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02 16:55:3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计量经济学的意义,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1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向量的概念和向量的加法、减法、数乘向量等线性运算的基础上,探索向量的又一种新的运算,它既是前面所学知识和方法的延续,又是后继学习解三角形、解析几何以及空间向量等内容的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1.2 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学习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向量的概念和线性运算等知识.
(2)学生对向量的物理背景有了一定的了解.如:力、位移、速度的合成与分解,力做功的有关知识.
(3)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建模能力,能从简单的物理背景及生活背景抽象出数学概念.
2 教学目标分析
依据课程标准和以上分析,制定本节课的三维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物理中“功”的实例,理解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含义及其物理意义,掌握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从物理背景的分析,抽象概括出概念的过程,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类比迁移的能力;经历通过不同的方式探究、发现平面向量数量积性质的过程,体会从特殊到一般、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活动过程,形成学生的体验性认识,体会各学科之间的密切联系,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形成独立自主的钻研精神和合作交流的科学态度.
3 重点、难点分析
根据教学目标以及学情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概念和性质.
难点:向量在轴上的正射影的概念的理解和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性质的发现.
在教学中,注意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感兴趣的物理实例入手,通过层层分析, 形成数量积的概念,并经历概念辨析、深化理解、学以致用等过程,来突出重点.通过练习和探究问题的设计,将五个性质分散开来,通过课件动画、问题引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手段,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练习,再到应用,使性质自然呈现,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
4 教学策略分析
基于数量积的知识特点及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启发式和问题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东西,最好的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此,指导学生采用发现式学习法.在课堂上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抽象类比与问题探究为主线.同时,为了有效实现教学目标,采用多媒体和自编学案辅助教学.
5 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流程如下:
具体分析如下:
5.1 创设情境 展示背景
教师录像展示“大力士拉车”的情境实例,提出物理问题.
问题1 大力士拉车,沿着绳子方向上的力为F,车移动的位移是s,力和位移的夹角为θ,大力士所做的功为多少?
设计意图 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出发,通过熟悉的生活实例,创设数量积的物理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5.2 分析背景 形成概念
该环节,依据本套教材的特点,以物理背景作为总的抓手,通过抽象、概括、归纳,形成了两个向量的夹角、向量在轴上的正射影和向量的数量积定义三个概念.
第一步:背景的初次分析
问题2 决定功的大小的量有哪几个?它们是标量还是矢量?当力和位移的大小一定时,功的大小取决于那个量?
问题3 这个夹角抽象到我们数学中,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两个向量的夹角,把力F、位移s换作数学中任意两个非零向量a与b,你能尝试着给出向量a与b夹角的概念吗?
设计意图 通过力做功的几个因素的分析,突出夹角在做功中的作用,形成两个向量夹角的概念.
1.两个向量的夹角
已知非零向量a与b,作OA=a,OB=b,则∠AOB称作向量a与b的夹角,记作:〈a,b〉.
问题4 下面几种情形中(锐角、钝角、直角、共线同向、共线反向),两向量的夹角分别是什么角?
设计意图 通过几种类型的夹角的给出,让学生直观感知夹角的范围,帮助学生理解夹角范围规定的合理性.
规定: 0≤〈a,b〉≤π,且〈a,b〉=〈b,a〉.
特别的:当〈a,b〉=π2时,叫做a与b垂直,记作ab;
两向量的垂直符号同几何中的垂直符号是一致的.
问题5 请回顾:0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
规定:0与任意向量垂直.
前面曾规定:0与任意向量平行.
设计意图 概念呈现后,注意与前面所学知识进行对比,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图1
练习: 如图1,正ABC中,求
(1)AC与AB的夹角;
(2)AB与BC的夹角.
注:确定两向量的夹角的关键是:通过平移使两向量共起点.
设计意图 及时巩固所学概念,强调确定两向量夹角的一般方法.
第二步:背景的再次分析
问题6 真正使汽车前进的力是什么?它的大小是多少?
设计意图 让学生借助已有的认知经验,类比物理背景中拉力F在位移方向上的分力,它的大小是Fcos θ,自然引出向量在轴上的正射影及其数量的概念.从特殊到一般,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突破难点.
2.向量在轴上的正射影
已知向量a和轴l,作OA=a,过点O、A分别作轴l的垂线,垂足分别为O1、A1,则向量O1A1叫做向量a在轴l上的正射影(简称射影).
向量在轴上的正射影的数量
该射影在轴l上的坐标, 称作a在轴l上的数量或在轴l的方向上的数量. OA=a在轴l上正射影的坐标记作: al,若向量a的方向与轴l的正向所成的角为θ,则al=|a|cos θ.
问题7 向量在轴上的正射影与向量在轴上的正射影的数量有什么区别?
问题8 向量在轴上的正射影的数量一定是正实数吗?
注: a在轴l上的正射影的数量是个实数,可正、可负、可为零.
向量a在b方向上的正射影及数量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4(必修)第二章第四节的内容。将平面向量引入高中课程,是现行数学教材的重要特色之一。由于向量既能体现“形”的直观位置特征,又具有“数”的良好运算性质,是数与形的结合和转换的桥梁。而这一切之所以能够实现,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功不可没。本课时的内容是平面向量数量积的物理背景及其含义,包括数量积的定义、几何意义、性质及运算律。它是继向量的加、减法,实数与向量的积等线性运算之后又一新的运算,是前面知识的延续,又是学好后续知识的基础,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平面向量数量积、投影的定义;掌握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性质及其运算律。
(2)能力目标
通过对平面向量数量积性质及运算律的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善于发现、勇于探索的精神,体会学习的快乐。体会各学科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
3.教学重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定义、几何意义、性质及运算律
教学难点:平面向量数量积性质及运算律的探究。
二、教法分析
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教学上,我着重以引导探究的方法为主(创设情境、激发思维――展示目标、引导探究――达到目标、发展思维――归纳小结、深化目标)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主攻”的教学思想。
学情分析:
考虑到学生已学过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和物理学中的力做功知识,应该能解决简单的物理问题。所以我主要采用从物理知识出发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让学生自主探究逐步得出数学上的重要结论。
三、教学手段
根据本节内容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效率,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
四、教学程序设计
1.复习回顾
通过前面学过的向量的线性运算引出向量之间是否可以进行乘法运算?引出课题。接着让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1)在物理课上学过的矢量有哪些?
启发学生从物理方面解释,从数学方面证明。学生可以体会到不同的运算其运算律不尽相同。这有助于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主动探究式的学习,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
3.巩固训练:教科书例2、例3、例4
让学生独立完成例题解答,巩固所学知识。可以让学生说明自己是如何解答出来的。这样可以查缺补漏,同时也给不太会解答的同学解释一下。
4.课堂小结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主要内容并小结。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同时让学生体会各学科是密不可分的。
5.布置作业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存量;流量;一致模型;研究
2008年,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在此次危机中,也充分地暴露出了宏观经济的理论问题,就是缺乏一个有效体系对货币金融进行分析,从而使得宏观经济学的银行与货币成为了可有可无的东西,然而在Godley分析中,十分重视对货币金融中存量以及流量的关系,可以归纳为存量流量的一致性(下文用SFC表示),后来引入了过程理性、历史时间、银行与货币这些关键性作用之后,使得SFC的模型能够更好地避免出现对宏观经济缺点问题的考量,同时也提升了货币金融重要性,在此结构中可以更加接近真实世界中经济框架的分析。
一、分析SFC模型所具有的特点
1.过程理性
SFC模型是假设经济的人可以具有一定的理性,这就意味着人能够在获取信息方面具有许多能力限制性,从而使得企业、个人等作出决策时,只能通过简单地“满意度”进行衡量,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所指定的许多标准,例如行为准则、风俗习惯、经验以及公正行为等,需要降低其不确定性而带来的危害,在SFC模型当中就集中表现为人对此而制定的存量比率,同时也较为关注销售额和意愿存货的比例,此外,人所出现的错误在市场中表现为产品出价格出清,一般情况下,价格主要由金融、企业或者是货币机构进行管理,因此,在分析存货中波动是一个关键因素,在均衡调整的过程中可以较好地进行意愿比率的分析。
2.历史时间
在SFC模型中,其主要的方法是重视对后凯恩斯经济理论中历史时间的分析,在此理论看来,对经济的考察时间是一个过程,它能够较好地处理经济均衡中的各种因素,例如外部冲击的影响,在这一模型中,可以较好地展示出反应的速度,但是对经济均衡变动不能同经济运行割裂,因此,历史时间作为一个十分的因素,而SFC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出这一路径,如经济中某个参数的变化,从而导致了供给与需求中曲线的移动,这是在一瞬间就可以完成的,如果新均衡点的出现,就可以马上进行新旧位置的比较。
3.银行与货币
首先是银行具有的重要作用,在生产或者是销售出现不同步的情况时,企业经常需要调动一笔资金继续进行生产的延续,此时就需要对银行进行借贷,能够较好地促进人们扩大消费,但是由于企业家进行了错误性评估,从而使得生产活动出现一定的波动,严重情况下可以会造成经济实体崩溃;其次是货币功能地发挥,货币地出现以及灭失过程都会造成金融债务的灭失,例如银行借贷属于企业所产生的债务,同时也是银行债权,因为在这个过程中,银行的债务会产生一定的利息,但是长期性的银行难以回收资产,加剧了银行的不稳定性,最终可能酿成了经济危机;最后在SFC模型中需要具体的分析二者作用,有效掌握经济情况。
二、SFC的模型分析金融危机
SFC的模型首先分析银行的行为、企业以及金额风险等的信心状态,其中信心状态就可以视为信心状态中向美国所传输信息的渠道,在SFC这一模型中,通过模拟结果可以较好地表明金融危机能够对实体部门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文章中基于收入的分配模式重组,可以有效地促进经济的恢复,防止公共债务出现大量的危机;其次,分析SFC模型中还可以建立一个基于企业中债务的结构、家庭中资产的组合以及资本市场中信心的状态,此三者能够较好地构成一个动态的系统,从而能够较好地处理有效性的需求、就业率等的短期动态系统,这就较好地验证了金融的不稳定假说;最后加入了对资金中承担、现金流量等的变量进行非线性的特征SFC模型分析,其中就明确表明了资产以及负债中的期限匹配需要稳定性的重要性,如果当资产在短时间之内能够体现出良好的稳定性,那么在负债的积累就会越来,这就会造成一定的债务出现在清算中难以有效进行简化的过程,这就需要通过中央银行加强利率管理的政策进行经济控制;除此之外,SFC的模型还会对企业中过度的资本性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对企业中金融负债素带来的生产需求,这主要是由于在管理的过程中,出现了流动性管理的需要问题,而企业则比较倾向于一个持有多余性的资本,因此,在金融市场中,更多地考虑一些多余投资的股票问题、债券等金融性资产,这就使得企业能在借贷的过程中通过金融资产进行投资,而不是单纯的实物投资,这就对企业中的银行的贷款带来一定的影响,主要是家庭或者是企业中对不同资产的选择行为,从而导致了资本难于较好地管理,这就可以导致了金融危机的出现。
结束语
文章中通过分析SFC模型,掌握其主要的特点,例如考察资本实物、负债以及金融资本,从而对实物以及金融交易中所产生流量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在存量流量中核算的一致性指导下,考察存量与流量间实现动态影响的目的,这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预测以及解释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SFC模型中可以为宏观经济研究工作带来新思路。
参考文献:
[1]温博慧,李向前,袁铭.存量流量一致框架下中国银行体系网络抗毁性研究――基于资产价格波动冲击[J].财贸经济,2015,09(10):46-60.
一、引入化学历史故事增强化学学习的人文厚重感
化学知识的历史故事,积淀着人类化学知识研究的人文思想,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和人文精神,折射出许许多多化学学者与专家们的精神追求和品德操守。显然,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引入一些化学历史故事,可以更加有力地吸引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关注,大大提升他们对课堂教学的参与度,提升他们对化学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性,同时,还有助于帮助学生陶冶情操,对于他们的德育教育的积极作用也非同小可。
例如,对于有关“化学材料”引入,可以通过展示我国古代人们所使用的石制器具、瓷制器具、青铜器具、铁制器具等各种各样的图片,促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我国远古人民对化学知识早有探究,对工具的生产从粗制到精制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具有较高的生产工艺水平,促使学生产生较为浓厚的民族自豪感,并激发他们对化学学习的热情,从而为他们更加自觉地进行化学知识学习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又如,引入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瑞典化学家诺贝尔、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兰籍法国著名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夫人、我国化学家侯德榜等事例等许多名人的故事,促使学生在这些科学巨匠身上感受到化学知识的奥秘,增强他们对化学知识的求知欲与探究欲,同时以这些名人为精神引领,促使他们对化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积极引入生活化教学情境增添化学知识的朴质感
化学是一类紧密联系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性自然学科,对于高中生来也一门较为重要的必修学科。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引领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必须加强对教学内容的研究与深入考究,紧密贴近学生身边生活中的各类事例,将化学知识融入于自然现象、社会常识和现实生活实际,构建更加朴质、更加真实的情境,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化学知识就在自己身边,促使学生对化学知识产生好奇心和探究欲。因此,广大高中化学教师,要积极引入生活化教学情境增添化学知识的朴质感,促使学生更加积极、更加自觉地加强化学知识的学习与研究,并促使他们产生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
例如,对于“氯气”的有毒性学习过程,可以引入氯气在军事上的应用,如第一次世界大战中,1915年3月氯气就被悄悄地投入了战场,在伊普尔的英法与德军的交锋中,德军为阻止英法联军的进攻,便投入了氯气这一化学武器,酿造了一场空前的毁灭性屠杀。此外,可以引入“欧洲蒂萨河化学污染事件”、“温室效应”、“印度博帕尔毒气渗漏事件”、“溶洞奇景”、“热水瓶除垢”、“臭氧层空洞”、“铁制品防锈”、“食品相克”等诸多生活化事例,展开生活化教学,促使学生对化学知识产生新近感,从而不断激发他们对化学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兴趣性和自觉性。
三、积极引入信息化教学手段提升知识的生动形象性
高中化学教学实践表明,引入信息技术积极开展信息化教学,可以让教学内容以图片、图形、图像、声音、影视、动画等多种元素有机地融合于一起展现出来,让知识体系、知识架构和知识逻辑以更加形象、更加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更加有效地化解知识的抽象度和疑难度,更加有效地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宏观知识展现得更具规模性,让微观知识展现得更加细致精密,从而让他们对知识的体验更加深入,对知识的认知更加深刻,从而更加有效地激发他们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
例如,教师在引领学生进行“水电解产生氢气与氧气”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可以引入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用1个红色的大球代表氧原子,而用1个蓝色的小球代表氢原子,那么1个水分子就可以用1个红色的大球和2个蓝色的小球来代表,并将其设计成一个倒V字形结构,即2个蓝色的小球肩并肩地扛起1个红色的大球,当通电进行“电解”时,2个水分子同时分解,产生2个氧原子(红色的大球)和4个氢原子(蓝色的小球),然而2个红色的大球合二为一产生1个新的红球即为氧气分子,4个蓝色的小球两两合二为一产生2个新的蓝球即为2个氢气分子。如此一来,让学生对整个过程产生一目了然的感觉,并产生深刻的印象和浓厚的兴趣。
综上,兴趣是进行知识学习的最好老师,是对特定活动、事物或对象的积极的具有倾向性的心理趋势和情绪融合。广大高中化学教师只有不断加强深入研究,积极创设出更加丰富的教学情境,才能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激发他们对化学学习产生浓厚兴趣。
【参考文献】
[1]高良王.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形式和手段探析[J].教育教学研究,2014(2)
一、重视开场白――为自己设计一个精彩的亮相
师生见面,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教师对于自己的亮相一定要精心设计,力图给学生留下一个最深刻的第一印象。
一般来说,教师的亮相首先要注意的就是外表,一定要干净利落,显得精神饱满。但教师仅有外表是不够的,还要把自己最突出的教学优势表现出来,尽量在第一次上课就能赢得学生的尊敬甚至是崇拜,这能为以后师生更好地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师该如何设计下一步的亮相呢?最重要的是分析自己的长处,根据自己的特点“量身定做”。比如,有的教师,尤其是现在刚毕业的年轻教师,英语功底不错,就可以用英语设计自己的开场白,让学生从佩服教师流利的英语,开始对教师所教的科目感兴趣;有的教师擅长绘画,就可以事先画上一张化学家的头像或者火箭升空、陶瓷写生的作品,从精美的图画开始讲述化学发展的历程,从而引入话题;还有的教师写得一手好字,就可以在黑板上龙飞凤舞地写上自己的大名或自己最想与学生分享的一句话,从与学生的交往开始进入课堂教学……这些都是很好的亮相设计。
我校有一位教师,字写得不怎么样,但电脑水平不错,他就用电脑制作了一个漂亮的课件、动画等,带着学生到多媒体教室上了第一节课。精致的画面、悠扬的音乐、有趣的动画和丰富的内容让学生大开眼界,他成功地扬长避短,给了学生一个最佳的第一印象。对这位教师来说,这就是最聪明最精彩的亮相设计。
二、从趣味实验入手,让学生“一见钟情”――为化学知识设计一个精彩的亮相
教师自身的亮相虽然重要,但不应该是第一节课的重头戏,而仅是一个引子,接下来要完成的则是为化学知识设计一个精彩的亮相。
达尔文在自传中写道:“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就会主动而深入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学生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才能把学习当成一件既轻松又愉快的事情,才能乐学、会学、勤学。因此教师第一节课的另一个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清晰、生动和神奇的化学实验现象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具有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功能。教师可以运用这一功能,在课堂上安排几个有代表性的、趣味性很强的实验,如“烧不坏的手帕”、“空杯生牛奶”、“魔棒点灯”、“变色龙”等,让学生睁大好奇的双眼,感受化学的变化莫测。
教师可再布置实验,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亲自动手实验。
1.捉迷藏:用玻璃棒或毛笔蘸取酚酞试液在滤纸上画一只小猫(或其他图像),把滤纸放在盛有浓氨水的瓶口上方,滤纸上会很快出现一只红色小猫;再把滤纸放在盛有浓盐酸的瓶口上方,小猫会渐渐消失。可反复操作。
2.密信:取一张白纸,用酚酞试液写一封信,晾干后,放在盛有浓氨水的试剂瓶口熏,纸上会立即出现红色字迹,再放在通风处,字迹消失。
以上实验虽然简单,但有着不同的实验现象,更为重要的是学生亲自动手,能体验实验给他们带来的乐趣,立即激发起强烈的好奇心。学生兴趣盎然,就会产生探索其中奥秘的冲动。
接下来,教师要使学生从心理上对学习化学充满信心。结合新课程理念和近几年中考化学试题特点,化学知识难度不高。学生刚升入初三,又要接触到一门新课程,学生肯定会产生恐惧心理。因此,第一节课教师可以不直接进行新课,而要让学生先浏览课本全部内容,然后引导学生观看目录,让他们了解本册书要学习哪几个单元,每个单元要学习哪些内容。学生通览全书后会发现原来这门新课要学习的就是生活中常见的空气、氧气、水、二氧化碳、燃烧、灭火等比较熟悉的物质或知识,这样就会大大缓解恐惧心理,在第一节课就充满信心。
三、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为探究性学习设计一个精彩的亮相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探究性学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了,但现在的学生缺少这方面的锻炼。所以,在第一节课里,教师为探究性学习方法设计一个精彩的亮相就显得尤为重要。
探究性学习既是一门课程,又是一种学习方法。那么,教师在向学生对知识网络进行介绍时,就要对课程的探究性学习进行一点说明。在这一部分里,教师可以侧重以一个课题为例,阐述一下如何对它进行探究性学习,这个课题可以很小,主要是让学生体会一下什么是探究性学习。比如,教师可以说:“现在我们来研究‘纸’,那么,可以研究些什么呢?”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查找资料研究纸的种类、用途,调查居民生活中用得最多的纸是哪几种、平均月耗纸量多大,去工厂了解造纸原料的来源、成本、原料与纸质的关系,还可以让学生去造纸厂检测污水排放的情况等。学生从多个方面来进行研究,可以做出不同的课题,也要运用到很多科目的知识和各种能力。整个过程,包含查资料、调查、实验、数据分析等常用的研究方法,像这样以研究的形式进行学习的过程就叫探究性学习。这样,学生对探究性学习就会有最初步的认识。
【关键词】远程教育 学生数量 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G7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4-0198-01
经济效益是指社会经济活动中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消耗同取得的符合社会需要的劳动成果的对比关系。而教育的经济效益,如果继续沿用经济学的概念,就可以把它理解为教育领域中劳动耗费与劳动产出的比较。在此,仅就一个微观教育单位里远程教育中学生数量带来的经济效益进行粗浅的探讨。
一 教育经济效益与彼得斯的远程教育与工业化的教育形式的理论之间的关系
1.教育经济效益
教育可以造就经济的发展,同时,又需要经济不断地予以投入,以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来发展教育。而此间,教育经济效益的形成过程是通过培养人的过程来体现的,要尽可能做到花费最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培养出尽可能多的、高质量的、多规格的、适合多种社会分工需要的人才。这就要求教育活动本身不仅要符合教育规律,而且要符合经济规律。它所遵循的原则应是最小成本组合原则,即必须使教育过程中的生产要素组合优化,使教育单位的规模适度和布局合理。
2.彼得斯的远程教育与工业化的教育形式的理论
奥托·彼得斯是远程教育与工业化教育形式的理论的先驱。他认为:要对有关远程教学系统进行教学分析,效果最好的模型是把远程教学过程与工业化生产过程相类比。该理论是针对目标学生的需求,将工业管理精密分工的理念套用在远程教育上,以最少的成本满足最多学生的需要,使远程教育达到具经济性的效果。如远程学习课程的开发如同生产过程开始之前的准备工作一样;教—学过程的有效性特点依赖于严密的计划和适当的组织;教师的功能被分成几个子功能,由专业人员来执行,如同装配线上的生产过程一样;只有在学生数量很大的情况下,远程教育是经济的:相当于规模生产等等。
3.两者的关系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学校规模适度”和“只有在学生数量很大的情况下,远程教育是经济的”这两者之间似乎有某种潜在的联系,也就是说,彼得斯的理论中的认识可以用来验证其是否符合教育经济效益规律。
二 远程教育与传统函授教育中学生数量呈现的经济效益的比较
1.远程教育中学生数量呈现的经济效益
以原电大远程学习专科升本科学生为例,其缴纳和支出费用情况如下:
各项缴纳费用:1名学生共计2500元/年;50名学生共计125000元/年;100名学生共计250000元/年。
各项支出费用:1名学生共计9952元/年;50名学生共计81500元/年;100名学生共计154600元/年。
由此可见,当对1名学生进行远程教育时,不仅没有经济效益,反而是处于亏损于其收入近4倍的不利情况;而当对50名学生进行远程教育时,不仅摆脱了亏损,而且有了近乎1名学生总收入近18倍的经济效益;到了对100名学生进行远程教育时,其经济效益达到了超过1名学生总收入38倍多、50名学生总余额2倍多的较好经济效益。
2.传统函授教育中学生数量呈现的经济效益
同样以原电大专科升本科函授学生为例,其缴纳和支出费用情况如下:
各项缴纳费用:1名学生共计1250元/年;50名学生共计62500元/年;100名学生共计125000元/年。
各项支出费用:1名学生共计8762元/年;50名学生共计24250元/年;100名学生共计40100元/年。
由此也明显可见,当对1名学生进行函授教育时,不仅没有经济效益,反而是处于亏损于其收入6倍多的不利情况;而当对50名学生进行函授教育时,不仅摆脱了亏损,而且有了近乎1名学生总收入30倍多的经济效益;到了对100名学生进行函授教育时,其经济效益达到了近1名学生总收入68倍多、50名学生总余额2倍多的较好经济效益。
3.比较结论
远程教育中经济效益明显高于传统函授教育。彼得斯认为:只有在学生数量很大的情况下,远程教育是经济的。这是符合教育经济效益规律中的“学校规模适度”原则的。但我们知道,在以上的学生数量分析中,限额是100人,如果超出了这个限度,那么面授组织的效果就会较差,在远程教育中采取的其他方式,如电话通讯、网络互动等,在面授教育中就不存在了,而这正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远程教育可以通过现代化多媒体的很多互动方式来弥补函授教育中由于面授组班教学的局限性,从而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当然,远程的概念不单是地理上的距离,也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分离、功能上的分离和过程上的分离。当学习教材标准化模式生产时,人们所看重的不会是课程、学习者的个别化,这是其弊所在。希望随着人们价值观的改变,远程教育也能作出顺应的调整,更加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1]范先佐.教育经济学新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Godley的分析方法十分重视对货币金融方面及存量流量关系的分析,其最新发展可归结为存量流量一致模型(stock-flowconsistentmodel,下文简称SFC模型)。简单地说,SFC模型的基本方法表现为:(1)建立宏观经济部门的资产负债矩阵和资金流量表,并保持存量和流量的核算一致性;(2)既考察实物资本、金融资产和负债等存量,也考察国民收人和金融交易等流量,并强调存量流量之间存在动态相互影响,其主要表现为建立各个宏观部门的行为方程和核算等式;(3)强调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方法和理论,包括历史时间、过程理性、货币金融方面的重要性和金融不稳定性等,反对主流宏观理论的逻辑时间、理性预期和两分法;(4)通过数值模拟方法进行经济实验。
SFC模型方法被认为起源于Copeland(1949)对资金流量账户的创设和分析,即使用四式记账体系(quadruple-entrysystem)试图回答“当国民产出的总支出增加时,这些钱从哪里融资”以及“当国民产出的总支出减少时,那些未花费的钱会去到哪里”等问题,并把经济中的实际流量(商品服务的买卖和转移流量)和金融流量(净借入或借出的资金)整合在一起,从而突破了原有的国民产出与收入核算的研究局限。此后,不少学者对资金流量分析以及存量流量关系进行了研究(Bain,1973;Davis,1987;Patterson&Stephenson,1988;Dawson,1996)。而实现存量流量核算一致性与凯恩斯经济理论相结合的是Tobin(Backusetal,1980;Tobin,1982),正如Tobin(1982,p.172)指出的,希克斯的‘IS-LM’版本凯恩斯理论有许多缺陷,他希望描述一个替代框架,以修补IS-LM模型的缺陷。他所建议的框架与标准宏观模型的主要不同点在于:(1)正确考虑时间;(2)追踪存量;(3)多种资产和资产收益率;(4)对金融和货币政策操作建模;(5)瓦尔拉斯法则以及加总约束。这些思想为SFC模型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基础,然而Tobin的模型仍存在不少问题。®SFC模型的真正发展应归功于英国新剑桥学派的Godley(Godley&-Cripps,1983;Godley&Lavoie,2007),®此外也包括一些来自剑桥大学、列维经济研究所(LevyInstituteofBardCollege)和社会研究新学院(NewSchoolforSocialResearch)的非主流经济学家。以Godley为代表的这些经济学家在保持存流量核算一致性的基础上,引入许多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理论方法,比如历史时间、过程理性、货币和银行的关键作用、金融不稳定性等,其所发展的SFC模型,优点在于不仅避免了当前主流宏观经济模型缺乏考虑存量流量核算一致性的问题,同时还能对货币金融体系的重要性、金融危机等被主流宏观经济理论所忽略或其无法容纳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构建了一个更接近真实经济世界的分析框架。
二、SFC模型的主要特征
本节将重点探讨SFC模型的基本方法,包括存量流量一致性的含义、宏观经济部门的行为假设、历史时间与过程理性的方法论以及对货币金融体系的重视等方面。需要指出的是,本文并不打算对数量繁多的行为方程和核算方程进行详细分析,®而主要讨论SFC模型的一些主要的方法论和理论假设,以突出SFC模型与主流宏观经济模型在这些方法上的区别。
(―)存置与流置核算一致性
存量流量的一致性主要体现在经济模型中的存量和流量需保持会计核算上的一致性,即某个部门的资金流人必对应于其他部门的资金流出,亦即资金运用必对应着资金来源,而没有资金核算上的黑洞(blackholes);与此同时,流量会累积起来并影响存量,而存量变动将在随后影响流量,存量和流量之间存在着动态相互影响。存量流量一致性可以通过宏观经济部门的资产负债矩阵和资金流量表(包括国民收入和金融交易)来说明。本文把经济分为家庭、企业、银行和政府四个部门,只考虑封闭经济情形。为简化起见,假设:(1)央行合并到政府部门当中“2)政府债券价格固定为1;(3)居民是企业和银行的股东,因此企业和银行需要向居民分派股利;(4)固定资本没有折旧。此外,表中所有变量均为名义变量,表明的是货币量值的宏观变量。
而在企业部门内部,其资产是资本品PK,负债是贷款L,后者对应的是银行的资产;此外,政府部门的负债是政府债券和高能货币,其中政府债券发行总量为B,而央行以高能货币H购买政府债券Bcb。该表最后一行表示各个部门当期的净资产,其中最后一项表示整个经济体加总的净资产是有形固定资产PK。
描述的是各个宏观经济部门实物交易的资金流量,反映了国民生产活动中的收入分配(工资、税收、利息等)和支出(消费、投资和政府支出)。其中,企业部门区分了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以用于核算固定资产投资,即出售资本品的企业的经常账户获得收入PAK,而购买资本品的企业的资本账户则形成相应价值的新增固定资产,由于该项目是在企业部门内部进行交易,因此加总为零。企业和银行均向居民分配利润。政府部门的收人为税收T,而支出则包括政府支出G和债券利息rbt-1Bt-1。
反映了每个部门用各自的储蓄进行金融资产交易,比如家庭用储蓄投资于银行存款和股票;而企业则利用未分配利润和银行贷款为资本品生产进行融资。各部门的“加总”一项为零,反映的是各个部门用于金融交易的预算约束。该表最后一行是每个部门期末的净资产,其考虑了存量资产价格变动的影响。其中家庭的期末净资产即为当期储蓄加上因价格股票导致的股票存量价值变动;企业的净资产则是未分配利润加上资本品价值变动(ApKt-1),再减去因价格股票导致的股票存量价值变动(ApeEt-1);政府的净资产为SAVg;而银行净资产假设为零。最后一行的最后一项是一个核算等式,整个经济的期末的净资产变动量等于总储蓄最后一列各项为零,意味着每个部门的资金流入必对应于其他部门的资金流出。表2最后一行表示的是每个部门当期的储蓄(或负储蓄),其中企业的储蓄是未分配利润Fu。而为了简化,这里假定银行部门的储蓄为零(即净利润为零)。每个部门的列加总体现的是各个部门用于实物交易的预算约束。
SAV加上固定资产价值变动ApKt-1。需要指出,SFC方法在建模时考虑了资产价值重估的影响,即包含了资本利得(capitalgains),它是各个部门期末净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表3最后一行企业部门的期末净资产中的ApKt-1和ApeEt-1。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学习成果;应用计量经济学;本科生
1.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20世纪初至今的百年来,教育研究领域中最大变化莫过于主张把教学的中心从“教”转到“学”。根据加拿大华裔学者、著名高等教育研究专家赵炬明的阐释,以学生为中心包括三个内容: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指的是以学生当前状态为基础,以促进其发展为目的,发掘学生潜力,促进其全面发展。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指的是把学习作为教育的中心。教育的目的是学而不是教,不能本末倒置。以学习效果为中心,指的是关注学习效果,重视测量与反馈在学习中的作用,建立有效的及时反馈机制,使效果评价能有效帮助学生调整学习、帮助教师调整教学、帮助学校调整工作。
应用计量经济学是经济类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程,学好这门课程对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和写作毕业论文有很大帮助。但是由于课程的教材在对原理的表述上采用了较多的数学形式,让学生感到抽象和迷惑。教材的课后练习偏向于训练学生的数学推导能力,教材的实例侧重于对数据的处理和对软件输出结果的解读,忽略了对学生观察现实,提出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如果采用传统的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很难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笔者研究的目的是:如何用以学生为中心的范式来改变课程的教学,为课程设置合理的学习成果,并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组织教学和考核。
2.课程学习成果的设定
对于本科生而言,学习本课程的主要价值在于学会应用,而不是掌握教材涉及的原理的数学推演。本课程是一门经济学而非统计学,集中体现为问题的提出依赖于对具体经济现象的观察,研究设计依赖于对实际经济机制的理解,对研究结果的讨论和对策建议依然要以实际经济机制为基础。概率和数理统计原理的作用是为参数估计和统计检验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供理论支持。具体的数值计算都可以由软件来完成。因此,课程的学习成果不应当以数学推演能力和计算能力为目标。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思考。提出课程的学习成果为:一是学生能依据一些简单的原则和常识判断经济事件间是否可能有因果关系。二是学生能够观察实际经济现象和事件,提出待研究问题,采用适当的指标来设计研究。三是学生能操作软件估计回归模型,并进行多种统计检验。
3.实现课程学习成果的教学措施和评价方式
3.1培养3项核心能力的措施
3.1.1对判断因果关系的能力的培养
笔者把培养学生判断因果关系的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笔者认为对该项能力的培养应当以事件为出发点,而不是以变量或指标为出发点,原因有两个:一是对学生而言,判断事件间是否有因果关系比判断变量或指标间是否有因果关系要容易。事件是直观的,是用语言文字来叙述的,符合学生习惯,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变量或指标是对事件某方面特征的度量,虽然变量和指标也有名称,但这些名称还和一定的测量方法或算法相挂钩,有些测量方法和算法学生并不熟知,因此学生会对这些变量或指标与事件的关系感到疑惑,从而影响他们做出判断。二是事件间的关系是最基本的问题,至于用什么指标来衡量事件特征是个测量问题,基本问题先于测量问题。
两个事件间如果存在因果关系,那么在观察中应当可以看到以下两种情形之一:一是观察到事件A和B同时发生(截面或时序数据);二是观察到事件A先变化,随后事件B也发生变化(仅时序数据)。需要向学生说明的是,这两种情况是两个事件存在因果关系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因此不能认为同时发生或先后发生的事一定存在因果关系。要提醒学生考虑其它可能的解释:一是事件A和B都受到事件C的影响,因此表现为A和B同时发生或先后发生。二是事件A并不直接引起事件B,而是事件A引起事件C,事件C导致事件B。
需要提醒学生注意的是常识在因果关系判断中的重要性。如果一项因果关系的判断是违反常识的,那么应当慎重考虑其他可能的解释。例如:基恩(2012)描述了看似矛盾的现象。事件A:亚利桑那州的空气质量好是全美国闻名的。事件B:医学统计发现,该州的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属于两个事件同时发生的情况,但无论是认为事件A引起事件B,还是认为事件B引起事件A都是违背常识的,因此应当考虑在A和B之间是否遗漏了事件C。实际的原因是很多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迁移到亚利桑那,然后在那里死亡。在这个例子中,病人的迁移就是“事件C”。真实的关系是事件A(空气好)引起事件C,然后事件C导致事件B(高死亡率)。如果忽略掉事件C,只看A和B的关系,就会得到违背常识的结论。
3.1.2对研究设计的能力的培养
根据笔者的观察,学生在做研究设计时最容易犯的错误有三种:一是颠倒了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二是解释变量的设置不分主次,三是错把确定型的核算等式当作计量经济学研究的关系。因此要改善学生的研究设计能力,需要从预防这三类错误着手。
首先,学生容易颠倒因果关系导致错误的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设置。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地设置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有以下几条经验可以依据:一是本质属性影响状态属性,因此本质属性只能作为解释变量,不可以作为被解释变量。例如:智力和成绩,智力是本质属性,成绩是状态属性,因此只能用智力指标来解释成绩,不能用成绩来解释智力。再如:成绩和性别,性别是本质属性,因此只能用性别来解释成绩,而不能反过来。二是稳定的属性影响非稳定的属性,因此在稳定属性和非稳定属性的关系中,稳定属性只能作为解释变量,不能作为被解释变量,例如:成年人的身高和体重,身高是稳定属性,体重是非稳定属性,因此只能用身高来解释体重,不能反过来。三是自然条件影响人的行为。例如:暴力犯罪发生率与当地气温,如果存在因果关系的话,应当是当地气温影响暴力犯罪率,而不是相反。四是先发生的事影响后发生的事。
学生作为初学者,对上述经验依据的把握通常并不好。以上述第4条经验为例,笔者在随堂测验中出了一道判断题:某同学用防城港的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防城港市的GDP来解释防城港市的外贸规模,他的做法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测验结果发现,只有42%的学生做出了正确的判断。说明很多学生没有注意到指标所反映的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先达成外贸协议,然后才有港口的货物运输,这个顺序并不能反过来。
其次,学生设置解释变量时不分主次,简单地把多个指标凑在一起做解释变量,使得研究没有焦点,研究目的不明确。为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区分核心解释变量与控制变量。核心解释变量由研究的关注点决定,控制变量是影响被解释变量的其他因素。例如:以某消费品的需求量为研究对象,如果关注价格效应,那么核心解释变量就是商品价格;如果关注广告效应;核心解释变量就是商家的广告费投入;如果关注收入效应,解释核心变量就是购买者的收入;如果关注替代效应,核心解释变量就是近似的商品的价格;如果关注消费引导(补贴)政策,核心变量就是该政策实施的起始时间。在上述研究主题中任选一个,其它主题的解释变量就可以作为本主题的控制变量。
第三,学生错误地把确定型的经济核算等式当作计量经济学研究的关系。为预防这个问题,教师除了通过讲解提醒之外,还要通过测验来检查学生对该问题的注意程度。笔者在随堂测验中让学生做了一个选择题,问学生以下哪个是计量经济学研究的关系:A.利润=f(收入,成本),B.GDP=f(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C.某商品出口量=f(产量,价格,汇率,出口政策),D.以上都是。测验结果是:只有52%的学生选择了正确选项C,有46%的学生选择了D,这说明学生并不容易分清具体的等式是代表确定型的核算关系,还是不确定型的影响关系。
3.1.3对软件应用能力的培养
目前比较流行的计量经济软件有Stata和Eviews,Eviews适合于初学者,上手比较快,但不能实现一些高阶的分析方法,Stata对高阶分析方法的支持到位,但对初学者而言比较难掌握。笔者在教学中使用的是Eviews软件,编写了上机实验指南,安排了20个学时的上机实验,在教学中先是演示操作,然后指导学生对教材的实例进行验证,最后是根据流程对补充的实例数据进行分析。根据随堂测验结果来看,学生对软件操作的掌握程度好于对原理的掌握程度。
3.2采用形成性评价,及时反馈
形成性评价的核心在于向学生及时反馈结果,具体的形式有多种,例如随堂测试和分组任务等。笔者曾经组织学生做分组任务,实施后发现效果不佳,主要问题是每个小组的学生只关注自己抽到的任务,当其他组在课堂上汇报他们的任务时,听汇报的学生普遍兴趣不足,参与度很低。基于每个学生都要参与,并且信息要能点对点地反馈给每个学生的考虑,笔者在最近一轮的教学中采用随堂测试来做形成性评价。
具体的实施环节分为四步:第一步,准备和实施测试。教师在课前设计好测试题,然后分小节在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录入阶段性测试题和参考答案。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完每个小节的内容后,就在网络教学平台随堂测试,学生用手机上的微信登陆网络教学平台,就可以在课程任务下参加测试,通常给学生10分钟左右的时间来完成测试。第二步,实时反馈测试结果。待学生提交完答卷后,教师选择结束测试,网络教学平台会对学生答卷进行自动批阅,统计出各道测试题的答题正确率和错误率,并显示参考答案。第三步,组织学生互教互学。对正确率低于90%的题目,教师要求回答正确的学生举手示意,然后给学生1-2分钟的时间进行就近讨论。第四步,教学改进。对于正确率低,难度大的题目,教师当场进行补充讲解,课后记录为教学难点,以便在下一轮教学中注意。
3.3采用课程论期末综合评价
对于本课程,检验学生学习的最终成果的最好方式是课程论文,但需要防止的是学生以“复制+粘贴”的方式来产生论文。因此笔者对课程论了一些规定性的要求,在开课时就向学生公布,主要规则有:一是关于选题:一人一个选题,不得重复。二是关于研究设计方案,学生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你的研究主题是什么?第二,你为什么会想研究该问题?有什么前期基础?你做了什么思考和观察?第三,你研究采用哪几个经济指标,哪个是原因,哪个是结果,或者互为因果?哪个是核心解释变量?哪些是控制变量?第四,你研究的问题是否受定性因素的影响?你是否打算加入虚拟变量?虚拟变量打算如何取值?第五,根据你的研究对象,说明你能使用的数据是时间序列,截面数据,还是可以使用面板数据?第六,你要用到哪些数据来计算上述研究指标?这些数据从哪些来源可以获得?第七,你的研究方案和已发表的同主题研究有什么区别?三是关于论文的正文,学生要完成如下核心内容:一是变量设置,二是变量的描述统计,三是变量的趋势和分布特征分析,四是散点图分析,五是回归模型的估计、检验和修正,六是研究结果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