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19 15:14:4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网络的内涵,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冯天瑜、何晓明和周积明在他们合著的《中国文化史》一书中指出,文化分为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和心态文化层四个层次。[21]如图1所示,物态文化层居于最外层,是其它三个层次的基础支撑和直接体现,由自然及人类加工的各种器物构成。制度文化层处于次外层,既受行为文化层和心态文化层引导,又受物态文化层制约,攘括了各类法律法规和行为规范。行为文化层位于次内层,是一种以习俗形态出现的行为模式,由人际交往中的习惯和风气等习惯性定势构成。心态文化层是文化的核心层,其决定作用就不言而喻了,但它相对较为稳定和隐蔽,不易察觉,其构成成分主要是人类在实践中孕育的观念、思维和性格等主体因素。文化四层次说由表及里,从外在的、直观的形态出发,逐渐向纵深推进,四个层次相互渗透和影响,共同构成了文化统一的整体。现基于文化四层次说的视角,试图对网络文化内涵作一新的解读。
(一)物态文化层
我们可以通俗地认为,网络文化是关于网络的物质性活动及成果。不可否认,网络本身就是人类的一种重大发明创造,它于上世纪60年代初步出现,80年代后快速发展,在容量和速度上均不断实现新的飞跃。作为一种新的文化载体和备受关注的大众传播方式,网络是一种技术、一种器物,它在传播范围、互动性、针对性、真实性等方面与传统的传播媒介迥然不同。当前,网络对人们方方面面的影响绝不容小觑,我们必须正视并予以有效引导。与此同时,作为一种物质性成果,网络不可能一成不变,它将随着人的灵感、实际需要而不断产生形式和内容上的量变,进而产生根本的质变,为人类缔造出更加人性化、新颖化、个性化的物质性成果,并深层次地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其实,这种网络技术上的革新亦可谓为一种物态文化,是人之肉眼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如在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和网间网等不同分布规模上显现出的不同程度的新发展。再如,从三个以色列青年1996年开发ICQ,到今天国人家喻户晓的QQ、飞信等应用形式,再到3Q、3B大战等网络竞争和冲突,其中蕴藏的发展过程之快,于人影响之深,都是实实在在的,生动地体现出网络的物态文化发展对于网络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和基础支撑作用。
(二)制度文化层
先生视制度为社会的游戏规则,它“由道德和传统等非正式约束及宪法和产权等正式约束组成”。[22]在本研究中,我们可以将非正式约束列入下文将要阐述的行为文化层,而在制度文化层这个层面谈制度姑且仅指正式约束。具体来说,制度文化层的网络文化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即既包括国家根据社会对网络发展的客观需要及遵循网络文化自身的运转规律而制定的法律、规章,它以清晰可见的条文形式存在,具有不可争议的强制性,要求社会成员共同遵守;也包括关于网络的各级协会和各种群众组织等,用以界定有关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规范关于网络的有关运转,减少甚至避免无端的耗费。一套健全有效的网络制度能更好地实现组织者的意图,这是显而易见的。对于网络制度来说,无论是以上两种组成形式中的哪一种,它都应能为人、组织更好地服务,制约相关的违法、违规等逆法规行为和搭便车等机会主义行为,从而切实维护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唯其如此,方显其价值和真谛所在。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就有力有序有效地推动了我国互联网的健康发展。
(三)行为文化层
研究这一层面的网络文化,即上文提及的制度中的非正式约束,我们主要可以就网络习惯和网络风气两个维度来展开。前者是我们在认识、使用网络中形成的心理和行动上的一种条件反射式的定势;后者是社会中由此形成的关于网络使用的氛围,这种氛围具有一种无形的影响力。积极、正面的网络习惯和网络风气将成为网络文化发展的助推器,产生正能量;而消极、片面的网络习惯和网络风气则将成为网络文化发展的绊脚石,负能量的产生就不可避免了。这就警醒我们要高度注意网络习惯的养成和网络风气的形成,因势利导,顺势而为,使之为我们所用。如前期沸沸扬扬的国务院奥运首金贺电事件,一条微博说同样是中国选手,易思玲摘金而喻丹夺铜,但国务院发的贺电上却没有后者名字,甚至进一步上纲上线地认为,我们这个国家不懂得尊重,金牌至上、唯上。10万余网民对此未加考证便转发,其实,国务院的那封贺电是祝贺首金的,发送对象当属易思玲。[23]这起事件折射出网络暴力带来的以偏概全、混淆是非等负面影响,对此我们当始终保持高度敏感,将不文明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提高行为文化的层次和水准,共建共享一个文明的网络。
(四)心态文化层
这一层面的网络文化包括人们对网络的认识、情感和意向,其指向的对象主要是人们在网络上的观念、思维,是与网络文化主客体相关联、内在的精神因素的综合。作为网络文化的灵魂和内核,心态文化层的网络文化是一种深深扎根于人之大脑深处的意识,是人行为的先导,将直接左右着人的行动,是我们研究网络文化内涵的关键所在。具体来说,人们在网络上的观念和思维主要可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种,有些人能正确认识网络并将网络作为一个重要工具为己所用,如2008年我国发生汶川特大地震,政府就将网络作为一个极其重要的载体,实时公布受灾情况、救灾进展,凝神聚力,使网络成为一把利剑,非常有力地引导人民万众一心,化悲痛为力量,积极应对灾害,为受灾同胞很好地建立了物质家园和精神世界,凝聚成了伟大的抗震精神;也有些人将网络视为祸害,唯恐避之不及,如一旦出现突发事件,有的政府官员就马上封锁网络,以为这样就可以天下太平,殊不知,在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网络宜疏不宜堵,因为,信息传递如千军万马、势如破竹,封锁消息不但不可能,也不现实,有时更会适得其反,负作用不可估量。因此,我们应在全社会倡导积极的网络心态文化,使我们真正成为网络的使用者和受益者。
二、结语
[关键词] 网络科技期刊 质量 新内涵
[中图分类号] G2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3) 03-0020-06
围绕期刊质量的评价研究与实践活动早已有之,1934年布拉德福有关学科期刊“核心区”概念出现,围绕期刊质量的“核心期刊”评价开始逐渐盛行。但何为期刊质量并没有一个权威明确的解释,造成期刊质量构成的划分标准不一问题,出现了“政治质量”“编辑质量”“出版质量”“学术质量”(也称“技术质量”)“综合质量”“稿源质量”“审稿质量”“传播质量”等名目繁杂的期刊质量对象。
网络手段的介入,网络期刊实际上已经摆脱了传统期刊原有的很多特征并增添了新特征,如以纸张为载体的平面形式向表现力更强的多媒体、超媒体形式转化,网站平台成为期刊形象的一个重要“门面”等。对网络科技期刊质量及其构成方面进行一个明确、科学的界定,一来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人们对期刊质量这一概念的界定不足,二来也是期刊质量控制与评价等问题研究得以展开的前提。
1 网络科技期刊质量的定义
“质量绝非现代工商业中的一个新名词”[1],人的生产行为是有目的性的,但凡有产品生产的地方,就有质量控制与检测问题。从作者手中采集稿件,加工制作,形成成品(网络出版物),将其交到读者手中,这一过程其实就是商品生产与交换的过程,其间发生了网络科技期刊使用价值——“知识”的让渡,这与一般物质产品如机械、家电、服装等的生产在性质上取得了一致,即都是一种商品或服务的生产与交易行为。因此,借鉴管理学领域的质量概念来解释网络科技期刊质量的内涵是合适的。
什么是质量,处在生产营销价值链不同位置上的人自然有他们不同的理解。在生产一线的员工眼里,质量就是“合格”;在营销服务人员眼里,质量更多地在于“用户满意”;在用户眼中,质量就是产品或服务的“优异性”或“卓越性”给用户带来了需求的满足甚至是超乎预期的“惊喜”;而站在统观全局的领导位置上,质量的含义则要广泛得多,在兼顾产品前面这些特性基础上,还应考虑到产品的有用性或用户的满意度与价格之间的关系,生产者不至于赔本甚至有一定盈利。质量对价值链上的所有人员而言都是重要的,他们基于自身的职责和目标,对质量的以上不同理解应该都是合适的。
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中将质量定义为: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固有的”(其反义词是“赋予的”)是指本来就有的,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性;“要求”是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2]。对网络期刊而言,其文字符号、多媒体符号、刊期、出版日期、数字化文章有效编码标识等是固有特性,而期刊的具体内容、版式及网站设计等是赋予特性,显然,期刊出版物作为一种文化产品的物化载体,其固有特性与赋予特性是紧密相连的,只用固有特性来定义期刊质量比较片面。
鉴于以上思考,我们认为网络科技期刊质量是指网络科技期刊特性满足或超越利益相关方要求的程度。其中,期刊特性直接指向期刊的性能特征,包括使用性能和外观性能,前者如期刊论文正文、摘要等,后者主要是指文本符号、多媒体符号、文本或多媒体符号的HTML、WORD或PDF、JPG、ATUO等格式的版面展示、刊期、日期、DOI标识等;其利益相关方包括宏观层面的国家、社会、行业,微观层面的读者、作者及期刊出版者自身。
2 网络科技期刊质量构成要素解析
读者作为期刊出版物的终端消费者。赢得读者的青睐当然是任何期刊出版者的终极目标,但作为“意识形态内容的物质载体”[3]的期刊出版,一味迎合读者要求显然是不合适的,还应兼顾国家、社会、行业及相关供方乃至自身的利益要求,如符合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和科学发展导向,推进甚至引领相关学科的发展创新,即期刊对社会规范的适应程度。
期刊的供方归根结底来说是期刊论文的作者,而作者与读者经常是可以互换的,作者可以是读者,读者可以是作者。科技期刊让他们满意无非有四点:一是出版物内容的学术质量和水平,如内容的创新、数据翔实、分析到位等;二是出版物及其期刊网站在栏目安排及形式处理上的新颖、精致、方便;三是借由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期刊的可见度(对作者)和可近性(对读者)空前增强;四是期刊出版者为用户提供的相关服务贴心、周到。前者即期刊的内容质量,其次为期刊的表观质量,三是期刊的传播质量,四是期刊的服务质量。
2.1 基于过程的网络科技期刊质量构成要素分解
对期刊出版者而言,少花钱多办事固然是再好不过的事,计算机和网络在一定程度上正好满足了他们的这种需求,如网络化使得期刊出版的纸张、油墨、邮寄等成本已经几乎不复存在。此外,编辑、审稿、发行等环节在一些计算机程序的辅助下,期刊的运作、协调变得更加便捷、高效。但网络化是否绝对减轻了期刊出版者、作者乃至读者的负担了呢?这涉及网络期刊的风险问题,如它虽然在期刊印刷、发行等方面节省了一定成本,但与此同时又增加了在网站、相关软件系统、数据库等方面的建设与维护费用。此外,一改传统文章撰写的纯文本的僵化形态,借助可视化的手段让内容“动起来”“活起来”,对那些并不谙熟多媒体制作的作者而言,又何尝不是一种负担呢?站在出版者立场,由于期刊网络化的经济性及可能存在的风险渗透在期刊出版的各个环节,因此,对出版者而言,网络科技期刊的质量渗透在期刊选题、组稿、审稿、编辑、发行及服务等各个环节,要保证期刊质量,必须对各环节施以严格的质量控制,而质量控制行为的施控主体是期刊出版者自身,从这一角度来说,期刊质量主要把握在期刊出版者手中,因此,从期刊出版者角度基于网络科技期刊制作出版流程来系统全面地解读其质量的构成要素更具实际指导意义。
(1)选题策划就是对刊物某期内容的事前谋划,包括选题和栏目设计。科技期刊通常是按学科进行分工的,而在一个学科下面通常又包括多个不同层次、不同方向的研究选题。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必然导致新的课题不断出现,新旧课题此消彼长,由此科学不断向前发展。选题策划是一项富于创造性的活动,应跟踪并预见学科发展趋势,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及自身的办刊宗旨,有计划地选定一个时期或一期期刊报道若干选题,包括连续选题与单次选题、知识性选题和报道性选题等。由此可见,选题策划不完全是一个学术过程,同时还应考虑社会需要,具有一定的政治性,因此,选题策划的作用对象为期刊内容,其行为追求的结果是保证期刊的内容质量,包括学术内容质量和对社会规范的适应程度。
特别说明一点,期刊的社会规范适应性与传统说法中的期刊政治质量具有明显的重合,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它是期刊政治质量的另一种表述。在此,我们之所以更倾向于将之表述为网络科技期刊的社会规范适应性,其用意在于,在突出期刊既要符合一国乃至国际上通用的政策法规以及科学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尽量淡化期刊的阶级性和国别性,倡导期刊在不可避免地遵守本国政策法规及科学价值观约束的情况之外的科学开放精神。此外,严格来讲,期刊的社会规范适应性与期刊政治质量是具有一定差别的,这种差别主要体现为期刊出版的市场规范性,遵守优胜劣汰、公平竞争的市场法则。
(2)稿件是期刊出版的原材料供应,所采集稿件水平高低直接决定着期刊学术内容质量。
(3)刊前质量评审的直接作业对象为稿件,一般包括编辑初审、专家评审、论文终审以及作者对稿件的进一步修改等层层审核筛选与完善。该活动的任务主要有两个:一是确保有重要意义的高水平论文得以公开发表,二是防止论文存在剽窃、抄袭、重复发表等违反科学道德的不良现象,概括来说就是要确保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价值,即要保证期刊的内容质量。
(4)编辑加工和技术制作主要是对期刊论文及网站进行外在形式上的加工,其行为的输出结果为网络科技期刊的表观质量。
(5)1970年赫希曼指出,科学杂志的存在具有社会的、档案的、传播的三种职能,并指出科学杂志的前两种职能它履行得很好,唯有传播活动方面存在失职。网络传播是网络科技期刊对传统科技期刊的最大变革之一,借由互联网,网络科技期刊传播速度、传播覆盖面彻底打破了物理时空的局限,其科学知识的社会传播功能得到了空前发展,但与此同时,一些诸如多媒体、超链接、交互性等新元素和新技术的加入,使得期刊传播变得更加复杂。此外,人们数百年来形成的阅读习惯也挑战着网络期刊的传播效果。如何使期刊传播效果达到最优,是期刊网络发行环节所面临的根本任务,即要确保期刊的传播质量。
(6)服务质量算不算科技期刊质量的一份子?的确,服务并不能直接生产刊物,它与期刊制作并不发生直接联系,但从我们对质量“就是让利益相关方尤其是用户满意”的这种理念来看,与作者、读者、学科专家等建立良好的关系,对他们提出的问题及建议予以及时解答和反馈等,这一系列服务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用户及相关参与者对期刊的满意程度。
(7)刊后质量评价包括读者开放式评论和与网络科技期刊影响力跟踪统计等。刊后质量评价是期刊出版者判断其刊物为社会认可程度的主要手段,根据市场反应,权衡最初办刊定位的合理性,从而开始新一轮期刊策划与设计。由此可见,刊后质量跟踪与评价的主要目标仍为改善期刊的内容质量。
综合期刊利益相关方尤其是作为施控方的出版者在期刊出版全过程不同环节的质量追求和任务,我们将网络科技期刊的质量构成要素分解为四大方面:内容质量、表观质量、传播质量、服务质量。
在此特别指出,通过以上基于过程的网络科技期刊质量构成分析,可以看出,网络科技期刊的内容质量又可以细分为社会规范适应性以及期刊论文的学术内容质量。之所以将这二者统一为期刊内容质量,主要理由为:二者有着紧密的关系,一定程度上来说,社会规范适应程度是期刊更高层次的内容质量,它以期刊学术内容质量为基础,但又超越了具体的内容,反映了整个学科乃至一国科技发展的整体需求。
2.2 网络科技期刊各质量构成要素的内涵及其质量要求
前面分析了网络科技期刊的质量构成,下面我们对各个具体构成要素的内涵及相关的质量要求进行一一阐述。
2.2.1 网络科技期刊的内容质量
期刊只是科技信息交流传播的载体,而其承载的科技信息则为科学研究与社会生产提供信息支撑。因此,期刊的内容质量是网络科技期刊质量的核心内涵,是其立足和发展之本。通过上文对期刊质量构成要素的分析,我们得出期刊内容质量的两大方面内涵,即社会规范适应性、学术内容质量。
社会规范适应性。期刊出版是社会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就决定它一方面必须遵守总的社会规范的制约,另一方面还应符合社会对期刊行业专门制订的或约定俗成的各种行业规范。期刊能否适应社会规范的共同要求,是构成期刊质量的前提性因素。说到社会规范,难免会让人联想到社会的阶级性。但对科学界而言,其阶级性的存在与否、影响程度如何,值得人们深思。科学毕竟有别于政治、经济,因此,对服务于科学世界的科技期刊的社会规范的适应程度问题,应结合科学乃至科技期刊的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科学无国界,科学知识是全人类共有的财富,作为科学知识的记录和传播媒介,淡化科技期刊的国别属性和政治倾向、主张期刊对来稿及用户抱以客观公正的态度是科技期刊尤其是网络科技期刊的办刊趋势。网络期刊的开放存取(Open Access,简称OA)模式出现后,更是将这种趋势推向了一个巅峰,如PLoS(The 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公共科学图书馆)在推出并发展OA期刊过程中,将“开放存取”与“科学正直”并列为两大核心原则,前者主要是保证其刊载的科学论文对全球用户开放,后者主要是针对PLoS的来稿录用标准——PLoS承诺履行公正、严格的编辑程序,来稿是否发表的唯一标准是论文的科学质量和重要性,与国别无关[4]。
虽然科技期刊的无国界理想,对扩大人类科学知识的生产传播范围必然具有根本的推动作用,但考虑到期刊出版的语种、来稿作者本身等都不可避免地带有地域和国别标签。同时,期刊作为科学知识生产和交流的重要阵地,它与一国的科技发展水平并非毫无关联,一方面一流期刊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国的科技发展水平和趋势,另一方面科技期刊作为一国文化出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在本国的法律法规范围内活动,符合本国科技发展定位及社会迫切需求。任何学术期刊,总是由一定的阶级掌握,总是要表现所属阶级的立场、观点、利益和愿望,为一定的阶级意识形态服务。因此,科技期刊自觉不自觉地蕴含着一定的政治观点和思想倾向这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无需刻意回避的事实。
从上文对期刊社会规范适应性的阐述可以看出,它与传统科技期刊中的政治质量要求具有明显的重合,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它是期刊政治质量的另一种表述。
因此,我们将网络科技期刊社会规范适应程度的质量要求概括为: 1)从国家利益及相关政策法规的适应程度来说,网络科技期刊应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和需要出发,不违背国家乃至国际上有关科技、出版的政策、法令和条例等,包括保密、版权、专利等法规以及各种出版规范等; 2)从社会科学道德伦理规范的适应程度来说,应积极倡导社会公认或约定俗成的科技道德、编辑道德,坚决防止和打击抄袭、剽窃、篡改、捏造等学术不端行为; 3)从市场规范的适应程度来说,期刊定位和选题应贴合市场需求,与同行期刊相比是否具有自己的创新和特色,避免选题的重复雷同; 4)从期刊自身的整体定位来说,期刊应具有明确的办刊方针、宗旨,期刊定位和选题方向应符合科技发展趋势和热点,紧跟时展的脉搏。
学术内容质量。内容是科技论文学术价值的核心体现。所谓科技论文的内容即科技论文本身借助文字、图表、公式等表达符号传达出来的作者的学术发现、个人观点及判断等内在思想。
针对学术内容质量要求,传统科技期刊已经累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较为成熟、统一的评价标准,即普遍认为科学性、独创性和实用性是论文学术内容质量的最基本要求。网络科技期刊虽然在载体形式、传媒技术、信息传播速度及覆盖面等诸多方面与纸质期刊有天壤之别,但从它们的社会职能和属性上来说并无本质区别,即都充当着科学交流媒介角色,因此,纸质期刊的学术内容质量要求同样适用于网络科技期刊。 1)科学性,包括文章取材真实可靠,内容、数据、公式推导等准确无误,文章观点明确、论据充足,推理合乎逻辑等,实验结果具有再现性,经得起反复验证等; 2)独创性,包括内容新颖先进,观点独到,报道及时,富有创新性;3)实用性,包括内容紧贴生产实践,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2.2.2 表观质量
与内容质量相辅相成的是期刊的表观质量即期刊的外在形式,外观形式是内容特点的体现,它与读者的感觉器官直接发生作用,给读者最直观的印象。以科学的美学原则控制期刊的表观质量,使得期刊的学术内容与外观形式产生和谐互促的美感,达到内容美与形式美的高度统一,则更能凸显期刊特色,吸引读者。
外在表现形式的不同是网络科技期刊与传统期刊的最大差别之一。借助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网络科技期刊外观除了具备刊名、刊期、刊号、主办单位、出版日期、目次、插图、论文(包括作者、标题、摘要、关键词、正文、图表、注释、公式、标点符号、计量单位、参考文献等等)、广告等传统元素外,还增加了新的元素,如动画、视频、音频、三维图片、超链接、数字化文章有效编码标识等多媒体超媒体成分。它们以其强大的表现力将有可能成为数字化论文的有机组成部分,如美国地球物理学会(The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AGU)于2010年宣布不再出版太过苍白无力的印版期刊(“pale replicas”)[5]、《数论杂志》(Journal of Number Theory),鼓励作者在其刊物上发表文章时做一个Video Abstract(视频简介),通过镜头来谈谈自己对这篇文章的一些想法[6]。网络科技期刊外观形式主要体现在文稿的规范性和正确性、期刊装帧设计、期刊出版显示三个方面,这三大方面概括起来就是期刊编排质量。
此外,我们认为网络期刊学术内容的外观载体不光包括期刊本身,期刊网站也是传播、宣传期刊的一个重要窗口,充当着期刊的“门面”。网络一方面大大提高了期刊的内容表现力,另一方面也带来网络期刊在制作传播方面的复杂性,因此,有关网络科技期刊的表观质量要求必将相应地进行调整。概括来说,包括:1)期刊本身及期刊网站项目齐全;2)期刊本身及期刊网站标识规范、工整;3)期刊本身及期刊网站版式和界面和谐、美观且富于特色;4)期刊网站信息浏览和检索性强等。
2.2.3 传播质量
传播质量简单来说就是科技期刊在促进有效的科学交流的程度和水平。科技期刊是“科学知识传播的最重要媒介”,传播是科技期刊的核心职能之一,作为精神文化产品的科技期刊,若基本的传播职能得不到实现,即有了信息内容,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交流传播,期刊的质量就失去了意义。
通过正式渠道公开传播科学发现是科研作者谋求社会承认和社会地位的主要手段,也是读者获取科学知识的主要途径。物理时空及成本极大地限制了传统期刊的信息传播效果,将传播者和受传者锁定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而网络给期刊传播技术带来了全新的变革,互联网作为网络科技期刊传、受双方的沟通介质,其高度的开放性、全球性使得网络期刊在传播效果上的及时性、可见性、可近性及互动性空前增强。它们也是不同网络期刊争取竞争优势的重要突破口。
及时性。制订合理灵活的期刊出版周期,力争第一时间刊出科研发现和科研成果,以保证科学信息和知识的时效性,并维护作者的首创权。
可见性。加强市场宣传和对外合作,通过各种途径(如加入国内外著名期刊数据库、期刊社选址靠近大学等)加大期刊在业内的曝光度和熟知度,开发便捷友好的网络平台,增加期刊的Web点击率和下载量。
可近性。通过各种途径(采取灵活的期刊定价机制甚至是免费如开放存取策略等)千方百计地降低读者的期刊获取门槛,并借助各种信息传播技术如互联网、移动终端等保证期刊获取的便捷性。
互动性。开通多种渠道尤其是通过网络平台的论坛、开放评论等功能,增强作者、读者、出版者之间的及时沟通讨论。
知识产权保护。采取合理的版权策略,防止网络侵权。
2.2.4 服务质量
期刊服务质量就是期刊生产过程中与作者、读者、学科专家的交流和反馈活动的质量。与传统期刊不同,网络科技期刊面向用户的服务不光包括期刊出版者与用户之间发生直接关系的服务活动,即通过人与人接触实现的服务,同时还借助网站平台为用户提供一些自的服务项目。因此,网络科技期刊的服务质量包括人工服务质量与平台服务功能的质量。
友好认真地回答投稿者的问题,及时处理稿件,按时寄送样刊和支付稿酬,维护作者的著作权,与作者保持积极的联系,为用户提供相关培训服务,积极响应读者需求,及时处理读者来信等。
期刊网站作为期刊宣传和传播的一个平台和窗口,不能只是纸本文献的PDF格式仓库,还应集搜索引擎、Web2.0、视频、音频和其他各种功能于一身。作为期刊出版者对外服务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手段,其服务功能的开设要讲究实用性、保持系统稳定性等。
众所周知, 知识经济是以电脑、卫星通信、光缆通信和数码技术等为标志的现代信息技术和全球信息网络“爆炸性”发展的必然结果。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现实经济运行主要表现为信息化和全球化两大趋势。这两种趋势的出现无不与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的发展密切相关。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人们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利用信息的效率,加速了科技开发与创新的步伐,加快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速度,从而使知识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程度空前提高; 全球信息网络的出现和发展,进一步加快了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的传递和扩散,使传统的国家、民族界限变得日益模糊,使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地球村”,从而使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全球化趋势。因此,知识经济实质上是一种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全球网络经济。在这里,我们可以把网络经济概括为一种建立在计算机网络(特别是Internet) 基础之上,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的经济形态。
从狭义角度讲,网络经济就是应用因特网技术所进行的投资以及通过因特网销售产品和服务所获得的收入,主要是指B2B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和B2C (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广义地讲,所谓网络经济就是生产者与消费者通过因特网联系而进行的经济活动,包括EDI、EFT和各类信用卡交易。
目前,在人类的商务活动中因特网正在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因特网上无限丰富的信息资源和用户资源,不仅能使使用者降低经济活动的交易成本,而且可以获得不可估量的巨大经济利益。因此,互联网的应用正从一般的信息浏览功能,向更具价值创造功能的网络经济方向发展。可以说,网络经济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网络经济时代已经向我们走来。
二、网络经济的特点
作为一种新经济的网络经济,与以往的传统经济相比,有着受信息网络种种特点的影响而形成的诸多特点:
1.网络经济是全天候运作的经济。由于信息网络每天24小时都在运转中,基于网络的经济活动很少受时间因素的制约,可以全天候地连续进行。
2.网络经济是“直接经济”。由于互联网的发展,经济组织结构呈扁平化发展趋势,处于网络端点的生产者与消费者借助网络即可实现“产销直接见面”,从而使中间层失去了存在的理由,未来成熟的网络经济将带给消费者更为价廉物美的产品与服务。
3.网络经济是虚拟经济。这里所说的虚拟经济不是由证券、期货、期权等虚拟资本的交易活动所形成的虚拟经济,而是指在信息网络构筑的虚拟空间中进行的经济活动。经济的虚拟性源于网络的虚拟性。转移到网上去经营的经济都是虚拟经济,它是与网外物理空间中的现实经济相并存的、相促进的。培育虚拟经济的成长,促进虚拟经济的发展,已成为现代经济新潮流的历史动向。
4.网络经济是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经济。信息网络使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的范围扩大了,也使竞争与合作之间的转化速度加快了。世界已进入大竞争时代,在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也是为了竞争。在竞争合作或合作竞争中,企业的活力增强了,企业的应变能力提高了,否则就会被迅速淘汰出局。企业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主要不再依靠天赋的自然资源或可供利用的资金,而更多地仰仗于信息与知识。
5.网络经济是速度型经济.现代信息网络可用光速传输信息。反映技术变化的“网络年”概念流行起来,而网络年只相当于正常的日历年的四分之一。网络经济以接近于实时的速度收集、处理和应用大量的信息,需按快速流动的信息来进行。经济节奏大大加快,一步落后就会步步落后。产品老化在加快,创新周期在缩短,竞争越来越成为一种时间的竞争。21世界头10年的经济将是在注重质量的基础上注重速度的经济。
6.网络经济是全球化经济。由于信息网络把整个世界变成了“地球村”,使地理距离变得无关紧要,基于网络的经济活动把空间因素的制约降低到最小限度,使整个经济的全球化进程大大加快,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性空前加强了。
7.网络经济是创新型经济。高新网络技术日新月异是推动网络经济的根本动因。以此为基础的网络经济必须特别强调研究开发和教育培训,并在技术创新的同时,推动制度创新、观念创新和管理创新,从而开创史无前例的全球网络新经济。
三、加速发展网络经济的重要途径
1.加速中国网络教育的发展进程。网络教育是网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的发展也会对未来中国产生积极的影响。网络教育的基本目标,就是要通过人力资本投资,特别是网络教育投资使沉重的人口包袱变成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为此,建议国家逐步实现全民网络教育,使所有高等学校、成人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中小学都进行不同程度的网络教育,并且国家出资重点帮助贫困地区中小学实现计算机与网络教育。
2.加速中国政府管理与公共机构服务的网络化进程。实现政府、公共机构、社会、企业管理网络化,加快实施“政府及公共机构上网工程”,强化网络在政府公共服务与公共支出、科研机构、各类学校、各类卫生机构以及其它公共机构的普及和应用。各类公共部门提供的政府政务信息、法律法规信息、政府采购、公共工程招标、技术专利、文献检索科技期刊、公共数据库、主要经济信息等信息服务实行免费或低费服务,由于上述信息具有外部效益,决定了上述信息服务应由政府予以资助。
3.加速网络技术引进、扩散和应用进程。大幅度降低引进信息的技术成本,尽快实现信息技术产品、设备进口零关税,取消对该类产品的非关税贸易壁垒,使所有消费者和使用者能以最低成本获得附加值较高的信息技术和服务,同时鼓励信息产品与服务出口。
关键词:网络教育;教育质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2-148-02
一、提高网络教育质量的内涵
网络教育质量是涵盖整个网络教育各个环节的系统工程。网络教育是以网络为主要载体的,比传统的广播、电视为载体的远程教育模式有着更好的可控性和灵活性。通过网络平台,在教学的时间、地点、互动等方面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我们对网络教育质量也要有更深刻的认识,网络教育质量是涵盖于教学平台、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监测等各个环节的全面系统工程。
1.教学平台。网络教育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无论哪种形式都需要一个网络教学平台,教学平台像我们工作的办公室、学习的教室,如果条件舒适、温馨,自然会促进我们的工作和学习;相反,如果灯光昏暗、脏乱不堪,则效果可想而知。因此,一个优秀的网络教学平台设计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首要要求,在功能全面的同时,界面设计的美观、使用上的人性化等都是一个优秀网络教学平台要具备的条件。
2.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在广义上指一个专业中各门课程的安排和设计。在这一点上要有一个科学务实的定位。要充分考虑网络教育自身的特点,当前我们有些学校的网络教育在课程设置上与脱产教育的课程几乎没有区别,只是照搬过来,这显然是不科学的,网络教育是一种开放式的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强调个体化学习,学生群体又多是在职的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在专业的定位和课程设计上都要充分考虑到这些。二是在狭义上指一门课程的内容。这主要指教学课件、授课录像等的质量,网络教学的主要学习手段是观看授课录像和教学课件,由于网络教学不会受到脱产学习时教师和教学资源的限制,因此,我们完全有条件可以在网络教学中提供最优秀的课件和录像。教学内容的质量如何是整个网络教育质量的核心。
3.教学组织。教学组织似乎是只有脱产学习才有的,但由于网络的互动性十分好,因此,网络教学的教学组织也同样可以实现,并且十分重要,也就是说不要把网络教学理解成僵硬的、简单的教与学,由于网络可以灵活控制教学进度、方便地展开讨论和师生的交流,具备把质量控制实施在教学过程中的条件,而不是通过最后的一次考试来求质量,使教学质量的提高水到渠成。在教学组织这一点上,它与面对面的教学可以说各有优缺点,因此,网络教育中教学组织水平的提高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一个突破口,也是从根本上改变网络教育质量控制、监测难的关键。
4.教学监测。监测、评估体系是网络教学系统中保证教学活动按照既定要求保质、保量完成的关键,它既包括对学生的监督也包括对教师的监督,既包括对教学结果的考查也包括对教学过程的监测。我们应该在网络教学中制定标准的、可量化的监测体系,提高监测系统的可操作性,而不是停留在方针和指导上。在教学过程中,监测系统要随时起到规范教学活动、纠正教学错误的功能,把监测活动融于教学整个过程中,成为网络教育中的“电子教务管理部门”。
素质与能力是衡量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它们自然也就成为所有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网络教育也不例外,由于网络教育自身的特点,在网络教育中出现了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素质和能力培养的现象,这显然会对教育质量的理解和提高造成障碍。在网络教育中,我们要通过灵活的课程设计、有创意的作业安排和丰富的讨论交流,营造出学科的文化氛围和交流氛围,通过良好的环境和氛围,熏陶学生的学科素质和创新能力。实践证明,网络教育对于学生的抽象总结能力、信息检索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都可以得到较好的锻炼,唯一缺乏的就是实验、实践等动手能力,但我们可以通过各种仿真技术,模拟有些实验的效果。
二、提高网络教育质量的思路
1.从网络教育的特点出发,抓住提高质量的主动性。网络教育是以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终生教育为主,其学习的对象十分广泛,但其有―个共同的特点是:学习的主体具有很好的学习主动性和目的性,学习的主体在主观上希望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表现为较高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面对学习上遇到的各种困难,有较强的克服困难的毅力以及持续不断的学习自觉性。尤其是当前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压力大的环境下,在客观上也会逐步促进学习主体的学习能动性,这些主动学习的特性对我们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学效果是十分有利的,我们应充分利用学生们的主动性,通过我们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上的改革和努力,把这些主动性转化为高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2.充分利用网络教育方式的特性,扬长避短。网络教育具有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异地发生,“教”与“学”在时间上的错位的自身教育方式上的特点,是适应继续教育、终生教育的主要特点,一般来说,这些特点,方便了学生对教育的选择和学习,但不利于管理和交流。但随着网络的发展,人们交流方式也有了更大的空间,尤其是年轻人,通过网络交流的热情不亚于面对面交流,因此,我们在网络教育中要充分注意到这一点,在教学方法、教学思路上研究探讨符合人们心理和行为的教学模式,做到扬长避短,充分利用网络在学习交流上的优势,弥补在管理上的松散,取而代之的是心灵的交流、朋友似的沟通。
3.进行科学务实的教学定位,适应社会需求,发挥学科优势,特色突出、专业鲜明。网络教育的定位在教育部2006年的文件中有着明确的阐述:“网络教育定位为非全日制教育,主要面向在职人员开展网络高等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岗位培训及其他非学历培训等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试点高校要结合学校自身的定位、特色和学科优势,科学合理地确定办学类型、层次和专业。”网络教育的专业设置,要充分考虑到社会需求、市场变化,美国著名远程教育专家嘉格伦(Glenn R.Jones)在其风行一时的著作《网络教育――21世纪的教育革命》一书中指出:“远程教育的基础理念,是向人们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教育,而不是向教育提供人。”因此,在网络教育中优秀的、特色突出的学科、专业设置,既是我们吸引学生、保证生源的前提,也是我们提高质量的保障。
4.正确处理网络教育与面授教育的关系。当前,除了一些专业的网络教育学院,还有大部分是大学等办理的附属网络教育学院,这就需要我们认清网络教育与面授教育的关系,不要把网络教育简单地看作面授教育的延伸和扩充,网络教育与脱产教育只不过是教育手段和途径的不同,它们各有特色,不存在优劣的区别。不要简单地沿袭和套用面授教育课堂教学的做法,面授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只能作为参考,网络教育应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建立起网络教育的理论体系、教学模式、教学设计及教学管理体系,和传统的学校面授教育优势互补,比翼齐飞,共同发展。
3.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紧密结合网络教育自身的特点
(1)开展层次化教学、个性化教学。由于网络教学的学生组成十分复杂,其基础不同,经历多样,这一点和面授教育的学生有很大的区别,如果我们在教学时完全采用一刀切的模式,显然会影响教学的效果和质量。网络教学自身的特点,为开展层次化教学、个性化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条件,网络教学可以更细化教学的层次,以学生的需求出发,灵活地安排学科的层次、班级的层次等,如按照学生基础的高低分为入门、初级、高级等;按照学生的求学重点分为侧重实际操作还是理论学习等;个性化教学则针对目标会更具体,甚至到单个人,由于网络教学的交流方式可以实现点到点(通过邮件、讨论等),个性化的学习定制和指导完全可以实现。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化网络;交往
社会化网络交往作为网络交往的新形式,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而产生的,该交往基于社会化网络,体现了明显的网络性和社会性。本文分别从交往理论和网络媒介理论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社会化网络交往的涵义和特征。
一、社会化网络交往的理论溯源
1.马克思交往理论
马克思交往理论是哲学的一个重要内容。马克思的交往理论将交往和生产实践联系在一起,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将交往分为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并指出二者相互作用的关系,即物质交往是精神交往的基础,精神交往渗透于物质交往。网络交往是以计算机为中介的人际交往方式,从定义上分析属于精神交往范畴,受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影响。
2.哈贝马斯交往理论
德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哈贝马斯在《交往行动理论》中对交往理论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他把社会行为分为目的行为、规范调节行为、戏剧行为和交往行为四种类型。社会化网络是基于现实人际关系的社会性网络,社会化网络交往也满足哈贝马斯提出的构建交往合理化的三个途径。由于社会化网络交往的主客体在现实社会中彼此认知,不会出现在以往网络交往中匿名带来的交往环境混乱,双方为了达成交往的效果,会使用彼此领会的语言同时遵守现实社会的交往原则。
3.六度分割理论和弱链接理论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格兰姆认为,在全球范围内,想和任何一个陌生人建立联系,最多通过六个人就能够实现,该理论被称为“六度分割”理论。该理论很好的阐述了人类社会网络结构中不同节点之间的内在关系,该理论也被公认为社会化网络产生的基础理论。与之相关的是弱链接理论,斯坦福大学教授格拉诺沃特认为,人们通常愿意和与自己有相似性的人建立紧密联系,然而通常这些人所掌握的信息量和信息面又和自己趋同;而那些与自己平时接触少、关系疏远的人,因为与自己有比较大的差异,因此也就有机会接触到更多与自己相异且对自己有帮助的信息源,这些人被称“弱链接”。“弱链接”理论也被广泛应用在社会化网络交往中。
4.麦克卢汉媒介理论
麦克卢汉曾在《理解媒介》中提出“媒介是人的延伸”的理论:“在机械时代,我们完成了身体在空间范围内的延伸,以至于能拥抱全球。就我们这个行星而言,时间差异和空间差异已不复存在。我们正在迅速逼近人类延伸的最后一个阶段——从技术上模拟意识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创造性的认识过程将会在群体中和在总体上得到延伸,并进入人类社会的一切领域,正像我们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凭借各种媒介而得以延伸一样。”
二、社会化网络交往概念界定
1. 社会化网络交往的内涵
通过对网络交往和社会化网络概念的理解,我认为社会化网络交往的内涵包含两层含义:首先,社会化网络交往是网络交往的新形式。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网络交往的形式和内容发生变化,社会化网络是互联网发展的新阶段,是基于互联网技术而进行的人际互动,符合网络交往的概念。其次,社会化网络交往以现实人际关系为基础,是现实社会的模拟与重构,使构建信任稳定的网络交往成为现实。
2.社会化网络交往的特征
①交往主体的真实化。交往主体是交往活动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它是交往中唯一的能动性因素,在社会化网络交往中占主导地位。网络交往是网络主体的各种交流沟通关系。社会化网络实行实名制,强调交往主体的真实,增加了交往双方的信任,从而实现了真实交往的网络化。
②交往关系的确定化。在现实社会中,每个人都有固定的交往关系,如同学、师生、家庭、同事等等,对不同交往对象之间进行不同侧重的交往行为,交往关系的确定使交往行为变得有意义。社会化网络以现实的人际关系为核心,交往关系是确定的,人们可以像现实交往一样进行交流沟通,实现了网络交往的真实化。
③交往功能的多样化。由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与网络逐渐融合,人们已经无法满足于只使用互联网某一单一的功能,对于互联网的应用也不再集中于一种,对网络交往的需求和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化网络是互联网发展的新形态,在交往方式上,社会化网络提供了即时通讯、日志、留言本、相册、分享等功能模块,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由选择,使交往更具个性化。
④交往过程的高效化。网络的延展性扩展了交往的空间,网络的即时性缩短了交往的时间,节省交往资源,提高交往效率。随着手机的普及和平板电脑的发展,社会化网络与移动互联网的充分结合,使人们随时随地都能便捷的使用网络进行交往,极大的提高了人们的交往能力,这也是网络交往的最大优势。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德]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M].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水墙;加密;内涵
引言
网络具有跨国界、无主管、不设防、开放、自由、缺少法律约束力等特性,网络的这些特性显示了它的许多优点,但同时也使它容易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入侵和攻击。据美国FBI统计:全球平均每20秒就发生一起Internet计算机系统被入侵事件,而且仅美国每年因此而造成的损失就高达100亿美。
1.网络安全
1.1网络安全定义
网络安全就是指网络系统中流动和保存的数据,不受到偶然的或者恶意的破坏、泄露、更改,系统连续正常的工作,网络服务不中断。
1.2影响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
计算机网络安全受到的安全威胁是来自于多方面的:一般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2.1计算机网络使信息价值巨增,吸引了黑客的大量网络入侵。
1.2.2现有的计算机系统由于存在或多或少的漏洞,这使得网络攻击成为可能。
1.2.3系统通信协议和应用服务协议存在缺陷,可被恶意利用用来攻击网络。
1.2.4计算机网络配置较为复杂,如果配置不当.也会产生安全漏洞。
1.2.5目前的计算机病毒可以破坏计算机网络安全系统并通过网络破坏更多的计算机。
2.防火墙
防火墙是保护网络安全最主要的手段之一,近年来防火墙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各种防火墙技术立运而生。
2.1防火墙的定义
防火墙是一种将内部网和公开网分开的方法。 实质上是一种隔离技术。目前防火墙已经成为世界上用得最多的网络安全产品之一。在互联网上,防火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网络安全模型.通过它可以隔离风险区域与安全区域的连接,同时不会妨碍用户对风险区域的访问。防火墙可以监控进出网络的通信量,能根据企业的安全策略控制出入网络的信息流.且本身具有较强的抗攻击能力,它是提供信息安全服务.实现网络和信息安全的基础设施。由于对网络的入侵不仅来自高超的攻击手段,也有可能来自配置上的低级错误或不合适的密码选择。
2.2防火墙的功能
防火墙的建立是为了防止内部网络免受来自网络以外的干扰、破坏,其主要功能有:(1)访问控制功能。(2)内容控制功能。(3)全面的日志功能。(4)集中管理功能。(5)自身的安全和可用性。(6)其他安全控制,各组织机构可以根据本单位的特殊要求来配置防火墙系统,从而实现其他安全控制。
2.3防火墙技术分析
防火墙从原理上主要有三种技术:包过滤(Packet Filtering)技术、服务(Proxy-Service)技术和状态检测(State Inspection)技术。
2.4包过滤(Packet Filtering)技术
包过滤技术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安全控制技术,它通过在网络间相互连接的设备上加载允许、禁止来自某些特定的源地址、目的地址和TCP端口号等规则,对通过设备的数据包进行检查,限制数据包在内部网络的进出。由于包过滤技术要求内外通信的数据包必须通过使用这项技术的计算机,才能进行过滤,因而,包过滤技术必须用在路由器上。它通常由包过滤路由器对IP包进行选择,允许或拒绝特定的包通过。
包过滤技术具有数据包过滤对用户透明、一个过滤路由器能协助保护整个网络、过滤路由器速度快、效率高等优点。
包过滤技术的缺点:配置访问控制列表比较复杂,要求网络管理员对Internet服务有深入了解其性能随访问控制列表的长度的增加而呈指数下降没有跟踪记录能力,不能从日志记录中发现黑客的攻击记录不能在用户级别上进行过滤,即不能鉴别不同的用户和防止IP地址盗用;只检查地址和端口,对通过网络应用链路层协议实现的威胁无防范能力;无法抵御数据驱动型攻击;不能理解特定服务的上下文环境和数据{包过滤防火墙技术虽然能实现一定的安全保护,且有许多优点.但是包过滤毕竟是第一代防火墙技术,本身存在较多缺陷,不能提供较高的安全性。
3.数据加密技术
与防火墙配合使用的安全技术还有数据加密技术。数据加密是为提高信息系统及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防止秘密数据被外部破析所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安全与信息保密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目前各国除了从法律上、管理上加强数据的安全保护外,从技术上分别在软件和硬件两方面采取措施,推动着数据加密技术和物理防范技术的不断发展。按作用不同,数据加密技术主要分为数据传输、数据存储、数据完整性的鉴别以及密钥管理技术四种。
4.智能卡技术
与数据加密技术紧密相关的另一项技术则是智能卡技术。所谓智能卡就是密钥的一种媒体,一般就像信用卡一样,由授权用户所持有并由该用户赋予它一个口令或密码字,该宇航局码与内部网络服务器上注册的密码一致。当口令与身份特征共同使用时,智能卡的保密性能还是相当有效的。
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这些防范措施都有一定的限度,并不是越安全变越可靠。因而,在看一个网络是否安全时不仅要考察其手段,而更重要的是对该网络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其中不光是物理防范,还有人员的素质等其他"软"因素,进行综合评估,从而得出是否安全的结论。
5.结束语
防火墙技术目前已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黑客新技术和新手段不断出现,防火墙技术也需要不断革新和改进,以解决新的安全问题。虽然防火墙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网络安全性能.但防火墙只是网络安全策略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不能完全保证网络的绝对安全。因此,为了实现网络的安全,建立一个高效、通用、安全体系,需要将各种防火墙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相结合,并配合有效的管理和组织措施,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提高网络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才能形成立体的和纵深有序的安全防御体系。
参考文献
[1]陈明.网络安全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模块化;网络组织;运作机制
[中图分类号]C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48-0043-03
1 模块化网络组织的内涵
随着模块化时代的来临,一些学者认为大型纵向一体化企业在未来的主要组织形态将是模块化网络组织。模块化网络组织基本内涵是什么?通过文献分析与归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1 基本内涵
模块化思想,萌生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在20世纪60年代对复杂性系统的思考,将模块化定义为通过每个独立设计并且能够发挥整体作用的更小的系统来构筑复杂的产品或业务的过程。西方经济与管理学界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将复杂系统论用于企业组织问题研究的热潮,提出了诸如“模块系统”、“模块产品”、“模块化网络组织”等概念及相关理论。进入21世纪,面对全球竞争的加剧和环境不确定性的增加,单个企业的资源实力和风险承担能力越来越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约束,模块化网络组织逐渐成为企业组织生产和交易活动的有效方式。
Daft和Lewin认为,模块化网络组织(Modular Network Organization)是“通过内部互相联系的协调和自组织的过程,以达到满足组织柔性和学习曲线效应的一种新型的组织范式”。Sanchez和Mahoney通过对一些电子产品模块化的文献进行分析后认为:由于产品结构功能以及物理性等客观特点,如果进行模块化设计和模块化生产,就容易使组织形态发生变化,这样产品模块化的设计将最终导致组织的模块化设计,组织模块化的目的就是实现模块化产品生产过程的松散耦合。青木昌彦认为,模块是指半自律性的子系统,通过和其他同样的子系统按照一定的规则相互联系而构成更加复杂的系统或过程。这种模块化系统有效运行的关键在于严格界定“看得见的”设计规则和“隐含的”设计规则,在这种规则约束下才能够对一个复杂系统或过程进行“模块化分解”和“模块化整合”,建立更具效率的模块化网络组织。可以说,模块化组织是一种新型高效率的经营形式与组织形态,这一内涵强调,企业经营是以模块化组织为基础,以整个合作网络为单位,而不只是局限于单一企业内部,要以整个组织协作网络为基础来构建企业的知识流的互换和知识联结体系。
1.2 模块化网络组织的优势与局限
1.2.1 优势
任何一种组织形式必然有其优势,模块化网络组织具有的优势概括起来可以包括:组织可以充分利用组织以外的资源与能力,可以有效处理多元化经营与专业化生产的矛盾;可以与其他组织联合进行产品的研发,降低交易成本;可以在设计或生产中优选最佳供应商,大大提高组织管理效率;可以进行“模块革新”,如Intel只是从革新CPU中首先占领市场,获取高水平的市场份额;可以通过学习能力的提高,不但提高专业化程度,还能增强与竞争对手的差异化水平。
1.2.2 局限
同时有许多学者认为,模块化网络组织具有一些难以克服的局限,管理者要慎重选择模块化组织的战略。特别是应重点考虑由于受组织惯性影响或者由于组织不能承受模块化的风险,组织结构变革很可能搁浅。
由于模块化的本质是从产品的物理结构、功能组成的模块化入手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的,并且在产业价值链以及模块化网络中将企业租金获取效应进一步放大,然而,网络组织技术创新的过程伴随着许多协调生产方式的转换,其间,有许多和模块化有关的因素限制着模块化组织的成长。如由于组织的经营运作不在一起进行,管理者必须调整自己以适应这种情况,并依靠相互独立的承包商来完成工作,比如当涉及许多不同的分包商时,集成商可能会感到质量、进度等方面的问题,若合作者的财务和物流发生问题,紧密的网络联系会使得组织的领导者更易遭受连带影响;在模块化过程中,组织如果没能及时有效地改进或提高产品的设计、生产技术水平的话,就会陷入“模块化陷阱”而不能自拔,导致产品的集成能力降低;如果相应的组织协调方式没能改进的话,协调最终将因为限制模块化产品的耦合使得模块化生产与集成陷入僵局;各个模块间一旦由于战略和技术独立而不能彼此相互协调,对某一模块而言,很可能难以继续维持。
模块化网络组织作为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一种协调形式,尽管其具有双刃剑作用和成长面临着进退两难的境地,但鉴于其已经成为全球价值链的节点,科学地分析其基本运作机制并揭示其能够进行价值创造的机理,也就能帮助我们认清模块化网络组织得以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对企业网络组织建设具有借鉴价值,对于探讨产业升级以及网络组织协调的意义是较大的。
2 模块化网络组织的联结机制
2.1 联结基础
模块化网络是由活性节点构成的具有非线性联结机制的、动态演化的复杂系统。它依靠资源作为纽带联结,由组织目标引导,由信息流驱动,通过组织重构形成网络组织知识权力场分布的新平衡和组织文化的不断精炼与重铸,推动网络组织的演进发展。
模块化网络组织中,各节点之间的凝聚和支配主要是靠拥有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本、知识资源等,组织中相互依赖,特别是对资源的依赖成了缔结网络的基础。专业化联合的资产、共享的过程控制和共同的集体目标决定了网络组织的主要性质,并把网络组织与集中化组织、刚性层级组织、非正式联合、无序社会和批量市场等其他组织管理方式区别开来。即使网络中的各成员不可能期待最初的承诺有精确的、可衡量的回报,但这种网络也给大家带来信念,各方都相信自己能从网络中获取所缺的资源而愿意保持长期的合作。
2.2 联结机制
在模块化网络组织中,各节点间的分工实际上构筑了相互依赖的网络,而这一网络中各成员间的协调既不是通过科层组织的方式,也不是仅仅依赖市场或价格机制进行协调。模块化网络内不同主体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依赖与博弈关系。一方面,各成员为追求共同利益的最大化而通过网络组织的纽带结成利益共同体,形成合作与协同关系;另一方面,各成员又为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在网络内外进行相互竞争,甚至在合作的过程中还可能出现机会主义行为。
模块化网络组织虽然通过契约这一纽带构造联结机制,但其保障基础却是声誉、承诺和信用。声誉可以产生网络组织的势能效应,它吸引更多的成员向组织接近,为组织遴选新的成员降低搜寻成本,并给现有成员增加一定的外部压力,这为模块化网络组织本身的规模与结构调整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信用则是解决网络阻滞问题和违反承诺问题的一个有效办法,信用可以通过分享价值和忠诚于社会规范或者是通过频繁的交易建立起的信誉而获得。由于存在机会主义的可能性,网络成员之间更需要高度的信用和承诺。它使得网络组织的参与者能够进行风险更大的投资,并且在出现业绩不能令人满意等不可预见的纠纷事件时可求助于共同协商的谈判,友好地、公平地转移未完成的商品或服务。尽管这类组织中各成员运作的相对独立性决定了成员之间相互猜疑、窥探情报、试探行动等情况在所难免,但在共享网络聚合效应的过程中各成员根据它在网络中通过共享信息、知识、技术等资源所获得的网络效益会逐渐增强其合作的信心并对其他网络成员日益信赖。
3 模块化网络组织的协调机制
3.1 协调的必要性
在模块化网络的运作过程中,需要参与者运用多种协调方式在不确定环境下完成复杂性任务。即使是在无摩擦的状态中,参与者也还需要在劳动的分工、活动与生产的界面上协调。从本质上说,模块化网络的高效运行不能仅凭自发的关系,更须建立在有意识的协调努力基础之上,倘若没有这种协调,网络就将解体。
在模块化网络组织中,成员既要相互依赖,又要独立运作。由于每个行为者都是一个利益单元,都有自己独特运作的逻辑,客观上不可避免网络成员追求对本单元最有利的交易。这种组织制度安排的本身就暗含了不确定性和机会主义的可能性。短期的利益竞争行为将会弱化相互合作的力量因子,这就需要完善的协调机制来阻止机会主义行为,即对不合作的行为或违约行为进行惩治,以使各网络成员清楚其行为预期,从而根除可能引致网络解体的投机心理。
3.2 协调机制的构成
在不同组织所构成的网络中,所存在的单个企业本身往往是有效的,而组织间的合作集成不一定是有效的,如何协调网络中模块化企业运作,实现整体最优是保证模块化网络组织高效运作的核心问题。考虑到模块化的独特性差异程度和合作水平,企业在互动中会产生四种策略:征服(超越对方);盗用(信用违约);融合(相互嵌入);协作(互惠的共生系统)。协作的运作模式是最佳的共生模式。策略的选择取决于模块化企业对未来的预期结果,而这种结果和网络中的协调机制紧密相关。
由于网络组织中各成员的自利行为,每个成员都可能将潜在的违背契约条款带来的收益与违约而受惩罚的损失进行对比。如果违约的潜在收益比受惩罚招致的损失小,即与交易者专用性投资的未来收益相关的资本成本,对解除交易关系和违约后在市场上购买要素或提供服务的增加成本不起什么作用,那么,相互交易的网络成员将不会试图违约。于是,进行相互交易的网络成员就不会担心违背契约条款的威胁。网络成员会按组织的规则或契约确定的目标一致行动。当交易者发现有一种对其而言的潜在的违约的收益大于对其施加的惩罚条款而造成的损失的情况,即交易者实施违约行为对他自己来说是有利可图的,这时候违约的情况就会发生。传统的解决违约行为的办法通常是依靠主导集成商或其他外部机构、第三方通过实施明确的履约保证。然而,在模块化网络组织中,即使诉诸法律,有着合作交易关系的成员仍会利用法庭只执行字面意义上的不完全契约条款而不能实现其事前的交易意图。因而,还须强调在未来的组织间活动中应更多地关注基于节点行为协调的非正式机制的使用,网络中各企业之间在保持各自的知识基础和差异的同时,基于相互的战略利益和知识获取,会产生更长期、更稳定的信任关系,从而在必要的能力信任和主观信任的基础之上,合作伙伴间不仅能获得彼此的技术、资源,而且可以形成并共享关于组织整体及市场地位等方面的信息,获得有关合作伙伴工作方式的知识,形成协调机制上的信任。
综上所述,在网络的低级形态,显性的约束(法律、合约等)是主导协调机制,模块化企业会考虑到预期直接的惩治与奖励,进而决定策略的选择;而在长期的运作过程中,网络中各企业均会从长期利益出发选择协调机制,回避短期行为,因为单次的利益行为只能在一次博弈中有效,之后将被剔除出局。因此,长期的合作模式将选择诚信、信用、声誉等隐性约束机制,实现协作互惠基础上的运作模式。只有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依靠契约及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才能使模块化网络组织正常运行。
4 结 论
模块化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组织形式,打破了传统的一体化组织的边界,提高了组织的渗透性和灵活性,能够充分地发挥对专业化分工“分”和合作“聚”的作用,从而实现新经济时代技术、知识和制度等生产要素的收益递增。模块化网络组织理论可为我国如装备制造行业、电子、轻工产品等加工业、新材料新能源行业提升竞争力提供自主创新和网络创新的理论基础。一方面,众多中小配件、零件等模块供应商可以充分地通过相应的网络融入到全球发达国家产业体系中,提供标准化产品获得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另一方面,集成模块商可以借助资源优势、市场优势、品牌优势快速获得集成经济,实现整体产业的价值创新,提高竞争力,强化竞争优势。我国企业应注重对模块化网络理论与实践的关注和研究,汲取先进网络组织中企业模块化运作的成功经验,扬长避短,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升企业的国际化竞争力,强化企业的行业竞争优势。
同时,在模块化网络组织中,不仅要关注模块内部的效率,而且更要关注模块之间的各经济主体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关注子模块之间的联结机制和协调机制。既应当包括规则治理、契约治理和文化治理机制,目的在于建立有效率的组织内部竞合关系;也应当包括产业规制政策、产权机制、金融机制以及信任与风险分担机制,目的在于营造鼓励竞争和创新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 青木昌彦,安藤晴彦.模块时代:新产业结构的本质[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
[2] 苟昂,廖飞.基于组织模块化的价值网络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5(2).
[3] 余东华,芮明杰.基于模块化网络组织的知识流动研究[J].南开经济评论,2007,10(4):11-16.
[4] 倪慧君.模块化企业的网络组织战略管理模型分析[J].商业时代,2005,30:62-63.
[5] Daft,R.L and A.Y,Lewin.“Where Are the Theories of the‘NewOrganizational Forms:An Editorial Essay” [J].Organization Science,1993,4(4).
[6] Sanches,R and J.T Mahoney.“Modularity,Flexibility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Product and Organization Design” [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6,17.
信息素养内涵丰富,包括了:①传统文化素养的延续和拓展,一种新的文化理念;②使受教育者最终成为具有独立自学水平和终生学习的人;③对信息源的认识及信息工具运用的理解;④拥有各项信息技能:如对需求的了解及确认;对所需信息的确定、信息检索;对检索到的信息进行评估、信息组织及处理并做出决策,即解决信息问题的技能等等。
现代社会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具体表现为:
①运用信息工具的能力。能熟练使用各类信息检索、加工、工具,特别是网络传播工具。
②获取信息的能力。能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通过互联网、书籍等,或自己进行调查、参观等,主动地去发现信息,并收集到所需的信息。
③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筛选,对有价值的信息分类,然后将不同渠道获取的同一类信息进行综合,并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重新整理、组织和加工。
④利用信息的能力。运用所掌握的信息,使用信息技术或其它手段,分析、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碰到的实际问题。
⑤协作意识和交流信息的能力。能够通过互联网等平台拓展自己交流的范围,并能利用信息技术加强与别人的联系和协作,加强团队意识的培养。
⑥对不良信息的免疫能力。通过各种手段培养学生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判别能力以及自控、自律和自我调节能力,能自觉地抵御和消除垃圾信息及有害信息的干扰和侵蚀,并且完善合乎时代的信息伦理素养。
随着网络软硬件环境的不断改善,充分利用网络环境下的资源优势,加强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的整合力度,使学生将获取、处理、利用和交流信息的能力内化成自身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从而在学科学习过程中培养起学生良好的信息意识和素养。
1.培养学生运用信息工具,在网络中有效地获取和收集信息的能力。
学生信息获取的主要途径是课堂,但互联网作为新的信息来源正逐渐受到重视。互联网中的信息资源浩如烟海,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学习信息需求的类型去指导学生利用网络搜索引擎查询相关的信息资源,并将收集到的信息下载到本地,分类储存和管理。
如在信息技术课堂《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围绕特定主题制作电子报刊,教会学生对网络搜索方式的比较认识,掌握全文式搜索引擎关键字选取的方法等,假设主题为“绿色家园”时,关键词选取即如“环保”、“绿色文学”、“绿色家园”等。并教会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运用各种计算机手段将这些资料下载到本地文件夹,分类储存和管理。
2.培养学生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加工,并能运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互联网实现了资源共享,但其上的资源具有分散性,层次和主题性较差,收集与整理较为困难。学科教师可依据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利用书籍、网络等手段收集信息,并运用课件、网站开发技术,开发相应的主题学习课件或网站供查询。如,在初中《生物》研究性学习网络教学课上,开发与四季相关的主题网页,呈现四季相关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不但了解了四季的特点,也让学习汇报过程有据可循,更好的把握了绿色、环保的主题,培养起了学生对信息的鉴别、筛选,加工、整理和组织,并作出决策的能力,解决了学习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以及交流信息的能力。
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协作学习是一种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策略,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交流与合作,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并成为其中的一员。
网络环境下有利于建立合作交往的群体环境,网络氛围下小组协作学习,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思维能力和信息素养的培养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中将学生分成一个个小组,让他们相互合作、共同解决某个问题。小组中有的学生负责收集、整理信息,有的学生负责将知识点整理出来,还有一些学生负责编辑、处理结果等。学生通过集体的力量,在开放的学习氛围中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协作的技能,增强了协作的意识。
4.通过正面的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