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24 15:03:2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经济结构的概念,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肠黏膜 超微结构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ultrastructural changes including chalice cell, plasma cell neuroendocrine cell and mast cell in the intestinal mucosa of patients with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 and elucidate their possible effects on the pathogenesis of IBS. Methods Of 10 normal controls, 10 constipation predominant IBS (IBSC) and 10 diarrhea predominant IBS(IBSD), biopsies were taken from the terminal ileum and ascending colon. Under electron microscope, we observed the ultrastructural changes including chalice cell, plasma cell, neuroendocrine cell and mast cell of the intestinal mucosa. Results In both colonic mucosa and small intestinal mucosa of patients with IBS, mucocysts and fused mucocysts were obviously increased in the chalice cells, of which the secretion was abundant. The neuroendocrine cells and mast cells were also observed in the mucosa of colon and small intestine, which were accompanied with ultrastructural changes. In 4 IBSD patients with history of acute infectious diarrhea, more plasma cells with ultrastructural changes were found in the intestinal mucosa. Conclusion The ultrastructural changes of chalice cell, plasma cell, neuroendocrine cell and mast cell may have a potential effect on neuroimmunologic mechanism and visceral hypersensitivity of IBS.
KEY WORDS: irritable bowel disease; intestinal mucosa; ultrastructure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disease, IBS)由于症状的特殊性和治疗上的困难,经常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较多的麻烦。迄今为止,对于IB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近几年研究认为可能与精神心理因素、内脏感觉过敏、胃肠动力紊乱及肠道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1]。本研究观察了IBS患者小肠和结肠黏膜杯状细胞、浆细胞、神经内分泌细胞和肥大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以便探讨它们在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患者的选择和分组 严格按照罗马Ⅱ标准[2](本组病例取材于2006年6月至2006年9月,与最新公布的罗马Ⅲ标准比较,也符合其标准[3]),分IBS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又分为腹泻型和便秘型,腹泻型IBS 10例:年龄19-68岁,平均48.5岁,男4例,女6例,病程1-10年,其中4例发病前有急性感染性腹泻病史;便秘型IBS 10例:年龄18-65岁,平均46.3岁,男4例,女6例,病程1-10年;对照组10例部分为结肠息肉或息肉内镜下治疗后复查的患者,另一部分系便后滴血经结肠镜检查诊断为内痔出血者:年龄17-71岁,平均50.2岁,男6例,女4例。这些患者无任何腹部不适,无便秘或腹泻症状。各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均具有可比性。所有入选对象如实告知实验目的,并经患者同意。
1.2 标本采集 对所选病例分别进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并进入回肠末端,用活检钳分别钳取回肠末端及升结肠黏膜各2块,对照组标本同样取自于回肠末端和升结肠。标本不小于0.2cm×0.2cm×0.2cm。
1.3 标本的制备和观察 样品取出后切成1mm3的小方块,立即置于25g/L戊二醛固定液中4℃ 2h以上(固定液内含有0.1mol/L磷酸缓冲液、40g/L的多聚甲醛),0.1mol/L磷酸缓冲液浸洗30min,10g/L四氧化锇固定液4℃后固定2h(固定液内含有0.1mol/L磷酸缓冲液),0.1mol/L磷酸缓冲液浸洗1min,乙醇梯度脱水:300mL/L乙醇10min,500mL/L乙醇10min,700mL/L乙醇10min;700mL/L乙醇醋酸双氧铀快染2h或过夜;900mL/L乙醇10min×2;无水乙醇10min×3;环氧丙烷置换10min;环氧树脂Epon812浸透、包埋,聚合后做半薄切片1μm,美兰染色后光学显微镜下定位,瑞典LKBV型超薄切片机进行超薄切片70nm,醋酸铀、柠檬酸铅染色后,日本日立H600投射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拍照。
2 结果
2.1 IBS患者肠黏膜杯状细胞和浆细胞的改变 H600型透射电镜观察发现:与正常组比较,两型IBS患者结肠和小肠黏膜上皮均可见到杯状细胞内黏液泡和融合的黏液分泌泡明显增多,呈分泌旺盛状态(图1A)。4例发病前有急性感染性腹泻病史的腹泻型IBS,肠黏膜中浆细胞较多,浆细胞胞质内粗面内质网发达并有扩张,线粒体增多,便秘型患者未见明显的浆细胞及结构改变(图1B)。
2.2 IBS患者肠黏膜神经内分泌细胞的改变 正常对照组小肠和结肠黏膜上皮中较少观察到神经内分泌细胞,细胞质中内分泌颗粒少,无明显的空泡改变(图2A)。两型IBS患者小肠和结肠黏膜上皮细胞中可观察到神经内分泌细胞,呈锥形、上大下小、细胞核在上端、细胞质在下端、细胞质中充满高密度的内分泌颗粒,有的呈空泡状(图2B)。
2.3 IBS患者肠黏膜肥大细胞的改变 正常人小肠和结肠黏膜基质中较少观察到肥大细胞,胞质中颗粒密度较低,无空泡(图3A)。两型IBS患者小肠和结肠黏膜基质中肥大细胞胞质中充满高密度的颗粒和一些空泡,呈现活跃的脱颗粒状态(图3B)。
图1 IBS患者肠黏膜杯状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A)和IBSD患者浆细胞的改变(B)(略)
Fig.1 Chalice cells in patients with IBS (A) and plasma cell in IBSD patients with history of acute infectious diarrhea (B) (×4000)
图2 正常人肠黏膜的神经内分泌细胞(A)和IBS患者肠黏膜中的神经内分泌细胞(B)(略)
Fig.2 Neuroendocrine cell in normal people (A) and neuroendocrine cell in patients with IBS (B) (×4000)
图3 正常人肠黏膜中的肥大细胞(A)和IBS患者肠黏膜中的肥大细胞(B)(略)
Fig.3 Mast cell in normal people (A) and mast cell in patients with IBS (B)
3 讨论
近几年对于IBS患者肠黏膜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有不少报道。国外的研究认为IBS患者直肠黏膜神经内分泌细胞、T淋巴细胞表达增加[4]。Kostiukovich等[5]报道,在激惹性结肠征患者的直肠,初期内分泌细胞增加,慢性期减少。国内邹多武等[6]报道了IBS患者结肠黏膜肥大细胞数量及超微结构的改变,并认为这种改变与IBS患者的肠道高敏感性有关。虞功清[7]报道了IBS患者结肠黏膜浆细胞、神经内分泌细胞及肥大细胞的变化。同时,认为与IBS患者的发病机制有关。但是,他们没有观察IBS亚型的差异。另外,小肠黏膜是否有这种改变国内外报道较少。我们观察了便秘型和腹泻型IBS患者小肠黏膜和结肠黏膜杯状细胞、浆细胞、神经内分泌细胞和肥大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因结肠镜取材范围有限,小肠标本多取于盲肠以上20-35cm左右的回肠末端黏膜。
因活检钳取材容易破坏表面黏膜结构,我们的实验未观察肠黏膜的上皮细胞、绒毛及隐窝结构。但是,虞功清等[7]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发现IBS结肠黏膜的上皮细胞排列整齐、形态正常、膜完整、细胞间隙紧密,但有上皮细胞微绒毛分布不规整、密度低而不均、长短方向不一等变化。
我们研究发现:与正常组比较,无论腹泻型还是便秘型IBS,患者结肠和小肠黏膜上皮均可见到杯状细胞内黏液泡和融合的黏液分泌泡明显增多,呈分泌旺盛状态。这种现象提示肠黏膜腺细胞功能处于活跃状态。肠道杯状细胞分泌的黏液具有很强的细胞保护功能,可明显减轻多种损伤因子介导的肠黏膜损害,肠道杯状细胞在受到炎性介质的刺激下,分泌明显增加[8]。本实验结果提示两型IBS患者肠黏膜可能存在某些不明原因的炎性损伤。
4例有感染性腹泻病史的腹泻型IBS患者,结肠和小肠黏膜中浆细胞多见,浆细胞胞质内粗面内质网发达并有扩张,线粒体增多。提示部分腹泻型患者胃肠免疫系统呈激活状态,感染后的免疫持续可能为主要原因。许多临床研究表明肠道病毒、细菌、寄生虫感染的患者,即使病原体被清除及黏膜炎症消退后,仍然出现肠运动和分泌功能紊乱,即IBS症状[9]。其发病机制有多种观点,其中肠道感染损伤肠黏膜上皮屏障导致肠功能紊乱的观点居多,部分IBS患者在发病前有肠道感染史,如细菌性痢疾,并有肠道菌群失调的表现[9]。我们的研究结果与国内外的报道相一致。本研究结果提示肠道感染持续的免疫激活,损伤肠黏膜上皮屏障可能是IBS发生的原因之一。
我们研究发现两型IBS患者小肠和结肠黏膜上皮细胞中有较多神经内分泌细胞,呈锥形,上大下小,细胞核在上端近基底部或近腔面,细胞质在下端,细胞质中充满高密度的内分泌颗粒,有的呈空泡状;IBS患者结肠和小肠黏膜电镜下见肥大细胞呈活跃的脱颗粒状态,并见较多脱颗粒后的空泡,显示肥大细胞功能活跃及分泌活性物质增多,与国内外报道一致[57]。肠神经内分泌细胞如肠嗜铬细胞可分泌5羟色胺(5HT),5HT的增加可通过脑肠轴的调节,最终可能影响胃肠道动力和内脏感觉[1]。另外,肠内分泌细胞还可分泌胆囊收缩素、胃动素、血管活性肠肽、生长抑素、P物质和内源性阿片肽等胃肠激素。胃肠激素除了对胃肠动力、内脏敏感性有一定的影响外,对胃肠道的免疫反应也有一定的影响[10]。肥大细胞是一种重要的肠道炎性细胞,肠道肥大细胞表面具有胃肠激素受体,某些胃肠激素可剌激肥大细胞增殖及分泌前列腺素、组胺、5HT、肝素和白三烯等物质。这些物质具有不同程度的致痛作用, 可能与IBS患者胃肠道痛觉敏感性增高有关[10]。
本研究发现IBS患者肠黏膜中杯状细胞、肥大细胞、浆细胞、神经内分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显示它们均处于高度功能活跃和分泌旺盛状态。提示神经免疫内分泌系统可能在IBS发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怡宁,罗金燕,兰莉,等. 替加色罗对结肠炎大鼠内脏敏感性的影响及其与结肠内P物质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表达的关系 [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 28(5):506510.
[2]Thompson WG, Longstreth GF, Drossman DA, et al. Functional bowel disorders and functional abdominal pain [J]. Gut, 1999, 45(suppl):Ⅱ43Ⅱ47.
[3]Longstreth G, Thonpson WG, Chey WD, et al. Functional bowel diseases [J]. Gastroenterology, 2006, 130(5):14801491.
[4]Somek RC, Menkins D, Hhornley JP, et al. Increased rectal mucosal enteroendocrine cells, T lymphocytes and increased gut permeability following acute campylobacter enteritis and in postdysenteric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J]. Gut, 2000, 47(6):804811.
[5]Kostiukovich SV, Anichkov NM, Ivanov VF, et al. Endocrine cells of rectal epithelium in health, in nonspecific ulcerative colitis and irritable colon syndrome in the treatment with prednisolone and salofalk and in the absence of treatment [J]. Arkh Patol, 2004, 66(4):2327.
[6]邹多武,董文珠,李兆申,等. 肠易激综合症患者内脏高敏感性与肥大细胞的关系 [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3, 24(2):143147.
[7]虞功清,郑筱雯,邹伟民,等.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结肠黏膜细胞超微结构的研究 [J]. 电子显微学报, 2005, 24(5):2326.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4~65页。
【教学目标】
1.认识认识平行四边形及其特征。
2.认识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
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课题
1.(课件出示两条平行线)
师:前面我们学过了平行与垂直,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说一说下面两条直线是互相(平行)。
师:如果在这两条直线中再添加两条直线,与它们相交,想象一下,可能会围成什么封闭图形?
生1:长方形;生2:正方形;生3:梯形;生4:平行四边形。
师:三年级我们初步认识了平行四边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平行四边形。
2.读了课题,你认为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什哪些知识?
3.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走进平行四边形的世界,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奥秘。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多媒体图片及提问导入新课,激活学生已经积累的及对四边形的回忆,引起学生进一步探索平行四边形特征的愿望。
二、探究验证,揭示本质
1.认识平行四边形及特征
(1)猜想
师:(指着平行四边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平行四边形,认真思考,大胆猜测,平行四边形可能有什么特征呢?
生1:对边平行。
生2:对边相等。
生3:对角相等。
师:一个伟人说过每个大胆猜测的背后都有可能是重大发现的开始,平行四边形是否具有对边平行、对边相等,对角相等这样的特征呢?接下来我们一起去探究、去验证。
(2)探究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方法)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是在前面学习了平行的知识,掌握了长方形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基础上教学的。有了这些基础及知识储备,让学生大胆猜测,犹如有鱼得水,如虎添翼,给学生提供了无限想象的空间。
(3)汇报
组1:我们验证的是1号平行四边形,我们用尺子量对边的长度,由此得出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我们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由此发现对角相等。我们在上下两条边之间做了垂线段得出了对边平行。
师: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人帮,团结就是力量,掌声欢送他们小组。
师:其他测量1号图形的也有这个特征吗?向老师招招手。
师:1号平行四边形有这样的特征,其他几号平行四边形也有这样的特征呢?
组2:我们这个小组验证的是2号图形,我们验证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的方法跟他们是一样的。验证平行是不一样的。(师:哦,那就介绍不一样的,我们拭目以待。)
生:我们验证对边平行的时候与他们不一样,我们小组是延长两条直线的方法,永不相交得出了对边平行。
师:这个小组真是单刀直入,直奔主题演示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把掌声送给他们。)
师:2号图形与1号图形虽然形状不一样,但验证的结论是一样的,3号平行四边形也有这样的特征吗?
生:有。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敢于放手,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平行四边形的一些特点;既实现了探究过程的方法,也突出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项交流,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师:通过验证,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生:平行四边形具有对边平行,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的特征。
(课件出示平行四边形的概念)
师:怎样理解“两组对边”“四边形”“分别平行”?
生:(上边和下边,左边和右边叫对边,四边形是四条边。)
(课件演示对边平行。)
(4)应用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判断
(课件出示,1号,3号平行四边形、2号五边形,4号梯形、5号6号长方形和正方形。)
下面图形,哪些是平行四边形?(用手势表示)
师:刚才我看到判断5号、6号图形时有的同学用对的手势,有的同学用错的手势,长方形和正方形到底是不是平行四边形呢?静心想一想,同桌轻轻说一说。
生1:是平行四边形,因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生2:它们的对角相等。
生3:长方形和正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所以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平行四边形。(老师手拿长方形和正方形图片)说他们是平行四边形,但他们与一般的平行四边形又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生1:长方形和正方形是正正的,平行四边形是斜的。
生2:四个角是直角。
师:从这个意义上说,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设计意图】有了前面知识的铺垫,学生能利用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判断一般平行四边形和多边形,但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学生还有犹豫,引发冲突,在辨析中突破难点,正确处理了长方形、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5)师: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平行四边形呢?
生1:桌面。
生2:黑板的表面。
生3:窗户的表面。
生4:数学书的表面。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设计蕴含了“猜想―验证―发现―应用”这样一个科学的探究方法。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探索空间,引导学生先猜测特点,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验证和交流,使学生在思维的碰撞和交流中最后得出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充分展示,在交流与倾听把自己的方法与别人的想法进行了比较。
2.学习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
师:老师用板条做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框架,(示意)漂亮吗?睁大眼睛,要变魔术了。(拉着对角向相反的方向拉)你发现了什么?
生1:变大。
生2:变小。
生3:无论怎样变,都是平行四边形。
生4:易变形。
师:是的,平行四边形具有易变形的特性,那你能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平行四边形的这种特性?生说。
(图片欣赏)电动推拉门、衣架、放缩尺、保护网。
【关键词】社会结构;历史唯物主义;结构功能主义;结构化
社会结构乃是社会学及其相关学科中一个使用极为频繁,也极为混乱的概念。这不仅表现在人们可以用不同的术语来称谓社会结构,而且表现在同样是对社会结构一词进行诠释时,不同的学者也会有不同的侧重点。本文无意考察社会结构理论发展的整个历史脉络,而是仅仅比较富有代表性的社会学家的社会结构观的基本内容及其异同,以期深化对社会结构的认识。
一、马克思的社会结构观
马克思的社会结构观集中体现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一段经典表述中。
“……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马克思的上述这段话比较完整地勾勒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社会结构观的基本内容,既包含了静态的社会结构类型与构成要素,又包含了动态的社会结构关系与发展变迁过程。
(一)社会结构的含义与构成
在马克思看来,各种社会结构可被视为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经济结构是生产关系的总和,政治结构是政治关系的总和,社会意识形态结构是文化关系的总和,社会整体结构则是人们的物质生活关系和精神生活关系的总和。
在整个社会系统中最基本的、支配着社会其他组成部分的结构是经济结构,它包括生产力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生产关系。第二种结构是政治结构,它包括政治制度、法律原则。第三种结构则是社会意识形态结构,它包括一个时代的意识、价值、伦理、美学、宗教和艺术标准等。显然,在马克思的社会结构观中,结构不仅可以指客观实体之间的关系,也可以指人为实体(如制度、意识形态、生产方式等) 之间的逻辑关系。
(二)社会结构的层次和相互关系
济结构、政治结构和社会意识形态结构构成一种塔式等级阶梯,即经济结构处于底层、政治结构居中和社会意识形态结构为上的等级制。这三个结构层次是相互关联的,不过不同等级结构之间的关系都是由低一级的关系决定的:经济结构产生出一整套社会组织、政治制度、观念、价值、法律、文化、艺术形式等等。底层的经济结构对整个社会形态产生基本的决定性影响。当然这并不否认上层的政治结构和社会意识形态结构对经济结构的反作用,甚至肯定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在一定历史时期起着主要的决定的作用。
(三)社会结构存在的必要条件
社会结构能够存在必须满足某些基本的需要。马克思没有用现代系统方法列出功能需要的一览表,但他已注意到社会的基本的功能需要。他说:“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可见,社会结构的基本功能需要就是物质生产。依照马克思的观点,这是所有社会形态得以存在的基本条件,但在特殊的社会形态中又有它特殊的历史需要。
(四)社会结构的有序定向变迁
社会结构具备动态的自我调节机制,社会结构变化的动力来源于社会结构内部的矛盾运动。在政治结构和社会意识形态结构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基础,而在经济结构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力。生产力是最为活跃的因素,促使经济结构发生最初的变化,依次带来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从而导致整个社会制度的变更,并产生了新的社会结构。这一系列变动被定义为历史进程。这一历史进程呈现出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马克思的结构分析进路强调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层次,亦即人们在自给的生活和社会生产关系中发生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生产关系。其模型将社会结构各层次之间(特别是经济与非经济结构层次之间)的关系作为分析重点。这种动态历史性的研究指出了社会结构变迁的最终原因:经济结构中生产力因素的变化。
二、吉登斯的社会结构观
吉登斯希望社会结构的概念能够走出宏观与微观、主体与客体、个人与社会、行动与结构的二元对立,最终走向综合。
(一)社会结构的含义与构成
吉登斯认为“结构是潜在于社会系统不断再造过程中的规则和资源”;“结构可以在实践中表现出来,但不是具体实践的外显模式,而是一些记忆中的原则。结构本身也不是具体的存在,它没有时间和空间的边界,它必须以知识的延续(记忆) 或实践的延续才能存在。结构对于实践,如同语言规则(语法) 对于说话行为的差异。结构恰似某种抽象的规则,它是能使某种构造成为可能的虚幻的存在”。
(二)社会结构的类型与关系
在吉登斯看来,结构化特征就是规则与资源的转换与“束集”。社会结构性特征正是通过这些模式体现出各种形式的支配与权力。规则与资源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的。人类社会的构成就是人依据一定的规则与资源在跨越时空上的组合,而产生了不同的社会制度类型。吉登斯主要区分了四种类型的社会结构特性,即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符号秩序。吉登斯认为这四种制度不是独立的实体性存在,而是相互统一于社会实践活动中,它们之间的互动以及组合方式侧重点不同,也就是构成了社会变迁与发展的内在依据。
(三)社会结构存在的必要条件
社会结构的存在离不开实践。因为在吉登斯看来,离开实践,构成社会结构的规则和资源都成了不能自我运作、不能腾空出世的抽象体。结构在实践中才有动力,才有灵活性。正是在实践中结构获得了某种灵活性或能动性,吉登斯才依此导引出他颇为自豪的“结构二重性”观点:社会结构既是由人类的行动建构起来的,同时又是人类行动得以建构的条件和中介。他认为,社会理论所要解决的,不像决定论(如前述的马克思和帕森斯的结构观) 认为的那样,社会结构如何决定人们的行动;也不像解释社会学和现象社会学所宣称的那样,人的行动如何构成社会;而是行动是怎样在日常的生存条件下被结构化的,与此同时行动的这种结构化特征又是怎样由行动者本身的作用被再生产出来的。社会结构就是这样一个世界,即人具有其能动性的同时也受着客观存在场景的制约。
(四)社会结构的变迁
吉登斯认为,行动及其行动者都是能动性的,行动过程是“充满技能的行动过程,而不是一系列机械过程”,行动者具有反思性的监控能力。在吉登斯看来, 行动者“具有知识”,这种知识是反思性的。自我反思和相互反思会构成“相互知识”――成为行动的内在因素。行动者在知识上的不完满,将导致行动的意外后果。正是“意外后果”的发生,引起了社会结构的变迁。
吉登斯试图在社会性(客体性) 和个人性(主体性) 之间寻求一个合适的双线交汇――二重性。他在处理这种“二重性”的时候表现出了很大的创造性。他把时空关系引入到社会学领域,从时空的角度来考察分析社会结构,并从动态与静态两方面对社会结构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揭示了社会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发展变化规律,这无疑是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的亮点所在。但吉登斯的综合由于包罗万象而使结构概念复杂化,淡化了结构概念原来的明确指向――秩序分析,使其针对性和解释力明显下降。
此外,吉登斯对“记忆痕迹”、对“结构底层符码”的强调远远大于他对“经验事实”、对“表层结构”的强调。因此,他的“综合”是有倚重的,他明显偏重虽属宏观的但却是主观的一方。比如,他提出的时空延伸的概念,像是在宏观层面上操作,但其来源却是主体的“记忆痕迹”和“结构符码”。可见,吉登斯强调的是结构的内在于行动者,强调结构的可利用性,而非约束性,强调的是行动者的能动性。
三、结论
通过对马克思和吉登斯的社会结构理论的梳理,我们可以发现,在社会结构的含义上,二者均表现出了对“关系”的理论兴趣。在马克思看来,特定的社会结构是特定的社会关系的体现;根据吉登斯的观点,社会结构乃是规则和资源在跨越时空的实践中的组合关系。但是,马克思眼中的作为“社会关系或社会现象的某种模式化”的社会结构,是一种体现为人的行动的“外在之物”的实体性存在,并从根本上制约着行动主体的自由创造和能动性。而吉登斯眼中的社会结构并非独立的实体性存在,而是相互统一于社会实践活动之中,是“使社会系统中的束集在一起的那些结构化特性”。吉登斯强调的是结构的内在于行动者,强调结构的可利用性,而非约束性。
在马克思的结构理论中,社会结构存在层次的高低,并因此体现出不同的重要性。马克思把社会结构分成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社会意识形态结构三个不同的层次。这些层次构成一种塔式等级阶梯。这三个结构层次是相互关联的,但不同等级结构之间的关系都是由低一级的关系决定的。在马克思看来,最重要的社会结构是经济结构。吉登斯把社会结构区分为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符号秩序,并认为这四种结构不是独立的实体性存在,而是相互统一于社会实践活动中,它们之间的差异仅在于规则与资源的互动以及组合方式侧重点不同。从吉登斯的理论目标而言,这四种结构是不存在高低之别的。但从他后来对“生活政治”的强调可以发现,他实际上更加重视政治结构。
在社会结构的存在条件上,马克思表现出了对“功能”的偏爱。结构被看作是社会关系的网络模式,功能则表明了这些内在网络模式的实际运行。结构在这里基本上只是一种描述性概念,其主要的描述职责通过功能去完成。但是,马克思对社会结构的功能分析倾向动态历史性的研究,贯注了因果分析。吉登斯却认为,这样犯了割裂共时与历时、静态与动态的功能主义错误。在吉登斯看来,社会结构只能存在于跨越时空边界的“知识的延续(记忆) 或实践的延续”中――即组合规则与资源的社会实践中。
在社会结构的变迁动力上,马克思强调社会结构(尤其是经济结构)的内部矛盾;吉登斯则关注行动者的反思性行动的“意外后果”。在社会结构的变迁方向上,马克思被视为进化论者。在马克思看来,社会形态(社会整体结构)从低级向高级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隐藏着吉登斯所谓的进化论观的“调试”的基础性概念。而吉登斯则强调社会结构变迁的偶然性――社会结构的变迁既有可能沿着进步的方向,也有可能走向倒退。
毋庸置疑,马克思与吉登斯均为社会学中社会结构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的社会结构观不乏共同之处,但更多地体现为差异和分歧。在他们的理论中,我们似乎依稀可以看见社会结构概念的演变趋势:从可见到不可见;从实体性结构到关系性结构,再到规范性结构,或者说,从现实性结构转向逻辑性的抽象结构。
参考文献
[1]周怡.社会结构:由“形构”到“解构”――结构功能主义、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理论之走向[J].社会学研究,2000(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32-33.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32.
[4]Giddens,A.,1984,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Outline of the Theory of S t ructuration,Oxford :Policy Press,p377.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扎根;归根;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7-0011-02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民工已经成为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参加者和贡献者,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该群体内部出现了分化,新生代农民工这一概念逐渐被提出。受国家“优先发展城市经济”战略的影响,以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的城市发展迅速,而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迟缓,城乡之间差距也随之增大,形成二元经济结构。在这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的出路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是“扎根”城市,还是“归根”农村,这是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出路问题的关键,更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过程和方法。
一、新生代农民工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一)新生代农民工
农民工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为祖国建设做出贡献的主要劳动大军,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农民工的出现已经有三十多年,随着时间的不断增长,进城务工的农民在年龄构成、进城动机和自身特征上也越来越不同,农民工群体出现了分化,这一分化也引起了国内不少学者的关注,王春光教授首先根据这一群体的特点概括出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他指出:新生代农民工大多年龄在20岁左右,于20世纪90年代外出务工或者经商,在城市中以非农身份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从概念中可以看出,首先,他们的年龄普遍偏小,属于真正意义上的80后,是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快速发展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群体,因此对农村、农业、农民等不是那么熟悉,同时他们又渴望融入城市社会生活中;其次,他们不属于农村第二代流动人口,不是在进城过程中出生和长大起来的,而是介于第一代与第二代之间过渡性的农村流动人口,与第一代农村流动人口在进城目的与自身素质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别。
新生代农民工是农民工群体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新的群体,与传统的农民工相比,虽然具有新的时代特征,但是仍然处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背景下,因此与传统的农民工面临着共同的社会问题,可以说是传统农民工问题在新时代的体现、延续和发展。但同时,由于其生长在改革开放、社会加速转型和跨越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因此,自身又呈现出时代性、发展性、双重性和边缘性等新特点。在社会转型和时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工不再把进城务工看成是解决温饱问题的手段,而更多的看成是谋求发展,实现自身价值的途径,他们不仅注重工资待遇和工作环境,更加关注自身技能的提高和自我权利的实现。但同时,由于城乡二元经济和自身素质的影响,兼有农民和工人双重身份的新生代农民工们又很难真正地融入城市生活之中,而对传统乡土社会又不那么熟悉,在城乡两端都处于边缘化状态。因此,找寻新生代农民工的出路问题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理论的奠基性理论之一,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刘易斯提出的。他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形态概括为二元经济结构模式,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划分为农业和工业两个部分。该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由于其边际生产率近乎为零,使得其报酬很低,而工业部门则正好相反,其报酬水平就远高于农业部门,正是这种报酬水平的差异促使劳动力不断从农村向城市迁移。中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可以简单概括为:以社会化大工业生产为主的城市经济和以小农生产为主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模式。主要表现为:城市经济主要以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而农村经济则主要以典型的小农经济为主;城市的配套基础设施完善且先进,而农村的基础设施相对简单和落后;城市的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城市居民的受教育水平和自身所具备的技能较农村居民高等。这种二元经济结构是构成这些国家相对贫困和落后的主要原因,同时也阻碍了国家的进步和发展。只有实现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的转换,发展中国家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
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在国家的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诸多矛盾,如贫富差距逐步扩大、区域发展日益不平衡、城市文化素质差距渐趋扩大等,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中国经济及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障碍。
(三)新生代农民工的发展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关系
新生代农民工的发展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使得新生代农民工大量地涌入到城市中去。这样,劳动力集中在城市,城市得以发展和壮大,而农村劳动力缺失和匮乏,加之生产力低下,经济得不到发展,城乡差异进一步拉大,不利于城乡的统筹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反过来,农村劳动力大量滞留农村,被束缚在土地上,不利于农村建设的同时,也阻碍了农民个人自身技能和素质的提高。因此,大量的劳动力涌入城市或者滞留在农村,都不利于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城市与农村均得不到良好的发展,这样恶性循环,城乡差异越来越明显,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更加突出。因此,二者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出路――“扎根”与“归根”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扎根”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就是农民工的市民化,也就是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扎根”。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中要注重提高自身技能,完善自身的素质,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不仅要在经济上融入城市生活,更要在生活中和精神文化上融入到城市社会中,成为真正的“市民”。同时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积极促进城乡良性互动,逐步减少农村人口,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城镇人口,真正意义上的帮助农民工的市民化,解决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需求。这样,以农民工的市民化带动城市化发展,转变农村生产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走农村城市化的经济发展道路,逐步提高农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终通过农民工的市民化和城市化解决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矛盾,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归根”
在解决城乡二元经济的矛盾中,市民化是解决其出路的最好方式,但是并不是唯一的方法,随着农村大量劳动力的迁移城市,农村得不到劳动力资源和智力资源的支持,相关问题也逐步凸显,导致农村土地大量闲置、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突出、孤寡老人养老问题等。其次,在城市“扎根”的新生代农民工由于自身的因素和城市居民歧视等因素真正的融入城市,成为市民的愿望也受到了限制,使得新生代农民工“亦工亦农”角色更加尴尬,边缘化处境更加明显;再者,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生代农民工拥有了一技之长,回到农村就业、创业,建设农村的愿望逐步增强。所以,新生代农民工“归根”农村就成了不少新生代农民工的选择之一。根据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城乡二元经济向城乡一元经济转变的过程是由农村支持城市发展转变为城市反哺农村,城市和农村协调发展,共同进步,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部分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建设和发展城市的同时,另一部分青壮年劳动力要回到农村,“归根”农村,改变农村原有的社会结构和人口结构,发展农村经济,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于最终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有着促进作用。
三、总结
中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与新生代农民工的产生、分化和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解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与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出路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对于农民工这一城市和农村都重要的劳动力的流向问题,不能单方向流动,而是应该通过政策引导其在城乡之间合理、有序流动,既要“扎根”城市,融入城市,又要“归根”农村,建设农村,这样才能使新生代农民工这一重要劳动力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建设城市的同时发展现代农村经济,逐渐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之间平衡、协调发展,推动经济结构由二元变为一元,最终达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2] [美]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论[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3] .乡土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关键词 柯亨 生产力 分析方法
中图分类号:F014 文献标识码:A
1 生产力和经济结构(经济基础)的关系
关于生产力和经济结构(经济基础)之间的关系,按照马克思的思想,生产关系的总和单独构成经济基础,生产力是社会的物质基础,但不包括在经济基础之中。柯亨从以下三方面详细论证了为什么不能把生产力归属于经济结构(经济基础):
第一,生产力是一种力量或一种能力,能力不是关系。能力是对象本身所固有的属性。而关系是两个或多个不同对象之间所具有的某种属性或性质,不是对象本身的属性。第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并不说明生产力包涵于生产关系之中。第三,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中说过,生产关系的性质是经济学的,而生产力的性质却不是;生产力“是一切社会组织的物质基础。”①
因此,生产力不是生产关系或经济结构, 因而不是经济基础。只有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经济结构。
可是一些研究者却把生产力看作经济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什么他们会把生产力看作经济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呢?
为了证明生产力不是经济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柯亨对命题“如果生产力在解释上是基本的,那么它们便是经济基础的一部分”进行了分析,并指出问题的关键是如何理解“基础”这一概念。
柯亨作出了如下具体的分析:
我们可以用r来表示条件命题“如果生产力在解释上是基本的,那么它们便是经济基础的一部分”;用表示它的前件,即生产力在解释上是基本的;用表示它的后件,即它们便是经济基础的一部分。这样这个命题就可以用来表示。柯亨认为命题看似可信,而实际是一个虚假的命题,因为命题的前件是真的,而后件是假的。(在中,当前件是真的,而后件是假时,命题为假。)
一些研究者却肯定这个命题,柯亨分析了他们犯错误的两种情况:一些人肯定生产力是基本的,于是推出其是经济基础的一部分,所以就肯定命题;另外一些人否认生产力是基本的,但这又肯定了命题,因为中,如果前件为假,后件不管是真是假,则命题必为真。
柯亨认为这两种错误的观点发生的根源在于:“基础”一词在这里有含糊性。他用日常语言分析方法分析指出,“基础”一词在这里可以表示两个不同的概念。
柯亨叙述道:“如果是的基础,那么依赖。现在所依赖的可能是也可能不是的一部分。”②
他用房屋的地基来说明基础(1)
(1)是的基础1:x是的一部分,的其余部分建立在之上。
用塑像的底座来说明基础(2)
(2)是的基础2:是在y之外的,的全体建立在之上。
在基础(1)中,是的基础指是的一部分,如房屋的地基是房屋的一部分,与是结构性关系;而在基础(2)中,是的基础则表明不是的一部分,如塑像的底座不是塑像的一部分,与是功能性关系。
如果把命题中的基础当作基础(1),而非基础(2),则该命题为真,因而就断言生产力是经济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柯亨认为命题中的基础只有指基础(2)而非基础(1)时,该命题才为假。那么,生产力是经济结构的基础(2)。即生产力并不包含于生产关系和经济结构之中,生产力在功能上是生产关系和经济结构的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是结构性关系。简而言之,生产力是经济的基础但是不属于经济基础。
2 生产力的内涵
在阐明了生产力和经济结构(经济基础)之间的关系之后,接着就生产力的内涵展开论述。
什么是生产力呢?我们先来看看经典文本的论述,“生产力是指生产主体利用劳动工具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的能力,表现为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或者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力常以单位生产主体生产的产品数量和质量来衡量,故又称生产效率。生产力的本质是指主生产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具体可表现为科学技术即人们利用什么样的劳动资料进行生产以及生产规模的大小,以及绝对产权如经济主体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使用权等内容。”③
柯亨首先对生产力进行了严格的辩析。他认为生产力的英文表述应productive powers而不应该为productive forces。英文中,force是一种外在的、外来的力量,power是一种由内部而对外部发生作用的能力。严格来说,生产资料或原料等都不是生产能力productive powers,而只有生产能力或者说存在生产能力,只具有用于生产的能力。也就是说,生产资料或原料本身没有能动性,只有被支配的性质。因此,柯亨说,只有劳动力才具有生产能力,才是确切的生产能力。于是得出结论,马克思的生产力指的是能力(powers)本身以及具有它们的人。
接下来,柯亨指出一个项目如果要成为生产力,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设施要有资格成为一种生产力,必须能够被生产者以这样的方式来使用,即生产的发生部分地是使用它的结果,并且,设施这样被用于生产是某人的目的。”④而且,“只有对生产性活动作出了物质贡献的,才可作为生产力。”⑤
第二个条件,“一个项目是不是生产力,不依赖于它的实体性(是否物理的),而是依赖于它是否按照生产的物质特性而有利于生产。”⑥
第三个条件,“是生产力,仅当的所有权(或者非所有权)有助于决定的所有者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占的地位。”⑦
第一个条件是说,只有一个项目被人有目的的用于生产性活动并且作出了物质贡献,这个项目才有资格成为一种生产力。在这里,柯亨强调两点:其一是生产力是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说明他认识到生产力是现实的人的生产力。其二是只有对生产性活动作出了物质贡献的,才能构成生产力。
第二个条件是说,只有一个项目能按照生产的质料属性而有利于生产,那么就是生产力。如果一个项目是因为生产的社会属性并非因为生产的质料属性而才有利于生产,即使它是物质的,这个项目也必定不是生产力。例如,防止奴隶逃跑的围墙,它是用于维持社会秩序的,是社会所必须的,而不是生产所必须的,所以不能算作生产力。
然后,柯亨再次强调生产力是被“限定为用来生产物品的”,⑧以区别于刺激或促进生产的手段。柯亨举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法律、道德和政府等等可以促进生产,但不是生产力本身,不参与生产力的构成。如果促进或刺激生产过程的手段也参与构成生产力的话,那么,奴隶社会的宗教可以促进奴隶的生产,宗教就变成了一种生产力。按照这种观点,罪犯、地震、海啸、战争等都会是一种生产力。这显然是荒谬的,与马克思的理论不相容。
正是基于社会的双重属性的区分,柯亨强调生产的物质特性(质料属性)和生产的社会属性的区分。前者是生产的手段,后者是促进或刺激生产的手段;前者是生产所必须的,后者是社会所必须的,而不是生产所必须的;前者是生产的物质条件的,后者是生产的社会条件;总而言之,柯亨认为只有前者如劳动力、生产资料等才属于生产力范畴,后者如宗教、军队等则不然。
第三个条件是说,只有一个项目的所有者将放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时,才能成为生产力。可以看到,柯亨不是抽象孤立地谈论生产力概念,而是将生产力置于社会经济结构之中,和生产关系一起谈论生产力概念。马克思在谈到生产力时,总是指以一定生产关系为其社会形式的生产力,没有离开生产关系而单独存在的生产力。显然柯亨的理解是符合马克思原意的。
最终柯亨并未对生产力给出明确的定义,但从他的论述中,可以归纳出一个生产力的定义:“只有当是被人有目的地用于生产性活动同时作出了物质贡献,又能按照生产的物质特性而有利于生产,并且的所有者将放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时,才是生产力。”
3 生产力的外延
柯亨在辩析了生产力的内涵之后,又列举了生产力的外延。生产力的构成中到底包括哪些要素呢?他进行了非常细致的分析。
柯亨给出了生产力表:
他申明,表中每一项都是被生产者用来制造物品的,是生产的手段,而非促进或刺激生产的手段。其中,A指的是他们用什么来工作。B指他们作用于什么。C指什么使他们能用A作用于B。
柯亨不厌其烦地对每一要素作了详尽的分析。尤其对人们容易误解的劳动力和科学两个概念进行了深入透彻的阐释,力求做到详细清晰。
他认为构成生产力的两个要素之一的是劳动力,既不是劳动活动,也不是劳动者。
柯亨首先证明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就是劳动力发展。为什么?他是这样证明的:他给出这样两个命题,即“生产力在历史中发展”⑨和“一个社会的经济结构的特点由它可用的生产力的性质决定。”⑩生产力时刻在发展,然而生产力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知识的增长,知识是人所掌握的,那么由此推出,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就是劳动力发展。比如:如果将所有的机器设备等物质全部毁坏,只要技术知识都保存在人的头脑中,有合适的原料,很快就可以重建。但如果毁灭了技术与知识,机器设备等物质不过是一堆废铜烂铁。柯亨引用马克思的原话:“……工人本身的技能和知识(科学力量)的积累是主要的积累,比和它一同进行并且只是反映它的那种积累,即这种积累活动的现存客观条件的积累,重要得多,而这些客观条件不断重新生产和重新消费,只是名义上进行积累”Z来证明技能和知识比客观条件即生产资料重要得多。可见,柯亨的思路是非常清晰的:劳动力发展控制和改造自然的知识的增长生产力的发展。
接下来,要证明的观点是:劳动活动即劳动本身或者说劳动过程不是生产力,劳动者即人或者说人本身也不是生产力,只有人之劳动力才是生产力。
柯亨这样辩析:
马克思说,劳动过程中有3要素:(1)有目的的活动或工作本身;(2)劳动对象;(3)劳动工具。(2)和(3)在一般的情况下称为生产资料。柯亨说,(1)劳动活动不是被用于生产的某种事物,它本身就是生产。(2)劳动活动要构成生产力,只有两种可能。或者,劳动活动被加入到劳动力当中构成生产力;或者,劳动活动取代劳动力构成生产力,与劳动力成为对等的关系;柯亨举了个机器的例子,如果机器的活动加机器一起构成生产力的话,那么生产力的概念在逻辑上就不对。如同不能既包括机器的活动又包括机器一样,生产力不能既包括劳动活动又包括劳动力。因此,如果劳动活动是生产力的话,只可能取代劳动力,即劳动活动是生产力,可劳动力不再构成生产力。(3)马克思讲过,劳动即劳动活动或劳动过程创造价值,但是劳动活动本身不存在价值。马克思说,工人可以出卖劳动力,因为工人本身可以占有劳动力,然后才能出卖劳动力。然而,过程或活动是不可能被占有的,比如,工人可以占有生产工具,却不能占有生产过程。而生产力有一个特性,生产力必然是在所有制上被人所占有的。劳动活动显然不符合生产力的这一基本特性。工人出卖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因此,劳动活动不会是生产力。
基于对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所说的“人本身是首要的生产力”这句话的误解,人们常常把人作为生产力的要素之一。为什么不能把人作为生产力的要素呢?因为人本身是一个实体对象,而力是一种能力,实体本身不是一种能力。如果说,人本身是生产力,那么,就出现这样一个命题,我使用我自身。可是,实际的生产活动是人使用自身所具有的力量、知识与技能。柯亨认为:一个人只有当他被作为物理对象来使用时,才是生产力。比如,纳粹曾用人作灯罩的材料,这时人被作为工具材料。柯亨写到:“在不是恐怖的情况下,正是人的劳动,而不是人本身,才是生产力。生产是人使用生产力的有目的的活动,人不使用他们自身,但使用他们的力量和技术。”[所以,劳动者即人或者说人本身并不是生产力,只有人的劳动力或劳动能力是生产力。
关于科学是否是生产力的问题,柯亨有一番精辟的论述。
柯亨指出:“劳动力的一个方面是可用来生产的知识。因此,可以用于生产的科学知识是生产力。进一步说,知识的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因此在生产力发展的高级阶段,其发展是与可用于生产的科学的发展合而为一的。”\在这里,他的主张非常明确,只有那些与生产有关的科学知识才属于生产力。
某些研究者反对把科学包括在生产力中的理由主要有两个:
(1)科学是意识形态的和上层建筑的,所以不属于生产力。(2)科学是精神的,而生产力是物质的,马克思常常说到“物质的生产力”,生产力正是这一表达的缩写。
柯亨逐一反驳了这两个理由。
他说,科学既非意识形态也非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和科学一样是观念。意识形态是非科学的,所以科学不是意识形态。科学可能包含非科学的意识形态成分,但它是对生产有用的,因此是生产力。上层建筑是由法律的、政治的和其它非经济的制度组成的。科学是精神的,所以不是上层建筑。
那么,既然科学是精神的,它又怎么能是物质的生产力呢?柯亨是这样论证的:首先,确定物质生产力与精神生产力的关系。(a)精神生产力是物质生产力的一个子集。(b)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是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生产力。其次,进行讨论。若(a)情况发生,这里与所谓“物质的”对立的并非“精神的”,而是“社会的”,这样,“精神性的东西”与“物质性的东西”并不矛盾,所以,科学就可以在物质性的生产力中存在。实际上,柯亨的意思是:科学是因为其生产的质料属性而并非生产的社会属性才有利于生产的,所以,它是生产力。总之,只要我们像马克思那样把物质的与社会的对立起来,我们就可以把精神生产力归类为物质的。如果(b)情况发生,那么就否定了反对理由(2)。假如我们把马克思的这句话理解为生产力由精神生产力和物质生产力两个不同的系列构成,那么,在物质生产力之外当然还有精神生产力。这样反对理由(2)就不成立了,因为它的前提是一切生产力都是物质性的。
柯亨对生产力概念的论述很充分,关于生产力、生产关系两者关系的相关论述,是坚持和发扬了马克思的基本原理的。但柯亨在界定生产力概念时存在着以下缺陷:以“劳动力”代替“劳动者”,只见物不见人,完全忽视马克思的“人是主要的生产力”的观点。生产力也不是抽象的人的劳动力,它是受分工限制的不同个人的活动所形成的合力。此外,科学之所以能够成为生产力是因为它能够运用于生产工艺之中,能整合在物质生产过程之中,渗透到生产力的诸要素之中。他对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区分十分机械,实际上生产关系、生产力都不是各自孤立地存在的。生产力不能脱离经济结构与生产关系而独立存在。
柯亨使用语言分析和逻辑分析方法,对理论中的基础概念进行了清晰化和明确化的界定,对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了严密的论证,力图通过分析方法的使之成为更科学的理论,这种做法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注释
关键词经济结构香港经济经济增长
在不同的经济体系之中,经济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会有什么样的作用,这些问题在近些年已经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香港属具有较高对外依存度的都会经济体系,因其经济结构与一般社会不同,影响其经济结构变化的因素有异于其它社会,因而其经济增长对经济结构变化的反应亦同其它类型的经济体系不尽相同。
一、经济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一般分析
经济结构是一个内涵非常广泛的概念,它一方面反映的是各种经济成份、要素互相联结、互相作用的方式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另一方面也是各类经济行为体在各个不同的经济领域按照一定的方式活动、构造具不同效能的经济侧面,进而介入经济生活的直接体现。任何一个社会的经济结构都是在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就经济结构的组成而言,它会涉及到产业结构、分配结构、就业结构、供给结构、需求结构等等。
无论社会生产力处何等发展水平,也不论社会在何种制度下存在,只要是社会性的经济行为,都必然是在一定的经济结构之中活动的,并同经济结构形成互动的关系。经济发展或增长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经济结构不断演化的过程,也是经济活动内容不断增添的过程。
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是反映社会经济活动的具有较强关联性的两方不同的侧面。如果把经济增长视为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的过程,而一定时期的经济总量实际上又等于所有结构的总量的话,那么,经济增长也就等于结构总量的增长。而从动态的角度看,分析经济增长总是不能离开经济结构这一前提的,任何增长都是在一定经济结构条件下的增长,经济结构会从多方面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比如,能否形成与市场要求相吻合的社会经济结构会对经济增长速度产生影响。经济结构的状态如何取决于各类要素在各个经济领域的聚集起向及聚集程度,而现代经济意义上的增长应是指可满足社会需求、能顺利实现自身价值的包括商品和服务内容在内的社会总产品在量上的增长,因此,各类要素在不同经济空间的集聚如果是符合社会经济发展方向的,是符合外部各项需求的,那么,这种经济结构就会对经济增长带来有利的影响,经济增长速度自然就会快一些,各类资源就会高效得到利用;反之,经济结构就会对经济增长造成阻碍,经济增长就会放慢或者停顿,最终导致社会资源的损失和浪费。
另外,经济结构会影响到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方式是指生产要素的组合使用的方式方法,它决定着生产力系统的整体效能和发展状况。在不同的经济结构形态之下,对要素的占有要求是各有不同的,各种要素间的相互替代水平亦不同,经济增长的源泉构成也势必会有所不同。美国学者彼特就按经济增长主动力的属性,把经济增长分为了“要素(劳动力、土地及其它初级资源)推动”的增长、“投资推动”的增长、“创新推动”的增长和“财富推动”的增长。不言而喻,这四种不同的增长形式都是要在一定的经济结构条件才会出现的。比如,当经济结构处初级形态之时,社会的经济增长只能主要依赖于劳动力、土地和其它初始资源的大量投入,经济成份间的聚合要求较弱,社会生产力处于一种比较低下的水平。而当经济增长进入“创新阶段”之时,创新技术成份将在经济结构中占主导地位,传统的要素将大量地被技术创新所替代,创新将成为增长的主导部门。
再则,经济结构变化会影响到经济增长的质量。经济增长的质量也就是经济增长的效率,即效率与微观的各投入和产出相关的经济变量。说的直接一些,也就是投入产出的化率。而投入产出既同经济结构的需求结构有关,又同经济结构中的供给结构有关,如投入会影响需求的水平,产出会影响供给的水平,需求和供给又与社会的收入水准和分配结构紧密相联。因此,如果经济结构中的各个组成部分能够相互协调,各要素能量可得到充分释放,那么,“经济增长价格”便会相对减低,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也就成了水到渠成之事了。
此外,经济结构变化会影响到经济增长周期。经济周期的波动是渗透于经济各部门的,如制造业、贸易、金融业等。所以说经济结构会影响到经济增长周期是因为经济结构变化始终是以资本投入、技术创新等因素增减为条件的,社会产业生产力构成(包括中间要素投入结构、产业固定资产的结构和技术结构)当然地会对经济增长周期产生影响。从资本投入的角度看,无论是企业增大存贷投资,还是机器设备投资,或是房屋建设投资,乃至大型基础设施投资,如道路、码头、隧道等,都必然会引起总需求变动,引至生产和就业的增加,使经济增长增添新的上升动力,改变经济增长的曲线,或者是延长增长的上升时间。而经常在经济长波下降阶段出现的重大技术创新,可为社会创造出新的增长快的产业,藉此则可克服下滑趋降波段的低速增长,把社会经济带入另一个具有较高增长速度的时期。
最后,经济结构会影响到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受全球经济一体化所影响,现代社会的经济结构越来越多地表现出了世界性的特征,各种社会经济体系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多,相互间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在这样的条件下,一社会的经济结构的开放度、该社会在世界产业分工中所处的位置及经济专业化程度、产业转换的弹性大小等方面,都会对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带来影响。如一社会的出口商品在需求方面有高度收入弹性的话,经过一段时间后,其出口增长会表现为快过国民收入的增长;若一社会经济增长依赖的是易于受外部景气影响的产业,那么,这一社会的经济增长稳定性就会较弱。
二、香港经济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影响的一般分析
同其它的经济体系一样,战后的香港经济增长一直是同香港的经济结构变化密切相联的。因此,战后香港的经济增长可以说是“起也结构、落也结构,兴也结构,衰也结构”。香港经济结构及其变化速率对香港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体现在多方面的。
首先,经济结构的缺项性决定了香港经济增长点分布的偏集性。受自然资源条件所限制及地理位置所影响,香港经济结构呈现着缺项性的特征,或者说一直是“发育不全”的经济结构。这里没有生产资本品的重工业,没有农牧业,微乎其微的采矿业初期在经济结构中只是处于可忽略不计的地位,后来亦因资源的枯竭而成为消亡的产业。因此,香港永远不可能建立形成产业门类齐全的经济体系,社会经济增长支柱也不可能像一些国家经济那样全面、均衡地分布,战后香港经济结构虽不时变换,但基本上体现为数量有限的几个主导性产业相互间在结构上的比例增减,植根于海港经济土壤之上的对外贸易及配套形成的其他相关产业始终在经济增长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香港靠在全球经济活动中长时间扮演“贸易中心’的角色而推进本身的经济增长。若能俯瞰战后50余年香港经济增长变化图像,很容易就会看出,其增长点并不是多方位分布的,相反,却表现出了高度的偏集性,即经济增长点偏于集中,归根结底,这是由经济结构的缺项性所决定的。
其次,经济结构快速转换性影响经济增长的持续性。日本著名发展经济学家渡边利夫在分析东亚经济之所以能在世界经济低迷时期,始终保持旺盛的活力现象时,提出了结构转换连锁理论,认为东亚经济所以能长时期地得到发展,关键在于其有很高的“转换能力”,即东亚各国和地区在根据条件变化进行自我调整,向更加高度化的产业结构转换的应变能力方面,“显示出比其他地区更加超前的力量”;而且在该区,由于各国都具有很高的结构转换能力,一国的结构调整和转换会立即诱发他国的结构转换,从而产生一种结构转换连锁效应,使整个区域经济保持一种生生不息的发展活力。作为区内的重要经济成员,香港在战后50余年的发展中也表现出了较强的结构转换能力,从而也推动了自身经济的长时期快速增长。回顾香港战后50余年的经济结构转化,可以发现这样一些特点:一是结构转化速率决,如从经济成长阶段上看,香港在50年时间内数度转换经济结构,这在其他的经济体系中是难得一见的;二是可快速催生某一产业的产生和崛起,如现代制造业可在香港迅速发展壮大,并使香港较快实现社会工业化;三是完全依条件的变化而调整,如香港工业可因50年代贸易的受阻而异军突起,亦可因80年代内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外移;四是支柱产业的高级化进程快,如香港的第三产业由初期的批发零售、出口贸易、餐厅和酒店等传统行业占主导地位发展到由金融、保险业、地产业以及商用服务业等新兴行业占主导地位仅仅用了二、三十年的时间。这样一种从多方面表现出来的结构转化速率无疑会对因条件变化所带来的种种增长阻力产生化解或减弱作用,因而使社会经济获得长时期增长的前进动力。
第三,经济结构演化的阶段性也决定了经济增长的阶段性。经济结构的升级变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始终要被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物质技术状况的阶段性所左右,并最终使经济增长呈现出阶段性的增长特征。比如,战后初期,香港本身生产能力低弱,社会经济活动主要围绕转口贸易展开,经济增长则表现出了靠贸易发展带动增长的阶段性特征。而自50年代起,当香港的外部资本流入迅速增多,社会经济活动中的技术成份出口增大后,香港的经济结构则提升至另一层次,香港经济增长也进入到靠对外贸易和制造业共同带动的阶段。当社会的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财富达到较高丰裕程度时,香港经济结构则显出了第三产业迅速壮大的阶段特征,香港的经济增长也因此表现为主要靠第三产业发展所推动。
第四,经济结构的开放性会影响到经济增长波幅的变化性。对一社会的经济结构,可依其与域外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大小而对其开放性作出划分判断。显而易见,与域外经济联系程度高的经济结构即应为开放性大的经济结构,反之,即为开放性小的经济结构。而不同经济体系的经济联系一般是以相互间的要素交流为联结纽带的,主要体现为资本和商品在相互间的流入或流出。因此对一经济结构而言,如果对外贸易和国际间的资本交流活动在其中占较大比例的话,这一结构即应属开放程度较高的经济结构,反之亦相反。而经济结构的开放性大小或程度高低实质上反映的是一经济体系对外依赖程度的高低,因此经济结构开放性如何势必会对经济增长的波幅产生影响:经济结构开放性大,其对外的依赖程度也大,这种结构之下的经济增长受外部条件变化的影响也大;相反,经济结构开放性小,其对外的依赖性也小,这种结构之下的经济增长受外部变化的影响也就小。香港无疑属经济结构开放性较大的社会;无论是按人们通常所用的对外贸易依存度衡量,还是按对外投资依存度判断都可证明这一点。从中也就不难找出香港经济增长波幅易变的答案。
第五,经济结构吸纳资源的偏好性也决定了经济增长的导向性。因经济结构形态的不同,其所吸纳的资源构成也是不尽相同的,比如同是吸纳资本,有的经济结构中实物资本多一些,有的则虚拟资本多一些;有的经济结构中技术成份多一些,有的则传统要素成份多一些,这种实际存在着的经济结构吸纳资源的构成偏差势必会影响到经济增长的导向,比如是向实物经济领域偏移,还是向虚拟经济领域偏移,是推动诸类产业的齐头并进、全面增长,还是尽力推动某一产业的发展。因经济结构的基础条件影响,在吸纳各类资源方面,各个时期的香港经济结构一直是表现出有所取、有所舍的特点,由此也使各个不同阶段的经济增长呈现出了不同的导向性。如在经济结构主要处于吸纳贸易及相关资源状态时,香港经济则呈现出了主力发展对外贸易业的增长导向;如经济结构形成了多方吸纳资源的动力机制时,社会经济会出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便会成为不容怀疑的理所应当之事。总结香港经济增长过程可以让人得出结论,香港经济增长导向性的不断改变,正是以经济结构吸纳资源的偏好性不断调整为条件的。
第六,经济结构的趋软性会影响经济增长的收敛性。经济结构会因其中生产性活动所占比重的逐渐降低而呈现出日益软性化的趋势,而这种趋势的发展快慢亦会对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产生影响。近。十年来,香港因内外部需求条件的改变,第三产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服务业占本地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80年的69.5%增加到1997年85.2%,而工业制造业却从1980年占本地生产总值的31.7%下降到1999年的14.7%。这样的经济结构轻型化程度在其它经济体系中是相当罕见的,由此也给服务业造成了所依托的基础日益削弱的隐忧,这样的经济结构一旦受到冲击和干扰,社会的经济增长就很难回复到原来的增长路径,如果没有新的增长因素的出现,或者新的增长动力的形成,增长就会很难达到原来的稳定状态,或者说经济活动不能自动向其稳定状态、稳定增长路径收敛。“九七”金融风暴实际上也就是对这种经济结构的一种验证,从中也发现了这种经济结构的缺陷,认清香港所以须经
历一场较长时间的痛苦结构调整的原因所在。
三、影响香港经济结构变化的诸项因素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经济结构对经济增长是在多方面发挥作用的,那么,经济结构本身又要受到哪些因素影响呢?概括而言,下面的一些因素在香港战后的经济结构变化过程中发挥了作用:
1.社会的禀赋资源会对香港的经济结构产生影响。禀赋资源是社会经济结构形成的重要基础条件,一社会的经济结构如何,基本上取决于自然资源和其它要素的结合形式。比如,有的地区矿产资源丰富,这一地区常会形成以矿产生产加工为主干的产业结构;有的地区牧业资源丰富,这一地区大多会致力发展以牧业为依托的各类产业。香港是自然资源非常稀薄的地区,土地有限,缺乏矿藏,由此也就决定了香港的第一产业只能处于极其微弱并逐渐消亡的状态,因自然资源条件的限制,香港的经济结构只能永远定型为“发育不全”类型。但香港又拥有天然良港,这就为各类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性的条件,从而使贸易活动始终成为了香港经济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香港又是中西方文化交汇的地方,中英文通用,各种不同风格的经营方式在这里易于生存发展,各种不同来源的资本易于在这里交汇融合,社会具备了容易吸纳劳动力、资本的良好条件,因此亦使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比如,“二战”后到70年代,香港的劳动力资源充足,特别是制造业方面的劳动力资源比较充裕,所以在这一阶段的香港经济结构中,贸易业、制造业占据了较大比重。后来当社会资本资源变得充足时,香港的金融服务业自然得到了长足发展,在经济结构中所占据的成份必然日趋增多。
2.地理位置优势影响到香港的经济结构。评价一地区在地理位置上是否占据一定的优势,既可以从时区方面考虑,又可以从地点上考虑,还可从交通运输条件上考虑,该地区在这些方面是否占据优势,自然也会对其经济结构产生影响。从时区条件方面看,香港地处纽约和伦敦时差的中转站,是全球各类资本市场24小时全天候运作的重要一环,因此使香港拥有了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天时条件。而从地点条件上看,如果以香港为圆心,以飞行时间为半径,5小时航程之内的香港周围集中着全球半数以上的人口,与那些实行工业化的国家相当靠近,这无疑有助于香港成为国际间商品、资本、技术、信息、劳动力流动的重要集散地。同时香港具有着在全球贸易交往中不可替代的重要航运位置,背后是占据全球人口1/5比例、且世界政治地位、经济地位日益提升的中国,香港是这一东方潜在最大市场联系外部经济世界的重要窗口和桥梁,这些当然地为香港在促成和推动各类要素流动方面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利条件,使香港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形成了清楚的角色定位,从而衍生出现在的经济结构组成。而香港的交通运输条件是相当优良和完善的,无论是港口、还是机场,或是通讯,都可以说是堪称一流的,这无疑也会对香港经济结构产生影响。
3.需求因素影响到香港的经济结构变化。需求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现代社会的任何经济活动都是围绕着社会需求进行的,社会需求的变化导向是社会资源配置的最基本动因,社会经济结构逐步高级化是由社会需求层次不断提高所决定的。对于具有较高对外开放度的香港经济体系来说,其经济结构的形成和变化是内部需求和外部需求两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从香港内部需求方面看,伴随着社会收入水平的日渐提高,人的生活方式的逐步改变,人们的消费支出结构也相应地在发生变化。在60年代占用消费支出较大比例的是食品、饮品、烟草、家庭管理开销,而经过30余年的发展,人们的个人护理、医疗保健、交通及通讯、娱乐及消费需求有了快速增长,因此势必会带来经济结构的变化。又比如,伴随着都市经济模式的形成和发展,要求香港与世界建立起密切的联系,因此也就带动了香港通讯业的发展,香港通讯工具不断更新换代,香港成为人均打出国际电话时间最长的地区,近一半的人口拥有手提电话,电讯业因此在经济结构的比重亦与日俱增。而从外部需求看,过去数十年,亚太区经济蓬勃向上,需求强劲,故带动了香港对外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发展,如1997年香港对外贸易额已达30754亿港元,比本地生产总值高出1.29倍;而包括国际运输、跨国银行、国际融资及其它金融服务、国际保险与再保险、国际信息处理、国际咨询、国际电讯服务、广告、设计、会计管理服务内容在内的服务贸易方面,在1987~1996年的十年时间里,其出口年增幅达到了16%,1996年出口额达3929亿港元,在世界排名第九位,超过新加坡、瑞士、加拿大和韩国。不言而喻,这种外部需求的增加自然会影响到香港经济结构变化。
4.供给因素也对香港经济结构产生影响。实际上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行所牵涉的无非就是供给和需来两个方面,因此,供给对经济结构产生影响也是理所当然之事。比如,因投入成本较高或无法形成规模,或因资源的消耗殆尽,香港的农业从50年代占香港生产总值的3-4%的比重减为80年代以后的占百分之零点儿的比重,采矿业60年代占本地生产总值尚有微弱的0.2%的比重,到90年代则因资源枯竭而完全消亡。又比如,香港地少人多,可供商业利用的已开发土地资源相对不足,因此使房地产业在香港经济结构中一直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几乎成了香港兴衰的标志。再比如劳动力供给在不同时期会有总量和结构上的不同,如果某一时期的经济增长主要为劳动力供给所推动,那么这一时期的经济结构应由劳动密集型成份占主导地位。如果在某一时期劳动力供给在结构上不能满足社会需求,那么必然会使某些产业出现发展不足的问题。同样,资本供给的流向变化也势必会导致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5.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香港的经济结构。社会的经济发展始终是以社会生产力发展为前提的,而一社会经济结构如何也是被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所左右的,社会的产业结构状态、产品结构状态、技术结构状态、企业组织形式、社会分工等归根结底都要被社会生产力的结构状态所影响,社会生产力是推动一社会经济结构升级的根本力量。战后以来,香港经济结构的数度转换,实际上也是一直由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所带动的,香港新兴产业的不断问世,社会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社会分工的日趋细致,经济成分的日渐增多,产业结构的日益高级化无一不是同香港社会的技术进步、人们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紧密相关的。
6.政府政策对香港的经济结构产生影响。政府政策会影响到经济发展,这是不容质疑的,即使是在政府奉行“积极不干预主义”的香港,政府的政策对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也是有所影响的。在香港,政府通过自由经济政策、财政政策、土地政策、某些行业的约束政策等对香港经济活动加以影响。从基本的经济政策方面看,香港政府以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为其政策制订的哲学基础,对经济活动奉行的是最大支持、最少干预的主导政策,使社会经济活动的效能可得到较高程度的释放。而在财政政策方面,其收入政策坚持的是:(1)维持低税率、简单而明确的税制;(2)使政府有足够的收入来履行已知的开支承担;(3)维持严格的“用者自付”制度,以厘定各项收费。以期把税率保持在低水平;(4)维持充足的财政储备,以应付日后不可预见的情况;(5)打击偷税及逃税;(6)在最有需求的范畴提供宽减。在财政开支政策方面,香港政府则坚持了以下一些原则:(1)量人为出;(2)控制公共开支规模及增长率;(3)提供良好的环境,维持规模小而效率高的公营部门;(4)公营部门开支的形式,必须反映政府在施政方面所订的缓急次序。很显然,这在保持社会公营部门、私营部门平衡及提高这两大部门效率方面都是有积极作用的,从而也会对经济结构的转换带来积极的影响。当然,香港政府还通过对一些公用事业的建设、资助、管理和经营来对经济活动加以影响,比如民生所需的邮政、自来水供应、铁路、地下铁路、隧道和社会基本服务,如教育和房屋等,并通过政策、法例确保这些部门保持一定的效率,如公司化、私有化等。此外,香港政府还利用自身在土地资源供给上的控制地位。根据市场变化调整土地的供应方式和数量,有目的地对香港经济生活施加影响。同时,香港政府在培育和保护一些核心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兴起发展过程中,也比较注意制订并实施积极务实的产业政策,适当地加以产业约束,使这些产业在经济增长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如银行业等。这一切当然会对经济结构产生影响。
[关键词]教学反思;自主导学法;中心问题教学法;逻辑论证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33.5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6008202
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这是每个教师都大伤脑筋的事。在教学中运用自主导学法可以提高学生对整体知识的掌握效率,但可能在学生提炼历史结论这方面,较难达到教师的要求。因此本课在教学设计上要兼顾三个方面:一是形成知识脉络方面,二是创设教学情境方面,三是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方面。
一、在形成知识脉络方面,采取自主导学法和中心问题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学生在自学状况下完成自主导学提纲:
(一)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二)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三)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这是本课三个主要内容,其容量大,难点多,任务重,且带有很强的理论性,其理论都较为抽象。完成本课难点“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必须采取深
入浅出的教学方法。对此,笔者采取中心问题教学法将其分解为三个子问题:
1.前中国经济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经济成分是什么?
2.前中国的经济结构有何主要变化?
3.这种变化的结果怎样?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从而引导学生一步步理解:虽然前中国的经济结构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但由于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这就为讲解“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理清思路。接着,引导学生形成难点问题的逻辑关系:前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是其发生的变化,具体表现为:
1.家庭手工棉纺织业开始衰落。
2.农业生产进一步商品化。
3.中国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开始出现(解释一下买办的概念)。
4.外国洋行大量出现。
二、在创设教学情境方面,搜集与本课有关的情境素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本课理论性强,如何让学生学得明白?结合图片深入浅出地讲解,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因此本课选择的图片较多,如用中国剪纸中男耕女织的情景反映自给自足经济内容,并设计问题:请观察图片并结合教材内容,说明前中国农民的生活情景是怎样的。用手纺车到大机器生产变化的图片和公车上书以及谭嗣同就义的图片总结民族工业兴起的影响;引导学生总结在经济、政治上出现的两个新气象;在完成探究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原因有哪些?”这个专题时,学生全部从图片及材料中获取结论,自己去分析、思考,总结原因:
1.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2.中国社会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
3.的诱导。
4.外商企业的刺激。
利用展示的图片和历史材料,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思考,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从而达到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目的。而教师则侧重结合有关知识对后三个原因做层层递进的讲述,并理清其相关关系,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三、在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方面,注重时空观念,提高学生逻辑论证素养
以中心问题法贯穿整个教学课堂,并引导学生采用逻辑思维的推理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增强学生的时空观念,提高逻辑论证素养。
历史教学过程中“解题”是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学生v史概念的形成,历史学习方法和技能技巧的获得,智力的培养和发展等都必须通过“解题”来实现。这种历史教学模式能有效改变课堂以教师为“主角”的问题。《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一课因理论性强,多采用逻辑论证方法,通过探究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寻找历史事物的本质。本课特点决定了教学过程中必须将学生的逻辑论证素养唤醒。
本课内容主要设计了三个探究问题。
探究一: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经济结构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动?
探究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原因有哪些?
探究三:民族工业在什么时间出现第一次发展?为什么?
在三个探究问题下根据其他内容下设计其他子问题。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以思维空间,多方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比如在完成探究一“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哪些变动?”时,通过一个一个内容的逐层演示,启迪学生思路,理清探究一和探究二内容的递进关系。通过图片及材料,启发学生分析总结“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原因”后,给学生演示以下逻辑论证结构: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共享经济;产业融合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9.036
1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的调整
在2014年提出了经济新常态的概念,主要指出了我国经济步入由高速增长到低速增长,经济结构转向关注第三产业,经济驱动因素由要素和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长期经济发展形势的改变。产业结构的调整作为新常态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将从消费需求、投资需求、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市场竞争特点、资源环境约束、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等方面对我国的宏观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总量水平产生影响。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来自于资源出口和低端制造业、工业的发展,粗犷的生产方式没有实现资源的全面利用,由此也形成了大量的闲置的被忽视的资源。基于这些闲置资源的稀缺性的价值,产生了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共享经济。
2 共享经济的发展和作用途径
共享经济通过互联网平台把个人闲置的经济资源重新投入经济活动,发挥闲置资源的经济价值、生态效应和社会效益。闲置资源的开发在不增加新的资源消耗的前提下,实现了供给能力的增加,创造了更大的经济价值。同时通过共享的方式,转移闲置资源的使用权而非所有权,共享经济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水平并降低实际产生的交易成本。而互联网渠道为共享经济带来了更宽口径的参与方式,通过创造新的消费方式,共享经济培育了消费者新的消费习惯,也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经济新常态下,共享经济优化了经济结构中的所有制、生产、流通、分配及消费结构,促进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共享经济借助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所实现的平台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低成本的经济资源利用和可持续的产业发展模式,为新常态经济带来了重要的创新驱动力,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实施途径。
3 共享经济带来的产业创新模式
经济的本质是对具有稀缺性的资源进行有效的选择和分配。共享经济实现通过分享闲置资源的使用权,释放更强的经济活力。整体来说,共享经济主要通过开发、融合、节约和再造的方式分配闲置资源的稀缺性,为经济新常态带来了创新的产业模式。
通过分享的方式,共享经济提供了平台服务的模式。在共享平台上,闲置资源的供给者和需求者实现了供需信息的共享,能以较低的成本完成交易,发挥出共享经济的规模效益和减少信息不对称的作用。共享经济整合了线下闲置资源的经济价值,通过互联网渠道以产业融合的方式给更多的传统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作为共享经济的重要形式,互联网金融对线下闲散资金的整合,增强了金融市场中的投资能力,并发挥互联网的连接功能实现不同产业间的融合式发展。互联网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投资不仅帮助传统产业向互联网运营方式进行转移,还为不同行业间的协调合作提供了更多的产业机遇,是经济结构改革的重要途径。以二手交易、闲置物品出租等形式为主的共享经济模式,提高了传统行业的资源利用水平,同时也扩大了相应产业的用户群体和市场规模。从闲置资源的功能特点和用户需求出发,共享经济还培植了消费者新的消费习惯和服务体验,为新常态经济提供了重要的创新动力。
经济新常态的转型中,共享经济体现了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包容性、开放性和绿色性实现经济结构改革的过渡和创新驱动模式的应用。共享经济对产业融合模式的探索,新兴业态的培育和发展都有重要的推进作用。在新常态经济形势下,共享经济最大限度挖掘了市场中新的消费需求和资源的新的利用方式,带来了传统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中产业融合的最佳途径。
参考文献
[1]汤天波,吴晓隽.共享经济:“互联网+”下的颠覆性经济模式[J].科学发展,2015,(12):78-84.
[2]益言.共享经济发展简介[J].金融会计,2015,(12):39-43.
[3]郑志来.共享经济的成因、内涵与商业模式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6,(03):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