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小学特色文化8篇

时间:2024-02-17 11:28:2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小学特色文化,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小学特色文化

篇1

【关键词】农村 校园文化 途径 探讨

实现学校特色发展,打造特色的校园文化,成就师生精彩人生,彰显教育特色,走科学发展之路,是新课程理念下现代学校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要求。把握校园文化特征,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更是提升教育内涵、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山区农村小学因区位、环境、经济、文化等条件的制约,学校文化底蕴远远落后于平原和城市学校。农村小学如何改变当前状况,走上发展特色文化之路呢?笔者就此谈谈山区农村小学特色文化建设的载体问题。

1.以学校管理规章为约束,培植制度文化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立规范有序的管理机制,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搞好学校文化建设,实现其最终目标的必要保障。学校制度文化是渗透于学校的各种组织机构与规章制度中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新课程理念下的学校制度文化建设,就必须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做到人文管理和制度管理相结合,尊重人的权利,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发展。培植制度文化要因人、因时、因事而宜,激发师生积极向上的工作和学习情绪,创建和谐、愉悦的人文环境。主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1.1 实现民主化。让教师、学生参与制度的制定,增强学校决策过程中的“透明度”,增大管理的有效性。

1.2 实现自主化。努力给教师、学生创造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契机,以达到从制度上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约束自己的目的,变过去的外控式管理为自主式管理。

1.3 实现同步化。学校要本着“优化”和“精细”的原则,厘清培植制度文化思路,加强对管理制度的调查研究,优化可实施的制度,切忌墨守陈规,做到制度文化建设的与时俱进。

2.以学校特色目标为导向,培植环境文化

学校环境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优化育人环境既是一种管理,又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教育专家学者预言:办学的竞争就是文化的竞争。因此,文化立校是我们办学的必然选择。要因地制宜设计优雅靓丽的校园文化风景线,使校园一景一物都有人文内涵,富有灵性,让学生时时受熏染,体现校园“处处是文化,事事皆教育”。实现“三化一性”,营建校园优美环境:

2.1 校园布局合理化。一所学校的生活区、教学区、运动区等功能分区布局不相对独立且杂乱无章,该校环境必然糟糕。应以实现校园布局合理化为基准点,科学规划,合理设计,实现生活、教学、运动等功能区的相对独立,从而营建出校园的优美环境。

2.2 校园全方位绿化。学校百花竞放、绿树成荫,俨如公园或花园。这样的学校必然令师生心旷神怡、赏心悦目。当前我国校园绿化水平最差的是山区农村小学,很多学校是分点分块的局部绿化。必须进行大面积的绿化,实现校园绿化的最大化。

2.3 学校标识明显化。学校标识是学校的标志性事物。睹其物就能思其校。如学校的校名、校徽、校旗、校训、办学理念、远景规划等均应处于校园最明显的位置,学校的校训、办学理念应有机融于学校的主要建筑楼的外墙上,且字体雄壮有力,字号相对较大,颜色醒目,显出恢宏的气势,体现学校的精神。

2.4 学校环境具有生命性。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每一座校舍、每一堵墙均应彰显人文特色。因此,我们在打造学校环境时,必须赋予学校环境的生命性要求,增强环境的育人功能。如为校园的某些物品赋诗一首,为每一种植物标注树名、年龄和隶属科目等。

3.以丰富校园生活为抓手,培植活动文化

加强活动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的凝聚功能。农村学校活动文化建设应遵循教育规律,因地制宜的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趋向,不断强化进取精神,增强团队意识,培育合作观念,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1 丰富教师文化生活。举办好以教师为主体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校本教研、教学展示、文娱活动等,关注教师身心健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丰富教师文化生活。

3.2 增强班队活动内涵。以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为载体,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法制、环保、诚信和爱心等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引导学生从小养成文明守纪、勤学上进、诚实守信、富有爱心的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3.3 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利用好法定节日、传统节日、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等具有教育意义的节假日,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传统美德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学生尊老爱幼、明礼诚信、团结友爱、笃实宽厚、自强不息的优秀品德。

3.4 提升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劳动实践、公益劳动、社会小调查等形式,开展好劳动实践和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奉献社会、关爱他人、快乐自己,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3.5 搞好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和心理咨询活动,搞好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努力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4.以提高文明素养为目的,培植行为文化

行为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师生文明素质和学校文化建设的最终体现。学校行为文化主要包括教师和学生两方面。教师行为文化在学生中甚至社会上均具有榜样性、教育性。即教师职业道德中的“为人师表”之项。学生行为文化承接教师行为文化,二者密切相关。农村学校的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着力于提高他们的素质,尤其是要高度重视青少年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篇2

1、物质文化方面的保障:从本校实际出发,对校园物化环境建设进行全面规划.设置阳光心理小屋、微机室、语言室、实验室、仪器室、音乐室、美术室、舞蹈室、图书阅览室、少先队工作室、教科研室等功能室,并配备了优秀辅导教师,为我校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的延性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2、精心设计,创设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我校在加强美化绿化的同时,从现实出发,因地制宜,利用走廊、墙壁创造文化氛围,师生共同制作宣传栏、壁报栏,给校园植物制作说明牌等,让学生无论走在校园的哪个点上,都能感受到深深地启迪,都能受到优良地教育和知识的熏陶.

3、校园书香文化的建设:以“追寻生命厚度 尽享阳光人生”为主题,以书香校园建设为中心,让教师学生在读书中幸福成长.有计划地开展读名著佳篇活动、经典古诗文诵背活动、读书比赛活动等.加强图书馆、阅览室等建设,创设优越的读书学习环境,使学生积极投入到读书活动中去.由此取得的成果是振奋人心的:2010年学校获临淄区书香校园建设先进单位,2010年7月全国第九届新教育年会在海门举行,我校作为我区农村小学书香校园建设代表参会,并在大会上做了专题展示.

4、课程文化发展逐显特色:在阳光课堂构建方面,以理想课堂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兴趣为主线,努力形成生成、动态的阳光课堂;在阳光体育课程构建中,以阳光大课间、师生阳光体育活动为载体,以“让笑声溢满校园,让运动感染你我”为目标,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丰富阳光体育;在特色校本课程上,首先以大阅读为载体,开设《颂千古美文 做阳光少年》古诗文经典阅读课程,配以丰富多彩的书香活动展示,形成特色文化阅读课程;再者是以德育体系建设为主线,开发德育读本《童年在四季中走过》,以主题班会、心理健康课、课外实践教育课为平台通过阅读、活动、操作等深化德育课程.

5、师生行为文化建设方面:首先在阳光教师的发展上,以“拥有阳光心态,尽享阳光工作,哺育阳光少年”为责任目标,加强师德建设,打造品德高尚的教师队伍,加强教师读书评价,提高教师文化素养水平.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淄博市教师十不准为标准,以“爱与责任”为核心,引导教师真诚的热爱事业,热爱人民,热爱学生 .再者是在阳光少年发展上,以素质教育、兴趣教育为载体,通过班会、校会以及各种活动,如演讲比赛、感人事迹故事会、献上一份爱等活动,培养尊重、理解、关心他人,合作、奉献精神,形成学生自强不息、奋发有为、乐观向上的人生追求,加强学生善思、乐学、合作、进取的学风,让他们具有把握现实,面向未来的胸襟等等,并以班级为单位,以学生星级评价、德育评价为展台,形成班级特色文化氛围,着力塑造具有阳光心态、富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多才多艺阳光少年.

6、科室管理制度、教师责任制度、教师量化评价制度、学生星级评价制度等制度文化明确,落实有效.

篇3

关键词:班级文化;规章制度;文化意图;文化舆论

班级文化应包括以班级管理规章制度、班级环境为主要内容的物质文化和以班级学生共同的思想、审美的追求、特色的载体与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化。

但是,从目前农村小学高年级班级文化建设的现状来看,有些班级存在着不够重视的倾向,教学任务轻就抓一抓,教学工作重就放一放,学校里推一推,就动一动,不进行调查研究,没有进行有效的特色班级文化建设;以为只要了解和狠抓学生在课堂里学习、做作业的情况,就掌握了学生的全部情况,就算完成了素质教育的任务,就算尽了班主任的职责,甚至以时间紧、工作忙、头绪多、没空抓班级文化建设为借口,把班级文化建设与智育对立起来,甚至以“班级文化建设要让学生慢慢地感染、感悟、自主、自求、远水救不了近火”为借口,把班级文化建设与德育工作对立起来。这种思想和态度实质上都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它以智育为中心,以学习成绩好坏作为衡量学生唯一的标准,这种做法是不符合素质教育关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的。“各级各类学校要把德育放在首位。”只抓班级各项制度管理,而不花力气抓好班级文化建设,只能是以管代导,甚至是以罚代管,这种班级管理方法无法将教育要求转化成为学生的信念和行为、习惯和品质,容易使学生形成理论、实践脱节,说、做脱节的双重人格,不利于学生完善人格的塑造。因此,重视学生班级文化教育,建设健康、文明、向上、有特色的班级文化,抓好班级德育的重要课程,是班级德育的重要途径,一定要努力抓好。

那么,班主任应怎样引导班级学生建设班级文化,并发挥其德育功效呢?

一、制定一整套完善的班级规章制度

它包括《班级一日常规》《班级文化特色建设艺术及其解读》《班级值日制度》《班级奖惩条例》等等。班级值日制度的执行,课桌凳、学习用品的整洁爱护,学习习惯,活动要求的明确规定,使班级有一个良好的安全环境、卫生环境和美观的物化环境。全班学生讨论一致通过的班级文化特色内容、口号、班歌、班徽和目标及其解读,既统一了学生思想的认识,提高了班级凝聚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特长;既规范了学生的道德行为,又培养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既有利于学生个人素质的提高,又有利于学生相互帮助、相互督促,共同提高,形成良好的学风、班风。

二、搭建一个有特色的班级文化载体

过河要有船或桥,要搞好班级文化就要有一个教育载体。这要根据班主任的思考和特长,全班学生的兴趣爱好,经过学生反复讨论,共同选定一个教育载体,这个教育载体能否成为让全班学生感染、感悟、体验、自主、自求、自得,从而搞好学风、班风建设的平台,教育载体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有的班级的教育载体经过多次论证,既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班情学情,又喜闻乐见,便于操作,易现成效,就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有的班级的教育载体,没有好好选择、论证,不能吸引学生参与,学生难以感悟自求;有的班级的教育载体,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班级特色文化平台是搭建了,没有认真抓好感染、自求、辐射工作,没能发挥其班级德育作用;有的班级的教育载体决定后,认为大功告成,没有花力气去进行过程管理,虎头蛇尾的工作作风使班级文化特色建设这只大航船搁浅在起航线上,却反过来认为“班级文化特色建设没有用”。这说明,选择班级文化特色这个载体是重要的,而花力气充分发挥这个载体的班级德育作用是更重要的。

三、营造一种喜闻乐见的班级文化氛围

在班级文化建设中,除了要有班级管理制度、班级文化特色载体,还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利用班级文化特色建设的成果作品来对班级环境进行美化,创设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班级文化氛围,表现班级学生的共同理想追求,共同审美倾向,感染自求过程。如果说窗明几净、一尘不染,课桌凳整齐还停留在纯粹的物质文化层面上,那么,班级文化环境的美化,则不只是一个外显的物质文化,更是班级精神文化的表现。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支撑集体的四大基石是共同的思想、共同的智力、共同的情感、共同的组织。共同的思想指的是集体成员有共同的喜恶标准,即集体的道德观。形成集体的思想,就能够形成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班级文化环境的布置,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观念,同时表现了班级成员共同的理想追求。班级文化环境的布置,提高了班级文化品位,创设了文化氛围,能对学生进行感染熏陶。班级文化环境的布置,是班级文化建设成果的展示、汇报,能对学生起到激励鼓舞的作用。因此,班级文化环境一定要布置得精、美、实。

四、创设一种健康有力的班级文化舆论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集体的建立是从思想的一致开始的,集体舆论可以将每个人的思想统一起来。因此,要使班级学生成为一个团结、向上的群体,必须加强班级正确舆论的营造。班主任、小干部和积极分子要尽量掌握班级的舆论动态,对一些不良言论要及时引导,既提高学生的分辨能力、思想素质,利于正确道德观的形成,又能使班级学生形成共同的思想,形成一个团结、向上的群体,从而保证班级特色文化在班级德育中的作用。

五、培养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

未来的社会是一个人际广泛交往的社会,社会对未来人才社交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农村的小学生,由于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留守儿童,在家中与同龄人交往少,有些学生在家里比较娇惯,依赖性强,在外不会主动地、正确地交往,再加上学习紧张,负担重,这就造成了不少学生在这方面有明显的缺陷。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班主任必须重视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班级是一个集体,需要有正常的人际交往,它成了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主要阵地之一。班级学生之间的互相感染、沟通、理解、尊重、帮助、促进,培养了班级和谐的人际关系,而这种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既能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又有利于班级学生之间的团结,从而形成一个有凝聚力、战斗力的班级群体,便于班级文化建设和管理,有利于学生进步。

六、强化一套学生参与管理的机制

苏霍姆林斯基说:“唤起人实现自我教育,才是一种真正的教育。”班级文化的建设需要每个学生个体的积极参与、共同努力,学生不能只是被动地接受班主任管理,而应该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地参加班级文化建设的管理。比如,班级舆论、班级制度、班级文化特色建设,不能全由班主任或班长来决定、执行、督促和检查,而应该由学生讨论、商量、决议、自查、互查、总结、评比,这样不仅能克服班主任包办代替挫伤学生积极性的弊病,而且达到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增长才干的目的,还有利于确立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提高班级文化在德育中的实效性。

班级特色文化建设实践在新课程的沃土上正在生根、萌发、生长,需要我们用智慧的营养去浇灌,才能枝茂叶盛。同时,班级特色文化建设仅仅是实施新课程的一个侧面,但班级特色文化建设中积累出的经验,培育出的情感,磨炼出的意志,将带动新课程的全面展开。我们有坚定的信心、坚强的决心和坚实的底气和新课程一起成长。

参考文献:

篇4

学校特色是学校基于自身的历史传统和实际情况,在长期办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独特、优质而且相对稳定的

办学风格。

学校文化是学校师生在长期教育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思想信念、价值观念、基本规范及行为方式,并以体现这种价值观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为载体而客观存在。

学校特色会形成文化,学校文化中包含特色文化。比如,以科技为特色的学校,创新精神就成了学校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以民乐为特色的学校,民族精神与审美情趣就成了学校文化的组成部分;以教学科研为特色的学校,学校文化中充满了探究的精神;以体育运动为特色的学校,健康向上的精神就纳入了学校文化中。当特色成为学校文化的组成部分时,特色就有了永久的生命力。要使学校特色成为学校文化的一部分,必须充分挖掘特色的多元价值内涵。

二、学校特色建设中学校文化的功能定位

学校文化决定着人们思考和行动的方式,因此正确理解和塑造学校文化是学校走向成功的关键。当前,特色学校建设中普遍存在的特色表面化、特色短暂化等问题正是由于学校特色建设没有涉及到文化内涵,仅将特色建设局限在硬件建设、项目建设上,难以建成真正意义上的特色学校。

1.学校文化传统是特色学校建设的条件与基础

学校特色的形成和发展是通过创新活动实现的,创新既意味着对原有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的改革与突破,也意味着对新的办学思想和教育模式的探索。

建设特色学校,就是要创办文化上有自身特色的学校,这种学校在文化的各个层面――物质设备、行为、制度乃至精神上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区别于其他学校的文化特征。不同的办学历史和学校传统是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资源,不同的社区、环境和背景会提供不同的教育教学生态环境和丰富多彩的课程与教学资源,不同的学风、教风、校风会塑造不同的师生行为和人格。

2.学校文化建构是特色学校建设成功的标志

学校特色是一所学校积极进取的个性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特色学校之所以成为特色学校,就是因为它创建了一种独特、优质、稳定的学校文化模式。学校特色是学校文化的整体表现,是学校理念和精神由内而外的自然呈现,是在学校氛围中能够感觉到的,不需要刻意讲解和阐述。因此,建设学校文化就是形成学校特色,学校特色应是文化的、重视品质的,是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自然形成的。

三、特色学校建设中学校文化的建构策略

1.多主体参与建构

特色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多元的,包括学校的校长、教师、学生及间接参与学校建设的专家、家长、社区人员等,他们各自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承担着相应的责任,形成了一个建设共同体。

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充当着学校文化领导者的角色,是学校文化的发展者和创造者。就学校特色建设而言,校长首先要有强烈的特色意识。所谓特色意识,就是教育工作者个体对特色教育活动的性质、结构、内容的理论认识水平。中小学创建特色的过程,是一个由潜在优势向显性优势转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校长的特色意识起着先导作用。其次,校长要有独特的教育思想。教育思想是形成学校特色的重要因素,独特的教育思想是校长在多年办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提炼、概括的思想结晶。

教师是学校文化的主体,是文化的直接传播者。他们通过教育教学活动传承文化,实现学校组织文化的保持与改造。在特色学校建设中,需要增强教师对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促进教师在符合学校文化的教育价值观前提下,积极发挥个体特长,努力发展教学特色;在实现教师文化角色转变的过程中,使教师成为学校特色文化的主动建构者。

学生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学校独有的文化特色。学生虽然在生理、心理及社会意识等各方面都未成熟,但也应充分尊重学生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在分析学生发展潜能、个性特长的基础上,挖掘学生文化创新的潜能,积极培育学生的文化判断力,引导学生构建健康向上、体现学校精神面貌的学生文化。

2.多维度立体建构

学校文化是一个多维、立体的复合体,它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等多层面共同构成,因此,学校文化的建构必须在多个层面、多个维度上逐步推进,协同发展。

(1)挖掘历史内涵,提炼学校文化。历史是累积而成的实践财富。文化凝缩着历史,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结晶。没有历史,文化虚浮而缥缈。认识历史,挖掘并分析其内涵,就是继承优秀遗产。一所名校更应当审视办学历程,把握时代节奏,打造特色文化。

我校生根在唯亭这块人杰地灵的沃土上,良渚文化时期草鞋山先民们延续至今六千多年积淀下来的丰厚人文资源,已成为学校教育取之不尽的宝贵财富,使我们在发掘、利用吴文化教育资源方面具备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我校致力于营造以吴文化为主题的校园特色建设,旨在以承载优秀人文风尚的环境感染、熏陶、塑造学生的心灵。

(2)营造自然环境,形成文化暗示。自然环境是影响文化指向的潜在因素。就学校范围来讲,校园建筑(布局、造型、颜色)、设施、花草树木等是学校文化的直观载体,是营造文化氛围的外在因素。和谐的自然环境能够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给师生较强的文化心理暗示。

我校以环境布置为烘托,实施“吴文化书香校园环境”创设工程,精心设计了吴文化栏,豆苑、梅园、桂园等景致,将吴文化中的教育元素融入学校的环境布置。营造浓郁的吴文化校园氛围,陶冶师生积极进取、文明向上的情操,让师生每天浸润在浓郁书香味的吴文化氛围中。

(3)发挥管理功能,引导文化方向。除了外在环境的熏陶暗示,正面引导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是非常重要的。坚持正确的文化导向是学校工作不偏离教育方针的有力保障。学校制度文化属于学校文化的中间层次,它包括学校管理体制、组织机构、规章制度,还包括学校在各项活动中的文化交往方式、礼仪与行为准则等。在学校文化由浅层向深层内化的过程中,制度文化是一种基本力量。科学完善的管理常规是办好一所学校、形成特色风格的保证。首先,以可操作性的语言将特色思想、特色内容和特色操作程序规定下来,形成制度,以保证特色发展的连续性,形成特色发展传统,使特色建设不至于由于人事的变迁而更改。其次,围绕特色主题制定一系列新的特色制度,从制度上来规范和保证特色学校的建设。

(4)打造特色课程,营造学术氛围。特色课程是形成学校特色文化的支撑。在特色课程的开发、实施及评价等教育教学活动中,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共同探索、总结,既形成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也成为学校特色文化的载体。

学校将吴文化的精髓艺术桃花坞木刻年画、昆曲、评弹引入日常教学,每学期安排四分之一的时间集中教授。同时邀请艺术名家每月举办一次艺术讲座。学校以实践活动为平台,紧密结合“吴文化”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将育人的视角拓展到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丰富学生生活,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切实加快教师专业成长和内涵发展的步伐,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学校和谐发展。

(5)进行校本教研,丰富文化内涵。学校特色发展既需要大量的实践探索,又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引,更需要实践与理论的有效结合。校本教研正好为这种探索、指引和结合提供了条件。事实上,很多学校的特色发展成果都来自和体现于学校卓有成效的校本研究上。可见,校本教研也是学校特色发展的重要途径。

为了开发利用吴文化教育资源,促进学校和谐发展,学校以省级课题“开发利用吴文化教育资源,促进学校和谐发展”为主课题引领,带动市级课题“学校特色建设的个案研究”和“开发地域人文资源,提高德育实效的研究”,扎实开展课题研究,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提高,每一个课题都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我们以校本课程、教材的开发为支撑,借助苏州吴文化研究所的支持,开发校本课程教育资源,大力推进吴文化教育,继承和弘扬本土文化。

(6)开展特色校队,丰厚文化底蕴。在“要么不给,要给就给最好”的思想指导下,被誉为“百戏之祖”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被称为中国最美声音的苏州评弹、名家辈出的吴门画派,被称为 “南桃北杨”的桃花坞木刻年画等,这些吴文化光彩夺目的硕果相继进入我们的校园、课堂,而武术则进入了我校青剑湖校区的课堂。学校从江苏昆剧团、苏州评弹博物馆、苏州群艺馆、苏州市体育训练基地等单位聘请了著名的专业人士来校执教,辅助我校开展评弹、昆曲、国画、书法、篆刻、羽毛球、乒乓球、足球、无线电通讯、武术套路、跆拳道等课外活动,让孩子们在享受到一流的专业化指导的同时,接受热爱家乡、热爱民族文化、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情感熏陶,培养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操。

(7)重视文化交流,立足国际视野。人类文明总是在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不断前进的。文化不可能孤立起来,它必须要碰撞、融合、更新。文化的交流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往来,推进了人类的团结进步。建设学校文化也不能孤立、封闭,而必须开阔视野、合理吸收。只有这样,一个学校才能包容其他不同的文化,才能具备广博的心胸,才能泰然自若、和谐发展。

自2006年开始,学校和新加坡拉丁马士学校成为友好学校,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教师前去学习交流,至今学校共有30位教师赴新加坡取经。2009年学校具备了聘请外籍教师的资质,通过园区大华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聘请了3名外籍教师,每周给学生上课,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口语水平有了一定的进步,在家长中也有了很好的反响。为了让教师能够真正体会到在园区当一位教师的幸福感,进一步认识自己的使命,2008年学校又与拉萨市达孜县桑竹林村完全小学达成了支援协议,通过师生捐款为拉萨的学校购置了手提电脑、投影仪、音响;2009年学校6位老师到进行了支流活动。

篇5

1.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在项目工作目标上,抓住“特色课程建设”的“牛鼻子”,以顶层设计为基础,聚焦特色课程建设这一重点,提倡将环境资源作为课程的载体和条件,将制度创新作为课程实施的基础和保障,通过富有校本性和区域性的特色课程,使学校文化深入到课程与教学层面,为学生创造边动手、边认知,边体验、边探究的学习机会,实质性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

2.结对发展,以优带新。要求基层学校以“1+1”结对共建的形式开展工作。即,一所具有较好学校文化建设基础,已经形成较为鲜明的学校特色和文化品牌,在特色课程建设中有着成功经验的学校(下称共建学校),结对帮扶一所具有一定学校文化基础和特色项目基础的,亟待通过学校文化建设,发展特色文化的学校(下称建设学校)。“1+1”结对学校由学校自主申报,区教育局推荐,市教育局审核认定。先行学校与建设学校应正式签署协议,明确结对帮扶工作方式、特色文化建设规划、特色文化建设目标,并就建设成果接受市、区教育局考核评估。

3.市区联动,强化保障。为强化项目工作保障,市教育局、市财政局联合下发文件(宁教初[2014]13号),明确了各区教育局是实施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工程的责任主体,要求设立专项经费切实保障项目建设和管理的需要。对经认定的每个特色文化建设项目,在市教育局、财政局给予20万元经费奖补基础上,各区按每个项目不少于40万元安排配套经费。在过程管理机制上,市、区教育局将依据项目建设规划,加强对项目建设情况的检查视导,对建设成果进行验收评估,并将共建学校对建设学校的帮扶力度和实际效果作为考核评估的重要内容。市将依据相关考核评估情况认定一批小学特色文化建设示范项目并给于经费奖励。

4.全程辅导,以评促建。市教育局将促进学校发展作为首要目的,注重从起点开始,全过程对学校进行培训指导。先后邀请省、市有关专家,对申报学校开展了三轮咨询、指导,在此基础上,市局推荐6所学校参评立项为省级特色文化建设实验学校,组织市级项目评审,确定市级项目实验学校18所。2014年下半年,市教育局开展了小学特色文化建设示范学校培育对象的遴选,从已经具有一定的特色文化建设成效的学校中,确认12所,加大扶持力度,打造新的品牌学校,对全市进行示范引领。如此,形成了“品牌学校引领———示范学校培育———实验学校提升”的三层次梯级推进机制。

二、阶段性实践成果及反思

1.完善顶层设计,规划发展注重整体性。通过培训引导和示范引领,项目学校进一步加强了顶层设计的意识。从办学理念方面,对学校精神文化各要素重新审视和完善,对环境文化、制度文化、课程文化的进行梳理和新的建构,避免了文化建设主题模糊,特色不明的现象。通过顶层设计,特色文化建设成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发展动力,体现了办学思路的逐步清晰完整。

2.充分挖掘整理,建构特色凸显区域性。区域资源是学校文化发展的重要依托,充分发掘学校所在社区的教育资源,是使学校文化与区域文化相融相生,不断获取社会资源支持,以利于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府西街小学的“诗意民居”、瓜埠中心小学的“古镇游学”、东坝中心小学的“创意民俗”等主题,将特色文化和特色课程建设建基于区域历史文化、自然地理的独特资源,为特色的生成创造了很好的基础。

3.关注办学传承,生成特色注重延续性。我们要求学校要避免为了打造新特色而放弃办学历史中已经形成的具有一定影响的项目,要注重在传承中发展特色。古平岗小学的“悦动童谣”、孝陵卫中心小学的“悦心儿童剧院”,就是在学校十多年特色活动基础上的课程化改造。

4.融入现念,发展特色体现创新性。不少项目学校借鉴当前国内外课程发展的先进理念,如SETM的理念、学习社区的理念,创新学校的课程实施方式,使得学校的课程建构更加贴近儿童学习研究的前沿。小行小学“地铁研究院”、秣陵中心小学“故事农场”等概念的提出,就体现了与新理念的融合。

5.提倡综合课程,学习方式体现活动化。我们强调学校的校本课程发展要有别于国家课程的形态,大力倡导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突出学习的自主性、选择性和创造性的综合性特色课程,为学生创造边动手、边认知,边体验、边探究的学习机会,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体现课程的活动化。在申报评审中,我们已经发现,绝大多数学校已经摒弃那种领域单一的特色课程规划,适合不同学生学习需求的综合性、统整性课程已经更多出现。

6.重视基地建设,物化环境突出资源性。在物化建设中,每所学校不仅着力建设品位高雅、独具匠心的学校环境文化,更将学校环境资源作为课程实施的支撑保障,注重将物化环境建设与课程特色结合起来,建设校内的课程基地。通过这一轮的建设,市教育局预期将完成10个左右的校内课程学习基地建设,并将实现基地的辐射功能。纵观18所市级、6所省级特色文化建设学校的工作实践,虽然有了一定的提升,但仍有一些亟待厘清的认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总体而言,表现在:一是,一些学校在文化建设顶层设计中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对整体建构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理念系统、实践系统和保障系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着简单化的现象,将一事一物一课程理解为特色文化建设的全部,忽略了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全局性;二是,在学校的教育愿景、办学理念的梳理上,概念较多,内涵宽泛,缺乏个性;三是,特色课程不能支持学校文化在育人上的特色追求,对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这一关键问题,把握不够到位,存在着“特色文化是一个框,什么都往里装”的问题;四是,某种意义上,学校文化是校长办学理念的折射,但从校长心目中的学校文化走向全校师生文化追求的过程中,仍有一个解读、理解、认同的过程,学校在特色文化建设过程中,不仅要加强自上而下的沟通、宣导,也要关注自下而上的多元主体积极参与,发挥教师、学生、家长、校外专家和社区人士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得文化成为共同的信念。

三、进一步加强区域推进工作的思考

1.凝聚共识,倡导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三个坚持”。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核心就是要促进每一所学校的发展,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在敏锐地认识到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之后,行政支持、高位引领、扎实推进是职责所在。今后,市教育局将通过有力的引导督评,提升区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对特色文化建设的认识,使得每一个区都将“区域推进特色文化建设”作为促进每一所学校内涵发展、实现区域内小学优质均衡的重要抓手。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把握“三个坚持”的原则。一是要坚持“区域推进,整体发展”。区域推进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是从整体上规划、行政上支持、理念上更新、措施上跟进,是为了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所有的学校寻求物化中的人文追求与办学实质的精神凝炼,以每一所学校良性的发展整体推进“教育名城”建设的宏伟蓝图。二是要坚持“各美其美,美美相容”。区域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是要每所学校成为“每一个”,而且是“独特的一个”,学校的发展应当是差异均衡发展,避免同质化,以期实现各美其美,美美相容。三是要坚持“内涵丰厚,深入细节”。优质学校建设是一个优质化的过程,是通过改革过程中的“增量”与“进步”实现对学校自身的不断超越,并非是一个静态理想目标的追求。学校特色文化的重构、教师的能量提升、学生的学力提高、管理的科学规范等都折射出一个学校丰厚的内涵,区域推进学校特色文化的建设不只是建立学校的理念系统、形象系统或者打造一个品牌,还应深入至学校的每一个细枝末稍。

2.梯次发展,抓好特色文化学校建设的“三个层面”。因为学校发展的阶段不同,我们要认识到在推进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方面所存在的阶段性。既要充分发挥先行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又要使先行学校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锻造特色,打造品牌;既要着力与改造与提升薄弱学校的办学水平,又不可忽视基础薄弱学校的内生力量;既要关注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强弱两头,又要使得有一定基础的学校加快发展,尽快成为优质的特色学校。首先,在本市具有一定影响的文化名校、特色名校,这一类的学校,已经成为特色文化建设工程中的“先行学校”,成为“1+1”策略中的领头羊。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组织有关专家及学校领导、教师,对这些学校的特色发展历程进行分析研究,提炼有效的特色发展范式,使得他们由特色品牌到学习样板,更好地凸显示范作用。同时,要在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下,对这些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促进他们不断发展。其次,要实施对已经形成一定办学特色学校的提升工程。要帮助他们不断理清思路,加快特色发展,孕育新的特色文化名校和特色办学品牌。市教育局在今年底,实施了特色文化示范学校培育对象的评审,将这些学校作为工作目标,已经通过评审认定了一批,将对他们采取经费和政策的支持,孵化这些“准特色文化名校”。第三,加强对基础薄弱学校或新兴学校的特色建设引领。这一批学校,以省首批认定和市跟进认定的20余所为代表,市教育局将与区教育局一起,进一步细化特色建设的工作举措,通过强化管理、结对发展、专家指导、目标督评等有力手段,切实提升他们的建设实效。

3.重点推进,强调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的“三个结合”。特色课程是学校特色的根本表现,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元素,也是学校文化特色建设工程的重点内容。要通过课程建设,使学校文化深入到课程与教学层面,实质性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

一是将特色课程发展与课程改革紧密结合。要引领学校认识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特色文化建设的重要背景,学校文化建设应当与课程、课堂改革的核心理念紧密相融,围绕国标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实施,结合学校的特色资源、特色项目,围绕课程实施、课程管理和课程开发,使学校特色文化进入课堂和学科,与每一个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联系在一起,与改进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相结合。市、区教育局在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中,将深度整合教育行政、教研室、教科所以及基层学校的多方力量,切实加强对特色文化建设学校的督评和指导,将学校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课堂教学改革与学习方式转变等作为重要的着力点,努力改变文化建设与课程建设梳理的现象。

二是将特色课程发展与教师发展紧密结合。教师是特色课程开发的主体,作为主体,一方面,需要教师在开发特色课程的实践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才干;另一方面,由于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实践的机会有限、经验不足,更需要教师在开发课程的实践中得到充分的锻炼,不断提高自己开发课程的能力。学校应当把特色课程发展作为学校核心实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催化剂,将课程发展的全程,作为有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契机。我们将加强与在宁高校、研究所的联系,开展多层次、多方式的提升教师课程开发、课程建设和课程实施培训,推动针对课程发展的教师团队建设,不断打开教师课程视野,提升教师课程能力。

三是将特色课程发展与学生个性发展紧密结合。学校特色建设是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学校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特色的学校,才可能培养出有个性、有特色的学生;没有特色的学校,只能使学生成为“千人一面”的“标准件”。学校特色建设应大力倡导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突出学习的自主性、选择性和创造性的综合性特色课程,充分发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

4.强化指导督评,构建区域推进特色文化建设的“三个机制”一是建构特色文化建设评价体系,完善工作推进的“评估奖补机制”。组织有关方面力量,加快研制学校特色文化建设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以鲜明的目标导向,引领学校不断优化实践。以评价指标体系为依据,开展市、区两级对有关学校的定期督导、评价,明确工作阶段性目标,对于工作推进扎实、有效的学校,实施市级奖补、区级增量配套,保障工作富有成效的学校得到更多的行政支持。

篇6

学校文化的建构为特色学校建设提供了生存的土壤和发展的动力;而学校特色建设的理性诉求也对学校文化建构提出了规定性的要求。因此,在特色学校建设中,探讨如何重塑学校文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特色学校建设中学校文化的内涵分析

以特色学校的建设为出发点,我们认为学校文化是学校所特有的文化现象,它是学校主体成员在学校长期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共同遵守和享有的思想信念、价值信念、基本规范以及行为方式,并以体现这种价值观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为载体而客观存在。

学校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因为“做事方式中体现的对于某个问题的价值判断,我们称之为‘内隐概念’。我们认为,这种内隐规矩和内隐概念才是文化的真正、真实的内容。”[1] 因此特色学校建设的关键不在于有多么漂亮的学校环境、多么现代化的硬件设备,而是在于学校文化的形成过程,在于全校师生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念。如果把学校文化比喻成一棵树,学校中具体的物质、制度、精神的状态是生命之树的叶子,学校中大多数人对待物质、制度、精神的态度和方式是生命之树的主干,学校文化的核心就是学校中大多数人的价值判断。

二、特色学校建设中学校文化的功能定位

强大的、积极的、合作的学校文化将对学校的许多方面产生强烈影响,比如:学校文化促进了效率的提高和学校成果的丰富,文化孕育了学校成功的变革和改进的努力,文化建构了教师、学生和行政人员的义务感和认同感,文化使学校成员、学生和团队的能量、动机和活力得以增强……这里我们将着重探讨学校文化在特色学校建设中的主要功能。

(一)学校文化变革是特色学校建设的关键

特色学校建设是一项涉及学校整个系统的、全方位的学校变革活动。在这一变革中,学校文化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学校变革是一个过程,包括一套由学校成员主持的有计划的系统活动,改善学校教学及组织的过程以解决学校的困境及问题,在个人、小组及学校层面上发挥最大运作效能。校本改革涉及两个方面,即科技改革和学校文化改革。科技改革着重于维持学校运作及达到学校目标的手段的改革,如管理科技、教学科技、学校科技等理论与技术的改革。这种外显的改革被称为第一级改革(First-Order Change),容易成功也容易分析。隐藏的改革则涉及到学校文化,较难做到也较难分析,被称作第二级改革(Second-Order Change)。由于学校文化决定着人们思考、感觉和行动的方式,因此正确理解和塑造学校文化是教师群体提升、学术成就提高以及学校走向成功的关键,学校文化就真正成为了学校变革的“发动机”。

如果仅进行第一级的科技改革,而不涉及学校成员的价值信念的改变,变革将流于形式、流于表面,改革的结果要么无效、要么短效。当下特色学校建设中普遍存在的特色表面化、特色短暂化等问题正是由于学校的特色建设没有涉及到精神层面和文化内涵,仅将特色建设集中在硬件建设、项目建设上,才难以建成真正意义上的特色学校。

(二)学校文化传统是特色学校建设的条件与基础

学校特色的形成和发展是通过创新活动实现的,创新既意味着对原有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的改革与突破,也意味着对新的办学思想和教育模式的探索,是做学校以前没有做过的事或是其他学校没有做过的事。但这种创新并不是对学校办学传统的全盘否定,而是在对学校的办学传统有所继承的基础上进行的。

建设特色学校,就是要创办文化上有自身特色的学校,这种学校在文化的各个层面——精神、制度、行为乃至物质设备上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区别于其他学校的文化特征。不同的办学历史和学校传统,是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资源,不同的教育理解和教育哲学是形成办学目标、培养目标的基础,不同的社区、环境和背景会提供不同的教育教学生态环境和丰富多彩的课程与教学资源,不同的学风、教风、校风会造成不同的师生行为和人格。

(三)学校文化建构是特色学校建设成功的标志

学校特色是一所学校的整体办学思路在各项工作中所表现的积极的、与众不同的方面,它是一所学校积极进取的个性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特色学校之所以成为特色学校,就是因为它创建了一种独特、优质、稳定的学校文化模式。学校特色是学校文化的整体表现,是学校理念和精神由内而外的自然呈现与自然生成;是与学校文化的整体协调;是全体师生所共同认可的,并能够表现为师生基本行为;是在学校氛围中能够感觉到的,而不需要刻意讲解和阐述。因此,建设学校文化就是形成学校特色,学校特色应是文化的、内涵的、重视品质的,是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自然形成的。

三、特色学校建设中学校文化的价值选择

学校教育是在一定的文化价值观的指导下,按照一定的程序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的。从根本上说,学校教育是通过对文化的传承、选择和创造来实现的。它撷取文化的精华作为教育的内容,提供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观念、态度与知识、技能,并通过一整套价值标准和评价手段进一步保证和强化这种选择的方向性。现代学校文化的选择、批评与整合、重构功能在学校教育中起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

在现代社会中,多元文化的冲突、融合与价值选择已经成为每一个民主开放国家面临的重要问题。学校管理者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多元的文化背景下选择符合自身发展条件的文化元素,选择能够引导学校全体成员沿着符合价值主流方向发展的文化内容,在整体统筹的基础上,采取扎实可行的举措,为学校植入独具个性特色的文化内涵是特色学校建设的首要问题。

(一)学校特色文化选择的价值取向

任何成功的教育改革首先是价值观的更新,任何教育问题的困惑最终都表现为价值观的困惑,表现为一种价值选择的无奈与盲从。因此,学校特色文化的选择首先是一种价值观的选择,即对学校所面临的多重文化价值观进行澄清与重构。

1.合目的性

学校特色文化选择的价值取向首先是合目的性。学校教育目的是对教育活动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总体设想和规定,是教育活动所直接期望达到的结果。学校教育目的实质上就是对社会深层文化所作的选择。它把需要继承和发扬光大的一部分社会文化转化成为对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期待,转化成为对年轻一代的素质要求。可以说,学校教育目的的确定过程,同时也就是文化选择的实施过程。我们今天是按社会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特点来确定学校教育目的,即通过教育使受教育者的身体和心理得到全面发展,达到综合素质的提高。为达到使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目的,就应撷取能使教育者树立并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文化,选择能使受教育者形成良好思维形式的文化。

2.合规律性

即提高选择的科学性与先进性。比如确立“为学生发展而教”的理念,选择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教育教学规律的学校文化,最大限度满足每个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实现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高度统一。

3.独特性

作为特色学校文化选择最核心的要素是独特性。独特性的本质便是个性,是事物差异性的体现。一所学校之所以能够称之为特色学校即是这所学校从强烈的张扬出其鲜明个性,让人极易辨别。因此特色学校在具有一般学校共性的基础上,又有与众不同的个性,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独特风格,这是特色学校的生长点,离开它则无特色可言。特色学校文化独特性的灵魂在于创新。

(二)学校特色文化选择的出发点

1.对本校文化的理解与评价

文化评价是对当前学校文化状况进行判断的活动,就是要根据新时代教育目标的要求,依照科学的方法程序,系统地收集有关信息,对学校的文化现象、文化活动、文化内容以及达成目标的过程或程度和社会价值进行判断,为学校决策提供依据。文化评价是特色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目的是通过客观、实事求是的评价,弄清楚学校文化的状况,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我们可以借助一系列测试工具或调查访谈来理解学校文化的现状。比如对教师的集体访谈可借助以下问题来讨论、发现学校文化的类型、学校文化中的积极和消极因素:我们学校文化的领域(专业合作、共同分权、效能感和自主决策)哪一方面最强?我们为维持或提升这些领域做了些什么?我们学校在这些领域中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是什么?作为一个学校共同体,我们能为解决这些问题做点什么?通过一系列调查,我们可以了解到学校文化的基本现状与层次,为下一步文化的建构找到切入点。

2.关注学校文化发展的历史、现实与外围环境

篇7

关键词: 学校特色文化 教师 专业发展

一、诵诗育人,让精美的旋律飘荡起来

池柳影摇书,窗竹风翻墨。六年来,我校坚持“晨诵、午读、暮写”,加大学生的阅读积累量,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逐步形成了擦靓书香校园的诗文诵读特色。2013年12月,通过答辩评审成为江苏省首批特色文化课程基地。2015年3月高分通过省教育厅诗文特色文化建设中期考察评估,1200平方米“诗文馆”已如期竣工。对全体学生着眼“熏陶”,注重“感悟”,开发《含英咀华》诗文诵读校本教材,遴选167篇融汇里下河水乡地域特点和东台乡土风情的精美诗文,分年级段设定诵读量,人手一册,鼓励多读多诵,争星升级,让这些精美的诗文在绿树红花间亮出来,在走廊板报上展出来,在校园音乐中唱起来。每一层楼布设诗文匾牌,每个教室安置图书角、展示板,每个班级设计各具特色的名片,每天的晨诵、每周一节的诵读指导、人手一册的诗文本自抄自录、每月末的班级展示和次月初的校级展评雷打不动,“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校园,如一本硕大的诗文教科书,徜徉其间,感受着语文与生活和谐共生,让每个学生时刻滋润在学校浓郁的特色课程文化之中。

精心泡大“小雨点”诗文社,组织主题诵读,推进双语阅读,组建班级和校级考核小组,依据现行语文教材和校本教材,明确诵读篇目,按不同学段要求分别授星升级。“池柳影摇书,诵读听琅琅――诵诗文”,“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演诗文”,“诗是有声画,画是有形诗――画诗文”,“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唱诗文”,“散学归来早,染香芳草地――诗文手抄本”,“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写诗文”,“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诗文诵读争星升级”,系列活动异彩纷呈。邀请国家一级播音员徐诗春等来校讲学,邀请盐城日月路小学许兵、郝晓芳,东台市实验小学雷付平、王敏、陈萍、骆贤华等优秀教师送教到校,以名师支撑基地、成长教师、发展学生,带动课程共同开发。

二、自化化人,让定格的风景灵动起来

“天地万物,唯人为贵”。教师是推动摇篮的手,推动摇篮的手可以推动地球,必须让所有教师自主自理,自化化人,人人享有教育的尊严和阳光。让教师走向国旗下讲话,走上政治学习讲坛,积极推介吴非《一盏一盏的灯》、崔永元《不过如此》及《窗边的小豆豆》《五十六号教室的秘密》、《教师的幸福资本》等大家名著……走进好书,“神与物游”,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于是,圣人不再遥远,经典不再尘封,现实也就少了几许迷茫。推行班子成员走动管理和首问负责制。推行每日五个“两分钟”――到校巡视两分钟、提前候课两分钟、下课停留两分钟、课间观察两分钟、放学交流两分钟,推行红领巾广播站、卫生监督岗、餐桌长轮值制,推行分年级段梯次放学,精心组织每日的新闻播报、诗文诵读、午间习字和两操两课,每周一的升旗仪式、行政例会、政治学习,每周四的卫生日,每周两档的红领巾广播站,每月一次的应急疏散演练,每双月一期的黑板报,每学期一期的校报和家长学校。少先队工作独树一帜,《相约西溪》《寻访东台村史馆》《抗战老兵访问记》等“红领巾寻访”系列活动有声有色,多次荣获东台市少先队“四十佳”“盐城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英雄(朱廉贻)中队”“江苏省优秀少先队集体”等称号,2012年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少先队活动课程实施纲要》试点校,2015年被授予“江苏省少先队文化建设品牌项目”“全国优秀红领巾国学小社团”。

篇8

近年来,我校一直致力于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注重结合郊区学校自身特点,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广泛开展“校园文化育人”工程,迄今为止一所环境优美、特色明显、内涵丰富、品位高雅的郊区九年一贯制学校已初步完成。

一、因地制宜,扮靓校园内部环境,突现浓厚的育人氛围

校园文化的内涵非常广泛,对郊区学校中小学生来讲,他们需要的是一些直观、具体、可感的东西,其外在的表现是需要看得见、摸得着的。为此,我们结合学校面积相对较大、学生人数相对较少的特点,本着营造特色文化,创造精品校园的办学理念,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自我学习提升的场所。我们基本做法是:

1.装点门面,提高品位。学校新教学楼下面的架空层,既是学校学校的门面,也是学校师生的风雨活动场。左面是原小学教学楼的外墙共8米,前面是一堵30米长的档土墙,中间是8根立柱,为充分利用好有限的空间,我们在38米墙上建制了21个不锈钢框架宣传栏,分别张贴学校简介、学校鸟瞰图、教师榜、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图片展示、两基只知识问答、校务公开栏、党建专栏、学生思想行为教育宣传栏、师生书画摄影作品、师生明星及个人先进事迹等,学校命名为“学校长廊”,分部门承办、管理,定期补充或更新内容。8根立柱四周悬挂着框架的唐诗宋词,都是中小学课本中出现过的。挡土墙上方是三句红色大型字牌组成的教育格言:“学校是启迪心智的场所”、“教育是一串心灵感动的过程”、“学习是快乐的行动与付出”。

新教学楼正面自上而下是三排金光闪闪的大型钛金字牌,“校风”:勤奋、守纪、文明、自信;“教风”:以爱育爱、以智启智、以行导行;“学风”:勤学、好问、善思、会学;办学理念: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新教学楼左侧墙面悬挂的是六个鲜红的吸塑大字,“校训”:悟美、求真、至淳。背面是教育要达到的三个目标: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中学教学楼正面二楼墙面悬挂的是学校的办学思想: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它们在蓝天白云下格外醒目。另外,楼梯走廊张贴的是风格统一的标识牌,教室里有国旗、班风、课程表、名人警句、《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同时,各班级还精心设计自己的宣传栏,张贴学生的书画,摄影作品、特色作业、优秀试卷等。整个校园充满着浓郁的文化的气息与书香味。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长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熏陶,各方面素质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新建生态学习园――“逸馨学苑”。原小学部教学楼一楼前是一块无人通行的空地,紧挨着一堵约5米高的挡土墙,学校利用这方面挡土墙修建了一些呈梯形的花台,并按季节摆放各种花草、盆景。配合一楼的图书室、阅览室、美术室安置一些长条形休息椅,这样学生既可以在园内看书学习、画画,也可以识花、赏花、种花。“逸馨学苑”是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亮点。校园其他绿化也本着实用、经济、美观、高品位的原则,遵循地形地貌起伏变化的特点,以绿色植物造景为主,盆栽小品为辅,做到点面结合,与全面粉刷翻新的教学楼,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郁郁葱葱的环城林带相映生辉,争奇斗艳。一流的教学设施,一流的办公条件,干净整洁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让每一位师生都喜上眉梢,使美丽雅关再添一道靓丽的风景。

3.传播新理念,完善农村远程教育资源网。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就必须是一个开发完善的网络体系。我校得益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关心和支持,设立了农村远程教育接收站。我们则充分利用农村远程教育资源网,通过卫星接收全国各地的优质教育资源,对各学科教师进行有的放失的学科教学培训,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实施人性化管理,营造和谐的教育教学氛围

和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营造和谐的教育教学氛围,主要表现为校园组织结构的和谐等等。我校位于城郊结合部,工作和生活条件相对比较艰苦,99%的教师来自城区,生源情况也相对比较复杂,质量偏低。和谐的教育教学氛围必须从学校文化建设入手唤起教育者、受教育者的文化意识,只有积极构建开放、民主、和谐的学校文化,才能全面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

首先,学校领导始终坚持以师生发展为本的基本思想,通过校园文化的陶冶 、激励,以及学校办学理念、制度的实施,形成师生齐努力、共奉献的人文管理模式。以高尚优秀的精神文化引导人,以科学规范的制度文化约束人,以优美高雅的环境文化陶冶人。使学校拥为强有力的的“文化磁场”,拉动着学校向前发展,引领着师生朝着自己的教育理想迈进。努力构建和谐的管理文化,形成优良校风。

其次,教师是校园文化的重要支持者和参与者,教师文化与校园文化相辅相成,关注教师的生存状态,关注教师的幸福成长,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激励教师的成就意识,是我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我们要求教师做到语言美、举止美、风度美、衣着美,用健康的文化来影响青少年儿童,让他们健康成长。

第三、学生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我们的宗旨是把学校建设成为学生生命成长和智力发展的乐园,学校的每一个橱窗、每一面墙壁、每一棵树、每一盆花都应成为激励学生成长的好教材,为此学生团队用心挖掘、倾力打造,不遗漏每一个细节,创设切合实际、丰富多彩的室外文化,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熏陶。

三、部门联动,加强校园周边治安综合管理,优化校园周边环境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