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30 09:15:5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科学考察报告,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取得的成果与共识
(一)水产站取得的成绩
几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指导和农村经济局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水产站紧紧围绕“做强近海渔业”的主题,扎实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县有养殖水面10.2万亩,渔业总产值超过1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0%以上。淡水渔业已成为我县农业的优势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1全县有养殖水面10.2万亩,其中池塘养殖面积80013亩,已经被省海洋渔业厅认定为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为我县发展无公害渔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2全县有渔药经营业户41家,这两年执法监管很严,41家渔药经营业户基本都能做到守法经营。
3全县有渔用饲料加工业户79个,其中饲料厂17家。目前调查摸底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为全面监管奠定了基础。
4在水产技术研究方面,我站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沈阳市雨浓鱼类研究所合作,先后承担了国家“863”课题2项、国家重点科技攻关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1项,和省海洋科学计划课题1项,自立课题2项,编订完成省市水产地方标准9项,发表学术论文23篇,发表论著1册。
5在新技术技术推广方面先后推广了高效低污染水产配合饲料5万吨,直接经济效益1200万元,社会效益1亿元;推广了菌藻修复水产养殖环境新技术,示范10000亩,为发展我县有机绿色渔业提供了技术和经验支撑;推广了养殖池塘老水再利用技术,示范水面10000亩。节约用电750000千瓦时,节约地下水资源2000万立方米,综合经济效益650万元,社会效益超亿元。
6水产病害防治方面,以水生动物防疫站和沈阳是雨浓鱼类营养病害研究所为中心辐射全县渔区40家病害防治网络,每年平均处置病害上万例,并在全县推广了框鲤、草鱼和黄颡鱼的主要病害防控技术,大大减少了病害发生。7在苗种检疫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我站实施了抽检监督,在今年全省抽检的3组样品中检测均为合格。
8在水产品安全执法监管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全年巡回安全检查30000多亩,在国家商品鱼抽检中呋喃类、孔雀石绿和氯霉素均为检出。
9在水产技术培训与服务方面,我们对养殖者开展了无公害生产技术培训,对与要经营业户进行了法规培训。我站还组建了“沈阳近海渔业网”和“北方水产病害防治资讯”两个技术服务平台,开设了水产养殖技术、病害防治、营养与饲料等20多个栏目,还开辟了专家远程诊断咨询系统,方便了水产养殖者的技术咨询与病害诊断。
(二)领导班子形成的共识
通过学习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全面分析检查并结合工作实际,我站领导班子达成如下几点共识:一是坚持科学发展就是可持续发展,没有科学的创新就没有可持续的发展;二是加大对养殖者无公害生产技术的培训力度,是获得无公害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三是实现渔业增效、农民增收是我们水产技术推广人和管理人的工作核心;四是实现渔业生产规模化、规范化、产业化和现代化使我们水产推广人的最终目标。
(一)存在的问题
1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的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不够,偌大的8万亩生产基地存在食品安全隐患,除投入品如渔药、饲料等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外,应加强监管体系建设和采取得力的监管措施。
2新技术推广和技术培训工作还没有跟上时展的步伐,需要进一步加强跟进。
3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工作需要加强,因为它是调整养殖品种结构的基础性工作。
4苗种检疫工作有待于加强,苗种是养殖的基础,苗种的质量关系到养殖的成败和收益,也关系到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5饲料加工户和渔药经营户的原料进货来源和渠道需要进一步监管,应建立投入品的可追溯制,便于查清隐患根源和避免隐患。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1客观原因是政策、机制、人力跟不上发展需求。有些事情是主观想到各观做不到。比如我县有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8万亩,饲料加工业户79家,渔药经营业户41家,有2000多个养殖单位,从业人员上万人,仅靠几个人去监管是力不从心的,主要是监管体系建设不到位,县乡监管机制设置不顺畅。招人又没有编,工作经费严重不足,乡镇、村的机构设置不对应,我们有协调不了也管不了。
2主观原因是领导班子思想认识跟不上发展要求,有时一想就这几个人,经费不足,人力孤单,管道什么程度是什么程度,没有从措施和办法上下功夫,缺乏创新思维和得力措施。
三、今后发展思路及工作目标
(一)进一步加大对渔业投入品及水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力度。具体措施是:针对养殖单位和养殖者印发池塘生产日志和产地证明,对水产良种场印发苗种繁育记录手册和产地证明,要求他们严格记录生产过程管理记录,定期抽查和检查,对水产良种场还要实施定期苗种检疫,实施生产过程控制和可追溯制;针对饲料加工业户和渔药经营业户印发进货销货记录表,要求他们记录原料来源和进货渠道,记录销售对象,定期抽查检验,控制货源与去向。
2、开展新品种引进、繁育、驯化、试验与示范工作。引进新品种,尤其是濒危的一些土著养殖品种,这些品种往往天然产量接近枯竭,市场需求价格高,如果试验成功,一方面保护了品种增值,一方面一旦形成规模化生产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对养殖品种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3、大力推进优势养殖品种的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养殖进程。推进无公害、有机和绿色水产品养殖,大力倡导生态养殖模式。
4、大力推广生物工程菌修复池塘养殖环境新技术和养殖池塘老水再利用技术。对构建生态良好,环境优良的水产养殖环境具有生态战略意义。
5,加大对水产养殖生产者的生产技术培训力度,提高养殖者的生产技术素质,对生产增效农民增收和水产食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未来三年工作目标
1技术指导和支持建立优势养殖品种HACCP管理示范基地三个。(黄颡鱼、框鲤、草鱼个1个,每个300亩-500亩)。
2技术指导和支持建立省级健康养殖示范基地5个,每个300亩-500亩。
3技术指导和支持建立优势养殖品种产业化生产基地3个,面积800亩以上。
4技术指导和支持建设有机和绿色商品鱼生产基地一个,面积1000亩以上。
5引进乌苏里拟鲿新品种繁育、驯化养殖,形成规模化繁育养殖基地1个,辐射周边区县面积10万亩,助弄增收一亿元人民币。
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共识
我委一致认为,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是加快实现我区经济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的重要契机。发改委作为政府重要的经济综合管理部门,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应勇当重任。同时,我委党员干部就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具体要求达成了如下共识:
(一)抓学习,深化科学发展理念
要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精髓,增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切实做到科学发展观入脑进心,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进而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市、区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落实到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具体目标上来,力求实现思维方式向科学发展理念深化、强化。
(二)重实践,提高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能力
要把科学发展理念融入到发展改革各项工作中,着力提高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五种能力。一是前瞻谋划能力,准确把握宏观政策,深入把握市情,提出更具超前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二是破解难题能力,灵活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各种手段,破解发展改革中的难题;三是开拓创新能力,善于突破常规和定势,深入解放思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四是统筹协调能力,增强统筹思维意识,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五是跟踪服务能力,对重点工作实行分类指导、跟踪服务,全面提高行政服务能力和执行力。
(三)探路子,着力破解科学发展难题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找准突破口,健全发展机制,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题。一是健全产业导向机制,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力促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是探索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机制,促进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三是探索区域统筹协调发展机制,化解协调发展压力,大力促进我区各方面协调发展。四是探索要素流动机制,促进各种要素合理配置及流动,确保全社会的投资和项目建设实现稳定、快速、良性增长。
总的来说,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引导委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努力转变与科学发展观不相适应的思想观念、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提高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能力,着力解决发展改革工作中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为全面提升我区的经济实力、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谋新篇、创新业。
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成效
我委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方面的工作实践,主要做法和成效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与观念更新的统一,提高综合能力
一是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我们把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与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三中全会的精神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省、市、区的决策部署结合起来,与学习本职业务结合起来,增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二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我们以学习为基础,以实践作检验,不断要求领导干部转变思维方式,树立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尤其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念,切实改变粗放式发展模式和服务模式。同时注重加强实践锻炼,采取外出考察调研、下基层调研等形式,不断提高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决策能力。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与谋划我区发展有机统一,抢抓机遇,积极探索,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我委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机关效能年”活动为契机,紧紧按照“三保一弘扬”的要求,全力以赴保增长,深化改革调结构,千方百计扩内需,一心一意抓项目,立足实际,开拓创新,扩大开放,促进和谐,将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工作的重要抓手,积极想项目、议项目、找项目、引项目,努力为投资项目提供政策、资金、技术等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取得了明显效果。
1、做好全区发展规划和督促检查各单位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
精心谋划,以科学发展观来引领我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编制了《*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年对全区各单位“*”规划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了督促检查,并调研完成了“*”规划中期执行情况总结汇报。
2、协调全区向上级部门申报项目及申报资金工作,培制项目库。
我委充分发挥职能优势,认真研究国家有关政策,捕捉信息,积极加强与省、市发改委的对接,始终把争资金争项目工作放在首位不动摇,努力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建立了“*区拟向上争取项目项目库”,共收进项目47个,拟争取资金总额811.96万元。今年一季度我委协调向上申报的墩子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彭家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项目争取了南昌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2009年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540万元。
3、当好政府参谋助手,严格把好政府性投资项目立项审批关,做好每年政府投资项目库计划。
严把政府投入项目立项审批关,规范完善项目管理,切实用好政府财力。*年我委建立了“政府投资项目储备库”,共储备项目17个,计划年度投资39958.48万元,其中区级财政投资2341.48万元。
*年我委共立项28个政府投资项目,项目总投资5*5.726万元;09年上半年立项14个,项目总投资511.18万元,重点倾向社会事业、民生事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立项。
4、强化节能意识,加快建设节能型社会。
为进一步加强节能和资源利用,我委提请区政府成立了区节能工作领导小组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并以区政府名义印发了《*区加强节能工作实施意见》、《*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实施方案》、《节能减排进社区五开展活动方案》。共向全区居民发放《*区节能减排知识教育手册》12万多册,推广使用高效节能灯11万余只,开办节能知识培训班4次,在4个社区制作了节能宣传长廊,向居民普及节能知识,宣讲节能政策,逐步提升全民节能意识,进一步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
5、加强价格监控,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立足于“三个服务”(即价格工作要服务于发展、服务于改革、服务于稳定),成立了7个监测组和16个监测点对辖区内集贸市场的肉禽蛋、粮、油、液化气等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的波动情况进行跟踪监测,确保市场价格稳定。积极参与开展纠正损害企业和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工作,加强清费治乱力度,切实规范收费行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6、服务和扶持全区个私民营企业发展工作。
紧紧围绕“创业富民、创新发展”战略主线,以中小企业为主体,大力推进全民创业,倾力打造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创新技术服务平台,沟通服务桥梁,优化投资环境,促进我区个私民营经济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7、充分盘活企业资产,加强经营性房产租赁管理。
我委强化经营性房产店面的租赁管理,采取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人员配置、健全台帐管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规范租赁行为、挖掘经营性房产潜力、查处以房谋私等多项举措,进一步盘活企业资产,增加租金收入,缓解企业职工生活费发放和社会保障金缴纳的压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8、加大企业社保清缴力度,维护企业和社会稳定
我委采取规范经营性房产租赁管理,盘活企业资产、加强对租赁企业及租赁厂长的监管力度,每年不定期进行财务、资产审计等措施保全企业资产,加大企业社保清缴力度,确保职工“老有所养”,切实维护企业和社会稳定。
9、围绕经济发展积极推进招商引资工作。
我委始终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点工作来抓,不断创新招商理念,改进招商方式,拓展招商领域,优化招商环境,一方面,积极为招商工作做好配合协调工作,在政策咨询、项目策划、项目审批等各个环节提供优质、热情、快捷的服务,竭诚为全市招商引资大局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充分调动全委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多次组织招商小分队赴浙江、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招商。
三、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产生的主要原因
我委领导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从科学发展观的深层次、高标准来衡量,按照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来衡量,离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一段距离。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理论学习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尽管时时都提要加强理论学习,实际上却时紧时松,集中开会学习多,平时交流少;在工作和学习出现矛盾时,往往是工作挤学习;理论学习停留在粗线条学习,理解不深,用理论指导发展改革的实践还不够有力。
2、参谋助手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深入基层调研的次数少,系统性不够,深入性不够,掌握的情况全面性、准确性和深刻性不够,制约了为领导提供参谋服务水平的提高。
3、改革创新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对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能很快适应,对如何围绕中心任务,推动全区整体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的能力还有所欠缺。
4、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狠抓落实的作风有待进一步强化。由于忙于事务性工作,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了解实际情况、研究对策、破解难题、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还不够足,不能很好地把握住处理基层工作的主动权。
(二)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对上述的问题,委领导班子不回避,不隐藏,勇于指出,敢于面对,认真查找原因,及时纠正改进。上述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
1、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和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等方面尚有差距,致使推进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还不强,有些创新思路、创新举措还没有及时体现在工作落实之中。
2、对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学习实践活动刚开始,部分同志认为这次活动只要按部就班地完成规定的理论学习任务即可。但是,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认识的不断升华,大家感到在学习党的基础理论,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以及认识科学发展观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上还比较肤浅,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还不够系统、深入,用科学发展观认识和指导实践的自觉性不高,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能力素质和工作作风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待进一步改进提高。
3、对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认识不够。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有的同志还没真正把自己放在“人民公仆”的绝对位置上,工作中有时没有突出一切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为了人民的利益,以至于有时在工作作风、发展思路等方面出现偏差。
4、统筹兼顾、宏观调控的方法不够活。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但我们未能以宽广的眼光观察世界,正确把握时展要求;对按照客观规律和科学规律办事的认识还不足,有时未能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增强经济的活力和效率。
四、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思路和措施
对应这些问题,经领导班子反复研究,我委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制定了工作思路、目标、任务,力求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促进各项工作。
(一)沉心静心学习,储备充足知识
今后,领导班子成员要进一步沉下心来,挤出时间带头学习,不得再因工作繁忙放松学习和培训。一要储备充足政治理论知识,增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二要储备充足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增强从宏观思维把握问题的能力;三是要储备充足的业务知识,特别是加强项目、经济、管理、法律知识的学习,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增强改革意识,突破思维定势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发改部门创新思路,全面履行宏观调控和综合协调职责,要求领导班子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性地做好各项工作。今后,我委一是要突破思维定势,做到“三个解放出来”。从过去习惯于考虑促进GDP的高增长的思维惯势中解放出来,切实确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过去习惯于考虑眼前和局部的思想中解放出来,切实确立以长远眼光分析谋划我区未来发展的宽广视野;从过去习惯于按部就班、被动等待的精神状态中解放出来,切实确立主动研究问题、自觉服务大局、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二是要明晰思路,实现“三个新突破”。要明晰新发展阶段对发改工作的新要求,创新工作方式,争取在重大问题、重点领域、重要对策的研究上有新突破;明晰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管理应该采取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措施,实现重大项目、重点设施建设和管理上的新突破;进一步加强项目后期管理,明晰新时期下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实现为民办实事上的新突破。
(三)加强能力建设,确保发改工作质量上新台阶
鉴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困难、新问题、新考验比以往都要复杂和艰巨,为做好发展改革各项工作,我委将重点增强“三种能力”:
1、增强研判形势、科学决策的能力。这是当好参谋助手的前提,也是做好发展改革工作的基本功。为此,我们一是加强形势分析。加强对国家、省、市宏观政策的收集和分析,完善信息采集渠道,及时提出经济社会运行情况分析报告,为区委区政府提供决策资料和各种信息;二是做好重大问题研究。广泛开展调研,深入一线掌握第一手材料,确保提出的建议有理有据,真实可行。
2、增强科学规划、组织策划的能力。规划策划既是引领科学发展的主要方法,也是落实发展改革工作的有力手段。为此,我们将做好两项工作:首先,科学、高水平编制年度计划。加强对每年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政府投资项目计划、重大项目计划执行情况的跟踪、衔接,强化部门信息的沟通,增强计划的指导性和执行力。其次,加大力度策划一批重大项目。加强与项目单位的沟通、联系,加强对上级决策的呼应、对接,主动策划项目、承接项目,推动一批重点项目上马,坚决不上高污染、高能耗项目,要上对我区长远发展有益的项目。
3、增强统筹协调、促进科学发展的能力。一是用科学发展观理念统筹管理建设项目。要统筹资源、土地、资金等要素,协调相关部门,形成合力,统筹兼顾推进项目;二是实行更严格的项目审批制度,减少投资浪费,提高投资效益;三是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协调各有关部门全力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共赢”。
(四)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效能倍增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求创新工作方式,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督查督办工作,对区委区政府交办的每一件任务,对政府投资和项目单位上报的每一项事项,都要跟踪进度,督促检查办理结果,及时反馈。同时,为提升工作效能,满足上级和群众的实际需要,提高办事效率,要继续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改进管理方法,减少管理环节,简化办事程序,压缩办事时限,对该放开的要坚决放开。
绝知此事要躬行
——xx人是改革路上坚定践行者
xx市xx中学创建于1968年8月,是xx西郊的一所农村初中,原址为xxx湖,1988年9月搬迁至现址xx街1号。学校设有22个班级、在校学生738人,全校教职工为84人。xx中学是xx区课改实验学校,学校自XX年起开始实施课改,短短两年学校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袁浦中学的课改,不仅仅是课堂模式的改变,更是课堂文化的改变。袁浦中学进一步把小组建设融入到班级文化建设,并形成极具特色的校园氛围。乘课改东风,应时代潮流,构新型文化,xx中学——又一颗冉冉升起的“课改之星”。
廖校长介绍说:“三年前xx中学是典型的xx区落后学校,地处农村,环境偏僻,大批学生流向城区,根本留不住好教师,我们也是‘穷则思变’。当初,学校投入25万元用于改革起步,从参观学习到专家报告,从顶层设计到改革尝试,从诊断评估到制度完善,从践行课改到深入探究,花费了相当大的财力和精力,经历过阵痛,尝到过滋味,走过一段艰辛曲折的道路,但学校对于课改的决心和信心始终未有丝毫动摇。”xx中学改革两年来面貌变化之大得益于与杭十五中建立起来的“紧密型教育共同体”和以这种“捆绑式”的结对为依托的教育改革。
“我们的改革不应该叫‘课改’而应该叫‘教改’。”这是孔校长讲座的开场白。实事求是的说,袁浦的课改就模式而言大体跟我们差不多,即“昆铜模式”、“导学案课堂”,但就“改革”而言,我们会发现xx中学的教育改革绝不仅仅是停留在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上,更多的体现在教育管理、评价模式和文化建设等领域。在教师队伍层面,完善各项制度,实施竞聘上岗和双向选聘改革,突出教师团队建设,调动教师积极性;在学生层面,实施导学案课堂和“一三一”评价机制,创设各种锻炼平台,让学生有展示露脸的机会;极具特色的“五行”校园文化和极富魅力的班级小组文化更是让改革提升到另一个高度。正是这种综合性、全方位的改革,造就今天的袁浦中学高效的课堂、精细的管理、浓郁的文化,教师团结和谐、学生阳光自信,极具特色的校园氛围。
袁浦中学是改革路上坚定的践行者,现阶段课改课题《合作导学课堂学习范式的实践研究》再一次推动全校教师课改路上追梦前行。
为有源头活水来
——xx人是评价机制大胆创新者
XX年12月5日,杭州已经感受到冬的严寒,天长教学实践组的学员们从各地赶来,一行30余人带着几分欣喜、几分憧憬,在班主任、杭师大继教院王秀玲老师和基地导师、时代小学书记、特级教师杜小芳老师的带领下,赴广西南宁,开始了为期一周的教学考察,参观那里的名乐路小学和滨湖路小学等四所小学。通过参观感悟,课堂交流、经验介绍等方式,使我们进一步开阔了视野,拓宽工作思路, 同学之间也增进友谊,不断产生思想上的碰撞,开始了一段寻梦之旅。
一、一老一新,见证广西教育飞速发展
广西,一个延续千年积淀着深厚文化底蕴令世人神往的地方,地处中国南部,南临北部湾,有1500公里海岸线,西南与越南毗邻,有1020公里陆上疆界线,陆地总面积23.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05%,居全国各省区市的第9位。作为中国西部唯一既沿海又沿边的省区,广西是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是中国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口,是中国与东盟各国交往的重要门户和通道。
随着广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广西教育事业也迈上新台阶。XX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标志着广西教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XX年,“两基”通过国家验收,标志着广西全面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我们所考察的四所学校,无论是农村小学或者城镇小学,都有一个共同特征:校舍整洁幽雅,校园环境优美,管理者们都非常注重营造一个清雅的读书环境,这些无不见证了广西教育的飞速发展。印象最深的是有着百年老校之称的南宁市名乐路小学和新建五年的南宁市滨湖路小学。
1、百年民乐
民乐路小学已经走过整整一个世纪。她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XX年)。一个世纪以来,她历经沧桑却依然端庄、简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南宁市家喻户晓的名校之一。学校占地面积8761平方米,建筑面积10568平方米。现有25个教学班,学生1300多人,教职工70人,教学设备完善,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奠定了基础。
学校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教师的发展,一切为了学校的发展”的办学理念,明确“传承老牌、充实内涵、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快速发展”的办学思路,树立“以人为本,科研兴校,争创名校”的治校方略,营造出“以人为本,人尽其才,德才并举,和谐发展”的办学氛围。
学校以“讲文明、树新风、文雅和谐全面发展”为培养目标,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的教育功能,多渠道、多形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开展各种兴趣团队活动,如:鼓号队、合唱团、书画兴趣小组、篮球队、田径队、科技小组等,让学生特长得到培养。近年来,各兴趣团队获国际、自治区、南宁市、青秀区的奖项30多项,学生获市级以上各类奖励985人次。学生综合素质普遍提高。
百年传承、收获丰硕。学校先后获全国红旗大队、自治区文明单位、自治区文明学校、自治区卫生优秀学校、自治区“绿色学校”、自治区心理健康教育优秀学校、广西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南宁市文明单位、南宁市先进单位、南宁市德育先进单位、南宁市首批办学水平一级学校、南宁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集体、南宁市科研先进单位等100多项荣誉称号。
2、梦开始的地方——滨湖路小学
在美丽的南湖畔,有一个梦开始的地方——南宁市滨湖路小学。这所建校仅五年的小学, 滨湖路小学先后被评为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基地、全国“现代教学艺术研究”实验学校、南宁市科普示范学校、南宁市先进单位等十多项荣誉。期间,学校还迎来越南、澳门、台湾、北京等国内外教育代表团来校参观访问达856人次。是什么让这所小学在短时间内如此大放异彩?源于滨湖路小学“梦的教育”主题,独具特色的个性化教育。
一走进滨湖路小学,就仿佛置身于一个童话般的天地,它似梦境般的美丽、漂亮,它那独特的造型、新颖的设计,给了我们很大的震撼,也给了我们无尽的美的享受。校园环境建设在突显时尚、典雅的同时体现着 “梦的教育”特色。一个大大的“梦”字烙印在教学楼的核心地带,教学大楼用蓝色作为墙体颜色,被称作“蓝色宫殿”,它的独特造型仿佛一艘帆船引领学生为梦想起航。校园里的 “中国地理立体微缩图”、“百家姓”群墙、立体“算盘”墙,以“梦想启动未来”为主题的文化长廊、“向海洋进军”科学知识长廊等为学生营造了浓郁的“梦”的氛围。
学校精心组织和设计的各种形式新颖、富有创新精神的特色文化活动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工作中,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做一个有理想的人。学校每学期初都开展“播种梦想”活动,在开学典礼上,学生们亲手将寄托着自己梦想和希望的“许愿石”或者是亲手制作的小纸船放入学校的“梦源”,播种自己的梦想。到学期末,学校又有相对应的“收获梦想”活动,让学生摘取“我是最亮的那颗星”,感受收获梦想的甜蜜与快乐,激励着孩子们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在滨湖路小学,学校根据每个孩子的个性、特色来设立奖状,所以每到学期期末,评出的奖状每张都有所不同。这种评奖方式,极大鼓励了学生尽情发挥自己的个性和特长。
“让智慧有表达的机会,让美德在希望中扎根,让梦想在勤奋中实现”,滨湖路小学师生们以这句话作为学校的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聪明和才智,为个性化教育探索出一条可行之径。
二、你来我往,课堂研讨让我们共同进步
一路上,点点滴滴的收获都时时会令我们惊喜,特别在两地老师互相研讨的课堂中,同学们有茅塞顿开的顿悟,也有豁然开朗后的释然,时时为精湛两地老师的高超教学技艺叫好,也时时为学生的精彩展示鼓掌,做一个优秀的数学老师是幸福的,同学们带着共同的梦想在行进中。
1、民乐路小学教研,风格迥异
在民乐路小学课堂研讨活动的让人印象最深.对于当天的教学交流活动,学校高度重视,分管副校长亲自接待,青秀区教研室小数教研员,南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小数教研员悉数到场。第一节课由民乐路小学的骨干教师韦衍波执教——《折线统计图》,这节课准备充分,双基扎实,教学手段独特有效,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方面效果明显,韦老师把民乐路小学教师应有的先进教学艺术演绎的淋漓尽致。第二节课则由名师班学员陈红霞老师执教——《小数的意义》,陈老师对教材的处理新颖独特、别具匠心;整堂课环节设置大气而开放,但是对于个别细节的处理却又不失精致和细腻,显示出陈老师扎实的教学功底和良好的课堂调控能力,向听课教师展示出了浙派名师闪亮的教学风采。两堂风格迥异,精彩纷呈的课,让人大呼过瘾,收获丰厚。
课后,在王秀玲和杜小芳两位导师的引领之下,双方听课教师进行了互动交流。在轻松、友好、坦诚的氛围下,学员们畅所欲言,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许小娟、徐卫国、李康其、姜荣富等的精彩点评还赢得掌声无数。活动结束后,双方相约今后再聚,努力为两地的教学研讨和交流活动创造更多的机会,搭建更高的平台。
2、滨湖路小学教研,让人震撼
滨湖路小学的课堂研讨活动更让人无法忘怀,特别是学生们在背诵校训、班训的豪迈,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让我们震撼,多久没有看到过这样整齐的学生了?震撼的感觉还没有结束,课堂研讨活动开始了,首先由滨湖路小学年轻老师上了一节四年级的“位置与方向”,女教师细腻的课堂表现、行云般的师生交流,把一个简单的内容上出了不简单的理解,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接着由我们的学员张翼文老师演绎了一节同是四年级的“三角形的面积”,张老师对教材的独特解读,课堂大气而精致,给所有在场的老师一个很好的示范。两节课中学生的表现给了我们很多的感动,学生在回答不够完整时会说:对不起,老师,我还没想好。在同学回答很精彩时会自发鼓掌,在同学暂时想不出时,会给一个鼓励的微笑以及同桌那轻轻地一拍,等等、再等等,课前豪迈的将士们眨眼变成了一个个小绅士、小淑女,让我们不得不佩服这所年轻小学的成功教育。最后我们学员与滨湖路小学的所有数学老师进行了教学研讨,气氛热烈,大家都抢着发言,学员毕宏辉、叶青的评课中肯,独到且有深度。每个人都在倾听、交流、消化、接纳,这么一个充实的下午让我们都忘了时间,都不忍说再见。
黄昏的日晖下,我们正对着教学大楼与滨湖路小学师生挥手告别,教学大楼的正面墙壁上"让我们的今天赛过昨天"10个金灿灿大字组成的校训,在激励着滨湖路小学全体师生的同时,也激励着我们全体的成员,每天进步一点点,每天成功一点点……
三、文化考察,感受广西文化内涵
南宁考察的日子里,除了观摩学校和教学研讨,我们还见缝插针地安排了文化考察,如参观了广西自治区博物馆等。博物馆坐落在南宁市民族大道。1954年建馆,1978年新建陈列大楼。面积1.29万平方米。建筑立面对称,造型庄重,轮廓分明,美观大方,通透简洁,具有中国南方建筑风格和民族形式。主要有广西革命文物陈列、广西文物展、广西民俗展、古代铜鼓展等。
不得不说,广西自治区博物馆真是一改我对博物馆的刻板印象,不愧是绿城南宁啊,博物馆都是鸟语花香。小小的园子虽然不大,造园之人却有《红楼梦》之神韵,一步一景,步换景移,颇有情趣。迎门是巨大的铜鼓雕像,挡住园中丘壑。旁边绕过去,流水粼粼,上有曲桥。绿树森森,小径一路蜿蜒,可见典型的侗族、苗族壮族等民族建筑,不少参观者或坐或站或走,人还真不少。
侗族的鼓楼中有牛首形长条凳,有火塘,有提灯,唯独不见牛皮大鼓;楼前有小广场,此时一片静谧。壮族的干栏建在小丘上,千百丛弯竹中,竹篱茅舍,还有踩上去晃晃悠悠的竹编平台。楼梯颇旧,台阶微向下倾斜,我们走路时小心翼翼,不免念叨没扶手不便。旁边人听了,回答说“这才有壮族原味”,我们才作明白状。 园中商业气息颇浓,几处民居被改成休闲、餐饮处,好在虽有酒旗却无招揽之厌,仍可从容穿越。民间工艺展亦是,是展览更是销售,但游客静静看,销售人员亦不骚扰,比很多地方挂羊头卖狗肉都可爱得多。
楼上是博物馆常展,看了考古展,从新石器、铜器、陶器、玻璃水晶一路看过来,虽未见珍品,但地方特色浓郁,仍值得一看。最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各类用来陪葬用的陶制屋舍状明器,厅堂屋舍,布局齐整,屋有瓦顶,门有门环,窗有窗棂。屋中有人,门首有狗,圈中有猪,道上有羊,糙中有细,颇有味道。唯一疑惑的是,馆中到处吹大风扇,文物的隔间也有缝隙,但东西没有标复制品,只能认为是真品,难道这些汉代及早至数十万年前的石头、铜、陶都是不怕腐蚀的?看过展览,倚栏外望,满园苍翠,南国特有的树种摇曳生姿。
四、收获多多,寻梦之路正在进行中
人呀,一生都在寻找自己的梦想,回想起来自己一直处在寻梦的过程中。……考察之前,学员们可能对考察目的并不明确,在考察的过程中,我们的思路渐渐明晰,原来,一群寻梦的年青人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在小学数学教学这个领域里,求实创新,开拓进取。以下是我们的收获。
收获之一:合理制定学校发展目标
合理制定学校发展目标,目标的高度决定学校发展高度。学校领导应组织学校领导班子及教师代表认真研讨,广泛征求意见,科学地规划好本校的可持续发展规划:三年、五年、十年。校长为任一届,造福一方,要树立雄心壮志,能象南宁滨湖路小学的领导那样明确提出 “让智慧有表达的机会,让美德在希望中扎根,让梦想在勤奋中实现”,要根据本校实际提出可行性的办学目标,校长善于运用目标激励法,如滨湖路小学“让我们的今天赛过昨天”。鼓励师生员工奋发向上,让师生员工充满激情,满怀希望去实现共同而光荣的奋斗目标。
收获之二:教师要站在学科的源头
数学知识分三种,第一种是不教就会的知识,第二种是教了就会的知识,第三中是教了还不会的知识,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每一个内容时,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生对这个知识的掌握程度,有时候,对知识调查到什么地方,就决定了教学的深度,在教学中要注重概括和演绎,一个优秀的数学教师只有站在学科知识的源头,才能成为真正的优秀教师,才能轻负高质的提高教学质量。
收获之三:于细微处超越
为了借鉴先进课改地区经验,深入探讨高中新课程实施以来我市高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014年4月,巴彦淖尔市教育局高中新课改调研组赴大连一中、二中观摩学习。
一、主要经验
(一)教师理念先行,主动转变教学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教育无论怎样改革,它的核心永远在课堂。高效课堂的关键在于教学方式,而教学方式转变的根本在教师的理念。在本次听课调研过程中,我们欣喜地发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真正变成了学生生命成长的原野。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教学活动都要经过学生的内化才能形成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思想和个性。
以大连一中两节历史课为例,有很多优点值得借鉴和学习。1.课堂是常态的课堂,朴实自然,课堂氛围民主、和谐,课听起来轻松、愉快,折射出了教师良好的素质和教学基本功。2.老师语言简练、贴近学生、有亲和力,风趣、幽默、有感染力。3.紧紧围绕课标和重难点,善于提出有利于学生思考的问题,并及时启发引导学生看资料、教材,而后动脑思考回答。设计的问题既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贴近学生的实际,又符合课标的要求。4.教师走下讲台,深入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探讨,平等交流;在学法指导、思想教育方面见缝插针、润物无声;而且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老师不时地在鼓励、赞扬学生等,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5.老师善于把高考与素质教育,历史与地理和现实自然地结合起来并启迪未来,这样三维目标很自然得以落实。6.学生的自信心很高,个性得以充分张扬和展示,敢于提问、质疑,敢上讲台,敢于面对学习挑战,不怕出错,不怵“权威”,自主学习和交流、合作意识都很高。
教师的有效培训是落实新课程教学理念的保障。高效的课堂需要高水平的教师来驾驭和组织,教师的高素质从何而来,学校领导在座谈中告诉了我们答案:培训和学习。两所学校十分重视培训工作,不断开展多层次、多元化的教师培训和校本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大连一中建立校本教研机制,开展各级各类培训、研修活动,把学校真正建设成教师在课程改革进程中实现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阵地。其中最有特色的活动是师徒制教学,这项活动为青年教师和班主任快速成长提供了条件和平台。
大连二中到山东学习昌乐二中的271教学模式,这一模式下的课堂由预习―探究―展示―反馈四部分构成。它的特点是学生先学,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自行解决一部分知识,不能解决的问题由教师点拨。这种模式彻底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形式,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而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领者和协助者。虽然这种教学模式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从课堂上学生们所迸发出来的热情、激情和活力可以看到,这种教学模式的发展空间还很大,这片天空定会星光灿烂。
(二)向细微处要效益,精细化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两所学校都是大连名校,它们的成功绝非偶然,整个教育过程无不渗透着学校领导和教师们的心血。走进大连一中,他们的课间操深深震撼了我们,训练有素的跑操、洪亮的口号、铿锵的步伐在悠扬美妙的乐曲中律动,返回时《运动员进行曲》伴随着井然有序的队伍在校园流淌,让人激情澎湃,感触不已,处处体现了精益求精、细致入微。校园里,每一位随便与你擦肩而过的同学都会面带微笑轻鞠一躬,轻轻道出一声“老师好”。看到学生们溢于言表的快乐、充实,情绪高昂的精神状态,我们感慨不已:这不就是素质教育吗?
更重要的是教学过程的精细化管理。教研组和年级组的相互配合、集体备课、学案导学、研究性学习、学分的管理、校际学术交流等,无不做到了精细化,事事有制度,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做。
(三)底蕴深厚的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校园文化建设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中可以折射出学校的德育工作思路、管理层的理念等诸多内涵。每走进一所学校,扑面而来的就是浓浓的文化气息,使人仿佛走进了知识的天地、艺术的海洋。浓郁的校园文化气息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进行自主学习、自我锻造的空间。考察的两所学校教师表现出来的是个体有特点、集体有强势,学生表现出来的是有音乐、美术、体育等特长,学校表现出来的是有特色(外语,美术),办学表现出来的是高质量。因为长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学校才涌现出一大批专家、学者、优秀学生、运动员和知名校友,如著名主持人毕福剑就毕业于大连二中。
在大连一中,教学楼的走廊上,每个教室门前都有若干个折叠椅子,供青年教师随时向优秀教师听课学习,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每个班门口都摆放一个课桌、两把椅子,询问学生才知道,在每星期二、五的第八节课是各科老师答疑解惑的时间,称为“解答一角”。这个做法有利于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无论是知识方面、心理方面还是情感方面,学生有了倾诉的对象,长者的及时疏导对他们身心健康发展都有好处。每个教室后面都有一排书柜,每个学生一个,学生的书本、外套都有了可放之处,很好地体现了人文关怀。各层教学楼的走廊墙壁上有各种各样的励志格言以及异彩纷呈的校史展览。
还有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学生社团。如“大连一中义工站”“历史社”“薄暮诗社”“午荷文学社”等。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更为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它也很好地诠释了大连一中“引导学生自主教育、创设学生发展空间、开发学生个性潜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办学理念,让我们看到了大连一中在点滴中积累发展的漫漫历程。大连一中的社团活动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学生在活动的组织与参与过程中开阔了视野、锻炼了能力、学会了合作、懂得了宽容、提高了责任心、走向了自律、磨炼了意志、学会了坚持。这一切不仅不会影响学习成绩,相反在越来越注重能力考查的高考改革中还会使大家因此而受益。
在大连二中,充满朝气的青年学生引导考察团进行参观,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听到他们热情洋溢、充满自信的介绍,我们更是感到素质教育在这所学校已经开花结果。进入教学楼内,看到一间间画室、美术鉴赏室、书法教室中学生聚精会神的观察、绘画、临摹、听讲,以及学生们的一幅幅惟妙惟肖的作品。通用技术教室、心理咨询室、读书阅览室等为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多样化的实验项目,令考察团成员称羡不已。还有学生中午的钢琴演奏会、足球赛、篮球赛等,都能给学生提供这样的学习机会和舞台,这就是最好的课程、最好的教育,是课程改革带来的成果。
二、几点建议
(一)坚定不移地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打造高效课堂
经过几年的课改实践,我市教师的课改理念改变了、提升了,但在课堂教学行动上还相对滞后,尤其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与把握不是很到位。大部分教师的日常备课,主要是为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侧重点往往是放在对教材内容的把握与梳理,对教学重点难点问题的理解上,忽略了对其教育价值的研究与分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看到的还是老师们讲得多,学生活动少、回答少,即使回答,很多问题也是答得不到位。因为课堂上教师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没有启发学生去思考分析,而是急于给学生讲明白;或者课堂安排太满,内容多、材料多、问题多,学生根本没有充分阅读材料,没有读出材料中的问题,没有读出相应的信息,老师便代替学生讲明白了。而这一切的后果是什么呢?学生构建起来的知识系统,包括初步形成的思想,大都是老师的体系、老师的思想。老师取代了学生的学习,所以学生自己不会学习;老师取代了学生的思考,所以学生不会思考;老师取代了学生的选择,所以学生除了老师布置的任务就不知道干什么。
综观课改实验的先进省份及其名校,之所以出名就在于他们找准了新课程改革的突破口――解放学生,开放课堂,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因此,要搞好新课程改革,就必须紧紧围绕课堂教学改革这一核心工作,下大力气,“逼上梁山”,“咬定青山不放松”,打造高效课堂。
为打造高效课堂,达到新课改的要求,我们需要从很多方面入手。1.想方设法提高教师们的专业素质,加强教学基本功的训练。为此,教师必须广泛阅读。读一读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提升自己教育教学的品位;读一读学科研究进展方面的书籍,把握最新的学科研究动态;读一读最新的大学教材,不断地更新知识结构;读一读教学报刊,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2.教育主管部门、教研机构、学校各级管理层的思维模式、管理模式、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都亟待改变,要从根本上树立全新的优秀教师观,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把幸福还给学生。3.要严格控制班容量。建设高校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很重要的一点是减少班容量。本次考察的大连一中全校只有1200名学生,大连二中只有1400名学生,班容量普遍为40至45人,最大的班容量为55人,相比较,我市的优质高中都是大学校、大班容量,教师讲课甚至得使用扬声器,教师常年都在超负荷工作。4.开齐开全课程,开足课时,优化教学策略、教学目标、教学流程和教学评价,适时推出“高效课堂”方面的各种赛课活动。
(二)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首先,根据各校已有的基础办出自己的特色。其次,开展社团活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的人才,而真正适应社会的人才不仅要具有完善的知识结构、优异的学习成绩,还要有和谐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的最基本的素养和能力。社团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创意设计能力,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统筹全局意识,进一步开发学生的领导决策潜能、创新突破潜能。最后,以新课改为契机,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校本课程是形成校园文化、学校办出特色的重要载体,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落实。在实验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学习和研究,学习借鉴别人的做法,少走弯路,提高效益,在工作上有所创新。
(三)建章立制,统筹协调,加强教研培训
1.建立教研培训资源共享责任共担制度。教研室应当全面协调全市特别是市区各学校的教研培训,用制度规定各学校在全市教研培训活动中应当承担的责任,鼓励各学校开放内部的观摩课、研讨课、教研讲座,促进校际教研培训的交流合作。
2.大力开展送教下乡活动。旗县区、乡镇部分学校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软件硬件设备欠缺、教师教研交流机会少等原因,教育教学理念较落后,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能力较低,实际教学效果较差,这些问题急需通过送教下乡等活动解决。
3.学校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给广大教师提供诸多的培训、学习的机会,请进来、走出去,让老师们扩大视野,更新理念,有效地实施新课程教学。
总之,大连之行使我们对新课程改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教育改革的本质是解放学生,让学生发挥出最大的潜能。作为新课改的实践者、传播者和学生成长的引领者,我们都肩负着神圣的使命,我们现在需要的不是理论和口号,而是扎扎实实的行动,使校园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全面发展的知识殿堂。第3卷 第12期
2014年4月教育观察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 考研 数据分析
中图分类号: G647.38 文献标识码:A
1项目研究和实践情况
1.1前期准备
调研小组在网上搜集了大量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就业、考研的资料,并且进行了分析,决定发放调查问卷,旨在分析合肥工业大学在校考研与就业意向,根据情况制定了试调查问卷,在与指导老师交流后,对试调查问卷进行了多次修改并形成正式调查问卷,随网上调查问卷并进行了问卷的发放调查工作。
1.2问卷调研
本次调研对象主要针对合肥工业大学在校本科生,共抽取148人作为本次调研的样本总体。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设计了调查问卷,共22题,其中关于考研方面的有8题,就业方面的9题,发放160份,回收率98.75%,无效问卷10份,有效率92.5%。
2项目调研总结和收获
2.1总结
几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专业2014年本科毕业生就业与考研情况如下:
上述数据显示:工程力学与车辆工程专业学生读研比例相当,约为35%,信息与计算科学的考研比例约为50%,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人数约占总人数的40%。可据此推测:我校工科专业考研比例较理科专业考研比例低,相反就业人数工科多于理科。这一结果和理工科类院校也是相符的。
2.1.1大学生毕业生选择考研的原因
(1)想继续考研深造;(2)为适应社会需求而考研。各行各业相继出现对高素质人才的渴求;(3)通过考研究生脱离自己本科时不专业领域,转换到别的专业;(4)逃避就业。
2.1.2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原因
(1)先找工作到社会上去锻炼一下,有了工作经验后再考研,这样读研更有针对性;(2)考研压力大,不想考研;(3)考研需要成研需要时间,三年毕业后面临的就业压力是一样的。
2.1.3对当前大学生就业与考研的几点建议
(1)考研还是就业,应该从实际出发。(2)“先就业再考研”不失为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3)无论考研还是就业都要适应社会发。
2.2收获
(1)大量的数据及其分析要求我们熟练运用相关软件,项目开展过程中,我们对word、excel、PPT这些常用的软件的使用变得得心应。(2)上网查阅资料时,学会了有针对性的搜索和筛选,而非盲目的大海捞针。(3)考虑问题、设计表格学会了从多角度进行全面考虑,注重细节,充分研究其科学性与合理性。(4)对大量数据的统计与处理,磨练了我们的细心与耐心程度,锻炼了我们对数据的敏感程度。(5)通过这次项目的实施,我们养成了许多良好的习惯,开展工作前先对工作进行计划和安排,制定工作安排表;开展及时对数据进行整理并保持每个星期写工作总结等。
3研究中的不足和思考
3.1本次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1)调研范围略小,样本容量不够大,数据不够多,分析起来略显艰难。因为调查采用的是问卷调查,难免受地域和数量的限制,但结果还是有一定的代表性。(2)在数据分析时,没能很好地进行地域、性别之间的比较。(3)在调查过程中配合的不够协调出现了时间浪费,没有很好的统筹兼顾。
3.2规划能力与良好习惯的养成
在项目的进展过程中,无论是实地调查还是问卷调查工作开展之前,项目组都会事先做好工作计划与分工,这样,每次实施起来,所作都会有条不紊的进行,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每次调查统计好的数都按照要求及时记录并且做好整理工作,这样后期在处理数据的时候工作量就能大大减少了,处理起来也会更方便。
3.3团队协作能力的锻炼
因为是调研类项目,对团队协作能力相对而言要求较高。团队合作难免会因为观点的不同而产生碰撞,这时候需要我们以团队为重,为项目主,全身心投入,并充分尊重团队中的成员。同时,在面对庞大的数据统计工作时,应该合理分工,高效率的完成统计工作。当项目遇到瓶颈的时候,通过分工合作和讨论,问题也总能迎刃而解。
4结束语
在处理和分析问题方面,项目组成员听从姚禄仕教授的教诲,逐渐培养了严谨的思维和周密的逻辑能力,遇到问题可以做到有条不紊。在创新方面,明白了灵感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任何创新问题最终都归于实践。
关键词:野皂荚;灌木林;特性;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S75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3002302
1基本情况
凌源青龙河流域位于辽宁省最西部,与河北平泉、青龙,葫芦岛的建昌接界,处于北温带半湿润向半干旱区域过渡地带。近10年平均降雨量468.5 mm,年均蒸发量为1974.3 mm。青龙河流域因拥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已于2005年批建为省级自然保护区。省级自然保护区批建总面积69911.2 hm2,森林覆盖率达到69.6%。天然林总面积占有林地总面积的70%以上,保护区内地带性植被以天然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 Fisch. ex Turcz.)林为主,阴坡沟谷分布的天然核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 Maxim.)林和阳坡生长的天然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 (Linn.) Franco)林是保护区的两大显著特点。
2012年,青龙河自然保护区与北京林业大学、国家林业局规划设计院一起对保护区内的资源进行系统科学考察,共发现维管束植物(不包括农作物)110科384属774种,对比《辽宁植物志》中的记载,发现2种植物为辽宁省植物分布的新纪录,分别为蒙古荚迷(Viburnum mongolicum Rehd.)和野皂荚(Gleditsia hetrophylla Bge.),后者为片状灌木林,为掌握野皂荚在本地生长的生物学特性,对其生长环境因子等进行了调查。
2现状调查
(1)环境因子调查:在标准地内调查海拔高度、坡向、坡度、土层厚度、腐殖质层厚度、土壤质地等。
(2)灌木调查:每块标准地设置两块10 m×10 m的样方,进行灌木调查,记录灌木种类、株数、平均高、盖度等。
(3)草本调查:每块标准地调查5个2 m×2 m样方,调查植被品种、高度、盖度及分布状况等。
3调查结果
天然野皂荚(G.heterophylla Bunge)灌木林,位于前进乡石门沟,东经119°7′41″、北纬40°53′21″,林龄20年,小班面积2 hm2,海拔600~640 m,阳坡,石灰岩母质,土层厚度5~30 cm,位于山的上腹,立地条件较差。
野皂荚,豆科皂荚属,小枝灰绿色,幼枝密生段柔毛,皮孔褐色,小叶全缘,荚果5.5 cm,含2~3粒种子。株数为64500株/hm2,高度1.5~3 m,盖度80%:其它灌木有荆条(Vitex negundo var. heterophylla)、小叶白蜡(Fraxinus bungeana DC.)、绣线菊(Spiraea trilobata L.)等总株数57800株/hm2,高度0.2~1.5 m。
草本4 m2内样方平均株数为:隐籽草(Cleistogenes serotina (L.) Keng)19株、翻白草(Potentilla discolor Bge.)21株、披针叶苔草(Carex lanceolata Boott.)7株、其它如野青茅(Calamagrostisarundinacea)、中华卷柏(Selaginella sinensis(Desv.)Spr.)、草瑞香(Diarthron linifolium Turcz)等数量较少,充分体现出北部半干旱植物特征。
4生态评价及特性
野皂荚为小乔木或灌木,耐干旱、贫瘠,主要生长分布在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江苏、安徽等地,在辽西青龙河流域的片状天然灌木林,体现出地带性植被由半湿润向半干旱地带过渡的特点,植物的多样性分布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科研价值。
喜光性和抗旱性:从调查看,野皂荚生长于阳坡,是影响改善小区域环境的主导因子,灌木林林相稳定,无病虫害发生,相对高大的野皂荚树冠、发达的根系及根瘤固氮菌,为林下草本和其它灌木的生长创造了最佳条件,保证了地面植被相对茂盛。土壤地表结构稳定,减少了蒸发量,更有利于植物度过极端干旱天气。
灌木的过渡性:青龙河流域,以半湿润气候为主,小叶白蜡在阴坡能长为乔木,在阳坡立地条件好的沟谷中下腹,只能长为灌木;青龙河流域以北,气候以半干旱为主,一些灌木如荆条、绣线菊、花木兰(Indigofera kirilowii maxim. ex Palibin)和胡枝子(Lespedeza floribunda Bge.)等,一般生长在阳坡的乔木(如油松)林下,更多生长于阴坡,立地条件好的地块灌木生长相对较好;在野皂荚灌木林内,虽然立地条件较差,但这几种灌木都分布于野皂荚灌木林内,生长良好,天然灌木林的更新及自我修复,使各灌木林种相互受益,组成稳定野皂荚群系,在植被的过渡地带,野皂荚灌木可以构成小区域范围内植被的主导因子,对植被自然演替具有重要意义。
5保护措施及应用
封育措施:该地区植被自然演替的各类型为乔木林、灌树丛、灌草丛、草丛、裸地,人为破坏环境后会逐渐呈现演替的各阶段。灌树丛是植被自然演替的关键阶段,如果管护不当,环境破坏后,阳坡只能生长以荆条等典型半干旱地区灌木为主甚至成为裸地,再恢复达到现在的水平,需要几十甚至上百年,野皂荚的天然更新、向顶极群落演替的过程是不可逆的,因此,继续采取封育措施、保障天然更新是保护脆弱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
人工培育:野皂荚抗旱性强,栽培管理的粗放,适应当地环境生长,应在荒山阳坡和坡耕地上,大面积人工栽植野皂荚,不仅能发挥根瘤菌固氮、改良土壤结构、涵养水源等生态效益,还能提供药材原料、植物饲料等,实现对现有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罗菊春.辽宁青龙河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3.
[2]张晓玲,李华,孙月洋.黑龙江省植被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J].防护林科技,2012(2).
关键词 物种资源;现状;保护对策;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中图分类号 S8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1-0227-03
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称铜陵保护区)属河流型保护区,于2000年被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2006 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范围上始铜陵市枞阳县老洲镇,下至铜陵市义安区金牛渡,全长58 km,总面积31 518 hm2,是长江“黄金水道”的干流江段。保护区沙洲发育充分,水热同季。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最具代表性的是长江江豚,是该保护区的旗舰物种。
经过2年多的考察调查,已经基本了解了铜陵保护区长江江豚的生物学知识和受威胁原因,基本明确了保护区内动植物资源现状以及形态特征。国内外关于长江江豚的单一研究报道很多,但大多不是综合性的。笔者认为长江江豚生活在长江内,与长江中其他野生动、植物是相关连的,不能脱离赖以生存的动植物环境,单独研究长江江豚是不全面的,也不完整。笔者通过研究长江中的野生动、植物及水域环境,从而进一步研究长江江豚,以期提出保护对策。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地点
本研究地点位于铜陵干流江段,全长58 km。上始铜陵市枞阳县老洲镇,下至铜陵市义安区金牛渡,是长江的“黄金水道”[1]。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3个区,面积分别为9 534、6 360、15 624 hm2,分别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0.25%、20.18%和49.57%(图1)。
1.2 研究方法
保护区主要使用淡水豚1号快艇沿保护区长江段上、下游考察,所有考察人员一律身穿救生衣站立船头观察,包括目视近距离观察和望远镜远距离观察。同时,定点采集水样到实验室进行分析,并对浮游生物采样分析,进行植物样方调查和鸟类观察,走访和调查渔民进行流动声学考察和截线抽样法统计[2]。
2 结果与分析
2.1 长江江豚种群数量情况
2006年建立铜陵保护区时,铜陵江段长江江豚的种群数量大约为40头;到2010年以后,铜陵保护区长江江豚数量增长到48头左右。铜陵江段的长江江豚数量持续稳定,到最近几年也一直没有减少,而同期整个长江的江豚数量在持续下降中。2012年以前,整个长江中江豚数量约1 200 头;而2012年之后,大约只有1 040头,每年以13.73%的速度递减,目前整个长江的江豚数量少于1 000头。正是由于铜陵保护区保护措施得当,才使铜陵江段的长江江豚保持种群数量稳定[3-5]。
2.2 为保护长江江豚采取的行动
保护区每年与渔政部门开展执法行动,共行动10多次,清理非法渔具如迷魂阵、流网、滚钩、地笼网等几十种,保护了长江江豚的生命安全。
2.3 野生动植物资源底数情况
经过在铜陵江段的2年考察,逐步摸清了保护区野生动植物资源状况,为开展保护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铜陵保护区内共有野生脊椎动物375种,隶属于37目96科;浮游动物70种;底动物6纲20科105种。其中,哺乳类共有43种,隶属于7目14科,在数量上以啮齿类占优势,区系成分以东洋界成分为主;爬行类共有2目9科26种,从地理型分析,东洋界种类19种,占73.1%,具有较大的分布优势;两栖类1目4科8种,从地理型分析,东洋界种类5种,占62.5%,占有一定的优势。
根据《中国鱼类志》记载和铜陵保护区野外考察记录,保护区现有鱼类11目20科86 种。从分类组成上来看,以鲤科鱼类为主,计53种,占本区域鱼类物种总数的61.6%。保护区珍稀鱼类较少,以中华鲟、胭脂鱼等为代表;经济鱼类则较多,主要有鲫鱼、鲤鱼、青鱼、草鱼、鳙鱼、链鱼、鳊鱼等。经调查,保护区现有鸟类213种,隶属于16目49科。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4种,分别为东方白鹳、黑鹳、白头鹤和白鹤;Ⅱ级重点保护鸟类24种,如为黑头白q、鸳鸯、黑鸢、赤腹鹰、白腹鹞、白头鹞、白枕鹤、游隼、红隼等,主要分布在江面、江滩沼泽、江边芦苇丛、树林、灌木丛及农田村舍。其中黑头白q为安徽省鸟类新记录。另外,还调查了保护区浮游植物。浮游植物的水平分布中,种类最多的为成德洲尾北,其次为铜陵沙头南,再次为成德洲尾南、铜陵沙头北(表1)[6-7]。
2.4 铜陵保护区长江段面水质情况
2014年8月13―15日保护区委托铜陵市环境监测站对长江4个断面进行了连续3 d的监测,每天监测1次,每次左、中、右3点取样,进行水质化验(表2、3)。监测结果表明,该江段4个监测断面各项监测指标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标准,水环境质量现状良好。
2.5 珍稀野生动物救护情况
自2011年以来,铜陵保护区成功地救治长江江豚5头(其中搁浅3头、遭流网误捕2头)、中华鲟6尾(遭流网误捕)、胭脂鱼109尾(其中遭流网误捕15尾、遭迷魂阵误捕94尾),救治成活的个体均被放归栖息地。大鲵2尾经成功救治后,先饲养在保护区基地两爬馆,然后放归自然(表4)[8-9]。
2.6 生态科学考察情况
自2013年以来,保护区每年分春、夏、秋、冬4季开展考察,已经考察了20多次,主要是进行水生生物资源和长江江豚生态学方面的考察,重点调查了解保护区长江段长江江豚的资源状况及种群动态变化,出版了《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