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23 14:45:3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风险规避的优缺点,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投资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与传统业务相比,转型业务(主要指面向政企行业客户的视屏监控、呼叫中心、电子政务、IDC、集成业务等)在客户对象、市场竞争强度、产品和网络、商业模式、项目效益、决策支撑和技术保障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具体见表一。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与传统业务相比,转型业务个性化特征明显,这也就造成了目前在转型项目的投资上,运营商面临以下几项难题:
(一)转型业务在投资模式的选择上缺乏规范;
(二)转型业务发展存在诸多风险,如何掌握并控制风险,避免投资浪费;
(三)在转型业务投资效益的测算和分析上缺乏统一的标准;
主要转型项目的投资模式及优缺点比较
转型项目的投资模式主要包括全租型模式、半租型模式、集成型模式、双方合资型模式和多方合资型模式。目前,运营商遇到的绝大多数转型项目都可以归纳到上述的五种投资模式。下面分别将五种投资模式的盈利方式及优缺点分析如下,以便本地网在具体的项目投资中进行参考。具体见表二和表三。
从表二和表三可以看出,不同投资模式下,运营商投资和承担的风险具有较大差异,从保护投资和规避风险的角度着眼,半租型和集成型应作为转型业务发展的首选投资模式,对全租型模式一定要慎重。
转型项目的投资效益管控标准
[关键词]金融衍生工具;外汇风险;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22-0053-02
1 金融衍生工具的迅猛发展
金融衍生工具,也就是人们理论上说的“双边支付协议”。即指在金融基础工具的价值上派生或进一步发展起来的一种金融工具。现今,金融衍生工具所涵盖的基础工具包括利率、汇率、商品、股权和其他指数等。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金融衍生工具从性质上可以概括为两类,即一类是期货,另一类是期权。当前,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金融衍生工具也变得日趋多样化、复杂化。在发展过程中,新的经济问题不断涌现。为解决新问题,新的金融衍生工具也随之出现。相反,新的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本身亦衍生出新的问题和风险,促进了更新一代金融衍生工具的产生。一般而言,金融衍生工具产生和迅猛发展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降低筹资成本和提高筹资效率。金融衍生工具中的利率调整期业务可以有效地降低筹措资金者的筹资成本,而金融衍生工具中的货币调期业务在拓宽筹资渠道,提高筹资效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第二,降低企业经营风险。近年来,世界各国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经济周期波动加大,给政府的宏观调控带来一定困难。金融衍生工具能有效地将风险厌恶者所面临的风险转移给风险喜好者。比如现有的利率调期业务能使某些具有浮动利率的贷款转换成固定利率的贷款,从而摆脱了利率波动的风险。
第三,现代通信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以及全球金融监管制度的放松等有利条件促进了金融衍生工具发展。当代先进科学技术的出现,使得投资者运用套期保值、套利和其他风险管理策略的成本费用得以大大降低,受益大大提高,从而也使金融衍生工具供给量大大增加。
第四,最新金融期权定价模型等衍生工具的估价模型和技术方法取得突破并有了长足的进展,这有利于投资者更为准确地对金融衍生工具进行估价、风险管理,有利于衍生工具的发行和使用,从而进一步促进了金融衍生工具的飞速发展。
2 当前企业外汇风险控制分析
从当前我国的外汇金融资产总量来看,2010年年末金融机构外币存款余额已经高达52159.08亿元人民币,占同期金融机构总资产的12%左右。同时,金融机构持有的国外净资产为81729.39亿元人民币,国家外汇储备2010年已达到28473亿美元,同比增长18.7%。因此,我国金融机构和广大企业都面临汇率风险的可能越来越大,对与外汇有关的金融衍生产品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从目前外资企业角度来看,截至2010年年底,我国进出口总额达到16247.83亿美元,外贸依存度达到65.28%,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已高达1577.23亿美元,若按照现留存20%的比例计算,外贸企业每年有约40000多亿元人民币的外汇面临着较大的汇率风险。加之近年来进出口总额和外贸依存度分别以年均10%和2%~3%的速度增长,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汇率风险将随之增加。尽管当前相关政府监管机构的现有结售汇管理规定已经允许有远期支付合同或者偿债协议的用汇单位可以通过外汇指定银行办理远期买卖及其他保值业务,但由于风险意识、交易成本、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的影响,国内相关企业在实践中均未能有效规避汇率风险。另外,随着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加大,人民币对其他货币的相对不断贬值,对以外贸为主的企业产生了意义重大的不同影响,特别是加大了一些以进口为主的外贸企业,尤其是从美国以外的国家进口材料的成本,从而使企业的经营效率、成本利润率均有所下降。因此,这类企业会对金融衍生产品产生强烈的需求,希望通过在金融市场上以套期保值或对冲等方式锁定进口成本,规避汇率不利变动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
从总体看,较大规模的外汇金融资产和外贸依存度表明,我国金融机构和实体外贸部门面临着较大的外汇风险。因此,客观上对外汇型金融衍生产品等具有避险功能的衍生工具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今后,随着我国资本项目的进一步开放,这一需求将会在金融外汇衍生产品交易种类和交易规模上呈现出井喷式的快速增长。
3 企业外汇风险控制应对策略
当前我国企业所面临的外汇风险是随着全球化相依相伴的。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是谋求世界最大经济福利的要求应运而生的。因此只有利用好全球化这一历史发展机遇,把握好国际与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尤其是与外汇相关的金融衍生工具等,才能更好地加强企业对外汇风险的管理和控制能力。
第一,运用金融衍生工具,树立大局意识,同时紧盯世界金融市场的发展变化。随着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展开,我国经济已经步入全球化的世界市场之中。国际期货价格必将深刻影响和左右着国内期货价格。同时,国际经济的任何变化也会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在此全球经济联为一体,国际汇率的形成机制也必将更加深刻反映各国经济的发展实际。当前,我国广大企业要摒弃传统思想,特别是只注重国内市场、价格的观念,必须在思想上紧盯全球市场的发展,行动上主动参与其中。与此同时,要注重学习现有通用的游戏规则,学会运用最新金融衍生工具来规避风险。
第二,迅速筹备风险控制部门。目前,我国企业的传统发展思维根深蒂固,它们当中有风险控制部门的非常少。在风险意识没有树立起来的情况下,风险控制部门的主要地位根本无从说起。同时,对于一些有风控部门的企业,它们也大多将其划入业务部门来管理,因此这种缺乏专门利用金融衍生工具来分析、评估、判别、规避风险的意识和行动让我国的企业在实践中面临的风险往往比国外的企业多得多。它们很少有在金融市场上进行保值增值的活动,也很少有套期保值的简单对冲风险动作。总之,成立风险控制部门刻不容缓。在经济全球化市场下,企业利用金融市场来规避实体市场的各种风险,尤其是规避不利的价格波动,同时又在好的市场流动性下发展和壮大自身的经营业务。
第三,有所重点,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利用现有金融衍生工具重点规避如下风险:人民币远期外汇交易和外汇期权。企业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向相关金融机构咨询,达成为其量身定做的规避外汇风险方案。企业针对这些方案确定选择实施后,不定期地与其进行沟通交流,从而不断地进行方案的改善和优化。另外,还要区分各种工具的优缺点,做到有所不为。我们知道各种金融衍生工具都有其优缺点,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加以选择。比如外汇期货,其优点是成本最低,流动性好,信用风险极低,但是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它的价格总是在大幅的波动,从而需要不断地随着行情的起落追回信用保证金。
总之,我国企业若能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充分利用好金融衍生工具,对于外向型的企业而言,更是这样。在不断提高自身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运用好各种金融衍生工具,对于企业防范各种风险尤其是外汇风险意义重大。
析法的介绍,分析SWOT项目风险管理方法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期望更好的做好项
目管理工作。
关键词:项目风险管理、SWOT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项目风险管理
现代项目管理对项目风险的定义为“一种不确定事件或状况,一旦发生,会对至少一个项目目标产生积极地或消极影响”。而项目风险管理的目的就在于通过一定的手段提高积极事件发生的概率,同时降低消极事件发生的概率。对于项目管理者来说,只要项目产生的收益大于其负面影响,则可视为这种风险可以被接受。
一套完整的项目的风险管理流程应包括风险识别、评估、应对及监控。其中,风险识别占据着主导地位,只有当充分的对项目风险进行识别和分析,才有可能定制出合理的风险应付计划,进而引导项目趋利避害,获得最大收益。常用的风险识别方法有德尔菲法、头脑风暴法、SWOT分析法等。
2.SWOT分析法
SWO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最早由美国旧金山大学韦里克教授于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是一种根据企业自身的既定内在条件进行分析,找出企业的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之所在的企业战略分析方法。已广泛应用于战略研究、竞争分析、项目风险管理等方面,尤其在风险识别中具有重要意义。在现在的项目管理中,SWOT分析算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工具了。
所谓SWOT,是英文单词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的简写组合。通过对项目在上述几个方面的分析,从优势因素、劣势因素、威胁因素等多角度进行风险识别并提出相应解决风险对策的方法。因此,SWOT分析实际上是将对项目内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组织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
■优势一般体现在:技术水平高、人力资源充沛、资源分配合理、品牌形象好、组织体系健全等;
■劣势与优势恰恰相反;
■机会体现在:客户群体扩大的趋势、扩大市场份额、并购竞争对手、新市场优惠补贴政策等;
■威胁一般表现在:强大的新竞争对手,市场需求的减少,新业务的拓展等带来的威胁。
3.SWOT分析法举例
(1)建立分析矩阵(也称为道斯矩阵)
将外界条件(机会)与约束(威胁)同项目本身的优劣势相结合,作出动态分析,识别项目所存在的风险,并将分析的结果填入矩阵中。
如:以SWOT中4个指标建立2×2矩阵,并分为四个区间I、II、III、IV。
从上表可以看出:位于V区的SO策略是进行风险管理的最优组合,此时收益最大。风险最小;WO策略及ST策略稍逊,最后是WT策略。
(3)分析
V区:由外部机会与自身优势两个指标构成,是最优的组合形式,存在的风险较小。这表示如果项目想要得到更好的收益,应该通过两个方向进行强化。第一是强化自身内部因素、优化资源分配等方式提升竞争力;第二是对市场进行充分的调研,掌握更具有扩展前景的领域,提高竞争优势。
VI区:由外部机会与自身劣势两个指标构成。项目管理者自身存在的问题将会是制约项目部发展主要的绊脚石。应该通过重新分配资源,加强人员培训等方式将劣势转变为优势。
VII区:由外部威胁与自身优势两个指标构成。项目管理者应对项目存在的威胁进行充分分析,可以选择防守战略,扩大和改进自身优势来减少威胁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VIII区:由外部威胁和自身劣势两个指标构成,是所有策略中风险最大的,既处于劣势又存在威胁。此时应当结合自身竞争实力,适当重组体系,健全机构,加大投资,将劣势转换为优势,并通过规避威胁来减少不利影响。
4.SWOT方法优缺点
SWOT方法优点在于可以快速找到对自己有利的以及要规避的东西。通过有条理的层次分析,得出相应结论,有利于管理者做出较正确的选择。
SWOT方法的缺点在于各指标很难界定,且管理者的知识结构、态度及信念都有较大差异,因此所受影响很大。
5.SWOT方法改进
由于SWOT方法是定性的分析工具,没有直接通过量化指标进行对比,因此可用德菲尔法相对四项指标进行赋值。德菲尔法(Delphi Technique),是一种函询的调查办法,将提出的问题和必要的背景材料,用通信的方式向有经验的专家提出,然后把他们答复的意见进行综合再反馈,如此反复多次,直到认为合适的意见为止。此办法的优点是保证了资源利用的充分性、最终结论的可靠性与最终结论的统一性。由于吸收不同的专家与预测,充分利用了专家的经验和学识;采用匿名或背靠背的方式,能使每一位专家独立地做出自己的判断,不会受到其他繁杂因素的影响。
然后通过AHP的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它将定性和定量指标统一在一个模型中,既能进行定量分析,又能进行定性的功能评价)可分析得出各项指标的权重关系。进而得出SO、WO、ST、WT策略的分值,例如:某项目分析后当SO>WT时,我们可以认为此时的机会大于威胁,该项目成功的概率大于失败的概率。
关键词:工程项目;自主采购;项目总承包(EPC);设备采购;采购风险
核电项目设备在进行采购时,由于核电工作的特殊性对于设备质量要求较高,而且核电项目发展速度加快,设备更换代也变得越来越快。为了确保核电工程项目不断顺利进行,必须加强设备采购控制,为工程项目提供高水平核电设备的质量保障。另外核电项目在进行设备采购时,必须要有一套适合核电设备采购管理模式,以此来防止核电设备在采购过程中出现较大风险的可能。
1 两种采购模式对比分析
1.1 自主采购模式优点分析
在进行核电工程项目自主采购时,必须要组织采购项目开展招投标工作,并且开展严格技术把关以及市场调研。对项目工程做一个设备估价,然后确保设备投资达到可控制标准,进而节约项目工程投资。项目设备在进行采购时,应全面掌握核电工程设备的质量以及进度,加强对核电设备的采购以及监造,必须充分考虑到核电厂长期运行和发展的需求,为后续工作提供保障。核电设备采购应建立专门部门,专职核电设备检修、运行保障,为核电设备稳定运行提供技术支撑。
1.2 项目总承包(EPC)采购优点分析
第一,项目总承包(EPC)进行设备采购时,要独立完成设计以及专业委托,并且保障设计和实物完整联结。项目总承包(EPC)商要具备设备设计、采购、安装以及监造等全面委托能力,尽可能减轻业主的工作压力[1]。
第二,项目总承包(EPC)采用固定总价合同,在设备采购过程中的绝大部分风险是由承包商来承担,在一定程度上也规避了设备采购风险。
1.3 自主采购模式缺点分析
自主采购模式其缺点主要表现在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巨大,自主采购的时候必须要与厂商、设计人员进行多方面技术协调。自主采购模式下需要建立起采购和监造团队,并且形成监造管理机构,为了降低设备采购成本不断努力。核电项目竣工之后,采购与监造团队成员进行安置不利于业主发展,项目的针对性太强,不利于核电国产化发展,同时对于经验累积、采购等均会产生阻碍作用。
1.4 项目总承包(EPC)采购缺点分析
项目总承包(EPC)采购模式在进行招标时,其工作难度相当大,而且对于合同的管理也显得不足。一般而言,业主选择承包方的范围相对较小,很容易导致合同签订价格相对较高。此时对于项目工程的质量比较难以控制,因为项目质量标准控制的约束性受到严重影响,遭受他人控制的机制相对薄弱,不利于业主后期的运营与发展。
2 设备采购过程中的风险分析
2.1 招投标风险
核电项目在进行设备采购过程中,必须要经历招投标过程,因此核电项目的招投标必然面临着较高的风险问题。因为招投标过程中对于采购方和投标方均存在着利益关系,属于一个博弈过程中,不同的决策和角度会引起招投标出现不同的效果差异。招投标对于设备采购的影响巨大,若双方不能熟悉整个招投标信息,那么极可能在招投标过程中出现风险。
企业招标一般有邀请招标以及公开招标两种方式。公开招标采购方具有较多的选择优势,其可以从招一些品牌强、信誉好以及技术优越的设备供应商进行选择长期合作伙伴。这种招标方式将给业主以及专家带来很大的工作量,使得其在有限的时间之内完成对投标单位的科学性评价,而整个招标文件进行审查需要很长的时间,因此会增大评价人员的工作量。公开性招标会导致招标的工程费用超出预算,采购过程中耗时比较长,同样会出现合同管理风险问题。邀请招标模式,先由采购方逐步向自己了解的厂家发出投标邀请函,可以极大限度缩小供应商的选择范围,并且这种招标方式以及招标时间极大限度的节省了招标服务、宣传费用。这种招标宣传模式很可能将实力竞争者排挤在外,不利于监督管理,极易出现欺诈、受贿问题[2]。
2.2 定标风险
核电项目进行定标的时候要避免超低价抢标、高价围标,因为这些都属于投标过程中主要风险源。投标之前,一些投标人会暗中达成协议,对于设备的单价进行高价报标,并且迫使设备的采购方不能够以较低的设备价成交以及与投标人签订合同。设备采购过程中,必须要以确保工程顺利开展为主要前提,然后在投标过程中必须要高价买进,且在设备招标过程中必须注重防范风险。低价抢标作为设备采购单位估算的重要组成部分,设备供应期间不能够按时、按质为工程提供设备保障,那么其结果将会严重影响建筑施工质量。
2.3 接口控制风险
开展自主采购管理模式,核电项目设备采购与监造的自均由业主全部负责,但是在工程设计的时候,则由专业设计院负责。设计院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采购清单以及监造管理技术,这些为自主采购模式管理提供支持。若将设备采购分为两个部分,很容易出现采购清单不完整、设备安装技术困难、设计监造职责不清楚等风险问题[3]。
3 项目设备采购风险控制对策
3.1 优化采购模式
项目设备采购选用优秀的采购模式能够有效改善当前核电项目工程采购现状,可以规避一些采购过程中存在着的风险。通过不断优化采购模式来确保项目正常施工,为核电工程项目提供有效保障。另外,核电项目进行设备采购的时候,由于承包商不断增加,项目越来越多,自会造成供应商的选择越来越多,这有利于推动核电设备国产化发展进程。
3.2 优化采购队伍降低采购风险
良好的采购队伍对于整个核电工程项目设备采购风险控制至关重要,所有的采购人员、策划人员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的高低决定于核电设备采购的整体效果。因此采购队伍的采购人员要不断调整整体能力和素质,提升其对于项目设备价格评标和价格分析能力,确保设备质量的前提下降低设备采购价格[4]。
3.3 加强设备采购监造
核电设备的监造价格控制,直接关乎于所有设备的交付质量,通过对设备的采购以及监造过程进行全程监理。设备监造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对设备内部结构、相关标准以及技术特性等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有利于设备后期运行及维护,这对于设备后期运行、检修管理等具有积极意义。
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核电工程项目也迎来了巨大挑战和发展机遇。因此设备采购以及采购过程中所存在着的风险问题将成为了核电项目设备采购最为主要问题。本文分析了两种采购模式,对其优缺点进行详细研究,并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有效的预防核电项目设备采购过程中出现较大的风险,为项目设备采购策划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参考文献:
[1]王晶.EPC模式下在建核电项目设备质量管理研究[J]. 华东电力,2014,08:1702-1706.
[2]胡金洲. 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下的风险分析及防范[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6:299+162.
根据电力工程项目的特点,并结合我国最新的《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中对工程项目的规定,本文针对图1所示流程环节构建基于风险管理导向的电力工程项目内部控制体系,该体系以COSO委员会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为理论基础,构建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评估确定各流程环节的关键控制点,通过风险反应以及其他诸如内部环境、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等要素的结合来管理风险的内部控制体系。
1.电力工程项目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构建电力工程项目内部控制体系的最基础的步骤,即识别上述电力工程项目建设六个环节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及关键控制点,并对风险进行分类[1]。关于电力工程项目风险识别的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现场调查法
现场调查法是指调查人在确定调查时间、调查对象的基础上亲临调查现场进行调查和访问的方法。现场调查最大的优点是可以获得可靠性较高的第一手资料[2],但其缺点在于需要与被调查对象提前做好协调工作,且费时、费力,成本较高。
(2)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是指调查者事先设计好问卷向被调查者发放,要求其如实填写调查内容的方法。工程项目建设包括很多业务流程环节,因此调查对象应尽可能涉及各个流程环节、各个部门。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方便、快捷、节省成本,但缺点在于问卷填写的过程不可控制,不能保证所有人都是根据自己所认知的真实情况填写的,且表格的回收率有时并不高。
(3)核对表法
核对表是指根据工程项目以前失败或成功的经验,把以前项目建设中遇到过的风险因素以及来源等列成一张表[3]。核对表法是总结以前的经验教训,列出以前遇到的风险点,这种方法揭示的风险点或关键控制点比其他方法少,但其他方法不能发现的关键控制点,这种方法可以识别。
(4)财务报表分析法
财务报表分析法是指以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为基础,对每一会计科目逐一进行分析,识别可能存在的风险[4]。在分析特定会计科目时,应注意其与其他科目的联系;并且应将财务报表与工程预算联系起来,警惕某些潜在风险的发生。这一方法有助于提防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但不利于对风险进行更加详细的分类。
(5)流程图法
流程图法是指将整个工程建设过程按照一定的标准细分为不同的作业、流程,再对每个作业、流程的风险点一一识别的方法。这种方法便于风险的细分,但工作量大。
(6)环境分析法
环境分析法是指对工程项目所处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进行详细地分析,找出环境中可能引发风险的因素[5]。这种方法广泛运用于工程项目管理中。
以上这些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在进行具体的电力工程项目风险识别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种方法或几种方法结合使用。
2.电力工程项目风险评估
电力工程项目风险评估是在风险识别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风险进行分析、评价,分析其对工程项目目标的影响,并且评价每一风险的来源、重要程度和控制措施等,无疑,重要程度越高的风险,越应引起项目建设单位的重视。风险评估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是把与决策相关的复杂难解的问题分为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对各层次进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方法。层次分析法实质上是一种重要的决策方法[6],运用到工程项目风险评估中,简单地讲,即将工程项目的风险分为目标、设计、实施等层次的风险,再对每一层次的各类风险的重要程度进行两两比较,再综合人的主观判断,从而确定工程项目中风险相对严重程度或重要程度的方法。
(2)模糊评价法
在经济活动中,很多因素是无法用确切的数字衡量的,这些因素所导致的结果也是模糊的。而1965年,L.A.Zadeh首次提出的模糊数学的概念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模糊评价法的主要工具是模糊数学。模糊评价法运用到电力工程项目风险评估中,可以对无法用数字加以准确描述的风险提供定量化的描述方法,即对识别到的所有风险点,根据模糊数学的方法,遵循一定的标准给出评语的过程。
(3)敏感性分析法
敏感性分析法即从对工程项目的目标与经济效益产生重大影响的众多不确定性因素中,找出敏感性因素,确定其对项目的敏感性程度,从而判断项目风险承受能力的一种分析方法。例如敏感性分析法可以测试工程项目成本因素的变化对工程经济效益的影响。
(4)人工神经网络
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关于信息处理的重要数学模型,在工程界与学术界广泛应用。神经网络由众多的节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组成,每个节点代表一个激励函数,而节点之间的连接代表通过该连接信号的权重。这种方法在工程项目风险评估中也有应用。
(5)贝叶斯网络法 贝叶斯网络法是一种数学模型法,这种方法是基于以贝叶斯公式为基础的概率推理的计算。这种方法在电力工程项目的风险评估中也有所应用。
(6)专家打分法
专家打分法是风险分析中最简单易行的方法。当在风险评估的过程中,无法使用其他以建立模型为基础的方法进行评估时,可以选择专家打分法。首先,将风险识别阶段识别出的所有风险或关键控制点列成调查表;其次,要求专家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发生风险后对项目目标的危害程度进行打分;最后,对专家打分的结果进行分析评价,从而综合成整个项目风险[7]。专家打分法受专家的主观影响较大。
对于特定的电力工程项目,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和项目特点选择合适、恰当的方法进行风险评估。
3.电力工程项目风险反应
在以上识别和评估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的基础上,最重要的是对每一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反应策略。而风险反应策略主要分为以下四种:规避风险、减少风险、转移风险和自留风险。
(1)规避风险
在电力项目工程管理中,对于那些尚未发生或以前发生的风险,首要的风险反应策略是规避风险。对于可控风险,例如由人为操作不当,或体制不健全等导致的风险完全可以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规避。
(2)减少风险
当风险无法规避时,最优决策是减少风险。减少风险是指在弄清楚引发工程项目风险的来源和因素后,采取相关措施以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减轻风险发生后造成的损失。
(3)转移风险
在无法对风险进行规避或减轻时,应选择转移风险作为最优决策思路。转移风险是为了避免在承担或接受风险后对项目目标产生影响,而选择将风险向其他部门、实体转移。
(4)自留风险
自留风险是指在风险发生时,没有其他合适的风险应对策略可以选择,例如,工程施工中发生意外事故,采取积极的行动承担风险,将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电力工程项目是指为确保特定地区或特定单位的电力供应,由政府部门、单位集体等投资一定数额的资金,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建设完成的电厂项目,其必须达到预期的质量和规模要求。电力工程项目普遍具有投资大、周期长、专业性强、危险性高、风险大、与政府关系密切等特点。
根据电力工程项目的特点,并本文由收集整理结合我国最新的《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中对工程项目的规定,本文针对图1所示流程环节构建基于风险管理导向的电力工程项目内部控制体系,该体系以coso委员会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为理论基础,构建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评估确定各流程环节的关键控制点,通过风险反应以及其他诸如内部环境、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等要素的结合来管理风险的内部控制体系。
1.电力工程项目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构建电力工程项目内部控制体系的最基础的步骤,即识别上述电力工程项目建设六个环节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及关键控制点,并对风险进行分类[1]。关于电力工程项目风险识别的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现场调查法
现场调查法是指调查人在确定调查时间、调查对象的基础上亲临调查现场进行调查和访问的方法。现场调查最大的优点是可以获得可靠性较高的第一手资料[2],但其缺点在于需要与被调查对象提前做好协调工作,且费时、费力,成本较高。
(2)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是指调查者事先设计好问卷向被调查者发放,要求其如实填写调查内容的方法。工程项目建设包括很多业务流程环节,因此调查对象应尽可能涉及各个流程环节、各个部门。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方便、快捷、节省成本,但缺点在于问卷填写的过程不可控制,不能保证所有人都是根据自己所认知的真实情况填写的,且表格的回收率有时并不高。
(3)核对表法
核对表是指根据工程项目以前失败或成功的经验,把以前项目建设中遇到过的风险因素以及来源等列成一张表[3]。核对表法是总结以前的经验教训,列出以前遇到的风险点,这种方法揭示的风险点或关键控制点比其他方法少,但其他方法不能发现的关键控制点,这种方法可以识别。
(4)财务报表分析法
财务报表分析法是指以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为基础,对每一会计科目逐一进行分析,识别可能存在的风险[4]。在分析特定会计科目时,应注意其与其他科目的联系;并且应将财务报表与工程预算联系起来,警惕某些潜在风险的发生。这一方法有助于提防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但不利于对风险进行更加详细的分类。
(5)流程图法
流程图法是指将整个工程建设过程按照一定的标准细分为不同的作业、流程,再对每个作业、流程的风险点一一识别的方法。这种方法便于风险的细分,但工作量大。
(6)环境分析法
环境分析法是指对工程项目所处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进行详细地分析,找出环境中可能引发风险的因素[5]。这种方法广泛运用于工程项目管理中。
以上这些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在进行具体的电力工程项目风险识别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种方法或几种方法结合使用。
2.电力工程项目风险评估
电力工程项目风险评估是在风险识别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风险进行分析、评价,分析其对工程项目目标的影响,并且评价每一风险的来源、重要程度和控制措施等,无疑,重要程度越高的风险,越应引起项目建设单位的重视。风险评估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是把与决策相关的复杂难解的问题分为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对各层次进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方法。层次分析法实质上是一种重要的决策方法[6],运用到工程项目风险评估中,简单地讲,即将工程项目的风险分为目标、设计、实施等层次的风险,再对每一层次的各类风险的重要程度进行两两比较,再综合人的主观判断,从而确定工程项目中风险相对严重程度或重要程度的方法。
(2)模糊评价法
在经济活动中,很多因素是无法用确切的数字衡量的,这些因素所导致的结果也是模糊的。而1965年,l.a.zadeh首次提出的模糊数学的概念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模糊评价法的主要工具是模糊数学。模糊评价法运用到电力工程项目风险评估中,可以对无法用数字加以准确描述的风险提供定量化的描述方法,即对识别到的所有风险点,根据模糊数学的方法,遵循一定的标准给出评语的过程。
(3)敏感性分析法
敏感性分析法即从对工程项目的目标与经济效益产生重大影响的众多不确定性因素中,找出敏感性因素,确定其对项目的敏感性程度,从而判断项目风险承受能力的一种分析方法。例如敏感性分析法可以测试工程项目成本因素的变化对工程经济效益的影响。
(4)人工神经网络
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关于信息处理的重要数学模型,在工程界与学术界广泛应用。神经网络由众多的节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组成,每个节点代表一个激励函数,而节点之间的连接代表通过该连接信号的权重。这种方法在工程项目风险评估中也有应用。
(5)贝叶斯网络法
贝叶斯网络法是一种数学模型法,这种方法是基于以贝叶斯公式为基础的概率推理的计算。这种方法在电力工程项目的风险评估中也有所应用。
(6)专家打分法
专家打分法是风险分析中最简单易行的方法。当在风险评估的过程中,无法使用其他以建立模型为基础的方法进行评估时,可以选择专家打分法。首先,将风险识别阶段识别出的所有风险或关键控制点列成调查表;其次,要求专家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发生风险后对项目目标的危害程度进行打分;最后,对专家打分的结果进行分析评价,从而综合成整个项目风险[7]。专家打分法受专家的主观影响较大。
对于特定的电力工程项目,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和项目特点选择合适、恰当的方法进行风险评估。
3.电力工程项目风险反应
在以上识别和评估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的基础上,最重要的是对每一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反应策略。而风险反应策略主要分为以下四种:规避风险、减少风险、转移风险和自留风险。
(1)规避风险
在电力项目工程管理中,对于那些尚未发生或以前发生的风险,首要的风险反应策略是规避风险。对于可控风险,例如由人为操作不当,或体制不健全等导致的风险完全可以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规避。
(2)减少风险
当风险无法规避时,最优决策是减少风险。减少风险是指在弄清楚引发工程项目风险的来源和因素后,采取相关措施以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减轻风险发生后造成的损失。
(3)转移风险
在无法对风险进行规避或减轻时,应选择转移风险作为最优决策思路。转移风险是为了避免在承担或接受风险后对项目目标产生影响,而选择将风险向其他部门、实体转移。
(4)自留风险
自留风险是指在风险发生时,没有其他合适的风险应对策略可以选择,例如,工程施工中发生意外事故,采取积极的行动承担风险,将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目前,我国相关部门为了适应传媒企业的发展需要,鼓励新闻出版企业上市。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在今年10月份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透露,作为新闻出版行业全面改革的一部分,中国已经完全放开地方报纸、出版集团的国内外上市。并表示说:“允许新闻出版传媒的整体上市,而不是局限于过去将报纸的采编业务与广告等商业经营剥离开来的做法。”“外来资本的持股比例眼下还不好说,但国资应该要控股。”柳斌杰同期透露,辽宁出版集团的IPO进程已进入关键阶段,预计很快可以实现整体上市。另有消息透露,很多地方的新闻报业、出版发行集团递交了上市方案,预计未来会有13家公司将在这一轮进程中先后上市。
上市是一种很好的融资方式,能够帮助传媒企业打通资本通道,增强自身的资金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但是对于传媒企业这种政治风险很大的企业来说,必须考虑到自身的特殊性,尽最大可能地在利用上市融资的优势的同时,规避上市的缺点和弊端,使自身能够可持续发展。
几种常用融资方式的比较
目前,企业的融资方式主要有内源型融资和外源型融资两种。内源型融资主要是指依靠自我积累再投资,外源型融资又可以分为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
1 内源型融资
内源型融资的资金来源于公司的自由资金和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积累部分,方式主要有利润留成,计提折旧,计提坏账准备金等。其优点在于:由于在公司内部进行融资,不需要实际对外支付利息或股息,不会减少公司的现金流量,同时由于资金来源于公司内部,不发生融资费用,使内部融资的成本远低于外部融资。但是其最大的缺点和制约在于自我积累的速度慢和自我积累的资金量小。
2 债务融资
银行贷款是目前债权融资的主要方式,其优点在于程序比较简单、办理快、方式灵活、可以直接获取货币资金。其缺点是融资成本高、风险高、贷款条件比较严格和筹资数额有限。
3 股权融资
股权融资分为引入战略投资者融资和上市发行股票融资两种。
第一,引入战略投资者融资
引入战略投资者融资方式的主要优点有:可以帮助企业改善股东结构,同时建立起有效的治理结构监管体系、法律框架和财务制度可以帮助企业比较好地解决员工激励问题,建立起有效的员工激励约束制度。可以通过引入战略资本,帮助企业迅速扩大规模,战略投资人特别是国际战略投资人所携带的市场视野、产业运作经验和战略资源可以帮助企业更快地成长和成熟起来,同时引入战略投资者更有可能产生立竿见影的协同效应,从而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改善企业的收入成本结构,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最终带来企业业绩和股东价值的提升,战略投资人注重长远利益会与企业捆绑紧密,同时还会提供他自身的部分资源来支持企业发展。
引入战略投资者的主要缺点在于分散股权,使得原公司的控制力减弱。主要体现在:战略投资者会加入董事会参与管理;要求企业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与国际企业运行规则接轨,不断创新管理模式;会要求财务规范化、财务信息透明化、公司信息透明化。
第二,上市发行股票融资
上市发行股票融资的主要优点有:企业可以根据经营情况决定是否向股东发放股利,无固定利息负担,股东在企业经营期间不能抽回资金但是可以转让,因此,企业所筹集的资金可以永久使用,不用偿还;所筹集的资金是企业的自有资金,可以增加企业的经济实力和商业信誉;有利于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其缺点是:股利不能进人成本,要从企业的税后利润中支付,发行新股票会分散企业的股权,进而分散企业的管理权;证券交易管制机构的报告要求,公司管理难度增大,企业上市后从股东大会管理层到各项业务都要求正规化。不得违反相关法规,从而降低公司事务的处理弹性,股东信任危机。信息披露的要求,上市公司须公开年报等各类期间报告,公布重大业务人事以及法律事务,使经营活动处于公众关注之下;较为昂贵的上市成本。尽管在第二板上市费用较主板市场低许多,但仍需承担人市费年费、律师费、审计师费、财务顾问费、承销商费以及各种杂费如印刷申请、宣传广告调查等费用和佣金。
把这几种融资方式和传媒集团的现状结合起来,传媒集团(主要是靠做内容的传媒集团)的整体政治风险较高,传媒集团的项目可以分为政治风险高和政治风险低的项目两种。
在传媒管理体制尚未进行根本性变革的情况下,传媒集团应采取多种融资方式相结合的融资战略,对于不同类型的项目选择不同的融资方式:对于有政治风险的项目,应选择战略投资者的融资方式;对没有政治风险的项目,应选择上市的融资方式。选择没有政治风险的项目上市,不仅能够解决传媒集团的资金缺口和打通集团的资本通道,而且能够丰富和完善传媒集团的融资渠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传媒集团集团上市比不上市好,早上市比晚上市好!
传媒集团上市必须解决的问题
1 目前很多传媒集团上市都是政治任务,实践证明效果不好
传媒集团上市应该是基于自身的目的,或为了后续发展获取资金,或为了规范内部管理等。但是,我国目前传媒集团上市多是地方政府出于政绩目的,这种政治任务式的上市很难取得好的效果。如“北青传媒”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2 囿于外部管理体制。各项管理还比较落后
传媒企业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运作”,其各项管理比较落后,制度不健全,尤其是财务管理水平相对较低。如果上市,企业制度化管理必须更加规范,企业财务管理状况必须更加透明。这种情况下,就会大幅度降低企业的利润,更有甚者,可能还会出现其他一些更严重的问题。
3 没有合适的项目装进去
企业上市必须要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项目装入,但是在传媒业市场区域分割的市场环境下和传媒集团目前的管理体制下,传媒集团很难有合适的项目装进来。
4 传媒业本身利润率很高,上市会稀释企业的利润
传媒业本身是一个利润率很高的行业,远远高于其他行业,一般利润率高的企业是不愿意上市融资的。传媒企业通过上市融资,就会降低企业的股权比例,相应地,企业的利润就会被稀释,单纯从财务的角度来看,高利润率企业是得不偿失的。
5 传媒企业上市的政治风险太高
传媒企业,尤其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传媒企业,具有很大的政治风险。此外,高政治风险的企业上市之后,由于其政治风险太高,会导致其经营发展的不可持续性,给股东带来
很大的风险。综合说来,上市后的整体收益不会太理想。由于政治风险太高,一旦出现政治问题,会导致停盘甚至取缔,给广大股东带来巨大的损失,而且这种政治风险是很难预料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6 缺乏高素质的熟悉资本市场的人才
资本市场是一个风险很大的市场,在资本市场需要专业化的高素质的资本运作人才。而从传媒集团目前的自身能力来看,显然不具备这方面的人才。如果在缺乏这样的人才的情况下上市,就可能会出现玩不过别人的结果。
传媒集团上市融资的目的,原则与思路
1 上市的目的
(1)打通资本通道
通过上市融资,可以打通传媒集团的资本通道,通过渐进地把更多的项目包装逐步上市的方式,可以为传媒集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
(2)提升传媒集团的影响力和品牌力
中国传媒集团的规模尚小,实力尚弱。和其他行业的企业集团旗下有多个或者几十个上市子公司相比。相差悬殊。如果传媒集团旗下有多家上市子公司,将能够极大地提高传媒集团的影响力和提升传媒集团的整体品牌价值。
(3)改进和提升传媒集团的管理能力和水平
传媒集团上市将对传媒集团和上市子公司的整体管理水平提出很高的要求,这种外部压力将有助于传媒集团转变管理体制和提高传媒集团的整体管理水平。
2 上市的原则
(1)为了传媒集团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传媒集团上市既不是“面子”工程,更不是出于短期发展的目的。而是为了实现传媒集团的长期发展和短期发展相结合的重大战略选择,是为了实现传媒集团可持续发展,做强做大做优的战略选择。具体来说:一是为了解决传媒集团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所需的资金缺口,二是在上市融资方面进行积极有益的探索,为了下一步的可持续发展积累经验和培养人才。在传媒管理体制进一步改革和外部环境成熟的情况下,逐步实现传媒集团其他更多项目的上市。
(2)适度规模的上市
基于传媒集团的现状,传媒集团应该采取适度规模上市的原则。所谓适度规模的上市,含义是指:一是不采取传媒集团整体上市,而是拿出部分项目和资产进行上市,二是有政治风险的先不进行上市,无政治风险的先进行上市。三是传媒集团的主业不进行上市。传媒集团的非主业进行上市。
3 上市的总体思路
集团上市融资的总体思路可以归结位:选择合适的项目。通过良好的上市方式。快速实现上市。积极稳妥地打通集团的资本通道。
其关键点在于选择什么样的项目、选择什么样的上市方式和多长的时间实现上市。
4 上市融资的具体思路
具体思路主要包括项目的选择,上市方式和上市地点的选择。
(1)项目的选择
在进行项目选择时,应坚持如下原则:既要规避掉政治风险,又有实际的资本需求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其原因如下:一是传媒业目前整体上是个高政治风险的行业,避免经济问题政治化情况的发生,二是为了减少问题发生的几率。在项目的选择上,应选择具有很大资金需求量的项目上市,这样就能把融来的资金直接用于该项目,将大大降低上市的风险,三是为了实现传媒集团、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的多赢,传媒集团应拿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项目上市,这不仅能够促进传媒集团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而且能够使投资者赚钱,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这些都能够大大提升传媒集团的影响力和声誉,否则将有损传媒集团的影响力和声誉。
(2)上市方式的选择
上市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IPO上市,即首次上市,另外一种是买壳上市,两种方式各有各的优缺点。
第一,OPO的优缺点。
优点:可以在发行同时进行融资;企业在股票公开发行推介时,有助于企业形象宣传,
缺点:要求严格,申请程序复杂,所需时间长,约1年以上,费用很高,不能保证发行成功,容易受市场波动影响,
第二,买壳上市的优缺点。
所谓买壳上市,是指一些非上市公司通过收购一些业绩较差,筹资能力弱化的上市公司,剥离被购公司资产,注入自己的资产,从而实现间接上市的目的。
要实现买壳上市,必须首先要选择壳公司,要结合自身的经营情况、资产情况,融资能力及发展计划。选择规模适宜的壳公司,壳公司要具备一定的质量,不能具有太多的债务和不良债权,具备一定的盈利能力和重组的可塑性。接下来,非上市公司通过并购,取得相对控股地位,要考虑壳公司的股本结构,只要达到控股地位就算并购成功。其具体形式可有三种:一是通过现金收购,这样可以节省大量时间,智能软件集团即采用这种方式借壳上市,借壳完成后很快进入角色,形成良好的市场反映。二是完全通过资产或股权置换,实现“壳”的清理和重组合并,容易使壳公司的资产、质量和业绩迅速发生变化,很快实现效果一三是两种方式结合使用,实际上大部分借“壳”或买“壳”上市都采取这种方法。
优点:手续简单,上市条件灵活:与直接上市相比,买壳方式显然没有那么多复杂的上市审批程序-时间短,成本低:买壳上市(约6-8个月以内)一步到位,节省许多时间和费用;避免复杂的财务、法律障碍;买壳方式对上市中的审计与法律审核方面的要求要轻松得多。
缺点:先上市,后融资。欲上市公司通过与一个已上市公司合并后,首先取得上市地位,在投资银行专家的指导下,根据公司业绩的好坏,股价的高低,通过增发新股等方式进行融资;要聘请专业的投资银行为企业寻找合适的壳公司,并充分指导企业进行财务和法律等方面的清理;空壳公司可能有许多债务,处理这些债务也需要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3)上市地点的选择
目前来说,可供选择的主要有美国纳斯达克市场,香港市场和内地市场,囿于传媒业政策的限制,内地市场将是传媒集团的首选,不过纳斯达克市场也可以供传媒集团选择。
5 上市融资的具体步骤和程序
(1)统一思想和认识
上市融资作为传媒集团的一项重大发展战略,传媒集团要把上市融资战略置于足够高度。大力宣灌该战略,在内郝各层次、各部门达成共识,统一大家的思想和认识,使力量统一到该战略上来。
(2)成立上市融资领导小组,建立起制度保障
传媒集团在实施上市融资战略时,必须有一个组织机构来领导和实施,也必须健全和完善相关制度,以保证上市融资战略的顺利和成功实施。在这方面,一要建立起一个上市融资领导小组,由该小组来研究和实施上市融资战略,明确其权利和责任,并使其权责相对称;二要建立起相关制度,使上市融资战略制度化和规范化运作。
(3)上市融资的准备阶段
一是聘任顾问和中介机构。应该选择具有深厚背景、能力和经验丰富以及做过传媒业上市工作的顾问和中介机构,一般选择知名的证券公司和大的投资咨询公司,二是重组,三是选择并人上市公司的资产;四是准备财务报表;五是尽职调查,六是决定资本结构,七是决定项目结构・八是估值定价。
(4)上市融资的实施阶段
主要分为如下十个步骤:起草文件:文件提交证监会;证监会反馈意见一分发招股书初稿;上市前研究报告,前市促销,准备管理层问答;管理层路演,投资意愿建档(薄记),定价和分配。
[关键词] 消费价格指数 生产资料物价指数 通货膨胀会计
2008年2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下简称CPI)同比上涨8.7%,继1月份CPI同比上涨7.1%创11年来CPI月度涨幅新高以后,又创新高。在刚过去的2007年,百姓最为关心的事情莫过于消费品价格的持续上涨。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7年期间各月份的CPI同比上涨平均为4.8%。物价攀升,再度成为社会各界的敏感话题。由于2006年谷物产量减少,而利用量增加,导致2007年上半年,所有谷物的国际价格均大幅上涨。与此同时,全球主要能源、原材料价格也在上涨,这进一步推动了消费品价格上扬。在需求强劲增长的拉动下,促使许多工厂几乎满负荷生产,进一步导致土地、劳动力、原材料等的价格上扬,并最终造成工业品价格上涨。目前企业界正在积极寻求对策应对通货膨胀带来的影响,沉寂了多年的通货膨胀会计又被会计界重新给予高度的关注。下面笔者通过分析通货膨胀会计几种模式的优缺点,提出我国企业目前应怎样利用通货膨胀会计来规避通货膨胀带来的风险。
一、通货膨胀会计模式
目前通货膨胀会计模式主要有:历史成本/稳值货币会计,即调节价格水平的传统会计;现行价值会计,即现行成本会计;不变币值的现行价值会计,即调节价格水平的现行成本会计。
1.历史成本/稳值货币会计又称作一般物价水平会计模式。它仍采用历史成本作为计量属性,而计量单位改用购买力相等的货币单位,目的在于消除一般物价水平变动对会计的影响。具体做法是通过采用一个适宜的物价变动指数把财务报表上各个项目的历史价格金额换算为不变价格金额。
它的主要优点:一是方法简便,只要将原历史成本会计所得的金额数据,按物价变动指数予以调整即可;二是可以比较不同时期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使财务报表具有可比性;三是易于监督、管理,具有可比性的财务报表增强了可审性;四是有利于各方了解通货膨胀情况下企业财产的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决策;五是物价指数由物价部门制定,有一定的客观性。
它的主要缺点:一是指数不易选择,我国现行公告的是零售物价指数,不是生产资料物价指数,而且各地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不平衡,难以统一用一个物价指数来衡量;二是在不同行业或同一行业各类资产和负债对物价变动所受的影响是不同的,用同一物价指数不可能得到正确反映,甚至相关甚远;三是每个会计期末要进行调整才能增加其可比性,工作量较大。
2.现时成本/名义货币会计又叫公允价值会计,它采用公允价格为计量基础,改变了资产计量和收益确认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传统。这种会计模式要求对待资产的账面价值按现行成本予以调整,再计算出现有资产由于现行成本变动而产生的,尚未实现的利润或损失。
其主要优点:一是提供更为准确的会计信息。因为资产按现行重置成本计量,反映了个别物价变动的影响,较为接近企业资产的实际情况和实际的经营收益,有利于正确评估企业业绩;二是由于固定资产是按现行重置成本记账的,可以维护企业的正常生产能力,保证固定资产的更新资金不被通货膨胀所吞噬。
其主要缺点:一是重置成本的确定需要大量物价资料和进行复杂的计算,当找不到市场公允价格时,只能估计或按物价指数计算,如计算不当,反而会使企业成本失实情况加剧,同时也加大了审计的难度;二是可比性差,各期的重置成本反映了资产在不同时期的现行价值,这些数据难以相互比较;三是没有考虑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化,由于不计算货币性项目的购买力损益,通货膨胀过高的时期,致使企业消耗掉的货币资金得不到完全补偿。
3.现时成本/稳值货币会计又叫不变币值的现行价值会计。它是不变币值会计和现行价值会计模式的结合。前者消除一般物价水平变动对会计的影响,后者消除特定物价水平变动对会计的影响,而这两种物价变动往往是同时存在的。从理论上看,将上述两种会计模式相结合得到现时成本/稳值货币会计,能解决物价变动带来的会计问题,最符合资本保值增值的要求。
主要优点:既能反映一般物价变动的影响,反映货币性项目的实际购买力,又能反映个别物价变动对会计的影响,确保企业维持现有生产经营的能力,使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更真实、准确,也有利于企业正确决策和经营目标的实现。
主要缺点:一是指数确定不易,主观性强,可比性差;二是工作量大,实物操作难度高,成本也很高。
二、通货膨胀会计的应用
现时成本/稳值货币会计模式相比之下,是目前比较完善的方法,但应用时还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我国采用的零售物价指数,应进一步换算为生产资料物价指数。计算物价指数应考虑企业所在地域因素,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发达地区、内陆地区和边缘落后地区的物价变动情况不一致,计算物价指数时应区别对待。
2.应注意科技进步因素,比如电子设备的加速折旧问题。
3.完善内部管理体系,使之与通货膨胀会计相适应,比如,普及会计电算化,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
4.努力克服实行通货膨胀会计带来的成本增加问题和由此产生的连锁反映。
由于各个企业千差万别、各有特点,很难选出一个通用的良方,这就要看企业财务工作者的业务水平、能力,会计主管需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来选用会计模式。另外会计人员还可以从多方面入手,多管齐下,从会计角度规避通货膨胀带来的风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