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20 15:50:1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初中历史会议归纳,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图示教学法;初中历史;教学探索
历史知识涉及历史发展的经济、政治、文化多个方面,包含东方、西方多个地域,跨越古代到当代多个时期,涵盖广泛,内容丰富。中学历史课本主要以单元和课为单位进行编排,这很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专注单元个体的知识内容而忽视历史内容之间的联系,无法形成一个完整而多维的知识体系,使学生的历史学习思维混乱、记忆模糊等。因此,教师在历史的教学过程中应积极运用图示教学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效率。那么图示教学是怎样的一种教学方法呢?怎样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图示教学法呢?对此笔者进行简单的探讨与分析。
一、图示教学法的内涵
图示教学是指运用一些简单的符号、浓缩的文字和线条等构成板书来进行教学。这是一种全新的教学尝试:它通过构建知识框架展现知识的整体性;使用符号代替文字,使课堂表达简洁生动。图示教学具有较强的概括性和条理性,能将比较零散的知识串联在一起,使得知识条理清晰,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在历史教学中使用结构图示,能够清晰展示知识的结构框架,明确历史知识之间的关系;数轴型的图示,能够以时间为发展线索,在时间轴上尽现历史巨变,展现历史发展的脉络;方位图示,能通过简单的表述明确地域的相对分布;比较式图表,通过对事物的异同、性质、特点的归纳分析,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印象,避免学习过程中相似知识点的混淆。
二、图示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理清知识脉络,加强知识联系记忆就像是一颗有许多分支的树,我们要理顺知识的脉络。如使用如下时间轴图示,能清晰展现历史发生的时间顺序,让学生能够理清历史发展的脉络,明确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之间的时间界线,了解与记忆中国近现代史的各个时期,抓住关键的历史事件。将历史知识通过简洁明了的图示表现出来,让复杂繁琐的知识简单化,学生可以根据图示脉络反复记忆,不断深化与了解知识。同时,在学习中国近现代的历史时,可以以西方的历史制作一条时间轴,比较同一时期东西方历史的异同,在知识点上建立相互的联系。这样的图示对比联系,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这些历史知识的印象,对历史知识进行一个多维的理解与认识,拓宽思维。
2.突出学习重点,提高学习效率一般情况下历史课本有许多的知识都是使用文字进行表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知道哪个才是学习的重点。这时,教师可以运用简单的结构图示给学生展示重点的知识框架。例如,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课中,关于《凡尔赛和约》学生所需要掌握的知识有:签订的时间、目的,会议的中心议题,和约的性质等,笔者通过板书的形式,用结构图将其简洁明了地列出来,让学生自己根据提示在课文中画出重点内容,列出知识提纲并加以记忆。这样将大块的知识分成时间、目的、议题、性质四个分支,每个分支再对应相应的知识内容,有助于学生记忆,提高学习的效率。
3.加强知识联想,加深知识记忆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在某种程度上它们能够产生联系。例如在学习中国被迫签订的各种不平等条约时,教师可以整合《》《》《》《》等内容,对关于赔款、割地、开通港口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图示可以清楚展现知识内容,加深学生对于各个不平等条约内容的记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运用图片内容,展现历史内涵,通过各种历史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学生加强知识联想。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历史课程的特点,在知识点的讲解过程中运用图示教学法,通过各种图形、表格、图像等形式展现历史知识内容,实现历史教学的图文并茂。图示教学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简单明了地理清知识脉络,建立完整的历史知识框架;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准确高效的记忆,进而在无形中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叶小兵.中学历史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于友西.历史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关键词]图示教学法初中历史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310098
历史知识涉及历史发展的经济、政治、文化多个方面,包含东方、西方多个地域,跨越古代到当代多个时期,涵盖广泛,内容丰富。中学历史课本主要以单元和课为单位进行编排,这很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专注单元个体的知识内容而忽视历史内容之间的联系,无法形成一个完整而多维的知识体系,使学生的历史学习思维混乱、记忆模糊等。因此,教师在历史的教学过程中应积极运用图示教学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效率。那么图示教学是怎样的一种教学方法呢?怎样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图示教学法呢?对此笔者进行简单的探讨与分析。
一、图示教学法的内涵
图示教学是指运用一些简单的符号、浓缩的文字和线条等构成板书来进行教学。这是一种全新的教学尝试:它通过构建知识框架展现知识的整体性;使用符号代替文字,使课堂表达简洁生动。图示教学具有较强的概括性和条理性,能将比较零散的知识串联在一起,使得知识条理清晰,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
在历史教学中使用结构图示,能够清晰展示知识的结构框架,明确历史知识之间的关系;数轴型的图示,能够以时间为发展线索,在时间轴上尽现历史巨变,展现历史发展的脉络;方位图示,能通过简单的表述明确地域的相对分布;比较式图表,通过对事物的异同、性质、特点的归纳分析,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印象,避免学习过程中相似知识点的混淆。
二、图示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 理清知识脉络,加强知识联系
记忆就像是一颗有许多分支的树,我们要理顺知识的脉络。如使用如下时间轴图示,能清晰展现历史发生的时间顺序,让学生能够理清历史发展的脉络,明确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之间的时间界线,了解与记忆中国近现代史的各个时期,抓住关键的历史事件。将历史知识通过简洁明了的图示表现出来,让复杂繁琐的知识简单化,学生可以根据图示脉络反复记忆,不断深化与了解知识。同时,在学习中国近现代的历史时,可以以西方的历史制作一条时间轴,比较同一时期东西方历史的异同,在知识点上建立相互的联系。这样的图示对比联系,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这些历史知识的印象,对历史知识进行一个多维的理解与认识,拓宽思维。
2. 突出学习重点,提高学习效率
一般情况下历史课本有许多的知识都是使用文字进行表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知道哪个才是学习的重点。这时,教师可以运用简单的结构图示给学生展示重点的知识框架。例如,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课中,关于《凡尔赛和约》学生所需要掌握的知识有:签订的时间、目的,会议的中心议题,和约的性质等,笔者通过板书的形式,用结构图将其简洁明了地列出来,让学生自己根据提示在课文中画出重点内容,列出知识提纲并加以记忆。这样将大块的知识分成时间、目的、议题、性质四个分支,每个分支再对应相应的知识内容,有助于学生记忆,提高学习的效率。
3. 加强知识联想,加深知识记忆
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在某种程度上它们能够产生联系。例如在学习中国被迫签订的各种不平等条约时,教师可以整合《》《》《》《》等内容,对关于赔款、割地、开通港口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图示可以清楚展现知识内容,加深学生对于各个不平等条约内容的记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运用图片内容,展现历史内涵,通过各种历史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学生加强知识联想。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历史课程的特点,在知识点的讲解过程中运用图示教学法,通过各种图形、表格、图像等形式展现历史知识内容,实现历史教学的图文并茂。图示教学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简单明了地理清知识脉络,建立完整的历史知识框架;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准确高效的记忆,进而在无形中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叶小兵.中学历史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方法;兴趣
引言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特点,选择最适宜的课堂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使得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课堂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是组织教学活动的主要途径。如何使初中历史教师拥有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念,掌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或技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因此,寻求初中课堂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就成本文的初衷。
一、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充分的体现出了培养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学生只要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自然就会产生不可抑制的学习动力,自主学习的意识就会得到增强。在日常的历史教学中,老师可以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相对有利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讲《华夏之祖》这节课的时候,首先在课堂上播放《龙的传人》这首歌,然后利用歌曲顺势导入:“同学们,都说我们中国人是龙的传人,作为龙的传人,你们知道咱们的祖先是谁吗?”这时候学生们各抒己见,纷纷说出自己的不同看法,一下子课堂气氛就活跃了起来。这个时候,我又顺势引导他们认真的进行阅读课本,从课本中寻找真正的答案。创造这样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们整体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想要去学,为学生们积极参与自主学习提供了动力,课堂上也就自然而然地拥有了自主学习的氛围,
二、创设问题情景
教师在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时,应注意做好几点:
首先,要科学地遵循学生认知的基本规律。设置疑问要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先感知后概括,从具体的历史事件入手,去总结与归纳某种结论或道理,以便能够实现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如在讲到华盛顿会议时,先让学生们去概括背景、时间、地点、内容结果等,之后再进一步设疑:华盛顿会议的召开是否消除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槭裁矗拷而揭示出帝国主义的矛盾,为这一体系的崩溃与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埋下伏笔,让学生们能够了解帝国主义是战争的根源。
其次,要把握好问题的度,难易适中。太容易不利于学生提升自我知识水平,学生们不屑于去回答,更加不利于启发思维,而太难会导致学生们如坠迷雾中,所以设疑要难易适中,循序渐进。
第三,要激发思维的兴趣。比如,讲《美国内战》之前,教师要首先进行设疑:八十年代美国民意测验的结果,开国以来四十多任总统当中最受尊敬的是林肯,而出身平民的林肯是如何在美国人民心中享有有如此崇高的威望?而大家知道《汤姆叔叔的小屋》这部作品吗?林肯曾对这部书的作者斯托夫人说:“一部书导致了一场战争。”那么这部书导致了那次战争呢?尝试让学生分析它的原因、性质、结果如何?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己去认识、分析、概括与评价,这样便激发了学生自身的思维,教学效果比较理想。
三、探索互动教学法
互动探究教学法是指在历史教学当中,老师充分结合教材内容,组织与引导学生收集相关历史资料并灵活运用历史资料,去分析不同的问题,作出合乎逻辑解释的学习方法。所以教学中要用具体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素材引导学生投入相关的教学活动当中,要精心创设高效的学习情境,对课堂教学形式进行全新的设计,让学生自己具有自主与自由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改变过往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学习,让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提升探究能力。如果能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生动的去描述历史长河中的丰富多彩的动人故事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心里的共鸣,就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在情境中“怦然心动”,在活动中“百感交集”,感知“豁然开朗”,觉察到“妙不可言”,进而于不知不觉地爱上初中历史课堂。
四、运用好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多媒体化静为动,强化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较,改变了以往传统教学中粉笔加黑板的单一、呆板的表现形式,能将抽象、陌生的知识直观化与形象化。多媒体教学集声、光、图、像于一体,从不同的视觉、听觉、色彩等多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进而形成相对深刻的印象,有助于提升整体教学水平与效果。并且,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在课堂上的应用,能够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与记忆,相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加的具有吸引力。新历史教材图文并茂、生动,并配有一套投影的相关教材。包括地图、实物图等等内容。它色彩鲜明,画面清晰,在激发兴趣,提高学习效果等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利用多媒体技术使其“动”起来,自然变得一目了然,如曲辕犁、筒车等等,进而解决学生无法感知遥远历史事物的教学问题,对生产工具的改进促进经济发展的观点,形成了深刻的认识,克服了知识难点。
五、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情境教学的场景与还原,一般是以老师和同学对历史场景的还原布置和角色扮演实现的,这种能让学生参与其中的教学模式趣味性很高。学生在情境教学中不仅能够扮演欧洲中世纪的公主王子,还能扮演中国古代的侠客帝王。通过老师和学生对场景的布置和对历史时间的角色扮演,能够大大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枯燥抽象的历史教学被融入生动有趣的情境中,既适合初中生思维活跃的特点,又达到教学目的,将知识和思考贯穿情境教学表演中,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在于学生主体的能动性。作为历史教师,我们要认真学习新课标,转变并逐渐形成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踏踏实实做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追求每一节课的高效,才能帮助学生更轻松地学习历史,才可能走向高效课堂的彼岸。
参考文献
[1]朱美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J].文学教育,2012,(1).
[2]石国利.“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模式之尝试[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1(06).
【关键词】历史教学 创新思维 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0-0054-02
历史学科是出现最早的学科之一。展望未来,可以预言,这门学科将伴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历史学科之所以能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它能使人类了解过去,看清现在,预知将来。基于这样的学科功能,中学历史教学不应只局限于狭隘的历史专业教育。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利用学科知识向智能开发、启发创造性教育转化。
一 实践历史学科中创新教学的现状
什么样的初中历史学科教育教学才是创新性教育?对学生的创新性教育应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如果这些问题没有解决,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创新性教育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在学校的创新教育中,学科教育是培育学生创造力的重要阵地。历史学科以其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知识体系、结构功能和教育功能,在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个性品质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历史学科虽然具备许多有利于培育学生创新教育的因素,但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创新教育并没有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受到应有的重视,知识传授、应试技能的训练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师落后的观念、陈旧的教学方法严重阻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新的形势下,中学历史教学如何实现由传授知识型教学向创造型教学转变是中学历史教师应着力探讨的问题。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要做一名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必须能够随时了解和掌握历史专业内容发展变化的脉络,在更高层次上驾驭教科书,而不是照本宣科地教教科书。近十年来,史学界研究的成果丰硕,中学历史教师应涉猎历史上重大历史现象的最新研究动态,并恰当地运用到历史教学当中。那种把知识看成是一成不变的真理,而产生的知识迷信、书本迷信、权威迷信和以固定观念看待事物,以老经验处理新问题等都是阻碍创造力发展的因素。一位优秀的中学历史教师,应具有追踪历史学科学术动态和学术研究的能力。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前提和保障。很难想象,历史综合素质差,创新能力弱的教师如何能培养出创新思维意识强的学生来。
当代初中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许多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其中最为突出的有两方面:一是重历史表象而轻本质。由于当代科技水平的飞速提高,各种电子媒体得到了普及,极大地增强了学生了解外界各种事物的渠道。在进入初中阶段学习前,学生对历史知识了解的途径主要是电影电视中历史题材的各类节目(近年来电视中历史题材的电视剧节目相当多)。但由于学生识别能力和判断能力的限制,使他们无法从中甄别哪些内容属于真实的历史事实、哪些是艺术家们的“再创作”,导致了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缺乏对历史知识应有的严肃性,学习只重历史现象的表象,对历史知识的形象性、直观性、故事性感到有强烈的兴趣,而对历史事件来龙去脉的分析很容易厌倦,对历史知识的学习方法和历史思维方式的掌握感到十分困难;更轻理解运用而重记忆。初中学生在学习历史学科知识的过程中,很少意识到历史知识也同样可以通过理解、运用来达到掌握知识,而不重视对同类历史事件认识方法的归纳,不重视运用已知的方法去认知相似的历史事实,缺乏有效的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方法,在“读死书、死读书”的怪圈里死记硬背。历史知识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历史事件名称等基础知识确实需要学生牢固地记住,但更多的时候教师应当考虑如何培养学生科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如何加强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独立思考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学会在掌握基础知识上的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拓展他们学习历史知识的思维空间,掌握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并学会分析历史现象,最终学会学习历史知识,分析历史资料、历史事件,能正确解释历史现象,这才是历史学科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
二 创新意识的培养
创新意识表现为好奇性、想象性、敢于冒险、敢于向困难和权威挑战等心理倾向。具有这种意识的人从不满足于已知,乐于、敢于探索未知,以求得最佳。历史教材中具有创新意识的例子极其丰富:从哥白尼“日心说”的提出,到哥伦布的“新大陆”发现;从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到莱特兄弟的飞机;从第一次把圆周率的值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祖冲之,到把一年的周期精确地推算到365.2425天的郭守敬;从万里长城到古代埃及的金字塔;从云冈、龙门石窟的大佛到希腊的雅典卫城等等,这些都是人们在推动社会发展中运用创新思维的历程。这些具有创新意识的美的形象,怎能不深深地打动学生,形成强烈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精神,即培养学生形成自己在接近客观历史原貌的前提下对历史现象的一点认识,而不是去死记模式化的固定结论,这样就能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僵化定势,展开思维飞跃的翅膀,真正做到论从史出,寓论于史,史论结合。
“导读议”历史教学模式是针对上述弊端提出的,目的是在教师“导”中,学生阅读教材,掌握学习方法,明晓历史思维方式,使课堂教学形成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发挥教材“中介”作用的“三维立体”结构,力促历史课堂教学最优化。在实际教学中,学习前人经验基础上,我们深掘“导”法,主研“读”法,博采众“议”,重在培养学生素质。
“导”。教师针对学生心理思维发展实际,剖析教材“隐性”知识,根据历史科特点,注重学情调查,了解学生层次,设计“诗歌导读”“目标导读”“史料导读”等,激励学生思维,认真阅读思考。
如,讲述《俄国、日本历史的转折》一课时,从珲春地理位置出发,引用诗句“鸡啼闻三国、虎啸惊三疆”导问学生,在学生问答基础上,指出“历史上俄罗斯和我国并不接壤,若想了解这段历史,请看本课……”这样,学生思维火花被点燃,投入一种积极的、急于探索新知的准备状态。又如,讲述“俄国废除农奴制”时,采用“史料导读”如下:
材料1:亚历山大二世在俄国国务会议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说:“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已一一地做到了。”
材料2: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一干二净――
列宁。
问题设计:
1.亚历山大二世进行的是什么改革?时间在什么时候?
2.亚历山大二世为什么要改革?
3.材料1中“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是怎样“一一做到”的?
4.你是怎样理解材料2列宁这段话的?
这些思考性导问由浅入深,便于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达到对教材的深化和升华。根据学生差异层次,回答不同层次问题,同时不失良机地展开讨论,将思维过程推向一个高度,培养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考察历史事件的能力。
“读”。培养学生各种阅读习惯,如“精读”“跳读”“粗读”等,尤其是教会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和技能,最基本的是认读,即弄清阅读材料含义,这包括了解专有人名、族名、地名的含义(如:查理一世、亚历山大二世的寓意);了解专有历史名词内涵和外延(如战争、战役、战斗等定义);认读句子和语段(搞清段落大意、知识要点、关键等)。在认读基础上,进行解读能力培养,了解历史知识和材料内在意义,把握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阅读时,要帮助学生养成“批注”习惯,针对教材“隐性”知识,在教师导问点拨下,积极思考,发表建议;教师归纳时,在教材上笔记好,这样可使学生加深教材的理解。如,讲解“日本明治维新”影响时,让学生想一想:这次改革有没有改变日本社会性质?大家被问得一愣,进而思考,表达看法,教师对学生回答信息矫正,及时反馈。学生在批注中既锻炼了分析能力,又掌握了学习方法。
“议”。在导读基础上,教师布置思考题,师生讨论,初步运用唯物史观解决历史问题,培养学生“历史感”,使学生明晓,学习历史不是为死记硬背过去的历史,应着眼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加以资鉴。如,学习《第二次》后,针对“俄国扩张”,谈谈认识。学生思考后,畅所欲言,有的学生不拘泥于课本表述,还联系到家乡珲春为什么处于三国交界,答疑解惑在教师指导下有理有据,培养了学生思维逻辑性,也体现了思维创造性。
通过研究,我们感到:若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必须优化组合课堂教学结构,正如系统论告诉我们,系统内各要素只有通过结构才能组成一个整体,合理结构能产生“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的功能。“导读议”历史教学模式应形成“导中有读、读中伴学、学中有思、思中有练、练中有感”的知识信息反馈结构,教学流程如下:
1.导问创设情境,引入新知学习
2.指导学生阅读,学习知识,参与活动
3.调控教与学,掌握方法
4.取得成效,知识转化
从历史学科的特点来看,我们的教学要求着力于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意识,要逐步提升他们查找、鉴别史料,分析史料中有用信息的思维能力。这种学习方法的掌握,不仅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更是对他们的自主学习,以及今后的终身学习产生有益的帮助。然而,实际的情况是依旧有许多的学生缺乏这样的历史意识,在课堂回答时,仍然把自己的判断、结论归纳为“猜的”“蒙的”,反映出了一种极为幼稚、不成熟的思想。考虑到影视作品作为一种可开发、利用的教学资源,同时由于影视作品的一些特殊的表现形式,笔者经过实践认为,采用影视教学的方式可以引导学生掌握一些正确的学习方法。
二、利用影视作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1.从思维冲突中追寻本源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学生思维出现冲突的状况。出现思维冲突是学生学习中很自然的一个现象,同时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切入口,但如何利用好这契机呢?例如,在学习“巴黎和会”时,为了让学生了解中国代表在会议期间的风采,我播放了影视片《我的1919》中的某些片段,给学生们展现了中国代表团代表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的精彩演说及其为争回国家所做出的努力,顾维钧当时的演说是这样的“你们日本在全世界面前偷了山东,山东的3600万人民该不该愤怒?四万万中国人该不该愤怒?我想请问日本的这个行为算不算盗窃?是不是?是不是极端的?山东是中国文化的摇篮,中国的圣人孔子和孟子就诞生在这片土地上。孔子犹如西方的耶稣,山东是中国的,无论是经济方面还是战略上,还有宗教文化,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就连当时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美国总统威尔逊也给了他相当高的评价。
正当学生们为顾维钧的发言感到振奋,认为中国代表团一定能在和会上争回山东的的时候,却在接下来的影片中听到这样的旁白:“在最高会议上日本代表发出警告,山东问题如果不按日本的主张办理,日本将不在和约上签字。英法首脑立即支持了日本,威尔逊总统犹豫了,在反复权衡美国在亚洲的利益后,他终于牺牲中国,支持了日本。”为什么是这个结果?由于对当时的国际大背景和中国国内的情况了解不深,并对国际间的一些外交事务的处理会涉及到的各自利益的这种复杂关系,学生的认识水平比较多的还是处于“非白即黑”的阶段,所以,他们的思维出现了困惑,产生了冲突,教师正好利用这样的疑惑,帮助学生分析由于当时北洋政府的无能而使中国在国际地位中处于弱国的地位。
从而使学生了解了为什么巴黎和会上西方列强一方面欣赏顾维钧的风采,另一方面却依旧没有给予中国作为战胜国的正义要求,只是因为“弱国无外交”的道理,同时他们也认识到了打着和平会议旗号的巴黎和会,其实只是几个大国的分赃会议。我正是利用了学生思维中出现的冲突,引导他们最终找回了历史的本源,并在这样的一次次冲突、找寻中逐步树立起正确的历史观。
2.剥开迷雾,认清本质
历史事件的发生相互间往往会存在一定的前因后果的关系,而这些历史事件间的相互关系有时看似是偶然的,其实它们相互之间存在着一种必然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可能无法理清这种因果关系,需要教师帮助他们剥开层层的迷雾。比如在讲到的起因时,常会问到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没有发生这个事件,还会不会爆发呢?言下之意,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这件事吗?当时,许多同学都回答“是的”,显然学生们是把导致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归为这个事件了,把必然会爆发的这场战争归于一个偶发性的事件上。为了让学生能够自己领会到战争的必然性,我播放了一段《晚清悲歌》的视频,其中有这样一段台词:“当历史跨进了十九世纪,西方列强携工业革命的雄风蒸蒸日上,他们仗着坚船利炮,纷纷向海外扩张,几乎把整个地球都变成了他们掠夺原料和倾销商品的战场。这群贪婪的殖民强盗,首先是英国把地大物博的中国当作了理想的掠夺对象。
与此同时,大清帝国犹如江河日下,日薄西山,紫禁城中的统治者茫然不晓世界大事,依然紧闭国门,抱残守缺,固步自封,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从这段视频中,学生可以看到十九世纪的英国欲意要把中国变为它的殖民地,然而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使英国的这一企图无法得到满足,鸦片贸易所获得的一些利润是无法满足英国的野心的,所以英国必然会用枪炮打开中国封闭的大门。可见,的爆发是在所难免的了,而这个事件只是他们找到了挑起战争的一个借口,是一根导火线。只有把这一层层的迷雾剥开后,我们才能带领学生愈来愈认清历史的本质。
三、总结
关键词:优化作业设计;历史与社会;轻负高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173-02
作业是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教育活动的其他各个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既是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又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如何提高历史与社会作业的有效性实现“轻负高效”教学,成为历史与社会教师面临的一道难解而又必须有解的题。
但新一轮课程改革来袭,我们历史与社会教师却仍有这样的困惑,就是究竟怎样的专业才是有效的作业。然而初中阶段历史与社会课容量大而课时少,一般教师都要教几个班。而现有的作业仍存在繁、偏、旧等现象,题型单一,缺乏新意,侧重对学生知识点的掌握,而对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分析概括能力及培养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考察较少。学生的作业状况也不尽如人意,抄袭、应付、拖欠、不订正、不做作业等现象屡见不鲜。因而在新课程理念下进行历史与社会有效作业的设计迫在眉睫,它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成败和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也关系到我们能不能把“轻负高效”的教学观念在行动上进行到底的现实问题。为此笔者在历史与社会有效性作业的设计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以激发兴趣为先导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事情有了兴趣都不会成为负担,作业也是如此。但历史与社会学科不论是学校领导还是学生,都不重视。大多数学生都兴趣缺缺,对待作业态度极不端正,不愿做或者敷衍了事。要想让学生愿意做且喜欢做作业,并相信自己能做好作业,教师应当开阔视野,将那些传统意义上的作业加以改造,使其有一定的主题性和情境性。从而增强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其进入最佳学习状态。那么怎样的作业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呢?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1、素材选择要新颖独到
时代在进步,这就要求素材也要与时俱进,但新素材的选择必须既要符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又要具备本学科的特色。
例1:姓氏是代表每个人及其家庭的一种符号,它是构成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1)姓源于母系氏族社会,当时各氏族都有一个共同的女性祖先,因而我国许多古姓都有女字旁,如_____姓姜,教人农耕,尝百草,故号神农氏;______姓姬,发明车船,教人打井等,故号轩辕氏。
(2)《姓氏起源》一书,对“宋”姓起源的解释:周武王封微子(商王后裔)于商丘,建立宋国。宋亡国后,原王公之族散居各地,以原国名“宋”为姓,乃成宋姓。想一想,与战国七雄国名有关的古姓有哪些(列举三例)?
(3)商鞅又称卫鞅、公孙鞅。其中“商”姓来源于因战功得到的封地。商鞅因战功而得到封地,这得益于他的哪项改革措施?
(4)《资治通鉴》一书对鲜卑族姓氏改为汉姓有这样一段记载:“夫土者,黄中之色,为物之元也,皆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皆改之。”该记载反应了那一次改革?此次改革有什么重要意义?
该题以“姓”为核心,吸引学生眼球,并由“姓”引出历史上的一批重要人物及重大历史事件,选材新颖,极大地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探究积极性,大大提高做题效率。
2、题型考察要变化多端
题目设计要避免单一死板,要力求活泼多变。
例2:学习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告别野蛮》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道课堂作业。
慢羊羊带领喜羊羊等乘坐飞船开始环球旅行,他们来到神奇的古代亚非地区,一路行来风光迤逦,民风淳朴:
世界第一长河自南向北纵贯A国,河流沿岸矗立着许多金字塔;一弯新月形土地上奔腾着两条河流,坐落在河流下游的B国王宫真壮观,宛如一座空中花园;飞船来到南亚大陆上的C国上空,这里是棉花种植的发源地,也是佛教的诞生地;飞船继续沿着北纬30°东行,来到了地处东亚的D国,该国自西向东奔腾着两条河流。
请结合材料思考以下问题:
(1)请分别说出ABCD四个国家的名称。
(2)除了材料中提到的四国成就外,请再分别列举两个成就。
(3)C国大地上主要的两条河流名称分别是什么,由此可见ABCD四国在起源上有什么共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该题借环球旅行之名引发学生兴趣,从而探索所到之处的文明成就。
3、设问角度要别出心裁
通常作业设问都是简单的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样的提问太单一,缺乏新意,学生也就出现回答倦怠。当然设问始终脱离不了这三个方面。但在提问时可以转换方式,多变角度,这样就会使单调的提问丰富起来,让人有出乎意料之感,却又在情理之中。
例3:八年级上《尼罗河的赠礼》一课时,以往都提这样的设问:“为什么说古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这样的问题就太单调无趣了。但转换角度提问,味道就不一样了。
“我们看到一条长河自南向北纵贯国土,这条河正洪水泛滥,可奇怪 是,这里的人们不仅没有惊慌失措,四散奔逃,反而兴高采烈……”
问:猜猜看,这是在哪个国家?为什么洪水泛滥,这里的人们反而兴高采烈?
两种提问内容一样,但后者角度巧妙,富有新意,更易激发学生兴趣。
二、以落实基础为保障
历史与社会学科虽然不被学校和学生青睐,但还是有考试要求的,七年级八年级都闭卷考,九年级是开卷考,在学业考试中分值占80分。因此要想在考试中有成绩,就得从基础抓起。作业作为学生掌握、巩固、运用知识的载体,自然也是落实基础的重要手段。所以要设计适切的作业,巩固落实基础,为提高学习成绩提供保障。通常均以填空、选择、连线等题型来落实基础,但这种形式较传统,且容易让学生陷入机械地抄练或背诵之中,这是纯粹地填鸭式作业。笔者认为此法可适当使用,但不宜过多。可以采取年代尺来归纳历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这样更能体现历史学科特色,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及其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
例4: 复习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历史时期一课是,笔者设计了这样的作业。
A C D E
1840年19世纪五六十年代1894年B 1900年1911年 1915年1919年
问:(1)这个年代尺记录了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请对应年代尺分别写出A、B、C、D、E所对应的历史事件或时间。
(2)时期又可以说是中国的屈辱史也是抗争史,请找出屈辱史的代表事件。
(3)中国的抗争史也是仁人志士学习西方救中国的历史,请归纳出他们学习西方的主要主张。
虽然这样的作业也是为落实基础,但在落实基础的同时,无疑也提供给学生有关历史事件发生前后顺序记忆的有益提示,在老师的指点下,经过多次训练,学生就会用此法自行画年代尺去了解掌握历史事件,就不会总抱怨说学历史太难了,时间真记不住啊等等。
三、以促进发展为目的
发展才是硬道理。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人的发展,现代教学也以人的发展为最高准则。作业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也理应促进学生的发展。但是由于受天赋、爱好、基础、家庭等各方面限制,学生之间的历史与社会知识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而以往我们布置作业时往往没有考虑学生的这些差异,搞“一刀切”,这样势必造成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基础差的“又吃不了”的现象。那么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一位学生的智力都各具特点,并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学习方法。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智力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的作业,给予学生充分地自主选择作业的权利。
例5:材料一:今日的喀什地区古代称疏勒、任汝、疏附,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喀什是久负盛名的“瓜果之乡”,瓜果品种繁多,质地优良,营养丰富,瓜田果树无处不有。
材料二: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上中央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这对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喀什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具有“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独特区位优势,是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
材料三:中央已安排深圳直接一对一支援新疆喀什。深圳已启动近亿资金投向喀什民生领域。
1、请从自然条件的角度分析喀什是久负盛名的“瓜果之乡”的原因。
2、喀什所在行政区的简称是什么?该行政区最早是什么朝代归属中央版图?当时,该朝代在此设立什么机构以加强管理?
3、根据材料二分析为什么国家设立喀什为经济特区?
4、作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除材料三中提到的,深圳还应在哪些方面给予喀什大力支援?从深圳经济特区到喀什经济特区的设立,我国逐渐形成了怎样的开放新格局?
该题可让学生选做,(2)(4)是必做题,(1)(3)则可以选做。像这样给予学生充分的选择权,符合学生的实际,既保证基础较差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激发基础较好的学生的进取心,探究性,这样既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又能体现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新一轮课改背景下,笔者从以上三个方面就历史与社会作业的有效设计进行了初步探索与尝试,虽然认识仍很粗浅,也不全面,但笔者从尝试中发现只要设计出真正适宜学生的有效作业,并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就一定能唤起学生的自我意识和成功动机,变 “厌做”为“乐做”,变“苦学”为“乐学”,逐渐由“外在驱动”向“内在自觉”转变,从而大大提高作业效率,实现“高效”。同时又因为这些作业基本上都在课堂上完成,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负担,真正实现“轻负”。当然,历史与社会有效作业设计的探索之路仍很漫长,我们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探索,这样才会达到师生“双赢”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浙教基[2010]127号
[2] 《浙江省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建议》3]孙德芳《从外源到内生:教师学习方式的变革》,《人民教育》2008年10月3日出版
一、了解历史常识,帮助学生形成时间、空间概念
1.时间就像一把标尺,标志着各种历史事件在历史进程中的位置。在教材中经常使用的纪年法主要有:
①公元纪年法。这是目前国际通行的纪年体系,譬如“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了西域都护府”“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掀起了一场学习西方技术的”等等,这些时间的表述方式,采用的就是公元纪年。
②干支纪年法。如《五人墓碑记》“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丁卯”指公元1627年;近世还常用干支纪年来表示重大历史事件,如、、庚子赔款、、等等。
③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如《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琵琶行》“元和十年”、《游褒禅山记》“至和元年七月某日”等等。
④历史教科书中其他纪年方法也有涉及。如“春秋时期,我国开始使用铁农具。”“西汉初年,经济萧条”,便是用具体的朝代表示时间。“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唐玄宗时期,社会经济出现一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就是用皇帝的庙号、谥号表示时间。
2.初中生刚接触历史学科,以适当的方式向他们解释一下这些时间概念很有必要。譬如:公元纪年就是以传说中耶稣基督的生年为公历元年(相当于中国西汉平帝元年)。公元常以A.D.(拉丁文Anno Domini的缩写,意为“主的生年”)表示,公元前则以B.C.(英文Before Christ 的缩写,意为“基督以前”)表示,这种纪年体系开始在欧洲各国被采用。1911年了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起来的中华民国在中国开始采用公历年、月、日纪年法。1949年9月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协商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纪年采用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公元纪年制度。由于公元纪年的起点是公元1年,所以这一年之前的年份被称为公元前××年,这一年之后的被称为公元××年。也由于没有“公元0年”,所以大多数的科学家和世界上大多数权威天文机构,都明确支持21世纪始于2001年的说法。公元纪年中,每10年被称为一个“年代”,每100年被称为一个“世纪”。
3.除掌握纪年方法外,还要掌握一些年代的换算与计算。就像公元前公元后历史年代的不同,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之间的换算,分清世纪初、世纪中期、世纪末等几个概念。例如公元前21世纪和公元前15世纪哪个早,初中学生初次接触,很多同学不懂,教师应结合数学上的正负数来讲,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就能够较好地掌握,而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只要记住中间的参数是1911,就容易解决了。
4.认识历史地图,帮助学生形成空间概念。我们可能有过“迷路”的生活经历,迷路后怎么办?如果能有一张当地的地图,就可以轻松摆脱困难。学习历史也是一样的道理,当学生不小心走入“迷宫”的时候,给他们一张地图,就能在“山穷水尽”中“柳暗花明”。
学生“历史地图”的知识十分重要,要学会看历史地图,可以对照黑板上的现代地图与历史地图进行比较与讲述。历史地图和现代地图大体上是一致的,方向也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历史地图的河流、山脉和今天的标志也差不多,个别地方有所变化,我们要提醒学生多关注历史地图下方的“古今地名对照”,真正看懂历史地图。
二、史地知识结合,帮助学生强化左图右文的历史学习能力
1.加强板书设计,从时间概念入手帮助学生快速形成清晰的时间表。“年代尺”是教师在板书设计中常用的,也便于帮助学生形成时间的概念。比如在学习七年级(上)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一课时,可以利用“年代尺”进行板书设计,让学生清楚记忆年代尺中夏朝、商朝和西周政权的建立时间,对我国奴隶社会的建立、发展的过程形成较为清晰的时空概念。我们还可以按时间顺序归纳同一空间概念的先后变化,或者同一空间在不同时期发生的不同事件,帮助巩固和理解。比如,指导学生回忆曾经以南京为国都的朝代,通过回忆与南京这一空间概念相关的知识,将历史上的相关时间、朝代串连起来,将时间、空间和事件结合起来。可以以时间为顺序,把历史的各个局部贯穿起来,进而形成对历史发展走向的整体认识,提高学生的空间意识。可以利用历史地图册或者多媒体,根据教材知识自己设计制作动态地图,设计出的地图既能够显示地域位置和方向,又可以展现时间、事件等等。例如,在七年级(上)《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一课的教学中,介绍到“丝绸之路”这一内容时,可以利用“图示法”,帮助学生形成空间的概念,知道“丝绸之路”的出发地是长安(当时的都城),其间经过我国新疆广阔的地区,后来又经过“西亚”,最后到达欧洲。通过图表的演示,引导学生理解“丝绸之路”开通的重大意义。在讲解“不怕远征难”时,可以将的路线图设计为动态,将前后的情况,按时间顺序一一列举主要事件,在地图上一一展现这些事件及其发生地。如果我们能把地图看成是活的,空间与时间概念就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了。
2.加强时空结合,讲“活”空间概念,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路线图。在历史课堂上仅凭教材中的文字叙述来使学生理解、掌握历史空间的概念并不容易,教师可采用直观的教具——历史地图。历史地图的运用涉及到地理知识,这就要求教师注意在教学中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在教材中还有很多空间概念随历史的发展而发生了变化,如 在学习“长城”这一概念时,可以设计板书为:从“秦长城”到“明长城”。秦长城是秦统一六国后,在战国时期的秦、赵、燕三国长城的基础上增补修缮而成,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到辽东(今朝鲜半岛);明长城是明朝初年为抵御北方的瓦剌、鞑靼入侵,在秦汉古长城的基础上修建的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的城防。通过指导学生按时间顺序对比两个概念,记忆会更深刻,理解也更透彻。比如,讲述“经济重心的南移”,我们应该利用地理知识,引导学生知晓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原先在北方(主要是黄河流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后,到唐朝中后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到南宋时,无论是农业,还是手工业和商业都十分发达,超过了北方,经济重心已经移到长江流域以及更南的地方,进而得出结论: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了。
三、开发历史活动课程,不断巩固学生初步形成的时间空间意识
历史是已经消失的过去,要让学生认识那些发生在遥远年代的人物和事件,需要一种跨越时空的想象和理解,在想象、理解、思考的过程中,发现历史,认识历史,不仅知道“历史是什么”“历史在哪里”,而且知道历史事件为什么会发生,昨天的历史对今天的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