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信息技术教育的意义8篇

时间:2024-03-11 14:33:0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信息技术教育的意义,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信息技术教育的意义

篇1

【关键词】教师教育;一体化;模式构建

“致天下之治在于人才,成天下之才在于教化,行教化之业在于教师”。 而高素质教师的培养,既依赖于教师职前的培养教育,又取决于教师职后的继续培训。能否培养出中小学信息技术优秀教师不仅要重视师范生的培养,更要重视在职教师的继续学习、职后培训,并且使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发挥各自的优势,“无缝衔接”起来。

1.信息技术教师教育现存的问题

一个完整的教师教育体系应该包括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任何一个部分的缺失或是不完美都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长期以来,教师教育只是局限于职前培养,似乎职后培训只是作为搭配和补充,并且各自为政,对于信息技术学科教师教育来说更是如此。而各高等师范院校在设置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时缺乏一体化的思想。从目前的信息技术教师教育来看,还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需要突破:

第一,高校教师重“学术”研究,轻“师范”教育,拥有雄厚的理论用来培训和指导中小学教师,但是很少与中小学的教师交流,脱离了中小学的实际教育教学。中小学教师埋头“实践”,忽视与高校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师范生在实习的过程中不能深入地了解实际的教育教学情况,得不到有力的指导和应有的锻炼,很难适应当代社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需求。

第二,职后培训的模式没有统一有效的制度,一般的“授受式”大班授课脱离了实践的检验,只是“纸上谈兵”。单一的培训模式不能有效地加强高师院校和中小学的联系,从而不能满足各自的需求。

第三,信息技术教师教育职前职后的培训不能很好地衔接。高校在设置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体系时缺乏一体化的思想,而现有的职后培训课程内容只是对职前培养的简单重复,没有形成有机的整体。

综上问题,其根本原因是没有形成统一的职前职后一体化模式。建立一个高效的培训模式,是一个关系到一体化能否落到实处的前提条件。因此,探索如何建立有效地一体化培训模式,对于真正实现教师教育的一体化,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信息技术教师教育的模式探索

2.1信息技术教师职前培养的实施模式

理论实践二维式培养模式:

理论实践二维式职前培养模式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来提高师范生的教学能力,是职后培训的“铺垫”,有利于使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能更好地衔接,实现一体化。

2.1.1在理论上,提高教师资格标准,使其具有信息技术学科专业性

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师资来源主要有两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类)与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缺乏信息技术教育的特色,而获取《教师资格证书》的考试中也仅仅考查了《教育学》与《心理学》这两门教育类课程,这样就致使了培养目标缺乏信息技术教育的针对性。为了适应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需求,国家教育部应该制定新的教师资格标准,在原有的教育基础类学科考查的基础上加入对信息技术学科专业化的考查,使师范生更专业化,为以后成为中小学高素质教师奠定基础。

2.1.2在实践上,利用视频案例教学软件充实教育实习内容

将案例教学与网络结合应用到师范生的实践中是促进师范生教学技能提升和自身素养发展的思路之一。2000年,Barab等开发了一个基于网络的专业培养工具—“探究式学习论坛”(Inquiry Learning Forum建成ILF)支持职前和在职的教师共同体,让具有各种不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教师可以在网络环境中观察、讨论和反思真实教学视频片段的教育理论和技术实践[1]。

在职前培养中开展视频案例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学会利用这些工具,而是应该在视频中学会“模仿”,并应用于实践。我们也可以自己开发这样的系统,师范生可以随时“打断”教师的讲课即时的进行发表意见和建议,充实了实习内容,调动了师范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学习环境连接了理论学习和教育实践,促进了师范生的多方面发展。

2.2信息技术教师职后培训的实施模式

2000年10月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用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跳跃式发展”的战略目标,并确定了“十五”期间要在全国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教育》必修课和实现“校校通”工程两大任务。因此,原来计算机教师的工作性质和任务发生了明显变化:一方面要能够承担《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教学任务;另一方面还要承担学校的“校校通”工程任务,主要是参与校园网络与资源库的设计、建设与管理[2]。这样繁重的任务对中小学的在职信息技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后培训正是教师素质和专业发展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径之一。

中小学教师的培训模式有很多种,主要有校本培训模式、院校培训模式、远程培训模式和参与式培训模式等。但是前三种模式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培训效果不够理想,因此,可以采用参与式培训以真正实现教师教育一体化。

参与式培训模式中包括了高校教师、中小学教师和师范生三者,使三者共同参与到该模式中可以提高各自的能力。在校的师范生实习实践一般为六周,高校教师忙于科研,中小学教师忙于实践,实习得不到有力的指导。参与式培训不仅能促进中小学教师提高教学能力,而且还能促进师范生向教师角色的转变。在这样的培训模式下,高等师范学校教师和中小学教师共同关心并培养师范生,师范学校关心中小学的实践动态并使其理论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中小学关心高校的新理论动态得到方法上的指导并应用于实践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使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成为一个连续的、相互联系的系统,真正实现了职前职后教师教育的一体化。

参与式培训为参与者提供了充分的机遇与空间去发展,让每一位参与者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上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从而面的理解新事物,在交流中获得启示和灵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中小学与高校的协作促使教师的持续发展,其合作模式(见图2)建立在平等互助的基础上,共同研究更好的教学方法,这比任何一方的“单打独斗”都要见效好、见效快。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知识更新的越来越快,技术越来越先进,新鲜事物层出不穷,对于信息技术教育学科来说,及时地提高在职教师的理论水平是不容刻缓的。

职前的理论实践二维式培养模式与职后的参与式培训模式有效地融合、渗透,避免重此轻彼的现象,使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互补的有机系统,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为培养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优秀教师队伍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Barab,S.A.Makinster,J.G.Moore,J.A,Cunningham,D.J.& the ILF Design Team Designing and Building an On-ling Community:The Struggle to Support Sociability in the Inquiry Learning Forum[J].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 Development,2001,49(4):71-99.

篇2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3-0061-01

如何在学校中更好的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切实做好教学工作,现就我个人的教学实践粗浅的谈点看法。

一、中小学生为什么要进行信息技术教育

抓教育应从小培养起,作好基础工作。换句话说,就是说从小培养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从小积累他们对信息时代的认识,从小就接触到这方面的知识,对于每个学生将来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信息学在今后将得到重视,而信息学已被列为国际奥林匹克竞赛的五大科目之一,被称为国际信息学奥赛(IOI)。国内通过逐级上升的形式来选拔这方面的人才,而它所针对的就是学生。那么我们想一想,为什么国际、国内要举行这样的竞赛呢,关键就是提高人们对信息时代的认识和对信息知识的掌握,提高人们的信息素养的能力。而信息学竞赛的体制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所以说从小培养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也势在必行。

二、对信息技术教育施教者的要求

教师作为教学的施教者,也必须有一定的信息素能力,若教师在这方面的知识不丰富,那么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首先,他不能指导学生学习,不知道那些知识该学,那些知识不该学,致使部分学生没有一个良好的、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目的,甚至会使学生误入歧途。

课堂的四个基本要素为: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而教师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若教师在信息知识方面有丰富的“资源库”,也就是说,信息素养能力高。那么通过教学媒体的体现,科学的组织好一堂课,可想而知,一堂课下来学生吸取的效果肯定不错,可以说成功率是很高的。教师作为施教者,导航者的角色是很重要的。现在的网络教学使传统的教学传播方式失去了原有的那种活力。而信息时代的到来,恰好解决了这方面的困难,而且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但最为可喜的是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最终的目标。

信息时代的到来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程改革之后的课本注重贴近生活,注重实践性,而不再是过去那种传统的、固定且呆板的教学模式,而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也是信息时代的要求,所以说教师必须在这方面作好施教者的导航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不是锻炼以题海战术的能力。因此,提高教师的素养至关重要。

三、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

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多的信息知识,教师作为教学中的导航者,应该有一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这就要涉及到怎样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可以说是很难接受,大脑每天都处在急度的紧张状态,除了算题还是算题。现在想起来,许多学生的两膝还会发颤,根本就不用谈什么学习兴趣了。而现在与以往不同了,在教学中引进了多种信息技术的产物,如多媒体,远程教育网,都使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兴趣得到了提高,而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关键。俗话说:“兴趣是动力的源泉,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告诉我们:“单一色调简单重复容易引起大脑及层的抑制”。多媒体的引进,使传统教学模式很快淘汰,多媒体以它的图、文、声三者并茂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另一方面,学生对新事物都有极大的好奇心,而多媒体教学的引进无疑会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不理解问题时,教师可以以图像、文字、声音的方式来作一解释,显得就很逼真,且还形象。这样一来,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容易接受,且不易忘记。学生在一个自由的天地会产生创新思维结果,所以在平时训练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开放性和逻辑思维能力及创新精神。国际信息学奥赛(IOI)和国内信息学奥赛(NOI)都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能力。同时在信息教育中,会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内在潜力。学生在一个没有压力,自由的环境中发挥,这无疑会敞开学生广阔思维。

四、要有一个信息主管

篇3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育 二元活动 教学设计 信息文化 技术应用

一、信息技术教育的二元

1. 信息技术教育的二元简介

众所周知,信息技术课程中包括操作性知识和文化类常识知识,它是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课程。一方面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以设计、制作、实验等外显形式表现出来,学生在应用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操作体验,技术能力得到增长,从这个角度上讲,是技术应用。另一方面,通过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和交流等环节培养学生与信息相关的一些能力,提升他们的信息意识和信息道德,形观念和素养。从这个意义上讲,信息技术教育是信息活动。因此可以说,信息技术学习活动实际上是技术应用和信息活动的过程。它们从两个方面演绎着信息技术教学和学习[1]。

2. 信息技术活动二元的认识根源

对信息技术活动二元的认识落脚在“文化”和“技术”这两个基点上,它们是这两个基点在动态课堂教学中的具体体现。直接地说,对信息技术活动二元的认识来源于信息技术教育的双本体观。现对该双本体观作一阐述。

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在快速发展着,而在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正在不断演绎着它的大众化进程,这也是许多技术走向成熟的特征之一。这个过程的典型产物就是从原有计算机技术母体中产生出了一个大众信息技术的模块。这个新的模块一经形成就具有了相对独立的意义,某些方面有别于它的母体,某些方面甚至表现出对母体的超越:特征上,满足需求的功能多样化、友好交互的流畅人性化、平易近人的彻底大众化等等;属性上,随着大众信息技术逐渐为更多的人掌握,随着信息活动逐渐对教育、经济和政治等领域的不断渗透和占领,一个典型的增量文化――“信息文化”正在推动着全社会的“文化重塑”,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大众信息技术是“信息文化”形成和存在的不可或缺的基本工具。

信息文化的接收与深化依赖于基础教育,它对基础教育的呼唤并不能抵消计算机学科客观存在并日益重要这样一个事实。实际上,当今计算机高端技术的基本发展指向之一,就是不断强调更加以人为本的理念,无论是人工智能还是虚拟现实,无一不是以实现对人的更充分的人性化服务为价值回归。而且高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还为大众信息技术的存在和深化提供了土壤。因此,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还同时受到另外一个本体的制约,即技术本体的制约。事实上,从早期的计算机教育一直到今天的信息技术教育,一方面是信息技术表现出的基础性和普遍性程度不断唤起教育的需求,一方面却是计算机技术作为一个成熟且影响巨大的学科,总是顽强地要求在基础教育阶段有所映射。可以分析得出,计算机技术本体映射下的信息技术教育,形成一个技术取向的教育[2]。

基于以上认识,可得出这样的观点:信息技术教育是两个部分的复合物,一个是大众文化取向的部分,一个是技术取向的部分,它们分别是大众信息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技术母体向基础教育映射的结果。这就是信息技术教育的双本体观。

信息技术教育的双本体观中,无论是大众信息文化取向还是信息技术取向,都是理论表述上的静态元素,延伸到具体的教学中,衍变成信息技术活动的二元。

二、 信息技术活动二元之间的关系及体现特点

信息活动与技术应用是信息技术活动这“一体”的“两面”。信息活动包含着技术应用,但又超出了技术应用,其独特意义是既培养处理信息的能力,又获得一定情感体验,内化伦理道德,感受信息文化理念。

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及其研制概述》(李艺、朱彩兰、董玉琦)一文中,信息素养的界定如下:具备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呈现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流畅地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我们可看出尽管信息素养的具体内涵包括了信息技术教育的二元,但本人认为相比较而言,“信息活动”元能较多地体现信息素养的培养这个核心目的。

对于“技术应用”元,就是在应用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技术的思想、原理和方法,理解技术文化价值。因为技术素养包含对技术本身的认识,技术应用的意识,以及对技术使用中正、负面效应认识,概括起来就是理解技术、选择技术、使用技术、管理技术。因此“技术应用”元在技术素养的培养上体现得较为明显。

信息技术学习活动是“技术应用”和“信息活动”二元相互作用的结果,二者并非很尖锐地对立,若把它们故意割裂,反而失去现实意义。在进行信息活动时必须要应用一定的技术手段,遇到问题时有时还要靠技术来解决,信息活动要靠技术的支持。另外技术应用也要有一定的信息对象,也需要处理并交流信息。它们统一在信息技术学习活动之中,只是当学习内容技术含量较低或者学生已经有一定技术基础时,信息活动元的作用较明显。当学习内容技术含量较高或学生的技术技能基础相对薄弱时,技术应用元的作用更为明显。

三、 信息技术教育的“二元”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中体现与延伸

信息技术教育正在沿着从“计算机教育”到“信息技术教育”的路线发展着,并有可能走向“信息教育”(《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及其研制概述》)。尽管从概念上淡化“技术”的字眼,逐渐实现从计算机技术训练到信息素养培养的转变,但是技术性的知识仍然是课程所不可缺少的基础,又是承载体验和感受的过程要素,更是支撑完整素养建构的文化平台。信息技术课程应该建立在基本技术过程的基础上,建立在真实社会生活的基础上,既关注文化价值的提炼,又重视教育价值的重塑。可以说,实质上就是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之上,实现思维培养与信息文化塑造之间的平衡。在目标层面上基础性与发展性的平衡;讲授内容上的技术与“非技术”的平衡;具体课堂教学中的“信息活动”与“技术应用”二元的适度平衡。

1.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是信息素养培养的基础,是学习后续选修模块的前提。该模块强调在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与理性建构相结合的过程,感受并认识当前社会信息文化的形态及其内涵,构建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该模块更侧重于信息文化的认识,构建信息社会特有的价值观和责任感[3]。

例如在该模块中,对信息获取的学习,就要让学生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清楚获取信息的步骤及意义:遇到问题时,先要从问题开始,分析信息需求,确定信息来源,这是信息获取的前提和基础,然后才是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可以认为,对信息文化的追求应当最终以流畅地内化为个体自然意识为最高境界。在信息获取的问题上,就是要能产生自然而然的信息意识和信息需求,引发后继的信息活动;对信息获取不是单纯地从技术上要求掌握搜索策略和技巧,具体的技术操作只是技术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技术的掌握应当服务于整个应用的需要。不应将目标锁定于技术训练,而是通过更多、更具深度的体验,将人们的视野引向技术背后的思想和价值,引向信息技术的灵魂――信息文化。外在表现上,要使学生达到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内在意义上,要使信息文化内化为学生的自然意识和自然需求。虽然在该模块肯定有一定技术手段的应用,但是技术应用只是达到更深层次目标的手段。可以说,“信息活动”元在该模块中体现得非常明显。

2. 选修模块有以下五个: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和人工智能初步。这几个模块中“技术应用”元体现明显,技术为基础,其背后所蕴含的思想方法更为重要,这就是“技术应用”元所重视的,而这些模块又蕴含着什么特征性思想呢,以下就以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为例作简要说明。

以算法与程序设计教学为例。设计部分的教学好象与其他各个应用计算机的模块是分离的,但恰恰是程序设计将各个模块的关系连接起来。程序设计对于初、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与其说是对学习编程序的命令的学习,倒不如说是感受和领悟程序设计的算法思想。相对来说,初级阶段更注重“非技术性”程序设计。而所谓“非技术性”的程序设计,就是在技术学习中更多地关注过程,不要把精心全部放到语言、命令的学习中。把你“自己做的事情”转变成“别人能做的事情”;这就要求能详尽地描述完成任务的过程,以便其他的人或其他的设备能准确地重复这一项工作。

语言的教学目标不是简单地让学生记住其中的命令,培养小“程序员”。更重要的是参与其中的探究活动。技术的学习往往取决于探究环境,相当多的人掌握计算机应用就是在不断的探索中学会和深化的。程序设计语言恰恰提供了这种环境,学生可以不断地“试误”直至找出规律,找到解决的方法。在探究过程中不断地积累经验,形成问题解决的策略。

此类信息技术课,不是意味着不要“操作”、反对“技术”,而是表明,除了技术外,还有一些规划性、过程性的内容,这些内容的掌握对“技术”有着更好的深化作用。如同学生面对一个复杂图形的时候,往往要学会先将它分解成一些简单的图形,然后将简单的图形复合成复杂的图形,实质上遵循复杂――简单――复杂的思路。在信息技术的其他部分中也都需要类似的问题解决方法,恰恰是一种算法的思维在其中。这种从顶及底的模块化算法思维几乎体现在了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各个方面。这就是在学习如何正确处理“问题”和“方法”的关系,如何使用“方法”顺利地解决“问题”,从中体会与掌握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除此之外,程序设计中核心的思维方式就是程序化思维方式,它就是把所要解决的一个复杂的问题系统地分成许多简单的小指令后有序地排列起来,并有序地进行操作的思维,如同计算机程序设计的运行流程。

每一个模块都隐含着一定的优势性思维特征和思想方法,还需要深入探讨和研究。

四、 结语

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在不断发展,其学科性也不断得到规范和加强。人们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也在日益深入。信息技术活动的二元特性,动态地描述了信息技术活动的两个方面,为认识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提供了一个视角,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对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认识。在此视角下,信息技术活动呈现出更加清晰的内容实质。“二元”不仅为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设计提供了一些建议和指导,而且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活动设计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参考文献:

[1]于颖,李艺.论“信息活动”与“技术应用”活动二元对信息技术教育实施的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育,2007,(2).

[2]李艺,张义兵.信息技术教育的双本体观分析[DB/OL].省略/show.aspx?id=662&cid=20,2004.

篇4

【关键词】整合的必要性;整合的优势;整合的定位

1、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必要性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是指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教育部提出的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2、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优势

2.1 信息技术变“学数学”为“做数学”。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育强调要进行“问题解决”,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锻炼思维、提高应用能力。传统的数学教学片面强调逻辑思维训练,忽视对观察、实验、想象、猜测等能力的培养;重视数学解题技巧的演练而忽视学生的内心活动、情感体验和合作交流;重视对结果的应用而忽视对过程的探究。教师经常代替学生思维,结果本来生动、机智、充满创造力的整个数学思维过程不见了,导致学生认为数学不过是一些纯粹的理论和枯燥的运算和证明,没有多少实际用处,因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打折扣。现在,信息技术为数学教学开创了一个“数学实验室”,利用“几何画板”和其他工具软件,为学生“做”数学提供必要的工具与手段,让学生可以自主地在“问题空间”里进行探索,来做“数学实验”。教师可以将更多的探索、分析、思考任务交给学生去完成;学生从“听”数学的学习方式改变成在教师的指导下“做”数学;过去被动接收“现成”的数学知识,而现在可以像“研究者”一样去发现探索知识。现在利用“几何画板”随意画一个三角形,度量出它的三个内角并求和,然后拖动三角形的顶点任意改变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结果发现:无论怎么变,三个内角的和总是180度。这无疑大大地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为什么”的欲望。

2.2 动态图象有利于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计算机辅助教学进入课堂,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尤其是计算机能进行动态的演示,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利用这个特点可处理其他教学手段难以处理的问题,并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的直观印象,为教师化解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在学习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三条高或高的延长线、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时,传统教学方式都是让学生作图、观察、得出结论,但每个学生在作图中总会出现种种误差,导致三条线没有相交于一点,即使交于一点了,也会心存疑惑:是否是个别现象?使得学生很难领会数学内容的本质。利用信息技术的几何画板软件,只要画出一个三角形,用菜单命令画出相应的三条线,就能观察到三线交于一点的事实,然后任意拖动三角形的顶点,改变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发现三线交于一点的事实总是不会改变的。除教师演示外,学生也可自己动手,亲身经历,大大增强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2.3 信息技术使课堂教学效率显著提高。上数学课总是离不了要画图,作图中有部分是机械的、重复的,有些还相当繁复,并且有时作图本身对达到该节课的教学目标的意义并不大。如画各种立体图形(球、圆柱、圆锥、棱柱、长方体、正方体等)和一些平面图形,若利用几何画板,一个菜单命令就成了。用计算机代替老师、学生做这些工作,既彻底减轻了负担,让教师、学生把精力和注意力用到更高层次的教学和学习环节中去,又有助于师生更了解和熟悉信息技术,使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3、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定位

3.1 要与数学的学科特点相结合,突出数学的思维特点。数学具有逻辑的严密性、高度抽象概括性和大量使用形式化、符号化的语言等特性。因此,整合必须与数学的学科特点相结合。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运用一定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去选择、运用不同的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上的优势,不能把数学搞成电脑多媒体功能的成果展览。在每个学期初,我们可以把一个学期的教学内容进行认真筛选,确定哪些教学单元或教学内容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电化教学、哪些内容适合开展“数学实验”,把概念教学情景化、教学内容问题化、教学过程探究化。整合中,我们关心的不是信息技术,而是课程本身。

3.2 应以服务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变辅教为辅学。整合应清晰地认识到信息技术是学生更有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一种工具。强调信息技术要服务于数学学习,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不要为技术而技术,要以服务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变辅教为辅学。我们经常看到有的教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去做一个课件,一节课热闹下来,学生什么收获都没有。教师的教学活动应以建构一个学生乐学的情境为原则,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活动,在所开展的整合研究中,我们反对一节课一个课件演示到底、搞黑板搬家式的课堂教学,只考虑教师的方便,什么课都搞成电脑演示,那么将会适得其反。使用信息技术的出发点是利用好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学生思维,利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

篇5

一、缺乏对“度”的把握

现代教育媒体以丰富的信息能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但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育对象,教师应恰当选用多媒体。如果教师未把握好使用现代教育媒体的“度”,过多过乱的运用,不仅不能充分发挥现代教育媒体的诸多优势,而且会产生“优势的异化”甚至是“负效应”。笔者在下面调研中多次发现这样的情况:多媒体课件全程播放,学生45分钟面对着屏幕,教师忙于放鼠标,敲键盘,几乎成了放映员。一堂课下来,几乎都是多媒体在“工作”。从课题到教学内容,甚至作业的布置,能用上多媒体的统统用上。学生在多媒体面前应接不暇,哪里还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怎么能得到提高?

二、教学流程过于程序化

教学课题应当是开放的、有活力的。课题教学的内容是根据课堂气氛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临时调整的,而不是完全按照预先设计的步骤一成不变的讲下去。教师在上课前利用信息技术将需要教授的内容以及问题的答案,甚至讨论的过程都以课件形式准备好,上课时拿去播放,按一定的程序在课堂上逐一呈现,抑制了学生思维能力,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这种做法与传统的教学方式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依然是一种“填鸭式”教学。课堂上怎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场面?学生的主体地位怎么得到体现?

三、注重教学手段,忽视教学目标

有的教师片面追求多媒体画面的美丽,在课件制作中过分的加入大量的动画、图片和声音。这样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课程内容本身,而是令人眼花缭乱的多媒体画面。尤其是语文课堂,学生只感受到画面美,没有鉴赏到语言的含蓄美,没有体会到语言文字中饱含的丰富情感,另外,以视听代替阅读,无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感能力,不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其效果是与教师的愿望截然相反,并不是真正意义的信息技术课堂。这样的课堂怎么去实现高效课堂?怎么能完成教学目标?

四、忽视师生的情感交流

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是课堂教学的需要,在这种双向互动中,既有知识的传授,又有情感的交流。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解,教师激情昂扬的描述,教师甚至像演讲家一样去“演讲”能感染学生,能给课堂带来活力,教师能从学生的神态中了解到学生学习情况。笔者在下面听课时发现,一些教师过多地使用多媒体技术,“人机”交流代替师生交流,缺乏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学生听到的是音箱中的声音,看到的是屏幕上的画面。教师忙的是操作计算机,播放课件,不能深入到学生中去,没有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时间一长,师生关系疏远,导致学生对本学科失去学习兴趣,学生的情怎么能得到培养?

五、课件制作缺乏科学性

笔者在在农村学校调研中发现,大部分教师是在工作中经过短期培训学习的信息技术,可谓是“半路出家”,不能很好的驾驭计算机技术,又缺乏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意识,这就使得信息技术教育中出现了一些观念、方法上的误区,大大降低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应用价值。甚至有些教师课件制作粗糙,缺乏科学性,把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作为教学的一种时尚,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课堂需要,往往是为使用而使用,没有真正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学生在热热闹闹中学习了多少知识?

信息技术教育之所以会出现上述几个问题,主要原因有一下两点:

篇6

关键词 高中教育;信息技术;“留白”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04-0079-02

“留白”作为一种艺术手法,源于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它是指绘画者在绘画时,特意使画面留下空处,使得整个画面布局显得不拥挤,并且既合理又富有一定的美感。“留白”给艺术欣赏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并且思维驰骋于艺术所营造的氛围当中。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近年来,传统绘画艺术手法“留白”被广泛地运用于教学领域。肖映红指出,如果能够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留有“空白”,那么整个教学过程就会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并且她还进一步提出教学“留白”艺术的方法。教学“留白”艺术也得到广大一线教师的实践检验与认可,并且对于“留白”在教学中的研究也呈现出更深、更广的发展趋势。

“留白”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具体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及具体的教学内容的规划,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有意识、有目的地为学生留出一定的“空白”,以此让学生加强反思,加深理解,激活和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同时也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

因此,在信息技术教育迅猛发展,新课程改革的今天,高中信息技术教育也应该适当地运用“留白”。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试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角度来探讨“留白”艺术在高中信息技术科中的具体运用。

1 课前“留白”,抛砖引玉

良好的课堂引入,是一堂课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入境”。以往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在课前,许多教师往往让学生先预习,把不懂的标出来,并且设置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这样的课堂引入,虽说可以引发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但相对显得较为古板和臃肿,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不能让学生把全部的激情投入课堂的学习中去。如果教师在课前恰当地使用“留白”,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例如,在学习Word排版技巧这一节时,教师在正式进入到教学之前,可以让学生在一段优美的音乐中欣赏上一届学长学姐的作品,如09届的“学生生活与校园一角”,10届的“我眼中的家乡”,11届的“服装展示”。欣赏之后要适当地给学生“留白”,给学生一点儿回味与思考的时间,反思这些作品需要运用哪些信息技术呢?此时学生就会想如何把文字安排得恰到好处?图片如何插入?教师让学生把课后收集的照片素材输入计算机,开始编辑。

在课前运用“留白”,不仅能够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思考,还可以让整个课堂有松有驰,节奏鲜明,生动有趣。

2 课中“留白”,提升素养

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科目。尤其是在中学阶段需要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操作技能。因此,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不能对整个教学过程全盘操控,而是要相机引导,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使学生拥有“充分从事信息技术操作的机会”,使学生拥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当然课堂“留白”不是放任自流,更不是教师的不作为,而是在保证教师主导地位的前提下运用的。

2.1 提问“留白”,引发学生思考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问使学生产生困惑,从而产生对于知识学习的兴趣。这时如果教师积极引导、巧设疑问,就能够引发学生解决问题。但是提问不是盲目地乱问、一味地发问,而是在对学生提问后,适当地给学生“留白”,给学生以充分的想象空间和思考时间,促进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进行信息资源搜索技术的学习当中,教师先口述一件事:“小明昨天通过电视台看到一个展示桂林山水神、奇、秀、美的专题片,他被桂林美丽的风景深深地吸引了,打算今年暑假去桂林旅游。为了制定一个详细的旅游计划,他利用网络做了一份调查报告,以此来收集旅游资源的信息。他想大家为他提供一些意见。”很多学生表示愿意帮忙。

师(设问留白):表示愿意帮忙的同学,你们打算怎么帮助他呢?

生:这个简单,网上搜索一下就可以了。

师:这个学生说得很好,我们这节课的主题就是对“信息资源搜索的学习”。那么他该如何进行搜索,才能得到有用的信息呢?下面请同学们合作探讨,提出解决的方法。

教师通过生动的课堂引入,步步设疑,巧妙留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被带入课堂主题的学习氛围中来。

2.2 知识“留白”,激励学生对知识进行自我构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知识的主动构建,而不是被动构建。它认为掌握知识的真正意义不是教师直接讲解传授给学生的,而是要学生自己通过思考,加强对知识的自我构建。因此,教师在讲课时,不能一股脑儿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适当地给学生设置知识上的“空白”,这样学生对于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就会自行去探索,去思考。

承接上一案例,在信息资源搜索的学习这一节中,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演示一下网上查资料的方法,如输入关键词查找、利用专题方式查找等。此时教师是通过百度搜索引擎进入查找的。

师(知识留白):同学们,你们也来操作,看看还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得到桂林旅游资源的信息。

学生自行探索,得出结论:可通过百度搜索、谷歌搜索、狗狗搜索、迅雷搜索、雅虎搜索等。

师:很好,我们要又快又准地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不仅需要知道一些最基本的搜索引擎,还需要输入关键词,如输入桂林风光、桂林山水等。

生:我通过输入“桂林旅游景点”“桂林旅游信息”。

生:我通过输入“桂林”“桂林山水甲天下”。

师:那么,请同学们通过不同关键词的输入,对比搜索的信息量。(“留白”,让学加强思考。)

生:我通过输入不同的关键词,得出了不同的查询结果:输入“桂林”所得到的信息最多,但与旅游信息有关的相对较少;输入“桂林旅游风光”,搜索到的信息很少。

师:所以关键词的使用非常重要。大家在查找信息时,一定要注意输入最重要的关键词,这样就可以又快又准地得到想要的信息了。

3 课后“留白”,超越课堂

一堂好课从来都不是一个完美的句号,而应该是一个让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的省略号。课后“留白”,一堂课若能这样结束,把更多的空间留给课外,让学生尽情去回味、去思考、去探索和创造,那可真是言有尽而意无穷。

高中信息技术课重点是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的一些基本操作技能,着重强调学生把理论运用于实践当中,联系生活,提高实际操作能力。而学生要对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进行巩固与提高,教师的课后“留白”就显得相当重要。

例如,在课堂上,学生基本掌握了通过输入关键字查找到有用的信息。此时,课后,教师布置以下任务:

1)桂林有哪些迷人的风景?桂林有什么样的特产?以及当地的人口、民族、风俗习惯等。

2)网络好比一把双刃剑,你在网上搜索信息时,你对网上的信息有什么样的看法?

课后留白的意图:第一个任务,可以让学生全面地了解桂林的饮食、风景与风土人情,这对学生掌握知识起到了很好的总结与提高的作用;第二个任务的设计是对知识的升华,让学生从课堂回归生活,给学生创造思考生活的机会,真正把知识转化为生活的智慧。

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要摒弃传统的“满堂灌”,给学生恰当地“留白”,引导学生自主去探讨、去思考、去回味与升华。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教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0-0201-01

教育部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中指出:“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要求广大教师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中小学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这段论述深刻揭示了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所承载的重任。而不仅仅是针对于学生的信息技术相关知识的教育。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是为学生和教师创造一个现代化的生存环境,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和教师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教育信息化“以人为本”,突出“学生和教师的生活质量”,站在生命的层次上学习、研究和处理教育信息化的各个要素。计算机和网络在教学中的应用,需要从过去更多地关注电脑,转向关注人脑,着眼于为师生创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信息化学习环境。着眼于教师、学生的各方面素养的提高,不断增强广大教师和学生信息化意识和开发广大教师和学生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的能力,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1.信息技术可以促进师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创新精神,即创造新事物、新思想、新观念的自信心、坚持力、探索精神和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的品质,是创造力的源动力,决定了人们对创造寄予无限的希望。

创新能力,即教师解决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求异性、新颖性和高效性,它是各种能力的复合体。一般来说,创新能力是由创造性地确定教育教学目标的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和总结问题的能力等因素构成的。

传统的教育是一种守成性、维持性的教育,创新教育一方面牢固地系统掌握科学知识,同时以展创新能力。创新教育要求这种新型同时发展创新能力。创新教育要求这种新型的教育具有高效率和高效益,信息技术具备大容量的教学信息储存和多样化的教学信息显示,运用信息技术,能够实现教育信息源一定时间内大量高速率地传输,同时映象的切换伴随着声像,生动形象,富有趣味性。信息技术不仅显示出教育内容的创新,更在教育界的实践过程中体现了创新教育思想,解决了传统教育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如科学研究的量化过程,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内在联系和运动变化的情况,解决问题的思维展示过程,动画实验等虚拟现实仿真教学,通过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的演示,在动态中观察,使问题的结论迅速形象地展示,提高了教学速度的同时,使问题的解决具有准确性和深刻性。这些教育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学生认知的学习情景,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有利于培养思维能力。

另外,资源的共享、信息的广泛性和信息显示的多样性,教学过程的及时反馈以及多种教育媒体的综合利用,使知识结构更加清晰,提高了教育的效果。教育的质量不仅体现在教育内容和教育过程,必须经过教育过程才能实现。信息技术大大地扩展了教育过程的内涵外延。从而达到促进师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目标。

篇8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1―0107―01

加强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数学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参与数学教学整合的教学技术,准确理解信息技术的内涵,更重要的是要深刻了解整合教学的本质,以及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优势,从而有意识、有目的地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

一、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是采用口头表述来组织教学,内容单一,方法枯燥,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而利用信息技术就能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去观察、探究,从而有所发现,教学效果也随之提高。

例如,教学“勾股定理”一课,笔者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呈现以下内容:在我国,人们称它为勾股定理或商高定理;在欧洲,人们称它为毕达哥拉斯定理。人们发现早在毕达哥拉斯以前一千多年,我国人就已经知道这个定理。这样教学,学生不仅了解我国古代对勾股定理的研究,并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化抽象为具体,突破教学重、难点

传统教学中,由于教师注重讲解,而不太考虑学生直接的感性经验和直觉思维,学生常常难以深刻理解数学中一些抽象的内容。利用信息技术,就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难题。

比如,二次函数的性质是初三阶段学习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为了使学生真正理解并能熟练掌握二次函数“y=ax2+bx+c”的性质,笔者先让学生利用基本方法和步骤在草稿纸上画出二次函数y=x2+2x+3的图象,之后再利用几何画板将参数a,b,c输入1,2,3,将电脑上所得的函数图象与学生自己所画的图象进行比较,进而激发出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当然,本节所要掌握的重点和难点并不是画函数图象,而是让学生清楚明白地了解二次函数的性质。笔者在“操作类动作按扭运动参数的属性”对话框中,将参数a变化由“1到-1”,引导学生观察图象不同的变化。这样,学生便能清晰直观并迅速地观察出函数图象的不同变化。“参数h变化和参数k变化,图象分别会怎样变化?”笔者将这一问题抛给学生,由学生自己发现与总结。以上教学进程,直观而自然,并不需要由教师像传统教学中那样滔滔不绝地讲解,而学生对该性质的印象反而比传统教学要深刻得多。

三、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

信息技术的一个最大优势,就是提供了图、文、声、像并茂的场景,能有效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有利于大量知识的获取、生成和巩固,以及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如,教学“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时,笔者先利用信息技术展示日食现象,由此引入课题。再让学生通过自己实践操作“两圆运动”,探究圆和圆的五种位置关系。实践证明,这样教学,不仅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深化了学生的认知。

四、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自主建构能力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