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教学改进的建议8篇

时间:2024-02-10 16:32:1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教学改进的建议,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学改进的建议

篇1

关键词:二级学院;教学管理;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关于改进二级学院教学管理的认识和建议

收录日期:2011年11月2日

一、二级学院教学管理的特点

1、专业性强。二级学院教学管理所包涵的工作内容及特点要求二级学院教学管理部门的人员首先要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熟悉高校教学管理的具体内容;其次,教学管理人员要不断地更新知识、更新观念,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学习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探索教学管理的特点和规律,提高自己的管理素质和水平;最后,教学管理人员要尽可能地懂专业、懂学科。只有这样,才能用专业化的视角去审订专业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模式,制定更具有科学化、规范化、指导性的教学管理制度。

2、原则性与灵活性并存。二级学院作为学校的基层教学单位,一方面办学理念与管理模式要与学校一脉相承;另一方面在办学实践过程中,二级学院要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鉴于此,二级学院教学管理工作既是一份原则性很强的工作,又要求教学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体现灵活性,实施人本管理。这就要求实际从事教学管理的人员在工作中要吃透有关方针、政策,头脑清晰,冷静处理问题,不夸张、不袒护,客观如实地反映情况;同时,也要针对不同对象和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管理措施和方法,为教师和学生营造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与学生的潜能。

3、服务性。教学管理是以人为主体的管理活动,二级学院教务管理工作是为学院教学尽可能地提供帮助与服务。学院教学管理的目标应立足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通过采取各种方法,努力为教师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氛围,使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中获得自尊和自信;同时,要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体制,给学生更多的自和选择权,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

二、改进二级学院教学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二级学院教学管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才。首先,在学分制管理模式下,对刚进入大学的新生,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学习任务,如何安排好大学的学习生活,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尽快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这就需要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者和教师帮助他们解决的问题。二级学院可以为学生配备经验丰富、责任心强及学术水平较高的教师作为导师和班主任,帮助学生制定成才规划,并在学习方法、学习目标、选课以及发展方向等方面对他们进行具体的帮助和指导;其次,学院可以通过强化学风,利用教师的道德风范、严谨教风以及渊博的学识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从而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成才观。

2、二级学院教学管理直接关系到教师潜能的发挥。高校教师是高等教育的核心资源,只有拥有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才能保证一流的教学质量。一般来说,教师的成长首先取决于自身的素质,但与学校和学院的激励机制、培养措施和成长环境有不可否认的关系。因此,二级学院在教学管理中必须遵循激励、培养、尊重、关心教师的原则。既要教师从严执教、严谨治学、刻苦钻研,又要积极为他们营造和谐、宽松的人际和学术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潜能。

3、二级学院教学管理直接关系到为社会服务的价值。高等院校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对社会经济的进步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服务,而这种服务往往是通过高校内部院系或科研机构所取得的教学科研成果来实现的。院系教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确保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因此,二级学院教学管理水平的高低、质量标准的执行情况以及专业布局的前瞻性、课程设置的实用性、实践教学的针对性等等,直接关系到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以及人才培养的质量,从而直接关系到一所高校对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贡献的大小。

三、改进二级学院教学管理工作的建议

1、教学管理理念的革新。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要以面向基层、面向教学第一线、面向服务对象为原则,加强决策和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减少盲目性和经验性,实现由经验型管理转向科学型管理,由模糊管理转向透明管理的根本目的。学院教学管理人员要养成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的好习惯,发挥主观能动性,更新思想和思维,学习先进的管理模式,引进先进的管理体系,不断思考新问题、拓宽新思路、采取新措施、取得新成果,以避免低效、超负荷、重复、机械性的劳动,使学院教学管理工作上层次、上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生动、严谨、活泼而宽松的人才培养环境,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体现“以人为本”思想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2、在管理手段上做到刚柔相济。管理的最高境界在于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价值和潜能,发展人的个性。健全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是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的重要保证。科学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是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而在严格管理的同时,还应坚持以人为本,有效运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因此,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应在规范的基础上体现出一定的柔性与弹性,把制度管理和人本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学管理机制高效运行。在学生管理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本启迪学生的自觉性、能动性,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突出主体性,区别对待,挖掘学生发展的潜力,鼓励每一个学生在发展中自我启发、自我比较、自我提高。在教师管理上,应坚持“教学有方、教无定法”的原则,遵循激励、培养、尊重、关心教师的做法,鼓励教师根据自身情况,博采众长、大胆创新。学院应积极为他们营造和谐、宽松的教学、学术和人际环境,让不同类型和特质的教师对学院有一种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为教师的发展提供空间,使教师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及风格。

3、加强信息的沟通和传递,让师生更多地参与教学管理过程。信息的及时更新将会保证教学管理工作的高效运作,从而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冲突。广大教师是教学任务的具体承担者,他们对教学过程的各环节体会最深也最具有发言权。因此,学院教学管理者必须紧紧依靠教师,高度重视、认真听取教师提出的教学管理意见和建议,强化教师的主人翁意识,从而调动教师参与教学管理的积极性。同时,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应贯穿于教学管理全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管理。学院可以组织开展全院学生对学院、甚至学校专业建设和教学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引导学生参与学院有关教学及教学管理的评估督查任务,评价专业建设、教学改革等工作,参与教学研讨与信息交流,从而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同时也使教学改革工作更有针对性。

主要参考文献:

[1]李铁,王友群.关于二级学院教学管理有几点思考[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4.

篇2

一、优势:利在教学方式转型

由教案设计到学案设计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大突破,也是向传统教学设计的挑战,说明教师的教学设计思维从以教师为中心向学生学习为中心转型,教师角色将由以讲授为主体地位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体地位转移。在课前教师认真设计学案,在课上教师和学生共同使用学案,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学案设计的内容进行任务驱动学习,课堂学习过程能够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训练学习等,特别是在讲授式课堂教学向新课程课堂教学转型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案像一条绳似的引领教师和学生实现转型,这也是学案的最大价值和意义,可谓功不可没。概括起来学案教学的优势有以下几点。

1.目标性

学案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和“三维”目标,依据教学内容设计的,学案教学首先向学生呈现学习目标,使学生便于走进目标、认识目标、领会目标和理解目标,在完成模块学习内容后,能够使大多数学生接近学习目标,所以,学案教学有利于学生达成基于学生不同层次理解的学习目标。

2.要素性

学案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课程教学理念和基本要素,大多数学案设计中都包含“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展示交流”、“课堂训练”和“拓展延伸”等模块,按这些模块学习,学生也能实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等,能够把新课程教学理念得以不同程度地体现。

3.任务性

学案教学具有任务驱动教学的特点,教师按模块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按模块一步一步地完成学习任务。学案既是学生学习的课堂蓝本,又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载体。

二、劣势:弊在长期固化使用后将限制师生成长

实施学案教学后,传统的讲授型课堂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使课改实践者、研究者感到欣慰和兴奋,许多人认为这就是新课程课堂。但是,忽视了长期使用学案后的效果问题。其实,由教师设计的学案,长期使用后越来越走向呆板和僵化,它的单调性、封闭性和局限性将逐步凸现出来。

1.单调性

教师单方面设计学案,学案上的问题都是教师预设和生成,忽视学生学习需要和学生问题生成,长期下去,与学生成长需要越走越远。学生长期使用这种教师单方面设计的学案,学习被动的学生形成依赖;学习积极主动的学生便感到机械和单调。在实践中发现,有的学生只使用学案学习,连课本都不看了,于是,学生学习活动依然滞留在感知层面,难以达到理解层面。这种学案教学长期实施以后,学生便成了新型学习方式下的新机械学习者,最严重的问题依然是忽视学生发现问题、生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2.封闭性

教师设计学案往往依自己喜欢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来设计模块,有的教师形成固定模块,如“课前检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当堂训练”、“课后作业”等。时间一长,便形成相对固定的流程模式,于是,这种课堂变成了一个封闭的系统,为了体现要素,为了完成教学流程,学生没有充分的自主学习,没有充分的思考讨论,没有充分的合作探究……每堂课只是面面俱到,每堂课都按固定流程进行机械性学习。由过去教师讲授的封闭系统进入到学案教学的新封闭系统,在这个新封闭系统中,新课程教学理念体现得极其有限,仅此“点”到而已,成效甚微。

3.局限性

由教师设计的封闭学案、由教师主导的封闭课堂,在这种新的封闭系统中,教师将每天抓紧时间来设计学案。在课堂上,学生在这种新型封闭系统中学习,学习又成为一种新的被动学习,学生学习方式在教师指导下又进入一个新的静态阶段。这种静态阶段的课堂形态长此下去,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又受到抑制和影响,课堂又开始束缚和限制学生日益生长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能力的提升。从教师角度来看,教师从讲授者变成了管理者、控制者和指导者,长期使用这种封闭学案后,教师教学工作在固定模式中又成为新的机械劳动,渐渐变得索然无味,在一定程度上,又限制了教师专业成长。

三、改进:走向灵活、科学和人文

“学案”设计与提出是对传统教学中的“教案”的一种挑战和改革,标志着课堂教学研究和探索向素质教育发展了一步。在认真总结和提升基础上,如何改进“学案”设计和科学使用学案,才能更符合新课程理念,才能更有利于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呢?最关键的是要体现灵活性、科学性和人文性。

1.灵活性

目前的“学案”是把教学或学习流程和学习内容都融合在一起,是针对新授课来设计的。首先使学习活动方案与学习内容分开,学习方案应包括活动方案和它需要的工具单,称谓上可以称“问题导学—评价单”、“问题生成—评价单”、“问题训练—评价单”和“问题拓展—评价单”等,具体分为预习导学、课中导学和课后导学等。其呈现方式可以作为学习方案的附件出现,这种理念和方式设计和开发的“学案”是一个综合性、具有灵活性的学习方案。其次,要明确不同课型设计不同工具,不同课型匹配不同工具。随着“教”的课堂向“学”的课堂的不断转型,原来的“新授课”课型显得单一,不能满足教学需要。所以,应对“新授课”进行创新,也可创新为“问题发现生成课”、“问题解决课”、“展示解决课”、“问题拓展解决课”和“综合解决课”等。那么,我们设计综合性学习方案是要根据课程标准、课型选择和学生实际来开发和匹配工具单。

2.科学性

过去的教案设计是以知识技能教学为主,今后的“学案”设计要体现知识问题化理念,必须以问题学习为主,以问题发现、问题生成、问题解决为主线,以评价学习为手段,以任务驱动为途径来进行科学性设计。在总体上体现目标性、问题性、层次性、生成性、评价性和指向性原则。目标性是指工具单是目标的载体,学生通过学案、工具单的学习,人人能实现学习目标;问题性是指教师在设计过程中把知识技能转化为“概念性问题”、“原理性问题”、“习题性问题”和“拓展性问题”等四类问题;层次性是指不同课型所需用的工具单内容设计上要体现基础性、发展性、提高性和拓展性;生成性是指工具单上的问题不是教师从教辅资料上复制的,而是教师认真研读文本后根据学生需要生成问题,并逐步走向教师和学生合作生成,当学生发现问题、生成问题能力提升后,可以由学生生成问题来编制工具单;评价性是指学习工具单中引进评价,通过多元评价来促进学生学习;指向性是指学生通过“学案”学习学会学习,学会终身学习。

3.人文性

综合性学习方案是面向学生实际需要设计的,首先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规律,遵循“四适”原则:做到适度、适当、适合、适用,难度适中。这样才能符合学生实际需要,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要。只有满足学生需要,才能体现人文性。其次要考虑学生成功心理特点,遵循“信放扶”原则,充分相信学生,支持学生,暗示学生“您行、您能、您会”,利用评价功能,挖掘学生潜能,发挥学生特长,培养自我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自我评价能力、自我开发能力等。只有促进学生发展,才是最人文的。

参考文献

[1] [美]加里·D.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第四版).易东平,译.南京:江苏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篇3

关键词:经济学;课程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12-0233-01

鉴于贵州财经大学与英国龙比亚大学合作办学的机会,为提高我校教师教学水平,学校决定选派教师到英国龙比亚大学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访问学习。笔者有幸获得了到英国龙比亚大学的访问机会,此次英国之行收获颇丰,无论是对本人教学水平,还是科研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虽然为期三个月的出国学习时间较短,但是对于英国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方法有一定了解,主要体会如下:

一、英国教师课程教学计划模式值得学习

在从事教学之前,首先整理好这学期的教学日程,什么时候上什么内容都有明确的安排;其次,让学生知道学习这门课的目的以及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再次,教学日程表中还向学生介绍了相关书籍和文献,为感兴趣的学生深入学习指明了方向;最后,把教学日程打印出来,学生人手一份,以便于学生合理安排各门课程的学习时间及方式。英国教师严格按照自己教学日程进行授课,除非不可抗拒因素,否则不会轻易调整教学日程。这种工作方式使得学生能按部就班地进行系统学习,学生对教学日程的严谨性和规范性非常满意。本人在今后教学工作中应该积极学习这种教学方式,不轻易调整教学计划,不轻易调整上课时间的同时,整理出学期教学日程安排表,让学生预知该课程进度,以便于学生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

二、英国教师教学理念值得推广

直觉上看,我国高等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联性不大,不像中学教育深受高考影响。然而,现实中高等教育也深受应试教育阴影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材编写上。例如,国内编写的经济学本科教材,注重于解释经济学术语,学习经济学就是学习各种名词术语,使得经济学教材如同英语词典一样单调乏味。英国的教学理念却是天壤之别,这与经济学在英国诞生背景密不可分。经济学至从诞生之日起,就不存在对经济学术语进行详细解释的西方教材,西方教师在教学中也不会解释经济学术语,侧重于讲述一个又一个的小故事解释经济学术语。测试学生是否理解该术语的方法就是让学生讲述一个与该术语相关的故事出来。这种融会贯通、逐类旁通的教学方式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

三、小组讨论和课程设计在教学中不可或缺

篇4

关键词:农村;英语教学;方法

我国农村因为地处偏远, 经济相对落后、师资力量相对匮乏等现实原因,导致农村的教育相对城市来说比较落后,而且网络信息相对不发达,接触真实英语交际情景的机会非常局限,农村的孩子们语言学习和习得的主要环境主要是课堂,而目前大部分农村英语课堂上还是“教师一支笔,一本书”一言堂的形式,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少,学生对英语越来越没兴趣学,教师自然难以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努力激活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笔者结合多年英语教学经验,从英语课堂教学这方面来谈谈自己对改进农村英语教学的见解,希望对各位同仁有所帮助和借鉴。

一、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

要搞好农村英语教学,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思想是主导一个人的一切”。大部分农村的学生存在轻视英语的现象,一定程度上觉得“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思想还根深蒂固,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改变学习观念,教师应该跟学生强调英语的重要性,因为现在中国与国际接轨得越来越密切,英语又是全世界通用性语言,不仅我们高考,以后大学里考试、考研、工作中评职称等等也都离不开英语,可见英语无处不在,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促使学生在主观上改变对英语的轻视;其次老师要注意上课的趣味性,如果在课堂上只一味的讲,让学生被动地机械背诵模仿,这种以老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在他们认为枯燥的学习中逐渐失去兴趣和学习热情。比如,教师上课时可以穿插一些小的英文故事,笑话,或是有趣的英美文化,提升上课的趣味性,使学生真正具有学习英语的兴趣,启发和调动学生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学生对英语一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之就会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就会自觉地去学习。

二、创造课堂的安全感

在英语学习中,农村学生比较容易产生的害怕出错、畏难情绪、自卑等负面心理,要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需要给学生一个学习英语的安全感。在课堂上充分利用集体、小组、同桌之间各种语言实践活动,创造一种互助协作的气氛,使学生有学习安全感。比如老师对发音较难的单词先教了之后通过集体跟读和朗读,让学生有机会自我改正。如果马上指定某位学生去这个怎么读,一般情况下学生就会显得很紧张,产生不安全感,所以多种多样的课堂集体活动形式最能创造出学生的安全感。另外,当学生犯错误时,笔者总是正面鼓励,及时帮助,而不是处处纠错,因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学生是尝试着进行言语操练的,犯点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当发现其紧张时,笔者会不失时机对他们说:It doesn't matter;学生需要的是更多的鼓励与赞赏,如果教师不分性质,见错就纠,会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造成他们怕出错的紧张感而失去信心,自卑、胆怯的心理,适当中肯的话语对学生有积极的暗示作用。比如在每个单元的Look and say中,我让学生以课文为例说说自己的情况时,只要学生能说出一点,我就及时以“Very Good.”“Well done.”“Great.”“Wonderful.”及时对学生鼓励,肯定他们,然后再引导学生慢慢说出整句话,最后消除学生怕错误而不感开口的心理焦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这样既使学生经常地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又增强自信心和安全感。

三、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和课堂气氛

环境在对于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课堂中针对本单元的内容,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教师提供一些简短对话并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交际场景,利用人物、角色、语境、话题开展教学,让学生以个人经历或有关话题围绕学习内容进行对话或小组讨论、课堂发言乃至角色扮演,在讲授Seeing a doctor一课时,笔者亲自穿上白大褂,扮演一个“真正”的医生,让学生积极扮演病人进行情景对话,再比如在讲授问路一课时,我问学生What's the way to get to your house?然后学生很有兴趣地回答“Go straight,turn left”等等,师生互相发表自己的想法,多次练习后,很快地学生对怎么回答问路的句型就掌握了。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和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的眼、耳、手、脑、口多种感官并用,有利于提高记忆效果和激发学生继续学习欲望。

四、课堂教学手段的运用要多样化

在农村许多学校没有语音室,没有投影机。英语教师在教学设施不足的情况下,就得充分利用有限的设备,如在上听力课时,教师在课余多收集语音材料,根据材料的具体内容配以相应的教学法卡片,这样就可把“音”和“像”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大量的语言材料,从而提高使用语言的能力。比如笔者在教学单词lion时,从其读音和相关动物的习性出发进行教学。为了帮助学生记忆单词lion,笔者想个好方法帮助学生快速记住了lion:li——“梨”的拼音;on——上;“谁敢把一个梨放在狮子的头上?”只要教师在教学中多动脑筋,就会有更好的方法去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农村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五、结语

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50.32%,农村教育有太多的薄弱环节,只有目前仍处于劣势的农村教学质量提高了,我国才能由一个“教育大国”转型为一个“教育强国”,尤其对于农村英语教学质量,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需要长期的实践、踏实地去探索研究,积极推进农村英语课堂教学方法改革,以期提高农村英语教学质量,使农村学生更加喜欢英语、热爱英语、运用英语。

【参考文献】

[1]周品.“如何守住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之探讨[J].学英语,2011,36:

篇5

一、营造氛围,提高兴趣

学习外语,语言环境是很重要的,在英语学习中同样如此。在具体英语教学中,教师首先要重视语言环境的创设,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使用多媒体技术,主动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为学生提供练习口语的机会。例如:下雨的情景课堂上难以再现,但教师可先录下雨声,再用FLASH制作成课件,让学生先体会下雨时的情景,再跟着课件中的卡通人物学习有关下雨的对话内容,这样学生就会很感兴趣。再比如,在教学“There be”句型时,教师可以先展示一幅动物园的图片,图片上有花、树、动物、人、椅子、河流和船等,然后对学生们说:“同学们,我们要去动物园里游玩了。Now, boys and girls, look carefully please. What’s in the zoo ?”对于这样的提问,学生们回答的积极性会非常高,他们很容易就能说出“There’s a red-crowned crane in the tree .There are some swans on the river”等句子。然后,对于“There be”句型中be动词的用法,教师只需稍稍提醒一下学生就行了。由此可见,学生只有在情境中深入角色,才会自觉主动地进行实践,进而在表演中充分展露自己的才华、在相互评价中提升自我。

二、鼓励发言,宽容错误

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数学生在用英语进行对话、表演或回答教师的提问时,很容易在用词和语法等方面出错。此时,教师一定要对学生的这些问题采取适当的宽容态度,不能一听到学生讲错了,就立刻打断学生的发言、纠正其错误,这种做法会打断学生的思路,干扰他们的对话或表演,限制他们的自由发挥,并使他们产生不良的心理压力,从而陷入尴尬的境地。教师应在学生对话或表演完毕后再进行鼓励性的评价,充分肯定他们,但也不能盲目地进行肯定,而要在肯定的评价中委婉地指出他们的错误。教师还可以邀请其他学生纠正讲话者的错误,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提高所有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积极性。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注意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因为教师在课堂上的任务不仅是要找出学生的错误,而且应该花大量时间去帮助、鼓励学生开展各种口语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对于学生的语言错误,教师不能一视同仁。大多数语言学家认为,对于全局性的错误,即对交际造成很大干扰的错误,应予以重视;而局部的错误,随着语言学习的发展,自然会逐步解决。由此可见,要想有效地纠正语言错误,关键在于学生本人。教师的任务在于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以及识别能力。学生具备了这种敏感度和识别能力后,就会不断地进行自我纠正,使错误逐渐消失。

三、坚持练习,借力测试

教师要想真正达到教学大纲提出的“英语教学应该培养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的目的,就要在口语训练上多花时间,不能因为进度、难度等原因而随意缩减或者随意应付新教材提供的丰富的口语练习活动。因此,教师一定要处理好帮助学生学习语言知识与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之间的关系,一改课堂上教师“一讲到底、包办代替”的传统教法,并要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语言交际实践。另外,教师还要充分利用新教材的优势,开展好教材中安排的Pairwork、GroupWork、Class Discussion和Interview等丰富多彩口语活动。因为只有通过活动,才能更好地鼓励学生相互帮助、交流意见,这样既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强化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又能让学生在自主参与语言活动的过程中逐渐提升运用语言的能力。

篇6

关键词:少儿;舞蹈;表现力

对于少儿舞蹈的教育重心界定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很多专家都在研究少儿舞蹈是把重心放在教育上还是艺术上发表过自己的论述。我国的著名舞蹈学者郭明达先生对少儿舞蹈的教育作用就曾经撰文进行强调:教育作用才是重中之重,而不应该把少儿舞蹈看作是艺术。少儿舞蹈教育,应该把教育放在首位,艺术只是其中的次要方面。通过舞蹈训练,可以增强少儿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有助于儿童的骨骼发育和消化系统技能加强。因此我们国家少儿舞蹈教育是需要普及的,只有在普及的基础上增强少年儿童体质,才能拓展艺术性。对于少年儿童而言,很多是没有艺术天赋的,他们只需要接受舞蹈教育,而大范围的教育也会逐步挖掘到有天分的孩子,以实现舞蹈的艺术性。

一、少儿舞蹈学习的目的与价值

少儿通过舞蹈训练可以改善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各部分的协调能力和灵活性,尤其是少儿骨骼还在成长中,通过舞蹈可以促进儿童的骨骼发育。舞蹈训练对于培养少儿的气质仪态和健康身体素质非常有利。经过舞蹈训练的少儿,气质开朗大方,具有很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从内到外都散发着活力。特别是一些体质虚弱的孩子来学习舞蹈就是为了增强体质,食欲增加,改变了不爱吃饭,爱生病的体质。舞蹈学习一段时间后,会慢慢展现舞蹈的美感。通过肢体表达一定情感,是舞蹈的固有属性。少儿舞蹈不同成人舞蹈,动作和韵律更加活泼欢快,增加了很多童趣和童心,有利于少儿的智力发展。不管从哪个方面,少儿舞蹈都对儿童成长有很重要的作用,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第一,少儿舞蹈教育有利于少儿智力发育。少儿舞蹈在取材方面都是一些简单的模仿小动物,既增加了童趣,又有利于儿童去感观世界。有了这些动作,少儿在音乐动韵律中,激发少儿想象力,提高其模仿能力。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也可以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对动物的观察力增强,提高孩子的认知和理解力。

第二,少儿舞蹈教育有助于少儿培养合作意识。在少儿舞蹈学习中,大部分是团体舞蹈,少儿要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完成。集体舞是需要每个孩子的配合,如果出现任何不认真的,都会影响集体舞蹈的美感。在这样的氛围中,为了规范的动作会慢慢培养孩子互相帮助,相互协作的精神。

第三,少儿舞蹈有助于提高少儿坚韧的品格。目前很多孩子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从小都在父母的宠爱中,很容易养成任性或者内向的性格。而舞蹈表演是需要在很多人面前表演,这种当众表演可以慢慢克服少儿的害羞内向心里。同时在排练舞蹈过程中,也需要坚韧的忍耐力,舞蹈的学习也是比较辛苦的,对于培养少年儿童的坚韧品格有很大的帮助。第四,少儿舞蹈有助于增强少儿的体质。少年儿童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很多孩子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尤其是现代电子产品横行,孩子除了看电视,就是玩游戏,这样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少儿舞蹈可以锻炼少儿体质,提高四肢灵活度,促进骨骼发育,增强体质。

二、我国少儿舞蹈教育的现状

舞蹈的历史悠久,其艺术魅力不容小觑,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舞蹈教育已经不再是专业培养,已经成为一种普及教育在全国各地开展,尤其是少年儿童早早就接触到了舞蹈,从上面舞蹈的作用可以看出,舞蹈对于少年儿童很有价值。少儿舞蹈已经深入人心,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很多家长都把孩子送到舞蹈学习班去学习,有条件的送到专业院校。为了提高孩子综合素质为目的的普及型舞蹈教育制度已经成为国民教育的体系。舞蹈教育成为跟随普通教育一起进行,在义务教育中开设舞蹈课程,覆盖面非常广泛。然而我国只有一些大城市和发达地区实现了少儿舞蹈教育,在幼儿园、小学等开始设置舞蹈教育课程。教育部已经开始倾向于教师和家长的呼吁,把应试教育转向提高国民素质教育上来,注重培养学生德、智、体、艺术等多方面的能力,在中小学增加舞蹈教育才能促进学生健康、多才多艺全面的发展。目前大城市的家长能够把孩子送到舞蹈班去学习舞蹈,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气质和健康的心理。

为了促进少儿骨骼发育为目的,已经把少儿舞蹈教育推向了一个良好的发展阶段。少儿舞蹈教育班主要集中在市里少年宫,也有个别的送到社会上的一些培训班学习。目前我国少儿舞蹈教育种类较多,芭蕾舞、国标舞、民间民族舞、街舞、踢踏舞等舞种,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喜好去选择。在经济发展,教育大力投入的基础上,少儿舞蹈教育已经从幼儿园的律动启蒙教育,发展到小学的第二课堂开设的特色教育,舞蹈教育受到很大的重视,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提高我国少儿的在舞蹈艺术上的素养。当然目前少儿舞蹈教育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一些老师没有按照正常的教育规范教育少儿,只凭借自己的经验,这些孩子缺少科学性和规范性的教育,会大大降低少儿舞蹈教育的目的和初衷。毕竟舞蹈教育是从审美思想的培养到增加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敏度,是别的教育科目无法取代的,需要正规的引导才能实现,而不能让老师随心随遇,造成少儿舞蹈发展参差不齐。

三、少儿舞蹈教学的改进

少儿舞蹈教育要实现其价值和目的,必须从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进行改进,去除一些不合理的、不科学、不系统的问题,加大少儿舞蹈教师素质培养,规范少儿舞蹈教育发展。

首先,在少儿舞蹈教育的内容选择上。少儿舞蹈教育的背景音乐的选择要适合少儿特点,要节奏感强,旋律流畅,能够朗朗上口。这样少儿在这样音乐下学习舞蹈会激发其丰富的想象力,增强记忆力,提高音乐感悟。而动作要选取与之年龄相适应的小动物等,例如《大脸猫》《懒小猪》《骄傲的小公鸡》等,在歌谣动作融为一体,让少儿更容易接受。在日常生活中收集和提炼有丰富想象力,把一些适合少儿的舞蹈动作吸收到舞蹈教学中来。同时少儿年龄原因,只能做些简单动作,虽然少儿骨骼柔韧性好,但是却因为无机盐少,其承受力不如成年人,不能承受过强外力。舞蹈教师可以抓住少儿模仿力强这一特点,在模仿过程中其引导他们去感受和发现。

其次,在少儿舞蹈教育方法上。大家都希望少儿舞蹈教育是教师把全部的舞蹈知识和技能全部传授给孩子。但是这个这个过程是需要讲究方法的。寓教于乐是我们所提倡的教学方法,是素质教育的立足点。同时也要选取一些创新的方法。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多与少儿互动,启发引导少儿,集中精力去学习。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是少儿舞蹈学习的关键一步。同时多与儿童进行交流,做好课程学习反馈,及时更正,提高教学质量。

第三,在少儿舞蹈教育上,要提高少儿舞蹈教师的素质。目前很多少儿舞蹈教师,尤其是社会上办班的,都是刚刚从一些院校舞蹈专业毕业的学生,没有经过专门的幼师或者教师培训。并不是所有会跳舞蹈的就一定能够教授舞蹈。所以要改善少儿舞蹈教育一定要提高少儿教师的素质,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设计课程内容,把知识和技能教授给学生。

参考文献:

[1]高菲.浅析少儿舞蹈教育的问题与策略[D].保定:河北大学,2012年.

[2]王贞.曹尔瑞少儿舞蹈创作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1年.

[3]张培.武汉市少儿舞蹈培训机构发展现状及价值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14年.

[4]朱姗姗.延边少儿舞蹈考级教育现状研究[D].延吉:延边大学,2013年.

[5]董桦.浅析儿童舞蹈艺术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03).

篇7

关键词:小学数学 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模式 指导原则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但是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差异性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如何在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对学生的探究能力、思维深度和创造能力的差异,让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是所有数学教师应该面对的课题。随着小学新课程改革的进展,分层教学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喜爱,让我们的学生真正做到了《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上提出的“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既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又全面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质。

一、小学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必然性

自古以来,我国教育中就有“因材施教”的提法。宋代朱熹在《论语》的注解中指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因材施教”和分层次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都是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让不同素质、不同基础的学生在数学上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小学数学分层次教学的理论基础是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只要在提供恰当的材料和进行教学的同时,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度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小学新课程标准指出,由于学生在智力水平、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和知识水平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接受数学学习的效果也有所不同。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充分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从学生实际出发,兼顾学生学习潜能,实现学生科学分层

2011版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的观察、测试、摸底,对学生的整体情况,知识水平,认知能力都有较深的了解。此时,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是最为恰当的。依据学生的成绩、认知能力、心理素质、学习习惯方法等,把学生大体地分为A、B、C三层。A层的基础相对的比较扎实,学习成绩优良。B层的基础水平一般。C层的基础相对落后。并在分层后建立相应的鼓励和竞争机制,体现分层的相对性,而对于分层并非一成不变,根据一阶段的学习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特别是鼓励C层的同学向B层跃进,激励B层的同学向A层奋斗,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A层的学生感到有压力,认识到只有不断的努力才能保持不败的地位。同时,在给小学生分层时要注意方式方法,采取合适的途径给学生进行分层,既可以由教师指定,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

三、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分层次授课是实现小学数学分层次教学最关键的部分,也是小学数学教师最富创造性教学的部分。

1.分层次合理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的结果或者是预期的学习活动要达到的标准。教学活动是以教学目标来定向控制的,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过程情况中,在把握教学中各知识的深浅度、找准重点、难点的情况下,还要了解、分析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准确、恰当地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

2.结合实际分层指导。教学过程中,既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就需要我们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指导。学优生数学基础相对比较扎实,有较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所以指导时应着重在授课内容的适当加深拓宽;多做难度较大的题目,如课本中的思考题、选做题,甚至课外辅助书中的思维题等。中等生能够掌握基本知识,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但往往缺乏勤奋好学的精神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对这类学生可以按常规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活动,注意及时指导,及早发现问题,争取有更多的学生向学优生靠拢,同时注意防范学生的退步。学困生普遍缺乏自信心,知识欠缺多,通常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这类学生主要是要抓好预习、听课、作业、复习等几个环节,适当进行重点辅导;给予一定的照顾,如优先发言、优先演示、优先辅导、优先批改;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进度略慢,多进行反复讲授;注意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此外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有限,课堂只能解决大部分学生的问题且重点是中等生,两头学生则会出现“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因此我们可以开设课外兴趣小组,小组中兼有A、B、C类学生。A类学生在小组中起主导作用,可以帮助学困生解决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时,小组成员之间也可相互研究、探索,经常会创造性地解决一些问题,极大地培养了他们自主解决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3.因人施教分层练习。教学的效果是通过练习、作业来巩固的,这是分层次教学的核心环节,能及时反馈、检测学习目标达成的情况,把所理解的知识通过分层练习转化成技能,反馈学习信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个体补偿评价和发展的训练达到分层目标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根据大纲的要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特点精心地设置(编排)课堂练习课后作业。C层的还是主要以巩固基础知识为主,不可打击学生的信心,多让学生体会成功感。A层的学生则从深化对概念的理解,熟练灵活的运用,从思想方法和能力多考虑,要求他们能够独立解决诸如课后的“想一想”之类的问题,注意一题多解,有时还可以布置一些探究性的题目让他们回去思考、讨论,感到学无止境。

4.分类评价赏识为主。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我们不可能用一把尺子去量世间万物,同样我们不能用同样的标准去衡量不同学生。因此,要达到分层次教学的最终目的,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扩大优生减少差生,提高整体水平。也需要分层测试。针对A层的学生在要求巩固基础的前提下出一些比较灵活的题目,锻炼思维的同时又可避免因高分而产生自满的情绪。而对B层的学生则主要以检测能力的学习提高为主,而C层的学生则主要检测基础知识为主,从而使原来成绩不好的学生也能尝试到高分的喜悦,进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对学生的评价也应分层,有所区别。对于BC层的学生的点滴进步都应给予充分的肯定,激励他们继续上进。对于A层的学生采取竞争评价,高标准、严要求,使他们努力奋进,不断地超越自我。

总之,任何一种教育教学模式都有其不足之处,这就要求我们教育教学工作者不断地探索,一切以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为出发点,为了一切学生的健康发展,追求更完善的教学方法,以人为本,在各个方面不断完善,努力提高小学数学的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篇8

课堂教学四十分钟,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主要借助语言来实现,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的课堂语言对提高教学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语言应该是能够让学生接受的语言。说话应该尽量做到清晰,大小适度,具有亲和力。切忌重复、罗嗦、带口头禅。教师提问不要过大、笼统。否则,学生对于这样的问题要么无法找切入点,要么不能围绕课堂预设,乱说一气。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课文的时候,首先让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然后就进行提问:你了解了课文的什么内容?学生一时也不知道从哪些方面回答才好,于是就出现了冷场的局面。在我看来,这个问题提得有一点大了。

二、教学组织要有效

有效的课堂组织教学,是建立良好教学秩序,构建有效的学习环境,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组织教学的手段要根据知识的特点和学生活动有序地进行,不能随意组织、随意发号施令。(例如:学生练习以前要组织到位,不应在活动中不断调整指令,干扰学生活动或造成活动的无序性。)教师要注意随时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让学生的精力集中到教学环节中来。谭老师在教学时,针对一年级学生爱动的特点,教学语言十分亲切,经常提醒学生的坐姿和书写习惯,做到了教学活动组织有效。

三、对话交流要“到位”

1.辐射要立体

在语文教学中,课堂交流环节既是学生心得交流的最佳“平台”,更是言语操练的最主要“时段”。但是,当前语文课堂上的交流却问题不少,主要是教师放得不够,学生也因此而无法畅快淋漓地自主言说。浙江蒋军晶老师获全国一等奖的《月光曲》一课亮点很多,在课堂交流方面做得更好。请看片断:

师:为什么此时贝多芬没有回答,谁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生:我觉得贝多芬可能觉得盲姑娘已经猜出他是贝多芬,没回答是默认了。

生:我觉得贝多芬不回答,是因为他知道盲姑娘是自己的知音,不想在他面前明白地说他就是贝多芬。

生:我觉得这和我们以前曾学过的伯牙和子期的故事一样,在这里盲姑娘知道贝多芬,我感觉他们之间是互通的,他们心有灵犀。

生:我觉得贝多芬已经知道盲姑娘知道是他弹的了,所以没有必要他非得点明他就是贝多芬,只要让盲姑娘感觉到他的音乐是多么好听就可以了。

生:我的理解是贝多芬是伟大的音乐家,音乐就是他的生命,就是他的语言,所以他并不想用嘴里的语言来表达,他只想用自己的音乐来回答盲姑娘,这是他感谢盲姑娘的一种行为。

……

蒋老师的问题看似简单却并不易答,因为书上并没有直接可寻的答案。但是,他的“放开”却换来了学生的“开放”,学生的发言应该说在“个体自主性”和“多向交互性”这两个最重要的方面做得比较到位――不但每个人的发言都很自主、独到和完整,而且整个群体交流过程又很自由、交互和多维,充分展示了学情,有效锻炼了学生,也全面推进了教程。实际上,唯有多维、立体的课堂交流,才能让教学丰润、高效。

2.语言要提质

我们常听到这样一些课,学生发言虽积极投入却只能蜻蜓点水式地说些粗浅感受,缺乏“含金量”;有的则虽然观点较深入,但语言不规范,表达欠妥,词不达意;更严重的,还有诸如语序失调、逻辑紊乱等现象。曾有专家提醒:“语文课,‘交流’好才是真的好。”确实如此,因为语文课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课程,如果学生在语文课上不讲究、不习练、不规整自己的语言,那应该在什么课上去讲究、去习练、去规整呢?课堂交流,确实不能等闲视之。

四、有效的作业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