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01 14:46:3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现代教育基本理念,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美术教学活动就本身形态而言应该具有丰富化和多样化属性的。然而,传统化的美术教学活动却始终被限制在一个相对固定或相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中,这种模式从总体上强调唯知性,山此便导致了在教学过程中会经常性地发生对被教育者在情感层面的主观忽视,山此带来的结果就是学生所学习的知识结构多以线性的知识体系出现,这便导致了知识传授多是在已经预设好的封闭范畴中完成的,学生不再是充满想象力和生活化的主体,他们仅仅是一群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我国的高等美术教育者也正是受到了这种传统化教学模式的影响,将教学过程集中看成是共性学习的过程,其教学目的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美术技能和技法。这种单一化的教学模式并未将学生看成是一个鲜活的主体,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凸显出自我性格,性格的缺失最终也必然让其作品失去个性和创造力。与传统化美术教学活动不同之处在于,后现代主义背景下的美术课程最大的特点就是其教学内容并不是遵循教科书上的知识内容循规蹈矩地进行,它更多地是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进行确定,整个的教学过程都是以强调实现学生的个人情感述说为核心主旨。因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学习环境并非是封闭性的而是逐步开放性的教学环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改变其原来的传授知识和技能的预设性和封闭性习惯的教学模式。
(二)教学过程的多元化
教学过程的多元化不仅是指类型和方式的多样化取向,同时也包含着“”“包容并蓄”和“教学相长”等内容。这因为后现代的艺术观念更多以强调和倡导文化差异性和多元性为主要出发点和落脚点,即文化观念的多元并存,在此基础上就能够渐进性地消解掉传统教学中的文化中心论内核。进而以此为契机,在对后现代高等美术教育观念进行提倡的过程中就必然可以将多元化的思想进行完整化贯彻。具体说来,高校美术教师应当充分地理解和认识到多元化对于学生在生机与活力方面的养成所可能产生的较大影响,这种认识将会导致教师在高校美术教学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创造性的思考和讨论空间,积极引导和发挥学生的自主创造力和想象力以及个体的思维能力,从而实现学生能够从单一问题可以引发多个问题,或者多个结果。
(三)实现学科内与学科间的融合
后现代主义背景下的高等美术教育多以强调美术课程与其他学科以及美术学科自身内容的相互融合和相互渗透为主要内涵,这种学科内与学科间的相互融合和相互渗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后现代主义背景下的美术本身就是综合性的视觉艺术,其教育模式也就应该是一种综合化的素质教育。我国高校美术教育改革应主要以综合性为前提,因此,创新高校美术教育就需要在美术教学过程中逐步地改变传统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尽其所能实现多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相互融通,变革原来的学科之间没有交叉和融合的单一学科的教育模式。其次,高校美术教育还要注重美术学科在内容方面的融合。比如:装置艺术与纯艺术的融合;西方绘画与中国画的融合;手工艺术与声、色和光艺术的相互融合。在课程设置上,还要积极地强调工艺美术同“纯艺术”之间的有机结合,以此为出发点来实现美术学科内部的融合。
(四)学习过程与培养“技能、技巧”并重
后现代背景下的美术始终强调美术课程的学习过程同美术技能和技巧是具有同等重要性的。所以在后现代的高等美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便不能将对技能和技巧的学习掌握看成是学习的追求目标,它所提倡的侧重点更多是以注重在学习美术技能与技巧过程中如何获得个人的思想和想法,从而引发学生个人的观点和想法。高校美术教师应该利用学生学习技能和技巧的过程,主动地引导学生培养多向思维的能力,然后依据这些能力去揭不和阐明该技能和技巧背后所包含的构成原理、产生原因以及基本元素。高校美术教师在讲授课程的过程中要始终将美术理论知识同技能与技巧的培养放在同等位置加以看待,教师在培养学生美术技能和绘画技巧的同时还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以此来开拓其视野和内心认知,促使学生可以将美术同人文学科完美融合,进而推动学生能够在整体性的知识体系下获得完整化的创造灵感。这样,学生通过学习技能和技巧,才会真正地提出自己的观点以及想要表达的个人思想和情感,甚至是对所处社会的感受和认知。
关键词:以人为本;城市交通;策略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交通环境状况也日益让人堪忧,现代城市交通出现的明显强势群体是拥有汽车的人,相对于他们的骑车者、步行者和依赖公交者成了弱势群体。而城市规划、城市交通和城市政策都优先为汽车及其拥有者服务,而我们也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孩子、老人及广大尚无力拥有汽车的市民,已不能安全、快捷、舒适地穿行在城市里。本文认为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是最重要的。因为人是整个道路交通建设与管理的核心,一切道路交通建设与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为服务人的快速便捷,这是衡量道路建设和管理的具体原则和标准,即“以人为本”。
一、现代城市交通环境创建中的以人为本理念
传统城市交通环境设计的基本特点大多是“以车为本”。因为一提到人车分离,往往先考虑和解决的是车辆而不是人的通行问题。“以车为本”长期以来一直是道路交通设计的出发点。交通并不仅仅是车的移动,而是人或物的移动,规划时,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人的可达性。只有把“人优先”作为前提,车辆的通行和安全才能得到保证。在城市交通规划建设上,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综合考虑效率、公平、协调、有序等绿色交通原则,兼顾国家经济和宏观政策,着力建设步行、自行车、公交系统。
二、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的现代城市交通环境创建策略
1、设计以人为本的城市道路线型和街道设施
创建以人为本理念为指导的现代城市交通环境首先要设计以人为本的城市道路线型。良好的线型设计,不仅能为城市交通运输提供安全迅速便利的条件,而且也能与沿线两侧的自然环境和景色相呼应和融合,以消除道路乘客路途的疲劳。从景观和安全的观点出发,用较大半径的圆弧曲线,要比漫长的直线和短线为佳,除主干道路和交通性干道不宜采取较多的转折外,一般的道路都可采用适当转折,设置较大的曲线,使沿线两侧建筑物和自然景色有所变化,以消除长直线的单调感,解除司机的疲劳,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其次,要设计关怀人的街道设施。因为街道设施是为人服务的,街道设施的规划设计要体现对人的关怀,集功能与环境景观于一体。例如,在人流集中的步行商业街周围,设置足够的停车场使人们出行更方便;休息座椅与高大乔木或花坛相结合,使人在休息时既亲近自然又可避免夏日的暴晒。
此外,以人为本不仅要考虑正常人的需求,还要考虑伤残人、老人和儿童等弱势群体的特殊要求,努力创造一个公平、平等的社会环境。例如,在街道必要的地方设置残疾人坡道和盲道;提供儿童专用的坐具、场地和设施;为老年人和残疾人设置厕所蹲位等。
2、提供人性化的公交服务
公共交通与私人机动化工具相比具有节约能源和道路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等优点一个多层次的公共交通体系是为居民提供日常出行的最便捷、最经济、最环保的方式。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为城市大多数人提供低成本方便的机动化出行方式,才能缓解因为越来越多采用私人交通工具出行带来的交通拥堵。为此,本文认为可从以下方面出发提高公交的吸引力:
首先,要加大人性化的公交线网优化调整力度,使公交线网应与城市用地布局及今后的居住小区开发时序充分结合,保障居民在可接受的步行距离内乘坐公交。
其次,要加强大运量、快速客运系统的规划研究力度。在城市中形成以公共交通为主的大众运输系统在单纯依靠普通的地面公交已很难解决问题的情况下,必须对快速公交(BRT)、轨道交通进行论证,加大这类客运系统的建设,引导市民从个体交通出行向公共交通出行转移。
另外,研究人性化的公交换乘系统,提供人性化的公交服务信息,开展人性化的交通环保评估,发展大运量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适当限制小汽车的增长速度等也不失为有效的方法。
3、加强城市交通文化建设,递进城市交通人性化的管理速度
随着城市交通现代化、智能化系统不断完善,“以人为本”的理念将在城市交通的软硬件建设和管理中得到体现。当前,公共场合、各种媒体开拓交通文化的空间甚大,车载电视就是一个良好的交通文化窗口。现在,坐公交车看电视已成为市民日常出行的一部分。乘客在公交车上看新闻、综艺,也看宣传广告。因此,制作一些精良、多点交通文化味的宣传广告,不仅能为广大乘客接受,而且将交通文化寓于潜移默化、经常性的学习教育之中。至于各种形式的行车文化、停车文化、人行文化资源挖掘,更是潜力无限。通过营造浓厚的交通文化氛围,使交通准则成为广大市民或来沪旅客的普通生活常识。
在塑造城市交通文化进程中,交通运输和管理部门要进一步确立“以人为本”理念,通过积极热忱地为行人和车辆提供人本服务的方式,使管理和服务更趋于人性化。近期,无障碍公交车已驶上申城街头,为老年人、残疾人上下车提供方便,使人们感受到城市公交行业的服务水准越来越趋于人性化。
此外,还要充分考虑季节台风、滂沱大雨、高温严寒、交通设施突发失灵等自然和人为因素对交通的干扰,建立相应的预案和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
总之,提升上城市交通环境的人性化管理,面广量大,可做的文章很多,关键在于交通运输和管理部门进一步确立“以人为本”理念,激励市民参与,群策群力,那么城市交通人性化的管理必将日臻完美。
参考文献:
[1]J•汤姆逊.城市布局与交通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
[2]郑也夫,樊纲,黄平,等.轿车大论战[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我们生活在一个要重新建构行政法概念的时代!一九九六年,美国学者M. J. Breger在一场美国行政程序法五十周年的研讨会中如是说。而近十年来,行政法学上有愈来愈多的经验性研究显示,在行政法学的理论和行政官僚的实务之间有极大的落差,而这种落差的现象迫使得行政法学者不得不重新评估他们传统的态度。由于行政法的性质有如此之改变,是以美国学者E. D. Elliott认为「在行政法中法律的成份将愈来愈少,而行政的成份将愈来愈多。在此情况下,吾人认为,我们确实有必要重新检讨行政法之基本理念。
在二十世纪的后半叶,人类思想、文明、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都发生重大转变,有些学者称之为「后工业社会的来临,有的学者认为是历史上的「晚期资本主义阶段,而更有些学者用「后现代社会现象,来标志与过去的不同。而现代行政法的各种意义和概念之产生,无论是欧陆或是英美,都肇始于与「后工业社会、「晚期资本主义阶段和「后现代社会相对的十九世纪的民主立宪国家时期。在当时的社会、当时的文明和当时的意识型态下,产生了理性主义,并且衍生出各种我们现在仍琅琅上口的价值判断基准,例如法治、三权分立、立法优位、司法制衡、行政专业……等。
而蕴涵在「后现代社会中的「后现代主义思想,则是一种新的心态、新的思维模式,和人类活动的新模式,其对过去社会和文化中的各种正当化方式和程序,予以严厉质疑和挑战。其中最重要的,便是针对理性主义。行政法作为一种现代工业社会、资本主义盛世下所产生的法律支系,其价值基础和实践方法,也是建构在理性主义。在理性主义之下,一般行政法学者多认为,法律原则、法律概念的确定内涵之掌握,是落实依法而治的最重要基础。因此,行政法主要操作技巧一向是界定法律概念和法律原则的内涵,而后透过逻辑推理的方式,来适用到具体个案或学理讨论中。然而这种行政法上的操作技巧,并不像一般法学者所想象的如此乐观,甚至是有其负面作用。为何会产生负作用呢?本文便将从此一问题出发,而探讨行政法之基本理念,在后现代时期应如何转型。
本文首先将说明理性主义在行政法上所呈现出之内涵,然后指出就理论上其所可能产生之反身性;其次,本文将引我国最高行政法院及大法官会议解释中,与教师升等有关之二项判决案,并评介其所产生之负面作用。而之所以引用教师升等案,是因为其涉及学术圈中事,对于吾人反省相关问题而言,可以得到「身历其境的效果,而使其反省更为深刻;最后,本文将提出建构以反思为导向之行政学新理念,并说明其要旨,期望能提倡行政法基本理念于后现代时期中之转型,是从理性到反思!
貳、 理性主义行政法及其反省
一、理性主义行政法
现代国家对于行政法的建构之基础,主要在于政治的理性化与官僚化。
「理性化和「官僚化的概念,在Max Weber的社会理论中有最为出色的论述。「理性所指的是一种行为模式、倾向,而其特征是可计算的、系统化的、非人性的。而「官僚则是指一种「法定权威的纯粹形式,以及一种根据形式理性原则所形成的行政模式,它是一种阶层性的,以规则为导向的系统,而它的极至也是可计算的、非人性的、伦理中立的、与成本效益性的。
在现性主义之下,现代行政法之操作方法强调规则的运用,和法律概念在逻辑上的推演。在这种操作方法之运用,使现代行政法企图成为一种紧密的相互闭锁之体系,并且在此一闭锁的体系下,将行政人员恣意滥权的可能性降到最低,而实现法治社会的理想。所以当Carl Friedrich在1940年的时候主张行政裁量的必要性时,Herman Finer反对而认为行政官僚的裁量乃是人民主权之贼。Herman Finer认为,当行政官僚独立地运用其政府权力时,他们将同时也独立地界定公共利益,因此他认为公共利益只有透过其民选代议人员之立法,才是对的,并且认为非民选的公职人员应严格地由规则、管制与标准的作业程序之铁笼所控制。
此外,行政法植基于以理性主义为基石的法治国,其核心的行政行为是行政处分,其系作为对外产生效力的决定,而且系经过制式化的内部决策过程而完成,其客观为民众或企业团体之申请。行政处分是古典官僚组织化之行政机关的作品,而所谓的行政机关,则是指理性的官僚体系,其任务在于将法律所明白规定、形式化之法,由公务员体系依清楚的管辖规定加以执行。国家公务员则经由专业考选加以拔擢,而且为全职人员。行政处分之作成人员(即公务员)系在一种上下位阶的科层体制中,经由严格的职位区分,并且在严格的制式性中完成任务。除此之外,这种官僚之形式理性,尚经由行政行为之公文程序与书面要求,而进一步予以确保。
二、理性主义之反身性
本节中所要指出的理性主义之「反身性,可以用「飞回棒效应(Der Bumerang -Effekt)来说明。澳洲土著猎人所发明的飞回棒,可以射出去打到天空的猎物后再飞回来,而不善于运用飞回棒者将飞回棒射出去后,原以为能够有所收获,没想到飞回棒飞回来后没接准,而打伤自己。本文认为,理性主义就像现代人所射出去的飞回棒一样,目前正对准人类本身而飞回来,恐将打伤人类自已。
在Ulrich Beck、Anthony Giddens和Scott Lash所建构的「反思式现代化(reflexive modernization)理论中,对于现性主义所产生的反身性作用,有着极为深刻的论述,并且成为当今社会学界的显学。他们认为,与工业社会相配合的组织形态首推基于理性主义而建立的「科层制,也就是具备正式规则、非人性、专门性、权责分明、以及能贯彻指令的组织方式,而现代工业社会的政治、经济、教育、军事、科技、乃至于文化活动,几乎皆依科层制的组织原则来运作,是这种组织严密的组织能力,为人类开创了征服自然、建立现代秩序的新境界。而现代行政法之主旨,便正是在确保这种科层制行政官僚体系之正当性及合法化性。
然而在此一新境界中,亦带来高风险,现代的核能工业、化学工业,生物基因工程都是在高度专门化的组织中运转,这些组织都会声称他们有最严格的安全标准,由训练有素的人员操作,并设立监督机构来提升管理品质,例如在台湾,设立原子能管理委员会监督核能发电厂的作业。问题是:科学家面对愈益复杂的高科技,其测风险的能力相对降低,而在管理上的疏失,则又往往和科层组织的流弊相结合,使得高科技产业成为最大可能风险的制造者。尤有甚者,科层组织很难避免形式主义的通病,各种安全措施在形式上可以获致完美,实际上却只是敷衍了事。这种官僚心态的漫延,无疑的是风险的温床。在此情形下,「科层制官僚体制,乃将不可避免地回过头来危害自已所赖以维生的现代社会,及理性主义本身。
除了Ulrich Beck、Anthony Giddens和Scott Lash的「反思式现代化理论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外,依理性主义建构之行政法必有其反身性的产生原因,更在于行政法之操作中,忽略了行政法系统与其所规范之其它社会次级系统之自我再生性。
根据Nikolas Luhmann的社会系统论,社会系统是一种自我生产的系统,它使用有意义的沟通作为其基本操作过程。而因为沟通的行为,会产生进一步的沟通。某些特殊的沟通,会产生自一广大的社会沟通圈中,有些成为具有独立性,而应被视为是自生性社会体系的次级秩序。他们会构成自主的沟通单元,并且生产出自己的要素、结构、程序和界限。它们会构成其自己的环境,并有它们自己的认同。其组成成份是在自我参照下建构的,并且透过更上层的沟通圈,来进行彼此的连结。因此,社会系统的运作是封闭性的,但是在认知上,对于环境又是开放的。
法律体系便可以被视为是自生性社会体系的次级系统。它由特定的许多要素所构成,其主要是关于合法或非法的沟通,并且会不断地产出一些法律行为。特定的法律期待所管制,并且透过规范性,来界定其本身的界线。在它的实际运作上,法律行为构成一独特的环境。因此,它在认识上虽然是开放性的,但是在实际的运作上,仍然是封闭性的。并且,这种封闭性是相当严重的,也就是任何次级系统都不可能直接介入其它的次级系统之中,法律系统,也不可能对其他社会系统予以介入,并产生直接的约束。基于此一观点,我们便必须放弃一种行政法上的传统看法,那就是认为行政法的规范会直接带来社会的变迁。而必须由一种内在的循环因果之理念来替代,也就是说并不是立法创造了社会次级系统的运作,而是次级系统选择性地利用立法来处理自身的问题,并且是恣意地选择,来建构它自己的秩序。
在以上的双重自生性下-行政法律体系的自生性和社会次级体系的自生性,便造成了行政法实务上的许多实况问题。我们从以下所评介的我国实务案例中,便可得其大概。
参、我国行政法实务上之理性主义及其反身性
从社会的双重自生性中看理性主义行政法之困境,我们可以从行政法实务判决所引发的各种争议中,观其一二。于本文,中吾人所举的例如是与教师升等案有关之行政法院判决与大法官会议解释释字第四六二号解释,从本解释文判断标准以及学界的批析意见中,提出反思行政法的见解。
一、最高行政法院判字第七四九号判决
本案缘于原告送审升等教授论文,经被告审查,未通过其升等教授资格。原告不服被告不通过其送审之核定,向中央教师申诉评议委员会提起申诉,该会驳回后,原告不服,向被告提起告诉。两造诉辩意旨如次:原告起诉意旨略谓:一、教育部学审会所送二位「专家并未具备审查诉讼人所送教授升等论着所应具备之专业知识。二、原告所提教授升等论着,教育部学审会并未送给真正之学者专家审查,所送专家并未就诉讼人所提论着之内容进行专业学术评论:(一)第一位审查委员所作之专业学术评论为:「论文写作格式不符,并给予六十五分不通过之审查结果。依据「大学独立学院及专科学校教师审查办法第四条第三项中,对送审论着格式作概括性之规定:「引用资料注明出处,并附参考书目,鉴此教育部并未通知各校升等论着之「标准写作格式,且若不符合教育部概括性之规定者,学审会即应将所送论着退回原送学校。原告所送论着经教育部学审会审查已符合教育部之规定,因此才能送至第一位审查委员手中进行专业审查。第一位审查委员显然不具备原告所送论着应具之专业知识,只能作出教育部学审会行政人员即能进行之工作,「论文格式不符也绝非专业学术判断,何况此一评论业已违反「大学独立学院及专科教师审查办法之规定,违法评论事实俱在,但教育部申评会却对原告所提之理由不置一词。(二)第二位审查委员给予原告之「专业学术评论为:「学术或实用价值不高,原告所提教授升等论着,系将过去五年获国科会甲种奖助论文加以整合之著作,换言之,此一著作之有创见已获一位专家之认同,怎可说无特殊创见。
最高行政法院认为,以审查者之专业知识为审查基准,对于送审者著作之实质内容所为之判断,最高行政法院本身仅得据以审查其是否遵守相关之程序,或其判断、评量有无违法或显然不当之情事。因此,就第一个问题而言,最高行政法院认为本案本部分之审查程序及审查者之判断、评量,尚无违法或显然不当之具体情事,本院自应尊重此一专业判断。就此部分,原告主张将其所提系争论文重新分送真正之专家审查云云,并无法律依据,难谓有理由。
其次,就第二个问题而言,最高行政法院认为所谓「论文写作格式不符之论断,乃系以「论文写作格式为审查基准,由审查者就送审论文之形式与「论文写作格式进行二者是否相符之判断。该审查者所为「相符或「不相符之认定,固仍属于审查者基于专业知识所为之判断,其审查程序及审查者之判断、评量,如无违法或显然不当之具体情事,法院仍应予以尊重。但作为审查基准之相关「论文写作格式,逻辑上则不属于进行此项审查者所得自行判断之范围,而必须客观存在,且必须具有规范效力,审查者始得据以进行所谓「相符与否之审查,且于审查结果为送审论文之形式与具有规范效力之「论文写作格式不符时,始得作成送审著作不及格之评分。否则审查者如非以其专业知识为审查基准,对送审者著作之实质内容为判断,仅系就送审论文之形式与「论文写作格式二者是否相符进行评比,而相关「论文写作格式又非客观存在,或纵使存在但并不具有规范效力,而难免发生送审著作,仅因形式上与审查者确信但不为外界确知之某种论文形式「不同,即被评定为不及格之结果。审查者如此所为之审查,不无违反行政法上禁止恣意原则之虞,而主管机关所订定之此项审查实施程序,即难谓符合宪法第二十三条之比例原则,与司法院释字第四六二号解释第二段意旨亦有不符。同时,最高行政法院认为,教育部所指出的:「「论文写作格式乃「同一领域学者所共同知悉。之答辩理由,被告不能举证证明原告著作所属学术领域中「学者所共同知悉之「论文写作格式已客观存在。因此,最高行政法院判决教育部败诉。
二、释字四六二号解释
在前揭最高行政法院判决文中曾不断提到的释字四六二号解释,其事实乃是成功大学某教授,因声请民国八十一年之教授升等评审,于成大教师评审委员会中票决未通过,当事人主张其于初审及复审评分中皆达「优等标准,但不被成大教评会所认同而投票否决其升等案,据此乃向成大提起申诉及行政诉讼。于驳回确定后,复声请大法官解释,认为行政法院八十三年裁字第二九三号侵害其诉愿及诉讼权。司法院大法官会议于民国八十七年七月三十一日作成释字第四六二号解释。综合分析本号解释文,约可归纳出下列六大特色并据争论之论点:
一、 各大学之校院系教师评审委员会乃系受托行使公权力之「行政主体(行政机关)。
二、 其所为升等之最后审定,应属行政处分,故得救济。
三、 教师资格审查程序之规定,涉及教师之工作权,须保证能客观公正评量申请人之专业学术能力及学术成就,始符合比例原则。
四、 为保障学术自由,教评会应尊重专家学者先行审查之结果(专业判断应受尊重原则)。
五、 行政救济机关仍得对专业判断之程序及结果有无违法或显然不当之情形进行审查。六、 大学院校应尽速修改其升等及认定审查规定。
本案虽然涉及了上述的多项问题,但其实在实务上,吾人仍可以将其整合而得到本号解释有两大重点,一是明白承认各大学校、院、系(所)教评会关于教师升等的评审是行政处分,对之不服者,有权提起行政争讼;其次是对大学教师升等审查的标准与程序,提出多项具体要求,俾使升等审查更臻公平、合理。
三、学界内的检讨
释字四六二号解释对大学教师升等资格审查的标准与程序,提出若干具体要求,因此,是非常名符其实的一种积极性行政救济。但是大法官所提供的积极行政救济,却并不为学界人士所领情。而其实,其之所以不为学者所领情,即很明显地表现出现代行政法理性主义在我国所遭到的困难,以下即说明之:
本号解释的第二个重点,是:包括(一)教师升等资格审查程序系为维持学术研究与教学品质而设,其决定之作成因而应基于客观专业知识与学术成就之考量。(二)是以,教评会应本于专业评量之原则,选任各该专业领域具有充份专业能力之学者专家先行审查,将其结果提请教评会评议。(三)教评会原则上尊重学者专家之判断,除非能提出具有专业学术依据之具体理由,动摇该专业审查之可信度与正确性。(四)评审过程中必要时应予申请人书面或口头辩明的机会。(五)由非相关专业人员所组成之委员会除就各额、年资、教学成果等因素予以斟酌外,不应对申请人专业学术能力以多数决作成决定。
释字第四六二号解释对教师升等审查程提到一个非常关键性的重点,即各层级教评会均应选任「各该专业领域具有充份专业能力之学者专家先行审查,将其结果报请教评会评议。学者认为「专业与「非专业人员或领域,是非常关键的概念,然而很遗憾的,其同时也是不确定的概念,恐会引发实务界的困扰。然而虽然因为它是「不确定法律概念而使人困扰,但是学者还是认为尊重专业审查毕竟是正确的方向,至于「专业概念的模糊,严格来说也不算是缺失,毕竟不确定法律概念的使用是多少是法律的宿命,再说,在「专业概念的模糊下,无形中也使系(所)、院获得更大自由形成空间,对于系(所)、院自治的提倡,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要促进被规范者的反思力,则运用精确的法条规定或法律概念,是无济于事的。
综观释字第四六二号解释,大法官列举教评会所得斟酌考量的因素,计有专业学术能力、名额、年资与教学成果等项,其它有违一般事理之考量违法或显然不当之情事,则排斥在外。大法官所列举者可谓四平八稳,难谓有不当之处。但学者仍认为,对申请人的实益可能不大。因倘要审查教评会的判断、评量是否有违一般事理之考量等违法或显然不当之情事,则审查结果通知申请人自应附具理由不可。附具理由是法治国的要求,自应支持。但如何附具理由,却是一个难题。目前实务上的通知如果说有附理由的话,就只是单纯靠知投票或评分结果未达规定标准而已。但这是否足以称得上是充份理由?倘教评会委员是基于文人相轻、见解不同、私人恩怨、政治立场、性别歧视、派系倾轧、杀年轻人锐气、看不过申请人为人处事作风等不相干(sachfremd)因素作为投票或给分依据,如何判认出来。何况正如学者所说的,升等时,审查委员「有仇报仇、有冤报冤,乃是学界众所周知实存的事实。这便是本文前面所说的,司法权的介入有无产生反作用力、负效果之可能,其实是须要深切反省的。
最后,学者认为「四六二号解释只是把重点放在专业判断而己,其实,非关专业判断,但同时也构成各校升等审查标准的「教学成果与「服务成绩两项,究竟要如何作成客观评断与评比,委实说,其困难度与争议性,绝不亚于专业能力之判断者。可见预期,源自这两项目的纠纷,将陆续浮现,挑战我们的智能。
除了以上的问题外,大法官在释字第四六二号解释中所建立的大专教师升等程序,其中主要精神即在于贯彻各级审查的实质审查原则,要求各级教师评审委员会皆应「选任各该专业领域具有充份专业能力之学者专家先行审查。然而学者更深入地反省到:此种要求一方面凸显了大法官对于台湾现实学术生态的疏离,另一方面则彻底扭曲了分级审查的功能。
关键词:高师;音教改革;现代教育理念;指导性
20世纪90年代,我国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随后国家颁布《新课程标准》,在基础教育各学科中开始实施,并取得可喜的成绩。与此同时,作为培养基础音乐教育师资的高师音乐教育也拉开了教育教学改革的帷幕。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高师音乐教育在课程结构、教学手段与方法等方面做了许多新的尝试。学术界关于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讨论文章与科研课题也层出不穷。人们开始反思高师音乐教育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课程结构和教学目标与现代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差距等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取得了初步的进展与成绩。然而,这离现代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还有较大的差距。在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历程中,不难看出从理论指导到实践探索都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现代教育理念在音乐教改实践中的指导性地位不明确,是直接导致高师音乐教育改革发展进程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教育理念的转变是教育改革的根本,关注和学习现代教育理念,并践行于音乐教学实践中,是每一位高师院校音乐工作者的职责。
一、现代教育理念
“所谓教育理念,是指关于教育未来发展的理想观念,它是未来教育发展的一种理想的、永恒的、精神性的和终极的范型”。[1]现代教育理念,是当代教育家在总结前人教育思想的基础上,以社会未来人才需求为前提,形成的对教育未来发展的认识理念。它作为社会文化的典型代表,保持着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前瞻性。现代教育理念为我们呈现出以人为本的育人观,学生发展的课程观,多元、科学的评价观,开拓创新的教学观等等。这些崭新教育观念呼吁现代教育应培养人格完整、素质全面,具有开拓创新和适应社会能力的合格人才。这样一个适应国家发展需要的高规格人才培养目标,需要一个良好的载体去完成与实现,这个载体就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作为承担培养基础音乐教育师资的高师音乐教育工作者,显然应当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念,树立现代教育、教学观,并在具体的教育实施中将其渗入到我们的课程设置与教学过程中,这样才能适应基础音乐教育与人才培养的需要。然而,在高师音乐教育改革历程中,现代教育理念作为指导改革的作用是弱位的。
二、高师音乐教育改革
20世纪80年代,高师音乐教育开始在改革中艰难前行。那时,学术界就师范音乐教育与专业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学方式等不同特质进行争论,提出高师音乐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合格的基础教育音乐师资,提倡音乐教育师范性,脱离专业音乐院校的教学模式。这一时期,我们深切感受到了高师音乐教育改革在师范音乐教育与专业音乐教育不同特质的层面上的学术争鸣,体现高师音乐教育在努力找准自己定位阶段的不断探索,明确了高师音乐教育服务于基础音乐教育的办学目标。但是,由于这些理念更多的只是停留在学术争鸣中,缺少国家、行政和教师的积极而有深度的参与,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数院校和教师仍处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形成雷声大雨点小的改革态势。
90年代,国家出台了高师音乐教育教学的修订大纲,对课程结构进行了一些调整,加强了音乐教学法课程,增加了学科教育学和心理学,拓展了公共课和教育类课程,突出了高师音乐教育“如何教”的教育理念。但是,由于教育学科与音乐学科严重割裂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不能把所学的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有机地运用在音乐课的教学中。在技能类课程教学改革中,各院校进行了大小课相结合的教学改革,体现着合作学习的教育理念。由于受高师音乐教师自身教育成长环境的影响,缺乏现代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的学习与指导,不能把现代教育理念转化为自觉的教学观,很好地践行在教学实践中,故改革成效不尽人意,也未被推而广之。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新课程标准》的推行实施,把高师音乐教育又推向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各高校从基础教育改革中看到了此专业的发展前景,从而使过去不被看重的音乐教育专业,立即成为教育学科的朝阳产业,在各高校应运而生。接踵而来的问题是,高师音乐教育师资匮乏,场地与基础设施不足,教学设备落后等。从此高师音乐教育的重心转向解决扩招后所需的基本教学设施与师资等问题。对自身的教育改革与服务对象的教改态势关注减弱,无暇顾及高师音乐教育深层次的改革与发展。在高校扩招的十年间,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已经进入到一个较深的层面,不管从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评价机制、教材修订等方面,都更加接近现代教育发展的基本理念。这期间,高师音乐教育培养的毕业生却出现了因不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之需而找不到工作的窘境。
从高师毕业生的求职现状,反映了高师音乐教育在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学方式等诸多领域出现滞后与偏差,这一现象引起国家教育部的高度关注。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教师教育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2004年国家颁布了《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指导方案》,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音乐教育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音乐教育工作者”。[2]方案根据培养目标的定义,把专业课程分为四大板块,必修课、选修课、地方和学校课程、实践环节。必修课:强化了本学科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体现了课程学科化。选修课:分限选课与任选课。限选课突出了学科专业知识的延伸与应用;任选课涵盖了音乐教育学、心理学类课程,音乐历史文化类课程,现代音乐教育技术类课程,音乐表演类课程,音乐创作类课程,美育与其他艺术类课程等,极大地丰富了学科教学内容,为提升人文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地方和学校课程激发了学校开发地方与学校课程资源的积极性,为传承本民族与本地区的音乐文化搭建了一个很好的教育平台。实践环节是我们培养合格师资的重要内容,每一类实践都是我们培养目标的综合展现,也是我们修订培养目标,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
三、改革实践中的问题
从国家颁布的课程指导方案来看,它是在教育改革新形势下,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精神,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方案。尽管还有待完善,但是它为高师音乐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起到积极推进的作用。各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根据课程指导方案的意见,进行了新一轮的课程结构修订。然而,在理解和实施过程中,各地区、各院校情况参差不齐,普遍存在对现代教育理念在教改实践中的指导性地位不明确的问题。例如有的院校虽然在课程结构上做了改进与修订,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育观念与教学方法仍旧老一套。从表面上看对课程进行了整合,教学形式有所改变,但实质问题是,这些改变只是形式上的变化,而没有从深层次去思考现代教育的理念是什么,高师音乐教育改革应关注的对象是什么,教改将达到怎样的目标与要求。多数院校的改革内容主要是课程整合,教学形式的改变,拓展社会人文类课程等方面。有的地区甚至还处于一种简单、初级的教育教学改革阶段。因此,亟待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有几点:
1.在课程整合中,多数学院较少考虑整合后的课程对学习者是否有实效性、创新性和可持续性。有的地区在课程整合上,不是简单进行繁、难、偏的删减,就是多门课程的简单集成,而从破坏了学科的逻辑结构,使学习者更加困惑。
2.在教学形式的改革中,理论课教学,除了有的学校加入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外,多数教师仍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学格局仍然是以教师为主导的单一教学模式,学习者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在专业技能教学中,多数教师仍把技能技术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较少强调和关注音乐作品的表现意义,以及较少对怎样用技能技术去表现作品等问题进行探究。
3.在社会人文类课程拓展方面,各高校根据自己的课程资源,虽然做了增加,但课程种类和课时较少,选择范围较小和实效性课程较少,具有民族特色的地方课程开发更少。
4.教学实践是师范教育学生走向职业生涯的必经阶段。遗憾的是,目前这一重要环节存在着重形式、轻实质的问题。多数学校对教学与技能实践组织甚少,实习、见习的次数非常有限,甚至有的学校是让学生回家自主进行。这些流于形式的实践环节无法帮助学生较好地走进基础教育的课堂。
四、改革实践中的建议
从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历程中,我们强烈地感受到教改成效不够明显。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人的因素。教师是实现教改目标的重要载体,构建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观,是关乎中国教育改革成败的重要之因。怎样做好现代教师的职前学习与职后培训显得至关重要。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目的,就是为了培养适应现代教育理念的未来音乐教师。毕竟教师的教育观念影响其教育态度、教育方式、教育策略,进而影响其教育行为,最终转化为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因此,高师音乐教育改革一定要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充分学习和了解基础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以及新课程标准,这样才能更加切实、有效、深入地推进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进程。
对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现状谈几点建议:
1.课程整合需要教师重塑新的教育理念,构建现代教育教学观,转变自己的教育角色,从主讲者变为引领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培养合作与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现实与未来发展的需要,在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教给学生终身学习的方法以及求知的兴趣。这些观念的建立是实现课程整合教学目标的基本保障和原动力。
课程整合不是简单的课程组合,它必须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考虑课程结构的合理性、综合性、实效性。根据高师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及基础音乐教育的课程标准,制定切实可行、针对性强、实用性高的课程整合内容。同时,也要注意高师音乐教育课改与基础音乐教育课改的异同性。基础音乐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教育,重在提高全体学生的音乐素养,在音乐体验过程中了解音乐知识,感受音乐的美。高师音乐教育属教师教育,它必定具有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训内容。因此,在课程整合中需要尊重各学科的逻辑关系,开创新的课程模式与教学方法。如:高师音乐基础理论课就是学习音乐的必修课程,是否可以在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中,渗入综合音乐文化类知识,辅以优秀音乐作品音像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在音乐作品中的应用,感受理论与实践的直接关系。改变原有枯燥、乏味、机械的课堂教学模式。同时,在教学内容与学习程度上,要考虑基础理论知识的实用性与有效性,能承载后续课程的基础需要。
2. 在专业技能的教学中,应考虑学习者在有效时间内需要达到的专业基本技能,有一个适应基础教学工作需要的基本标准。根据要求组织该学科教师到基层学习、研讨,以制定合理、适用、有效的教学目标。
教学方式上可以采用集体课与小组课相结合的教学形式。集体课组织学生对技能课中遇到的问题、难点进行讨论和探究式学习。教师做好思考引导和问题解析的相关资料,学生做好提问资料和学习笔记。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职前培训中感受到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意义与乐趣,而不是以单一传授知识、训练技能为教学目标的课堂形式。那些新型的教学模式会潜移默化地应用在未来基础音乐教学的课堂中。小组课教学,在教授专业知识与训练技能的同时,注意共性与个性问题的准确阐释与良好示范。良好的示范会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和掌握技能,同时应贯穿对学生在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创造力等方面的培养。与学生探讨如何 “奏”、“ 唱”好一首音乐作品或练习曲,而不是纠缠于技能问题,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阻碍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多样的教学方法会给学生带来多样的学习方式,使他们在不同的教学过程中,既学到知识,又感受到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为他们的职业生涯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3. 高师音乐教育应成为传承民族音乐文化与地方音乐文化的排头兵,因为,它具有优于基础音乐教育开发此项课程的优势与基础。可与基层音乐教师共同探究和开发本民族与本地区音乐文化类课程,促进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提高基层教师开发新课程的能力与水平。其次,高师音乐教育培养的是面向基础教育的音乐文化传播者,其辐射性与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高师音乐教师如能带领学生进行本民族与本地区音乐文化课程的开发,将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本民族与本地区音乐文化的了解和传承,培养学生探究意识以及对课程研究与开发的能力。只有当学生在校有了这些学习经验后,才会把这些知识和经验运用到他们的教学工作中,从而形成新一轮的本地区音乐文化课程的开发。
4. 教学实践是学生走向准教师的重要环节,教学就是一种实践的过程,没有实践的过程无从谈论教学。同时,从体验和经验中学习,也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学习形式。因此,教学实践应在有经验教师的带领或指导下进行。如:一年级需要设立见习期,让学生提前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意义以及将要从事的职业情况,明确今后的学习目标,制定更加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在每一次的见习中,他们将深切地了解到自己所学专业的知识结构、教育理念及教学方法,不断激励和促进他们的学习动机、学习方式以及职业所需的扩展性知识。在高年级的实习期,应在实习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公开课、讨论课的教学实习及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性实践体验” [3] ,培养学生修正和解决理论与实践中各类问题的能力,改进并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
在教学技能实践中,应重视组织讲课比赛,教师基本功比赛,专业技能比赛等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表现激情。加大学校与社区的艺术实践机会,重视培养学生与社会交往及组织社区文化活动的适应能力,使他们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与价值,对培养学生的自信与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
“国运新衰,系于教育” [4],教育成败,系与教师 ,教师成败,系于理念。高师音乐教育改革,应当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不断深化教师教育改革。从政府重视、学校实施,有效推进教师职后培训。只有在教师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形成现代教育理念在教改实践中的指导意义。此外,近十年高校的扩招、转型、升级等原因,造成高师音乐教育对基础音乐教育的服务意识减弱,对改革势态的关注严重不足,促使高师音乐教育作为基础音乐教育改革引领者势态被削弱。高师音乐教育只有重树现代教育理念为基础教育的服务理念,为国家发展的改革理念,才能真正全面地融入到与基础教育改革相适应的层面上来,培养更多新型、合格的音乐教育师资,使高师音乐教育真正成为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的发展动力。
参考文献:
[1] 刘济良.论大学的教育理念[j].河南社会科学,2004(9).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z].2004,12.
关键词: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教师素质;重要作用
现代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以及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标志,有利于进一步加快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努力实现现代教育事业跨越发展的主要目的和目标要求。采取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实现信息化程度,必须依靠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坚实的基础,并且能够在现代教育技术领域得到充分的应用和灵活的掌握。特别是对于诸多教师来说,将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教学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必须充分的灵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且能够灵活的采取现代教育技术以及方式和手段,进一步更好的适应现代教育技术信息化发展进程以及教育的工作要求,不断促进现代教育教学的质量进一步提升,着力增强现代教育技术的信息化科学化程度。
1 现代教育技术对在教师素质提升中的现状
学校的教师关于具有的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和灵活运用能力,需要对于其发展的现状进行进一步的明确,特别是进入新世纪,被誉为是“知识爆炸经济”的时期,相应的要求信息化发展水平相对提升。学校教育要始终坚持面向现代化发展的培养目标,努力培养出更多的符合现代时代快速要求的新型信息化战略人才资源。因此,必须相应的高度重视和进一步加强学校教育教学的信息化发展水平。对于教师来说,从事教育教学的信息化建设,必须能够在诸多的教育教学领域,进一步的深入的开展和灵活的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进一步促进和推进现代教育的快速健康发展的完整过程。现代教育技术显著的特点就是,坚持坚持数字原则、网络原则、智能原则、多媒体原则等基本原则,充分彰显基本的特征,融入开放的、共享的、交互的、协作的等诸多关键环节的因素进入现代教育技术之中。将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作为现代教育模式和以及现代学习方式等领域的重大的创新和变革,坚持摒弃以往的传统的不科学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等。作为教师来说,必须勇于面对来自社会变革的要求,积极构建起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的体系、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的模式、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的理念等方面,积极抢抓前所未有的现代教育技术教育领域的挑战和面临的历史机遇。现代教育技术作为学校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部分之一,已经成为衡量学校教师综合素质、职业能力等方面的重要指标,加快提升学校教师能否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等方面的能力,已经成为学校快速发展的关注所在,各个学校都在进行更加积极的现代教育技术教育和培训等工作,引导和鼓励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能够灵活的掌握和灵活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以期能够为现代的教育教学提供优质服务。由于近年来学校教育的快速健康发展,许多学校的教师队伍也随之壮大起来,目前的许多教师没有参与过和接受过更加系统性的学习和培训,特别是在教育心理学、教育学、现代教育技术技能等领域,仍然存在一定的空白。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有的教师对于现代教育技术等关键概念以及理论知识等方面的理解相对比较模糊,广大教师存在着比较陈旧的现代教育理念、现代教育思想、现代教育观念等因素,能够较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现代教学教育过程之中,所能够科学选择的现代教育教学的方略以及现代教育教学模式,有些东西甚至没有任何变化沿袭到今天。
2 现代教育技术对在教师素质提升的探索和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的新发展对于学校教师的基本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广大教师能够更加熟练的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方式方法和手段,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强烈理念和端正态度,以多种多样的更加专业化的理论知识,辅助以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效手段。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也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发展态势,对于优秀教师的评价标准,其中重要的就是要善于学习,特别是勇于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并且在实践中坚持做到灵活运用。实践证明,现代教育技术知识和基本理论已经为广大的教师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模式的创新和探索提供了扎实的理论指导和方向要求。同时,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能够进一步的拓展和延伸广大学生学习的视野和高度,在全面提升广大学生文化成绩和水平的同时,需要注重开展针对广大学生的潜质、兴趣、道德等关键方面和领域的大力培养和培训。在开展主要教育技能科学设计的同时,应该重点结合课题所学的核心课程,更加兼顾的考虑到广大学生的针对现代教育技术接受能力,充分利用和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例如,在进行多媒体教育教学之中,适当的融入相关的视频和一系列图片,确保广大学生能够对于所学的各种各样课程产生更加直观的现实感受,有利于进一步的快速的接受知识和内容,起到学校教师良好的引导重要作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不断的提升广大学生日常学习的效率,比如,在现代教育日常活动之中,需要明确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充分借助信息传递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及时的反馈出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媒体,严格根据不同的刺激和显著的作用,在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之中得以充分的灵活应用。以现代教育技术的多媒体教育教学为例,需要围绕企业所需要的技能型人力资源,更加关注培养和早就广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更加关注广大学生积极学习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和知识,借助广大学生的操作主要技能,客观分析现代教育技术的显著特点,采取图片、文字、声音等诸多环节的显著特点,特别是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之中,需要挖掘出重要的功能和作用,这些功能和作用是其他的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所不具备的。在采取和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过程之中,引导广大学生采取更加积极的主动的学习方式,但是在传统的教育教学环节之中,许多的学生反映,经常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学习的实际效果肯定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3 现代教育技术对现代教育工作者基本素质的任务要求
要求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思想和模式方法,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应用在课堂教育教学的环节之中,相应的要求广大教师更新教学教育的观念、课程授课的组织形式以及现代教学教育方法等关键。如果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的理念和思想没有变化的话,则就会将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的附属,而不能更好的充分展示和发挥出现代教育技术的巨大潜力,只能将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演示等作用,难以实现预期的满意的教育教学效果。同时,要求广大教师实现自身职能和角色的快速转变,由以往的“教”的作用,及时转变为“信息互动”的重要功能和作用,广大学生容易坚持从外部环节的数据源头之中,进一步的获得更多的信息和理论知识,在校教师采取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要求,需要转变职能将指导现代教育技术、教导现代教育技术、引导现代教育技术等作为。在现代教育技术时代,广大学生可以有效的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接受到更好的学校教育,与此同时,现代教育技术承载起来的知识体系、信息技术,已经呈现出越来越发散,越来越联结的发展趋势,面对着浩如烟海的学习信息,广大的学生可能更加的茫然,更加对于自己学习的方式和目标失去方向,特别是无法辨认出有用的信息。此时,需要广大教师的精心用心指导,鼓励和引导广大学生学会在面对着纷繁复杂的理论和知识的同时,加紧提取信息的过程,完善和更新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科学指引广大学生在灵活运用和充分掌握的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的态势,能够准确处理处理复杂信息和各种各样的问题。加紧组织现代教育技术的丰富形式和方法,改变以往的传统的教学教育主要模式,呈现出更加丰富的教育教学主要内容,不断的提升教育教学的效率。现代教育技术能够有效辅助课堂教育教学,通常的以语言讲授为主要模式的教学教育信息传递模式,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时代要求了。伴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逐步广泛的应用,需要更多的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的教育教学模式。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是现代教学教育的有机结合的产物,通过采取现代教育技术以及相应的教育教学软件,能够进一步的显示出更加科学的教学主要内容,有的教学教育信息采取的方式是超文本的方式存在的。目前,现代教育技术的课堂教学通常是采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演示、现代教育技术媒体、现代教育技术练习等更加直观的教学教育的方法方式,也需要相应的增加一系列个别化的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方法,以期能够很好的适应出不同种类、不同类型的现代教育技术学习目标。
4 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教育工作者提升基本素质的路径选择
对于提升教师基本素质在现代教育技术的背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需要科学选择出目前教师的提升素质的主要路径,必须高度重视道德修养以及思想政治品质,特别重视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的教师的言行对于广大学生所能够产生的重要影响。对于教师来说,需要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素质必须重点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的修养,坚持从点滴小事开始做起,持续不断的开展自我现代教育技术教育、自我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自我现代教育技术完善。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不断加强现代教育技术领域的学习,进一步增强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的基本素质。需要提升教师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在日常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过程中,需要重点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和知识的不断学习和应用,更加系统的、更加全面的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进一步提升自身所具有的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努力掌握更多的、扎实的、深厚的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知识,确保在现代教育技术有效运用的过程中,能够更加科学的指导广大学生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对于广大教师来说,为提升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的基本素质,建议采取自学的方式、进修的方式、攻读学位的方式、做访问学者的方式、参加会议的方式等诸多的行之有效的形式,进一步提高和增强的方式理论水平。对于学校来说,也需要高度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教育和培训,进一步提升广大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业务素质和能力。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重点强化广大教师在现代教育技术实践环节能力的培训和锻炼,学校积极提供实践教学的机会和教育培训,教师要更加积极的主动的参加与现代教育技术有关的实践教学活动之中,定期的步入社会实践,在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之中,不断的丰富和提升现代教育技术实践综合的能力。
综上所述,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对于教师提升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的基本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需要广大教师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终身学习的良好的态度,切实更新现代教育技术的理念、现代教育技术政策、现代教育技术目的、现代教育技术内容、现代教育技术模式等诸多关键环节,及时瞄准前瞻性的理论和知识,在实践中探索和提高,较为圆满的完成各项教育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史秋衡.英国、香港和大陆高师教育办学模式比较――兼论香港高师教育的发展趋势[J].高等范教育研究,1995.4.
[2]张大良,刘万年.高等教育新跨越的关键:教育信息化与教师教育技术素质.信息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
[3]肖川.高校有效教学的目标和特征[J].高等教育研究,1999,(3).
[4]苏霍姆株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5.
[5]李飞凤.关于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几点思考[J].长沙大学学报,2001,(2).
[6]祝智庭,黎加厚,刘雍潜,译.面向学生的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已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认识。许多地方都在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培训,但效果却不好,广大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问题已成为推动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瓶颈。究其原因:第一是中小学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学习和能力的培训力度不够;第二是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不够;第三是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不到位,学校的软硬件资源整合不够;第四是不能与时俱进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更新教育理念。现在能够比较熟练地使用网络,但却不能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不去思考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和改变教育教学,如何让技术变成认知工具。因此,师资培养与培训应以确立现代教育理念为先导,促进教师积极主动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让师生通过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加强中小学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学习和能力的培训
拒绝理论,就是拒绝进步;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只能在低层次上重复。理论学习能让教师成为有思想的人,能开阔视野、在教学中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成为有“个性”的人、有“主见”的人。重在行为体现,成为有根的教育文化,而不是“跟风者”。理论的价值:“精神和气质的熏陶;智慧和思维的启迪;思想和理念的提升”。现代教育技术是指运用现代教育思想、现代教育理论和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及网络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对教学过程和教学媒体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是能够导致学习的交流活动,技术是在生活中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所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因此,简单地说,现代教育技术就是为了达到教育教学目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各种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克瑞格贝瑞特博士曾说过:“如果教师不知道如何更加有效地应用技术,所有与教育有关的技术都将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计算机并不是什么神奇的魔法,而教师才是真正的魔术师!”陈至立同志也强调指出:“要深刻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应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这些都明确强调了教师掌握应用教育技术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这样才能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内容贯彻到教育教学过程之中。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教育理念的更新上。体现在与教育教学活动的相关性上,体现在教师个体能够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并能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活动的效果。
二、加大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推动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教育技术与各学科课程整合是教育、教学的大趋势,它将彻底改变传统教学的过程和模式,整合的过程将伴随教育、教学领域的深刻变革。整合是基于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的一种课程模式。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一般有以下几种途径和方法推动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之间的整合就是要把各种技术手段完美、恰当地融合到课程中。把计算机和其他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以各学科知识为载体,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各个学科都有自己的教学线索,但各个学科都不是孤立的,把学科中的知识汇聚成一个个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促成学科间的融合、交叉。在这个过程中。学科活动应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通过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师,实现学科课程的内容目标,通过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媒体本身容量大、转换快的特点,扩大课堂的教学内容容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各学科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运用多媒体的手段,创设情境,启发学生以方向思维来寻求正确结论,引导学生对信息自主加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创新,标新立异,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敢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从而形成新思想、树立新观点和创立新理论。
2.现代教育技术和活动课程的整合具有跨学科、跨课时、跨年级段,多采取课外活动形式的特点。在整合的过程中,教师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改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认识事物的过程,改变传统的教学原则,改变教学内容和教材形式,也改变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韵关系。
3.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多模式地开展整合。我们还可以从实际出发,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应用到德育、艺术教育、科技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环保教育、体育卫生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上,因地制宜,多模式地开展整合。
三、加大学校软硬件资源整合,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服务
教学资源是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基础。随着学校软硬件环境的不断改善,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不断提高,对教学资源的需求数量也会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高,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搞好教学资源的开发、运用与管理可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重视教学资源的高效利用,合理选择当前比较成熟的技术和资源;二是因地制宜自主开发资源,利用优势研究和开发应用软件与教学资源;三是整合优秀的教学资源,建立教学资源库,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良好的资源环境应满足这样几个条件:一是资源的数量足够多;二是资源的质量足够好;三是资源的选择和利用方便、高效。网络环境为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资源。教师通过网络自发组织、自愿参加形成网络学习共同体,围绕教育技术应用这一话题进行沟通、交流、学习、探讨和提高并共建共享资源,其沟通交流的范围更大、学习探讨的内容更广、获取的资源更丰富、资源的共建共享更便利、学习提高的机会更多,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形成对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大有裨益。因特网提供了许多教师学习共同体。如苏州教育博客、北师大知识媒体实验室专家博客群等,这些网站不仅提供了关于教育技术应用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设计等资源,而且提供了大量的可参考的教育技术应用的教学范例、模板等。为教师有效应用教育技术提供了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的学习环境。
四、深入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更新教育理念,推动教育教学的发展
理念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本质性的认识、态度和观点。语言是理念的客观性描述,行为受理念的影响支配,那么教育理念就是人们对教育教学及其发展的本质性的认识、态度和观点。人的教育理念的形成要受自身素质、社会环境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等多种因素影响。任何教育行为都应以教育理念为指导,教育教学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很难想象缺乏理念或理念单一的教育教学过程,将带来怎样的
后果。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现代教师除了应具备以人为本、终生教育、学习化社会、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合作教育、多元智力理论、发展性教学理论、掌握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教育理念外,更重要的是应具备有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果的理念。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是以现代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基础;以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及网络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其基本内容包括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对象是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目标是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学过程最优化实际上是指导教师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的理论体系和工作体系。教师通过对教学系统的分析和综合,通过对各种教学方案的选择和安排,争取在现有的条件下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去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这就是最优化。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资源应按人类联想规律组织教学信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过程的设计应以认知学习理论为指导,以知识建构为落脚点;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要重视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培养。知识的掌握和知识的应用都重要,而知识的应用更重要;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更要学会学习方法,学会通过主动探索、发现和知识建构进行学习,知识的继承和知识的创新都可贵,但知识的创新更可贵;培养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合作。
五、结语
关键词:农村中学;中学教师;教育技术
一、树立全新的教育技术观
1.提高教育行政领导对教育技术的认识
要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首先要提高教育行政领导的管理和理论水平,树立现代教育技术观。首先要改变农村中学校长培训方式,实现校长教育观念转变。农村中学校长教育观念的更新,首先是教育思想现代化,教育理念现代化。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培训形式:一是聘请知名教育专家现场授课。请他们讲世界教育发展形势;讲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讲世界教育发展史;讲我国优秀教育传统继承和创新;讲新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讲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教学管理等。二是优化农村中学校长的学习意识和反思意识,为成为学习型、研究型、反思型的管理者搭建平台。如通过举办校长论坛、撰写论文等形式,交流学习心得、管理体会。三是组织农村中学校长到全国著名学校参观学习,亲自感受、亲自体验全国著名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
2.逐步树立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新观念
广大教师也必须在新型的科学的教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开展教育教学。要在观念普遍落后的广大农村中学教师队伍中,树立现代教育技术观,难度大,时间长。具体说来,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使广大农村教师明了教育技术基本理论,掌握基本方法。二是要促进教育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使广大教师在实践中感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的优势。三是要改进对教师的评价机制,综合考评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四是要创建学习型的教师队伍,把教育理论的学习与教师的教学实践相结合,使教师在学习的成长,在教学中提高。五是要建立教育技术应用激励机制,把教育技术推广应用工作作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
二、构建相对完善的教育技术应用环境
首先,软硬建设要并重。在农村中学信息化建设中,由于观念、资金、技术等因素,很容易出现重硬件、轻软件的现象。软件建设有时虽然无形,价值不可考,但作为学校领导,应清楚认识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的同等重要性。没有软件的硬件只是摆设,毫无用处。
其次,硬件建设要科学。硬件投入因需要大量资金,一直是令农村中学头痛的问题。而当今农村中学财力薄弱,政府对教育的支出相当有限,通过“两基”及“普九”之后,几乎所有农村中学都负债累累。
因此,要保证硬件建设的真正到位,各级政府及学校都要积极想办法,开源节流,筹措资金,保证用有限的资金投入获取最大的建设效益。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方案设计时要科学,要充分考虑教学需要,结合学校实际,本着实用、够用、可升级及兼容性原则,不求高档和豪华来进行方案设计。另外在资金的运用上也要讲策略,在相关的资料中发现,有些县城学校规划三年内在每一乡镇选2所学校建成县级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采取这种集中物力,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的方式,最终实现教育技术稳步全面发展,这不失为一种有效可行的发展策略。
三、以教育技术应用为重点,强化对教学人员的教育技术培训
1.分层设计培训内容,突出培训内容针对性
随着农村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农村中学教师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得到不同程度提高,教师对培训内容的需求发生着相应变化。不同基础、不同学科、不同工作性质的教师对培训内容需求存在很大差异,原来共性培训内容越来越难以满足所有教师的需求。
分层设计培训内容,强调学习的针对性,加强了教师教学研究的实践过程。每个教师都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科特点,选择相应内容学习,然后适时地将所学内容应用于教学实践,在不断地学习实践循环中有针对性的发展自身教育技术能力。
2.改变单一进修学习方式,实施进修学习和教研实践交互开展的培训过程
从学习者的角度来看,目前农村中学教师仍然以进修学习作为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的主渠道。进修学习有利于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知识,提高教师的学习效率,但这种方式忽视了教师的真实工作情境,不利于教师工作中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能力的发展。加强进修学习和教研实践相结合,促进两者交互开展,有利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实施培训内容,实现进修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全面发展。进修学习与教研实践交互发展是一个学习、实践、再学习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进修学习提高教师的学习效率,教研活动促进教师教学实践和反思,两者结合实现“学中用、用中学”的发展过程。
四、结束语
总之,在系统地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知识,基本领悟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结合的重要性后,因本人对农村中学教育教学环境的比较了解,对农村中学教师教育教学思想、观念、方法、手段等相当熟悉,深感目前在农村中学进行教学改革和推行新课程的必要性。农村中学普遍存在思想保守,方法陈旧,教师综合素质偏低等缺点和不足,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只有从解放思想开始,提高认识,然后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教师培训,掌握技能,革新方法,将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教育教学的一项基本内容。
参考文献:
[1]张小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促进农村新课程改革[J].发展,2011.08
[关键词]后现代教育思想 英语新课标 相似点
后现代主义思潮作为上世纪七十年代后西方社会兴起的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思潮,其思想的表达方式纷繁多样,似乎一切都在不确定中。但是透过表面的喧嚣,我们可以透视其基本内涵:反对主体性、反对统一性、反对理性、反对科学[1]。但其在教育方面提出了一些具有积极意义观点,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视角的[2]。
一、后现代教育思想关于教育的思考
如何看待教育,这也是后现代主义思想家们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后现代主义思想家们根据各自不同的立场和理论观点,从不同角度阐述他们对教育的理解和看法。笔者分别从教育理念、课程观、师生关系等方面来总结后现代主义对教育所持的基本立场。
(一)在教育理念上,后现代教育反对理性主义的教育目的,主张人性化的教育观
后现代主义在对现代性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对以理性教育为基础的教育目的进行了激烈的抨击。在他们看来,由于现代主义对理性、集体、制度和秩序的强调,教育目的是把个人塑造成现代性工程的零部件,其结果必然是忽视人的个性,导致人的异化、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远和个人生活意义的丧失。因此,后现代主义者在反思理性主义文化的基础上,反对确立任何理性原则,主张对学校教育目的采取较为宽泛的态度,不局限于单一的教育目的,而是强调多元性,主张人性化的教育观。他们认为关注人性化、追求完善、丰富的人性,是教育的基本价值追求,也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能够使人们看清自己和所生活的世界,并且能够去变革二者,从而能够拥有更美好的生活。教育的首要任务在于弘扬、唤醒并形成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批判意识,是培养人的活动。
(二)在课程观上,反对学科中心倾向,主张构建动态的开放式的课程
后现代主义者从他们各自的立场出发,反对各种形式的二元论,要求在课程组织上倾听各种不同的声音,关注课程活动的不稳定性、非连续性和相对性,以及个体经验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后现代课程是一种发展的过程,而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的载体,因而课程的内容不是固定不变的,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是师生共同探讨新知识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
(三)在师生关系上,主张建立一种师生平等的对话关系
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无论是“教师中心”还是“学生中心”都存在着根本的缺陷。前者基本上是让教师充当着文化传统的传递者角色,而学生则扮演着被动的接受者角色;后者则将儿童置于主导的境地,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放任自流,最终导致他们在人生的黄金时间内随波逐流、一无所获。因此,在对现代性进行解构的基础上,后现代主义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平等的对话关系,这种关系将较少地体现为知识经验丰富的教师教导无知识或有较少知识的学生,而较多地体现为一群个体在共同探究有关课题的过程中相互影响。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无疑是一个领导者、组织者,他(她)仅仅是作为学习者团体的一个平等的成员,是“平等者中的首席”[3]。
二、英语新课标中关于教育理念、课程观和师生关系的陈述
(一)教育理念:英语新课程标准有以下六大理念[4]:
1.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2.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
3.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4.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
5.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6.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
(二)课程观
英语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改变英语课程过于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同时,课程的三级管理模式也充分体现了英语课程标准的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和多元化。
(三)师生关系
传统的师生关系强调教师的权威地位。而新课改中,要求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是学生知识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学习的合作者,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学生是独立的人,是处在发展中的人,教师要尊重学生,尊重其人格、自尊心等。师生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不能变。
三、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与英语新课标的相似点
如上文所述,后现代教育思想在教育理念、课程观及师生关系上与英语新课程标准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具体说来,
(一)在教育理念上,二者都主张以人为本
后现代主义认为人是知识的主体,也是世界的主体,因此教育要以培养真正的人为目的。而在英语新课标中也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既是一种新的基本教育理念,又是一条基本的教育工作原则。它包含三个方面的意思:人是目的、人是关键、人是主人[5]。人是目的指人是自己、社会活动的目的,也是社会发展的目的,一切活动、发展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人。人是关键是指在影响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的因素中,人永远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进步的速度和历史发展的方向。人是主人是指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中,人是中心,是主人。同时,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人是基础、前提、动力和目的。
在学校教育中,“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具体体现在“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因此,在教育中,新课程标准在提出“以人为本”的总理念后,又倡导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等子理念,旨在帮助广大的教育工作者理解、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可见,本次课程改革在理念上与后现代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以人为本”的理念被放到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在课程观上,二者都强调去中心化,主张课程要多元化
后现代教育思想的课程观是反对权威和中心的[6]。后现代主义者认为,学科中心倾向是传统理性主义在课程理论方面的表现,而现代课程应该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英语新课标也要求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在课程(具体体现在教材上)管理上,新课标提倡了学校、地方、国家相结合的三级管理体制,“改变过去‘唯教材’、把教材视为‘圣经’的做法,提倡教材的‘创生’、‘开放’及学生的‘自主’[7]”,使课程实现多元化。
(三)在师生关系方面,二者都提出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后现代主意者视野中的师生关系,充满了对权威的消解和对民主、平等对话的崇尚,在师生关系中体现在去教师中心。去教师中心就是要改变传统的教师处于绝对权威的状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而英语新课改也提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是人,是发展中的人、独立的人。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因此,在教学中,以师生对话代替教师的传授与灌输,教师和学生围绕具体的问题情景,给出各自的思考,师生之间通过对话、交流与合作,最终达成共识,即在学习过程中师生双方都是主体。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不应占据中心地位,而是要建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和谐师生关系。因此,无论是后现代还是新课标的师生观,都倡导去教师中心,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在教育理念、课程观及师生关系方面都有着及其相似的地方,它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建立动态课程以实现课程多样化和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等观点,与我国的英语新课程改革在相应领域内的观点不谋而合。此外后现代教育思想的其他领域与英语新课改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如在课程评价方面,都要求注重形成性评价,注重学生发展的过程等。总之,后现代的课程观与新课改倡导的课程观有极多的相似之处,它对我国新一轮的英语课程改革有着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侠,鲍翠玉,后现代主义的特点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J],咸宁学院学报,2010年,第10期,P57-59。
[2][6]曹艳,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及其对我国课程改革的启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P37-39。
[3]多尔,后现代思想和后现代课程观[J],王红宇,译. 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第2期。
[4]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1。
[5]赵诗安,陈国庆,《现代教育理念》[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