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人文教育的本质8篇

时间:2024-02-10 16:32:2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人文教育的本质,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人文教育的本质

篇1

关键词:中职语文 校本教材 人文精神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9.024

作为一名中职语文教师,我一方面在努力提高中职学生语文文化素质的同时,一方面也受困于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特别是在最近几年带了两届兵役班及给兵役专业授课之后,就一直想为这个专业编写一套人文教材,其中原因一是有感情,二是有必要。

仔细说来,营口信息技术学校兵役专业在我们辽宁省已经发展二十二年了,为我们国家输送了大量的预备级军人,为家乡的国防建设贡献着力量,其意义自不必说。对于兵役专业这个集体,对于每一届学生,我充满了热爱和敬意,并与之有了深厚的感情。说起每届的学生,我们都有不尽的话语,无尽的回味,有故事,有情义,有感悟,当然也有这样那样的遗憾,作为语文教师的我,深深感到学生在校的时间太短,他们除了在这里成长成熟外,精神成人的道路上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我觉得对于学生在人文教育方面有必要进行加强,这是德育工作的补充拓展和延伸。

基于此,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要为兵役专业编一套语文人文读本教材,目的是使进入营口信息技术学校的每一名预备役学生除了接受原有书本知识教育的基础上,再辅助于这本更为亲切真实丰富而多彩有趣的人文读本,这套兵役专业的校本教材以预备役学生就业为目标,以语文教学及语文实践活动为中心,把知识内化为人文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的“精神成人”而走向部队,走向人生之路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下面,我从这套校本教材的编写原则、编排体例和选文内容三个方面来简单说说。

一、 编写原则

1.教材的编写从(兵役)专业学生的现状出发。面对兵役学生文化基础差、底子薄的现实,编写者不能一味追求高深,而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能力,利用多媒体教学方法,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结合专业,以学生感兴趣的主题和话题切入,选取起点低、易接受的若干篇章,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从而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2.教材的编写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及人文精神出发。人文素养是指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包括按照社会要求正确处理“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人文素养的最典型标志就是人文精神,什么是人文,核心是人,是对人的尊重,价值的维护和关切,是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珍视。因此,提高兵役学生文化品德修养和人文精神成为我们学校兵役专业的终极目标,作为带过兵役专业的我,身为其中一份子,能为这个我热爱的兵役专业做一些有意义的努力而感到荣耀和幸福。

二、 编排体例

兵役专业人文读本就是本着这一目标而编写的,以理念分卷,按主题立章,共分三卷。第一卷是人与自然,第二卷是人与自我,第三卷是人与社会。整套读本以上述三个维度对“精神成人”这一终极命题展开思考。

读本共三卷,每卷按主题设计单元。该读本的最大特点是在每个单元的后面设计了语文实践活动――“主题班会”,结合兵役专业特色,为语文的“学以致用”和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提供良好的契机。

1.人文读本文章按主题做了如下安排。第一卷“人与自然”共分三个单元。围绕人与自然设计了“生命是地球的梦想”“回望人类的足迹”“人类的未来何处去”三个单元。第二卷“人与自我”共分四个单元。围绕自我成长设计了“你就是一道风景”“人是寻求意义的生物”“梦想的力量”“做梦想的践行者”四个单元。第三卷“人与社会”共分六个单元。围绕走向部队、走向社会设计了“我的父亲母亲”“我的生活感悟”“民主是法的理想 ――关于民主与法制” “腹有诗书气自华” “天若有情天亦老”“贤者放歌”六个单元。

2.“语文实践活动”按主题做了如下安排。第一卷人与自然设计了“关爱生命”“地球――我们的家园”“呼唤明天的绿色”三个主题班会。第二卷人与自我设计了“树立自信,放飞理想”“明天,我将成为什么样的人”“我的中国梦”“理想,行动,成功”四个主题班会。 第三卷人与社会设计了“孝在我心”“我的朋友”“方与圆――如何理解规章制度”“我的读书计划”“爱的表达”“荣誉 责任 信仰”六个主题班会。

三、选文内容

人文读本所选文章以学生为本,按主题分类,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为目的。

1.以文本为中心,以文学作品为出发点,通过对名作名篇的阅读与欣赏,分析和探讨作品的艺术特色、风格和人文内涵等,从审美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例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和《秋天的怀念》等散文,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作为一名中职生,唯有自知,才能够清醒地认识自我,只有不断克服自身不足,奋力前行,才能实现人生的理想。

2.在重视文本教学的基础上,适当发挥与拓展,将哲学、历史、艺术等知识加以渗透与融通,借以开阔学生视野。语文教材的人文性是语文教材的本质特点,它自身积淀的丰厚的人文底蕴使它更贴近人的心灵世界,更关怀人的自由想象、情感体验和精神交流。

例如,第一卷选择了著名的演讲《印第安人西雅图酋长的宣言》,第二卷名著导读《生命的意义》,第三卷《宽容序言》等,这些文章体现了读本教材的人文性,它自身积淀的丰厚的人文底蕴使它更贴近人的心灵世界,更关怀人的自由想象、情感体验和精神交流。

3.要充分融进社会生活,要使中职语文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除了讲解课本知识外,还要利用多媒体,以多样的教学手段,融入社会、生活内容,借以增强课堂的时代感、新鲜感。读本利用很多如《机器人总动员》《士兵突击》《亮剑》等影视作品贴近学生来揭示主题,观看如《众里寻你―2013寻找最美孝心少年》《致敬“中国梦”――南方周末2012中国梦践行者致敬盛典》《在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等视频。这些能贴近学生、贴近应用,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兵役学生把自觉学习作为一种精神、一种追求、一种境界。

篇2

关键词:中学教育;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6-0077-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6.046

在中学教育的历程中,素质教育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话题。中学教育的内容,基本上可以分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二者是人全面发展的两个不同侧面。科学教育侧重于智慧、理性和能力的发展,通过“求真”,使其行为合乎客观规律;人文教育侧重于社会价值、规范、情感的形成和确立,通过“求善”,使其行为合乎本真人性。一个完整全面发展的人,既需要有科学教育使其拥有理性方法,同时,又需要较高的人文素养组成其全面的知识结构,进而塑造完整的人格和完善的思维模式。忽视了人文素质的教育,必然会影响到个体的全面发展。

在中学教育现状中,高考的杠杆作用使学校和个体都把精力投入到了应试教育之中,人文教育基本被忽视是一个现实。尤其是在占据较高比例的理科生的教学中,其教育内容除了语文之外,主要是数理化生等以科学教育为主的内容,无论是从学生个体还是学校的整体来看,人文素质教育现状都不容乐观,都亟待提高。因此,应该重视人文教育,使培养学生的不仅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也应该有较高的人文素养,主要途径如下:

一、传授人文知识

(一)开设人文素质学科课程

与现有实行的文理分科相比,即将取消分科,实施新的高考方法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无疑是一个进步,然而这还远远不够。分科以后,虽然人文类课程(语文、历史、地理、政治)成为了所有学生日常授课的正常内容,但实际效果恐怕也只是停留在课程表面或者课程表上而已。在考试杠杆的作用下,感兴趣的学科才是值得学习的科目,偏理和偏文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依然会分化出潜在的文理生,其本质上和以前不会有太多的改变。只是对于文理兼修的学霸而言,多了一份选择。

因此,为了从根本上改变人文素质教育受到轻视的现状,有必要对课程结构进行改革。可以尝试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强制性,使其成为高考的一份子或者参考成绩。要创新办学与育才的思想,改革教学内容,建立人文素质的课程体系,将史地政等基本常识汇成一个门类课程,传授基本的常识,使学生能接受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同时,增设一些文学艺术类的选修课,既作为语文教学的补充,也使学生有更加合理的知识结构。

(二)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人文特性

在人文素质教学中,语文课无疑是最基本最现实的科目。作为言志载道的精神工具,语文教学承载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古代文学作品和散文类文章,除了承继文学的作用,同时也兼有历史甚至是地理的教育作用。文学作品中塑造的形象,无论是英雄还是侠客、帝王还是平民,其自身中都会包含有传统的价值观和善恶是非的观念,这些形象在与读者心灵的碰撞中会改变着一个人的生命活动和思想;同时,一部作品既是文学也会是史学,从中,我们也可以窥见历史的身影。尤其是文学常识部分,其本质上是史学的一部分,在教学中,不应该简略而过,而是要浓墨重彩,从而弥补历史教学缺失带来的空白。再者,结合文章中出现的地理内容,教师也应该融进地理知识,拓宽语文教学的内容,从而达到人文教育的目的。因此,语文教学的作用应该被充分放大,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自身的人文性,使之能够在学习中成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工具。

语文课程教学除了传授基本的人文常识,同时也可以利用很多真实的英雄人物和虚构的美好形象,以及对国家自然、历史的描绘,向学生传递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传统民族美德等正能量。而这个过程,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将价值观和是非观念等融入到作品中,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自身的素质和情操,塑造理想的人格。使学生既能通过读书掌握书籍中的基本知识,同时也能领悟作品中所蕴涵的人文精神。

二、 组织人文实践活动

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是一个全面而系统的工程,传授人文知识只是工程的一个方面,组织人文实践活动则可以将人文素质教育进行深化。

(一)举办知识讲座和人文社团活动

人文素质系列讲座和社团活动也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一个有力途径。

在正常的教学之余,举办普及性质的文学、历史或艺术等方面的讲座,不求深奥,但求宽泛。既讲究知识性,也注重趣味性,使学生在快乐中汲取知识,达到开阔视野,启迪思维,激感,娱乐身心的作用,从而对学生起到熏陶、教育、感召、净化的作用。讲座时间可以固定,形成一个机制,时间的长短要适度,既能达到传授基本人文常识的目的,又不能占用过多的时间。把握好时间和内容全面以及趣味性是其重要所在。从这一点出发,对于教师的自身素质要求要高一些,如果达不到要求,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不仅起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会适得其反。

对于社团活动,或许有人认为这是大学生的专利。其实不然,在注重素质教育的中学中,也大有市场。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就是一个成功的社团活动。该社团每年都会举行各种级别的活动,小到全市,大到全国、国际,参加的人数之众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在这个社团的活动中,不仅仅是英语口语的提高,同时,学生对于联合国机构的模仿建立,对于世界问题的参与、讨论,以及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对策和稿件的写作等,全方位地锻炼了学生的各种能力,包括思考能力、语言辩论能力、对国际政治的了解和解读能力、对新闻稿件的写作能力,甚至小到学生自我的生活管理能力以及对社会的认知等。

模联只是成功的例子,其实,在学校中还可以有很多合适的社团活动,比如读书会、艺术团体等。读书既可以扩大自己的知识宽度、也可通过写作读书体会并加以交流而加深自己的知识厚度。艺术社团则可以了解艺术的有关知识,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所以,社团绝不是大学生的专利,在中学开展社团活动,对于提高人文素质有着不小的实际作用。将社团活动全面禁止或者抱有偏见的观点无疑是眼光短浅的表现。

(二)发挥共青团的特殊作用。

长期以来,共青团的重要作用在中学被忽视了。语文教学所宣扬的价值观念是通过隐喻教学来实现的,观念隐含在作品中,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而思想教育则是直观可见的,二者之间的作用不可以相互替代。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正确的思想观、价值观以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传统的美德教育,仅仅通过语文教学来实现是不完整的。必须充分发挥共青团的作用,始终教育学生把树立崇高的信念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作为教育的重点,长抓不懈。通过辅导讲座、观看影像、知识竞赛、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形式形成立体教育,从而使广大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激发他们爱国、爱党的政治热情,自觉地把自己的理想、前途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当前绝大多数的学生是从家门到校门,一心闭门读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其实,这种局面大多是由学校和家长造成的,而学生本身对于走入社会、和外界交流有着浓厚的兴趣。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引导他们了解国情、民情,接触社会,对于自身人文素质的提高,有着极大的益处。我们可以通过开展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队等方式,引导学生到社会中去,在实践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奉献给社会,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增长才干。

总之,只有不断更新人文教育的观念,拓展传授人文知识的方法,活化人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挖掘人文教育的精神内涵,才能真正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人文素质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作用不会马上显现,但对于个体的发展而言,一生将会受益无穷。

参考文献:

篇3

一人文教育专业开设的背景

(一)高师院校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2001年,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基础教育进行根本性改革。同年,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阶段包括两个《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内的18个课程标准,在全国38个实验区正式启动建国以来第八次也是最为彻底的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与以往七次课程改革相比,设置综合课程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最重要特征。[1]《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国家教育部颁布的综合文科课程标准,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由分科教学进入到了分科与综合教学并行的时代。

对于目前的基础教育课改的综合性趋势,我们应当清楚地认识到,由于目前开设的综合文科课程———《历史与社会》在我国起步较晚,改革的步履比较艰难。新课程的实施面临如何把各社会学科知识融合到一门新的课程中,也就是说向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其“瓶颈”主要是师资问题。我们分析目前综合文科课程的试验情况,可以发现:原来分科培养的教师无论从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等方面,都难以承担综合课程教学的任务。

随着课程实验工作不断普及推广,最终将全部开设综合文科课程,致使综合性的专任教师需求日益增多,预计几年后,基础教育急需大量掌握综合性学科知识、具有较高素质、具备综合性课程教学能力和课外活动(综合实践课)组织能力的专职教师。为此,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师范院校和其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学校和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2]可见,综合文科教育专业的诞生正是适应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综合性的发展需要,是顺应社会发展对综合性人才的需要。

如何应对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综合课程的设置,已成为我国高等师范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科综合化决定了中学课改的趋势必然是学科课程综合化。课程综合化,是指从整体联系出发设计课程的一种指导思想。课程综合化包括四个层面的内涵:相邻知识系列的综合、学科之间的综合、课程与社会的综合、课程与学习者的综合。课程综合化作为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贯穿于课程改革的所有环节。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步伐的加快,高等师范院更应发挥好自身“母机”的作用。因此,高等师范院校必须对其课程进行相应地调整,重新构建适应中学教学改革的课程体系,研究并设置为基础教育发展所需的新型综合专业,才能使未来的教师对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都具有充分的理论理解和实践体会。

(二)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发展失衡

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日益频繁便利,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地球已浓缩成了一个小小的“村落”;但科学时代的人类也面临种种困境,致使人们也意识到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们带来幸福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发人深思的问题,诸如人类道德修养的缺失、价值观念的扭曲、自然环境的污染等,这一切都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缺乏人文关怀的科学追求必然背离人类发展科学的终极精神。因此,所有类似问题的解决,单靠科学教育是无能为力的,必须要依赖人文精神的培养和人文教育的实施,需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有机结合。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失衡正是当前人类文化与经济的冲突在高等教育中的真实反映。高等教育不仅要通过知识的创造、传播和应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社会科技和经济的进步提供强大动力,也要通过对先进文化的继承、宣传和创新,引领社会主流文化健康、有序地发展。所以,人文教育专业是综合文科教育专业改革与时俱进的产物,从综合文科教育专业过渡到人文教育专业,是对现代社会呼唤人文精神的领会。

二当前人文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应该说,无论是我院还是其他省份的师范院校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就人文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非常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改革探索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在课程设置方面。本人想借此提出以下问题和建议,以供有关人员思考,并改革和完善人文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

第一,如何科学合理地整合分科课程,以更好地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学科课程的综合是世界性课题,至今还没有能够形成具有真正综合意义的科学模式。人文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突出综合性特点,既体现在学科内部的纵向的综合,也体现在各学科之间的渗透、交叉及横向综合上。也就是说,人文教育专业的各门课程要打破原有的课程体系,更注重学科内部及学科之间的知识整合,形成一个新的专业体系。而各学科的课时比例分配也是整合分科课程急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呈现综合课程,对于人文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可采取“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的方法进行大胆地探索,力求创新,又讲究科学,从而积极稳妥地推进人文教育专业改革的不断深化。

第二,如何保障人文教育专业中综合课程的顺利实施。目前,人文教育专业都是由原来的分科教学教师,即由政治教师、历史教师、地理教师任教,许多教师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学科本位”的思想。他们由于长期的分科教学,无论是在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上、知识体系和结构上,都存在着不适合新专业教学的问题。由于目前的教学实际不能适应对学生跨学科训练的要求,因此教师应转变观念,超越分科教学的传统模式,确立适应人文教育课程内容的教学组织方式,通过跨学科的融合从总体上、本质上去把握课程的体系与内容,尽快适应这一新专业的教学特点。同时要求教师具有协作精神,与其他教师精诚合作,由以往各门学科的“独立作战”转向学科之间互相协作的“主体作战”,这也是保证人文教育专业课程实施的关键所在。此外,高等教育管理部门和相关高等师范院校应该高度重视人文教育专业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中学课程改革、新的教学理论和相关人文学科专业知识的培训。

第三,新专业与传统教材之间的矛盾。教材是课程的基础与起点,是制约课程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传统的分科教材还不能满足人文教育专业综合性的需要。为了保证人文教育专业课程整合的顺利实施,学校应该重视新课程的开发和旧课程的更新,强调综合性与严密性,处理好综合与特色、个性与共性等的关系,尽快地研究和编写出适合新专业的新教材,以此完成所承担的教学任务。现代的教材开发方兴未艾,除教科书之外,还有形形的电子教材,而信息技术革命给学校教育带来的一个显著变革就是多媒体走进课堂。高等师范院校应该利用其课程资源的优势使多媒体与教科书更好地互补,从而达到一种理想的教材结合方式。譬如:新课改在基础教育中搞得热热闹闹,但在师范生中却没有引起强烈地反响,究其原因,师范生在校内缺乏感知新课改的良好氛围。针对这一问题,高等师范院校可借助信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将优质的课堂教学和课程专家讲座摄录下来,将优秀的教学案例和课程资源开发的经验等内容整理出来,从而扩大了解新课改的窗口,这样也就使师范生在新课改理论的学习基础之上,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效果。

第四,教育实习时间和方式的问题。教育实习可以检验师范生掌握和运用科学文化知识的程度,促使师范生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自己的从教能力。世界各国都把教育实习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以实习时间的安排为例,美国的教育实习时间为15周,德国最短为16周最长为两年半,而我国实习一般为有6-8周,现在人文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的时间更是由于开设的课程较多而得不到保障。此外,我国的教育实习就像是一次性作业,缺乏有力的实习指导,使得师范生在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并未得到及时地解决;有的学校因种种原因,又常常让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学校,自我完成实习任务,这样的实习就更难达到预期目的。所以,人文教育专业应该加大教育实习的比重,可采取分阶段进行教育实习的方式,将教育实习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学生初步了解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后开展教育实习,返校后师生共同讨论、分析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在总结第一阶段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再开展第二阶段的实习。同时,可根据课程培养目标和目前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并按照学生就业需要和自身兴趣自主选择,将人文教育本科专业学生分成两部分实习,一部分派往在初中已经设置了综合课程的中学实习,检验学生胜任初中等综合课程的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以及组织课外活动的能力,一部分派往仍然实行历史、地理、政治等分科课程教学的中学实习,每人同时实习至少两门分科课程,检验学生适应中学政治、历史、思想品德等分科课程的教学能力。由于综合课程教学在全国范围内起步不久,现有的大多数教师接受的是专才教育,在中学也长年执教分科课程,对综合课的教学仍处于熟悉、探索、提高的过程之中。所以,人文教育专业的教育实习不能完全委托给实习学校,高师应鼓励教师走上实践教学第一线,派遣大学教师和中学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实习,不仅有利于提高教育实习的质量和实效,还能使教育科学研究根植于基础教育实践之中。

总之,人文教育本科专业作为一个新的专业,在许多方面特别是课程设置方面还有待做进一步地研究。以上只是立足于我院人文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针对一些问题做的初步探讨,恳请各方面专家赐教,以使这一新的专业尽快完善。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以人为本;成人教育;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7-013-02

一、成人教育培养什么人

(一)成人教育的使命不是培养完人。成人教育培养什么人?相信绝大部分的回答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培养完人。“成人教育的根本是关注人、培养人、发展人,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成人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成人教育在实践的过程中,仍需将‘完整的人’的塑造作为自己的目的顶点,作为所追求的一个终极价值导向”。这是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也是诸多从人本视角出发讨论成人教育目的或价值取向问题的主要答案。

全面发展的教育,“完整的人”的教育与通识教育或自由教育密切关联,离开了通识教育、自由教育,就没有办法实现全面发展,并且,通识教育或自由教育在培养完整的人的过程中具有关键的作用。而成人教育并不具有通识教育或自由教育的性质,退一步说,成人教育的通识性也远远比不上普通高等教育。这不仅仅是教育理念上的差别,也是师资力量、文化传统、课程资源等诸多因素上的差距。把人的全面发展或者培养完整的人作为成人教育的价值取向是激动人心的,也是神圣的,但它不是成人教育所能承载的,也不是实在的目的。

(二)成人教育培养和谐社会中的公民。现实的情况是,过于宽泛的、理想化的目标就会演变为没有目标。在没有条件实现的情况下追求过于崇高的价值就会导致应有价值的缺失。对于成人教育来说,合适的定位是什么呢?“成人教育要引导成年人成为自由而平等的公民”,而“当前成人教育对公民问题的忽略造成了成人教育的去价值化(de―valuing)状态,也造成了成年社会成员在参与社会生活中的公民实践能力的缺乏”。成人教育的价值在于引导成年人成为具有自由精神和平等意识的公民,因为,“每个公民的教育应在其一生中持续不断地进行,并成为公民社会和现代民主基础的一个组成部分”。显然,当每个成人都积极参与建设一个负责的、相互支持的以及尊重每个人的基本权利的社会时,社会就是和谐的、富有人情味的,从而也是富有生命力和发展前途的。成人教育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有更多的作为。

我们应该看到,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基本点是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也在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尤其是基础教育,它是以培育国家“合格公民”为其使命的。但那只是在理论上而不是实践意义上培养公民,因为公民生活的实践是从学生接受完专门教育之后开始的。成人教育也可以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目的,但它更基本的使命是培养能够参与公共生活、并在社会生活中追求个人幸福的公民。实际上,我国的成人教育仅仅关注了成人获得知识的需要,关注了他们拿到文凭的需要,而忽略了成人在实践上成为合格公民的需要。成人教育放弃了对成年人成为什么样的社会成员的引导,而这种引导才是成人教育的主要责任。

二、成人教育为谁服务

(一)成人教育为每个成人服务,尤其是为弱势的成人服务。从哲学的角度讲,以人为本既是一种价值取向,又是一种原则,同时也是一种思维方式。成人教育把以人为本作为自己的根本价值取向,就是强调一切都要为了人、尊重人和发展人。成人教育就是为每一个成人的发展服务的教育,在我国,成人教育尤其要为社会中的弱势成人服务。

作为成人教育对象的弱势成人包括:孤老、病残但没有丧失劳动能力的人;长期生活在地方平均收入水平以下的家庭成员;无固定家庭住所的无业人员;进城谋生的农民工等。这些弱势成人群体的特点是生活难、就业难、住房难、医疗难、子女教育难以及获得救助难。在这六难中,最主要最关键的是就业难,正因为就业难才导致生活难、住房难等其他困难;正因为知识、能力、经验等方面的欠缺,才导致就业难,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而正因为缺乏持续的、有力的教育,才导致他们在知识、能力和经验方面的落后。如果这一类群体的范围继续扩大,将会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不利于形成公正的和谐社会。

教育是为了赋予每个人机会与希望,它是幸福与尊严的重要条件。成人教育应该要赋予每个成人尤其是弱势的成人以机会和希望。“教育福利是协助弱势群体摆脱困境的根本途径”。对于成人弱势群体来说,成人教育是协助他们摆脱困境的根本途径。政府部门和成人教育机构需要共同思考的是,如何让更多的弱势成人享受优质的成人教育资源?如何让他们通过教育获得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进而成为能够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合格公民?

(二)成人教育为人的社会服务。曾经出现过过分强调成人教育为政治服务、为经济服务的情况,并在成人教育理论中确立了这一目的的优先性。随着人本思潮的兴起,随着确立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的核心价值观,成人教育理论开始正本清源,把促进成人本身的发展作为成人教育的价值取向,作为更基本的目的。成人教育为每个成人的发展服务,为每个成人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服务。这显然是一个历史性进步,成人教育通过接纳入本思想而占有了教育的本质,实现了教育本性的真正回归,回归到人本身。

成人教育当然还需要为社会服务,为社会中的政治发展、经济发展服务。但在以人为本的视阈中,还需要对作为服务对象的社会进行一番考察,成人教育不是为任何的社会服务,不是无条件地为社会服务。成人教育所服务的那个社会是什么样子呢?“社会存在的合法性就体现在它为人的成长提供必要的社会条件,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促进生命个体的成长,积蓄生命个体的能量,提高生命个体的自觉,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是人的社会,是为了人而存在的社会,是为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现实条件的社会。成人教育要为这样的社会服务,为促进社会的人性化服务。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成人教育需要为社会服务,然而,更基本的是,社会应该为成人教育服务。为促进每一个成人的发展提供条件,这实乃社会的责任。因为,人的发展是社会的最高理想,而教育最直接、最天然地在为人获得自由、实现发展的目标工作着、活动着。社会(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为成人教育服务,实际上是在为自己的最高理想服务,为社会自身能够获得健康、快速、和谐的发展服务。

三、成人教育以何为本

(一)以成人的现实需要为本。马克思指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可见,需要既是人的活动动机和目的的初始依据,也是人们衡量所从事的活动及其结果是否有

价值的根本尺度。成人在接受教育的时候需要获得一个文凭,提高自己的学历,而且有很多人仅仅为学历和文凭而学习。不少人据此批评成人的学习太功利了,单纯追求学历。可这是实实在在的需要,文凭和学历是成人学习活动的动机。成人教育不可能排除功利,功利性是它本身的特点之一。问题是,成人教育机构给成人学习者一个什么样的文凭?这个文凭有分量吗?以什么样的方式给他们颁发文凭呢?这种方式对得起成人教育所承载的使命和社会责任吗?成人教育理所当然要满足成人获得文凭和学历的需要,但中国的成人教育在“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思维中丧失了自己的价值立场,为了经济利益而以一种异化的形式满足了成人获得文凭的需要。

成人学习者不只是有获得文凭的需要,他们也想真正学到东西,学到对自身的职业发展、人生定位、人际交往、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等有价值的知识和经验。由于成人学习者的背景和经历各不相同,他们对成人教育的期望以及所表现出来的需要也各不相同。成人教育是否考虑过成人学习者需要的多样性呢?是不是真正调查过他们究竟有哪些需要呢?求知是人类的本性,通过知识来了解所处的世界和社会是成人的基本需要,成人教育就是要在最大限度上满足成人学习者的求知欲望。不仅如此,成人学习者还有审美的需要、职业拓展的需要、尊重与爱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以人为本在成人教育中首先表现为以成人的现实需要为本,成人教育如果不把开展的教育活动建立在成人学习者现实需要的基础上,那么可以断言,成人教育是不会有实际效果的,是不可能实现自身所承担的使命的。

(二)以成人的个性发展为本。成人教育不是用一个统一的方式使每个成人学习者成为同样的人。成人学习者群体的多样性决定了成人教育目标的多样性,而这种多样性可以归结为让每个成人学习者成为他想成为的人,即发展他们的个性。个性是人的生存方式,是人之所以成为个人的本质所在,个性还是生活的目标和理想。“个性是生活的理想。把个性称为理想意味着它既是努力的目标,又是评判努力成效的标准;还意味着它是可以无限制地接近而永远不能达到的东西”。个性与教育是什么关系呢?“教育上的一切努力,似乎必须限于为每个人获得使个性得以最圆满地发展的条件”¨J。这是英国人本主义教育家、哲学家沛西・能的观点,它特别适合成人教育,应该成为成人教育学的立论依据。因为,“成人教育也是发展每一个人的个性的手段”。

参考文献:

[1]徐子勇.成人教育的目的是人的全面发展[J].继续教育研究,2006,(4).

[2]陈鹏.成“人”:成人教育的终极目的[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4).

[3]金生.成人教育与公民素质的培养[J].教育研究,2002,(11).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49-50.

[5]江赛蓉,刘新民.教育福利:弱势群体解困的根本途径[J].湖北社会科学,2010,(5).

[6]贺来.“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观的哲学前提[J].哲学研究,2005,(1).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篇5

摘要: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方面有诸多不足,教育观念上重理工轻文史、重技能轻理论、重学分轻能力;在课程设置上,人文素质课程内容、数量匮乏,且模式单一,而且校园相关文化缺失,都不利于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9-0041-02

一、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滑坡成因

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下降的原因,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探讨,而学校作为重要的教育基地,目前仍存在问题:

1.教育观念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对大学的功能和职责定位为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这使得大学教育倾向于专才教育。由于过度强调专业知识传授和技术技能培训,理工科大学的专业教育模式呈现单一化和狭隘化,人文素质教育没有得到重视和发展,理工科大学生缺乏人文素养。表现为:首先是重理工轻文史。理工科的专业知识可以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在短时间内掌握技能并实现经济效益。但人文学科是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内化和转变为个人能力和素质,无法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不被重视。其次是重技能轻理论。理工科的专业技能训练可以巩固理论知识,但却是重复的机械复制式的培训,学生在学习中更侧重实验实训,掌握技术和能力,而对书本知识缺乏系统深刻的专研,可以说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知道事物的表面现象,却不知道事物的本质及其产生的原因,长期以往必然不利于学生长远发展。再者是重学分轻能力。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的重要标准,促使理工科大学生要应付各种标准化的考试考核,人文素质教育自然沦为摆设。

2.教育内容问题。首先,应用型本科大学生理工科大学生原有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基础薄弱,基本停留在初中、高中学习的语文课程基础上。高中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促使高中的文理分科学习;大学的专业学习压力大促使理工科大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深入系统地学习人文学科;此外还有大学生自小没有人文素养学习的习惯等原因,导致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基础薄弱。

其次,人文素质课程内容不够丰富。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课程设置比重倾向于专科课程和实验实训课程,除了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这“两课”列入必修课程外,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诸如:历史、哲学、审美教育、艺术鉴赏、大学语文、先秦诸子经典、中国传统文化等课程仍游离在必修课程之外,成为辅修课程或公共选修课程。因为课程设置受限,大学生的必修学分比例也相应降低,导致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都不会重视人文课程学习,即使学生选修人文课程,大多数处于修满学分的功利心理,并没有发自内心的有兴趣学习,学习效果也不甚理想。

再者,人文素质课程数量不多和模式单一。面对应用型本科高校扩招,学生人数增加,对人文课程的开课需求和师资数量需求也随之增加,但现实情况是:人文素质课程授课教师的师资紧缺、开课数量少、学生的实际需求大,三者比例失衡,导致人文课程开课困难。而担任人文素质课程的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也会影响人文素质课程的教学效果,这些因素都加大人文素质课程的教育改革的障碍。

3.校园文化缺失。校园文化是高校重要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隐形的人文课程,体现学校的文化底蕴和办学特色。校园文化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工作过程中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并促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人修养。但应用型本科高校在自身发展规划中,因为新建校区、合并校区等原因扩建,新建的校园景观虽然新颖、富有时代感,但与有几十年以上的老校区的校园环境相比,还是缺乏文化底蕴和人文氛围。而分校区办学模式阻隔了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同学的交流和学习,使得文理分割校区更为明显。

二、对的策略

1.转变观念。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交了名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该报告要求学校通过道德教育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认为教育应该坚持一个基本原则:“教育应到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是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树立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指导,结合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建立起传授知识、培养技能、提高素质三位一体的育人观。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的理工科大学生应该是既有专业知识又有人文素质,既有人文素养又有科学创新精神的全面发展创新型人才。

2.课程设置引入人文教育。优化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课程设置,需要在课程体系上进行结构性调整,加大人文素质教育类课程比重,开设一定数量的文学、哲学、史学、艺术等人文必修课和选修课,并纳入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理工科大学生必须在人文、艺术、社会科学等课程中修满若干学分,坚持专业课渗透,融合人文必修课和人文选修课;促进文理知识互通,打好专业基础,培养人文素养,提高人文和科学的整体素质,使知识性和思想性相互结合,使学生的知识结构趋向合理与完整,实现育人目标。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实际教学中,既可以文学鉴赏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对艺术作品诸如中国书法、绘画、京剧、舞蹈、武术、陶瓷、古典家具等进行鉴赏,以此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如学习《诗经》的时候,可用现代诗、小说、散文等不同文本形式演绎《诗经》中的篇章;又可以文献学为依托,引导学生从目录学来阅读与科研,鼓励理工科大学生收集地方文化名人材料,在出游中有意识收集相关名人遗墨资料,形成文本;还可以抄写古书,古人重视抄书,鲁迅等学者都言在抄书中可增长见识和涵养慧德。甚至可以创作写意画和临摹书法,把一诗一文用绘画表述,学习竹林七贤的时候,用国画演绎竹林七贤中的人物;学习陶渊明的时候,用国画演绎陶渊明的诗歌。引导学生坚持临摹书法名帖,如学习《论语》的时候,用小篆抄写《论语》,指导学生参加书法比赛。其三,注重基础文明和心理咨询类课程,包括公共礼仪、心理健康等课程。大学生处在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健康的心理素质是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前提。面对学习、生活、工作、交友、就业等方面都存在心理压力,人文素质教育课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大学生改善抑郁、焦虑、强迫症、人际关系敏感等心理状况,使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朝向健康稳定方向发展。

3.营造文化校园。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校园环境建设中,要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精神,规划设计要紧密围绕师生的工作学习需要、文化活动开展,结合办学特色,因地制宜,体现自然景观和人文建筑的和谐空间美感。如更新图书馆现代化硬件技术设备,增加人文书籍藏书量,改善阅读环境和服务。智力知识文化、审美情感文化等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引导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陶冶大学生思想道德情操,培养积极乐观个性,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自我提高到过程。依托校园物质环境建设,营造健康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形成良好学风校风,提高文化品味、陶冶审美情趣,必将长远影响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学校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主阵地,学校教育观念的转变、课程的优化设置和丰富的校园文化建设,都是引导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形成的有效途径。此外,学校要加强和家长的沟通联系,家校联合共同教育学生,家庭的人文传统和学校的教育管理,共同关爱和帮助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参考文献:

篇6

体育本质及其属性是体育理论研究中的基本问题,也是我国教育界、体育界多年来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围绕体育本质、体育术语等问题的大讨论,到本世纪“以人为本”和“健康第一”的提出,体育界对体育本质及其内涵的讨论未曾停止过,对于这个问题的再思考,将对我们进一步认识和把握体育目的,确立培养跨世纪人才目标展开的教育活动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1正本清源———概念、本质、属性及其他

体育的本质是对体育这一事物是什么的解释。体育的本质属性是指体育所具有的必不可少的特征(即种差)。对体育本质的不同认识必然导致各种不同的体育观。由于认识上的差异,人们对同一事物采用不同的概念或者对同一概念的不同理解,必然会造成概念运用上的混乱,这给我们的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应该说,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我国开展的对体育概念的大讨论,对促进体育科学的进步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打破了长期以来体育科学研究的沉闷局面,把体育推向了社会发展的前台。纠正了人们长期以来对运动就是体育的僵化认识,引起广大体育工作者对体育本质的深思。但国内外学者对体育本质的表述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具有代表性的几种观点有:身体教育或体质教育的“体质观”;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双质观”;体育就是运动的“多质观”;还有近几年提出的育人的“教育观”等等。虽然各种观点具有许多可取之处,但有的观点则存在着明显的错误和偏颇之处,因此,很有必要澄清人们对体育本质及其概念体系的模糊认识。

“体育”一词代表体育活动的全部内容已在理论界得到基本一致的认可。即对其表述可为两层含义:一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结合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和卫生措施,达到增强体能、增进健康、丰富社会文化娱乐生活为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二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使他们形成体育锻炼意识,提高体育活动能力,增进健康的教育活动。

体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自然属性发展。体育利用人的自身的肉体器官所进行的运动并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因而竞技体育不符合人类个体对象性活动的本质特点。体育活动是促进人类个体生理、心理活动发展的主要活动。研究体育的本质是包括对构成体育活动过程要素的各种变化和相互关系,以及体育活动过程要素与人类个体身体因素变化的相关性的研究。也就是说人类个体应该根据自身生理心理变化的规律去主动选择体育活动,以更好地适应自身发展需求,而不是盲目地去适应各种运动,把自身身体作为手段。人类只是借助于体育的内容和手段,使个体自身发生符合体育目的的变化,体育活动过程消失在人的身体发展之中,体育的对象被加工,从而改变了自身状态。而根据体育的目标需要所选择的体育活动的基本形式、内容,包括用来锻炼身体增强体育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则是由体育的特殊作用所决定,是其它方面活动所不可替代的。实际上可以说,体育概念、体育本质及其属性应是同属一个理论范畴,其相互关系为体育概念是体育本质的集中表现,对体育本质的把握,必须通过给体育范畴确定概念来体现。由于体育是一个复杂的现象,人们只是以各自不同的角度去研究体育的本质,必然会得到不同的结论。

2人的自然属性———人身心发展的前提条件

人类个体最初只是一个“可能”的人,仅以生物实体而存在,缺乏社会人所应具有的主体意识,人体发展的快慢和发展水平主要受生理规律的支配和制约,这时个体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个体是人类生存的重要形式,具有决定着人类作为一种物质的地位,也就是说人类的规定性是从个体上确定的,个体表征着人类的本质。人类的发展归根结底是落实到个体的发展上,人的发展才是社会发展的实质。虽然社会性是人的本质的主要方面,但人的自然性则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条件。人的自然属性的内容包括人的自然个性的发育与成熟,体脑结构及其生理和心理机能以及身体素质和人的基本活动能力等方面。这些内容正是构成人类体质的内容,是整个人类任何个体都需要发展的内容。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又不能不受自然界的制约。因此,人类活动与自然界有着许多作用与反作用的密切联系。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主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之间关系的辩证思考。在中国哲学中,注意的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联与统一,强调事物彼此的共性。然而,从先秦就有的长生思想,以及几千年的气功养生长生实践,却证明中国人已经向自然和自然规定的人的生命极限挑战了。体育的主要作用是促进人的自然属性的发展,即促进人的自然个体的生长发育与成熟,提高人的生理功能水平,促进人大脑结构、功能以及心理功能的发展,使人的体能得到全面发展。

3人的社会属性———体育发展的最终目的

人受自然发展规律的支配,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而且还具有社会属性———受社会发展规律的支配,两者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一旦生成,生物发展规律对人的发展来说,愈来愈退居次要地位。当今,人的社会化问题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共同关注的课题,也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所面对的现实问题。作为生产关系的人的发展是指在个体表现为人的思想、道德、情感、意志、性格的发展。发展生产力表现在个体身上其主要是指发展人的体力和智力。健全的体魄不仅是作为劳动生产力的人的首要条件,而且也是社会知识经济形态下人的才能获得多方面发展的基础。现代社会的发展所需要的个体不是自然状态下的劳动力,而是掌握一定科学知识和多种技能的“发达的劳动力”,并能借助一定的交流手段———语言文字、文化系统、生产劳动等联结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人类共同体。现代社会,人的社会化必将“化”得更高。人的社会化属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它意味着孤立的个人与社会相协调与和谐的过程和程度,这里既包括接受社会规范的过程,也包括个人道德、心理、尊严等成熟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人们一般认为随着年龄的长大已经自然完成了。但其实未必,社会交往和社会开放程度不足,也会限制它的程度。教育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途径。而体育运动以内容丰富,角色多变,在心理健康、拓展人际交往的空间、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互帮互助、团结友爱、培养自立精神、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等方面,起到了提高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加速人社会化进程的积极作用。社会是由无数现实的人所组成的具体存在,作为人类共同体的社会、各种活动当然应该是以人类个体为目的,把人当作人,而不是当成工具看的系统。可见,体育应该是一种以人为核心要素,以人体发展为目标,以人作为活动主体的系统。

4以人为本———体育本质的回归

人是一种对象性存在物,只有通过对象性劳动,使自然向着有利于其生存和发展的方向运动,才能确立其存在本质,离开自然这个对象,人不仅不能实现其本质,就是其生命也无法维持。但组成社会的个体决不是脱离特定社会关系的生物学意义上抽象的人,而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并由此而规定了其本质的人。那么,体育与人、体育与社会究竟是什么关系呢?体育对个体的成长发展是一种手段,而个体身体的成长和发展对体育来说则是目的,对社会的发展进步来说,它只有同教育相结合而成为手段,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体育来说同样是一种目的。

篇7

1.读书论

读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巴金说:“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读书的过程,就是用人类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滋养青少年学生,提高他们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并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为他们铸造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坚实基础。所以说,读书是学习的开始,又是做人的发端。

要解放思想,让读书声回归我们的课堂。教师应该少一些滔滔不绝的讲解分析,学生应该多一些充满情感的朗读。让学生在吟诵之间细细品味,用心领悟,感受作者的喜怒哀乐,展开联想、想象,海阔天空,纵横驰骋,“视通万里,思接千载”。

我们应以课堂为阵地,以现行教材为基点,用滚雪球的办法,把读书的触角不断地向广度和深度延伸。如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教师可简介《水浒传》,播放电视剧《水浒传》的精彩片断,印发茅盾先生的《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的文章,以此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引导学生去欣赏、去探究那一百零八个“面目不同”的水浒英雄。这样以点带面,可谓事半功倍。“不动笔墨不读书”,强调读书“每有会意”必须随时记下来。读书动笔的好习惯,教师应大力提倡。至于采用哪种形式,教师不必强求,可以由学生自由发挥,或摘录,或评点,或体会,如此等等。总之,内容是“百家争鸣”,形式是“百花齐放”。这对积累知识,提高写作能力不无裨益。

语文学科既有丰富的内涵,又有其广泛的外延。天文地理、历史政治、经济哲学、科学文化等等,都有所涉及。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相互交融,具有促进和提高的作用,它有利于思维的拓展和创新。因此,我们语文教育中提倡的读书也应该是广义的。作为教师,我们不应该把目光只局限于眼前的、局部的利益,而应该顾及长远的、整体的利益。因为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培育文学家,更是培育人,培育有学习能力、有工作能力、有高尚情操、有完整人格的人。所以,让学生博览群书,是培养有全面素质的新一代的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决不能等闲视之。

2.作文论

如何提高学生实际有用的作文能力,历来是语文教学研究的重大课题。读书是作文的基础,作文是读书的提升。作为语言表达的书面形式,作文比说话更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全面素质。“文如其人”,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它却蕴涵着深刻的哲理,揭示了“作文”与“做人”的奥秘及其相互关系。我们的作文教学不能“只思索作文的法度、技巧等问题”,而“必须探到根本,讨究思想、情感的事”。“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叶圣陶语)。”只有把思想、语言、文字结合起来训练,才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会学生写普通文。老一辈语文教育家认为,语言教育,包括写作教学的主要目的,首先就是要培育善于运用语文工具以适应生活需要的普通公民。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有别于作家的写文章。而我们学生中的大多数人是不会去做文学家的,所以我们也不必用作家的要求去教学生写文学性很强的作文。我们的作文教学应面向全体,立足于普通应用(实用)文训练。

加强普通应用文的写作训练,如计划,总结,申请书,自荐书,合同书等,以适应实际生活、工作的需要。鼓励学生说真话。“言为心声”,非由衷之言不发;“感乎人者莫过于情”,非真情实感不写。只要说了真话、实话,就应该给予肯定和赞扬。只有这样,学生的作文积极性才能得以保护,作文的兴趣才能得以激发,作文的热情才能得以持久。也只有这样,人性中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才能在学生的心里生根、开花、结果。

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志向、情感、观念等等不尽相同,我们教师不能用同一把尺子,强求一律,否则,就会走上“八股文”的老路,使学生被束缚在重重的规范之中,泯灭了个性。试问又有哪一部伟大的作品不是作者个性、才情的大展示?我们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宽松的作文氛围,让学生尽情地展现活生生的自我,或倾诉心曲,或抒发感慨,或评点议论,或憧憬展望,并在作文中找到自我,发现自我,重塑自我。

培养学生积累、观察、分析、综合的能力。作文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人能力的综合反映。积累生活,积累语言,积累思想等等,没有积累就没有作文。同样,没有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就没有作文。而分析综合能力是作文的最根本能力,也是作为一个社会的人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总之,作文即做人,我们要把素质教育与作文教学结合起来,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方式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地锤炼思想,锤炼语言,让作文来自社会,回归社会,服务社会。让学生在作文中,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为理想、为目标而努力奋斗。

3.做人论

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一文有这么一段话:“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生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现代教育理念告诉我们,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充实,更是完整人格的培育。语文教育要实施素质教育,只有把传递人类文化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规范与传授语文知识和实际技能有机结合起来,不仅要教给学生实用的语文知识和技能,为他们以后踏入社会作准备,而且更要帮助他们形成道德责任感和关怀人类的善性。

“正之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心正,是治国的根本;意诚,是做人的根本。诚信是人性中最可宝贵的东西,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精华。孔子说过:“人不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一个人对自己行为负责论的伦理规范,诚信做人,诚信律己,诚信做事,应是我们这个时代道德标准的核心。而语文学科包含了异常丰富的可以直接作用于人的素质构成的人文因素。因此,语文教学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最佳切入口,语文教材应是实施素质教育鲜活的实例,语文课堂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作文是自我创造的开始,也是创造世界的开始。我们要用人文精神去教育学生,激励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语文中学会做人。

篇8

论文摘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原则,是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实践中形成的、体现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客观规律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活动必须遵循的准则。数字化技术是支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包含人文精神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要坚持数字化技术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原则。

本文所说的网络是指以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为基础,以实现便捷通讯和资源共享为目的,发展人的本质的虚拟世界。它主要是指互联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以认清网络本质和影响为前提,利用网络促使网民形成符合一定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政治品德和信息素养的虚拟实践活动。in原则是指人们在既定目标和特定条件下,观察和处理问题时必须遵循的准则和标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原则,是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实践中形成的、体现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客观规律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活动必须遵循的准则。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要坚持数字化技术与人文精神有机统一的原则。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网上和谐发展的可能性

由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构成的互联网诱发的数字化及其运用已渗透到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教育等领域,涌现出数字经济、数字农业、数字军事、数字教育等。数字化是网络的一个主要特征。网络可以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于一体,是地地道道的多媒体。虽然目前仍存在如电视、广播等远距离教学的模拟教学手段,但这些都将迅速被数字化电视、广播等所取代。

数字化技术是支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数字化思想政治教育技术是由数字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库、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传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检索浏览前端平台组成的用于人们教学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数字化将是一切思想政治教育技术的核心。离开了数字化,现代与未来的思想政治教育技术将成为无本之木。数字化思想政治教育技术无论是在课堂教学还是在课外网络教学或其他教学活动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当然,数字化思想政治教育不纯粹是数字化技术在教育领域的简单应用,它是建立在数字化技术基础之上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等一整套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与传输快速的通讯网络和效果良好、操作方便的前端平台是数字化教育技术发展的核心,而数字化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确立,则是数字化思想政治教育技术得以广泛应用的可靠保证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运用网络技术使得其外延有了无限扩展的可能,如果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涵角度思考,我们就会发现忽略了人文精神的培养。高科技飞速发展与人文科学被冷落,正是我们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二律背反。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我们没有处理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第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多元化并由此带来人文精神的散乱化。客观事物形态多样化带来人们主观思维模式的多样化,这是现实世界网络信息多元化的必然结果。网络世界是一个广裹的虚拟世界,是一个无视国界、无视种族、无视地域、无视权威、无视等级的世界。网络文化新观念诱导着人们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多侧面地审视社会,审视周围一切环境,而行为方式也表现为千变万化。网络新观念的特点是:非线性的网络思维、信息传递的多感觉通道、时空无限放大或缩小、中心消解的边缘化、信息无终极的流动、将抽象变为现实的虚拟手段等。在这种观念支配下,人们的精神世界多了一些散乱,少了一些凝聚,行为就缺少人文精神。

第二,知识资本、数字化技术产业化显得红红火火,人文精神却变得异常冷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最根本的价值在于培养特定网民的品格和精神,唤醒他们的心灵良知来支撑自己的一切行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数字化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使它的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功能加大加强,但人文精神欠缺所造成的社会不良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数字化技术竞争式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越快,往往越是不能很有效地培育人的真善美,反而把人性中好的因素压抑了或是扼杀了。我们应该认识到:在充分发挥和利用数字化技术为人类造福的优势的前提下,必须注意抑制数字化技术发展给人们带来的负面效应,认真处理好信息技术发展与人文思想教育的矛盾,克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大于内容的劣势,积极培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努力创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协调发展模式,把人文精神作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要坚持数字化技术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原则

1.网络的双刃剑作用要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坚持数字化技术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原则。数字化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是柄双刃剑,它在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网络信息污染等危害人类的不利因素。网络信息中的黄色信息和黑色信息对沉溺其中的青少年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行为会产生极大的影响。至于那些利用网络从事数字破坏、盗窃、诈骗和洗钱的行为,则会引发更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由此观之,数字化技术必须与人文精神相结合,在提高产品的数字化技术含量的同时必须与高度的人文精神结合起来,即现代社会所追求的人才,不仅仅具有高度的科学素质,而且还必须具备高度的人文素质,是一种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的整合类型。

2.网络人文精神所具有的独特时代意蕴要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数字化技术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原则。人文精神,是人文文化的核心。人文文化一般而言是在一定时代一个民族认识人、对待人的思想观念、文化艺术、伦理道德,以及关于人的学说,这使人文精神带有时代的印记、民族的特色。但在网络时代,人文精神具有了不同于以往时代的意蕴、普遍的价值。网络技术第一次使人文精神的传播获得了超越时空的普遍意义。网络的开放性、互动性,为不同民族的文化、不同民族的人文精神的交流,奠定了广泛的基础。网络的即时性和共享性,为人文科学的研究,为共享人类思想文化成果提供了普遍现实的条件。但是,我们站在网络时代,发掘网络人文精神的时代意蕴,并不否认网络给人文精神带来的消极影响。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在看到网络给人文精神弘扬造成消极影响的同时,要采取各种手段和方法,弘扬人文精神,提升人文精神的境界。网络为人的主体性的发展、科学人文精神的弘扬提供了史无前例的广阔舞台。我们要在“网络世界”的新舞台上,清扫各种思想垃圾,清除各种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因素,以技术与知识的创新促进网络人文精神,以网络道德与网络法的建设保障网络人文精神,从一个境界走向一个更高的境界。IZl网络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虚拟空间,没有人文精神支持的网络虚拟空间恐怕要变成虚无空间。思想政治教育要沉重地思考这些问题,如果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在协调发展科学技术精神与人文精神方面迈出一步,哪怕是一小步,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就会显示出不可估量的价值。[3]

我们要立足于数字化技术时代,倡导人文精神。如果只在网络上生活,人就会被工具化、数字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引导上网者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但如果只讲人文精神,就会忽视隐含在网络里的科学精神,忽视教育手段的进步。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把人文精神融人到网络里面去。f41 3.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数字化技术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原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是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所谓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就是把发展信息技术及其集中表现的数字化,作为加快我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大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与其他国家相区别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的新路子。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核心是实现数字化,其中的关键是要把数字化与人文精神结合起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是一个经济目标,也是一个政治、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包括人文精神及其指导下的各项制度。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民主更加健全,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以及生活更加殷实,无不包含着人文精神,即使是经济更加发展,科技更加进步等,也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内容,所以关键是要把人文精神与数字化结合起来。!习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人文精神在数字化中的作用,在现代化中实现人文精神与数字化的结合,也就是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时间上要把时代性和传统性结合起来;在空间上要把引进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先进的东西与本土化结合起来;在时间和空间的关系上要把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结合起来。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科学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机统一的主要途径

第一,对学生网民实现人文关怀。在现实物理空间,思想政治教育是直观的,它的有效性几乎全依赖于热情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和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关怀情结。到了陌生的网络虚拟空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否保持有效性的关键在于能否使受教育者在冷冰冰的网络空间感受到彼端传来的温暖和人文的关怀。在许多网络交流比较发达的高校中,流传一种网友现象,其重要程度超过了10年以前人们津津乐道的笔友。在网友圈中形成的相互关怀要比许多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关系还要凝重得多。许多网络爱好者认为纯粹的网友之间交流并没有特殊之处,其交往形式和程度几乎雷同物理空间的知己好友。不少网友认为在网络空间得到的关怀和帮助并不亚于在现实空间得到的一切,两者之间没有什么差异。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他们认为在网友圈中更容易得到关怀和帮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敏锐地抓住这些细枝末节,构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氛围。I61

网络生活并不是生活的全部。在网络时代到来的时候,遨游在“虚拟化”的网络空间中又生活在真实的物理空间的上网学生,既需要网络技术给他们带来物的福扯,同时也需要获得一种人文的关怀,让他们寻找到一个精神上的家园。在网络时代,对上网学生进行人文关怀的方式多种多样,其内容主要着眼于提高上网学生的网络素质,使上网学生在思想、技术、道德、法制和心理上有承受、控制网络的能力,能适应虚拟社会并能安全地回到真实社会中来。要教育他们用一种非常健康的心态来进行网络活动,教育他们既能上网也能下网。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清醒地认识到自然的浩大和精妙,看到网络领域人类太多的空白和无知,要教育网民学会谦虚,学会自律。

第二,构建具有人文精神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首先,人文精神应作为检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否有效的准则。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教育目的就是运用信息多媒体传播人文知识,通过学习者的解读、领悟、思考,培养学习者的人文精神。比如电脑网络传播出来的精美画面、音乐、文字、语言、图表等都是代表着一定思想意识观念的物质载体,能使学习者的情感熏陶和体验锻炼得到有效升华,唤醒他们的善意心理良知,变为他们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动力。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