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智慧课堂教学研究8篇

时间:2024-03-04 17:33:5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智慧课堂教学研究,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智慧课堂教学研究

篇1

教学智慧决策(The wisdom of teaching deci-sion-making)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利用教与学的信息结构,通过对教学实践的预测、分析和反思,确定有效教学方案、高效地对教学情境而生成的一种综合能力。对于地理教师而言,教学智慧决策意味着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差异的基础上,灵活利用课堂教学过程中激发的课程资源,对教学内容、方法、原则和策略等所作的有意识、有计划的判断、预测和选择。

一、教学智慧决策与地理教学的意义

在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决策权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教师通常被认为是决策的执行者,而非决策者。这就导致了教师自身决策意识的淡薄和僵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生搬硬套、墨守成规或者凭主观臆测随意决策,缺乏稳定性,忽视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导致教学失真、固化。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以及课堂生命活力的焕发,就应该开展教师教学决策研究,唤醒教师的决策意识,使教师成为智慧的教学决策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让教师与学生对课堂内容都有其自身的理解,从而促使教学内容不断发生变革和创新,促使课堂的发展、师生的交往互动与生命质量的提升。

1,利于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是教育教学研究无法抛却的主题。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要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发展能力。课堂教学不是书本知识的简单传递与接受过程,而应该是知识的传播与生成活动。有效的知识传播与生成主要决定于教师教学组织、决策质量的发挥。

首先,实现教学目标需要智慧的教学决策。教学目标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是对学习者通过学习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发展变化。教师为有效的达成教学目标,就需要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灵活采用教学方法,及时反思教学效果,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做出敏锐判断和决策。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分析教学材料和教育对象,分析如何使教学效果更好,如何使学生参与、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和思维的持续性。由此可见,教师通过对教学实践的预测、分析和反思,确定有效教学方案、高效的教学情境,进行智慧决策是地理课堂教学有效的一个重要前提。

其次,推动教学过程实施需要智慧的教学决策。学生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形成不仅仅来自于书本,更多的是来自人于人的相互交流与各种各样实践活动之中,因此教学活动是一种交互性的师生活动。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认知和行为障碍,科学、有效地丰富与调整教材内容,让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实际,激发、激励、维持和更新学生的学习行为,使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不仅使课堂气氛更活跃,还可以有效推动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有效性。同时,教师敏锐、高效的观察和处理课堂上的问题,有利于下一次智慧决策的实施和持续。

2,利于师生共同发展

教师教学决策是教师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师思维与认知是教师专业成长所必备的核心要素。提高教师教学决策意识与能力可以有助于教师进行有目的系统的反思活动,进而在获得专业技能发展的同时,重新唤起意义意识,构建积极向上的生命意识,走向智慧的、自主的教师生命发展道路。同时,赋予生命意义与人生价值的教师教学观有助于构建平等、互动、合作的师生关系;通教学决策能力的提高,教师重新审视教学过程、改进自己的教学观,丰富自己教育教学理论。这将会促使教师预测、控制复杂的因素,积极利用、开发教学资源,创设丰富的教事例学情境,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引导学生自己去主动建构,习得知识,培养能力,充盈情感体验,获得全面均衡发展,使教学成为师生共同交往、对话、建构、创造、体验的富有生命力的生存生活过程,课堂应然焕发出生动的活力。

二、教学智慧决策有效性的基础

教师教学决策虽然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或法则,但智慧的教学决策过程是存在着共同点的。教师信念、教师知识和实践知识是教师教学的智慧决策形成最可靠的基础。

教师需要具备的知识有两种,一种是教师关于教学在主观上的信念。另一种与其掌握的知识有关。教师在个人信念、思想和对各种现象的基础上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课程研究学者舒尔曼认为教师知识包括七个方面:学科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对学习者及其特征的知识、教育情境知识、教育的结果、目的和价值方面的知识。作为一名地理教师,需要不断地扩充、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将知识内化、用生命去体会。智慧的教学决策的形成,需要广博的知识基础,包括教育理论、教学实践、以及对同事的教学经验进行批判性分析后的经验总结。对于地理教师而言,不仅仅是一个教学知识的学习者,更重要的是教学知识与教育智慧的应用者。对于教学知识与教育智慧的应用,掌握相应的教师知识只是第一步而已,最为重要的是后面的两步:将知识与自己的教学经验融为一体,并融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将自己的知识结构与教育环境融为一体,达到帮助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对后面两步来说,前者代表着教师自我的学习能力,后者代表着教师的实践能力。

篇2

一、我国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现状

高中物理教学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初中知识的深化,同时为步入高校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当中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学习,推理和分析能力,让他们能够使用一些物理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会在生活中用一些物理实验解决问题,但是在课堂上高中生的注意力往往不集中,容易受到其他外来物质的吸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差,对于这些问题,高中教师为能够采取措施改变这一现象,课堂上教学内容死板,师生之间互动较少,也是降低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原因。其次,高中物理课堂老师很少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学生会产生该门学科与生活无关的错觉,老师让学生只是机械的背诵一些重点知识,忽略了实践内容的重要性,这对于求知欲强的学生而言是一门不能够满足其求知欲望的课程,也是促使学生被其他物质吸引的原因之一。而对于想学习该门课程的学生而言,由于老师只是定性的,让背诵一些关键知识点,而没有将知识点讲透彻,因此,学生对于一些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不能够深入了解,从而不能奠定学生深厚物理知识基础,最终表现为高中物理教学质量差,学生思维能力低等一系列负面效应。

除了老??和学生在课堂上定位出现问题以外,学校对物理课程的重视度也不高,因为物理实验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而老师往往会因为实验存在危险性,而在实验课堂上只进行示范性实验,学生进行实际实验操作的机会较少,使理论与实践课程之间出现断层,并且有的学校在物理实验上投资较少,物理实验室各种实验器材不齐全,对实验教学质量起到负面作用。

二、教学建议

1、知识储备

知识储备是开展物理教学的重要基础,老师入职前需要对其进行培训教育,包括:思维及思维发展的基本概念、中学生思维能力的一般特征、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的思想等。除此之外还要掌握课堂教学基本内容、物理概念的发展与转变理论等。

2、教学设计方面的建议

中学物理教学中,常见的四种教学形式,分别是:物理概念教学、规律教学、习题教学、实验教学。从知识生成的角度来看,概念教学主耍形成物理概念,规律教学主要形成物理规律,习题教学(即问题解决教学)主要形成物理程序性知识,而实验教学则会形成上述3种知识类型。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开设情景教学、提问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等教学方式,每一章内容教学后都要进行总结,总结学生最近学习情况以及教学方案实行情况等。

3、教学活动方面的建议

对于教学活动方面,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设计的活动要能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让学生尽快融入教学环境中;二是注重吸收教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收集各方面的资料,多利用当下的信息技术,融合新媒体,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形象。三是教学活动设计尽可能贴近生活实践,让更多的生活内容来通过物理知识来解释,让学生更够切实的感受到物理学习的重要价值。

4、教学方法方面的建议

对于教学方法,首先在课堂教学中直接教授知识理解,重点是创造性思维能为、创造性倾向、批判性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倾向等创新素质。其次是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有关“创新素质”的启发式语词。三是在教学中突破思维定势的做法,例如可以教师可以提供思维能力的示范,鼓励学生与老师互动,经常进行小组讨论等。

5、教学环境方面的建议

教师在课堂上要努为营造一个充满思考的氛围。从本研究的结果来看,应注意下面的问题。一是教师要在每一节课都营造适合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孕育积极思维倾向发展的思维文化氛围。教师要努力营造自由的、民主的、合作的、相互尊重的教学气氛。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学生才会保持好奇心、勇于质疑、敢于冒险。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凡事都问什么”的意识。引导、培育、开发学生的智慧好奇心。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引导学生经常“创根巧底”,寻找事物间的联系。使学生养成不轻易放弃思考,能持续思考问题以及理性分析的积极思维倾向。二是暂缓评价、宽容失败、尊重特性。不要过早对学生的意见做出评判;不要轻视学生、伤害其自尊;不要过多限制学生的自由;不要对学生蝶嚷不休;不要强迫学生盲目服从你;不要安排超出学生认知程度的任务;宽容学生错误及失败;不要只教授书本的知识;不要常常制造过分竞争的气氛;信任学生。

篇3

关键词:“学龙智慧课堂”;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420;G62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0-0082-02

一、前言

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科学学习理应紧紧围绕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学工作者需要全面抓住课堂教学的各个角度,通过分析教学问题,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有效提高学生参与科学课堂学习的质量。“学龙智慧课堂”是我国现阶段电子技术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优化电子产品,该产品能够通过电子书包的形式来实现平台与客户端之间的有机结合,以此形成完整的课程教学体系。学龙智慧课堂教学系统在实践应用过程中主要由学生客户端、教师机以及无线局域网三部分组成,是我国数字课堂优化教学管理与云服务端教学形式创新的重点内容。本文主要对“学龙智慧课堂”提高科学课堂效率的具体措施进行探究,以此为我国今后的科学教学创新提供合理化参考。

二、充分运用提问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现阶段,在我国科学学科的课堂教学环节,教学工作者主要沿袭传统的授课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新课程改革与实践性教学的具体要求进行相应完善。然而,这种方式并不能充分解决我国当下的科学教学质量问题。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新时期的社会环境给我国科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科学课堂教学逐渐受到了更加广泛的关注。如何有效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与有效性,逐渐成为教学工作者及相关教育部门在实践环节需要关注和探究的重点内容。在科学课堂教学当中,课堂提问不仅仅是一种检验学生学习质量的手段,更是教学工作者帮助学生、引导学生的关键性教学内容。教学工作者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能够向学生直接指出学习当中的重点,以此起到深化教学的作用,极大地开拓学生的学习范围,促使学生能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创造性思维。

为了更好地提高科学课堂的整体质量与教学效率,教学工作者在对学生进行提问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提问用词的准确性与词语的实际含义。要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词语当中所包含的内容,并且使学生在思考与研究的过程中能够将问题内容与课程知识相联系,在此基础上实现优化与创新,充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帮助学生在今后的科学课堂学习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同时,为了有效提高科学课堂的提问效果,教学工作者在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借助“学龙智慧课堂”。例如,教学工作者在对“地球的运动”一文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应就课程内容当中的重点环节进行提问,将“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公转”以及“四季的原理”作为课堂提问的重点。在设置问题的过程中需要明确并且具有启发性,教学工作者可以就地球自转的原因进行深刻讲解,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基础,将与“地球运动”有关的课程提问内容划分为难、适度、简单等几个层次,通过对班级学生进行提问,结合地球自转具体内容的讲解,促使班级学生能够通过思考与创新性探究,快速掌握地球四季的转换规律,逐步逐层地帮助学习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进步。

三、积极完善小组形式的网络学习模式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课堂教学,能够充分体现出学生之间相互鼓励、相互帮助的整体学习积极性。在科学学科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小组学习模式能够有效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严重的思维误区,以学生为集体的导向思维能够充分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促使学生在相互探讨过程中对课程知识内容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通过对我国现阶段科学学科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可知,学生在参与到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往往难以完全集中学习注意力,极易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同时,学生对于科学知识普遍存在较大的兴趣,但是在课程知识的理解与学习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部分偏差与误解,这就给学生的科学知识了解与掌握造成的极大影响。因此,该环节已经成为教学工作者重点关注的内容。“学龙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是我国现阶段电子技术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创新教学方式,这种新型教学模式能够以电子书包的形式来实现课堂教学与网络客户端之间的有机结合,以此形成完整的课程教学体系。将“学龙智慧课堂”教学系统与实践性教学相结合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当代教育创新性发展的新形势。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科学教学质量,教学工作者理应充分借助“学龙智慧课堂”教学系统,并且在授课过程中秉承小组学习模式,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优势,以此帮助班级学生快速提高学习成绩。

例如,在“生物的多样性”课程教学当中,教学工作者要充分借助“学龙智慧课堂”教学系统,以网络化的教学方式,生动形象地为学生们直观展现植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就植物与人们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开展课堂探究。学生借助“学龙智慧课堂”系统,也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不同植物的结构特征与习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工作者可以安排班级学生以5人为一个小组,围绕植物形态特征与生活环境的关系进行讨论,通过“学龙智慧课堂”教学客户端,在其中为学生分享本堂课程中的重点内容视频,使不同学生小组在观看后分别对视频内容进行阐述,最后再由教学工作者对不同学生小组的观点与意见进行评价与指导。通过这种优质化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能够在“学龙智慧课堂”教学系统的引导下,紧紧围绕课程知识点进行思考和研究,在充分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本节课程教学的相关知识内容。

四、优化网上备课与授课的形式

运用教学软件来进行备课的实践性工作,是我国当下教学模式创新的重点内容。教学工作者通过网络形式备课,能够借助互联网更加全面的对课程知识进行索引,充分结合课程知识建立完善化的课程标准。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借助教学课件以及多媒体客户端,对本堂课程所需要讲解的知识内容与重点知识体系进行预习,以此提高自身参与课堂学习的整体效果。教学工作者借助网络手段开展课堂教学,能够充分利用教学软件的应用优势,针对课程知识内容进行生动、直观的视频引导与讲解,通过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整理与收集,充分提升网络教学的效率与科学性。

现阶段,我国科学教学逐渐受到教学工作者的重视,如何有效提高科学教学的整体质量,逐渐成为家长和教学工作者所重点关注的内容。借助“学龙智慧课堂”教学系统来开展网络教学,是我国当下创新性教学的发展新形势。通过运用“学龙智慧课堂”教学软件,教学工作者可以在网上进行备课,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时只需要登录网络平台即可,借助网络学习平台,学生更好地实现远程、高效化、共享化的学习模式。结合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学习特点,“学龙智慧课堂”教学系统能够为更多的学生提供课件与学习资料,使学生能够有选择地针对自身的不足与问题进行补充,教学工作者还可以借助“学龙智慧课堂”教学系统随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指导与监督。

例如,在“校园生物分布图”一文的课程教学中,教学工作者充分借助“学龙智慧课堂”教学系统的应用优势,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客户端实现与学生之间的网络教学与评价。本堂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围绕着动物与植物来展开的,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需要让学生充分了解和掌握不同植物的标本以及各种各样的生物。在常规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工作者只能简单地对课程知识内容进行展示。学生在这种学习环境当中往往难以认识到生物的全面性,在学习过程中难免对课程知识内容有所疑惑,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严重降低科学教学的整体质量。在“学龙智慧课堂”教学系统的实践应用过程中,教学工作者在网络备课的过程中,可以事先录制关于植物标本与多种动物的微视频,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就将这些微视频上传到学生的共享网络当中,让学生对这些内容加以讨论,充分激发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然后,在授课过程中,教学工作者通过网络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网络环境中对这些不同的动植物知识内容进行搜索,结合不同生物的生活习性进行讲解,通过网络授课的形式,使班级内每一位学生都能将自己的疑问进行表述,然后由学生与教学工作者共同进行评价,以此充分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与交流。

五、充分利用网络软件进行教学信息的反馈

在我国信息化教学的发展过程中,教学信息反馈对于教学工作者来说尤为重要。如何更好地掌握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实际情况,已经成为教学工作者在实践环节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教学信息反馈的主要形式,是教学工作者与学生之间的沟通问答及教学测评,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学工作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在我国现代化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理应充分借助网络信息技术手段,以网络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学龙智慧课堂”教学系统的实践应用过程中,科学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与整体质量获得了极大的提升。例如,在“能量”单元的课程教学环节,教学工作者可以根据本单位当中“电磁铁”“电能”及“能量”相关知识,在课堂教学当中创设有趣味性的电磁铁游戏活动。根据课程知识案例与重点知识要素积极开展网络性质的游戏活动研究,促使班级学生都能够通过网络软件参与到电磁铁的游戏活动当中,以此提高班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参与网络学习的过程中,教学工作者可以借助“学龙智慧课堂”教学客户端对问题内容进行搜索与验证,结合丰富的网络资源,提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与传统的科学课堂教学相比,“学龙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在实践环节能够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实际学习要求,及时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实践性探究,提高课堂效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增强学生的思想内涵。

六、结束语

通过对“学龙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可知,基于“学龙智慧课堂”的科学教学模式能够显著提升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我国教育机构在今后的实践教学过程中,理应加大对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的应用与研究。教学工作者在实践授课过程中,应该借助网络教学优势,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借助现代化技术设备,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实践操作能力,促使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陶建鑫.浅析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四种学习习惯――以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为例[J].创新人才教育,2015(09).

[2]高霞,吕佩桢.小学科学课教学中过程性评价的尝试和思考[J].淄博师专学报,2008(09).

[3]姚文峰.多元智能理论对科学课教学的启示[J].教育探索,2008(10).

[4]王萍.科学课教学的不良现状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07(09).

篇4

一、循循善诱,优化新课导入设计

优秀的课堂导入,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关注度,从而实现数学课堂的高效率。教师可以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集思广益,采用像情境导入、活动导入、游戏导入等别致又带有十足趣味性的课堂导入方式,带给初中生不一样的数学课堂。

1.情境导入

情境导入是指教师通过语言或利用实物创造情境,结合当次课的相关内容,以更直观、形象的方式,建立一个特定的教学环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无形中将学生带入预设的教学情境,体验不一样的学习方式。

例如,在教学“二元一次方程”时,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来导入新课。

例1:我们班足球队和其他班足球队比赛,连获10场胜利,小明参加了8场。连获胜利的第8场是本班对1班,小明得了12分,其中罚球得了2分,你能算出小明投中了几个两分球?(本场小明没投中三分球)试试看能用二元一次方程来解决吗?试写出方程。

例2:连胜的第1场是本班对2班,小明得了36分,试算出小明投中了几个两分球?罚了几个球?(罚进1球得1分,本场小明没投中三分球)能用二元一次方程解决吗?如果能的话列出方程。

解析:第1题不需要列方程。第2题可以设小明投进去了x个两分球,罚进了y个球,列出方程。

例3:在本班和3班的比赛中,小强全场共获得17分,其中罚球得了4分,试求出他分别投进了几个两分球?几个三分球?

设小强投进去了x个两分球,y个三分球,可列出方程。

让学生根据列出的方程式,比较一下相同之处,看看是不是二元一次方程。

通过创设情境来进行课堂导入,主要能让学生感受到用二元一次方程能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让学生亲身体验实际生活问题与数学问题之间的紧密联系,保证师生交流的顺畅,拒绝教师单方面说教的教学模式,学生就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以聊天的方式进入新课的学习状态。

2.问题导入

通过设置问题来导入课堂是一种常见的导入方法,教师设计问题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使导入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例如,在“有理数的加减法”的教学中,作者首先向学生进行提问:在足球比赛中,进球可视为正分;失球可视为负分;正负之和可视为净胜球。红队进4个球,失2个球。蓝队进1个球,失1个球。红队的净胜球为4+(-2)。蓝队的净胜球为1+(-1)。像这样涉及正负之和的运算式,该如何来计算呢?

一个简单的足球问题解释了正负数以及正负数之和,并直接带入例题求解,以旧知识结合新知识来构成问题推动课堂进程,简单明了,学生一望便知。

二、和谐融洽,建立生生合作关系

加强互动,营造良好和谐的课堂氛围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要重视生生之间的合作关系,一个团结、奋进的班集体更能带动课堂的高效进展。生生合作学习能够带动个人的学习主动性,开发潜在动力,充分发挥个人在集体中的优势,更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补充和相互学习。

例如,在“单项式的乘法”的教学中,作者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分组合作学习。先让学生自行开展新课例题的预习,然后进行变式练习:(1)(-5a2b3)(-3a);(2)(2x)3(-5x2y);(3)(-3ab)(-a2c)2?6ab(c2)3。三道练习题,要求各小组在五分钟时间内做完,并进行相互检查、纠错改正,确保小组的高正确率。若某小组的任务全部完成,可举手示意,上交练习题,作者给最快完成的小组加分。待小组全部示意完成后,各选一名代表在黑板上写出步骤。待作者讲解完,作者让不同组之间交换习题,由学生进行批改,并交还本人。最终评判出每一组的正确率,由高到低依次排序,得分最高的组可获得小小的奖励。然后作者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单项式乘法”的做题规律:先做乘方,再做单项式相乘。

本课完全由学生探究合作完成,在合作过程中,作者发现学生自主练习完毕后,在组员相互检查时,发现组员有错误的,往往会告诉其错误的原因并细心讲解,该组员也是耐心听讲并及时改错,比作者喋喋不休的纠错要实用得多,也有效得多。还有组与组之间的检查评比,利用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也相对提高了学生对作业批改的认真程度。

三、鼓励互动,拓宽课堂交流渠道

高效互动是指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下,教师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与学生相互作用,产生积极的影响,使数学教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实现数学课堂的高效互动意味着需要用趣味横生而又不脱离数学内容的活动融入新课,课堂教学形式活泼、灵动,并与数学材料进行有效结合,同时,还要保持畅通的沟通渠道,促进整个课堂的互动,为提高课堂效率奠定坚实基础。

例如,在“定义与命题”一课的教学中,作者创造了一个“幸运转盘”作为与学生互动的媒介。作者事先制作了一个大转盘,上边和时钟一样标记着数字1~12,然后在黑板上写出数字代表的定义。如号码1代表的定义是“数轴”,当转盘指针指到1时,让学生抢答数轴的定义。小A先举手抢答:“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作数轴。”然后还可以让这轮抢答正确的小A上讲台来转动指针,让其他学生进行抢答。尤其是“小老师”来转动转盘这个环节,学生颇感兴趣,课堂被再次带入到了。小A转到数字6,要求回答“全等图形”的定义,小B同学奋力抢答:“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叫作全等图形。”小B同学刚回答完就兴致勃勃地走上讲台,迫不及待地当起了“小老师”。

通过这样的互动方式来触动学生的神经,使学生激情满满地进入教师预设的教学轨道。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也复习了旧知识,信心百倍地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

四、寓教于乐,创建多媒体授课平台

新时代的初中数学课堂应该是充满现代化气息的课堂,教师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设备,打造多方位、创新型的现代化课堂。教师在信息化的环境中实施教学活动,可以整合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体验电教设备一体化的魅力,更好地寓教于乐。

例如,在“利用频率估计概率”一课中设置如下问题:某厂打算生产一种中学生使用的笔袋,但无法确定各种颜色的产量,你认为该如何制订生产计划?针对中学生喜欢的颜色,小凯调查了九年级某班50位同学,结果如下:

提问:通过这些数据你能了解中学生喜欢的颜色吗?

(学生讨论)

生:“不能。”

师:“为什么?”

生:“因为仅凭九年级一个班是无法科学地估计出概率的。”

师:“那我们下一步应该怎么办呀?”

生:“应该再调查几个班级的数据,然后再做决定。”

篇5

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在以新课程标准为主的前提下,开展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动态学习交流过程。教师可以在设置激发学生兴趣的情境中,加强对学生思维的引导,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一、培养学生兴趣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问题的提出是促使学生思考的重要措施,通过提问可以使学生明确知识点所在,对学生的思维方向进行引导,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利用思维来解决数学问题。兴趣是课堂最好的老师,也是每个学生必有的内在动力。教师要精心设计每节课,要使每节课都形象、生动、有意境,激发学生思维的激发和求知的欲望。

二、开展小组合作,激发学生思维

在实际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在以新课标理念为标准,教师较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合作交流,更要在设置情境问题时合作互动、综合探究。合作探究应是整个课堂的主旋律。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是一种很有效的探究方式。通过学生的动口和动脑来检测学习效果。老师更应该要求同学们全员参与,调动更多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无拘无束地参与。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扩散思维、锻炼勇气、培养能力,还能达到塑造人格的目的。

如,在进行“鸡鸭同笼”的问题讲解时,设置问题;鸡兔共有20个头,48只脚,问鸡和兔分别有多少。针对这一类型的问题,可以按照常规的方式进行讲解,也可以通过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如对鸡和兔的脚进行减去运算,这样不仅解决问题的方式较为简便,且运算结果也较为准确。

三、教师的正确引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施教的对象,而学生是学习的对象,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索属于自己的思维方式,建立独特的数学知识体系。教师还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作用,使学生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依靠小组之间的讨论获得解决的办法,使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学习、共同勉励。帮助学生走出思维误区,养成正确的思维习惯,不仅可以能帮助学生对知识的深刻了解,还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引用智慧案例越来越重要。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通过在课堂中的引导作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对课堂效率的提高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篇6

【关键词】化学教学工具;智慧课堂;自主学习;信息技术

智慧课堂离不开教学工具的辅助,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提高化学学习成绩, 我校初三化学组开展了国家级课题的应用与研究。我们学校化学的教学采用的是东师软件、电子版白版、学乐云等网络教学资源,利用这个化学学科工具可以实现从讲授、演示、实践、交互等多个维度进行立体学习及讲授。在智慧课堂的理念下,教师就应该顺应潮流,按照学生认知规律,改变原有的教学定势,课堂活动多样化,让学生爱上学习,乐于学习。

一、化学教学工具的智慧课堂要信息技术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从前的课堂,是老师的一言堂,老师是整节课的“演说家”,学生只有“听令”、“服从”、“记住”,等着老师“塞”知识。化学课中的实验,会让学生的“手”和“眼”都动起来。在刚开始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尝试动手操作简单一点的实验,但是一些有危险性的实验,教师会拒绝让学生去练习,就由教师来演示,这样做虽然安全性增强了,但也束缚了学生的发展,让他们缺少了锻炼实验的机会。一旦将化学教学工具引入课堂后,利用化学教学工具所特有的技术优势就可以改变以往学生对教师的绝对依附。化学学科工具为学生提供了与以往不同的互动机会,对于存在安全性的实验,学生就可以先在平板上的虚拟实验室中进行模拟实验,在实验时把遇到的问题归纳总结,然后有针对性的将实验思路进行梳理,思考并反复推敲,再找到合适的方法,然后再进行真实操作,既能让实验顺利进行,还能发挥他们的创造力,让学生真正做到动脑学习。

二、通过中学化学学科教学工具实现对以往n堂教学的补充和提升,开展和推广数字化环境下的智慧教育课堂

在讲《离子》这节课中离子的书写时,我采用的是翻转课堂教学法进行教学的,充分发挥了新媒体和新技术的强大功能。本节课首先通过学乐云平台将自己制作的《离子符号的书写》微课和这节课的任务清单给学生,学生在课前观看微课视频,并且按照要求完成任务清单上的内容。在上课的时候,利用屏幕广播,统一发送试卷,让学生在平板上答题,统一电子收卷,当堂发送学生成绩,对学生课前自学情况一目了然。反馈及时,从而有针对性的对这节课进行教学。离子符号的书写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易错点,所以在传统的教学中很难将离子书写的过程展现清楚,通过微课,学生可以反复观看,慢慢体会,认真领悟。

将东师理想软件、电子白板和学乐云等这些教学工具自带的教学资源应用到到PowerPoint中,方便效地制作有学科特点的教学课件或是设计课堂活动,达到对智慧课堂的补充及提升,让教师有更多的到展示平台,寓教于乐,激发了孩子们的探知欲望。

三、学生有个性的发展可以通过化学教学工具这个载体来实现,同时兼顾培养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合作精神,提高学习效率

以往的课堂教学中使用ppt,就是教师单击鼠标按顺序的播放,学生只是个旁观者,没有时间思考,不是学生自主、积极的愿意学,是灌着学,是“填鸭式”的升级版。化学教学工具的使用,不仅仅展示教学内容,还可以让学生发挥创造力,尝试新想法,并直观的展示出来,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参与热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适当点拨,协助引导,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在讲《原子概念的形成》这节课的时候,我是从水通电分解的实验现象入手,过度到水分解的微观世界,对这个过程进行分析,让学生上台演示自己理解的微观世界里水分子的分解过程,此时利用化学学科工具的资源,拖拽、克隆演示对原子出现的理解,过度自然;钠离子和氯离子的结合过程是一个难点内容,我在这里播放原子变成离子后相互结合过程的视频,将氯原子如何变为氯离子,钠原子如何变为钠离子的过程利用视频屏幕截图功能截图,然后将几副截图依次编号放大,学生一目了然,不仅直观了解了氯化钠形成的微观过程,也弱化本节课的难点。

从以上几个教学案例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反映出中学化学学科工具的结合使用非常合理,操作起来方便快捷,让教师可以在白板前自由发挥,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只能在电脑前单击鼠标。用化学教学工具设计的教学,解决了原有ppt交互性较差的不足,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习氛围融洽。在让学生亲自操作展示和表达他们的想法和创意时,极大的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

化学学科工具中大量的专业资源共享,方便了学生和老师查找使用,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化学学科工具里的资源设计教学活动也更加灵活多样,借助学科工具所提供资源的互动性、可操作性,由过去的单纯考虑如何教学生,转变为借助化学教学工具来与学生共同学习、探讨,对学生学习方向的引导将成为今后教师设计智慧课堂教学的侧重点,学生自觉掌握知识将会替代以往的消极学习。

通过这一系列研讨,不仅教师教学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在智慧课堂中的表现也有所提升。经过对化学学科工具的应用研究,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学习潜力被挖掘出来,实验分析和操作能力增强,开始会学习,主动学习,学习在学生面前不再是一件“痛苦”的事。因此,在中学化学教学工具的应用与研究的道路上我们还将继续前行。

参考文献:

[1]蒋薇薇.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化学教学整合的实践与思考[D].上海师范大学.2007.

篇7

关键词:智慧教室;小学数学;翻转课堂;运行策略

G623.5

近些年来,随着课程改革力度不断加大,要求教学理论不断更新,促进教学模式转变,不断提升课题教学效果。目前,翻转课堂理论逐渐运用到我国课堂教学中,极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然而,翻转课堂理念在我国教育起步较晚,其运行策略仍需进一步研究与发展。

一、基于智慧教室环境下的小学数学翻转课堂的主要特点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主要是数学知识的传递者,一些教师甚至成为课堂的主导者。在应用翻转课堂之后,教师的角色得到了合理转变,成为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促进者、指导者,教师在翻转课堂中不再是教学的主体,只是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帮助,保证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不会遇到阻碍。

(二)学生角色的转变

在应用翻转课堂之后,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学生角色也会发生改变。在翻转课堂的应用背景之下,学生可以独立对学习的具体时间、具体地点进行相应的选择,还可以自行控制数学知识的学习内容等。翻转课堂具有较强的活力,与传统教学相比,学生更愿意参与其中,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

(三)分配时间

翻转课堂的应用可以对教学时间进行重新分配,很多原本应当在课堂上讲解的内容被转移到了课下进行,增加了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的时间,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占用过多教学时间的弊端。另外,翻转课堂在对教学时间进行重新分配之后,很好地提高了学生的交互性,使教学时间得以延长,保证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二、基于智慧教室环境下的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行策略

(一)明确学习目标,细化学习任务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课前的自主学习内容不是随意的,而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与教学内容息息相关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应用翻转课堂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在基于教材知识分析的基础上,对学生需掌握的基础知识以及重难点进行总体的把握,并在此基础上参考教学大纲要求形成明确的教学目标,之后再对学生需课前自主观看和学习的视频等方面资料进行层次化的设计,细化学生的学习任务,以便其在视频观看过程中能够更加有指向性地进行探索、思考,更好地完成阶段性学习任务。如在小学六年级下学期数学圆柱体及圆锥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在视频中录入现实生活中圆柱或者是圆锥形建筑体等其他物体,引发学生对其的形象感知认识,之后再引出其体积、表面积的测量或者是计算公式等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比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画垂线是一个比较基础的教学内容。根据翻转课堂提供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能够收获更加良好的教学效果。一般来说,翻转课堂的开展有以下几个步骤:

1.课前预习。老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视频,让学生在课前进行观看和学习。使学生通过视频了解这堂课的知识点、重点和难点、学习目标等。老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什么是垂线、怎么画垂线等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思考。

2.课堂学习。这是学习画垂线的关键教学步骤。老师提出问题以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同学之间交流想法,并鼓励学生尝试着在作业纸上进行试画。对于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老师要及时给予指导和解答。为了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老师可以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按照各自的想法画出垂线,再请其他同学提出自己的建议和不同的画法。最后根据学生的做法进行知识的讲解。由此,老师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归纳出正确的垂线画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垂线是点与线的一种关系,是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画出垂线的正确做法是先重合,再移动三角尺,最后画线。重合是指使三角尺的直角边与已知的直线相重合,接着进行直线移动,使三角尺的直角顶点与给出的点重合,然后沿三角尺的另外一条直线画出垂线。老师给出正确的画法后,还要引导学生对比之前所画的垂线,看看有哪些错误和不足,并再次动手画线、纠正问题。

3.课后巩固。对于学生不能理解的难点,老师要在课后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巩固,以强化知识的记忆和应用。由于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课堂不能保证每位学生都得到同样的教学效果。老师可以利用技术设备收集学生常常做错的题目,集中进行课后辅导。对于学得较好的学生,老师可以在网上搜索更多的扩展知识,以供学生进行发散性的应用,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

(二)优化课堂环境,加强师生交流

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成功应用的重要基础。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时,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五官感受,集中学生课堂学习的注意力,以更好地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完成答疑解惑任务,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具体措施包括:一是成立合作性学习小组,留给学生充足的相互探讨、相互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营造轻松、融洽的课堂学习环境,在这样的探讨环境中,学生通过相互交流,往往很多难题都会迎刃而解,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二是教师应致力于营造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既要确保课堂师生交流间关系的平等性,亦要善于抓重点、难点,帮助学生打破其思维的局限性,主动、详细地讲解疑难点,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三是验收课后反馈,总结课堂收获,即在阶段性课堂学习结束后,教要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验收,并对阶段性知识结构进行更加完善的总结和补充,更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

翻转课堂不仅仅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更是一种教育思想的改变。将教学方式与现如今的网络技术相结合,拓展了教学的内容与途径,提高了学生们自主学习能力,也提高课堂的活跃度。整体教育思想路线的变化推动了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促进了教育的不断改革。

参考文献:

[1]王海永.小学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浅议[J].中国培训,2015 (8).

[2]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

篇8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长足发展,智慧教学模式也方兴未艾,然而对于我国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改革,尚存在较多问题,费时低效的英语教学现状仍然存在[2]。据此本文将基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实践,详细论证翻转课堂与混合式智慧型教学的有机结合方案以及教学内容的实施步骤,以促进大学英语听力课程高效教学模式的改革。

一 大学英语听力智慧教学总体设计

根据大学英语听力学习能效较低的教学困境设计出便利语言交互的大学英语听力混合式智慧教学模式,通过有机结合多种语言学习理论,如文秋芳教授基于中国英语学习者提出的输出驱动假设[3],体现智慧教学模式改革的多元智能学习理论和交互教学理论[4],本研究设计将课前预习、课后?固、课外训练和教学反馈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考虑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和自主学习三方面语言学习技能,通过移动终端、移动媒体和线上线下教学设计让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形成一个循环的迭代学习过程,老师的角色得以充分体现,学生也能根据个性化学习需求利用移动学习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具体模块和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大学英语听力智慧教学模式设计流程图

二 大学英语听力智慧教学模式的建设流程

(一)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

网络教学平台功能模块的设定应当与大学英语听力课程的目标高度匹配,通过移动媒体和学习理论的结合,把常用的核心模块放在平台前面,也可隐藏暂时用不到的模块,如在线测试,问卷调查等。学生也有自主学习的选择余地,可以根据学习风格定制网络平台的风格,包括各功能模块的呈现顺序和方式等,通过师生之间模块交互的方式实现线上教学支撑环境的建设。基于此内容模块的网络教学平台改革了传统教学平台注重形式轻视内容的缺点,利用具有高度灵活性的智慧设计方案实现教师、学生以及网络平台三方的高效教学互动,通过丰富多元的网络平台提升学生的英语听力学能。

(二)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制定

因为听力教学的复杂性,可以将大学英语听力整个课程按照知识结构组织为若干模块,每个模块再划分为若干小的知识点,方便学生自主学习。模块之间具有耦合性,各模块串联起来便构成完整系统。

教师应该基于交互教学理论,整合教学资源,通过切分知识集的方式细化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内容,综合技能涵盖语言教学所需的文化、经济等背景,贯穿教学的始终,浸入在语言学习的大环境中,主要形式有表演、韵文、注音、讨论和评议等,以实现迭代式的教学闭环,智慧型教学化整为零,整合交互的理念有利于降低学生学习焦虑程度,提高听力英语学习的效能。

(三)课程资源的收集整理

在英语听力课堂,并不是选择了教学材料就能够构建成功的智慧课堂,对教材过分依赖的“无设计”和完全抛开教材的“自由设计”都不是成功的智慧设计。丰富且个性的课程资源是移动技术视阈下开展混合式智慧教学的重要建设基础。教师根据教学知识点制作教学PPT、教学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并收集与教学知识点相关的网络资源,将资源于在线教学平台,供学生下载和自主学习。在课程资源搜集的过程中应当注意教学相辅,根据学生的学能水平针对性的选择和整理资源,以实现个性化的智慧教学方案设计。

(四)教学活动的选择和设计

听力教学活动是为了教学的深入展开而设计的一些具体方案,如语音互评、探究性问题解决、小组协作问题解决、分组交流讨论、常见问题解答、在线智能答疑、自测方案、作业方案和作业评判、个性化指导等。教学活动的作用在于为学生创造具体的学习情境,并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因此恰当的教学策略对于听力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尤为重要。

三 大学英语听力智慧教学的实施步骤

首先根据大学英语听力各个版块的课程教学计划选定教学班级,进行混合式智慧教学。在混合式智慧教学的实施阶段,学生是整个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主要起指导作用,而线上线下教学交互作用,多层次巩固授课和学习效果,同时通过完备的测评体系及时查漏补缺进行个性化学习指导,并不断调整教学方案。

其次,注重网络教学平台和课堂的媒介作用,以更好的连接学生和教师。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接受学习任务、自主学习、自我检测,教师则通过操控网络教学平台教学任务和在线答疑,而对于线下的课堂教学而言,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展示作业、提出疑问同时与同学交流讨论,而教师则有针对性的进行问题解答、测评以及反馈,这样线上线下的交互方能实现学生的主动高效英语听力学习之路。

最后,在听力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总结和完善现有的大学英语听力混合式智慧教学模式,根据教学实践总结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不断的试点,优化和增添网络教学平台资源,提供更多课外学习资料和视频资源。充分实现新世纪的完人培育理念,致力于学以致用,实现师生、生生、教学与移动技术等多层级的智慧型迭代交互大学英语听力学习闭环。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