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26 17:10:3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辩论的基本知识,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R 221 文献标识码:C
论及针灸治疗学最一般、最基本的治疗原则时,各版中医高等院校统编教材《针灸学》中观点不尽一致。2版到5版教材都认为,“调节阴阳”是针灸治疗最基本的原则,6版教材却把“调节阴阳”改为针灸的主要作用,而非治疗原则。笔者认为这一修正非常合理。教材修正过后,问题的焦点转化为,究竟针灸治疗学最一般、最基本的原则是什么?笔者认为“随变而调气”(《灵枢・卫气失常》)正是从针灸辨证论治过程中抽象出来的治疗总则。《素问・针解》:“补泻之时(以针为之)者,与气开阖相合也”是其最好的注脚。
1 “变”而随之,方为善治
“变”的意义是由于多种变化因素(大致有病候之变、形质之变、甚至日月四时之变)相互交织,引起人体气血运动产生改变的特点或规律。审知其变化规律及部位,因气之“变”而选择恰当的治疗原则和时机、选配不同的腧穴部位和不同的针灸治疗方法,既是针灸治疗过程的全部内容,也是调气的全部内容。“变而随之”就是要谨循气血变化的规律,这是针灸治病第一位的客观要求。
《灵枢》归纳出“形气逆顺”的4种综合情形,即为“形气不足,病气有余”“形气有余,病气不足”“形气不足,病气不足”及“形气有余,病气有余”。其主要矛盾方面分别是“邪胜”“阴阳气俱不足”“阴阳俱有余”。这种归纳法对于针灸治疗,特别对于针灸基本治则治法的确定,是符合实际且简便有效的,因而是可行的和科学的。
人体经气是随时间变化而流注周身各个部位的,这是针灸能否取得满意疗效的关键。亦即“毋逆天时,是谓至治”(《灵枢・百病始生》)。《素问・八正神明》记载:“是故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所以“先知日之寒温,月之虚盛,以候气之浮沉,而调之于身,观其立有验也。”掌握了日月对经气运行的影响,候之而调,行针就可立见功效。
《灵枢・四时气》云:“四时之气,各有所在,灸刺之道,得气穴为定。”四季变化会影响人体血气运行,似主要表现在经气的浮沉上。故将其概括为:“春气在经脉,夏气在孙络,长夏气在肌肉,秋气在皮肤,冬气在骨髓中。”另《素问・四时刺逆从论》载:“是故邪气者,常随四时之气血而入客也,至其变化不可为度,然必从其经气,辟除其邪,除其邪则乱气不生。”邪气随四时之气而入侵,虽变化无穷,但仍然不能逃脱其经气所在部位。依照其部位治疗,即可祛除邪气,调整正气。
2 因“变”而调。始得奏效
针灸在辨证论治时,必须综合分析生理的、病理的、环境的以至社会的各种因素,以便从理、法、方、穴、术等5个环节作出清晰的判断。
《灵枢・根结》云:“形气不足,病气有余,是邪胜也,急泻之。形气有余,病气不足,急补之。形气不足,病气不足,此阴阳气俱不足也,不可刺之,刺之则重不足,重不足则阴阳俱竭,血气皆尽,五藏空虚,筋骨髓枯,老者绝灭,壮者不复矣。形气有余,病气有余,此谓阴阳俱有余也,急泻其邪,调其虚实。故日: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此之谓也。”根据“形气之逆顺”确定其可刺不可刺、或补或泻,这是针灸辨证论治最基本的原则。《素问・八正神明》又提出“得时而调之”“是以天寒无刺,天温无疑,月升无泻,月满无补,月郭空无治”。所以行针既要辨别形气逆顺,又要度数天地之纪,选定合适的日期。《灵枢・四时气》说:“春取经、血脉、分肉之间,甚则深刺之,间者浅刺之。夏取盛经孙络,取分间绝皮肤。秋取经腧,邪在府,取之合。冬取井荥,必深以留之。”针刺手法,又与气行之滑涩密切相关,《灵枢・根结》云:“气滑即出疾,其气涩则出迟,气悍则针小而入浅,气涩则针大而入深,深则欲留,浅则欲疾……刺布衣者,深以留之,刺大人者,微以徐之。”
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发表标志着政治经济学的诞生,马克思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实现了价值史上的伟大变革。从经济学说史上看,重商主义被认为是经济学的前史,他们把财富的增加归结为流通领域贱买贵卖的结果: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第一次把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他们第一次把价值的源泉归结为劳动,如威廉配第讲如果一个人在能够生产一蒲式耳谷物的时间里,将一盎司从秘鲁银矿采出来的自银运到伦敦来,那么后者便是前者的自然价格。但他们由于没有劳动二重性学说,不懂得生产资料旧价值的转移和新价值的创造是同时进行的,不懂得价值规律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转化为生产价格规律,所以,在他们那里很多范畴是混淆的,如上而的配第就将价值等同于交换价值或价格;斯密在价值上有三种规定:劳动时间决定、购买劳动决定、三种收入决定:李嘉图无法解决两人矛盾直接导致其体系的解体。在古典经济学之后,政治经济学发生分支:庸俗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庸俗经济学家提出供求论、生产费用论、效用价值论,到后来的经济学流派的边际分析、心理因素分析等都试图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一些新问题,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目的就是为资本家辩护。另外,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成为指导当时工人运动的圣经。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从创立到现在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新的形势下,国际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生了重大变化。而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一些国家经济体制的转轨,劳动的内容、结构、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再加上改革开放以来,学术和理论研究的政治环境宽松了,在价值理论问题上出现不同的意见和分歧。在活劳动是否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上,争论较大的是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是否能创造价值的问题,周天勇教授认为,一些智能化的高科技生产手段也创造和形成价值,主要是人工智能的一些自动控制系统在生产服务经营管理中参与价值的创造和形成。在物化劳动是否创造价值上,谷书堂教授认为,凭含有物化劳动的资本、土地获得利润和地租也是合情合理的。对于各种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上的作用,有学者认为劳动、资本、土地、管理、科技、信息等要素共同创造价值,尤以三元价值论为代表,认为商品价值是土地、资本、劳动的三元函数:也有学者认为信息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还有学者认为机器、设备也创造价值。这些不同观点的实质是对劳动价值论中劳动范围的界定存在差别。
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前人劳动价值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其劳动价值论博大而精深。
1.价值的质
质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规定性。价值的质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对此马克思是通过分析商品开始的,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两种商品在交换中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即交换价值,它的确定不是由于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为从使用价值来看两种商品存在质的不同,能够交换成功是由于两者都是劳动产品,都凝结着相同的人类劳动量。例如,一袋米=3把斧头,从使用价值上看二者存在着质的不同,一种是食物,一种是工具,无法进行衡量和比较,之所以存在这样的比例关系依据就是因为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量,这种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就是商品的价值。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和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商品的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的二因素是由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生产商品的劳动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统一。任何劳动从形式上有所不同,包括劳动的工具、手段、对象、结果等都不同,形成一个社会不同种的劳动分工,正是由于不同种的具体劳动生产出千差万别的商品体来。撇开形式上的差别剩下的就是劳动在内容上是相同的,都是人类体力和脑力的耗费。这种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的耗费就是商品的价值。劳动二重性学说是马克思的首创,从而克服了以往经济学家在价值上的缺陷。
2.价值的量
价值的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这里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主要是指生产工具,如现在制鞋都是人机器生产了,你再手工缝做,虽然你用的时间长,只代表你的个别劳动时间长,而不代表你的价值量大。这里的劳动强度主要指劳动的内含量,劳动强度大,单位时间内体力和脑力耗费就多,其价值量就应该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会受到劳动生产率的影响,部门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呈反方向的变动关系,与使用价值量呈正方向的变动关系。个别企业通过改进技术提高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使得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可以获得超额利润。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劳动还有一个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区分。简单劳动是不需经过特殊训练的劳动:复杂劳动是要经过专门训练的劳动。复杂劳动等于自乘的或多倍的简单劳动,到底等于多少倍这是在市场背后由商品生产者自发形成的。例如,一位软件开发商通过一年劳动能够创造并获得的价值量几万、几十万甚至更多,一位农民一年的收成只有几千元钱,为什么差距这么大?就目前来讲,农民的劳动还属于简单劳动,软件开发商的劳动属于复杂劳动,其中凝结着软件开发商的智力和创新意识,我们就不能单纯用一年的时间来衡量。
3.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的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必须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我们在市场上会看到价格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一台电脑的价格再降低也不会低于一支铅笔的价格,为什么?因为价格的变动以价值为基础。价格以价值为轴心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的决定因素只有一个就是价值,但价格的影响因素很多,例如供求、竞争、地域、季节、国家政策,等等,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价格总是处在变动之中。随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价值规律转化为生产价格规律。商品的市场价格会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生产价格等于成本价格加上平均利润。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形式变化从理论上解决了李嘉图的两人矛盾之一,即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与价值规律的矛盾。
4.价值的表现形式及货币的产生
商品的价值自身无法体现出来,它要通过交换,其价值体现在其他商品体上。随着交换的发展,价值的表现形式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的四个阶段: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当由金或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时,货币就产生了。所以,马克思指出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的职能逐渐完备起来。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其中,最基本的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货币的出现使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就转化为商品和货币的外部对立,马克思把商品转化为货币称为商品的惊险跳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占有者。
三、劳动价值论的发展
劳动价值论,是政治经济学的基石,它的产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同时它也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进步。
1.对生产性劳动创造价值的发展
劳动价值论创立于工业化初期的蒸汽时代,当时的经济生活主要发生在生产领域。马克思继承了当时斯密在生产性劳动的观点,认为只有生产性劳动创造价值,服务型劳动是不创造价值的。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分工的发展,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原来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断减少。今天产业结构调整新就表现在第一、第二产业劳动力所占比例下降,第三产业人数所占比例不断提高。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价值的本质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第三产业中服务业也凝结着服务人员的体力和脑力劳动的耗费,其创造的价值应给予肯定。第三产业中的保管、运输、包装等劳动是在直接生产过程的继续,增加商品的附加值也应属于创造价值的劳动。发生在流通领域的纯商业活动,在马克思那里被认为是产业资本家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一部分产业利润,原来是处于产业资本循环中的售卖阶段的商品资本逐渐独立化出来就发展成商业资本,虽然对商人个人来讲会增加其价值量,但对整个社会来讲不增加社会价值总量。
2.关于科技、管理等劳动创造价值的新发展
传统上来讲,生产力有三要素: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随着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又提出生产的五要素说,在传统三要素的基础上又加了一个科技和一个管理。科学技术和管理劳动不直接创造价值,它们作为一种渗透性要素会作用于劳动者,通过劳动者作用于劳动对象、劳动资料进入直接生产过程中,从而人人提高他们的劳动生产率。科技劳动和管理劳动创造价值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也能找到它的理论根据,即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的区别。今天劳动的内容也在发生变化,体力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往往低于脑力劳动者创造的价值,特别是一些创新性劳动创造的价值更大,因为他们的劳动从性质上说属于复杂劳动,我们就不能用单纯的一个月、一年的时间来衡量。复杂劳动等于自乘的简单劳动,但到底等于多少倍是自发形成的各种劳动化为当作他们的计量单位的简单劳动的不同比例,是在生产者背后由社会过程决定的,因而在他们看来,似乎是由习惯确定的。
案例教学法是法学学科教学中连接法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点与社会实践的重要桥梁。通过各种鲜活的社会实践个案,在案例教学方法中,法学专业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相关法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点的掌握,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独立分析案件的能力;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本应掌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点,同时,不同案例的具体分析也能自然地将学生的学习视角扩展到相关法学领域,甚至更宽的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中。
鉴于案例教学法对法学教育多层次目标实现的巨大贡献,该教学方法在当今法学学科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一种相当普遍的教学方法。
2法学教育中传统案例教学法的缺陷
在传统案例教学法中,教师负责案例的选取、案例的具体讲解分析等全部工作,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很难体验到相应的主动性,因此,这种案例教学方法在法学教育领域已经开始受到相应的批评。总体而言,法学教育中的传统案例教学法存在以下缺陷:
2.1传统“授课式”教学方式缺陷的延续:学生参与程度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不同阶段的教育体系中,教学方式主要以“授课式”教学方式为主。在这种教学方式中,主要强调教师点对面的单纯授课,学生被动地授受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和信息,对所接受的知识和信息缺乏自我思考与独立判断的训练。在法学教育中,案例教学法引入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要打破这种刻板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法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点与社会实际案例结合的过程中对教师的讲授和分析提出质疑,以批判和怀疑的视角来授受应掌握的知识。
然而,从现实来看,法学教育中传统的教师主导型案例教学法仍然没有起到提高学生参与程度,培养学生批判视角的效果。实际上,在绝大部分教师主导型案例教学法中,教师一般只按照自己备课的资料和理顺的思路来讲解相关案例,在课堂上很少有针对案例讨论的师生互动过程。即使个别教学中存在相应的师生互动,也仅仅是教师为了检测学生掌握法学基本理论或基本知识的程度而进行的测验式的提问,很少涉及师生针对案例的分析而产生不同意见或对立观点的情况。因此,法学教育中的教师主导型案例教学法基本上承袭了我国传统的“授课式”教学方式的缺陷,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缺乏相应的主动性,参与程度整体不高。
2.2教学效果不深刻:传统案例教学方式的“后遗症”
在传统教师主导型案例教学方法中,由于学生参与程度不高,因此,这种案例教学法对学生所产生的教学效果相当有限。学生上课时被动地接受教师对某个案例所作的介绍、讲解和分析,但由于没有作为案例的当事人或当事人的人的角色参与其中,案例讲解分析完毕之后,应该掌握的法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点仅被学生浅显接受,没有留下深刻印象,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已经学过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很可能又将“付之东流”。
3法学教育中学生主导型案例教学法概述
所谓学生主导型案例教学法是指由学生选取案例资源、由学生分析案例和讲解案例,并由学生对案例进行辩论,学生在案例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的案例教学方法。[1]在法学教育中,英美法系国家的学生主导型案例教学法适用较为普遍,这种教学方法的特点及优势如下。
3.1学生全程参与:学生主动性增强
在学生主导型案例教学法中,学生参与了案例选取、案例分析、案例讲解以及案例辩论的全部过程。在这些案例教学过程中,任何一个步骤缺少学生的参与,都可能直接影响到该案例教学方法的效果。
例如在案例选取这个经常为大部分法学教师所忽视的阶段中,学生在考虑一个案例是否合适作为某个法学基本理论或基本知识点的讲授资源时,应当首先考虑该案例是否充分涵盖基本理论或基本知识点内的全部有效知识内容,同时还应当就相关辅知识点的涵盖范围进行适当考虑。例如在选取公司法中有关股东派生诉讼的案例时,学生除了应注意案例中是否涉及股东持股比例、持续持股时间等知识点之外,还应注意股东派生诉讼的前置程序等知识点的内容;由于是诉讼类案例,因此,除应注意案例中的公司法基本知识点之外,还应注意案例中是否涉及诉讼原告、被告、第三人以及诉讼法中相关知识点的问题。
因此,从上述内容可见,案例教学中的每一个步骤对学生来说都是相当重要的,就案例选取阶段而言,案例选取的过程其实就是考察学生是否牢固掌握好法学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点的过程。案例分析、案例讲解以及案例辩论阶段对学生而言都能起到类似的效果。
3.2教学效果深刻
学生主动参与案例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这本身对于巩固和加强学生对相关法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点的学习有较强的帮助作用,经过案例教学中的案例选取、案例分析和案例讲解等阶段,准备案例教学的主讲学生对相关理论和基本知识点都应有一个全面系统的掌握。
与此同时,没有准备案例教学的非主讲学生在听取主讲学生对案例的分析和讲解之后,主要通过案例辩论阶段参与该案例的学习。如果赞同主讲学生对相关案例的分析和讲解,则非主讲学生在学生主导型案例教学法中所得到的教学效果与教师主导型案例教学法没有太大区别。如果不赞同主讲学生的分析和讲解结果,则非主讲学生可以在该阶段与主讲学生进行相应的辩论,通过辩论来增强对相关法学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点的掌握。
当然,在教师主导型案例教学法中,学生对教师的分析、讲解不满意时,也可以和教师进行相应的辩论。但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尊重师长”的历史传统,学生很少对教师的观点与看法持怀疑态度,更遑论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就教师刚刚发表过的观点进行“针尖对麦芒”式的辩论。这一问题在学生主导型的案例教学法中可以得到很好地解决。在学生主导型案例教学法中,由于案例准备与主讲人是学生,课堂下的听众也是学生,听众与主讲人都是平等的身份关系,因此,对于主讲学生在案例分析、讲解阶段所发生的问题,非主讲学生都可以以一种轻松的心态发表自己的见解,甚至会根据所应掌握的法学基本理论或基本知识点对主讲人的案例选取的合适性提出自己的看法。因此,通过主讲学生对案例的选取、分析和讲解以及非主讲学生与主讲学生的辩论,学生主导型案例教学法对学生所产生的教学效果要比传统案例教学法更为深刻。
4学生主导型案例教学法在法学学科教学中的具体适用
在法学学科教学中,由于学生主导型案例教学法自身的特点,因此,这种教学方法应有其特定的适用对象,同时,教师在这种案例教学方法中也应起到相应的引导作用。
4.1学生主导型案例教学法的具体适用对象
由于学生主导型案例教学法对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讲解能力以及辨析能力有相应较高的要求,因此,这种案例教学法最主要的适用对象是研究生(包括法学研究生与法律硕士研究生)。对于本科阶段的法学专业学生,在法学相关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点不复杂的情况下,也可以适用学生主导型案例教学法,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对非主讲的学生布置相应的提前阅读要求,以保证非主讲学生在相关案例探讨时可以与主讲学生进行相应的互动。
4.2教师在学生主导型案例教学法中的具体作用
关键词:财经类专业;基础实践课;教学方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1
财经类专业基础实践课的开设,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熟悉专业中的基本知识,另一方面还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理财观念、灵活运用自己所学知识的能力。在教授财经类学科基础实践课程时想要达到以上这两个目标,就需要我们培养学生学会运用逻辑思维来思考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实践教学在财经类专业基础课实践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财经类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使用以下三种方式:
一、案例研究
案例研究主要是通过对经典案例的案例分析,指导学生和帮助学生把理论知识和现实中的实际发生情况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财经素质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在这样一个宽泛的教学方法中,我们通常以举例法和案件法最为常用。
举例法是通过老师列举的小例子,阐明较难理解的理论知识并引导学生找到分析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主要作用是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较难的知识点,更简单的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案件法在实现实践教学方面更为有效。这种方法是由老师为学生提供有一定的难度的案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锻炼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件教学法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相比讲授法、举例法等其他教学方法,可以说是更有效地将理论知识拉入并实践于现实生活中。这种方法可以测试学生的学习水平,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作为辅助的教学方法。
如果想并用这两种方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应该做好案例准备工作并组织好课堂。案例的准备不只是随便寻找或编造一个案例而已,这个案例应该在能反映真实情况的同时集中考验学生应掌握的知识难点,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和理解分析能力来解决案例中出现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正好可以反映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因此,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准备案件。此外,为了达到预期的效果,在组织掌握课堂方面,教师应尽可能的安排好课堂讨论环节。在课堂上,根据学生人数、个性、积极性等多方面因素,把班级科学合理的分成若干个讨论小组,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案件,随时提问并给予指导,始终注意保持讨论的内容不偏离课堂的主题,注重启发学生讨论的热情,适时活跃课堂气氛。最后,应该让每位同学都汇报心得体会,并由教师进行总结性指导。
二、专题辩论
专题辩论是指由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财经社会热点问题,让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加以论证。辩论的观点不局限于是正反两方面,也可以结合具体情况提出了多种观点,观点由学生来思考和提出,由任课教师指导和最终确定。辩论的角度也并不仅限于财经问题,也可以涉及到道德、社会和心理方面的问题。因为财经作为一种社会、道德问题,与他们本身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讨论财经问题就本应放在的复杂的社会背景下来全面研究,使学生能更深刻地看待问题。每个辩论组适宜的组员为4-6人,实时热点问题的选择可以让学生自己收集,老师进行筛选,这样增强了学生的参与度。辩论时间应该是有限制的,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自己观点的阐述和论证体现了辩论的公平性也加大了辩论的难度,同时也锻炼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每次辩论结束都要注意点评和总结环节,让学生有所启示和收获。
三、社会调研
撰写调研报告的目的在于实践,经济关系是调整社会关系的客体,社会关系是复杂的,很多知识是不能从书本上学到的,也不可能靠头脑想象得来,对于这些学生无法知道的财经知识就应该鼓励他们通过社会调研来研究分析得出结论。社会调查活动本身的复杂性和广泛性要求学生必须对调查的项目进行通盘考虑,老师可以给出准备调研的问题并把握调查的每一个环节,让学生通过实地考察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再详细的筹划和分析。随着时间的推移,把社会调研计划、筹划全程的各个方面,落实为书面文字,用明确、简练、清晰的语言把调研方案撰写出来,鼓励他们结合现实生活并从财经的角度观察和分析问题。为了保证社会调研的质量,调研报告要思维清晰,通过真材实料的分析,形成自己的见解。通过多种调研方法的实施学生可以提高学生现场表达、归纳总结、写作技巧等多方面的能力。
不管运用什么样的实践教学方法,在课堂结尾都要对学生的表现加以点评和总结。实践考核的成绩也不单单只看学生做出的结果,重要的是在整个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以及通过实践过程所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有所提高。教师亦可以从实践教学过程中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的环节,并能有针对性地提高今后的实践教学活动效果。
参考文献:
[1]王菊仙.如何提高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教学质量[J].中国集体经济,2010(30).
[关键词] 植物化学保护;多元化授课形式;引导式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3)04-0079-03
0 引言
班级授课制是当今最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已经被大多数教育家论证,并在实践中证明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1]。从提高课堂效率、体现公平教育和实现规模化教育的角度,班级授课制有着自身的优势,然而其弊端也非常明显,最为突出的是教师更多地采用“灌输”式的授课方法,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探索性、创造性受到压抑,个性发展受到冷落[2]。为积极探索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新体系和新机制,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的需要,本教研组以新疆农业植物保护专业大学3年级的专业骨干课《植物化学保护》为例,探索高校专业课程的授课形式改革,形成教师讲授和学生自学及讨论等相结合的引导式教学模式,推动学生自主学习气氛的形成和能力的培养。
1 植物化学保护课程的多元化授课形式
植物化学保护课程授课形式多元化,包括课堂讲授、学生自学、辩论会、讨论会、主题图片展和知识竞赛等,依据课程内容和进程安排不同的授课形式。按知识点的结构可将该课程分为3部分:植物化学保护基本概念和农药剂型及使用方法;不同农药类型、作用原理及使用技术;有害生物抗药性及农药与环境安全。教师首先将每一部分都抽出一定章节让学生自学,然后在第一部分授课结束后开辩论会,第二部分授课结束后开讨论会,第三部分授课结束后进行主题图片展。全部授课内容结束后,进行一次课程知识竞赛。
1.1 课堂讲授
多元化授课并不排斥课堂讲授,而是将课堂讲授和其他授课形式有机地结合。植物化学保护课程总学时为68学时,在原教学体系下,课堂讲授50学时,实验课18学时。在新的授课形式改革中,课堂讲授仍然是本课程最主要的授课形式,但授课时数减少到40学时,实验课学时保持不变,据此相应地修订教学大纲。通过课堂讲授本课程主要的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学习应用化学防治法及防治植物病、虫、草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掌握主要农药的理化性质、作用机理及科学使用的基本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努力追踪其它院校教学动态,高度重视教学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和启发性。保持教学内容理论性、新颖性,及时把教改教研成果或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引入教学。
1.2 学生自学
自学方式是本课程授课形式改革的探索,期望通过自学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新疆农业大学植物化学保护教学大纲根据授课内容的重要性,将教学内容分为A、B、C三级。在新的授课形式改革中,将10学时的B、C级教学内容安排学生自学,自学内容在教学日历的进程表中标明,以便学生及时掌握自学进度。本期自学内容主要包括:农药对农作物的影响;农药的毒性;农药助剂;航空施药及精准施药技术;无机及重金属杀虫剂;有机磷类杀虫杀螨剂;吡咯(吡唑)类杀虫杀螨剂;吡啶类杀虫剂;杀软体动物剂;植物病原物抗药性;杂草对除草剂抗性的现状;农药残留对生态安全和食品安全的影响;环境中农药残留污染的控制与安全性评价;农药的生物测定。然后通过课堂提问、课堂随机抽考、归纳回顾、讨论课和知识竞赛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自学状况进行抽查。对于抽查成绩不理想的内容以及部分自学能力差或者不主动自学的学生,采取特殊作业的形式进行强制性学习。特殊作业是针对上述自学内容专门设计的作业,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不允许抄袭和下载,全部作业手写完成,通过回答问题而强制性学习。
1.3 课程辩论会
在本课程进行3个章节的授课后,在准备学习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各种农药知识之前,针对农药基本知识、我国及世界农药发展和使用现状、使用农药的副作用、社会公众对使用农药的观点等内容开展一次课程辩论会,辩论会的题目是“农药的‘好’与‘坏’”。全班32名学生按照学号顺序分为2个组,分别为正方和反方,每个组派出4名辩手。虽然学生每天的课程都安排得很满,但每个组都在课下查阅了大量文献,做了缜密的准备。正是这个看似非常简单的辩题,通过正、反方激烈的辩论,使学生全面地审视了农药这种特殊的化学物质,充分了解了农药在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中的作用,同时也看到因为使用农药而带来的环境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公共健康问题和人们常说的“3R”问题。“人们为什么要发明和使用农药?”,“为什么农药会带来这么多弊端,世界各国还要发展农药行业?”,“虽然生物防治会影响环境安全,但是自然界有那么多天敌,为什么害虫还会暴发成灾?”等等,从农药的发明到农药的使用、从农药带来的负面作用到农药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如何通过科学地使用农药更好地协调环境与使用农药的矛盾等,通过一连串精彩的问题和一个个精辟的解答,这些都生动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台上辩手激烈地辩论,台下的组员被深深吸引并时常爆发出阵阵掌声。课堂在精彩中进行,通过学生自己的问与答,营造了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知识在愉悦中被消化吸收。如果有更多这样的课堂,学习将不会那么枯燥。当然,由于学生的生产实践知识比较匮乏,所掌握的文献资料有限,同时对某些问题的理解不太全面,在辩论中也会出现一些错误的问题和解答,将这些问题记录下来,通过辩后点评和分析让学生对这些问题有正确的认识,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1.4 课程讨论会
同样是营造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课程辩论会选出优秀辩手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体现的是小组的力量,而讨论会则是激发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针对本课程的第二部分内容“不同农药类型、作用原理及使用技术”,由于涉及的农药类型多、品种多,学习和记忆比较困难,同时内容也较为枯燥。针对该部分内容的特点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讨论会,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先按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农药大类分4组,然后组内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农药类型,每个学生3分钟,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描述这个农药类型的特点、作用机制、防治对象及当前的使用情况和存在问题等,其他学生提出质疑并进行讨论。通过学生的介绍、质疑、讨论以及教师的点评、分析和补充完善,一堂讨论课既考查了学生课下学习的程度,又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和总结归纳的能力,同时对所学内容进行了总结回顾。在讨论会上,每个学生手中都握着一沓文献资料,有些学生甚至将某些农药品种最新的动态都查阅到,特别是在使用中出现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等都很详细地罗列出来,这说明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很高。讨论课结束后,学生几乎可以成为农药“小专家”了。
1.5 课程主题图片展
针对本课程的第三部分内容“有害生物抗药性及农药与环境安全”,开展了发挥专业优势、倡导环保意识的教学研究活动。全班分4个组,分别制作以“农药与环境”和“农药与食品安全”为主题的宣传展板。展板通过最新的数据和研究报告,以图表、漫画及文字解说的形式向广大师生介绍了我国农药使用现状、滥用农药的危害性,重点介绍了大量使用农药降低生物多样性、破坏生态平衡、污染环境、影响食品安全和威胁人类健康等问题,阐释了科学、合理使用农药的重要性,提出重视生物防治、大幅度降低农药使用量、保护环境、保障食品安全等重要措施。展板的图表清晰直观,漫画幽默风趣,并在观赏之后给广大师生留下深刻的思考。展板最后,学生用网络体进行总结:“亲!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只有一个家,我们只有一个母亲,好好爱她吧!”亲切,可爱,时尚。没有课下大量的学习和准备工作,难以呈现出如此内容丰富、观点明确、图文并茂的展板。通过举办专业知识展板,每个小组都认真准备,积极参与,发挥组员的聪明才智,多方面收集素材,生动形象地设计版面,不仅充分展示了当代大学生多才多艺的风采,同时极大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专业知识的热情,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所学知识对社会发展、环境保护、人类健康的重要性。
1.6 知识竞赛
知识竞赛是在授课结束后开展的一次考查课程全面知识的竞赛,既是一种课外学习的重要激励,同时又承担着对学生学习程度进行检验的评价作用。为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竞赛以小组为单位,共分4组。分为个人必答题、风险抢答题、加试抢答题三个部分。设一、二、三等奖,第4名为鼓励奖。首先进行的是必答题环节,每个学生随机回答2道题,检验其对课程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选手们语言流畅、思路清晰,赢得了阵阵掌声,很好地展示了自己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风险抢答题环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抢答,推荐优秀选手答题,答对者加10分,答错者扣10分,既考察了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又体现团队精神。多数学生从容不迫,对答如流;最后是加试抢答题环节,以需要结合生产实际的难题为主考察学生的学习程度。竞赛根据成绩对每个小组全部成员进行奖励,使学生分享团队胜利的喜悦,更加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学生们在赛前认真准备,很好地掌握了本课程基本知识,激发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热情,对提高教学效果起到很好的辅助和推动作用。
2 多元化授课评价体系的构建
传统的授课形式考核方法多是课程结束后的期末考试,以分数定伯仲。有些学生平时上课不认真,但考试时突击记忆一段时间,便可顺利通过,甚至获得很高的成绩,这有悖于要求学生真正获得知识且具备相当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初衷。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因为考核方法的不科学为没有认真学习的学生提供了可乘之机[3]。因此,多元化授课形式需要建立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在本次授课形式改革中,考核采用闭卷笔试成绩占50%、自学综合成绩占20%、实验课成绩占30%的方式;实验课缺课3次及以上者取消本课程闭卷考试资格;自学综合成绩由课程辩论会、课程讨论会、课程主题图片展和知识竞赛综合评价。通过这样的评价体系,学生成绩没有出现过去期末考试定胜负时的高分和低分两极分化的现象(一般有1~2名学生考试不及格需补考),最高成绩为89.4分,绝大多数学生成绩在70~89分之间,最低成绩为64.9分。主要原因是部分学生虽然期末考试成绩很高,但由于平时的实验课成绩和自学综合成绩表现不突出而降下来;反之,有些学生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但是由于实验课成绩和自学综合成绩好,成绩有所提高,最终没有出现考试不及格需补考的现象。与传统的期末考试定输赢的考核方式比较,这一评价体系更全面地反映出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同时贯穿了学习的全过程,对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具有很好的推动和监督作用。
3 结束语
“满堂灌”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对于有了一定知识储备、积极接受新兴事物的大学生并不合适。因为大学3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和认知事物的能力,而且具备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因此,他们不希望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要把学来的知识融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当中。当这种行为成为主动,学生就会愿意学并且学得很好,反之则会出现厌学、弃学的现象。所以,知识是根本灌不进去的,怎样才能将学生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怎样改掉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学习惰性?怎样监督和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对这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中初步形成了植物保护专业的骨干课程《植物化学保护》授课形式改革的思路。虽然课堂讲授的课时量减少了10学时,但是老师的准备和参与时间及学生通过课下自学、准备辩论会、讨论会、主题图片展、知识竞赛等课外教学活动花费的时间更多了,收获也更多。更重要的是,学生跳出课堂,拓展了知识面,学会主动和有选择地学习,使个人能力得到了全面的锻炼,从而实现了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以课堂教学为主向课内外结合的转变。
参考文献
[1]袁昊.“改革”还是“改良”——班级授课制带来的思考[J].安徽文学,2011,(11):249-250.
阅读教学中的口语交际训练,较有难度的综合性训练当推开展辩论会。它既能促进阅读又能有效地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初中生开展辩论会,从陌生到熟悉要有一个过程,往往需经历一定时间的训练才成;他们辩论的气质和技巧跟大学生相比自然不可同论,但也常有绚丽的色彩令人注目。笔者曾经多次开展班级辩论会,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教师在辩论会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
语文教师是整个语文课堂教学的“首席”,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指挥”;他们是“职位最高者”,又是学生的“平等者”。达此目的,语文教师必须具有鲜明的人格魅力和充分的个性特征,广博的知识与丰厚的文化素养。在此基础上语文教师应该认真履行下列职责:1、提供预备性知识,做好前期准备。2、创设和谐、真诚的学习氛围。3、促进学生的共同参与和发展。
辩论会课堂,登台是学生,幕后凭教师,教师台前幕后工作的多少决定了辩论会的成败。
1、策划与导演
辩前,教师需把握辩论契机、谋划辩论会内容及精心挑选辩论骨干和调配学生组合等。例如,学习七年级上册《羚羊木雕》时,对于课文思想感情的理解,不管学生是倾向“我”还是父母,都会受其年龄特征的限制,他们的思想认识总是不成熟、易过激,因此,就这一场家庭矛盾冲突的是非开展一次辩论,就很及时和必要。再如,有关辩论基本知识和流程,教师不仅要做到自己胸中有数,还要悉数将其传授给学生,这是辩论的前提和基础。
2、主持与客串
此主持非彼主持。辩论会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辩论主持人理应由学生承当,然而,教师并非因此就能轻闲旁观;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就体现在对辩论会的主持上。即在辩论过程中,教师自始至终都要注意对辩论话题中心的掌控。于不动声色中,教师每一次无言的微笑,每一声清脆的鼓掌,都将能成为一个辩论的开启;一句简短的收束,一个清醒的提示,均能使辩论不至于旁落和游离……这些要求教师具备优秀主持人的素质和出色的临时客串表演能力。
3、演说与评论
有时,遇到众生“万马齐喑”无措、观望的局面,还需要教师勇于出头,善于倾力旁征博引、势如滔滔的经典示范,课堂才会呈现“不尽后浪滚滚来”的壮观。也就是说,教师应具备一定的演讲实力,以辩论的美悦来感染学生、吸引学生、提升学生。
一、学生自编自演历史短剧,提高知识运用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中学历史课程内容繁杂,知识点琐细,若教师按部就班、一一讲解,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乏味的情绪。在教学中,我有针对性地将教学内容交由学生处理,鼓励学生自编自演历史剧。
例如,学生将《和同为一家》(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中“文成公主入藏”编成历史短剧,形象地再现了历史情景。“文成公主入藏”,路途漫漫,留念依依,学生在表演中大胆创新,塑造了这样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青海有一座日月山,唐朝时是唐与吐蕃的分界地,文成公主离开长安时,唐太宗特地为她铸造了两面黄金宝镜──日月镜。宝镜能照见中原河山,让她思乡时使用。文成公主途经这里,举目四望,草原空旷,杳无人迹;拿出宝镜东望,长安城繁花似锦,不禁潸然泪下。可一想到大唐、吐蕃世代友好的大局,她毅然踏入吐蕃地界,扔掉日月镜。一位留念故土,却又能识大体、顾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的文成公主形象栩栩如生。这一剧情的安排,既尊重了历史,又融入了丰富合理的想象。整个历史短剧流畅、生动、活泼、有趣。大唐皇帝气度非凡,胸襟宽阔,以汉藏两族关系为重,不乏有泱泱大国的风范;吐蕃赞普热情豪爽、豁达朴实;文成公主善良美丽、感情细腻真挚。这些人物性格特点的塑造,真实、可信,丝毫不矫揉造作。
历史短剧全部程序由学生自己制作完成,给学生提供了自我表现的机会和发展潜能的场所,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中“多问几个为什么”,设悬念,多质疑,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思维能力。
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亚里士多德也说过:“思维自惊奇和问题开始。”“多问几个为什么”,即对教材多发问,向学生多提问。多质疑,设悬念,让学生产生一种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形成学习历史的内在动力,积极主动的去探索新知识。
“多问几个为什么”应以问启之,以问导之,讲究设问的时间、方法和技巧,适时进行,科学安排。设问应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课前预习时,提供给学生问题,引导学生做好预习准备,这类问题要具有启发性,同时鼓励学生在预习中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课堂中设问重在分析教材,揭示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本质特征,这类问题要有指导性、剖析性。
例如,在《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教学中,课前我安排了预习,并给出问题:西域的含义?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时间、目的、结果?丝绸之路的路线?这些问题的设计启发学生从最基本的知识点出发,对本课内容形成感性认识。让学生通过预习掌握基本知识点。课堂教学中,在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再次提出问题:张骞出使西域在路途中会遇到哪些困难?丝绸之路的开通有哪些历史和现实意义?这些问题鼓励学生去质疑、去思考、去探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畅谈见解,教师要给予学生及时的评价,最后加以归纳,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就某一历史事件,展开自由辩论,增强学生思维的严密性、系统性、灵活性、深刻性。
历史教学仅仅追求知识结构的系统与完整是远远不够的,不仅要掌握知识,更要培养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1.辩论式作业
即讲完教材有关内容后,结合所学内容,组织专题辩论会。由教师提出辩题,让学生自愿分成正方反方,然后根据各自的分析理解,并通过查阅资料充实论据,辩论前可集体准备辩词,以利于吸收多种观点,集思广益。辩论时,正反两方各自推选3~4名辩手,辩论会的主席、评委均可由其他学生担任,辩论结果亦由学生评判。在辩论式作业完成后,教师要进行讲评,将正反方的论据进行综述,使之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信息系统,然后反馈给学生。
2.论文式作业
论文式作业就是写小论文。要求论点明确,论据要充分、新颖。在布置论文作业之前,教师首先要精心命题,注意命题的综合性,加强命题知识的横向联系,即学科横向联系,将知识的触角延伸到相关学科和现实生活中去,以推动学生思维的迁移。如可以布置这样一些论题:“新兴短信与语文学习”“关于李白创作风格和身世遭遇的调查报告”。教师在布置论题后还可提供一定的背景材料、参考书目,同时要求学生查阅书目,说明材料出处,要求论文观点新颖、论据充分有力。这样就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治学态度和探究钻研精神,给学生主体意识的发挥提供了自由的空间。
3.表演式作业
即编演课本剧。为了让学生爱上语文,充分体验课文中主人公的情感,提高语文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尝试运用“编演历史剧”的教学方式来让学生模拟课文故事,扮演课文中的人物。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编、自导、自演、自己制作道具,学生有了一个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通过编演课本剧,加深了学生对课本的了解与认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借此形式来“演绎场景、体验人生、认识社会”。
4.质疑式作业
就是需要教师诱发学生探究的意识,激发学生探究的思维,引导、鼓励学生就课堂教学和课文内容提出质疑,提出不同意见,发表见解,使学生思考,而后将这些问题归类,挑选颇具代表性的问题作为课后探究性作业。以七年级下册课文《最后一课》为例,学生就教师的课堂教学和课文内容提出了如下问题:(1)在最后一课里韩麦尔先生为什么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2)韩麦尔先生讲话,连用了两个“最后”,它们的含义各是什么?表达了他什么样的心情?(3)“小弗郎士每次抬起头来,总看见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把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让同学猜想他此刻在想些什么?(4)他写出“法兰西万岁”这几个字时,为什么要使出全身的力量?这种质疑式作业激发了学生对作业的兴趣,养成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习惯,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活学生的思维。
5.总结式作业
这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知识点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学生为了概括学习提纲和抓住基本线索,必然会对教材内容进行阅读和分析,这就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而且,给学生留下了思考的余地。这样,通过对教材内容的自主学习,学生不但掌握了基础知识,而且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让学生有了一个比较系统的知识体系,也便利了以后的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