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现代城市治理8篇

时间:2024-02-22 14:41:5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现代城市治理,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现代城市治理

篇1

关键词:社会治理;社区治理;公众参与

一、社会治理和社区治理的提出

1998年国家首次明确提出“社会管理”的概念。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完善社会管理职能,并且认为社会管理是政府的专门领域,拒绝其他社会主体的参与。2012 年党的十报告提出建立社会管理体制,社会管理主体的多样化逐渐受到重视,法治作为社会管理的基本方式日益明确。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 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首次在党的正式文件中提出了社会治理的重要命题,并且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总目标,这是对社会管理体制改革重大的变革,也是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中治理模式的变迁,更是在现代化中面对社会新挑战的现实需要。

中国经历3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崛起,人民生活改善,法治体系基本确立。同时,市场经济带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传统的单位体制也发生重大变化,越来越多的“单位人”逐渐成为“社会人”,新型的社会组织大量涌现,外来流动人口迅速增加,户籍制度松动,社会活力大大增强,新的社会主体日趋活跃,随之而来的新社会问题不断出现,逐渐增加的社会问题,社会的压力,以及各种社会领域的治理危机开始出现。

社区是人们生活的基本地方,它联系群众最紧密、最直接、最有效,是在社会治理中起着基础的作用。城市社区中有很多治理主体,他们通过平等协商、合作互动来共同管理城市社区公共事务,实现城市社区公共利益。在国内,近些年许多社会学家对“社区治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如夏建中学者认为社区治理就是在规定社区内,依托于政府组织、社会组织、民营组织和公众组织等各种网络体系,共同应对社区社会事务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过程,而治理的方式应该是合作、自治、参与以及建立更多的横向结构公众组织。

二、罗山市民会馆的社区治理模式

现代化社区治理中上海“罗山市民会馆”是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社会发展基金会、上海基督青年会和罗山街道办事处共同创办的集社区服务、社区教育、社区文化为一体的社区治理模式的新典范。罗山市民会馆,强调“市民”,从中彰显出一种非政府的管理模式,也是我们现在一种探索的“小政府,大社会”的模式。

在市民参与中,包括参与的主体、参与方式和参与内容等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即“谁来参与”、“如何参与”以及“参与什么”。社区公众,作为完整意义上的市民来参与社区建设的相关事务与活动。同时由于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速度,像教育、就业、等服务都要依靠社区服务来缓解和解决。公众参与有许多不同的方式,如投票、结社、宣传、上访等,这些都是公众参与的常用方式。如今,在信息和技术发达的今天,新的参与方式日益兴起。

青年会作为罗山会馆的法定托管机构,全权负责会馆的规划与运行,青年会精心设计管内敬老院、自闭症关爱中心、图书馆、活动长廊、假期儿童所、市民教室等。1998年建立罗山敬老院,开放的形式管理敬老院使社区人群和敬老院人群不断产生互动,这里会提供和吸引更加丰富的志愿服务,鼓励老人和比较年轻的老人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条件下为他人服务,为社区服务,形成敬老院与社区的良好关系。志愿服务作为一种公共服务的重要资源,又是培育社区志愿文化、形成社区信念共同体的社区文明的基石。罗山会馆之所以取得成功,一个是青年会志愿理念吸引了大量的志愿服务,一个是动员市民积极参与有关政策制度的建立,并参与具体的活动项目,几乎每个项目的设计、出台到最后的享用、服务都为市民提供畅通的参与渠道。

公众的社区参与程度,是社区建设成效和社区发展程度的核心。它一方面制约着社区选择何种治理模式,另一方面又受社区治理模式的作用和影响。现在在很多地方的社区中,并没有像上海罗山市民会馆一样公办民营、综合型的一体化的服物,甚至很多落后地区根本无法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社区治理模式。笔者认为其中最主要制约社区治理和社区建设的是成员无法对社区有一种社区认同感,最终导致公众的参与不足问题,因此政府和社区管理人员无法调动和动员公众。要进行现代化的社区治理,根本性的是加强公众对社区的认同感,解社区公众参与不足问题。

三、城市社区治理中提高公众参与的建议

1、社区治理中公众参与主体的多元化

罗山市民会馆的每一个项目、每一个细节都表现了管理者对事物、对人际关系、对社区、对社会责任的深刻理解和高超的管理智慧。这里的一切都渗透了一种精神, 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价值理念,罗山市民会馆时刻培养公众的归属意识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习惯和能力,让他们感受到主人翁的感情,从而很开融入社区服务中。但是,社区公众参与不是单单指本社区的居民,现在对象也在扩大,包括外来人员务工人员也可以接受社区提供的各种免费培训活动。

2、社区治理中公众参与内容的多样性

罗山市民会馆是一个近些年不错的实证案例,他们将会馆建成一个可以当地居民进行社会互动、教育文化娱乐、公共福利服务的开放性的社区的公共场所,成为一个有社区归属感的社区。要使社区成为一个真正守望相助的共同体,要结合居民的共识和生活方式,形成一套有特色的社区服务内容。例如,教育医疗、社区安全、商业产业发展、环境生态保护等。

3、社区治理中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提供的一体化

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过去由企业承担的社会功能逐步向社会转移,社区的社会服务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社区除了保持原有的基层社会服务功能外,还承担着对弱势群体的救助、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特殊群体的照顾和服务等职能。社区是居民获得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场所,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需要建立在多元互动的社区治理结构中。在上海罗山市民会馆中,公共设施非常健全,对社区不同的居民设有具体的设施,最主要的是它们的利用率都很高,能够保证居民真正享受到社区的一系列设施。所以基于这一点,只有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提供的一体化,公众参与的方式和内容更加多元,对于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管才能提升,社区治理才能有效开展进行。

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支撑,社会治理是一个不断提升的历史进程,而社区治理作为社会治理的一个最基础的平台与载体,是不断推动社会治理改革前行的。而社区治理的中心是公众是否能拥有社区归属感,能够积极参与社区治理中,实现政治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夏建中.治理理论的特点与社区治理研究[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0,(2).

篇2

关键词:社区参与;城市;治理

中图分类号:TU984.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01

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入,城市社区成为基层治理与秩序维持的基本单位。随着居民利益诉求的多元化与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传统的行政主导式的治理模式难以适应现代社区的需求。近年来,社区主体渐趋多元化,在这种背景下,需要调动居民的积极性,让居民自主、自发地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居民的社区参与既是良好的社区治理体系建构的基础,也是构建基层共同体、增强社区凝聚力的现实保障。但是在目前情况下,中国城市社区普遍存在着社区参与不足的问题,这成为制约社区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一、当前社区参与不足的现实表征

(一)居民参与意识不足,被动的动员式参与是参与的主要形式

居民的参与意识是参与的基础。在很多社区的调查发现,很多居民虽然生活在社区,但是并没有意识到也应为社区尽一份责任与义务。更没有意识到居民自身具有参与社区治理、监督居委会工作的权利。很多居民认为,社区的决策是政府行为。即使参与到社区的事务中,也是通过社区工作人员的动员、劝诱、说服而参与(更确切的说是执行)社区管理机构已形成决定的事项,比如参加居委会组织的各类活动等。这种参与既不能对本社区内的事务进行决策,也不能对社区公共权力的运作进行有效的监督,属于被动的动员式参与,其参与的效果有限、参与程度不高[1]。

(二)参与内容有限,大多停留在文体性娱乐活动参与,公共事务参与少

在参与内容上,居民的社区参与大多是参与娱乐活动。很多居民有室外锻炼的需求,尤其是一些退休的老年人。为了满足居民的生活需要,一些商品房社区一般配备了小区广场、健身设施、开发了一些文体娱乐的场所。一些居民早晨共同锻炼,活动内容有打球、跑步等。一些社区还成立了进出比较自由的娱乐组织,如很多中老年妇女在晚上跳广场舞。一些居民出于共同的兴趣和爱好,一起下围棋、象棋等。对于社区的公共事务,一般的社区居民参与非常少。在涉及公共利益的很多事情,如小区保洁、物业收费等等,一些居民也关注,但是缺乏实质性的参与。一些公共决策大多是由居委会或物业公司做出,随着物业公司进驻社区,侵犯居民利益的事情时有发生,很多居民对物业公司有意见,但是缺乏正确沟通的渠道。

(三)参与人员大多是妇女或老人

在调查中发现,在社区举办的活动中,参与的居民大多是赋闲在家的老年人或妇女。这部分群体参与社区活动的目的是休闲或打发时间,参与社区的活动项目大多是娱乐性的活动。如社区组织的看电影活动、居委会组织的各种比赛。由于老年人的时间比较充裕,部分老人对社区事务也显示出一定的关心,加之老年人和妇女的自主意识比较弱,也比较愿意服从居委会或物业公司的安排。居委会和物业公司也愿意让老年人或妇女参与社区的活动,如安排一些老年人担任楼长等社区职务。

二、社区参与不足的原因分析

在目前的社区治理体制中,缺乏居民参与的正式渠道。调查中发现,很多社区居民对于关切居民利益的小区收费、车位问题、公共设施维修等问题密切关注,希望维护自身的利益,愿意参与社区的一些决策。但是很多社区的公共决策均由居委会、物业公司等组织做出,居民很难有参与社区决策的渠道。目前,社区居民的许多参与活动都是根据上级统一部署安排,而并不是根据居民的需要而组织的,居民参与是为了完成上级要求的参与任务。社区居民的参与采用的是凑人数的原则,谁来都行,参与机制不完善,缺乏制度保障。更缺乏缺乏详细、规范、操作性强的程序或规定作支撑的居民参与制度,其直接后果是居民参与的实效性差、社会效益低[2]。

随着社会的转型,大量的“单位人”转化为“社会人”、社区成为城市居民生活与社会联系的重要基础。由于多年计划经济的惯性,居民的权利意识、参与意识大多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的“被动式”阶段,有参与的需求,但是不知道如何去参与,更不会主动谋求参与的方式。很多居民缺乏对于社区的主人翁精神,认为社区建设是政府的事情,居民要服从政府与社区组织的安排。在参与动力上,对于跟自身利益不直接关联的事情,不去积极主动去关心、关注。很多居民由于缺乏公共政策的知识,不具备现代公民意识,缺乏对社区公共事务的主动的、积极的参与意识。

三、推进社区参与的路径

随着社会的转型,现代治理尤其要发挥多元主体的参与作用。促进居民参与意识与参与能力的提高是推动居民社区参与的路径之一。要加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强化提高居民的现代参与能力。为有效推动居民参与公共事务决策,需要构建新的参与平台。可以利用互联网,建立公共事务交流平台,物业公司、居委会等组织负责人参与其中,居民可以对社区内的公共事务发表意见、同物业公司、居委会交流互动。也可以增加居民与物业公司、居委会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设置物业公司经理、居委会主任联合接待居民日,倾听居民的意见,加强物业公司、居委会等社区组织与居民的双向互动。居委会和物业公司要根据自身的功能定位改进公共事务的决策方式,动员居民参与决策。在关系居民利益的物业收费、停车位、公共设施维护等重要决策中,要强化民主决策程序、强化居民的监督作用。当前物业公司与居民矛盾突出,根本原因就在于在涉及居民利益的决策中,物业公司缺乏与居民的合理沟通,导致矛盾突出,直接影响了社区治理的效果。因此必须给居民参与公共决策的机会与平台,提高社区治理的效果与能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篇3

按照组织安排,我参加了以“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题的定向培训班的学习,经过五天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感触很深。

在五天的学习过程中,我严格遵守了培训要求和纪律,细致听讲,认真学习并做好笔记,老师们精彩讲述,通俗易懂,丰富的学习内容,紧凑的课程节奏,让我的思想得到了提升。特别是经过专题讲座、现场教学、交流讨论,让我从先进典型身上看到了差距,找到了不足,指明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

在培训班上,通过xx教授对基层党建引领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的精彩讲解,让我对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主要抓好乡镇党建重点工作任务,夯实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严格做好基层党支部双化建设,掌握各党支部工作。xx教授做的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探索与实践解读,深入浅出,剖析入理,让我影响十分深刻,对于我学习掌握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有非常大的帮助。叶林教授关于城市治理现代化的“三化”分析,为基层城市治理提供了指导,对我今后进行基层治理提供努力方向。xx教授对智慧城市建设和社会治理创新的精彩讲解,使我深刻认识到创新驱动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性,基层治理需要智慧创新不断提供内驱动力。xx教授对城市社区治理难点及其突破的分析,深入剖析了城市治理的重难点,用实际案例和浅显易懂的讲解方式,为我们提供了“突围”的方向和策略。xx专家在讲解城市治理中突发事件的危机管理与舆情应当上,通过深圳治理经验,结合南雄实际,在面对突况时提供的清晰的解决思路,并分享了深圳治理过程中提前预防的有效措施,很好的提供了解决类似突发事件的化解路径。xx处长针对基础依法民主治理的深圳实践--以街道办事处为例进行了分享,全面分析基础治理过程中民主治理的重要性,让我收益良多。培训期间还组织了相关现场教学,让我深刻体会到深圳城市治理过程中的先进经验,使我内心得到深深的震撼,也更加坚定了我朝着城市治理现代化方向的步伐。

篇4

关键词:成本管理 经济效益 核算

在当前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企业面临的生存压力与日俱增,控制成本进而取得市场优势成为现代企业必然的选择。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既是物质形态的循环过程,又是价值形态的循环过程。成本管理不仅仅是单纯的价值管理或者实物管理,而是两者相互结合,有机统一,必要时是将成本管理与企业经营活动、管理方案、战略选择进行综合考察,应将成本管理置于首位。成本管理能否取得成功,取决于企业能否有一套运作成熟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这就要求现代企业必须科学预测企业经营生产过程中所用到材料成本,企业各方面费用成本控制,编制详细的成本计划,有利于目标成本确定。通过成本评价,准确核算成本,可促进企业寻求更佳的降低成本途径。通过成本控制,合理配置现有资源,保障企业可持续稳定发展,提高企业成本管理水平已成为理论和实践共同探讨的课题。

一、企业成本管理的现实意义

成本管理通过控制企业经营成产过程中的各种费用支出,实现企业经营效和社会效益的目的。成本控制,运用成本会计为主,对成本限额加以限定,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实际成本消耗和原计划成本限额相比较,衡量企业经济活动的绩效和效果,提高资源利用率,达到资源合理利用,实现企业成本控制预期效果。

(一)成本管理是现代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

随着经济体制的转换,高新技术及管理科学的不断创新,市场经济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成本管理的范围日益扩大。给现代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生存压力,外有同行竞争、经济突变等不利因素,内有改善职工待遇及股东分红的压力。因此在当前竞争型市场环境中的企业来说,结合当前市场经济危机影响,应综合考虑企业成本管理的不利因素,企业生产是满足市场需求,市场供需中不同企业之间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形成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现代企业可通过企业间的价值链进行成本管理和控制。成本不仅仅是影响企业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衡量企业在当前市场竞争中取得的竞争力,以至于关系到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科学的成本管理有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成本管理可有效改善和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成本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系统不可或缺的部分,成本控制能改善企业经营管理工作;成本控制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影响到企业经营效益,成本管理关系到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到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需要全员参与,系统化管理的过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成本管理与当前市场环境密切相关,随着经济危机影响,成本管理更具有现实意义,因此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每一项过程中,都必须严格控制成本,达到企业资源充分利用。成本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处于极其重要的位置,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范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成本控制,一是生产领域;二是流通领域。生产领域主要是对产品研究、设计及开发进行成本控制。现代成本管理打破了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不再局限于某个具体领域,只是致力于企业整体战略。通过市场分析及竞争对手的成本控制研究,有利于企业对市场前景及企业经营选择正确的经营方针,选择适合企业本身自身发展的道路,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实现企业经济效益。

(三)通过成本管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企业会计准则》明确指出:成本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企业价值等于收入减去经营过程中所用到的成本及费用支出,即:价值=收入-(成本+费用)。从中可以看出成本对企业价值影响较大,企业成本过高,产品价格就会偏高,市场竞争优势将不复存在。因此必须加强对成控制,包括管理成本和技术成本,应从产品设计、开发、销售等多种渠道进行成本控制,可引进先进设备提高资源利用率,挖掘企业降本增效的潜力,充分达到企业资源利用的要求,真正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二、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理论和实践结合中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管理观念落后

传统的企业成本管理主要是通过规模效益及与供应商及经销商谈判达到转移成本的目的,成本管理落后的观念已不适应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现代企业如要发展必须提供高质量的产品,传统的成本管理主要是靠降低成本达到目的,而现代企业仅靠降低成本是有限度的。某种条件下如控制成本费用,给产品质量造成下降的可能,不利于市场竞争,从而给企业未来经营造成一定的困难,单纯的靠降低成本费用支出是一种消极的管理理念,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二)成本管理缺乏战略观念

当前许多企业成本控制注重短期效益,仅局限于对产品成本的控制,忽视了企业后续的产品营销等方面的控制对策,注重提高产量忽视产品质量势必将影响市场需求及品牌效益,通过存货的积压将生产过程发生的成本转移。这种成本控制管理已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的要求,只注重产品的制造过程的成本控制,给企业后续带来不利影响,严重会导致企业投资失败,给企业造成不可挽救的损失。造成当前这种成本管理的原因就在于企业成本管理缺乏战略观念,不利于企业持续生产发展,不符合现代成本控制的宗旨。

(三)成本核算方法落后,管理手段老化

随着我国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成本核算却未得到一定的改善,核算方法落后,管理手段老化,在实际经营生产过程中存在太多不确定因素,尽管成本控制采用的标准成本系统,但很难掌握成本动因分析和对成本费用发的规律,对企业成本效益核算具有一定的误导。在当前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很多企业成本核算还依靠传统的手工操作阶段,缺乏科技管理手段,不能满足成本管理和企业发展决策的需求。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电子商务技术等先进的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其成本管理的核算方法仍处于手工操作阶段,缺乏现代化管理手段,不能满足成本管理和企业决策的需要。

三、应对现代企业成本管理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成本管理必须思想革新化

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比较片面,很难适应当前市场竞争激烈发展的要求,必须进行改革创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成本管理应结合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影响,应结合整个市场经济环境,综合考虑企业经营成本,通过系统研究整个市场的价值链来进行成本管理,现代企业应从优化资源配置和资本产出高效管理出发,而不能简单的从降低成本消耗考虑,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应关注产品在市场上所能达到的效益,利用更高的科学技术投资,实现达到更大的收益,通过相对成本降低,提高企业成本效益。

(二)成本管理应符合企业价值链的开拓

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企业成本管理只注重产品制造的成本控制,而忽视了企业其他领域的成本控制。现代企业制度下,应把成本管理作为一种系统工程对待,树立成本管理的系统化管理理念,将成本管理理论与企业自身实践经营相结合,以企业战略规划为导向,以企业全局发展为根据,对企业所涉及的成本进行全方位分析研究,扩大成本控制视野,达到对产品生产过程的成本控制和核算,为企业产品在市场上赢得一定的竞争力,使企业成本控制能更好地根据内外环境变化作出战略目标的相应调整。

(三)采用现代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

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不仅能提高核算效率,还能提高劳动效率,加速企业成本管理信息化的处理,便于建立成本管理信息系统,帮助企业领导及时正确的做出相应决策,达到事前做好成本预测、决策和成本计划;事中抓好成本控制和核算工作;事后做好成本的考核和分析工作。

四、结束语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成本管理水平与企业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为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在企业经营实践过程中加强对成本管理的理论应用,并完善现代成本管理控制理念,不断学习掌握成本管理的新理论,深化成本管理改革、加强成本管理制度,探寻企业自身发展的成本控制途径,推进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利萍.现代企业制度下成本管理理论与实践[J].企业研究,2011(16)

篇5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s analyzed present situation and stability on the basis of surveying The Yellow River Shore Collapse-landslide zone in Hancheng city, Shaanxi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llapse landslide zone stability is relatively poor, and potential hazards are immeasurable. Therefore, the author provide control measures in order to protect land resources and urban construction resources of the Yellow River west bank, and improve radically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of the people.

关键词: 黄河岸边崩塌滑坡带;现状;治理

Key words: The Yellow River Shore Collapse-landslide zone;present situation;control measure

中图分类号:X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2-0298-02

0 引言

韩城市位于陕西省关中盆地东北部,即陕西省渭南市西北,地处黄河中游,城区黄河岸边滑坡带位于韩城市城区新城街办东部黄河岸边,属流芳、南周塬、河渎、相里堡四个行政村管辖。距黄河岸53.8公里有108国道通过、53.8公里有西禹高速公路通过,其间有县乡级道路、大车道相连,交通条件较为便利。

1 黄河岸边崩塌滑坡带分析

韩城市城区黄河西岸地质灾害十分发育,发育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有崩塌、滑坡。本次实地调查的地质灾害点共16处,其中崩塌12个,占总数的75%,滑坡4处,占总数的25%。

1.1 崩塌 本次发现崩塌型地质灾害共有12处,均为黄土崩塌。由于黄土质软,垂直节理发育,易于形成坡度近乎垂直的陡崖,而且高度往往达10m以上,甚至更高,在暴雨的诱发下很容易发生土体的崩塌。由刘芳村——相里堡12处崩塌,其中小型3处,中型9处,以中型为主,小型次之。一般沿陡岸发育有张性裂缝,或落水洞,坡面坡度60度以上,大部分接近直立,坡脚受黄河水浸泡或侧蚀,受降雨震动冬胀,可能失稳崩塌。

1.2 滑坡 滑坡为区内较发育的地质灾害类型(占本次地质灾害点总数的25%),主要分布于五星村沿河地段,其次为河渎村,数量虽不多但活动性强、破坏性大,并且全部为现代滑坡。本次发现滑坡型地质灾害共有4处,均为中小型黄土滑坡。滑坡平面形态呈舌形、半圆形。滑坡周界清晰,有明显的滑壁,地表前缘坡度陡常见滑坡体后部地面裂缝发育。

韩城市城区黄河西岸属一高陡黄土斜坡,斜高30~70m,坡度大部分地段在50°以上,坡体上部多近于直立,沿陡坎裂缝发育,落水洞分布广泛,植被稀少,黄河主流紧靠坡脚。因此,坡体中小型崩塌滑滑坡在主汛期和初冬开春季节将不断发生。从长远的角度分析,黄河侧侧蚀、浸湿作用和其它影响将长期存在,黄河西岸崩塌滑坡带失稳的可能存在。

2 黄河岸边崩塌滑坡带地质环境与危害

黄河岸边崩塌、滑坡规模不大、直接威胁人数不是很多。但该区黄河岸边崩塌滑坡带的潜在危害难以估量。

2.1 大量耕地损失 韩城市城区黄河岸边崩塌滑坡带地质灾害的发生将造成大量耕地损失。如在2010年7月发生的小型黄土滑坡,造成岸崖后退20余米,损失土地3.5亩多,12处崩塌点若发生将造成100多亩土地耕地损失,若岸边其它区段崩塌滑坡将损失更多的土地。并且黄河侧蚀导致岸崩塌滑坡,再侧蚀再崩滑,不断循环将造成岸边土地不断减少,进而危及附近村庄人民的生存环境和其它设施。

2.2 水土流失加剧、生态地质环境恶劣 韩城市城区黄河岸边崩塌滑坡带地质灾害的发生将造成水土流失加剧、地质环境恶劣。大量崩塌滑坡的持续发生将为黄河提供源源不断的泥沙,在河流的冲蚀作用下造成下防洪、治黄压力加大。同时崩塌滑坡也造成生态地质环境不断恶化,这也影响了韩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古城与西部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市的形象。

2.3 对经济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2007年投资500~600万元兴建的“黄河岸边农家乐”因生态地质环境等因素影响目前生意十分萧条,成本难以收回。

3 韩城市城区黄河岸边崩塌滑坡带的治理措施

针对该区地质灾害的现状,提出了削坡、排水工程、植树绿化、填方造田、挡土墙围堰的防治措施[1]-[5],该措施使河水彻底远离黄河沿岸高陡边坡,同时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显著,填方造田,可用于耕种,可种植经济林,或可作为观景平台增加旅游收入。

3.1 削坡 黄河西岸留芳村—相里堡村段基本地貌特征表现为黄河阶地遭侧切冲蚀,岸坡高耸陡峭,垮落滑塌现象发育,灾害类型以崩塌、滑坡为主,为了防止河岸边坡不断坍塌,故需对河岸边坡进行主动削坡卸载,拟进行台阶式削坡,每级台阶高度10m,中部马道宽3m,台阶坡比为1:0.5,平均共分5级台阶,马道上种树绿化,改善景观。

3.2 排水工程 边坡每隔30m修筑一条纵向排水渠,是坡体雨水顺利流向坡体之下,在马道上设置横向排水渠,防止雨水沿马道入渗,引起坡体失稳。另外在黄河沿岸冲沟内修筑浆砌石排洪渠,防止雨季洪水冲刷两侧挡土墙及边坡。

3.3 植树绿化 马道上排水渠外侧按照2m间距栽种洋槐树,改善边坡地貌及生态景观。

3.4 填方造田 利用削坡卸载的土方填充坡下黄河滩地,填充宽度为100m,即填充到离河岸边坡坡脚100m的距离,填充厚度6m左右,最终形成长6.67km,宽100m的带状平台,治理工程完成后可视具体需求进行耕种或种植林草甚至可作为观景平台。

3.5 挡土墙围堰 在填充平台的边缘地带,修筑一条浆砌石挡土墙,设计墙高4m,顶宽2m,基础采用铅丝笼装石砌筑高2m,挡墙全长约6.67km,挡土墙上方修筑高1m、宽1m的浆砌石截水墙,修筑挡土墙一方面防止平台土体边坡失稳垮塌,另外防止黄河水流不断冲刷破坏平台。

4 结论

韩城市城区黄河岸边崩塌滑坡带地质灾害潜在危害不容忽视,结合地质灾害现状和环境破坏的特点,采用削坡、排水工程、植树绿化、填方造田、挡土墙围堰等各种措施综合运用,一是可以保护了韩城市十分宝贵了土地资源在本区不再减少。二是可以改善本区的生态地质环境,为附近周边人民提供安全稳定的生存环境。三是可以为韩城市总体规划的黄河滨河生态广场建设提供基本条件。四是可以提升韩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古城与西部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市的形象,促进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五是减少黄河的侧蚀作用,防止沿岸崩塌滑坡的持续发生,减少河水泥沙含水量及对下游的威胁。

参考文献:

[1]吴敏杰,陈洪凯.水库岸坡地质灾害的防治对策研究[J].值工程,2012:75~76.

[2]薛晋军.临县地质灾害现状及防治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22(13):121~123.

[3]肖珍容,张战胜.新泰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及治理对策[J].西部探矿工程,2012,7:115~118.

[4]康柳.对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

篇6

【关键词】管理制度;施工质量;质量问题

前 言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这一方针说明了工程质量对建筑工程的重要性。但是,近年来由于对工程质量缺乏有效地控制,出现了一批粗制滥造的“豆腐渣”工程,工程质量事故也时有发生,如上海市闵行区发生的在建住宅楼整体倒塌事件,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和危害,也给社会带来了消极影响。建筑施工阶段是建筑工程最关键的阶段,这个阶段不仅是工程进度和成本管理的重要阶段,更是质量管理的重要阶段,该阶段的质量管理关系到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如何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是每个建筑行业从业者特别是管理者应当深入思考的问题。

1 建立运行质量保证体系和各项工程质量管理规章制度,促进施工质量管理规范化、标准化

为了有章可循地进行质量管理,很好的利用ISO9000标准来进行是现代建筑企业的基本要求。ISO9000标准,它强调要素管理,突出了《质量手册》这纲领性文件和程序文件及业务证书的质量保证体系作用。项目经理要严格按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要求,做好质量控制。并要建立“质量奖罚条例”;“质量分析制度”;“质量检查制度”;“用户回访制度”;“全面实行优质优价和分项工程质量控制的规定”;“消灭质量通病措施”等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并把功夫下在落实上,追求实际效果。项目经理部建立一整套质量控制规章制度,旨在严密对人的控制,通过提高人的工作质量来提高工程实体质量。对施工材料控制,主要是严格施工原材料、预制构件等质量检查,对施工机具控制,就是正确选择、使用、管理和保养好机械设备,方法控制,是指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施工技术等;环境控制,主要是对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了解和掌握。

2 重视采购工作,保证原材料的质量

工程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房建工程的质量,如果没有高品质的原材料,就不可能建造出优质工程。从材料计划的编制、采购到进场后的验收、复检等,每个环节都要进行严格规定和控制。项目部必须严格按采购程序的要求执行,最好从指定的合格物资供应厂商名册中选择厂家进行采购,并做好进货检验记录。对“三无产品”坚决不能验制投入库,杜绝不合格原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危及工程质量。

要保证工程优质,那么凡承建的工程必须把住“四关”,即采购关、检测关、运输保险关和使用关。因此在建筑材料选择方面我们尤其要把好采购关。

2.1 首先要优选采保人员,并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材料质量鉴别水平。采购员应挑选那些诚实守信,事业心强,并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担任。

2.2 掌握信息,优选送货厂家。广泛调查,全面掌握质量、价格、供货能力的信息,选择国家认证许可证、有一定技术和资金保证的供货商或厂家。去自由市场采购,则应选购有产品合格证、有厂址下落,有社会信誉的产品。这样既可控制材料质量,又可降低材料成本。针对建材市场产品良莠混杂情况,还要对建材、构配件和设备实行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监控。施工项目所有主材要严格按设计要求选材,要有符合规范要求的质保书,对进场材料除按规定进行必要的检测外,对质保书项目不全的产品,应进行分析、检测、鉴定。凡不符合要求的设备和材料决不得使用,凡发现有材料质量问题应追踪到底。为了把好材料关,要严格执行建材检测的见证取样送检制度.以确保检测报告的真实性。

3 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督和控制。

3.1 监督检查工程施工机械设备、试验仪器、测量仪器是否齐备,是否处于完好状态。

3.2 监督检查各级质量保证体系是否健全,运转是否正常;主要工程技术人员和监理人员是否到位,有无更换现象;工程款是否挪用,是否有转包和未经业主许可的分包现象;是否文明施工、安全施工。

3.3 对工程质量隐患和不合格工程及时提出监督意见,并认真监督检查施工单位对质监通知的落实情况。施工单位要重视和落实监督工程师通知中所提出的问题,及时将整改后的书面信息反馈质监站。

3.4 按照《建设工程监理规范》、《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旁站监理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对项目进行综合检查、专项检查和巡视检查。按照相关规定,作好项目三个关键阶段专项检查。

3.5 建立工程质量监督档案,把工程质量抽检情况、不合格工程整改情况、隐蔽工程的质量情况、大的工程设计变更情况及有关照片存档。监督过程中的检查资料是建筑工程质量鉴定的重要依据之一。

3.6 参加工地例会,听取监理、施工单位质量管理情况,公布监督检查结果,并提出建议和要求。参加项目公司、监理代表处组织的工程质量检查评比活动。

4 建立质量目标责任制

篇7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实行的是一种以计划价格为基础,以事后核算为重点,以完全成本法为内容的算帐报帐型的成本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可以说是过去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一是盈亏同企业无关,企业成本意识淡薄,损失浪费惊人,甚至不少企业虚盈实亏;二是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落后,没有真正形成科学的成本管理体系,缺乏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管理方法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三是成本管理的现状不利于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不利于企业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也不利于企业成本的宏观调控。这就要求对现行成本管理的方式、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并建立新的成本管理模式。

首先,要弄清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和具体要求。只有对此有了深刻了解,才能很好地把握市场经济规律,自觉摆脱旧的观念,适应新的形势。其次,要学习西方国家应用市场经济规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成功经验,借鉴其关于社会化大生产的现代成本管理方法和经验,为我所用。第三,要保持鲜明的中国特色,要认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异同,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成本管理模式。

笔者认为,新的成本管理模式可以概括为:在微观管理上,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价格为基础,以制造成本法为内容,以低成本、高效益为目标,以全面成本管理为核心的现代成本管理体系;在宏观管理上,要建立以财务成本法规为引导,以合理利用和配置资源为目标,行政、法律和经济手段并用的宏观间接调控管理体系。

成本微观管理要建立现代成本管理体系

成本微观管理即企业成本管理。在我国,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层单位,是国家经济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国有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对于增强我国经济实力,促进四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求产品有竞争力,技术有开发力,资产有增值力,在市场上有应变力,特别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企业素质低、产品质量差和成本高的现状,要具有现代化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企业管理现代化,就要求企业各项专业管理现代化。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成本管理思想革新化。传统的算帐报帐型成本管理模式只计算财务成本,不计算管理成本;只重视事后算帐,不重视事前预测和决策;只采用手工操作,不考虑先进的管理手段;只依靠企业财务部门,不注意发挥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因而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这就需要在成本管理观念上革新,要树立竞争观念、效益观念、经营观念、法制观念和开拓观念等新的观念。

成本管理组织合理化。这是管理现代化的保证。没有组织上的保证,企业就很难把现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组织好,就不可能发挥最大的总体效益。成本管理组织化就是要求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要建立成本管理责任制度,保证目标成本的顺利实现。同时,还要按照成本管理的职能,建立科学的成本指标体系、成本核算体系、成本决策体系、成本控制体系和成本考核体系。

成本管理方法科学化。要总结我国成本管理的好经验,引进国外现代化成本管理方法,相互融合,发展提高。主要有目标成本管理、责任成本管理、厂内经济核算、本量利分析、价值工程、成本――效益分析、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控制、班组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等多种方法。

成本管理手段电子化。在成本管理中,应用电子计算机,不但可替代一些繁重的事务性劳动,而且可以加速信息处理,便于建立成本管理信息系统,使管理人员及时作出正确决策。同时,还应推广应用先进的检测手段和显示监控装置,加强对物质消耗和流向的控制,为成本控制和计算创造条件。

成本管理人才专业化。要培养一支能够适应成本管理现代化需要的专业干部队伍。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成本管理工作不断前进,保证成本现代化早日实现。

总之,管理思想是灵魂,管理人才是关键,管理组织是保证,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是条件。这五个方面的内容应该配套,并同步进行,才能共同推动成本管理向着现代化方向迈进。

成本宏观管理要建立间接调控体系

成本宏观管理即成本的国民经济管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对于成本管理仍然需要从宏观上加强调控。

要建立成本法规体系,促进成本管理工作规范化。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1992年,财政部了《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和行业财务制度与会计制度,对原来的成本核算和管理方法进行了部分改革。近年来,又颁布了一些具体会计准则,其中不少涉及成本管理的内容。现在应该尽快把成本法规体系建立和完善起来,使今后成本管理有法可依,力求做到制度化和规范化。

要通过社会审计,纠正成本计算不实和弄虚作假行为。当前成本管理上存在不少问题,成本计算不实,财经法纪松驰,乱摊乱挤成本现象普遍存在,有的甚至弄虚作假,偷税漏税,这就给成本管理增加了很多障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家要逐步建立财税监督、国家审计监督和社会审监督三者并立的经济监督体系。注册会计师审计要重点对成本法规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纠正企业中成本计算不实和乱摊、乱挤成本等违法乱纪现象。

要有合理的经济布局,促使资源配置更加有效。我国各地自然资源条件不同,经济发展又不平衡,这就要求生产要合理布局,充分地利用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减少不合理的运输费用,努力节约社会劳动。同时,还要考虑各地区工业生产专业化和各产业综合发展的正确结合。

要调整产业结构,促使生产专业化和协作化。我国产业结构尚不够合理,主要是农业基础比较薄弱,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发展滞后,加工工业规模偏大技术水平和专业化程度低,一般加工工业生产能力过剩。有些行业盲目发展,产大于需;有些行业产量低,不能发挥规模效益。这就要求宏观上加速产业结构调整,要以市场为导向,使社会生产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要重视生产专业化和协作化,以促使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降低产品成本。

篇8

关键词:现代企业;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标志之一便是取得利润,而利润是企业收入与成本费用的差额。在当前全球暴发经济危机的情况下,企业的收入增长缓慢、甚至出现下滑现象,如何采取措施加强成本管理,降低成本就成为企业利润增加的关键因素。

一、现代企业制度下成本属性的再认识

企业成本作为经济范畴,通常是指产品的生产成本,也就是为获得一定的产品或劳务所发生的生产性耗费。这种耗费既同社会生产力相联系,也同社会生产关系相联系。前者决定了企业成本管理必然要服从一定的效益目标,后者则决定了企业成本管理必然要服从一定的利益目标。

1、企业产品成本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从产品成本的形成过程来看,成本表现为生产过程的生产要素耗费,反映着企业所投入生产要素转换为一定量产品的物质技术关系。经济效益作为企业从事生产活动所获得的净收益,其量的多少由生产过程决定。

这一过程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指投入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要素的配比关系;二是指投入与产出的转换结果。投入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要素的配比结构越合理,生产要素向产品的转换效果就越好,相同数量的投入要素获得的产品产出就越多,也就是说企业单位产出耗用的生产资料越小,单位产品成本越低,在产品售价既定的前提下,经济效果就越好。

2、企业产品成本与经济利益的关系。企业产品成本不仅与经济效益有关,也同经济利益相关。这是因为企业产品成本作为在一定生产条件下所发生的生产耗费,不仅反映着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而且反映着一定的经济利益关系。

企业产品成本作为生产耗费及补偿的尺度,其生产耗费的构成包括原材料、燃料、折旧、工资、津贴、补助等费用项目。从总体上看,降低生产耗费的水平能够减少生产过程的补偿,提高经济效益;从构成上看耗费与补偿的主体中却体现着劳动者参与收益分配的具体方式。生产经营者既可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以降低单位产品中的费用支出,也可以通过降低工资水平、缩减补贴与津贴裁减人员等形式压低成本费用水平。

综上所述,企业成本作为经济范畴,一方面反映着人们的生产耗费与生产效率水平,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另一方面又反映着企业一定的劳动分配关系,体现着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与此相应,在现代企业制度下,选择成本管理模式时应充分考虑产品成本的经济效益与经济利益属性。

二、成本管理模式探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两权分离为基础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决定着成本管理在体现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应包含着劳动者分配关系方面存在着的经济利益诉求。研究现代企业制度下各种成本管理模式,分析其不同特点,对于加强和改善企业成本管理是必要的,这里仅介绍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管理模式,现代成本管理模式和生命周期目标成本管理模式。

1、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管理模式。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管理模式包含作业成本法和作业成本管理。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思想是在投入资源和产出产品之间引入作业,根据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生产导致作业的发生,作业导致成本的发生。在作业成本核算中确认作业、增值作业、作业中心,依据不同的成本动因分别设置成本库,再分别以各种产品所消耗的作业量分摊到成本库中的作业总成本。然后,再分别汇总计算各种产品的作业总成本,作业成本法使产品成本归集方式由“数量基础”转为“作业基础”,并据此计划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作业成本管理方法,就是因作业成本法而产生的成本管理模式,它以作业为基础,是把管理重心深入到作业层次的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它认为现代企业是为最终满足社会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体,就是需要针对作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从作业成本管理的实质来看,主要有两个目标:一是从外部顾客的角度出发,尽量通过作业为顾客提供更多的价值;二是从企业自身角度出发,尽量从为顾客提供的价值中获取更多的利润。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管理模式的实施,要求企业生产过程中作业成本核算准确,作业分析与管理有效,同时生产管理水平和相应的技术手段具备,这些都为作业成本管理模式的应用增加了难度。

2、现代成本管理模式。同传统成本管理相比较,现代成本管理模式中包含最基本的核心要素有三个假设:成本管理目标、成本管理对象和成本管理手段。

(1)成本管理目标。现代企业面临着市场环境的变化,需要兼顾企业生存、成长和发展多方面的考量,用户满意是企业的首要目标,成本管理目标也需要以用户满意为基本立足点,用户满意不同于传统的降低成本就是利润的目标观,包括信赖、质量、交货期、合理售价和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内容。由于售价制约成本,成本管理目标当然包括降低成本目标,也包含成本管理战略和成本体现劳动者经济利益分配的因素,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管理目标,并使之能在动态中有利于形成企业竞争优势。

(2)成本管理对象。传统成本管理的对象重点针对生产过程中的物耗和工耗,但随着经济环境变化,要求成本管理对象范围扩大,强调它应该是一个过程,具有动态性,其实质表现为对企业整个动态业务过程的管理。企业动态业务过程在空间形态上的表现形式具有价值链连接关系,这种连接关系是否超出企业自身活动的空间,分为内部连接关系和垂直连接关系。内部连接关系,如企业决定采购一种新规格钢板作为原材料,采购成本改变,但生产过程中废料损耗也改变,生产绩效将也不同。垂直连接关系,如原料供应商改进质量检验,使供货合格率提高,而企业购货验收成本降低。这是一种应用价值链思想,以业务的“空间过程”形态的实施对象展开的成本管理方法。

(3)成本管理手法。传统成本管理是控制产品成本,通过对产品的投料、耗用机器时间等测试来控制其物耗,从而降低成本。现代成本管理,一方面要求成本管理策略的实施必须按照市场环境来进行;另一方面将价值控制与实体控制相结合,其手段既要借助一定的经济模型,又要结合企业的组织结构和文化特性,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按照一切为了成本,一切就是成本的理念,有效控制符合企业经济效益和员工经济利益的价值型产品成本。

3、生命周期目标成本模式。生命周期成本管理就是对生产者成本即开发设计成本、制造成本、物流成本、营销成本和使用者成本即使用成本、维护保养成本、废弃处置成本等在内进行全面的成本控制,使产品在生命周期内的成本总额达到最低。生命周期成本管理模型要求在产品开发设计和生产销售各阶段均进行成本预算,预先将生命周期成本设定为一定的成本目标(生产者成本与使用者成本及构成),再加以合理分解,并借助工程技术方法按照目标成本加以控制。

三、完善成本管理模式的主要措施

成本管理模式体现了产品成本的基本属性,为降低产品成本提供了思想和方法,实施适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成本管理模式,须采取相应必要的措施。

1、建立成本管理基础工作体系。建立企业成本管理基础工作体系应符合以下几点要求:第一,各成本管理环节应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和计量制度,并保证原始记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第二,应设置各种台账、日报、周报、月报等账表,及时掌握生产过程中各项投入及产出情况,做到过程控制;第三,结合企业生产特点,制定完善技术、管理、工作标准和各项规章制度;第四,加强员工成本意识教育。

2、建立成本管理体制和成本控制组织保证体系。建立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管理体制,要求在各责任单位之间界定成本管理范围,明确其成本管理责、权、利,它应有一系列有关成本管理的规章制度、管理办法等组成,其形式是企业、科室(车间)、班组三级成本管理体制。

成本控制保证体系有决策、控制和执行三部分组成。以企业负责人为主吸收有关职能部门人员参加,行使成本控制目标决策职能;由财务部门牵头,职能部门人员参加,行使成本控制与协调职能;以班组为主,行使成本控制目标执行职能,形成纵横交错的成本控制责任网络。

3、建立健全成本控制动力机制。建立完善成本控制考核制度和成本责任奖罚制度,进行成本控制成果的合理分配,是企业实行成本控制的内在动力。要把成本控制与产量、质量与安全保证结合起来,以成本为中心,联系各项经济技术指标,根据生产特点建立考核指标。同时,依据考核指标建立考核经济责任制,加大考核力度,使企业员工的工作努力程度及工作责任能够直接感受到业绩评价和奖罚办法的影响。

4、建立完善成本管理信息系统。企业成本控制过程是成本信息的不断输入和输出,经过反馈再次重新输入的循环过程。控制与信息反馈相互作用,互为前提,同时并存。成本控制各个子系统在信息的带动下依次运行,上一个子系统成本信息的输出就是下一个子系统成本信息的输入,这样把成本控制各个子系统联结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依靠信息的不断反馈,提高控制效率;以便及时采取有力措施,保证控制任务的完成。

(作者单位:义马煤业集团股份公司煤炭销售中心)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旭.企业作业成本法研究[M].济南大学出版社,2005.10.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