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18 14:40:3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浅析教育现代化,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年来,江苏各地教育现代化推进工作做得比较好,在理论研究、在教育教学实践方面,在全国范围内,在一定程度上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与引领作用。特别在校舍等硬件设施上,更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譬如我驻地附近的这所高中占地几百亩,有宽敞的广场、高大的办公楼和一幢幢崭新的教学楼,当然还有实验楼、图书楼、体育馆、体育场等,功能齐全、豪华气派。
但是,当我们走进孩子的教室,我们却有一种失落感。教室里挤满课桌,课桌前挤满了学生,学生面前的课桌上挤满了各类教辅资料,与我们当年几乎没有差别。要说差别,就是多了个不能投影的投影仪;多了个不能加热的饮水机,墙上多了个“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的标语,黑板的右上角写着距离期中考试还有155天。学生个个面色青黄,精神萎顿,显然是过度劳累,饮食不佳所致。不同的是桌子上的书明显多了,每个桌子都用书立将不少于20本的书夹在桌子上。学习资源除了书本,几乎没有别的,因为实验楼太远了,图书楼也不近,课排得满满的,课间短短10分钟连到图书楼、实验楼都不可能。估计,学生的学习方式除了听讲,很少有别的。
这难道就是我们理想中的现代化教育吗?
现代化教育,即是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学生发展为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及以学生发展为基础的综合涵义。
从现代化教育的对象上看, 应当是“全员发展”。在未来的教育模式中, 每一位公民每一位学生都应成功发展。现代化教育要“为每个人设计通向成功而非失败的计划”。 我国推行的是全民九年义务教育, 每一名适龄儿童都必须入学, 机会均等, 资源共享, 入学后都应得到成功发展。另外, 未来将是学习型社会, 中小学时期不打好学习的基础, 则难以保证终身教育的质量, 未来公民素质也难以提高。可见, 以学生发展为本中的第一个涵义, 应当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成功发展, 或称全员发展, 这也是由社会主义基础教育的普及性、全民性决定的。
从现代化教育的内容上看, 应当是“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关于人的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现行教育方针将其确定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 则是全面发展。而在“应试教育”的阴影下,大多数学生是片面发展。认知与品德、情感相脱离,有才无德;动脑与动手能力相分割,也就是马克思指出的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对立;学校教育与社区进步相脱节,封闭式的教育难免培养出“书呆子”。教育内容的优化,是先进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在课程、教材乃至教法、教育渠道等方面的反映。以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为本,要开齐学科,上满课时,配全教师,选足教材,用活教法。社会是新活的,教材是呆板的,为了弥补教材的不足,要有理、有序、有效地引导学生到社区中学习新科技、新事物,吸纳新信息。课堂教学中不仅传递知识,而且更要注重情感、品德、能力诸多素质的培养。从课程体系上看,普遍认同学科、活动课程与环境课程。
【关键词】高职教育;现代素质教育;现代化教学手段
经过几年的实践,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各高职院校和社会的共识,也成为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在21世纪,现代化、网络化、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已经普遍地应用于高职的教育教学中,贯穿于整个高职教育的素质教育中,并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素质教育中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已经成为现代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手段。
一、高职教育中素质教育的现状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高端技能人才,目前各高职院校都在不断探索和研究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途径,以确保培养人才最终目标的实现。主要的方法有加强“两课”教育,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树立学生职业人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沟通能力;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通过各种课外活动激发、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潜能等。但是应当看到,这些教育方式,还只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不能包括和代替全部的素质教育。如果仅仅从这些方面进行素质教育,对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仍然会有一定的距离,也会出现事倍功半的效果。究其原因,个人认为,还是教育实施者对素质教育的内涵没有深刻理解,片面地认为素质教育是职业道德教育和人文素养的教育,将素质教育与专业技能的培养割裂开来,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相对不够灵活、现代;对受教育者缺少深入地研究,一味地将自己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强加于当代的有着独立人格的90后身上,而不管其内心所想,不顾方式方法;对社会所需人才的需求标准和要求没有进一步分析,缺少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引导和培养,缺少对学生的社会适应性的培养,缺少对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能力和持续接受教育能力的培养。
二、高职教育的素质教育中现代化手段的运用特征
高等职业教育强调就业为导向,这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坚持素质教育,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出高素质、高质量的高端技能人才,以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素质教育不只是一种教育方式或教育的一方面,而是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教育模式,是贯穿于整个高职教育始终的,也是高职教育目的。因此,在现代化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要不断地将现代化的技术、教学手段应用于教学中,以全面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现代化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主要是指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利用现代化的教学仪器如投影、幻灯、录音、摄像、录像、计算机、网络等,利用声、光、电等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授课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不同于传统的授课方式,它突破的已经不仅仅是教学的方式,甚至是教学模式、教学理念的一种变革。
主要表现特征:
1.直观性、交互性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我们的高职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变化,使用多媒体的技术后,能更加直观地利用声、光、电技术等展示课程的内容,传递要表达的思想、内涵,展示一些无法直接看到或难以表述的技术内容,这是传统手段所不能比拟的。比如,在“两课”中展示的某个历史事件,可以使用一段影片,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比如,在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学习中,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立体地展示出某个工作过程,可以使学生参与其中,并担任一个角色、承担一个任务进行“工作”;比如,有些无法到达的地方,也可以通过图片、图像或者网络进行现场模拟等;再比如,学生在参与学校或教学的事件发展时,可以利用网络进行讨论,查看其讨论的进展情况,这体现了其交互性的特征。
2.教学平台的开放性
使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后,教学平台不再是单一的教室,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跨越时间与空间的界限,进行学习,使教学平台由传统的封闭形式转为开放的形式,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教学平台进行师生相互沟通。
3. 教学方式方法的多样性
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的出现使现代教学理念和现代素质教育理念的实现变得如虎添翼。现代教育理念中的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使教育工作者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配合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可以更加多样化地进行教学方式方法的探讨。如案例教学法、现场演示法、任务或项目工作法、分组教学法、模拟实践法、情境再现法等等,这些方法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下,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4.教学手段的适应性
现代高职的素质教育范围已经从传统理解意义的思想品德教育、身心教育、文化教育过渡到增加了专业教育、能力教育、创新教育等内容的综合教育,现代社会发展的本身,需要现代化的技术与发展,现代人的工作与生活,早已渗透现代化的技术,因此,我们的教育就必需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求,在现代的综合素质教育中,在课堂内外,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是有一定的适应性的。
三、素质教育中现代化手段运用的作用
1.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很难想象,面对着一群90后的高职学生,如果课堂上还是只使用传统的一支笔、一本书、一块黑板进行授课,会是一种什么情形。在现代高职教育教学中,使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辅助教学早就是必须使用和需要很合理、很好地使用了。一方面,学生通过这些多媒体技术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较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强化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职业教育;现代化教学媒体;现代化教学媒体辅助教学
中图分类号:TP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04-0000-02
Role of Modern Teaching Medium in Career Education
Liu Xuan
(Liaoning Modern Service Vocational&Technology College,Shenyang 110164,China)
Abstract:Currently,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technology, the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hich has the computer technology as its representation has gradually penetrated the educating and teaching process along with the technology progresses. Based on the fundamental theory of the education and in connection with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multimedia technology et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s the routine educational auxiliary methods in Career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herefore reasonably apply modern teaching medium to assist classroom teaching became a better option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Career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eaching accelerating, increasing the teaching efficiency and developing the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Keywords:Career education;Modern teaching medium;Auxiliary teaching for Modern teaching medium
当前,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及计算机网络技术已在社会各个部门广泛使用。尤其是在职业教育领域,部分院校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模式已经处于较为成熟的阶段,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辅助作用,极大地促进了课堂教学效果及学习效率的提高。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现代化教学媒体的应用层次明显滞后于科技发展水平的问题。那么,面对先进而丰富的现代化教学媒体群,采用恰当的应用模式,实现它的效用最大化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在职业教育中推广现代化教学媒体辅助教学的必要性
(一)社会发展对职业技术人才的现实要求
国家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教育政策”中明确指出:职业学校在知识经济的新形势下,应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紧跟现代化的步伐,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创建新的模式使教育教学产生最大的实效。目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社会信息化的程度越来越高,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尤其在职业教育领域之中,因教学传递的信息量逐步加大,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以及教育模式已不再适合职业教育的发展,单纯依靠原有的教学手段培养出来的学生,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专业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职业教育需要以一种更加合理的方式来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以全新的教学表现方式,促进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养成,以适合社会对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二)职业教育的专业特色需要引进先进技术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适应岗位工作要求的优秀劳动者,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它的一大特色就是强调专业实践动手能力,注重的是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培养出来的学生应具备良好的职业岗位工作能力。职业院校在高校招生结束之后才开始选拔学员,在将来较长时期内势必受限于应考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学生集中反映出缺少自主学习的意识、缺少独立钻研的习惯、缺少团队合作精神等弊端,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较差。面对学生中暴露出来的诸多问题,要求职业院校在进行专业教学内容的同时,通过先进的教育手段,创建职业岗位环境,模拟现实工作情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开阔学生视野,扩充知识面,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对于大多数学科来说,从表现形式上利用现代化教学媒体开展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活动,相对于传统教学手段具备更大的优势,更能反映出职业教育的专业特色,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辅助教学手段是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较好选择。
二、以教育学理论为指导的现代化教学媒体辅助教学
(一)注重教育理论的指导作用
开展现代化教学媒体辅助教学应以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为基础,其核心就是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利用恰当的多媒体课件开展教学活动。在多媒体课件准备制作阶段就应该与所选择的教学模式保持一致,按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各个要素的基本要求进行课件素材的准备工作。目前比较流行的教学模式有自学――辅导式、探究式、合作学习型等模式,不同的教学模式都有其各自需要参照的教育学理论基础及对应的框架体系。不论采取哪种教学模式,课件之中都应该有明显的痕迹对所运用的教育理论加以体现。当然,任何教学模式都不是僵死的教条,而是既保持着一定的稳定性又有发展变化的程序框架。那么,在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过程中及运用课件开展教学的过程就要遵循教学活动的基本规律,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任务采取比较灵活的方法开创性的设计课件内容。
因此,在教学课件的制作过程中,始终要清醒的意识到为什么要制作课件,课件应满足教学的哪些要求,课件所选择的有关素材是否与教学各个环节有直接的逻辑关系,相关要素间的组合是否条理清楚,需要运用什么表现方法达到教学目标,是否利于教学过程的控制,能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等。
(二)现代化教学媒体的范畴
现代化教学媒体,是指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结合的技术产品,它主要是指现代化的电子类媒体,包括电声类媒体、光学投影类媒体、电视类媒体、计算机类媒体以及综合类媒体等等。如:幻灯、投影、广播、录音、录像、电影、电视、电子计算机等教学媒体,以及由这些媒体组合而成的多媒体系统,包括语言实验室、多媒体电教室、计算机网络机房、闭路电视系统、视听阅览室、校园网等。
这里的“现代化”是相对于“传统”而言的,科技不断进步,今天的现代化教学媒体就是将来的传统教学媒体,所谓的现代化只是相对于过去而言较为先进的技术手段。面对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在职业教育领域中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是一个不断引入新技术、新理念的发展过程,教师应注重新知识、新技术的吸收与学习,把有利于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知识与技能融入到实践教学之中。
三、现代化教学媒体对职业教育专业教学的作用
合理应用现代化教学媒体,发挥其在课堂教学中的辅助功能,可以有效提高职业教育中专业教学的质量与水平。具体来说,现代化教学媒体在专业教学中可以发挥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一)能够优化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过程控制,提高专业教学质量
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全新的教学设计方式准备课堂教学工作,使教学各环节的准备工作更具体、细致,针对性更强。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在教学手段的选择方面有了更多的余地,通过国际互联网实现资源和知识、思想的共享,能够随时补充与教学有关的新知识、新信息,使得教师在备课、学习中充分地进行相互合作,集众人的智慧和长处为专业教学所用;利用现代化教学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准备,通过创建模拟岗位工作环境,引入职业岗位操作技能,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使得课堂呈现出开放性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以生动活泼、形象生动的方式开展教学,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平台开展专业教学活动,以互联网为信息传播手段,帮助教师实现个别化教学,使得学生的个性和学习风格得到更好的发展。
在现代化教学媒体辅助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增加,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逐渐形成了一种跨越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具备开放性、交互性的讨论平台,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合作型学习成为教学的主流,课堂成为一个真正实现沟通、交流的场所。总之,现代化教学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研究、专业教学备课的质量,优化教师的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控制,稳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二)能够培养学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能力,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职业院校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网络知识》等课程,学生在掌握信息技术常识的基础上,熟练使用计算机及网络,能够运用门户网站、搜索引擎、专用搜索工具进行信息搜集与整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及时、有效的思想教育工作,端正学生对网络的看法,排除网络对学习带来的负面效应及消极影响,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网络等进行信息处理的能力,能熟练地、有甄别地选择有用信息充实到专业课程的学习之中,提高学生对现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促进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现代化教学媒体介入学科教学的模式,增加了学生参与教学的机会。虽然这种学习模式相对弱化了教师对课堂的调控能力,但是它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突出了学生的自我计划、自我管理、自我评价与反馈,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性思维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三)能够提高专业教学质量,促进职业院校现代化教学环境的创建
依托现代化教学媒体开展教学工作,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具有更大的优势,它改变了原有的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课堂教学的效果良好,并且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技术将持续应用到教学过程之中,无疑会进一步促进教学效率与教学效果的提高。虽然,就目前的实际应用情况来看,在教学过程中现代化教学媒体的应用模式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与缺陷,但这种教学模式在职业教育中显示出的现实效果使其发展潜力巨大,势必取代传统教学模式成为职业教育教学的基本模式。因此,加快职业院校现代化教学媒体及相关应用技术的引进与推广应用,加快原有教学设施的升级与改造,将进一步促成职业院校现代化教学环境的创建。
四、结束语
利用现代化教学媒体开展专业教学依赖于专业教师开创性的学术精神,教师应紧贴实际工作岗位需求开发专业课程,以多媒种体为表达方式创设教学情景,推动专业教学改革,“用创造来教会创造,用创造力来激发创造力”,以这种观念来设计职教学科教学,才能达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真正实现创造性教学的预期目标,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实践型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徐英俊.教学设计[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
[3]王秀平.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
术,2006,2
[4]马忠.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教育,2005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 多媒体技术 网络教学技术 语境模因论 模仿
一、引言
现代教育技术,既包括具体的课堂多媒体授课,也包括网络教学。多媒体授课首先需要制作多媒体课件(教案电子)。在教学实践中,通常采用CAI(计算机辅助教学)和CALL(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课件,前者强调“教”,后者注重“学”。英语教学离不开语境,制作课件时,要尽可能合理设置语境,即语言环境。语言学习即信息获得,制作课件时还需输入大量信息。有时以及为了快捷、方便,或由于受时空所限,需要网络授课作为补充。当然,教学评估课件也是不可或缺的,它是评估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以下,我们将分别讨论现代教育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二、现代教育技术导入英语教学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被人们逐渐认识,许多老师正在或已经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手写教案进行优化设计,制作出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教案电子),借助计算机、幻灯机,投影仪等设备,将教学内容栩栩如生地展现给学生。多媒体课件具有以下优点:增强感官刺激、简化文字输入、加大课堂信息、美化教学环境。听觉、视觉等感官刺激,使大脑皮层兴奋,有利于激发热情,强化记忆。提前输入文字,老师无须边说边写,忙碌不堪,既可节省板书时间,亦可保持课堂的连贯性。提前下载或扫描相关资料,有助于加大课堂信息量。屏幕、话筒、耳麦、激光教鞭取代了飞扬的粉笔沫,美化了教学环境。
网络教学也是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之一,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就批改作业而言,过去背着学生的一大包作业爬楼费时费力,改用网络批改省时省力。有时需要提前为学生准备材料,利用网络,打印、复印等问题迎刃而解。笔者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英语教学改革中,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语境设置、信息输入、网络教学和教学评估。
1.利用多媒体技术设置合理语境
语言学习离不开语言语境。结合现代教育理论模式,我们制作电子教案时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语境设置。第一,设置具体语境。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模仿出具体的语言使用环境,例如,模拟设置北京奥运会外宾接待情景,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也可以把自然界中具体的人物、事件真实地记录下来,根据教学需要直观地呈现在学生而前,进行“设境启思”,学生根据语境反复模仿、操练,在不知不觉中培养语感;第二,设置联想语境。即利用超级链接将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构建知识系统,以提高记忆力和增强语言的运用能力。在教授《词汇学》时,我们将单词perspective利用超级链接,将该词的同属词、同义词、反义词或同词根派生词以及由该词组成的合成词和词组等链接起来,设置联想语境,可以联想到诸如aspect, respect, inspect, prospect, specter, prospective等40多个与“看”有关的词汇,有助于扩大词汇量。第三,设置推理语境。我们通常采用从语料库选材,然后让学生对原始素材进行观察、推理,归纳其中的普遍规律,例如,“孩子就是孩子,怎能不犯错误呢?”“大款毕竟是大款,看人家脖子上的项链有多粗?”学生通过对这种句首重复现象(tautology)的观察、推理,归纳规律,最终掌握其认知机制。第四,设置语用语境。一句话,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下可能产生不同意义。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你真是个热心人”这句话,它可以表示赞许,但是,假如这句话出自一位爱吃干醋的官太太嘴里,那就变味了,因为她最不喜欢老公“热心”地帮助女下属。我们合理地设置出各种语境,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利用自己的认知模式,对具体的语言素材进行分析,推导出话语的隐含意义。
2.利用多媒体技术输入大量信息
现代教育理论指出,英语教学不仅需要大量的素材,也需要大量的信息,信息的获得就是知识的获取。多媒体课件利用了计算机存储容量大、显示速度快的特点,对大量教学信息进行优化处理,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大大加快教学进程,扩大课容量,加大信息量和提高教学效率,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大量的清晰直观的文字图像或动听的音乐,取代传统黑板上的蝇头文字和单调的讲解,使教学从平面的视觉接受变为立体的视听接受,使学生置身于信息之中,轻松愉快地接受信息,获取知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的,“获取知识的过程是认知主体的主动建构,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学习不仅仅局限在传统的刺激、反应(S-R)过程之中,而是新旧信息的相互作用,不断通过同化和顺应过程来建构个人意义,学生可以对新信息进行分析、甄别,形成自己的思想。总之,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可以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增大信息量,最大限度地扩大学生的语言输入,并强化以内容为中心的语言活动。
3.实施网络手段
如前所述,网络教学也是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之一,可以突破时空限制,而且快捷方便。例如,批改作业,用网络批改省时省力。利用网络,打印、复印等问题迎刃而解,可以节省成本。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将教学内容制作成网页,学生通过浏览网页进行学习。当然,网页制作较为复杂,需要专业技术,如Dreamweaver,flash,firework,图像素材需要BM P, GIF, JPG, PDS等格式存储,音频数据需要MP3. MIDI等格式存储,动画素材存储则采用GIF,Flash,AVI,FLI/ FLC和QuickTime格式。网页学习的好处是它具有超强链接、超强扩展、方便实用等特点,逐渐被人们所认可。
4.教学测试与评估
测试评价是检测多媒体网络教学技术的重要手段。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可以对教师教学、学习者学习进行动态分析并进行信息反馈。因此,教学测试与评估课件的制作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制作课件时一般以成绩测试(achievement test)和水平测试(proficiency test)相结合。我们在制作课件过程中以课程的总目标为依据,结合大纲与教材,既包括了分散点测试(discrete-point testing),又包括综合测试(integrative testing)。测试内容既有知识题又有能力题。力求测试有较高的信度(reliability)和效度(validity)。同时建立试题库,并开展网上测试与作业批改。
三、结语
文章主要探讨了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英语教学改革以及现代教育技术对于推进语言教学改革的积极意义。当然,教学是一门表演艺术,教师应该是表演家、艺术家,而不是“放映族”(学生戏称那些缺乏师生互动、一味点击鼠标的老师)。因此,很有必要将现代教育技术科学合理地应用到现代外语教学之中,培养出高水平的外语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Halliday. An Introductionto Functional Grammar[M]. London: Edward Arnold.
[2]黄华新,胡霞.认知语境的建构性探讨[J].现代外语,2002,(3).
[3]陈美华.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要素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J].2007,(2).
[4]程琪龙.语义框架和认知操作[J].外语教学,2007,(1).
4.4 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是实现信息化教育的重要标志 实现信息化教育的重要标志不是那些外在特征,比如教材的多媒化、资源的网络化、环境的虚拟化等,而是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这才是它的重要标志。所以《纲要》在“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部分的很多地方都提到,实现信息化教育的重要标志就是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只有如此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5 积极探索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教学改革
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是实现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项措施,不是目的。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的目的是通过信息技术实现教育改革,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出更能满足新时期社会要求的人才。所以,我们必须积极探索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教学改革,力争实现信息技术在教育中从初步到深度的转变,真正的实现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教育就是让信息技术与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让师生即使是在信息化的环境中,也能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灵活方便的沟通。教师能利用它教学和与学生沟通交流,学生能利用它更好的获取知识,管理人员能利用它更方便的工作。信息技术打破了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没有时空的限制,而且也让教育管理职能向更加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曹石珠.论教育信息化[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2000(02).
[2]王丽.关于实施素质教育的几点想法[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1(05).
[3]朱君.试论教育的信息化[J].教育与职业,2002(07).
[4]张德荣.教育信息化与政治课教学的几点思索[J].焦作大学学报,2003(04).
[5]段奎.对欠发达地区教育信息化实施策略的思考[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02).
[6]帅冉.教育信息化在教育现代化发展中的作用[J].科学与管理,2003(05).
[7]非常时期的教育信息化[J].计算机教与学,2003(05).
[8]王文君,杨改学.关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的思考[J].中小学电教,2003(05).
[9]李向军.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J].黑龙江教育,2004(13).
[10]陈进兴.教育信息化,学校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J].人民教育,2004(19).
摘要:现代教育技术在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言而
喻的。有的专家预言,谁掌握了最新的教育技术,谁就掌握了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制高点。的确,高级教育软件、即时互媒体技术的出现,以及高速运行的全球互联网络的形成,已经使几代教育家梦寐以求的“全球教育资源共享”的理想,在许多发达国家得以实现。正因为如此,几乎所有国家都在积极推广和普及现代教育技术。
关键词:现代教育 技术 信息化 发展 改革 网络
1 现代教育的产生发展
现代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形式,它是人类社会和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随着现代社会的形成而产生。它既是人类教育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时期,也是目前为止教育发展的最高阶段。
历史唯物主义在现代教育产生和发展问题上的基本观点是,现代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受许多因素的制约,但本质上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中国的现代教育起始于十九世纪下半叶。近代以来,广东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镜,成为西学东渐的首播之地,是中西文化交汇的津梁。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一批具有早期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便在粤著书立说,主张效法西方的先进技术和制度,提倡通过改良和变法,实现国家富强,并促成了学习西方知识的风气。西学教育在广东逐渐形成规模,对促进晚清教育改革和开启民智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推动了维新思想在广东的产生和发展。而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渊、丘逢甲等教育先驱正是这段历史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仍能感受到当年何子渊等人的现代“教育革新”给近代中国历史进程带来的震撼。
2 信息化教育发展概述
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基本完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与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CEBsat)形成了“天地合一”的现代远程教育传输网络,实现了全国覆盖,是一个重要的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和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平台。CERNET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学术互联网,它的用户超过了2000万人,连接了分布在200多个城市的大学、教育机构和科研单位。
信息化教育的应用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资源体系的初步形成。高等学校23%的课程都采用网络辅助教学,53%的课程都采用多媒体教学,建有网络(辅助)教学平台的高校达52.7%;高校进一步提高了学科建设的信息化程度,建有网络教学或辅助教学平台的高校达18.69%,建有科研知识共享平台的高校达18.7%,学校统一建设的学科资源库平均数为7.25个。中等职业学校中,建有网络教学或辅助教学平台的学校达10%。基础教育中,现在信息技术在课程教育和学科应用中越来越多,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学校达67.5%,69%的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课;建有网络教学或辅助教学平台的学校达8%,很多的教师都会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应用在教育教学领域,也可以应用在教育电子政务。主要应用在开通学校远程评估信息系统、网上招生录取、网上学历认证、开展网络视频会议、网上就业服务等上。而且以部办公厅为中心,可以实现政务信息共享,只要让各教育行政部门和部属高等学校的政务信息连网交换就可以实现。
3 教育网络信息化发展分析
3.1 构建一流校园网络架构,全面提升师生网络应用体验 根据教学及网络应用特点,部署了业界领先的信息解决方案,充分保障教学系统的持续可用性、高效的网络支持和数据吞吐能力。同时,结合企业级无线网络解决方案,未来,学校将实现无线网络在教室、图书馆等核心区域的全面覆盖,无线网络将迅速、灵活地响应不断变化的教学、应用需求,进一步满足全体师生的网络接入及网络教学需求。
3.2 构建最优全球教学资源,拓展师生全球视野 多年来,很多学校始终高度重视与国内外学术专家进行交流及合作。在全球教育领域的优质资源亦促成了很多学校与世界一流名校之间实现资源共享。未来,通过信息平台,网络可以真正实现虚拟教学与网络学术交流。
3.3 全新校企合作创新基地,为师生共同成长奠基 对于高等教育而言,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帮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必将对其今后职业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为深化这一理念,很多大学和企业合作创新基地。通过该基地,大学的师生将有机会接触到最新的网络技能培训,并通过实践提升动手能力。不仅为大学全体同学在计算机网络领域需求的职业发展提供重要机会,亦将成为网络技术和实践经验走进校园的重要平台。
3.4 未来云计算部署 如今,云计算已经成为网络规划的发展趋势,大学在校园网基础设施中部署了网络虚拟化、更灵活的网络接入及应用部署技术,为日后云部署及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了给全校师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学术视野,营造先进的数字化校园氛围,学校始终积极坚持与国际一流的机构开展交流与合作。有助于学校利用数字化平台和资源培养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 信息化教育发展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高茜;独角戏;当代工笔画;景物
一、当代工笔画的继承与发展
20世纪初期,在西方绘画思潮的冲击与影响之下,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之中,中国画开始接受各种外来艺术的刺激,中国画原有的审美定势相应改变,在表现形式上走上了一条多元化的道路。工笔画表现出了极强的适应性、可融入性,非常自然地形成了向现代形态的转变。
工笔画具有极大的兼容性,这就使得它在整体的发展上具备了比较强烈的视觉效果和自由表现的空间,工笔画从传统与现代的演变中汲取经验转变风格。同时,它的风格理念、艺术题材、技术手段等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近现代以来,工笔领域涌现出一批值得关注的新生代画家,他们的画作一反传统视觉模式,把内心世界的深层的感受通过一些物象表现出来,用这种全新的绘画方式来表达感情,呈现给众人,令人耳目一新。当代工笔画的表达方式,就是画家把主观世界的感受寄托在客观世界的物象上,通过物象表现出来的,是多种多样的,对人性、童真、未知世界的探索,对已知世界的感受。绘画已经成为人们寄托思想,慰藉心灵的附体。在这些画家的绘画作品中,工笔画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含义,不再是单纯物体的简单描摹,也不再是浅显直白的述说事件、物象。它是将画家内心的情感呓语描绘在画中,把心理世界呈现给观众看,并引起人们的思考。当代工笔画具备的一些现代意识,正是因为画家对现代工笔画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思维,这种改变实现了当代工笔画真正的变革。
二、高茜绘画的特点及表达方式
作为当代新工笔的年轻画家,高茜在传统的基础上吸取了西方绘画的观念,将西方绘画中比较现代的理念与传统绘画中古典的美感结合在一起,所以她的画是中西结合的、现代的,她画中的物体亦幻亦真,给人以内心深邃的触动。
工笔绘画是高茜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在她绘画的构图中,多的是平常物体的随意摆放,台面空荡而寂静,台布极少渲染,没有花哨的图案。她的风格倾向、艺术理念都清晰无比,画面简单而质朴,构图简单而又有趣味。把当代女性内心深处的情感真实地展现在大众的视野中,高茜的绘画表达的是细腻而温柔的女性情感,从她的绘画作品中我们仿佛可以看到一位江南女子的生活状态。她的新工笔绘画是将具有意趣的元素经过加工和传统工笔画的表现创造手法结合在一起,这是她在学习文艺复兴时期的矫饰主义艺术的过程中得到的灵感,这种创作手法形成了她自己的独特的绘画语言。在她的作品中,现代的西方的东西被强化,而静物的外在被刻意弱化,静物的表现加入了浪漫的元素,在古典的外表下有一丝梦幻感,韵味十足。
三、《独角戏》系列画作中的矛盾与平衡
她于2004年创作的《独角戏》系列画作,是当代物象和传统文本结合的一次体验。在她《独角戏》系列一中,在单只高跟鞋的上方,飞舞着一只来自画面之外的蝴蝶。蝴蝶本身就是带有诸多隐喻的物象。这一静一动对照着矛盾相悖的心理状态,以一种舞角戏的形式展现了一种孤独的凄美感。这一系列的画作反映了画家创作思路的变化,作品的名称从具体的物象拉伸出去,表现出了一种哲思。
(一)《独角戏》系列画作中静物的整体分析
《独角戏》系列画作简单精炼,背景上呈现大量的虚空,整幅画面只有高跟鞋与花,以及与蝴蝶、镜子相伴,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别的情节。故事简单却昭示着前因后果,在单纯中呈现复杂性,简单却不空洞,吸引人的眼球。
在这幅简单空疏的画作中,略微使我们感到淡淡的寂寞,画面中的物体单调却能引发人的无限想象,看似空荡寂静的画面中,我们可以从这静态与动态的过程中意识到画家视觉的空虚,触摸到她敏锐的头脑与思绪。
蝴蝶代表着转变,它美丽,但很脆弱,镜子拓展了绘画的空间,指向的是画外的世界,但深层的,在《独角戏》里的镜子,映射出的是人灵魂深处的孤寂与躁动。
高茜为我们创造出了一个女人内心情感思维的虚拟的艺术空间,这包含了她完整的思想情感和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二)“高跟鞋”――现代工笔描绘的物象与传统工笔描绘物象的碰撞
“高跟鞋”作为一种极其现代的静物画入《独角戏》中,也许有人会不解,但正是这种风格使得高茜与别人的画作区分开来。很多人认为把镜子、高跟鞋等极具现代感的静物绘入画中会破坏传统工笔画春花秋月的意境。但是,当我们采用一种习惯的审美方式,要接触点距离的现实,要做些改变。理智告诉我们不要轻易偏离,因为分歧一定会有风险。因为绘画的界限一旦被打破,就存在着一个归宿的问题,所以它需要韧性。画画,要遵循自己的感受,将符合自己审美愿望的理想通过某种途径加以外观,这样的作品无论表现的是什么,都会具有感染力。
“高跟鞋”是时尚的产物,是极女性化的象征,将蝴蝶、镜子、花与高跟鞋进行组合,让人产生一种奇妙的视觉反映和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它们之间似乎有着某种联系,但又各自有各自的归属。这种“若即若离”的感觉,其实是世间万事关系的一种象征。
这样的排列和架构暗喻着传统和当代之间“若即若离”的关系。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的根基,是这个民族的核心价值。虽然随着时代的演进,很多传统的东西都已经被屏蔽,但是传统文化的根基却注定延续和澎湃在人的血液中。
传统与现代在某些程度上是模糊、懵懂的,是处在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当中的,所以传统与当代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的又是相互依存的,就像是《独角戏》中的高跟鞋与蝴蝶、镜子、花。对传统的沿袭,应该是气质上的。在思维上,它是感性和理性的混合体。并不是反映古典的概念,就一定要画一些春花秋月,如果只是沉溺于其中,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春花秋月也只是一种空壳,现实的触感会被钝化而缺少鲜活的感染力,这样的画,只有匠气,而没有灵气。而在传统技法上,她的画在程序上并没有省略任何的环节,纯粹度没有减少一丝一毫。传统的工笔画一般甚少有文学叙述性和情节感,但是高茜的画面是“有内容”的,花也罢,镜子、高跟鞋也罢,都不处于自然的静态中,而是“活”的,这些非自然的状态,令人匪夷所思,但也因此引人遐想,遐想它们的前世今生,更遐想背后的意蕴。把观者从现实的物象引申至超现实的层面思索。
四、高茜作品的内在含义
淡然而优雅,精致而深刻,是高茜生活的特质,也是其艺术作品的特质。生活之于艺术,艺术之于生活,在高茜那里,混融为一,所谓,言为心声,艺为心表,大抵如此。她的画表达的随意,却又不放纵,把中古典与当代巧妙地结合,情感和技术都没有很大的起伏,在她的笔下,透露出一种不甚炽烈然而极其顽强的主体意识。在她画面的空间里,有点恍惚,有点迷幻,你可以体验快乐,也可以欣赏痛苦,她的画就是她的内心世界,敏感、细腻,一动一静表达得恰到好处,动荡与寂静轻轻碰撞,而她则表现出了极好的控制能力,巧妙地处理内心体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于是画面的矛盾与悖论也消弭与虚无,她的作品总是更多一些理智与内省的特质。
注释: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徐复观艺术思想的当代意义研究”(项目编号:14YJC760094)。
参考文献:
[1]胡立华.浅析当代工笔重彩花鸟画设色[J].美术界,2012(11).
[2]黄文.试议现代工笔画技法中的非传统因素[J].美术界,2011(4).
【关键词】中学化学 实验教学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 误区 措施 途径
一、现阶段利用信息技术处理和进行教学时的误区
1.一味追求课件制作的技术含量。教师在制作课件时,会有意无意地追求最新的“高科技”,特别是一些课件的评比和上公开课的课件,认为所用软件越高级,会的人越少越好。殊不知,信息时代下的多媒体教学毕竟只是辅助教学,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课程标准以及心理学、教育学,运用科学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去教书育人。
2.过多地使用多媒体,忽略了化学学科自身的特色。信息时代下的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辅助教学,多媒体的设计是为了更好地解决传统教学中不能或难以解决的问题,并不是所有这一节课都需要运用多媒体教学。如果教师一个演示实验也没做,就连“氨的喷泉实验”也直接用媒体进行了模拟演示,即使画面很是生动,像变魔术似的,如此这样学生怎能相信?反过来不如演示实验,那学生就能轻松地毫无疑虑地接受下来。
3.忽视了师生情感交流。现代教育技术,是一个工具、一位助手,却不能取代教师的地位而成为教学的全部。教者已不自觉地放弃了主导作用,而沦为一名“播映员”,学生也变成了普通观众,失去其主体地位。少量的学生活动也因为缺乏情感交流而显得苍白无力。这样,既限制和束缚学生发散思维的绳索、禁锢了学生的创造性,又使课堂变得没有任何悬念和意外,使教者失去发现问题的良机。
二、信息时代进行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的措施与途径
课件的运用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手段,但现在许多中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还处于初始阶段,特别是化学课件的制作更是处于探索性阶段,有些内容有没有必要制成课件,制作出了优秀的课件又如何把这堂多媒体课授好,所有这些,都要努力去思考和研究。
1.制作化学课件的内容要有选择性。制作化学课件,先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明确要实现的教学目标,看所选内容适不适合用多媒体技术来教学。例如,一些元素的性质,如钠在空气中的氧化过程,钠的燃烧及钠与水的反应等,在课堂上演示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就不宜制成课件。但抽象的化学概念,难以理解的化学理论以及反应或合成路线及机理。如《盐类的水解》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强碱弱酸盐CH3COONa的水解过程以及溶液呈碱性的原因难以理解,我们可通过计算机用Flash软件制作的动画:CH3COO-与水电离出来的H+结合,生成CH3COOH和OH-的过程微观模拟,可形象、生动地将盐类的水解过程呈现出来,使其通俗易懂,一目了然。
2.制作化学课件要以学为中心。以学为中心,要有好的创意设计,要把化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和学生接受信息的心理特征及创作工具的特点等多方因素综合考虑,根据教学目标,确定课件的具体内容及表现方法,并且把一节课的内容分为很多教学片段,每个教学片段作用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资源,每个独立的教学资源又可根据自身的特点,采用不同的表现方法,这样就可以把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对象综合起来考虑,从而设计出一个好的可编辑和可运用的课件。
3.化学课件制作的最后一步,是采集或自己制作一些媒体素材集成创作为一个课件。对媒体素材的采集和利用也有一定的要求:(1)文字内容要简明扼要,以提纲式为主,突出重点。(2)动画、影像要能控制自如,可随时播放和多次播放,可以暂停,可以倒退。(3)声音设计应具有艺术性,如山涧溪流流动的声音,轻风吹过松涛的声音等,都可让学生心情平静舒畅。
制成了一个好的课件只是实现了成功的开始,还需要有好的授课策略,才能使它在课堂教学上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1.教师是主角,多媒体是配角。在课堂上,教师是组织教学的中心,课件是辅助教和学的一种工具,教师要让课件跟着自己的思路转,而不能让自己跟着课件转,不然教师就成了典型的“放映员”和“解说员”,没有了有声语言、肢体语言所能表现出来的魅力,失去了教师昔日的光彩,缺乏与学生进行交流,难以调动学生的情绪,学生根本就品尝不到现代信息技术的优越性。
2.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情景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并及时进行信息反馈与交流,并对学生的想法进行及时的评价,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使教与学两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提高。例如,在课题小结中,不能是传统的老师单一的总结,而是学生总结,老师适当补充,再与课件小结进行对比,得出结论后老师再进行评价,这样就有利于学生总结能力、表达能力的提高。
3.课件的运用也要适时、适度。可以以课件为主线,以黑板和普通媒体作为辅助,这样使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育手段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三、信息时代进行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措施与途径
中学化学实验的课件和录像的获得并不难,化学教师可以直接从网上下载相关内容或去书店购买与教材相符的相关光盘,值得注意的是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不能滥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中学化学实验教学需要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的有两类。
1.现象不明显的实验。如铁钉与稀硫酸的反应,由于反应速度很慢,产生的气泡又小,坐在第四排以后的学生很难观察到实验现象,就可以利用投影仪,通过大屏幕电视,扩大演示效果,提高细微现象的可见度。再如,做电解演示实验后,为了让学生加深对电解的理解,可以再用动画模拟电解的过程,重做一次,让学生观察,可以起到单独演示实验或单独使用媒体教学难以获得的良好效果。
一、多媒体课件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一个愉悦的学习环境,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进行学习,增强记忆,促进空间想象等方面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在化学教学中将微观过程进行宏观模拟,把宏大场景作缩微处理,对瞬变为定格分析,化枯燥为生动,使教学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摆脱时空两方面的限制,宏观世界的博大和微观世界的复杂都能直观再现在课堂上,使许多抽象和难理解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易懂。例如,初中化学中的水的电解微观动画、原子的核外电子运动等等这些传统课堂教学方法所无法展示的内容,通过制作的课件,可以使其形象具体化,帮助学生理解。可以说,以多媒体为主要手段的现代教育技术走进课堂,使得课堂教学更加直观、生动,课堂教学密度增大,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二、微课程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中,实验对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但由于条件和技术的限制,有些实验由于有较大的危险性而无法演示,如:天然气爆炸等;有些实验难以操作,如:海水“晒”盐、石油分馏、工业制氧、煤的干馏;有些错误操作,我们演示是有危险的,通过微课程,更清晰形象的展示出所造成的后果。比如: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时,会发生火灾,继而可能引起爆炸。在稀释浓硫酸时,若将水倒入浓硫酸中,会使得硫酸液滴四处飞溅。现有条件无法完成,则可考虑用微课程视频来代替。通过微课视频播放几分钟就可完成,并且可以重复播放,声像图文并茂,生动形象,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现象。用微课程的直观教学会让学生更容易接受。
三、网络资源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网络为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教师可以从互联网获取学科前沿知识以及与教学有关的参考知识,比如化学与环境科学、生命科学、新材料、新能源、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教师还可以及时从网上获取所需要的教学资料,也可以将自己的资料成果上传交流,资源共享,为教师提供一个跨越时空的学习、讨论交流的天地。学生也能够很方便地从网上获取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和所需要的信息。由于各种条件所限,许多与实际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学生都不可能有直观感受和亲身经历。调查表明,此类问题也恰恰是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之一。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帮助学生学习此类知识,不仅可以解决学生没有直观印象的内容,还可大大开阔其视野,培养其良好的化学学科思维方式。例如,在学习关注空气质量的内容时,讲到S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时,让学生通过网络了解世界范围内历次较为严重的酸雨,看到了动画模拟的酸雨形成过程,目睹了酸雨过后林木受损,良田被毁,建筑物遭侵蚀的景象,对酸雨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大为增强环保意识。学生通过网络资源,既可以大大开阔其视野,又可以丰富知识,使学习变得充满乐趣。此外,云终端、QQ群、微信等网络新技术可帮助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根据需要进行资源学习交流,共同提高。
四、电子白板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
电子白板丰富多样的化学教学素材和互动、及时反馈功能为教师与学生的教学活动开拓了更为广阔的教与学的空间。素材库中的化学仪器可以根据师生需要进行任意组合拼装。既方便教师备课,制作课件,也方便学生进行练习,模拟实验室进行仪器组装。电子白板的互动和反馈功能,能帮助教师及时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方便快速,简单高效。此外,电子白板的记录存储功能,能帮助教师回顾课堂教学流程,对教学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反思。
五、化学教学中运用现代技术辅助必须符合教育教学规律
1、多媒体课件应紧扣教学内容,切忌为追求视听效果而使课件内容华而不实。外观精美的课件固然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若界面过于花哨,则会适得其反,使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件本身上来,对其内容却没有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学生被课件界面上新奇的按纽和画面切换时的声音效果吸引而忽略了听讲。所以,设计多媒体课件时,一定要以教学内容和要求为依据,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习惯和规律,将完美的外在形式与实用的内容有机结合,突出主题,突出重点,才能真正有效地辅助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