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12 14:38:0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城市生态理论,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文瀛湖古称“文莺湖”,是黄土高原少见的天然湖泊,占地6.7km2,距离大同古城约5km,自古便是文人骚客寻求大自然给予心灵寄托的所在,在现今的规划中则是大同市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大同市过去重工业为主的发展模式,为这个城市带来了不好的名声——它是2007年世界银行报告中世界二十大污染城市之一。文瀛湖公园的建设正面挑战了这个环境问题。文瀛湖全新的湖岸景观,将成为御东新区开发的核心,以及新城区投资建设的触媒。大同的城市乌托邦花园将被重新诠释与塑造,不仅这个过去受当地人们喜爱的名胜地景会再次受到欢迎,其也将为御东新区吸引新的投资与地产项目(图1)。大同市在城市再造的推动中,选择文瀛湖作为服务于御东新区乃至于大同市最重要的城市公园之魂,与当年的纽约中央公园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处。中央公园在建立之后,成功地为曼哈顿打造出一块都市中的净土,也由于它所给予城市的环境与生态价值,带动提升了周边居住区的价值。至此,纽约人在平时,不用半日时光,即可在市中心享受到没有外界扰动,如乌托邦般的生活与风景。由往即今,我们如何面对同样发生在大同的挑战?文瀛湖是大同市过去的乌托邦花园,但在工业开发与城市化的影响下,水资源快速消失。文瀛湖在21世纪初期已经干涸,更严重的是,其周边的生态体系也随之近乎消逝,过去的乌托邦花园已不复存在。然而与纽约中央公园不同的是,文瀛湖是过去远离于城市的乌托邦花园,而随着工业发展与城市扩张,日渐衰退的文瀛湖将与城市比邻而居,我们应如何诠释这个城市乌托邦花园?
2设计策略
大同与邻近地区,在7—9世纪这段时间面临小冰河期,气候温润潮湿,造就了大同的文化鼎盛时期。然而随着气候条件改变,生态环境也逐渐改变,大同逐步转变为极端干燥的地区,仅有少数地方仍保留湿地形态的生态体系,如大同浑源县的神溪湿地,大同城南的十里河湿地与御河的文瀛湖等。在20世纪70年代,为了保证文瀛湖的水量,这个天然湖泊的周边修筑了一圈堤坝。但短短数十年的时间,在快速的城市化与工业化的需求下,超抽地下水的情况让文瀛湖的水资源在21世纪初已然殆尽;更严重的是,文瀛湖与其周边的生态体系近乎消失(图2)。调黄河水补注太行山北水系的计划解决了第一个难题。在有水源的状况下,文瀛湖生态系统的修复有了保证。经过基地周边的调研与过去文史资料的比照,以及现在气候水文条件的研究,我们在植栽的选择上,尽可能创造出与大同现在景观相容的林地、浅滩、洼地等生态体系。湖区景观的大环境以不同层次的地形与植栽为基底,在设计上另外侧重了水、展厅、边缘、延伸、保护等几个策略(图3)。
2.1水文瀛湖的堤坝较周边原地形高了1~3m,而周边的市政道路又较原地形要高上1~3m,形成了一个堤坝同路高、当中有洼地的情形。在当地条件有限与规划中需要土方就地平衡的情况下,地形的设计受到相当大的限制。如何解决在湖滨公园中活动,却看不到湖水的困境,便成了设计中的一个主要议题。我们的做法是将洼地转化为大小不同的景观池和雨水花园,解决了数个问题。1)景观池与雨水花园可调节雨水排洪,并形成蓄水池,增加蓄水容量(图4)。由黄河调节导入的水利网络,固定排放进入文瀛湖及周边水体,维持水质健康。2)增加的水体也扩大了水禽活动的范围,有助于生态体系稳定。3)原本阻挡视觉的堤坝,在这样的做法下变成让人行走在湖中的堤路,视觉上湖面变得更为广阔,也增加了在湖滨行走的多样性与趣味性。
2.2展厅这一系列的景观池、雨水花园和周边的绿地,除了雨洪管理的功能外,也形成了雕塑花园的展厅(图5)。在规划之初我们就已经定位,将临近主入口广场与城市道路连接的各个节点,作为雕塑公园的区域。在植栽的布局上,也布置出展厅的概念。艺术家受邀在此进行艺术创作,将湖岸边人的活动节点转化为大同市与众不同的焦点。城市家具与景观小品的陈列方式也让民众尽可能有机会亲近艺术,与雕塑品对话(图6)。
2.3边缘由一系列的广场、滨水步道(图7)与双层游廊(图8)所组成的“边缘”是城市与湖(和自然)之间的缓冲地带。双层游廊,以当代动感的设计造型呈现,与地形和水景相互交错,切换着观湖的视野,时而包被,时而开阔。
2.4延伸由湖岸边延伸出来的,是一系列的亲水木平台、上岛的桥与大眺台(图10)。这一系列设计为人们提供了贴近自然的机会(图11),以及观看自然的最佳地点。大眺台顺着主入口的地形,金属三角的工业造型向堤岸外出挑近30m,直达离水面12m高的地方(图12)。城市与自然交接的概念在这个点上挑到了极限,视野直接面对着对岸的绿意盎然与水鸟生态;向南北眺望是天连水,往回望则是城市的天际线,为游客提供了独一无二的空间体验。
2.5保护东侧湖岸中有一个面积超过10hm2的“鸟岛”。文瀛湖过去一直是西伯利亚候鸟南北迁移时的一个重要栖息地。这个岛完全是为鸟的栖息而建造,除了定期维护以外,一般时间人类不能上岛,完全将这个区域留给鸟类栖息(图13)。鸟岛周边则是一系列的浅水区与滩地,增加水禽的活动面。整个区域也与南北侧文瀛湖以外的绿色廊道连接,形成一个南北连贯的生态走廊,直达北界的马铺山森林公园,及南缘的御河南十里河湿地。这也界定了大同市在未来发展上的东侧边缘,缓冲了城市在这个方向的扩张。
3结语
关键词:城镇规划;城市生态;分区
Abstract: At present, our towns ha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original architectural planning level, has entered a new stage of development, it requires not only the economy on a rapid and steady development, but also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in the urban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and ecological requirements. This paper focus on the building of the ecological theory of re-planning of cities and towns, the city's overall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 throughout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ecological, cultural and rural landscape included in the reference system of urban construction.
Key words: urban planning; urban ecology; partition
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6-0020-02
经济的发展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带动的作用,但在经济着重发展、各行业有力倾斜化的支撑的前提下会导致忽视城市建设中的生态建设问题。城镇占有有利的地理区位,交通发达,同时人文和生态环境优越,这也构成了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的二者矛盾。合理的城镇规划应该是环境和经济、区域和生态的系统整合,而不是单方面的倾斜发展。不平衡的城镇布局规划最终会导致城市后期的发展后劲不足,环境制约经济。
一、城市生态现代化理论阐述
城市生态现代化是20世纪末由德国的研究者胡伯所提出的系统性的建设理念。其核心内容是以发挥生态优势推进现代化进程,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体现了一种新的发展理念。
(一)环境问题策略论。在20世纪70年代,人们治理环境采取的是传统策略,即“应付治疗”的补救策略。这种方法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随着环境污染在全球范围内普遍的发生,人们逐渐认识到这种传统策略存在的缺陷。生态现代化理论认为,“环境问题的解决应从补救性策略向预防性策略转化”。所谓补救性策略是指对破坏环境的产品和生产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给予修复或补偿,由此消除污染;所谓预防性策略是通过技术创新使得生产及其产品不对环境造成影响,同时通过对经济和社会结构进行调整。消除那些引发环境污染的生产与消费方式。生态现代化理论把从补救性策略到预防性策略的转变看作是实现生态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市场、政府和公众作用论。生态现代化理论很注重市场、政府与生态现代化的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主张一致,生态现代化理论认为经济增长与环境改善能同步进行,经济与生态之间是可以实现双赢的,而不是不相容的。市场在实现生态现代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因为遏制污染的新技术必须通过市场才能使生态走向可持续发展,政府是不能干预的。然而,这丝毫不否认政府在管理中的重要性。在生态现代化中,政府应该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制定环保政策,变补救性策略为预防性策略,最大限度地减少发展的环境代价。市场和政府的重新定位也改变了公众在生态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新技术通过市场化运作和政府的鼓励,得以在公众中广泛传播,这大大调动了公众的参与意识,从而使他们成为生态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二、中部地区城镇发展现状
(1)数量少,通行成本高。地广人稀,腹地范围大,空间联系不便,难以按经济合理性原则统盘考虑公共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城镇的功能难以完善,不利于开阔商贸市场,发展外向型经济。基础设施投资大,特别是交通建设成本高,致使投资综合效益低,影响了城镇经济的持续发展。
(2)规模小且发展分散,辐射带动弱。城镇分散发展,重复建设,造成了资金的严重浪费;市政工程设施修建和社会服务设施供给形不成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导致城镇功能难以充分体现和发挥,难以发挥产业中心的辐射和带动作用,难以形成城镇带动乡村的格局,从而吸引力、辐射力和带动力差,综合功能降低。
(3)功能单,服务层次低。在中部地区城镇中,集贸型城镇占85%以上,职能以为广大农村地区提供商品交换、物资集散、行政医疗、文教服务为主的初级发展阶段。经济的主体为农业,乡镇企业多属初加工,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限制了优势资源利用和产业的健康发展。另外,城镇群体之间产业定位趋同,相邻的乡镇生产的产品大同小异,造成产业结构层次低、重复多、互补性差。
(4)环境差,人居水平低。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明显偏高,建筑质量差,容积率低,闲置土地未得到及时利用和置换,生态环境恶化,与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尚有较大距离。
(5)资金缺,人才技术匮乏。由于建设资金投入不足,软硬件条件差,绝大多数城镇规划和建设管理的人才和技术力量匮乏,致使城镇建设中乱占乱建现象普遍,对整体布局造成不利影像,不利于城镇发展水平整体提升。
三、基于城市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城镇规划建设策略
生态现代化是一种基于生态理性的思考,是在生态分析基础上,按照自然生态原理构建城市系统并尽可能的减少对自然损伤、提高生态效率的过程。
(1)城镇规划应以人为本,同时与环境紧密结合。作为城镇主体的人,在积极努力改造改善自身赖以生存的环境的同时,又自觉不自觉地破坏了自身生存的环境,通过生产和生活将大量废弃物排向大气、水体和土壤中,直接破坏城镇的生态系统结构。近年来,作为农村中心的城镇人口增长很快,由此带来的城镇污染日趋严重,往往超过城镇的环境容量及自净能力,引起城镇生态环境系统调节能力失控,反过来又直接影响别人的身体健康。故要特别注重人与环境系统协调一致的原则,乡镇的工业布局、人口规模、不能超越环境提供的保证程度。
(2)城镇规划应该突出当地景观特色。特色是城镇的灵魂,它可以树立城镇良好形象,提高城镇的知名度,促进城镇的发展。由于城镇规模小,形成特色的景观要素也少,故在城镇的生态建设过程中,必须重视“个性与特色”,城镇景观要“小而精,小而特”,要综合运用生态、文化的观点去创造组织这些景观,形成“以人为本”的各自特色,也将避免“千城一面,万屋一统”的尴尬。当然,我们所说的特色一定要充分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而不能生搬硬。(3)城镇规划应合理布局城镇工业。城镇工业结构与布局实质上就决定了城镇技术经济系统的组成与结构,同时又体现了城镇的产业特色。因而乡镇工业的发展与布局直接关系到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直接关系到城镇的环境保护和优美环境创建,是城镇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核心。如今不少城镇的乡镇工业发展带有一定的盲目性,规模较小还布局分散,生产技术落后,资源利用率低,环保设施形同虚设。因此,把乡镇工业看作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合理的规划布局与引导发展,对于完善城镇技术经济系统结构与增强城镇技术经济系统对生态环境系统的良好循环都是及其重要的。
(4)城镇规划应对现有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并重。水、土是人类的生命之源,生存之本,是城镇居民赖以生存和从事生产活动的基础,对它的开发利用,直接关系到城镇生态环境系统结构的演变与优化。目前许多城镇土地利用粗放,摊大饼式扩张,有的是搞政府形象工程,有的是圈了地闲置几年不管。而对于日趋紧张的水资源,不仅因给排水设施简陋导致污染严重,而且从人为的节约意识上而言,造成的浪费也十分惊人。中部地区由于干旱天气较多,绝对不能把水土资源视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即使是土地扩展潜力大、水资源暂且充足
的城镇,随着经济的发展、规模的扩大,人均资源必然减少。同样,各个历史时期遗留下来的古建筑和古村落等,其中有相当部分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近年来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其实在保护好历史遗留的同时,它们也已经或将成为当地宝贵的旅游资源。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经济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生态环境能促进经济的发展,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促进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实现城镇、产业、生态及文化在空间上的协调布局,有待我们在进一步发展中研究和创新。
参考文献
[1]曹建洲,王继辰,张亮,曹亚乔.辽东山区生态城镇规划与建设初探.辽宁经济.2012(1)
[2]王博生.基于城市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城镇规划建设探讨.现代商贸工业.2011(22)
[3]李忠华.城镇规划建设中的生态思想.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6)
[4]吴秀英,刘海燕.生态农业型城镇规划的思考.山西建筑.2011(9)
关键词:反规划 城市生态空间 构建 应用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5-111-02
1 问题的提出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带来了城市用地的不断扩张。不明智的土地利用和工程建设使大地肌体的结构和功能受到严重摧残。目前,在城市的发展中,大多沿用传统的城市规划模式,注重先预测近中远期的城市人口规模,然后根据国家人均用地指标确定用地规模,再依此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和不同功能区的空间布局。这种方法存在的严重弊端就是从根本上忽视了大地景观是一个有机的系统,缺乏区域、城市及单元地块之间应有的连续性和整体性。同时,城市是一个多变的复杂的巨系统,城市用地规模和功能布局所依赖的自变量(如人口)往往难以预测,从而规划总趋于滞后和被动,当然,也有“超前”的规划使大量土地闲置,实际都导致了城市扩张的无序以及土地资源的浪费。
城市的规模和建设用地的功能可以是在不断变化的,而城市空间中的河流水系、绿地走廊、林地、湿地所构成的景观生态基础设施则永远为城市所必须,是需要恒常不变的。因此,面对变革时代的城市扩张,需要逆向思维的城市规划方法,以不变应万变,即首先规划和完善非建设用地,设计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形成高效的能够维护城市居民生态服务质量、维护土地生态过程的安全的生态景观格局,从而构建良好的城市生态空间。
2 “反规划”理论概要
“反规划”理论是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教授与2002年在《论反规划与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一文中首次提出“反规划”(Anti-planning)的概念,它是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出发,相对于以牺牲自然过程和格局的安全、健康为代价的城市化途径而言,是城市规划和设计的一种新的工作方法。
“反规划”理论的核心在于遵循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在规划程序上实施逆向规划,强调城市发展必须以生态基础设施为基础,即至区域和城市赖以生存的自然系统,试讲生态系统的各种功能,包括涵养水源、旱涝调节、维护生物多样性、乡土文化保护、游憩与审美体验等整合在一起的关键性的网络状的土地空间格局。“反规划”是对传统规划发放的一种逆向思维过程,即变“城市与环境”至“图与底”的关系为“底与图”的关系,以环境为图,以城市为底,即城市规划与设计应该首先从规划和设计非建设用地入手,而非传统的建设用地规划。
3 “反规划”理论在城市生态空间构建中的应用
3.1 以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作为城市生态空间建构的目标
现行的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目标上侧重于服务于经济发展和耕地保护两个方面,以实现土地的经济效益最大化为主要目标,优先保障经济利益大且见效快的建设用地发展,土地利用规划的规划目标比较单一。同时,由于建设用地的利用对土地资源利用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考虑不周全,对社会和生态环境具有负向性的外部影响,且影响具有滞后性和潜在性的特征,缺乏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长远考虑。这种单一的规划目标必然会导致生态社会等其他效益的损失,将“反规划”理念引入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就是在现行规划的基础上,立足于非建设用地规划,以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首要规划要素,注重对生态目标和社会目标的考虑及生态过程和人文景观的保护和规划。在构建城市生态空间时,强调对不同的时空中土地利用及覆盖的变化研究,将城市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作为重要的目标和原则,确立以经济、社会、生态为核心的多目标模式,实现在维护土地生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的综合效益,使城市的人口、资源、环境等要素得以可持续发展。
3.2 着力构建城市生态安全格局
“反规划”理论认为,生态安全格局强调生态要素按照一定规律在空间上的有序排列。在构建城市生态空间时应该做到:(1)对城市空间的自然、生物及人文资源特征进行分析。城市空间的自然资源分析着重在降水径流、洪涝灾害和地质灾害等方面,生物资源的分析侧重通过分析生物适宜的栖息环境着手,通过探讨生物生存、觅食、迁徙的自然过程,在把握各类动物习性、空间运动规律和选择栖息地的行为模式的基础上,分析潜在的生物栖息地格局。人文资源的分析主要是对城市的历史沿革、城市扩张及城市土地利用的变化的研究和评价。(2)对城市土地的生态过程的适宜性和敏感性进行评价分析。土地适宜性评价指通过对土地的自然经济特性综合鉴定,将土地按质量差异分成若干个相对等级,以阐明采用一定科学技术水平,土地在各种利用方式下的质量和价值大小。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根据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机制,分析生态环境敏感性的区域分异规律,明确特定生态环境问题可能发生的地区范围与可能程度,包括对水土流失的敏感性、生物环境的敏感性等。(3)对城市空间的生态功能进行分区。土地生态功能分区归根结底是为规划和管理服务,其要点是以正确认识城市生态环境特征、生态问题性质及产生的根源,并综合分析经济、社会、资源、环境要素相似性和分异性特征,划分不同生态功功能区。它揭示了城市各生态区域的综合发展潜力、资源利用的优劣势和科学合理的城市土地利用方向以及生态整治的方向和途径,可为城市生态经济的发展和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在此基础上,完成对城市生态空间的规划。在这个过程中,要着重考虑城市空间中山水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城市绿地系统的完善、城郊防护林系统和城市绿地系统的结合等问题。同时,应尽量把城市的农田、城市规划内部的开场空间等要素纳入生态安全格局,用以促进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
3.3 基于生态基础设施,合理布局建设用地
近年,我国城市建设用地迅速扩张主要源于城市化、工业化对土地的需求,建设用地的规划主要通过预测人口总规模以及各类建设在规划期限内的用地需求,在根据国家的相关的建设用地标准,确定建设用地的规模,在整体布局上,偏重于以城市经济发展为指导方向。对城市建设用地的过度规划和开发,导致城市生态空间的严重畸形发展。依据“反规划”理论,建设用地的规模、布局等应该首先在城市的整体空间平台上展开,以城市生态安全格局为基础,结合城市本身的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安排建设用地,增加建设用地的安全性和布局的合理性。在具体操作方面,应该依据对城市生态空间状态的合理分析,设定合理的、多层次等级的生态基础设施标准,充分分析在不同的生态基础设施水平下,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受到生态基础设施、基本农田、道路、水系、现有建成区和坡度阻力因子的影响程度,从而形成城市建设用地的空间发展格局,在宏观尺度上协调了城市扩展与自然、生物、人文等生态景观过程的相互制约关系,达到优化区域土地利用空间配置的目的,实现了城镇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构建更加合理的城市生态空间。
参考文献:
[1] 俞孔坚,李迪华.反规划与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A].杭州城市绿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
[2] 王雷,李旺君.景观设计的“反规划”理念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借鉴初探[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2(33):1.
关键词/生态城市 唐山 城市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1 提出问题
唐山市地处津京唐经济三角区,随着曹妃甸的建设,重点发展区的地位日益明显,在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带头作用。2010年,全市财政收入达到438.95亿元,地区生产总值4469.08亿元,约占河北省的22.1%。
但辉煌发展的背后,我们不得不注意到唐山市经济结构的隐患:其支柱产业仍是煤炭、钢铁等重工业。用全省三分之一的能耗实现了全省四分之一的GDP,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环境社会问题,如不可再生资源急剧减少,地壳空洞、水体空气污染、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等。
2 引进理论
唐山日益突出的城市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片面的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生态环境对发展的重大影响。为使唐山尽快转型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重点区,创造“绿色GPD”,现政府已经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巨大作用,积极采取应对策略,现模拟引进“生态城市”理论进行唐山城市规划。
“生态城市”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它是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设计,从而建立的一个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下面列举该理论发展的3个典型阶段。
2.1联合国提出的生态城市规划的5项原则
1984年,联合国在其“人与生物圈”(MBA)报告中提出了生态城市规划的5项原则,分别是:生态保护战略,包括自然保护、动植物区系保护、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生态基础设施,即自然景观和腹地对城市的持久支持能力;居民的生活标准;文化历史的保护;将自然融入城市。另外,在生态城市规划上,还应考虑人口、资源合理利用、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四个基本问题。
2.2 雷吉斯特提出的建立生态城市十项原则
1996年,雷吉斯特领导的“城市生态”组织提出了更加完整的建立生态城市十项原则,分别为:修改土地利用开发的优先权(优先开发紧凑的、多种多样的、绿色的、安全的、令人愉快的和有活力的混合土地利用社区);修改交通建设的优先权(把步行、自行车、马车和公共交通出行方式置于比小汽车方式优先的位置,强调“就近出行”);修复被损坏的城市自然环境,尤其是河流,海滨,山脊线和湿地;建设体面的、低价的、安全的、方便的、适于多种民族的、经济实惠的混合居住区;培育社会公正性,改善妇女、有色民族和残疾人的生活和社会状况;支持地方化的农业,支持城市绿化项目,并实现社区的花园化;提倡回收,采用新型优良技术(appropriate technology)和资源保护技术,同时减少污染物和危险品的排放;同商业界共同支持具有良好生态效益的经济活动,同时抑制污染、废物排放和危险有毒材料的生产和使用;提倡自觉的简单化生活方式,反对过多消费资源;提高公众生态可持续发展意识。
2.3王如松等提出的中国生态城思想
在世界上“生态城市”规划理念逐渐得到认可,蓬勃发展的时候,王如松等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建设天城合一的中国生态城思想。认为生态城市的建设要满足人类生态学的满意原则、经济生态学的高效原则及足自然生态学的和谐原则。即指要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满足现实需求和未来需求;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最小人工维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3 解决问题
基于唐山的城市自身特点及“城市生态”理论的相关内容,从制约唐山发展的薄弱环节出发,为实现唐山持续健康发展,现拟从以下四个方面出发进行改造:
3.1构建绿色经济结构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科技发展,在提高煤炭、钢铁等不可再生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发展第三产业。鼓励产业创新、技术创新,提高产业产出率。以生态产业综合发展为指导思想,构筑生态健康的经济结构。
3.2发展生态农业
唐山市生态农业建设要充分利用环靠津京巨大消费市场的优势,在常规农业种植的基础上,发展特色种植产业,如迁西板栗、常庄大米等。在种植过程中,发展生态农业,减少化肥使用,加强生物防治。
3.3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加大环保整治力度,深化工业废水废气污染防治政策,重点整治水泥厂、钢铁厂等重污染行业;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完善交通网络,降低交通噪声污染;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废品处理水平,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
增加全市绿地面积,形成以城市公园为“绿肺”,交通附属绿地为“绿脉”,单位、居住区附属绿地为“绿缀”的点线面综合绿道体系网络。在已由采矿产生的塌陷区及水体污染区进行修复绿化建设,如现行的南湖湿地公园、“环城水系”建设等。
4 思考启迪
通过对唐山“生态城市”案例的探究。我们可总结出“生态城市”理论内容与实践的一定经验。
4.1 “生态城市”的内含
“生态城市”不单单停留在环境生态层面,它讲求社会生态、经济生态、自然生态的复合生态。建设“生态城市”不是指保护环境而不进行产业发展,而建设是一个经济发达、社会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生态良性循环的和谐社会。环境建设不但不会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反而可以引导对产业的发展控制,优化产业结构,并改善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4.2 “生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性
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是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生态城市”是在城市建设中体现投入低、产出高,资源利用高,浪费少或无浪费的生态原则,以生态文明促进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综合均衡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与生态环境共同发展。
4.3“生态城市”的绿道结构优化性
绿道结构是指城市绿地所呈现出来的结构体系。在环境建设中以科学的绿道结构为主要脉络,在营造良好生存环境的同时,控制城市形态的发展方向,提高城市空间的利用率。如唐山正在推进的绿道建设,已初步形成“斑块―廊道―基质”的城市生态绿化网络。■
参考文献
[].陈磊,王刚.曹妃甸生态城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12):96-100.
[2].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唐山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领导小组.《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 [R].2007.
[3].顾传辉,陈桂珠.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环境保护.2001,11:24-26.
论文摘要:生态现代化理论是当今一种颇具影响力的思想,主要包括环境问题策略论,科学技术作用论,市场、政府与公众作用论以及“弱化”和“强化”论等基本内容,它为解决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建设生态城市提供了启发,即要树立现代生态观,积极发展生态科技,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和公众的作用,建设生态城市系统。
生态现代化理论是在上世纪80年代随着西方发达国家对环境与发展问题进行深入反思而产生的。它最初由德国社会学家胡伯提出,并首先在一些西欧国家特别是荷兰、德国和英国产生了较大影响。经过近30年的发展,生态现代化理论从一开始强调技术创新对生态现代化的作用,到注重政府和市场等其他因素在生态转型中的作用,再到关注全球生态现代化的研究,逐渐成为影响世界发展的重要思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一、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环境问题策略论。在20世纪70年代,人们治理环境采取的是传统策略,即“应付治疗”的补救策略。这种方法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随着环境污染在全球范围内普遍的发生,人们逐渐认识到这种传统策略存在的缺陷。生态现代化理论认为,“环境问题的解决应从补救性策略向预防性策略转化”。所谓补救性策略是指对破坏环境的产品和生产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给予修复或补偿,由此消除污染;所谓预防性策略是通过技术创新使得生产及其产品不对环境造成影响,同时通过对经济和社会结构进行调整。消除那些引发环境污染的生产与消费方式。生态现代化理论把从补救性策略到预防性策略的转变看作是实现生态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科学技术作用论。在生态现代化理论看来,科学技术是治理环境恶化、改善环境,实现生态现代化的又一重要手段。它认为,虽然环境问题的出现与科学技术有关,但科学技术并非是造成生态危机的罪魁祸首,科学技术在预防和治理环境问题时有着更重要的价值。实现生态现代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轨迹要改变方向,不能是发展以前的与自然对立的、破坏环境的技术,而是要大力发展先进的环境技术。一方面,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对自然的危害;另一方面也能减少生产过程及其产品造成的环境问题,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的良性互动。
(三)市场、政府和公众作用论。生态现代化理论很注重市场、政府与生态现代化的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主张一致,生态现代化理论认为经济增长与环境改善能同步进行,经济与生态之间是可以实现双赢的,而不是不相容的。市场在实现生态现代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因为遏制污染的新技术必须通过市场才能使生态走向可持续发展,政府是不能干预的。然而,这丝毫不否认政府在管理中的重要性。在生态现代化中,政府应该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制定环保政策,变补救性策略为预防性策略,最大限度地减少发展的环境代价。市场和政府的重新定位也改变了公众在生态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新技术通过市场化运作和政府的鼓励,得以在公众中广泛传播,这大大调动了公众的参与意识,从而使他们成为生态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四)“弱化”与“强化”论。生态现代化理论有“弱化”与“强化”之分。所谓“弱化”理论就是指用科学技术手段来解决环境问题,提倡由科学界、经济界与政界合作,共同参与制定政策。这种理论针对的是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可以利用这一理论巩固它们在全球的垄断地位,从而把其他国家排除出去。而“强化”理论则把对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注视扩展到全球范围,这有益于全球民众对环境问题进行关注、参与和交流,可以为整个人类社会发展提供指导性的、全面的、开放的策略。生态现代化理论认为,人类的环境意识正在发生转化,即逐步由生态现代化“弱化”意识走向“强化”意识,这是人类环境意识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当前我国城市生态建设面临的问题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集中体现了国家的综合实力、政府管理能力与国际竞争力。联合国权威机构预测,“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中国要实现现代化也必须走城市化道路。近年来的发展表明,我国城市化进程正在加速,城市化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带动了国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国工业增长值的60%,第三产业增加值的85%,国内生产总值的70%,国家税收的85%都来自城市,中国城市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然而,由于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比较快,并长期受到传统城市化理念的影响,使得我们片面追求城市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城市环境问题和生态建设,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一方面,我们在城市化过程中资源利用不合理。拿土地资源来说,近20年来,随着我国城市的数量增加与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占用土地的面积也逐年扩大,这使得全国耕地面积迅速减少。从2004年土地变更调整结果来看,全国耕地面积由1996年10月底的19.5亿hm2减少为2005年10月底的18.31亿hm2,耕地净减少1848万hm2,人均耕地由1.59 hm2降为1.4 hm2。与此同时,土地利用率低,浪费比较严重。据有关专家统计,我国近几年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除北京和上海等少数几个城市有上升趋势外,其他地区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均出现下降,城市土地的4%--5%都处于闲置状态,40%被低效利用,城市平均建筑容积只有0.507,远远低于工业化国家的水平。
另一方面,环境污染成为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又一严重问题。当前,我国城市发展仍然存在重视经济和忽视环境的问题,尽管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高度重视,但解决这一问题还缺乏必要和有力的措施。拿城市交通对环境与资源的危害来说,随着私家车的增长,汽车越来越成为城市能源消耗和环境恶化的主要方面。2000年我国汽车消耗油量为4800万吨,比1999年增长7.81%,大大超出了过去10年我国每年平均能源消耗2.6%的增长速度。据估计,到2020年我国的汽车燃料需求量将达到1.5亿吨,是1999年的3.34倍,年均增长5.92%。同时,据环保总局估计,2005年我国机动车排污在城市大气污染中所占的平均比例将达到79%,汽车尾气污染将对人类的生存造成致命的损害。不仅如此,城市垃圾、噪声污染、水污染、沙尘污染和烟油污染等也成为影响城市发展的严重问题,如果不采取措施,这些问题将引起严重的生态失衡,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总之,在传统的发展模式影响之下,我国城市发展仍然存在着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发展中的生态环境以及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因此,我国城市的发展模式必须转变。在这一方面,生态现代化理论则为我国城市发展提供了启发与指导,为我国城市发展指明了方向,即向生态城市发展,使我国在城市化过程中达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互利双赢。
三、生态现代化理论与我国生态城市建设
对于“生态城市”而言,目前学界还未有一个明确的界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生态城市作为城市化发展的一种理想模式,是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区形式,它使得经济与环境融为一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城市是人类改变传统发展模式,谋求可持续发展的结果,也是未来城市的重要特征和发展趋向。它不简单等同于自然保护主义的“绿色城市”,不仅仅指“天蓝、地绿、水清”这些城市形象,更重要的是,它有一套良性的生态机制,能够使城市的生态形象与生态功能相统一、协调起来,从而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那么,我们应采取什么措施才能达到这一目标呢?生态现代化理论启示我们:
第一,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现代生态观。传统观念把自然环境作为为人类服务的工具,人类可以对之任意处置。然而,在现代生态城市建设中,我们不应该把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作为相对立的两极而应把它们看作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不仅如此,我们也不能把对“生态城市”的理解片面化,认为只不过是要搞绿化建设,而是要把生态城市的建设理解为一个系统工程,它是社会生态化、经济生态化和自然环境生态化相互协调发展的统一体。社会生态化表现为社会发展的和谐有序,社会环境公平、公正;经济生态化表现为基础设施完善,产业结构优化,资源利用合理高效,生产消费模式可持续等;自然环境生态化表现为自然环境优美,人与自然有机结合、和谐相处。我们必须把这一理念贯穿于生态城市建设的始终。
第二,积极发展生态科技,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生态现代化理论非常重视科学技术在生态建设中的作用,把革新技术看作是实现生态现代化的核心内容。生态科技是一种系统的科技,它不仅具有传统科技的专门性功能,而且还具有系统性功能,因为它在维护生态系统协调的同时,还能够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当前,我国应该鼓励发展生态科技,发挥生态科技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作用。例如,我们正在倡导的清洁工艺就是这样一种生态科技。清洁工艺是对产品和生产过程持续运用整体预防的环保战略的工艺,它不包括末端治理技术,如空气污染控制、废水处理、固体废弃物焚烧或填埋,而是通过应用专门技术,改进工艺技术和改变管理态度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我国生态城市的建设中,积极发展生态科技有助于从源头上遏制环境污染并提高生产效率,达到环境与发展的双赢。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景观生态规划;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随着生存环境的不断被破坏,人们对城市生存环境质量的日益关注和重视,在20世纪80年代景观生态学在城市景观领域的研究逐渐兴起,它引起了对描述、解释和规划景观结构的传统方法的重新思考,是研究景观的空间结构与形态特征对生物活动、人类活动影响的科学, 研究景观和区域尺度上的资源、环境和管理等问题也为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传统研究和科学交叉提供了新的视角,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景观规划理论原则上的指导,甚至为城市规划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方法论。
二、生态城市的概念及发展
2.1 生态城市的概念
生态城市,也称生态城(Eco-City),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人类建城生态价值取向的结果,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向,是可持续发展的人类住区形式。生态城市是根据生态学原理,综合研究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并应用生态工程、社会工程、系统工程等现代科学与技术手段而建设的社会、经济、自然可持续发展,居民满意、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使人为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2.2 生态城市的发展
从“易经”、“道德经”到康有为的“大同书”,从“太阳城”、“田园城市”到道萨迪亚斯的“人类环境生态学”,再到“生态城市”的提出,让人类对健康居住的生态城市学理论,从理论落实为实践。生态城市现已超越了保护环境即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持协调的层次,体现为一种广义的生态观。景观生态学理论中对景观中一系列的生态元素进行整合规划的核心提出更为“生态城市”提供了规划设计上的理论指导。
三、景观生态学的理论框架
3.1 景观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是一门综合的学科,最早由德国学者C.特罗尔(C.Troll)在1939 年提出。它是通过景观的生物组成成分与非生物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综合研究景观的内部功能、空间组织和发展规律的学科。在《Landscape Ecology》一书中认为:“景观生态学探讨生态紫铜――如林地、草地、灌丛、走廊和村庄――异质性组合的结构、功能和变化。”作者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系统研究了景观研究的空间结构,景观动力学,景观的异质性原理。
总之,景观生态学以整个景观为对象,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与价值流在地球表层的传输和交换,运用生态系统原理和系统方法研究景观结构和功能,将跨学科以及多学科的特征特别适用于集成生态的、地理的、经济的以及人文因素的各个方面,从而能够对复杂的情况给予一定的描述。
3.2 景观生态学的结构要素分析
景观生态学将城市看作是一个由自然和人工景观单元相互叠加而成的非常特殊的景观生态元,把整个“城市一区域“city-reglon”视为一个土地嵌合体(landmosaies).用基质(Matrix)、斑块(Patch )和廊道(Corridor)三种空间元素来描述在区域及景观尺度里空间模式的过程与变迁。
四、景观生态学理论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上的应用。
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看,城市景观生态规划是就对景观中一系列的生态进行整合规划,此种整合是在整体和生态设计观念基础上的创造,整合思想的核心是对现成结构的把握及改良,此种思想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理想不谋而合。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探讨景观生态学理论在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上的应用。
4.1景观生态学理论在生态城市规划中的宏观应用
景观生态学充分强调了景观的自然属性,其本质上是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的空间配置。有效的景观生态规划对保持城市的景观特色、景观质量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十分有益。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规划设计在其开发范式中把生态保护思想融入开发理念中,而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则是基于城市开发与环境保护关系之上的一种规划,是运用景观生态学中相关原理,在景观水平层次上对城市的人文景观、环境景观等所进行的一种规划。通过景观生态学的“斑块、廊道、基质”建构人文生态绿色网络结构,运用不同的功能单元,从景观绿色结构和功能上进行城市群体空间优化。从整体协调和优化利用出发,确定景观单元及组合方式,有利于实现城市群体空间的合理配置和使用。景观生态学的景观多样性理论与稳定理论,使得在城市规划中为保证多种生态系统共同构成的异质性景观格局形成不同功能的城市空间格局提供了可能。
同时,功能完善、运行健康的景观生态网络构建可保证景观生态流通畅、景观生态平衡和生态良性循环,从而使城市实体内部的绿化体系形成一个内外相连的绿色生态系统,营造出绿在城中、城在绿中的可持续性区域略生态格局,实现生态城市运营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生态城市的建设提供宏观的规划指导。
4.2景观生态学在生态城市规划中的微观应用
景观生态学在生态城市规划中的的微观应用主要体现在对景观结构要素斑一廊一基的具体设计应用上。
4.2.1建立城市绿色斑块系统,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考虑,在设置生态绿地的位置时要从景观整体格局出发,注意在关键性的局部和连接点即景观生态战略点开辟绿地斑块,以保证整个城市绿地景观的生态效应。
4.2.2城市景观绿色廊道系统的建立,廊道指景观中与相邻两边环境不同的线性或带状结构。几乎所有的景观都会被廊道分割,同时又被廊道联结在一起。廊道是线性的景观单元,具有通道和阻隔的双重作用。斑块内廊道的合理设计组合,其相互交叉的网络结构,形成适宜的绿色廊道景观,为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生命活力。
4.2.3基质是斑块和廊道所在的环境背景,基质的作用在于以基质为背景进行景观空间格局分析,构建异质性的城市景观格局,对城市进行景观功能分区和生态区划,以体现多样性决定稳定性的生态原理和城市建设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原理,从而建构城市的可持续性结构性质。
运用景观生态学与可持续发展原理对城市景观进行综合分析,优化组合原有景观要素或引入新的成分,调整或构建新的城市景观格局,对提高区域整体生态环境、改善城市环境和维持城市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五、总结
我们现在的城市规划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理想人居”的差距还很大,甚至有时是与这一理念是相违背的。所以应用景观生态学理念进行城市规划设计,是时展所趋。运用景观生态学,使得城市空间环境合理组织,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和谐发展,有利于营造生态良性循环,结布局合理、景观和谐的可持续城市生态系统。
参考文献
[1] 黄光宇,陈勇. 论城市生态化与生态城市[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6.
关键词: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理论探讨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3000403
1城市景观生态规划概述
1.1城市景观的概念
城市景观是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的结合,是城市的延伸和附属,是具有开放性、动态性、脆弱性的复合生态系统[1]。就生态系统的性质而言,城市景观主要包含人工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两种生态系统。而从城市景观包含的景观要素来看,它分为斑块、基质和廊道。同时,由于人的干扰性,城市景观的结构、功能和演化过程与其它景观不一样,含有大量的人工景观要素,并具有高度的空间异质性和时间异质性。
1.2生态规划的概念
伊恩・麦克哈格认为:“生态规划是运用生物学及社会文化信息就景观利用的决策提出可能的机遇及约束。某一地区借此而得以在法规及时间的运作中被解读为一个生物物理及社会过程”[2]。
随着生态学的发展,以及各个领域专业人员对其日渐深入的研究,生态规划的内容已不再单纯停留在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布局等方面的研究,而是能与经济、环境和景观规划相结合,与生产、生活以及生态建设相适应,研究城市景观空间格局与生态过程相互产生的影响,对景观生态进行分析与评价,继而寻求到解决当前问题的最优化方案。
1.3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概念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日渐向城市聚集,城市景观格局在变化,从而影响众多生态过程,这些影响或多或少会引起环境问题,此时城市景观生态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以景观生态学的方法和理论为基础,正确合理地配置城市景观自然资源,深入探析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的相互作用、人类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使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化,使城市景观空间结构合理,使基质、斑块、廊道等景观要素的数量及其分布空间合理,为人类提供一个生态、舒适、健康的城市环境。
2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原则与目标
2.1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原则
(1)具有生态的观念。20世纪末,景观规划的研究对象就不再仅仅针对人们的身心健康。1863年,奥姆斯特德(城市景观规划的鼻祖)就首先引入生态的观念,他提出景观规划学要将生态思想融入到景观规划设计中。此后景观规划学发展到了景观生态学的层次上,面对日益严重的城市问题与环境问题,生态观念的引入似乎为我们了解与解决这些复杂的问题开辟了新思路。因此,在进行城市景观规划设计时要引入生态优先的概念。以保护自然景观、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以及生态多样性为原则;开发与保护环境相结合。
(2)尺度原则。廊道、基底、斑块等组成景观空间单元,这三者构成了城市的景观结构要素。不同的景观空间单元表现的尺度不同,具体为连接性景观廊道的隔离性尺度、城市生态绿地的规模、城市边缘地区破碎化等。不同的尺度,生态过程及其规律也不同。因此,需要正确认识并剖析上述尺度敏感地区,准确划分出其合理的尺度规模,并制定相应的可实施的规划管理举措,正确利用这些地区的尺度特性于城市景观生态规划中。
(3)多样性原则。多样性是指各景观要素在功能和结构上的多样性。这个原则可以从3个层面来理解:第一是由于城市景观大多为人工景观要素,其自然生态要素所占成分少,针对这一情况,为了保护多样性和异质性,应适当增加自然生态所占比重,以协调城市景观结构;第二是以往在进行城市绿地建设时,经常有景观结构单调的问题,所以在增加自然生态要素成分时,要注重生物多样性;第三是注意斑块多样性,斑块、廊道的形状、数目和面积不一,需Y合各种斑块和廊道。
(4)结构与功能合理化原则。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功能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该原则要求合理地布置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合理划分土地,明确城市功能、避免相互干扰的局面。
2.2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目标
(1)安全性。安全是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首要目标,必须保证城市居民的安全,在巨大的灾害的情况下能成为市民疏散或避难的场所,这是社会目标。
(2)健康性。指既要注重自然生态健康,也要关心民众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健康。前者是保护城市景观的生态平衡。后者集生态目标、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为一体的,若市民身心健康,既可以减少医疗保健费,又能以最高的效率进入工作,继而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
(3)便利性。指为满足人们居住的便捷性,在居住区或者小范围的城市绿地内,尽量令游人能够步行快速到达,而不用搭乘车辆。这属于社会目标。
(4)舒适性。这要求既要考虑生态自然,也要关注社会心理。设计结合自然、富有意境、能寓情于景的景观环境往往能让人心旷神怡,产生精神创造力。3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相关理论
3.1斑块-基底-廊道模式
斑块、基底、廊道是城市的景观结构要素。斑块是指一个区域中相对均质的空间单元,在斑块内部有细微的异质性,并以相似的形式重复出现[3]。农田、湖海以及居民区等都可认为是斑块。廊道指景观中与周围土地不同的带状栖息地,包括溪流、山脊、公路等。景观中分布面积最大、连通性最好的背景结构称为基底[3]。斑块和基底是相对概念。如图1中所示,如果城市用地是斑块,那么大面积的农田是基底。若将城市用地看作是基底的时候,其内部的岛屿便是斑块。斑块-基底-廊道模式是为描景观格局提供了“空间语言”,这种模式也为比较各种景观要素随着时间变化而产生的变化提供了“共同语言”。
3.2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
在研究岛屿物种数量、组成及其变化的过程中形成了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Preston在1962年最早提出岛屿理论的数学模型。模型表征物种丰富度随岛屿面积或陆地群落的取样面积呈单调增长的趋势,许多生态学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不同的假说解释中和面积的关系[2]。这个学说的发展推动了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地理分布以及动态格局的了解和认知,同时为斑块概念提供了更有方法论意义的理论基础。景观生态学把围在另一种基底系统中的孤立的异质空间单元,如绿地、城市、自然保护区以及湿地等,这可以看作是一种生物地理岛屿,并应用于生物地理学理论进行研究。
3.3景观连接度理论
自然生境斑块在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中,被认为是因自然生境的破碎化而形成的形状不一、大小不等的“陆地岛屿”[4]。由于城市的扩张,原本彼此隔离的自然生境板块之间的破碎化程度与隔离程度已然不断增加,加速了某些动植物种群的灭绝,自然生境斑块的连续性显得尤为重要。景观空间结构单元之间的连接性程度即是景观连接度[2]。基于这个理论,在规划过程中需要衡量景观空间结构单元间的连接性,将彼此分离的生态系统连接起来,规划物种流从一种景观斑块移动到另一种景观斑块,并对周围景观基底和斑块群落形成正面的生态效益。具体设计中,景观在空间表现出的连续性主要是通过廊道的走向、宽度、形状等进行设计的。
4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研究内容与规划程序
4.1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分为3个方面:一是景观敏感度保护规划;二是生态绿地空间规划;三是景观格局分析。
景观与人之间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研究认知发展过程中景观会非常容易产生变化,这些对人有特殊含义或者具备潜在的天然的灾害的景观就是景观敏感度。城市景观的人为干扰因素比较多,人们在改造自然、开发城市时的不正当举措往往会破坏景观,对环境产生负面的影响。因而要将景观敏感度保护规划放在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首位,这直接决定着城市景观的发展。
在城市景观生态环境中,比较脆弱敏感却又占据重要比重的就是生态绿地空间。生态绿地空间具有保护净化环境、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小生境、优化城市人居环境等生态功能。在规划生态绿地空间时,不仅要规划协调对市区内部的绿地,也要对市区的绿地进行生态规划,以满足民众的生活环境需求,使城市空间结构人性化;同时要合理安排城市生态绿地的空间布局,特别是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密集,需要更多的绿地空间来平衡其高度人工化的景观空间。要注意将分裂与集中的景观要素相结合、大小斑块相结合,这能提高景观的异质性和保护物种多样性。
景观是由斑块、基质、廊道等景观要素构成的镶嵌体,景观格局是由这三种景观要素的数目、形状、大小在空间上的不同组合形式而构成。城市景观格局及其变化能体现人类与自然之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景观格局分析是用来研究景观结构,比如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别、多样性以及空间关系。在城市景观生态规划过程中,景观格局分析需要对城市景观的空间分布以及景观结构特征随时空的改变进行评价,也就是城市景观现状评价。
4.2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程序
在城市景观生态规划中,需要研究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景观生态格局和生态过程等,找出当地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也要善于去发掘其潜在的景观资源发展优势,提高景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意味着需要较强的综合力,同时需要结合调查、分析、综合以及评价等多种方法才能做好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具体程序如下。
(1)确定规划范围与目标。一般来说,是由政府决策部门来确实规划范围的。规划目标大多是合理协调当下不令人满意的景观空间格局。
(2)景观生态调查与资料搜集。城市景观生态规划需要搜集各类图件:遥感影像图、行政区划图、土地利用图、植物分布图等;各类资料:历史资料、社会调查、实地考察等。此外还需进行景观生态调查,洞悉该区的景观格局与演变、生态过程和人文历史,以对该区的有着整体的把控,为之后的分析工作奠定基础。
(3)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分析。城市景观格局及其变化能体现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景观格局分析是用来研究景观结构(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别、多样性、空间关系)和现状以及潜伏的功能分区[5]。所以把握好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的分析,这对城市景观生态规划有着特殊价值。
(4)景观生态分类和制图。这是做规划时必经过程。它需将景观的功能、结构及其空间类型进行分类。通过这个方法可以获悉景观空间外部与内部之间的联系,并探知其景观生态功能与空间结构的特点。
(5)景观结构功能划分。为了是满足景观生态系统能够全力协调与调控各种生态过程,需要对景观结构功能进行划分,并实现景观的生产、生态、美学和文化等一般功能。使得各个景观要素分布合理有序、从而提高城市生态自然环境。
(6)生态规划方案评价及与实施。城市景观生态规划使为了打造一个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力争把城市建设成为景观功能和结构人性化、合理化、关系和谐的生态城市。因此,寻求最适合城市景观利用的方案来解决城市当前的各种问题是硬道理。一般情况下,城市景观生态规划方案评价从其景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出发,分析其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在商议好方案后,立即拟定具体操作措施,并实施下去。
5结语
城市景观生态规划是引入生态学的理念,遵循尺度原则、多样性原则和景观功能结构合理化等原则,结合相关理论基础,保护规划景观敏感度和生态绿地空间并分析和重构景观格局,按照一定的规划程序去研究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景观格局和生态过程变化,打造健康、发展、安全、舒适、便利的适合人们居住生态城市。尽管提供了一些理论与方法,但还是不能全部解Q目前城市中各种问题,仍需进一步的深究。
参考文献:
[1]杨志峰,徐琳瑜.城市生态规划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王云才.景观生态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3]温国胜.城市生态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3.
[4]黄光宇,陈勇.生态城市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5]焦胜.城市生态规划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6]郑为民.城市生态规划导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7].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研究――以福州为例[J].福建师专学报,2001,21(5):58~70.
[8]吴健国.景观生态学――概念与理论[J].生态学杂志,2000,19(1):42~52.
[9]申亚男.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理论应用初探――以通惠河滨水景观生态规划为例[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9.
[10]银周妮.城市景观生态设计研究[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0.
1.对当地已有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生态城市的设计和建设要优先对已有自然资源进行一个系统的了解,从而在对已有自然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基础上开展设计和建设工作,使得现有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而最大限度的提高和利用生态资源和元素,从而使现有资源的利用率得到提高,充分体现生态城市的价值。
2.生态技术优化城市空间
目前,生态技术飞速发展,可再生的绿色能源、生态化的建造技术为生态型城市设计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如重点研究减少垃圾、实现循环型社会;或者重点研究用绿色植被覆盖城市空间和建筑物表面、雨水就地渗入地下等,通过先进的生态技术手段改善城市生态系统状况。
3.生态效益考核城市空间
生态效益是考核城市空间优劣重要依据。生态型城市设计应充分利用城市绿化吸附污染物、降低热岛效应,同时将简单的、实效的、成本低廉的社会公益项目融入环境中,并保护文化遗产、延续城市文脉。
4.全面、全方位的看待生态城市设计
目前生态城市设计理论研究已经不仅仅是在城市中运用生态原理,而是向城市自然生态观、城市经济生态发展观、城市社会生态观和复合生态观等的综合城市生态理论延伸,可以概括为在高效利用资源和低耗能源的前提下,发展经济,使得社会和谐运转,建立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从而建立经济、社会、自然三者形成和谐共生体系。
5.公众广泛参与
城市居民是城市的主人,与城市共兴衰荣辱。公众的参与体现了生态城市“以人为本”的宗旨,而且通过公众在生态城市规划的制订、实施、建设中不同程度的参与,可以发现在建设生态城市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从而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公众对城市生态规划的社会满意度。与此同时,这种公众参与也促进了新的规划价值观和生态意识在公众中的普及和提高,做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从而给市民创建一个和谐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二、生态城市的设计要点
1.生态城市居住区设计要点
在进行生态城市居住区的设计时,应该要遵循生态建筑设计的相关原则,从而设计出集基础设施、生态循环和人文精神和谐统一的社会生态居住体系。其设计原则主要有三个方面,即绿色环保、节能低碳;加大住宅区的绿化面积;合理布局居住区。
2.生态城市产业结构设计要点
生态城市的产业应当以代表先进生产力和生态文明方向的产业为主,形成强大的产业生态效应。根据城市产业的实际情况,着眼于全国乃至世界市场的生态化发展要求,科学的设计城市的产业结构。要以生态化的示范产业园区为平台,建立以高新技术为主体,以经济循环为特色的生态型产业体系。
3.生态城市景观设计要点
在进行生态城市的景观设计时,城市的自然生态系统要由以园林、建筑等为主的自然生态景观和人文景观构成。做好建筑景观的空间轮廓线的设计和规划;特别是沿主要街道建筑景观进行设计,在做好高层及超高层的建筑景观设计的同时,适当部署低层的生态建筑。做好江、海、溪、湖等沿岸园林的林带及城市广场、公园的自然和人文设计,将历史传统、人文风情、生活要求和生态环境有机的联系起来,提高生态城市景观的共享性和效益性。
三、城市生态设计的原则
1.经济生态原则
经济活动是城市最主要、最基本的活动之一,进行城市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决定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生态设计和经济相互发展的同时,还要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持续性。因此,生态城市设计应该遵循经济生态原则,具体的是在生态化城市设计时应实施节能减排、提高城市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及优化产业经济结构,以最小的经济投入而建设处最有效的生态城市,促进生态型经济的形成。
2.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贯穿着生态城市设计的全过程。只有通过对资源的合理统筹配置,才能满足当代人们对生活、环境和发展等的需要,从而实现城市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3.自然生态原则
城市最初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就要求进行基于生态化的城市设计时必须遵循自然演进的生态规律,维护自然环境基本再生能力、自净能力和稳定性、持续性,人类活动保持在自然环境所允许的承载能力之内。生态城市设计应结合自然,适应与改造并重,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消极影响,做到人与自然的平衡和谐共生设计目的。
4.高效原则
生态城市的设计是要减少城市中有限资源的浪费,使城市中有限的能源和资源的利用率得到提高,做到地尽其利、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变废为宝,实现城市建设的高效性。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