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07 14:43:0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电影学制作培训,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浙江传媒学院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目前全国培养广播影视及其他传媒专门人才的主要基地之一。目前有全日制在校生14000余人。学校前身是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隶属于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成本科院校并更名为浙江传媒学院。2011年10月经教育部批准获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 学校拥有两个校区,分别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杭州市和江南水乡“乌镇”所在的历史名城桐乡市。
华策电影学院位于浙江传媒学院桐乡校区,是由浙江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浙江传媒学院、桐乡市人民政府、浙江华策影视股份有限公司(注:浙江华策影视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制作、发行影视产品的文化创意企业,是经国家商务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四部委批准的首批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也是国内第一家以电视剧为主营业务的上市企业(股票代码300133)。华策影视是国内目前规模、实力的影视企业之一,公司年出品精品影视剧超1000集,电影十余部、大型综艺数档。电视剧《何以箫笙默》、《解密》、《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锦绣未央》、《亲爱的翻译官》、《孤芳不自赏》,电影《非凡任务》、《太平轮》、《功夫瑜伽》、《聂隐娘》、《反贪风暴》等热播剧均是华策影视的优秀作品。)四方共建,由浙江传媒学院与华策影视集团共同出资1亿元成立的浙江传策影视科技有限公司委托管理,总投资4.8亿元强力打造的全国首家“混合所有制”本科教育改革试点单位。
二、项目背景
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和积极响应《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经过认真的实践和调研,结合目前国内外影视艺术类企业的用人需求和现状,大胆创新和尝试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专业人才。学院采取“2年课堂理论学习+2年岗位实践”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理论功底丰厚,实践技能突出的应用型、职业化高端影视专业人才,以实现人才培养标准和要求与企业用人标准和要求无缝对接。
四、专业前景分析
1、电影表演艺术
随着传媒业的发展,媒体对电影表演类人才的需求量更是逐年剧增,电影表演毕业生就业呈较为灵活的特点。近年来迅猛发展的文化产业,电影、电视剧、广告等事业为影视表演专业的人才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岗位,使影视表演人才在选择岗位时有了较大的选择空间,就业前景非常广阔。与其他普通专业相比,就业起点较高,收入丰厚。本专业毕业生可以在电影制片厂、电视剧制作中心、电视台、各单位剧院或者剧团、国家机关、宣传文教部门、企事业单位和高校从事表演,宣传,教学与科研等工作。
2、电影制作艺术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引发媒体和整个社会的高度关注,据数据显示,其影视制作、特效等专业的就业率超过93%,目前电影、电视剧制作行业人才缺口达到20万左右,这其中当属特效剪辑师、栏目包装师、动漫复合人才、微电影制作最为缺乏。同时在影视行业薪资其实普遍比传统行业高很多,据调查报告,影视行业平均收入7000以上的人员达到30%,比起其他行业高许多,而大部分影视公司福利体系完善、奖励手段多样化更是吸引人,可见影视后期制作行业可谓是香饽饽的行业。
3、电影造型艺术
近些年中国影视业正在飞速的成长阶段,在2013年电视剧的产量甚至高达15000集左右,年产量居世界第一位。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来支持它的发展,而影视化妆就是这其中重要的一环,化妆行业的高速发展使得社会上对化妆师的需求越来越大,市场发展很快,特别是有技术含量的化妆师会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和发展空间,这也是现在许多有志青年、时尚达人学习电影造型艺术专业的原因之一。影视化妆师的就业方向也有很多选择,不再仅仅局限于影视化妆,而是涉及到更广的行业,包括摄影、新娘化妆,明星及个人形象设计、化妆导师等,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职业规划和想要从事的行业类型来选择一份满意的工作。
4、影视管理与贸易
2014年6月,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等七部委了支持电影发展的九大经济政策,预示着影视行业正迎来一轮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行业的发展和机遇的把握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支撑。既懂艺术创作,又懂经营管理,既有审美能力,又有市场敏感的复合型人才已被公认为目前我国影视行业里最最稀缺的一类人才,这类人才的缺乏已成为制约影视企业甚至整个行业发展的瓶颈。本专业方向主要为电视台、影视剧组、影视文化公司、发行放映机构培养扎实掌握影视节目制作相关知识,又具有较高项目经营管理和市场运作能力的,从事影视作品生产的融资、制作、发行以及市场策划、组织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等工作的制片人、文化经理人和项目管理师等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
5、网络影视
我国网民人数不断增加,目前已经有超过7.1亿网民在使用传统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网络渗透率超过了50%,成为了世界上规模的互联网市场。与之相伴随的是新兴网络影视媒体的蓬勃发展,各大网络影视媒体的互联网影视演艺人才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了媒介融合的大趋势,这就需要进一步培养适应新的融媒时代的网络媒体传播人才和互联网影视演艺人才,尤其是以网络主播等新兴职业最为火爆,全民直播时代的已经到来。网络影视类专业(互联网影视演艺方向)的就业方向主要是网络主播、淘宝主播、手机主播、影视表演、脱口秀主持人、演员、播音支持、口才培训教师、网拍模特、礼仪模特、彩妆模特等。
五、特色优势
1、业内顶尖师资团队——由浙江传媒学院电影学院核心专业教师+国内外业内知名专家教授+演艺明星+业内大佬+华策影视一线影视剧运营团队组成的豪华阵容师资团队。
2、丰富完备的实训设施——总投资4.8亿打造综合影视实践实训园区,配有5000平米摄影棚,影视基地及专业化教学实训场地等一应俱全。
3、统一制度化日常管理——项目所有学生均享受与浙江传媒学院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统招生相同的学习环境,实行半封闭式管理。
4、稳定畅通的就业渠道——顺利完成学业的学员可进入华策影视集团艺人库,表现优秀的学员毕业之后也可直接推荐进入各类影视传媒机构就业或成为华策影视集团签约艺人。
六、招生计划
七、收费标准
(1)学费按照学年收取,该培训费用包含职业教育理论培训费、职业技能及实践实训费,收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26000元(五年制学员收费标准为28000元);
(2)为鼓励全体封闭培训学生踊跃参加学历教育,凡通过学院组织的成人高考、自学考试、远程教育等相关课程学习、考试并取得学历证书,所需学历学习的学历费用由学院全额承担,如学生在规定学制学习期间未能取得国家承认的学历,因相应学历课程均已安排学习,上述培训费用并不能减免或退还部分费用;
(3)住宿费:2800元/年(6人间);
(4)代管费:2000元/年。
八、招生对象与报名要求
1、主要招收应往届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中专、技校毕业生(五年制招收初中毕业生),要求身心健康,能够坚持正常学习,原则上应具有报读专业须具备的艺术基础。尤其欢迎表演艺术生、网红达人、综艺新人、表演爱好者踊跃报名。
2、五官端正,口齿清晰,男生身高原则上不低于165CM,女生身高原则上不低于158CM。眼球无变形,无色盲、色弱、斜眼,矫正视力4.8以上;面部、颈部、手部无明显疤痕,肤色好,无纹身,无久治不愈的皮肤病,听力不低于5米;无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不适于就读的疾病。
3、对于电影方面确有突出优势、才艺或强烈的从业热情和兴趣者,可适当放宽入学条件。
九、报名程序与录取入学
1、报名时需提供下列材料:
(1)报名表1份
(2)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4份
(3)高考成绩单或高中、中专、职高、技校毕业证书或其它学历证明材料复印件各1份(原件需验视)
(4)一寸正面免冠照片8张、两寸照4张
(5)获奖证书、资格证书复印件等。
2、专业测试与录取:经学院高端职业教育招生办公室现场组织的入学面试后,确定预录取名单,并发放入学通知书,持通知书在规定时间入学报到。
十、联系我们
报名地址:
【下沙校区】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源街998号浙江传媒学院艺术楼A区高端职业教育招生办公室。
【桐乡校区】桐乡市梧桐街道庆北西区文教区逾桥西路998号浙江传媒学院桐乡校区文创楼高端职业教育招生办公室。
报名网址:zjcmys.educ.org.cn/
全国统一咨询报名电话:400-005-2500
来校路线:
1、桐乡校区:
【桐乡火车站】乘桐乡k285路(或 桐乡282路 ) 公交车,在浙江传媒学院桐乡校区站下车即到。
【桐乡汽车客运中心】乘桐乡1路 (或 桐乡6路 )公交车, 在环西小区站转乘桐乡k285路公交车,在浙江传媒学院桐乡校区站下车即到。
2、下沙校区:
1动画专业高等教育现状
1.1动漫教育大国
20世纪50年代初,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开办的动画科可能是中国最早的动画教育,1959年上海电影专科学校成立,其中设立了动画专科,之后的中国动画教育一直处于小范围的传帮带的教授,直到20世纪90年代,北京电影学院开办的动画专业成为我国唯一一家动画学历的教育机构。2000年以后动漫教育得到了惊人的发展,大规模上动画专业的具体的时间是在2007年以后,截止2009年年底的数据显示,全国开设动漫专业的本专科院校1279所,设置动漫专业1877个。[1]以我校为例,我校是2002年开始招收动画专业学生的,在河南是第一批本科动画专业,2006年第一届动画专业学生毕业,几乎都有很好的工作,很多人甚至以本科毕业生的身份进入高校,从事教育工作,属于特殊的急需专业人才,还有考入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目前我校涉及动画专业的院系有三个,艺术设计学院市开设动画专业最早的部门,保持每年两个班共50人的规模,已有本科毕业生300余人。另外有国际教育学院开设的动漫设计制作专业,属于对外合作办学,与韩国启明大学合作,在国内是三年专科学制。例外在软件学院,招收有游戏设计专业,以动画游戏技术为主。
1.2专业分置单一
很多院校开设的相关专业都叫做动画专业,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在本科层次的教育中,叫做动画专业,在专业教育中叫做动漫专业,其实课程设计相差无几,几乎都是动画专业的基础课加上不同专业方向的细分课程。以中原工学院2009年的动画专业培养目标为例,可以看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比例,这样的培养目标在办学初期,比较符合“重基础、宽口径”的就业要求,什么课程都教了一些,但是都不精通,只是熟悉了动画制作的流程。比如二维动画设计共5周的时间,课程的要求是合作完成一部3分钟左右的动画短片,在这个过程中,工作是有细分的,比如一名同学负责分镜、一名同学负责原画、一名同学负责动画和后期。在结束课程的时候,会有动画短片诞生,有些质量还不错,但是在每个技术环节的要求距离动画公司的要求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下面的表格是2009级动画专业培养计划,在这个计划中包含了4年本科教育涵盖的专业课程,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限选课,都属于必修课的范围。随着网络媒体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动画”一词的所指比以前要拓宽很多,“动画”成为一个更宽泛的概念。包括二维动画、三维动画、网络动画、多媒体、数字媒体艺术、动画特技、游戏设计、漫画创作,甚至是动画营销与管理,基本上都可以作为这一学科的归类。可以说,动画这个概念可大可小,但是在现在,技术的细化,越来越多的要求动画专业教育进一步细化,培养更为专业的人才,这样的目标不是一定要放在研究生教育的层次,对于本科生自主创作的引导和就业的帮助,都有深刻的意义。[2]那么,在本科教育的专业设置中,对于专业及专业方向的细化也应该提上日程。甚至在学科分类中,2011年新的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中,动画专业是归类在电影学中,而非艺术设计学科。在专业的发展中,中国的动画已经不是上个世纪50年代的动画,而是新技术、新理念综合在一起的新学科,要培养更具最新专业技能的人才。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作为我国较早开设动画专业的高校,已经着手进行这方面的改革。
1.3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相异
以一个本科动画专业的培养目标为例:本科学生具备扎实的动画专业基本知识、创作经验以及熟练的专业技能,毕业后可以胜任动画导演、动画设计、电脑动画创作,在专业影视制作单位、动画制作机构、影视媒体单位、动画培训与教学机构,从事影视编辑、影视片头创作、动画教学和动画研究等工作。高校的培养目标中,明确提出具备扎实的动画基本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基本知识指的是动画理论,专业技能指的是技术水平。但是在高校的动画教育中,教师的来源基本是刚毕业的硕士,社会工作经历很少,自己都没有在企业流程上经受过磨砺,在技术的问题和制片管理上,基本上是纸上谈兵。我们是在培养导演吗?但是企业需要的更多的是技术工人。在新的数字环境下,无论是数字媒体的硬件还是传播途径与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为单体的受众,不可避免地被各种新的信息装置和工具所包围和改变。[3]高校的专业培养要考虑到服务受众的变化来修正,甚至是这个专业的门类过几年也许会归类到另一个新兴的大门类之中,服务的行业等都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
2动漫产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方向
在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动画专业成为挂了红牌的难以就业的专业之一,这对于一个全国高校争先上的新专业来讲,未免有些滑稽和残酷,但是事实上,得到政府大力支持的动漫产业正在走向理智的、合理的发展轨道。在北京开动画公司的多数企业都尴尬地开始以培训求生存,这个行业不可能永远靠政府的补贴和培训来生存,它必须有自己的造血能力,并且在短时间能走上正轨才有可能活下来。产业的状况如此,盲目扩大的教育就显得过剩了,尤其是专科教育,一个学校一年招生6个班150人左右,对于教材出版业也许是好事,对于企业来讲,这些并不专业的学生甚至连鸡肋都算不上,唯有大力宣传推广动画培训,收取高额的培训费用,以培训养片子,把高等教育培养的成果再次回炉,使他们在某个技术方面有所擅长,专门从事这个工作流程的制作。甚至在高校招聘人才时,要求也越来越细化,比如要求是三维动画专业方向、精通渲染等等,可见技术更新对于专业发展的影响。
2.1动漫基地的产品与现状
据统计,自从2004年广电总局成立首批9个国家动漫基地以来,截止2010年,分别由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科技部授权建立的国家级动漫基地(含教学基地)为文化部6家,广电总局29家,新闻出版总署14家,科技部6家,另外,国家工业和信息化产业部还在浙江宁波授权建设了一个国家动漫游戏原创产业基地。同时,地方级动漫基地发展也十分迅速。据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全国共有28个以上地方级动漫基地。各地的动漫基地都有比较优厚的扶持政策,使得很多小公司得以生存。但是对于基地的管理和产品的推广,都还在摸索阶段。小的制作公司比较重视作品,但是管理和推广几乎没有人力的投入,使得有很多很优秀的作品得不到推广。目前看到的很多系列片比较商业化,几乎可以说是商业运作的产品,而不是作品。#p#分页标题#e#
2.2技术全面与技术专长
我国的动漫企业很多是由做国外代工动画发展起来的,其实没有做过动画企业的企业家可能会对这一专业更有信心,我国现在大手笔投资做动画的人士大多数来自于其他行业民营资本的持有者。做动画多年的人都知道,动画制作的周期很长,一个系列片最快也要一年以上,在这个过程中几乎没有效益。新生的企业希望招到两个方面的人才,一方面是技术全面的导演,另一方面是具有技术专长的人才,当然,对于后者的需求比前者要多很多。
3高校在动漫产业链中的作用与问题
3.1人才的培养与输送
在加拿大和日本,动画专业很少作为本科学制的层次来开设,一般都是两年甚至一年的培训性质的课程。在我国的国情下,作为应用学科的动画专业有本科、硕士甚至中国传媒大学还有博士这个层次。所以,对于高校的要求就比较高,明确了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原则,既要培养有理论支持的高素质人才,又要有很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在区域性人才培养不饱和的情况下,本省企业很难留出比较高素质的人才,以我们学院为例,较高质量的毕业生基本都集中在北京、上海、杭州、深圳就业,虽然那里就业压力很大,但是他们觉得可以有发展的机会。相比而言,我省的动漫企业对于人才选择的余地比较小。及早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可以使学生与企业在校期间建立起工作关系,使学生有机会了解本省的企业工作模式,为本省企业留出优秀人才做出铺垫。
3.2区域性理论研究及决策建议
高校除了教学任务外,科研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教师能够比较客观地分析和建议区域性动漫产业的一些问题,比如地方文化与动漫产业之间的关系和弘扬问题,大区域内动漫产业的优势问题等,高校有义务和责任来完成这些调研,并提供决策建议。如积极促进本地教育机构与国外动漫教育机构联合办学,支持学校与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并给予补助,推动动画艺术教育资源与相关艺术教育资源的整合。建议政府设立动漫人才专项培养经费,用于扶持和奖励优秀教育培训机构等等。
3.3问题所在
首先,高校缺乏实现行业标准的设备条件,人才培养的专业技术标准无法与行业生产技术要求对接。其次,高校与企业之间缺乏产学研相结合的平台,“闭门造车”的人才培养方式造成校企之间无法对接。最后,培养人才的原创能力不强,使动漫产业缺乏发展动力。
(一)人才培养目标缺乏针对性
动画产业在创、制方面分工细致,因此,动画产业需要针对性较强的如动画角色造型、动画场景设计、动画后期合成、材质仿真制作、原画、中间画、描线、上色等业务精湛的专门人才,高校培养的目标应该主要是直接为动画公司输送“专才”。而目前,湖北省高校动画专业教学中多为一年级开设两个班,两个班开设同样的课程,有些开设的课程还与动画产业所需人才质量要求脱节,没有根据不同学生的擅长点及兴趣爱好、能力强弱因人施教,分时间段培养针对性很强的动画专业特殊急需领域的“专才”而不是“通才”。
(二)课程设置不健全
高校动画专业的课程设置对于动画专业人才培养是关键。从课程设置上看,湖北省大多数院校一年级基本上为“通识课程”,即所有的专业都要在一年级学习同样的课程。如要学习文化公共课、艺术理论课、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有的师范院校还开设了“三字一话”课、军事理论课、法律基础、形势与对策等众多的理论课,这些课程的开设大大减少了动画学生专一动画训练的时间。一年级艺术学科基础课程一般都开设有素描、色彩、速写等,这些课程的开设对于动画专业基础造型能力的提高以及艺术修养的提高都是有价值的,但是往往这些课程的教学安排没有与动画专业最终培养目标紧密结合,跟其他专业的教学大纲、计划一样。此外,湖北省多个院校的动画专业还有毕业论文等要求,大学4年几乎只有2/3的时间进行跟动画结合紧密的课程训练,有的院校的原动画课程课时很少,这就很难培养出动画公司所需要的专门的原画师、动画师,在课程设置上,还缺乏务实性课程,项目设计课程较少。
(三)教育资源匮乏
在软件方面,师资队伍严重不足。许多学校“赶鸭子上架”式地开设了动画专业,师资力量的不足显而易见。一些学校的动画专业在仅有一两名动画专业教师的情况下就急于招生办学,有的学校通过将其他专业教师“送出去”进修的办法暂缓学校师资力量薄弱的现实,从而使这种教学压力有所缓解。但师资力量薄弱仍不乐观。许多学校从事平面艺术设计或国画专业教师应学校要求转向从事动画教育,而这些教师几乎没有多少动画制作实践经验,授课效果是可想而知的,由于本专业教师少,专业教师课时多、压力大,几乎包办了整个班的课程,这将引来另一个负面效果,那就是所教的学生都一个样,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也就是一句空话。在硬件方面,教学条件较差。有的院校学校领导只顾招生,却不肯加大投资力度。此外,有的院校没有专业的视听教室,只能在多媒体教室上课,可想而知教学效果是不尽如人意的。
(四)教学实践环节薄弱
有些院校很注重教学实践环节,大学4年有多次实践的学习锻炼机会,如承接了社会播映的一个动画短片项目制作,或者因各种参赛需要而组合成一个团队进行创编动画短片等,这样的实践过程非常可取。目前高校都已认同“产、学、研”联合教学模式,往往大四上学期派学生到指定动画公司去实践,但是其中的校外实践教学管理规范制度没有形成,没有专门的校外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很少能够跟踪指导,学生的实习无法取得预期效果。因此,动画实践环节的方方面面还应得到学校的重视。
湖北省高校动画专业发展的对策思考
(一)完善“产、学、研”联合教学制度,实行跟踪评价体系
“产、学、研”已经提倡了好几年,是解决大学教学与动画实践脱节的很好办法,效果是明显的。湖北省许多院校积极与省内外多家动画公司建立了动画实习或培训基地,如湖北美术学院与被文化部授予“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的“江通动画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校企联合关系。华中师范大学与武汉东湖高校区共建了武汉数字媒体工程技术中心,为动画专业学生直接提供了有利的实训机会。再如黄冈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与武汉人马动画有限公司、武汉闯堂映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签订了实习基地协议,这种实习基地与高校的“产、学、研”联合教学合作模式,共同培养了一大批有较强实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实习方与校方本着友好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密切校企合作,湖北省许多高校受益颇多。但是在具体的实施细节中,针对实践管理上的问题不容忽视,可以实行跟踪评价,每个实习基地应尽量指派一到两名有丰富教学管理经验的教师定期去督促学生学习,而动画公司既与校方签订了协议,也应该遵守协议制度,尽可能地创造条件给学生更多的实践训练。对动画公司的培训行为及过程给予跟踪评价,对于学生也要实行实习跟踪管理记载,对于学生实习表现进行定级等次评价。这样双方互评,有益于“产、学、研”制度的真正完善与实施。
(二)更新与构建科学的课程模块
科学的课程体系对于培养动画专业人才至关重要。课程模块密切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来设置。其一,完善并更新一年级能够提高动画造型能力的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应该与本专业更紧密,合理化。而不应该像其他专业一样的授课计划,比如素描课,可以改变原来一个星期一张素描的教学模式,积极尝试多角度写生训练,这样的课程安排就与本专业结合更加密切一些。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院长孙立军说:“对造型能力的要求应该不同于一般的绘画创作,动画片塑造的人物要生龙活虎地全方位地活跃在三维的立体空间里,人物造型需要照顾到各个角度、各个方面。显然对于动画专业学生的素描训练,理应形成一套适合自身专业的教学体系。”②根据动画专业学生在从事动画设计之前所必备的造型基础,设计出一套适合动画专业特点,让学生的造型能力训练成为今后动画创作向设计顺利过渡的阶梯。其二,开设中国古代文学史,开设本省历史人文资源方面的课程。文化人类学家告诉我们:“要指出哪一件活动不是文化的产物是很困难的。”③“艺术的生命离不开文化的土壤和空气。”④将本土艺术形象内容作为人文资源素材引进到课程中来,开设音乐欣赏课并增强与规范创作课程的设置与指导,毕业创作实行小组专业教师统一制定方案、统一规划与分析、统一论证的模式。其三,合理地开设手绘训练课程,如针对动画公司缺乏描线、上色等专业人员,可以优选对此项内容感兴趣或这方面能力较强的学生,在课程设置上固定一到两周专门进行此项课题训练,事实上中国传统白描艺术博大精深,就是很好的教学资源,对我国传统白描勾描训练可以提高描线能力。上色训练也应该先学会手绘,再进行电脑绘制。其四,合理增加务实性课程、项目制作课程,开设一些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课程,减少大学生公共文化课课时。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解决师资不足的现状
“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数量与质量都能够满足学校艺术教育需要的艺术教师队伍,是提高艺术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⑤湖北省开办动画专业的高校四处开花,其动画专业的师资从何而来呢?一般各高校采取三种办法来充实师资。一是引进高校动画专业的毕业生。二是送其他专业的教师到动画教育历史悠久的院校进行短期单一课程或长期的多课程培训,如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美术学院传媒动画学院等,对现有师资的再培训,形成双师型教学队伍,还可以派出教师深入到企业第一现场接受行业洗礼,了解行业实际操作流程。三是可以直接聘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动画制作公司或电视台的高级技术专业人员担任专业实践课程兼职教师,这不失为一个解决师资的好办法,但是这些公司从业人员大多没有教学经验,不能稳定地跟班代课,因此可以尝试集中化授课即集中某个时间阶段的授课办法,“各个击破”,很具有针对性。这三种办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湖北省高校动画专业师资缺乏的问题,要真正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还要建立一个长期的人才培养梯队建设机制。
(四)优化教学环境,加大硬件投入
良好的教学环境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利保障。现在各大高校保障动画教育的硬件PC机,基本上能够胜任三维动画基本制作要求,但是动画专业的教学设备不是几台pc机就能解决的。还应该积极进行高端教学设备的实验室投入建设,加大硬件投入,配备一定高质量、数量的动画动检线拍仪,配备定格动画实验室、项目制作工作室、创新实验室、APPLE工作站等所需的高端设备,配备音响效果好的视听教室以及高性能摄影摄像机,根据学校招生人数配齐优质的拷贝台。优良的设备条件和环境,才能够为动画专业的教学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和服务条件,使学生可以学习掌握高端制作和设计技术。
结语
明确动画专业设置与树立特色培养目标
20世纪90年代全国只有北京电影学院一家开设动画专业学历教育.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截至2009年,我国开设动漫专业的本专科院校达到1279所,动漫相关专业达到1877个,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毕业生走向社会.短短10年,动漫教育机构、动漫人才数量获得了几何级数的增长.查看多数高校的该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方案会发现,有这样一部分高校在没有相关的办学条件下,属于“没有困难制造困难”式的强行开设,或是有些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有着惊人的相似,毫无特色和实用性.据中国教育数据咨询公司麦可思的最新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动画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失业率2010—2012年连续排名红牌专业之首,此处的红牌是指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较低,月收入较低且就业满意度较低的专业.一方面是产业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巨大缺口,另一方面是专业的高失业风险.形成如此巨大的反差.总的来说近年来动漫人才培养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产业发展的巨大人才缺口.但从上述数据中我们也要清楚的认识到,目前我国动漫人才培养的层次过于单一,且过于侧重于制作技术人才,动漫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的岗位实际需求不尽匹配,企业对人才技能水平的要求与学校实际教学、实训设施存在差距等等,但对于动漫的原创、编剧以及产品的市场开发等人才的培养缺乏规划,导致了动漫人才市场需求量大却供应严重不足的局面.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安徽三联学院为应用型本科高校.作为创新型、应用型本科专业首先要突出专业的创新亮点和务实的应用实效性,安徽三联学院的动画专业隶属于艺术系.艺术系已有13年的办学历史,目前各类在校生有千余人,学习氛围浓厚,拥有5个本科专业,4个专科专业.艺术设计专业是自学院升本后首批设置的本科专业,动画作为一门独立的综合艺术形式设立在艺术系符合专业设置要求.动画专业学制为全日制本科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培养目标是要做到为本专业培养熟悉动画行业文化创意原理与技术实现手段,并胜任动画创意设计制作生产一线工作需要,既具有动画的创意设计能力,又能胜任二维动画制作工作职业岗位的应用型高技能专门人才.这也就明确了以学生的艺术修养与原创意识的培养和技术实现的能力锻炼为培养目标.
加大师资建设与办学资金的投入
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保证.但同时师资也是目前制约各个高校动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之一,多数高校都存在共同问题:缺少专业教师,未从事过动画制作的人员担当教师;公司人员支撑教学部门的门面,没有教学经验;重技术,轻艺术;重理论,轻实践;培养出的学生缺少创造性,成为严重影响人才培养的瓶颈.我院在动画专业从设立之初就一直对师资建设高度重视,目前该专业共有动画及相关专业教师20余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3人,中级职称6人,本科学历期间为动画专业的5人.但与学校发展和专业要求相比,专业师资队伍还存在不少差距,主要表现在:专任教师数量不足,现有教师教学工作量繁重.另外从目前专任教师的教学和研究方向来看,软件技能类师资偏少,尤其是特效和三维类的师资很弱,兼课教师数量偏大;结构不合理.本科学历期间为动画专业的教师比例较低,35岁以下青年教师比例较大,青年教师仍需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学历学位层次和教学水平,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比例较低.专业带头人梯队尚未形成;重点课程师资力量不强;专业团队建设需要加强.资金投入方面,安徽三联学院也和其他很多高校一样面临捉襟见肘的境地.安徽三联学院属于民营办学性质,教学资金的投入由学院统筹规划拨给,目前专业资金在教学和实验室的建设质量及设备数量投入力度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应在现先已拥有得图形图像处理实验室,雕塑实验室和服装实验室及戏剧舞台设计实验室、传统动画实验室的基础上加大对三维动画实验室和后期编辑实验室以及定格动画实验室等实验室的建设.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环节水平.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条件,使学生充实课堂的理论知识.
优化动画专业课程体系与产业接轨
有效而完善的课程体系是实现应用型动画本科人才的培养的保障,应用型人才是指把发现、发明、创造变成可以实践或接近实践,主要承担转化应用、实际生产的任务的人才.也就是要求在实际培养过程中要求学生在理论研究的过程中结合实践具备一定的创新应用能力并能服务于动画产业的实际生产.所以动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是为企业培养合适人才、实现工学结合培养目标的关键点.从知识面上说要达到科学、专业、实践和过程的特性,从学生自身来说,要让他们具有文化和综合素质兼备的人才.不要以过去传统的观念设置课程,除了专业课、选修课等类别,还应该注重学习的探索过程和思考过程,融入实践,这样的课程设置更符合动画企业的实际需求.在目前开设的主要课程如:视听语言、动画造型基础、数码影像基础、剧本创作、表演基础、原画设计、二维动画创作基础、动画技法、动画场景设计、后期合成、二维动画短片创作、三维动画等课程基础上.成立各个动画项目教研室,对课程实行模块区分,以学生自主选择为主,教研室引导为辅,结合目前产业链中所需人才要求,运用“设立或引入项目式”“、案例型”、“行为导向”和“专题研讨式”等教学方法,将专业主干课程融入到各个模块中.建立成绩评价体系.传统动画专业教学评价以单科考核形式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主,易造成片面性,而忽略个性.如何突出个性培养,使个性强、兴趣点集中的学生得到客观、准确的评价,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就可以通过以模块中项目所涉及到得课程综合起来,按分工的工作量及完成情况进行量化.按作品的种类和技术难度及创作效果等形式综合评价,建立全新的评价体系.学生可以在一个或多个项目中同时参与.这样一方面减少了学生在疲于应对各个单科的考核的同时又省出时间投入到项目的实际锻炼过程去,使学生在项目中及时运用多课目理论与技术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动手能力及创新意识.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完成产业对人才需求的接轨.
关键词:动画专业 实践教学 教学体系
文章编号:1672-5913(2011)18-0088-05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尽管我国的动画教育事业正在飞速发展,但是我们却不能忽视一个现实:各个动画企业专业人才缺乏严重,无法找到合适的人才,但各个高校动画专业毕业的人才却找不到工作。这种现象充分说明了现阶段动画教育体系存在着严重的“市场不适用”现象,因此各高校要对自身的动画专业教学体系进行重新的审视,用冷静理性的态度看待动画专业的特殊性。动画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动画教学体系要与实践进行紧密的结合[1]。
1 动画专业的特点
1.1 需要团队合作
动画制作是需要依靠一个团队整体才能完成的,这也是动画专业最显著的特点。不管是传统的动画制作还是现在的动画产业,都包括前期创意、制作、后期合成、包装等多个工序,因此仅凭一人之力是无法完成的。
1.2 经验技能很重要
就我国现阶段的动画制作专业来看,其制作技能很大程度是要依靠经验的积累,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动画制作专业到目前为止还未形成一套完整的、契合时展的理论系统。另外一方面由于动画制作是一种具有高综合性的艺术形式,仅凭一门简单的理论体系无法解决指导动画制作的全部问题,因此很多时候只能凭借在实践中的经验来指导创作。
1.3 技术设备更新速度快
电子多媒体产业的设备、软件以及技术等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动画制作特别是三维动画制作更是如此。现在的动画创作都是在数字平台环境下进行的,而数字平台包括软件系统以及硬件系统两部分[2]。计算机的显卡、CPU、数字摄影机等硬件技术日新月异,软件的升级和换代也非常迅速,这就直接导致了动画创作的技术流程不断发生变化。
1.4 技术的综合程度高
一部动画产品涉及到视觉传达、游戏、影视、广告制作等多个行业的技能与知识,动画专业本身就是一个典型的跨界设计行业,因此对于动画专业人员的综合技能要求非常高。
2 我国动画专业教学体系中存在的不足
2.1 缺乏新技术手段
上文中提到动画专业有两个显著的特点,即动画专业既是一个经验技能型专业,同时又是一个软硬件设备更新速度非常快的专业,这些特点导致了现阶段我国动画专业教育所培养出的人才缺乏一定的新技术手段。传统的动画教育侧重于动画艺术的研究,培养出的人才具备相当的二维、三维技术,以及扎实的影视理论基础,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因为学生对新技术学习的欠缺,其设计制作能力相对较低,效率也就大大折扣。现在很多非传统的动画产业,比如游戏多媒体的开发、产品展示、媒体信息以及教学资源的整合等,这些领域在综合性的动画制作人才需求方面存在着很大的缺口,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一定的消极影响。
2.2 学生缺乏实际的制作经验
很多高校的学生在经过几年专业学习后,依然无法独立完成一个简单的实际作品,在进入工作岗位后,用人企业要再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对其进行再培训,这就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3 课程体系的连贯性、系统性较差
上文中也提到现阶段我国的动画制作专业还未形成一个统一的、系统的理论体系,各个高校根据实际的经验总结来开设课程,学生的实际操作效率不高,对于技能的运用、理解能力都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很多课程学完后,学生没有将其付诸实践的机会,即使有机会去应用、实践,也由于学的时间太久,对各个知识点的印象也已经很模糊,因此体现出动画专业课程体系的系统性以及连贯性都比较差。
3 动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3.1 分析工作流程
要先对动画专业所面对的行业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调查,对相关企业单位及其相应的动画产品制过程进行详细的了解,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归纳、整理、分析,详细的掌握动画制作产品的制作流程。
3.2 动画专业人才能力分析
在分析动画产品的制作流程后,还要针对各企业相关的工作岗位对职业技能的要求做调查分析,把对应岗位需要的专项能力与其它相关岗位共同需要的综合能力,进行总结、归纳,按照各个岗位的所对应的专项能力以及工作内容对动画专业人才的能力做出准确分析。
3.3 以实践教学为基础优化课程设计
3.3.1 专业课要与基础课交叉设计
按照上述分析动画制作专业的特点,构建专业课与基础课相结合的课程模式,进一步加强基础课程的专业设计意识。将速写、素描等基础课程和动画角色设计以及动画运动规律等专业课程相结合,在专业课中补充、强化基础课程的知识,在基础课中揉合动画设计的表现元素,把专业课与基础课融为一体,交叉揉合,贯穿始终。
3.3.2 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相结合
动画制作是一门对综合技能要求很高的学科,因此将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相结合,可以避免实践与理论课程不必要的重复,以及二者的互相脱节。在理论课程中穿插实践课程,而实践教学则通过课程目标的完成来拓展和延伸理论知识[3]。例如动画运动规律就不单单是动画专业的核心,它也是一门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的课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安排相关的实习内容,将实践与理论教学联系起来。
3.4 项目教学模式
可以说项目教学是动画专业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一种非常合理而有效的教学模式,它针对动画制作专业的特点展开教学活动,其优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3.4.1 项目教学强调团队合作
学生以一个特定的项目为核心,进行团队合作,各取所长,优势互补,从项目整体培养团队的策划、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学生在互相促进、互相配合的过程中,体会到团队的力量,能够有意识的培养自身的协作精神。
3.4.2 项目教学可以积累经验技能
学生通过制作实际的项目来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并在操作过程中积累一定的经验,通过对同一系列、同一类型项目的反复训练操作,总结出动画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为以后进入职业岗位打下基础,可以在产品制作中迅速调整方案,从而解决问题。并且在制作项目过程中,学生可以有针对性的、有意识的补充自身所欠缺的知识技能,在项目制作中找出自己的专长,学习的目的性更强。
3.4.3 项目教学侧重于解决方案的施行
对于动画制作技术、设备更新快的特点,项目教学模式更加侧重于项目解决方案的提出和施行,而非基础的动画制作技能训练[4]。项目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知识结构,将所能应用的软硬件设备加以充分的利用,通过综合考虑,提出最优化的、最合理的解决方案,最后在团队的协作下施行方案,解决问题。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可以将最新的工艺流程以及技术手段及时的应用于项目中,从而完成项目方案,在有限的制作时间以及制作成本要求的基础上,完成项目设计。
3.4.4 项目教学更加注重团队的配合
项目教学模式对于动画专业技术综合程度要求较高的特点也比较适用,它更为注重团队成员间的互相交流和学习。在制作项目的过程中,各个成员都把自己的特长发挥在项目中的对应的方向,通过同学间的互相交流和学习,提高自身的技术综合能力,并且积累大量的动画制作和学习经验。
3.5 项目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3.5.1 项目来源
项目来源是项目教学模式的核心问题,项目的形式和内容直接决定了动画专业实践教学的效果。项目的来源通常有两个渠道,一是动画企业的真实项目,二是专门针对学生的需求与企业生产相结合的模拟项目。这两种项目都存在着一定的优点和不足。真实项目固然可以更加切合实际,但是由于学生的经验、技术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很多情况下学生无法提出可执行的、有效的解决方案,最终项目难免沦为练习。因此最佳的解决方法就是将真实项目与模拟项目相结合,既提高了项目的真实性,又很好的解决了项目的出处问题。
3.5.2 项目与教学制度的协调问题
项目教学模式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就是项目管理与学校的教学制度存在一定的冲突。通常学校教学制度的目的是从宏观上维持教学秩序,无法兼顾到项目教学的特定需要。并且项目的制作时间与学校的正常作息时间也有所差异,项目管理通常要按照企业的管理模式管理学生的行为,这样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也有所差异。因此学校要结合项目实践教学的特点对教学制度进行相应的修改,在正常教学秩序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尽可能保证项目教学的顺利实施。
4 动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
4.1 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质量保障体系分为物质保障、制度保障两部分,学院各项工作的重心都围绕教学、围绕培养人才来开展,各个教职工的薪酬与奖罚都和教学质量挂钩。传媒学院聘请社会知名学者参与研究,开展系列专题研讨,用理论结合实际的方法,推进教学管理改革,推进观念创新,方法创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2 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4.2.1 目标体系
由校、院、系及教研室教师构成四级监控组织,根据管理的职能,在不同层面上实施质量监控。监控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人才培养目标系统:其主要监控点为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等。2)人才培养过程系统:其主要监控点为教学大纲的制定、师资的培养、课堂教学效果、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创新、考核方式的改革等。3)人才培养质量系统:其主要监控点为课程合格率、优秀率、各项竞赛获奖率、创新能力等[5]。
4.2.2 方法体系
1) 教学信息监控:通过日常的教学秩序检查,包括期初、期中和期末教学检查,以及教学信息反馈和学生学习信息反馈等常规教学信息收集渠道,及时了解和掌握教学中的动态问题。2) 教学督导监控:通过学院教学督导、评价专家组和系内教学督导室对所有教学活动、各个教学环节、教学改革方案等进行经常性的随机督导和反馈。
4.3 建立教学质量评估保障体系
按照动画专业的特点,从基础能力、综合能力、实践能力以及用人单位的反馈等四个方面,制定出详细、全面、可操作性较强的教学质量评估指标,将各类指标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以及教学计划相结合,再采用院系督导、系部抽查、学生反馈以及工作单位反馈等多样化的手段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和检查,并对评估结果进行定期通报,与教师切身个人利益挂钩,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评估保障体系,将其激励、促进以及评估的导向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4.4 建设实习基地
我院积极与省内、外动画公司联合建设学生专业实习基地,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动画公司的制作流程,提高动手能力,为以后工作打基础。积极推广教师负责制,进一步深入到教学中。利用课余时间我系教师带领学生制作十一届美展和各种大型国内比赛作品,并取得良好的成绩。建立动画制作中心,同北京幸星科技娱乐公司签订初步校企合作协议。在北京电影学院、中央美院等高校和企业聘请专家5人作为我系客座教授。争取五年内在省内建立2个校外实习基地,在全国建立3个实习实训基地。建立自己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聘请动画专业技术人才做中心实验员,建立良好的工作流程,分层管理,培养自己的专业创作队伍,承担外包动画加工(争取培养成对外型的外包团队)。力争做到自给自足,通过外包项目所获取的经费,来保证实验员基本开支,减少学校负担,保障实验室的正常运转。在学生三、四年级的时候进入中心完成项目教学环节,拉近教学和实践的距离。
4.5 加强动画专业的交流
定期或不定期邀请动画制作行业内专家、艺术家以及企业管理者到学校进行演讲,学生在听演讲的同时能够了解动画行业最新的发展趋势,还可以通过眼界的开阔进一步拓展思维方式,这些专家、企业家的成功经验、取得的成就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激励过程。这样,学生在进入社会前可以树立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从而更好地促进就业。
要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除了学校积极举办各种动漫艺术节、动画节等活动外,还要鼓励学生多多参与到业界组织的各种活动中,扩大专业面,发散思维。通过参与这类活动,使学生的艺术创新思维得到充分的发挥,其内在创造力也可以得到充分发掘。学生通过欣赏、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领略到其中的创作特色和个人风格,通过比较来分析自身的缺陷和不足,从而得得到更快的进步。
4.6 动画专业实习与社会服务相结合
以市场为专业导向,以岗位要求为学习重心,加强与校外企业的密切合作。动画专业要进一步了解社会对动画专业的能力、知识、素质以及技术要求,以此为基础建立起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实践教学体系。企业所能提供的实训基地将会成为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的主要前沿阵地。加强与国内外一流公司的合作,组建一支以聘任为机制的专业创作、制作团队,并尽快形成规模,进行自主原创动画制作,开发自己的动画技术产业,完成部分完整的动画片。安排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直接参与生产过程;参与企业的生产、管理和设计过程,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拓宽校企合作的渠道,探索出一条从学校单方教学主动转变到校企双方互动的有效途径,找准产学合作的结合点,由短期合作转变为长期、稳定的合作,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同时,也要深度挖掘我省独特地域文化,以地域少数民族文化遗存、北大荒精神、闯关东精神等为创作源泉,开发动画创意产业。
5 成果成效
2009年1月5日,我系成功地举办了全国动画教育论坛和黑龙江省首届原创动漫大赛,参会院校30多所,专业教师90多人。黑龙江省首届原创动漫大赛活动中,征集作品700余件,我系作品占200余件,并且,在此次活动中分别获得动画类和漫画类两项金奖。成功完成哈尔滨青年设计家协会在传媒学院设立机构的任务。在第七届中国国际网络文化博览会上,传媒学院因在动画教育领域的杰出贡献而获得“2009年中国动漫游戏人才培养优秀本科院校奖”,传媒学院院长王伟建及动画系主任梁玉清获“2009年中国动漫游戏专业教学贡献奖”。
6 结语
针对实践教学体系的后续完善,我院主要做出以下规划:近期完成外包加工任务的引入,成立外包加工制作中心,目标是2~3年形成外包加工基地,形成加工规模,达到最大产值,打造为黑龙江重要的外包加工基地。与省动漫基地建立联系,形成产、学、研一体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产业开发上取得新项目,引入项目教学,使学生较早进行实践,增强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蔡友,王瑶. 影视动画专业进行创业教育的初步研究与实践[J].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学院学报,2009(2):34-35.
[2] 马兆峰. 创新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新闻界,2010(3):168.
[3] 解辉. 浅析动画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7):246.
[4] 袁亮,黄利. 浅谈数字媒体艺术对动画设计的影响[J]. 电影评价,2009(1):81.
[5] 叶福军,潘瑞芳,张帆. 复合型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探讨[J]. 新闻界,2009(4):127-129.
Discusses the Animation Specialized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s
Establishment and the Implementation Shallowly
LIANG Yuqing
(Medium Institute,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Harbin 150080, China)
高校动漫专业人才校企合作培养现状
动画专业在所有学科中是普及速度最快的一个专业,已成为最热门的专业之一,巨大利益驱动,高校纷纷建立动画专业,2000年只有北京电影学院一家招动画专业学生,而2011年竟有1200余所院校开设了动画专业《中国动漫产业报告发展(2011)》,在校生达80万人次,每年毕业生20万人,这一数字比欧美、日韩相加的总数还要多。但真正有动画专业资质的院校只有30%,而动画强国日本也只有35所院校开设动画专业,盲目扩招带来动漫专业的过度膨胀,造成动画人才数量的表面可观,质量偏低。《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反映动画本科毕业生失业率排名第一。动画企业找不到人,而高校毕业生又产能过剩。事实上,用人单位更注重毕业生的实际工作经验和技能,并不看重盖有大学钢印的文凭,普遍认为学院派出身的大学生不大了解行业的规范,缺乏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高不成,低不就”。动画专业校企合作办学是高校教育的必然要求。高校必须依托企业,着眼企业谈培养,立足企业谋发展。目前的大部分高校无论从师资,还是实训设备、实训条件,远不适应动画专业发展需要。全球化的今天,谋求深度校企合作已经成为企业和学校的共同选择,高校的动画专业不与动画公司企业合作,就不能起步运作。
高校动画专业校企合作的面临三大难题:一是如何使校企双方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缺乏制度和法律制约;二是如何使校企合作切实深入到教学和科研领域,还缺乏具体的方案和监控;三是如何使校企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受益,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很多院校的动画专业定位在动画制作环节,造成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脱离。动画教育要有能够满足动画产业人才需求结构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来解决与动画产业接轨的难题。校企合作模式,深度不够,欠缺技术开发的合作。在目前已形成的校企合作中,大多是院校为求生存、求发展,而主动向企业界寻求合作,主动来寻求与学校合作办学的企业少,多数企业给予学校的资助,多停留在教学设备捐助、实习基地提供等方面的合作。校企合作“一头热一头冷”,管理责任不明晰,兼职教师挂名不到位,专兼职教师缺乏融合,使得学校运行机制不顺畅。应该由行业企业主导的校企合作,转变为教育部门和学校主导,建立起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的良性循环机制,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将教育资源的势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实现办学的整体效益。目前动画师资力量的不强、不足,远跟不上中国高校在动漫招生的发展需求。
许多高校由于缺乏动漫教学人才,从其他专业调配师资增援,很多是临时抱佛脚,硬着头皮上岗,没有一线经验,有的经短期的培训匆匆上阵,课堂上只能照本宣科,纸上谈兵。一些动画研究生导师自己都不是动画专业出身,因而,很多毕业生很难适合动画行业实际需求,有些动画企业老总宁愿要培训机构的学员,也不要学院派动画大学生。没有从事过动画制作的教师成了骨干教师;动画企业员工支撑门户。动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缺乏丰富实践经验的师资很难教育出优秀的动画人才。在多数开设动画专业的院校,除部分影视院校具备动画教学应有的教学资源之外,有条件开设动画专业的院校应占少数。近几年办得好的一些院校得到国家及地方政府支持投入了大量资金,但多数院校没有这么幸运。许多院校教育资源还远远达不到动画教学要求,就匆匆招生,一边上课、一边招兵买马。很多学院没有真正的动画专业带头人,动画实训基地受制于合作动画公司,自己被动而缺乏体系,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头几届学生成为实验品。
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笔者认为,要解决上述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企业与高校联合办学进行人才培养是目前国内针对学生与社会接轨比较有效的方法。高校从企业“借力”,使毕业生实际动手能力更强,缩短进入企业后的磨合期。校企共制教学计划,共同培养技能人才,行业专家到学校兼职授课,学校教师定期到企业顶岗进修,让教师成为“专家型职业人”,另方面,企业向学校提供实习设备,实训场地,改善学校的实训条件。就是让高校的学生成为企业的准员工,与企业共同管理、共同制定培养方案,企业的技术骨干与学校专业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针对性培养适合该企业需求的员工。企业与学校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对学生量身定制,实习与就业同步。这样有效地保障了学生就业,使教学更具有实效性,有利于学生了解动画企业各职业岗位所必需的知识技能,让企业参与专业建设,制定符合生产实际的教学方案。用企业真实项目导向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培养了实际工作技能,让高校成为企业延伸的培训平台。学院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生产性实习,由动画公司的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利用动画公司的先进技术进行师资培训,实现了“办学入企”;同时,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以先进的设备设施吸引企业到实训基地从事产品生产和参与实习教学。在合作过程中,以企业良性发展和学生职业素质提升为双赢目标,在企业的经营、生产、质量管理以及产品研发和人力资源、设备资源等多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合作,健康发展。教师的教学水平与专业能力决定了教育质量的高低。动画专业教师应该是既懂动画专业理论知识,又有动画企业运作背景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来源可以是学校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到企业任职,也可以从动画企业引进专职或兼职有实战经验的教师。“双师型”教师在动画企业工作期间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建立了与动画界的交往网络,是校业合作的桥梁。“双师型”教师熟悉企业的运作,在教学中按照企业界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具有创设学习情境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借鉴国外成功的校企合作模式
笔者认为,我们进行校企合作探索,可借鉴国外成熟的模式与经验。“双元制”模式被誉为创造德国二战后经济奇迹的“秘密武器”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国家立法支持、校企共建。“双元制”一元是学校,负责传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另一元是企业等校外实训场所,负责学生职业技能方面的专业培训。“工读交替”模式英国的工读交替制模式,在正规学程中,安排工作学期,学生是以“职业人”的身份顶岗工作。学制分为长期和短期。长期的工读交替制指在学院学习和在企业工作的年限较长,四年制的课程,前两年在学校学习,第三年在企业工作,第四年又回到学院学习。“TAFE”模式“TAFE”“技术与继续教育”。“TAFE”模式是政府主导,同企业行业密切合作,具有育和培训标准,以职业教育与培训为主的教育;是一个面向职业资格准入,融合职业资格和职业教育,强调终身教育培训。体现以“能力本位”为特点的职业教育模式。日本的产学合作的两种形式,一为中等教育阶段产学合作,另一为高等教育阶段产学合作。产学合作主要有:企业与高校在人员上互相交流,企业委托高等学校搞科研项目,企业为高等学校学生提供实习场所,在大学建立“共同研究中心”。#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