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08 14:42:4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流动人口现状,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流动人口;结核病;预防控制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Tuberculosi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ituation
YANG Hui-jun
(Tianjin City Hangu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Tianjin 300480,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the floating population has increased year by year,which has added an additional difficult to TB control in China.Moreover,many factors such as drug resistent TB,floating population,spread of AIDS,poverty and poor quality of TB control make the situation more serious.This study aims to anaylse the objective and policies about TB control through the epidemic characterisics of floating population.There are also many problems in the control to floating population: difficulties in treatment and management,deficiencies of effecitive mechanisms to clinic-prevetion cooperation and trans-regions coopration management,worse delay of early diagnoses,lack of knowledge awareness about TB control and high risk of co-infected by TB and HIV.This objective is to provide estimates about how to control the spreading of TB in floating population
Key words:Floating population;Tuberculosis;Prevention and control流动人口目前主要用于中国,它特指人们在没有改变原居住地户口的情况下,到户口所在地以外的地方从事务工、经商、社会服务等各种经济活动,即所谓"人户分离",但排除了旅游、上学、访友、探亲、从军等情形[1]。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流动人口数逐年增加,使我国结核病控制又增加了一个难点,特别是耐药结核病、人口流动、艾滋病蔓延和贫穷等因素的影响以及结核病控制效果不佳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全球结核病疫情仍很严峻[2]。中国是全球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大规模人口流动可能导致结核病疫情进一步恶化[3]。近年来,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控工作成为结核病防控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流动人口结核病预防控制现状进行分析,为以后有效预防控制结核病在此类人群中蔓延提供依据。
1流动人口结核病的流行特点
我国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流动人口,他们主要从事的职业包括生产、运输、农林木渔、商业及服务业。同时该人群因经济收入低、生活居住条件差、就业不稳定、防病意识弱、流动性大等特点[4],造成流动人口结核病疫情远高于城市人口,成为结核病防控的重点和难点。
流动人口中肺结核患者多为青壮年打工者,他们中的许多人来自疫情较高的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发病后多因症就诊发现,患者不及时就诊和未及时确诊发现的比例较高,从而导致结核病发患者数的大量增加[5,6]。
随着流动人口的大量涌入使得公共卫生问题逐渐得到了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2005年将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列入《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6~2010年)实施计划》中[7]。但是由于流动人口的高流动性,使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的发现、治疗管理存在相当的困难。
2流动人口结核病预防控制的主要问题
2.1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治疗管理难度大 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中多为劳动强度大的务工人员、家庭经济状况差、患病前对结核病相关知识的不了解加大了患者治疗管理中难度[8]。对于经济状况相对较差的流动人口来说,由于在确诊过程中已经花掉了大部分积蓄,很难再有足够的钱支付后续治疗以及昂贵的生活费用,这可能导致一定数量的患者丢失[9]。因此仅制定减免政策远远不够,还应该充分考虑到流动人口的实际情况,加大对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的支持,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甚至交通补助,同时加强对用工企业人员的宣传教育,制定相关政策以杜绝患病工人被辞退现象的发生,从根本上解决患者的经济困难。
2.2 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缺乏医防合作和跨区域协作管理在归口管理中医防合作是结防机构患者来源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渠道,对缩短确诊延迟有明显影响。由于流动人口患者大量迁出,在输入地与输出地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和协作机制,使得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的系统管理更加困难[10]。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跨区域管理效果欠佳,转出患者的总成功治疗率仅为32.5%,而代管患者的成功治疗率为90.0%,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重新登记率太高,且又无法评价其治疗效果。另外部分"代管"患者随访检查信息反馈也不及时,需要转出地结防机构多次追踪,才能得到治疗转归信息[11]。流动人口中的肺结核患者回原籍,会明显降低我区结核患者的管理率,而回原籍后是否到当地的正规结防机构接受治疗和管理,会影响患者的治愈率和结核病的疫情控制[12]。目前国家缺乏对转入病例管治效果的评价机制,致使转出患者的管理产生脱节,严重影响了转出病例的管治效果。
2.3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早期诊断时间延误严重 中国肺结核诊断延误时间为25~71d[13],在我国流动人口多数由于文化程度低使患者健康意识及卫生保健观念差,对可疑症状无觉察意识,使其不能及时到结核病防治机构就诊。当连续咳嗽超过2w,会怀疑自己得了结核病只有24.5%,说明人群对结核病的觉察意识差。无咯血症状者首诊延误时间长,证实了咯血是促使患者及时就诊的重要因素。基层卫生机构没有及时怀疑和不能及早诊断结核病,对患者进行多次的重复性治疗,不仅增加了就诊次数,而且耽搁了确诊时间。所以加强基层卫生机构怀疑和诊断结核病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2.4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宣传不够 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患病前接受过有关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的人数仅为38.8%,提示针对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存在较大问题。在接受过有关结核病健康教育的患者中,仅有45.2%的患者接受过政府政策宣传,提示结核病防治政府政策宣传远不到位。所有的被调查者对肺结核预防、治疗和政府政策知识的需求率均超过70%,反映出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迫切需求[14]。
2.5流动人口是结核菌和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的高危人群 结核病是艾滋病常见的机会性感染,流动人口中多数是正处在性活跃期的青壮年人,是性病和艾滋病感染的高危人群。艾滋病发病率的迅猛增加,也使结核病发病急剧上升。感染了结核菌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每年发展为结核病的风险为5%~15%,一生中发展为结核病的风险甚至达到50%;而HIV阴性的结核菌感染者一生中发展为结核病的风险为5%~10%[1]。因此在艾滋病高流行地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中结核病患者的大量增加,给结核病控制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3流动人口结核病预防控制的主要目的和对策
3.1流动人口结核病预防控制的主要目的 是提高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的发现水平,完善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治疗管理程序,降低流动人口中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治愈率。
3.2 流动人口结核病预防控制的对策
3.2.1加强政府经费投入和适当增加防痨人员 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将流动人口的结核病控制纳入区域结核病控制规划,各级政府要保障流动人口结核病管理经费持续地投入。随着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的日益增多,应适当增加基层结核病防治人员的数量,满足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需要。
3.2.2 加强跨区域肺结核患者管理 进一步完善全国跨区域肺结核患者管理机制,加强各地区间结核病控制的联系与合作,建立对转入地结防机构的监控考核机制,要求转入地结防机构大力配合,负责转入和到位病例后续的治疗、管理和效果评估加强结核病控制的联系与合作,利用区域整体卫生资源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将全国作为一个整体利益,而不是追求控制本地居民的结核病疫情,只有各地区、各部门通力协作,才能最有效地对我国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发挥推动作用。
3.2.3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 在政策上扩大医疗费用的减免范围,建立和健全激励机制,进一步减轻流动肺结核患者的经济负担,有助于督促患者完成疗程。
3.2.4加大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宣传力度 加大对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行为的宣传教育力度,加强门诊医生对初诊患者的宣教工作,以提高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的依从性。各地应针对流动人口的特点,深人工地、厂矿、餐饮服务等流动人口集聚行业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使这一群体中有可疑肺结核病症状或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的外来人员到所在辖区结防机构就诊[15]。
3.2.5加强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研究 在我国对流动人口结核病状况的研究尚处在初级阶段,有大量未知领域有待探索。流动人口结核病的预防控制及患者管理还缺乏必要的调查研究,而关于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转出后的治疗管理情况以及卫生服务需求方面的研究还不够,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在我国流动人口结核病预防控制现状依然严峻,并且流动人口结核病控制工作面临重重问题,经过近几年积极努力的探索,已经初步形成我国目前流动人口结核病控制策略并取得一定效果。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针对流动人口这个群体关注及相关利好政策会进一步加强,更加完善结核病控制项目的策略和实施体系,加强对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的督导管理,要提高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获得结核病医疗服务公平性,保证流动人口能够接受抗结核免费治疗,让他们享受到国家和结核病防治项目地区的优惠政策,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最终达到控制结核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屠德华,万利亚,王黎霞.现代结核病控制理论与实践[M].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09.5:180-196.
[2]李雪,姜世闻.我国流动人口结核病控制状况与对策略[J].中国防痨杂志,2009.31(10):561-563.
[3]陈涛,唐,唐晓君.对中国流动人口结核防治工作干预策略的循证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9.9(4):371-375.
[4]黄梨煜,吕书红,任学锋,等.城市外来务工人员肺结核病防治相关知识、信念及行为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10.26(3):187-190.
[5]陈其琛,雷宇,吴桂锋,等.广州市2003-2007年流动人口肺结核病患病特征[J].广东医学,2010.31 (24): 3260-3262.
[6]穆卫明.苏州市2008年流动人口肺结核疫情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2009.20(3):32-34.
[7]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2006-2010年实施计划[M.]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6.
[8]甄延城,李荔,徐凌忠,等.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8:561-563
[9] 陈静,魏晓林,李洪娣,等.上海市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接受治疗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防痨杂志,2009.31(6):337-340.
[10]庞学文,李尚伦,项目管理在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发现中的作用[J].中国防痨杂志,2009.31(7):404-406
[11]管红云,杨应周,谭卫国等,深圳市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跨区域管理实施效果评价[J].中国热带医学,2011.11(10):1192-1194
[12]高铁杰,刘丽娜,韩跃飞.北京市昌平区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例回原籍原因及追踪结果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10.32(5):241-243
[13]段琼红,钟荣,汪鹏等,涂阳肺结核患者诊断延误及影响因素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40(2):231-235
一、西安市流动人口现状
西安是地处西北地区的交通要道,既是陕西省的省会,也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中心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较快,对流动人口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1、流动人口增长速度快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西安市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34.59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27.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增加147.11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5.9个百分点。其中,流入人口(省外流入+省内市外流入)为126.02万人,流出人口(流出省外+省内市外流出)为18.62万人,净流入人口为107.4万人。目前,西安已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人口流入城市。
2、青壮年为流动人口的构成主体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西安市流动人口年龄呈现出“中间大两头小”的格局,主要以青壮年人口为主,年龄大多集中在15岁至44岁之间,这一人群占到流动人口总量的72.77%,20岁至39岁这一年龄段的人口占到流动人口总量的54.09%。
3、经济型原因是流动人口的流动主因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流动人口外出原因仍然以经济型原因为主,其中,流动人口中务工经商的人数为827705人,比例占到35.28%,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17.51%提高了17.77%。
4、相邻省份是流动人口的主要来源地
从跨省流动情况来看,外省净流入西安市的人口为44.63万人,其中河南位居第一,其次是四川、甘肃、湖北、山西,这5个省份流入西安市的人口总量占总外省流入人口的一半以上。从省内跨市流动人口来看,省内外市流入西安市净流入人口为62.77万人。
二、西安市流动人口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管理理念有待改善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城市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在认识上大都经历了从堵到疏的过程。过去,西安市和其他一些城市一样,过多地强调流动人口的负面效应,而较少考虑其正面效应,流动人口管理以公安部门为主导力量、以防范为主要思路、以控制为主要手段,重管理、轻服务的现象比较普遍,对如何充分利用好流动人口资源,为流动人口提供更好的服务并建立长效保障机制等方面做得还不够。近年来,西安市在流动人口管理方面逐步加强改革,增设了一些服务项目,但目前这些服务项目尚未形成体系,使得大部分流动人口仍然缺乏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随着社会发展的形势要求,传统高压式、管控式的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发展的需要,与时俱进,转变理念,增强服务意识,创新管理体制和服务模式,是开创西安市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新局面的必然选择。
2、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有待推进
大多数流动人口进入城市除了寻求更多的经济收益外,还有其他诸多方面的需求,他们为了给儿女创造更好的居住、医疗、教育条件,一般只能靠自己的辛勤努力求职、创业、经营、居住。有时也会求助于血缘、地缘、业缘等群体的有限支持。虽然在城市生活,为城市的繁荣发展做出了积极地贡献,但受制于依附在户籍制度上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制约,很难享受到与市民同等的保障权利。尤其是在人们最为关注的就业、医疗、子女上学、劳动保险、社会福利等等。他们能享受到的基本公共服务很有限。
3、劳动权益保障问题有待加强
在劳资关系上,劳动者尤其是流动人口这一群体的权益往往容易受损害。和其他劳动力市场一样,在我市的劳动力市场上,由于流动人口的无权、弱势地位以及雇主拥有的绝对权利和强势地位,使得劳资双方地位的显著不平衡。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其主要现象有:用人单位或个体业主变相收取押金或扣押证件,不签署《劳动合同》或随意解除《劳动合同》且不支付补偿费,超负荷加班加点不支付加班费,无故或借故拖欠和克扣工资,拒绝向受伤职工支付医疗费及随意解雇因工伤残人员等等。
4、思想文化建设问题有待强化
随着西安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流动人口的物质生活条件在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他们对精神层次的需求日益增长,但由于受到所处制度、管理体制、消费能力、文化层次、就业环境等方面的制约,而难以得到有效满足。从总体上看,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不容乐观。流动人口不能被城市文明有效接纳,难以真正从思想和精神层面融入城市,甚至处于城市文明的边缘地带。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长期缺乏人文关怀,不能融入城市主流文化,将会导致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心理失衡,容易诱发心理危机,甚至导致违法犯罪现象,给政府公共管理带来巨大的困难和压力。
三、对西安市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1、进一步提升和转变服务理念
真正认识到并重视起流动人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摒弃传统管理过程中不适应时展的部分,努力从理念、制度、措施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改革和创新,充分发挥和解放流动人口的活力,通过政府、社区、社会组织、居民团体等各个服务主体的积极参与、综合服务,为流动人口的生活、就业、教育、医疗保障等各方面提供更完善的服务,从而使流动人口能够安居乐业,找到自身的价值和归属感,这样才能做好流动人口的心理建设,进而建设和谐西安。
2、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出了目标和要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受益群体也包含流动人口在内。2010年10月,西安市被国家人口计生委等四部委确定为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城市,被确定为试点城市以来,西安市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下一步,西安市应当继续探索如何改进劳动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住房等方面的制度和政策保障,让流动人口生活得更有尊严、生活的更加有幸福感。
3、保障好流动人口的劳动权益
要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和机制建设。这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的重要措施。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宣传和执法工作力度,进一步完善劳动合同、工资支付、劳动者权益保护的监管制度,解决好拖欠和克扣工资、安全生产、工伤赔付中存在的不合法、不合理等问题,规范劳动关系,有效化解劳资矛盾和纠纷,使侵犯流动人口权益的行为受到惩处,保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流动人口;人口特征;趋势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2.008
深圳市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城市,素有“移民城市”之称,已成为全国出租屋和外来流动人口最多的城市,大量的流动人口源源不断地涌入深圳打工创业。一方面,流动人口为整个深圳市注入了新的活力,为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做出了必不可少的贡献;另一方面,流动人口的大量移植也会出现新的课题。从目前来看,深圳流动人口有以下基本情况与特征:
流动人口严重倒挂。根据全市流动人口和出租屋信息系统统计数据情况,全市共有13009185人,而登记在册的非户籍人口为1277万,长期户籍与非户籍人口严重倒挂。对深圳的人群结构来说,严重倒挂的比例是不合理的。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基本状况为:福田区1026862人,占7.89%;罗湖区875444人,占6.73%;南山1138943人,占8.75%;盐田192239人占1.48%;宝安5355101人,占41.16%;龙岗3179977人,占24.44%;光明681174人,占5.24%;坪山559445人,占4.30%。除人口总数多外,深圳的人口密度也已居全国第一。深圳只有全国五千分之一的土地,生活着全国百分之一的人口,人口密度是全国人口密度的46倍,实际人口密度仅低于澳门的18600人/平方公里。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给深圳带来初期繁荣的同时,也给深圳带来每平方公里土地6719人的高密度和“两头在外”的不稳定性,以及水、电、气等自然资源的紧张与匮乏、教育和医疗严重短缺、交通道路严重拥堵等社会资源紧张的问题。
租赁占绝对权重。全市流动人口中租赁房屋的有11323019人,占87.04%;自购房的有692176人,占5.32%;单位内部的有754899人,占5.80%。这意味着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流动人口都以租房居住为主,全市共有住宅出租屋500多万套间,大部分都是当地原住民的自建房;房屋租赁市场每年给出租人带来的经济收益高达500多亿元。而动态分析显示,租赁房屋的比例提高了1.84%,自购房的比例提高了0.47%,单位内部的比例下降了1.41%,说明有很多来深建设者稳定后选择到外租房和自购房,同时以前租赁房屋的也有部分购买了房屋。但从整体来看租赁房屋的比例非常高且不断上升,说明房价过高绝大部分人只能采取租房方式解决居住问题。
流动人口落户倾向明显。全市流动人口中家庭居住的有6470762人,占49.74%;合伙居住的有3328518人,占25.59%;集体居住的有1904076人,占14.64%;单身居住的有738815人,占5.68%。据统计分析家庭居住的比例提高了9.85%,集体居住的比例减少了9.37%。说明大量来深建设者通过几年的打拼事业趋于稳定相继成家立业。
流动人口来源地与民族分布广泛。深圳不仅流动人口总数多,而且来源很广,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56个民族,都有分布。其中,超过30万人的有9个省市区,广东本省籍338.9万人,湖南籍175.8万人,湖北籍115.1万人,广西籍100万人,四川籍96.5万人,江西籍84.9万人,河南籍80.7万人,重庆籍37.6万人,贵州籍30.5万人。全国56个民族(目前除珞巴族)都有人员在深居住,显示了深圳这座移民城市包容性非常强,各民族的人齐聚一堂为深圳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由于各民族在宗教、文化等各方面存在巨大差异,给深圳的社会管理、社会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从现在的发展趋势来看,深圳流动人口有如下特点:
多年来深圳市经济增长平均增速在10%以上。在大中城市济总量中排名第四。而流动人口前三年增速达到7%,2009年受经济危机所影响及对人口总量实行调控措施,流动人口增速约为4.5%。从未来情况看,深圳市流动人口总量增长仍然与经济社会发展高度相关。
流动人口总规模扩大,增速下滑。“十三五”期间,深圳市经济总量目标可能突破3万亿大关,因此,招商引资,抢占项目的势头仍然强劲。但各级党委、政府已开始实施人口调控措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也加快步伐,劳动密集型的低端产业新项目严格控制。存量老企业也在积极实施“双转移”策略。因此,预期流动人口的数量将会持续增长。
流动人口的比重下降,入户人口比重上升。随着深圳市引进人才“孔雀计划”的实施和积分入户政策的实行,每年将会有20多万人转为深圳户籍,且有三分之一是原来的流动人口转为深户。因此,流动人口的比重会开始下降。
人力资本结构不断改善。2011年,深圳非户籍人口首次减少了7万多,而减少的这7万多人中,百分之八十以上是那些转移出深圳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因为这些企业转移了,所以劳动力也随之迁移。这种“人口置换”现象实际上是深圳通过“腾笼换鸟”的产业转移政策转出大量低端产业劳动力,吸收优秀人才、有贡献的人才,改善深圳的劳动力供给人口结构,朝着大都市需求的人才之路迈进。随着深圳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特别是政府引进高端人才计划的实施,新进人才高学历,高技能的人数比重肯定会大大提高。近3年经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引才计划,深圳市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人员已下降2个百分点。随着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目前在深圳高端产业越来越多,而低端的以大量工人为主的制造业已经在关停并急剧减少。但产业结构调整是一项艰巨缓慢的过程,因此,中短期内中低端水平的劳动力数量仍然相当大。
参考文献
[1]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J].社会学研究,2001,(3):6376.
[2]林李月,朱宇,梁鹏飞等.基于六普数据的中国流动人口住房状况的空间格局[J].地理研究,2014,33(5):887898.
[3]刘涛,齐元静,曹广忠.中国流动人口空间格局演变机制及城镇化效应――基于2000和2010年人口普查分县数据的分析[J].地理学报,2015,70(4):567581.
[4]林李月,朱宇.流动人口初次流动的空间类型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福建省的调查研究[J].地理科学,2014,34(5):539546.
[5]石智雷,薛文玲.流动人口的住房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12年湖北省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分析[J].西部论坛,2014,(2):2533.
[6]王春光.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6,(5):107122.
[7]任远,邬民乐.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文献述评[J].人口研究,2006,30(3):8794.
【关键词】流动人口 健康 公共服务均等化
引言
伴随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流动空前活跃,已成为目前国内突出的社会现象之一。流动人口为城市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缓解了部分城市行业的劳动力供求矛盾,促进了城市商业的发展,增加了城市收入,已成为城市化进程中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力量。但与此同时,如此规模庞大并且迅速增长的流动人口,也对社会公共服务提出了巨大的需求。我国流动人口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尤其是流动人口公共健康服务供给不足,且质量不高,导致了流动人口公共健康状况堪忧。在我国政府提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目标的时代背景下,系统而深入地研究流动人口公共健康服务均等化问题,寻找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我国流动人口公共健康服务的现状
对流动人口普及公共健康服务存在制度漏洞。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共服务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特别是医疗卫生政策的有力开展,我国户籍人口的公共健康服务体系已基本建立,并为我国人口素质和人口健康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流动人口的规模开始迅速扩大,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流动人口数量仅为657.5万,只占总人口的0.66%;到1990年时,全国流动人口数量已达2135万,比1982年的3倍还多;到2000年,流动人口总量达1.02亿;2005年,流动人口总量上升到1.47亿,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10%。①据统计,截止到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大军已突破2亿人,其中80%以上处于15~49岁生育旺盛期,这必然给这一流动大军的公共健康服务带来巨大的挑战。②
目前,我国的公共健康服务都是以户籍人口作为服务对象,一些经济发达、流动人口密集的地区在流动人口公共健康服务上发展相对较好,比如广州开始对部分流动人口(主要是取得暂住证的人口)提供基本的公共健康服务。③大多数地区对于流动人口既没有明确的公共服务项目,也没有相关的服务经费在预算中体现。至于建立跨市、跨省流动人口流出地和流入地的信息交流与经费转移的平台更是无从谈起,这直接导致了很多流动人口在流入地享受不到公共健康服务,或者只能享受到部分公共健康服务。这些制度上的漏洞严重束缚了对流动人口公共健康服务的及时跟进和完善。
对流动人口公共健康服务质量不高。当前一些流动人口流入地的地方政府或相关管理部门为防止日益膨大的流动人口带来的公共健康问题,相应地安排了一些措施。但这种措施的本质“管理”大于“服务”,服务意识淡薄,带有很大的强制性,对于改善流动人口的公共健康状况意义不大,与流动人口的公共健康现状极不相符的。流动人口大多文化水平低、收入低,既没有相关的公共健康知识,也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定期检查和保养,加上居住条件恶劣,生活习惯不佳等,亟需流入地政府的公共健康服务向其延伸。那些已经对流动人口提供公共健康服务的地区,也由于经费紧张、专业技术人员不足、交流反馈困难等原因,服务质量存在问题。④特别是公共服务的模式粗放化、简单化,没有针对不同情况进行区别对待,这就无法满足流动人口对公共健康服务的差别化要求。流动人口公共健康状况不佳的发展现状对开展流动人口公共健康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调查数据与研究方法
针对我国流动人口公共健康发展现状,为寻找解决办法,专门设计调查问卷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数据分析,了解流动人口在公共健康方面对公共服务的正确认识和切身需求。探索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公共健康服务均等化发展的措施,并在均等化的基础上,提出对流动人口公共健康服务的精细化要求。
研究数据。本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于2005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实施的“中国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服务状况调查”。本次调查定义的“流动人口”应符合三个条件:年龄在15-49周岁;在流入地居住3个月以上;跨县(市、区)流动。调查地区为北京市、南京市、厦门市、深圳市和重庆市5个市。每个市各选取3个县(区),每个县(区)各选取3个街道办事处,共选取45个街道办事处,每个街道调查120人,共获得有效问卷5399份。调查内容主要有五个部分:一是个人基本情况;二是个人外出工作、生活情况;三是公共健康服务情况;四是婚姻和生育情况;五是公共健康状况与需求。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定量分析方法,并假设:流动人口获得公共健康服务的状况是影响流动人口公共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流动人口获得公共健康服务的状况越好,流动人口的公共健康状况就越好。
流动人口公共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
经过对有效问卷的汇总与分析,从参加相关部门公共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年龄层次、婚姻状况、生育状况、受教育程度、户口类型、收入情况等多角度进行比对,并以调查的流动人口中自评健康状况为“好”的不同人群所占百分比为参考,得出如下结论:
流动人口获得公共健康服务是影响流动人口公共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数据分析显示:在流入地和户籍地参加过政府或卫生部门的公共健康宣传教育活动的流动人口,其自评公共健康状况为“好”的分别达到80.1%和80.9%,明显高于没参加过公共健康宣传教育活动的流动人口,这部分人自评公共健康为“好”的仅为72.5%。在流入地和户籍地都参加过卫生部门宣教活动的流动人口自评公共健康状况为“好”的比例最高,达到85.2%。可见,流动人口的公共健康服务对流动人口的健康状况具有重要的意义。
流动人口的人口特征是影响其公共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问卷将15~49岁划分为7个层次,每五岁归一个层次。结果显示:年龄由低到高自评公共健康状况为“好”的比例呈下降趋势,从最高的85.3%下降到72.5%;流动人口中未婚的自评公共健康状况为“好”的占84.5%,高于已婚的75.4%;未生育的自评公共健康状况为“好”的占83.3%,高于已生育的75.2%。由此得出结论:流动人口中年龄越大、已婚、已经生育过的人群自评公共健康状况越差,而年龄在24岁以下、未婚、还没有生育过的流动人口自评健康状况为“好”的比例较高,一般都超过80%。
流动人口的社会特征对流动人口公共健康状况有一定影响。流动人口中受教育程度越高,自评公共健康状况越好,其中调查人群中学历最高的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流动人口中有82.4%的人自评公共健康状况为“好”;高中及中专明显降低,仅达到79.8%;初中、小学、从未上过学的更低,分别为77%、76%和75.8%。非农业户口的流动人口与农业户口的流动人口也存在略微的不同,自评公共健康状况为“好”的比例分别为77.5%和77.2%,非农业户口的流动人口的自评公共健康状况要略好于农业户口的流动人口。
流动人口的经济状况对流动人口的公共健康状况有一定影响。数据表明:有工作、有收入的流动人口自评公共健康状况为“好”的比例高达77.5%,而无工作、无收入的流动人口自评公共健康状况为“好”的仅为74.4%,明显低于有工作、有收入的流动人口。此外,就业身份与自评公共健康状况也有一定的关系,目前工作状况为打工的流动人口与从事个体经营的流动人口相比,自评公共健康状况为“好”的比例,前者要高出2个百分点。
推进流动人口公共健康服务均等化的建议
本研究结果表明:流动人口获得公共健康服务的状况是影响流动人口公共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流动人口获得公共健康服务的状况越好,对流入地提供的公共健康服务越满意,流动人口的公共健康状况就越好。为了更好地推进流动人口公共健康服务的发展,落实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本研究提出了推进流动人口公共健康服务均等化的对策建议。
端正对流动人口的态度。第一,重视流动人口问题,构建和谐社会。流动人口为社会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理应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均等地获得基本公共服务。各级党委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庞大的流动人口群体,深刻认识解决流动人口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紧迫性,以更加开放、包容、理性、公平的胸怀做好流动人口公共服务管理工作,解决好就业生活、子女就学、社会保障、公共健康等流动人口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民生问题,切实维护好流动人口的各项权益。与此同时,要充分认识到流动人口内部对公共健康服务不同程度的需求,政府或相关部门在加强对流动人口的公共健康服务时,在具体方法和措施上要体现出更加具体化、科学化、人性化的特点。
第二,改革服务管理体制,城乡协同发展。当前我国流动人口管理中普遍存在服务管理差别化问题,究本溯源都归因于制度层面,传统的流动人口管理体制与管理理念转变不适应,与工作机制创新不配套。应该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核心,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先导,以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格局为目标,通过示范带动、稳步推进,逐步构建起统筹规划、协同有力、职责明晰、信息完备、服务均等、管理高效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体制,切实保障流动人口合法权益,促进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完善对流动人口公共健康服务的相关制度。第一,落实财政转移支付,健全经费管理制度。流动人口问题事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特别是对于流入地的经济发展,流动人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现居住地人民政府有责任将流动人口纳入本地实有人口,实行属地服务和管理,并将所需经费按国家有关规定纳入地方各级财政预算,保证流动人口在流入地享受到与户籍人口相同的公共健康服务。在财政转移支付形式上,可以考虑由国家统筹跨省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经费,省内流动的流动人口实行省级统筹,市、区、乡镇分层次落实专项经费。在实施标准上,在确保最广泛的流动人口能够享受到最基本的公共服务之后,再根据政策实施的效果和发展动态,逐步调整均等化的标准与水平,逐步缩短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之间的差距,逐渐实现均等化。
第二,出台专项法规政策,建立科学评估体系。国家相关部门尽快制订有关流动人口公共健康服务的专项法规,明确流动人口在公共健康方面的各项权利和义务,明确各级、各有关部门的管理责任和服务职能,把维护流动人口公共健康合法权益纳入法制轨道,彻底杜绝两地管理部门推诿扯皮的现象发生。同时,应建立科学合理的流动人口公共健康服务管理考核标准和指标体系,加强对流入地和流出地相关政府部门的服务管理工作的考核力度,促进流动人口公共健康服务均等化的顺利开展。⑤
提高对流动人口公共健康服务的质量。第一,增加服务经费投入,提高专业人才的质量和数量,由于经费不足,特别是对流动人口相关财政预算的空白,致使各级政府和管理部门对流动人口的公共健康服务很难全面开展和达到高覆盖。因此,各级政府和管理部门要深刻认识流动人口的客观存在与不断壮大的现实问题,考虑这一群体对城市发展的巨大贡献和他们当前生活的现状,提高对这一群体公共健康服务的财政预算,增加对其提供公共健康服务的经费投入。同时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参加到为流动人口公共服务的队伍中来,以更加专业的知识、更加先进的技术、更加健康有效的药品和器械为流动人口提供优质的公共健康服务,回报他们对流入地城市发展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使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生活有一种亲切感和归属感。
第二,拓展服务对象内容,扩大均等覆盖范围。我国目前的流动人口公共健康服务与国际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在今后工作中要突出人文关怀,以服务带管理,通过优质服务促进管理。主动为流动人口中的未婚人群和老年人群提供公共健康服务;降低产前检查和入院分娩费用,关注流动人口孕、产期的公共健康保健;关注婴幼儿的健康和防疫;细化服务内容,分别指导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工作环境的流动人口选择适合自身情况的公共健康服务,以实现更好的服务效果。
对流动人口公共健康服务要向精细化发展。流动人口的年龄跨度较大,文化程度不等,工作环境参差不齐的现状,必然对政府相关部分的公共健康服务提出差别化的要求,这在调查分析中已有明确的体现。
针对这种现实情况,对流动人口公共健康服务应做出回应,探索向公共服务精细化迈进的道路。如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免疫力会逐渐下降,公共健康服务就要调整相应的措施,依据其服务对象的年龄增长相应地增加公共健康服务的频率;受教育程度低,其卫生意识越差,生活习惯越容易使细菌滋生,所以公共健康服务也要与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相适应,对受教育程度越低的流动人口越要加强服务力度;经济收入的不同也会影响其自身对公共健康的重视程度,有工作、有收入的人群就会有条件更多地关注自身的公共健康问题,而无工作、无收入的人群则在公共健康问题上相对关注不足,出现相关疾病的机率较大,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对这部分人群的公共健康服务有所侧重,弥补其自身对公共健康关注不足的缺陷。这种对流动人口公共健康服务要求精细化的趋势,不仅是解决流动人口公共健康问题的最佳途径,也是改进户籍人口公共健康服务的未来方向,更是提高我国新生人口素质和国民整体健康水平的必然选择。
(作者单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学院;本文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科研一般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89070607)
【注释】
①段成荣,杨舸,张斐,卢雪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动的九大趋势”,《人口研究》,2008年第6期。
②赖昕,蔡筱英,刘智勇:“我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公共服务现状与对策研究”,《医学与社会》,2012年第3期。
③高晓坚,董训兰,王平等:“广州市流动人口妇女儿童患病就医现状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05年第15期。
④裴丽萍,郑群:“城市流动人口卫生服务利用现状与影响因素调查分析”,《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5年第8期。
关键词:长株潭;城区;流动人口;体育;参与
1前言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长株潭”城市群的总人口迅速增加,其主要原因是流动人口的激增。
随着“长株潭”城市群的加速发展,大量人口将纷纷聚居于这一地区的城市社区。而在“长株潭”流动人口的体育参与,特别是体育参与和家庭结构及社会控制方面的研究报道目前较少见到。研究“长株潭”流动人口的体育参与,对于了解其对“长株潭”城市群的社会秩序稳定,以及推动“长株潭”区域经济的加速发展,提高“长株潭”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依据传统的区域划分,将长株潭城区的发展水平划分3个层次,分别在长沙、株洲、湘潭三地区随机抽取7个城区的外来学生家长作为调查对象。
2.2研究方法
从经济学、体育学和社会学角度出发,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面访调查法、数据统计法等方法,来进行重点和定量论证。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学校图书馆、网络、杂志等查阅有关长株潭城区流动人口体育参与方面的资料,以及搜素与流动人口体育参与的有关资料。
2.2.2问卷调查法
对长株潭城区流动人口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88份,有效率97%。
2.2.3面访调查法
对部分不同居民进行当面的一对一的访问。
2.2.4数据统计法
对调查的问卷进行了统计,将收集的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城区流动人口体育参与现状
3.1.1长株潭城区流动人口参与体育健身锻炼情况
流动人口体育参与的时间和频次不足,体育人口在流动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远低于我国居民体育人口比例。因为户口等原因,他们很难获得与当地居民同等的待遇,往往被排除在当地居民的文化圈子之外,很难参与当地单位、社区及俱乐部组织的体育活动,因而自己也把自己看成“弱势群体”,正式这种独特的社会属性,决定了其实践与认识有一定的距离,参与不足。在余暇时间流动人口主要从事活动,见表1。
表1 长株潭城区流动人口余暇时间活动情况
体育锻炼在闲暇活动中位置靠后,说明身体锻炼没有被看成身体放松的手段,没有被看成是休息的有效途径,很多人工作后觉得再去运动很累,不把运动看成获得充沛精力的源泉,在有限的余下时间,他们更习惯于消极休息而不是积极性休息。
3.1.2流动人口参与体育锻炼的空间选择
体育活动的空间选择是指从事各种体育活动的场所。她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参与体育的质量。
表2 长株潭城区流动人口的锻炼场所情况
场所选择呈现多元化,但集中于简单廉价的锻炼方式。在经营性体育场所的选择上,我们做了进一步调查统计,发现大专以上与中学以下学历者呈现显著性差异,说明一部分学历较高,收入较高的白领人口,渐趋于选择设施完善的经营性体育场所。
3.1.3长株潭城区流动人口参与体育锻炼的形式
城区流动人口锻炼为工作时间组织占9.5%,业余时间组织占23.3%,业余时间自发进行占67.2%,显示流动人口的体育锻炼躲在业余时间自发进行。其中,与朋友、同时一起的占52%,单独占33%,与家人一起占6%,与所在居民一起的占9%。说明流动人口的不稳定性。
3.1.4长株潭城区流动人口参与体育锻炼的内容
在参与体育锻炼的流动人口中,体育运动项目主要是:跑步(21.6%),桌球、乒乓球(9%),武术、气功(7%),羽毛球(16%),健身、健美(19%),游泳(4%),篮球、排球(16%),其他(9.4%)。那些技术简单且队场地要求不高,群众基础件号,容易找到锻炼伙伴的项目成为主要的锻炼内容。
3.2长株潭城区流动人口的体育消费
体育消费可以从侧面说明参与体育的程度。据统计,长株潭家庭体育消费已达到一定水平,对流动人口体育消费的调查见表3。
表3 流动人口月体育消费情况
体育消费相对于当地居民要低,他们体育消费的主要用途是购买体育服装和体育书报,体育消费以经济耐用型为主。
3.3影响长株潭城区流动人口体育参与的因素
为了进一步了解影响长株潭城区流动人口体育参与的因素,设立了若干个指标,由调查者在其中选出最主要的障碍因素,结果见表4.
表4 影响长株潭城区流动人口体育参与的因素
从表中可以看出,影响流动人口最大的因素是工作压力大,没有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影响因素第二为没人组织。影响第三位为没有金钱。另外,没有兴趣所占的比例也较大。
4 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长株潭城区流动人口体育参与的频度不足,其锻炼时间、锻炼方式、锻炼场所的选择都收到很大的限制。
4.1.2流动人口体育消费相对于当地居民要低,舍不得将辛苦挣来的钱花在体育消费上。
4.1.3影响长株潭城区流动人口体育参与的主要因素是:工作压力大、没有时间、没人组织、没有金钱等。
4.2建议
4.2.1做好宣传工作,增强体育意识。使企业业主明白体育文化是提高员工素质,增强企业凝聚力的有效途径;让流动人口明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是人生幸福的保障。
4.2.2加强监督管理。各级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法制法规,把流动人口体育参与纳入法制轨道;
4.2.3加强流动人口与当地居民的体育文化交流。为流动人口的体育开展创造条件。将流动人口带入社会的主流,让他们也能感受到城市生活的美好。■
参考文献
[1]陈定炫,韩小虎.流动人口体育参与对勾践和谐社会的意义【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报),2009.3
[2]柴伟丽,我国城市流动人口参与体育的对策研究【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6
流动人口孕产妇的保健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卫生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流动人口本身的社会性比较复杂,大多数都属于弱势群体,而孕产妇又是他们中更为弱势的群体。现阶段城市中流动人口所占比例越来越大,流动人口成为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妇女发展纲要》明确提出流动人口中的妇女享有与户籍所在地妇女同等的卫生保健服务,同时将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纳入流入地孕产服保健范围的目标。因此,流动人口孕产妇的保健问题就显得十分突出。
一、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管理的现状
(一)资料与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中心医院分娩的流动孕产妇 313 例;有稳定工作 60 例,无业或自谋职业253 例;生育一胎216 例,生育二胎 97 例。依据妊娠产次、建卡情况、产检情况及妊娠结局进行回顾性总结(注意:每个数字应与户籍地孕产妇比较)。
(二)现状分析
1.流动孕产妇孕早期初检率及孕早、中期项目检查率低于户籍地孕产妇。良好的产前检查能够有效地减少低出生体重和新生儿疾病的发生,而产检不足是围产儿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规定孕产妇应在孕早期进行初次产检,孕早期的检查要对孕产妇进行保健指导及孕期危险因素的筛查,发现高危孕妇。有研究表明,实施孕早期保健后围产儿死亡率、死胎死产率、新生儿死亡率及先天畸形发生率方面均有明显好转,死胎率下降明显。因此,孕早期检查对于安全、健康的分娩至关重要。
2.流动孕产服5次及以上产检率低于户籍孕产妇。《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规定孕期应当至少接受5次产前检查,其中孕早期至少1次,孕中期至少两次,孕晚期至少两次。曾小娥等对产前检查对母婴的影响显示,按时产前检查的妊娠妇女,其胎盘早期剥离、产后出血、低体重儿、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新生儿窒息等的发生率均低于无产前检查者,适量的产前检查对于避免或减轻孕期的异常情况有重大作用。产前超声检查可检出大部分的畸形,对胎儿预后判断,及对临床及早采取措施或出生后随访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3.流动与户籍孕产妇产前保健利用的影响因素。流动孕产妇仍然是城市孕产妇保健服务的关键人群,有资料显示,文化程度低、经产妇、经济收入低、无保险、计划外生育等会对流动孕产妇产检情况产生影响。因此,城市产前保健服务要根据人群的不同特点提供普惠性、可及性的项目或措施,从而促进城市孕产妇、特别是流动孕产妇的保健服务利用率。
二、流动人口孕产妇产前检查保健率低的影响因素
(一)家庭经济收入低是制约流动孕产妇接受孕期保健服务的重要因素
多数流动产妇主要来自中国经济不发达地市,家庭月收入低,多数产妇妊娠后不工作,这些构成了制约其接受孕期保健服务的因素。其不在正规医院机构做产前检查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因素。经济收入低造成了对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降低,特别是生殖健康问题。因此,需要政府支持降低贫困流动人口孕产妇就医的准入门槛,设立贫困流动人口孕产妇特殊服务窗口,以解决经济收入低的流动孕产妇孕期保健的服务需求。
(二)文化教育程度低和保健意识淡漠也是影响流动孕产妇接受孕期保健服务的主要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权利意识淡薄,权利意识因受教育水平不同而差异明显,文化程度高者权利意识较高。因此,有针对性地进行生殖健康宣传,成为生殖健康促进的重要手段。开发一些通俗易懂的培训教材和宣传材料,对流动人口进行知识宣传普及,使流动孕产妇有意识地主动接受孕期保健服务。
(三)医疗机构服务的因素制约了流动孕产妇接受孕期保健服务
调查结果显示,正规产检医院的服务水平并不是影响流动孕产妇接受孕期保健服务的主要因素,而候诊时间、收费问题占较高的不满意比例。因此,应改善现有的医疗管理体制,在提高服务水平的同时,合理制定收费标准,以适应不同层次流动孕产妇的孕期保健需求。
(四)私人诊所提供不健全的产前检查项目加大了流动孕产妇孕期保健管理难度
基本的孕期产前检查是保障母婴安全的重要措施,私人诊所不但基本的检查项目不健全,而具备的检查项目中大多数项目检查率很低,这加大了流动孕产妇孕期保健管理难度,使流动孕产服整个孕期安全存在极大隐患。因此,规范私人诊所的诊疗常规是保障孕期安全、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有力手段。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关政策,严格审批行医诊所的准入门槛,提高私人诊所的综合服务水平,保障流动孕产妇整个孕期的安全,进一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
(五)计划外生育影响了流动孕产妇接受孕期保健服务
计划外妊娠导致的多胎生育一方面使流动产妇家庭生活水平降低,另一方面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制裁措施,一些孕产妇不愿意到正规医疗保健机构孕检、分娩,躲避接受孕产期保健服务。庞大的流动人口队伍成为中国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如何对流动人口加强计划生育宣传工作,以提高计划生育服务质量已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之一。
三、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一)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大力提高人口文化素质,加强流动人口孕产妇的健康宣传
由于经济因素、文化程度等原因,流动人口自我保健意识差。针对这些因素,建议采用简历孕妇课堂、编制母婴保健手册等各种形式,选用最适宜的宣传教育内容,采用最适当的宣传教育方式,宣传母婴保健知识,使人们懂得产前保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知道孕早期建卡及系统管理是及时预防和处理高危因素、降低难产因素的有效方法。
(二)政府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使母亲和婴儿获得基本医疗保健服务
鼓励外来人口参与生育保险,降低生育保险费用。制定最基本的孕期保健项目,简化产前检查程序。依据政府财力,逐步增加无偿母婴保健服务范围,促使弱势群体享有基本生育健康服务,促进基本生育健康服务利用的公平性。
(三)将外来人口纳入暂住低管理,为其建立健康档案,改革以户籍为主的计划生育管理模式
社区医院实行首诊负责制,发现怀孕妇女及时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强化社区在健康服务中的作用,把外来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纳入社区管理和服务体系。
(四)加强医务人员的素质培养
加强社区妇幼保健系统建设,对基层妇幼保健医务人员进行规范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社区医务工作者的收入待遇,稳定基层医疗队伍,提高工作积极性。
(五)政府增加投入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关键词:华漕社区,流动人口,孕产妇
伴随着上海市的经济快速发展,人口流动也比较大,在上海进行分娩的流动人口中,孕产妇的数量在不断上升之中,但是受到文化条件的限制,这些分娩者之中有很大一部分并没有进行产前检查,导致出现非法接生现象。华漕社区作为一个发展型的社区,在人口孕产妇管理过程中,需要对流动的孕产妇进行关注,努力提高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率,进一步降低死亡率,现对2011~2014年华漕社区的流动人口孕产妇管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一、华漕社区流动人口孕产妇管理现状分析
1.对象
将华漕社区2011~2014年生活的孕产妇并能够建孕册的流动人口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通过得到的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方法
对2011~2014年流动人口孕产妇的管理报表进行分析,报表是由社区的固定人员提供,并在每年都组织孕产妇填写与培训。
3.结果
2011~2014年华漕社区流动人口孕产妇系统管理情况详见表1,从表中可以发现流动人口孕产妇的管理率较低,而且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
表1:华漕社区2011―2014年流动人口孕产妇管理情况
年份
2011
2012
2013
2014
早孕建卡数
1159
1323
930
801
回家分娩数
2033
2243
1160
1277
在沪分娩
1709
2049
1513
1312
流动人口建卡数
4503
4491
4158
3778
活产数
1723
2062
1519
1324
系统管理数
1159
1323
930
801
系统管理率
67.27
64.16
61.22
60.5
4.结论
(1)早孕建册率低
通过这4年的数据能够发现,华漕社区的流动人口建卡数在逐年下降,而且系统管理率也相对较低。最为主要的原因可能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需要建立孕产妇的保健手册,而且需要到上海的孕产妇系统进行管理,直到建立孕册[1]。目前华漕社区已经在宣传力度上进行努力,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流动的孕产妇进行检查,并积极倡导早孕建册的意义和好处,希望督促孕产妇及早建册。
(2)产检意识不强
在孕产妇建册之后需要到医院进行产检,整个孕期大概会持续8次以上,之所以进行产检,是因为需要对畸形儿进行筛查,并及早发现妊娠并发症,对其进行处理。要最大程度上保证母体和幼儿的安全,降低死亡率。2011~2014年华漕社区的流动人口孕产妇平均产检次数不高,这就会增大孕产妇的危险系数。很多流动产妇不愿意产检,这就会导致保健意识较弱,产检的次数也会相对较少[2]。华漕社区要求对流动人口的孕产妇进行常规的宣传和介绍,并在社区服务中心对孕产妇进行定期访视或者电话访问,督促产妇进行产检。这么做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流动人口的保健意识,并能够提高产检的次数,降低风险。
(3)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低
所谓孕产妇系统的管理人数是指在产后的28天内对孕妇进行建册,并保证能够进行产后访视的产妇人数。在报表的数据之中,要求流动的孕产妇能够进行8次以上的产检数,如果达不到8次以上的,就会降低华漕社区的孕产妇系统管理率[3]。孕产妇的系统管理率就是流动人口孕产妇的管理工作难点,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工作。
二、华漕社区流动人口孕产妇管理对策
针对华漕社区流动人口的孕产妇管理情况,可以采取以下几条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第一,对于家庭困难的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情况,政府需要有一定的资金投入,这样才能保证秘籍的人口流动区能够提供便宜的卫生服务。流动人口的分娩费用也可以适当降低,这样既安全、费用又不高就会增加孕产妇的产检情况。只有政府的工作支持,才不会降低卫生所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还能够增加流动人口孕产妇的安全性;第二,要对流动人口孕产妇建立更加健全的综合管理机制。对于外来的人口,需要政府和妇联共同努力,彼此之间相互配合,才能不断发挥各自的优势,管理流动人口的孕产妇安全情况,为孕产妇提供更加便捷和优势的服务,让国家和各个部门都收益;第三,对于卫生系统的妇幼保健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要能够对经费和工作、任务进行落实,通过建立更加健全的信息化网络,不仅仅能够提供更加及时的信息,还能解决人户分离而导致的信息不通畅,将准确性大大提升,保证效率的改善。通过各个方面的努力和动员,才能改善流动人口的孕产妇管理情况。
对于流动人口问题而言,它是我国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问题,在管理的过程中并不是一个部门就可以进行管理的,要通过多部门和多层次的沟通交流,才能促进流动人口的孕产妇管理。要对流动人口的孕产妇进行定期的检查,保证政府和社会能够给予一定的关怀和支持。保证流动人口的综合性管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未来也将成为一个重大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杜清,王临虹,潘晓平.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服务利用现状调查[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3(02).
[2] 朱丽萍,谭晶,贾万梁,孙晓明,程晓明.上海市流动人口孕产妇平产分娩点工作及其效果[J].中国卫生资源.2011(02).
[3] 孙平辉,刘欣,齐忠,乔力,刘晶珠,栗兰珍.社会经济水平及妇幼卫生系统管理对孕产妇死亡率的影响[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03).
计划生育是一项基本国策,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以缓解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压力,控制人口数量。计划生育的宣传教育和推广均通过调查随访方式进行,然而目前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越来越多的处于育龄期的人口离开户口所在地去寻求发展,大量的迁移人口为计划生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带来了较大的难度[1]。本次研究旨在了解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方法推广宣传教育现状,为后续相关研究做好铺垫工作。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的镇计划生育服务站作为研究现场,该地区流动人口集中,适合本次调研活动的开展。
1.2 方法
1.2.1 深入访谈[2]
本次访谈的对象有各村的计生联系员,镇计生办人员,镇服务站人员,来站的外出和外来流动人口育龄妇女。
1.2.2 集体讨论
集中上述访谈对象,对以下问题进行集体讨论:①对现有资源的评估,包括人力、物力、时间、设备、场所等。②深入了解现有工作水平,和计划生育的现状。③寻找计划生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④探讨宣教工作的可行性和可接受性。⑤寻求最佳的宣教手段,了解干预场所、时间等。通过上述问题的分析探讨,了解目前宣教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寻求最佳的解决手段。
1.2.3 特殊人群访谈
将已接受人工流产等避孕失败、其他计划生育服务的外来流动人口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全面了解流动妇女对计划生育宣教工作和本次访谈的满意度,深入了解其对计划生育相关服务需求。
1.2.4 清仓查库
场所主要包括:宣教场所、相关培训场所、培训管理部门、技术服务场所等,对上述场所中的工具、设备等进行填表上报,填写设备及器材的清仓查库列表。
1.2.5 现场观察
对药具发放现场、服务机构现场、宣教现场、服务现场等地点进行观察,查阅相关工作流程和制度,了解现场的基本信息。
2结果
调查结果表明,流动人口中20~34岁的人口数量居多,其中未婚青年约占总流动人口的一半,男性主要集中在25~34岁,女性则在20~24岁,育龄期的女青年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多数为小学、初中、高中学历,部分群众对于计划生育宣教工作的必要性和关键性并不理解,为本次调查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同时,也受性别、婚姻状况、学历、收入、流动方式等因素的影响。计划生育宣教理念逐步转变,宣教工作力度也较以前有大幅度提高,形式多样,内容更加丰富和具体,更加尊重和维护群众的隐私,使得计划生育的宣传推广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现今的计划生育宣教工作更加注重个体化服务,更加尊重和维护群众的隐私,使得计划生育的宣传推广受到了各方的肯定和群众的欢迎。然而,流动人口的避孕节育方法推广宣传教育人存在较多的问题,一方面由于流动人口迁移频繁,因此计划生育宣传工作可能覆盖不全面。二是计划生育的宣教工作仍有待改善,计划生育宣教工作力度不足,推广手段不足以引起流动人口的关注。 第三方面由于从事计划生育工作的药具管理员和部分其他人员学历或专业受限,无法提供准确的专业知识,服务能力有限。四是流动人口的流动性大、工作多繁重、休息时间有限等因素,无法对其开展全面系统的计划生育专业知识的宣教。第五方面由于电话咨询服务时间短,不能满足群众的提问需求。最后,由于政府部门提供的经费不足,致使宣传和推广受到制约,无法做到长期宣教。上述诸多原因是造成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宣教工作实施不彻底的主要因素。
3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