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体能训练的概念及内容8篇

时间:2024-03-06 14:41:2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体能训练的概念及内容,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体能训练的概念及内容

篇1

关键词:竞技健美操;体能训练;内容

1前言

随着竞技健美操运动的迅速发展,规则的不断完善和细化,对运动员的要求也趋向完美化,对体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一定程度上,体能水平的提高已成为制约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关键。同样,为了在竞技健美操比赛中获得好成绩,体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成套动作完成质量的好坏,体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课题试图剖析竞技健美操体能训练的概念和构成因素,以便使竞技健美操的体能训练有理论依据。

2体能训练

2.1体能训练的概念

体能训练也叫体力训练,是一种以发展机能潜力和与机能潜力有关的体能要素为目的的大负荷训练,是指人体在艰苦环境中,长时间、高强度、大负荷持续工作能力的训练。体能训练突出对人体各器官和机能系统的超负荷适应训练,旨在产生体能和心理适应,以达到挖掘机能潜力,提高整体运动能力和培养顽强拼搏精神的目的。

2.2竞技健美操体能训练的内容

形态与机能是体能的决定因素,运动素质是体能的竞技表现,运动员的体能发展水平是由其形态、身体机能与运动素质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三者是体能的构成因素。根据竞技健美操项目特征它的专项体能训练中有自身的特点以下主要深入探讨竞技健美操专项体能中机体自身体能训练内容。

2.2.1身体形态

由于身体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且在身体形态的各项指标中,有的指标遗传度很高(如高度、长度和宽度指标),有的指标遗传度则较小(如体重等充实度指标)。因此,在选材时应重视高度、长度和宽度等形态指标,而与肌肉有关的体重等充实度指标,则应更多地依靠后天的训练加以改善和提高。与其它项目不同的是,健美操对形态的要求很高,它不仅反映着相应的生长发育水平、机能水平和竞技能力水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运动素质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它对艺术分的高低也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对形态的训练要常抓不懈。

2.2.2 身体素质

2.2.2.1 力量素质

力量素质是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体能建设的保证,是漂亮完成成套动作的物质基础。现代竞技健美操运动员都应具备高度发展的全面力量训练水平。身体的各个部位,特别是上下肢、腰腹,以及踝、膝、手腕、手指都应进行专门的全面的力量强化训练,旨在发展各运动环节的肌肉力量,达到整体力量提高的目的。整体力量就是运动员从事专项活动时各运动环节协调一致所表现出来的综合力量。它是运动员专项能力的基础。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对运动员力量动作的选择有以下几个特点:规范性、均衡性、多样性、全面性。所以说,整体力量训练和整体力量水平是现代竞技健美操的发展趋势。

2.2.2.2 速度素质

竞技健美操的专项速度是通过力度来表现的。它是衡量健美操运动员竞技水平的重要标志。力度,是运动员在完成动作的过程中,肌肉快速用力以及动作变化的速度和动作熟练程度的外在表现。健美操要求动作刚劲有力,积极快速,力度感强。无论上肢、下肢和躯干动作,都有明显的"加速"和"制动",以充分表现力度。因此,力度也是体现体能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健美操的不足,缺乏力度是主要表现之一。其主要原因是对力度训练重视不够,对力度训练方法在某些方面还缺乏系统、完整的认识。为此,在体能训练中强调与加强力度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2.2.2.3运动耐力

体能训练中的运动耐力主要指大强度长时间从事专项活动的能力。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体能训练的运动耐力水平主要取决于:1)功能系统的机能能力;2)比赛中有效地利用机能潜力的能力;3)疲劳情况下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

2.2.2.4 柔韧和协调

竞技健美操是在快节奏高强度的音乐伴奏下进行运动,比赛中要完成体现高难度的柔韧素质动作,不仅要求运动员具备很好的柔韧性,还要有很好的肌肉弹性,因此,对柔韧素质训练应特别重视肌肉放松这一环节。协调能力主要表现在完成动作时的全身各部位有机配合:肌肉紧张与放松的协调;情绪与表现力的协调;韵律与节奏感的协调等。健美操运动的特点之一是运动员的动作刚与柔的统一,它不仅表现在动作速度,而且还应具有鲜明的节奏。因此,在进行协调性训练同时也要十分注意运动员的肌肉收缩的强度与速度,即对力度提出较高要求。

2.2.3表现力

竞技健美操作为表现难美项群的运动项目之一,它有与其他项目相区别和自身与众不同之处。竞技健美操的独特之处就在于表现力是竞技健美操的色彩与灵魂。表现力是指在竞技健美操的比赛中,运动员通过身体动作在音乐伴奏下综合反映内在的情感,体现在各种动作能轻松完成,动作舒展、优美,有力度感,节奏好,动作能与音乐紧密结合,是运动员内在精神气质和外在动作表现的统一。

过硬的专业技术和专项素质是影响表现力的客观因素,而表现力反过来影响体能的发挥。竞技健美操是一项表演性很强的项目,运动员不仅心理上要有表现的意识,运动员的自信心也显得尤为重要。表现力应贯穿整套动作的始终,特别是当完成到后半套,在体力明显下降的情况下,良好的表现力可以使运动员在力竭的情况下动作更到位,并保持感染力。这就是一个运动员的潜力。假如两名运动员形态、机能、素质水平相当,在完成动作时尤其动作越往后,谁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潜力,谁能坚持到最后,谁能把表现力贯穿到底,谁就是胜者。表现力是支撑运动员完美完成成套动作的有力支柱。

3结论

3.1 体能训练绝非传统意义上的身体素质训练,它是一种以发展机能潜力和与机能潜力有关的体能要素为目的的大负荷训练,是指人体在艰苦环境中,长时间、高强度、大负荷持续工作能力的训练。是人体器官和机能系统在结构和机能能力上的适应性再塑造工作,是运动员心理意志品质的再塑造工作。

3.2 竞技健美操体能水平构成因素主要包括: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和表现力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中,表现力的训练是竞技健美操体能训练的独特之处。

3.3 竞技健美操的体能训练必须有计划的贯彻训练周期的始终。教练员需要在了解影响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体能水平构成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根据竞技健美操的项目特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体能训练中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王兴.对竞技运动中体能训练若干问题的认识[J].上海体育学报,1998.(1)

[2]田麦久.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特点与基础训练方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3]彭建敏,程在宽.对竞技健美操体能的概念及构成因素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报.2004,27(4)

[4]周建社,方奇.竞技健美操的艺术审美与客观评判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5)

篇2

摘 要 目前,我国竞技健美操水平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而运动员的体能特征对竞赛成绩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通过剖析体能的概念及其构成因素,结合竞技健美操的项目特点,提出训练竞技健美操体能训练的方法,为以后的训练和比赛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借鉴。

关键词 竞技健美操 体能 训练

一、引言

竞技健美操是一项在音乐的伴奏下,能够表现连续、复杂、高强度成套动作的运动项目。该运动项目起源于传统的有氧健身运动:成套动作必须通过连续的动作组合,展示运动员的柔韧性和力量、七种步伐的多样性操化动作组合、结合难度动作完成成套动作的竞技术力。1994年国际体操联合会正式接受健美操进入国际体联,建立了FIG 健美操委员会,使健美操作为一项竞技运动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随着运动员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体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对健美操运动员体能理论方面的理论研究相对欠缺。要想在国际健美操竞技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保持世界先进水平,就必须形成一套科学的体能训练计划,指导我们的训练实践。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2013年全国健美操锦标赛前六名运动员比赛录像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观察法、统计分析法。

三、结果与分析

(一)体能训练的概念

1.体能的概念

从广义上来说体能是指人们进行日常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相应的基本生活活动能力。从狭义上来说体能是指是人们进行各项体育运动而相应具有的走、跑、攀、爬、蹬等活动的能力。竞技体育中的体能是指运动员在专项训练和比赛负荷下,最大限度地动员有机体各器官系统,克服疲劳、高质量完成专项训练和比赛的机能能力。

2.体能训练的概念

体能训练也叫体力训练,是一种以发展机能潜力和与机能潜力有关的体能要素为目的的大负荷训练,是指人体在艰苦环境中,长时间、高强度、大负荷持续工作能力的训练。体能训练通常理解为身体六大素质的训练(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灵敏素质、柔韧素质、协调素质),力量素质是其中的一部分,和其他素质属于同等地位。

(二)体能的主要构成因素

1.身体形态

不同的项目对身体形态的要求是不同的。“美”是健美操具有魅力的特殊表现。在形态上女运动员要体现优美,男运动员要体现壮美。优美动作轻盈美妙,能反映女子的形体曲线美和动作姿态的柔美。壮美是雄壮、刚健、雄伟有力,是男性阳刚之美的体现。因此,健美操对形态的要求很高。与其它项目不同的是,它不仅反映着相应的生长发育水平、机能水平和竞技能力水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运动素质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它对艺术分的高低也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对形态的训练要常抓不懈。

2.耐力

体能训练中的运动耐力主要指大强度长时间从事专项活动的能力。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体能训练的运动耐力水平主要取决于:(1)功能系统的机能能力;(2)疲劳情况下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3)比赛中有效地利用机能潜力的能力。

3.力量

力量素质是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体能建设的保证,是漂亮完成成套动作的物质基础。现代竞技健美操运动员都应具备高度发展的全面力量训练水平。身体的各个部位,特别是上下肢、腰腹,以及踝、膝、手腕、手指都应进行专门的全面的力量强化训练,旨在发展各运动环节的肌肉力量,达到整体力量提高的目的。

4.柔韧与协调

竞技健美操是在快节奏高强度的音乐伴奏下进行运动,比赛中要完成体现高难度的柔韧素质动作,不仅要求运动员具备很好的柔韧性,还要有很好的肌肉弹性,因此,对柔韧素质训练应特别重视肌肉放松这一环节。协调能力主要表现在完成动作时的全身各部位有机配合:肌肉紧张与放松的协调;情绪与表现力的协调;韵律与节奏感的协调等。

5.表现力

表现力是指在竞技健美操的比赛中,运动员通过身体动作在音乐伴奏下综合反映内在的情感,体现在各种动作能轻松完成,动作舒展、优美,有力度感,节奏好,动作能与音乐紧密结合,是运动员内在精神气质和外在动作表现的统一。

(三)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内容与方法

1.一般体能训练内容与方法

(1)一般力量素质练习

①上肢力量练习:肩、肘关节主要用力肌肉有肱三头肌、三角肌、胸大肌等,一般采用卧推、平推、计时的单臂俯卧撑、单臂侧倒俯卧撑、单臂单腿卧撑,负重俯卧撑等训练方法;②下肢力量练习:髋、膝、踝关节的主要用力肌肉有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臀大肌、腓肠肌、大腿屈肌等,常采用负重足踵屈伸、足负重踢摆、负重深蹲、团身跳等训练方法;③躯干部位力量练习:脊椎的主要用力肌肉有腹直肌、腹内斜肌、斜方肌等,一般采用仰卧起坐转体、手持重物转体、负重转体、肋木悬垂收腹举腿等训练方法。

(2)耐力素质练习

竞技健美操是以无氧代谢为基础、机体是在缺氧或供氧不足的情况下,是由磷酸元系统供能和糖酵解系统供能的代谢形式。因此,练习时采用80%~90%的训练强度,将心率控制在180次/分~190次/分,采用一次练习1分钟~2分钟的计时跑连续踢腿跳或连续完成成套动作的方式进行耐力素质训练。

(3)柔韧素质练习

①上肢柔韧练习:各种徒手体操中活动肩、肘、髋关节的动作练习,双手握肋木直臂压肩韧带,双手体后握肋术向前探肩,与同伴互扶侧身正侧压肩;②下肢柔韧性练习:正压腿、侧压腿、后压腿、劈叉控腿;③躯干部位柔韧性练习:体侧屈、体侧转、体后屈。

2.专项体能训练内容与方法

(1)力量训练

操化动作训练肌肉控制力原地纵跳训练、剪刀跳练习、改变动作幅度和方向进行训练。核心力量训练,它指的是一种训练躯干部位腰腹肌群、脊柱部位肌群、盆骨部位盆带肌群的综合训练方法,结合了核心部位肌肉的力量、灵敏、平衡、柔韧以及本体感受训练。

(2)灵敏素质训练

灵敏素质在竞技健美操中主要表现为身体的协调能力。在练习过程中多采用如下练习方式:配合音乐进行七种及其组合变形基本步法训练;手臂的基本动作或组合动作通过音乐进行训练;上、下肢相互配合训练;躯干及肩、髋关节的协调性训练。

(3)身体姿态训练

身体姿态训练一般多采用舞蹈训练法如芭蕾舞等,但要注意健美操与芭蕾舞的身体姿态区别要求。同时还可借助健美操动作的反复练习如在完全掌握操化动作之后,改变动作数量进行训练。

(4)表现力训练

练习不同的套路动作或反复练习同一套路以加强其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训练;模拟比赛训练法:有意识地制造一些比赛场所喧闹地气氛,或模拟正式比赛的裁判员评分、组织观众参观等环境氛围等进行专门表情肌的训练,通过听音乐,理解音乐与动作的内涵,将想表达的内容表现于面部。

四、结论

(一)体能对竞技健美操取得好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国内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体能状况不容乐观,因此,加强体能训练己迫在眉睫;(二)体能训练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身体素质训练,它是人体器官和机能系统在结构和机能能力上的适应性再塑造工作。竞技健美操体能水平构成因素主要包括:身体形态、整体力量、力度、运动耐力、柔韧与协调五个方面的内容;(三)竞技健美操的体能训练必须贯彻年训练周期的始终。教练员必须深刻理解影响健美操运动员体能水平构成的主要因素,这是体能创新和持续提高的前提与基础。只有这样,使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理论指导实践,才能在体能训练中不断取得进步。

参考文献:

[1] 王卫星,李海肖.竞技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8):1119-1121.

[2] 马鸿韬.竞技健美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 田麦久.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特点与基础训练方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4] 刘瑞峰,齐家玉,白玫等.我国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体能特征及其训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2):280-281.

篇3

关键词:足球专修生 功能性体能 运动训练 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5(c)-0000-00

1前言

足球作为世界第一大运动,在广大体育爱好者中间有绝对的影响力,目前各高校均有足球专修,而体育院校的足球专修又是培养足球方向体育教师的主要途径,足球专修生较高的专业素养也是强大中国足球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本文通过分析体育院校内足球专修学生自身的特点以及结合目前较为流行的功能性体能训练,将从功能性体能训练进入足球专修生的日常上课中为出发点进行可行性研究,以期找出在传统足专课中融入功能性体能训练的理论依据以及作用与注意事项等具体问题,以便为广大足球专修生进行高质量的学习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

普通高校足球专修生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体育学院图书馆和现刊室以及校内电子图书馆查阅与本论文相关的资料,并加以整理归纳,为论文提供理论依据;

2.2.2逻辑分析法

将自己所收集到的内容和信息进行逻辑分析,找出其之间的相关关系。

3结果与分析

3.1功能性体能训练

自2000年以来,由美国专家来华讲学,将源自于理疗和康复领域的功能性体能训练带到中国,2008年奥运会后功能性体能训练便迅速在国内推广开来。功能性体能训练是以身体的基本功能和运动专项目的性相一致的训练方式,其概念可以归结为:以身体各运动部位基本运动功能为基础,在遵循人体运动链的基础上,以专项运动所要达成效果为目的,三者相结合的一种过渡性体能训练方式,即可以作为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之间的桥梁。在运动实践中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功能性力量训练,此外还有功能性速度训练、功能性耐力训练等。

3.2足球专修生进行体能训练的作用

功能性体能训练在进行训练时往往首先是进行一些简单的与专项技术动作无关的练习,而这些练习更多的可以发展平时被忽视或者根本练不到的肌群,主要用于发展运动部位的整体牢固程度以及提高其刚体性质,进而形成良好的人体运动运动链;然后是进行与专项技术相关的慢速练习,主要用于建立良好的运动感知觉,形成良好的动作模式;最后是进行快速的专项技术动作练习,用以发展专项能力。

3.2.1体能方面

足球运动是一种技能主导类的同场竞技类的运动,其虽然是技术为主导,但现代足球发展的趋势是更注重体能的训练,因为踢一场完整的比赛要来回跑多次,要多次进行身体上的碰撞和拼抢,足球运动员移动的方向和路线不是固定的,需要不断的转换方向和改变步伐,并且需要不断的加速、减速、急停等,而这些都必须建立在良好的体能基础上。

3.2.2技能方面

根据上面所论述的足球专修生具备较高的专项技能,但在激烈的对抗比赛中却发挥不出,这就是由于功能性体能不足所导致。首先,因为良好的功能性体能训练可以使练习者快速的建立运动链,这样可使上下肢产生的力量、速度在此链上传递以及通过传递进行向关的整合,这样便能使肢体末端形成较好的动作速度,在技术上表现出灵活快速的动作表现;其次,在进行功能性体能训练过程中,需要练习者对自身动作进行感知和控制,进而发展练习者的本体感觉和控制能力,这在技术中表现为练习者可以更好的控制动作。

3.2.3运动损伤方面

功能性体能训练在运动损伤方面主要表现为预防和损伤后的功能性康复。由于功能性体能训练的基础就是先建立运动部位的牢固程度,即增加相关运动关节周围的肌肉和韧带的力量,进而提高了运动关节的刚体性质,为预防损伤奠定基础。在损伤后的恢复方面,功能性体能训练的训练之初便是简单的、慢性或静止、运动关节最基本供能的练习,这样做可以使受伤环节在不再二次受到大负荷刺激的基础上接受一些适当的运动负荷,可使受伤部位的肌肉、韧带等软组织接受到一定的刺激,以便恢复期运动,其次也可以刺激到周围的运动神经,进而在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两方面为伤部的痊愈提供治疗帮助。

3.3足球专修课的上课时间

体育学院足球专修课时间通常为一节课90min,其中主要就是三部分:准备活动部分、基本活动部分、放松活动部分。而功能性体能训练训练内容非常丰富,根据训练目的的不同可以分别安排在准备活动部分,基本活动部分,放松活动部分。放在准备活动部分可以使准备活动的内容更加丰富,可以快速的使机体进入专项训练的状态,同时可以提高趣味性;放在基本部分中既可以发展专项体能又可以发展专项技能;放在放松活动部分可以使机体快速的由高强度的运动状态转入低强度的恢复状态,并且可以快速的消除掉基本部分产生的疲劳,使练习者感觉专修课一点不累。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功能性体能训练是根据运动链原理,以运动关节基本运动功能为基础,以达到专项运动目标为目的的衔接式体能训练方式,训练中主要变现为功能性力量训练,此外还有功能性速度和功能性耐力训练等;(2)功能性体能训练通过建立运动链,使力量、速度等运动素质在其中进行传递并整合,进而提高肢体末端表现,从而提高专项体能。此外,功能性体能训练也是一般性体能训练向专项性体能转化的桥梁和通道;(3)功能性体能训练通过建立运动链、提高神经控制肌肉能力、肌肉间协调能力、良好的本体感知觉等来促进专项技能的掌握以及促进相关运动技能的正迁移;(4)功能性体能训练分为三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是静止或者慢速的,与专项技术动作结构没关系的,以提高小肌群力量为主的练习;第二个过程为:相对快速的,与专项技术动作有关的,以提高整体肌群协调做功,突出专项动作模式的练习;第三个过程就是符合专项实际的专项练习;(5)功能性体能训练可以根据需要合理安排在足球专修课的准备活动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

4.2建议

足球专修学生进行功能性体能训练时必须清楚不同的位置需要进行不同的训练;训练时采取的手段应符合足球专项需求;进行功能性体能训练不能取代传统训练,应视其需要科学合理的安排功能性训练的比重。

参考文献

[1] 沈贺.对足球技战术训练与体能训练有机结合的几点看法.[J].健康教育.2012.03

[2] 黄杰.对足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的探讨.[J].健康教育.2012.03

[3] 黄正.浅析足球专项体能训练的重要性及其训练方法.[J].体育科学文献通报.2012.03

[4] 药宏慧.对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思考.[J].搏击.2012.01

篇4

论文关键词:体能训练,核心力量,核心力量训练创新

 

核心力量训练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有效提高运动员体能能力的训练方法。 近年来核心力量训练备受国内专家学者的关注,且已被我国相当一些教练员所接纳,并用于我国高水平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中.但由于大多数人并未真正领会其实质与要点,因此,未能对运动成绩的提高和体能水平的改善起到应有的作用。

第一:核心力量的概念及意义

人体核心是指脊柱、髋关节、骨盆,是处于躯干和下肢的结合部。核心力量,是指人体躯干部位肌肉在神经系统的控制下收缩克服阻力的能力。核心力量是以稳定人体核心部位、控制重心运转、传递上下肢肌肉力量的力量能力。核心力量是核心稳定性的形成的主要能力。核心稳定性是人体在运动中通过核心部位的稳定为四肢肌肉的发力建。核心力量训练,就是利用稳定和不稳定,平衡和不平衡,控制与非控制的方法,改变和提高核心部位肌肉、肌肉群力量的训练。练习者踩、躺或撑在健身球(瑞士球)、泡沫脚踏板、平衡板不稳定的支撑物上,进行各种力量练习和静力姿势练习。所以在儿童、少年运动员的力量训练中,增加核心力量训练的内容和比例,对提高运动成绩和运动员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核心力量训练的意义:1.提高动作质量,稳定身体姿势。2.保证较好的能量传递,产生较大的速度和力量。3.改善肌肉协调和平衡、增强本体感受功能。4.有效地提高急停急转、变向能力。5.预防运动损伤。

第二:核心肌肉群的组成

人体核心通常指躯干,包括脊柱和骨盆及周围的肌群。核心肌群由腹直肌、腹横肌、腹斜肌、和竖脊肌等组成,并且髋关节周围得肌肉群——臀肌、股后肌群也属于人体得核心肌群。

第三核心肌群在跑步中的重要性

二十多年前,你很难发现有顶级的跑步者花精力在训练他们的腹部肌肉上。而今天,它已经成了必不可少的部分。“我们的教练反复向我们灌输核心肌群的重要性论文开题报告。”跨栏世界冠军Lolo Johnes说,“我们一直坚持这方面的训练。” 这是因为,科学家和教练们现在知道了,如果你没有强健的核心肌群-腹部、下背部和臀部的肌肉,你就不可能跑出你的最好成绩。它们为跑步者在爬山、最后冲刺、长时间地维持最有效的跑步动作,提供所需要的稳定性、动力和耐力。 “当你的核心肌群变得强健时,其他的一切都会因此受益。”Greg McMillan说。他是Flagstaff,Arizona的一个跑步教练,带出了许多顶尖的职业跑步者和健身跑步者。“无论你进行哪种类型的跑步,核心肌群都是你一切动作的基础。”关键在于像一个行家一样训练你的核心肌群。专家们已经精确地定位了体能训练,跑步中的各个动作如何依赖臀肌、腹斜肌和腹肌-它们都位于你的六块腹肌下面。他们已经知道了,核心肌群的训练对于跑步者跑得更快、减少伤痛、坚持漫长的距离,是多么重要。最棒的是,他们已经为跑步者们设计好了这些训练。所有的跑步者-不管是为了疗养而跑步的人,还是追求最佳成绩的顶级运动员-都能从这个详细的训练方法中受益。“当跑步所需的肌肉得到了训练,臀部和躯干的肌肉协同工作时,你就更少受伤,更好地享受跑步。”Phil Wharton 说。他是一个肌骨治疗专家,同时是纽约的 Wharton Performance Group 和 Flagstaff 的 WhartonHealth Experience 的合伙人。

有效的核心肌群训练并不容易。但是你只需要每周几次,每次15分钟的时间-这将是一笔划算的投资,你将得到丰厚的回报。问问LoloJones(译者注:前面提到的跨栏世界冠军)就知道了。即使不在赛季,她也会每周进行三次核心肌群训练。所以当她比赛时,她将有足够的能力来维持她的美国顶级跨栏运动员的地位。“当我的核心力量处于顶峰时”,Jones说,“我能跑得更有效率,并且保持这种额外优势。”

第四:怎样进行核心力量训练

根据所构成核心区域肌群的特性,以及它在系统训练体系中所起的作用出发,归结多年的训练经验,现将训练方法手段示例如下:

1)不借助任何器械的单人练习。此类练习适用于核心力量练习初始阶段,目的在于使运动员深刻体会核心肌群的用力和有效的控制身体,这种类型的练习得到了大多数专家的认可和肯定,普遍认为是最基础的核心力量练习的手段。此类练习有很多,如仰卧挺髋、仰桥单臂俯撑控腹、腿臂交叉两头起等。

2)运用单一器械进行的练习。如瑞士球、平衡球、平衡板、悬吊绳、力量练习器械等。在这种练习方式中,运用最多的是在平衡球、平衡板和悬吊绳等不固定轨迹的训练器械上进行的力量练习,有效的动员躯干部深层肌肉参与运动,并在动作过程中控制躯体始终保持正确的运动姿态,从而摒弃了传统力量练习中借助外力来支撑躯体的弊端。

例一:双腿置于平衡球上的支撑练习动作方法:将两腿并拢置于瑞士球上,两手撑地,手臂与身体成90度夹角;脊柱保持正常位置,与地面平行;控制身体不改变任何夹角;保持均匀的呼吸,不要憋气。如果要进一步加强动作难度体能训练,可以采用单手支撑、在瑞士球下放置半球式平衡球等手段。

例二,单腿撑于平衡球上的旋髋练习,动作方法:平躺垫上,一腿置于瑞士球上,抬起上体呈一直线,双臂伸展置于地面上;另一腿绕身体做内收外展的旋髋练习;保持均匀的呼吸。

例三,蹲起练习,徒手站立于平衡球上,两腿开立比肩稍宽,做蹲起的动作;或者单脚站立于平衡球上的蹲起练习,呼气,向下蹲;吸气,站起。此类动作过程中要保持脊柱处于中立位,不发生扭转或屈髋的动作。如想加大难度,可采用负重蹲起的练习方式

3)使用综合器械进行的练习。诸如单、双足站立于平衡球上,做各种上肢持轻器械举、推、拉,下蹲,躯干扭转等多种形式的练习;坐于瑞士球上做各种形式的练习等。这类练习增加了练习的难度,一般适用于核心肌群能力在中级以上水平的运动员,他们都经过了初期的徒手或单一器械的训练,能较好的控制身体,在动作过程中保持躯干处于正确的身体姿势。这种练习的关键是使身体处于一种不平衡、或者是在不稳定的运动器械上进行训练。这种非平衡性力量训练是通过自身调整不稳定的身体状态,达到训练神经-肌肉系统的平衡和控制能力以及本体感觉的一种练习方式。使用不稳定的装置进行力量训练不仅可以提高所训练肌群的力量水平和本体感受能力还可以激活核心肌群的参与,并使其得到发展和提高。例一,单腿跪姿弓步后上拉,动作方法:单脚(左)站于平衡球上成弓步,后腿屈膝,重心在两腿中间;做单臂(左)后上拉,或坐姿侧上拉后拉等。动作要求同正常身体姿态下的要求;呼气向后拉,吸气向前;动作过程中控制身体,不能有旋转或者晃动论文开题报告。例二体能训练,持球旋转:俯卧于罗马椅,双脚固定,骨盆部置于罗马椅托板上,身体呈一直线;双手持球,做上体绕脊柱的旋转动作,动作过程中保持躯干处于中立位,呼吸均匀。随着运动员能力的增强可以加大训练难度,例如把罗马椅改换为瑞士球。这个动作有效的锻炼运动员核心区域的控制力和躯干肌力。

4) 各种Pilates 练习形式。这是一项融合肢体和心灵(body and mind)的运动,训练以意志力去控制身体动作。Pilates训练的理念是均匀地强化各部位的肌群及中心轴(core dynamic)的动力,在正确身体排列结构的要求下,用心体会每一块肌肉的延展、收缩与控制,目的是加强人体核心肌群的力量,以提高身体稳定性及全身姿势的正确性。

5)睁眼睛和闭眼睛状态下的各种站立练习。

这种方式的练习主要是锻炼运动员的肌肉本体感受控制能力。人体在无参照物的情况下要想保持身体的平衡,主要依赖于肌肉的控制。例如,睁眼或闭眼的屈膝单腿站立或者蹲起动作练习,就能很好的锻炼核心肌群维持身体平衡的能力。若要增加难度,可以采用让练习者跪立或站立于平衡球上做同样的动作等等方式。

6)在同伴协助下进行的练习形式。

这种练习形式可以有效提高运动员动态条件下的核心控制能力。例如,镜子模仿动作,动作方法:训练者(双)单腿站立,膝屈曲,髋屈曲,背部平直,保持躯干稳定不左右摇摆;训练者模仿做同伴动作的镜面动作。随着躯体控制能力的提高,可以增加训练难度,比如站立在平衡球上进行练习,动作加上上体的转动等。

7)双人共同进行的练习。例如可以使用橡皮筋两个人同时练习,两人并行仰卧,将橡皮筋分别套在练习者的左、右(内侧)脚的中心,同时做腿的内收动作;或者是站姿的练习。

以上练习均按照小负荷多次数的训练原则,静力练习时间每组15~30 s,动力练习每组重复20次以上体能训练,随着运动员能力的提高,可采用加大难度或提高强度的方法,以适应训练需要,比如逐渐延长时间、增加练习次数或加大负荷重量,由徒手练习更换为有器械负荷的练习,负重量逐渐加大,动作形式逐渐复杂等等。在训练中要严格控制身体姿势,并使呼吸配合动作,强调神经系统的参与,一定要运动员体会到每一个动作的要点,做到“身到心到,身心融合”。

山东省体工队女子短跑队曾经做过一次实验,两个月的核心肌群训练,全队短跑成绩平均提高了0.2秒—0.3秒,我对跨栏队也同样进行过两三个月的核心肌肉群训练,我的男子高栏见煜辉和边丰禄平均成绩提高了0.4秒,并双双达到并超过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由原来的15秒提高到现在的14秒6左右),通过我们的实际验证,谁掌握了核心力量训练谁就能赢得比赛的胜利!

篇5

关键词:篮球;运动训练;理念

中图分类号:G841.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5-0703-03

中国篮球运动训练理念的构建应以训练的教育性理念、青少年训练的战略理念、人文操作性理念、科学技术实践性理念为主要框架和相应的内容,以指导和制约我国的现代篮球运动训练工作。

1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分析查阅、分析了国家体育总局和蓝管中心1995至今的相关文件,国内外篮球教材、理论书籍和研究的成果。

1.2观察与数理统计分析观看国外球队比赛录像和第十四届和第十五届世界篮球锦标赛等国际比赛,获得了第一手资料。

1.3专家咨询法就有关篮球运动训练理念的内涵与结构及训练指导思想、运动训练规律、运动发展趋势等相关问题,对有关领导、教练及专家学者进行访谈和咨询。

2结果与分析

2.1运动训练理念的内涵训练理念的内涵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运动训练理念是对运动训练客观规律的认识。既要把握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与一般普遍规律,它指导各专项运动训练实践,使各专项的训练活动建立在科学的训练理论基础之上。

训练理念应包含训练主体的价值取向。即训练主体的目标、目的和对目的的追求以及情感、意志等因素,是主体完成的价值规律。

训练理念更应是对训练主体间的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等。

2.2训练理念结构及其相互关系本文在构建篮球训练理念时,依据训练理念的内涵,从社会学、教育学、人文学等角度出发,并遵循篮球运动的本质、特征及基本运动规律, 同时也为了便于对篮球训练理念进行完整的分析与阐释,初步将篮球训练理念分为:教育性训练理念;青少年战略性训练理念;人文操作性训练理念;科技实践性训练理念。笔者就所构建的篮球训练理念的四个层次进行专家调查,在所调查的专家中99%认可上述篮球训练理念的四个层次的结构。

对运动员进行系统文化教育与培养是竞技能力提高及育人夺标的基础,其对青少年训练理念和人文操作性理念起决定作用;青少年的训练理念也要以教育为基础,并结合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人文操作性理念对技术实践性理念的有效性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以上各训练理念是相互联系、相互依从,相互促进,在整个运动训练中是不可缺少的。

2.3构建我国篮球运动训练理念

2.3.1教育性训练理念

2.3.1.1强化对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我国篮球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就是我国篮球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长期以来,国内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是依靠单一的训练过程为主,这显然已不能适应当前培养智体型的、社会化的运动人才的需要。未来篮球运动训练要把过去的运动训练过程改造成运动训练与人格修炼相结合的竞技教育过程来培养运动员,在运动员运动训练的生涯中,必须重视和强调运动员的文化学习和教育。

2.3.1.2教育与训练相融合2000年1月,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指出:我国青少年训练要回归于教育,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要走“院校化”之路。这是强调运动员在运动训练的过程中要重视文化课的学习,树立训练与教育相融合的理念,这对于促进我国篮球运动水平的提高与发展及培养做人、竞技、就业等高素质的篮球运动人才是很有价值的。

2.3.2青少年篮球战略性训练理念青少年战略性训练理念是指在运动训练发展过程中,在青少年训练中对篮球运动的本质、规律性的把握及长远发展所持的全面性、指导性、方向性和创新性的看法与判断。

2.3.2.1了解并尊重球员的个性个性是一个人区别与其它人的个人化的特征。现代运动训练发展进程中,教练员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运动员的个性发展。现代教育心理学更强调对教育对象的鼓励鞭策作用,通过鼓励使运动员发现自己的长处,建立自信心,并充分发展运动员的创造能力。了解球员的个性、特征,并对其给予尊重,使其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创造性,这是训练成功的前提。

2.3.2.2从兴趣出发,培养兴趣,体现趣味性青少年教练员的任务之一就是为提高运动技能,在训练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进行大量的重复性练习,因此要协调好大量重复性的活动与运动量的不同要求,枯燥性与趣味性相统一,才会收到良好的训练效果。训练手段的趣味性有助于强化运动员的内部动机,只有在较高的内部动机的驱使下,青少年运动员才会全身心的投入训练,才能充分调动训练积极性,从而达到发挥运动员的潜能、激发创造性的目的。

2.3.2.3技术动作的比赛化技术动作的比赛化训练不仅有利于队员的技术提高和运用,还可以提高队员在强对抗的过程中的心理稳定性。对抗要求除了技术和技术力量以外,还要具有心理的诸因素参与,如队员的对抗胆识、毅力和勇气等,同时还具有一定智力与对手进行对抗。

2.3.2.4增强自信心,提高比获胜更重要鼓励球员积极思考并正确评价一个球员是增强他们自信心的最有效的方法。为了激发球员的创造性,让他们充分体验打球的乐趣并享受其中,在青少年的训练和比赛中应强调个人与球队能力的提高,而非单纯地强调取胜。教练员鼓励队员的自我提高,而不是强调取胜的重要性。这样可以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个人水平的提高上,球员会以自己的进步和从运动中获得的感受来判断成功与否,他们总能获得自信,能准确看待失利或失败,相信只要自己不断努力就会进步,最终达到目标,所以他们就会一直保持自信。

2.3.3人文操作性训练理念

2.3.3.1提倡“感情移入”与“强力操纵”协调观人文主义、感知――经验主义的观点主张,行为的原因在于一个人的感知或信念体系(如信念、感受、态度、价值观、希望、担忧、爱恨、渴望等)。因此,从人文主义的观点看,必须按领导者的信念体系和他们所要领导的人的信念体系来认识领导工作。所以,教练员必须首先要了解运动员的感知和信念的信息,并随时准备进行处理。一个优秀的教练员或协助者总能非常敏锐地意识到事情对那些所执教的运动员或与他们交往的人们看来是什么样的。当我们认识到事情对其他人看来如何是,我们的行动或工作就更可能切中要点。

2.3.3.2以合理、灵活目标培养球员的信念及获胜的信心在训练中应使目标更合理、更灵活,订立目标策略时,教练尽量让目标具体且方便执行、量化、球员可以接受、现实但富有挑战性、分段进行及记录下来以便让教练和队员可以监督进度等,这样可令球员兴奋并能获得成就感,从而增加且坚固他们获胜的信心。

2.3.3.3了解你的队员,进行积极有效的交流与沟通教练能否达到目的取决于他们对运动员所持理解的意识和他们自己的信念体系、目标及行为方式。 如果人们在交往中达到了有效的沟通,那么这种沟通对于群体凝聚力、群体士气和群体的效绩,以及群体成员的身心健康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

2.3.3.4细节决定成败,处理好细节末枝,并通过细节培养优秀品德作为一个教练员,必须知道团队成功需要哪些必要地细节支持,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严格的执行标准,传授给队员。 “注重细节――不给任何失误留下可乘之机,是冠军和一般队伍的分水岭,区别就在于对细节、小事的把握和改进上。”

2.3.4技术实践性训练理念本文的篮球技术实践性的训练理念主要是指对篮球运动本身的客观规律的物质性的认识的基础上,所提出的训练理念。

2.3.4.1走出中国篮球基本功训练的误区,注重结合实战的基本技术训练,强调简单、精确、对抗、实用要强调的是技术一定是要在比赛状态中,在对抗的条件下进行,对抗性是篮球技术本身所应固有的特性。而技术动作则是概念化的技术表现形式,是指具体的行为的性质、表现形式、运动节奏、身体姿势、动作轨迹、动作时间、动作速度、动作力量、速率、节奏等。技术动作与技术有着本质的区别。如何理解技术与技术动作是把握篮球运动规律重要问题。所以在组织训练的过程中,篮球基本技术的训练更应强调对抗性、实战性,同时要简单、精确、实用。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运动员在比赛中运用技术的能力。提高篮球技术是指真实的符合实战的技术,它存在于实践中,也就是说,存在于某种对抗状态,即某种战术状态中对抗技术。

2.3.4.2通过实战来学习篮球,提高运动员的观察与交流的基本能力观察力是为了清楚比赛定局面下,队员应采取什么行动适宜,如本方控球时、对方控球时、攻守转换的瞬间等。交流涉及到队员之间和比赛相关的所有因素。包含队员之间的交流、与教练、观众、工作等方面的交流。在比赛中,本队队员之间的交流非常重要,有效的交流可使队员之间的配合默契,减少失误。尤纳斯和马赫在训练中很重视队员之间的交流,在比赛的配合中强调队员之间要通话,――如“防守”、“换防”等。以上基本要素也就是球员的篮球意识,篮球运动的意识还要在实战的比赛中学习获得,只有在比赛中识别这些局面,才能逐渐习惯于面对并解决篮球比赛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2.3.4.3体能训练与技、战术训练不可分割在篮球运动百年的历程中,技、战术的发展中己日趋完善,训练与比赛中的体能问题则上升为现今竞技篮球中突出的问题,要获得更高水平的运动成绩,运动员自身的体能问题必然就突出出来了。但篮球竞技比赛是技、战术和体能紧密结合统一体,体能必须与技、战术水平同步,只有技、战术达到一定水平,运动员体能水平才能取得理想效果;同样,只有在强体能的保证下,技战术才能正常的发挥。在篮球运动的体能训练中,如忽视体能训练与技战术的结合训练和同步提高,仅仅坚持超负荷的体能训练是不符合篮球运动特点及规律的,更不会达到理想效果。因此,在提高技术训练质量的同时,发展体能训练,使发展的体能是真正属于该项目的体能;而在强调体能训练的同时尽可能地多溶进于技术和战术,使技术与战术更具活力与实践性。

2.3.4.4根据篮球的比赛特点,训练应以发展有氧耐力为基础,以提高无氧爆发力为核心 篮球项目的突出特点是体能和技战术的紧密结合,比赛中技战术的有效运用是以强体能为基础。篮球比赛是4乘10 min的高强度有氧耐力的对抗项目,在整场比赛中,平均心率范围大约在120~190,包括暂停、换人、犯规、发球等;而在比赛时心率的范围大约在160~190。篮球比赛中运动员的活动特征主要以快速冲刺、强对抗、跳跃等短时的爆发式的运动形式为主,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运动强度大、中、小强度兼而有之,相互交叉,但是以中、大强度为主。另外,从篮球比赛活动的总的来说也是短时的、间歇性的。据2006年世锦赛的前八名比赛的统计,每节10 min的比赛停歇的次数平均19.5次(16~24)次,其中包括暂停、犯规、停表等等,也就是比赛进行大约平均25~38秒就要停歇,而且每次停歇的时间平均38~50 s,最少也在十几秒,多则2~3 min。据有关报道,一场比赛,运动员高强度运动时间占15%,基本上有6 min左右在非常高的强度对抗情况下进行,其中包括快攻、一对一进攻、拼抢篮板球的对抗等,虽然强度很大,但是时间比较短;有将近9 min左右为中上和中等强度的对抗,占比赛时间的35%左右;其余的时间基本保持中低强度和低强度的运动,主要以半场攻防为主,在这种情况下,队员也可以得到适当的休息。同时队员的运动多是变相变速,并不是一种形式的持续运动,而是要时而加速、时而减速、时而急停、静和动结合的运动。所以,篮球比赛中并不是始终的高强度对抗运动,而是短时性、间歇性、及时性的比赛,强度时高时低、时而恢复的对抗项目。篮球运动的功能特点是无氧和有氧混合性供能,但以高强度的有氧供能为基础,以ATP-CP 供能为核心的同场对抗性项目。

因此,高强度的有氧训练的量应成为篮球运动的基本成分,短时的、快速的、间歇性的运动形式为主要内容和手段。将训练量、强度和时间很好的融合在一起,注重篮球运动所需要的素质是篮球训练主要解决的问题。

2.3.4.5高强度、高速度、强对抗,紧密联系比赛实际是符合实战训练的核心现代篮球注重有节奏地加快攻守转换速度,从而快攻反击次数增多,快攻得分率提高。特别普遍重视在高速度、高强度对抗中保持较高的技术运用的有效性、配合和默契性和投篮的准确性,是在保持成功率的前提情况下,而提高速度。以速度争取主动,以争取时间来控制空间,赢得胜利,这些已是现代篮球比赛对抗的又一特点和趋势。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人们对速度的理解也将更加全面和合理。对此,世界篮球运动必然全方位地提高快的认识,革新在强对抗、快速运动中运用新的技、战术的手段与行动要求。例如2006年世锦赛中,世界强队在转入进攻阶段时,通常以1~3 s时间将球推至前场,至前场后以2~4次过渡性或战术性传球(运球)即捕捉时机投篮结束攻击,据统计,一次攻击时间平均约10.74 s。像这样高速度下的反复攻击,必然造成高强度和高比分的出现。这一趋势有可能将导致比赛规则对进攻时间的限制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运动员更加增强快的意识,提高运用技术和转换技术的速率,强化攻守转换的整体速度,快攻将进一步发展,阵地进攻将进一步精炼而有实效,个人投篮强攻能力将进一步提高,比赛也将随之进一步紧张激烈。

3结束语

总之,现代篮球运动训练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对运动员要进行全面、科学的系统训练。在构建我国篮球训练理念时,应遵循教育学、社会学、人文特征和规律,以及篮球运动的本质、特征和基本运动规律,从教育性、青少年训练的战略、人文操作性、技术实践性等四个方面为主进行构建。

参考文献:

[1] [美]阿瑟・W・库姆斯等著,罗德荣等译,学校领导新概念――以人为本的挑战[M].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2002,9.

[2] 莱斯・里德,著.球队基本建设[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7.

[3] 刘丹.球类运动训练理念批判[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4] 钟嘉奎.论中国篮球运动后备人才的培养[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3).

[5] 许传宝.人文奥运的哲学图景[J].体育文化导刊,2002(5).

[6] 陈国瑞,等.我国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01,3.

[7] 张宏杰,等.比赛中篮球运动员的运动强度变化!供能特征及训练解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6).

[8] 袁伟民.我的执教知道[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

[9] 孙民治.篮球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10] 茅棚.运动训练新思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

[11] 杨桦.论篮球运动的本质、特征及规律 [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4).

[12] 邓飞.中国篮球运动的误区探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5(5).

[13] 王家宏,陈新.对中国女篮滑坡的成因及其对策的探讨[J].体育与科学,2000,(5).

[14] 王保成,匡鲁彬,等. 我国篮球运动体能训练中存在的几个问题[J].北京: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2):259-260.

[15] 杨桦.论篮球运动的本质、特征及规律[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4).

[16] 刘玉林.篮球运动特性的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1):59-61.

[17] 郭永波,毕仲春.我国篮球训练指导思想的形成及其影响[J].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7).

[18] 2005年世青赛后中国队教练组总结,搜狐网.

[19] 王广虎等.第27届奥运会中国男蓝失利的深层次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6):83-86.

[20] 程冬美.篮球实战训练理念的探讨[J].中国体育科技,2007,(3):67-70.

[21] 袁贵仁.价值学引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篇6

1羽毛球启蒙训练的概念及其对象

1.1羽毛球运动启蒙的概念

蒙,字义源于周易蒙卦卦象。卦辞提出了如何教育的概念:“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笨告,再三读,读则不告。利贞。”其实这句话前而两句是想表达,老师应该从小对儿童进行教育,同时,儿童要有求知欲,主动去学习知识;后而两句是用比喻的手法,说明启蒙教育的对象需要有自己的理解,具有举一反三的能力,不能被动吸收知识,这样才达到启蒙的效果。所以简单的启蒙教育可以理解为是对一些不知道新理论和知识的人,特别是儿童,进行教育,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触类旁通的能力,从而使他们能够获得知识,得到发展。随养社会的发展,启蒙教育也有了与时俱进的时代内涵。羽毛球运动启蒙教育也不仅仅是关于羽毛球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它更涵盖了一些全而性和启发性的教育。结合实际情祝,综合多学科理论分析,我们得出新时代的羽毛球运动启蒙教育的概念:羽毛球运动启蒙教育以培养儿童兴趣为切入点,让儿童在参与羽毛球运动中提高体质,增进健康,得到快乐,以传授羽毛球相关知识和技能为基础,发展儿童的智力、思维、情感和意志品质,以儿童培养终身运动习惯和能力为目标,安排适当的内容,运用合理的原则,科学的方法,合适的形式对适龄儿童进行早期的培养教育。

1.2羽毛球运动启蒙的对象

《方高》第一:“朝鲜、例水之间,少儿泣而不}卜曰pRo”郭璞注:“少儿,犹高小_。”少儿是指7到11周岁的少年。

2少儿羽毛球启蒙训练的特点及培养

2.1从生理特点方而谈启蒙训练的特点及培养

根据我国城市的调研,少年儿童从出生到青春发育期有两个波段。一段是从出生到十岁。另一段是从十一到十八岁。从以上调查数字来看,儿童少年生长较快,主要是由于骨细胞的新陈代谢旺盛,骨骼的生长能力和止常平衡能力增强,但骨化尚未完成,与成年人相比,有机质和水分较多,骨松质较多,骨密质较薄。其特点是有弹性,可塑性大,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韧带好,协调性好,但容易弯曲。羽毛球运动的动作及技术要点是脚步移动、跳跃、转体、挥拍,合理运用各种击球技术和}步法才能往返对击;另外,研究表明羽毛球是以无氧糖酵解供能为主的大强度运动。所以,我们要根据羽毛球运动的技术,动作特点,结合少儿的生长发育特点,来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使用良好的训练方法和手段。首先,针对肌肉发育特点,以大肌肉训练为主,小肌肉的辅助练习。例如,止手击打高远球动作。通过教练止确示范、简练的讲解,从握拍、转身倒拍、击球三个方而讲解,重点突出击球点及合理的发力顺序。采用分解训练方法降低动作难度,模仿击球动作徒手扔球动作增强感性认识,通过重复的挥拍和击球逐渐熟练。针对内循环和呼吸特点,增加耐力性和短时间的变速跑,例如步法训练需要控制时间,1分钟以内,侧重步法的连贯。少儿的大脑中枢机能发展很快,但大脑皮质神经中枢的兴奋和抑制发育不均衡。兴奋性强,注意力不集中,导致学习技能是出现多余、不准确、不协调;教练应多采用直观示范教学,比如直观示范、观看录像等,讲解时应以简单的、形象化的语高或口诀为主。另外,少儿的大脑皮质神经细胞代谢旺盛,易疲劳,疲劳的决,恢复的也快。所以,需缩短准备活动时间,微微出汗为宜。多示范,多练习,少讲解,注意队员的搭配和练习的间隔,内容要丰富多样,可穿插各类游戏和小型比赛来提高儿少的兴趣。

2.2从心理特点方而谈启蒙训练的特点及培养

刚开始对学习的外部活动感兴趣,以后逐步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首先教练员应充分发挥示范的直观效果,组织小队员观看比赛、电视,边看边讲解,让队员体会羽毛球的视觉娱乐,培养(上接110页)儿童少年学习羽毛球的动机,提高自主活动意识;接养教学内容安排循序渐进,根据学生的身体特点,安排符合学生能力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把兴趣转化为对目的的动力。然后在活动中,遇到艰苦的素质训练,学生产生畏难、退缩等消极情绪,此时教练可以把素质训练编成游戏活动,从而保证训练质量和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利用少儿争强好胜的心理,在训练和比赛中要求学生互相竞争,比毅力、比技术,培养儿少的自强自立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学生有“亲师”的心理特点,他们愿意亲近老师,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这种渴望有时甚至超过他们对父母的亲缘亲近。教练员应“利用”这一心理,多和队员交流,让队员感受到教练对他们的关怀和}爱护,用自己对羽毛球事业的执养的高行影响他们,让他们热爱这项运动。根据我国羽毛球启蒙训练的发展现状,学习文化,场地设施等因素使学生心理极易产生轻度慢性疲劳。在日常训练中,教练员应当重视儿少的心理状态,加强常规性指标(心率、食欲、BM对旨数、睡眠质量等)的监督,训练时掌握运用好训练时间与休息时间的相对稳定。课后,及时止确引导放松、休息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快速恢复。

3羽毛球启蒙训练的注意事项

3.1把握少儿生理心理特点

从心理学角度讲,少儿具有形象思维好,抽象思维较差;模仿能力强,注意力不易集中,学得快忘得也快等特点。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应根据儿少的生理心理特点,结合知识、技能的难易程度,讲解简明,直观示范,重复强化难点;内容安排层次分明,及时归纳总结;放慢语速,抑扬顿挫;练习过程中,多采用游戏和比赛的形式,经常变换练习的肢体部位,多给予表扬和鼓励,调动学生积极性,营造轻松的氛围。

3.2注意意志品质培养

在平常的训练过程中,要养重培养儿童的不骄不躁,不消极认真对待每一个球,每一个人;积极参与比赛,培养不畏强手、奋力拼搏的坚强品质和良好的心里素质。

3.3抓好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保持身心健康

篇7

摘 要 耐力素质是网球运动员掌握和学习技战术以及竞赛中赢得比赛的核心要素,因此,耐力素质训练是网球运动员的必修课。本文就网球运动员的耐力素质训练进行了浅谈。

关键词 网球 运动员 耐力素质 运动训练

耐力素质是网球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的保证,拥有好的耐力素质不但能提高网球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减少运动伤害,延长运动寿命,而且对运动员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耐力素质的概念及分类

(一)耐力素质的概念

耐力素质是指人体在长时间运动中或进行工作克服疲劳的能力,同样是反映人体体质强弱或者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其是人体各器官系统功能和心理素质的综合表现。耐力素质作为六大运动素质之一,是每个运动项目所必备的运动素质。

(二)耐力素质的分类

按照逻辑学理论,对对象进行分类需要遵守以下分类原则:一是每一次分类时要遵循同一个标准进行;二是分类之后得到的子项是不能相容的;三是分类后得到的子项的外延和必须与母项的外延相等。

按照以上分类原则,一般我们可以将耐力按如下分类:按运动时的外在表现,可以分为静力耐力、力量耐力、一般耐力、速度耐力等;按某一项工作所涉及到的相关主要器官来分,又可分为肌肉耐力、全身耐力、循环系统耐力等;按照参加某项运动的能量供应特点,又可划分为有氧和无氧耐力等[2]。而本研究所指的耐力素质包括运动员的综合耐力素质,不仅是指其中单一方面的耐力素质,而是要求运动员要有比较强的综合耐力素质方能取得理想的比赛效果。

二、网球运动员耐力素质的特点分析

(一)网球运动员耐力素质类型及特点

纵观中外网球名将,无论是大小威廉姆斯还是李娜,无不都是耐力素质非常好的网球选手,可见一个网球运动员的耐力素质在比赛中起重要作用。

一般耐力素质和专项耐力素质是网球运动员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一般耐力是指运动员有机体各器官系统长时间协调工作的能力。专项耐力是指运动员有机体为了提高专项成绩,最大限度动员机能能力,长时间地承受专项负荷,并保持工作的能力。

从网球运动的特点来看,网球运动员需要具备专项耐力的素质,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训练标准逐渐提高。从一些专业调查数据的资料显示可以看出,网球专项耐力素质第一个特点是强度,而且强度长期处于动荡之中,波动的数值高低取决于对手的技术能力和进攻能力的强弱。网球专项耐力素质的第二个特点是一直保持和速度匹配,如果在比赛中始终保持好的速度状态,就能使比赛成绩提高,反之,如果速度时好时坏,不在控制之中,就会影响比赛的发挥。网球比赛的时间比较长,对运动员的神经系统要求也非常好,一直处于紧张状态的大脑皮层必须可以承受强大压力。

(二)网球运动的能量供应特点

混合供能是网球运动的能量供应特点,这是由于磷酸原是其主要供能系统的特质决定的。另外还有两个供能系统起辅助作用,一个是氧代谢供能,另一个是糖酵解供能。无论在网球运动员的速度还是力量的训练当中,提升磷酸原供能的能力是提高运动员成绩的有效手段。在接近三个小时以上的比赛过程中,网球运动员的耐力素质是成败的关键。无氧耐力在长时间的比赛过程中尤其需要,无氧糖酵解是提供运动员能力的一种方式,坚持加强糖酵解系统。此外,如果让运动员在短时间内恢复体力,还需要有氧代谢供能系统的支持,两者之间相互转化,相互影响[3]。

因此,在耐力素质训练过程中,有氧代谢供能系统以及糖酵解供能系统处于次要地位,磷酸原供能系统能力处于主要地位,三者相互融合,使网球运动员的能量代谢标准提升到新高度。

三、网球运动员耐力素质训练的原则

在网球运动员的耐力素质训练中,一定要在原则指导下科学合理的进行,才能带到最佳的训练效果。

个性化原则:每名运动员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其运动的优势和特点,所谓个性化原则就要尊重了解每个个体的运动特点,科学安排训练,不盲从。

训练与比赛一致性原则:比赛场的环境应在平时的训练时得到重现,这样网球运动员的耐力素质训练会更有成效,更能熟悉比赛,在比赛中如鱼得水。

有效控制性原则:耐力素质训练需要不断调整不同阶段出现的不同状况,以保证耐力训练遵循科学的训练方式进行下去,使训练计划得以实施。

周期性安排原则:耐力素质训练的安排一定要参照网球比赛的时间表合理的制定,比赛周期决定训练周期及训练内容,训练与比赛相结合,才能让运动员在兴奋的竞技状态中,从而取得好成绩。

整体效应性原则:耐力素质训练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由很多方面组成,在对运动员进行耐力训练的时候一定要综合考虑,顾全整个训练计划的实施。

耐力训练在网球运动员的训练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故而需要从训练开始到结束。

从网球比赛的时间来看,耐力是其赢得比赛的根本,所以耐力素质训练非常重要,必须坚持有始有终。

四、小结

耐力素质训练对于网球运动员来说是系统增加能量代谢的需要。在耐力训练中,以增加等张运动功能系统能力,提高弱酸耐受能力训练为基础,最终使磷酸原供能系统能力得到提高。

为了确保网球运动员耐力素质训练的正常进行和训练效果的提高,在训练过程中要遵循训练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网球运动员的耐力素质训练在安全的范围内有训练成效,不偏离训练方向,从而达到最佳训练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宇,李翩江.对网球运动员耐力素质的研究及训练[J].中国教师.2010(S1).

篇8

摘要: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我国传统的体育课程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与发展,而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出现如一股洪流一般,势不可挡。多元化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单一、呆板的模式,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兴致与素质。本文针对多元化在高中体育教学的实施效果,分析了传统教学模式的问题与危害,阐述了多元化教学模式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体育课程模式 多元化教学模式 社会意义

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学课程不断地改革,高中体育教学的理念与教学形式的改革是高中课改中的一大思考重点。如何才能对传统体育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推陈出新,去突破传统的方式与理念,就需要了解我国现阶段高中体育教学的发展现状。我国将多远教学模式,有效地推进高中体育校园中,改变传统的教师与学生的教学氛围,对高中体育教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传统高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老套。在传统体育教学中,是将体育的理论知识与体能运动相分开,教师通过教材中的文字灌输到同学的大脑。在具体体能训练时,单模仿教师所示范的动作,而忽视了分析体育常识及动作的意义与用途。

(二)内容单一重复。高中学生学习压力较大,这就使得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只注重文化课程的补习,有些学校将大部分的时间与精力都放在了数理化这些课程上,而对学生的体育课程的效果与内容却不重视,而体育课程原本在所有课程中的比重就较小,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老师教的动作差不多都一样,在整套体育课程结束后,学生也只学到简单基本的动作,这样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与热情,甚至会导致学生厌恶、抵制的情绪。

(三)教学体系不成熟。体育课程主要是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而目前,我国的高中体育课程缺乏教学内容与方法。多数高中学校对学生的体育课程只抱着应付的态度,学生对体育保健知识一无所知。可见我国体育教学质量并不理想,长期下去,对我国体育的发展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对我国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是迫在眉睫。

二、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概念

多元化教学模式是以教学计划、内容、学生特点等为依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元化、多方面的教学模式,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兴趣与体育教学效果。

三、高中体育教学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意义

(一)跟进多元化社会的步伐

随着教育制度改革和新课改的深入变革,多元化教学模式也将渐渐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多元化教学模式慢慢渗透到高中体育教学模式中,能够有效改善体育教学的模式,保证体育教学效果,并能使之在多方面发挥。

(二)增强教师教学和学生体育能力

多元化教学模式对过去传统教学的单一、枯燥进行了改善,老师会根据教学的内容、目标及学生特点等综合因素,采用不同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为教学提供了一个活跃的氛围,这样会有效地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体育水平。

四、多元化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具体实施策略

(一)创建轻松、快乐的教学模式

此种教学模式主要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提升他们的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构建一个轻松、快乐的气氛,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与提问,增强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与合作意识,并在进一步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真正能够领悟锻炼身体的重要与趣味性,进而引发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对他们未来的构思与思想都有相当大的影响,通过体育运动来提升他们的精神状态与身体素质。

(二)倡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体育学习观念

在传统的体育课程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心绪,而在多元化教学模式的中如何让学生摆脱厌倦的心理,树立良好的体育学习观念。教师不仅需要多鼓励学生,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体育竞技精神,还需将正确的体育教学与学习观念灌输到整个体育教学的内容中,共同学习并体会教学学习中的真正意义,在实施多元化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更加丰富的生活理念和人生价值增加在体育教学当中,能够让学生正确的认识体育的理念。

(三)丰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比较单一、重复,导致学生在进行体育教学过程中兴趣不高,同时此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是危险的,它既不能帮助学生掌握体育保健内容,同时也不能达到很好的体育教学意义。为了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就必须要在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下手,采取两者多元化设计。比如,可以将篮球项目中的传球与田径项目的短跑相结合,不仅能够增加其趣味性,同时,还能够提高其教学知识意义,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除此之外,可对传统的体育教学理念进行创新与变革,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如,兴趣爱好等,让学生自己主动选择感兴趣的方面,使其兴趣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课程教学的气氛也浓厚了。

(四)联合课程教学与多媒体设备技术

将多媒体设备与高中体育教学课程进行有效的结合,能够在此基础上,发展与完善体育教学课程的多元化,通过多媒体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以及积极主动的正面态度,让学生沉浸在体育运动中,有效地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五、结语

只有完善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才能有效地增强我国的体育教学质量与能力,教学模式是连接教师与学生多方面的教学因素的重要途径。将传统的教学模式换成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才能在多元化的社会持续发展,而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则需要全面的了解我国当前高中体育教学的实际发展情况。总结传统体育教育的经验,为建设更好的高中体育教学模式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