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定义8篇

时间:2024-02-08 14:59:1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定义,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定义

篇1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原因可持续利用保护对策

引言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基础,也是当今国际社会环境和发展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中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家之一,它有的生物物种数量约占全球的十分之一,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地区。但是由于自然、人为及制度方面的原因,中国的生物多样性正遭受着严重的损失和破坏,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急中之急、重中之重的事情。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些原因的分析,提出建设性意见,以资探讨。

1.生物多样性概述

1.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含义

1992年6月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各国签署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二条对生物多样性作如下解释:

所有来源的形形生物体,这些来源除其他外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

1994年我国政府制订并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对生物多样性作如下概念:

所谓生物多样性就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构成的综合体。

但上述对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缺乏全面性、准确性和简练性,故本文将生物多样性定义为反映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境和所包含的组成部分的综合体。

生物多样性包含三层含义,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三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遗传多样性是指某个物种内个体的变异性;物种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生境、生态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内生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三者之中生态系统多样性是基础,而物种多样性是关键,遗传多样性含有的潜在价值最大。

1.2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每个层次生物多样性的都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和意义。物种的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大量野生和养殖的植物、鱼类及动物产品;遗传多样性则对培育新品种、改良老品种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人们可利用一些农作物的原始种群、野生亲远种和地方品种培育高产、优质和抗病的作物。在生态系统中的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改善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维持生态平衡。因此生物多样性不仅能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自然资源,满足人类社会对食品、药物、能源、工业原料、旅游、娱乐、科学研究、教育等的直接需求,而且能维持生态系统的功能、调节气候、保持土壤肥力、净化空气和水,从而支持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和其它活动。此外生物多样性直接影响着中国的文化多样性.

1.3我国生物多样性现状

我国在1987年公布的《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第一期中,公布的濒危种类有121种,受威胁的158种,稀有的110种,共计389种,其中一类保护植物8种、二类的157种、三类的22种。另据中国红皮书的估计显示,超过1/10即500多种脊椎动物物种和15%~20%即400~500种高等植物已经受到威胁。而我国对境内的物种及其数量尚无确切的统计数字,尤其对濒危物种的调查尚不全面。出现的问题是有些国家未列入濒危物种名录的物种面临生存威胁,有的甚至濒临灭绝,而另一些则由于人为的保护、繁育、利用而使种群数量有所增减,因而有必要调整其保护级别或划出、划入保护之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药用动植物,如黄草,急待保护。

此外,近年来野生生物贸易已经对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产生了较大影响。由于粮食、中医药、服装等对野生生物的需求日益增加,野生动植物的非法交易也急剧增长,对几种濒危动植物物种以及一些没有列入国家保护名单之内的动植物物种数量已经构成威胁。如:藏羚羊。

2.生物多样性损失的主要原因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既有自然发生的,也有因自然发生的,但就目前而言,人类活动(特别是近两个世纪以来)无疑是生物多样性的损失的最主要原因。此外制度特别是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则是引起损失的另一主要原因。

2.1自然原因

一是物种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其一是物种的形成与灭绝是一种自然过程,化石记录表明,多数物种的限定寿命平均为100~1000万年。其二是物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或变异性、适应性比较差,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难以适应,因此而面临灭绝的危险。如大熊猫,其濒危的原因除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以外,与其本身食性狭窄、生殖能力低等身体特征有关。二是环境突变(天灾),如地震、水灾、火灾、暴风雪、干旱等自然灾害。

2.2人为原因

由于人类对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同时又过多的重视经济发展,而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淡薄,从而导致生境破坏时有发生;对生物资源开发过度,有些甚至是掠夺式的开发;环境污染严重;对外来物种入侵问题重视不够以及制度的不健全,这些都是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

2.2.1生境的丧失、片断化、退化

栖息地破坏和片段化已成为我国一些兽类数量减少、分布区缩小和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伐木和占地是中国生境被破坏的两大主要原因。天然林的大幅度减少直接威胁到从苔藓、地衣到高等物种的生存。此外伐木也是导致森林火灾的一个主要原因,中国在过去25年内因森林火灾共损失了860万公顷的森林。以农业和建设为目的的占用森林、湿地和草原则是生境破坏的另一个原因。据估计,中国目前农田的1/3本来是处女林,这一问题在中国热带地区尤为严重。而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沿海湿地的一半左右已经发生改变,高原湖泊周围的湿地也损失严重。另外,1950~1980年间中国湖泊面积减少1/10。

生境的片断化是指一个面积大而连续的生境被分割成两个或更多小块残片并逐渐缩小的过程。多种人类活动都可能导致生境的片断化。如铁路、公路、水沟、电话网络、农田以及其他可能限制--生物自由活动的分隔物,和自然保护区内修筑公路等人为设施。特别是由于这些人为设施的建立,使得动物的活动受到限制,从而影响其觅食、迁徙和繁殖,而且植物的花粉和种子的散布也会受到影响。因而引起动植物种群数量下降并引起局部灭绝。同时由于生境的片断化,阳光、温度、湿度及风的变化,也会导致一些物种濒危、甚至灭绝。另外生境的片断化有助于外来物种的入侵,进而威胁到原由物种的生存。

生境退化则是生境部分的失去原有功能,如由于经济发展、过度放牧等原因,使得草场退化严重,引起草原生物生理机能衰退,从而对其生存构成威胁。

草原的退化。

2.2.2掠夺式的过度开发

许多生物资源对人类具有直接的经济价值。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全球商业化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人类对之的需求随之迅速上升,其结果导致对这些资源的过度开发并使生物多样性下降。

而当商业市场对某种野生生物资源有较大需求,通常会导致对该种生物的过度开发。典型的实例是人类对海洋鲸类的猎捕活动与鲸类数量的消长之间的关系。我国许多药用植物,如人参、天麻、砂仁、七叶一枝花、黄草、罗汉果等,野生的植株都已经很有限了,如果仍不加限制必然导致灭绝。其中偷猎、滥挖走私野生动物行为对生物的多样性威胁最严重。

2.2.3环境污染

2.2.3.1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能够对水生生物(特别是鱼类)生命周期的任何发展阶段,产生亚致死或致死作用,影响他们的捕食、寻食和繁殖。其中亚致死的水体污染对水体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更为突出、普遍、久远。在这种环境中的生物繁殖能力下降、生长缓慢或者死于环境胁迫有关的疾病。而水体富营养化能使水体生物多样性显著下降,昆明滇池即是一例。

2.2.3.2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通常会使当地植被退化,甚至变成不毛之地,同时土壤动物也会变的稀少甚至绝迹,其生物多样性比未受污染区显著下降。如矿区、尾矿堆积地一、矿区废弃地以及垃圾填埋废弃地都少有树木生长。

2.2.3.3空气污染

人类排放到大气中的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均能对生物体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失,并对生态系统构成危害。经各种途径进入空气的二氧化硫、氨、臭氧等能直接杀死生物。来自冶炼厂废气中的有毒金属能直接毒害植物。而由于臭氧空洞、酸雨以及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所引发的温室效应等造成的生物多样性损害、减少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关注和重视,特别是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变暖和酸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2.2.4外来物种入侵

外来物种入侵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很大威胁。其入侵方式有三种:一是由于农林牧渔业生产,城市公园和绿化、景观美化、观赏等目的的有意引进或改进,如在滇池泛滥的水葫芦、转基因生物;二是随贸易运输旅游等活动传入的物种,即无意引进,如因船舶压仓水、土等带来得新物种;三是靠自身传播能力或借助自然力而传入,即自然入侵,如在西南地区危害深广的紫茎泽兰、飞机草。在全球濒危物种植物名录中,大约有35%~46%是部分或完全有外来物种入侵引起的。2002年来自南美洲亚马逊河的食人鱼又名食人鲳在我国掀起轩然大波。其一旦流入某一水域达到一定规模时,可能会大量屠杀其他鱼类,给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带来危机,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2.3制度原因

虽然我国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由于制度特别是法律制度的不健全,使生物多样性遭受了不必要的损失。主要表现在:虽然国家已把环境保护的成效纳入政绩考核之中,但有些地方政府并未把此真正纳入工作计划;对生物多样性有影响的重要部门(如农业、林业、渔业、科研机构等)对此重视够,缺少相关具体实施细则、行动及专业人员。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物种及其生境的有效方法,我国已建立数目众多的保护区,但相对与国土总面积而言是不够的,而且部分保护区管理混乱、土地权属不清等也需要完善。在法律制度方面,虽已实施《自然保护区条例》多年,但毕竟在法律效力上位阶较低,调整面窄,处罚力度不够,故需要进行新的立法以保护自然保护区、物种及其生境。而在外来生物入侵问题上,虽有一些法规涉及,如《进出境动物检疫法》但没有专门法规对此做相应调整,法律漏洞较大。

此外,由于经济发展;新的城镇、水坝、水库、矿区的开发、建设;旅游活动以及国际合作不充分也会对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

3.保护对策

保护生物样多性不仅需要加快治理环境污染,把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更重要的是在生态系统水平上采取保护措施,传统的做法主要是建立自然保护,通过排除或减少人为干扰来保护生态脆弱区,在一般情况下,确是保护某些物种或生态系统的有效途径。但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加以完善,有必要通过立法的途径解决,主要是对自然保护区进行立法。鉴于外来物种对生物样多性的影响日益严重,而我国却没有专门立法保护措施,故建议建立外来物种管理法规体系。而且随着人口和用地的不断增长,被动的保护已很难真正达到保护的目的,为此提出可持续利用生物资源。同时生物多样性对全人类都有着深远的意义,需要各国政府和人民的积极参与,故特别强调国际合作和加强国民教育。

3.1建立、完善自然保护区和制定《自然保护区立法》

自然保护区是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双重性质,并且是一定的空间范围的区域。在我国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惜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和具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地的陆地水域和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据《世界资源》1997年的统计,全世界已建立较大面积的保护区1.04万个多,其无论在保有物种、遗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还是在保护物种生境上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各国也意识到,由于缺法相关法律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混乱,保护区内开发与保护矛盾突出,乱砍、滥挖偷猎行为时有不断,造成一些自然保护区破坏严重。

因此,许多国家对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进行了专门立法。如,英国《国家公园和乡土利用法》,日本的《自然公园法〉澳大利亚的国家公园与野生生物保护法》加拿大的《国家公园法》,韩国的《自然公园法》等。另外,一些国家制定了自然保护区或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综合性法律,并将自然保护区纳入其中。例如,日本的《自然保全法》、新西兰的《自然保护法》、韩国的《自然环境保护法》等。这些法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上取得很大成效。

所以无论是按国际通行做法还是从我国国情出发,都有必要抓紧制定一部《自然保护区法》,对由于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建设、管理、开发和利用而产生和存在的社会关系进行调整。建议在原有法规中法律制度:如审批制度、分级分区制度、管理制度、检查应急制度的基础上,修改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如分类性保护和管理制度、监督管理体制、投入保障制度,借鉴国外相关先进经验,创设新的法律制度,如功能区划制度和社会影响评价制度。

3.2防止外来物种和建立外来物种管理法规体系

外来物种入侵不仅对当地生物构成威胁,同时对经济和人体健康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一些国家对此进行了立法。如美国先后颁布或制修订了《野生动物保护法》、《外来物种预防和执行法》、《国家入侵生物法》、《外来有害生物预防和控制法》、《联邦有害杂草法》等;新西兰《生物安全法》等。

我国虽有一些法律法规涉及外来物种管理,如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1988)农业和林业局分别建立了水生和陆生野生动物引进审批制度;《野生植物保护条例》(1996)、《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动物防疫法》和《植物检疫条例》。但是目前尚无针对外来物种入侵的专门法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涉及到外来入侵物种物种,但未制定专门针对外来物种入侵的行动计划,所以中国急待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以确保生态安全和保护本国生物多样性。如设立引种许可证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立外来物种入侵预警机制。

另外,对外来物种进行普查和有计划清除,也很有必要。

3.3在保护中持续利用生物资源

虽然全世界已建立众多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等多形式保护方法方式,但相对于地球生物圈而言,其保护的生物多样性是有限的。因此人们认识到,有效和长期可信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是持续利用生物资源。指对生物资源的利用应以使生物多样性在所有层次上得以保护、再生和发展。对保护而言,没有合理利用也就没有保护。利用自然保护和发展旅游业就是一例。不但有经济效益,实际上也是宣传群众、教育群众,从而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这本身就是社会效益的体现,也是自然保护的价值体现。

另外建议对生物多样性有影响的重要部门(如农业、林业、渔业、科研机构)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并将其纳入他们的生产计划中,鼓励生物的资源利用方式的多样化。包括根据当地资源的实际情况实施传统的农业和林业措施;推进科研与教育;采取必要的办法使保护区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和进行迁地保护。

3.4国家合作与行动

在生物多样性问题上,世界各国的共识是生物多样性问题不是局部的、地区的问题,而是全球性的问题。联合国有关组织、世界科学界和各国政府部门认为国际合作是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方面。因此我国政府应积极的参与国际合作加入协定,联合打击跨国非法贸易与捕猎。加强科研协作,但要注意与产权问题。

我国已加入的公约协定有《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国际捕鲸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热带木材协定》、《关于保护特别水禽的重要湿地公约》等等,为了更好的保护我国生物多样性,应积极的开展国际合作,并制定相关的实施计划与细则,在必要的情况下制定相关行政法规或法律。

3.5加强环保教育

从整体和局部看,国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的好坏,大量资料表明,凡是受环保教育程度越低的国家和地区,通常生态环境破坏频率越高、程度越深、问题也越多。而对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社会问题来说,除发展外,更多的应加强民众教育,广泛、通俗、持之以恒地开展与环境相关的文化教育、法律宣传,培育本地化的亲生态人口。特别值得重视和提倡的是利用当地文化、习俗、传统、信仰、宗教和习惯中的环保意识和思想,如民族地区的龙山、凤水,进行宣传教育。另建议在中小学中专门开设环境课程或在自然、化学、生物、地理及中进行环保教育,尤其值得重视的是课外活动。

此外,加快对全国生物多样性的清查;根据实际情况变更动植物保护级别;恢复破坏的生态系统;及对一些重点珍稀濒危物种进行人工繁育和扩群工作,也很有必要。总之,一个物种的消亡往往不是单个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是一件综合性的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参与,不仅需要政府,更需要民众;不仅需要单个学科,更需要多学科;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而是全球的共同参与与合作。

参考文献:

[1]王羲国际环境法法律出版社1998

[2]韩德培主编环境保护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8

[3]曹志平生态环境可持续管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4]毛文永、刘剑平全球环境问题与对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5]伊武军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海洋出版社2001

[6]熊治延环境生物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7]中国外来物种黑名单科学生活2004(3)

篇2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 原因 可持续利用 保护对策

引言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基础,也是当今国际社会环境和发展的研究 热点问题之一。中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家之一,它有的生物物种数量约占全球的十分之一,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地区。 但是由于自然、人为及制度方面的原因,中国的生物多样性正遭受着严重的损失和破坏,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急中之急、重中之重的事情。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些原因的分析,提出建设性意见,以资探讨。

1.生物多样性概述

1.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含义

1992年6月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各国签署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二条对生物多样性作如下解释:

所有来源的形形生物体,这些来源除其他外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

1994年我国政府制订并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对生物多样性作如下概念:

所谓生物多样性就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构成的综合体。

但上述对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缺乏全面性、准确性和简练性,故本文将生物多样性定义为反映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境和所包含的组成部分的综合体。

生物多样性包含三层含义,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三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遗传多样性是指某个物种内个体的变异性;物种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生境、生态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内生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三者之中生态系统多样性是基础,而物种多样性是关键,遗传多样性含有的潜在价值最大。

1.2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每个层次生物多样性的都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和意义。物种的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大量野生和养殖的植物、鱼类及动物产品;遗传多样性则对培育新品种、改良老品种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人们可利用一些农作物的原始种群、野生亲远种和地方品种培育高产、优质和抗病的作物。在生态系统中的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改善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维持生态平衡。因此生物多样性不仅能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自然资源,满足人类社会对食品、药物、能源、工业原料、旅游、娱乐、科学研究、教育等的直接需求,而且能维持生态系统的功能、调节气候、保持土壤肥力、净化空气和水,从而支持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和其它活动。此外生物多样性直接影响着中国的文化多样性.

1.3 我国生物多样性现状

我国在1987年公布的《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第一期中,公布的濒危种类有121种,受威胁的158种,稀有的110种,共计389种,其中一类保护植物8种、二类的157种、三类的22种。另据中国红皮书的估计显示,超过1/10即500多种脊椎动物物种和15%~20%即400~500种高等植物已经受到威胁。而我国对境内的物种及其数量尚无确切的统计数字,尤其对濒危物种的调查尚不全面。出现的问题是有些国家未列入濒危物种名录的物种面临生存威胁,有的甚至濒临灭绝,而另一些则由于人为的保护、繁育、利用而使种群数量有所增减,因而有必要调整其保护级别或划出、划入保护之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药用动植物,如黄草,急待保护。

此外,近年来野生生物贸易已经对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产生了较大影响。由于粮食、中医药、服装等对野生生物的需求日益增加,野生动植物的非法交易也急剧增长,对几种濒危动植物物种以及一些没有列入国家保护名单之内的动植物物种数量已经构成威胁。如:藏羚羊。

2.生物多样性损失的主要原因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既有自然发生的,也有因自然发生的,但就目前而言,人类活动(特别是近两个世纪以来)无疑是生物多样性的损失的最主要原因。此外制度特别是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则是引起损失的另一主要原因。

2.1 自然原因

一是物种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其一是物种的形成与灭绝是一种自然过程,化石记录表明,多数物种的限定寿命平均为100~1000万年。其二是物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或变异性、适应性比较差,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难以适应,因此而面临灭绝的危险。如大熊猫,其濒危的原因除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以外,与其本身食性狭窄、生殖能力低等身体特征有关。二是环境突变(天灾),如地震、水灾、火灾、暴风雪、干旱等自然灾害。

2.2 人为原因

由于人类对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同时又过多的重视经济发展,而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淡薄,从而导致生境破坏时有发生;对生物资源开发过度,有些甚至是掠夺式的开发;环境污染严重;对外来物种入侵问题重视不够以及制度的不健全,这些都是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

2.2.1 生境的丧失、片断化、退化

栖息地破坏和片段化已成为我国一些兽类数量减少、分布区缩小和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伐木和占地是中国生境被破坏的两大主要原因。天然林的大幅度减少直接威胁到从苔藓、地衣到高等物种的生存。此外伐木也是导致森林火灾的一个主要原因,中国在过去25年内因森林火灾共损失了860万公顷的森林。以农业和建设为目的的占用森林、湿地和草原则是生境破坏的另一个原因。据估计,中国目前农田的1/3本来是处女林,这一问题在中国热带地区尤为严重。而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沿海湿地的一半左右已经发生改变,高原湖泊周围的湿地也损失严重。另外,1950~1980年间中国湖泊面积减少1/10。

生境的片断化是指一个面积大而连续的生境被分割成两个或更多小块残片并逐渐缩小的过程。多种人类活动都可能导致生境的片断化。如铁路、公路、水沟、电话网络、农田以及其他可能限制--生物自由活动的分隔物,和自然保护区内修筑公路等人为设施。特别是由于这些人为设施的建立,使得动物的活动受到限制,从而影响其觅食、迁徙和繁殖,而且植物的花粉和种子的散布也会受到影响。因而引起动植物种群数量下降并引起局部灭绝。同时由于生境的片断化,阳光、温度、湿度及风的变化,也会导致一些物种濒危、甚至灭绝。另外生境的片断化有助于外来物种的入侵,进而威胁到原由物种的生存。

生境退化则是生境部分的失去原有功能,如由于经济发展、过度放牧等原因,使得草场退化严重,引起草原生物生理机能衰退,从而对其生存构成威胁。

草原的退化。

2.2.2 掠夺式的过度开发

许多生物资源对人类具有直接的经济价值。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全球商业化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人类对之的需求随之迅速上升,其结果导致对这些资源的过度开发并使生物多样性下降。

而当商业市场对某种野生生物资源有较大需求,通常会导致对该种生物的过度开发。典型的实例是人类对海洋鲸类的猎捕活动与鲸类数量的消长之间的关系。我国许多药用植物,如人参、天麻、砂仁、七叶一枝花、黄草、罗汉果等,野生的植株都已经很有限了,如果仍不加限制必然导致灭绝。其中偷猎、滥挖走私野生动物行为对生物的多样性威胁最严重。

2.2.3 环境污染

2.2.3.1 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能够对水生生物(特别是鱼类)生命周期的任何发展阶段,产生亚致死或致死作用,影响他们的捕食、寻食和繁殖。其中亚致死的水体污染对水体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更为突出、普遍、久远。在这种环境中的生物繁殖能力下降、生长缓慢或者死于环境胁迫有关的疾病。而水体富营养化能使水体生物多样性显著下降,昆明滇池即是一例。

2.2.3.2 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通常会使当地植被退化,甚至变成不毛之地,同时土壤动物也会变的稀少甚至绝迹,其生物多样性比未受污染区显著下降。如矿区、尾矿堆积地一、矿区废弃地以及垃圾填埋废弃地都少有树木生长。

2.2.3.3 空气污染

人类排放到大气中的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均能对生物体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失,并对生态系统构成危害。经各种途径进入空气的二氧化硫、氨、臭氧等能直接杀死生物。来自冶炼厂废气中的有毒金属能直接毒害植物。而由于臭氧空洞、酸雨以及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所引发的温室效应等造成的生物多样性损害、减少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关注和重视 ,特别是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变暖和酸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2.2.4 外来物种入侵

外来物种入侵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很大威胁。其入侵方式有三种:一是由于农林牧渔业生产,城市公园和绿化、景观美化、观赏等目的的有意引进或改进,如在滇池泛滥的水葫芦、转基因生物;二是随贸易运输旅游等活动传入的物种,即无意引进,如因船舶压仓水、土等带来得新物种;三是靠自身传播能力或借助自然力而传入,即自然入侵,如在西南地区危害深广的紫茎泽兰、飞机草。在全球濒危物种植物名录中,大约有35% ~46%是部分或完全有外来物种入侵引起的。2002年来自南美洲亚马逊河的食人鱼又名食人鲳在我国掀起轩然大波。其一旦流入某一水域达到一定规模时,可能会大量屠杀其他鱼类,给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带来危机,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2.3 制度原因

虽然我国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由于制度特别是法律制度的不健全,使生物多样性遭受了不必要的损失。主要表现在:虽然国家已把环境保护的成效纳入政绩考核之中,但有些地方政府并未把此真正纳入工作计划;对生物多样性有影响的重要部门(如农业、林业、渔业、科研机构等)对此重视够,缺少相关具体实施细则、行动及专业人员。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物种及其生境的有效方法,我国已建立数目众多的保护区,但相对与国土总面积而言是不够的,而且部分保护区管理混乱、土地权属不清等也需要完善。在法律制度方面,虽已实施《自然保护区条例》多年,但毕竟在法律效力上位阶较低,调整面窄,处罚力度不够,故需要进行新的立法以保护自然保护区、物种及其生境。而在外来生物入侵问题上,虽有一些法规涉及,如《进出境动物检疫法》但没有专门法规对此做相应调整,法律漏洞较大。

此外,由于经济发展;新的城镇、水坝、水库、矿区的开发、建设;旅游活动以及国际合作不充分也会对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

3.保护对策

保护生物样多性不仅需要加快治理环境污染,把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更重要的是在生态系统水平上采取保护措施,传统的做法主要是建立自然保护,通过排除或减少人为干扰来保护生态脆弱区,在一般情况下,确是保护某些物种或生态系统的有效途径。但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加以完善,有必要通过立法的途径解决,主要是对自然保护区进行立法。鉴于外来物种对生物样多性的影响日益严重,而我国却没有专门立法保护措施,故建议建立外来物种管理法规体系。而且随着人口和用地的不断增长,被动的保护已很难真正达到保护的目的,为此提出可持续利用生物资源。同时生物多样性对全人类都有着深远的意义,需要各国政府和人民的积极参与,故特别强调国际合作和加强国民教育。

3.1 建立、完善自然保护区和制定《自然保护区立法》

自然保护区是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双重性质,并且是一定的空间范围的区域。在我国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惜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和具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地的陆地水域和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据《世界资源》1997年的统计,全世界已建立较大面积的保护区1.04万个多,其无论在保有物种、遗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还是在保护物种生境上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各国也意识到,由于缺法相关法律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混乱,保护区内开发与保护矛盾突出,乱砍、滥挖偷猎行为时有不断,造成一些自然保护区破坏严重。

因此,许多国家对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进行了专门立法。如,英国《国家公园和乡土利用法》,日本的《自然公园法〉澳大利亚的国家公园与野生生物保护法》 加拿大的《国家公园法》,韩国的《自然公园法》 等。另外,一些国家制定了自然保护区或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综合性法律,并将自然保护区纳入其中。例如,日本的《自然保全法》、新西兰的《自然保护法》、韩国的《自然环境保护法》等。这些法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上取得很大成效。

所以无论是按国际通行做法还是从我国国情出发,都有必要抓紧制定一部《自然保护区法》,对由于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建设、管理、开发和利用而产生和存在的社会关系进行调整。建议在原有法规中法律制度:如审批制度、分级分区制度、管理制度、检查应急制度的基础上,修改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如分类性保护和管理制度、监督管理体制、投入保障制度,借鉴国外相关先进经验,创设新的法律制度,如功能区划制度和社会影响评价制度。

3.2 防止外来物种和建立外来物种管理法规体系

外来物种入侵不仅对当地生物构成威胁,同时对经济和人体健康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一些国家对此进行了立法。如美国先后颁布或制修订了《野生动物保护法》、《外来物种预防和执行法》、《国家入侵生物法》、《外来有害生物预防和控制法》、《联邦有害杂草法》等;新西兰《生物安全法》等。

我国虽有一些法律法规涉及外来物种管理,如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1988)农业 和林业局分别建立了水生和陆生野生动物引进审批制度;《野生植物保护条例》(1996)、《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动物防疫法》和《植物检疫条例》。但是目前尚无针对外来物种入侵的专门法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涉及到 外来入侵物种物种,但未制定专门针对外来物种入侵的行动计划,所以中国急待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以确保生态安全和保护本国生物多样性。如设立引种许可证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立外来物种入侵预警机制。

另外,对外来物种进行普查和有计划清除,也很有必要。

3.3 在保护中持续利用生物资源

虽然全世界已建立众多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等多形式保护方法方式,但相对于地球生物圈而言,其保护的生物多样性是有限的。因此人们认识到,有效和长期可信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是持续利用生物资源。指对生物资源的利用应以使生物多样性在所有层次上得以保护、再生和发展。对保护而言,没有合理利用也就没有保护。利用自然保护和发展旅游业就是一例。不但有经济效益,实际上也是宣传群众、教育群众,从而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这本身就是社会效益的体现,也是自然保护的价值体现。

另外建议对生物多样性有影响的重要部门(如农业、林业、渔业、科研机构)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并将其纳入他们的生产计划中,鼓励生物的资源利用方式的多样化。包括根据当地资源的实际情况实施传统的农业和林业措施;推进科研与教育;采取必要的办法使保护区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和进行迁地保护。

3.4 国家合作与行动

在生物多样性问题上,世界各国的共识是生物多样性问题不是局部的、地区的问题,而是全球性的问题。联合国有关组织、世界科学界和各国政府部门认为国际合作是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方面。因此我国政府应积极的参与国际合作加入协定,联合打击跨国非法贸易与捕猎。加强科研协作,但要注意主权与产权问题。

我国已加入的公约协定有《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国际捕鲸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热带木材协定》、《关于保护特别水禽的重要湿地公约》等等,为了更好的保护我国生物多样性,应积极的开展国际合作,并制定相关的实施计划与细则,在必要的情况下制定相关行政法规或法律。

3.5 加强环保教育

从整体和局部看,国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的好坏,大量资料表明,凡是受环保教育程度越低的国家和地区,通常生态环境破坏频率越高、程度越深、问题也越多。而对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社会问题来说,除发展外,更多的应加强民众教育,广泛、通俗、持之以恒地开展与环境相关的文化教育、法律宣传,培育本地化的亲生态人口。特别值得重视和提倡的是利用当地文化、习俗、传统、信仰、宗教和习惯中的环保意识和思想,如民族地区的龙山、凤水,进行宣传教育。另建议在中小学中专门开设环境课程或在自然、化学、生物、地理及中进行环保教育,尤其值得重视的是课外活动。

此外,加快对全国生物多样性的清查;根据实际情况变更动植物保护级别;恢复破坏的生态系统;及对一些重点珍稀濒危物种进行人工繁育和扩群工作,也很有必要。总之,一个物种的消亡往往不是单个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是一件综合性的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参与,不仅需要政府,更需要民众;不仅需要单个学科,更需要多学科;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而是全球的共同参与与合作。 参考文献:

[1] 王羲 国际环境法 法律出版社 1998

[2] 韩德培主编 环境保护法教程 法律出版社 1998

[3] 曹志平 生态环境可持续管理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1

[4] 毛文永、刘剑平全球环境问题与对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

[5] 伊武军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海洋出版社 2001

[6] 熊治延 环境生物学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0

[7] 中国外来物种黑名单 科学生活 2004(3)

篇3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原因可持续利用保护对策

引言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基础,也是当今国际社会环境和发展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中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家之一,它有的生物物种数量约占全球的十分之一,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地区。但是由于自然、人为及制度方面的原因,中国的生物多样性正遭受着严重的损失和破坏,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急中之急、重中之重的事情。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些原因的分析,提出建设性意见,以资探讨。

1.生物多样性概述

1.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含义

1992年6月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各国签署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二条对生物多样性作如下解释:

所有来源的形形生物体,这些来源除其他外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

1994年我国政府制订并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对生物多样性作如下概念:

所谓生物多样性就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构成的综合体。

但上述对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缺乏全面性、准确性和简练性,故本文将生物多样性定义为反映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境和所包含的组成部分的综合体。

生物多样性包含三层含义,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三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遗传多样性是指某个物种内个体的变异性;物种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生境、生态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内生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三者之中生态系统多样性是基础,而物种多样性是关键,遗传多样性含有的潜在价值最大。

1.2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每个层次生物多样性的都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和意义。物种的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大量野生和养殖的植物、鱼类及动物产品;遗传多样性则对培育新品种、改良老品种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人们可利用一些农作物的原始种群、野生亲远种和地方品种培育高产、优质和抗病的作物。在生态系统中的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改善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维持生态平衡。因此生物多样性不仅能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自然资源,满足人类社会对食品、药物、能源、工业原料、旅游、娱乐、科学研究、教育等的直接需求,而且能维持生态系统的功能、调节气候、保持土壤肥力、净化空气和水,从而支持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和其它活动。此外生物多样性直接影响着中国的文化多样性.

1.3我国生物多样性现状

我国在1987年公布的《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第一期中,公布的濒危种类有121种,受威胁的158种,稀有的110种,共计389种,其中一类保护植物8种、二类的157种、三类的22种。另据中国红皮书的估计显示,超过1/10即500多种脊椎动物物种和15%~20%即400~500种高等植物已经受到威胁。而我国对境内的物种及其数量尚无确切的统计数字,尤其对濒危物种的调查尚不全面。出现的问题是有些国家未列入濒危物种名录的物种面临生存威胁,有的甚至濒临灭绝,而另一些则由于人为的保护、繁育、利用而使种群数量有所增减,因而有必要调整其保护级别或划出、划入保护之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药用动植物,如黄草,急待保护。

此外,近年来野生生物贸易已经对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产生了较大影响。由于粮食、中医药、服装等对野生生物的需求日益增加,野生动植物的非法交易也急剧增长,对几种濒危动植物物种以及一些没有列入国家保护名单之内的动植物物种数量已经构成威胁。如:藏羚羊。

2.生物多样性损失的主要原因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既有自然发生的,也有因自然发生的,但就目前而言,人类活动(特别是近两个世纪以来)无疑是生物多样性的损失的最主要原因。此外制度特别是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则是引起损失的另一主要原因。

2.1自然原因

一是物种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其一是物种的形成与灭绝是一种自然过程,化石记录表明,多数物种的限定寿命平均为100~1000万年。其二是物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或变异性、适应性比较差,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难以适应,因此而面临灭绝的危险。如大熊猫,其濒危的原因除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以外,与其本身食性狭窄、生殖能力低等身体特征有关。二是环境突变(天灾),如地震、水灾、火灾、暴风雪、干旱等自然灾害。

2.2人为原因

由于人类对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同时又过多的重视经济发展,而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淡薄,从而导致生境破坏时有发生;对生物资源开发过度,有些甚至是掠夺式的开发;环境污染严重;对外来物种入侵问题重视不够以及制度的不健全,这些都是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

2.2.1生境的丧失、片断化、退化

栖息地破坏和片段化已成为我国一些兽类数量减少、分布区缩小和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伐木和占地是中国生境被破坏的两大主要原因。天然林的大幅度减少直接威胁到从苔藓、地衣到高等物种的生存。此外伐木也是导致森林火灾的一个主要原因,中国在过去25年内因森林火灾共损失了860万公顷的森林。以农业和建设为目的的占用森林、湿地和草原则是生境破坏的另一个原因。据估计,中国目前农田的1/3本来是处女林,这一问题在中国热带地区尤为严重。而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沿海湿地的一半左右已经发生改变,高原湖泊周围的湿地也损失严重。另外,1950~1980年间中国湖泊面积减少1/10。

生境的片断化是指一个面积大而连续的生境被分割成两个或更多小块残片并逐渐缩小的过程。多种人类活动都可能导致生境的片断化。如铁路、公路、水沟、电话网络、农田以及其他可能限制--生物自由活动的分隔物,和自然保护区内修筑公路等人为设施。特别是由于这些人为设施的建立,使得动物的活动受到限制,从而影响其觅食、迁徙和繁殖,而且植物的花粉和种子的散布也会受到影响。因而引起动植物种群数量下降并引起局部灭绝。同时由于生境的片断化,阳光、温度、湿度及风的变化,也会导致一些物种濒危、甚至灭绝。另外生境的片断化有助于外来物种的入侵,进而威胁到原由物种的生存。

生境退化则是生境部分的失去原有功能,如由于经济发展、过度放牧等原因,使得草场退化严重,引起草原生物生理机能衰退,从而对其生存构成威胁。

草原的退化。

2.2.2掠夺式的过度开发

许多生物资源对人类具有直接的经济价值。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全球商业化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人类对之的需求随之迅速上升,其结果导致对这些资源的过度开发并使生物多样性下降。

而当商业市场对某种野生生物资源有较大需求,通常会导致对该种生物的过度开发。典型的实例是人类对海洋鲸类的猎捕活动与鲸类数量的消长之间的关系。我国许多药用植物,如人参、天麻、砂仁、七叶一枝花、黄草、罗汉果等,野生的植株都已经很有限了,如果仍不加限制必然导致灭绝。其中偷猎、滥挖走私野生动物行为对生物的多样性威胁最严重。

2.2.3环境污染

2.2.3.1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能够对水生生物(特别是鱼类)生命周期的任何发展阶段,产生亚致死或致死作用,影响他们的捕食、寻食和繁殖。其中亚致死的水体污染对水体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更为突出、普遍、久远。在这种环境中的生物繁殖能力下降、生长缓慢或者死于环境胁迫有关的疾病。而水体富营养化能使水体生物多样性显著下降,昆明滇池即是一例。

2.2.3.2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通常会使当地植被退化,甚至变成不毛之地,同时土壤动物也会变的稀少甚至绝迹,其生物多样性比未受污染区显著下降。如矿区、尾矿堆积地一、矿区废弃地以及垃圾填埋废弃地都少有树木生长。

2.2.3.3空气污染

人类排放到大气中的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均能对生物体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失,并对生态系统构成危害。经各种途径进入空气的二氧化硫、氨、臭氧等能直接杀死生物。来自冶炼厂废气中的有毒金属能直接毒害植物。而由于臭氧空洞、酸雨以及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所引发的温室效应等造成的生物多样性损害、减少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关注和重视,特别是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变暖和酸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2.2.4外来物种入侵

外来物种入侵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很大威胁。其入侵方式有三种:一是由于农林牧渔业生产,城市公园和绿化、景观美化、观赏等目的的有意引进或改进,如在滇池泛滥的水葫芦、转基因生物;二是随贸易运输旅游等活动传入的物种,即无意引进,如因船舶压仓水、土等带来得新物种;三是靠自身传播能力或借助自然力而传入,即自然入侵,如在西南地区危害深广的紫茎泽兰、飞机草。在全球濒危物种植物名录中,大约有35%~46%是部分或完全有外来物种入侵引起的。2002年来自南美洲亚马逊河的食人鱼又名食人鲳在我国掀起轩然大波。其一旦流入某一水域达到一定规模时,可能会大量屠杀其他鱼类,给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带来危机,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2.3制度原因

虽然我国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由于制度特别是法律制度的不健全,使生物多样性遭受了不必要的损失。主要表现在:虽然国家已把环境保护的成效纳入政绩考核之中,但有些地方政府并未把此真正纳入工作计划;对生物多样性有影响的重要部门(如农业、林业、渔业、科研机构等)对此重视够,缺少相关具体实施细则、行动及专业人员。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物种及其生境的有效方法,我国已建立数目众多的保护区,但相对与国土总面积而言是不够的,而且部分保护区管理混乱、土地权属不清等也需要完善。在法律制度方面,虽已实施《自然保护区条例》多年,但毕竟在法律效力上位阶较低,调整面窄,处罚力度不够,故需要进行新的立法以保护自然保护区、物种及其生境。而在外来生物入侵问题上,虽有一些法规涉及,如《进出境动物检疫法》但没有专门法规对此做相应调整,法律漏洞较大。

此外,由于经济发展;新的城镇、水坝、水库、矿区的开发、建设;旅游活动以及国际合作不充分也会对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

3.保护对策

保护生物样多性不仅需要加快治理环境污染,把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更重要的是在生态系统水平上采取保护措施,传统的做法主要是建立自然保护,通过排除或减少人为干扰来保护生态脆弱区,在一般情况下,确是保护某些物种或生态系统的有效途径。但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加以完善,有必要通过立法的途径解决,主要是对自然保护区进行立法。鉴于外来物种对生物样多性的影响日益严重,而我国却没有专门立法保护措施,故建议建立外来物种管理法规体系。而且随着人口和用地的不断增长,被动的保护已很难真正达到保护的目的,为此提出可持续利用生物资源。同时生物多样性对全人类都有着深远的意义,需要各国政府和人民的积极参与,故特别强调国际合作和加强国民教育。

3.1建立、完善自然保护区和制定《自然保护区立法》

自然保护区是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双重性质,并且是一定的空间范围的区域。在我国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惜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和具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地的陆地水域和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据《世界资源》1997年的统计,全世界已建立较大面积的保护区1.04万个多,其无论在保有物种、遗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还是在保护物种生境上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各国也意识到,由于缺法相关法律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混乱,保护区内开发与保护矛盾突出,乱砍、滥挖偷猎行为时有不断,造成一些自然保护区破坏严重。

因此,许多国家对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进行了专门立法。如,英国《国家公园和乡土利用法》,日本的《自然公园法〉澳大利亚的国家公园与野生生物保护法》加拿大的《国家公园法》,韩国的《自然公园法》等。另外,一些国家制定了自然保护区或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综合性法律,并将自然保护区纳入其中。例如,日本的《自然保全法》、新西兰的《自然保护法》、韩国的《自然环境保护法》等。这些法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上取得很大成效。

所以无论是按国际通行做法还是从我国国情出发,都有必要抓紧制定一部《自然保护区法》,对由于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建设、管理、开发和利用而产生和存在的社会关系进行调整。建议在原有法规中法律制度:如审批制度、分级分区制度、管理制度、检查应急制度的基础上,修改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如分类性保护和管理制度、监督管理体制、投入保障制度,借鉴国外相关先进经验,创设新的法律制度,如功能区划制度和社会影响评价制度。

3.2防止外来物种和建立外来物种管理法规体系

外来物种入侵不仅对当地生物构成威胁,同时对经济和人体健康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一些国家对此进行了立法。如美国先后颁布或制修订了《野生动物保护法》、《外来物种预防和执行法》、《国家入侵生物法》、《外来有害生物预防和控制法》、《联邦有害杂草法》等;新西兰《生物安全法》等。

我国虽有一些法律法规涉及外来物种管理,如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1988)农业和林业局分别建立了水生和陆生野生动物引进审批制度;《野生植物保护条例》(1996)、《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动物防疫法》和《植物检疫条例》。但是目前尚无针对外来物种入侵的专门法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涉及到外来入侵物种物种,但未制定专门针对外来物种入侵的行动计划,所以中国急待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以确保生态安全和保护本国生物多样性。如设立引种许可证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立外来物种入侵预警机制。

另外,对外来物种进行普查和有计划清除,也很有必要。

3.3在保护中持续利用生物资源

虽然全世界已建立众多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等多形式保护方法方式,但相对于地球生物圈而言,其保护的生物多样性是有限的。因此人们认识到,有效和长期可信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是持续利用生物资源。指对生物资源的利用应以使生物多样性在所有层次上得以保护、再生和发展。对保护而言,没有合理利用也就没有保护。利用自然保护和发展旅游业就是一例。不但有经济效益,实际上也是宣传群众、教育群众,从而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这本身就是社会效益的体现,也是自然保护的价值体现。

另外建议对生物多样性有影响的重要部门(如农业、林业、渔业、科研机构)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并将其纳入他们的生产计划中,鼓励生物的资源利用方式的多样化。包括根据当地资源的实际情况实施传统的农业和林业措施;推进科研与教育;采取必要的办法使保护区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和进行迁地保护。

3.4国家合作与行动

在生物多样性问题上,世界各国的共识是生物多样性问题不是局部的、地区的问题,而是全球性的问题。联合国有关组织、世界科学界和各国政府部门认为国际合作是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方面。因此我国政府应积极的参与国际合作加入协定,联合打击跨国非法贸易与捕猎。加强科研协作,但要注意与产权问题。

我国已加入的公约协定有《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国际捕鲸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热带木材协定》、《关于保护特别水禽的重要湿地公约》等等,为了更好的保护我国生物多样性,应积极的开展国际合作,并制定相关的实施计划与细则,在必要的情况下制定相关行政法规或法律。

3.5加强环保教育

从整体和局部看,国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的好坏,大量资料表明,凡是受环保教育程度越低的国家和地区,通常生态环境破坏频率越高、程度越深、问题也越多。而对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社会问题来说,除发展外,更多的应加强民众教育,广泛、通俗、持之以恒地开展与环境相关的文化教育、法律宣传,培育本地化的亲生态人口。特别值得重视和提倡的是利用当地文化、习俗、传统、信仰、宗教和习惯中的环保意识和思想,如民族地区的龙山、凤水,进行宣传教育。另建议在中小学中专门开设环境课程或在自然、化学、生物、地理及中进行环保教育,尤其值得重视的是课外活动。

此外,加快对全国生物多样性的清查;根据实际情况变更动植物保护级别;恢复破坏的生态系统;及对一些重点珍稀濒危物种进行人工繁育和扩群工作,也很有必要。总之,一个物种的消亡往往不是单个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是一件综合性的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参与,不仅需要政府,更需要民众;不仅需要单个学科,更需要多学科;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而是全球的共同参与与合作。

参考文献:

[1]王羲国际环境法法律出版社1998

[2]韩德培主编环境保护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8

[3]曹志平生态环境可持续管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4]毛文永、刘剑平全球环境问题与对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5]伊武军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海洋出版社2001

[6]熊治延环境生物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7]中国外来物种黑名单科学生活2004(3)

篇4

关键词:生态学;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Abstract: modern landscape ecological design is to make the person and nature, the environment more closely together. Based on ecology theory to the landscape design in the guiding ideology and principle of design are discussed, in order to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landscape design.

Keywords: ecology; landscape; landscape design; principle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设计指导思想

1.1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成为本世纪的主题,在各个领域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进行了加热和广泛的讨论,园林界也不得不卷入到这一热潮中。从城市规划到城市设计、从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几乎所有研究会谈谈可持续发展。那么什么是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其真正的含义是什么?

1.1.1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源泉

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在如何解决许多社会问题的过程中,人们对环境的根本原因等问题的理性思维的必然结果。

(l)可持续发展概念的产生和发展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纪话题,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里被热烈而广泛地讨论,园林界也不得不卷入到这一热潮中。从城市规划到城市设计,从建筑设计到园林设计,几乎所有研究都必谈“可持续发展”。那么可持续发展究竟是如何产生?其真正内涵又是什么?

(2)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论

1987年,挪威前首相格罗哈莱姆布伦特兰领导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ECD)”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正式的模型。该委员会的报告是成立于1983年,多年的研究成果。“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报告书,定义为:“不仅没有达到危及子孙后代满足其发展需要当代人的需求。”该报告包括“共同问题”,“共同的挑战”,和“供同的努力”,三个部分对目前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评价。指出,在过去大幅我们关心的是发展对环境的影响,但现在我们迫切感受到了生态压力,如土壤,水,空气,森林退化,对发展的影响。在不久的过去,我们感到,在各国经济联系的重要性,现在我们是国家之间的情景,生态和经济从未如此紧密地与每一个因果网络相互连接的其他生态的相互依存。这是可持续发展成熟的概念。和“全面发展”,“协调发展”相比,一个更精确的意义和更完整的结构,包括两个主要方面:一是可持续发展,反思和批判传统发展模式,二是规范的合理设计可持续发展的典范。可持续发展是绘画的“限制增长理论”中的合理成分,而且还修订了“零增长”的观点,提出以确保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一个新的发展模式。这是关于一个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大飞跃的理论概念,是人类发展的一个重大突破。

1.1. 2可持续发展钓意义

“可持续发展”也被称为“科学发展”。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在1987年,她主持的关于环境与发展世界委员会的报告,联合国“我们共同的未来”,由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不仅满足,而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当代人的需要发展一个危险的能力,这个定义被广泛接受,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达成共识。在中国一些学者提出了以下额外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同时又不损害子孙后代能满足他们的需求目前的需要,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需要进一步的损害其他地区或国家的人们都没有满足他们的需求能力的发展。 还从”三维结构的复杂系统,开始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莱斯特主任,-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河布朗教授认为,“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经济与生态的影响一个持续的经济和社会的社会结构,自然资源和生命支持系统的系统概念,应该能够继续保持结构。”包含两个基本要素可持续发展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需要”,并要“限制”。满足需要,首先要满足穷人的基本需要。需要参考的能力限制未来的危险需要的环境的限制,这一次的突破,必将危及例如空气、水、土壤和生物在地球上的自然系统的支持生命的能力。它们的主要因素是:

(1)收入再分配以确保不存在短期迫使自然资源消耗的需要;

(2)减少主要农产品价格受到损害的贫困和自然灾害受害者的脆弱性;

(3)一般为可持续的生活,如保健、教育、水、空气清新等基本条件,保护和满足最弱势群体的基本需要,为所有人民,特别是穷人和平等的机会和自由选择。

1.2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园林生态设计指导思想

对生态景观设计的重点,设计者应明白,如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等,对生态的基本概念,制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理论和方法,从设计到寻找影响决策的决策,在设计过程中的内容。吴良铺先生指出,这项研究的设计应该是“连贯性的综合研究”。如果园林设计师准备的工作环境和环境责任的承诺,关系到设计的态度,就需要采取的生态思想的全面角度看,在景观设计的综合研究。

生态思维是整个研究中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强调的重要性和必要诊陈由于在不同的生态系统和生态系统有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网络模型,其中每个系统的变化会影响到整个系统操作的一部分。生态景观设计的重点方面,应借鉴生态学的角度看的总体思路。属于更广泛的景观生态系统的子系统,该子系统应该关注景观材料,能源和物质投入和产出人为的,即在生产精炼各级投入,航运,使用和最终处置等造成的资源消耗;输出废水,废物和循环再用的物料,例如对环境的影响。

生态学家指出,生态系统在动态状态,生态系统之间的动态的,随时间变化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变动。子系统作为一个动态系统独立景观生态学,即景观设计和生态系统之间的特定地点的相互作用是动态的。需要考虑的一个景观建设和整个使用一过程中建立,它与周围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通常需要检查的能量和物质景观形成的物质流从生产和加工,运输和使用一的材料生态影响。由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流动模式,并给予地球上有限的资源,它主张的有效应用,如在物质资源的建设环境也应成为国家循环。这不仅减少了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也有利于继续获得后代的资源。

2.设计的原则_

2.1按照自然条件和地理的原赃

2.1.1气候因素

气候是太阳辐射、地表面性质、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下,某一地点或地区多年间经历的天气状况的总和,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指统计得出的平均天气状况,也包括其长期变化状况及其极值。而天气是指某一地区在某一瞬时或某一短时间内大气状态和大气现象的综合。气象要素有气温、气压、风、云、降水、能见度和空气湿度等。气候的差异是形成各地地域差别的重要原因。它影响到地域的水文条件、生物条件以及地形地貌,也造成人们生活方式的差异,从而极大影响到地域园林风格的形成。例如,在古典园林中的南方园林建筑占地面积大,往往连成片的建筑,它是为了适应炎热万的天气并获得遮荫面积,而且将缓解雨季交通和国防台风。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日照充足,温暖的天气,晴朗的天空,非常适合户外生活。因此,基于托马斯教堂,是由美国加州学校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与露天游泳池,不规则种植区域和动态平面木板平台上,“加州花园”,以适应当地的气候和人们的生活。其中,托马斯教堂设计的最典型的唐纳花园。当然,在景观生态设计的气象因素要考虑,理性的分析和设计。如果设计师可以考虑早在当地的日照温度变化的设计选择不同的植物生长在不同的方式,因此,在夏季高温期的阳光可以降低环境温度,在冬季,以免影响光线。此外,根据温度、雨量、湿度的变化在这一年选择不同的开花植物栽培,园林与季节变化,具有良好的观赏价值。还具有为风廊道景观位置的合理安排,以便它可以指导自然流动加强了自然通风的基础上,有效的空气流动,缓解热岛效应的增加。

2.1.2尊重地形,维持园林的完整性

在园林设计当中,应当尊重基地原有的地形地貌以及各种设施,甚至利用原有的自然地形特点和废弃设施重塑新的园林景观,既保留了原有基地的历史文化,又满足人们需求。如对于原有的植被、地形、水系应加以保护利用,而不是一味推平重建。保持场地的自然风情与一原始面貌成为建设园林城市的前提与基础。如海尔布隆市砖瓦厂公园,1995年德国巴登符腾堡州重要的工业与商贸城市海尔布隆市在原来的废弃砖瓦厂上,建成了一座砖瓦厂公园。景观设计师鲍尔决定建立一个混合式公园,包括为市民提供运动与体育锻炼的部分,保护原有砖瓦厂历史痕迹的区域,以及野草与其他植物自生自灭的区域等。鲍尔谨滇地遵循基地的特点,尽量减少对地形地貌的改造,基地的自然和人工特征都保留下来,并经过设计得到强化。在21世纪80年代,这里还是砖瓦厂、工业建筑,如今己成为动人的自然景观和市民公园,受到不同阶层人士的喜爱。

2.2遵循植物造景的植物生态学原理

2.2.1维护社区花园的植物多样性丰富

生物多样性是近年来生物学和生态学的热点问题,指的是生物体和生态综合体“的生存其中的多样性和变异性。”一般来说,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来描述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和景观的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是指所有生物个体,身体含有遗传物质,包括在同类物种的不同种群的遗传变异遗传信息,而且还具有种群内的遗传变异类型。复杂环境和多种生物的起源是遗传多样性的主要原因。生物多样性是指物种及物种的品种类型,强调物种的变异性对物种进化和适应特定的生态环境的代表;物种多样性是指一定时间一定空间中全部生物或某一生物类群的物种数目与各个物种的个体分布特点,空间规模是最重要的产品的进化机制。生态系统多样巨是指生态系统,栖息地类型、植物、动物、微生物群落与环境组成。该物种被认为是最适合研究各级生命的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城市生态园林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在一个社区,物种多样性,不仅体现了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但也反映了动态特性和社区一级的稳定和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关系。在一个安定的社会,资源、空间群,往往相辅相成,而不是直接竞争,更稳定和更复杂的系统。如何保持生物多样性是我们的首要考虑。当前城市园林植物配置和单一品种构成这种形式与它的结构和功能都不完美,害虫及其他自然灾害和人为干扰的影响。因此,要保持社会的生物多样性应尝试建立类似的结构和生物群落地带性植被。

2.2.2群落垂直结构

作者认为,在垂直方向的社会分层主要群落是垂直结构。不同高度的生物基础将被分配到工厂层实际入住。层结构,显著提高植物对环境资源的利用。一般来说,地上植物群落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苔鲜、地衣地面层的四个基本层次组成。为亚热带常绿阔一叶林的结构太复杂,乔木层这种一般分为两层,林下灌木和草本层,小藤本植物,基本上爬在森林一中,往往缺乏对树木,附生高度工厂是不明确;群落结构温带和寒带地区有更简单,特别是在温带针叶林,只有一个单一的乔木层通常,灌木层、草本层和苔薛组成。植物在花园里使用到的植物群落和物种选择过程的特点,横向的对“近自然群落配置过程中的基础层”的高层理论遵循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的区域选择的品种,结构合理,多层次的社会结构。乔在设计过程中,注意草灌木混合和匹配,稀疏的树木,禁止大型草配置模式。

2.3园林景观生态设计遵循适用、经济原则

景观生态设计还必须考虑到“应用程序”的问题。所谓“应用”指的是园林的功能,为客户。“应用程序”的观点具有一定的永恒的和长寿。景观设计师的审美要求,根据群众,活动规健康的兴趣,舒适和方便的园林空间,以满足游客的游览,休息和娱乐健身活动开展的功能要求。花园空间应该充满诗意的,始终茂林修竹,绿草、鲜花,美丽如画的风景,花卉,让游客流连忘。不同的功能区域,它们应该使用这样的儿童活动区,因为交通便利,不同的设计技术,通常接近主入口,并以整合中的景观建筑风格去迎合儿童的心理特征,以新的、明亮的颜色为空间来开拓视野,形成一组动态的,充满活力、生动的景观氛围毛经济状况是景观设计的重要依据。作为一个绿色的空间,即使是设计,因为不同的建筑材料,不同规格的苗木,不同的建筑标准,将需要不同的建筑区。当然,设计者应利用有限的投资条件,以达到最佳的设计技术,节约成本,创造最好的工作。事实上,正确的地点,当地条件,释低了自身的投资成本,而且还解决了一些经济问题。这一问题的经济实质是如何做到“少”多,如在美好的事物时用较少的投资。当然,园林景观根据建设性质,建设,需要确定必要的投资。

2.4尊重自然原则

一切自然生态形式都有其自身的合理性,是适应自然发生发展规律的结果。一切景观建设活动都应从建立正确的人与自然关系出发,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尽可能小的对环境产生影响。自然生态系统一直生生不息地为人类提供各种生活资源与条件,满足人们各方面需求。而人类也应在充分有效利用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尊重其各种生命形式和发生过程。生态学家告诉我们,自然具有很强自我组织、自我协调和自生更新发展的能力,它是能动的。人类在利用它时,应像对待朋友一样去尊重它,并顺应其发生规律,从而保证自然的自我生存与延续。如城市雨后的流水,刻意地汇集阻截它,必将促使其产生强大的反压制力,给排水装置和相关市政设施造成很大冲击,甚至灾难。相反,顺应它的自然径流过程,设计模仿自然式溪流的要素和形式,主动引导并利用它,这不仅可将美丽的启然景观重现于市民眼前,增强城市自然审美品质,并提高市民生态意识,同时也可有效地避免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威胁。因此,在园林生态设计中,尊重自然应是能被社会接受的最基本的前提之一。

小结

现代园林生态设计是要把人与自然、环境更紧密联系在一起。它表达了人类渴望与自然亲近、并与自然融合共生的愿望。随着公众生态意识的增强和生态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园林生态设计手法的探索也在持续进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在这些设计手法中得以表达。无论过程或结果,无论表象或本质,它们都体现了设计师对人与自然之间生态关系的思索与探究。

参考文献:

【1】刘博.生态园林的植物配置[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09(03).

【2】杨秉建.城市园林建设改造植物配置原则与方法[J].民营科技,2009 (01)

【3】李茂才.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分析探讨[J].中外建筑,2008(09)

【4】胡祖勤,刘良源.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群落配置方略[J].现代园艺,2009(01)

【5】周丽娜,张领军.色彩在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9(06)

篇5

【关键词】草坪;地被植物;生态景观

所谓地被植物,是指某些有一定观赏价值,铺设于大面积平地或坡地,或适于阴湿林下和林间隙地等各种环境覆盖地面的多年生草本和低矮丛生、枝叶密集或偃伏性或半蔓性的灌木以及藤本。地被植物具有美化环境、增加空气温度、净化空气、固土护坡等生态功能。地被植物是城市园林绿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绿地景观效果、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1]。作为城市生物多样性载体的城市园林绿地 ,在规划和建设时可以充分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提高城市生物多样性。[2]

草坪草是最为人们熟悉地地被植物,通常另列为一类。在地被植物的定义中,使用“低矮”一词,低矮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因此,又有学者将地被植物的高度标准定为1m,并认为,有些植物在自然生长条件下,植株高度超过1m,但是,它们具有耐修剪或苗期生长缓慢的特点,通过人为干预,可以将高度控制在1m以下,也视为地被植物。国外的学者则将高度标定为“From less than an inch to about 4 feet”,即从2.5cm到1.2m。

因此地被植物的广义定义是包括草坪在内的能较好覆盖地面,形成一定的景观效果.并具较强扩展能力的植物。包括木本、草本、藤本及多肉植物。

1.草坪地被的特点及分类

草坪是最被广泛应用的地被植物形式。其特点是是用多年生矮小草本植株密植,并经修剪的人工草地。18世纪中,英国自然风景园中出现大面积草坪。中国近代园林中也出现草坪。现代国际上将草坪覆盖面积作为衡量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标志之一。1969年,成立国际草坪学会(International Turfgrass Research Conference)。目前,全球草坪栽培技术,以高尔夫球场草坪为代表。它一般设置在屋前、广场、空地和建筑物周围,供观赏、游憩或作运动场地之用。

城市绿化的目的在于净化空气、保护水土、增加生物多样性和隔离噪音,但冷季型草坪通常修剪得很短而几乎没有吸尘、降噪的作用,蓄水功能基本为零,它不能提供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它的定期修剪还引起了严重的噪音扰民问题,所以说冷季型草坪对环境的负效应很大。除此之外草坪还会抢占其它植物的用水,尤其一些大中形城市地下水资源匮乏,很多树种需要靠人工浇水来补充水量,而草坪的抽水功能往往让那些急需水分的树木得不到应有的水分。这在上世纪90年代的大连和青岛就曾大面积的应用草坪,现在这些缺点已经完全暴露出来。

2.其它地被植物

2.1一、二年生草花地被植物

一、二年生草花是鲜花类群中最富有的家族,其中有不少是植株低矮、株丛密集自然,花团似锦的种类,如紫茉莉、太阳花、雏菊、金盏菊、香雪球等。它们风格粗放,是地被植物组合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一、二年生草花作地被植物,更显出其优势和活力。

2.2宿根观花地被植物

花色丰富,品种繁多,种源广泛,作为地被应用不仅景观美丽,而且繁殖力强,养护管理粗放,如鸢尾、玉簪、萱 草、马蔺等。

2.3宿根观叶地被植物

大多数植物低矮,叶丛茂密贴近地面而且多数是耐荫植物,如麦冬、石菖蒲、万年青等,在全国各大城市园林绿化中被大量应用,生态效果良好。

2.4水生耐湿地被植物

在园林建设中,水池、溪流及水体沿边地带,需要选用适生的、耐湿性较强的覆盖植物,用来美化环境和点缀景观,同时能防止和控制杂草危害水体,如慈姑、水菖蒲、泽泻等。

2.5藤本地被植物

大部分藤本地被植物可以通过吸盘或卷须爬上墙面或缠绕攀附于树干、花架。凡是能攀援的藤本植物一般都可以在地面横向生长覆盖地面。

2.6矮生灌木地被植物

灌木在园林植物中是一个很大的类群,其中植株低矮、枝条开展、茎叶茂盛、葡萄性强、覆盖效果好的种类、变种、品种是组成植物群落下层不可缺少的类型,作为地被有其它地被植物所不及的优点。

2.7矮生竹类地被植物

低矮丛生的竹类适应性强,除东北、西北、内蒙古和外,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可栽植,且终年不枯,枝叶潇洒,景观独特,如箬竹、凤尾竹、鹅毛竹等。

3.以沈阳为例探讨草坪的发展趋势

单一植物地被使生物的多样性受到破坏,这对于生态的和谐平衡是不利的。因此混播地被越来越受欢迎。此外由于混播地被植物的种类和品种的多样化,生物就会形成一个生态的平衡,可以根据生物内部的调节来达到平衡。

3.1采用乡土植物

寻求适合做草坪的乡土植物。跟国外的成熟的草坪相比,国内的天然植被却是藏在深山无人识。有些天然植被像蒲公英、大小羊胡子草、苦菜等在耐干旱性、耐践踏性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而这些土生土长的天然植被在管理上可以省下很大的一笔资金。

生态草坪的建设,就是通过模拟自然植被群落,建立草灌结合的草坪形式。它具有最大限度地稳定性和利用环境、改造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能力。根据环境及景观和生态需要,以当地乡土草种(一种或多种)为绿化骨干、和花卉、亚乔、灌木按生态原理来配置,使生态功能、使用价值和视觉效果都很好,且草坪的成本和维护费用都较低,同时达到生态和经济效效益的双效结合。

3.2选用经济效益好的植物品种

选用管理粗放,耐干旱的植物种类,可大大减少地被景观的后期养护成本。同时也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对环境的生态改造。

3.3适合在沈阳地区应用的地被植物

目前沈阳市园林常见地被植物165种,隶属46科97属。其中草本地被植物有117种,矮灌木地被植物有32种,藤本地被植物有16种。这些园林地被植物包括草本、矮灌木和藤本地被植物类型。[3]其中常见的包括以下几种。一、二年生草花:紫花地丁、蛇莓、藿香蓟、二月兰、半支莲、孔雀草、叶美女樱、雏菊、白三叶草。宿根花卉:玉簪、萱草、鸢尾、马蔺。灌木:沙地柏、平枝枸子、金山绣线菊、金焰绣线菊。攀援植物:五叶地锦、山葡萄枝。极耐旱耐盐碱:紫花苜蓿、沙打旺、木地肤等。

【参考文献】

[1]安利波.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7,(19).

篇6

[关键词]景观设计;植物生态学原理;生态学

中图分类号:X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9-0222-01

1.生态学

生态学(Ecology)最早是由德国生物学家ErnstHaeckel于1869年定义的概念:生态学是研究生物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由此,生态学最基本的任务就是研究、认识生物与其环境所形成的结构以及这种结构所表现出的功能关系的规律。生态学基本形成于19世纪60年代。它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生态学是一门以研究生物与其赖以生存的环境之间相互关系为主要任务的学科。任何生物的生存都不是孤立的:同种个体之间有互助有竞争;植物、动物、微生物之间也存在复杂的相生相克关系。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不断改造环境,环境反过来又影响人类。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与多样化,人类与环境的关系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近代生态学研究的范围,除生物个体、种群和生物群落外,已扩大到包括人类会在内的多种类型生态系统的复合系统。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几大问题都是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2.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是景观设计学的一个专业研究方向。而景观设计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是关于景观的分析、规划布局、设计、改造、管理、保护和恢复的科学和艺术。景观设计学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与艺术学科基础上的应用学科。尤其强调土地的设计,即:通过对有关土地及一切人类户外空间的问题进行科学理性的分析,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案和解决途径,并监理设计的实现。根据解决问题的性质、内容和尺度的不同,景观设计学包含两个专业方向,即景观规划(landscape planning)和景观设计(landscape design),前者是指在较大尺度范围内,基于对自然和人文过程的认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具体说是为某些使用目的安排最合适的地方和在特定地方安排最恰当的土地利用而对这个特定地方的设计就是景观设计。(这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景观设计)

由此可看出生态学是景观设计学重要的学科基础,生态学学科发展为景观规划和设计提供了与生态学知识相结合的途径。在2O世纪后期,麦克哈格在其著作《设计结合自然》中提出了应当在设计中注重生态学的研究,并建立具有生态观念的价值体系,在这一领域也为生态环境作出了杰出贡献。而生态学的出现给出的生态功能研究、空间结构分析以及控制和管理的方法给予景观设计师许多鼓励和帮助,以科学的方式来分析景观,为景观设计与生态学的有效连接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可靠的方法。即我们的景观设计要生态,故为景观生态设计。

3.植物生态学

植物是城市绿地建设的主要材料,植物群落营建是城市绿地建设的主要内容。充分了解植物的生活习性及其在群落中的地位,是营建结构合理、可持续发展良好的植物群落的基础。

(1)植物群落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每个植物群落都由一定的植物种群组成,这些种群共同适应于它们所处的立地环境,同时,它们内部的相互关系也达到协调和平衡。在构建植物群落时,需要参考地带性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选择彼此能共存的物种作为建设材料,避免因物种相互不适应而造成群落的不稳定。一定的环境形成一定的生物群落,反过来,生物群落对其生境也产生较大影响。根据这一点,在选择植物时,要考虑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在群落形成初期,上层选择阳性的乔木树种,下层选择耐荫的植物。

(2)生态位与种间关系

生态位是指物种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物种所占据的生态位的大小与它对环境资源的利用程度成正比。当两个物种的生态位发生重叠时,表示它们共同利用某种资源,它们之间的关系为竞争关系。对于一般的绿地来说,应尽量选择生态位不重叠或重叠少的植物布置在一起,避免种问出现竞争,使每种植物都能得到充足的资源。在向人们展示竞争的生态现象时,可以有意将两种或多种生态位重叠的植物布置在一起,向人们展示竞争的生态现象。物种间除竞争关系外还存在捕食、寄生、偏利共生和互利共生等关系。充分利用植物之间的这些关系进行群落建设,可以达到减少资源投入的目的,同时,这些生态现象也可以通过绿地展示出来。

(3)群落的空间结构

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这是由于植物根据不同的生活型,在空问上垂直排列的结果,这种排列与光的利用有密切关系。群落的成层结构显著提高了植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因此,在进行绿地建设时,要根据当地的环境条件,尽量构建层次丰富的植物群落。另外,藤本植物、附生植物等层问植物也是植物群落不可缺少的组成要素,对于丰富垂直景观起着积极作用。除垂直结构外,群落还具有水平结构,即群落的镶嵌性,它是由于群落内部环境因子的不均匀性造成的,比如地形的变化,土壤肥力的差异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城市绿地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易造成小环境的分化,在群落内又形成小群落。小群落的出现不仅增加了绿地景观的变化,还能调节局部的小气候。根据植物群落的这个特点,可以适当为小群落的形成创造条件,以保护群落受干扰后自然更新的产物。

(4)群落的季相变化

植物群落的外貌随着气候的季节替而发生变化,这就是季相变化。温带地区四季分明,群落的季相变化十分显著。群落的季相变化是绿地的观赏要素之一。春季观新叶观春花;夏季观繁茂浓绿的树冠;秋季观累累硕果和五彩的秋叶;冬季则观枝叶落尽后丰富的枝干。季相变化使人们充分感受到大自然之美,以及植物不断延续的蓬勃生命力。利用季相变化营造多样的绿地景观,可减少建筑、小品等人工景观的数量,增强景观的动感,增添观赏的乐趣。在观赏要求高的生态绿地中,尽量选择季相变化明显、色彩丰富的植物,通过合理搭配,做到四季有景可观而又四季景观各有特色。

篇7

关键词:生态公益林;生态平衡

中图分类号: Q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1)-10-0173-2

1 生态公益林的定义

生态公益林是指生态区位极为重要,或生态状况极为脆弱,对国土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提供森林生态和社会服务产品为主要经营目的的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和护岸林等;自然保护区的森林和国防林等。生态公益林也是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保存物种资源、科学实验、森林旅游、国土保安等需要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林木、林地。

2 生态公益林在生态平衡上所起的作用

2.1 涵养水源

涵养水源是生态公益林中水源涵养林(也称水源林)最重要的功能,也是人们认知度最高的改善生态环境的方法。涵养水源对于生态保护具有重要的作用,水源涵养林可以调节水源分布,在雨季可以吸收一部分降水,减小江河的防洪压力,在饮用水源地的水源涵养林还可以防止人类的饮用水源受到污染,保障人们的饮水安全。

2.2 保育土壤

保育土壤是生态公益林在保护生态环境上的又一大功能。尤其在岩溶地区,沟壑及土壤松软的地区,生态公益林有较强的固土能力,使土壤的营养物质在经过雨季里大雨的冲刷后,大部分得以保存,保证了所在地区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足够的各类物质肥料。

2.3 固碳释氧

空气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之一,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对大气的消极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尤其在工业发达的大城市和工业密集的地区,工业生产的大规模聚集,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氧气含量减少,影响了人们各项生理机能。而生态公益林的光合作用,可以起到固碳释氧的作用,保证大气中的含氧量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使人体的生理机能可以处于一个正常的水平。

2.4 积累营养物质

生态公益林在生长过程中,不断产生腐败的落叶、枯枝,在地面上不断堆积,成为腐殖质,这些腐殖质里面积累了丰富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从而改善了土壤的营养成分,使之成为营养丰富的沃土,而这些营养物质为在地面上生长的植物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使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生机蓬勃,欣欣向荣。

2.5 净化大气环境

现代化的工业生产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汽车尾气、火煤发电、工业建筑烟尘,等等这些,都在不断的对大气造成污染,使我们生活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而生态公益林在净化空气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生态公益林可以吸收大部分的对人体有害的气体,并增加空气的含氧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浓度。再者,据研究,空气中负氧离子浓度的高低,对人体的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浓度在600个/立方厘米以上时,人能感觉到空气清新;浓度在1000个/立方厘米以上时,有利于人体健康;而浓度值高于3000个/立方厘米时,能增强人的免疫力。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清新空气的负氧离子标准浓度为空气中不低于1000-1500个/立方厘米。而生态公益林能够释放出大量的负氧离子,从而改善大气环境。

2.6 保护生物多样性

近代以来,随着人类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类活动范围的无限扩张,地球上有越来越多的生物已经灭绝,或是濒临灭绝,使生物多样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生物多样性是人类在地球上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们物质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跟生物多样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建设生态公益林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过去濒临灭绝的野生动植物,好多物种生长生存出现了转机,生态平衡发展生机蓬勃。森林,不管在世界上哪个地方,都是一个纷繁复杂的生物群落,里面有着完整的食物链,生物多样性在这里得以完整体现,是人类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同时也为整个地球的生态环境默默做着贡献。

2.7 森林游憩

严格说来,森林游憩可能算不上生态环境的范畴,但一个健康的森林生态环境,对人体的各种机能都可以进行调节,是人们身心健康,心情愉悦。现今的都市人都向往这种森林氧吧的环境,就是被这种平衡的生态所吸引,使人们看到什么样的环境才是适合人类生活的环境,这为在大众中普及生态教育是一个不错的尝试,在一定程度上唤起了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从而使人们从点滴做起,爱护环境,保护环境。

3 生态公益林的发展所遇到的困难

3.1 生态公益林在很多地方结构的组成不是很合理

生态公益林在很多地方是人工林,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种植密度相对过高,为了便于管理,种植树种比较单一,这样就很难形成多样性的生物群落,对生态系统的调节作用就会大打折扣。而且,种植树种过于单一,如果遇到病虫害,生态安全就存在很大的隐患。这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生态公益林发展的瓶颈。

3.2 有些地方的生态公益林维护成本较高

相较于天然林,人工林的维护成本较高,由于人工林大多树种单一,生态调节能力较差,或是根本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群落,使得其更容易受到生态环境的影响,需要更多的人为干预,这占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

3.3 经营困境

现在,生态公益林的开发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对于人工林,种植、防火、灭虫,等等这些需要较高的维护成本。而以林养林的方式也比较单一,森林游憩、木材生产等有限的几项盈利模式,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生态公益林的发展。

4 针对所面临的困难所应采取的对策

4.1 人工林的结构组成需要进行调整

人工林树种单一,这在生态公益林中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这是一种“偷懒”的做法。在人工林的建设之初,就应该有一个统筹规划,考察各个树种的相生相克关系,尽可能的种植多个树种的混交林,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多样性的生态群落,才能更好的发挥对于生态的调节作用。

4.2 加大对生态公益林的财政支持

生态公益林不仅仅是一项产业,它关系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市场化经营还不足以维持生态公益林顺利发展的时候,加大对生态公益林的财政支持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4.3 在生态公益林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开发更多的盈利模式

生态公益林的发展不可能永远靠政府财政支撑,生态公益林蕴藏着丰富的商业价值,这已是共识,而如何开发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问题。这就需要政府、企业、个人群策群力,破解这一难题,开发出更多的商业价值,使生态公益林可以以林养林。

4.4 建立生态公益林的评价体系

建立生态公益林的评价体系是生态公益林健康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环。制定可以量化的指标,来对生态公益林进行评价,这样可以对政府决策,统筹规划,提供极为重要的参考。

4.5 建立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

当前,各级政府都出台了退耕还林和禁止砍伐的相关政策,这就需要建立健全生态公益林的补偿机制。原地区农民也完成了从耕种农作物或贩卖木材转变为养林护林的转变。但这个转变需要有政府的补偿机制做为依托,保证农民的生活水平至少不比原来低或是更高,这样才能顺利完成养林护林的目标。

4.6 建立生态公益林自然灾害保险制度

生态公益林大部分位于生态薄弱地带,破坏容易,恢复起来有相当的难度,更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甚至有些破坏是不可逆的,破坏后就再无恢复的可能。而人工林还极容易受到其他一些自然灾害(火灾、病虫害等)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保险制度不应缺位,建立生态公益林自然灾害保险制度,既可以在生态公益林受到破坏的第一时间就着手进行恢复工作,又可以使经营者无后顾之忧,这一措施会促使更多的资源集中到生态公益林的开发建设上来,从而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

5 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公益林的开发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更加繁荣,生态平衡变得更加重要,这就需要我们进行思维创新,为生态公益林的健康发展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付丽.对我国建立政策性森林保险的思考[J].中国林业,2008,(12).

[2] 甘敬,胡涌.北京山区公益林生态补偿的理论与实践[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1):55-58.

篇8

[关键词]大围山自然保护区 周边社区 发展

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是“位于保护区边界外一定距离的区域,”要想使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更好的保护和发展,那么就需要解决社区经济的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区经济发展是当今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发展的一个新起点,是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主题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的具体化,其核心是将保护区同当地社区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居住在保护区及其邻近地区的广大农民,世世代代依赖当地的自然资源而繁衍生息。长期以来,在自然保护区的森林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管理工作中未能得到一定的收益,导致他们在土地使用决策时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反映冷漠。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对当地社区的发展制约是明显的,特别是在短期内,保护区及周边社区的农民承担着生物多样性带来的许多不利影响,而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为了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短期内,保护的成本却是当地社区牺牲了一些发展的机会,致使其经济和社会发展受到不利影响。

一、社区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

1 农村能源严重短缺

在大围山周边社区,现在农村居民大部分生活燃料来源于木材。随着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对能源的需求必然会大幅度的增长,但当前农村的生活能源处于一种自然发展状态,主要依赖于农民自留地中的木材和掠夺保护区中的部分木材来作为生活燃料,这样就直接威胁到保护区的发展,同时也给当地的农业生产带来诸多不便。

2 农业技术力量和交通条件滞后

社区的农民天天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信息闭塞,很少接触到外面的环境,还是采用原始的轮歇耕作,缺乏现代农业工作需要的经验。保护区周边社区的大部分村落都通路,但这些公路技术指标低,汽车难通行,尤其雨季,车辆无法通行,少数村还未开通公路,还是弯曲的林间小道。这样给当地发展带来很多不便,比如,无法通畅的运输各种农产品。

3 山区农民经济收入低

大围山周边社区是典型的山区,人口主要分布在保护区周边,这些祖祖辈辈生活在山区里的农民群众,生活靠山,发展靠山,森林资源成为山区农民生产生活的重要资料。随着人口的增长,人们对森林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由于经济收入低,家家户户的生活烧柴、牧畜放养、房屋建盖等都需要靠山林提供的各种生物资源来维持。如果没有森林资源来维持,只是靠种香蕉、草果等经济作物来维持基本生活是难以发展的,从而使社区农民乱采乱挖、乱砍滥伐的行为时时发生,依赖于大量的森林资源。

4 耕作方式落后

长期以来,当地的大部分土地利用是以轮歇耕作的方式来完成,这样就存在土地利用结构的不合理现象。为了生存,当地农民追求粮食生产,对土地进行掠夺式经营,广种薄收,随之造成过度开垦,水土流失,带走土壤水分;根据调查局部地区已出现产量逐年降低的现象。

5 林农矛盾尖锐

大部分地区山势较陡,土壤较薄,海拔高差变化大(2265m),尤其是试验区林地被村庄、道路、农地等分割,林农交错十分突出。周边社区农户饲养大小草食牲畜,长期以来有野外放养的习惯,林农、林牧矛盾将突出尖锐。

6 文化素质低

保护区周边社区里的农民绝大部分都是文盲、半文盲,少数小学毕业,初、高中毕业就更少了(3.4%)。文化素质低,就导致群众生活普遍较贫困。

二、社区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1 加大农村节能改灶力度,降低木材低价消耗

对社区里的农户提倡以沼气代柴、以电代柴等能源结构,是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举措。大围山周边的少数村已建立起部分沼气池,给当地的农民带来诸多方便。但还是没有完全利用好沼气带来的好处,比如,建成“一池带四小”(即一个沼气池、一个小猪圈、一个小果园、一个小菜园和一个小鱼塘)的模式,或“四位一体”(即太阳能、沼气、种植、养殖)的生太家园模式。沼气不仅用作烧饭、照明,还被用作孵化家禽、贮粮、灭虫等。节省的稻麦草用作大牲畜饲料,促进养殖业的发展。替代薪材,保护了森林资源。

我认为大围山周边的大部分社区都适合第一种模式,大围山水资源十分丰富,建一个小鱼塘十分必要,沼气池中的沼液即可喂猪又可用来养鱼等,沼肥施果浇菜等,这样就很好的利用沼气带来的效益,同时解决了时间、空间问题,也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加大能源建设,不但可以提高森林覆盖率,而且为农民节省大量的劳动力,大量剩余劳动力又可创造出新的经济效益,很值得推广。

2 加快技术创新,改善交通条件

交通的畅通与否是打开信息的一个窗口,若没有便利的交通,那么大山里的农民一到雨季只能呆在山里;若交通方便,不管什么时候农民都可以把他们的农产品拿到集上换回一些生活必需品。交通发达了,才能加快农村的林、农技术创新,引进一些已推广的种植技术,改善农民以前的种植模式,改变他们的原始耕作方式,这样才能提高其经济收入。农业科技充分发展了,很好的利用了每一寸土地,才能减少农村农民生活所必需的烧柴。要想使保护区的森林资源减少不必要的损失,那么只有让山区群众得到实惠,这样才能充分调动群众保护森林和参与到其中的积极性。广大老百姓都富欲起来了,保护区的发展道路就一定会越来越宽。

3 开发森林蔬菜,提高山区农民经济收入

在倡导“绿色生活”、“绿色食品”的今天,森林蔬菜以其无公害、低热量、高营养的特点和独特的医疗保健功效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森林蔬菜生长在自然状态下,即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近年来,我国营养学家对全国各地的近百种野生蔬菜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很多森林蔬菜营养价值比许多栽培蔬菜高几倍甚至几十倍。森林蔬菜有含碳水化合物、糖类、蛋白质、脂肪、有机酸、无机盐、微量元素、维生素等人类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如蕨类中含有16种以上的氨基酸,其中8种为人体所必需;有的野菜中还含有ca、Mg、Fe、zn、P、B等20多种无机元素。

森林蔬菜不但营养价值高,还具有医疗保健作用。如蕨类中含有多聚糖等多种化学成分;蒲公英含有蒲公英素、Bl谷甾醇等,这些化学成分都具有药理作用。

开发森林蔬菜是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需要,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市场的需要。但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合理开发,重视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尤其是保护区)。

(2)人工引种驯化,建立栽培基地(充分利用有限空间)。

(3)拓展深加工领域(引进加工设备,建立加工企业,对森林蔬菜进行深加工、包装等),提高经济效益。

4 开发林庄经济

湖北省宜昌市林业局局长刘先新给林庄经济下了一个定义:林庄经济是以现代林业经营思想为指导,以综合利用森林资源为依托,以发展优质高效绿色产品为目的,以非公有制经营为主体的一种新型经济组织形式。要求具有一定的经营规模,明确的经营方向,固定的经营地点,明晰的山林权属,明显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大围山周边的大部分社区都坐落在丛林中,那里有天然形成的地质地貌,有鸟语花香、小桥流水,还有农民自己经营的鱼塘、养殖场、沼气池等,这些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人能感受到“乡里乡亲乡情”,看到“土里土气土货”;能真正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如:河口县的民族村、二条半等,那儿的农户就是林庄经济发展的缩影。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4.1“树”上挂满财富

林庄经济的外在形象就是开发生态观赏、绿色旅游等,这一旦走入市场经济的浪潮,便成了价值连城的“金元宝”,其老百姓也就成了“山上绿色银行”的主人。

4.2“树”上挂满理想

与传统农业不同,林庄经济始终与生态、绿色、环保相伴,鸟语花香是他们的家园,小桥流水,生活富足,文明和谐,这才是小康之家的缩影。

4.3“树”上挂满希望

它依托资源优势,主体特色鲜明;长短期协调共进,产业链加长;促进农民增收,广纳社会资本,市场前景广阔。借鉴先行者的经验,借助产业的跑道,综合利用好森林资源,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的绿色产品,林庄经济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5 加大教育宣传力度

自然保护区向群众进行有关自然保护宣传活动。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宣教计划,宣教内容主要是与保护区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关规定以及保护区特点、保护对象、意义和科普知识为主。

社区的稳定与发展,直接影响着保护区的发展和保护管理的成败,针对保护区周边社区生产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群众文化素质低、认识水平不高,信息闭塞的实际,从提高思想意识、改善产业结构、改进生产技术入手,从而带动社区发展致富。

在保护区的重要路段立一些宣教牌、宣教碑等;编写反映大围山工作动态的简报,寄往县各大机关、各级主管部门以及保护区周边的村民;编辑精美的林业生态旅游宣传资料、宣传片在电视等新闻媒体加强宣传教育,转变全民观念,使森林资源保护意识深入人心。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