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简述地震灾害的特点8篇

时间:2024-02-27 14:39:2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简述地震灾害的特点,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简述地震灾害的特点

篇1

从近几年的高考命题情况来看,有关本专题内容的试题侧重于对我国的自然灾害进行考查,主要涉及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文灾害等,包括成因、分布、危害、预防措施等内容。从试题呈现形式上看,该类试题主要以图表、文字材料呈现灾害的有关信息,并结合具有生活化、时代性特征的热点材料,考查学生区域定位、提取有效信息,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提高防灾减灾的能力。从设问特点看,全国文综新课标卷中该类试题多为一问,其他单独命题省份的高考试卷中该类试题多为两问。预计2013年高考对本专题内容的考查将继续以社会生活中的热点材料切入,综合考查学生区域定位、提取有效信息、综合判断问题的技能。从考查形式上看,该类试题多以综合题的形式出现。

【重点剖析】

一、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1.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方法点拨:判断一些现象或事件是否属于自然灾害,关键是看其是否以自然变异为诱因,是否有人、财等承灾体。

2.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与表现形式

强调:一定灾害强度下,防灾抗灾能力强,有利于减少灾害损失。经济发展水平高,意味着单位面积的经济密度大,灾害损失的绝对数量也大,但这些地区生产自救能力强,灾后恢复较快,灾害损失的相对数量小。而那些经济发展水平低且防灾抗灾能力弱的地区易受灾,受灾后经济损失绝对数量小、相对数量大,缺乏自救和快速恢复的能力。

二、主要自然灾害的成因、分布

1.主要自然灾害的成因、分布、影响

自然

灾害

类型分布成因影响典型灾害气象灾害热带气旋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中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加勒比海和美国东部海岸广阔的温暖洋面(热带、副热带);充足的水汽;下热上冷的大气层狂风、暴雨、风暴潮干旱:渐发性,降水不稳定的干旱半干旱区

寒潮: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深秋到初春地质灾害地震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和环太平洋地带岩层断裂或错位,地球内部能量的急剧释放建筑物遭破坏、交通线路中断、人员伤亡等滑坡和泥石流:山区,危害极大水文灾害洪涝中低纬度,河流中下游地区强降水形成洪水,排水不畅,积水形成涝渍淹没农田、村庄、道路等热带风暴潮:由台风引起,来势猛、破坏力强

温带风暴潮:增势相对平缓生物灾害病害农作物分布区、森林分布区与作物所处环境有关农作物、树木染病枯死虫灾(松材线虫最具危险性)、鼠灾(重灾区是农田、牧场及森林区)(1)台风、飓风都属于热带气旋中强度最强的一级。西北太平洋上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及以上的称为台风,印度洋、大西洋及太平洋东岸的称为飓风。

(2)自然灾害并非百害而无一利,要注意其“功效”。洪水泛滥能带来肥沃的土壤;台风能缓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地壳运动活跃的地方多地热能和温泉;火山灰富含矿物质,能形成肥沃的土壤等。

2.世界两大自然灾害带的分布

灾害带主要的自然灾害太平洋沿岸几百千米宽的自然灾害带火山、地震、台风、海啸、风暴潮北纬20°~50°之间的环球自然灾害带水旱、风暴潮、台风、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3.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三、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1.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比较

台风干旱寒潮时间夏秋季节华北地区春旱3~5月,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7~8月冬半年,春秋季节危害大分布东南沿海我国西北地区、华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除青藏、滇南以外的广大地区成因热带、副热带海区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长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灾害

特点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给生命财产带来危害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强降温、大风、雪灾,影响范围大,使农作物受冻害防御

措施加强预报,营造沿海防护林,提高公众防灾意识保护生态环境,节约用水,营造防护林,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旱作农业加强预报,作好防寒准备2.我国主要地质灾害比较

泥石流(滑坡)地震火山分布

规律山区。坡陡谷深、岩石破碎、植被覆盖率低、暴雨骤降或冰雪融水迅速汇集主要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地带,地中海和东非的火山带,大西洋洋底典型

地区青藏高原边缘山区,如云南、四川西部,低山丘陵与平原交界处也会出现①东部沿海地区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

②、云南处在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山西大同附近――死火山群;长白山、白头山、黑龙江省五大连池――休眠火山;台湾大屯火山群七星山――活火山3.我国的生物灾害比较

生物

灾害虫害鼠害病害类型①常见的农作物虫害有:蝗虫、黏虫、水稻螟虫、棉铃虫等。其中危害最大的是蝗虫

②常见的森林虫害有松材线虫、松毛虫、杨树蛀干害虫、泡桐大袋蛾等。其中松材线虫是世界上最具危险性的森林虫害,被列为国际、国内重大检疫对象亚洲东部喜湿鼠类危害区

亚洲中部耐旱鼠类危害区常见的农作物病害有:稻瘟病、小麦锈病、棉花枯萎病、烟草炭疽病等

常见的森林病害有:杨树烂皮病、松疱锈病、溶叶病、泡桐丛枝病等原因①有适宜繁殖的气候条件

②自然或人为因素造成的天敌减少等①气候变化等造成的不良环境使得作物对病害的抵抗能力降低

②外来病原体入侵也是病害流行的主要原因危害导致农作物减产、林木生长量减少、森林枯死,其不仅对我国森林工业造成极大损失,而且对森林生态功能造成严重破坏害鼠啃食植株,在地下打洞,危害植物根系,使农业减产,森林草地遭到破坏病害使农作物、树木染病枯萎甚至死株,导致大面积农田、森林被毁坏防御

措施农药灭虫;投放天敌;人工诱捕;加强检疫,阻止有害生物进入国门4.我国的水文灾害比较

(1)我国的洪涝灾害比较。

类型洪水来源主要分布地区发生时间暴雨

洪水主要是台风、锋面等带来的暴雨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与暴雨的时空分布高度一致,在东部季风区,暴雨集中发生在每年的4~9月,并自南向北推移融雪

洪水由积雪融水和冰川融水形成的洪水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和东北山区受气温升高制约,融雪洪水一般发生在每年的4~5月,冰川融水形成的洪水主要发生在7~8月冰凌

洪水冰凌堵塞河道主要发生在黄河上游的宁夏、内蒙古河段和部分下游河段,松花江部分河段主要发生在河流封冻和解冻的季节学法指导:洪水的形成还与流域的汇水速度和河道的排水速度有关。当流域的汇水速度大于河道的排水速度时,就容易形成洪水;反之则不会形成洪水。流域的汇水速度与流域的地面坡度、土壤含水量、植被覆盖率等有关;河道排水速度与河谷弯曲程度、通畅程度、纵向坡度等因素有关。

(2)我国的风暴潮比较。

类型发生季节发生地区特点主要危害台风引起的风暴潮多在夏秋季节台风鼎盛时期东南沿海,其中长江口、钱塘江口、珠江三角洲、台湾、海南等地受灾最为严重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温带风暴潮春秋季节我国北方沿海地区增水过程相对平缓不仅毁坏船只,而且破坏房屋、农田、海堤以及码头、港口等工程设施,并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受灾体的价值越高,造成的损失越大5.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

(1)特殊的地理位置。我国处在两大自然灾害带的交汇处,一是环太平洋灾害带,处在太平洋板块和其他板块的交界处,地壳不稳定,是灾害点位最多的地区。二是北半球中纬度灾害带,沿地中海―喜马拉雅一带灾害点位密集。

(2)强烈的地壳运动。我国处在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3)多山的地貌。我国2/3的面积是山区,地貌类型复杂多样。

(4)受不稳定的季风环流控制。季风气候不稳定,尤其是夏威夷高压势力的大小及位置的移动常导致我国频繁发生旱涝灾害。

6.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

强调:西南地区最常发生的地质灾害为地震、滑坡、泥石流,而这些灾害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再加上这里气候和地形的特点,就形成了多种地质灾害群发的特点。

7.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发的原因

强调:我国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发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虽然人类难以改变自然规律,但我们可以从减少人为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降低生态环境脆弱性等方面减轻灾情。人类的合理活动,如生物措施(植树种草)、工程措施(修建水库,打坝淤地)、保护水域和合理利用土地等,都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洪水灾害的威胁。

8.华北地区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

强调:华北地区地处我国北方,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由于夏季风强弱不定,从而使得降水的年际、季节变化都很大,因此,旱涝灾害频发。再加上距离冬季风源地较近,地势平坦,冬春季节强劲的冬季风也带来了多种灾害。所以,该地区的灾害主要是由气象灾害造成的。

【强化训练】

1.2012年1月底,亚欧大陆遭遇了寒冷天气袭击。下图为有关此新闻报道的图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指出本次极寒天气可能给遇灾国家或地区带来的危害,以及政府部门应采取的措施。

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某省区农业虫害发生地和≥10℃积温等值线分布图。

材料二材料一图所示省区是我国农作物病虫害较严重的地区,小麦吸浆虫和稻瘟病是该省重要病害之一,其中长期连阴雨、长期灌深水是稻瘟病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1)描述该省农业虫害的主要分布特点。

(2)说出该省南部主要的农业病虫害类型,并说明该病虫害发生的气象原因。

3.读长江中下游地区2011年春夏季节降水比较图,完成下列问题。

说明:图中“平均值”为1971~2011年该季节降水量平均值。

(1)结合图示,分析2011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曾发生过哪些自然灾害。

(2)在长江中下游的山地丘陵地区,上题所指自然灾害会带来哪些次生灾害?

4.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大。读各类自然灾害对农业损失面积比例图,回答问题。

(1)从各类自然灾害对农业损失面积比例图上可以看出:危害我国农业生产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是和。形成这两种灾害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2)自然灾害对我国农业造成的损失较为严重,请从防灾减灾方面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5.下图为我国三类地区的划分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说出“一类地区”多发的两种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并分析其产生的自然原因。

(2)总结我国“三类地区”的区域分布特点,并分析其经济损失相对较小的原因。

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发生在我国的地震约占全球大陆地震发生次数的1/3,地震死亡人数约占全球的1/2。除贵州、浙江两省外,其他各省级行政区都发生过6级以上的强震,但是各省(市、区)之间地震灾害发生的情况仍有很大的差异。上图显示了我国各省(市、区)地震灾害风险程度的差异。

(1)说出我国地震灾害风险等级的区域分布特点并简述其主要原因。

(2)我国应采取哪些措施以“缩小”地震灾情?

7.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泥石流灾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泥石流分布图。

材料二中国泥石流成因的地域差异。

区域成因类型特点青藏高原东

南部山地冰川泥石流规模巨大,频繁而猛烈川滇山地降雨泥石流较频繁,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黄土高原暴雨激发的泥石流频率、规模、强度均不及山区泥石流华北和东北

山地暴雨引发的泥石流频率低,但规模大且来势凶猛(1)分析黄土高原泥石流形成的主要原因。

(2)我国泥石流多发于哪一季节?其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危害:危害人体健康,造成人员死亡;破坏电力设施;阻断交通;造成能源供应紧张;农业生产遭受低温冻害等。措施:加强天气预报,提前寒潮预警信息;完善救援机制,备足救援物资;加强防灾减灾宣传等。

2.(1)集中分布于4800~5200(≥10℃积温)等值线之间;中东部多,北部、西部少。

(2)类型:稻瘟病。原因:稻瘟病发生时气候温暖,阴雨连绵,光照不足。(答出两点即可)

3.(1)春季降水大幅减少,导致该地区出现严重干旱灾害;夏季降水大幅增加,导致该地区出现严重洪涝灾害。

(2)春季干旱易引发火灾(虫灾)。夏季暴雨易引发水土流失,土壤肥力降低;夏季暴雨冲刷导致滑坡、泥石流灾害。

4.(1)干旱洪涝原因:我国主要是季风气候,季风不稳定,降水变率大,容易引起旱涝灾害。

(2)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加大农业防灾减灾的科技投入,开发抗灾能力强的新品种。

5.(1)地震:处在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地震频繁。滑坡和泥石流:山区面积广大,地表起伏大;夏季多暴雨;植被覆盖率低;地壳运动活跃,地表物质破碎。(西北干旱:距海遥远,高山阻挡,天然降水少)

(2)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原因:属于经济发达地区,由于人口多,经济总量高,抗灾减灾的基础雄厚,抗灾能力强,灾害对该地区危害程度较低,所以自然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相对较小。

6.(1)分布特点:我国地震灾害风险等级的地区分布不均,中西部地区地震灾害风险大于东部地区。主要原因:我国西部地区处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而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抗灾能力强。

(2)加强地震监测与预报;采取有效的避震措施;增强房屋等建筑物的抗震性;增强抗震意识;提高震后救灾应急能力等。(答出两点即可)

篇2

关键词 地震监测;预报系统;具体做法

中图分类号X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3-0138-02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灾害的国家,受到地震独有的震源浅、强度大、分布广以及震灾重等特点的影响,人们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在很多大地震中,由于事前没有做出任何对征兆的监测,因此,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损失。经官方资料表明,重庆市正处于较频繁的地震带上,因此一旦发生地震,除了地震本身难以监测到以外最重要的还是缺少有效的监测机制、设备等。这就说明了我们在监测预报机制方面的工作还存在很大的不足,这就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

1简述地震监测预报系统

1.1现阶段我国地震监测预报系统发展的现状

作为最早开展地震观测的国家——中国,在新成立伊始就受到政府和领导的重视,经过五十余载的发展和努力,我国的地震监测预报系统有了很好的发展成果。首先、初步确立了现代化的观测网络。最近几年,地震监测网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其作为地震科学研究和预报实践的基础已被广泛的应用起来,全国范围内的国家、省、市三级管理网络化的地震监测网络共计3700多个。同时地震监测台网的数据不但为地震预报服务,还是国家进行基础观测数据信息的资源,确保了其他领域以及国防安全;其次、对地震预报系统实施了不断的深化和探讨。我国的地震事业是以监测预报为基础,科技为引领进行的一些列理论探讨和实践的。虽然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喜人的成果,但是在世界范围内,我国的地震预报依然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从科学上真正的掌握地震的发生规律及孕育过程。目前我国的主要预报方法就是依据长时间积累的观测资料以及地震实例为基础进行经验性的预报,但这种预报明显的存在着局限性。

1.2地震监测预报系统的原则

首先,夯实基础。在进行监测预报时要坚持对地震台网进行完善的布局规划,加强台网运行的建设与管理,提高公共服务的能力以及丰富地震观测产品,夯实地震预报和科学研究的观测基础为原则,循序渐进的开展工作;其次,将长期、中期、短期相结合好。要通过多种渠道发展长中短临的地震预报,必须要逐步的完善长期预报的科学性,中期预报的有效性以及确保短临预报要有所突破,做好震后救灾服务以及震后趋势判定为地震应急的工作;第三,开放交流与合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敞开国门,不断的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科技成果,通过地震监测预报理论和方法上的交流合作,对一些新技术新方法要积极的推广并应用起来;第四,研究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这里要重视监测、预报、科研以及实验相结合,敢于实践,努力创新,从而完善风险决策机制,在地震预报中发挥减灾的重要作用。第五、实施科学的管理办法。认真贯彻落实防震减灾方法,对各种规章制度要加以完善,实行创新机制,加强领导的组织作用以及各种保障政策。

2 具体的地震监测工作

在地震多发地区,做好地震预测报警工作是降低地震灾害损失的重要手段,因此在现代防震减灾工作中应特别强调一下两点,以便更好的实施地震预测报警工作。

2.1对地震情况要开展严密的监视工作

在科学网络技术飞跃发展的今天,为我们深入开展地震情况监视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我们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对高新技术进行不断的吸收和引进,有效的发展先进的震情监测方法及手段,从而实现更有效的监视地震态势的目的。

2.2对震情跟踪工作要合理安排

只有通过对震情跟踪工作机制进行不断的创新、不断的探索,才能建立更加科学更加完善的工作机制,同时这也是有效实现减灾的地震预测举措。对地震的震情分析和判断是实现地震预测的关键环节,同时强化震情会商制度,持续发展震情分析判断方法和手段,最终实现物理地震预测的转变。

3 有效提高地震监测预报的措施

3.1通过对监测网的建设与应用,实现网路结构的建立

以地震带的分布情况为基础,在易发地带设立固定台网和流动台网,在利用国家级地震台网同地域级地震台网之间的互补衔接,从而形成一个对任何地震带的地震活动进行监测的地震台网。将数据处理中心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以便实现全球、国家、区域和地方的台网资源共享,充分的提高对数据处理的精度。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手段,实现遥测台网形成网络互联,从而实现对因尺度不大而监测不到网边的情况发生。

3.2努力加强服务机制的设立

对于那些处在活跃地带的板块,要进行重点布防,提高地震监测队伍的使命感,做到爱岗敬业,确保在工作期间能够高度集中,认真观测,分析,做到有情况发生时能够第一时间作出预报,第一时间分析。对于监测设备要时刻确保其齐全性,在我国人口密集的地区一般都是安全地带,在那些高发地带也是人烟稀少,所以有些监测结构就放松了对设备的检验工作,很多设备都出现了陈旧老化的现象,工作人员也缺乏必要的知识,也不将工作放在心上等等,但是自然的变化是无常的,一旦人口密集地带发生了地震,那就是灾难性的。因此必须及时的更新监测设备,采用最先进的监测方法,确保地震监测服务机制的健全。

3.3建立完善的网络体系并加强科学预报体系的建设

依据地震监测预报的经验而谈,必须以中外结合、上下结合、点面结合为工作原则,采取由远及近、由粗到精的方法,建立行之有效的全国性地震监测预报网络体系。对各种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一旦发现有地震征兆时第一时间进行上报。最近几年我国也发生了几次较大震级的地震,给我国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损失及人员伤亡,因此我国必须对防震减灾法进行修改,使其在社会现实中发挥出其作用。全国各级相关部门必须相互配合,协调工作,确保信息传递的畅通。同时,在思想观念上一定要确立出现情况就上报,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上级主管也要对上报的信息进行分析,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负责。

4 结论

我国在地震监测上的基础还较弱,预报水平还较低,地震中引入科学的力量还不都,这都是我国现在勉励的最大问题,只有对地震监测预报系统进行不断的研究,不断的创新,才能做好预报机制,最大限度的降低因地震带来的损失。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建筑结构工程;抗震设计;理念;要点;作用

一、建筑结构工程的抗震设计理念

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对建筑的抗震设防提出"三水准、两阶段"的要求,"三水准"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当遭遇第一设防烈度地震即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时,结构处于弹性变形阶段,建筑物处于正常使用状态。建筑物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因此,要求建筑结构满足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承载力极限状态验算,要求建筑的弹性变形不超过规定的弹性变形限值。当遭遇第二设防烈度地震即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基本烈度地震时,结构屈服进入非弹性变形阶段,建筑物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因此,要求结构具有相当的延性能力(变形能力)不发生不可修复的脆性破坏。

二.建筑结构工程抗震设计的要点

1、建筑形体及构件布置的规则性。平而不规则的主要类型有:扭转不规则、凹凸不规则、楼板局部不连续,具体可以体现到对结构分析软件的计算结果的分析判断,如扭转不规则,体现在:位移比不宜大于1.2且不应大于1.5,周期比对于A级高度建筑不应大于0.90竖向刚度不规则的主要类型有:侧向刚度不规则、抗侧力构件不连续、楼层承载力突变等,如侧向刚度不规则就要求本层的侧向刚度不小于相邻上一层的70。及其上相邻三个楼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80。等。如设计结果不满足,设计人员应对模型重新进行分析,调整梁柱布置及截而,尽量做到使结构规则。如确实满足不了,则应对薄弱部位进行重点加强。如平而规则而竖向不规则的建筑,刚度小的楼层的地震剪力,规范要求乘以不小于1.15的增大系数。

2、提高抗震设计等级。研究表明,以地震灾害分析50年为一个分析周期,而小震的重现世间为50年,小震灾害已经超过抗震设计安全烈度的概率为62%;中型地震的重现世间为475年,中震灾害已经超过抗震设计安全烈度的概率为10%;大型地震的重现世间为2000年,大震灾害已经超过抗震设计安全烈度的概率为2%。因此,一些建筑工程设计专家指出,我国地震多发地带应该及时提高建筑工程的抗震等级,严格控制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确保建筑工程的抗震稳定性。

3、控制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建筑工程抗震性能除了会受到建筑工程体系、抗震防线及建筑施工方案等因素的影响之外在多数情况下还对建筑的施工材料产生极大地影响。通常,建筑材料强度、建筑材料刚度对建筑工程的抗震性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且还会受到来自建筑材料连续性及建筑材料均衡性的影响。所以在选取建筑工程材料过程中,一定要对建筑施工材料的延伸性和刚度进行仔细、认真考查,并且同时最大限度与建筑工程体系相符合建筑施工材料能得到确保。

4、重点部位重点设防。对于建筑中容易出问题的环节,重要的环节可以人为的对其加强,如煤矿建筑井口房设计中,驱动设置在井口房楼板上的情况,该区域振动大、拉力大,并且与煤矿生产息息相关,设计中应重点加强。另外,破坏后容易引起大面积倒塌的构件,也应作加强处理。

5、轴压比和短柱设计。在建筑工程抗震设计中,为了提高结构的抗震性,需要减小柱的轴压比,增大柱的截面尺寸。减小柱轴压比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柱子处于大偏心受压状态,避免纵向受力钢筋未达到受拉屈服而混凝土却被压碎的情况发生。由于柱的刚性强度比较高,使得整体结构的延性就差,当发生地震灾害时,结构吸收地震能量和耗散能量就少,使得结构很容易发生破坏。所以在高层结构设计时,通常采用强柱弱梁设计方法,且梁具有很好的延性,可以发生适量的变形,就会减少柱子进入屈服强度的可能性,且在设计时可以适当增大轴压比。此外,许多高层建筑底层的柱子长细比小于4,但不能依据长细比小于4则判断是短柱。因为短柱的确定因素是柱的剪跨比,只有柱的剪跨比小于等于2才是短柱。

三.建筑结构工程中抗震设计的作用

1、降低地震对建筑的影响。现最被工程界认可的一个办法是在建筑基础与建筑的主体部分之间加设一个隔震层,有的设计师在建筑物的顶端部分加设一个"反摆"。此反摆的作用是能够在地震时使建筑物的位移方向相反,降低了加速度,降低地震的作用。根据相关研究分析,如果对"反摆"设置合理,那么对降低地震作用的概率可达65%,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物内的物品受损程度。这一方式在国内外正被广泛地研究,并应用到了实际的工程建筑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2、保证建筑的刚度。在建筑结构的设计过程中,合理地设计和确定建筑物的刚度非常重要。因此首先要考虑到的是采用大量的钢筋混凝土。主要是在已有的钢筋混凝土之上使用"钢结构"对其进行进一步加层加固。加固分为两种情况:a.如果所需要进行加层的建筑结构的体系是钢结构,而国家规定:上部是钢结构、下部是钢筋混凝土两种不同的体系结构是不符合抗震规范的。b.假设屋盖的部分是采用钢结构,而钢筋混凝土仍然是作为整个建筑结构的抗侧力的主要体系,则必须根据相关的规定进行抗震设计。

3、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力。出于对建筑结构抗震功能的保证,在建筑结构工程中要特别注意做到以下几点:a.在建筑结构工程中要考虑地基的稳定性因素,挑选对抗震有益的地基,防止地基变形影响抗震功能;b.同一建筑结构单元要设计在性质一样的地基上,要把地基最大潜力融入建筑的结构设计,有利于发挥地基的抗震功能;c.建筑结构工程尽量做到规则、对称,以降低地震作用导致的建筑变形度以及避免地震作用力集中导致建筑扭曲的状况发生;d.建筑的整体结构设计中要多加几道抵抗防线,以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力,同时建筑结构受力设计要明确,防止存在建筑结构局部薄弱;e.最大程度的减少建筑结构自身重量,从而减小建筑对地基的压力,达到缓解地震冲击作用对建筑体的影响力。

4、设防标准。我国明确规定,建筑的使用价值被区分成4个类别:甲乙丙丁。甲类和乙类建筑:当抗震设防的烈度是6度~8度时,应该符合本地的抗震设防再高1度;丙类建筑:丙类建筑的抗震措施以及抗震作用都应该要符合本地的抗震设防要求;丁类建筑:在通常情况之下,地震措施可以相对于本地抗震设防的要求适度降低,但地震作用必须符合本地的抗震设防要求。

结束语

由于地震的不确定性和破坏性特点,因此在建筑结构工程中应用抗震设计体现了设计的安全概念以及对自然灾害的预防措施。随着全球地震不断频发,为了更好的保护群众的财产生命安全,建筑结构工程的设计尤为重要,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必不可少,因此有必要对抗震设计的作用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宋海燕. 谈抗震设计在建筑结构工程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3(27)

[2]吴学荣. 高层建筑结构工程方法与应注意的问题[J]. 建材与装饰,2012(27)

窗体顶端

篇4

Abstract: Bridg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lifeline engineering". The study on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earthquake research suggests that the damage and collapse of the bridge in earthquake zone will not only hamper relief efforts, and also affect the post-disaster reconstruction work. Therefore, it has more stringent requirements for the bridge which ha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emergency relief and post-earthquake economic recovery after the earthquake, and it should not be damaged by earthquake or it can be recovery quickly after the earthquake. This article will discussed the damage of bridge structure in earthquake and the seismic design methods.

关键词: 抗震设计;桥梁结构;震害

Key words: seismic design;bridge structure;earthquake damage

中图分类号:U44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7-0118-02

0 引言

世界各国普遍认同“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三级抗震设防思想。含义是:在多遇小震的情况下,建筑物不需要休整,可以正常使用;在偶遇的中震情况下,建筑在修复情况下可以正常使用;在罕见的大震情况下,建筑可能发生重大损坏,但不致倒塌,抗震防灾的目标是为了减轻地震对桥梁的破坏,同时减少地震对经济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这就说明抗震设防在很大程度上要以来经济和技术做保障。从目前来看,采用多级抗震设防思想是必然趋势[1]。

1 桥梁结构的震害

1.1 桥梁上部结构的破坏 由于墩台、支座等的隔离作用,桥梁上部结构自身在地震作用下发生破坏的情况比较少见,多为下部构件的破坏所引起,通常有以下几种震害情况。

①墩台部位处相邻梁的相互撞击引起的梁端破坏,这种情况是由于低估了地震所能引发的桥梁位移,使得相邻结构之间预留间距的不足导致梁端等部位的冲击破坏。②墩柱位移过大引起落梁导致的桥跨破坏,这种情况多为桥梁墩台的延性设计不足而导致的。③地基失效导致上部结构破坏,当桥梁建于软土或可能发生液化的地基上时,软土地基通常会放大结构的地震反应,增加桥跨倒塌的可能性。

1.2 桥梁下部结构的破坏 桥梁震后难以回复的主要原因是下部结构严重破坏,从而引发桥梁倒塌。除了地基毁坏的情况,桥梁墩台和基础的震害是由于受到较大的水平地震力,瞬时反复振动在相对薄弱的截面产生破坏而引起的[2]。

桥梁下部结构破坏主要包括桥台的破坏;墩柱的破坏和基础的破坏。

从调查地震所引起的基础震害情况来看,基础发生下沉的情况是很多见的。资料表明:地基失效,如土体滑移、砂土液化地基下沉、岸坡滑移或开裂等是引起桥梁基础发生破坏的主要原因,这种由于不良地质条件引起的基础严重破坏很难采用加强其抗震能力来避免,一般在概念设计上多加考虑,如桥梁选址、结构布置等。

1.3 桥梁附属设施的破坏 构造不合理导致地震时桥面系、伸缩缝、桥头搭板及锥形护坡等发生的破坏也很常见。

以上震害分析涉及到桥梁的各个组成部分,因此桥梁的抗震设计是一完整的体系,各部分间的抗震性能是相互影响的。国内外多年来积累的抗震实践使人们认识到,合理的结构类型、准确的设计理论及完备的构造措施是保证桥梁具有较强的抗震能力的充分必要条件。

2 国内外桥梁结构抗震的技术措施

公路桥梁的抗震加固是依据震害现象而采取相应的抗震加固措施。目前国内外对桥梁抗震加固,针对震害类型,主要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2.1 防止落梁:在伸缩缝、铰和梁端等上部接缝处采用拉杆、挡块、限位器,连接上下部结构,延长支承长度[3]。

我国《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有一些措施是防止落梁规定,如规定最小支承长度;加强桥台胸墙,并在梁与梁和梁与桥台胸墙之间加装适当的橡胶垫;对桥面不连续的简支梁(板)桥和吊梁,采用挡块、螺栓连接和钢夹板连接等防止纵横向落梁。对支座的要求,在8度区,不应采用摆柱支座,当采用辊轴支座时,应采取限位措施,在9度区,梁桥活动支座应采用竖向限位措施。除上述措施外,我国《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H11-2004)补充了固定主梁(板)、将主梁连成整体的措施来防止纵向落梁;对于防止横向落梁,可采用在边主梁外侧浇注钢筋混凝土横向挡块或固定三角形钢支架、也可以用钢拉杆或横隔板加强主梁之间的横向联结;为了防止支座破坏,可设置支座挡块,若是钢支座可将相邻跨径的两支座用钢筋纵向连接加固。

2.2 地基、基础加固:防止地基液化可采用更换土壤、增大基础和增加桥墩数量的方法,考虑到杂质的影响可采用土壤表面覆盖的混凝土面层、保护基础的钢板或钢桩,基础抗震加固可采用增大基础、增加桥墩数量和设置侧梁的方法。

我国《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中关于建造于软弱黏性土层、液化土层和严重不均匀地层上的桥梁,应采取以下措施:换土或采用砂桩;减轻结构自重、加大基底面积,减少基底偏心;增加基础埋置深度、穿过液化土层;采用桩基础或沉井基础。对于地基的加固方法,《公路桥涵养护规范》给出了水泥灌注法、旋喷灌浆法和硅化法。

2.3 下部结构加固:对于下部结构形式可在旧截面周围浇筑新混凝土增加截面、设置钢套管提供约束、设置墙体和增加桥墩数量的方法。截至目前,钢套管外包加固是使用最多的,FRP系列复合材料比其他的加固材料安全可靠、施工简便迅速、耐久性更好等优点,随着工艺的改进和总体施工成本的下降,FRP系列复合材料在桥梁抗震加固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4]。

3 我国桥梁结构抗震设计方法分析

3.1 桥梁上部结构、应选择适当的桥型,墩台及基础形式,结构特点、地质条件、应考虑地形、规模、重要性以及震害经验。如果修复桥梁必须在断层上时,应该采用墩台较低,跨径较小的简支梁桥。

3.2 应采取抗震措施,但可不进行抗震、稳定性验算的有:①简支梁桥的上部构造。②基本烈度低于9度,基础位于I、II类场地土上的跨径不大于30m的单孔板拱拱圈。③基本烈度低于8度,二、三、四级公路上位于非液化土和非软弱黏性土地基上的实体墩台。

3.3 验算桥梁抗震强度和稳定性时,地震荷载应与结构重力、土的重力和水的浮力相组合,其他荷载不考虑。

3.4 季节性较强的地区可不考虑水流对桥梁的影响,通常是计算水的浮力;位于常水位水深超过5m的实体桥墩、空心桥墩的抗震设计,应计入地震动水压力。

3.5 位于非岩石地基上的梁桥桥墩抗震设计,应计入地基变形的影响。

4 结论

本文通过对桥梁结构的主要震害及抗震设计方法进行分析,期望能够对容易发生震灾的桥梁结构的抗震设计有所帮助,确保桥梁结构的抗震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洁.简述桥梁结构抗震设计与设防措施[J].价值工程,2013,10:109-110.

[2]雷艳妮.桥梁结构抗震分析的一点浅见[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08:138-141,389.

[3]阳柳,周立.简析减隔震技术对提高桥梁结构抗震安全性的作用[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3,09:88-89.

篇5

关键词:桥梁;抗震;设计

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特别是地震,不仅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给经济造成了难以估计的损失。地震过后,我们除了救灾工作外,还必须进行深刻的反思,怎样才能有效预防地震,怎样才能将地震带来的伤害和损失降到最低。

1 地震对桥梁的破坏性

当发生地震时,首当其冲受到破坏的就是地基,特别是对于地基在斜坡和土质松软地段上的桥梁工程的破坏最大。所以,在选择地基时要谨慎对待,综合考虑后再做决定。地震产生后,桥梁的破坏形式也有所不同,一般表现为以下几点。

桥台的椎体和墩身铺户开裂,还出现了滑移现象。

桥墩的台身发生位移,支座的锚栓被剪断,甚至会导致落梁现象的产生。

桥墩台身开始断裂,使桥梁有坍塌的倾向。

沙土在河水的冲刷下,被液化,致使桥墩开始下沉。

2 桥梁抗震设计的原则

只有在结构上将强度、刚度和延性等指标完美的结合,才能设计出合理的抗震方案,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抗震设防,但是想要做到这一点,却非常困难,需要工程师做到不墨守成规,在了解影响结构地震因素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创新。与此同时,还要遵循以下原则:

2.1 选择适当的场地

选择桥梁建设地址时,必须要选择一个抗震力强的地方,而且所选择的地方场地要足够坚硬,如果桥梁的地基不牢固,在地震发生时怎么可能做到屹立不倒。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仅不能选择松软土地或不稳定的坡地,对可能会受到其周边影响的地区也不能选择,因为在危害面前,是不允许“万一”情况出现的。

2.2 注意结构上的对称

在抗震方面,对称性的结构刚度与不等跨桥梁相比更具有优势,对地震灾害的防控也更加有效,比如说:如果桥梁墩在高度上差距比较明显的话,会使高度较低的桥墩受到水平震力的危害,也会使桥孔跨度较大的桥墩受到很大的地震力。因此,在桥梁的防震设计上,要注意桥体结构的对称性,尽量避免使用跨度较大的桥型。

2.3 注重桥梁的整体性

桥梁的整体性至关重要,如果桥梁的整体性不好,不仅使结构的空间作用得不到较好的发挥,也会在地震时,使结构的构件以及非结构的构件被震落。所以,要尽量的保证上部结构是连续的,同时还要采用有助于提高整体性的连接方式,并且在各个连接点设置减震措施,以便使桥梁在稳定性方面得到提高。此外,为了避免突发状况的产生,在结构的布置上要最大限度的做到尺寸,质量和刚度均匀、对称。

2.4 设置多道抗震防线

为了将危险扼杀在摇篮里,在桥梁抗震设计上要设置多道防线,使桥梁能够多方面的抵抗地震侧向力,在遇到较强的地震时,如果第一道防线被破坏,还有第二道防线可以支撑,甚至有第三道、第四道。这样给桥梁的安全性、稳固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避免桥梁倒塌的现象。

3 桥梁抗震设计方法

3.1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

这种设计方法是指在不同概率地震下,结构的性能能够达到一组预定的目标,是抗震设计的总体思想。其目的是在强度较大地震后,能够将人的伤亡情况和财产的损失控制在所预先设定的目标内,同时震后,结构的功能也依然可以继续维持。其特点如下。

打破原来以宏观定性的目标为主的局面,逐渐向量化的多重目标转化。

抗震设计目标不再局限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是多目标、多层次的来进行抗震方面的设计,力求最大限度的做到不同风险水平的地震作用下满足不同的性能目标,给人民的安全带来更大的保障。

3.2 基于位移的设计方法

基本位移的设计方法虽然很早就被提了出来,但是直到现在才有所发展,成为可以应用于桥梁抗震上的设计方法。它是在结构强度不足的基础上提出的,而导致强度不足的原因是:许多规范由于经济等因素的制约,在设计地震作用时,允许结构物质发生可塑性屈服变形,这种情况下,只能改变结构性能的衡量指标,从而选择比较合适的脆性结构或不允许发生非弹性影响的构件。这种设计方法将结构的变形和构件发生的变化设置为变量,最终的设计结果以构件的强度为参数。

3.3 多阶段设计方法

为了最大限度上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降低震后的经济损失,在设防水准方面,要不断地进行革新。其中所要考虑到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说:地震的产生机理、地震的特殊性能还有在地震的强力作用下各类结构的动力特征、构件能力等。这都需要我们在研究中不断总结教训,积累经验,改变原来的单一设防水准,转为双水准或三水准,原来的一阶段设计转为两阶段、三阶段,甚至会转变为更多的水准,更多的阶段。

3.4 延性设计

基于上文,单纯的强度作为衡量标准,来进行抗震的设计其实并不合理。在地震的强力作用下,桥梁的结构是可以通过自身的变形来进行耗能的,这样依然可以达到抗震、减震的目的。例如:一个比较高大的桥墩,在地震的作用下,桥墩墩底的混凝土在塑性上已经被破坏了,但是其所配置的抗剪钢筋足够用来抵抗地震力,使桥墩没有坍塌。同时,在桥墩底部形成了塑性铰,在转动过程中消耗了地震的能量,使主要结构没有受到实质性的破坏,对主要结构进行了有效的保护。这体现的就是延性设计的概念,通过曲率系数和延性系数的控制对结构延性变形进行控制。

若想降低地震的危害,需要对其破坏性进行掌控,最大限度的将地震的破坏控制在预定部位范围中,这就需要在抗震设计中,重视能力设计思想,在桥梁内部建立合理的强度等级配置。这样才能保证桥梁的稳固性,在发生地震时,也能降低损失。同时在配筋设计上要谨慎对待,选择合适的塑性铰位置,以桥墩较大的桥梁为例,塑性铰的这位置一般在桥墩的墩底或墩顶。做到以上所说的,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结构的延性和抗震能力。

4 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桥梁设计的要求会越来越多,难度也越来越大,对桥梁的质量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虽然不能阻止的地震的发生,但可以将地震的伤害降到最低。所以,桥梁设计人员要深入桥梁抗震设计的研究中,在借鉴其他地区的先进抗震技术经验的基础上,遵循桥梁抗震设计原则,采用适当的设计方法,使桥梁的设计在质量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徐小卫.桥梁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J].科技风,2011(11):158.

[2]范立础,王君杰.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1(02):70-77.

[3]曹春义.探讨桥梁结构抗震设计[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20):161.

篇6

【关键词】 高中地理;定位;教学形式

【中图分类号】 G623.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01-4128(2011) 09-0192-02

中国加入WTO意味着中国将与WTO所有成员一起,或者说,是与全球所有国家和民族一起,共同参与全球共同利益的建设和全球化过程中的国与国之间的激烈竞争。而学校、老师、学科之间的竞争也有如上海品牌之争,在当今知识经济条件下,教育者如果想在激烈的竞争条件下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做好目标市场定位(你的教育对象是谁,对象的特点有哪些)、产品定位(你用什么样的产品―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来满足目标消费者或目标市场需求)。

1 里斯和特劳特的定位理论简述

定位这个词是由两位广告经理艾尔和杰克提出而后流行的。他们把定位看成是对现有产品的创造性实践。其定义如下:“定位要从一个产品开始。那产品可能是一种商品、一项服务、一个机构,甚至是一个人,也许就是你自己。但是,定位不是你对产品要做的事。换句话说,你要在预期客户头脑里给产品定位。所以说,把这个概念称作‘产品定位’是不正确的,

好像你在对产品本身做什么似的。定位并不是不包含变化在内,它也要变。不过,那只是名称上的变化,产品的价格和包装事实上都丝毫未变。变化基本上是表面上的,旨在确保产品在预期客户头脑里占据一个真正有价值的地位。”教学形式的创新是实现定位理论在高中地理应用中的关键,定位理论的精髓并非是产品的创新,而是在于让产品深入人心,而怎样将原有的教学内容深入人心呢,即重要一点就是教学形式的变革。

2 基于定位理论的高中地理教学的目标市场定位(即分析教学对象及其特点)

在定位理论中,首先要做好目标市场定位,教育者如果想在激烈的竞争条件下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做好目标市场定位(你的教育对象是谁,对象的特点有哪些),高中地理教学的教学对象是其对应的学生,而与传统高中学生相比,现代高中生又具有了新的特点,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我们进入了新传媒时代,西方的后现代主义思想开始影响着社会学习生活的各个角落,高中生也不例外,他们更加注重个性的张扬,思想也更加独立。对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开始出现了明显的逆反心理,他们更加希望以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地理知识的奥秘。因此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3 基于定位理论的高中地理教学模式改革

在定位理论中,做好目标市场定位后,接着就要进行产品定位,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就是你用什么样的产品―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来满足目标消费者或目标市场需求。而教学形式的改革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研究了高中地理教学模式的改革,分别是充分发挥多媒体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体验机会。

3.1 充分发挥多媒体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高中地理知识较为晦涩,特别是一些自然知识,单凭教师的讲解很难讲述清楚,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如教师普遍认为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一部分时,学生总是似懂非懂,且即使听明白了也很难在未来的考试中将知识应用出来。此外,还有一些知识比较单调乏味,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行,而被许多学生认为只要死记硬背就行了,这种死记硬背的知识很容易在将来不应用时就被忘了,很多学生在毕业几年后连最基本的世界和中国地理知识都不记得了,从而失去了我们学习地理知识的根本目的。

多媒体的应用能有效解决以上问题,首先,多媒体可通过各种动态图像将晦涩难懂的地理知识向学生动态的表现出来,如雨、雪的形成,洋流的流向,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的变化等,通过生动的展示与教师的讲解有效结合,从而提高了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理解和用用能力。其次,通过多媒体还可有效提高学生对乏味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如我们可通过各种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世界各地不同地区的自然景观,这样我们即可在鸟语花香的氛围中学习到不同地区的气候、动物、植被的差异,还能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和奇妙,不仅提高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还陶冶了他们的情操。最后,通过多媒体网络技术,学生还能在网络上实现与教师的交流,经过进一步的交流,教师可真实感受到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障碍。从而减少了教学中的盲目性,使教师的教学更加有针对性。

3.2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体验机会

我认为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能使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如让学生积极参加各种体验自然的活动,真实感受到植被的变化。再如参观地震教育基地,首都的中国地震科普教育馆就是一个典型的地震灾害教育基地,其中的地震动感影院能通过其先进的大穹幕放映系统及仿真运动平台,不但能让参观者亲眼目睹建筑物的崩塌,还能真实感受到地震时的剧烈晃动,从而给所有参观者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地震知识展厅,全世界的地震相关研究成果通过网络、模型及图片等被全面的展示出来。此外,馆中还有别具一格的“模特”抢救训练,通过实战演习的方式提高了参观者的地震灾害知识水平。同时,参观者还可在旋转地球造型中,凭借监视探头观看到香山地震台真实工作情况。而且学校还应积极组织学生参加防灾减灾知识社会调研活动,让学生这对调研中存在的问题撰写分析报告,并提出改进意见。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地震知识的理解,还能加强学生灾害意识的同时,也感染了周围群众及其家人,促使全社会防灾抗灾的防御能力的提高。

4 结论

定位理论主要是源于市场营销理论,本文将定位理论应用于地理教学,主要启发教育者在新的时代和环境下应针对学生的具体特点,来改变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达到使学生熟练掌握和应用知识的目的,因此本问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申剑.浅议重新认识品牌定位[J].职业圈,2007,(21).

[2] 毕景梅.浅谈多媒体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优势及注意问题[J].中国校外教育,2009,(S1).

[3] 李晓云.个性化思维在数学教学中的建构[J].中国数学教育,2011, (11).

篇7

关键词:汶川地震灾区;重建;社区环境;评价

中图分类号:P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5.12汶川地震给灾区带来了重大损失,大量住房被毁,灾民流离失所。在党和国家的带领和支持下,汶川地震灾后重建集八方力量,进行灾后重建,在极短的时间内,让灾区面貌焕然一新,灾民也逐步走上正常的生活轨迹。在灾后重建中,社区环境重建是安居环境重建的重要体现,是安居环境重建及灾区居民能否恢复正常生活状况的基本保障,关系到灾区健康的、可持续的长远发展。

社区是宏观社会的一种缩影,人们对社区建设的感触是最为直接的,是最为熟悉与关注的。作为城市构成的基本单元,社区重建是灾后重建的重要构成部分,是灾后重建成功的重要基石。本文以重建社区环境为切入点,通过社区环境评价,在一定范围内检验灾后重建成效,为灾区长远发展提供反馈建议和理论借鉴。

研究范畴

在城市规划中,社区多是指与城市、居住生活等概念联系在一起的,是城市某一特定区域内居住的人群及其所处空间的总括。更强调空间的特征、地域范围,把社区作为聚落的某一层次。诸如,家庭、邻里、社区、城镇、都市、区域等从小到大的系列中的一个层次。

本文认为:社区是指通过设计的组织方式所形成的某一特定区域,具有共同利益关系、社会互动的一个社会群体,是城市中的一个人文和空间复合单元。

本文研究范畴属于狭义的社区环境,是以居住在某一特定社区居民为主体,研究社区内部居民以外各项因素对社区的影响。

评价体系构建

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①简明科学原则。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客观如实地反映社区环境性能目标的构成,反映环境目标指标的支配关系,而且指标体系的繁简适度,既不能过多过细,使指标相互重叠,又不能过少过见简,使指标信息遗漏。

②系统性原则。影响社区环境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因此要构建社区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真是全面的反映居住环境的基本特征,就必须考虑到影响居住环境质量各个方面。因此在构建每一方面每一组的指标时,各个指标既要相互独立,又要相互联系。而从宏观的每一个方面到微观的每一个指标都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指标体系必须具有层次性,这样才能形成一个一个完整的评价系统。只有这样的评价系统才能够反映居住环境的综合环境质量和各个分类各个方面的环境质量。

③可量性原则。要对居住环境质量进行分级和判断,就要求对影响居住环境的质量进行量化。量性原则就是:评价的指标可以直接的量化或是对于定性的指标可以通过间接的赋值量化。

④统一性原则。统一性原则就是要统一评价指标的含义,适用范围。统一评价指标的数据的采集方式,统一指标的统计口径和分析方法。只有在统一性原则下的指标才具有评价结果的可比性。

⑤可行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就是要求居住环境的评价指标质量要易于获得。因为对于有些指标虽然能够全面而清晰反映社区环境的质量,但是要获取这样的数据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或是物力的话,而条件又不允许的话,便会失去它的现实意义。

⑥动态性原则。对于社区环境的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选择的指标体系必须反映研究对象的特定的历史与现在水平,及其发展的趋势。

评价因子收集

①相关文献研究

1961年WHO(世界卫生组织)总结了满足人类基本生活要求的条件,提出了居住环境的基本理念[1],即安全性 (safety)、健康性(health)、便利性(convenience)、舒适性(amenity)。

陈浮以南京为例,从安全、舒适、和谐、方便原则出发,选择建筑质量、环境安全等五个准则层面及56个评价因子,构建了城市人居环境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2]。张文忠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理念,从宏观和微观视角,构成居住环境评价的5大指标体系,安全性、环境的健康性、生活的便利性、出行的便捷度、居住的舒适度等,建立城市居住环境评价的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评价体系。

田美荣,高吉喜等在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相关研究中,提出生态社区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生态系统,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之间以生态流的关系处于动态发展变化中。生态社区内部的主体是人,客体是除人以外的环境,其应具备生态适宜、环境健康、生活便利、景观优美、文化和谐及管理高效的特征;生态社区包括空间和时间上的动态变化。通过系统功能中的物流、能流、信息流表征生态社区的空间变化,通过得分变化和弹性指标表征生态社区随时间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按照层次分析(AHP)法建立了以内部结构、系统功能、动态过程3个角度划分的生态社区评价指标体系[3]。

张林英等在绿色社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中,综合考虑了绿色社区的环境、资源及人与城市发展的需要和对未来发展的支撑,将一级指标划分为满足需要、资源有限、环境有价、未来更好4个方面[4]。相对于其他社区相关评价,可持续发展社区对社区资源、经济有所偏重,环境、居民因素依然成为评价体系研究主体以及指标构成。

②地震灾害总结

社区营造成为日本、台湾等许多地区灾后重建的重要手段,通过社区重建环境评估,也能较为全面的对灾后重建取得的绩效进行判定。徐德耀从安全性,健康型、便利性、永续性四个方面对重建环境进行了评估,并分别提出了影响各项建设的重要指标,更特别提出可持续加强的重点。

通过大量地震灾害文献以及汶川地震相关文献研究,以及实地调研,得出以下总结。灾后重建是一项巨大的、长期的工程,灾区群众安居、乐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们的最终目的,那么灾害之后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文化上的问题成为一个长期的挑战目标。通过灾后重建带来的影响分析,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需要做到:

(1)加强灾区经济、社会、文化的提升和全面发展,真正实现跨越。

(2)加强社区组织建设,丰富社区文化活动,增强居民之间互动交流,鼓励居民参与社区事务,加快社会关系网络的建设,促进居民和谐共处。

(3)重视灾区文化保护,加强灾区文化宣传,结合学校教育、社区宣传、社区活动等,强化灾区文化特色,延续灾区民俗风情。

(4)做好产业转型,培养灾区居民就业能力,促进灾区群众就业。

(5)从经济上、生理上、心理上关注弱势群体,实现灾区群众安居、社会和谐。

评价指标体系

总结前文相关研究,通过KJ法、德尔菲法等综合分析,笔者构建了以汶川地震灾区城镇重建社区环境评价为目标,“区位规模”、“空间环境”、“设施配套”、“安全保障”“社区管理”、“社区氛围”为准则,包含27个指标的评价体系(图1)。

图1 汶川地震灾区城镇重建社区环境评价体系

数据库建立

样本简介:都江堰“壹街区”于都江堰城区东北部,是上海对口都江堰援建的城镇灾后永久性安置房项目,集居住、教育、医疗、观光、购物、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社区。是探索整合政府、企业、社会力量开展城区重建的新模式的新型试点。以营造“和谐家园,生活乐园,大众公园,生态花园”为规划理念,以生活居住功能为主体的复合型城市街区为定位,建成体现上海建设理念和水平,以人为本、舒适宜居的和谐新区。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取样本第一手资料。由居民对构建的6个一级指标,27个二级指标进行重要程度评判,以便后期进行因子权重计算;由居民对构建的27个二级指标进行满意度评价,结合后期计算,对社区及社区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问卷分为基本信息、综合评价、因子重要程度评定及具体评价4个部分。

本研究计量方式主要采用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采用五级制对指标项目进行定性评价,其定量标准如表1所示。

表1 五级评价标准

一级因子,采用重要程度排序,从1――6,排名越靠前,重要程度越高。记分时,排名第一的得分为6,第二得分为5,以此类推,第六的得分为1。

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80份,回收有效问卷76份,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进行数据录入,建立评价数据库。

指标权重

(1)权重计算

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级指标进行权重赋值。将李克特量表进行计算,转化成AHP中的1―9比率标度方法,按照AHP中的两两比较方法,求出判断矩阵,再用平方根算法求出矩阵的特征向量――相对权重[5]。根据矩阵理论,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就是相应元素对于上层元素的相对权重,这样就可以把居民的定性判断转化为定量描述。事实上正如许多学者指出的[6][7][8][9],1-9标度的缺陷很多,一是它的排序权值较粗并且与人们的判断差别较大,二是有可能出现与实际情况相反的逆序,三是矩阵一致性与思维一致性相脱节[10]。本文通过层次分析法软件YAAHP0.5.2将1-9标度类型转化为e^(0/5)~e^(8/5)标度,进行权重计算。

表2 1―9分级比较标度

注:αij={2,4,6,8,1/2,1/4,1/6,1/8}表示重要等级介于αij={1,3,5,7,1/3,1/5,1/7,1/9}相应值之间时的赋值。

通过SPSS软件对都江堰壹街区重建社区环境一级评价指标得分统计。得出一级指标的重要程度排序为D>B>C>E>A>F,其赋值情况如表3所示。

表3 准则层重要度赋值

注:根据得分情况,可在1―9范围内对赋值进行调整。

将因素重要程度赋值带入下列公式进行两两比较,得到一级指标两两对比数值。

几个比较指标经过次比较、判断构成判断矩阵。

通过YAAHP0.5.2转换为e^(0/5)~e^(8/5)标度,得到矩阵

计算判断矩阵每一行元素的乘积Mi,将求出的值带入公式

计算向量,

得出=0.7408,=1.3498,=1.1051,=1.6487,=0.9047,=0.6066。

对向量进行归一化处理

得出W1=0.1166,,W2=0.2124,W3=0.1739,W4=0.2594,W5=0.1423,W6=0.0954。

判断矩阵一致性指标

CI===0

经过以上分析、计算,最终得出符合进行层次分析计算的都江堰壹街区社区环境评价一级指标权重分别为0.1166,0.2124,0.1739,0.2594,0.1423,0.0954。

按照该方法对指标层进行计算,得出权重分布如表4所示。

表4 指标权重

(2)指标重要程度统计分析

都江堰壹街区准则层重要程度排序为:安全保障>空间环境>设施配套>社区管理>区位规模>社区氛围。表现出对安全的高度重视,体现了灾区民众安全意识很强;“社区氛围”的没能受到重视体现了灾后重建中,对于心理重建的重视程度不够,有待加强。

对27个二级指标重要得分平均值进行统计,以更为直观的折线图形式表现(图2)。由图可见:

“区位规模”中,对“地理位置”的重视高于“社区规模”。

“空间环境”中,对“自然环境”、“景观绿化”和“抗干扰性”表现出了较高关注度,而对于“建筑风貌”重视程度一般。

“设施配套”中“住房”、“教育设施”、“医疗设施”、“交通设施”、“环卫设施”重要度较高,娱乐设施不被看重。

“安全保障”中,安全因素都受到了极高的重视,其中“治安安全”重要程度得分最高。

“社区管理”因素的重视程度普遍较低,“社区氛围”中,“邻里关系”和“社区文明”重要程度十分突出,其他两项较低。

可见,居民对于硬件设施的关注度较高,对于管理和社区文化等软件建设缺少必要的重视。

综合评价

(1)评价标准

在对样本进行综合量化评价之前,首先需要确定其评价定量标准,以便与对最终评判结果进行评定。结合问卷设计中李克特量表的制定特点,本文给出以下评价定量标准。

表5 评价定量标准

(2)单一因素评价

图3 单一因素平均分值折线图

从折线的起伏波动分析。线波动区间较小,除娱乐设施外,满意度平均得分在3.5及以上,说明壹街区在社区环境的各方面建设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同时各项设施建设相对协调,这样更有利于各个因素的性能发挥最大化,达到较高满意度。

各项指标满意度对比出现波峰波谷的,波峰分别为自然环境、教育设施、交通设施、邻里关系以及安全这一区域;波谷分别为社区规模、抗干扰性、娱乐设施、其他设施、社区活动、地域文化,以及社区管理这一区域。

波峰:①以旅游作为主导产业之一的历史文化名城都江堰,自然风光宜人,加之灾后重建对生态保护的重视与大力恢复建设,给城镇社区带来了良好的自然环境基础;②公共服务设施重建是灾区恢复正常生活的保障,教育、医疗设施更是其中重点,在建设与运营上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③壹街区紧邻都江堰市,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接近城区,具有较高标准。④本次调查样本社区入住居民均是按照原本行政单位――村、镇进行统一安排,人群同质性较强,有着良好的邻里基础,邻里关系良好;⑤都江堰一街区在安全保障方面取总体上得了较好成绩,治安安全有待改善。

波谷:①在笔者实地走访过程中,样本存在最大的问题就是人气不足。这也是造成二级指标社区规模满意度较低的主要因素,在人口规模较小的情况下,大型、大量的商业设施、娱乐设施缺少人气支撑,难以运营,导致灾区商业设施和娱乐设施难以规模化,致使其满意度较低。②由于样本社区布局模式采用小组团围合形式,街道密度大,导致社区抗干扰能力弱。③社区管理包含的三个因素总体趋势都处于偏低端,说明在硬件设施环境建设取得较大成果的同时,软件环境较为落后,需要加强建设。④社区文化有助于促进社区归属感和自豪感的加强,在社区文化建设上,还需加强。

(3)模糊综合评价

汶川地震灾区城镇重建社区环境评价,涉及多个层面,许多因素,是一个综合性的评价过程,笔者试图通过模糊综合评判法[ 模糊综合评判的基本思想是利用模糊线性变换原理和最大隶属度原则,考虑与被评价事物相关的各个因素,对其做出合理的综合评价。模糊综合评判决策是对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事物做出全面评价的一种十分有效的多因素决策方法。],结合数据库和指标权重对评价目标进行定量的综合评判。

模糊综合评判步骤:

(1)建立六个因素集U={UA,UB,UC,UD,UE,UF}={区位规模,空间环境,设施配套,安全保障,社区管理,社区氛围},每个因素集对应一个模糊子集UA={A1,A2},Ub={B1,B2,…B6},……UF={F1,F2,…F5}。

(2)建立权重集。

一级指标层权重:A0=[0.117,0.212,0.174,0.259,0.142,0.096]

二级指标层权重:

AA=[0.55,0.45]

AB=[0.199,0.199,0.109,0.132,0.199,0.162]

……

AF=[0.221,0.27,0.328,0.181]

(3)建立评价集,V={v1,v2,v3,v4,v5}={很差,较差,一般,较好,很好}。

(4)通过SPSS数据库统计,得出单因素模糊综合评价矩阵RA,RB…RF。

(5)计算各单因素评价向量WA,WB…WF。

(6)由单因素评价向量集构建总目标模糊综合评价矩阵R0,并计算总目标的综合评价向量W0。

W0=R0・A0=

・=

(7)模糊综合评判结果

模糊综合评判结果是由因素或目标向量乘以评价集,从而得出各项综合评价等级。

单因素综合评判等级:

VA=5×0.276+4×0.382+3×0.246+2×0.077+1×0.019=3.819

VB=3.907,VC==3.907,VD=3.921,VE=3.575,VF=3.798

总目标综合评判等级:

V0=5×0.300+4×0.343+3×0.284+2×0.045+1×0.027=3.841

都江堰壹街区总体评价得分为3.841,参照评价定量标准,其评价等级为较好。准则层中,空间环境、设施配套、安全保障得分高于3.9,社区管理和社区文化得分相对偏低。

结论:

高标准灾后重建,取得的成果与效果十分显著,为灾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重建基础,但社区软环境建设存在不少问题。为实现灾区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化发展,社区建设任重道远。有反馈信息来看,灾区社区环境建设需要加强社区管理、社区文化建设,注重设施管理运营,从多方面提高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和自豪感,促进灾区居民生活重建,心理重建,让灾区居民过上安心、安定、安康的安居生活。

参考文献:

Mayor of London. The London Plan: Spatial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London [Z]. London: Greater London Authority. February 2004.

陈浮.城市人居环境与满意度评价研究[J].城市规划,2000

田美荣,高吉喜,张彪,乔青.生态社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07,20(3):87-92

张林英,周永章,税伟,徐燕君.绿色社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6,18(5):58-62

陈秀雯.城市居住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评价指标体系探讨[D].重庆大学,2007

舒康,梁镇韩.AHP中的指数标度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0,1(1):6-8

侯岳衡,沈德家.指数标度及其与几种标度的比较[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5,1(10):43-46

杨永清,许先云.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用于矿井安全管理的综合评价[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9,1(6):121-125

陈迁,王浣尘.AHP方法判断尺度的合理定义[J]系统工程,1996,1(5):18-21

吕跃进,张维.指数标度在AHP标度系统中的重要作用[J]系统工程学报,2003,18(5)453-456

作者简介:

谯苗苗,出生年:1986,性别:男,籍贯:重庆,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篇8

关键词:羌族;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

羌族是我国历史悠久少数民族,其历史可以追寻到商文化甲骨文记载中。在3000年的历史发展中,春秋战国以来羌民族就在宁强一带居留繁衍,其特有的民族文化成为了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有的一道风景线。但是随着时代与人口变迁,特别是“5.12”地震灾害的发生,目前羌族文化遗产,特别是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较大的破坏,其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不容乐观。因此作为陕西省宁强县作为我国羌族重要聚居地,针对羌族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文化现状与保护利用开展针对性研究,为羌族文化传承保护,投资2550万元,建成羌族文化博物馆,提供了基础保障,为了弘扬羌文化,搭建了平台。

一、简述羌族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宁强被国家列入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后加大了保护力度,成立了羌文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羌文化研究会,具体实施羌族文化艺术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工作,组建了羌族刺绣,羌族歌舞,羌族傩艺术团队,先后赴甘肃,福建,四川,西安,凤县等地展演交流,羌绣参加陕西省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并赴上海世博会展示,均获好评。

在羌文化民俗类艺术传承和展示的同时,羌文化理论研究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出版了《陕南羌族(上下)、《陕南羌族信仰礼俗与保护》等,在省内外理论研究刊物《陕西理工学院学报》,《四川阿坝师高等师范专科学院学报》等发表羌文化研究论文20余篇,论文收录《情系尔玛》、《汉水文化研究》、《汉中民间文化论文集》、《羌文化传承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文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文集》、为做好羌族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为建设具有宁强羌族特色的品牌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当前的羌族文化保护现状并不乐观,在民俗类文化保护中存在以下问题。(一)地质灾害破坏。在羌族文化发展中,地质灾害对于其文化传承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影响。特别是在“5.12”地震影响下,大量的羌族传统建筑受到了严重破坏,羌族艺人年龄偏大,有的已过逝,对于其民俗文化遗产的破坏是不可估量的。(二)传统工艺的流逝。在民俗文化发展中,大量民族工艺发挥着重要的支持作用。但是由于传统手工业受到现代工业发展影响,其手工业水平、继承者等因素都受到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三)文化关注度的降低。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大量的民俗类文化都受到了社会文化发展影响,造成了社会文化关注度的降低。如在宁强县羌族民俗文化中,傩戏是其“羌年”节日庆典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羌族主要的一种节日文化形式。但是随着电视、电脑等新型媒体形式的出现,傩戏民俗文化在地区文化生活中的关注度严重下降,造成了这一重要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难度的提升。

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主要措施研究

为了确实做好宁强县羌族民俗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地方政府与文化保护部门结合地区特点,利用以下保护措施开展了羌族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一)以政府文保部门为主导开展抢救性保护措施

政府是羌族文化民俗保护工作的主导力量。也是保护工作的开展的基石。因此在羌族文化民俗保护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以政府与文保部门为主导,开展了抢救性的保护措施。其主要工作包括了以下两点。1.宁强县宣传文化中心做好非物质遗产文化抢救性收集保护的基础上,利用宁强羌族文化博物馆对羌族文化文物进行保护性收藏、展示与宣传工作。一方面提高社会对羌族文化的关注度;另一方面利用集中收藏与管理的方式,提高了文物的保护质量。2.对民间民俗遗产进行保护性管理。除了做好民俗文物保护外,县宣传文化中心和文保部门,还对现存的民俗文化继承人、表演形式、表演道具等民俗文化遗产,利用摄像、摄影、绘图等进行登记管理,形成整体化的民俗文化档案,为民俗文化保护提供多媒体的技术资料支持。

(二)加大对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者的培养力度

民俗文化表演者、道具制作手工业者、音乐演奏者等民间非物质文化继承者流失,是造成当前羌族民俗文化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我们开展以下三方面工作,提高文化遗产继承者的培养力度。1.加大政府部门投入。在文化遗产保护中,我们需要继续加大政府投入,利用政府补贴、减免税收等政策性优势,吸引更多的中青年加入到民俗文化遗产学习中,为文化遗产^承队伍提供新鲜的力量。2.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优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我国乃至国际社会关注的重要文化保护工作。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优势,我们不仅可以吸引本族群体,甚至是国内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喜爱羌族文化热心的人士,共同参与到文化遗产的继承中,就是提高羌族民俗文化保护质量的一种有效方法。3.组建了羌绣合作社、山花艺术团和羌州罗氏傩艺表演有限公司

(三)合理发展民俗文化经济,推进文化与经济平衡发展

发展民俗经济提高民俗文化保护投入与保护质量的一种主要方式。在羌族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民族经济开发中需要注意以下两方面问题。1.以保护前提。由于受到“5.12”地震等地质灾害影响,目前羌族非物质类文化遗产保护质量依然较差。因此我们民族民俗文化经济开发依然应以保护为前提开展,不能因追求经济利益过度开发,而对羌族文化遗产造成二次破坏。2.加大民俗经济投入。在政府与民间民俗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应以促进民俗文化发展为前提,利用政策支持方式,将民俗经济收入侧重于羌族手工业、民俗表演等民间民俗经济投入中,促进民俗文化的良性发展。

(四)以新媒体为平台,加大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力度

为了提高羌族民俗文化保护力度,引发全社会对羌族民俗文化的关注度,我们可以利用网络新媒体形式为平台,加大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力度。如将羌族歌舞、傩戏等文化艺术形式制作成文化宣传短片,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宣传;由地方文化部门制作羌族民俗文化的微电影,进行网络播放等,都是利用新媒体平台做好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的重要模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