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气象灾害的预防8篇

时间:2024-03-06 14:41:2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气象灾害的预防,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气象灾害的预防

篇1

[关键词]气象灾害 防灾 减灾 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 P4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1-0276-01

前言: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种类最多、活动最频繁、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1]。其中,气象灾害活动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占所有自然灾害造成经济总损失的71%左右,高居自然灾害首位,气象灾害的防御工作已成为全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气象灾害包括大气直接产生的灾害和衍生灾害两种。前者包括台风、暴雨洪涝、干旱、冰雹、雷电、龙卷风,寒潮、低温冷害和冻害,高温热害,沙尘暴和扬沙,连阴雨以及大风、大雾等。后者是指大气作用于其它非大气系统产生的灾害,如风暴潮、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农林病虫害、空气污染等灾害。

1.我国气象灾害的分类概述

当前,气象灾害已成为制约人类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我国是世界上受气象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气象灾害种类多、强度大、频率高,台风、暴雨(雪)、雷电、干旱、大风、冰雹、大雾、霾、沙尘暴、高温热浪、低温冻害等灾害时有发生,由气象灾害引发的滑坡、泥石流、山洪以及海洋灾害、生物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也相当频繁,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给国家和社会造成巨大损失。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加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不断发生,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不断加重,我国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气象灾害威胁。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对暴雨洪涝、干旱、台风和冷冻的影响、危害和造成的损失程度有比较充分的认识。由于局地风暴的危害因其常伴生在大范围的暴雨中,因而过去常把其中的雷击死亡人员和雷雨大风摧倒建筑物、机械设备导致人员伤亡以及冰雹造成农作物损失等灾害列入暴雨洪涝灾害中,忽略了它的危害程度。主汛期中国气象局组织的“突发性气象灾害信息应急处理”业务中收集到的各种气象灾种造成人员的死亡数表明,仅雷击和雷雨大风在我国造成的人员死亡数就达350人,占全部气象灾害死亡人数的32.2%,比单一由暴雨洪涝、地质气象和台风灾种造成的人员死亡数都多X。

2.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基本情况

2.1 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特点和损失

20世纪后半叶以来,全球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加,给我国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我国气象灾害表现出种类多、范围广、频率高、灾情重等特点。我国每年因气象灾害而造成的经济损失约1 800亿元,约占国内内生产总值(GDP)的3% ~6%。受暴雨、热带气旋、干旱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影响,每年受灾人口达4亿多人次,伤亡3 000~4 000人,农作物受灾面积达5 000万hm2以上,占所有农作物的20% ~35%,粮食损失约200亿kg,房屋倒塌200多万间,财产损失约

2 000亿元人民币。气象灾害不仅对基础设施造成严重破坏,而且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构成极大的损害和威胁,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

2.2 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对各个地区的影响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受热带气旋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平均每年有7个台风在我国登陆。2000年代以来,热带气旋造成的年直接经济损失呈明显上升趋势。从1970年代的后期到2004年农作物的灾害情况较重,是1950和1960年代平均每5年受灾的2~3倍,而1950年代的前期和1970年代的前期灾害情况相近[5]。沿海各省从广西、海南、广东、福建一直到辽宁12省市自治区以及我国湖南、湖北、江西等中部地区,均受台风活动的影响。1990~2004年我国大陆平均每年因台风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60亿元,死亡人数高达439人。我国暴雨洪涝主要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华中、华北、东北等地区; 1950~2004年,我国平均每年洪涝灾害受灾面积941万hm2, 1990~2004年,平均每年涝灾面积达1 373万hm2,受灾面积呈线性增加趋势(图2),并且长江和淮河流域洪涝灾害频数明显增加。

3.我国气象灾害的防御措施

3.1 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

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天气预报是其重要的条件。但因造成气象灾害的因素复杂,目前的天气预报预警仍不能适应科学防灾减灾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无论是天气预报能力,还是社会需求都要求加快建设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加强气象灾害机理研究,提高大气监测、信息加工和气象灾害预警能力为主要内容的气象现代化建设和气象科技研究的进程。气象灾害预警水平依赖于大气监测能力的提高。美国和我国短期天气预报水平第一次快速、显著提高分别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和70年代初期,分析其原因,气象卫星从太空监测地球大气,所提供的云图等新的地球大气探测信息极大地丰富了过去常规大气探测资料,特别是丰富了宽阔海洋、极地和高原、沙漠等人迹稀少地方的探测信息。自有气

象卫星探测后,活动在大洋上的台风再也不会漏测了。我国目前的大气监测网基本上是以监测天气尺度以上系统为原则规划组建的,数10km至数km的中小天气尺度系统因目前站网距离大,成了漏网之鱼。为了监测中小天气尺度系统,提高对局地致灾暴雨、雷雨大风、冰雹预报水平,减轻山地灾害造成的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很有必要增加站网密度,建设自动气象站。另外,还要建设气象雷达站,提高卫星探测能力,建立起综合性的、密度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现代化的立体大气监测系统,以提高大气监测能力。

3.2 制定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原则,规范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行为

减轻和防御气象灾害的影响,首先是要做好灾害的预报预警工作。这意味着在灾害发生前,提前预测气象灾害可能的发生和发展,使减灾防灾措施有的放矢,效益显著。为了更好地做好气象灾害的预报预警工作,提高气象灾害的预警能力,需要不断加强天气气候预报预测新方法的研制,提高对天气气候变化规律的认识。同时还需要加强天气气候变化监视系统建设,改进天气、气候变化监视手段,达到各

种天气、气候探测信息采集及时,分析加工准确,自动化程度高,综合能力强,效率高,使之能反应迅速,为减轻和防御气象灾害赢得宝贵时间。气象灾害主要是较为极端的天气气候事件造成的,只有加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气象灾害形成机理的研究、尤其是应用性研究,弄明白高温干旱、暴雨洪涝、台风、寒潮冻害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其形成的气象灾害的发生、发展、消亡的内在原因和环境条件,才能提高气象灾害的预测预报和预警水平,达到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的目的。

结语:综上,气象灾害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环境问题,然而我国目前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尚不完善。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的影响,需要建设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加强气象灾害的机理研究,提高大气监测、信息加工和气象灾害预警能力,这样才能有效预防气象灾害。

参考文献

[1] 辛吉武,邢旭煌,翁小芳,等.我国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分布特征及其防御措施[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 92(4):199-202.

篇2

我国是农业大国之一,农业安全问题不可忽视。但由于区域气候条件不同,每年都有气象条件的变化,很容易引起农业气象灾害,不利于农业生产和食品安全的正常发展。文章分析了北方农业气象灾害的影响并由此提起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

农业;气象灾害;评估;预防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众多,对粮食的需求量大。然而,目前,中国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还不健全,无法有效抵御气象灾害,多依赖气象环境,在一定意义上,它仍然取决于自然条件的影响,我国境内属于季风气候类型,地区降水和温度、湿度呈现年际变化,极端天气灾害,冰雹,干旱和洪涝灾害较为频繁地,严重影响了农业的生产,不利农业稳定生产和粮食收入的安全稳定。为了保证农业和粮食安全的稳定,通过尖端技术,对复杂多变的气象灾害进行准确的预测,对农业生产的全过程进行精细的预警。

一、农业气象灾害的评估

(一)基于小麦产量,评估冬小麦干旱是北方地区一个主要的气象灾害,严重影响了冬小麦的成长[1]。文章下面以我国北方地区的冬小麦为探讨对象,对干旱的气象灾害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冬小麦减产的原因。干旱是北部地区的主要气象灾害,对冬小麦的生长发育不利。我国北方冬小麦产量出现了大量的减产,主要是因为干旱引起的。相比光温波动,虽然局部大气环境和华北地区降水量波动较大,然而,中国北方的实际状况是:北方冬小麦通常需要进行灌溉,但在实际生产中,因为在温度发生了较大波动,不利于生产,这主要体现在冬季低温出现弱苗,越冬会对苗带来伤害,春季霜冻和灌浆期高温伤害等。

(二)评估冰雹给农业造成的影响冰雹是河南省在春末到夏季过渡期间经常发生的一种气象灾害,常常对夏粮收获、秋季生长和拔节期带来严重损害,经过非常剧烈和极强的冰雹后,对农业和交通运输业将带来极大损失。特别是在作物将成熟或进入收获的季节,冰雹将导致农作物大量减产,这对当地经济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损失。2005年,河南省的某些地区受到冰雹袭击。在此期间,受伤人数为35人,死亡人数为2例。最严重的是导致方圆0.28万hm2出现了绝产,给当地人民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这个数值为1.3亿元人民币。这严重影响了当地农业的生产。

(三)评估农业干旱和洪涝对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气象灾害分布广泛,面积大,时间长,同时,由于防御能力有限,降低了防御功能,从长远角度看,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我国是世界上洪涝和干旱多发的地区之一。因为不同的时空分布,降水量也是不同的,这就出现了南北降水量分布不均的格局,南涝北旱、北涝南旱。这也体现了先捞后焊和先旱后涝的特征。干旱和洪涝灾害是造成农业生产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一种严重的农业气象灾害,高频率,宽分布,大面积,连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在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影响表现为,干旱占62%,居第一位,洪水占24%,排第二位。

二、农业气象灾害的防御措施

(一)健全农业气象灾害预警机制,建立可靠的信息平台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因此,在灾害到来之前,需要事先做好预测工作,健全配套服务体系,基于灾害时空分布的预警和评估,有条不紊都开展多元化的、全面的、主要的气象灾害。种植烟叶时,一般要对极端气象灾害如冰雹等采取有效的防御措施,这就需要结合大气环流趋势和单站气象数据,向冰雹移动、方向、速度和对流程度等进行科学合理的探讨,每一个烟叶种植区域都能熟悉冰雹损害范围和运动方向,开展多元化和系统性化的预防冰雹措施,最大限度地防止冰雹这一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

(二)引入农作物低温灾害防御技术气象灾害发生后,需要利用农业气象信息数据库,开发和推广相应的制备技术,制备技术正在逐步形成和控制,以提高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降低成本,提高气象灾害预防技术的实际效果,构建抗低温和抗霜冻的全面防御系统,以减少低温和霜冻伤害,同时也可使用抗低温成熟制剂我们必须作出巨大努力,使用有机化学剂,结合其他防霜技术,逐步建立起一个实用的综合防灾技术体系,另外,要进一步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开发抗冻和抗低温技术、抗寒冬小麦作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冷破坏,要给予充分的恢复,提高了区域灾害低温防治技术。

(三)森林防火技术我国许多地方开始使用防火林营造技术,利用发防火灭火的装备,为森林火灾防御提供了完善的技术体系,降低了森林火灾的发生率。另外,我国一些地方使用的封闭和持久的消防手枪,完全解决因割灌机对地形的要求和可以折叠技术难题,作为一种新技术,只需要通过手动控制,就可以进行有效的预测和预防森林火灾。

三、结束语:

改革气象灾害给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收入带来了极大的损失,为此需要加强气象灾害的防御措施,为我国农业和粮食的稳定发展提供安全的保障。农作物在生产过程中受气象灾害的影响很大,研究气象灾害,对推进农作物的发展非常有利。文章针对北方地区的气象特征,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干旱、洪涝和冰雹等气象灾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防御措施,以期为北方农业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气象灾害的预防并将能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以促使农业的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郑胜花,郑同胜.农业气象灾害影响评估和防御技术研究进展[J].北京农业,2013,(21):184-185.

篇3

关键词:城市化;城市气象灾害;危害;防御;公共气象服务

中图分类号:TU244.7文献标识码:A

一、城市的主要气象灾害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迅猛发展,气象灾害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气象服务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2009年颁布的《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针对城市气象灾害防御给出了明晰的指引。为了加强对城市气象灾害的服务,针对城市规划和布局中存在的不合理使城市容易形成城市积水内涝、高温热浪、雷电灾害以及城市特有的“热岛效应 ”、“狭管效应”等气象灾害。

(一)城市内涝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的生产活动和特殊地面结构共同作用于大气,使大气边界层的特性发生变化,从而使得“雨岛效应”加剧,城市降水量增大。研究证实,城市及其下风方向“雨岛效应”明显。由于“雨岛效应”集中出现在汛期和暴雨之时,易形成城市区域性内涝。而高层建筑对气流的强迫抬升作用加剧城市的局地暴雨。加之城市大面积硬化直接导致城市降雨时渗透性不好,阻碍了雨水向地下的渗透,增大了地面径流,也加重了出现城市内涝的机会。城市区域性内涝的加重,引起公路、街道因排水不及造成汽车熄火。交通堵塞,给城市居民出行带来不便。大的暴雨对城市安全产生威胁,会导致洪水机会增大,加剧了城市的防洪压力。暴雨导致的洪水能冲毁道路、输电线路等设施、中断城市的运输、供水供电等。

(二)雷电灾害

城市在长高,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城市的电子器件也在不断增多,电脑网络、程控交换机系统及家用电器一天天增多。随着各类信息系统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大规模的集成电路的应用。致使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在逐年上升。而这些电子产品抗干扰能力弱,特别经不起感应雷击。据气象专家介绍,造成雷电灾害的原因有多种,而城市新建高层建筑物不断增加是导致雷电活动不断加剧的原因。

雷电灾害是我国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而其中的大量事故发生在城市。建筑物内的现代化通信、计算机等抗扰能力较弱的现代化设备越来越普及是雷电灾害频繁的客观原因。还有不少高层建筑物的防护设施不完善使建筑物防雷能力先天不足,留下了无法弥补的隐患;大量通信网络等设备未严格按照国家技术规范进行防雷设计便投入使用,也容易导致雷电灾害的发生。雷电灾害造成建筑物及大量电子设备被损毁。

(三)雾灾

雾是常见的自然现象。但在“城市“热岛和干岛效应”下,城市上空的云、雾会增加。“干岛效应”使有害气体、烟尘在市区上空累积,形成严重的大气污染。而城市的高楼又抑制了大气污染物的扩散,且以人工地物代替自然地表,引发风向、风速的变化或风的生、消。形成严重的城市大气污染加剧了雾灾。雾天能见度极差,易造成交通事故增多。还影响微波及卫星通讯,使其信号锐减,噪音增大。同时雾天空气污染加重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影响。

对于城市大雾灾害防御的主要措施是:采取针对措施,大雾预警、预报。加强与交通部门的合作,在专业交通气象服务中增加高速公路的全程实况监测。为交通部门提供及时准确的实况服务。通信部门根据气象部门大雾预警、预报提供的建议和提示,提前对线路的重点设备、设施检查或检修,做好预防工作。

(四)“狭管效应”带来的灾害

“狭管效应”是城市建设中越来越突出的问题。所谓“狭管效应”就是由于城市高层建筑间距小,大风迎面吹来后无法顺畅通过只能聚集在很小的空间内。狭管效应”在城市特殊环境下会“放大”气象灾害。如城市街道两侧整齐划一的高楼产生的“狭管效应”,会使局地六七级风速时通过高楼之间的瞬间风力可以达到十二级以上。“狭管效应”其威力大小,和一个城市高层建筑的数量、间距、建筑物的位置有着十分密切关系的。高层建筑物越多、体积越大、间距越近,出现“狭管效应”的机会越大。城市“峡谷风”是各大城市面临的新问题,有关国际组织早已将其列入大都市面临的20种新的城市灾害中。由于高层建筑布局不合理,空气流动产生城市建筑间的“狭管效应”,会加重城市某些地区的大风危害,吹毁设施、火灾增多、致人伤亡、汽车被砸等事件。

(五)“热岛效应”带来的灾害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中气温明显高于郊区的现象,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城市“热岛效应”。城市下垫面大量人工构筑物改变了下垫面的热属性,都市中大多是钢筋水泥等构物的热传导率和热容量都很高(水泥面上的温度57℃时,柏油马路的温度可达到63℃),且建筑物本身对风具有阻挡或减弱作用,热量更多地以显热形式进入空气中,导致空气升温。随着城市绿地的减少,水泥地表对太阳光的吸收率较自然地表高,使城市高温现象越来越突出。加上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各种机动车辆及大楼空调设备所排出的热气更加剧了高温热浪的危害。

二、城市气象灾害的防御措施

(一)根据城市气象灾害的特点,将气象灾害管理纳入政府城市灾害管理体系之中。加强建设城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气象服务系统,重点加强了城市灾害多发区的交通和市政道路干线、内涝易发区的气象监测站点建设。建立城市气象灾害应急服务系统,充分发挥气象服务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建立城市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系统,增强早期预警、提前防范能力。

(二)加强防雷减灾的宣传工作,提高全社会的防雷意识;对易遭雷击的单位,严格做好防雷装置设计图纸审核,施工监督和工程验收,建立建筑工程防雷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建立区域性、高精度雷电预警、定位、监视系统是进一步完善城市雷电灾害综合防御体系的有效手段。

(三)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在消雹减灾、缓解水资源短缺、城市降温节能、改善人居环境等多个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以及暴雨、雨雪冰冻等突发公共事件和重大气象灾害应急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与政府部门合作,以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使用作为重点,利用气象部门的资料信息资源,共同开展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及公益性气象预报信息的传播工作。将城市气象灾害管理列入城市化发展规划之中,发挥城市气象灾害管理在日常运行过程中的审核和把关作用。健全政府部门之间防灾减灾工作协调响应机制;完善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制度,充分发挥气象信息的参谋作用。

(五)结合现有气象资料、卫星遥感资料,详细分析研究城市“热岛效应”的强度、空间分布特征、时间变化特征以及不同下垫面状况对“热岛效应”的影响,同时采用数字模拟等方法对城市“城市热岛”效应产生的机理和演变规律等进行深入研究。重视天气预报,做好防御工作。

三、结束语

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存在的不足,造成城市生命线系统脆弱,城市环境、资源和灾害问题突出。面对快速持续的城市发展趋势及带来的严重问题,需要极大地提高城市管理能力,提高城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应急服务系统建设。城市公共气象服务义无反顾地履行着它的职能,诊断城市气象灾害病症,排查城市气象风险,力求让城市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更强、城市公众气象服务更精。

参考文献:

1李明;刘良明;;基于公众旱灾风险认知的灾害风险沟通研究[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张旭阳;宁海文;杜继稳;延军平;;西安城市热岛效应对夏季高温的影响[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年01期.

篇4

我国是世界上气象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台风、暴雨(雪)、雷电、干旱、大风、冰雹、大雾、霾、沙尘暴、高温热浪、低温冻害等灾害时有发生,由气象灾害引发的滑坡、泥石流、山洪以及海洋灾害、生物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也相当严重,对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生活以及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影响。近年来,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各类极端天气事件更加频繁,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不断加重,为进一步做好气象灾害防范应对工作,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总体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依靠科技、依靠法制、依靠群众,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制订和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加快国家与地方各级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强化防灾减灾基础,切实增强对各类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综合防御、应急处置和救助能力,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大力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水平

(一)加强气象灾害综合监测系统建设。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进一步完善国家与地方综合气象监测网络,加快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气象卫星工程和气象监测与灾害预警工程建设,建立完善雷电、酸雨、臭氧、大气成分、土壤墒情等专业观测网,加密自动气象观测网站,形成地面、高空、空间相结合的监测体系,提高对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综合监测能力。气象部门要组织跨地区、跨部门联合监测,特别要做好农村、沿海、重要江河流域、森林草原、地质灾害易发区域的气象灾害监测工作。

(二)加强气象灾害预测预报。建立和完善国家、省、市、县四级气象灾害预测预报体系,建设分灾种气象灾害预报业务系统,完善新一代可视化、人机交互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平台,提高重大气象灾害预报的准确率和时效性。加强对灾害性天气事件的会商分析,做好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重大天气预报和趋势预测,重点加强台风、暴雨(雪)、大雾等灾害及其影响的中短期精细化预报和雷电、龙卷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实现对各种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的实时动态诊断分析、风险分析和预警预测。

(三)及时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抓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系统的建设,拓展气象预报信息系统功能,增加信息内容,建设针对不同群体的接收子系统。完善和扩充气象频道、气象手机短信预警系统、数字卫星广播系统和专业信息网站功能,与社会公共媒体、有关部门和行业内部信息渠道相结合,及时台风、暴雨(雪)、大雾等各类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号及简明的防灾避灾办法。在学校、医院、车站、码头、体育场馆等人员密集场所设立或利用现有电子显示屏、公众广播、警报器等设施接收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扩大预警信息覆盖面。加强对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行业和领域的气象灾害预警服务,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加快农村乡镇自动气象站和气象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完善海洋气象广播系统,进一步畅通农村、牧区、山区、海上等预警信息渠道。

三、切实增强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一)制订和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按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要求,制订和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明确各灾种的应对措施和处置程序,并针对气象灾害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灾害,进一步完善相关应急预案。要加强预案的动态管理,经常性地开展预案演练,特别要加强大中型城市、人口密集地区、重点保护部位和边远山区的气象灾害预案演练,促进各单位的协调配合和职责落实。

(二)积极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各级气象部门要在干旱缺水地区积极开展人工增雨(雪)作业,努力缓解城乡生活、工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保护用水紧张状况;在做好传统农业防雹工作的同时,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完善防雹作业布局,加强人工防雹工作,减轻雹灾对农作物和农业设施的损害。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天气条件,对森林草原火灾、污染物扩散、环境污染事件等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应急作业。

(三)加强气象灾害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人工增雨、防雹、防雷、防汛抗旱、灾害救助等各类气象灾害防范应对专业队伍和专家队伍建设,改善技术装备,提高队伍素质,不断增强应对各类气象灾害的能力。学校、医院、车站、码头、体育场馆等公共场所要明确气象灾害应急联系人,定期开展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确保能够及时准确地接收和传达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组织采取应急处置措施。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设立乡村气象灾害义务信息员,及时传递预警信息,帮助群众做好防灾避灾工作。要研究制订动员和鼓励志愿者参与气象灾害应急救援的办法,进一步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

(四)切实增强气象灾害抗灾救灾能力。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后,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及时分析对本地区、本领域的影响,并根据具体情况启动相关应急预案,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要高度重视气象灾害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次生衍生灾害的防范应对工作,加强查险排险,及时组织受威胁群众转移避险。要认真落实减灾救灾各项措施,全力做好气象灾害救助、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工作,确保灾区生产生活秩序稳定。加快灾害保险和再保险等相关政策的研究和制定,充分发挥金融保险行业在灾害救助和恢复重建工作中的作用。

四、全面做好气象灾害防范工作

(一)积极开展气象灾害普查和隐患排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国家防灾减灾有关规划和要求,统筹考虑当地自然灾害特点,组织有关部门认真开展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工作,全面调查收集本行政区域历史上发生气象灾害的种类、频次、强度、造成的损失以及可能引发气象灾害及次生衍生灾害的因素等,建立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加强灾害分析评估,根据灾害分布情况、易发区域、主要致灾因子等逐步建立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有针对性地制订和完善防灾减灾措施。同时,要认真组织开展气象灾害隐患排查,深入查找抗灾减灾工程设施、技术装备、物资储备、组织体系、抢险队伍等方面存在的隐患和薄弱环节,特别要加强对学校、医院、敬老院、监狱及其他公共场所、人群密集场所的隐患排查,制订整改计划,落实整改责任和措施。

(二)不断强化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基础。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积极开展海堤、水库、防风林、城市排水设施、避风港口、紧急避难场所等应急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及时疏通河道,抓紧进行病险水库、堤防和海塘等重要险段的除险加固,保证工程设施防灾抗灾作用的有效发挥。要按照国家规定的防雷标准和设计、施工规范,在各类建筑物、设施和场所安装防雷装置,并加强定期检测。针对台风、风暴潮、沙尘暴等灾害强度增加、损失加重的实际情况,科学制订防风、防浪、防沙工程建设标准,切实提高气象灾害的综合防御能力。

(三)积极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各级气象主管机构要依法开展对城市规划、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工程建设、重点领域或区域发展建设规划的气候可行性论证。有关部门在规划编制和项目立项中要统筹考虑气候可行性和气象灾害的风险性,避免和减少气象灾害、气候变化对重要设施和工程项目的影响。

(四)抓紧制订和实施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结合当地气象灾害特点,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明确气象灾害防范应对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措施,优化、整合各类资源,统筹规划防范气象灾害的应急基础工程建设。

五、进一步完善气象灾害防御保障体系

(一)加强气象灾害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加快国家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切实加强气象灾害发生机理、预报和防御等科学技术研究,大力发展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和气候系统模式,着力提升气象灾害监测和预报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要深入开展气候变暖及其引发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水资源、粮食生产、生态环境等的影响评估和应对措施研究。要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世界各国防灾减灾成功经验和先进理念,不断增强我国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

(二)加强气象灾害相关法规和标准建设。要加快完善与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相关的法规以及实施细则和制度,健全国家、行业、地方气象灾害以及防御技术标准和规范,促进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三)加大气象防灾减灾资金投入力度。要发挥中央和地方以及社会等多方面积极性,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防御投入机制,进一步加大对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应急指挥、灾害救助及防灾减灾工程等重大项目、基础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投入。

六、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宣传教育

(一)全面落实气象灾害防灾减灾责任制。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责任制,切实加强领导和组织协调。有关领导干部要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组织研究解决防灾减灾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各级人民政府要进一步健全防灾减灾工作协调机制,形成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协作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防范应对气象灾害的格局。

篇5

[关键词]气象灾害;旅游;防御对策

中图分类号:P4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3-0324-01

1 引言

湄潭县位于贵州省北部,地处大娄山南麓,乌江北岸,山川秀丽、生态良好,县内森林覆盖率达62.8%,被誉为“璀璨的高原明珠”和“黔北小江南”,是遵义市东线旅游的中心,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浙江大学西迁办学旧址、获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天下第一壶、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永兴古镇、红九军团司令部旧址、省级湄江风景名胜区、翠芽27°景区.等等。近年来湄潭县委、县政府深入实施旅游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和文化旅游,打造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本文利用历史气象资料统计分析湄潭县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旅游业的影响,并分析防御对策,为湄潭县科学健康发展旅游提供科技支撑。

2 湄潭县气候特征

湄潭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水热同季,四季分明。立体气候与小区气候明显,春暖风和而时有倒春寒;初夏多雨,盛夏往往受副热带高压影响而多旱,但热而不酷;秋温陡降,时有绵雨、秋风;冬无严寒,阴雨寡照,受北方强冷空气影响时有凝冻。由于不同地形、地势影响,温度差异显著,雨水分布不均,故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

2.1 气温

湄潭地处云贵高原至湖南丘陵过渡带,总体地貌为黔中丘原和黔北山原中山峡谷地貌类型,地形较为复杂,海拔差异大,最高海拔在西河镇的取笋坎,最低处在石莲镇的沿江渡,形成明显的垂直气候特点,以湄潭县气象站为代表的中部丘陵地区,年平均气温15.2℃,以北部马山镇为代表的中山丘陵地区为14.0℃,以南部茅坪镇为代表的中山丘原地区为13.0℃,南部乌江河谷地区为16.5℃。高温中心在南部石莲镇沿江渡河谷一带。于3月30日左右进入春季,6月24日进入夏季,秋季9月2日~11月13日,持续日数是四季中差异最小的季节,冬季11月14日~3月29日,持续时间在4个月左右。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出现在7月份,多年平均25.0℃,最低值出现在1月份,多年平均4.3℃。湄潭极端最高气温37.7℃(2011年8月13日),日最高气温≥35℃的年平均高温天气日数仅为1.6天;极端最低气温一般在-2~-4℃,历史极端最低气温-7.8℃(1970年1月6日)。

2.2 降水

湄潭降水量充沛,属多雨区,但时空分布不均。降水量地区分布自北向南递减,北部西河、马山、洗马、鱼泉、复兴、永兴等镇属多雨区,年降水量在1200mm以上,中部湄江、黄家坝、天城、兴隆等镇为1000~1200mm,南部抄乐、、高台、茅坪、石莲等镇在1100mm以下。雨季开始期在4月13日左右,夏季是雨量最多的季节,占全年降雨是的44%,6月是雨量最多的月份,占全年雨量的18%,但降水变率大,常有干旱发生;秋季降雨量明显减少,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22%,阴雨天数逐渐增多,特别是9月中旬至10月中旬,有一半以上的年份有重绵雨出现;冬季是全年降水量最少的季节,只占全年降水量的6%。

2.3 光照条件

湄潭地处山区,下垫面崎岖不平,常受西南暖湿气流控制,阴雨天气多,太阳辐射是全省乃至全国的低值区,年平均雾日35.3d,占全年总日数的9.7%;阴天多,年平均阴雨日数(总云量>8成)达238d,占全年总日数的65.2%;空气湿润,年平均相对湿度达82%。年平均日照时数1031.3小时,年总辐射为3485.69MJ/O。夏季是全年中辐射所占比例最大的季节,秋季阴雨天气较多,总辐射显著减少,仅占夏季总辐射的55.3%,冬季是全年各季辐射最少的季节,春季辐射比冬季高一倍多。

3 湄潭县主要气象灾害及影响[2]

湄潭地处山区,气候多变,四季都有气象灾害发生。通过对湄潭县气象站1941―2010年气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湄潭县主要气象灾害有暴雨洪涝、干旱、雷电、冰雹大风、低温凝冻等。

3.1 暴雨洪涝

暴雨是对旅游影响最大的一种灾害,严重时会对游客的生命造成威胁。湄潭暴雨多出现在夏季,但春秋季也时有发生,虽然湄潭≥50毫米的日数偏少,年均仅2.4天,≥100毫米的大暴雨日数仅为0.28天,但是近年来随着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有增多的趋势,如出现降雨时间集中,雨强大,易引发洪涝灾害及其塌方、滑坡等次生灾害,如暴雨出现范围较大或持续时间较长,更易引发严重的灾害,对湄潭滨河景观、游船、漂流等旅游影响非常大,对生态旅游也有一定的影响。

3.2 干旱

干旱对旅游影响较大的是春旱和夏旱,湄潭春旱在2月下旬中后期至5月均可出现,其中3月出现的干旱频率为63.3%,4月占21.7%。虽然不影响人们出行,但此时正是万物复苏、百花盛开的季节,如出现春旱自然旅游景观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夏旱出现在6~8月,以6月、7月出现频率较大,分别为40.7%和39.0%;8月出现频率较小,为20.3%。此时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天气以晴热少雨天气为主,气温高,天气闷热,不利于人们出行旅游。

3.3 雷电灾害

湄潭县属多雷暴地区,一年四季均有雷暴发生,主要出现在4~8月旅游旺季,尤以7、8两月出现最多,年平均雷暴日数52天,多的年份达77天。多年平均初雷暴日在2月10日,最早出F在1月1日(1980年),终雷暴日在10月25日,最晚出现在12月30日(1985年)。雷电灾害对旅游影响不大,只要在旅游区安装防雷设施,同时出现雷电时游客采取有效的防御措施,但是雷电往往伴随降雨,不利于旅游。

3.4 冰雹

冰雹是湄潭春季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以春季3月、4月最多,占全年冰雹次档63.6%, 5月次之,7月和11月历史上有冰雹出现,频率小。据调查和资料记录显示,成灾的冰雹约3~4年出现一次,冰雹一般发生在下午15~21时,其特点是时间短,面积小,对房屋及林木生态破坏较大。但湄潭万亩茶海、翠芽27°、滨河景观等景区不在冰雹主要路径上,故影响不大。

3.5 大风灾害。

湄潭县年平均大风日数0.67天,最早出现在1月16日,最晚出现在8月19日。大风灾害主要出现在4月和7月,分别占0.13天和0.12天。

此外,湄潭冬季还有低温凝冻灾害,1月6日~2月10日的35天,是可能出现雨淞的高峰期,12月中旬和2月16~25日是次高峰期,但多数年份只对海拔较高的茅坪、新南、西河等镇有影响,对低海拔地区影响较小。

4 发展旅游预防气象灾害的防御对策[3]

4.1 建立旅游应急预案,制定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

旅游管理部门要建立旅游气象灾害防御应急预案,在滨河景观、漂流和一些峡谷,当暴雨出现时,水位迅速上涨,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应急防御措施。一是要建立暴雨洪涝灾害预警系统,在收到气象部门的暴雨预测预警灾害时,要及时向景区,阻止游客进入河流、山谷等景区;二是要建立突发气象灾害的应急救援措施,有应急救援队伍和救援装备;三是要在景区建立避难场所,并绘制安全转移路线图,紧急情况景区人员应及时疏导游客转移到安全场所;四是在景区的灾害隐患点,应设置警示标志,禁止游客在这些地方停留。

4.2 在景区建设灾害防御设施,有效防御气象灾害

根据地形情况应在景区因地制宜建设一些防雷设施,有效将雷电流引入大地,避免游客遭受雷击事故;应在景区设立供水设施,防御和减轻干旱对旅游景观造成影响,比如在万亩茶海建设喷灌等供水设施,不但提升旅游景观质量,还可提升茶叶产量和质量。对于冰雹大风等灾害,常伴随强对流天气发生,景区应设立避灾场所,让游客躲避灾害。

4.3 退耕还林还草,保护生态环境

经过县委、县政府的不断努力,目前湄潭县森林覆盖率达62.8%,森林具有蓄水保水能力,能有效调节气候,减轻干旱和暴雨洪涝等灾害。因此继续开展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扩大森林覆盖率和绿化面积,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从根本上防御和减轻暴雨引发的洪涝、塌方、滑坡等灾害。

4.4 加强科普宣传,提升旅游者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旅游管理部门和相关部门要加强气象灾害科普宣传,提升旅游者的安全防范意识,特别是暴雨洪涝等灾害危险区域,张贴一些科普宣传图,提高旅游者的自救和互救能力。

此外全民要携手开展节能减排,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减小下垫增温幅度,减少气象灾害发生频率和强度。

参考文献

[1] 陈静,龙俐,段莹.近53a贵州极端降水事件气候分析[J].贵州气象.2015,4:12~15.

[2] 岑士良.贵州灾害性天气及预防[M].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

[3] 汪义洋.贵州主要气象灾害对旅游的影响及防治对策[J].贵州气象.2010,3:27~29.

篇6

[关键字]滑坡灾害 预报原理 治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 U216.41+9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4-208-2

近年来,人们为进行经济建设盲目的大量开垦农田、砍伐树木、毁坏植被,造成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质滑坡灾害频发,准确的预报滑坡灾害并做好灾害前的应急准备成为减小滑坡灾害损失的一个重要前提。但是,滑坡灾害预报至今也是国际上的一个重要难题,中外许多著名气象学家地质学家进行大量的实验分析来提前预报滑坡灾害的预报,做好灾前准备工作,目前成功的案例不在少数,但是仍然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1气象类滑坡灾害的概述

气象类滑坡灾害指的是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冰雹圈和外部人类共同作用的,通过降风降温降水等气象因素诱发的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一类地质气象灾害,滑坡灾害常常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常常会淹没村庄、毁坏房屋、摧毁农田森林、阻碍道路交通、压塌压断桥梁、破坏铁路、阻碍江河等等,是我国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滑坡灾害造成的损失巨大,每年因为滑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00亿元,间接的经济损失更是不计其数,例如,2013年3月30号发生在的一起滑坡灾害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位于我国西南省份,地势海拔高,气候条件恶劣,29日起,连续几天暴雨冲刷使得地表土质松散,岩层结构发生变化,位于中国黄金集团华泰龙公司甲玛矿区内的墨竹工卡县扎西岗乡斯布村普朗沟泽日山发生严重的山体滑坡并引发泥石流,造成83名工人被埋,给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国家经济财产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该起滑坡灾害的发生并没有提前预警,没有转移和安排当地工作人员和居民迁移,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所以我们必须加以检测预防做好灾前迁移准备工作,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滑坡灾害预报准确并做好灾前准备工作的案例也不在少数,发生在1985年6月12日的震惊中外的新滩滑坡灾害就是一个很好地成功范例,由于专家的准确预报,当地群众撤离的比较及时,新滩镇的1371名居民无一伤亡,将损失减小到了最小。

以上两个案例告诉我们加强滑坡灾害预报的重要性,所以必须引起人们的重视。

2滑坡灾害的成因

由气象类滑坡灾害的定义分析可知,滑坡灾害的成因主要分为斜坡系统、大气系统方面、水分系统方面、生态系统等若干方面,涉及地质领域的较多涉及气象类领域的较少,我们着重从斜坡系统、大气系统方面、水分系统方面、生态系统等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下滑坡类灾害形成的原因。

斜坡系统方面的原因也是滑坡灾害发生的根本原因,由于重力的作用,地表的岩石土壤沿着斜面向下运动转移,从而形成滑坡灾害。滑坡系统结构呈现的是一个三角形,当斜边缩短严重倾斜时,就极易引发滑坡灾害,所以在考虑滑坡灾害原理时我们要考虑滑坡结构这一个因素,通过计算公式,计算出易出现滑坡灾害的倾斜角度,加强监测,积极进行预报。

大气系统方面的原因主要是大风、冰雹和降雪等方面作用的缘故,风力侵蚀使得斜坡系统发生改变,大面积降雪会对斜坡产生重力加载作用,冰雹会使斜坡层的植被遭到破坏。

水分系统大气降水、水汽运动、地下水、地表径流、土壤水等方面,大气降水有时候是影响滑坡灾害的主要方面,若干滑坡灾害事故的发生都是降水导致的,在研究预报滑坡灾害原理时候我们要着重研究降水这一个方面,另外,水汽和土壤水会影响地表植物的生长等,地表经流会冲刷侵蚀地下土壤,使地下土壤悬空,毁坏斜坡系统。

生态系统方面的原因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近年来,由于经济建设的需要,人们盲目的开荒种植,毁坏森林导致地表植被破坏,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其蓄水能力减弱,斜坡面上的土壤抗雨水冲刷能力减弱,当暴雨来临时,斜坡上因为没有植被巩固地表岩石土壤,在雨水的冲刷下地表的岩石土壤沿着斜坡向下滑移形成滑坡灾害,所以我们在研究滑坡灾害的预报原理和方法时还要考虑认真考虑外部因素对其造成的影响。另外,兴修铁路公路和水电工程也产生大量斜坡面,加剧了还破灾害的发生。

3滑坡灾害的预报原理和方法

滑坡灾害的预报原理是对各个方面的影响因素的临界值的考虑,当某项影响因素达到临界值时,我们就要提前做好滑坡灾害前准备,尽量减小灾害的损失。滑坡灾害没有发生以前各个地区的生态和人类活动变化都是非常小的,真正变化明显的是降水的变化,所以对滑坡灾害的短期预警机制主要是对降水的检测,我们要着重从降水这一方面进行预报。另外变化比较明显的是滑坡的结构系统,滑坡系统结构呈现的是一个三角形,当斜边缩短严重倾斜时,就极易引发滑坡灾害,此外也受其他地质灾害因素的影响,例如地震是引发滑坡体结构发生改变的一个重要因素,汶川8.0级大地震后引发的滑坡灾害就是一个典型的实例,汶川地震由于震级太高加之在山区的缘故,使得很多滑坡系统的构造都发生了改变,极易引发滑坡灾害。在考虑滑坡灾害的预报原理时降水临界值和滑坡结构的角度都要考虑,当两个因素都达到危险值时就要提高警惕,分析滑坡灾害发生的可能性,提前做好灾前的准备工作,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确保国家经济不受损失。

滑坡类灾害的预报方法种类很多,我们主要介绍几种比较常用的检测方法。首先是内因分析法,该种方法时对滑坡灾害发生的内部原理进行分析之后得出的方法,只考虑地质方面的因素忽略大气系统、生物系统等方面的因素,通过大量的地质调查和力学实验,建立相关的地质模型和力学模型,模拟滑坡灾害发生时的情景,计算潜在滑坡体的稳定性,并实验得出滑坡灾害的预报系统,预报滑坡灾害的发生。其次是实时监测法,该种方法是安排人员密切关注滑坡系统的变化并对降水情况监测分析,当滑坡结构发生改变降水量达到危险值时,进行预报,实时监测法准确率非常高,但是浪费的人力物力较多。第三种方法时外因分析法,这种方法较前两种方法相比预报准确率较低,是用的比较少的一种方法。

4小结

滑坡灾害对我国影响范围太广造成损失太大,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积极预防和治理。滑坡灾害的预报原理主要是对降水临界值和滑坡结构的检测和控制,当两个因素都达到危险值时我们就要提高警惕,分析滑坡灾害发生的可能性,提前做好灾前的准备工作,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进行控制,防患于未然通过各种方法降低灾害发生的系数,例如排截水、坡面防护、卸荷减载等工程进行引水防治滑坡灾害的发生,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确保国家经济不受到损失。

参考文献

[1]姜海泉,黎族贤,李细生,罗慧妮.论气象类滑坡灾害的预报原理和方法[J].水土保持研究,2009(10).

[2]易静,徐永进,杨世琪,刘灿.区县级滑坡灾害预测预报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报),2013(03).

篇7

关键词:灾害性天气;胡萝卜生产;影响;防御

1 灾害性天气的影响

1.1 冻害 胡萝卜在黄淮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冻害常发生在11月下旬到12月上中旬,在京津冀地区发生在11月上中旬,东北、西北高寒地区发生在10月中下旬到11月初。此时,露地胡萝卜还处于肉质根生长阶段,如此时突然出现强冷空气入侵,发生大风、大雪、强降温、降霜天气,气温急剧下降,最低气温降至0℃左右,部分胡萝卜品种承受不了突然高强a度降温的影响,肉质根就会受冻,引起冻害。。

1.2 低温 胡萝卜种子在幼苗期、肉质根生长期以及贮藏期,均可能受低温影响而通过春化。在同一地区和同一季节里,不同季节品种对低温的要求也不一样。一般春季类型的品种要求的温度低,时间长;夏秋类型的品种在较高的温度条件下也可通过春化阶段。春季栽培的胡萝卜如果播种过早,遇到低温天气,正好满足了花芽分化的条件,特别是一些对低温敏感的品种,几天的低温就可能使其通过春化阶段,而生长后期时数加长,又满足了抽薹开花对长日照的要求,便加速抽薹。

1.3 冰雹 冰雹也是易发生的一种灾害性天气。冰雹是一种直径大于5 mm的固态降水,冰雹的为害程度取决于雹粒的大小、持续的时间和密度,以及发生的时期。冰雹为害严重时,会将胡萝卜叶片打落,没有了叶子,只剩下光秃秃的菜头,肉质根也会被冰雹砸伤、打穿,甚至砸烂,从而造成减产甚至绝收等毁灭性为害。

1.4 台风、暴雨或高温干旱 在6~9月常出现台风、暴风骤雨及高温强日照等突发性灾害天气。台风除在侵袭过程中发生的暴雨和入侵前的干热风不利于胡萝卜生长外,更主要的是由于狂风吹刮和雨水的冲击,使胡萝卜幼根和茎叶受到严重的机械损伤,同时台风常常带来暴雨和海潮,引起内涝使胡萝卜受浸死亡。夏秋胡萝卜生长期内,尤其发芽期和幼苗期,正处于高温多雨或高温干旱的气候,均不利于胡萝卜的生长,会造成幼苗出苗不齐、植株生长瘦弱。暴雨可将胡萝卜幼根冲出土外使幼根表皮受到严重损伤,造成缺苗断垄、大小苗;植株被吹歪,茎叶折断;在热暴雨后,胡萝卜茎叶粘附泥沙,叶片上的气孔被堵住,严重影响胡萝卜的呼吸蒸腾和光合作用;暴雨的袭击,常使土壤地表板结,对土壤的通透性造成严重破坏,使胡萝卜根系不能正常发育。

1.5 湿害与涝害 湿害和涝害都是由于水分过多而对胡萝卜造成减产的为害。

2 灾害性天气的防御措施

由于灾害性天气突发性和为害的严重性,一旦发生往往给生产造成重大损失。在胡萝卜生产中,除要求加强科学管理外,还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情况,针对胡萝卜不同生育时期的要求,充分利用气候资源,趋利避害,切实做好在灾害性天气情况下的防御和管理,将损失降到最低,提高胡萝卜生产的经济效益。

2.1 建立健全灾害性天气的防御体系 气象灾害的预防主要应从两方面努力,一是加强对灾害性天气的预测预报工作,提高预测预报的及时性和准确率;二是建立健全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和评估系统,应该建立健全暴雨、洪水等突发性气象灾害信息及防灾决策信息快速传递系统。力争做到家喻户晓,指导菜农做好预防工作。生产上要根据天气预报加强栽培管理。

2.2 开展胡萝卜抗逆性遗传育种研究 解决灾害性天气对胡萝卜生产影响的最根本途径就是培育抗逆性强(抗病性强、抗寒又耐热、耐旱又耐涝)的品种。选育出能抵抗御气候异常变化,在高温干旱、低温连阴雨等逆境条件下,仍能保持一定品质和产量的胡萝卜新品种;对胡萝卜品种的审定、鉴定要提高门槛,增加耐受灾害性天气的试验,提高品种抗御灾害性天气的能力;对社会的审定公告,要全面说明种子性状和栽培技术方面应注意的事项,以增强菜农的防范意识。

2.3 合理安排提前防范 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合理进行茬口安排,避开灾害性天气经常发生的季节,以达到丰产丰收的目的。夏季可采取合理的间作套种规避高温热害。选用优型材料,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和地理位置建造结构合理、设施完善的合适棚室。合理选择地块,建好排水设施。选择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以提高对不良天气的抵抗能力,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播期,并加强生长期田间管理。

2.4 加强设施栽培 针对不同类型的胡萝卜种类,在不同的季节进行设施栽培。在早春季采用保护栽培,抵御严寒,大力发展地膜覆盖。保护地胡萝卜生产在寒流来临时,可在生产棚内设小拱棚、挂草帘、安装火炉、暖气加温等方法,临时提高棚内温度,并控制好棚室的温度。在夏季采用遮阳网、防虫网等覆盖栽培,不仅能降温、遮荫,还具有防虫、分散雨滴、防止暴雨和冰雹为害的作用,可提高产量。搭建简易遮阳棚,上面用树枝或作物秸秆覆盖,可使气温下降3~4℃。采用温室大棚栽培的,夏秋季节覆盖遮阳网遮阳,可降温4~6℃,并能防止暴雨、冰雹及蚜虫直接为害胡萝卜。

2.5 做好胡萝卜生长期的科学管理 春露地或地膜覆盖栽培胡萝卜采用深沟高畦,有利于排灌,防止渍水;要适时中耕,有利于土壤通气和提高地温。

露地秋冬胡萝卜大雪降温前还未完全收获,应对其进行灌水,借助水蓄热,保持土壤和胡萝卜中下部空间有适宜温度,对减轻冻害效果明显;在植株顶部平盖一层塑料膜形成一个个小的倒扣槽形保温棚,使地热不散,防雪防冻效果佳。

保护地栽培的胡萝卜在大风降温、大雪灾前定期检查棚膜牢固情况,灾害来临前在草苫上加盖一层塑料膜或尼龙编织袋,防止雪水浸湿草苫,确保大棚的保温性能;备好草苫、纸被、苫上膜等保温物品及火炉、燃煤或移动式热风炉等增温物品。降雪时及时清除棚膜上的积雪,以免雪量过大压塌棚室。此外,通过人工加热增温,可促使棚膜上的雪加速融化。降温降雪前控制灌水,防止棚温降低。若室外温度低于0℃,土壤墒情不足时要灌水,以增加热容量大的土壤水,天气放晴后,要间隔揭帘子防止胡萝卜植株萎蔫。及时喷水可增加棚内空气湿度,稳定棚温,并能抑制受冻组织的水分脱出蒸发,促使组织吸水。连阴雨雪天中午或降雪间隙,要揭草帘、保温被,使胡萝卜见光1~2 h,以满足胡萝卜植株对光的需求。合理施肥,提高地温及抗寒性。增施有机肥,埋入猪、牛粪、碎草等酿热物提高地温;降温前,用冷冻素400~700倍液喷洒;胡萝卜受冻后叶面喷施速效肥,能促进植株恢复生长,可施0.3%磷酸二氢钾或1%硫酸钾水溶液;增施二氧化碳肥,为胡萝卜进行光合作用提供充足的原料,可使胡萝卜生长健壮、早熟、增强抗冻性。

高温干旱时进行浅中耕松土,切断毛细管,减少土壤水分蒸发。结合中耕松土,在植株基部地面覆盖杂草,降低地温。对受涝地块要尽快抢排积水,降低水位。水系不健全的,要及时搞好田间沟系配套,突击增挖排水口、出水沟,尽快做到雨止田露,田面、墒沟无积水。同时扶正植株,适当培土护根,让其进行各种正常生理活动,尽快恢复生长。

2.6 及时迅速抢收 受灾较重的应抓紧采收上市,尽可能挽回损失。采收后,要及时清除田间枯叶、黄叶及已枯死的植株,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降低田间湿度和减少病原。

2.7 因地制宜,及时改种补种 最大限度地降低灾害损失。对因灾造成胡萝卜绝收的地区,应根据当地农业气候条件以及市场需求,及时改种补种速生叶菜类蔬菜或其他适当的作物,以减少灾害损失。

2.8 注意病虫害防治 灾害发生后应及时打药预防,防止病害蔓延。

篇8

关键词灾害性气候;种植业;影响;防灾减灾;江苏海门

中图分类号S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1-0160-03

海门市地处中纬地带,属北亚热带南部湿润季风气候,季风环流是支配境内气候的主要因素。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海门特定的地理位置的共同作用下,海门市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水充沛、雨量集中、雨热同季、冬冷夏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光能充足、热量富余。年平均气温15.2℃,自1960年有记录以来,极端最高气温为38.0℃,出现在1966年8月7日和1992年7月31日,极端最低气温为-9.3℃,出现在1977年1月31日;年均日照时数2 122.5h,年最多日照时数2 529h(1967年),年最少日照时数1 821h(1988年);年平均降水量1 033.3mm,年最大降水量1 500.7mm(1975年),年最小降水量654.6mm(1978年);年均蒸发量1 278.3 mm,年最大蒸发量1 466.3mm,年最少蒸发量1 127.2mm;年平均相对湿度80%,月际变化呈夏半年高于冬半年,最大月平均相对湿度为85%(8月),最小月平均相对湿度为75%(12月)。

1海门地区主要农业气象灾害

海门市优越的气候资源为当地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由于地处中纬度地带,是海陆相和气候的过渡带,是典型气象灾害的频发区。常见的气象灾害有暴雨、洪涝、干旱、连阴雨、热带气旋(台风)、高温、冰雹与龙卷、雷暴、寒潮、低温、大雾、大(暴)雪等,其中对海门地区农业生产(种植业)常年造成一定损失的农业气象灾害主要有常发性的旱灾、涝灾、连阴雨、台风、寒潮(冻害),另外,冰雹、龙卷、雪灾等则属于偶发性或间歇性灾害性天气。据农业受灾记录资料不完全统计显示,1960年至今,海门地区常发性灾害造成农作物受灾面积累计达到了2.30万公顷,农作物成灾面积累计7 793.12hm2,农作物绝收面积累计59.19 hm2,农业经济损失5.77亿万元。

2主要灾害性气候对种植业的影响

2.1旱灾

旱灾指由干旱性气候引起种植业在田作物因为缺乏必需的水分而产生生理性破坏,对农作物产质量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干旱以降水距平百分率为标准划分成偏旱、大旱及特旱,依此划分,海门地区1960~2008年大旱年份有1年(1978年),偏旱年份有13年。资料显示,海门地区一年四季均有干旱性天气出现,从发生时间上可以分为春旱、伏旱、秋旱和干冬4种类型。

2.1.1春旱。春旱主要发生在3月下旬至5月上旬,影响春玉米播种与出苗,设施瓜蔬作物的开花、坐果以及油菜、蚕豆、马铃薯等生长。1960~2008年历年气象资料显示:春旱年发生率25%,其中最严重年份为2005年。

2.1.2伏旱。伏旱一般发生于盛夏7~8月,资料显示,海门历史上伏旱最严重的为1967年、1978年及2005年。1967年7月23日至9月20日,历时60d总雨量仅20.3mm;1978年出现空梅现象,初夏干旱连伏旱,6月1日至7月12日,只有6月24日下雨18mm;2005年也出现空梅,春旱连着伏旱,自5月1日至7月4日,历时65d降雨量仅25.6mm。伏旱对种植业影响较大,主要影响夏茬玉米、棉花、水稻、花生、大豆、瓜果、蔬菜的生长,造成受害作物萎蔫、产量减少、品质降低,并且伏旱能导致棉花等作物红蜘蛛大发生。

2.1.3秋旱。秋旱发生在秋季9~11月,一般在海门地区发生较为普遍,主要影响棉花结铃与吐絮,水稻灌溉,油菜育秧及移栽活棵,蚕豆、三麦和部分秋露地蔬菜播种与培管。尽管如此,秋旱有时也利于棉花铃裂吐絮,并且对秋季作物成熟收获也较为有利。

2.1.4干冬。干冬指发生在冬季的旱象,一般以12月至翌年2月为主,如2008年12月至2009年2月遍布中国北部区域的干旱就是典型的干冬,造成农田浅土层土壤湿度下降,如再遇冷空气侵袭,则易使油菜、小麦等越冬作物遭受冻害致死。海门地区对越冬农作物威胁最大的农业气象灾害就是干冬。

2.2涝灾

涝灾主要是由于短时降雨量超过一定程度使得农田积水被淹,作物根系土壤郁闭程度加大,致使在田农作物根系吸收营养物质受抑制,大大削弱作物长势,出现叶片枯黄、落花、落铃落荚甚至作物植株萎蔫死亡,形成严重的产质量损失。暴雨或者持续大雨是涝灾的成因,而暴雨是主要诱发因子,暴雨依据划分标准分为暴雨、大暴雨以及特大暴雨3种。海门地区由于滨江临海且地势平坦,地表平均海拔高度仅4.96m,最低处仅3.8m,频降暴雨时江海出现位,积水难以排泄,极易造成洪涝灾害。据海门历年气象资料显示,出现大涝年份均为暴雨较多年份,如1991年7月1~2日,受台风倒槽影响,出现连续暴雨甚至大暴雨,造成海门境内河水水位急速上涨,85%以上农田被淹,造成巨大的农业经济损失。从涝灾发生时间看,海门地区暴雨量与频次月际变化表现为6~7月暴雨全年最多,至10月暴雨日显著减少。因此,涝灾主要发生于6~10月。

2.3连阴雨

与暴雨造成涝灾不同,连阴雨(连续性降雨)对农作物造成的负面影响不是急速的,而是迟缓发生的。根据连阴雨划分标准,7d以上连续阴雨过程且日雨量≥0.1mm的天数达到或超过70%,若含无雨日,则该日日照时数少于5h视为连阴雨;此外,一次过程的总雨量在10mm以上,连续5~10d为短连阴雨,连续11~15d为中连阴雨,连续16d以上则为长连阴雨。当连续3d无0.1mm或者以上降水则视为连阴雨结束。按照发生时间连阴雨又可以分为春季连阴雨、初夏连阴雨及秋季连阴雨。

2.3.1春季连阴雨。海门地区春季绝大多数年份易出现连阴雨,最多年份出现4次,平均每年出现1.5次,而其中以短连阴雨居多,16d以上的长连阴雨较少,最长1次为1963年4月27日至6月3日累计38d连阴雨。从发生月份看,主要在3~5月,其中4月居多,占57%。春季连阴雨期间田间湿度大、渍害重,造成三麦赤霉病、蚕豆赤斑病、油菜菌核病以及保护地设施瓜蔬灰霉病、菌核病等普遍加重发生,导致露地小麦、油菜等作物大面积倒伏受灾、产量减少、品质降低。

2.3.2初夏连阴雨(梅雨)。初夏连阴雨主要指梅雨期,一般年份均有发生,仅个别年份出现空梅现象。初夏连阴雨或梅雨季节在海门地区主要集中在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此时连续性阴雨天气常常造成在田露地农作物及保护地设施内瓜蔬作物病害加重发生,田间杂草生长旺盛,削弱目标作物的生长优势,同样会造成农产品、瓜蔬的产质量损失。

2.3.3秋季连阴雨。秋季连阴雨一般出现在9~10月,11~12月偶发。海门地区年平均1.5次,最多年份出现5次,并且仅6年未出现连阴雨,在出现的秋季连阴雨中也以短连阴雨为主,占59%;16d以上的长连阴雨较少,最长1次为1968年11月27日至12月20日,累计24d连阴雨。秋季连续阴雨常造成秋季露地种植的西甜瓜、大白菜等感染软腐病菌而出现腐烂症状,在田棉花亦大量出现烂铃烂桃现象,水稻因连续阴雨而易发稻曲病,秋玉米、大豆、花生等发芽霉烂,造成农作物大大减产,品质降低。

2.4台风(热带气旋)

台风是历年来影响农业生产最为频繁的灾害性气候,据历年气象资料显示,影响海门地区的热带气旋主要有登陆北上型、登陆消失型、正面登陆型、近海活动型和南海穿出型五大类型。从台风影响海门时间看,每年5月中旬至11月上旬均有可能出现强度不等、类型不同的热带气旋,但7月上旬至9月中旬相对集中,为其多发期,而8月则为热带气旋影响海门地区最为频繁和严重的月份;从数量上看,影响海门地区的热带气旋年均2.7个,最多年份达到7个(1985年),其中影响时间最早的台风为2006年1号台风珍珠(2006年5月19日),最迟的则为1972年20号台风(1972年11月8日)。台风过境对海门造成影响主要表现为2种类型:一是热带气旋本身环流影响;二是热带气旋和西风带共同影响。影响的天气主要表现为7~9月出现暴雨甚至大暴雨与8级以上大风,常常引发花生等矮型农作物被水淹没、玉米等高秆农作物大量倒伏、保护地大棚等设施被吹垮倒塌,使种植户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2.5寒潮(低温冻害)

寒潮是冬半年影响海门市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当冷空气影响后48h内最低气温降温≥10℃,同时最低气温≤4℃,陆上平均风力5~7级(海区平均风力7级以上)即为1次寒潮过程。寒潮侵袭时不仅有偏北大风、剧烈降温,还常伴有雨雪和冻害,影响海门的寒潮按照季节可以划分为秋季寒潮(10~11月)、冬季寒潮(12月至翌年2月)和春季寒潮(3~4月),其中,春季还常发生倒春寒。寒潮侵袭多以低温冻害形式伤害在田农作物,越冬农作物在遇到0℃以下的低温,使植株体结冰或者丧失一切生理活力,造成作物植株死亡或者部分死亡。伴随寒潮低温的霜冻主要有秋霜冻和春霜冻,其对农作物造成的伤害也十分严重。春霜冻对拔节后的三麦、抽薹的油菜、露地蔬菜表现出极大的杀伤性,原因在于拔节期三麦、抽薹油菜正处于低温敏感期;并且随着近年暖冬现象的出现,越冬三麦及油菜生长势渐强,生育期提前,可以说春寒潮出现越晚对农作物影响越大。而秋霜冻则出现越早对秋季在田作物影响越大,一旦发生秋霜冻,未吐絮的棉桃棉绒变黄,出现烂桃,产量减少,品质下降;山芋等其他喜温作物后期成熟受到抑制,秋玉米易失收,部分露地叶菜类蔬菜也常被冻伤萎蔫枯死。

2.6偶发性农业气象灾害

相对于上述5类主要常发性农业气象灾害,冰雹、龙卷、雪灾等则属于偶发性或者年度间间歇发生的灾害性气候,前两者突发性大、破坏力重,但是影响范围小;而雪灾在海门地区发生概率更小,近年来只有2008年中国南方各省出现的持续冰雪灾害波及海门全境。目前,对海门种植业影响巨大的主要为冰雹与龙卷。冰雹与龙卷均是局地性天气,影响范围都不大,持续时间短,气象观测难以记录,预测预报更有难度,但是一旦小范围发生则对农作物造成毁灭性灾害,对保护地大棚设施、林果树木等造成严重损坏。据海门气象资料显示,自1960年至今海门地区龙卷风(包括飑线)、冰雹记载共有49次,其中4月、5月、9月各4次,占比8.2%;6月为8次,占比16.3%;8月10次,占比20.4%;7月19次,占比38.8%,可见海门地区冰雹、龙卷发生活跃期为6~8月,7月为发生高峰期。而雪灾则主要由于强降雪、持续大雪对农作物造成机械伤害、低温冻害等。海门市年平均降雪日5.2d,平均积雪日3.8d,历史上海门地区冬季最多降雪日为17d(1976~1977年),最多积雪日为14d(1968~1969年),累年平均降雪初日为1月28日,最早初日11月27日,最迟初日3月18日;累年平均降雪终日为3月2日,最早终日1月5日,最迟终日为4月2日。在农业种植业生产中,雪灾造成危害主要集中在3~4月,但是作物越冬期出现持续暴雪或大雪也能造成农作物严重受害。如3~4月正值三麦拔节抽穗、油菜抽薹开花期,耐寒性下降,此时若春雪迟到,加上大雪融化使气温进一步下降,则直接导致夏粮作物减产;而冬季若出现类似持续的强降雪,也同样对种植业生产产生极大的破坏作用。2008年海门地区遭遇了“1月25日夜间至29日”与“2月1日午后至3日”2次大范围强降雪天气,累计持续7d,过程雨雪量近41.9mm,农田最大积雪深度超过23cm,造成油菜出现机械伤口与茎杆裂缝,融雪出现的低温冻害加重油菜的受灾程度,使得当年海门地区油菜生长势与抗逆性削弱;加之种植的油菜品种抗病性普遍较差,最终导致当年油菜菌核病呈现大发生至个别品种局部特大暴发成灾,使广大油菜种植户蒙受了近千万元的经济损失。此外,强降雪还造成众多保护地大棚设施被严重压塌压坏。当然,强降雪后出现的持续冰雪严寒天气冻死了大量农业害虫,尤其使2007年在海门地区达到大发生至局部暴发的外来入侵害虫烟粉虱种群激增与扩散危害态势受到了明显抑制,2008年至2009年入春以来烟粉虱在海门地区的发生都呈现中等偏轻趋势。

3预防措施

3.1在气象上加强预测预报

针对海门地区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在统计分析历年气象观测资料的基础上,抓住常发性农业气象灾害预报着眼点,做好区域性农业气象灾害中长期及短期预测。争取更多的政府资金和科研项目资金支持,开展对当地农业种植业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防御农业气象灾害的课题研究,提高预报准确程度;并将准确的气象灾害预测预警信息及时向当地农林种植业部门,以起到事前防备的作用,增强防御农业气象灾害性的主动性。加强对流天气的监测预警,以尽早在龙卷、冰雹出现之前开展好一系列防范工作。

3.2在农业种植业生产上加强防范

3.2.1提高对农业气象灾害的认识程度。农业气象灾害事关农业种植业生产安全,必须得到当地政府与农林部门高度重视,以主动加强与气象部门的信息交流,尽早了解与掌握每一年度、每一季、每一茬作物不同区域范围内可能出现的灾害性气候特征;尽可能做到事前介入防范,启动相应的防御措施,形成政府引导、部门宣传、农民参与的农业气象灾害群防群治运行机制,让规避灾害、防灾减灾的行动成为一种自觉防范行为。

3.2.2各项防范措施运作到位,起到实效。一是应对旱灾防范措施。为了应对春旱在春玉米、马铃薯播种时可以采取地膜覆盖,不仅可以增温、保墒,而且有利于作物提早近10d上市,增产10%;在保护地设施条件下,栽培大棚西甜瓜时使用膜下滴灌,控制水滴流量;喷施叶面肥,提高作物植株的抗旱能力。应对伏旱,在玉米摆果肥、棉花花铃肥上可加大施肥的对水量。应对秋旱,可对秋熟作物施足基肥,特别对棉花、水稻等作物早期施好钾肥,可以大大提高其抗逆性;油菜育苗、三麦播种时,可以采取前天上水,第2天播种,下籽播种时可以适当深播。此外,应对旱灾,可以引进新栽培技术,如西北农大新近研发的保水剂,确保旱期作物根系始终有必需水分吸收。当发生旱情后,必须尽快组织群众采取多种方式抗旱。注意利用早晚抗旱;避免漫灌;加大田间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机电抗旱机械设备;对于棉田等作物上由干旱导致的红蜘蛛普遍大发生,要及时选用杀螨剂喷雾防治,以减少次生害虫危害。二是应对涝灾防范措施。应对暴雨等强降雨造成的涝灾,可以事前选择地势较高的田块种植,搞好田间一套沟建设,深挖排水通畅的沟渠,做到能排能灌;在汛期、暴雨来前开闸降低内河水位。当发生涝灾后,及时组织群众排干田间积水,确保在田作物不淹水,对于根系吸收受影响较轻的作物及时喷施叶面肥,增强生长势。三是应对连阴雨防范措施。应对连阴雨,部分作物可以采用高垄栽培,此外要开挖田间一套沟,确保田间与保护地内不积水。对棉花苗床则要抬高床位,防止烂种。当出现连阴雨后,要利用晴好天气及时对玉米等春播作物进行松土、施肥,以提高抗逆性。对于田间由于连阴雨滋生的病害,如小麦赤霉病、油菜菌核病需要及时加以必要防治。尤其在大棚等保护地设施内,瓜蔬类病害防治在阴雨季节应该换用施药方法,改原先喷雾法为棚内烟熏剂熏蒸防治,以免再度增加棚内相对湿度而加重病害发生。四是应对台风防范措施。由于台风来势迅猛,事前对农作物无法进行防范,只能对一些保护地大棚设施进行必要的加固处理。当台风侵袭过后,则要及时扶理倒伏的玉米、棉花等作物,排除田间积水,施好补伤肥,对折断严重的田块则立即改(重)种。五是应对寒潮防范措施。应对春寒(包括倒春寒),对玉米、棉花春播作物采用地膜覆盖;对春播四青作物、瓜蔬则利用小棚、大中棚设施栽培;适当推迟和提前每天早、晚开关棚门时间;对露地作物利用晴好天气松土,以提高作物根系土壤温度。为了应对秋播低温冻害,应严格掌握秋季收青玉米的播种期,最迟不得迟于8月10日;推广早、中熟棉花品种,按照“早增、早发、早收”进行相应培管,以提高优质铃比例;适当提早大棚草莓、越冬蔬菜的地膜及大棚棚膜的覆盖时间。应对冬季寒潮,在寒潮来临之前,对露地越冬蔬菜采用作物秸秆、地膜等覆盖,在冷暖尾头天气搞好露地其他作物的中耕,不断提高地温;对保护地设施蔬菜,及时抓好大棚棚门管理,在大棚内采取多层膜覆盖,夜晚在大棚外加盖草帘御寒;采用电热丝育苗,提早早春瓜蔬作物苗的移栽期,并提高秧苗质量。应对霜冻,在早秋霜冻发生前,及时收获秋熟作物,对越冬作物,特别是瓜蔬秧苗,及时采用地膜覆盖,大棚盖严棚膜;在春霜冻之前,对春玉米、棉花苗及时施好苗肥,提高其抗寒能力,对所有苗床覆盖好地膜;春季霜冻之后对三麦、蚕豆、油菜等夏熟作物迅速喷施好叶面肥,以增强生长势。六是应对偶发性气象灾害防范措施。由于小区域范围内冰雹、龙卷风等偶发性气象灾害(雪灾除外)无法及时准确预测,所以事前的防范工作不能发挥作用,而只有在偶发性气象灾害突发后,第一时间采取抢险补救措施,以最大限度降低和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如发生冰雹、龙卷风之后,应该迅速组织群众扶理倒伏作物,喷施叶面肥,对受害严重作物田块则拔除改种或重种,以减少经济损失。

4参考文献

[1]吴富宁,刘洪伟.气象灾害系统成灾分析及应急管理[J].中国水利,2009(3):45-46.

[2] 邵末兰,谢萍.2004年湖北省主要气象灾害的影响评价[J].湖北气象,2005(3):36-38.

推荐期刊
  • 气象
    刊号:11-2282/P
    级别:北大期刊
  • 广东气象
    刊号:44-1353/P
    级别:省级期刊
  • 干旱气象
    刊号:62-1175/P
    级别:统计源期刊
  • 气象科技
    刊号:11-2374/P
    级别:统计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