一、目前职业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说,当前培养复合型人才主要是走学科交叉的路子,在我国的高职高专教学实践中形成的经验和成果不多,正处于探索与实践阶段。就现有文献分析,针对多专业渗透的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更是处于起步阶段,未见有重要成果。能搜集到的有限的资料也只是针对某专业进行的个案研究。而职业教育以培养高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己任,与走学科交叉方式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本科院校相比,具有很多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中多数正是职业教育的弱点。

1.未能明确区分学科与专业的概念。学科是一个学术概念,与知识相联系,它是指按照门类划分的系统知识,或者说是知识门类。有时,我们用“学科知识”这一术语指称知识的门类属性,强调这一知识所在学科的科学归属。所以,学科又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两大知识系统(也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三分说)内知识子系统的集合概念,学科是分化的科学领域,属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概念的下位概念。专业则主要指大学在传授学科知识(而不主要在发现、创造学科知识)方面的教学组织管理形式,是基于进行专门训练、培养专门人才系统工作而产生的一个概念,是高等学校根据学科的分类与科学的发展以及社会职业的分工而设置的培养专门人才的学科方案和计划的总称。一般说来,学科与专业的关系表现为学科是专业的基础,专业是对学科的选择与组织。

2.完全移植本科院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现今时代,任何高科技的成果基本都是学科交叉和融合的成果。因此,以满足形势发展需要,培养高质量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就成为摆在高等教育面前的突出问题。境外很多国家和地区早已尝试摒弃专业化的教育模式,逐步引导高等教育以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为己任。就复合型人才而言,一般是指要求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但一般是两个)专业(或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人才。一是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以及多种专业的复合;二是指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复合。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一般主要针对本科生,通过双学(历)位制、第二学位制、联通培养制、主辅修制等诸多形式进行。专业之间的相关度可以不予考虑,注重所谓的文理相通,其目的在于培养真正高层次的人才或者“通才”。

由于缺乏现成的可供借鉴的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走在改革前列的那些职业院校一般就直接套用了本科院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走的是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路子。但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一般不适合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多是针对本科及以上层次的院校而言的,职业院校(专科及专科以下层次)很少进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尝试和研究。通常都会认为由于存在学制短、资源贫弱以及生源基础差等特点,不适合培养复合型人才。

二、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应以满足社会需要为目标。社会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一定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娴熟的动手能力、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和高尚品德的人才。因此,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就成了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如何培养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却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移植本科院校的做法无疑是一种不适切的做法。一般的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的学科资源相差悬殊,这也限制了高职院校采用本科院校的方式培养复合型人才。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首先需要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创新,改多学科交叉方式为多专业渗透的方式,从基本概念上修正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确立多专业渗透的基本原则以及科学构建多专业渗透的教学内容体系。

1.高职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概念上的修正。高职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与“一专多能”或本科院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有点相似,但更多的是区别。就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才而言,其“一专多能”的“多能”与“一专”之间并没有特别的关联,甚至可以毫无关联;其目的可以是满足兴趣爱好,也可以是为就业服务。本科院校多学科渗透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注重所谓的文理相通,其目的在于培养真正高层次的人才或者“通才”。而高职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属于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这种模式以学生的本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依托,构建与学生的本专业知识和技能密切相关的其他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体系,讲究专业间的关联性却并不要求学生具备本专业之外的某个完整的其他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背景,不强调关联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的完整度。高职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2.坚持多专业渗透的基本原则。高职教育谈学科的不多,一般考虑的都是专业。所以从专业渗透方向考虑高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适切的选择。较之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而言,多专业渗透的途径更适合高职院校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学科交叉总体要求通常较高,人才培养难度较大,并且容易使人才培养偏入“通才”培养的误区。多专业渗透不注重文理相通,同类学科不同专业以及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之间都可以渗透,灵活机动,人才培养目标容易实现。多专业渗透的高职复合型人才培养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这些原则也正体现了高职教育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与本科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相异之处。(1)专业关联性原则。在强化高职学生本专业核心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通过多专业渗透的方式,激励学生掌握部分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专业的核心知识和技能。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专业的核心技能可称为高附加值技能。而本科院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中则比较关注专业的跨度和差异度。(2)目的性原则。多专业渗透的高职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的就在为学生的就业服务。这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3)实用和够用原则。本科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注重知识背景的跨度,注重文理相通,但不考虑实用和够用。高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基础在本专业,多专业渗透的课程设置不可避免地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因此在多专业渗透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实用和够用原则,摒弃非技能性和纯理论课程。(4)以本校资源为基础的原则。多专业渗透高职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必须优先考虑本校的资源,以本校的资源为基础,进行专业间的渗透和组合。这就要求充分发掘本校的资源,充分利用本校的资源。如果寄希望于本校目前缺乏或者短期内不可能具有的课程资源,不仅会加大各类成本,同时也很难做到可持续的发展。当然,如果能通过院校之间长期稳定的合作,以资源互享的方式拓展课程资源,多专业渗透的面可以拓宽。

3.科学构建多专业渗透的教学内容体系。培养高职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关键在于构建多专业渗透的教学内容体系。其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针对不同的主干专业,均应以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念为依据,以“能力本位”为基本价值取向,构建多专业渗透的课程体系。首先,要根据前文提到的基本原则,科学选择可与本专业渗透的其他专业。例如,就文秘专业而言,可以与法律、管理、财会以及网络类专业渗透;英语专业可以与国际贸易、报关等专业渗透;营销类的专业与财会类专业的渗透,等等。其次,重点研究如何进行多专业课程的模块化设置。一般而言可以将课程分为三个基本模块:知识模块、能力模块和素质模块,以能力为体,以知识和素质为两翼,构建“一体两翼”的课程体系。知识模块包括公共知识、本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其中相关专业知识教学内容需根据院校的现有资源,考虑安排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专业知识,由此构成相关专业知识子模块。学生依据各自兴趣进选择相关的子模块,可以选学一个,也可以选学多个。能力模块包括公共能力、本专业能力和相关专业能力。其中相关专业能力教学内容需根据院校的现有资源,考虑安排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专业能力为主,由此构成相关能力子模块。学生依据各自兴趣进选择相关的子模块,可以选学一个,也可以选学多个。素质模块包括公共素质、本专业素质和相关专业素质。其中相关专业素质教学内容需根据院校的现有资源,考虑安排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专业素质为主,由此构成相关素质子模块。学生依据各自兴趣选择相关的子模块,可以选学一个,也可以选学多个。

三、结语

在充分认识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差异的基础上,根据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师资、生源以及就业需求,通过多专业渗透的途径培养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是一种适切的选择。多专业渗透的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可资借鉴的成果不多,期待更多的专家和学者对这个领域投入更多的关注。相信只要秉持务实、开拓的原则,我们一定会在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领域取得全新的成果。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工匠精神 中等职业院校 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J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1(c)-0187-02

2016年全国“两会”中,“工匠精神”首次在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国务院总理提出,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软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培养中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工匠精神”已经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主旋律,这是一种精益求精的业精神,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在建设过程中以“工匠精神”为引领,确定符合当前职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1 “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一种精神理念。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好的工匠对细节有很高要求,追求完美和极致,对精品有着执着的坚持和追求。工匠精神的理念就是从容独立、踏实务实;摒弃浮躁、宁静致远;精致精细,执着专一。

在世界各国,工匠精神无一不在,奔驰、西门子等德国老牌工业家族享誉世界,这些百年老店的成功有着共同的特质,就是他们对每件产品、每道工序都能够做到精益求精,他们重视手工业,重视技能人才的培养。所以当代职业教育就是要培养认真、敬业的匠人,树匠心,成匠人。

以“工匠精神”为指导培养学生,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认真精神、敬业精神。树立起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负责的态度,极度注重细节,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给客户无可挑剔的体验。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融入每一个环节,做出打动人心的一流产品。

2 中职物流专业引领“工匠精神”明确人才培养方向

职业教育确定人才培养方向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同时要注重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以下简称《意见》),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等职业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应定位如下。

(1)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物流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物流教育教学全过程,关注物流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帮助物流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提高物流学生综合素养,全面发展。

(2)坚持明确目标,搭建通道。坚持明确物流人才培养目标,以物流专业课程为核心,拓宽物流技能人才成长通道,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桥梁。

(3)坚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积极推动学校与企业的沟通和合作,加强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实现产、教融合,为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4)坚持以赛促教、知行合一。发挥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指导作用,积极组织、协调中职 物流技能大赛,用大赛来促进教育的发展。同时,职业教育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行合一。

(5)坚持用“工匠精神”为引领。作为制造大国的中国,必须坚持用工匠精神指引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物流职业人要从事物流行业的相关岗位,必须具备相应的职业素养和工匠品质。

3 体制保证将“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始终

弘扬“工匠精神”不能是一句空话,必须要落实到实处。把“工匠精神”融入到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一种尝试,也是一种改革,用精神引领,用行动证明,用心去做人才培养工作。

3.1 精神引领,将“工匠精神”融入物流专业建设理念之中

在人才培养目标确立过程中,要体现“工匠精神”的实质,中等职业院校培养的物流人才定位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工匠精神就是物流职业素养的体现,要完整地描述在人才培养方案之中。

3.2 课程建设要融入工匠意识

在以往的课程建设中,我们往往只注重课程,而忽略了课程与素养的联系,职业院校的课程实现了理论联系实际,却依然很多课程未能在情感目标上得以落实。工匠精神不仅仅是口号,更是素养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专业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将物流职业人的职业素养融入课程中,融入岗位中,每个物流岗位均有相应的岗位需求和对应的素质要求,以优秀的物流工匠为范本,在课程建设中就要融入人才培养规范,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3.3 要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辅助作用

第一课堂是职业教育的主战场,第二课堂是最有效的支撑。在第二课堂,要充分组织职业活动,利用有效活动促动学生积极性的提升。教学、实训只是教育的一部分,还要通过系列活动促进学生培养。

3.4 要充分利用早、晚自习

早晚自习是职业院校学生的大好时光,要充分安排任务要学生完成。比如,阅读、朗诵、诗歌、练字、写作等等,充分结合工匠要求,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3.5 以赛促教,让工匠精神融入大赛

技能比赛是鉴定职业教育成功的重要部分,技能比赛中融入工匠精神,以工匠为要求评判学生将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技能不仅仅比技术,更重要的是要比素养,让知识、技能、素养齐头并进才能真正实现人才培养。

3.6 加强人文教育、德育教育,涵养工匠精神

将历史文化、哲学伦理、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等学科知识交汇融通,让学生涵育健全人格,明了历史环境,树立高远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一流的工匠大国,不仅要培育专注技艺、追求卓越之心,更重要的是涵养赋予产品生命和内涵,在技术中融入巧思和灵魂的能力。人文教育有深刻的内涵,我们用“金斧头”、“寿司之神”等故事感染学生,我们用《大国工匠》等节目激励学生。通过人文教育、德育教育提高学生对工匠的深刻认识。

4 结语

“工匠精神”点燃职业教育的灵魂,这是一种坚定理想信念、崇尚劳动、敬业守信、精益求精、敢于创新、报国成才的方向,是支撑“中国制造“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的精神之源。职业教育人应该勇担重任,用工匠精神引领教学,做好人才培养工作。

参考文献

[1] 秦凤.当代职业教育如何塑造“工匠精神”[J].同行,2016(9):323.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