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德育的重要途径8篇

时间:2024-03-07 15:36:2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德育的重要途径,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德育的重要途径

篇1

整体教育有两个层面:可理解为一种教育模式,也可理解为教育手段与方法,在此,就教育手段和方法加以探讨。

一、整体教育的内涵

整体教育是一个教育学范畴。相对于“个体教育”而言,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条件,对受教育群体和集团的一种显性教育。整体教育区别于个体教育几个明显特征,一是集团性。受教育者是一个群体,而不是个人,是多数人而不是个别人;

二是时段性,即相比个别教育,它需要固定的时间,而不能因教育者的好恶和心情在而随时变更或者延长或扩展。三是条件性,它需要一定的场地和相应设施设备。四是普遍性,也就是可以针对一个团队的全体人员进行教育,从使用范围讲,无论任何单位,任何团体,任何组织都在采用此形式。此外,还具有计划性。教育者要达到一定的目的,需要事先的设计与周密的思考,计划解决相应的问题。

二、整体教育的必要性研究

(一)整体教育是培养集体主义意识的重要途径

通过整体教育,并通过这种集团整体的教育活动的形式,可以让个体感受到集体,是集体的一员,而不是游历于集体之外的个体,并在这种集体的形式下,充分认识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从而增强集体主义的意识。

(二)整体教育控制团队的整体性,增强整体战斗力

整体教育过程中,由于集团式的教育,大系统是一个一个的子系统构成的,我们可以从子系统的外在表现情况,反映出子系统(或者小团队)的管理水平和素质,优秀的子系统(小团队),训练有素,秩序井然,体现出很高的组织性和纪律性,而差的子系统则杂乱无章,秩序混乱,即想在即时的整体教育过程中,有意表现出纪律观念强,但由于缺乏平时的管理和严格的训练,都无法控制局面,即使强力控制,也只能出现短时的效果,而一旦时间稍长,马上会露出本来的面目。

(三)整体教育具有信息传播的广泛性和及时性

整体教育过程中,信息的传播具有广泛性,可以将教育者的思想、理念,传达给每一个受教育者,体现迅速、及时而广泛的特点,十个人通知一百个人,所需要的时间,十个人所通知一千个人,所需要的时间,与一个人整体通知和传达的时间。

(四)整体教育的团队氛围,会创造出强大的心理相互影响力

由于整体教育的人数多,在整体教育的过程中,如果教育者所传递的信息,生动有趣,震撼力强,那么在受教育团队就会产生一系列的情感外在反应,而情感具有传递性与相互煽动性特点。我们在听演唱会或演讲的时候,集体的情绪会催生个体情感的扩张,从而形成一种激情狂潮,达到痴迷与信服的境界。希特勒如果对一个人演讲,他是达不到让人疯狂的效果的,而对着整体的教育,则因氛围的影响而达到极端的狂势,可以这样讲,他创造的演讲氛围是整体教育的一种体现,而这种氛围将德国推向了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车。

(五)整体教育的实践性特点,促使管理者深入实际、了解情况,从而增进了教育者调查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作为教育者在整体教育时要让听者心服口服,富有针对性,就必须努力去搜集素材,了解情况,并作出分析判断,并提出解决问题,形成集团意识加以传达,所以,能促使教育者深入实际,做好本职工作,提升教育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

(六)整体教育为下级团队的组织者提供示范性

整体教育的教育者,不仅对团队的个体有着教育意义,同时也对团队的各个部分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的提醒教育和示范,这样的结果必然会让团队的各个部分形成一种整体力量。

(七)整体教育为培养团队风格创造良好的条件

作为教育者,我这里主要是指管理者,对团队深刻的阐述自己的理念,思想,以及要求和做法,在制度保证的前提下,在教育者的教育下,会形成一种风格,而这种风格就是教育者的风格,长期的整体教育对一个团队风格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整体教育的一般性要求

(一)整体教育内容的要求

坚持正确的政治观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符合时展的方向,对受教育者有教育意义的话题。切忌发牢骚,将个人的不成熟或不正确的观点,强加给受教育者。而且要求整体教育的内容要有针对性、真实性、兴趣性、更需要教育性。

(二)整体教育时空把握的要求

针对群体的年龄结构、思维结构、注意力的特点,我们得要注意整体教育的时间,大学生心理比较稳定,可以时间长一点,如果针对中小学生,如果一整天或者长时间的持续的演讲和报告,会影响整体教育的效果。空间条件,需要考虑整体教育的会场情境的布置。以及会场的大小,如果人数不多,则应选择较小的场合。否则会影响效果。特别要注意的是人多而场地狭小的现象,这种现象会带来不安定的因素。

(三)整体教育形式的要求

整体教育的形式很多,在这里我所讲的整体教育是讲排除文艺形式的整体教育。主要指的是报告,演讲等语言形式。

(四) 整体教育实施过程的对施教者的要求

整体教育者在施教时,必须要具有敏锐的思想、清醒的头脑、同时需要感性与理性并具,施教者还需要有清晰的语言表达能力、演讲能力、应变能力,施教者的服饰与装束以及面部修饰要得体,要体现出施教者良好的气质与修养。

(五)整体教育必须考察后续效果并进行追踪

篇2

在我国,家庭教育早已登上历史的舞台,主要体现在“育德”方面。战国时期(孟母:公元前392-公元前317) “孟母教子”的典故就是最好的证实。由于学生家长素质层次不齐,造成孩子们家庭教育千差万别,家庭教育质量难以保证,因而家庭教育经常被人们所忽视!唐朝时期,伟大的文学家韩愈,于贞元十八年,著《师说》广为流传,其中的 名句“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阐明了教师的职责是教书和育人。因而,从古至今 “育人”的职责 主要由学校教师来承担,人们普遍认为学校才是教育的主阵地。

在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背景下,在高考“指挥棒”的指引下,虽然提倡素质教育,但是社会上普遍仍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学校及教育部门的工作业绩,这种错误的认识影响着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相关制度无法脱离应试教育的束缚,在教师考核方面仍偏重于智育。随着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迅速推进,基层小学班级人数在70以上的大班教学越来越普遍,可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却越来越不尽人意。于是在教学任务的驱使下,平时工作繁杂的教师更是整天忙于学生的学业辅导,无暇顾及德育方式研究。在“禁止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等一系列教育法律的出台、实施,使得有些家长总是以教师体罚教育学生为理由来找教师的麻烦,因而多数教师面对“问题学生”似乎显得束手无策。

以上这些综合因素,加速了当地小学教育“重智轻德”现象的形成。学校教师在工作上片面追求小学生学科成绩的提高,并形成了激烈的“成绩角逐”,似乎从小学一年级就已提前开始“高考倒计时”。因而,除了学校课堂教育教学之外,教师根本无暇顾及其他学科,甚至连品德课也成了主课老师的辅导课,“育德”工作在校内已名存实亡!

面对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和日趋激烈竞争的社会就业,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教师只是某一领域里的专业技术人员,他们只是普通人,而不是万能的“神仙”。“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孩子的教育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家长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其中,并积极主动配合学校教师抓好学生的家庭教育。家长、学校共同关注孩子成长的过程,家、校共抓孩子教育。这,是一个全新的教育格局;是新时期全社会高度重视教育的真实反映。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以及国民整体素质的不断提升,家庭教育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和重视,家庭教育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亦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

自古以来,家长被认为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综合素养及教育方式,是直接影响孩子成长的关键因素。家庭教育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成长、未来发展的命运!那么在我国基层教育中,特别是我们武都城区,这个当地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小学生家庭教育又如何呢?下面是武都城区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据调查显示,家长和孩子的交流方面,有57%的家长只是偶尔和孩子交流;34%的家长能做到经常交流;还有9%的家长不与孩子交流。在家长教育方式上,仍然有64%的家长用打、骂来教育孩子,而36%的家长对孩子进行说服教育。 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认识方面, 43%的家长认为自己没多文化不会教育,35%的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22%的家长认为工作忙顾不上教育孩子。

从图1数据显示可知,多数家长对孩子教育关注不多。关注孩子教育的家长,多数又对教育理解有误区: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

通过问卷调查可知,有57%的教师认为在教学工作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与烦恼来源于家长不配合;26%的教师认为在教学工作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与烦恼来源于繁杂琐事多。

从图2数据显示可知,多数教师认为在教学工作中遇到的最大困难与烦恼是家长不配合。

由此可见,多数家长对教育认识不全面,只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因而造成家、校教育思想不统一,出现家长不配合教师工作的情况。武都城区小学生的家庭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它是当地城市和农村“家庭教育’的一个缩影!

如下图3所示:武都城区有65%的教师在培养学生好习惯方面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但收效不理想。

据我走访、调查的几个学校,从校内观察,学校德育的确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校外观察所见:学生的行为习惯与校内恰恰相反!校内行为表现很好的学生,在校外的行为表现却很差。具体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在校内的环境卫生很整洁,学生言行举止很文明;而在校门外附近的地面上到处是垃圾成堆,时常听到有学生说出粗话、脏话;在公交车上抢座位、乱丢垃圾等现象很频繁。小学生校内外的言行举止不统一。小学生的养成教育为何在学校外作用不大?

有人说在校内有老师监管,校外没人监管;也有人说,在校外反正大家都乱扔垃圾;在公交车上也没有学生主动让座;在校外打骂、说脏话不但没事,而且玩得开心!难道我们的言行需要时刻有人监管吗?当然不是。养成教育需要时间和空间来慢慢内化,只靠学校教育远远不够!小学生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而它们的模仿能力很强,武都城区人文环境很复杂,不良恶习的负面影响直接冲击着小学生所受有限的正面教育。如何保护小学生减少或免受不良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呢?我认为,应重视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小学生德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常言道: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对他们的情况了如指掌,孩子身上稍有什么变化,即使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能使父母心领神会,作为父母通过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能及时掌握他们的心理状态,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及时教育,及时纠错,不让问题过夜,使不良行为习惯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学校教育,教师面对着几十个孩子,只能针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进行共性教育,也就是群体教育,因时间及精力所限,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孩子的特点,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因此,家庭教育是小学生重要的德育途径,它可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

家庭教育是学校德育不可替代的。如今,有些家长认为自己有条件,总想把孩子送到昂贵的私立学校,希望通过择校让孩子能够受到最好的教育。其实,他们忽略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片面地认为“孩子的教育是学校的问题”,这是错误的观点。孩子的教育是一个系统而庞杂的工程,其中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周围环境的影响等等。私立小学教育也属于学校教育,它不能等同于教育这个系统而庞杂的工程,更不能替代家长对孩子无私的关爱与耐心的教导。我认为,在小学阶段“家庭教育”质量的优劣,才是孩子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

新时期,当地小学教师在重视校内德育的同时,做好学校德育与家庭教育的衔接工作。

不要因为学生家长文化素质不高,而影响孩子的成长输在家庭教育的起跑线上,进而影响孩子未来发展。为了给当地小学生尽力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为使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能够在基层这片贫瘠的教育土壤里茁壮成长,作为当地教师在重视学校德育工作的同时,更要重视家庭教育这个重要的德育途径。我们应有直面教育现状的勇气,勇于承担并做好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衔接工作。

首先,校领导要重视小学校内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并引导教育工作者深刻认识学校育德工作的重要性,并以身作则改变“重智轻德”教育不良现状。

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学校德育工作具有全面性。既要考虑培养高智商的人才;又要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未来发展,更应考虑大多数提早步入社会的学生,应先教他们学会做人。随着基层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盲工作的迅速推进,小学生德育意义尤为突出。

小学生德育具有“及时性、时效性”,应从小抓起。当地小学德育意义远大于智育,学校应高度重视小学生德育工作。在具体工作中应以“德育为先、智育并重”的思路来抓小学生教育。从小学习良好的仁义道德,从小掌握基本的道德认知技能,从小学会辨别和认知善、恶、美、丑等言行举止,如果学生出现问题要及时加以引导、教育其改邪归正。在“重智轻德”的教育环境中,假如等到学生不能考入高校再回头给他们育德,就好比让一棵已经长歪了的大树再重新让它长直是不可能的一样!

综观我国小学教育,但凡知名度很高的名校都既重视学生校内德育工作,在育德方面都做的很出色而全面。比如“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 北京市中关村第一小学、上海市世界外国语小学、西安大雁塔小学、四川省成都市实验小学、甘肃省兰州实验小学”等等,这些名校无不都在倡议和实施育德育人的教育思想。

然后,要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如今,家庭教育的好坏不但影响孩子的成长,而且直接影响一个学校教育教学的综合质量。现在有些知名度很高的学校,很重视学生家庭教育,在学生入学时不是考查学生而是考查家长的综合素质。这,充分说明了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很大!

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武都城区小学的教育现状就是很好的例子。比如江南小学、东江小学、钟楼小学等学校,这些学校的学生大约有65%以上是从农村转入的,这些小学生家长,多数一边陪读,一边打工。对于孩子的教育虽然很重视,但自己在家不懂得很好的监管和教育,或没时间监管,以致孩子在校内外的行为表现,学习习惯等都不是很好。有的家长甚至不主动配合学校教师的工作,这给学校教育工作带来很多的麻烦!而众所周知,莲湖小学,特别是实验小学,先不说这些学校的学生生员来自哪里,但是学生家长中大约有65%以上的是工薪阶层,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但很重视而且在家很会监管和教育。所以,这两所小学在教育教学等各方面遥遥领先于当地其他小学!

其次,努力做好校内与校外德育的衔接工作。

(1)学校创建有效家校交流的体制、机制,实现家校交流的有效性;(2)学校要创设有效家校交流的平台,为家校交流提供便利;(3)教师要改革、创新与家长交流的态度和方法,构建和谐家、校联系氛围;(4)开好家长会,实现家、校交流的全面性和普遍性;(5)学校应加强与社区的联系,创设校外良好的德育大环境;

篇3

关键词:青少年;养成教育;德育;途径

从广义上讲,所谓青少年养成教育,就是通过学校、社会、家庭等多方面、多渠道的协同教育和影响,使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青少年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养成教育的核心是习惯教育,养成教育强调由自发向自觉的渐进。加强青少年的养成教育,是提高中华民族文化和道德素质的迫切需要,也是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一、德育过程的内涵

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就是实现社会道德规范向受教育者主体的转化,以实现人的价值,而后再外化为道德行为。德育过程的基本趋势是依据发展的规律和道德价值的追求,去限定素质发展的方向,并使道德品质逐渐由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由多方面的变化到成熟。德育过程的结果就是人的社会化、阶级化、人格化,形成一个人的社会特质。德育过程实质上是给学生建立起受教育者所要求的实际关系的过程。从根本上说,德育就是通过对人的启迪与内化,提高人的素质,使其形成良好的道德境界。

二、青少年的心理特点

少年期以前的时期(即12岁以前),是真正的幼稚期或儿童期。这一时期的人更多地依靠成人的照顾、爱护,他们的独立性和自觉性都比较低。少年期或从儿童期向青年期过渡的一个时期(过渡期)的青少年,处于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并存的时期。这一时期是青少年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形成的时期,是世界观萌芽的时期,是开始以道德信念和理想来指导自己的行为的时期。这就需要教育者循序渐进地、积极地引导,以促进青少年养成教育的良性发展。

三、成功开展青少年养成教育的五个基本点

(一)引导

引导在青少年养成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德育过程的积极因素,是青少年养成教育的必然要求。引导青少年养成教育,除要遵循德育的原则(说服教育原则,摆事实、讲道理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实践性原则)之外,还要遵循普遍性原则、针对性原则、适度性原则等。

1.普遍性原则。普遍性原则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引导,切不可受“唯智论”的片面影响,只注意到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也要注意到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二是指要尽量把“引导”渗入青少年的道德品质形成的各个方面,贯穿到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等方面的每一个基本要素,从而使知、情、意、行四个要素统一,促进青少年的养成教育。

2.针对性原则。针对性原则也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要针对养成教育的对象——青少年。人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这就要求教育者必须针对青少年特有的心理特征,实施积极的引导。二是要针对教育对象的个别差异性。人发展到一定阶段,会有共同的显著特征,但人与人之间又存在着明显的个性差异。开展养成教育,一定要针对这种个别差异性,做到普遍关注下的个别引导。

3.适度性原则。少年的第一个社会化任务是谋求独立,在此过程中,他们开始抵抗儿童时期不愿执行的那些任务要求,当教育者限制他们的独立性,不重视他们的兴趣、态度和意见时,他们会表现出具有强烈的自尊心。道德信念、道德理想的形成以及世界观的萌芽、自我意识的发展等心理特征,都要求教育者在引导青少年养成教育时,必须掌握适度原则,避免他们产生逆反心理。

(二)协同

理想的德育应该在全社会形成“做人为本”的共识,建立起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 的德育网络系统,使多种力量形成时空交叉影响的德育优势力量。这里的“协同”指的是德育网络中各要素的协同与一致。

1.德育网络系统分析。青少年的德育网络系统应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校内德育网络系统,即由课堂教学系统、课下活动系统、校园环境系统和班级教育系统组成的联系网络。二是校外德育网络系统,即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系统。这是一个为有效实施德育在学校、家庭、社会多种德育途径之间结成的一种“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组织体系。校内德育网络系统能够充分体现教育者的意志和道德价值取向,而校外德育网络系统是校内德育网络系统的有效补充。

2.德育网络系统各因素功能上的互补。学校、家庭、社会在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教育途径上各具特色,既不能相互替代,又各有优势和不足。学校教育主要是通过认识——理性和规章制度、纪律来实现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对青少年的教育影响有着显著的特点:奠基性、先入性、亲情性、可信性、权威性、有效性、灵活性、针对性、渗透性、感染性、长期性、持续性、随意性、局限性。社会教育影响主要包括社会宣传、社会舆论、社会风尚、社会活动、人际交往、社会环境和邻里环境等,这就决定了社会教育的广泛性、多样性、复杂性和自主性。

3.协同教育的重要性。有许多家长在教育子女时,往往以自己的不正确的生活经验告诫自己的子女“不要相信任何人”“不要轻易帮助别人”等。这样的家庭教育对孩子良好品行的养成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学校的道德教育效果也会在父母的不良“经验教育”中毁于一旦。德育网络系统中各种因素的不协同,就会让受教育者无所适从,德育效果得不到强化,不利于养成教育的成功。

(三)活动

养成教育应该重视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品德,让青少年在日常活动中体验、感受道德的力量。活动在青少年养成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青少年在活动中可以学到很多优秀的道德品质。同时,他们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在活动中得到检验和矫正,这样,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实际感受,从而深信自己所了解的行为规范是正确的、合理的,这些活动和行为才会变成他们的品德特征。例如:如果青少年只从理性上认识到劳动的好处和意义,没有亲身体验到劳动的作用,没有感受到劳动后的欢乐,没有经历真正的劳动,那么热爱劳动的品质只能是空的。总之,任何良好的品德都是在教育者为受教育者组织的多种多样的活动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所以养成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说教上,更重要的是组织青少年亲身参加实践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受教育。

(四)自律

养成教育归根到底还是要靠学生的自我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不教之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青少年学生不可能永远接受教师的教育和指导,他们终究要长大,终究要离开教师的引导,因此,尽可能地让青少年独立生活,使他们时刻能够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不断完善自我,使他们在自警、自诚、自励的“道德长跑”中养成良好的德性,这是养成教育成功的捷径。

(五)评价

养成教育的评价是养成教育成功的重要部分,关系到青少年在养成教育中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的形成,关系到青少年养成教育的定型化。青少年接受的道德教育,往往只限于奖励和惩罚,先是物质上的,后发展为精神上的,德育的价值在他们身上带有一定的功利性。随着个体身心的发展,道德价值的享用功能得以深化和发展,并由此产生一种道德发展、人格完善的根本动力。对青少年道德发展的正确评价会成为青少年养成教育的强化,从而使他们乐于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稳固的动力定型。

现阶段,我国在道德评价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学校更重视学生的成绩、学生的智力发展,而对学生的人格成长和德性养成不太重视。这样不利于青少年良好习惯的形成,对养成教育的成功也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参考文献:

[1]成有信.教育学原理[M].郑州:大象出版社,1993.

[2]朱永新.新教育之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篇4

关键词: 德育 隐性课程 德育功能

目前,我国学校德育实施的途径有:一是由政治课教师实施的各种名称的政治课或思想品德课;二是由任课教师在各门文化课教学中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三是由学校行政人员、班主任、少先队、团组织实施的各项德育工作。若将这三种途径置于课程这一名称之下加以分类,可以分为以下三种:一是“知识性的”或“理论性的”德育课程,这是学校“正规”德育课程,如思想政治、思想品德、哲学常识、公民等课程;二是“活动性”或“实践性”的德育课程,如课外与校外各种班、团、队活动及其它校内外德育活动,组织的各种场合进行的道德谈话;三是学科教学中的“德育课程”,主要是指任课教师在文化课教学中借助教材蕴含的德育因素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按照较为宽松的现代课程观标准,我们可以把以上三类课程称为显性德育课程。这一德育课程体系一方面表现出繁多过量,另一方面却存在着不完整、欠缺之处。例如,上述第三类“德育课程”经常因其是分散的、无形的、隐蔽的而被忽视;上述第二类“德育课程”也常常会变成各种条件反射式的、单纯机械的道德行为训练的活动;第一类“正规德育课程”往往也只是教给学生“有关思想品德的知识”,德育效果还不尽如人意。德育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一方面学校通过正规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但是,如果德育过程处于静态,只让学生坐听教师的道德说教,不仅无法使学生感兴趣,而且必将导致学生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枯竭、产生逆反心理等现象,不易被学生接受,影响德育效果。学校德育原理与实践表明,学校德育的途径与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途径与方法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例如,显性德育课程对学生品德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知识灌输、说理教育等方式实现的,这种方式带有较强的理性色彩和一定的强制性。而由各种环境因素构成的隐性德育课程则是依靠环境育人的精神作用机制来实现的。如利用情境陶冶、舆论监督、环境暗示、行为模仿、人际交往、情绪感染等原理对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隐性课程发挥德育功能具有深刻的理论基础。从心理学来看,人类的归属动机、受暗示性、无意识等心理特征为隐性德育课程提供了根据。在学校生活中,学生在归属动机的驱使下,会积极地与同辈团体所倡导的观念相协同,渴求归属和被集体所接纳,有意或无意地接受来自教师及同学的影响,以便成为集体中的一员。学生置于学校情景,与同学、教师及学校行政人员相互交往,处于一定的文化氛围之中,自然而然地会受各式各样的暗示和感染,这些影响透过学生的观察、模仿和无意识地潜移默化而在他们的品德结构上保留下来,形成特定的思想品德和个性特征。

对隐性课程德育功能的重视还来自品德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品德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等结合起来而表现出来的行为倾向。品德养成并不仅仅取决于道德知识的多少,而是来自于个体与社会的人际交往,来自于社会活动之中,以及把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人品质的过程。传统的德育方式将学生当成消极、被动的接受器,依靠刺激、强化的方式实现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人道德品质,这是欠妥当的。杜威认为,道德教育不只要考虑学生真正的道德思维能力与道德判断水平的发展,更要通过积极的道德活动,“通过学校生活的一切媒介、工具和材料来发展道德”。因而,学生所获得的大量价值观念通常并不是来自学校的正规课程,而是来自“隐性课程”,因为“隐性课程乃是一种真正的道德教育课程,是一种比其它任何正式课程更有影响的课程”。因此,学校德育必须充分发挥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那么,什么是隐性课程呢?

隐性课程又叫潜在课程、隐蔽课程、无形课程、自发课程,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国际课程百科全书》中定义为:在课程方案和学校计划中没有明确规定的教育实践和结果,但属于学校教育经常而有效的组成部分,可以看作是隐含的、非计划的、不明确的或未被认识到的课程。

一般认为,隐性课程是广义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特点是潜在性和非预期性。它不通过正式的教育进行,对学生的知识、情感、信念、意志、行为、价值观等方面起潜移默化作用,通常体现在学校和班级情景中,包括物质环境(如学校建筑、设备)、人际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学风、班风、校风、校纪)、文化环境(如教室布置、校园文化、各种礼仪活动)。

隐性课程对学生所产生的教育影响是通过自身的功能属性表现出来的,要想对隐形课程在学校德育中的作用和意义有一个深层次的了解,就必须对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进行必要的剖析。所谓功能是指事物本身的功效能力,是一个系统所具有的对其它系统施加影响的一种属性。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是指隐性课程可以对受教育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能动的认识、体验、践行,从而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隐性课程在学校德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已为不少学者所肯定。美国著名的道德理论家柯尔伯格指出,隐性课程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比正规课程来得更加有力,因此,他要求“利用隐性课程进行道德教育”。精神病学家斯奈德认为没有哪一所学校的师生不受隐性课程的影响,隐性课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所有参与者的价值感和自尊感,这是正式课程所不及的。沃尔夫与西蒙认为,隐性课程是消除种族隔离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只有通过有意识地、善意地培养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才有可能消除种族隔离。日本教育学者岩桥文吉在论及美国教育时指出:隐性课程是“学生生活经验的全部结构”,道德教育如不关心隐性课程,“期望得到满意的结果是不可能的”。

隐性课程通过创设和利用学校中有教育意义的情境氛围,论道而不说教,使学生在愉悦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健康的集体舆论,优良的校风学风,教师的道德品质、思想意识及其课内外的言行举止,作为隐性课程的要素,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健康的集体舆论对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具有强烈的约束力和惩罚力,优良的校风学风对学生有一种无形的强制性约束和规范力量,无声无息地引导学生不断调整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以适应周围环境。由此可见,重视发挥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是搞好学校德育工作的一条重要途径。那么,隐性课程有哪些德育功能呢?

一、隐性课程可以提高学生道德认识

道德认识是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以及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判断和评价,是人确定对待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和行为准则的内在依据。隐性课程能够提供具体生动、可感可知的环境,丰富学生对政治观念、道德标准等的感性认识,进而提升道德认知。因为,在现实的学校环境中,从物质条件到文化传统,从集体规范到人际关系,从教师的言行举止到班级教室的布置,都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参考系,并传递一定的价值信息,使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从周围环境中接受那些人们所公认的或由学校倡导的价值观与道德观。

道德认识在人的品德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它既是人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人的道德行为的先导。正因为如此,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认识始终是我国中小学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科尔伯格认为,道德教育不能死记道德条目或强迫纪律,而是以发展道德认识能力为主。因为认知的发展是德性(即品德)发展的基础,德性发展不能超越认知发展水平。隐形课程在培养学生道德认识方面,有自身的优势,它可以使抽象的道德概念变得具体可感,这是正规课程所不及的。如校园的绿化美化、校门的造型设计、教室的装饰布置等作为潜在的教育因素,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内涵:用中外著名科学家、思想家的肖像、格言装饰教室,不仅起到了美化环境的作用,同时也启迪了学生的认识,使他们懂得人生的意义、奋斗的价值和奉献的伟大。用写有校风校训的标语牌装饰校门,会使学生从踏入校门那一刻起就清醒地意识到学校倡导什么、反对什么,从而努力使自己的认识与学校所倡导的价值观保持一致。学校作为一个被净化的育人环境,它的任何一处装饰都不是随意的,并对学生产生暗示、同化作用。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自然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隐性课程的这种影响是无声的、持久的,是其对学生感官和心灵的碰撞,由最初的直接的、外在的、形象的感性认识通过学生的反思、觉悟而上升到内在的、抽象的、本质的且具稳定性的理性认识。道德认识正是其中的重要方面。因此,隐性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二、隐性课程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感

一般来说,情感是人们对一定对象的态度体验。而道德情感则是人们运用一定的道德准则、规范去理解、评价和体验对象时产生的情感。能陶冶学生情感的主要有以下一些因素。

(一)环境陶冶

研究表明,情感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情景性”,任何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置于精心布置的特定环境中,不仅能使学生产生清新舒适之感,产生奋发向上的最佳心理状态,起到心旷神怡的作用,而且会使学生产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受到启迪,产生美好理想和实现理想的巨大力量。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辛勤耕耘了几十个春秋的帕夫雷什中学设计的校园环境,为我们树立了卓越的典型:美丽的校园中的每一处设施都经过科学的精细安排和布置。该校的物质环境凝聚着每一个学生闪光的智慧,浸透着每一个学生辛勤的汗水,能激发起每一颗心灵对周围的一切无比的关心和挚爱。校园里到处都是花草树木,在果树园里、杏树林里、橡树林里有不下三十余处散发着花草清香的幽静角落,学生可以在那里沉思遐想或个别谈心。在一块色彩鲜艳的标语牌上,天蓝的底色显著地衬托着学生的一段话:“你在咱们学校应该探索的主要的东西就是生活的目的。请你认真思考这些杰出人物的卓越见解。”标语下面悬挂着一些杰出人物的画像,像旁也是他们的语录。各式各样的橱窗中陈列着爱人类、爱祖国、爱和平、爱科学、爱父母的宣传图片和文章,也有学生的学习体会和推荐书目等。一切都是“会说话的”,一切都是富有教育意义的,走进校园像是进入了一个诗一般的世界、一个精神王国的美丽的宫殿。学生处在这样的情境中,情感自然得到陶冶,净化了心灵,培养了高尚的情操。

(二)教师情感的感化作用

教育是师生共同参加的双向交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自身的情感的性质和特点将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马克思有句名言:“用爱交换爱。”教育实践证明,师生之间有良好的情感基础是教育成功的前提。人的情感具有强烈的感染性,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会激起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亲切感,从而乐于接受教师所讲的道理。教师的爱又是学生获得情感体验的重要源泉。学生取得进步能得到老师的及时肯定和表扬,碰到困难能得到老师的关心和帮助,这些都会引起学生高兴、感激等情感体验,这些情感体验可以激励学生奋发向上。教师自身的情感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感,教师必须自己具有这种情感,要学生激动,首先就要教师感动。只有真情才能换取真情。

(三)学生集体和各种集体活动的陶冶

学校德育实践表明,学生集体和各种集体活动是陶冶学生情感、培养集体主义情操的重要内容。各种有意义的集体活动都能对学生积极情感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如音乐、美术作品欣赏、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升旗仪式、主题队会、班会等都能从不同方面激发学生积极的道德情感。因此,让学生经常参加各种有益的集体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道德情感。

三、隐性课程可以磨炼学生的道德意志

道德意志是指,“为完成预定道德目的自觉克服一定障碍,坚持和改变道德行为方式时,所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道德意志在促使人们将道德动机、道德认识及道德情感转化为道德行为中具有特殊作用。道德意志主要表现为,个体对自我直接愿望的控制调节,用道德动机战胜不道德的动机,对情感冲动控制调节,与困难做斗争,抗拒不良因素诱惑等。道德意志的形成,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一是产生道德动机并确立行动目标,二是选择道德行为方式,三是执行道德决定。隐性课程,无论是专门组织的各种集体活动、公益活动、社会服务和实践活动,还是精心设计和长期形成的学校风气,抑或是有目的开发的校园环境和课堂环境,都形成了典型的道德场景,激发学生产生一定的道德动机并确立特殊的行动目标,并通过模仿而选择适宜的道德行为方式,进而激励其完成道德行为,获得道德奖赏,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道德意志的发展。道德意志内化在每一个人的自觉行为中,使人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时能凭借内心信念,用一种向上的、求善的、严肃负责的态度进行道德行为的选择,它作为一种由价值观驱动的主动的选择能力,比道德规范的约束更具积极意义。隐性课程对道德意志有非常强烈的激励和磨炼功能。具体说来,一方面,是学校物质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园建筑和校园景观布置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教育者的意图和目的,在不知不觉中为学生树立了一种坚韧不拔的意志方向和目标,激励和推动学生不断地为之努力奋斗。校内的名人名言、英雄雕像、艺术景观等潜含着学校教育者的思想、规范和价值观,为学生努力塑造一个个学习楷模,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时时激励他们以此为榜样,为实现自己的目标不懈努力奋斗。如学校中张贴的名人名言、坐落的英雄雕像,时时提醒学生要向英雄人物学习,树立坚强的革命意志。另一方面,教师的人格力量和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及对学生正确的评价和期望都会引导和激励学生发展良好的意志品质。

四、隐性课程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道德行为就是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下,在一定道德情感激励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所履行的具有道德意义的一系列具体行动。学校德育就是使学生形成和发展应有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并运用各种手段和措施,使之见之于行动。道德行为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外在标志。衡量一个人道德品质如何,不能只看他对道德规范认识有多深,更重要的是要看他们的实际行动如何。隐性课程对学生行为的要求不是直接提出,而是渗透在各种潜在的教育因素中,不是空洞说教的结果,更不是教育者简单压服的结果,而是通过隐性课程的一些特殊机制,如暗示、感染、认同等对学生产生潜在的心理压力和动力,从而自然地体现出对学生行为的特殊约束和规范作用。对学生道德行为影响最直接、最具体的因素如下:

(一)环境的美化

墨子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学生处在一个整洁优美的环境中,行为自然得到规范。如处在整洁文明的校园中,青少年易养成讲文明、讲礼貌的行为习惯;经常置于光洁明亮、干净卫生的教室中,学生自然养成不乱丢垃圾的行为习惯;每天生活在花草芬芳、树木葱郁的校园中,久而久之会形成爱护花草树木的行为习惯。当然,一切外部影响最终都要经过受教育者内心的认同和接受方能取得效果,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同样要通过学生内部认同才能发挥。

(二)校风、班风

校风、班风都是在共同目标下,经过集体长期努力而形成的一种集体行为风尚。校风、班风一旦形成,就作为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对学生行为产生影响。良好的校风、班风一般都体现着社会主流文化和主导价值观,反映着学校教育目标和个性特色。实践表明,当新成员进入一所具有良好校风的学校或积极班风的班级后,会逐渐受其感染,并逐渐适应其行为作风要求,自觉抵制和改变自己与之不相适应的行为。班风校风是学生无可回避的一种客观环境力量,学生只要生活在其中,就必然受其影响。另一方面,校风、班风可以借助舆论压力来干预学生行为,使之符合道德规范要求。舆论是指在集体中占有优势的言论与意见,通常以议论、褒贬、奖惩的形式对学生行为作出肯定或否定评价,这种评价可以引起学生认识上的变化和情绪上的体验,促使他们调整自己的行为。在实际生活中,受到集体舆论支持、赞扬的行为学生乐于支持,得不到舆论支持甚至是受到指责的行为,学生会努力去克服和改正。因而,健康正确的舆论有利于学生塑造良好行为,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以上,我们从隐性课程可以提高学生道德认识、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感等方面剖析了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当然隐性课程中也有许多消极因素存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克服其负面影响,净化育人环境,为学校德育目标的全面实现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德育环境。学校德育应充分挖掘隐性课程教育因素,发挥隐性课程德育功能,增强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靳玉乐.潜在课程论.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1,(1).

[2]田慧生.教学环境论.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12,(1).

[3]刘柏黍,燕国材主编.教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4,(1).

篇5

关键词:美育 教育 活动 途径

笔者所在学校有一面由1998届机械班毕业生赠送的3平米的镜子,至今还在办公楼大厅为师生服务。每天一大早总有不少学生在镜子前流连忘返,有的在梳头发,有的在整衣服,有的在做鬼脸,有的在摆Pose,有的踮起脚尖在转圈,脸上洋溢着快乐、青春的笑容。10多年来,这面镜子毫无损伤,平时还有同学很自觉地擦拭这面镜子。爱美是人的天性,现代人应自觉地创造美、欣赏美。在技工学校开展美育教育不仅重要,而且必要,因为破坏公物、上课精神颓唐、做操懒散、讲脏话、打饭插队、浪费水电等现象依然存在,需要美育教育进行修正。

一、美育教育的重要性

技工学校的培养目标应是德智体美技全面发展的复合型技能人才。美,即美育,对技校学生来讲,美育的要求应放在对学生审美能力尤其是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培养上。审美观是价值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时代要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审美观,就要求学生要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审美,把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融合为一。

目前,不少技工学校在推行“3Q7S”管理模式或实施准军事化管理,其原因之一就是校内存在着不少与这个时代精神不符的行为,存在着不和谐的音符,其中不乏因为审美观偏差而带来的行为不规范现象。如:学生剃光头、纹身、涂指甲、戴戒指、不讲卫生、踢门等行为,都与学生的身份极不吻合,也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

《浙江省公民道德建设纲要》指出:要加强个人品德建设,使公民养成求真、从善、尚美的心理意识。因此在学生时代就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要加强对学生的审美教育,让学生生活得有情趣、有品位、有活力、有价值,通过美育来陶冶人的性情,培养人的品德。

二、美育的教育途径

审美观的培养贯穿于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实践中,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培养:

1.要求学生着装统一、规范

现在的学生有一定的盲目攀比心理,统一着装不仅可以节省开支,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显得精神抖擞、有朝气、有活力、有学生味,令人赏心悦目。学生穿着统一的校服,迈着整齐、矫健的步伐进入操场,做操动作到位、整齐划一、精神振作,必然能给人以精神面貌良好的印象和美的享受。

2.学校每年可开展教室、寝室设计评比活动

学生们要各显其能,将教室布置得既充满浓浓的书香味,又体现积极向上的精神和专业特色,使教室充满生机和活力。寝室要布置得大方、得体、舒适、温馨、色彩柔和。其实这些整理、布置的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的教育活动。

3.用正向审美观引导学生

“学生的头发多长算符合要求”这一话题曾引起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甚至还发生过个别学生宁愿留长发而放弃学业的现象,说到底这也是一个审美观的问题。学校教师始终认为学生的发型和头发的长短与校外青年应有一定区别,简言之:学生要有学生味。教师们要向学生灌输“头发长度适中才有朝气,才有阳光,才显得有精神”这样的思想。

4.上好第一次生产实习课

很多机械专业的教师给学生上第一次实习课,总是先把学生们带到作品展示台(柜、窗)前,让学生们观看历届学生制作的精品工件。当看到一件件制作精良、加工精度高、表面粗糙度值小、外形美观的作品时,学生们无疑会有一种美的享受,此外还能使学生产生产品质量意识,认识到技工同样是人才,激发其职业自豪感。

5.开展“伴随美的旋律成长”和“美在你身边”主题教育月活动

杭州有最美司机吴斌、最美母亲吴菊萍,他们的精神是时代不可或缺的宝贵品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其实,美无处不在,环保、节约、讲究卫生、尊老爱幼、帮助他人、勤奋学习、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等等都是难能可贵的美德。德育教育要生活化,我们就是要在日常生活或社会实践中教育学生要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通过主题教育月活动培养学生的情操,通过挖掘身边的好人好事,使学生在美的旋律中成长,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6.加强文明礼仪与仪容仪态教育

标准的站姿、走姿、坐姿能使人感到形体美;一个标准的鞠躬礼、言简意赅又特色鲜明的自我介绍在应聘时往往能受到面试主考官的赞赏;一句“谢谢”“对不起”道出了讲话者的基本素质,有时甚至可以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一句“老师好”让老师感到受到尊重,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笔者所在学校每个教室均有学生仪容仪表和文明用语方面的文字、图表,以便于学生对照、学习。

7.进行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人性教育、人文教育,感恩教育对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提高学生思想素质起着重要作用。学校可通过感恩主题班会、感恩征文等活动,借助校园网、广播、黑板报等宣传阵地,积极营造浓厚的校园感恩文化氛围,大力宣传感恩的重要性与发生在身边的感恩先进人物的事迹。教师要让学生懂得一个不懂感恩的人是一个没有责任心、没有爱心的人,同时也是一个没有品位的人。一个优秀的学生理应具备有爱心、懂感恩、有道德、有责任感等基本素质。学生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表达感恩之情,可以感激祖国、感激父母、感激老师、感激同学,也可以感恩大自然的赐予。感恩教育就是美德教育。

8.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比如组织机械专业学生上街为老百姓修自行车,学生一方面可以展示自己的操作技能,另一方面在为民服务的过程中产生专业的自豪感与奉献社会的价值感。也可以组织学生去敬老院慰问老人,打扫卫生、自制礼品、自编(演)节目、与老人互动等活动俨然成了敬老院一道靓丽的风景,而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体验、感悟,既陶冶了情操,也培养了品德,从老人的欢颜中能够感受到创造美的价值与和谐社会的价值。

9.对学生进行大爱教育

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遵循“严中有爱,爱中有严”的原则,对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帮助,要让学生感受到爱的温暖与爱的阳光普照。同时要求学生要有爱心与善心,做到知行统一,注重情感体验和社会实践。

10.倡导勤俭节约

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责任。清代著名教育家朱柏庐在《朱子家训》中告诫世人: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近30年来,中国经济确实增长了几倍,而资源的消耗却增长了几十倍,厉行节约已刻不容缓。学校要想方设法消除机械设备、实训材料与水电、粮食浪费现象,增强节约意识,创建节约型学校。

三、小结

篇6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道德养成 法规育德

大学生的道德养成教育,是指以学校为主体,在家庭,社会的配合下,根据大学生的道德形成和发展规律,运用各种途径和手段,对大学生的道德生活施加系统影响,促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活动。大学生的道德养成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内容上看,它包括大学生的价值养成教育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从途径上看,包括教书育德、管理育德、服务育德、文化育德,除此之外,本人认为,法规育德也是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

1法规育德的依据

1.1道德与法存在共性.这是法规育德的基本依据

众所周知,德与法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两类重要社会规范。

1.1.1道德与法都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范畴

他们都有特定的观念、准则和活动方式,都具有反映现实经济社会基础的社会功能,而且具有调解现实社会经济基础的社会功能。

1.1.2道德和法一样,都是社会控制力量

任何社会及其各个生活领域,都势必在其运转过程中形成某种相应的秩序,并只有在合宜的秩序中才能正常运转。但是,作为社会生活主体的每个人,都是具有个人意识.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因此,他们的个别行动的秩序不尽一致,甚至是互相冲突,互相矛盾的。为了将社会成员的行为尽可能地引入现实直接需要的秩序范围,以保持社会及其各个生活领域正常运转,任何社会都必然会形成某中相应的社会控制系统。道德和法就是这个社会控制系统的两种力量。他们都直接或间接地疏导和调节社会成员的行为。

1.1.3道德和法都具有他律性和外在的导向功能

认为,道德规范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存在的产物,是一定社会关系和道德关系在人们的道德意识中的反映和概括。因此,所谓的道德的他律性,无非是客观的社会道德关系和客观的社会道德要求,对进行道德实践活动的人们的一种基本节制或限制。这种节制或限制对道德主体来说,是一种具有约束力的东西,因而在相当的程度上,一个试图过社会生活的人,是无法抗拒这种约束力的制约的。

道德规范的外在导向功能,是指道德规范对人的道德活动起到引导作用。道德规范作为一种行为准则,必然在约束人们的行动时也引导人们的行动。也就是说,道德规范的约束力扩不仅告诉人们不能做什么,而且同时也告诉人们应当做什么;不但是约束某一种行为,同时也是在激励某一种行为。从根本上说,道德规范的这种导向功能,是与约束力同时并存、同时发挥作用的。

法规也同时具有约束与导向同一的功能。法规在禁止社会成员的某种行为的同时,也在引导社会成员另一种行为。如,法律规范禁止社会成员杀人,就同时引导社会成员不杀人;禁止偷窃,就同时引导社会成员不偷窃。交通规则也具有这种功能,“红灯停,绿灯行’、“行人靠边走,车马靠右行”等等,都既是约束,又是导向。

当然,道德规范的约束与导向同一的功能,比起法律规范,有着更深刻的内在根据和更广泛的社会效果。

1.1.4道德和法强调的重点是相同的,即都以义务为基点

道德作为一种观念形态的问题,既包含道德观念、道德美德修养,以及道德规范、道德谁则等,而道德规范准则作为人类社会的墓本要求本身就体现了义务性。而道德美德、道德修养等的体现,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只有尽了道德的义务之后方能实现,或者说凡具有道德美德、修养高的人其实首先就是尽道德义务的人。因此,道德在本质上意味着义务。同样在法中,义务也是一个关键的概念。法的权利本位不仅不排斥义务,反而是以义务的履行作为其最基本的条件。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构成了法的墓本范畴,区别只是在于从宽泛的意义上讲,道德所要求的义务的范围在广度和深度上高于法律的义务。并且当代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程度的逐步提高,法律上的义务与道德一样,也存在增强趋势。

总之,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道德是以社会主义原则为标准的道德规范,社会主义法从本质上说与社会主义道德是一致的。

1.2法规育德符合个体道德意识形成和发展的规律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通过一定的德育手段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影响受教育者,将一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逐步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是复杂的,是个体思想品德诸要素一知、情、意、行相互作用和转化,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矛盾运动过程。

从个体道德产生的规律来看,任何道德的产生都有一个从他律向自律的转化过程,没有他律就没有自律,自律是对他律的一种认可。在整个社会尚未达到人人都能自觉遵守和维护道德规范的情况下,就必须借助外部力来强制性地调控人们的行为。而所有的外力作用中,法规是最强硬的手段,它通过爪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外部强制力来迫使人门自觉接受并遵守现存的规范和秩序,从而达到社上会道德个体化。而道德主要依靠个人的良心、社会舆论以及传统风习惯等采维持,与法律相比,道德更明显表现出自律的性质。虽然社会舆论对于个体的外在压力和“成慑”力也是足够强人的,但是,从根本上说,由于道德的背后缺乏法所拥有的那种“最后解决手段”即强制力,从而决定了道德的制约力量无法与法律相比拟,无论道德舆论的力有多人,个体行为者在极端条件下有可能对道德规范视而不见。而在德育过程中,通过把道德规范的软约束硬化,以国家强制力量来促使道德行为的养成和道德意识的觉醒,实现由他律转向自律,最终达到行为者把外在的道德要求转化为自愿自觉的行为。

同时,保持法规的稳定性,也有助于个体道德的养成。法规的稳定性为道德的养成提供了途径。因为在任何社会任何人,道德品质、道德情操,社会素质,道德水平都不会一夜之间成就,因此,像搞运动,行政命令式的道德建设只能在短时间内解决表层问题,而不能在长时期内解决本质问题,即不能使道德内化干心而长久于世。这就要求无论是法规还是道德规范都要相对的稳定,社会成员才能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对加以认识、理解和遵守。在学生的德育教育中,通过借助法规的形式,把某种道德规范稳定下来以明确地表明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使规定的内容成为许多人反复践履的行为。长期以往,这种规范下的行为便会由不适而习惯,由习惯而自然,道德在其过程中也就养成为人的无意识存在。

以上是把法规育德作为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的依据。

2落实法规育德,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这里所讲的法规,是指广义的法规,它包括国家制定的宪法、法律以及各高校自己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纪律。落实法规育德,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2.1完善各项法规

这项工作应该从两方面人手:

2.1.1国家的法律的制定,即立法

在立法的过程中,应该将一定的道德规范直接上升为法律规范,即通过禁止性、义务性的法律规范直接反映特定的道德规范;立法也可以规定法律主体必须遵守一般的道德规范(主要是社会公德)的原则,使一般的道德规范成为具有某种法律属性或法律效力的法律原则;立法还可以规定准用性道德规范,使其成为国家立法的有效补充,如我国民事司法实施中不乏依习惯或道德规范认定行为合法与否的做法。但这方面工作不是高校本身能完成的,需要全社会的配合。实际上,在改革开放后这方面的工作已取的巨大成就。

2.1.2各高等学校自身纪律和规章制度的制定

各高校在制定纪律和规章制度时,首要的要求就是不能违背国家制定的法律如婚姻法》已规定了中国公民的结婚年龄,高校就不能规定已符合结婚年龄的大学生不能结婚。但是,现在还有些高校的内部规定是与法律相冲突的,因而依据这些规定对部分违纪的学生的处理也是不恰当的,导致大学生状告母校的事件经常见之报端。这些违背法律的高校规章制度并不利于大学生道德的养成,只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其次,高校制定的规章制度应该与时俱进,与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要求相适应。当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趋势日益增强。世界经济的竞争与合作,政治的分化与重组,文明的冲突与融合,都在不断发生变化。正确的与错误的,进步的与落后的各种思想、文化观念信息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激荡。在这样复杂、多变的世界大环境中,我国的改革开放也不断深入,市场经济迅猛发展,促使全社会范围内的经济成分、利益主体、社会组织、生活方式和就业形式等方面日趋多样化。这些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并以不同的形式渗透到高等学校,对大学生具有明显的影响。就是在这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方面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大背景中,高等学校的大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方式也出现了多样化因而高校在制定规章制度必须研究新情况,适应新要求,规章制度不能几十年不变,更不能与社会发展趋势背道而驰。如有个别高校规定大学一年级新生不能购买和携带电脑到校,也许这个规定是从本校学生住宿条件、财物安全以及便干管理考虑,但这一规定已与时展和社会的要求相违背,学生就算遵守也是极不情愿的,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和对学校的不认同,这些规章制度根本就不利于大学生的道德养成。

再次,高校制定的规章制度应该具有可操作性。规章制度具有可操作性,这是道德养成中必须坚持的最基本原则。也就是说。高校制定的规章制度应该明确地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不能怎么做,学生在遵守和执行时明确地知道界限。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不仅要使受教育者明了道德原则、规范准则的基本要求,而且要使他们具体知道如何去做。只有可操作性强,才能使学生易于理解和遵循,从而将道德认识转变为自觉的道德行为,并在行为的不断重复中凝结成优秀的道德品质。但是。有些高校的部分规章制度的要求是不明确的。如有个别高校曾规定大学生男女生交往“在公共场所不得有不文明行为”,违者经教育不改的给予处分。“不文明行为”是指什么样的行为,规定中并没有说明,学生也不明确。就算男女生有接吻、拥抱的行为,学校也不能据此对学生进行处分,而应加强对学生进行教育,让他们懂得“爱情展览”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因此,各高校应加强规章制度等规范的可操作性研究,将正确道德观念的教育落实在行为之中,真正使得大学生能够在道德行为中培养习惯,在道德习惯养成中积淀道德素质。

2.2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法规教育

对大学生进行的法规教育同样也包括两方面:

2.2.l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通过法制教育对大学生施加思想道德影响,具有自己的独特作用。法律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行为规范体系,法律的内容主要表现为权利义务的规定性,是社会基本价值取向的体现。社会主义法从根本上讲权利和义务是平衡的,从价值选择看保护的是社会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当利益发生冲突时,牺牲的是少数人的利益和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利益。通过法制教育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从而懂得自己与他人,自己与集体,自己与社会的关系,认识到享受权利的前提是履行义务,只有尊重他人的权利,自己的权利才会同样得到尊重。这样,他们就会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纪守法、关心尊重他人、热爱集体、奉献社会的行为习惯。这部分的教育要通过正式设立的课程和讲座来完成。

2.2.2对大学生进行校纪校规的教育

科学、合理、严明的纪律、规章制度可以促进各项道德守则、文明公约等在实践中得到落实,为大学生道德素质养成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正如法国著名教育家和社会学家涂尔千所言,纪律“从本质上说,它是无与伦比的道德教育手段”,“纪律的本身乃是教育的内在的元素亦道德最重要品质的独有的元素。”

校纪校规的教育要经常化、制度化。优良校风是通过学生守则、学籍管理条例、学生奖惩条例等若干规章制度和一整套约束机制和引导机制得以保障和落实的。学校的规章制度要靠经常性宣传教育才能保证落实。新生入学,规章制度教育是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期中,结合教学和工作检查,利用学生违纪实例进行规章制度教育;期末,结合工作总结,也要对学生进行规章制度的教育。

2.2.3严格遵守和执行法规,从严治校

法制具有权威性、强制性,我国的公民(当然包括大学生)、组织和一切国家机关的一切行为、活动都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必须符合国家法律的规定,依法办事。高校对于有违法行为的学生必须依法处理。

高校对于自身制定的规章制度也要严格执行,绝不能出现规定与实际操作不符甚至因人而异的现象。因为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大学生进行学习和生活的准则,是学校各项活动正常开展的保证。学校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进行,实际上就是进行经常性的道德行为训练,执行合理合法的规章制度越严,越有利于学生形成动力定型。

2.2.4在社会实践中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水平

大学生的道德行为不是从书本上学会的,而是在实际生活中养成的。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得到强化、巩固、提高。道德的实践性特征,要求我们必须加强道德行为实践性的训练,而这种训练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把道德行为训练纳入各种活动之中,让大学生的德育行为在社会实践的各种活动中得到反复表现和发挥,并形成行为惯性,从而使不自觉的道德行为逐步转化为自觉的道德行为。

篇7

所谓个性化英语教育,就是指通过对学生进行综合调查、分析和考核,并根据社会发展趋势、学生的潜质特征、自我价值倾向以及学生个人目标,量身定制教育目标、辅导方案和执行管理系统,并组织相关专业教师通过量身定制的教育教学方法,学习管理和知识管理技术以及整合有效的教育资源,从学生的潜能开发、素养教育、创业教育和修养教育多个方面,对学生的心态、观念、信念、思维力、学习力、创新力、技能、经验等进行教育、辅导和培训,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独立人格和优化自身独特个性,释放生命潜能,突破生存限制,实现量身定制的自我成长、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的英语教育系统。个性化英语教育是“目的个性化”“过程个性化”和“结果个性化”的高度统一。而不是一种单纯的“因材施教”,也不是简单的教育理念、教育目的和教育形式。个性化英语教育不仅只是“目的个性化”,还要有“过程个性化”作为保障,并且,最终要实现“结果的个性化”。整个过程包括策划、组织、实施、评估等环节,这样,才能准确、完整地实施个性化英语教育。

二、与技工学校培养特色与目标相契合

技工学校主要是培养技术、管理、服务等领域的技能型专门人才。英语课程不仅要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实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专业业务的能力。作为技工学校的英语教师,要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必须努力探索新形势下的英语教育理念。技工学校学生的生源及其特定的教育方向,决定了大部分的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较弱,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高,甚至不愿意学习英语。技工学校英语教育理念改革就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式,从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自信心,使学生英语水平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因此教师应该设法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并指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从而让他们能够掌握使用英语语言能力。例如:对英语学习兴趣不浓的学生可以多带他们到实训车间,根据一些简单常见的实物向他们介绍该实物的英文专业术语等,让他们先接触身边熟悉的物品的术语。而对英语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多鼓励,简化学习内容,降低对他们的要求,目的是提高其学习英语的信心和热情,允许基础差的学生慢慢进步,从而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看到希望。通过这些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技工学校英语教育的目的不是通过英语学习和考试淘汰一部分不适合学习英语的人,而是要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其原有的基础上获得一定的英语能力。所以应该从每一位学生的专业和就业的实际需求来判断,从而帮助每位学生为自己的英语学习定位,使各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个人学习能力。

三、改变传统英语教学方式,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传统的教学要求教师以相同的方式对待每一位学生,每位学生都以相同的方式学习相同的学科,然后以相同的测验接受统一的评价,从而辨别出成绩好的学生和成绩不好的学生。而在个性化英语教育的考核方面,改变传统英语教学以考试为主的考核方法。以考核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为出发点,考查内容和方式应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进行科学合理的考核,个性化英语教育可结合最后测评,强调过程性,注重学生的平时课堂表现和参与情况,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时间、学科理论成绩、活动效果等都列入考核的范畴。建立以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估体制,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帮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调整学习方法,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传统英语教学要求授课进度、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都统一。教师如果考虑授课进度,就无法考虑学生层次的不同程度;教师如果考虑统一的教学内容,就无法考虑不同的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速度的差异;教师如果考虑班集体学,就无法去考虑个别化教学。英语教学成了要求学生必须去适应教师的教学,而不是教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英语教学。这种常规教学必然导致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因此实施个性化英语教育就有了必然的趋势,因为教师可以考虑各个层次水平的学生,制定个性化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保证全体学生英语水平都得到一定的发展和提高。英语教师在教学大纲总体目标的指导下,分析每节课的教学内容,确定每个学生都应该达到的共同目标,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以及他们的不同特点,然后再为基础好的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对不同的学生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引导和帮助。只要明确了具体目标,并做到学用一致,就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能力本位的教学目标决定了其课程考核的重点应该从知识体系转向应用能力。

技工学校学生是以掌握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为主,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尽量精选专业英语教学内容,主张“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必须从实用出发,在全面提高学生语言技能的基础上,以培养听说能力为突破口,通过在校期间的学习和训练,使他们熟练地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生活英语和业务英语,以适应岗位的需要。由于专业英语的词汇过于生僻,文章晦涩难懂,学生很容易失去学习专业英语的信心。首先可以从简单的语音知识入手,让他们掌握基本的音标和简单的发音规则,能自己拼读专业词汇。教师可从英语词汇的构词方法和拼读规律入手,强化学生对单词的记忆。这个阶段任务设置简单,教学目标要容易实现,使学生获得成功感,帮他们克服对英语的恐惧。其次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法,模拟情景教学,可使课堂教学图文并茂,变抽象说教为形象演示。或者实习现场教学法,向学生展示设备和工件的实物,以及工作流程示意图等,形象直观,有效地让学生掌握专业设备的英语知识。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这两种教学法都比较直观、形象,符合技校学生动手能力强的特点,也避免了他们对理论课的排斥心理。教学内容与日常交流所涉及的主要知识密切相关,尽量避免抽象和捉摸不定的内容,以身边发生的事情为例,激发学生学习语言和文化的兴趣。例如利用万圣节、元旦、圣诞节等节日,举办英语晚会,开展英语歌曲演唱比赛、英语戏剧、小品表演、英语知识有奖问答等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活动和游戏。这样可以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篇8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

大学生是一类承载社会和家庭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他们正处于风华正茂的青春时期,个人价值心理定位较高,面对学业、情感、就业等多重压力,容易产生悲观、消极甚至是厌世的情绪和行为。因此,高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问题的预防。

一、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特点

心理健康没有统一的定义,但心理健康的人一般应该做到善待自己,善待他人,适应环境,情绪正常及人格和谐。心理健康的人并不是没有烦恼和痛苦,而是面对这些烦恼和痛苦能够以积极的方式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扭转不利情绪,主动适应周围环境。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转折的重要时期,他们的心理、生理和所处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果不能很好地适应这一变化,他们的心理就容易产生问题。

根据严重程度,心理问题一般分为不良状态(心理困扰)、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一般来讲,大部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处于第一级别,即处于心理的不良状态,或称为心理困扰型。大学生产生心理困扰问题的诱因主要有同学之间的矛盾、学习的压力、恋爱等个人感情问题、就业压力和家庭变故等。心理困扰的主要特点是不良情绪的持续时间较短,通过休息、娱乐、体育活动等自我调适可以恢复。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心理困扰的诱因具有阶段性的特征,其持续时间一般较长,且很难自愈,因此需要配合专业心理医生进行心理治疗。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在大学生中开展切实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高等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急需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阵地,其中心理素质是人才素质的基石。其次,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将有力地促进高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坚韧的毅力、不屈不饶的拼搏精神和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使他们正确面对人际交往、学习、生活和今后的职场中产生的压力。

三、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措施

第一,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学校要重视课堂教育,还可以定期邀请社会上的教育专家、心理学家等到学校开设讲座,有助于他们快速融入大学的集体生活。

第二,学校要和学生家长建立起便捷的沟通渠道。学校可以及时将学生在校的生活、学习状态反馈给家长,家长也应该将孩子在家的一些情况及时告知学校,双方做好信息共享,共同应对学生面临的心理困扰。

第三,大学生喜欢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体育课的出勤率相对较高,因此教师要抓住这一有利契机,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体育活动中。

第四,高校应该在校医院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为大学生提供便捷的心理健康问题咨询窗口,同时要严格做好学生心理问题的信息保密工作。在大学生身边建立心理健康问题咨询窗口,便于学生及时进行心理咨询,可以有效防止心理困扰等一般心理问题演变成更严重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第五,高校可以为每个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心理健康问卷调查,并将调查结果记入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对于在问卷调查中发现异常的学生,要重点跟踪。班主任或辅导员要及时和他们谈话,了解原因,鼓励他们克服眼前的困难,并将了解到的情况及时通报给学生家长,让家长协助学校共同帮助学生战胜心理疾病。

总之,高校心理健康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的重要途径。高等教育工作者应该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积极探索大学生心理疾病预防的重要策略,防范大学生群体重大恶性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