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互联网思维的表现方式8篇

时间:2024-02-19 15:14:3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互联网思维的表现方式,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互联网思维的表现方式

篇1

2016年第一网红Papi酱,对,就是那个集美(贫)貌(穷)与才(平)华(胸)于一身的女子,通过几十条短视频微博吸粉1300W+,微信公众号粉丝数虽然没有具体数据,据业内人士透露也在1000W+,看看每条公众号文章点赞数和打赏数也能推测到这个数了。

“没有推手;幕前没有,幕后没有;天幕没有,底幕没有;侧幕条也、没、有。”这是Papi酱的率真回应,所有视频从策划到拍摄再到剪辑上传,一个人包了。没有团队,没有营销,靠的是个人制作的短视频,刷爆朋友圈刷爆微博刷博各大视频网站,2016第一网红实至名归。

Papi酱制作的短视频主要集中表达对生活的搞笑吐槽,双十一、微信、烂片、明星、两性等等话题深谙人们的心理,贴近年轻群体的槽点,并且充分结合其影视专业的知识,短视频内容无论在选题、表演和剪辑制作上都很出众,一发出便在各社交平台引发病毒式传播。与此同时,不少人对Papi酱的短视频很不屑:都是些网上老套的段子,不过是从文字图片转变成短视频而已。事实告诉人们:Papi酱就是很火很吸引年轻人拥簇,她的走红是偶然吗?

打铁还需自身硬

Papi酱就读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科班出身的她在内容制作和影视技巧上拿捏很到位,不管是热点的把控、犀利的吐槽、表演的技巧都非常出色,而且Papi酱张扬的个性、幽默毒舌和率真性情虏获大批粉丝。说到颜值,评价为“低配版苏菲玛索”也说明Papi酱颜也不错,还是挺招人喜欢的那种。

短视频井喷期到来

移动互联网时代,时间更碎片化,互联网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人们不再担心流量和网速问题,短视频时代已经真正到来。太长的内容人们没耐心看下去,太短的内容又不到多少东西,而视频内容比文字和图片内容更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感官的满足和信息的获取更加轻便高效,短视频应运而生。

去中心化让个体成为中心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其越来越成为一种公共资源,就像日常用水用电那样,互联网让每个个体都能更加高效和广泛地交流、表达,个体可以影响更多个体并成为一个中心,这种中心不具强制性和约束性,个体的聚集和离散表现为中心的形成和消失,而且因为思维的多样性而产生很多中心,这便是互联网时代的去中心化。去中心化不是不要中心,而是多个中心,是一种开放式、扁平化、平等性的系统结构和现象。Papi酱的视频具有清晰价值观:崇尚真实、摒弃虚伪、吐槽一切行为、倡导个体自由,而这也正是年轻一代所共同追求的东西,Papi酱引发很多人的共鸣,自然而然地形成一个不断壮大的中心。

去中心化时代,Papi酱的走红是必然的,而承载她走红的便是那些优质的短视频内容。互联网发展经历了“平台为王”、“流量为王”、“用户为王”等阶段,而当前移动互联网时代,时间碎片化,用户的注意力越来越难吸引并留住。洞察用户需求并给出合适的解决方案,吸引用户留下来,这是每家互联网公司、每个互联网人都在思考的问题,一般而言有两个切入点:一是产品功能解决用户需求,二是生产优质内容留住用户。互联网时代,技术一直是互联网公司圈地的壁垒,但由于互联网的分享性和合作共赢的利益观,更新发展产品功能的技术壁垒也不是坚不可破。与之相反,因为时间、注意力的碎片化,因为用户口味越来越难以捉摸,生产获取用户粘性的优质内容越来越难。优质的内容很容易抓住用户的心,就像会做饭菜的女人能抓住男人的心,这是强用户需求。

内容为王,在去中心化时代尤为明显,不管是个体还是互联网公司,优质的内容才能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并且保持长期稳定,这种中心才是非常稳固并且利于商业利益实现的中心。那么,问题又来了:什么才是优质内容?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我是这样看待它的:思考并解决用户需求,引发用户共鸣的内容就是优质内容。优质内容在各种不同领域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和手法,而个体和思维的多样性让优质内容有着无限可能,每个个体都可以凭借某一领域某一手法的优质内容而成为一个中心,特别是在互联网各种社交网络和媒体网络中。

Papi酱便是这么一个中心,但这个中心依赖于广大的粉丝群体,如果Papi酱生产的内容不再满足粉丝们的需求,那么粉丝会逐渐抛弃她,这个中心便也逐渐弱化并消失,这也是去中心化的显著特点。相应的,内容为王是维持中心的不二法则。很多人对Papi酱不屑,主要是认为她的这些短视频很多都是一些老套的段子集合,将文字图片转变为视频,正好赶上短视频井喷时期才走红的,而且所有工作都由她一个人完成,不可避免的会有很多局限性,比如思维习惯,比如创意延伸。当粉丝看腻了那些大同小异的槽点,一段时间后难免新鲜感全无而人走茶凉,今天还说“我要守护这个笑容”,明天就可以吐槽“看的犯尴尬癌”。

Papi酱的视频中因包含不少“”、“CAO”、“小婊砸”等一些加强感情的粗口,这种表达方式也导致她遭遇了整改。就在招标会举行的前一天,Papi酱视频节目因“粗口太多”被广电总局要求下线整改,这也是内容制造的一大纲线,即使在用户看来是优质的内容一不小心也会闯红灯。网友情绪很大各种评论:“没有粗口的Papi酱视频和新闻联播有什么不一样”“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真应该由广电总局的人管,世界会更美好”。当然,“有关部门”有着它们的管理制度和初衷,毕竟大家都在同一片天空下建设特色社会主义。这是给所有人提个醒:内容为王的时代,也要把握尺度和方寸。

讨论Papi酱,那么不得不讨论另一个著名自媒体人——罗辑思维的罗振宇,罗胖看准Papi酱的价值果断投资,赫然营销“新媒体史上第一拍”,并最终卖下2200万的天价广告。这真是疯狂的时代,疯狂的事件,而这更印证了:内容为王的时代那些能真正产出优质内容的主子们是多么受关注、多么能变现吸金!

篇2

关键词:手机文化;传播变革;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68(2016)01011805

手机作为媒介因其传播信息的重要性而被人们称为“第五媒体”。可是,在十多年前,谁也想不到模样笨重、被戏称为“大哥大”的手机会演变为外形时尚小巧、文化个性突出、综合服务和娱乐功能兼而有之的强势媒体。手机作为现代文化的重要表现方式,正在成为社会进步与文化创新的巨大推动力量,也是我们国家发展科学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因素。同时,它对扩展与开放社会交往、提高全民族的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正产生着其他媒体无法比肩的重大影响。

一、手机文化传播的历史走向及其特点

保罗・莱文森曾提出传播媒介发展的“三分说”,即“旧媒介”、“新媒介”和“新新媒介”三个发展阶段和传播形态。莱文森认为:自大众传播媒介产生以来,在互联网诞生之前的一切媒介(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都是“旧媒介”,即“第一代媒介”;“新媒介”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是指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第二代媒介”;而“新新媒介”则指产生于21世纪初期,因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而带来的“第三代媒介”,特别是手机媒体的普及。 “新新媒介涵盖以前新媒介的原理”,“使其用户对新媒介有一定的控制权,用户可以决定何时何地去获取新媒介提供的文本、音频和视听”[1]。移动互联网特别是手机媒体正逐步渗透到人们生活、工作的各个领域,深刻改变着信息时代的社会生活。1987年,作为个人移动通信工具的模拟信号手机在美国被制造出来,即世界上“第一代手机”,随着数字通信技术、网络传输技术的飞跃发展, “第二代手机”数字手机开始了由个人通信工具向大众传播媒介的革命性跨越,再到“第三代手机”、“第四代手机”(3G、4G)的出现,手机传播集文字、音频、视频、图片、表情符号、消费购物、在线支付等多种媒介功能为一体,堪称一种多维传播媒介,成为传统媒介甚至新媒介从未有过的可以进行“无限传播”的“新新媒介”。手机传播的革命性变革不仅带来了文化传播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文化构成与交往方式,也革新了人们的大众传播理念。

篇3

对比以德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的工业4.0,国内的生产制造业相差的不只是数字所表达的级别,而是中国当前还没有实现智能制造的基础环境。而传统企业,80%以上都是生产制造业,因此传统企业乃至产业的升级转型是刻不容缓的。从这个角度上,“互联网+”行动计划提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更多互联网相关创业项目的产生,更是为了倒逼传统企业的升级转型。每当提到这个话题,就会感觉比较沉重。其实传统行业的转型不应该是沉重的,广大传统企业的经营者不要一心想着如何改变生产,从工业2.0到工业4.0的跨度太大,生搬硬套也是办不了事的。

所以,大家应该多从互联网企业身上取经,或者从自身产品角度上做变通,换个思维考虑升级转型或许会茅塞顿开。这里,给大家分享当前“互联网+”形势下的几个传统企业转型的案例,里面也有伟哥对这些转型案例的看法,或许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案例一:哇哈哈:食品饮料行业也玩工业4.0

作为以生产食品饮料的为主的哇哈哈,估计大家不会想到其“互联网+”的表现方式,竟然也是工业4.0的内容。与海尔及富士康类似,娃哈哈的生产车间的大部分生产设备都应用了工业机器人,并且所有机器人都是自主研发。哇哈哈先后研发了码垛机器人、放吸管机器人、铅酸电池装配机器人、炸药包装机器人等。同时,开发了低惯量永磁同步伺服电机、永磁伺服直线电机、高效力矩电机、高效异步电机,并准备收购1-2家欧洲、日本的有机器人关键部件的生产厂家,在原有机械厂的基础上发展装备制造业,进入高新技术产业。

工业机器人的大量应用,在将来也能实现海尔互联工厂的那样的定制生产模式。经销商下完订单后,可以随时跟踪订单的动向,而机器人在生产上的应用,会让从营销到生产的过程更为便捷与流畅。娃哈哈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改造,将生产计划、物资供应、销售发货,包括对经销商、批发商的管理、设备远程监控、财务结算、车间管理、科研开发,全部嵌入信息化系统管理,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伟哥短评:哇哈哈从饮食行业率先冲进高科技装备制造业,属于横向上的一体化战略。哇哈哈将来不只是饮食加工生产企业,还是机器人等高端设备生产企业,会向同行业乃至其他企业输出机器人等生产设备,这一步转型可谓足够大,这种过渡也是比较自然的,毕竟智能设备是生产型企业的刚需,节约成本之类的事都能体现在生产设备上。借助创新研发转型为生产设备商,这是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一个方向。

案例二:蒙牛:将“跨界”玩成转型路径

与哇哈哈相比,蒙牛在融合“互联网+”转型升级方卖弄,走的跨界的战略级路线。在产品质量及技术方面直接引进国际合作伙伴,整合了全球先进的技术、研发和管理经验。始终保持着与国际接轨,即能保证产品品质,产品的升级也是企业转型升级的一部分。

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蒙牛在跨界营销以及产品形式上做了大量尝试。2014年,蒙牛与百度合作推出二维码可视化追溯牛奶“精选牧场”,将牧场放到了“云端”。同年11月,蒙牛跨界与滴滴战略合作,尝试了从战略到渠道方面的资源最大化的无缝对接。今年5月6日,蒙牛与自行车品牌捷安特签订了品牌、渠道、资源等多方面的战略合作协议,并应用智能塑形牛奶M-PLUS的适配硬件产品智能体质仪让用户获悉身体状况,通过云端推送量身定制的私教计划和蛋白质补给提醒到APP。除此,蒙牛的最新产品是与明星合作的定制性产品,极致单品的互联网思维应用在了其产品上。近期,蒙牛还与NBA、上海迪士尼度假区等签订了战略合作,成为蒙牛在跨界战略方面的重点布局。

伟哥短评:不断的跨界合作与尝试,使得蒙牛越来越具备互联网思维。而战略合作会深入到品牌、渠道、资源甚至供应等方面。传统企业在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中,会有很多不适用互联网模式的操作模式被过滤掉,最后双方磨合出的能够保证合作的模式,对传统企业而言就是最好的模式,这个模式也将是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最终模式。

案例三:加多宝:以“罐子”串联出“金彩生活圈”生态

同样是做快消品,相信加多宝的想法是疯狂的,做法也是疯狂的,都是接受其战略思想的商家客户也是疯狂的。但是,这种疯狂如果能做的好,足以成就一个企业转型与升级。2015年4月30日,加多宝上线了“金罐加多宝2015淘金行动”,京东商城、滴滴打车等成为首批合作伙伴。10天之后的B轮微信会,百度外卖、微信电影票、民生银行等都成为加盟加多宝“金彩生活圈”的第二批战略合作品牌。加多宝正式对外公布了“全球招商”计划,宣布开放加多宝数十亿金罐的用户流量资源,面向所有品牌寻求合作。

简单的说,加多宝的生活圈逻辑就是“因罐子而生”,消费者因口渴买加多宝,通过扫一扫进入互联网生活圈,然后链接其他朋友,或完成其更便利的生活,从而改变消费者消费快消品时的孤立状态,而让每个罐子成了生活圈中的便利入口。这个量是巨大的,加多宝所公布的数据,“淘金行动”上线十天,微信活动平台总计派出超过300万个金包。根据加多宝官方的解释,金罐加多宝将围绕美食、娱乐、运动、音乐四大主线,整合现有资源优势,计划每月围绕一个主题为消费者提供心动福利,这样,在未来即可以为用户串联起数以万计的生活方式。

加多宝的“金彩生活圈”战略是传统企业的一个逆袭,在这之前谁也没有想到传统企业的传统产品也可以做出一个平台。而这个平台让传统企业知道了不只是互联网产品才能连接用户与互联网,传统的产品同样也可以做到。这个案例也为传统企业的转型提供了更为可行的模式,通过二维码就可以将看似毫不相干的产品串联起来,同时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与流量,恰是这些流量就能构成平台与生态。创造一个以产品为核心的生态,当是广大传统企业在转型道路上的首选。

篇4

(一)大数据的内涵及其发展

大数据主要是指无法采用常规的分析软件对相关数据资源进行挑选、管理和处置的数据集合。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海量数据逐步形成大数据,大数据所具备的特点可以归纳为4个“V”——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eracity(精确)、Volume(大量)。“大数据”一词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出现了,但是被频繁的讨论是近两三年的事情。

大数据的概念并不特别新鲜,早在1980年阿尔文。托夫勒曾将大数据比作“第三次浪潮的华彩乐章”。然而,大数据被人们所关注是从2009年开始,大数据逐步成为互联网信息技术领域的热门词汇,到2012年,大数据更是成为学术热点。2013年,有针对数据科学的专业形成,并且有大量的大数据相关的专着出版。2014年,大数据相关理论发展迅速,出现大量基于大数据的智能成果。

(二)数据新闻的形成

大数据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商业、计算机行业、服务业等领域,但事实上大数据对传媒业的影响是不可小觑的。数据新闻主要是指大数据背景下所表现出的新颖的新闻的表现方式,是指运用信息数字化技术,利用数字或是图表作为直观的表现形式并能彰显一定新闻价值的报道。数据新闻表现出是一种跨领域、跨学科的新闻呈现方式。数据新闻优点突出,具有简洁、准确、真实等特点。数据新闻因其直观、数字化等特点备受青睐,作为时代的产物,它丰富了传统媒体的报道方式。

二、数据新闻对传统新闻主要影响

(一)数据新闻与众不同的表现形式

观察国内外的数据新闻,一般表现形式有三种:图解新闻、数据可视化和数据地图。数据可视化内涵十分宽泛,主要是指借助于图形化手段,清晰地传达与沟通信息。数据可视化与图解新闻在今天并无明显的界限,它们之间区别在于:图解新闻还保有传统新闻制作的思维,数据可视化则更加侧重于具体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数据地图一般而言是将电子地图作为主要背景,将种种实用信息进行整合,通常运用于突发灾难报道,如大地震、火灾、海啸等。数据新闻的表现形式可以说有非常多种,也可以划分不同类型,但究其根本,不难发现数据新闻的统一表现方式,数据新闻需要在前期阶段进行数据的挑选、中期阶段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和最后阶段的视觉化呈现。数据新闻的重点在于通过媒介从业人员技术层面的系统分析达到受众可以清楚阅读的效果。数据新闻凭借大数据相关技术,呈现出对未来发展走向的预测。

通过对大量数据的系统分析,报道的发展走向与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愈发清晰;由于数据新闻清晰的呈现方式,读者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新闻事件与每一个人所存在的某种相关性。数据新闻最大的优势在于直观的数据,传统的文字报道不可能比其更加清楚与具体。数据新闻凭借自身丰富的报道形式,利用多媒体、数字化技术,呈现较强的互动特点。数据新闻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它改变了传统新闻的固定报道模式。

(二)数据新闻生产流程的变革

传统媒体时代,新闻生产的过程较为简单:记者找到新闻线索,亲自到现场进行采访或者通过其他联系方式联系到新闻当事人或者事件的目击者,最后完成稿件写作或是将拍摄素材编辑播出。互联网时代,数据呈现爆炸性的增长。信息资源史无前例的开放与共享使信息的获取渠道更加广阔并且获取成本也愈发降低。数据资源的开放性使数据新闻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数据选取的来源有众多渠道,可以是网络的碎片化言语,或是或是政府公布的相关文件,也可以是网站所完成的网络行为统计的数据。

数据新闻的快速发展代表着传媒产业生产流程的革新。记者米尔科·洛伦兹指出了数据新闻最为主要的四个步骤,第一步为挖掘数据,第二步将数据过滤,第三步将数据可视化,第四步新闻报道制作完成。

如《泰晤士报》新视觉新闻团的主要制作流程是:确定选题——挖掘数据——编辑数据——制图——成稿。[2]数据处理需要达到的效果是能够实现数据的可视化并能够在广大受众群体中进行有效的传播。数字技术使信息取得的方式发生改变。在传统媒体为主的时代,新闻制作最大的局限性在于信息的不对称性,记者要付出很大的经历用于接近信源来取得相关资讯。而在大数据环境下,记者的工作中心发生转变,信息资源不再被垄断,信息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轻松获得,记者重要的使命在于挖掘数据背后的原因,要真正实现数据新闻高效传播,需要传统媒体进行新闻生产流程的更新。

(三)数据新闻冲击

传统新闻生产理念自媒体时代,“公民记者”由于自身的局限性,所的信息质量良莠不齐,可信度不高,但“公民记者”的存在向新闻记者提出挑战,记者工作重点发生变化。传统媒体不能够与自媒体拼时效,媒体需要在专业化方面下功夫。数据新闻的发展,填补了传统媒体在时效性方面的不足。

新闻业巨大变革,为确保传统新闻基本原则永存,新闻工作者必须调整自己,以适应新的技术所导致的分配方式和内容组织方式的不可逆的改变。新闻的分配方式将取决于便携性技术和终端用户;内容的组织方式将为服务不同受众的需求而调整;与受众的互动将有助于媒体与公众建立新型的关系。[3]数据新闻的出现真正改变了传统媒体霸权时代受众被动接受信息的地位,在数据逐步开放的年代,受众的一言一行、点击、反馈都对数据新闻的生产造成影响。传统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受众更加关心自己身边的世界发生哪些重大事件,然而数据新闻时代与以往不同,受众更关心新闻事件对自己自身带来的具体影响。数据新闻带有开放性与互动性,受众只需要输入自己的相关信息,可以清楚地了解到自己处于怎样的境况之中。

篇5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表现方式;意义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8-0273-01

一般而言,人们把建立在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信息传播媒介称为新媒体,而将以数字多媒体及互联网技术为支撑,在创作、承载、传播、鉴赏与批评等艺术行为方式上推陈出新,进而在艺术审美的感觉、体验和思维等方面产生深刻变革的新型艺术形态称为新媒体艺术。新媒体艺术开始于电子音乐,在国外已有60年的历史,而在中国则有40年的历史。而实际上,严格意义上的新媒体艺术在中国只有20年左右的时间,像数字化电影等带给人们越来越大的影响,可以说,新媒体艺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之进行理论上的思考是很有必要的。

媒体艺术的根本理念是尽可能地用艺术反映真实的思想和创造思想产生的情景。也可以说,媒体艺术用艺术反映思想的理念,透过艺术所表达的思想与观念,而这正是现代人的内心所看到的世界,媒体艺术家则使用媒体艺术使这些观念和思想情景再现,演示给观众。新媒体的发展和观念对传统媒体进行了反叛,是全新的颠覆与革新,对以往的艺术形式是一种超越。

新媒体的表现方式为描述自我提供了新的方式。探索潜意识的踪迹,从而获得传统艺术无法反映出的部分;同时探索自我的空间,显示恐惧、紧张、孤独等情绪感受。具体来讲,有以下几种认知和表现方式:

1、非线性叙事:在叙事和媒体结合的意义上,最先有传统叙事媒体,接着出现了基于时间为基础的媒体,它的叙事能力远远超过传统媒体,而在新媒体艺术出现之后,叙事成为一种开放的游戏过程,表现为由观众来选择叙事方式、故事演进过程。

非线性叙事最具体的表现形式是网络的超文本语言艺术,用户将网上文字或其他材料诸如形象、声音结合在一起形成超文本语言,用超文本链接来实现一则故事的非线性叙事。在这里,世界可以由可能性组成,任何一件事情的结果只是它发展的可能性之一。在这一点上,非线性叙事和线性叙事的对比中更具有开放性,使得新媒体艺术更接近生活原貌,也有助于人们以更开放的态度面对生活和认识生活。

2、交互性:新媒体视觉艺术家注重使用网络,利用网络特有的交互性、可扩展性和可复制性为视觉艺术服务。人们对艺术家的要求从创作内容扩展到要求设计环境、氛围,以便让自己参与其中,同时艺术家的工作也是能够让观众发挥出创造性,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世界。

互动性艺术观念最完美体现的当属网络艺术,在网络互动世界中,现实可以被虚拟。作品的完成必须由观众来完成,来激活,从而产生实质性的内容。而且,观众的参与是没有完结的,只要有新的观众参与进来,就会有新的互动过程,从而有了作品新的部分。

作品也许是虚拟的,但是这种交互式的可能性却是真实的。这也说明了从提取现实到虚拟形象的出现,再回到现实问题,网络媒介所达到的深广度。“新媒体艺术交互性叙事方式使大众、艺术品、艺术家可以进行更紧密的交流,大众的思维可以直接地反馈给艺术家,而艺术作品又会将大众的思想和行为实时反映出来,使得艺术生产在接受主体的审美创造过程中最终得以完成。”

3、对传统社会结构的瓦解

新媒体的兴起,使信息逐渐成为代替金钱的最有价值的财富,与此相对应,以资本、金钱为基础的传统社会结构开始解体,信息财富以其不可抗拒的力量,重新组成新的社会结构。一方面,传统的主流社会阶层,由于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媒体兴起后的信息时代,逐渐淡出社会舞台;另一方面,伴随着网络媒体诞生的新一代,逐渐成为社会主流。同时,由于新媒体的出现,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可以自己的信息,通过新媒体表达自己的观念和想法,新媒体称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行使自己权利的重要媒介。值得注意的是,新媒体对传统社会的瓦解并非一蹴而就,必须要依靠传统财富的力量。网络的介入彻底改变了受众通过传统的大众传媒接受信息的方式,引发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带来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

新媒体艺术给当代艺术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改变,其变革意义是无比明显的,也是相当重要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产生全新的时空观念:互联网完全打破了传统的或者说物理意义上的时间和空间概念,信息在全世界触网之处流动,就像麦克卢汉预言的,“生活在今天的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逃脱如今已经覆盖全球的电子新闻地毯”,“地域与国别不再成为空间的尺度,高山大河也难以表示距离的存在;时间被大大的缩短,空间也大大贴近,人们对时间的认识已经完全‘微缩’了。”

2、提供人机对话的可能性

现代科技与IT技术的高速发展,为人们提供了许多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创作的机会,特别在视觉艺术的表达形式上。要实现这些,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必须要为善于人际互动和沟通的人所了解和掌握。在从事多媒体创作时,除了需要学习计算机科技知识及了解计算机游戏规则外,还需要充分掌握有关艺术与人性的相关知识,需要有一颗开放并富于想象的心。只有这样,新媒体艺术的创作内容及其表现方式才会更有效果。

3、推动新媒体广告艺术的发展

新媒体动画在网络广告艺术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新媒体艺术的应用给广告艺术的动画展示带来了巨大的空间,网页中闪动的标识,漂浮的广告,游行于画面之间、行踪不定的标题,这些都是以往传统广告艺术中所没有的。浏览者会被它们深深吸引,因而点击这样的网页。也有一些简单的互动游戏,吸引观众参与。而且业余作者,也完全有能力完成较为复杂的广告艺术效果制作,使得特殊广告艺术效果制作不再是某些人的专利。

4、新媒体艺术对文化产业复兴的推动

在中国,文化的复兴与发展和民族的发展紧密相关,最近一些年来,这一问题更是上升到国家意识层面,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问题成为国家、学术界、科技工作者和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共同关注的大事。人们进一步想要实现文化的创新,作为民族复兴的一个重要方面。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可以在其中发挥极大的作用。

新媒体艺术的在消费时代的图像价值以及文化商品特性,可以使得它与文化创意产业结合起来。同时,我们也必须要注意到这些:“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在未来的发展中,还需要加强对新媒体艺术的研究投入以及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并寻找实现新媒体艺术商业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更多可能模式。”

5、催生人类新的生存观、价值观

网络改变着人类的认知方式、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也改变着人类的生存观和价值观。网络的出现就好像创造了一个与现实社会或平行或相交的空间。通过QQ、网络游戏等“网络交往”,人们可以把自己人生面孔的另一面展示出来,这种虚拟空间中的交往无形中必然改变人类感知及认识世界的方式。

一个社会的价值观是在历史中慢慢形成的。在网络中没有权威,更没有完全掌握真理的人。网络对人类生存观、价值观的改变尚在进行之中。总的来看,网络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网络所带来的高度信息化社会之中,这个社会经济结构从以工业为中心转移到了以信息产业为中心;政治结构从金字塔型转向网络型;文化结构从中心文化型转向多元文化型等等。网络带来的不仅仅是社会现实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对人们思维观念的冲击,这就必然会带来深刻的变革。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网络媒体;信息传播;视觉表达;技巧

21世纪以来,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普及,这对传统社会生活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网络形成了新的媒体形式,与传统媒体相比,具有鲜明的特点。网络媒体传播下的视觉表达技巧也成为行业内的热点话题,尤其是作为互联网运营企业,对于网络媒体传播方式下的视觉表达技巧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这能有效帮助其开展效果更好的营销活动。互联网技术逐渐成熟,网络媒体形式不断增加,不同网络媒体形式的视觉表达技巧和效果也不相同,这就需要对每种网络媒体的特点进行分析,以更好地运用视觉表达技巧。

1网络媒体的视觉表达特征

网络媒体具有信息量大、操作简单、智能化、自动化、搜索快捷、图文并茂等多方面的特点,网络媒体相比于传统媒体,不仅形式多样,而且存储空间大,一定意义上是无限量的,同时没有实体介质,节省了流通环节,对于媒体行业来说,大大节省了生产和流通成本。对于媒体从业人员来说,网络媒体只有人工成本和营销成本,这一点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具有绝对的优势。因此,互联网兴起之后,许多传统媒体转向了网络媒体领域。网络媒体的视觉表达特征与网络媒体的特点有很大的关系,正是因为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区别,才使得网络媒体的视觉表达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2网络媒体的信息传播特点

2.1传播速度快

网络媒体是通过数字网络来实现信息的传播,信息传播具有即时性的特点,信息传播过程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自由进行传播。而传统的报纸和杂志则会因为出版发行的工序产生时间差。电视和广播等媒体形式也只是周期性的来进行信息传播。网路媒体的信息传播即时性使得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地接受信息,不再局限于时间和空间,信息的时效性大大增强,也改变了用户获取信息的方式和习惯。

2.2信息内容多样性

网络媒体的信息以数字形式来传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随着网络传输技术和硬件设备的不断优化,网络媒体信息不仅可以以图文的形式进行传播,甚至在短时间内也能传播数据加大的视频和其他文件。网络媒体信息传播的多样性,对网络媒体的发展产生了根本的改变,网络媒体从最初的单纯的资讯信息功能,逐渐增加了娱乐性和艺术性,也为视觉表达提供了更多的形式。

2.3传播范围广

互联网的发展实现了全球同步性、开放性的状态,互联网不受地域的限制,也使得互联网的信息传播比较广泛。用户使用互联网可以搜索和获取世界任何地区的公开信息,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来进行全球的同步直播。信息传播的广泛性为网络媒体的商业营销提供了便利,网络媒体也借助网络营销模式开展了多种商业化的技术和功能,而视觉表达技巧也是网络媒体营销中需要注意的内容。

3网络媒体视觉认知分析

视觉与认知是每个人每天在接触到新的对象与现象之间得到的,视觉是一种对构造的描述,从真实的图像中获取外部环节的结构、地点。认知是对视觉信息的处理结果,但是并不仅仅是视觉的信息,而是对知觉、感觉、触觉、听觉、记忆、思维、表现和概念等有机结合的信息处理过程。网络媒体信息是以视觉画面的形式呈现在用户的显示屏上,用户通过显示屏上的视觉信息来了解信息,此外,用户通过这些视觉信息来理解并且产生一定的心理上的微妙变化。研究表明,人类视觉仅有10%属于物理层面,而90%属于精神层面,虽然在获取视觉的认知过程中,感觉是以物体中的光反射进入人眼球而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而形成有意义的图像,但是在此过程中,人的个人经验、知识储备和对周围环境等将对图像信息进行诠释。简单来说,人通过眼睛来看到图像并通过大脑来认识图像。从看到到认识是一个具有推理性质及决策意义的过程。网络媒体中的信息存在多种形式,文字、图片或视频,这些信息本身及展现过程中的排版形式,都会使视觉认知产生不同的效果。除此之外,信息展现的载体也会对人的视觉产生一定影响。网络媒体信息大多是以电子屏幕的形式来呈现,而能够实现信息展现的电子屏幕硬件也有很多,按照尺寸来说,有户外大型电子屏幕、室内大型显示屏、中等型号的有家庭电视机、电子计算机。小型的显示屏有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特殊功能性设备,也具有显示功能。如户外专门设立的广告展示屏、银行自动存取款机、火车或地铁中的宣传屏幕等。不同形式的电子显示屏所展现的信息形式不同,视觉表达的效果也不同,网络媒体运营者应根据不同的载体形式来进行视觉表达技巧的创意。

4网络媒体传播方式下的视觉表达技巧

按照信息载体来说,不同的载体在视觉表达上有很大不同。比如:用户在使用计算机显示屏观看信息时,用户离屏幕的距离较近,能观察到元素也较多,因此,在进行信息的展示时,要尽可能详细和具体。在一些商品的营销上,可以采用图文的形式,图片可以尽可能地展示商品的细节,文字可以对商品的详情进行标注。用户通过标准的计算机显示屏来详细了解,并对信息进行进一步的选择和处理。若是户外的电子显示屏,受众群体是在户外进行活动的城镇居民,受众距离屏幕较远,电子屏幕很大,但是用户所获取的信息内容十分有限。所以在这样的显示屏中进行信息展示时,最好选用单一的色彩和形式,内容元素也尽量较少,所表达的信息也不能太复杂,尽量使用一种信息展示形式。按照信息形式来说,图片的视觉效果更优于文字。文字需要大脑的一个认知过程,对于主体商品,还需要通过图片的形式来实现。在图片的视觉表达中,图形和元素之间的层次感,可以在干扰视觉的同时,突出主题,这种表现方式往往是比较直接、有效的。这种视觉干扰是在分散欣赏者多余视线的同时,更能注意到设计主题,为这种干扰方式所产生的图形是这个主题的辅助图形。除了辅助图形的干扰之外,色彩、明暗、构图等形式,都是实现突出主体商品的重要手段。按照信息内容来说,网络媒体的视觉表达有很大不同。比如,商品的网络营销信息,信息的表达主要以吸引用户产生购买欲望为主,如果是提供服务的信息,则要将服务内容表达清楚。另外,对于活动、艺术宣传类的媒体信息,要注意艺术形式的表达,以提升受众群体的感性认识。如电影、电视、图书宣传海报,在对这些元素进行视觉表达时,可以根据活动的主题来适当进行艺术加工,使受众能够在平面海报中感受活动所要表现的内容。尤其是电影海报在创作中,完全可以将电影的内容化成简单的元素融合进海报中,以实现有效的视觉表达及后期的商业效益。

篇7

一、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状况

计算机逐步地微型化和互联网不断地发展推动了我国计算机教学的发展,由以往的文字讲解开始向利用多媒体进行授课的方式转变,现如今在我国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广泛普及到了计算机教学中。这种转变不仅体现了我国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也体现了我国计算机教学的与时俱进,不断适应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简单地说,计算机教学不再是过去单一的书本、粉笔、黑板的传统式授课方式,而是利用计算机、投影仪、媒体播放器、互联网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多样化的多媒体技术可以将许多抽象的、理论化的计算机原理通过图像、声音、案例重现等方式使其立体化、实践化,便于教师讲解和分析,也便于学生深刻地理解这些理论知识。这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具有一定的优势,同时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计算机教学不仅是教学方式的改革,也影响着教学理念的转变。

二、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教学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1.分散学生注意力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计算机教学主要是利用课件进行授课,教师在授课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制作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丰富多样性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一些基础的理论知识。在这一方面,多媒体技术的确存在着很大的优势。但是多媒体课件也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负担,假如一堂课是四十分钟的话,教师演示课件可能就需要十分钟到二十分钟,这就造成了教师讲解的时间不足。而且在授课过程中学生把注意力都放在了多媒体课件上,对老师的讲解部分就会失去兴趣,那么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计算机教学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2.不利于师生课堂思路的结合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计算机教学大多数都是通过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等表现方式对知识点解释和说明的,但它却无法对知识进行有效地延伸。传统的板书式的授课方式,教师的思维方式和思路通过黑板的板书内容就可以完全的体现出来,学生在摘抄老师的板书过程中,就可以及时地理解知识点,并将老师思维方式和思路吸取到自己身上。这样的学习过程多媒体技术是无法实现的,因此课堂上师生思路的结合和相互推进是离不开传统的授课方式的,多媒体技术在这方面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不利于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

大量的教学实践得出,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计算机教学为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平台,尤其是互联网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但是这样的一个平台使学生省去了自己独立思考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过程。其实这样是不利于学生探究性的独立学习,使学生对知识不能很好的消化理解,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总是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面。比如教师给学生出的试题,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很快查询到相关问题的答案,这样就无法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最终只是将他人的解答进行简单的记忆,并未真正掌握知识的内涵。因此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计算机教学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性学习。

三、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教学中应用的对策

1.合理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多媒体技术作为计算机教学的一种手段,但它并不是唯一的教学手段,应根据授课内容决定是否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一般在一门新课的开始阶段的前几节课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讲解,这样有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时间不要过长,这样才不会使学生因课件数量繁多造成记忆的重复和浪费。学生对知识初步的理解后,就应该避免使用多媒体技术来进行知识的深化和讲解,而应该尽量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深入学习。

2.鼓励学生多动手操作,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计算机教学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在高等院校的计算机教学中,如在学习WORD时,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进行文档编辑的相关实践,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并通过问题的解决来获取新的知识。多媒体课件对于知识和经验的呈现具有直观、具体的效果,但是却不能很好地诱导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相反地互联网的便捷性容易使学生在思维上产生懒惰,遇到问题不愿意去思考,而是借助于网络。这就需要教师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考的习惯,要想培养学生有这样的思考能力,就需要教师在实践中减小对多媒体课件授课的依赖。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3.多媒体课件的内容应以疑问式和启发式内容为主

篇8

一、强调整体为设计原则;具有交互性与持续性、多维性、综合性、版式的不可控性、艺术与技术结合的紧密性等五个特点。在明确了网页艺术设计与网站主题的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美"和"功能"都是为了更好地表达网站主题这一观点。网页艺术设计是伴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络的产生而形成的视听设计新课题,是网页设计者以所处时代所能获取的技术和艺术经验为基础,依照设计目的和要求自觉地对网页的构成元素进行艺术规划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必然要成为设计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表面上看,它不过是关于网页版式编排的技巧与方法,而实际上,它不仅是一种技能,更是艺术与技术的高度统一。

一、网页艺术设计的内容设计活动中包含着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在确立了网页主题之后,首先要明确和熟悉设计的对象和构成的要素。网页艺术设计涉及的具体内容很多,可以概括为视听元素和版式设计两个方面。1.视听元素这里所说的视听元素,主要包括:文本、背景、按钮、图标、图像、表格、颜色、导航工具、背景音乐、动态影像等。无论是文字、图形、动画,还是音频、视频,网页设计者所要考虑的是如何以感人的形式把它们放进页面这个"大画布"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大大丰富了网页艺术设计的表现力。以上各视听元素大多数浏览器

器本身都可以显示或收听,无需任何外部程序或模块支持。比如,大部分浏览器都可以显示GIF、JPEG图形和GIF89a动画。还有些多媒体文件(如MP3音乐)需要先下载到本地硬盘上,然后启动相应的外部程序来播放。另外,在浏览器使用插件(Plug-in)可以播放更多格式的多媒体文件。微软推出IE浏览器后,提供了基于OLE的ActiveX技术,用来在网页中播放多媒体。目前ActiveX已经成为热门技术。另一种播放多媒体的技术是JavaApplet。它是用Java语言编写的应用于网页之中的小应用程序,相比于插件和ActiveX,JavaApplet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良好的跨平台能力,因此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总之,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多媒体元素在网页艺术设计中的综合运用越来越广泛,使浏览者可以享受到更加完美的视听效果。这些新技术的出现,也对网页的艺术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版式设计网页的版式设计同报刊杂志等平面媒体的版式设计有很多共同之处,它在网页的艺术设计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所谓网页的版式设计,是在有限的屏幕空间上将视听多媒体元素进行有机的排列组合,将理性思维个性化的表现出来,是一种具有个人风格和艺术特色的视听传达方式。它在传达信息的同时,也产生感官上的美感和精神上的享受。但网页的排版与书籍杂志的排版又有很多差异。印刷品都有固定的规格尺寸,网页则不然,它的尺寸是由读者来控制的。这使网页设计者不能精确控制页面上每个元素的尺寸和位置。而且,网页的组织结构不像印刷品那样为线性组合,这给网页的版式设计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二、网页艺术设计的原则网页作为传播信息的一种载体,同其他出版物如报纸、杂志等在设计上有许多共同之处,也要遵循一些设计的基本原则。但是,由于表现形式、运行方式和社会功能的不同,网页设计又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网页的艺术设计,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内容与形式的统

一。它要求设计者必须掌握以下三个主要原则:1.主题鲜明视觉设计表达的是一定的意图和要求,有明确的主题,并按照视觉心理规律和形式将主题主动地传达给观赏者。诉求的目的,是使主题在适当的环境里被人们即时地理解和接受,以满足人们的实用和需求,这就要求视觉设计不但要单纯、简练、清晰和精确,而且在强调艺术性的同时,更应该注重通过独特的风格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来鲜明地突出设计主题。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大多数人在短期记忆中只能同时把握4到7条分立的信息,而对多于7条的分立信息或者不分立的信息容易产生记忆上的模糊或遗忘,概括起来就是:较小而分立的信息要比较长而不分立的信息更为有效和容易浏览。这个规律蕴含在人们寻找信息和使用信息的实践活动中,它要求视觉设计者的设计活动必须自觉地掌握和遵从。作为视觉设计范畴一种的网页艺术设计,其最终目的是达到最佳的主题诉求效果。这种效果的取得,一方面通过对网页主题思想运用逻辑规律进行条理性处理,使之符合浏览者获取信息的心理需求和逻辑方式,让浏览者快速地理解和吸收;另一方面通过对网页构成元素运用艺术的形式美法则进行条理性处理,更好地营造符合设计目的的视觉环境,突出主题,增强浏览者对网页的注意力,增进对网页内容的理解。只有两个方面有机地统一,才能实现最佳的主题诉求效果。优秀的网页设计必然服务于网站的主题,就是说,什么样的网站,应该有什么样的设计。例如,设计类的个人站点与商业站点性质不同,目的也不同,所以评论的标准也不同。网页艺术设计与网站主题的关系应该是这样:首先,设计是为主题服务的;其次,设计是艺术和技术结合的产物,就是说,即要"美",又要实现"功能";最后,"美"和"功能"都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主题。当然,有些情况下,"功能"即是"主题",还有些情况下,"美"即是主题。例如,雅虎作为一个搜索引擎,首先要实现"搜索"的"功能"。它的主题即

是它的"功能"。而一个个人网站,可以只体现作者的设计思想,或者仅仅以设计出"美"的网页为目的。它的主题只有一个,就是--美。只注重主题思想的条理性而忽视网页构成元素空间关系的形式美组合,或者只重视网页形式上的条理而淡化主题思想的逻辑,都将削弱网页主题的最佳诉求效果,难以吸引浏览者的注意力,出现平庸的网页设计或使网页设计以失败而告终。要使网页从形式上获得良好的诱导力,鲜明地突出诉求主题,具体可以通过对网页的空间层次、主从关系、视觉秩序及彼此间的逻辑性的把握运用来达到。2.形式与内容统一任何设计都有一定的内容和形式。内容是构成设计的一切内在要素的总和,是设计存在的基础,被称为"设计的灵魂";形式是构成内容诸要素的内部结构或内容的外部表现方式。设计的内容就是指它的主题、形象、题材等要素的总和,形式就是它的结构、风格或设计语言等表现方式。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一个优秀的设计必定是形式对内容的完美表现。正如黑格尔所说:"工艺的美就不在于要求实用品的外部造型、色彩、纹样去摹拟事物,再现现实,而在于使其外部形式传达和表现出一定的情绪、气氛、格调、风尚、趣味,使物质经由象征变成相似于精神生活的有关环境。"(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一方面,网页设计所追求的形式美,必须适合主题的需要,这是网页设计的前提。只讲花哨的表现形式以及过于强调"独特的设计风格"而脱离内容,或者只求内容而缺乏艺术的表现,网页设计都会变的空洞而无力。设计者只有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深入领会主题的精髓,再融合自己的思想感情,找到一个完美的表现形式,才能体现出网页设计独具的分量和特有的价值。另一方面,要确保网页上的每一个元素都有存在的必要性,不要为了炫耀而使用冗余的技术。那样得到的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只有通过认真设计和充分的考虑来实现全面的功能并体现美感才能实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摘要:随着时代步伐的前进,时代的概念也在逐渐变化,第四媒体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信息传播业面临一场变革,视觉识别系统(visualIndentitysystem),也延伸到新的领域,互联网络上逐渐成为企业讯息等宣传的重要阵地,具有迅捷、传播范围广等优势,vi的含义也逐渐应用在互联网上,我们重新定义为网络形象识别设计,简称VISI(VisualIndentitysysteminternate),开拓了新的空间,视觉文化成为主导设计潮流.

关键词:网络形象设计视觉文化时代新媒体语素

一历史的形象识别设计与视觉文化

1历史上CI的出现

从50年代初到现在,CI的诞生有近50年的历史,他发展沿革大致上经历三个阶段:A从商标品牌到产品视觉统一设计,B企业风格的视觉传达设计,C从视觉形象识别到整体形象识别,CI已经从单纯的视觉传达设计演变为一种企业形象的传播策略,我们可以看出VI形象的识别是现在CI、MI等的最初起源,最初是商品标志视觉功能的扩展,商标品牌作为商品的标记和象征,在商品市场的竞争中发挥这主要作用,1851年,美国宝龄公司老板发现负责货运的人总是在装蜡烛的箱子上画上黑叉叉,经询问才知道是为了那些目不识丁的码头工人能分辨哪是蜡烛哪是香皂。后来,有位聪明的工人把难看的叉叉改成了星星,进而成为固定的符号经常出现。

CI这一词最早由美国的设计家来蒙特于1930年左右提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的经济发展在世界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企业重视工业设计和产品的视觉设计。现代设计的摇篮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这所起初培养建筑设计而创建的学校,转而以培养工业设计、商业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专门人才。造就了一批设计师,对今天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

据说视觉文化的时代已经来临。丹尼尔?贝尔认为:"目前居统治地位的是视觉观念。声音和景象,尤其是后者组织了美学、统率了观众。在一个大众社会里,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大众社会的要求逐渐扩展延伸,品牌等成为一种无形资产成为商品分辨和信誉保证的重要识别,使得在人们视线里出现整体的视觉识别系统,时代也有了它新的概念,即视觉文化时代。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急剧加速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也促使视觉文化的进步,总之,设计与经济时代的发展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二第四大众传媒互联网的发展

1互联网的发展自从发明了电脑,出现了WWW,科学发明改变了社会,人类的智慧是无穷无限的,互联网的发明称之为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的最伟大的发明。PC时代的数字化是个人的,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化则是全球的。互联网使时空的距离成为零,整个地球被收缩成一个新的世界,我们可以周游世界,大大地降低了信息的传播费用,实现社会化,达到信息的迅速广泛的传播。与传统的传媒方式相比较,互联网具有鲜明的优势。以计算机二进制语言处理的数字化信息,构成了信息社会的最基本原子,在信息时代,人类的生存和生活,不可避免地建立在数字化信息之上,第四大众传媒互联网将普及发展与人类社会。

2四次信息传播革命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人类社会至少已经经历了四次意义重大的信息传播革命,每一次信息传播革命都把人类文明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第一次信息传播革命是语言传播的诞生:提高了人类信息传播的质量、速度与效率。第二次信息传播革命是文字传播的诞生:使得人类的信息传播革命第一次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得以广泛流传和长期保存。第三次信息传播革命是印刷传播的诞生。报纸、杂志、书籍等印刷品大众媒介迅速普及。第四次信息传播革命是模拟式电子传播的诞生。

19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一系列模拟式电子传播技术与媒介相继出现,并迅速普及,使得人类信息传播的速度空前迅疾,范围空前广泛,内容空前丰富,复制扩散和保存信息的能力空前增强。人类进入以模拟式电子传播为代表的大众传播时代。

最新的一次信息传播革命,即正在我们身边发生的第五次信息传播革命,是数字式电子传播的诞生。进入90年代以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不仅征服了文字数字化的难题,而且征服了比文字更复杂的声音世界。如今,表现和记录人类物资和精神世界的数字、语言、文字、声音、图画和影像等过去相互之间界限分明的各种信息传播方式,都可以用计算机的二进制语言来作数字化处理,从而可以浑然一体,相互转换了。报纸、广播、电视和书籍、杂志、电影等传统大众传播媒介在形式之间的差异正在缩小或消失;交互式传播媒体的出现,使得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传统的相互关系正面临巨大的变化。人类进入了真正的信息时代。

3"第四大众传媒"互联网新媒体

网络作为新兴的第四媒体确实有它独特的优势,这恐怕任何一个用过互联网的用户都能一一道来:报道及时、零传播成本、多媒体、可以检索等等。有报道说互联网发展的速度远远超过了前几任媒体:无线电广播问世38年后,拥有5000万听众,电视诞生13年后,拥有同样数量的观众,而因特网从1993年对公众开放,到拥有这个数量的用户只花了4年时间。网络作为新的信息传播的载体,确实起了传统媒体所起的很多功用,或者说它替代了传统媒体的很多功用。

公认的大众传媒主要包括报纸、广播、杂志、书籍和电影等六大媒介。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电脑硬件的更新换代,互联网技术迅速普及和网站的大量建立,互联网正成为一种新的媒体广泛进入人们的生活。如今,国际上已把互联网纳入六大媒介中,并将其称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大众传媒"。这说明,人们已经认同了互联网的作用,能够同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一样,广泛地传递新闻信息。其实,国际互联网不仅具有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新闻媒介能够及时广泛传播信息的一般功能,而且还具有多媒体、实时性、交互性传播新闻信息的独特优势。它使人类面临着一次信息传播技术的前所未有的,带有根本性的突破和变革。传统的、界限分明的语言、文字、声音、影像等各种传播形式之间的铜墙铁壁顷刻就要瓦解,传统的、相互分割的报纸、广播、书籍、杂志和电影等大众传媒顷刻就要融为一体。人类社会,就要随着新一代信息传播新技术、新媒介进入一个信息传播的时代。由于国际互联网所具有的超越传统新闻媒介的优势,决定了网络对平面媒体的超越,不过是迟早的事情。

互联网的发展使视觉文化识别出现了新的空间和领域。

三网络形象设计的出现与定义

1几个问题的解答引述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