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医养结合发展趋势8篇

时间:2024-03-11 14:33:0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医养结合发展趋势,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医养结合发展趋势

篇1

关键词:医养结合、模式、综述

随着老年群体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口老龄化成为中国现阶段必须直面的社会问题,而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成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必要前提。中国传统是以家庭养老、自我养老为主的“医养分离”养老模式,既由子女、自我、亲戚提供养老资源,这种模式下的社会医疗和养老供求矛盾突出。因此,探寻“医养结合”的社会化养老模式成为时代需要,也是将人口老龄化转化为健康老龄化的有效途径。论文将以合肥市为例,研究具体实践中“医养结合”的发展问题和相应解决措施。

一、相关概念

1、医养结合

医养结合指把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两者进行结合然后通过两者相结合,来最大化的利用社会资源。其核心的概念就是,将养老和医疗护理两者有机的相结合,然后形成新型的1+1的模式,这样则可以实现社会资源的最大化的利用,将其作为一种新型的模式推出,有利于缓解现在的社会老年化的问题,实现老年人养老机制的新模式。

其存在的价值就是要缓解我国的老年化的社会压力和人口老年化带来的种种问题,把养老机制和医疗机制相结合,做到可以实时的护理和对持续稳定对老年人进行照顾。

2、医养结合的发展要素

医养结合要实现的是养为主,健康疗养,通过已有的试点工作可以得到健康的管理,通过与医疗结合的医养结合的模式,来缓解即将到来的老年化的社会压力。医养结合的发展要素就是要医疗和养老的结合,想要有很好的发展,就需要落实这两个因素,所以就是说,就医和医疗的水平要跟得上,医疗设备和技术要切实的以老年人的需要为第一重要的目的和宗旨,最后强调的是养老的服务措施和政策要完善。在推进医养结合的过程中,最需要注意的现实问题就是,落实并且结合实情出发,切记好高骛远,一口吃成一个大胖子,结合中国各地的社会现实和当地的生活习惯,社会构造和人际关系的构成,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落实医养结合的模式进程,只有务实的发展才能实现医养结合的稳步推进,才能保障医养结合的发展要素持续增长。

3、医养结合的分类

根据中国的实情出发医养结合可以分为三种模式,分成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的联合,医疗机构的单核转型成医养结合的服务机构,养老中心增加医疗服务部门。以上的三种模式是现在的医养结合模式的主要类别。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的联合,这就是要求两个机构能够有一个紧密的合作协议,由两个C构的合作展开,医院安排医疗人员定期的去养老机构去对老年人进行诊治和护理,然后当养老机构的老人有了健康问题的时候能够第一时间去联系到医院的相关的部门。而对于第二种模式医疗机构的单核转型成医养结合的服务机构,这种模式就是充分的利用现有医疗的设施,转型为老年人的疗养院和老年人的康复中心,来实现医养结合的服务机构。而第三种就是在养老院中增加医疗机构,这种方式是现有的养老机构的结构的完整化和现代化,实现功能的全备,为老年人增加健全的医疗机构,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医养结合的模式。

二、医养结合的模式研究

医养结合现有三种主要模式,人们愈加的的发现实现医养结合是现在时代的需求。社会老年化现象加剧,老年人在病发的时候就是频繁的奔走于医院和家庭之间,或者是医院和养老机构之间,这种不必要的奔波,对于老年人来说就是折腾,对于许许多多的老年人来说,他们需要的是安稳的静养。此外就是长期且专业的护理,而且这种频繁的奔波,也会让养老机构的整体的氛围变得躁动,不利于培养适合老年人生活氛围的生存环境,由此可见,医养结合是满足现有需求的正确模式。

现代社会人口发展趋势仍旧是人口自然生长率降低,导致每家子女数量规模小型化,甚至会出现一个家庭得赡养四个老人的局面,这就造成了后代很大的养老负担,直接导致后代巨大的经济负担,医养结合养老机构从此出发,坚定必然地缓解此问题的巨大压力,贯彻落实该模式的发展有利于未来长期稳定的社会趋势,所以现在的中国才会有社会养老化的需求。总结必须要完善这种养老机制,把医养结合作为当先适应国情的最好选择,完善不足,提升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幸福指数。

此外我们看到传统的养老机制仍然存在着很多弊端,传统的养老机制只是单纯的负责衣食住行,对于传统的机构来说,满足老年人有饭吃,有地方住就万事大吉,但是这样是不满足现代居民多样化的需求。传统的模式还受制于必要的医疗机制的缺乏,老年人和家庭与这种传统模式都不相适应,持续采用传统模式对于老年人和当地的家庭来说都不是长远之计,只有当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相结合的时候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就会有很好的提高。

随着社会资源的不平均分配趋势的加剧,国家对于医疗的设备的运用更多的是装备到经济发达的地区,这样就就造成了对养老机构的忽视,很多老年人在病发的时候可以去医院接受了很好的治疗与护理,但是回到养老院之后,由于得不到很好的医疗护理,在养老机构就会出现病情反复的现象,这样则得不偿失,相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中医疗和养老的绿色通道的开通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三、医养结合的问题研究

医养结合现在也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和挑战,具体体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其一,就是人员的缺乏。每种先进的模式的背后都需要高专业素养的人员去参与其中,但是现在的养老机构的普遍薪资待遇较低,这就直接导致了医养结合的模式推进道路的艰巨性,所以现在的情况都是在养老机构工作人员普遍缺乏高素质水平的专业工作人员。

其二,资金投入的短缺。现在很多的养老机构就是为了盈利而生,所以对于那些高大上的养老机构来说,当他们投入的资金越多的时候也就意味着老年人想要进去的时候,就得付出更多的经济费用,而现在的大体的情况就是,那些大部分的养老机构都是比较的廉价的,这也就导致了养老机构的设施的缺乏,而且由于资金量的投入不足所以也就导致很难将医疗的设备情况提高到应有的水准,这还间接的造成了恶性的循环就是老年人不愿意去住,从而也就导致养老机构亏损现象。

其三,老年人在医疗报销方面的局限性,这是现在的一个社会问题,现在的医疗报销在养老的方面的局限性,就是当医疗机构单核的转变成养老机构的时候,如何去报销医疗费用,这个现有的政策还不能很细致的去解决这个矛盾,所以医疗的养老模式的推进,还需要现有的政策的完善。

其四,政府部门干涉现象,我国是社会主义制度,这样也就导致了在很多方面的分权不合理的现象,会出现权利的交叉,我国负责养老机制的是民政部门,而对于医疗来说则是卫生部门来负责的,这样想要去形成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就会出现两个权力部门的交叉,使两者的管理发生混乱的现象,而且对于机构来说不知道如何去审核两个部门的标准,这样就会造成不必要的财力劳力的浪费和消耗。而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是一个需要慢慢去实践的过程。

四、医养结合的对策研究

通过对医养结合现有的难题的研究,然后针对性的去解决问题,就是最好的对策。

首先应形成专门的对口培训,培养专业的护理人员,老年人的医疗护理对口,是目前最好的形式。由政府出Y去培训,政府通过资金的补助去鼓励相关行业的护理人员的培养;通过高校直接开设相应的专业进修培训,可以更好的形成专业的人才,形成专业的人才队伍,有利于医养结合的模式的推进。

其次就是政府作用的发挥,政府应该是去发挥相应部门的作用,去通过行政化的管理去推进这种模式,目前的现状就是很多的地方,政府已经开始进行这种模式的试点了,但是可惜的是这并没有被政府纳入专门的研究部门,如果能够通过法律的形式去法律化的纠正这个问题,就可以很好的推进这项工作。

通过各部门的相互合作去推进这种模式制定出详细的,具体的,细节的全面的机构相互合作的形式。在当地的实践之中,最需要注重的就是,落实结合当地的实情去分析这个问题,就是要严格的践行医养结合的评估体系的结合。增加养老服务的设施,就用养老的床位来说,现在的现状就是我国的养老的床位不足百分之二十,这和发达国家的百分之六十的差距太大了,造成这种尴尬的状况的原因,除了有现有的床位不足的现状更有床位的闲置现象。

五、总结现有研究的局限性

1、概念不清

目前对医养结合概念的界定模糊,尚未形成完整清晰的概念界定。学者给出的定义往往只是从实际试点工作的特征出发解释医养结合,将医养结合看作为位老年人提供集养老与医疗于一身的服务网络,没有切实的分析现有的养老机制的现状,定位不够准确,为医养结合的现实推进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2、理论不明

纵观所有关于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研究论文,大多都是从现有的研究出发,立足实际研究工作,这种概括性研究的缺点在于只能从特殊性去解读医养结合,不适用于普遍性的社会。完整的理论尚未建构,这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目标方向。

3、试点推广工作尚待酝酿

医养结合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模式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并不是偶然的,有其发展的历史性意义。但是医养结合发展至今并没有形成广泛的规模,仅仅将试点工作作为研究者研究对象。所以接下来更加重要的是调研活动的开展,由点到面深入发展医养结合模式,使医养结合模式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得以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玉韶,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EB/OL],(2013―01―01);

[2]黄家豪,孟萌,“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必要性,困境与对策,中国卫生院研究所,2014,29(11.):63-68;

[3]高小芬,于卫华,医养结合模式养老下我国长期护理分级制度的不足与建议[J]护理学杂志。2014,29(11):71―73;

[4]刘晓雪,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长期照顾服务制度[J],社会福利2013(1):23-24.;

[5]吴洪磊,论医疗保险制度设计对失能老人救助功能―基于医养结合长期照顾模式的考察[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出版社,2014(2):23――29.。

篇2

《上海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修订草案)》是本市面向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权益保障的一部“总刚性法规”,兼具权益法、政策法和责任法等特征。条例修订从顶层设计的视角出发,积极回应老年人现实需求,丰富老年人权益内涵。目前,修订草案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长期护理保障、老年照护需求评估、养老服务设施规划编制与落实、深化居家养老服务内涵、医养融合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全面的制度安排。

细化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内涵

本市自“十一五”以来,着力构建“9073”养老服务格局,迄今已形成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养老和医疗服务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这一体系还存在着有效供给不足,社会、市场等多元主体参与积极性不高等突出问题,亟须进一步厘清政府、社会与市场在社会养老服务供给中的责任边界。修订草案根据政府、社会与市场的不同功能定位,对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内涵予以细化,明确要求政府将基本养老服务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以体现政府“保基本、兜底线”的作用,提供方式既可以是政府直接供给,也可以采取购买服务等方式;同时,完善政策措施,扶持社会力量提供公益性养老服务,支持企业提供市场化的养老服务,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多层次服务需求。

完善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障制度

老年人特别是失能、患慢性病老年人的长期护理是本市应对人口老龄化所需面临的突出问题,具体表现为失能老年人数量剧增、长期护理供需严重失衡、护理成本居高不下等。目前,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主要通过建立个人、雇主、政府三方分担缴费的社会保险形式,并配套相应的评估、支付和服务保障制度解决这一问题。本市也相继开展了一些有益的制度探索,主要包括民政部门实施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卫生计生部门实施的以机构护理、社区护理、居家护理为组成部分的老年护理服务,以及人保部门实施的“高龄老人医疗护理保障计划”。上述制度的实施对缓解本市老年人长期护理需求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着服务对象覆盖有限、筹资支付水平偏低、评估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修订草案着力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对长期护理保障制度作了制度性规定,要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民政、卫生计生、财政等部门应当完善老年护理筹资、评估、支付、服务等体系,逐步建立并完善符合本市实际的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障制度。

建立统一的老年照护需求评估制度

目前,在老年照护需求评估方面,本市民政、卫生计生、人保等部门分别在各自系统内开展了社区居家养老、机构养老,老年护理医院,高龄老人医疗护理等领域的需求评估工作,形成了三套评估体系,这些实践探索积累了有益的经验,但总体上仍存在着标准之间缺乏有效衔接、老年人重复接受评估、服务转介机制不畅、政策及资源碎片化等问题,致使老年人服务需求与现有养老服务资源之间难以实现有效匹配。修订草案创新养老服务供给机制,建立统一的老年照护需求评估制度,按照全市统一的标准对其失能程度、疾病状况、照护情况等进行评估,以确定照料护理需求等级,作为其享受相应的照料护理服务的依据;对其中高龄、无子女的老年人予以优先保障,对经济困难的老年人给予适当补贴。

合理布局各类养老服务设施

随着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地紧张、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设施落后等问题较为突出。为从源头上加强规划指导和调控,修订草案明确规定市民政部门会同市规划国土资源部门,根据本市人口、公共服务资源、养老服务需求状况等因素,组织编制全市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专项规划,合理布局各类养老服务设施,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纳入相应的城乡规划。区县人民政府负责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专项规划在本行政区域内的推进落实。

加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和资源整合

本市承担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机构或设施主要为社区老年人托养机构、助餐服务点、助老服务社等。这些机构和设施,目前主要以政府兴办运营为主,社会和市场的参与度还有待提高,资源分布较为分散。结合老年人对社区养老服务的强烈需求,亟须加大供给和资源整合。为此,《条例(修订草案)》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了规定:一是创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供给方式,包括购买服务、委托运营等;二是对社区中各类为老服务资源加强统筹与整合,通过社区综合为老服务平台,方便老年人就近获取多样化的社区综合服务;三是发挥养老机构的资源辐射作用,利用其自身设施和服务资源,为社区老年人及其家庭成员提供相应的延伸服务;四是规定了家庭照顾者支持措施,为失能老年人的家庭提供临时或短期托养照顾、技能培训、扶助器具租赁等服务;五是制定完善家庭养老支持政策,为家庭成员照料老年人提供帮助,鼓励家庭成员与老年人共同生活或就近居住。

推动医养融合发展

篇3

(一)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

调查显示,截至2019年6月,福建省的老年人口同比增加了73.9万人,达到644.9万人,已占全省人口总数的16.6%。按照此发展趋势预测,到2035年福建老年人的占比将超过30%。可见,福建省的老龄人口基数较大,增长速度快,人口老龄化形势越来越严峻,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在显著增加。此外,由于老年人易患病,治疗有一定的难度,治疗周期一般也较长,因此对医护服务的需求也在急剧增加。

(二)家庭照顾功能持续弱化

家庭养老是福建省最为传统且主要的养老方式,然而受计划生育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家庭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家庭规模持续小型化,照料功能在不断减弱。因此探索新的养老模式,以承接家庭溢出的养老功能,为老年人口提供持续的生活照料势在必行。

(三)传统养老机构无法提供专业的医疗护理

提供生活照料一直都是传统养老机构的主要功能。但是目前失能和半失能的高龄老人逐渐增多,他们除了需要普通的生活照料之外,也需要专业的医疗护理服务。然而,目前福建省的大多数养老机构没有医疗条件,无法为失能和半失能老人提供专业的医疗照护服务,迫切需要医疗资源的有力支持。

总之,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在持续弱化,大多数养老机构也不能提供专业的医疗护理,探索新的养老服务模式已经迫在眉睫。因此走医养结合之路,促进“医”与“养”的深度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的必然选择。

二、福建省医养结合现状

(一)多种模式并存发展

近年来,福建省采取多种措施,着力推进医疗与养老的融合,使多种医养结合模式并存发展,目前最主要的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是“内设式”医养结合模式,即在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部门,为养老人员提供一些基本医疗服务,采取该模式的主要有福州市社会福利院、福州金秋老人护理院等;第二种是“合作式”医养结合模式,即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实现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的无缝对接,福州市文澳老年公寓就是此模式的典型代表;第三种是“转型式”医养结合模式,即鼓励经济效益不佳的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养老服务,转型发展为医养结合机构,从而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和防治需求,如福州市第六医院转型发展为老年医院。

(二)医养结合政策体系开始构建

近年来,国家和各级政府都纷纷出台各项政策,并召开具体会议来支持医养结合的发展。福建省政府也根据地区实际情况出台了相关政策:2017年,福建省出台了《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构建医养结合模式的规划要求;2018年福建省卫健委确定33个单位为第二批省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2019年12月,福建省卫健委了相关指导意见,明确了从人才、资金等方面来提供保障,推动医养结合的发展。

(三)医疗结合落实效果欠佳

在各项政策的推动下,福建省的养老机构纷纷进行医养结合型转型和构建,目前福建省的医养结合型机构占比已经高达92.2%。但实际运作中,这些医养结合机构中只有4.4%的机构在内部独立设置了具有看诊功能的医疗部门;有一部分医养结合机构只是内设了简易药房,并没有看诊功能;还有三分之二的养老机构只是和医疗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实现了表面上的“医养结合”,实际上并没有医疗作用。总之,福建省的医养结合落实效果与设想中的有较大差异,远远不能满足老人的医养需求。

三、福建省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面临的困境分析

(一)专业人才匮乏

据统计现今福建省入住养老机构的人数有五万多人,按照较为理想的配置比例计算,护理人员应达到一万人左右。然而目前福建省的养老护理人员只有九千多人左右,护理人员配置不足且大部分护理人员为外来进城务工人员,并不具备专业的护理知识。专业性的护理人员短缺,严重影响着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

(二)扶持政策难以落实

扶持政策难以落实已经成为制约福建省医养结合的重要因素。福建省的养老与医疗体系采用分而治之的方式,各职能部门各自为政,陆续出台了各种推进医养结合的相关扶持政策,这些政策涉及规划、医养机构设立、土地使用、财政补贴等多个方面。但是,各部门所推行的政策往往存在重复交叉之处,管理标准、可享受的优惠政策经常不一致,难以实现政策协同,大大阻碍了政策的有效落实。

(三)基层推广难

据调查,福建省的老年群体更愿意“非离家式养老”,特别是在闽南地区,大部门老人都不愿去机构养老。现今福建省的医养结合模式主要还是机构式,一般在城市进行推广,在农村等基层地区推广较为困难。基层推广的主要形式是家庭签约医生,广大居民尚未完全接受这一理念,基层地区的医养结合只能依靠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等实现低水平的服务。

(四)医养结合支付体系缺失

医养结合要能够持续运行下去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要有能提供资金支持的医养结合支付体系。医疗保险可为医养结合服务提供方和受益方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4]。但是根据对福建省民政厅、医保局、省医保中心等相关机构的调研显示:目前福建省的医疗保险主要覆盖医疗机构的基本医疗服务项目、药品等,并不覆盖医养结合模式中的护理服务费用。目前,福建省的大多数医养结合机构不属于医疗机构的范畴,其产生的各种医疗、护理等费用均无法享受医保报销。由于医养结合支付体系的缺失,大部分医养结合机构无法通过医保结算来为入住的老年人降低医护成本,直接抑制了对医养结合服务的有效需求。

(五)服务主体参与积极性不高

医养结合工作的顺利开展,仅凭政府的力量是很难完成的,更需要的是各方服务主体的积极参与。然而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福建省的养老服务市场中各方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普通民办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的成本相对较高,加之缺乏相关政策的有力支持,其参与动力不足。而条件好的医疗机构由于自身医疗资源往往供不应求,因此只会把有限的医疗资源投放于常规医疗,在其内部设立养老机构的意愿和动力都不足。

四、福建省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医养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不足,发展受限福建省医养结合复合型人才缺失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从人才培养角度来说,开设养老护理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较少,目前仅福建医科大学等少数院校有开设此专业,能培养的专业人才较少,且大部分毕业生的首要就职选择是医院,很少学生愿意去养老机构发展;第二,从从业人员本身来说,现有从事养老护理工作的人员大多为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年纪普遍偏大、学历和学习能力都不佳;第三,从养老护理职业本身来说,该职业工作环境压抑、工作强度大、薪酬不高、社会认同感低。

(二)管理主体的协调机制尚未形成,导致政策难以落实

扶持政策难以落实的主要障碍是管理主体的协调机制尚未形成。从福建省现行行政管理体制来看,医养结合主要涉及医疗卫生服务和养老服务两大领域的多个行政部门,如民政、卫健、社保等部门。各主管部门平行运行,分别在分管的领域独立地制定政策、管理资源和发挥职能,一般只对各自的上一级部门负责,缺少部门间的横向沟通和整合,尚未形成有效的协调机制,难以实现政策的协同,导致各项扶持政策落实困难。

(三)传统养老观念根深蒂固,导致基层推广困难

受传统养老观念的影响,福建省特别是农村地区的老人对养老机构非常排斥,对“非家庭养老模式”存在诸多误解,觉得养老机构是儿女不孝和孤苦无依的代名词,因此即使疾病缠身、生活无法自理也不愿意入住专业的养老机构。传统养老观念根深蒂固,导致医疗结合在基层推广很难。

(四)医保政策相关规定不完善

根据医保政策的规定,医养结合型机构只有纳入医疗机构的范畴,才有资格享受医保报销政策。目前福建省的部分医养结合机构还不具备医疗资格,不属于医疗机构的范畴。有一些医养结合机构虽然具备医疗资格,但是由于医保规定未能纳入“医保定点”,其提供的各种医疗服务无法纳入医保结算范围。少数医养结合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虽纳入医保结算覆盖范围,但是其提供的医疗养护服务大都不在医保支付范围内。

(五)优质医疗、养老资源匮乏,医养机构参与医养结合动力不足

目前,福建省拥有的养老机构中真正具备医疗服务能力的只占两成,医养机构参与医养结合的动力不足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优质的医疗、养老资源不足。养老服务属于微利项目,对于大部分普通养老机构而言,优势养老和医疗资源均匮乏,在缺乏政策和资金支持的情况下是难以承担内设医疗机构所需的高运营成本的。而有条件内设养老机构的三级综合性医院却因医养结合项目经济效益低下,因此内设养老机构的动力不足,倾向于把有限的优势医疗资源投放于有经济效益的常规诊疗项目。基层医疗机构医疗因为优势医疗资源相对匮乏,诊疗护理水平较低,资金和能力都有限,难以内设养老机构或者为合作的养老机构提供高质量的医护服务。

五、推进福建省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的对策

(一)建立专业人才培养机制

1.加快培养专业性照护人才。鼓励福建省的高校、职业院校设立养老护理相关专业,设立对此专业学生的入学补贴。同时,引导学校和医养结合养老机构之间签订产学合作协议,定向培养,打开人才培养与输送的通道。

2.设立在职人员入职补贴制度。可对在职人员给予岗位津贴,通过提高养老护理岗位的薪酬水平来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护理行业。

3.建立在职人员长效培训机制。为在职人员提供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在岗培训等服务,通过分级培训,线上、线下多种培训手段结合,进一步提高其从业素质。

(二)建设整体性行政管理体制,促进医养结合政策的有效落实

建立整体性行政管理体制是实现医养结合从理念走向实践的重要保证。医养结合的管理体制并非是单纯的卫生部门与民政部门的“混合”,而是要做好顶层设计,建设一个各管理部门能够长效配合的协作体系。从福建省层面来讲,首先要建立一个牵头部门作为部门间的决策中枢,负责统筹规划医养结合工作,制定统一的标准规范;其次,要明确界定各管理部门的职责范围,防止在管理上产生重叠和缺位;第三,建立部门间横向协调机制,特别是要建立民政部门和卫生部门间的横向沟通机制,做好信息共享和互通,以促进医养结合政策的有效落实。

(三)发展多元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促进养老观念转型

发展多元化的养老模式可以让民众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更新公众的养老观念。目前福建省的医养结合模式还是以机构式为主,但是大部分老年人倾向选择非离家式养老,因此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如何送至社区乃至居民家庭中仍是工作重心。对此,福建省应采取分类扶持的办法,重点发展家庭和社区模式。首先,继续推进医养结合家庭模式,进一步推广“家庭医生”签约制度,推进家庭病床制度的落实,使老人在家养老的同时可以享受专业的医疗服务。其次,大力推进医养结合社区模式,可以社区为单位建设养老院,然后由基层医疗机构承接社区养老院的常规诊疗服务。总之,通过发展多元化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以促进民众养老观念的转型,促进其在基层的推广。

(四)完善医保支付政策,试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医养结合机构无法享受到相应医保报销优惠政策的问题,是制约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急需国家有关部门创新体制完善医保支付政策。首先,主管部门应加快设立明确的准入标准,可适度放宽,以推动符合条件的医养结合机构纳入医疗机构范畴,使其享受到医保的报销政策,但同时也要防止医保资金的流失。其次,由于医养结合主要涉及的医疗行为是长期护理,因此应积极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可借鉴青岛等地的经验,由人社等部门共同研究出契合福建省实际情况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促进其与医疗保险互相对接,以降低老人的经济负担。

篇4

一、国内外康养旅游发展现状

国外康养旅游起源于健康旅游即Health tourism,亦称Health travel,14世纪初温泉疗养地spa的建立标志着健康旅游的形成,与其他形式的旅游相比,除了优美的风景,健康旅游还通过提升健康服务基础设施如酒店住宿条件、水上运动、高尔夫等吸引游客。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墨西哥等地兴起养生游,在健康旅游的基础上增加了医疗护理,更加注重对游客的感情、心理疏导。亚洲国家中泰国养生旅游发展先于、优于其他国家。我国的康养旅游起步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我国康养旅游发展实践先于理论。攀枝花率先提出建“中国阳光康养旅游城”,喊出“孝敬爸妈,请带到攀枝花”等耳熟能详的口号。并于2012年编制了《中国阳光康养旅游城市发展规划(2012-2020)》。随后我国其他地方康养旅游也迅速发展,国内对康养旅游的研究较少,2016年1月国家旅游局《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标准指出康养旅游是通过养颜健体、营养膳食、修身养性、关爱环境等各种手段,使人在身体、心智和精神上都达到自然和谐的优良状态的各种旅游活动的综合。任宣羽在结合前人对康养旅游的研究及攀枝花康养旅游的实际发展的基础上认为:康养旅游是建立在良好的物侯基础之上,以旅游的形式促进游客身心健康,增强游客快乐,达到幸福为目的的专项度假旅游。我国康养旅游发展虽然起步晚但我国拥有丰富的适合发展康养旅游的资源,大量的客源市场,应积极推动康养旅游健康快速发展。

二、米易h发展康养旅游的资源分析

近年来,我国多地多次出现空气严重污染的雾霾天气,人们追求环境好,空气佳,气候舒适宜人的旅游目的地是一种旅游发展趋势。除此之外我国亚健康人群达70%之多,对于亚健康人群更需要一个具有疗养效果的旅游项目。米易县气候宜人,物产丰富,具有发展康养旅游的优越条件。

(一)自然资源

1.气候条件

米易县位于北纬26°42@―27°10@,东经101°44@―102°15@之间,青藏高原东南缘,四川省西南部,攀枝花东北部,雅砻江及其支流安宁河交汇处,平均海拔1836.2米,年平均气温19.7摄氏度,最冷月1月,日均气温达13摄氏度以上,年均日照2379.3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112.6mm,阳光充足,雨量充沛,米易县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米易是低纬度高海拔的人类宜居区。

2.动植物资源

米易县主要有禾本科、松科、山毛榉科、杜鹃科、壳斗科等植物,常见树有云南松、云南油杉、黄杉、木棉等,其中木棉为攀枝花市花。在米易可以观赏到成片的野樱花,12月下旬开花,花期一周左右,在冬季呈现出成片的粉色花海相当壮观,普威油菜花、海塔桃花、龙肘山原生态高山杜鹃花群也都规模较大极具观赏价值。四季鲜花四季果,米易盛产枇杷、雪梨、樱桃、芒果、葡萄、龙眼、蜜桃、板栗、石榴、崭獭⒒鹆果、油桃、草莓、桑葚、莲雾、释迦果、红心果、柿子、等。动物资源有5纲,29目,72科,175属,264种。其中野生动物资源有186种。

3.地质资源

米易县颛顼龙洞位于米易县白马镇宁华乡龙塘沟村的龙肘山半山腰处,是典型的喀斯特熔岩地貌。洞外绿树成荫、山暖叠翠、溪流幽谷。洞内有瀑布,石笋,石莲花,龙宫、天宫、天道洞等景观,富含丰富的负氧离子,研究表明,空气中负氧离子具有抑菌杀菌、改善睡眠、提高肺活量改善呼吸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等作用,当空气中负氧离子达到10万个/cm3时,就能起到消除疲劳、调节神经等医疗保健的效果。溶洞内负氧离子超过10万个/cm3,游览颛顼龙洞不仅可以观赏溶洞景观还可以达到保健的效果。除了溶洞米易还有观音温泉,新山梯田等景观。新山梯田位于新山傈僳族乡,地处横断山脉龙肘山半山腰,距米易县城12公里,幅员面积78.8平方公里,在海拔1100米至3300米之间。新山傈僳族乡自然生态环境优美。

(二)人文资源

米易县共有汉、彝、回、苗等26个名族,是一个多名族聚集地,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是彝族火把节,节日期间不仅用烧、煮的肉和酒祭祖,还要举行盛大的摔跤、跳锅庄舞、赛歌、打火把等活动让游客也感受到彝家人那火一般的热情。每年农历三月十二至十八是新山傈僳族人的“约德节”。“约德”是约会的意思,“约德节”就是约会节。阳春三月,青年男女们穿着盛装聚在一起,歌唱、舞蹈传递爱的信息。阔拾节是傈僳族的春节,节日期间会举行传统的赛歌会和打靶比赛。除了节日盛会,勤劳的傈僳族人还传承着古老的火草织布。米易县境内有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道教5个教派,宗教活动场所13处,其中佛教5处,伊斯兰教6处,天主教1处,基督教1处。其中丙谷盘龙寺保存最好,米易县观音岩如来藏寺规模最大,目前如来藏寺还在扩建改造中。米易灯会是米易的品牌节庆活动,科技含量高、互动性强,其中音乐喷泉,灯光瀑布更是一大亮点,对所有游客免费开放,持续时间长。

三、米易康养旅游现状

米易独特的自然资源,冬季温暖的阳光,优美的园林景观,县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5.2%,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7.22平方米,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8%,旅游环境达标率为100%。现有滨河景观长廊、健身绿道、克朗滨河景观、阳光车旅休闲度假中心、观音阳光康养水上乐园等休闲娱乐项目。在建的有岐黄养生大院、克朗风情水街等项目。川煤疗养中心、北京华方颐养中心、四川省中医大“治未病”中心米易分中心、省医院康养保健中心等阳光康养项目纷纷落户米易,米易县康养产业蓬勃发展,服务体系也在健全完善,“阳光米易”康养品牌享誉全国,据县旅游局统计2017年春节期间米易县各主要宾馆、酒店客房产品节前一个月售罄,县域内旅游酒店、宾馆、农家乐等接待场所客房出租率达到100%,从高速路米易站累计进入米易县七座以下非客运自驾车辆77219辆,与去年“春节黄金周”相比,增加了29.2%,其中,一日游游客达40.97万人次,同比增长24.15%,过夜游游客7.01万人次,同比增长18.21%,其中在米易住2―3晚的游客占4成以上,客流量的急速增加拉动了消费,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同时对米易康养旅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发展建议对策

(一)软、硬环境的提档升级

软环境提档升级主要包括:1.制定康养旅游相关行业标准,完善康养旅游相关政策、规章制度。既是对投资者、执行者的约束,也是对自然资源、游客的保护,是维护康养旅游健康有序发展的必要手段。2.提升服务素质,积极组织各环节参与者培训学习,旅游产业属于服务业,服务水平的高低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旅游质量的好坏。3.建立硬环境提档升级包括:1.道路交通的提档升级,村村通、户户通公路。并在通路的情况下提升道路质量。作为旅游城市除了在道路质量上下功夫还应该完善道路功能,在可游览区域设游步道,自行车道等充分考虑游客的需求。2.公共交通工具也需提档升级,可尝试采用清洁能源公共交通工具,如电动公交车、共享电频车、共享自行车等方便游客出行游览。3.增加景区停车位。4.完善道路指示牌等基础设施建设。

5.住宿提档升级,除了引进中高端星级酒店,规范宾馆、家庭旅馆外,还可引导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民宿,尤其是少数民族乡,在保留原有民宿风貌的基础上修葺、改善住宿条件,这样的民宿能让游客充分体验并融入到本地特色文化中去。

(二)引进创新性人才

除了保持和发展本地文化,引入创新性人才也很重要,特别是艺术家及文化创意类人才,在结合本地文化的基础上做出多元化、多层次的创新性康养旅游体验产品以满足不同人群对康养旅游产品的需求。

(三)促进康养旅游全域化发展

首先在空间上不再停留在点这个层面上,在改善原有景点,挖掘新兴景点的基础上,做好景点与景点之间的衔接,完善景点与景点之间的空缺,不再停留在发展孤立景点的思维模式上,应拓宽思路,将各景点串连起来,让游客充分感受到出门是景,全城是景的体验。由以前的孤立景c上升到全空间是景的全域康养旅游模式。除了思维模式发生了变化,参与者也发生了变化,参与者不再仅仅是旅游开发公司,由原来政府引导企业开发游客接受的单一方式转而向全民参与的模式,由于区域的拓宽,涉及产业的增加很多个体参与经销。因此在整个全域康养旅游的规划发展过程中是需要各相关部门的积极协调配合才能顺利的实施推进。积极拓展康养旅游+,联合农业、工业、体育、医疗等相关产业,打造多元化康养旅游产品。

(四)提升医养水平

篇5

百政发〔2015〕29

**市人民政府关于

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积极应对我市老龄化社会发展趋势,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

服务需求,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

(国发〔2013〕35

号)及《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

养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桂政发〔2014〕58

号)精神,

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实施意见。

一、总体目标

按照以人为本、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市场推动

的总体思路,加大投入,强化引导,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全面建

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

1

服务体系。到

2020

年,全市建成

2

500

床规模、综合性、示

范型市级养老服务机构,各县(市、区)建有

1

200

床以上社

会福利院。基本实现每个街道(乡镇)有

1

所以上区域性养老服

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服务设施覆盖所有城市

社区。每千名老人拥有社会化养老床位数

35

张以上。“候鸟式”

养生养老长寿产业得以发展,健康养老特色区域初步形成。养老

护理人员岗前培训率达到

100%,持证上岗率达到

90%以上。

二、重点任务

(一)完善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按照国务院和自治区的

有关规定,在制定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时,按照总人

口人均用地面积不少于

0.1

平方米的标准,分区分级规划设置养

老服务设施。新建城区和新建居住(小)区,按标准要求配套建

设养老服务设施,并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

步交付使用;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小)区无养老服务设施或现

有设施未达到标准的,限期通过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开辟养

老服务设施。按照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相关标准和规范,推动和

扶持老年人家庭无障碍设施的改造,加快推进坡道、电梯、公厕

等与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设施改造。

(二)完善养老制度体系建设。完善政府供养制度,建立城

镇“三无”人员、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对象供养标准自然增长

机制。完善

80

周岁以上高龄老人补贴制度,逐步提高补贴标准、

扩大保障范围。建立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制度,对符合条件的困难

2

老年人,由当地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或机构养老服务予以帮助。探

索建立养老机构责任保险制度、老年人政策性保险制度,按照机

构/个人投保、保险公司运作、政府支持的原则,鼓励养老机构

投保责任保险,鼓励老年人投保健康保险、长期护理保险、意外

伤害保险等人身保险。

(三)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宣传和引导公众履行养老责任义

务,巩固居家养老基础地位。加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建立

健全居家养老服务网点。鼓励个人、社会组织和家政、物业等企

业,举办或运营老年供餐、日间照料、老年活动中心等形式多样

的养老服务项目。支持企业和机构运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手

段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建立居家服务网络平台,提供紧急呼

叫、家政预约、健康咨询、物品代购、服务缴费等适合老年人的

服务项目,在政府、市场与居家老人之间,搭建一个良好的功能

互动的养老服务智能化平台。2016

年首先完成**市城区

“12349”社区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搭建工作,然后视平台运行情况,

适时扩展至全市,至

2020

年,“12349”社区养老服务信息平台覆

盖全市各县(市、区)。

(四)发展农村养老服务。加强农村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乡镇敬老院改造力度,逐步实现敬老院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

心转型,继续推进农村五保供养工程。创新农村养老模式,依托

行政村、较大自然村,利用农村各类公共服务资源和闲置设施,

建设农村幸福院、托老所、老年活动中心等互养老服务设施,

3

为农村老年人特别是农村空巢老人、五保对象、优抚对象等提供

就餐、生活照顾、日间休息、休闲娱乐等服务。发挥村民自治功

能、乡规民约和老年协会作用,督促家庭成员履行赡养责任,组

织开展邻里互助、志愿服务,切实解决周围老年人实际生活困难。

(五)发展公办机构养老服务。各公办养老服务机构要发挥

政府托底作用,重点为“三无”老人、低收入老人、失能半失能老

人提供无偿或低偿的供养、护理服务。通过新(改、扩)建,不

断完善公办养老机构基础设施。市本级重点建设市社会福利院、

市第二社会福利院、市老年公寓楼等项目。社会福利院床位数未

达到

200

床以上的县(市、区),要通过新建、改扩建的方式建

设本县(市、区)社会福利院,实现到

2020

年全市各县(市、

区)均建有

1

200

床以上社会福利院,全市公办养老机构床位

数新增

4500

张以上的目标。加快推进公办养老服务机构的改革,

提升公办养老机构的管理和服务水平。继续推进县级以上社会福

利院开展公建民营,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支持农村五保供养机

构在满足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需求的前提下向社会开放,为有

需求的农村老年人提供服务,提高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的使用率。

(六)发展民办机构养老服务。引导个人、社会组织和企业

等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服务机构,鼓励发展特色化、专业化、现代

化养老服务机构。鼓励民间资本按照相关标准对医院、企业厂房、

商业设施、农村集体用房等可利用的社会资源进行整合和改造,

用于提供养老服务。推进民办公助,通过床位补助、运营补贴、

4

贷款贴息、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服务机构,

开展养老服务。

(七)发展养老服务产业。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

定性作用,逐步使社会力量成为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主体。积极

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以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参与投资生活

照料、健康服务、旅游等养老服务产业。扶持发展一批养老服务

龙头企业,推介一批养老服务产业建设项目。鼓励家政、物流等

企业向养老服务延伸,打造一批养老服务知名品牌。探索养老机

构跨区联合、资源共享,发展异地互动养老。优化空间布局,打

造健康旅游养生养老特色区域。重点打造西北五县养生养老长寿

产业长廊和靖西、那坡边关休闲旅游养生养老长廊。发挥凌云、

乐业等西北五县气候和资源优势,发掘凌云等地长寿之乡底蕴,

借助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辐射,形成以田阳县—右江区—凌

云县—乐业县延伸至田林、隆林、西林等县的长寿养生产业带,

以长寿养生文化为主题特色,大力发展以休闲养生、文化体验、

旅游度假为特色的养生养老产业和产品,做大做强长寿文化产业

链。规划建设“候鸟式”养老群落和一批健康养老产业综合体等各

类养老设施。以靖西、那坡边关旅游景区为核心,辐射德保,加

快发展休闲旅游、养生度假及异地居住等养老产业,依托靖西“端

午药市”等市场,打造若干个集生活照料、医疗康复、老年人托

管护理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养老项目。

(八)探索医养结合发展模式。按照国家有关推进医养融合

5

发展的政策,积极探索推进医养结合发展模式,在右江河谷三县

一区推动发展康体医疗产业,重点建设一批医养结合产业项目,

打造康体医疗与养老结合的产业集聚区。鼓励和推动医疗卫生资

源进入养老服务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服务

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开展治疗、护理、康复等服务;不具备条件

的养老机构和城乡日间照料站点,鼓励通过协议方式,与周边医

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合作开展医疗服务,实现医疗资源共享。

对于养老机构内设的医疗机构,符合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

村合作医疗定点条件的,可申请纳入定点范围,入住的参保老人

按规定享受相应待遇,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符合规定的医疗康

复项目费用,可按规定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进一步完善

医保报销制度,探索老年人异地养老就医结算问题。

(九)落实养老优惠政策。

1.

落实养老用地政策。将各类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地纳入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在安排年度建设用地计划时,优先保障

养老服务设施用地需求。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建设用地,可以依法

使用国有划拨土地或者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各县(市、区)可

将闲置的教学点、厂矿企业调整为养老机构建设用地。营利性养

老机构建设用地,按照国家对经营性用地依法办理有偿用地手续

的规定,优先保障供应。农村可以将未承包的集体所有的部分土

地、山林、水面、滩涂等作为养老基地,收益供老年人养老。养

老服务建设用地因城市建设或公共利益需要依法征收、征用时,

6

优先安排回迁或异地重建用地。严禁养老设施建设用地改变用

途、容积率等土地使用条件搞房地产开发。

2.

落实税费减免政策。认真落实国家现行支持养老服务业

的税收优惠政策。对养老机构提供的养护服务收入依法免征营业

税;对非营利性养老机构自用房产、土地依法免征房产税、城镇

土地使用税。对符合条件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按规定免征企业所

得税。对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个人向非营利性养老机构的

捐赠支出,符合相关规定的,准予在计算其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税

法规定的比例扣除。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建设免征、营利性养老机

构建设减半征收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对养老机构提供养老服务

适当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养老机构用电、用水、用气、用热按

居民生活类价格执行。境内外资本举办养老机构享受同等的税收

等优惠政策。

3.

落实金融投资政策。鼓励金融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加

大对社会办养老机构的信贷支持力度,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

式,拓宽信贷抵押担保物范围,积极支持养老服务业的信贷需求。

鼓励各类金融组织和平台为社会办养老机构提供咨询、资产管理

等服务,探索开展养老财产信托服务。

4.

落实养老保障政策。各县(市、区)要根据经济社会发

展水平和平均工资增长、物价上涨等情况,进一步完善落实基本

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等政策,适时提高养老保障水平。

用于社会福利事业的彩票公益金,要将

50%以上的资金用于支持

7

发展养老服务业,并随老年人口的增加逐步提高比例。

(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鼓励职业教育学校、培训机构等

增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和课程,扩大人才培养规模,加快培养老

年医学、康复、护理、营养、心理和社会工作等方面的专门人才。

探索在高职院校实施养老护理员委托培养机制,提高养老服务机

构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依托院校和养老机构建立养

老服务实训基地。加强老年护理人员专业培训,对符合条件的参

加养老护理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的从业人员按规定给予相

关补贴。鼓励卫生技术人员到养老机构工作,养老机构内设医疗

机构聘用的卫生技术人员,在资格认定、职称评定、推荐评优等

方面享受与公立医疗机构同等待遇。督促养老机构改善养老护理

员工作条件,加强劳动保护和职业防护,依法缴纳养老保险费等

社会保险费,提高职工工资福利待遇。培育养老服务志愿者队伍,

建立健全养老服务志愿者星级认证和考核激励机制,推进养老服

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医疗、教育、法律等领域专

业技术人员每年参加一定时长的志愿者服务。

(十一)加强老年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工作。积极组织律师、

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参与服务养老产业和老年人,鼓励

引导城市社区、农村乡镇法律服务机构和人员为老年人提供及

时、便利的法律服务。司法部门对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案件,

要及时受理、及时立案、及时审理、及时执行;对符合司法救助

或者法律援助条件的老年人,要及时给予司法救助或法律援助。

8

公安部门对侵害老年人人身权和财产权的不法行为,要及时采取

措施妥善处理;对构成犯罪的,要依法严厉惩处。

三、组织领导

(一)健全工作机制。各县(市、区)要将发展养老服务业

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

强化工作协调机制,加大人、财、物的保障力度,不断推进养老

服务业有序、健康发展。市政府已将重点工作任务进行了分解和

细化,明确了牵头部门和配合单位,各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

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二)营造良好环境。各县(市、区)、各部门要广泛开展

尊老、爱老、助老传统美德教育,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要引导

老年人转变传统养老观念,接受社会化养老服务的消费理念,树

立健康快乐的养老观念。积极宣传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政

策和措施,进一步吸引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养老服务产业。培育和

树立新时代敬老先进典型,通过开展养老服务先进单位、先进个

人评选活动,树立为老服务光荣的理念,提高养老机构和从业人

员的社会地位。

(三)加强督促检查。市人民政府将各县(市、区)加快发

展养老服务业发展工作情况纳入绩效考评。各县(市、区)要根

据本意见要求,结合实际抓紧制定实施方案,确保责任到位、任

务落实。市直各相关部门要根据本部门职责,抓紧制定完善相关

配套政策和具体落实措施。发展改革、民政部门要加强对本意见

9

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向市人民政府报告。市人民政府将适

时组织专项督查。

附件:重点任务分工

**市人民政府

2015

年11

月24

10

附件

重点任务分工

工作任务

牵头

单位

配合单位

时间进度

在制定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

划时,按照总人口人均用地面积不少

1

0.1

平方米的标准,分区分级规划

设置养老服务设施。新建城区和新建

居住(小)区,按标准要求配套建设

市住

建委

市国土局、市民

政局和县(市、

区)人民政府。

2016

年上

半年出台具

体措施。

养老服务设施,并与住宅同步规划、

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

2

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小)区无养老

服务设施或现有设施没有达到规划和

建设指标要求的,限期通过购置、置

换、租赁等方式开辟养老服务设施。

市民

政局

市住建委和县

(市、区)人民

政府。

2016

年上

半年启动实

施。

推动和扶持老年人家庭无障碍设施的

改造。加快推进坡道、电梯、公厕等

与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设

施改造。

市住

建委

市政局、市房产

局、市民政局、

市财政局、市残

联和县(市、区)

人民政府。

2016

年上

3

半年启动实

施。

建立城镇“三无”人员、城乡低保对象、

农村五保对象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

市财政局,县

4

制;完善80

周岁以上高龄老人补贴制

度;建立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制度;探

市民

政局

(市、区)人民

政府,市保险行

持续实施。

索建立养老机构责任保险制度、老年

业协会。

人政策性保险制度。

11

工作任务

牵头

单位

配合单位

时间进度

鼓励个人、社会组织和家政、物业等

企业,举办或运营老年供餐、日间照

市商务局、市工

料、老年活动中心等形式多样的养老

信委、市发改委

服务项目。支持企业和机构运用互联

网、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创新居家养老

服务模式,建立居家服务网络平台,

市民

政局

市卫计委、市财

政局、市人社局、

市科技局和县

5

持续实施。

提供紧急呼叫、家政预约、健康咨询、

(市、区)人民

物品代购、服务缴费等适合老年人的

政府。

服务项目。

依托行政村、较大自然村,利用农村

市住建委、市财

6

各类公共服务资源和闲置设施,建设

农村幸福院、托老所、老年活动中心

市民

政局

政局、市农业局

和县(市、区)

持续实施。

等互养老服务设施。

人民政府。

公办养老机构要充分发挥托底作用,

重点为“三无”老人、低收入老人、失

能半失能老人提供无偿或低偿的供

养、护理服务。加大乡镇敬老院改造

力度,逐步实现敬老院向区域性养老

市民

政局

市财政局和县

(市、区)人民

政府。

7

持续实施。

服务中心转型。

推进县级以上社会福利院开展公建民

营,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支持农村

五保供养机构在满足农村五保对象集

中供养需求的前提下向社会开放,为

市民

政局

市财政局和县

(市、区)人民

政府。

8

持续实施。

有需求的农村老年人提供服务。

鼓励民间资本按照相关标准对医院、

企业厂房、商业设施、农村集体用房

等可利用的社会资源进行整合和改

造,用于提供养老服务。推进民办公

助,通过床位补助、运营补贴、贷款

贴息、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社会力

量举办养老服务机构,开展养老服务。

市民

政局

市发改委、市财

政局、市卫计委、

人民银行**市

中心支行和县

(市、区)人民

政府。

9

持续实施。

12

工作任务

牵头

单位

配合单位

时间进度

市发改委、市住

10

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以独资、合资、

合作等形式,参与投资生活照料、产

品用品、健康服务、旅游等养老服务

产业。

市民

政局

建委、市国土局、

市商务局、市卫

计委、市旅发委

和县(市、区)

人民政府

市发改委、市旅

2016

半年启动实

施。

11

优化空间布局,打造健康旅游养生养

老特色区域。

市民

政局

发委、市卫计委、

市住建委、市国

土局会同有关部

门和县(市、区)

人民政府。

2016

半年出台具

体措施。

探索推进医养结合发展模式,在右江

河谷三县一区推动发展康体医疗产

业,重点建设一批医养结合产业项目,

打造康体医疗与养老结合的产业集聚

12

区。鼓励和推动医疗卫生资源进入养

老服务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支持

有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内设医疗机

构,开展治疗、护理、康复等服务;

不具备条件的养老机构和城乡日间照

料站点,鼓励通过协议方式,与周边

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合作开展医

疗服务,实现医疗资源共享。

市卫

计委

市民政局会同有

关部门。

2016

半年出台具

体措施。

对于养老机构内设的医疗机构,符合

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

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条件的,可申请

纳入定点范围,入住的参保老年人按

规定享受相应待遇。鼓励卫生技术人

员到养老机构工作,养老机构内设医

市卫

计委

市人社局、市民

政局。

13

持续实施。

疗机构聘用的卫生技术人员,在资格

认定、职称评定、推荐评优等方面享

受与公立医疗机构同等待遇。

13

工作任务

牵头

单位

配合单位

时间进度

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建设用地,可以依

法使用国有划拨土地或者农村集体所

有的土地。各县(市、区)可将闲置

14

的教学点、厂矿企业调整为养老机构

建设用地。营利性养老机构建设用地,

按照国家对经营性用地依法办理有偿

用地手续的规定,优先保障供应。养

市国

土局

市民政局和县

(市、区)人民

政府。

2016

半年出台具

体措施。

老服务建设用地因城市建设或公共利

益需要依法征收、征用时,优先安排

回迁或异地重建用地。

15

农村可以将未承包的集体所有的部分

土地、山林、水面、滩涂等作为养老

基地,收益供老年人养老。

市国

土局

林业局、水利局

和县(市、区)

人民政府。

2016

半年启动实

施。

对养老机构提供的养老服务收入依法

免征营业税;对非营利性养老机构自

用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

市国

使用税。对符合条件的非营利性养老

税局

16

机构按规定免征企业所得税。对企事

市财政局

持续实施。

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个人向非营利

市地

性养老机构的捐赠支出,符合相关规

税局

定的,准予在计算其应纳税所得额时

按税法规定比例扣除。

对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建设免征有关行

17

政事业性收费,对营利性养老机构建

设减半征收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对

养老机构提供养老服务适当减免行政

市物

价局

市财政局

2016

半年出台具

体措施。

事业性收费。

18

养老机构用电、用水、用气、用热按

居民生活类价格执行。

市物

价局

县(市、区)人

民政府。

2016

半年出台具

体措施。

14

工作任务

牵头

单位

配合单位

时间进度

加大对社会办养老机构的信贷支持力

度,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拓宽

人民银行**市

19

信贷抵押担保物范围,积极支持养老

服务业的信贷需求。鼓励各类金融组

织和平台为社会办养老机构提供咨

市金

融办

中心支行、广西

银监局百色分

局、市财政局、

2016

半年出台具

体措施。

询、资产管理等服务,探索开展养老

市民政局。

财产信托服务。

20

用于社会福利事业的彩票公益金,要

50%以上的资金用于支持发展养老

服务业,并随老年人口的增加逐步提

高比例。

市民

政局

市财政局。

2016

半年出台具

体措施。

21

鼓励职业教育学校、培训机构等增设

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和课程,加快培养

老年医学、康复、护理、营养、心理

和社会工作等方面的专门人才。

市教

育局

市人社局、市卫

计委、市民政局。

2016

半年出台具

体措施。

22

探索在高职院校实施养老护理员委托

培养机制,提高养老服务机构从业人

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依托院校

和养老机构建立养老服务实训基地。

市教

育局

市民政局、市人

社局。

2016

半年启动实

施。

23

加强老年护理人员专业培训,对符合

条件的参加养老护理职业培训和职业

技能鉴定的从业人员按规定给予相关

补贴。

市人

社局

市财政局、市民

政局。

2016

半年启动实

施。

24

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聘用的卫生技

术人员,在资格认定、职称评定、推

荐评优等方面享受与公立医疗机构同

等待遇。

市人

社局

市卫计委、市民

政局。

2016

半年启动实

施。

15

工作任务

牵头

单位

配合单位

时间进度

培育养老服务志愿者队伍,建立健全

25

养老服务志愿者星级认证和考核激励

机制,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工作专业人

才队伍建设,鼓励医疗、教育、法律

等领域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参加一定时

市民

政局

市文明办、团市

委。

2016

年上

半年出台具

体措施。

长的志愿者服务。

加强老年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工作,

积极组织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

务工作者参与服务养老产业和老年

人。对于符合司法救助或者法律援助

条件的老年人,要及时给予司法救助

市司

法局

市公安局、市民

政局和县(市、

区)人民政府。

26

持续实施。

或法律援助。

公开方式:公开

抄送:市委各部门,各人民团体。

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

民检察院。

市工商业联合会。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5

年11

月24

日印发

篇6

构建高质量养老服务体系

我市是人口大市,老年人口规模相对较大,截止2018年底,我市 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达40.38万人,占全市在籍人口的25%。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我市按照“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多元发展”的思路,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充分挖掘养老机构供给潜力,激发社会资本参与活力,推动养老服务主体多元化参与、养老服务项目品质化提升、养老福利适度普惠化发展,全面提升养老服务业发展水平。

一、融合力量,砥砺奋进,养老服务体系已具规模

1.健全机制,建强养老服务管理体系。将养老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统筹规划,立足中长期发展目标和工作任务,制定出台了《兴化市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到2020年,建成与我市人口老龄化程度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服务方式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居家养老普及化、服务队伍专业化,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编制了《兴化市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和《兴化市城区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对养老设施布点进行区域优化整合,研究制定了《关于推进敬老院转型升级的试行办法》,着力深化养老机构运行管理机制改革。建立养老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明确部门职责任务,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内容实行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提出刚性要求,强化组织推进。

2.高位协调,居家养老服务强劲建设。我市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全面推进,全市建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39家床位7132张。乡镇(街道)积极开展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试运行,所有乡镇(街道)均制定了居家养老项目建设和运行实施规划,全市居家养老服务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一是加大居家养老工作推进力度。变民政部门单项布置居家养老工作为市级大会统筹部署,实现了组织领导的大突破;变民政部门分解居家养老工作任务为市政府发文分解任务,实现了工作规格的大突破;变业务科室日常检查为分管领导带队专项督查,实现了推进力度的大突破,“三个突破”为推进居家养老项目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健全居家养老服务体系。针对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需求和现实需要,变落实居家养老项目建设覆盖率为重视居家养老项目运行常态化,推动日常督查和专项检查双管齐下,促进居家养老服务健康发展。建立政府购买服务机制,为乡镇(街道)的特殊老人群体、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助餐点、“居家乐”托养点购买服务。三是打造居家养老特色品牌。积极引导、规范符合市情的居家养老新模式,出台“居家乐”托养点的建设运营政策;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建设运行楚水居家养老综合服务中心,打造一批具有兴化特色的“居家乐”托养点(以民间自愿为前提,由热心公益、口碑良好、65周岁以下的健康居民自行发起兴办的具有乡情乡味的家庭式互助养老点)。四是探索多样化助餐服务。将助餐服务作为我市居家养老运营的重点工作,大力发展老年人互助式、自给式、低偿式等助餐运营模式,构建村居委员会服务为主、民间帮扶为辅、老年人自助互助为荣的助餐服务的良好格局。

3.加大投入,公办养老机构全面升级。我市共有公办养老机构35家,床位8495张,公办养老机构布局合理、规模适度、运行良好。一是基础建设上台阶。紧扣“三有三能六达标”(三有指每个老人房间有空调、有电视、有保温降温设备。三能是指老人不出院能洗澡、能看病、能康复娱乐。六达标是指消防、卫生、环境、五保老人供养水平、管理服务人员配比和工资待遇达标)建设契机,累计投入9000多万元,实施乡镇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对29家乡镇(街道)敬老院进行全面维修改造,择址或原址新建6家高标准的现代化敬老院。建成1家集失能失智老人护理、特困老人供养、社会老人寄养、居家养老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为满足城区养老需求,采取PPP模式,投资1.2亿元,正在建设1家600-800张床位的医养一体综合性养老机构,提高全市养老服务水平。二是管理服务保达标。按照养老机构管理服务人员配比和业务要求,加强人员培训,达不到业务标准的予以清退(近几年来培训500人次);面向社会组织养老专业人才招聘会,全市共充实近百名敬老院工作人员,全面提升敬老院服务质量。开展养老机构消防和食品卫生安全双达标创建活动,所有养老机构完成消防工程和透明厨房改造,共安装了火灾报警器1913只、简易喷淋装置2062只。三是整合资源提质效。鼓励将规模过小、位置偏远、硬件较差的敬老院进行撤并,市财政按200元/人的标准一次性给予搬迁安置费用补助。支持利用医疗闲置资源兴办养老机构,成立了沙沟、兴东、林湖、安丰等乡镇(街道)卫生院养老护理中心,开展养老护理业务。探索实施医养融合模式,全市乡镇(街道)敬老院均与卫生院签订医疗合作协议,通过聘请医生坐诊或定期巡诊等形式,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康复服务。四是创新模式添活力。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加强与社会资本合作,以公办民营的方式,将敬老院增设的“社会养老服务中心” 承租给社会力量运行管理,目前收养社会老人近300名;将昌荣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承租给上海海阳集团,实行市场化运行,试运行阶段已入住老人38名。

4.积极扶持,民办养老机构焕发生机。我市积极扶持民办养老机构发展,营造社会资本参与养老事业的良好氛围,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需求。目前建成运行的民办养老机构3家,床位534张,正在建设的有水乡养老康复服务中心、睛明养老有限公司等3家。一是营造发展氛围。多渠道、多方式宣传现代养老消费理念,转变社会公众特别是老年人的传统养老观念,把新型养老模式与传统家庭养老模式有机结合起来,引导老年人享受多元化的养老服务,营造有利于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的氛围。二是开通绿色通道。对民办养老服务项目的申请,一经审核符合条件,开通绿色通道,快速高效办理许可,并给予建设补贴、运行补贴、免费培训和减免税费等扶持。三是健全保障机制。针对民办养老机构运营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组织相关部门现场办公“会诊”,用好用足扶持政策,帮助民办养老机构轻装上阵。按照全市养老服务业发展实施意见和乡镇敬老院达标建设奖补政策,给予昭阳园老年公寓、幸福老年公寓等民办养老机构建设和运营补助近300万元,促进其健康发展。

成绩属于过去,未来任重道远。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社会养老服务需求相比,我市的养老服务产业的有效供给仍显不足,服务水平亟待提升。一是供需矛盾仍然突出。农村敬老院服务形式比较单一,专业化、标准化程度不高,配套服务跟进不力。引入社会组织承接社区养老服务还在起步阶段。二是民办养老机构发展不快。扶持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的政策体系尚未完善,社会资金投资养老服务事业的积极性难以充分调动。受传统观念影响,老人的养老意愿仍以传统的家庭养老为主,整体养老氛围尚未形成。三是养老产业和生态经济建设结合还不紧。从养老产业的角度来看,我市虽然拥有优质的生态环境和得天独厚的旅游养生优势,但把潜在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养老产业的优势条件,将养老养生的社会需求融合到高质量发展旅游休闲产业当中做得还不够。

二、守正出新,行稳致远,推进夕阳事业高质量发展

当今及今后一段时期,兴化民政人将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各位代表的殷殷关切下,以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迫切、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绵绵发力,久久为功。

(一)推陈出新,不断提高居家养老服务供给质量

坚持多种形式建设。协同各个部门,整合资源,推进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站、“居家乐”托养点示范项目、睦邻点等基础设施建设。抓好运行效果。指导已建成项目对老年人开放。通过公建民营、委托经营、购买服务等方式,让社会服务组织、企业参与居家养老机构建设和运营,使社会力量成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主体。推进融合发展。完善助餐服务,进一步优化老年人助餐中心(点)规划布局,完善和落实扶持政策。着力补齐乡镇(街道)日间照料服务机构配套不足的短板,解决居家高龄、失能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问题。通过购买服务形式,提供菜单式精准服务,并逐步扩大老年群体受益面。深化服务功能。利用综合治理网格化平台,探索老年人关爱服务网格化建设。进一步推进居家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建立设施、服务、管理全流程的监控体系。建立居家养老服务评估制度,实现评估工作的科学化、常态化和专业化。

(二)科学定位,全方位建设各类养老机构

加强规划整合。鼓励将规模过小、位置偏远、硬件较差的乡镇敬老院进行撤并,在充分满足特困对象集中养老需求的基础上,对外开展寄养业务,满足社会需求,承担社会责任。实行区域性养老。以昌荣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为示范,打破区域界限,新建一批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承担辐射范围内失能五保老人集中护理和社会养老业务。构建生态养老新模式。充分利用我市全域旅游城市建设的大好契机,发展生态旅游、候鸟式养老。

篇7

农业现代化的本质也就是科学技术化。未来农业将是以现代科技及其应用技术装备起来的崭新产业。农业的发展大体经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化农业三个阶段。原始农业主要靠大自然的恩赐,传统农业以经验为基础,现代化农业则是依靠科学技术。

一、美国农业发展的教训

以世界上农业最发达的美国为例,美国农业具有很高的劳动生产率。但是到20世纪80年代,人们发现以美国为典型的农业发展模式越发显示出其存在的问题及危机。

美国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和工业生产十分相似,即投入一定数量的物质和技术,产出一定数量的农产品。有的美国生态学家认为这种农业生产方式和采矿作业十分相似,即从土地中榨取、剥夺而且带来破坏;以长期和未来的损害换取短期和眼前的利益。建立在农业机械化和农业化学化这两大支柱上的农业现代化,基本上成为工业生产的一个变种,因而发生在工业生产中的污染、损害生态环境的现象,也都在现代化农业中出现;由于农业生产空间广袤,因而造成了更大的危害。其主要问题是:

(一)破坏土壤,加速地力衰竭

土壤是有“生命”的物体,如果使用得当,土壤会愈来愈肥沃;反之,会愈来愈衰竭。美国现代化农业大面积的连年单作,大量使用化肥、除草剂,加上长期的机械耕作,造成了严重的土壤流失现象。美国每年流失的土壤,高达31亿吨。美国衣阿华州的土壤原来十分肥沃,经过长期的现代化农业的运作,损失了一半的表土。平均来说,衣阿华州农民每生产一蒲式耳(每蒲式耳为35.238升)的玉米,要流失一蒲式耳的表土,种植大豆损失表土更多。美国中西部一带农田的表土,早年深达6英尺,是世界上罕有的肥沃土壤,目前表土只剩下6寸,其余的,都在冲刷过程中流失。据专家估计,美国由于土壤流失造成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每年超过400亿美元。虽然50多年来,美国一直努力防止土壤冲刷,每年用于这方面的费用高达10亿美元以上,但是,由于现代化农业造成土壤破坏的根源没有消除,因此,一切治标措施都收效不大。

(二)减少了遗传的多样性不论在作物和家畜方面都是如此。美国式的现代化农业往往只使用少数的几个品种,而过去的传统农业则使用众多的本地品种。减少遗传的多样性,对于农业生产是很危险的,因为一旦病虫害爆发,由于品种的单一可能全军覆没。1970年美国玉米叶枯病,使全美15%的玉米产区颗粒无收,就是因为所有种子都是来自一个易感叶枯病的品种。

(三)大量消耗能源,能源利用率低美国现代化农业是典型的“能源集约农业”,美国每人一年中消费的食物,是用1吨汽油生产的,如果全世界各国都采用这种能源集约农业生产方式,那么占全球目前消耗量50%的汽油要用来生产食物,全球的石油储备在15年内就要告罄。

美国现代化农业生产,不但大量消耗不能再生的能源,而且能源的利用率极低。中国、印尼、缅甸等亚洲国家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用0.05—0.1卡的热量,可以生产1卡热量的食物;而美国现代化农业则需0.2—0.5卡的热量,才能生产1卡热量的玉米、大豆、花生等等。美国人吃1罐只有270卡热量的罐头玉米,是用2800卡热量生产的。

(四)大量使用化肥和化学农药,造成环境污染

例如,美国衣阿华州大泉盆地(Big

Spring

Basin)从1958年至1983年这25年中,地下水中的硝酸盐浓度增加了3倍,这是大量施用化肥的结果。美国31个州存在着化肥污染地下水的问题。

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对于农业工人的健康也造成直接的危害。美国农业工人伤亡率仅次于建筑业、采矿业,被列为三大危险行业之一。

(五)美国现代的养畜业,特别是肉牛饲养业,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

美国的肉牛饲养主要集中在13个州,有42000处肉牛育肥场;其中200处最大的肉牛育肥场,集中了美国肉牛总数的50%左右。鉴于高度集中饲养,厩肥处理十分困难,造成了很大的空中和地下水的污染。此外,高度集中饲养,用水量也十分集中,造成一些地区采水过量,水源日趋枯竭。美国肉牛育肥场集中的中西部和西部各州,主要依靠横跨8个州、世界上一个最大的地下蓄水层供水,现在其中3个州的地下水已开采了一半,如此长期不断采水,蓄水层早晚有枯竭之虞。美国现代化大规模集中饲养肉牛,不得不用多种化学药物防治疾病和刺激生长。例如,组织代谢类固醇可以使肉牛增生5%一20%,提高饲料利用率5%—12%,增加瘦肉率15%—25%,因此被广泛地采用。美国全国肉牛育肥场中,95%以上使用各种生长激素;1988年,全美的肉牛饲养场用了1500万磅的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而人类食用了化学药物生产的肉类,对健康是不利的。

美国农业部也曾承认:“美国农业生

产效率很高,但是所付出的巨大代价,是当初没有充分意识到的。美国农业现代化给社会、环境和健康带来的问题,应当予以足够的重视。”

对于美国现代化农业暴露出的种种问题,经过有关方面多年的探索,认为唯一解决问题的对策是,逐渐恢复过去以生态系统渗入农业生产中的方式,也就是逐步推行“低投入可持续农业”(Lowinput

Sustainable

agriculture,简称“Lisa”-“丽莎”)的生产方式。具体内容是:第一,充分将固氮技术和生物防治方法运用到农业生产过程中;第二,减少使用化肥和化学农药;第三,有效地利用植物和动物内部生物学和遗传学的潜力;第四,将种植业和养畜业最优化地结合起来;第五,注意节约和保存土壤、水、能源和生物学资源,等等。

二、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一)综台运用高新技术发展智力农业“丽莎”的生产方式提出后,不但美国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十分重视,拨出专款作为研究和试验费用;并且在国家农业学术馆中,设立“丽莎情报中心”传播研究成果。不少大学和学术研究机构对“丽莎”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试验。人们认识到时代愈进步、科学愈发达,农业生产就愈需要智力来运作。农业未来学家预测,目前太旱、太碱、太瘦、太湿的土地,将来都可以通过特殊先进技术,转变为良田沃野。以色列已经在过去一些无法耕作的土地上,利用滴灌技术栽培柑桔等各种作物,就是明证。

目前我国在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技术路线方面,必须注意到我国农业技术结构的现状和农村经济的条件,技术路线的执行应能促进技术结构的优化。在技术结构上,我们应建立多元复合型的农业技术结构;在技术路线上,应选择以生物技术、有机技术为导向,以工程技术为辅的综合型农业技术路线。在综合发展中突出重点,抓住农业技术创新向高新技术方向发展的突破点,积极稳妥地推进农业技术创新和农业产业化。

(二)大力发展精细农业

采用精细形态生产方式的原因,首先是土地、水、能源等自然资源日益医乏,为了经济地利用各种有限资源,只能采取四大密集:技术密集、劳力密集、资金密集和生态密集的手段。其次,运用精细形态的生产方式,可以在过去不能或很难从事农业生产的土地或空间进行生产。例如,干旱缺水、山地陡坡、盐渍滩涂乃至沼泽荒漠地区,都可以用水栽法转变为生产基地。水栽法不用土地,而是用营养液,在控制环境的条件下进行生产。这样,不但延长了生产季节,也扩大了生产的空间。中东一些炎热、干旱、缺水的地区,过去不能生产新鲜的蔬菜,目前已经用水栽法解决了问题。第三,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如果采用精细形态的农业生产方式,创造出高科技、高收入的农业,就一定会吸引青年扎根农村,使农村成为真正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第四,精细形态的农业,在交通方便、风光秀丽的地区,只要稍加装备、经营,就可以成为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中心。这样,既可增加收入、促进农产品销售,又可以让城市居民领略田园风光;牧歌情调。

(三)信息农业方兴未艾当代世界正在由工业化时期进入信息化时代。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光纤和通信卫星技术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正在席卷全球。同样,现代信息技术也正在向农业领域渗透,形成信息农业。信息农业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农业基础装备信息化、农业技术操作全面自动化、农业经营管理信息网络化。信息农业又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农业信息化,二是农业信息产业化。

所谓农业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一部分。它首先是一种社会经济形态,是农业经济发展到某一特定过程的概念描述。它不仅包括计算机技术,还应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遥感技术等多项技术在农业上普遍而系统应用的过程。农业信息化又是传统农业发展到现代农业进而向信息农业演进的过程,表现为农业工具以手工操作或半机械化操作为基础到以知识技术和信息控制装备为基础的转变过程。

农业信息化有三个明显的特点:(1)农业信息技术在其他技术序列中优先发展;(2)信息资源在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经营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农民更注意用信息指导生产和销售;(3)信息产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并优化农业内部结构。据某些预测标准,当一个国家信息产业在农业中的附加值达到或超过农业总产值的50%时,就认为农业实现了信息化。

所谓农业信息产业化,就是将农业信息的采集、加工、传递、反馈、服务等形成一个一体化的、以信息咨询为主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它是农村社会化服务中新兴的独立的第三产业,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农业信息产业化是发展一优两高农业的需要,是农民进入市场的需要,是推进农村社会化服务的需要,是农业信息部门转变职能、自我发展的需要,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计算机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可以及时准确预报病虫害的发生期和发生量,做到及时防治,既节省农药,又减少粮食损失。计算机在饲料配制、优化施肥、作物产量预报、渔业捕捞以及农业经济结构优化等方面,都能发挥作用。利用遥感技术调查农业资源,预报自然灾害,也有速度快、效率高的特点。准确的气象预报也是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气象卫星起着重要作用。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将计算机软件技术应用到农业领域,将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的影响下,我国从80年代以来,开展了系统工程、数据库与信息系统、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及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技术应用于农业、资源、环境和灾害方面的研究,已取得许多重要成果,有些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农业部1994年开始筹建的“中国农业信息网”现已初具规模,已有1000多个县入网。目前全国大部分省建立了农业信息中心,大多数县配备了微机用于信息管理。全国已建成了一些大型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优化模拟模型、宏观决策支持系统、农业专家系统、计算机生产管理系统。应用遥感技术进行灾害预测预报与农业估产已取得显著效果。如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所研究的“小麦管理计算机专家决策系统”可使小麦增产6%—25%,降低成本4%—8%,增加效益15%—30%;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应用现代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建立的“中国北方草地草畜平衡动态监测系统”,使我国草地的资源管理由过去常规方法上百人10年完成的工作量只需7天即可完成,经3年运行,节约经费1669万元;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所研究的“农业专家系统”能指导农民科学育种、栽培、施肥、防治病虫害、田间管理等,已在二十几个省市推广使用,增产粮食13.5亿公斤,棉花35万担,节肥34万吨。南京经济学院研制的“粮食预警预报系统”可显示我国1959—2020年期间粮食生产、消费的中长期趋势,并可提供对产销缺口进行平衡调整的几种可选方案。

节约农业资源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一,是核心内容。农业资源,例如土壤、气候、植物和水等是广泛分布在地球表面、而且不断地变化的自然资源。要想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就必须掌握它们的分布、性质及其利用的变化,并取得现时性资料,这用常规技术是无法实现的。科学实验已经证明,只有运用包括卫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全球定位技术、空间分析技术、模拟模型技术、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综合的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农业资源信息系统,才有可能及时地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现时性的环境资料,并为领导或经营者提供决策咨询方案,以提高领导农业生产的主动性。据预测,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变量播种机和变量施肥机等,重大农业灾害的程度会得到较大程度的预防和控制,农民在每亩田的农活用工量可望从目前的10个左右降至1—2个,种子和化肥的使用量将减少30%—50%,产量却提高10%—30%,其结果必然是农民在轻松劳作的同时,得到更为丰厚的回报。

(四)生态农业大发展所谓生态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中,以生态科学和原理为指导,利用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保护、培植和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和减少环境污染,形成农林牧副渔良性循环,保持大农业稳定发展。

世界上所有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各种生态环境问题,人口的增加、工农业生产的发展,都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Barbara

Ward(1914—1981)很早以前就认为美国现代化农业的道路是行不通的。他对中国南方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将种植水稻和养畜、养鱼结合,充分利用土地和生物资源,保持良好生态环境的作法十分欣赏,而且提出一个十分有价值的观点:“唯一能够生产足够粮食,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需要的方式,是将所有适合耕作的土地,实行双作和三作。”由此可见,中国长期以来实行的间作、套作、混作、轮作,施用粪肥、厩肥、绿肥,实行生物防治,充分利用土地,精耕细作等似乎落后,但是保证了农业长期持续发展的技术,实际上是先进的生产方式,应该作为今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个主要战略方针。

为了创造一个生态平衡的农业,就必须抛弃原有的以大量消耗石油、化肥、化学农药为代表的农业现代化的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以遗传工程、生物技术为主的高技术方法。当今时代由于分子生物学和细胞遗传工程等学科的飞快发展,在分子水平上探明生物机能已经成为可能。因此,人们对于利用生物遗传工程技术的研究成果解决农业生产领域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寄予很大希望。

遗传工程开始了人类首次涉足动植物机体内部的活动,通过改变基因结构,可以使植物生长得更好、产量更高,并具有内在的抗虫、抗病、抗逆、抗旱和自肥能力;也可以使作物更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在动物方面,运用遗传工程,可以增加产量,提高品质,缩短生长期、妊娠期及增进家畜的各种性能。例如,将美洲驼和骆驼的基因互相移植,使新种具有两者的优点。

遗传工程还可以根据需要,使农牧产品产生某种特殊的品质(风味、色泽、酸甜度、营养价值等等)。科学家已经预见到,将来可以用遗传工程技术育成超级瘦肉型的肉猪、带有鹿肉风味(鹿肉在西方被视为野味之王)的牛肉。

人类目前主要粮食只有6种,科学家预见,到2025年,由于遗传工程的应用,可以增加到37种。这对于

丰富人类食物的来源,解决人口不断增加、耕地日益减少的严峻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五)都市型的工厂化农业日趋成熟自然农业最大的特点是靠天吃饭,其生产的状况受自然因素影响很大。21世纪,由于实现工厂化,通过运用先进科技,农业生产将摆脱或部分摆脱自然条件的制约。所谓工厂化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车间”(塑料薄膜大棚,玻璃温室等)内,借用阳光或人工灯光进行不间断地农业生产。有的人认为,这是根本改变传统农业的重要方向。

用现代科技装备的工厂化农业,集成了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和现代先进农艺等,其间作物的播种、生长、施肥、灌溉、环控等全过程都实现自动化,称得上是一个高水准的“种植工厂”。“种植工厂”可以通过对生物和环境的控制,使农业生产中的多种潜力得到充分发挥。首先,在自然或开放的条件下,水、肥、土、热等很难控制,“种植工厂”则可以充分发挥农业环境的有关潜能。其次,良好的“工厂环境”为生物潜力的发挥创造了条件,使农作物的有机物合成、转化和储存等效率大大提高,形状、味道和颜色良好。此外,“种植工厂”还能够很大程度地发掘作物生产的时空潜力:一方面,作物可种植时间得以延长,复种指数得以提高,部分或完全摆脱季节的限制,一些农作物可做到常年均衡供应;另一方面,对温度、光照、供水和营养的有效控制,使作物平面、垂直的生产空间得以拓展,有的立柱栽培技术可增加数倍产量。

由于未来人们保健意识的加强,对食物品质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未来对食物的要求,首先必须符合“干净”和“营养”的标准。所谓“干净”,是指食物不用化肥、农药生产,不用人工防腐剂、染色剂,不经辐射处理。所谓“营养”,是指食物不但保存了最大营养价值,而且不经过长途运输,必须成熟后采收,保持一流鲜度。为了满足上述一系列的严格要求,农产品就必须当地生产、当地消费。

农产品长途运输不但降低品质,还要大量消耗能源,造成大气乃至海洋的污染。不少农产品长途运输的包装材料,是不能“生物降解”的,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据美国环境保护局资料,从1963年到1971年,美国消费的食物,按重量不过增加2.3%,但是,食物运输过程的大、小包装材料,按重量却增加了33%和39%,这就是增加了长途运输的结果。

目前美国已经出现所谓“社区支持农业”(Community-Supported

Agriculture)这种生产形态,就是企业将生产和消费在地区内结合起来,逐渐实现农产品的地区自给。

工厂化农业一般适于布局在都市的周围,所以也有“都市型农业”之称,因为“智能型农业工厂”不仅包括蔬菜、园艺花卉,还有畜禽、特种水产品生产以及微生物生产。由于都市有发达的信息、交通和完备的基础设备,加之都市庞大的消费需求,未来的智能型农业工厂必将云集在都市周边,成为都市经济的重要支柱。

篇8

农业现代化的本质也就是科学技术化。未来农业将是以现代科技及其应用技术装备起来的崭新产业。农业的发展大体经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化农业三个阶段。原始农业主要靠大自然的恩赐,传统农业以经验为基础,现代化农业则是依靠科学技术。

一、美国农业发展的教训

以世界上农业最发达的美国为例,美国农业具有很高的劳动生产率。但是到20世纪80年代,人们发现以美国为典型的农业发展模式越发显示出其存在的问题及危机。

美国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和工业生产十分相似,即投入一定数量的物质和技术,产出一定数量的农产品。有的美国生态学家认为这种农业生产方式和采矿作业十分相似,即从土地中榨取、剥夺而且带来破坏;以长期和未来的损害换取短期和眼前的利益。建立在农业机械化和农业化学化这两大支柱上的农业现代化,基本上成为工业生产的一个变种,因而发生在工业生产中的污染、损害生态环境的现象,也都在现代化农业中出现;由于农业生产空间广袤,因而造成了更大的危害。其主要问题是:

(一)破坏土壤,加速地力衰竭土壤是有“生命”的物体,如果使用得当,土壤会愈来愈肥沃;反之,会愈来愈衰竭。美国现代化农业大面积的连年单作,大量使用化肥、除草剂,加上长期的机械耕作,造成了严重的土壤流失现象。美国每年流失的土壤,高达31亿吨。美国衣阿华州的土壤原来十分肥沃,经过长期的现代化农业的运作,损失了一半的表土。平均来说,衣阿华州农民每生产一蒲式耳(每蒲式耳为35.238升)的玉米,要流失一蒲式耳的表土,种植大豆损失表土更多。美国中西部一带农田的表土,早年深达6英尺,是世界上罕有的肥沃土壤,目前表土只剩下6寸,其余的,都在冲刷过程中流失。据专家估计,美国由于土壤流失造成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每年超过400亿美元。虽然50多年来,美国一直努力防止土壤冲刷,每年用于这方面的费用高达10亿美元以上,但是,由于现代化农业造成土壤破坏的根源没有消除,因此,一切治标措施都收效不大。

(二)减少了遗传的多样性不论在作物和家畜方面都是如此。美国式的现代化农业往往只使用少数的几个品种,而过去的传统农业则使用众多的本地品种。减少遗传的多样性,对于农业生产是很危险的,因为一旦病虫害爆发,由于品种的单一可能全军覆没。1970年美国玉米叶枯病,使全美15%的玉米产区颗粒无收,就是因为所有种子都是来自一个易感叶枯病的品种。

(三)大量消耗能源,能源利用率低美国现代化农业是典型的“能源集约农业”,美国每人一年中消费的食物,是用1吨汽油生产的,如果全世界各国都采用这种能源集约农业生产方式,那么占全球目前消耗量50%的汽油要用来生产食物,全球的石油储备在15年内就要告罄。

美国现代化农业生产,不但大量消耗不能再生的能源,而且能源的利用率极低。中国、印尼、缅甸等亚洲国家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用0.05—0.1卡的热量,可以生产1卡热量的食物;而美国现代化农业则需0.2—0.5卡的热量,才能生产1卡热量的玉米、大豆、花生等等。美国人吃1罐只有270卡热量的罐头玉米,是用2800卡热量生产的。

(四)大量使用化肥和化学农药,造成环境污染例如,美国衣阿华州大泉盆地(BigSpringBasin)从1958年至1983年这25年中,地下水中的硝酸盐浓度增加了3倍,这是大量施用化肥的结果。美国31个州存在着化肥污染地下水的问题。

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对于农业工人的健康也造成直接的危害。美国农业工人伤亡率仅次于建筑业、采矿业,被列为三大危险行业之一。

(五)美国现代的养畜业,特别是肉牛饲养业,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美国的肉牛饲养主要集中在13个州,有42000处肉牛育肥场;其中200处最大的肉牛育肥场,集中了美国肉牛总数的50%左右。鉴于高度集中饲养,厩肥处理十分困难,造成了很大的空中和地下水的污染。此外,高度集中饲养,用水量也十分集中,造成一些地区采水过量,水源日趋枯竭。美国肉牛育肥场集中的中西部和西部各州,主要依靠横跨8个州、世界上一个最大的地下蓄水层供水,现在其中3个州的地下水已开采了一半,如此长期不断采水,蓄水层早晚有枯竭之虞。美国现代化大规模集中饲养肉牛,不得不用多种化学药物防治疾病和刺激生长。例如,组织代谢类固醇可以使肉牛增生5%一20%,提高饲料利用率5%—12%,增加瘦肉率15%—25%,因此被广泛地采用。美国全国肉牛育肥场中,95%以上使用各种生长激素;1988年,全美的肉牛饲养场用了1500万磅的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而人类食用了化学药物生产的肉类,对健康是不利的。

美国农业部也曾承认:“美国农业生产效率很高,但是所付出的巨大代价,是当初没有充分意识到的。美国农业现代化给社会、环境和健康带来的问题,应当予以足够的重视。”

对于美国现代化农业暴露出的种种问题,经过有关方面多年的探索,认为唯一解决问题的对策是,逐渐恢复过去以生态系统渗入农业生产中的方式,也就是逐步推行“低投入可持续农业”(LowinputSustainableagriculture,简称“Lisa”-“丽莎”)的生产方式。具体内容是:第一,充分将固氮技术和生物防治方法运用到农业生产过程中;第二,减少使用化肥和化学农药;第三,有效地利用植物和动物内部生物学和遗传学的潜力;第四,将种植业和养畜业最优化地结合起来;第五,注意节约和保存土壤、水、能源和生物学资源,等等。

二、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一)综台运用高新技术发展智力农业“丽莎”的生产方式提出后,不但美国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十分重视,拨出专款作为研究和试验费用;并且在国家农业学术馆中,设立“丽莎情报中心”传播研究成果。不少大学和学术研究机构对“丽莎”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试验。人们认识到时代愈进步、科学愈发达,农业生产就愈需要智力来运作。农业未来学家预测,目前太旱、太碱、太瘦、太湿的土地,将来都可以通过特殊先进技术,转变为良田沃野。以色列已经在过去一些无法耕作的土地上,利用滴灌技术栽培柑桔等各种作物,就是明证。

目前我国在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技术路线方面,必须注意到我国农业技术结构的现状和农村经济的条件,技术路线的执行应能促进技术结构的优化。在技术结构上,我们应建立多元复合型的农业技术结构;在技术路线上,应选择以生物技术、有机技术为导向,以工程技术为辅的综合型农业技术路线。在综合发展中突出重点,抓住农业技术创新向高新技术方向发展的突破点,积极稳妥地推进农业技术创新和农业产业化。

(二)大力发展精细农业采用精细形态生产方式的原因,首先是土地、水、能源等自然资源日益医乏,为了经济地利用各种有限资源,只能采取四大密集:技术密集、劳力密集、资金密集和生态密集的手段。其次,运用精细形态的生产方式,可以在过去不能或很难从事农业生产的土地或空间进行生产。例如,干旱缺水、山地陡坡、盐渍滩涂乃至沼泽荒漠地区,都可以用水栽法转变为生产基地。水栽法不用土地,而是用营养液,在控制环境的条件下进行生产。这样,不但延长了生产季节,也扩大了生产的空间。中东一些炎热、干旱、缺水的地区,过去不能生产新鲜的蔬菜,目前已经用水栽法解决了问题。第三,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如果采用精细形态的农业生产方式,创造出高科技、高收入的农业,就一定会吸引青年扎根农村,使农村成为真正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第四,精细形态的农业,在交通方便、风光秀丽的地区,只要稍加装备、经营,就可以成为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中心。这样,既可增加收入、促进农产品销售,又可以让城市居民领略田园风光;牧歌情调。

(三)信息农业方兴未艾当代世界正在由工业化时期进入信息化时代。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光纤和通信卫星技术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正在席卷全球。同样,现代信息技术也正在向农业领域渗透,形成信息农业。信息农业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农业基础装备信息化、农业技术操作全面自动化、农业经营管理信息网络化。信息农业又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农业信息化,二是农业信息产业化。

所谓农业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一部分。它首先是一种社会经济形态,是农业经济发展到某一特定过程的概念描述。它不仅包括计算机技术,还应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遥感技术等多项技术在农业上普遍而系统应用的过程。农业信息化又是传统农业发展到现代农业进而向信息农业演进的过程,表现为农业工具以手工操作或半机械化操作为基础到以知识技术和信息控制装备为基础的转变过程。

农业信息化有三个明显的特点:(1)农业信息技术在其他技术序列中优先发展;(2)信息资源在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经营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农民更注意用信息指导生产和销售;(3)信息产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并优化农业内部结构。据某些预测标准,当一个国家信息产业在农业中的附加值达到或超过农业总产值的50%时,就认为农业实现了信息化。

所谓农业信息产业化,就是将农业信息的采集、加工、传递、反馈、服务等形成一个一体化的、以信息咨询为主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它是农村社会化服务中新兴的独立的第三产业,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农业信息产业化是发展一优两高农业的需要,是农民进入市场的需要,是推进农村社会化服务的需要,是农业信息部门转变职能、自我发展的需要,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计算机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可以及时准确预报病虫害的发生期和发生量,做到及时防治,既节省农药,又减少粮食损失。计算机在饲料配制、优化施肥、作物产量预报、渔业捕捞以及农业经济结构优化等方面,都能发挥作用。利用遥感技术调查农业资源,预报自然灾害,也有速度快、效率高的特点。准确的气象预报也是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气象卫星起着重要作用。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将计算机软件技术应用到农业领域,将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的影响下,我国从80年代以来,开展了系统工程、数据库与信息系统、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及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技术应用于农业、资源、环境和灾害方面的研究,已取得许多重要成果,有些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农业部1994年开始筹建的“中国农业信息网”现已初具规模,已有1000多个县入网。目前全国大部分省建立了农业信息中心,大多数县配备了微机用于信息管理。全国已建成了一些大型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优化模拟模型、宏观决策支持系统、农业专家系统、计算机生产管理系统。应用遥感技术进行灾害预测预报与农业估产已取得显著效果。如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所研究的“小麦管理计算机专家决策系统”可使小麦增产6%—25%,降低成本4%—8%,增加效益15%—30%;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应用现代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建立的“中国北方草地草畜平衡动态监测系统”,使我国草地的资源管理由过去常规方法上百人10年完成的工作量只需7天即可完成,经3年运行,节约经费1669万元;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所研究的“农业专家系统”能指导农民科学育种、栽培、施肥、防治病虫害、田间管理等,已在二十几个省市推广使用,增产粮食13.5亿公斤,棉花35万担,节肥34万吨。南京经济学院研制的“粮食预警预报系统”可显示我国1959—2020年期间粮食生产、消费的中长期趋势,并可提供对产销缺口进行平衡调整的几种可选方案。

节约农业资源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一,是核心内容。农业资源,例如土壤、气候、植物和水等是广泛分布在地球表面、而且不断地变化的自然资源。要想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就必须掌握它们的分布、性质及其利用的变化,并取得现时性资料,这用常规技术是无法实现的。科学实验已经证明,只有运用包括卫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全球定位技术、空间分析技术、模拟模型技术、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综合的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农业资源信息系统,才有可能及时地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现时性的环境资料,并为领导或经营者提供决策咨询方案,以提高领导农业生产的主动性。据预测,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变量播种机和变量施肥机等,重大农业灾害的程度会得到较大程度的预防和控制,农民在每亩田的农活用工量可望从目前的10个左右降至1—2个,种子和化肥的使用量将减少30%—50%,产量却提高10%—30%,其结果必然是农民在轻松劳作的同时,得到更为丰厚的回报。

(四)生态农业大发展所谓生态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中,以生态科学和原理为指导,利用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保护、培植和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和减少环境污染,形成农林牧副渔良性循环,保持大农业稳定发展。

世界上所有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各种生态环境问题,人口的增加、工农业生产的发展,都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BarbaraWard(1914—1981)很早以前就认为美国现代化农业的道路是行不通的。他对中国南方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将种植水稻和养畜、养鱼结合,充分利用土地和生物资源,保持良好生态环境的作法十分欣赏,而且提出一个十分有价值的观点:“唯一能够生产足够粮食,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需要的方式,是将所有适合耕作的土地,实行双作和三作。”由此可见,中国长期以来实行的间作、套作、混作、轮作,施用粪肥、厩肥、绿肥,实行生物防治,充分利用土地,精耕细作等似乎落后,但是保证了农业长期持续发展的技术,实际上是先进的生产方式,应该作为今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个主要战略方针。

为了创造一个生态平衡的农业,就必须抛弃原有的以大量消耗石油、化肥、化学农药为代表的农业现代化的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以遗传工程、生物技术为主的高技术方法。当今时代由于分子生物学和细胞遗传工程等学科的飞快发展,在分子水平上探明生物机能已经成为可能。因此,人们对于利用生物遗传工程技术的研究成果解决农业生产领域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寄予很大希望。

遗传工程开始了人类首次涉足动植物机体内部的活动,通过改变基因结构,可以使植物生长得更好、产量更高,并具有内在的抗虫、抗病、抗逆、抗旱和自肥能力;也可以使作物更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在动物方面,运用遗传工程,可以增加产量,提高品质,缩短生长期、妊娠期及增进家畜的各种性能。例如,将美洲驼和骆驼的基因互相移植,使新种具有两者的优点。

遗传工程还可以根据需要,使农牧产品产生某种特殊的品质(风味、色泽、酸甜度、营养价值等等)。科学家已经预见到,将来可以用遗传工程技术育成超级瘦肉型的肉猪、带有鹿肉风味(鹿肉在西方被视为野味之王)的牛肉。

人类目前主要粮食只有6种,科学家预见,到2025年,由于遗传工程的应用,可以增加到37种。这对于丰富人类食物的来源,解决人口不断增加、耕地日益减少的严峻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五)都市型的工厂化农业日趋成熟自然农业最大的特点是靠天吃饭,其生产的状况受自然因素影响很大。21世纪,由于实现工厂化,通过运用先进科技,农业生产将摆脱或部分摆脱自然条件的制约。所谓工厂化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车间”(塑料薄膜大棚,玻璃温室等)内,借用阳光或人工灯光进行不间断地农业生产。有的人认为,这是根本改变传统农业的重要方向。

用现代科技装备的工厂化农业,集成了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和现代先进农艺等,其间作物的播种、生长、施肥、灌溉、环控等全过程都实现自动化,称得上是一个高水准的“种植工厂”。“种植工厂”可以通过对生物和环境的控制,使农业生产中的多种潜力得到充分发挥。首先,在自然或开放的条件下,水、肥、土、热等很难控制,“种植工厂”则可以充分发挥农业环境的有关潜能。其次,良好的“工厂环境”为生物潜力的发挥创造了条件,使农作物的有机物合成、转化和储存等效率大大提高,形状、味道和颜色良好。此外,“种植工厂”还能够很大程度地发掘作物生产的时空潜力:一方面,作物可种植时间得以延长,复种指数得以提高,部分或完全摆脱季节的限制,一些农作物可做到常年均衡供应;另一方面,对温度、光照、供水和营养的有效控制,使作物平面、垂直的生产空间得以拓展,有的立柱栽培技术可增加数倍产量。

由于未来人们保健意识的加强,对食物品质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未来对食物的要求,首先必须符合“干净”和“营养”的标准。所谓“干净”,是指食物不用化肥、农药生产,不用人工防腐剂、染色剂,不经辐射处理。所谓“营养”,是指食物不但保存了最大营养价值,而且不经过长途运输,必须成熟后采收,保持一流鲜度。为了满足上述一系列的严格要求,农产品就必须当地生产、当地消费。

农产品长途运输不但降低品质,还要大量消耗能源,造成大气乃至海洋的污染。不少农产品长途运输的包装材料,是不能“生物降解”的,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据美国环境保护局资料,从1963年到1971年,美国消费的食物,按重量不过增加2.3%,但是,食物运输过程的大、小包装材料,按重量却增加了33%和39%,这就是增加了长途运输的结果。

目前美国已经出现所谓“社区支持农业”(Community-SupportedAgriculture)这种生产形态,就是企业将生产和消费在地区内结合起来,逐渐实现农产品的地区自给。

工厂化农业一般适于布局在都市的周围,所以也有“都市型农业”之称,因为“智能型农业工厂”不仅包括蔬菜、园艺花卉,还有畜禽、特种水产品生产以及微生物生产。由于都市有发达的信息、交通和完备的基础设备,加之都市庞大的消费需求,未来的智能型农业工厂必将云集在都市周边,成为都市经济的重要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