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11 14:33:0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传统教育的认识,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传统文化 高职大学生 人文素质教育
课 题:2012年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青年专项课题―人文素质课程网络交互式教学模式研究成果,课题编号:ZJC2012015。
90后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相较于80后大学生而言呈现出其特有的精神面貌。一方面,他们是现代技术的掌握者、网络时代的主人,自己的“代言人”;另一方面他们又缺乏一定的自制力,功利思想较为严重。所以,在面临大学生活以及即将步入的社会工作时,他们会出现许多问题。在这样的新形势下,90 后大学生的培养问题成为了当前高校学生教育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从高教界内部讲,新兴的高职院校由于文化积淀和专业教育的原因,在人文素养的培养上无疑是重灾区。因此,当前高职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具备较高人文素质的大学生已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
教育在提供90后生存技能的同时,有责任向90后传达“人”的要义――人格健全、知识渊博、了解文明、珍惜生命。这一切,必须回瞰人类文明的成果,必须回瞰自身民族的积淀。我国历史悠久,传统文化资源非常丰富。通过对传统优秀文化的选目,结合现代学科门类的知识层次,职业院校可以达到人文传统与现代学科的对接、学科知识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人文历史与人文素质的融会,从而全面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传统文化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
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我国人民形成了一些优秀的文化观念和个性品质。细细品评这些文化内蕴,其中的道德观、认识论和科学精神综合了一个人立身处世的道德修养、伦理观念、文化素质、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等。这些文化传统包括我们当前开展素质教育时应该保持和发扬的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以德化人的高尚风范、和谐持中的思想境界。中国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十分重要的内容。但在很长一个时期内,中国传统文化被排除在思想政治教育之外。改革开放拓展了人们的视野,经过反思以后,人们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人文素质教育是指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的品格。它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审美鉴赏素质、开拓创新素质、调适整合素质等。
素质教育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人的人生智慧方面凝练出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取向、人与人关系的定位取舍、人与自我精神境界的深邃追求。它们与时俱进,绵延发展了两千多年,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形成、繁衍、统一和稳定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远播海外,构成东亚文明的内核,成为世界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
二、“中国元素”项目训练教学模式
被大多数中国人认同的、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并体现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的形象、符号或风俗习惯,均可被视为“中国元素”,具体而言,包括由中国人创造、传承、反映的中国人文精神和具有中国特质的文化成果。
“中国元素”项目训练教学模式通过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全方位地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90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使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和迷人魅力通过一个个具体的训练项目和平台生动展现,从而消除了学生对传统文化认识上的情感隔膜,拉近学生与传统文化的心理距离,带给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全新理解和感受。
“中国元素”的项目式教学分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第一课堂主要是学生以项目技能训练为切入点开展学习训练,以训为主,分组实训。教师以项目为载体,讲授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和人格理念,以讲为主,集中讲解。第二课堂包括校园文化平台,如校报、广播、社团、校园网等;师资队伍平台,包括学校领导、专业教师、辅导员;教育基地平台,如拓展训练基地、革命圣地教育基地;湖湘文化平台,如岳麓书院、湖南省博物馆、岳阳楼等。
三、多学科视野下对传统文本的解读
传统文化是指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可归结为以下五个方面:睿智的哲学思想、完善的道德伦理体系、辉煌的文学艺术成就、独特的语言文字形态、浩瀚的文化典籍等。
人文素质教育(博雅教育)的初衷是对大学生进行精英教育,所以要在当前中国的教育资源现状下,尽可能地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初衷,打通学科界限,让大学生更多、更全面地吸取人类文明的精华。比如儒家经典作品《论语》,既可以从伦理学角度进行释读,也可以从哲学角度进行思考,既可以从文学方面入手,又可从社会学方面阐释。文本的多义性必然带来各学科解读的不同旨归,从而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四、人文素质课程网络交互式教学方法
在网络交互式人文素质课程的教学中,通过开展“翻转课堂”来颠覆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是与传统课堂相反的一种教学设计理念。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借助课程视频、教学资料、网络资源在课前完成对课程的自主学习,课堂变成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互动的平台,其中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以及成果的演示等等。
在课程教学的具体实施上,首先教师在课前就针对课程内容进行解构与重构,进而建立丰富的网络资源库,如教案、课件、教学视频以及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教师在录制视频之前应该进行详细的教学设计,针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形式进行讲解。课堂中,知识的传授通过学生课后观看教学视频来完成。同时,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交流工具与同学、教师进行互动沟通,了解彼此的收获与疑问。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答疑。学生梳理所学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放到课堂上进行讨论与解决。学生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以团队形式搜集整理资料制作PPT并上传到网络平台进行分享,并做好上课演示的准备。
关健词:家训 立人 教育
传统家规家训是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形成和繁荣起来的关于治家教子的训诫,是以一定社会时代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内容作为教育内涵的一种家庭教育形式。[1]1传统家训从西周开始,每个朝代都有传承,经过隋唐两宋的发展,到明清日趋完善。在众多家训中,诸如颜之推《颜氏家训》、诸葛亮《诫子书》、《戒外甥书》、朱熹《朱子家训》、《家训》等,都是家训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国古代家训的精髓。宋代学者刘清之还整理了历代家训的精华,编辑出八卷本的《戒子通录》。
在传统家训的教育思想中,道德教育是其根本。从西周的周公诫子,再到汉朝以后的儒家五常,道德教育始终是其不变的主题,家训中的其他内容也是由此引申而来。传统家训的教育内容一般涉及家庭、家政、修身、勉学等方面,但其教育的切入点主要放在品德的教育上,主要是用体现儒家精神的礼法制度、伦理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来规诫家族成员。正义、忠孝、仁爱、修身、齐家、礼让、诚信、廉洁、敦厚、淳朴、守法、奉勤等道德规范在家训中反复出现。这些传统家训所体现的传统道德及思想精华,有超越时代的普适性价值。
在传统家训的研究领域中,相对于家训文的研究,家训诗受到的关注度较少。家训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诗经》,其中的《小雅・小宛》篇,就有兄弟间互相嘱托、告诫的内容:“温温恭人,如集于木,惴惴小心,如临于谷,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东汉刘桢的《赠从弟诗》有“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句,希望从弟志行高尚如松柏。还如梁朝王揖的《在齐答弟寂诗》等,虽然是平辈之间的劝勉,但也体现了家族道德感的承传。唐代是家训诗创作的一个高峰,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李商隐等众多诗人都有家训诗问世,如韩愈《符读书城南》、杜甫《示宗武》、白居易《狂言示诸侄》、韦庄的《勉儿子》、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等。及至宋代,不H迎来了文化上的高度繁荣,也形成了家训诗歌创作的又一高峰。宋代家训诗无论是数量、形式和内容都远胜以往。用诗歌教子成为宋代家庭教育的鲜明特色和显著特点,涌现出了大量的教子诗。如郑侠的《教子孙读书》、张耒的《示秸》、杨万里的《大儿长孺赴零陵簿,示以杂言》、陆游《示儿》、《冬夜都市示子聿》、《送子龙赴吉州掾》、《病中示儿辈》、《示儿敏》,邵雍的《教子吟》、王安石的《赠外孙》、朱熹的《训蒙诗》、汪洙的《神童诗》等。其中三苏父子和陆游等诗人堪称诗歌教子的杰出代表。宋代家训诗的内容和艺术手法多种多样,涉及教子向学勤俭、诗书传家、为官清廉、淡泊名利等,以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学说为创作的基础上,赋予了传统家训诗新的内涵,进一步拓展了家训文学的深度。在教育方法上,较之前代家训诗,更是有了成体系的教育方法。家训诗在宋代家庭教育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内容也折射出士大夫的思想倾向和价值观念,体现出宋代士大夫的立人思想及教育方法。
一.立人思想:从读书修身到治国齐家
宋朝处在科举制度的繁荣阶段,读书向学成为宋代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除了教子读书以求仕而光宗耀祖外,宋人还认识到了读书在人的修身养性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读书可以丰富人的精神生活,作为人应该有高层次的精神追求。这种思想除了受当时朝廷对科举制度的大力提倡和重教兴学的影响之外,还和当时“理学”的产生和发展有关。
宋代士人推崇义理,最有代表性的宣言就是“为往圣继绝学”,就是回归儒家,重振儒学。陆游在《六经示儿子》一诗中认为“六经如日月,万世固长悬”,并且说“我老空追悔,儿无奈壮年”。希望儿子趁着年富力强,好好读“六经”。陆游的另一首家训诗《读书示子y》中,也写到“孤学当世传,岁月不可玩”,就是期望儿子能担负起传承孤学的重任。史浩的《童O须知》诗题序以“以训儿孙,使知事君、事亲、修身、行己之要”数语,点明组诗的创作目的,在其《传道篇》中,明言“大学吾所行,中庸吾所保”。
在这样的目标下,规劝后辈勤奋读书、勤勉向学是宋代家训诗的主题之一。苏轼将书籍视为留给子孙最宝贵的财富:“五车书已留儿读,二顷田应为鹤谋。”(《赠王子直秀才》),“长留五车书,要使九子读。”(《借前韵贺子由生第四孙斗老》),他希望子侄能以父辈为榜样,把家学传统代代相传,“忆昔汝翁如汝长,笔头一落三千字。”(《别子由三首兼别迟》其三),认为子辈如果能承担起秉承家学传统的重任,自己和弟弟苏辙即便退隐也无憾:“两翁归隐非难事,惟要传家好儿子。”(《别子由三首兼别迟》其三)。宋代诗人李刘在其诗《贺舍弟新得子》有“点校六经留汝读,吾家元不蓄金k”,把书籍当作传家的珍宝,希望后代能勤读圣贤书。这一类诗歌,以劝学为本,目的在于督促儿孙后辈继承家业,殷勤事学。孙应时的《和魏公再用韵勉子孙学》诗:“儒家乃何事,驾言圣门归。万古江河流,三春卉木菲。忍将少年意,负此白日晖。拱把得封植,要看四十围。东山公别墅,明湖照檐扉。尘嚣澹一洗,六籍真可依。城南拜新作,妙墨龙蛇飞。著鞭继家声,临岐莫依违。”及《诒侄生日》:“吾惟两犹子,汝复近成童。已枉十年读,何时万卷通。圣贤垂日月,豪杰起云风。灯火清秋夜,宜加百倍功。”更是直言希望子孙后代通过勤学苦读,作圣贤豪杰,振兴儒学。
中国古代社会家族制度至宋生了一次重大转变,就家族本身而言,门阀地位不再成为世袭,这种变化使宋人意识到几乎每个家族都可以通过在某个领域的努力奋斗而成为新的世家大族。宋代不少声名显赫的新兴家族,就是在这种重新建立家族组织的尝试和努力中形成的。但是新兴家族的成员需要依靠努力来保持家族的兴盛不衰。宋人以为,致力于自己的宗族社会,也是对国家做贡献。因为国家秩序就是由单个的宗族组成的。范仲淹晚年在苏州设立义庄,欧阳修编纂族谱,这些都是为了把自己因为科举和做官积累的资本传递给家族后代。重视宗族社会从理论上讲也有意义,是恢复古代礼制的手段。在这种社会现实下,士大夫十分重视后代教育,希冀子孙勤学苦读以传承家业。苏辙勉励侄子说:“文字承家怜汝在,风流似舅慰人心。便将格律传诸弟,王谢诸人无古今。”辛弃疾勉励诸子“秋举无多日。天书已十行。绝编能自苦,下笔定成章。不见三公后,空长七尺强。”更是希冀诸子苦读勤学考取功名。王迈《叔寿侄》一诗:“缠经六日便颁人,还是长庚初度辰。兰砌声名千载旧,竹林风月几时新。诗书本是吾家事,灯火须勤汝辈亲。未金杯为寿祝远,且期及第为亲荣。”更是说出了心中殷切地盼望。
在考取功名振兴家业之外,宋人也不忘在家训中教导子孙要兼顾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故在家训诗中也有对于教导子孙如何为官治国方面的训诲。陆游在长子赴任前夕,谆谆教导他要勤于政事、赏罚分明:“顾於赏罚间,其肯为汝偏。夙夜佐而长,努力忘食眠。”(《送子赴金坛丞》),在《送子龙赴吉州掾》中,告诫将赴官的子龙廉洁自律:“汝为吉州吏,但饮吉州水。一钱亦分明,谁能肆馋毁”。
二.教育方法:从技能总结到言传身教
在宋代文学声名较为显赫的家族,一般都有较高的文学创作成就和相关的文学理论以传授其子弟,并形成家法或家学。这些家训诗不仅仅是为了应对科举,也是提升他们的文化与文学能力的重要凭借。如郑侠的《教子孙读书》一诗,就是用水盂和镜子能照出人的面孔作比喻,告诫子孙要获得知识,必须心境宁静,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刻苦读书。“精神在人身,水镜为拟伦。身定则神疑,明于乌兔轮。是以学者道,要先安其身。坐欲安如山,行若畏动尘。目不妄动视,口不妄谈论。俨然望而畏,曝慢不得亲。淡然虚而一,志虑则不分。眼见口即诵,耳识潜自闻。神焉默省记,如口味甘珍。一遍胜十遍,不令人艰辛。”指出读书的诀窍是:“身定”、“神凝”、“眼见”、“口诵”、“耳听”、“默记”,细致具体地将读书方法传授后人。陆游在《示子通》一诗中,也将自己一生写诗的经验总结传授给儿子:“我初学诗日,但欲工藻绘,中年始少悟,渐若窥宏大。怪奇亦间出,如石漱湍濑。数仞李杜墙,常恨欠领会。元白才倚门,温李真自郐。正令笔扛鼎,亦未造三昧。诗为六艺一,岂用资狡狯?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陆游讲到自己初学诗时,只在辞藻、技巧、形式上下功夫,到了中年才领悟到,诗应该注重内容意境,真正的功夫在诗外。并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再次强调“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明不拘泥于书本,指出实践的重要性。此外《示儿》:“字字讲声形,仍要身践履。”《睡觉闻儿子读书》:“人人本性初何欠,字字微言要力行。”陆游在一系列家训诗强调生活实践对增进学问的重要性。
宋代家训诗中,除了读书方法的总结,也饱含对子孙言传身教的关怀。如陆游的《示元敏》:“学贵身行道,儒学世守经。心心慕绳检,字字讲声形。吾已鬓眉白,汝方衿佩青。良时不可失,苦语直须听。”陆游教导儿子要抓住大好光阴,读书为学要身体力行。其《书戒》:“我幼事父师,熟闻忠厚言,治身接物间,要使如春温。”此诗谆谆告诫子孙为人处世当忠厚诚恳。邵雍《教子吟》:“为人能了自家身,千万人中有一人。虽用知如未知说,在乎行与不行分。该通始谓才中秀,杰出方名席上珍。善恶一何相去远,也由资性也由勤。”强调“知行”在教子成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他反复告诫子弟,要彻底完善自己是很困难的,只有从实践中才能逐渐完善自己,善恶完全决定于后天的行动和实践。在身体力行的教导中,宋人家训诗也体现着对子孙情感的关心。陆游的《东斋杂书》里写到儿子即将远行,自己一早来江边相送,风中思及骨肉亲情,心有所感:“区竽常愿雨,秧菜常愿晴,吾儿行渡江,晨起愁风生。人生各徇私,夫岂造物情。孰能均此意,万里皆春耕?”体现父爱的深沉博大。
宋代家训诗的作者言传身教,在殷切期望中将治学、治家、为官之法叙述详尽,便于子孙学习操作。其丰富的育人思想,体现了我国古代重视家庭教育之有识之士可贵的育人理念。对青年人进行思想教育,塑造完美的人格,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一贯主题;古代家训虽有其时代局限性,但其中代表优秀传统文化的立人思想和教育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注 释
[1]张艳国.中国传统家训的文化功能及其特点[N].光明日报,1994.06.13
我们以孔子和朱子的教育思想为例,找寻中国传统教育中的人文通识因子,从而为我们今天更好地推行人文通识教育提供学理上和方法论方面的借鉴。
一、君子不器、有教无类――孔子的教育理念
孔子是儒家创始人,是人类文明轴心时代的代表性人物,其所开创的儒学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的影响自不待言,就其传播文化的方式而言也是高明到举世罕见的地步。
孔子作为教育家出现在历史舞台上,是春秋时期特殊的政治环境造就的。春秋之前,学在官府,有资格进入学校接受教育的都是贵族子弟。公元前八世纪以后,周朝王室逐渐衰微,诸侯国力量不断增强,国家对学校的控制能力也随之减弱。原来只有贵族们才能享用的典籍逐渐流落到民间,一些通晓诗书的知识阶层开始在社会上活跃起来,这便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士”。这些“士”凭借自己掌握的文化知识,聚众讲学,发表政见,力图为社会改造和发展指明路径,由此产生了许多思想流派,“私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作为“人伦之楷模,万世之师表”,孔子本身有着极高的人文素质,而他对弟子的人文精神的养成和多种才能的修炼也是颇为重视的。孔子的教育思想无比丰富,其中最具有垂范意义的是“有教无类”和“君子不器”的思想。
(一)“有教无类”是就受教育的对象而言的。
孔子之前,接受教育是贵族子弟的特权,“六艺”之类课程的设置是为了让统治阶层提高素质,从而更加具备统治人民的资格。是孔子首次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观念,将受教育的机会推广开来。不论贫穷富贵,只要带来“束”作为见面之礼,表示愿意前来学习者,孔子一概接受。在孔门弟子中,穿着狐裘坐着马车的富家子弟与身居陋巷衣食寒碜的贫士可以同席读书,“闻一以知十”的英才与反应迟钝者可以共同切磋学问,父子兄弟也可以成为同学。不论出身贵贱、天分高低,孔子皆一视同仁,绝不歧视。因此,慕名前来求学者很多,以致形成了“弟子三千”的壮观局面。正是这种“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打破了学在官府的落后局面,为那些出身寒微的贫士提供了进身之阶,为社会提供了更多人才,对于提升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促进社会发展无疑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二)“君子不器”是就受教育者的培养目标而言的。
古代学校的教学内容是有一套完整体系的。以先秦为例,当时贵族子弟学习的科目称为“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教育在夏代已经萌芽,到了西周进一步达到完善。其中“礼”就是各种礼节,即今天所称的“德育”;“乐”指音乐、舞蹈、诗歌等;“射”是射箭技术;“御”是驾驭马车的技术;“书”是书法(书写、识字、文字);“数”指数艺九科,是数学等自然科学。“六艺”教育的特点是文武并重,知能兼求,并按照年龄差异分别施教。“六艺”中礼、乐、射、御称为“大艺”,是贵族从政必须具备的能力,主要在大学阶段得以完成;书与术是“小艺”,是民生日用之所需,是小学阶段的必修课。“六艺”教育几乎囊括了那个时代人类所能具有的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技能,对后世具有深远影响。我们今天学校教育要求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就是对先秦教育思想的一种传承。
二、格物致知、明道济民――朱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之后,中国教育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发展。先秦儒家的教育思想在后来各个历史时期基本上都产生过巨大影响,同时其他学派的思想,如佛学、道学、玄学等也在或多或少影响着教育,使得中国传统教育在“独尊儒术”的基础上也能够兼学别样,推陈出新,从而能够使几千年的文明绵延不绝。但同时,随着专治制度的不断加强和科举制度的强化,“德业”与“举业”的矛盾不断加深,应试教育下实用性、功利性的弊端不断加强。
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系统分为官学和私学两种,其中,官学(尤其是中央官学)在科举考试时显示出的优越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也就成了最容易滋生教育腐败的地方。
有鉴于官学教育的种种痼疾,一些具有儒家正统观念的教育家和要求平等的平民弟子,都迫切希望实行教育改革,革除官学之弊,破除官学一统天下的局面。在时代的催生下,书院教育成为官学之外最受欢迎、影响最大的教育机构。
论文关键词:达斡尔族 文化认同 文化传承 教育策略
达斡尔族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中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大约有人口13.24万(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达斡尔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文化,但随着社会现代化的推进,达斡尔族的优秀文化正在濒临消失,如达斡尔族民族语言、“乌钦”说唱艺术等。达斡尔族有重视教育的传统,历史上曾采取过多种措施加强教育。众多达斡尔族有识之士也做过积极的努力,如郭道甫兴办学校、巴金保资助学生等,都为兴办达斡尔族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自清朝开始,官办达斡尔族学堂开始出现,私塾也较为盛行。由于达斡尔族没有本民族文字,学堂通常教授汉文和满文。通过兴办教育,培养出了很多优秀达斡尔人才,达斡尔族人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不断的提高,有力地促进了达斡尔族的发展。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的达斡尔族文化保存与传承变得举步维艰:与当代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文化被废弃;原属于游牧经济文化类型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渐被现代的生活方式所取代。在服饰上,除重大民族传统节日要着民族服饰外,平时都着汉族服装,像“奇卡米”、“斡洛奇”、“得热特莫勒”这样的靴子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在饮食上,如采摘柳蒿芽、晒干菜等传统习俗被逐渐淡化;在住所上,以往高大的“介”字形泥草房也被砖瓦房或楼房所取代;在体育活动中,曲棍球、摔跤、较劲力、围鹿棋等也已很少有人问津。甚至出现了个别达斡尔族人不认同本民族文化的现象。达斡尔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因此,有必要增强达斡尔族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在达斡尔族聚居地区学校教育中传承达斡尔族优秀传统文化。
一、尊重达斡尔族人民的意愿,实现民族文化的自觉选择
每一种文化都有其产生、发展、繁荣、衰落的过程,这是历史发展的规律。对于文化中的糟粕,理应通过文化的自我选择予以淘汰。但对于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应该想方设法地加以保护和传承。达斡尔族文化在变迁与传承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乐观、坚毅、勇敢的民族性格已成为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社会环境变化中,少数民族文化会出现主动或被动适应。达斡尔族人并未因外界强势文化的影响或为了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而丢弃自己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他们有保护、延续、开发自己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意愿,也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哈拉达斡尔族小学调研时发现,达斡尔族学校的教师普遍重视本民族文化,能够在教学中自觉地传承民族文化。甚至有一位汉族体育教师,也有意识地把达斡尔族人传统的较劲力、摔跤、踢毽子等体育活动融入到体育教学之中。因此,在文化传承中,应该遵从文化自觉选择规律、尊重达斡尔族人民的意愿,保护达斡尔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二、丰富达斡尔族教师、家长、学生的民族文化知识,提升其民族文化认同的主体意识
文化认同是个体对所属群体文化的归属感,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前提。有学者认为,民族认同表示个体对所属民族的归属感,即一个民族中的人们对于自己所属民族的归属意识,也就是明确“我”属于哪个民族。民族文化认同即一个民族中的人们对本民族文化的归属意识。由于民族是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的文化特点、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共同体,共同的文化以及心理素质是民族形成的必备要素。作为民族的成员,即民族文化的主体,承认并且愿意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文化即为民族文化认同。一个民族要想把优秀的文化传承下去,首先得提升民族成员认同民族文化的意识,形成强烈的民族情感。达斡尔族优秀文化得以传承,同样依赖于民族成员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在此基础上才能保持最基本的民族文化元素和发展本民族优秀文化。在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达斡尔族学生和家长能够认同民族文化,但对于有关民族知识的掌握还相对欠缺。在回答“如果能够重新选择,你会选择自己是什么民族,为什么?”时,绝大多数人都选择了达斡尔族。但在回答“为什么”这一问题时,答案却较为模糊,很少有人将其归因于民族文化。在与达斡尔族学生交流时发现,大多数达斡尔族学生仅对本民族文化有一般性的了解,但对民族历史、文学等深层次的文化普遍知之甚少。民族文化知识的缺乏势必制约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教师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先导者,是引导学生学习本民族文化的领路人;而家长则在家庭教育中对文化传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少数民族家庭来说,家庭教育是少数民族学生了解和掌握本民族文化的最基本途径。如果在民族文化传承过程中,教师和家长缺乏民族文化认同的主体意识,学生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就丧失了民族文化知识学习的重要途径,从而会影响其民族文化认同主体意识的形成。因此,要充分发挥教师和家长的作用,并积极利用各种手段,宣传和学习达斡尔族民族文化知识,如在达斡尔族聚居区,以村屯、社区为单位开展绘画、摄影、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宣传达斡尔族文化,培养达斡尔族人热爱本民族文化的情感。
三、挖掘达斡尔族文化的深刻内涵,并将其纳入学校教育体系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民族文化变异或消失的速度也在加快,不少少数民族出现了文化认同危机。为增强年轻一代达斡尔族人对本族文化的认同感,应该深入地挖掘达斡尔族文化的深刻内涵。在与达斡尔族学生的交谈中发现,有些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比较浅显,认为达斡尔族文化也只不过就是柳蒿芽、“瓦特”、“斡洛奇”、晒干菜等习俗和围鹿棋、曲棍球、摔跤等体育活动。他们对于达斡尔族的历史、文学、宗教、道德等内容普遍不甚了解,表现出深层次的达斡尔族文化的缺失。运用文化的物质、制度和精神三层面的分类法研究达斡尔族文化时发现,学生普遍对物质层面的达斡尔族文化比较了解,对制度和精神层面的文化认识比较欠缺。所以,对达斡尔族的民族组织形式、社会秩序、伦理道德、法律制度及民族情感、民族精神等内容还需要深入地学习和了解。目前学校教育中采用的国家统编教材,仅有几个较大的少数民族文化在教材中有所体现,对于像达斡尔族这样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还兼顾不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如何在达斡尔族聚居地区的学校教育中更好地融入达斡尔族文化教育。民族学校有义务在学校教育中纳入民族文化因子,在学校管理、课程设置、教学实施、教育评价等方面渗透民族风俗及民族精神,使得民族文化在达斡尔族学校教育中占有一定的位置,以利于民族文化的顺利传承。
四、改革传统课程,建立完善的达斡尔族文化课程体系
教育是文化传承最主要的途径,课程是文化传承最重要的载体。建设好民族文化课程可以更有效地促进民族文化认同和民族文化传承。对传统课程进行改革,并不是将传统课程颠覆,而是在传统课程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扩展和补充。即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方式、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进行改革,融入民族文化成分。在以往的课程建设中,民族文化的因素往往被忽视。而达斡尔族作为一个有语言无文字的人口较少少数民族,其文化在学校课程中一直处于“失语”状态。达斡尔族文化要在学校课程中得以体现,并使之更好地得以传承,需要在课程目标中提出民族文化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在课程内容中纳入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在内的全部达斡尔族文化;在课程方式上做到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相结合,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设以民族文化为主的校本课程;在课程实施上应保证民族文化课程的必要学时,使民族文化的传承不流于形式;在课程评价中要建立凸显达斡尔族文化特色的课程评价体系,要做到多种评价方法相结合;在课程选择、实施和管理中,要采取有力措施,形成长效机制,确保达斡尔族聚居地区民族学校能更好地传承达斡尔族文化。
五、实施民族语言教学,提升达斡尔语“听”“说”能力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进行交流沟通的主要工具,也是族群凝聚力的具体体现。教育是语言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历史上,由于没有本民族的文字,达斡尔族人用达斡尔语说,用满文或蒙古文书写。虽然从来没有间断过创制本民族文字的努力,但至今尚未如愿。调查中发现,家有老人的达斡尔族家庭,成员基本都会说达斡尔语,而年轻的达斡尔族家庭会说达斡尔语的则较少。说明语言环境直接制约着语言的学习。若不通过教育加以及时保护,仅凭借口耳相传来延续的达斡尔族语很容易消亡。在达斡尔族学校的调研中发现,绝大多数达斡尔族教师都会说达斡尔语,有的学校还设有专门教授达斡尔语课的教师,并开设达斡尔语课。在教学过程中,因为各年级学生掌握程度不同,需要教师制订多个教学方案。而在实际教学指导中,还存在低年级学生学习能力不足、同一班级学生的语言水平不尽相同等问题,给民族语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困难。针对以上问题,民族学校的管理者应该对达斡尔语言课予以充分的重视,保证其授课时数;要加强达斡尔语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充实有经验的民族语教师;要积极编制适合不同程度学生的达斡尔语教材;要探讨有效的达斡尔语教学方式和方法。
六、创设达斡尔族学校校园文化,营造民族文化环境
关键词:人类学;双语教学;地方性教材;阿依特斯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6-0114-03
社会各界的研究学者对于人类教育的问题有过数篇研究文章,包括正式教育(学校、机构类教育)和非正式教育(家庭教育、生活中所得到的教育等);双语教育、多语教育以及母语等方面的语言类教育、幼儿教育、小学、中学、大学教育。在这些教育类型中教育学家、人类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都有所研究,但是目前为止在中国大学教育中存在课程设置不当、在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模式存在问题(汉语和母语的学习不恰当)、专业设置不符合社会的需求、学生难就业等问题,学界还在进行深入的研究工作。以下笔者通过新疆地区的小学、中学以及大学教育中双语教学的情况作为背景,简要探讨大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类学对教育的研究
人类学对教育的关注是由非正式教育(家庭教育)入手的,即婴儿成长过程中教育信息的获得为切入点,探析人类通过平常生活习俗中得到教育的重要性。比如玛格瑞德・米德的《萨摩亚人的成年》(1928年),米德在本书的最后两章,在重新系统地叙述萨摩亚养育儿童的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与美国儿童的教育实践联系起来并作了对比剖析。她在书中这样描述萨摩亚姑娘的青春期:“萨摩亚姑娘的青春期与生命中的其他任何时期别无二异,甚至会因为可以自由地谈情说爱而显得更加美好……那种在别处会出现的青春期的不安和压力在这里消失了……萨摩亚社会的轻松愉快的生活态度使青春期变得容易度过。……这正是由萨摩亚社会的文化背景所决定的。”①人类学对教育通过不同的角度进行过研究,因此后来人类学领域发展出了一门教育人类学的分支学科,专门研究人类获得教育信息的途径、方式、模式等一系列问题。
“教育人类学主要涉及对正式和非正式的教育进行研究。教育人类学在1970年以前的历史主要是社会性的而非学术性的。其历史的第一阶段始于1900年,止于1960年;第二阶段从1960年起持续至大约1970年。在第一阶段中,人类学家驳拆了关于美国公立学校中移民、少数民族和低收入层次儿童以及殖民地属地中原住民儿童学习症结的“错误理论”。他们对这些儿童在学校中遇到的困难提出了一些不同的解释,对学校的问题提供了一些选择性的解决方案,并开展了研究工作,以为更好地解决学校问题提供知识扶持。第二阶段所做的主要大事为,人类学家开始鼓励在大学前的教育层次教授他们的学科。美国人类学协会成立了一个课程研究委员会负责开发和散播合适的课程材料。人类学家准备了一份教育参考书目,组织了多场研讨会,并就具体的教育问题撰写了论文。将人类学家引进教育的另一个原因是为纠正文化概念被误用的需要,教育研究人员和干预主义者针对低收入阶层和少数民族儿童提出的“文化匮乏”论。“文化匮乏”论意指这些儿童不具有他们来自主流白人中产阶级的同龄人中所常见的一些“特质”。人类学家反对这种对文化的特质定义,支持少数民族群体关于他们的儿童在学校遇到困难的原因是基于他们的“文化中断”的说法,并在不同少数民族群体和学校展开民族志研究以展示和寻求解救这种文化中断。……1970年由关注教育问题的人类学家和对应用人类学概念解决教育问题感兴趣的非人类学家共同成立了人类学与教育理事会。该理事会下设12个委员会,对学科与文化研究、认知与语言学研究、人类学教学、少数民族事务以及教师备课等兴趣领域开展研究。从此,教育人类学作为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分支学科得于发展。”②
人类学的教育研究就是这样在西方国家兴起的,从1970年开始美国黑人孩子在官方学校(正规学校)所遇到的问题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注意,教育研究者和教育委员会的人员站在体质特征上认为黑人孩子(或少数民族和收入低下的家庭孩子)在学校跟不上所设课程的原因在于他们的身体在进化过程中存在缺陷,由于他们的文化低下、脑部不发达所致,用一种文化偏见和人种歧视的眼光去看他们,而人类学家认为这种差异不在于体质上的不同,而是在于文化差异导致的,文化差异不应该用文化高低来看待,而是每个人群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的不同导致他们的文化和西方文化中的“文化中断”现象,所以人类学家提倡在这些少数民族和低收入的地区去了解情况,进行民族志的调研,要找出文化差异存在的根源,从而解决他们在学校所遇到的问题等。那么,中国也是多民族的国家,内地(沿海地区)和边疆在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而且各民族具有各自特色的文化因素和传统非正式教育系统,因此,在中国统一的课程设置和教学体系的学校教育中也存在着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对学习乏味、在巨大的压力中学习、应付考试、理论学习跟实际应用联系不上等种种问题,这些问题在新疆地区大学、中学甚至在小学也存在着。下面笔者举例新疆教育中的问题和双语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作一番探讨。
二、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教育中存在的有些问题跟基础教育有一定的关系,大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甚至可以与基础教育相关。中国人口众多,各个地区都面临着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后就选择了报考硕士研究生,导致研究生也难就业的问题。这些光追究学历不考虑质量的教育体系为什么会蔓延?是学校教育,即教育体制所导致的。我认为中国的孩子负担最重,他们一生下来会走路以后就承担了国家未来发展的艰难任务。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是不是忘记或忽略了非正式教育的环节呢?按照生物进化论的观点,劳动是创造人类的重要环节。那么现在的孩子们学会了生存的基本技能了吗?就像现代人对电脑或网络依赖性越来越强一样,他们对正式教育的依赖性也越来越高,没有自己的设想、爱好,没有独立思考的空间,没有创造力等。我们的教育似乎在在制造一些机械性的机器,总想把孩子培养得十全十美,让孩子什么都要学,课外学习音乐(钢琴、小提琴等等)、美术、外语、数学等,当然以上课程对于孩子的思维发育有好处的,但是强迫的学习会使孩子对这种正式教育产生怀疑,失去积极性。有些孩子怕长辈,只能应付性地学习,这样对孩子的成长会起反面影响。“家有小儿,一天,忽地问道:‘爸,我明天可以不上学吗?’父亲一时没有反应过来,随口应了一声:‘嗯!’却突然听见了欢呼声:‘哦!明天不上学了!’父亲这才想起,明天即非周末,也非公休日,怎么就可以不上学呢?于是狠狠地说:‘不行,明天得去上学!否则周末不带你去玩儿。’在今天的中国,我们有理由想象,这样的状况绝不仅仅只发生在一个家庭……”③越来越多的都市孩子面临如此的困惑,而想上学而没有条件上不了学的偏远的牧区、农区孩子也很多,这种问题教育学和人类学等学科也在研究并寻找解决的方法。现代人对于工具的依赖远远超出了原始人使用工具的情况,虽然原始人所创造的工具很粗燥,但那是他们在艰难的自然环境中的斗争中所制造的,是普通生活中发现的。因此,培养孩子也要考虑地方特色和非学校教育中所学到的内容。
(一)教材和教师梯队缺乏,是影响双语教学顺利进行的根源
边疆民族具有独特的生活方式,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不相同,因此具有地方性知识的文化传承和非正式教育的家庭教育以及社会化教育并存的特点。所以全国统一进行的双语教育教学模式很难适应各地区的教育实际。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学校教育时统一的教材(统一编的小学、中学汉文教材)不能普遍使用的原因就是统一的语言――汉语。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们也非常渴望学会一口流利的汉语,但是没有很好的教学条件和教学设施,甚至缺乏优秀的汉语教师,而且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新疆,辽阔的土地上分散地居住着众多民族)学校设立在偏远的牧区或山区,教学环境很差,教师的待遇也不高,因此很少有教师愿意在那里教学。
个案:“为了传承哈萨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阿依特斯”文化的传承和培养接班人,我们从2011年开始编纂阿勒泰地区青河县中小学通用的课外教材《哈萨克族阿依特斯文化教材》(1)(2)(3),目前已经在青河县各中小学开始试用,如果自治区政府和教育厅同意使用,我们想在新疆阿勒泰地区等哈萨克族聚集区普及使用,这在哈萨克族社会转型期的关键时期对哈萨克族宝贵的文化遗产起到保存和传承作用。”④
以上个案我们不难看出,这种地方性教材(尤其是文化类的教材)会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保存和传承少数民族优良口头传统文化。
(二)民汉合校和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富裕人民和解决这些地区孩子们的教育问题政府推出一系列政策,包括牧民定居、奔小康、建设食宿学校(在牧区)、民汉合校(最近几年全疆市、县、乡学校都实现了合校)、进行双语教学工程等,其中我认为存在问题最多的应该是民汉合校和双语教育工程的实施。民汉合校指同一个市、县、乡的民族学校和汉族学校一体化,并统一管理,统一授课。在这种一体化过程中明显发现汉族学生和民族学生的差别,文化、习俗、教育等方面的差异。民汉合校的初衷是好的,是想提高民汉学生交流学习、提高团结、共同学习,但是交流肯定带来一些冲突,尤其是文化上的冲突,这种冲突不是明显的、容易发现的身体间的冲突,而是在思维方式、文化差异、习俗方面的冲突。民汉合校后为了加快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教学,在小学、中学理科类课程都用汉语授课。这种教学方式,第一,对授课的民族教师带来压力,以前一脉相传的用自己的母语进行教学的老师,一夜间要求汉语授课,使这些教师很难接受。第二,对于刚在小学和中学开始学汉语的少数民族学生来说,以他们的汉语水平接受这种教育会很吃力。一门学科最关键的部分应该是专业词汇,小学、中学物理、数学、化学等课程都有自己的很多专业词汇,这些孩子所学的只是初级汉语,只掌握了日常使用汉语,专业汉语学习还很差。这种情况下有些孩子会受到歧视,对学习不感兴趣,越往后越没有学习的兴趣,严重时会导致退学、逃学等现象。
也有部分都市孩子适应很快,容易适应这种学习氛围,但是这些占少数。我们分析问题时不要用少数的成功案例来分析民汉合校、双语教育中的问题,其实在这些教育模式中仍有很多问题。这些学生考入大学后,在大学基本上都用汉语授课,由于基础很薄弱,在大学的专业学习和汉语学习中都遇到很大困难。甚至有些少数民族大学生利用他(她)们业余的时间学习外语(英语、外语、日语等),而不愿意学汉语,问题的根源出在基础教育层面上,使他们对汉语学习失去了兴趣。这些问题一方面说明中小学以及大学教育教学中没有地区特色,教材中缺乏地方性的文化内容,另一方面在大学教育教学中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很差,缺乏书本知识和实际实践联系能力,缺乏创业意识的培养。
三、解决的措施
首先解决的问题就是在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就是民汉合校后,双语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的改革,其次是中小学教材和相关课程设置中的问题。
双语教学是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教学的核心,也是提高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由于在小学、中学里教学方式的不妥当,导致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受挫。由于突然实行民汉合校、汉语授课措施,给没有心理准备的教师和学生带来很大的压力。应该实行教育改革之前对少数民族教师进行培训,在专业和汉语授课方面能够全面发展。
在小学(民族班)课程里设立一门专业汉语学科,包括小学数学、物理、化学的专业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维吾尔语、哈萨克语等)词汇相对应的内容。而初中和高中也同样设立这样的专业汉语课程并编出教材,同时从小学开始教授初级、中级、高级汉语课程。这样学生进入到大学对于汉语授课的环境并不陌生,容易适应这种教学环境。
大学教育教学中,设立专业时要考虑社会的需求,并且设置一些地区特色的课程让更多的人了解该地区,如全校设立民俗、民族文化等公共课,以便更多的人了解新特的民族风情,设立旅游专业时也要考虑民族文化、民族民俗、人类学的有关知识跟旅游资格证等挂钩,让民族文化以正宗的方式介绍给旅客。
在大学教学中尽量塑造条件让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提高,改变教学观念,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学生也应该在大学能接受到创业、企业操纵等工作的运行过程和创建过程,从而及时适应社会,转变观念,把知识转变为职业能力,减轻社会就业压力。
四、总结
总的来说,基础教育直接影响大学教育质量,是学生适应社会和生存的关键阶段。双语教学是少数民族地区必须狠抓落实的一项教育改革,但是不要把双语教学搞成汉语教育,忽视民族文化、语言的传承。只要在中小学教学中合理科学地进行双语教学,进入大学阶段学生才会很好地适应,实现双语教学的目标,也对少数民族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起到巨大的作用,从而对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保护传统文化,维护边疆稳定,社会的和谐发展起到巨大作用。
注释:
①玛格瑞德・米德,《萨摩亚人的成年――为西方文化所作的原始人类的青年心理研究》,周晓红、李姚军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
②庄孔韶主编,《人类学经典导读》,431~432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
③邱泽奇著,《社会学是什么》,101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
④该个案于2013年7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青河县某中学副校长访谈所得。
参考文献:
[1]庄孔韶.人类学经典导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袁同凯.教育人类学简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3.
[3]王铭铭.20世纪西方人类学主要著作指南[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
[4]安东尼・吉登斯,著.社会学(第4版)[M].赵旭东,齐心,王兵,马戎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英]奈杰尔・拉波特乔安娜・奥弗林.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关键词:中国传统音乐;音乐育人;高校素质教育;德育功能
音乐是抽象的艺术形式,也是高雅的艺术行为。能够给人一种美的力量,是人类精神的财富和文明的标志。音乐的类型多样,人们对不同类型的音乐,感触也呈现出不同感知。优美的音乐能给人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让人感受到正能量地传递。在现今的大学音乐教育中,资源分布不均、课程被其他专业课替代、授课结构单一等问题依然很普遍。音乐教育作为大学素质教育的一种手段,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其内在的“育人”功能也随着音乐教育的深化而逐渐的突显出价值。针对大学生的音乐教育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思想道德的方面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本文就高校音乐素质教育“德育”功能进行研究,结合教学实践,论证大学生德育的渗透。文笔稚嫩,见解肤浅,请各位老师多多指正。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国家音乐艺术教育的水平是这个国家人文发展水平的主要代表之一,伴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音乐艺术的追求也逐渐地增大了需求与高度。中国传统音乐在近些年被逐渐重视起来,在一些古老传统的音乐文化被重新讲解重新诠释的时候,中华民族整体的音乐素质,尤其是大学生的音乐素质也随之被重视起来。用中国传统音乐教学,能让学生理解什么是美以及如何通过自身努力来创造美。以中国传统音乐为媒介,可以在培养大学生的高尚情操的同时使中国传统音乐得到更好的传承。
(二)研究的现实意义
音乐教育对大学生的成才教育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将国乐中蕴含的中国文化融入音乐情感体验之中,让大学生学习一些基本的乐理知识以及一些正确的音乐方法,有利于大学生群体在思想意识方面的进步。雷华在《求真尚美明德教化———对高等院校普及高雅音乐的思考》1一文中曾经说到:“高雅音乐与通俗音乐是两种并存的艺术形态,两者都体现出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只是由于创作者和欣赏群体的不同,才有了满足不同需要的不同的形式。通过‘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可以塑造人格美、才能美和行为美,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两种艺术形态相互借鉴与渗透,它们并非相互对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取长补短,并在不同历史阶段甚至可以进行有条件的转换。”
二、中国传统音乐育人的内涵与特点
(一)中国传统音乐育人的内涵
中华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源远流长,音乐艺术品种非常丰富。这是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音乐善于抒发人的情绪,表达人的思想,与人的生存与成长紧密相连。音乐是声音符号,它是一门通过听觉来影响大脑神经的艺术。节奏和旋律是音乐中基本的两个要素,中国传统音乐分为声乐、器乐两个大部门。爱乐是人的天性,也是人类的共性。音乐实际上是带有个人特色的,每一曲音乐的创作都体现着作者当时的心情以及思考,更体现着当时年代的背景。中国传统音乐中就蕴含着中国人几千年来的优秀品格,这些传统音乐中带着时代的印记,也带着中国人的优秀血脉。正如开篇所说,音乐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意识,从而影响人格,从发觉大学生兴趣和潜力开始,在不断地日积月累的影响下,讲中国传统音乐中蕴含的优秀内涵提升为一种心理品质。这种品质在形成之后具有稳定而持久的特点,像毅力、耐心等影响人的一生。对于大学生的音乐教育除了以培养一些优秀的人格从而激励大学生学习为目的之外,更是以其本身作为大学生反映情感以及价值观的一个途径为目的,通过释放情感,达到更好的“育人效果”。用有组织的乐音构成特定的精神内涵,从而反映现实生活,同时表达人的思想感情的音响结构形式。
(二)中国传统音乐育人的特点及影响
中国传统音乐蕴含着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感染力极强,在音乐育人过程中运用传统音乐一是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课上学习效率。当代大学生对传统音乐的接触远不及西方流行音乐,而大多数大学生在有机会接触中国传统音乐后,大多都是新奇且崇敬的,所以使得中国传统音乐在育人教学中有一定的优势。二是可以潜移默化的将中华文化融入到学生的人格中。音乐本身就是一种感染力极强的语言方式,长时间接触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的音乐,意识中会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的认识,再加以老师在音乐内涵上的讲解及引导,学生很容易就成为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意识人格的人。
三、高校中国传统音乐育人的实施
(一)中国传统音乐相关的欣赏课、讲座的开设
学习音乐的重要方式是欣赏与品鉴,是大学生接触音乐的最直接的途径。从欣赏、品鉴中国传统音乐上讲,大学生是可以并且应该养成欣赏音乐的习惯的。除了一些优秀的中国传统音乐以外,也是不能摒弃西方流行音乐,在现代生活中将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流行音乐共同品鉴能得到更加深刻地认识。在欣赏中国传统音乐的过程中,不仅要感受成品音乐的美感,更要挖掘其创作时运用的音乐手段及使用乐器。培养学生养成感受与鉴赏音乐的习惯以及在欣赏音乐中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使用创造性思维的习惯,使大学生们在欣赏中国传统音乐美感的基础上,讲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和相当水准的评析能力带入其中,通过对音乐的分析完成对自我人格的分析,从中得到德育上的进步。在中国传统音乐育人这一点上,除了注重当今大学生对与中国传统音乐的感受、鉴赏,将一般的感性理解提升为一些结构性理解之外,最需要注重的就是最后能否达到将这些感知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在感受、鉴赏中国传统音乐的过程中,不断地在潜移默化中积累不同情感层度上的音乐旋律或节奏,而在生活中遇到相似感情时,通过随意性的创作或是潜意识中的模仿将情感通过音乐表达出来,从而使得大学生可以达到自己为自己塑造音乐人格的程度,这才是音乐育人的真正目的。欣赏中国传统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育人”的基础,所以对于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播和普及是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大学是一个人三观逐渐成熟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大学生有着强大的求知欲,并且在这个阶段大学生的人格有非常强的可塑性。作为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者,在这个阶段中应该有意识地给大学生们创造更多的接触优秀中国传统音乐作品的机会,给他们一些中国传统音乐相关的展示舞台,这对塑造他们的高雅的情操、优良的性格人格以及健康的审美观会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而中国传统音乐往往都是流传下来的优秀音乐作品,这对于大学生来说是必须的更是急需的,所以开设音乐鉴赏课在大学生中的实践是非常及时且有效的。
(二)中国传统音乐相关的名家或文艺团队的讲座以及演出
德育教育工作者可以定期且长期地邀请中国传统音乐相关的名家到校进行讲座,或是邀请优秀的中国传统音乐的演出团队到校进行演出。首先,名家们对于音乐有着非常深刻的理解,专业的文艺团队对于中国传统音乐的表现更具有感染力。在大学生德育思想形成的过程中,如果定期接受名家对于中国传统音乐的讲解,不断地接受专业团队演绎的中国传统音乐的熏陶,那么学生有很大的几率可以学会通过音乐来排解、释放情绪。比如通过听一曲二胡名曲《赛马》摒除自身不求进取的想法,像奔驰的马儿一样鼓励自己上进,或者是通过听一曲琵琶名曲《春雨》平复自己心中的燥乱或是不安稳的心态,使得自己用一颗平常心去面对生活以及学习。这些都可以使得大学生学会用音乐表达自己甚至改变自己。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就是一项很有成效的中国传统音乐育人的实践。天津师范大学的双周音乐会更是极大地响应了这一活动号召。它通过每两周一次的专业团队到校演出或是由校内各学院组织学生参加的专业比赛,给学生们接受中国传统音乐熏陶的机会,给他们展示自己的舞台,从而培养了学生们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心态,同时也使他们的德育品格得到了提升。
(三)中传统音乐相关社团的组建
组建民乐团等蕴含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社团,并且给予校方支持,给这些社团一些参与学校音乐活动展示的机会,给他们提供一个战士的平台。以民乐团为例,可以在纳新时让有演奏基础的学生加入进来,通过平时的定时排练以及演出机会,锻炼社团成员的舞台表现力以及正确情绪的表达。在提高演奏技巧的同时着重强调情感的表达,促进社团往更专业的水平发展。根据学校活动的情况、其他艺术类社团的合作情况以及大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形式的接收情况,可以将一些中国传统声乐歌曲、中国传统舞蹈与中国传统民乐相结合。这样的“育人”方式既发挥了社团成员们的特长,又使得中国传统音乐更能让大学生接受。培养一系列中国传统音乐相关的较高水平社团在校内不定时进行演出,也可以提高中国传统音乐在大学生中的群众性。高等院校的音乐教育除了传统的音乐知识的讲座、学习等,也应该调查并采用大学生普遍接受地方式进行传播以及普及。上文中提到,在一些情感充沛的时候,大学生往往会随意的、无意识地通过模仿或是创造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冲动,而大学生的这种音乐冲动应该得到表现。中国传统音乐育人教育就是需要大学生的无意识的创造性思维,需要大学生学会用音乐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音乐育人就是要把学生这些点点滴滴的音乐思维及表达汇集成音乐的海洋。如果大学皎月工作者可以在社团建设中引导社团成员通过改编一些名家作品,将属于大学生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加入到中国传统音乐作品中,使得中国传统音乐作品成为表达大学生这一阶段的情感的作品,并且可以在大学社团中以音频或视频的方式传递下去,经过每一届大学生的改进,为每一届的大学生展示带有大学生特色的传统作品,这才是将中国传统音乐“育人”的研究真正做到了实处。
(四)群众性中国传统音乐相关活动的开展
构筑文化平,建立一些中国传统音乐学习相关的基础性设施。在校园广播或一些群众性较强的平台上加大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播;丰富节庆文化,以传统节日和重大节会活动为契机,加大中国传统音乐作品所占节目的比率,将其通过与现代的灯光视频等高科技业务相结合的方式展现给大学生。举办音乐厅文化,以音乐厅为载体,积极邀请优秀的文艺团队到校进行演出,在通过微信平台推送以及在校园内张贴海报等形式大力宣传并采取抢票形式观看演出的情况下调动大学生群体的积极性。建立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展览室,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常年向校内学生免费开放。中国传统音乐中最多地涉及合奏、音乐感觉这些在音乐育人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因此中国传统音乐育人教育应增加其群众性,面向全校同学开展义务的相关音乐理论教授课堂或举办露天式的开放式尝试舞台都是德育教育实践中大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方式。
四、结语
总而言之,中国传统音乐育人教育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的实践是有必要的、急需的且有效的。中国传统音乐育人是一种有效的方式,能通过音乐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释放自身的不良情绪,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品格。通过中国传统音乐“育人”,除了能加强当代的大学生群体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悟意外,因为能激励当代大学生群体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对社会有贡献的新鲜力量。所以这不仅仅是大学生自身需要的,也是我们是社会,我们是中国传统文化所需要的。我国的大学传统音乐教育模式及其成果不仅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更决定着大学生成材后对于社会的影响。传统音乐的影响形式有间接性和隐蔽性,它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一点点影响着大学生的意识,进而影响其人格的形成,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在大学生音乐育人的教育工作中,中国传统音乐相较之下更高效、更有特色、更有针对性地影响着中国大学生们。所以教育工作者们在高校的中国传统音乐“育人”德育教育工作上,更应该努力钻研,不断找寻更适合大学生、更适应时代新发展的教育方式。将传统与现代结合,在优秀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基础上将优秀作品的作用发挥到极致。通过不断地实践与改进,将大学生群体引入正确的思想价值观中,使大学阶段德育教育地位越来越突出,从而使得大学生得到更好的培养,在今后的每一个时代新发展中发挥其通过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接受的优秀熏陶及培养,成为真正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作者:毛琳女 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雷华.求真尚美明德教化———对高等院校普及高雅音乐的思考[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9,(03).
[2]傅仲斌.普通高校音乐自主学习教学基本模式的实践[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9,(04).
[3]王耀华,杜亚雄.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福建教育山版社,2004.
[4]李文娟.论普通高校公共音乐的审美教育———让学生从音乐欣赏的过程中体验音乐情感[J].大众文艺(理论),2009,(22).
[5]张桂玲.浅谈音乐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2009,(01).
[6]王巧.音乐欣赏及其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09).
[7]伍雍谊.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关键词] 交际法;传统教学法;大学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 H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7-175-2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在外语教学方面所做的引进工作成绩很大,由国外引进的各种教学理论、方法使我国外语教学界打破了传统的僵局,出现了生机勃勃的景象。但由于盲目地追随国外所采用的一些方法,不顾国情及中国学生学习外语的环境与特点,有些方法的实施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
一、传统的朗诵法是我国学生语言输人的重要环节
曹怡鲁(1999:16)在“外语教学应借鉴中国传统语言教学经验”一文中,借鉴中国悠久的语文教学史结合语言的共性,认为学习外语要博闻强记。我国学生学完中学英语后,词汇量约为1800个。词汇量的缺乏,使得博闻并不可取,就象我们不能要求小学二、三年级的学生通过读《红楼梦》、《三国演义》等来提高汉语水平,那么通过朗诵强记就成了语言输入的重要环节。Moskowitz(1993)认为,一个听不到语言的孩子也就学不会语言。在我国的语言环境下,英语基本上仅限课堂使用,课外很少有“听”的机会,“朗诵”就成了“听”的重要来源。言语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1)无声阶段(silent stage):接受信息;2)准备阶段(preparatory stage):声音练习、模仿,即朗读、背诵;3)独白阶段(monologic stage):独自一个人的言语活动;4)交际阶段(communicative stage):双向传递信息(杜辉关泓涤2001)。分析言语的发展过程,笔者发现加大朗读与背诵量是提高学生交际能力的关键。最初,人们的朗读和背诵可能将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语音、语调和语速上,但随着量的不断增加,其内容就会逐渐自然地融会到人们的交际之中,提高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大学英语精读,每单元都有朗读与背诵练习,表明了该教材对训练学生朗诵能力的重视。事实上,许多学生也认为朗诵很重要,他们交际中的许多句子往往就是对背诵内容进行加工创新的结果。
二、传统的朗诵法有助于提高听力水平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加入WTO,社会对人才的英语听力理解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在CET4、CE。F6语言测试中,听力理解是测试的一个重要部分,占总分的20%,从2002年起,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增加了听力理解。在人们进行口头交际的时候,听力理解能力很重要,如果听不懂别人在说什么,就无法达到顺利交际的目的。
我国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和阅读、写作、翻译等能力相比较是较差的。影响听力提高有很多因素。符雪清(2001,2)探讨了影响听力提高的英语习语、缩略语、生词三个语言因素及固有知识面的宽窄、文化差异的影响、心理素质的影响三个非语言因素的影响。笔者认为,语音也是影响听力提高的重要语言因素。自身发音的正确与否是影响听力理解的关键。长元音与短元音区分不开,听到[bi:t]时,就不知是beat还是bit,听到[pi:1]时,就不知是peel还是pill;辨不清[s][O],听到[Oik]时,就不知是thick还是sick;有的方言[r][I]不分,来自于此方言区的学生就可能听不出present和pleasant有什么不同。此外省音、弱读、不完全爆破、连读等技能,如掌握不好就会成为听力理解的障碍。
要做到发音正确,首先教师应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发音,掌握正确的发音部位;其次学生应克服某些方言的影响;另外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朗读习惯。朗读时要做到口到(发音要准确)、眼到(要注意所读内容)和耳到(注意自己发音是否正确),注意句子中的连读、省音、弱读等语音规则。Practice makes perfect,经常朗读,这些语音规则就会对大脑形成一种直接刺激,那么在听的过程中,大脑就会迅速作出直接的反映,从而逐渐提高听力水平。
三、传统教学法是词汇习得较为有效的方法
中国学生词汇量普遍不足,而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听说读写各项交际能力的发展。文秋芳(1993)的研究表明词汇学习可以促进英语水平的提高,学生只有具备充足的词汇量,才能读懂和听懂,从而有可能为写作提供“可理解的输入”。学生的词汇量越大,其阅读和听力水平也就越高。所以词汇学习在英语学习中是极其重要的,而记忆单词则是许多学生感到烦恼的事,因为目前,英语通常仅限于课堂内使用,课堂外很难有使用的机会,由于对单词缺乏经常有效的刺激,也就容易遗忘。大学英语教学历来重视词汇教学,其实不无道理,可是交际教学法的词汇学习和传统教学法的词汇学习,哪个更适合中国学生呢?
交际教学法推崇词汇的间接学习,即学习者的注意力应集中在某些其它方面,尤其是言语所传递的信息上,学习者不需对词汇进行专门学习就可以习得词汇(Nation1990:2~3)。这很显然不太适合我国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在缺乏语言环境的情况下,学习者不对词汇进行专门学习就能掌握词汇的可能性不大。
传统教学法强调词汇的直接学习,把学习者的注意力集中在词汇的活动和联系上,通过朗读、拼写、默写单词等,掌握单词的读音,记住单词的形式,再通过句子翻译、构词练习、猜词练习、背词汇表、词汇游戏等。准确熟练地掌握单词的用法,满足提高交际能力的需要。如shake,tremble,shiver,shudder,quiver这五个词都有“抖动”之意,但shake为普通用语,指快的、不规则的、多少有些狂暴或突然的动作;tremble指极快的连续不断并且控制不住的抖动;shiver指由于寒冷、恐惧或激动而引起的肌肉颤抖;shudder指由于害怕、寒冷而引起的短时间颤抖;quiver指轻微的抖动,对于类似的词汇,我们有必要结合例句进行比较、分析它们之间的差别,通过做适量的练习,否则很难把五个词用得恰当、准确,而用不准确,怎能说习得词汇呢?根据赵小沛(2001)对100名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进行的一次问卷调查,48%的学生获得英语单词的方法是机械记忆,只有28%的学生通过上下文记忆。非英语专业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由于词汇量较小的因素,主要靠机械记忆。这表明,传统的教学法仍然是适合我国多数学生词汇学习的方法。
四、用传统教学法讲解语法的必要性
语法教学是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缺乏语法知识,学生就不能准确理解和表达意义。P.Balcom指出,语法教学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对外语学习起作用:1)使输入更易于理解,可使学习者接触的语言系统化,由浅入深对语言进行分级处理;2)使学习者将更易于接受的语言信号分解成可理解的语言单位;3)肯定或否定学习者对目的语所作的无意识的假设。按照交际法理论,语法教学应该让学生在情景中有目的的进行“真实交际”,在交际中习得语法(Stem1992:12)。有些语法规则让学生在相对真实的语境中进行交际,容易掌握,如一般过去时,现在进行时,将来时等,但有些语法规则学生在交际中并不能够习得。如非真实条件旬,上课时可以通过口头提问"What will you do if you are an English teacher after your graduation?" "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were an English teacher now?”通过交际让学生比较真实条件句和非真实条件句的不同,但非真实条件句比较复杂,有针对现在、过去、将来的,还有时间不一致的,还有介词短语构成的含蓄条件句等情况,在有限的课堂上,很难通过交际活动让学生掌握这类语法。
在自然语言环境下,学习者可以先从听说入手,掌握了听、说的基本技能以后,再去学习单词、语法规则和阅读,学习者甚至可能根本不去认单词、学语法规则或进行阅读训练就能达到较高的听、说水平。而正规环境中的语言学习则不能这样,学习者必需有意识地掌握语言规则及形式并有意识地运用这些规则及形式,把词汇按语言规则组织起来,参与各种语言活动,提高交际能力。丽掌握这些规则与形式主要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讲解分析。传统教学法注重语法教学,强调语法的精确性,教师对某个语法规则的构成,使用语境作讲解分析,然后通过大量的例句让学生熟悉,最后通过填空、口译、笔译等形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地掌握运用这一语法规则。我国学生的语法学习普遍较好,这个事实表明传统教学法符合我国语法教学的需要。“现在看来,在国内条件下学习外语,通过学习语法再进行大量实践掌握外语,仍然是主要途径。”(朱纯1994:331―332)
五、结束语
当今各层次的教育,十分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其实人文素质体现在四个方面的态度上:一、怎么样正确对待自己;二、怎么样正确对待他人;三、怎么样正确对待群体、社会;四、怎么样正确对待我们的兄弟、伙伴、我们所生存的环境、自然。
我认为儒家文化“三纲五常”中的“五常”里有很好的内含,“仁义礼智信”,讲亲情、讲友情、讲诚信。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也是诸多美德的“母德”。实际上。“五常”是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
做人其实比做事更重要,为什么呢?因为做人完全取决于自己,可以做好一点;而做事、做学问有时候要受条件限制。比如做学术研究可能条件稍微差一点,要克服它,要通过和他人的合作来寻找突破,可能有一定的难度;另外,做事、做学问不会给别人带来什么伤害,做人做得不好很容易带来伤害,会让人家不高兴。会影响别人的情绪。影响别人的生活质量,甚至侵犯别人的权利。
古人以动物作比,提倡各种奉行五常的行为,比如清代官员邓钟岳(1674~1748)在沈氏兄弟的家产案中所写批文:“鹁鸽呼雏,乌鸦反哺。仁也;鹿得草而鸣其群,蜂见花而聚其众,义也;羊羔跪乳,马不欺母,礼也;蜘蛛罗网以为食,蝼蚁塞穴以避水,智也;鸡非晓而不鸣,燕非暖日而不至,信也。禽兽尚有五常,人为万物之灵,岂无一得乎!以祖宗遗产之小争,而伤弟兄骨肉之大情。兄通万卷应具教弟之才,弟掌六科岂有伤兄之理?沈仲仁,仁而不仁,沈仲义。义而不义!有过必改,再思可矣!兄弟同胞一母生,祖宗遗产何须争?一番相见一番老,能得几时为弟兄?”批文一出,使沈氏兄弟的家产案未断而结。
仁是会意字,从人,从二。《说文解字》说“人”是“天地之生,最贵者也。”还说,凡是属于人的都从人。“二”是会意字,古文作“上”,就是上字,二、上都是高的意思。《说文解字》说,二是地之数。那么,结合起来看,仁就是专属于世上的人的高尚情怀。《说文解字》说,“仁,亲也。”人与人相互亲切关爱。
老鸽子觅来食物,招呼小鸽子来吃;乌鸦长成后,要觅食给年老的父母。这种尊老爱幼,就是一种仁的表现。动物尚且如此,何况人呢?那么怎样做仁呢?孔子说两条。一个叫忠,一个叫恕。我们注意,这两个字下面都是心,就是你要有一颗心。什么叫忠呢?孔子说: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说,你想成功你也让别人成功。你想顺利你也让别人顺利。什么叫恕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你也不要强加于别人,你也不要让别人去承受。恕是消极的心仁,忠是积极的心仁。哪个更重要?恕更重要。可能我们能力有限,做不到让别人幸福,自己饭都吃不饱,怎么能让天下人吃饱饭呢?这个我做不到。没关系,你可以做到恕。就是你不故意让别人吃不饱。这做得到吧?虽然我也吃不饱,但我绝不故意让别人饿肚子。
正体的“义”(羲)是会意字,从我,从羊。我是会意字,从手,从戈。戈是兵器。,象形字羊表祭牲。义的本意是,合于道德的行为或道理。舍生取义是因为古人笃信义不容辞。
鹿和蜜蜂发现了食物,都会招呼自己的同伴一起享用,从不独吞,这也是义的表现。我们的教育就应该让学生们拥有一份侠肝义胆。
《说文》讲,“礼(檀),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最初始的意思是举行仪礼,祭神求福。礼是会意字。从示,从璺。蛊字从豆象形,古代祭祀用的器,如果用于事神就叫礼。礼是要毕恭毕敬的。
小羊和小马感恩自己的母亲,所以小羊要跪着吃奶,小马对母亲不做越礼的事。那我们的学生是否也应该感恩自己的父母、感恩自己的师长呢?
智(知),会意兼形声,知是智的古字,通晓天地之道、深明人世之理的才能叫智,也就是知。而且,真正的知、智,一定是真理,一定是真象,也一定不会偏离道德仁义。
,蜘蛛结网捕食,蚂蚁堵洞防水。都是很有智慧的做法,这样它们才能够很好的生存。我们学习其实就是为了增长智慧。我们应该从古代圣贤如孔子、老子那里学习做人处事的智慧,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信是会意字,从人,从言。信的本意是真心诚意、专一不移。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真实的、不虚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