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27 14:39:2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家庭德育环境,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位人格心理学家曾说过:“家庭对人的塑造力是今天我们对人格发展看法的基石。”西蒙斯在《亲子关系动力书》里详细论述了父母对孩子的各种反应对孩子人格所产生的后果。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它不仅具有自然的遗传因素,也有着社会的“遗传”因素。这种社会遗传因素主要表现为家庭对子女的教育作用。
从实践中来看,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的三大支柱之一,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家庭教育也可以看作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做好家庭教育,解决家庭教育中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可以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发展相得益彰,更好地发挥学校教育在家庭教育工作中的指导和引领作用,实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同步和谐发展。
二、现状分析
1.重智轻德
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下,大部分家长唯恐学校教育对孩子关心不够,一些“赢在起点”“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理念深入家长之心而不顾孩子的兴趣爱好。所以很多家长尽力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学习兴趣班,在孩子的智力投资上大花血本。有的孩子每周的课余时间一共有近十次左右的课外兴趣课,忙得不可开交。而在品德方面,家长相对不重视,认为只要学习好就行了,造成很多家长和孩子之间关系冷淡,孩子出现自私、任性、骄气、懒惰、不孝、漠然等不良品德,让很多家长苦恼和迷茫。
2.言行不良
德国教育家福禄倍尔说过:“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把握在掌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握在父母的手中。”可是有相当一部分家庭和家长的条件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有的家长对子女经常训斥,使孩子对父母见而生畏,缺乏感情交流,使孩子有种“压抑感”“委屈感”;有的父母感情破裂,双亲离异,严重摧残了孩子的心灵。
3.理念错误
有些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方面抱有错误观念,认为学校是从事教育的专门机构,拥有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员,是教育孩子的主体,而家庭只是起“配合”学校教好孩子的作用。有的家长甚至连自身也没有意识到他们对孩子成长的重要影响,常常把孩子往学校一扔了事,学校有什么“吩咐”就照做,认为这样就算当好了家长,不注重与孩子的沟通与交流。
三、感悟与思考
1.家长要更新家教观念,重才更要重德
“孩子是一本书,从童年到少年,从少年到青年,父母都在一页页往后翻,但要真正读懂它却十分不容易。”家长要意识到,家庭德育是造就孩子未来的最简捷最易见效的方法。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成长的关键。因此,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要用一颗孩子的心来对待孩子,要蹲下来和孩子交流,并学会倾听。更新理念处理好孩子成人与成才的关系,注重孩子的日常品德教育。
2.家长要关注孩子心理,做好良师益友
据调查,目前相当多的家长没有看过心理学方面的书,没有看过教育方面的书。他们不了解孩子健康的含义,更不了解如何更科学地教育孩子。因此,家长应加强学习,懂得孩子心理发展规律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掌握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家长的引导是培养心理健康的孩子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要尊重、理解孩子,特别是对特殊年龄阶段的孩子,出现的情绪反复、行为多变要有心理准备。家长要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过高,不要给孩子施加压力。
3.家长要注重榜样示范,强调潜移默化
“幼则束以礼仪,长则教以诗书。”这是我国古代的家训之一。说的是孩子小时候先进行品德教育,教他们如何做人,大一点再教他读书学知识。孔子说过:“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在现实生活中,家长与子女朝夕相处,非常有利于家庭德育的实施。家庭德育具有父母的“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和孩子的“自我教育”“自我完美”相结合的鲜明特征。在家庭成员的相处和社会交往中,子女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自己的道德情感与道德信念。同时为了净化家庭德育环境,父母还要摈弃不良嗜好,以发挥家庭文明环境的感染力和家长的表率作用。
4.家长要讲究德育策略,培养良好习惯
〔中图分类号〕 G6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19—0027—01
德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灵魂。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如何从实际出发,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而家庭作为人们最重要的生活场所,具有教育、经济、娱乐、情感寄托等功能,家庭必然是接受终身教育和推广终身教育的场所。因此,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共同参与的德育环境是学校、也是家长们的一个新的愿望和追求。
本文就学校通过家庭教育干预促进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实践与思考谈几点看法。
一、准确把握德育工作现状,以家庭教育干预为突破口分解德育任务
目前,学校德育工作已取得一定的成效,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法规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正在逐步形成。但是,德育工作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过多干扰和塑造学生对人和物的态度和认识,过多干预学生的交往环境。二是过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忽略了学生人格与能力的培养。三是缩小了学生的成长空间,剥夺了学生在锻炼中成长的环境。这些错误的家庭教育方法和内容,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完善人格的塑造带来非常大的负面影响,直接影响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效果。针对这些问题,教师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家庭教育干预为切入点和突破口,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出发,对各年段德育目标进行细化分解,分年段确定德育内容,有针对性地安排德育活动,从而确定不同年龄段的家庭教育干预在德育工作中的基本支点,兼顾德育目标内容的渐进性和层次性,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践基础和操作效能。
二、明确德育工作基本目标,多维度增强家庭教育干预的实效性
教育的本质在于育人,素质教育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根本要求。而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优良的家庭育人环境,家庭育人环境是素质教育的主要载体,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家庭中要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如民主、平等、互助与互信等。同时家长德行统一、以身作则也是家庭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两个方面。
在家庭教育中,要动员家长鼓励孩子积极参加校内外的活动。要拓展文体活动的内容、形式,不管是在合唱演出、器乐表演、运动场上,还是精致的航模、书画作品上,都要为每个学生在校园活动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空间和位置。学校要多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个性、特长的机会,搭建发展的平台。
三、营造学校德育氛围,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共同参与的德育环境
1. 学校教育促进孩子全面发展。“水出于山而走于海”,学校德育工作更是如此。因此,学校要积极构建学生、家长、社会共同参与学校发展、学校规划、德育教育的管理模式,并且将其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要积极组织教师、家长、学生参与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让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学校德育工作,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和谐格局,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渠道主动与家长联系,让大家更多地了解并参与学校德育工作。
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要对孩子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子做人。但是由于历史和文化观念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的畸形开发观念。
一、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
1、考试分数为先
纵观天下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心,人皆有之。但在时下很多家庭的教育中,只重视智育轻视德育,无疑是一种畸形开发。家长常常以分数的高低衡量孩子在班级的位置,以升学率的高低衡量学校的好坏和教师的优劣,这无疑又加重了应试教育的砝码。进而形成社会都要分数的恶性循环。
2、智力开发的盲目性
在子女的智力开发方面,家长表现出很大的盲目性,不管孩子是否愿意,家长都要求孩子参加各种补习班、书画班,并且不怕劳苦地跟着学;各种书刊画报、作文选刊,只要可能对孩子的考试有用就不惜重金,并省吃简用。片面强调技能教育,放松了品德教育。
3、忽略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现在的独生子女都是家庭中的“小皇帝”、“小太阳”,但是在某种程度上是一年到头都被关在笼子里的只只“囚鸟”。放学后,贪玩的孩子们玩着各种游戏,没几分钟就被家长叫回家去“学习”。怕玩野了。在大人们都休息的星期天,楼区里也少见玩耍的孩子。绝大多数的孩子重复着“在家早读——到学校上课——晚上自修”的“两点一线”的单调乏味生活。家长对孩子最感兴趣的是学习好,将来自己有出息,能挣大钱,忽略对孩子的个性培养以及勇敢精神、探索能力、坚强意志、良好的情绪等非智力因素的素质培养。
4、家长自身的因素
为了给子女的今天及未来提供更优厚的物质生活条件,忙于家庭物质财富的积累而忽视了子女的德育教育;或对子女有严格的品德要求,却又缺乏自律精神,不能形成良好的家庭德育氛围;个别父母抱着"树大自然直"的观念,忽视了孩子的早期品德教育,错过了最佳教育时机。以上的种种现象不胜枚举。
家庭是每个人出生后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最早的知识、品德是从父母的言行和影响中得来的。父母的一言一行,每时每刻都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孩子的心灵中去。因而家庭德育对于每个人来说,既是启蒙教育,又是终身教育。世界著名音乐家贝多芬曾深有体会地说过:“把‘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而不金钱,这是我的经验之谈。在患难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杀的除艺术外,也是道德。”
二、家庭德育的主要内容
1.爱心教育
具体讲,爱心教育包括: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尊老爱幼、关爱他人等。
如今的孩子得到了特别多的关注与爱,不知道付出爱。很多家长认为:现在我们疼爱孩子,孩子长大后一定会回报的,忽视了孩子的爱心教育。殊不知爱心是要父母精心培育的。这方面教育应体现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之中,要从孩子生活的环境开始,由近到远、由浅入深、逐步升华。比如,先引导孩子爱家庭,爱父母,爱周围亲近的人,进而引导他们爱家乡、爱名胜古迹,最后升华到爱祖国爱人民。
2.文明礼貌教育
文明礼貌教育具体有以下一些内容:(1)礼貌用语。(2)待人接物的礼节,如大人讲话时,小孩不能随便插嘴;不经允许不能随便拿他人东西;到他人家中要先敲门。(3)文明行为规则,如讲究个人卫生,不随地吐痰、乱扔纸屑果壳;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不破坏公物等。
现在一些家长注重了孩子个性张扬的培养,忽略了文明礼貌的培养。文明礼貌是一个人有修养、有道德的反映。也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素质。如果人人都很文明礼貌,生活就会很愉快、健康,社会秩序也会更有保障,社会主义建设能更顺利进行。
3.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内容主要有:(1)生活自理。(2)家务劳动,要求孩子主动干些家务,培养孩子责任感。(3)社会公益劳动,家长要积极鼓励孩子参加学校社会上组织的劳动,培养孩子的集体主义精神、关爱他人及社会责任感。
现在很多人忽视劳动的教育,认为社会的发展可以用科学手段解决许多事情,劳动已经可以忽略。但是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懂得劳动的艰辛,知道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才能理解劳动的意义,从中磨炼孩子的意志品质,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学会勤俭节约等。
4.良好品格教育
诚实、正直、勇敢、毅力、进取心、自尊心等等,这些都是做人的一些不可缺少的品格。
一生对电学做出杰出贡献的富兰克林,从青年时代起就为自己制定了一个“达到道德圆满的勇敢而艰苦的计划”,他为此特地做了一本小册子,将“节制”、“诚恳”、“俭朴”、“正直”、“谦虚”等十三项美德记录在册,每项占一页,并用红笔画成空格,每天晚上都要做一番反省。如果日间犯了某一项过失,就做一个黑点,记录在相应的空格里,一星期换一本小册子,他这一计划一直坚持了五十多年,始终严格躬行。因而,富兰克林的美德和他在事业上所取得的成就一样,永载史册,留芳百世。
三、家庭德育的主要方法
1、创设温暖的家庭环境,培养丰富的情感
学校的思品课教育孩子要有丰富优良的感情,积极的人生态度等。而丰富健康的情感来自于人际间相互赋予的温馨以及坦诚的沟通与交流。这一切又首先在家庭中得到体验。家庭教育却忽视了这点。尤其在现代这个商品经济的大潮中,很多家长重视挣钱,少与孩子交流感情和思想;有的家庭因自身的婚姻失败,把孩子放在爷爷家、姥姥家,这种状况在目前我所任教的一年级就占了4%。孩子因为父母的婚姻破裂等失去正常的生活环境,体会不到父母的亲情,心理疑惑得不到解答,无人可以倾诉,得不到家长的指导。导致孩子冷漠寡言,行为偏激,性格扭曲等不良心理,个人修养也存在着极大的缺陷。如此下去又怎么学到爱父母,爱家庭的情感,进而迁移到爱他人、爱集体、再升华到爱祖国呢?
每个家庭都会存有压力和焦虑,这些压力的来源很多,如亲人生病了,经济上遇到困难等,然而对孩子来说家庭的纷争,父母的争吵,互相伤害是学生所受到的最具威胁的压力。因此,作为明智的父母为了自身的幸福的同时,应该替子女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考虑,努力创造一个温暖的家庭环境。
2、做个好学的榜样
实施德育光靠说教是不行的,身教胜于言教,家庭、学校、社会都要创造必要的条件和良好的环境。学生常常会从各种渠道收到与学校教育不吻合,相矛盾甚至严重冲突的信念,对于正处于认识世界和社会,形成价值观、世界观时期的孩子来说,要求他们对纷繁复杂的信息做出合理分析与正确的取舍是勉为其难的。孩子的大部分行为都是经过模仿学习得来的。有些家长口头上“望子成龙”,但是每日里在家里除了电视电脑之外,手机、游戏,或邀请他人日日浸在麻将桌前“造长城”,不看书,不看报,拒绝学习新知识、新信息,对新事物缺乏兴趣和好奇心。那么,要求孩子好好学习,又有多大的说服力呢?又如何激发孩子创造生活、追求生活理想的热情?孩子眼中家长的行为远胜过学校教育,胜过家长的训斥,所以才有“身教胜于言教”的说法。因此,家长要求孩子认真学习,热爱劳动,就必须自己在言行上能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示范。
3、重视言行统一
家长应该重视日常生活细节教育子女,从小抓起。从生活中的平凡小事着手,立足于看得见,感觉得到的问题与形式,进行生动教育,比如扶贫济困,见义勇为,拾金不昧等固然要大力宣传,但是在平凡生活中关心他人,宽容善良、善解人意的品质更需要提倡培养。大家很有体会,当从书报电视上得知,陌生的孩子得病、失学等消息时,孩子会自动地为素不相识的外地病孩子募款筹资。有的家长会在孩子面前说:捐什么款,少捐点,自己还不够花呢。一句不经意的语言和行为会在孩子的思想上印有什么样的痕迹?他无法在生活中感受到助人为乐的教育,长此以往,他身上存有的善良就会烟消云灭。
孩子一起玩耍既是天性使然,又可以在与同龄孩子相互玩耍中,培养认知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彼此间的讲话、争执、游戏都是发展孩子的认知能力、协同能力、团结集体的精神等,甚至影响到成人后的相处待人的品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各项工作越来越需要协作完成,沟通协调能力,善待他人的修养,坚强的性格,情绪的把握和成熟程度等愈发显得重要。但是在孩子的争执中,有的孩子败下来,回家告状:某人碰他了,打他了……。我们听到的不是引导孩子如何处理类似问题的方法,如何与他人沟通的教诲,却是这样的声音:“你为什么不打他”,“笨蛋,下次他再打你,你使劲打他”,“别让他欺负你……”,如此的教育使得学生在学校学来的“宽以待人”显得苍白无力。
【关键词】 酒依赖;家庭干预;家庭环境;亲密度;适应性
Effect of Family Intervention on Family Environment, Cohesion and Adaptability i n the Patients with Aicohol Dependence. Liu Hua, Zhu Xianghua, Zhang Pen g, et al. Department of Psychotherapy, Dongfang People's Hospital of Xuzhou, Xuz hou 221004,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effect of family intervention on famil y enviro nment, cohesion and adaptability in alcoholism patients. MethodsSixty alcoholipatients diagnosed according to CCMD-3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 tion group (n=30) and the control group(n=30).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receiv ed family intervention and routine temperance therapy for two months while the c ontrol group only received routine temperance therapy. Then they were questionna ired with the family environment scale (FES-CV) and family adaptability and cohe sion scale (FACESⅡ-CV) respectively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Results In observation group, the family cohesion, emotion expression,success of orga nization, actual and ideal cohesion, actual and ideal adaptability were obviousl y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 Alcohol dependence; Family intervention; Family environme nt; Cohesion; Adaptability
前期研究发现,酒精依赖的发生与个体的家庭环境、亲密度和适应性等家庭因素有关[ 1]。家庭干预可以改善酒精依赖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复饮率[2]。家庭干预对酒 精依赖者复饮率 的降低作用是否与家庭环境、亲密度和适应性的改善有关,目前仍缺乏有关的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05年1月~2006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酒精依赖患者60例,年龄25~60岁,平 均年龄40.5±6.8岁,均为男性。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之 酒依赖综合征诊断标准。已婚且未离婚,不伴有非酒精依赖所致的躯体疾病和精神疾病,没 有药物滥用史,无脑外伤史。把符合入组条件的60例酒精依赖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30例,两组之间年龄、文化程度、饮酒时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评价工具 ①家庭环境量表(FES-CV)[3]:包含90个条目,对每个条目的 答案“是 ”计1分,“否”计2分,分为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独立性、成功性、知识性、娱乐 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及控制性10个因子;②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FACESⅡ-CV) [3]:包括2个分量表,即亲密度和适应性,共30个项目,每个项目的答案得分为1~ 5分。
1.2.2 方法 测试均在统一指导语下进行,由受试者笔答所有项目,对不理解的条目或句 子,由经过培训的工作人员作具体指导,但不能做任何启示性的暗示。
1.2.3 家庭干预 对研究组进行2个月的家庭干预和常规戒酒治疗,每周进行家庭干预1次 ;对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戒酒治疗,为期2个月。家庭干预方案是根据家庭环境、亲密度和适 应性的缺陷制订,通过对患者的家庭心理治疗、健康教育及指导、进行有益的沟通训练,提 高家庭功能,改善家庭环境。在干预前后分别对两组进行FES-CV、FACESⅡ-CV的测评和饮酒 情况复查。
1.3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 果
2.1 干预前两组FES-CV、FACESⅡ-CV得分的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在家庭干预前,研究 组和对照组的家庭环境、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两组之间基线资料齐同 ,具有可比性。
2.2 干预后两组FES-CV、FACESⅡ-CV得分改变值的比较 从表2可以看出,在家庭干预后, 研究组家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组织性、实际亲密度、理想亲密度、实际适应性和理想适 应性的得分增加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家庭的矛盾性、控制性、不满 意亲密度和不满意适应性的得分减少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干预后半年两组之间酒精复饮率的比较 在家庭干预结束后半年,研究组酒精复饮率 为66.7%(20/30),对照组的酒精复饮率为36.7%(11/30),χ2=8.08,P
3 讨 论
在酒精依赖形成的过程中,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均起着重要作用,尤其家庭环境是一种不 可忽视的因素[4]。在以前的研究中,我们发现,不良的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 ,较低的家庭亲密性、较差的家庭适应性能够促进酒精依赖的形成[1]。本研究中 ,我们发现,对酒 精依赖者进行家庭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家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组织性、实际 亲密度、理想亲密度、实际适应性和理想适应性均有明显改善,家庭的矛盾性、控制性、不 满意亲密度和不满意适应性均有明显下降,这说明家庭干预措施能够改善酒精依赖者的家庭 环境,提高其家庭功能。本研究还发现,家庭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酒精复饮率明显较低,说明家庭干预 措施能够降低酒精依赖者的复饮率,增加酒精戒断治疗的疗效,与吕红霞等[2]的 研究结果 一致。这可能是由于家庭干预能够改善酒精依赖者的家庭环境,增加其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 ,提高了其家庭功能,使整个家庭系统更加有效地运行,从而给予酒精依赖者更多的支持和 监管,补偿其心理功能的缺陷,最终降低饮酒率。综上所述,开展针对酒精依赖者的家庭干预,有助于防止酒精滥用,有助于酒精依赖者的治 疗和康复,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4 参考文献
[1]刘华,姚云,朱相华,等.酒依赖患者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亲密度和适应性 的调查分析.徐州医学院学报,2007,27(3):166-168
[2]吕红霞,杨瑞兰,李艳芬.心理治疗与家庭干预对酒依赖患者复饮率的影响.中国 临床康复,2005,9(20):104-109
[3]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 杂志社,1999:134-137,138-142
一个人除天性之外,他的成长是与他所处的环境和后天的培养分不开的。其环境的影响最具有造就人和教育人的作用。人在家庭、学校、社会以及工作环境中,得到发展和开拓性的教育,使良好的环境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有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如今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子女的关怀是在情理之中的事。但对孩子的过分溺爱,爱子不当或爱子无方,加上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自我意识增强,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处于优先的特殊地位,父母们又处处以孩子为中心,视子女为“皇帝”、“公主”。在家庭越来越富裕的今天,孩子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同时,父母对孩子缺乏良好的教养态度,任孩子养成专横任性的性格。这样一来,孩子的身心得不到健康的成长,在父母姑息纵容下,形成了许多坏习惯,这不但给自己今后带来痛苦和烦恼,而且会使孩子走上邪门歪道,甚至会毁了孩子的一生。
家庭环境是孩子生活成长的第一乐园。这乐园是由父母共同创建、共同担负教育子女的第一所学校。因此,父母也就是子女的第一任领导和老师。在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及教育中,更重要的是应该注重身教,身教是最具有影响的隐性教育,是心理学中有关“自我意象”的理论。不管人们认识与否,人都有一幅自我心理蓝图,也就是自我肖像,把自己想象成什么样子或什么人,他就会不自觉地按照那种样子、那种人行事。因为,环境中的那个人影响着他,使他心理中理想人物得以在自身的行动上去实现。所以,自我意象既是一个前提,一个根据,也是一个基础。每个人的全部个性、行为,乃至环境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父母就是孩子第一个感受到的美好形象。以此为基础,孩子在对父母的为人和行动上敏感程度,常常激发孩子去想、去做,其影响远远胜出直接对孩子的管教。家庭中最有影响力和权威性的教育,是以父母的品质、修养、能力、习惯和作风等,来形成的家庭环境教育,父母就是孩子心目中的“模特儿”和描绘心理蓝图的样本。因此,良好的家庭是由父母良好的文化素质和品质等促成的环境氛围。孩子在这种环境的氛围中,受到的影响和感染是任何一个显性教育所不及的。这影响和感染就是一种潜意识的熏陶或无声的教育。
目前,在农村家庭教育上普遍存在几个问题:一是忙于兴建家庭,注重经济,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有的父母认为,孩子进了校门,一切教育都依赖于老师,自己的责任只是改善孩子的经济条件,让孩子的衣食住行得到保证和尽量满足。二是父母的文化素质低,对子女的教育表现出力不从心。三是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迫切,教育孩子没有正确的方法,一些家庭便出现了“棍棒教育”。四是独生子女的家庭越来越多,父母对孩子过于无微不至的关怀,视子女为掌上明珠,事事依从孩子,样样顺着孩子,孩子生活在溺爱的环境中,使孩子难以教育。五是不少父母尚未意识到言传身教的作用,根本不注意在各种场合中自己的言谈举止将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因此也无法树立自己良好的形象。
在当今的家庭环境中,作为父母迫切需要提倡的:一是勤劳朴素,诚实为人;二是忠厚善良,礼貌待人;三是尊老爱幼,和睦相处;四是作风正派,教育后人。由于社会的安宁,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家庭也发生了建设性的变化,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有沉没海底的船,有漂泊不定的舟,也有航行于波涛中的舰。总之,为人父母者,不光是为子女创造优越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更重要的是培养子女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意志,以及教他们如何做人和促其成才。
一、孩子成长中面临的问题
1. 学习条件好了,但是学习压力大了
现在学校硬件设施、师资力量明显比以前要好,但孩子们的压力增大了不少。虽然目前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还是教育的主要方式,相当一部分父母还没有真正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简单地把学习之外的兴趣特长等同于素质教育,更多的课后辅导班和培训班压在了孩子们身上,孩子们的学习压力在“减负”的口号提了十几年之后,依然还是那么沉重。
2. 升学条件宽松了,但是厌学、逆反心理重了
现在无论是小升初、初升高,还是高中升大学,升学率都已经大大提高了。但是,孩子们的厌学情绪、逆反心理反而加重了,原因是父母更加期望孩子在下一阶段考上更好的学校。
2002年,《知心姐姐》杂志在全国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孩子们最大的苦恼,是父母在学习方面否定自己。此后十年陆续进行的相关调查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最大的苦恼依然在学习方面,父母最大的焦虑也依然在孩子的学习方面。学习成了孩子生活的焦点,因为学习成绩没有达到父母的期望值而带来的冲突也成为了亲子关系中的主要冲突。
近十几年来,大中小学不时出现学生自杀、杀人等恶性事件:浙江金华的徐力弑母事件、清华大学学生用硫酸泼熊事件、云南马加爵杀害宿舍同学事件、陕西药家鑫开车撞人事件……这些无不触目惊心。连同媒体报道的大大小小的其他群殴、自杀等事件,无不折射出今天孩子的心理问题已经发展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而这些心理问题的出现,与父母对孩子学习的过度关注、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忽视有很大关系。
3. 教育的功利性增强了,综合素质锻炼被挤压了
教育面临诸多的现实压力,一是来自于学校的安全压力,因为害怕孩子的安全出问题引发家校纠纷,所以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少了;二是来自于学校的应试思维,被媒体广泛关注的绿领巾事件、优秀生校服事件,无一不反映学校的应试心态;三是来自于未来求职与生存的巨大压力,家长寄希望于孩子将来考一个好大学、找一个好工作、有一份高收入,来缓解生存和生活的压力。于是,除了学习课内知识和特长,更广泛的、社会真正需要的综合素质锻炼被挤压了。
这实际上又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似乎接受教育的成本过高,但收益却过低。其实其根源在于学习成绩在工作中已经不是决定性因素了。孩子没有掌握好学习力、适应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责任心等处于决定性位置的“个人工作技能”,导致他们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在单位的发展空间有限,收益自然也就有限了。
4. 家长的知识水平提高了,但亲子冲突上升了
毋庸置疑,今天家长的知识水平已经普遍提高了,但亲子冲突反而上升了。究其原因,是父母的家教观念和方法没有跟上孩子心理的快速变化。家长对孩子学习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对孩子娱乐天性的限制也越来越多,对孩子的认识和理解不够,宽容度越来越低,所以亲子冲突上升了。这种状况的出现,与父母对孩子成长环境的认识不足以及不能适应不无关系,与中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科学没有得到广泛深入的普及不无关系。
二、孩子成长环境的变化
1. 社会环境
社会发展带来的生存大环境在不断变化,社会发展对人才要求的大环境也在不断变化,但这两点被家庭甚至学校教育忽视了。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划分为五个层次,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前两个需要,实际上是人对自我生存环境的基本需要。现在孩子在生理、安全方面的需要已经基本得到了满足,在此前提下,孩子的需要的起点实际上已经提升到社会需要和尊重需要的层面。但是,今天很多父母一直忽视了孩子成长中这两种需要的重要性,家庭教育没有紧跟孩子需要的变化,导致孩子的叛逆思想和行为更加严重,亲子关系更加紧张,孩子的心理问题更加突出,厌学、逃学的现象更加普遍,孩子自杀、伤害他人的新闻也经常见诸报端。
社会发展对人才要求的大环境也在急剧变化。中国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在近二十年来有两大变化,一是提倡素质教育,要求人要具备综合素质;二是提倡创新教育,要求人具备创新能力。此前的教育偏重的是人的智力发展,大学毕业之后实行分配,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脉络基本上遵循这样一个公式:上一个好小学=考上好中学=考上好大学=分配好工作、有个铁饭碗=有个好前途。近十几年来,这个公式的后两部分已经发生了变化,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变为了双向选择。
但是今天,很多父母甚至学校对孩子成长轨迹的看法并没有明显改变,给孩子的持续发展带来了影响。孩子缺乏综合素质,缺乏创新能力,不适应单位需求,找不到工作,或者工作不稳定、收入偏低。今天许多人把这种结果归因于教育成本太高,甚至出现新的“读书无用论”的观点,其根本原因在于,今天的家庭和学校教育在培养人的过程中严重忽视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孩子本应从小培养的素质没有得到训练,步入工作岗位时自然达不到要求。
2. 网络环境
网络功能没有被合理利用导致今天孩子成长的重要问题――网瘾。社会发展的变化,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了一些具体而微的生存环境的变化,其中最困扰父母的问题,就是网络环境的变化。怎样培养孩子适应和利用网络环境,成为了今天让父母头疼的一件事情。
在家用电脑普及的今天,电脑作为孩子新的学习工具进入家庭。随着互联网这一交流平台和游戏娱乐平台日新月异的发展、网吧的遍地开花以及缺乏有效监管,网络作为学习和获取有用信息的工具的功能被弱化了,代之以孩子普遍地沉溺于网络游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网瘾。
大多数父母没有跟上这一变化过程,对孩子缺乏有效指导。初期,父母对电脑和网络不了解,无法指导孩子利用电脑和网络,这一情况在今天的大中小城市已经基本得到了改善。近年来,很多父母掌握了一定的电脑和网络技术,但还是缺乏指导孩子利用网络的科学观念和能力。所以,当孩子们沉溺于网络时,父母和社会一致把矛头对准了网络环境――网吧和游戏运营商,却缺乏对自身的反省。重新认识和利用网络,对父母提出了新要求,网络的积极功能应被充分利用,比如通过网络搜集学习方法知识;利用博客、微博展示孩子的表达才能;使用搜索引擎获取各种生活信息……父母要全面推动对孩子使用网络的教育,以适应孩子成长的网络环境的变化。
近几年来,团中央、中国传媒大学、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知心姐姐教育服务中心”等部门和机构的专家正在推动一门新学科――媒介素养――认识、利用、掌控媒介的科学的发展。这门学科目前只有少数的学者在研究和缓慢地推进,只在极少数的学校,比如北京黑芝麻胡同小学开设校本课程。如果从孩子成长的现实需求出发,这样的课程实际上应该在学校教育和家长继续教育中更快速地推广普及。
3. 家庭结构环境
劳务流动导致父母缺席状况加剧。由于分居或离婚,只能与孩子保持偶尔联系或完全失去联系的父母,被社会学家称为“缺席父母”。中国家庭在近二十年以及今后更长的时间里,由于离婚、工作调动以及务工引发的跨区域流动(尤其以农村和中小城市务工人群的流动为主),使大量留守儿童出现。这些孩子往往只和父母中的一人生活,甚至父母均常年不在家,只随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一起生活。由于距离、时间和经济条件的限制,越来越多的身为父母的流动人群成为了“缺席父亲”或“缺席母亲”,这是孩子成长环境的一个巨大的变化。
这些父母缺席家庭的出现,对孩子的成长无疑会造成重大的影响。比如:祖辈的家庭教养观念和方法的滞后导致溺爱,进而引发孩子形成自我中心思维;同时也导致孩子在严重缺乏理解,身体和心理被伤害时产生巨大的不安全感,引发他们的多疑甚至仇视心理;陪伴孩子的时间,以及给予孩子的照料、关爱和支持严重不足,导致父母对孩子的情感投入不足,对孩子的社会化进程的影响也不足。
4. 个人素质实践环境
孩子的综合素质训练被相对剥夺导致他们步入工作后被社会排斥的现象已经呈现。英国经济学家彼得・汤森早在1979年就从贫困的角度,研究了贫困对人的生活条件、饮食习惯、休闲与民事活动的相对剥夺。后来又有许多英国经济学家研究了相对剥夺的问题,大卫・戈登及其同事,进一步研究了贫困带来的社会排斥。他们的共同结论是,贫困对人的社会化影响是巨大的。
如果我们借鉴“相对剥夺”与“社会排斥”的概念,将之运用到家庭教育中,也可以得出相应的结论。那就是:如果忽视孩子社会发展对成年后各方面需求的认识作用,并剥夺他们相应的受教育权利(或者忽视孩子相应能力的培养),那么在孩子成年后步入工作环境时,他们将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社会的排斥。从目前的社会发展趋势看,社会对他们的能力需求至少包括良好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书面和口头表达的能力、交往和协作能力、健康的心理素质(包括抗挫折能力和承受压力的能力)、公民意识(包括责任意识和公益行为能力),等等。
这些社会化的需求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了。孩子本该在小时候逐步开始接受社会化的过程,但在单纯重视学科成绩和特长学习的今天,被越来越多的父母忽视了。这对孩子的未来将是沉重的打击,因为一些基本能力的培养,并不是毕业前的就业指导所能解决的技术问题,而是一种内化的综合素质。
5. 心理环境
孩子心理环境的变化与家庭教育水平的发展不同步带来了严重问题。今天孩子的心理环境较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这些环境的变化源于:首先是孩子的信息来源更广泛,网络、影视环境给孩子带来的冲击,让孩子的视野更宽广,同时带来的心理诉求也更多。其次是孩子的娱乐时间和空间被大大压缩,学习负担重,导致孩子缺乏幸福感。再次是孩子得不到充分的尊重,以及由于学习引发的亲子冲突,让孩子形成逃避的心理,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里寻求宣泄。
三、家庭教育要适应孩子成长环境的变化
1. 以儿童观念为中心,理解与尊重孩子,是家庭教育适应孩子成长环境变化的前提
孩子首先是儿童,儿童有娱乐的天性,这一天性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满足;儿童还是有思想的人,成人需要倾听他们的心声,需要尊重他们的想法;儿童的心理还没有达到足够成熟,缺乏足够的自控能力,纠正错误需要一个过渡期,需要成人有足够的耐心和艺术;儿童对自己的认识主要源于外部评价,需要成人多肯定和鼓励。如果没有足够的儿童观念,那么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就会违背他们的成长规律。
2.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关注孩子成长的关键因素,才能让家庭教育把握住关键点
孩子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让视野更远、更开阔。如果我们把孩子放在某个特定的阶段来看,那么孩子在这个阶段呈现出的问题,比如幼儿吃饭的习惯不好、中小学学习成绩不好这些问题,或许会给父母带来很大的烦恼;但是,同样的问题如果放到孩子一生中去看,这些问题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同样的道理,有些问题,比如孩子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积极的心态、人际交往能力、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这些能力的培养贯穿孩子一生的发展,却容易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被忽视。
所以,包括父母在内的教育者,要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审视孩子的成长,分清楚哪些问题是阶段性问题,哪些是终生问题,并把影响孩子终生发展的问题放在第一位。只有这样,孩子的发展才是良性的、可持续的。
3. 父母主动的、持续的学习是更新家庭教育观念的关键途径
有人提出,父母是一种职业,理应得到培训和学习。正如前文所述,社会在不断变化,孩子成长的环境和心理需求也在不断变化,那么,父母持续不断的学习应该成为社会的共识。但是,今天这种共识显然不足,我们的学校教育中,除了大学里有少量的家庭教育方面的研究生课程之外,其他家庭教育的相关课程严重不足甚至一片空白。
同时,职能部门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培训也有待加强。据笔者所知,云南昆明的某些区,妇联和教育局在孩子幼升小时,开展父母取证学习,只有父母参加了培训学习,拿到了培训证,孩子才可以上小学。还有一些区域的教育局、妇联、团委、关工委等职能部门,在一些家庭教育研究机构的推动下,会在一定范围内开展家庭教育培训,但这些活动大多缺乏持续性、系统性。
其实,今天父母学习的渠道和载体并不缺乏。近十几年来,在包括“《知心姐姐》杂志社心理健康教育全国巡回报告团”在内的诸多家庭教育培训机构的推动下,很多职能部门和学校都邀请了专家开展家庭教育知识讲座;许多电视台、广播电台、报刊开设了家庭教育栏目;每年都有大量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推出。但是,家庭教育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父母是否有主动、持续的学习态度。
4. 学校重视家长的继续教育是父母提高教育能力的加速器
包括学校教师、财务人员、新闻出版从业人员在内的诸多工作人员,都需要取得从业资格证,需要参加继续教育。职能部门只有不断提高适应社会发展的任职要求,接受大量的规模化的继续教育,其工作人员才能不断进步并胜任。作为父母,更需要对自己提出要求。
近年来,包括《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全国妇联等部委联合下发)在内的许多文件都提出了一些家庭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但是,怎样让目标得到贯彻和系统普及,有待广大家长共同努力。
从现实的角度来看,无论从工作关联(家校沟通、家校结合),还是从规模组织(只有学校有全面号召父母的能力,也只有学校能提供足够的场地)来说,如果想让父母普遍获得系统的家庭教育知识,需要学校给予充分支持和配合。相应地,也需要各级教育部门提供政策支持。孩子的健康成长,归根结底是国家的财富;孩子如果在成长中走上歧途,归根结底会成为社会问题。
家庭成员的语言水平、文化修养、家庭藏书情况、父母对孩子教育的兴趣等等,都对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家庭成员如果说话粗俗、词汇贫乏,必然会从负面影响孩子。特别是和孩子接触最多的父母,一定要注意提高文化素养,注意语言美,使自己的每一句话都能成为孩子模仿的典型。父母要注意为孩子创造一个讲普通话的环境,用规范化的语言来教孩子。成人说话时要自己发音正确,注意词汇丰富,语言精练通达,符合语法规范,重视用标准的语言训练孩子,加快孩子的学话进程。
和孩子说话是培养孩子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父母与孩子说话时,要特别注意讲究说话的艺术,为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提供条件。和孩子说话要比较慢,口齿清楚,声调温和亲切。不可用严厉的声调对孩子说话,也不要恐吓孩子,说些孩子妒忌的话或者在孩子面前讲他人的坏话。父母对孩子说话,要多用积极鼓励性的语言,少用消极的、禁止性语言;多用提问的方式跟孩子说话,少用命令的方式叫孩子去做事。语言对孩子的行为有强化作用,对好的行为,父母要多讲、多鼓励。凡是不好的行为,要尽量避免去强化它,最好是少议论,或是从其他角度,从积极方面去讲。
此外,父母还要注意防止孩子口吃。孩子在二三岁时容易发生口吃。父母要注意不要讥笑孩子说话,或让他与别的很善辩的孩子在一起议论问题,或是与孩子抢着说话,使他想说话因没有机会而心急,说话结巴,造成口吃。父母还要禁止孩子因出于好奇而去模仿口吃的成人说话。发现孩子口吃时,切忌厉声责备,否则孩子受到刺激后着急,又会张不开口,说话结结巴巴。父母应该鼓励孩子慢慢讲,把话说清楚,或者是换一句话,改变他的语言习惯,诱使他动脑筋去想好了再说。也可加强对孩子的口语训练,教孩子唱歌、讲故事,采取多种方式锻炼孩子说话。
家庭环境对幼儿的影响作用尤为重要,幼儿出生后最先接触到的环境就是家庭,家庭是幼儿最重要的生活基地,是提供幼儿生长发育所需的物质性及社会性最重要的环境。俗话说:良好的家庭环境可以造就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不良的家庭环境有可能毁掉孩子的一生。家庭环境在日常生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
1家庭环境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环境是指幼儿在家庭中生活的物质与精神环境,包括家庭中的人际关系、家庭结构、家庭教养方式与家长的文化素养等。幼儿降生后,对现存的社会生活一无所知。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是从对父母的认识开始的。在幼?翰荒茏约号卸鲜挛锘蜃鞒鲅袷保?父母的判断就是他们最初的行为标准。幼儿总是通过父母的言行来认识和评价周围世界的,社会意识往往通过家庭的折射才进入幼儿的心灵。因而,家长的行为与子女的行为常常存在这一定的对应关系。家庭承担着幼儿认识社会的启蒙工作,指导幼儿随机地吸收有意的社会信息,抵制和缓解过于剧烈的冲击和不健康因素的侵袭,为幼儿适应社会生活打下基础。家长给幼儿创造了其生活的第一个环境。家庭能否给予幼儿合理而充足的营养、宽松而暖和的衣服、空气流通和阳光充足的生活场所,以及能促进体力、智力发展的丰富信息刺激的物质环境,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家庭教育的优劣。不同的家庭环境会使幼儿有不同的发展,智力的早期开发,需要良好的家庭教育。
爱是人的一种天然需要。享有充分的父母的爱,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比物质环境更重要。因此营造健康向上的家庭教育环境,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已成为当前幼儿教育的主要任务。
2家庭环境对幼儿教育的影响
2.1家庭人际关系对幼儿个性发展的影响
家庭人际关系是否和谐直接影响家庭的情绪气氛。家庭的情绪气氛是幼儿成长的软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幼儿。家庭中的情绪气氛由所有家庭成员造成,其中主要由夫妻关系构成,父母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成员应构建相互关心,和睦共处,民主,平等,积极的家庭氛围,幼儿生活在一个轻松愉快的家庭环境中,容易形成乐观、向上、积极的性格特征,学会如何关心,尊重和理解他人。
2.2家长的素质对幼儿认知发展的影响
家长的素质包括家长的文化素养、道德品质、认知能力等。家长的文化素养对幼儿智力的启蒙教育有重大影响。在家庭中父母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就可以随时对幼儿进行引导,满足幼儿的求知欲。当幼儿像父母提问时,父母能够准确地解答幼儿的提问,这就扩大了幼儿的眼界,父母的认知能力,主要体现在想象的创造性,观察的敏锐,思维的敏捷性等方面。
2.3不良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人格发展的影响
学前儿童的家长对幼儿采取怎样的家庭教养方式,对其身心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在我国人们习惯把家庭教养方式分为民主和谐型的家庭教养方式、绝对权威型的家庭教养方式、娇惯溺爱型的家庭教养方式、忽视冷漠型的家庭教养方式。
绝对权威型家庭的幼儿得到的爱很少且受到极大的约束,家长一厢情愿的把自己的希望全部施加在幼儿身上,全然不顾及幼儿的兴趣和能力,不尊重孩子的意见和想法,一味的按自己的主观意愿要求幼儿无条件服从,常以严厉、强迫的态度命令、控制幼儿的行为。这种教养类型的家庭,家长从不站在幼儿的立场考虑问题,他们习惯对幼儿发号施令,并把自己的主观意愿强加给幼儿。父母制定的要求过高,幼儿无法达到,屡遭失败,记忆中会产生挫败感,日子久了,将会形成自卑的心理。生活在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幼儿容易产生叛逆心理,变得更加暴烈、反抗、极易走上邪路。
娇惯溺爱型家庭的家长一切以孩子为中心,百依百顺,有求必应,并且为孩子提供一切帮助和保护。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事实包办,并且一味地迁就孩子,具有过度保护性。即使幼儿犯了错,也从不批评。长此以往,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带来不理的影响,幼儿容易形成依赖性强、自私、任性、很难适应集体生活,动手能力差等不良的人格特征。
忽视冷漠型家庭最大的特点就是家庭结构不紧密,家长对孩子给予较少的关爱和限制,家人之间互不关心,感情冷淡。该教养方式下的幼儿对人冷酷,孤僻,缺乏自信心,缺乏热情和上进心,但极少数人也具有较强的创造性。
幼儿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家庭是幼儿教育的第一所学校,家庭环境对幼儿教育的影响作用是幼儿园教育无法替代的,因此,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氛围也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工作之一。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幼儿健康成长必须具备的条件,相反,不良家庭环境妨碍幼儿智力,道德品质和个性品质的发展,因为幼儿时期是幼儿智力、道德品质和个性品质形成的关键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