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企业信息化建设路径8篇

时间:2024-02-06 10:13:4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企业信息化建设路径,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企业信息化建设路径

篇1

随着企业会计与国际社会的进一步接轨及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显得至关重要。传统的会计记账方法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今时代的发展需要,由此,探讨会计信息化新途径则显得迫不及待。发现传统会计的不足及局限,预测会计未来的发展方向,指明会计信息化发展的改进方案,是本文的主体。

【关键词】

会计信息电算化;局限性;探究方案;未来预测

会计信息化是企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应用工具,是将会计与网络信息发展完美结合的体现,也是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产物。会计信息化的应用,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同时降低了失误率,这无疑是企业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21世纪的今天,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信息化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各行各业都逐渐与信息接轨,而会计这一与数字紧密相关的行业也不例外。会计信息电算化可谓是大跨步的发展,并逐步完善。尽管当下会计电算化发展已初具规模,但这其中也不免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存在。

1 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局限性

中小企业规模较小,资金短缺,从而投入到会计信息化的资金不足。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无疑是一项长期且艰难的工程,资金投入不足将严重阻碍会计信息化发展。此外,中小企业信息化观念要远远落后于那些大型企业,管理制度方面也远远不及。相对那些大型企业,发展较好的企业,在会计信息化方面,中小企业则显得更加保守,它们更倾向于坚持传统那些记账方法,而对于会计信息化的投入,很大一部分也是由于追逐潮流的缘故,并非本身主动的结果。再者,中小企业信息化人才更是严重短缺,目前国内也没有能够更好满足中小企业实际需求的管理软件。综上所述,中小企业在会计信息化发展中更是举步维艰。

1.1 会计电算化仅仅起到简化劳动的作用

不可否认的是,当下的会计电算化确实大大减轻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是企业会计业务的一大革新。但现今的电算化仅仅局限于将会计与网络信息简单结合,只是将传统的会计处理方法通过电脑算法加以计算,大大提高了运算的速度以及准确率,但并未体现现代信息技术信息整合分析的能力。同样地,电算化只是大大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工作强度,却并未加强会计人员对会计信息的分析及管理能力,从而对会计人员提高学习积极性有不利的影响。只是注重企业内部的管理的会计电算化,终究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始终不能与外部信息相结合。这种电算化的实现,也只是一个企业内部自身的局域网,始终未能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换言之,当下电算化的实现,已远远落后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因此,我们只有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会计行业发展充分结合,才能将现代信息技术在会计行业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1.2 会计人才结构不合理

眼下,懂会计的人在我国随处可见,但既懂会计又能灵活掌握会计信息技术的人却十分缺乏。因此,实现信息资源的规划、信息化工程中成本、质量、完工程度的合理规划则显得有些困难。同时,也很难在短期内实现信息化服务与管理,高难度的信息化处理更是望而却步。近年来,会计人员队伍不断壮大,但绝大多数增长来自中低层次会计人员,而高层次会计人员依然十分紧缺。现今的会计行业,传统会计记账人员过度饱和,而能够更好地将现代信息化融入到会计实务中的高端会计人员则少之又少。尽管,每年有大量的高校培养出的会计人才流入社会,但他们仍旧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人才是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关键,因此,若会计人员结构没有改变,会计人员没有质的突破,推动会计信息化发展只能成为空谈。

1.3 会计信息化建设管理制度仍需完善

由于很大一部分企业对会计信息电算化运用时间较短,对其管理还熟练,缺乏管理经验,不免造成会计档案的丢失或对外泄露。对会计电算化工作人员规章制度的制定不健全,是造成会计档案人为破坏或外部所窃取的重要要因之一。没有按照相关规定,定时对会计档案进行备份与清理。实行会计电算化后,应及时对硬盘数据进行不少于两份的备份,同时备份不应存放于一处,应于不同地方进行保存。但有一部分企业因为对数据备份的管理不当,造成数据丢失后无法恢复,给企业带来了不可弥补的损失。此外,因为对会计档案包括内容不太了解,造成相关档案磁盘和资料不能够及时归档,还有一些即使已经归档但内容并不完整。

2 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2.1 会计信息化预测

2.1.1伴随着企业经营业务的扩展,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尤其是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快速准确地获取财务原始信息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显得更为重要,会计信息化发展无疑是未来企业会计发展的前进方向。

2.1.2会计职能将发生一系列改变,由传统的核算型逐渐向核算与管理相结合发展,基础的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将紧密结合,进一步注重适时控制与分析决策内容,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仅仅以核算为主。会计系统将由传统的事后核算与记账转变为一个由事前、事中、事后组成的全面核算及监督管理系统。此外,在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影响下,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及时性要求越来越苛刻,传统的年报、月报报告已不能满足投资者的需求,因此建立一个更加开放的会计信息系统就成为企业会计信息发展的一个努力方向。加强会计人员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强化对会计人员的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

2.1.3会计信息化是企业发展的必然,网络信息与会计业务处理相结合,这也将对会计人员以及企业管理人员提出巨大挑战,不仅要求他们具备传统意义上的会计业务处理能力,而且还应当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及运用能力。因此处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之中的企业应当进一步认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与迫切性,企业高层更应给予会计信息化足够的重视。

2.1.4为了进一步推进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亟需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人才无疑是开展会计信息化建设中的关键,首先,国家应加大对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教育投入力度,为企业输入更多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化人才。其次,企业应加强对本企业会计人才的再教育,进一步提高其素质,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企业。最后,高校教育应注重培养会计信息化人才,加强网络技术与会计的结合,从而推动企业会计由“电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同时,对会计人员的培养,要注重层次,既有中低层次人才的培养,也不乏高层次人员的培养,既有会计人员,也不乏计算人才,进而实现向复合型人才的逐步转变。

2.2 进一步完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首先,企业领导应足够重视健全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其实,实行会计电算化后,企业各部门职能应明确,需要做相关调整的应及时调整;最后,要根据相关规定制定属于企业内部的适当的规章制度,为确保会计电算化规范实施奠定基础,此外还需制定相关的监督制度。

2.3 维护企业系统安全

会计信息化是会计实务操作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这也就意味着存在一定的网络风险,由于企业的技术水平相对还不是很高,这就要求企业可以与技术提供商相合作,进而规避一定的风险。财务数据对企业影响至关重要,是企业的绝对机密,一旦泄露,将对企业产生不可预估的损失,因此,为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国家应制定相关计算机法律来进一步约束计算机犯罪,企业应制定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政府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完善会计制度,为会计信息化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坏境。

【参考文献】

[1]赵金玲,刘爱东.企业应对反倾销会计信息质量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4期

[2]吴国萍,朱君,朱子男.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经济纵横》.2012年1期

篇2

【关键词】财务管理;信息化;媒介;新媒体;计算机

一、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含义

所谓财务管理信息化,是指以企业的经济业务为对象,利用计算机、通讯、网络和数据库等技术,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中所有的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分析、决策和控制,以实现财务管理信息流通的高效化和实时化。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可以实现对企业各种财务决策的全面科学的制定,因为财务管理信息化可以对企业内部各种资料进行管理、控制和配置,让管理者对财务管理有一个及时、准确和完整的把握,最终可以更加准确和科学制定财务决策。

二、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探析

1.拓宽了财务管理的空间范围

在传统媒体的环境中,企业内部之间只是用传统媒体进行交流,企业管理的范围由于传统媒体的限制而得不到拓展,当人类进入21世纪,信息化的发展带来了交流的便捷,在信息化的环境下,运用局域网络企业能够对所有的分支机构及部门进行远程管理,这样不仅可以协助处理数据,还可以实现财务监控。由于新媒体具有延伸性和广泛性,传统媒体无法达到的地方新媒体可以达到,所以信息化条件下财务管理的空间范围也会随之扩大。

2.提高财务管理效率

网络时代让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便捷,不再像传统媒体那样即耗时又耗力,因为通过网络可以实现各部门的信息共享,新媒体时代决定了信息一旦生成,便会在几秒之内传播给广大群众,这样在财务部门中,一旦一个部门生成重要的信息,其它部门就会在最快的时间里受到信息。另外,有了信息化网络技术的支持,财务部门和其它部门之间的交流也变得便捷,其它部门可以通过新媒体网络向财务部门上报信息,避免了传统纸质媒体带来的误差,提高准确性,可以实现更好的融合,加强各大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

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确实得到了一系列的发展变化,但是期间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1.网络安全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这种情况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外面信息平台的安全性容易受到各种黑客或病毒的威胁,经常受到黑客等信息的不良骚扰。第二许多企业内部在安全性方面也没有采取足够的措施,网络信息的管理缺乏专业人士和高学历的网络管理人员。

2.财务管理信息化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信息技术的掌握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项重要的知识,可是企业财务管理内部人员对信息技术的了解较多只是浮于表面,并没有做到深入了解,对信息化和新媒体了解不透彻的情况下是无法充分发挥新媒体信息的功能的,有的管理人员由于缺乏计算机知识而胆小,不干省市管理工作,这样造成人才的缺乏,也会影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效率。

3.软件建设投入不足

财务软件的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一系列硬件和软件的双重投入,而网络信息化建设人员只是关注网络服务器、终端计算机等硬件投入,忽视了网络系统的整体开发,导致各大软件之间各自为政,耗费精力。

四、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1.培养人才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在当今社会发展迅速的时代,信息化日益进人们的生活,高科技技术人才已经变得至关重要,成为企业竞相竞争的对象。虽然上述问题中提到了企业发展汇总缺乏高科技人才,但是企业完全可以通过许多方式来培养和引进人才,企业可以引进一批新型人才,还可以设立专项基金来培养人才,培养出一批高、精、尖的技术精英,在企业中积极引入高新技术,让企业工作人员从内心深处接受新媒体发展的教育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意愿,另一方面,企业内部要重视互相学习,让那些经验丰富的员工带动新一代来学习财务信息化管理,以便更好地适应和发展。

2.提高信息化建设的安全性

上述问题中就包含了企业财务管理内部存在着不安全的隐患,比如经常受到黑客等的骚扰,那么企业内部管理中要注重安全性,首先要从技术层面上对财务管理系统的各个层次采取安全防范措施,比如建立有效的制度进行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和消除等。还要完善内部控制,提高内部人员的职业道德,防范他们的道德风险,从多角度下手来提高信息化建设的安全性。

五、小结

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与时俱进的表现,在信息化时代,企业要从自己的客观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地安排财务,面对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并且适时做出必要的措施,在建设中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功能,让信息化的投入得到最大程度的回报,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张宜松;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建筑;2008年04期.

篇3

【关键词】财务信息化;财务系统;系统改造升级;

信息化建设;实施流程

【中图分类号】F275

企业财务信息化已经成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之一。只有了解和掌握企业财务信息化发展趋势,才能有效构建基于提升企业管理能力、提高企业决策效率和效益的财务信息化,真正助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由于信息系统专业性很强,长期以来,一谈信息化,企业领导往往将其归为信息部门的事情,所以在信息化实施过程中,经常出现信息部门领导挂帅,其他部门配合,导致实施和应用效果并不理想。随着企业管理层和基层业务部门逐步认识到信息系统不仅是企业的管理工具,更是企业之间竞争的平台;已经意识到业务和管理需求是信息化的核心,信息部门则变为配合角色,财务部门引导信息化建设已经开始深入人心。在此背景下,株冶集团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实施路径如下:

一、硬件、软件等系统环境正常运行与经费保障是顺利推进信息化工作的前提条件

(一)系统环境运行正常,保证信息化的进度和效率

系统采用集中部署方式,金蝶财务主机统一安装在本部信息中心机房,主机系统采用两台高性能PC服务器和一台海量存储阵列构成的双机系统。驻外远程用户终端利用Internet网络,通过本部财务远程服务器认证后连入主机K3系统。主机系统采用Windows SERVER2008 R2 64位操作系统,以及SQL server2008数据库,主机中分别部署了21个金蝶K3账套。提高了系统稳定性、安全性、维护性。

(二)经费保障,保证硬件、软件按时到位

株冶集团财务信息化改造总预算240余万元,包括硬件设备采购、机房升级改造、软件采购和数据库建设等多个项目。经费上的保障,保证了信息化的稳步实施。

二、领导高度重视和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是顺利推进信息化工作的基本条件

(一)领导高度重视

公司成立以董事长为组长的财务信息化领导小组,同时成立以财务总监为组长的财务信息化工作小组。在实施过程中,总经理主持、召开多次信息化工作会议,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的相关重大问题、突破信息化实施瓶颈。

(二)组织推进明确责任人

分别成立株冶实施项目小组和金蝶实施项目小组,明确各小组的项目经理人。由财务部牵头成立信息化专门实施小组,株冶和金蝶各派出人员组成多个2人小组,分别负责实施初始化及信息化实施的具体公司和单位,建立双方沟通协调机制,进一步明确分工、细化责任。

明确各信息化相关部门责任人、联络人、关键用户。信息化相关部门的部门长是信息化第一责任人,各部门或子公司等设立“关键用户”。各部门关键用户为各部门的业务骨干,能承担各部门的信息化“传帮带”的纽带作用,能够随时抽调接受培训与数据录入等工作,要求各部门充分保证上述成员用于公司信息化工作的有效时间,以利于公司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实施。联络人配合关键用户在部门责任人的领导下协调本部门的信息化工作。

关键时间节点责任人签字。将《株冶信息化实施计划》制作成大型进度表粘贴在信息化办公室墙壁上,双方实施小组成员在每一个关键节点上是否按时完成进度要签字确认,时刻提醒双方按进度完成任务。

(三)加强财务信息化舆论宣传

为配合信息化实施创造有利外部环境、鼓舞士气,公司宣传部门对财务信息化工作在《株冶人》报、《有色天地》上进行宣传报道,同时撰写了信息化建设简报。

三、前期调研充分,有利于提高信息化实施的效率和进度

给予株冶财务信息化调研的时间只有4天左右。株冶集团的业务比较复杂,许多具体细节问题调研时没有充分了解到,随着实施的不断深入,新问题越来越多,感觉流程越来越复杂。所以,调研要进一步增加深度、扩大样本范围,深入具体操作层面、了解每个具体的业务员的需求。如公司销售收入分解为出厂价、到岸价、打捆费、运杂费等;如果不深入详细了解,就会影响以后的实施进度。

在适用通用标准、通用流程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个性化开发。株冶的生产规模较大,采购、销售、仓管、质保等主流程都有自己的特色,有些不是标准、通用流程都可以解决的。比如硫酸销售模块,对质保、检斤、质保书打印系统的模块采取定向开发方式。

兼顾对公司原来单个老信息系统的整合、利用、替代,避免信息孤岛。通过本次信息化一期系统的升级改造,株冶将完善其金蝶财务软件的管理功能,并有效整合其原有销售、采购、质保等单独的信息管理系统,使得原有的财务、业务、质检等多个信息系统纳入统一管理平台,达到全流程供应链管理,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共享共用,逐步完善株冶的IT信息网络管理,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前期信息化蓝图确认的时间最好长一点,信息化调研更深入一点,再细化一点更有利于后期的开发实施和进度掌控。

四、信息化管理相关制度的制定与有效执行是确保信息化持续稳定运行的制度保障

(一)制定信息化管理制度

公司已经制定信息化管理制度,包括各部门职责及权限、业务运行处理规定、系统用户权限及密码管理、罚则等,并将制定配套的实施细则,使各部门在实施过程中有法可依,按章办事。

(二)严格执行周例会、日短会制度

为保证实施各方的信息沟通,信息化工作组按照每周四召开一次周例会、每天召开一次短会的形式,保证双方加强交流和沟通,不断总结信息化实施经验,优化实施模式,提高实施效率。

(三)建立定期或不定期培训制度

如系统初始化时候,采取课堂讲授与实际演练相结合的方式,分批完成信息化初始化培训工作,所有参培人员要求考试合格。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经常进行培训,对个别培训后没解决的问题,在信息化QQ交流群有专家进行在线解答,确保培训、沟通工作到位。

(四)实行工作任务书制度和奖惩考核制度

以“株冶财务信息化工作组”名义下达近20份《工作任务书》,确保对信息化实施过程中的任务进行布置、问题进行整改、进度进行控制、瓶颈进行突破,并对工作任务书完成情况进行奖励和考核,确保优化业务管理流程,保证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株冶信息化建设工作。

五、复合型人才是成功实施信息化建设的有力支持

企I不仅需要专业化的人员,同时也需要大量复合型人才。在企业发展中,财务人员能否为企业创造价值,将会成为衡量财务人员价值的重要依据。财务人员如何转变核算角色,主动适应信息化发展,为企业实现价值创造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已经成为财务人员发展的必然趋势。

主要参考文献:

[1]马群.集团财务信息化发展阶段及应注意的问题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6(13).

篇4

关键词: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路径优化

中图分类号:F253.9

现阶段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电力需求快速增长,这就对电力企业提出了更高的准则。深入开展电力体制改革,使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处于不断变化中。电力企业物流管理正在从最基本模式过渡到“物流中心”模式。本文通过研究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相关问题,探讨了在“物流中心”模式下的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架构,提出了相应的路径优化,阐述了信息一体化建设对电力企业物流管理的应用意义,加快了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提升了电力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水平。

1 对电力企业物流管理的认识

电力企业物流管理是指为达到客户要求,从发电始端到终端,实现低成本、高效率、高效益的电力流动与相关环节的服务信息。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力企业的设备与配件也在不断更新换代中。电力企业物流管理分散在电力系统中的不同职能部门,其相关内容涉及到物资采购与供应、设备管理、仓储管理、生产物流管理等方面。物流主要是以财务、运作、营销展开的,主要的活动包括运输、库存、订单、管理等,相关活动紧密相连,因此物流信息的管理将大大影响电力企业物流管理的高效性,不断加大对电力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改革力度,提高电力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2 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分析我国电力企业的物流管理的现状,虽说整体发展有一定的基础,但总体发展没有实现生产自动化的有机结合,在信息化建设发展中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电力企业物流信息化管理缺乏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企业不断发展的源泉与动力,只有拥有创新精神,才能立足当今社会。从目前许多电力企业来看,其物流管理大部分采用的是最基本,最传统的模式,物流管理信息化创新能力不足。即使有少部分电力企业采用了现代化的“物流中心”管理模式,但仍是建立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没有实现管理模式的现代化与规范化;有的企业不采用“物流中心”管理模式,缺乏对物流信息的了解,无法实现物流信息的共享,制约了电力企业物流管理的发展。完善的物流管理体系无法实现,企业不能最大效率地利用资源,加大了物流管理的投资成本与管理成本,降低了企业整体的市场竞争力,制约着企业的发展。

2.2 电力企业物流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不够完善

长期以来,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专业的部门设置不够规范,不够完善,许多电力企业缺少专业化、规范化的物流管理部门,其岗位与建制也不够完善,使得专业化的物流管理工作无法推进,减缓了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实现电力企业物流管理的信息化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需要相关部门的密切合作。除此之外电力企业的科技创新力度不够,技术革新速度慢,信息技术与实际应用的结合不够好,应用不够普遍,效率不够高,发展相对落后。有些企业虽然引进了最新的科学技术,但管理模式不够先进,不能充分发挥科技的便捷,实现效率最大化,信息系统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2.3 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组织结构不够合理

良好的组织结构有利于企业的发展。电力企业管理模式受传统模式的影响,其设置不够合理,不够系统,这就不利于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当今世界是一个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世界。在信息全球化的形势下,电力企业应该不断革新内部组织结构,使其顺应时代的要求,促进电力企业的不断发展。电力企业应该改变其传统管理模式,实行自上而下控制的组织形式,实现其网络化、扁平化和系统化,提高各个部门的融合程度,使企业组织适应现代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加快实现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电力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使其立足社会,不断发展。

3 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路径优化

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灵魂,是现代物流的基础。对现代电力企业而言,以“物流中心”管理模式的现代化管理是时代的要求,是物流管理发展的趋势。因此转变管理观念,完善管理体系,实现电力企业物流管理的信息化重中之重。针对我国电力企业物流管理起步早,信息化管理相对较低,管理模式传统,信息化建设步伐缓慢等特点,需要采取高效的措施,以此提升电力企业物流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3.1 加大对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创新力度

电力企业物流管理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此时电力企业应该从大局出发,统筹规划“物流中心”管理模式,整合企业内部系统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从管理模式、管理制度、基础建设等各方面加大创新力度,不断完善信息化系统。电力企业应加强信息一体化的建设,实现信息和管理系统、政策支撑系统以及安全支持系统的一体化,将创新精神应用到电力企业物流管理的各个方面。在信息化的大环境下,我国电力企业物流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要利用硬件配置的基础,开发软件,完善科学高效的信息化体系,增强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

3.2 完善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构建健全完善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能够保证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有利于电力企业搜集更多的资源,同时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健全完善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实现信息交流与资源共用,大大提高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水平,提高综合效率,提升综合竞争力。因此,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力企业的内部环境也在处于不断变化中。电力企业只有不断加强对信息系统的构建与完善,综合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职能,才能推进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电力企业可以不断加强物流融合意识,通过完善物流信息系统,物流存储系统,运输系统,咨询系统,仓储管理系统,配送货系统等,进一步加快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实现物流管理的信息化,专业化,标准化。

3.3 加强电力企业物流管理组织机构建设

规范、合理的组织机构能够带给企业最大的效益,能够实现电力企业的现代化建设。为适应物流管理现代化发展的趋势,电力企业应设置科学、规范、标准的物流管理系统,以降低运行成本,加速现金周转速度,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努力实现电力企业物流管理的稳定发展、高效运行及建设。电力企业在设置组织机构是必须坚持效益原则、成本最低原则以及科学管理原则等,加强廉政建设,实现物流管理的信息化。电力企业应设置专门的物流管理部门,监督保障电力企业的运营与发展。通过制定供应商、采购价格、采购合同、采购质量、效益监督、责任与奖罚等管理制度,以此加强对电力企业物流管理的组织架构建设,努力实现组织机构的科学化、规范化、效益化、综合提高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4 结论

综上,建立以“物流中心”管理模式,将会给电力企业带来机遇与挑战。电力企业通过加强对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实现电力企业的效益最大化,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电力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实现我国电力企业的腾飞。因此,加强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共享企业资源信息,密切联系企业各个部门,使管理更加具有规范,更加专业。同时电力企业应注重人才的培养,实现电力企业管理中人、财、物的优化配置,建立一个服务、业绩、质量高效的电力企业物流管理,推进电力企业物流管理的信息化、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吴勇.浅谈电力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J].经济视角,2011(2):26-61.

[3]王磊.电力物流信息化管理探讨[J].物流技术,2012(12):25-39.

篇5

关键词:污水处理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内控机制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306-02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均水资源以及其他的能源都相对比较匮乏,污水处理企业为我国保护水源以及环境保护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通过计算机网络的引进,实现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是污水处理企业内控机制的新方向,能使企业的发展走的更远,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一、实行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完善企业内控机制

企业财务管理涉及企业的各个方面,所以要求企业的各个部门都能够配合,才会使它的综合性和敏感度提高,发挥真正的管理监督作用。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建立有财务管理特点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才能够有效地解决财务中出现的各种状况。

建设―个完善的企业财务信息管理系统,使企业的财务信息能够及时准确的整理并反馈出来,是企业的管理人员能够随时随地的了解准确的财务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适当的企业的管理以及计划适当的进行调整,做出更加合理科学的决策,使企业能够处于可控制的状态。

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关系着企业内部的各种信息,影响着企业的各种项目的的运行,企业会计的真实准确性决定着企业能否继续的健康稳定的发展。现在有的企业规模有限,企业的项目种类较多,会计人员不足,就会造成企业内部一人负责多个会计岗位,加大了管理难度,不利于企业内部的监督控制机制,影响企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建立完善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加强企业财务监控机制势在必行,使企业的财务管理办法更加健全,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责,加强企业的内控机制。

建设企业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实行企业运行的各个方面的预算机制。企业的预算管理包括三大步骤,预算计划编制和执行以及执行结果的评定,对企业运营的项目实行全方位的控制,以便能够其实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使企业能够快速稳定的发展,企业项目能够在控制下顺利的进行。

由于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较多,使得企业的资金流动过程复杂而且极其分散,增加了企业资金的流动风险。如果建立了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将企业的资金实行集中管理,将资金的流动过程更加详细透明,使内部控制制度加强,降低企业的资金流动时的很多风险。财务管理可以实现有效的开源节流的作用,当企业的流动资金比较紧张,可以适当的增加部分资金缓解危机,当流动资金较多时,可以适当的把部分资金存储起来,当需要的时候再使用。实行财务信息,可以使资金发挥更大作用,加强内部管理机制,使企业发展良好。

二、财务信息化管理的建设

1.正确的认识财务信息化管理的作用

财务信息化管理能够有效地提升财务工作人员的效率,减轻他们的工作量,但是很多的企业对财务信息化管理的认识不够。企业领导及其相关人员应该正确的认识财务信息化管理的重要作用,提高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水平。我国现在信息技术正在快速发展,它是一种新的生产力,能够推动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的快速发展。企业想要快速发展,必须要抓住这个主线,正确的运用信息细化管理的理论以及方法。通过对财务信息管理的建设,全面准确的搜集各类信息,加强企业内部的资金的管理和控制,提高资金的有效使用程度,有利于企业的快速发展。

2.加强对财务信息管理的使用程度

有很多的企业投入了对财务信息管理的建设,但是使用程度不高。各个部门之间缺乏沟通交流,各自为政,使企业的信息不能够及时的分享。还有部分企业虽然建设了财务信息管理系统,但是使用率非常低,数据统计以及核算等等仍然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我们只有把企业的财务管理切实做好,并且加强资金的监控机制,才能够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企业应坚持以财务信息化管理为核心,加强建设以计算机为基础的财务管理体系,实现企业信息的内部高速流通,使企业的财务数据以及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实现各部门之间的共享。这是建设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加强企业管理,顺应时展的必然途径。

3.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管理意识

有些中小型企业管理意识淡薄,由于财务管理系统不完善,使得财务管理十分困难,甚至有假帐烂账的出现,使得财务数据缺乏可信度。还有的部门缺乏沟通,不能使信息流通顺畅,导致企业领导不能及时的依据相应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决策。

企业财务的信息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部分,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我们应该不断完善财务信息管理制度。实现企业的创新管理。财务的信息化管理,要在计算机管理技术的基础上,站在企业发展的整体高度上,从大局出发,整体规划企业的管理系统,是企业能够快速稳定的发展。财务信息管理的建设要以财务管理一体化为基础,把财务软件以及计算机网络等技术作为支撑,把企业财务人员的集中管理作为前提,通过现代信息化管理技术实现财务的集中管理和控制,最终实现整个企业的财物统一管理。

4.加大财务信息化管理软硬件的投入

有的企业虽然建设了信息化管理系统并且投入使用,然而却由于系统的跟新与维护比较落后,不能跟上时展的脚步,满足不了时展的需要,导致工作上的一些疏漏。所以想要有效的使用信息管理软件,就要有必要的财务管理的软硬件,就要加大财务信息管理方面软硬件的投入。加大对财务信息化管理设备的投入,把现阶段的高新设备引入企业,并不断的加大设备的更新与维护才会顺应时代的发展。要实现财务数据的统计以及财务信息的及时收集与共享,就要加大财务的信息化建设,把计算机以及网络等技术等高新科技引入财务管理方面。所以我们只有对财务软件的研发与更新投入更多,加大对软件的开发以及配发力度,激发财务人员的工作热情,及时的对软件进行更新与升级,才能够实现企业的财务信息管理的有效性,实现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机制。

5.建设高素质的信息化管理人才队伍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进步,企业员工只有不断的学习技能,充实自己,才能满足企业不断发展的需要。财务管理工作是企业的重要部分,财务管理工作员工素质的提升有助于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提高,是企业管理更加有效率。如果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对网络运营以及财务管理系统软件不熟悉,就会很难将财务工作运行下去。建设高技术水准的人才队伍,是建设财务管理信息化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建设完善的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必须重视培养有技术,管理能力强的人才,让他们担负起信息化建设的重任,促进企业信息化管理建设的顺利进行。

篇6

关键词:中小企业 乡镇企业 非公有经济 企业信息化 信息化建设 甘肃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经济全球化、信息化速度的加快,国内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非公有经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加快推进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信息化建设是政府为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和当前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充分认识信息化建设对于促进企业发展和提高的重要意义

甘肃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非公有经济点多面广,其企业数量占全省企业总数的99%以上,是本省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地方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扩大社会就业、增加财政收入、繁荣城乡经济、保持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⒈加快信息化建设是推进企业发展和效益提高的迫切需要

党的十七大提出,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积极探索和实践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今天所说的信息化,是与国民经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一体互动的信息化,是需求驱动、应用主导的信息化,是追求高效、资源共享与整合的信息化,是不断发展与丰富的信息化,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化。

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甘肃省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非公有经济的信息化建设刚刚起步,甘肃省对信息化促进企业发展提高作用的认识尚不到位,受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和资金投入不足等的制约,各方面的信息资源尚未整合,对已有的信息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对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和协调。由于认识不足,形成了目前甘肃省信息化建设起步迟、发展慢、动作幅度小、缺乏推进后劲等被动现状。

企业信息化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信息化的关键环节。企业信息化的最重要价值,主要不是体现在它给企业创造了多少显性价值,而在于它能够减少企业的管理层级,打破企业间各种信息沟通的障碍,改变企业所处的信息孤岛状况,从而使企业决策者和参与者能更快、更便捷地获得决策支撑信息,找到更科学的企业市场行为,使企业对国内外市场的反应能力提高,使企业的产品、服务更贴近用户。各级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信息化建设对企业发展和效益提高的促进作用,从思想认识、行动部署上理清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思路,制订信息化发展规划,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从加快信息化建设推进企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出发,加快企业信息化进程。

⒉加快信息化建设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的现实需要

综合来看,信息化建设对于提升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非公有经济的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综合竞争能力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⑴企业通过电子商务网(站、页)平台,可以拓展产品的市场空间。企业利用电子商务网站,对外及时产品信息、相关的图片和影像资料,推介宣传自己的产品,加强企业同原材料供应商、产品需求客户的联系,及时了解商品的供求行情,提高企业敏捷的反应能力和管理水平。

⑵企业通过产品的电子商务网站将产品的市场需求、产量控制、采购销售、银行结算等贸易环节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及时获取商品贸易信息,有效降低成本,缩短生产销售周期,从而提高生产管理、经营管理、企业管理和经济效益;企业通过互联网可以开展与国际市场的对话,大力开拓国际市场,通过网络信息,使自己的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使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⑶企业可以利用网络虚拟性大大减少对生产车间、仓库、办公用房、产品展览厅等硬件设施的依赖。通过诸如网上展厅、网上商店等网络交易方式,摆脱货房、仓库位置的束缚而面向各地销售商品,大大降低生产销售成本。互联网络可以为企业搭建国内外的销售平台。

⑷企业通过互联网服务客户,最大优点是信息量大、成本低、针对性强、信息反馈及时,还能帮助企业了解不同客户的需求,从而使企业有针对性地为客户提供服务,增强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互动交流。

⒊加快信息化建设是扩大企业品牌、知名度和提高产品科技含量的必然选择

2007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底,我国上网用户人数已达到了创纪录的1.37亿人,比2005年底净增2600万人,这反映出信息化网络的强大生命力以及信息化市场的巨大潜力。扩大企业和品牌的知名度,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是企业走出本省、跨出国门、步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竞争和发展的必然选择。面对新技术革命浪潮和科技强企的挑战,企业的自主品牌、产品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含量,标志着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企业利用信息化技术,对于扩大产品品牌知名度,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竞争能力的作用十分明显。

企业利用信息化网络实施产品的广告宣传策划和营销战略,能够以低廉的成本提升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从而达到塑造品牌、推进产品销售、强化售后服务的目的;企业注册的网址和电子邮箱既能让客户了解企业多方面的产品和服务信息,又能使客户通过远程了解到产品的性价比,在较短的时间内签署贸易合同。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普遍运用,企业围绕信息技术还可以进行产品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吸收再创新,在关键技术领域紧跟国内外先进水平。通过计算机集成逐步实现自动化控制、智能化生产,进而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在企业科技进步和产品自主创新中将信息技术发挥到极致。

实践表明,在推进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非公有经济信息化建设上,谁先动,谁主动;早投入,早受益。各级主管部门,要站在创新发展和应对新技术革命浪潮挑战的高度,深刻认识信息化建设对于提升企业品牌和产品科技含量的重要意义,强化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积极创造条件,大力推进甘肃省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非公有经济的信息化建设。

二、甘肃省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非公有经济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2006年以来,甘肃省乡镇企业管理局着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步伐。2006年建立并开通了“中国中小企业甘肃网”。在省局的指导帮助下,目前已有兰州、张掖、陇南、酒泉、甘南、临夏、平凉、定西、武威、嘉峪关等10个市(州)先后建立并开通了中小企业网站,并与省中小企业网站成功链接;各县(区)局的中小企业网站目前正在积极筹建中。省、市级主管部门网络已初具规模,实现互通。“中国中小企业甘肃网”日点击率达到2300多人次,截止2006年底,共有63.4万人次点击登陆。“中国中小企业甘肃网”作为甘肃省服务与指导中小企业、乡镇企业、非公有经济的综合信息网络平台,积极有关省内外的经济信息、科技信息、金融信息、人才信息、供求信息和中小企业、非公有经济的产业、行业相关动态。“中国中小企业甘肃网”已成为外界了解甘肃省中小企业、乡镇企业、非公有经济的窗口,也是展示企业形象,企业收集、、了解信息的主渠道。在省财政的支持下,省局多方筹措资金,2006年底已给全省14个市(州)局、86个县(区)局配发了电脑及打印设备,今后还将逐年加大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

但作为经济欠发达的西部省份,目前甘肃近78%的中小企业还没有计算机,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才刚刚起步,其投入力度、运作状态存在不足和缺陷。据不完全统计,甘肃8.8万户中小企业中,利用信息化开展业务的企业不足20%,熟练掌握现代信息化技术,开展网上电子商务活动的企业则更少。中小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上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到位,具体表现为等待观望,存在着慢慢来的思想。绝大多数企业尚没有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和打算,有些企业甚至认为发展电子商务为时过早,远水解不了近渴,有的企业把电脑仅用于打字,把上网局限于点击股市行情和游戏;二是企业的网络覆盖面偏低,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非公有经济由于规模小、实力弱,有些企业地处乡镇,宽带和互联网尚不能达到全面覆盖,能上网的企业有限,而达到办公自动化、营销网络化、统计数据传输电子化的企业更少;三是信息化专业人才缺乏,现有的微机操作者大多用非所学,致使计算机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有些客户网上咨询或发来订单,得不到及时回复,企业失去了许多商机。

对此,各级主管部门要引起足够的警醒,要迅速行动起来,研究制定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方案和目标。这既是企业信息化建设有的放矢的过程,又是检验企业分阶段适应信息化的过程,更是通过信息化建设加快企业发展和提高的过程。

三、目前甘肃省中小企业推进信息化建设的现实选择

面对刚刚起步的甘肃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非公有经济信息化建设,如何选择投资少、见效快、风险低、信息化普及率高的建设路径,是各级主管部门亟待研究而又必须破解的课题。因此在推进信息化建设实践中,就要不断探索符合省情、适合企业特点的信息化建设新路径。

⒈在实践中积极探索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信息化建设的便捷途径

对于发达国家,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在企业信息系统较为健全完善的前提下,在社会信息化程度与配套设施比较完备的条件下开展的。甘肃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由于受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企业内部信息系统尚不健全,个别企业从未接触过信息化服务。普及并推进信息化建设必须结合企业实际,区分不同规模、不同产业、不同销售对象,选择推进信息化的具体建设内容。例如从建设并依托网站网络入手,运用电子商务选择符合本行业企业对路的网上交易、电子采购、网上营销、在线支付等商务活动,这一途径既简便易行又有可操作性。

⒉选择并确定切实可行的信息化建设方案

在中小企业推进信息化建设伊始,选择并确定切实可行的能够满足企业需求的信息化技术方案,是顺利推进企业信息化的前提。根据甘肃中小企业的特点和现状,首先,在“中国中小企业甘肃网”或一些商业性网站上建立企业的网站(网页),面向外界企业信息,包括企业概况、自荐产品、企业动态、技术咨询、在线调查等各种信息。通过网上互动,企业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而且通过在线调查的反馈信息,明确怎样进行企业的形象塑造。其次,通过网站在互联网上构建一个企业的电子商贸平台,充分利用前台与后台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展业务,借助自己的网站平台在巩固老客户的同时,拓展新的信息化商务活动,如商品报价、电子合同签订、订单下达、库存信息、售后服务等。通过建立电子邮件系统,使企业内部各分支机构拥有电子信箱,实现信息对流,使企业内部信息流通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电话或会议。其三,将商务网站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系统平台相互结合,实现企业管理模式向电子商务模式转变。利用商务网站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系统相互结合,构筑起快速、敏捷的信息系统。企业利用这样的系统同时提供给分布在省内和全国各地的分支机构、营销网点和办事处、联营企业共同使用,不但能极大地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而且能更加快捷地与客户和供应商进行沟通,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营运效率。

⒊选择建设独立域名的企业网站(页),构建上下贯通、开发应用逐步递进的信息化平台

信息化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特别是管理系统信息化,能解决企业面临的各种复杂问题,提高管理人员的决策水平,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企业可以从3个层面拓展并逐步递进:一是利用互联网,通过建设企业的网站(页),构筑上下贯通、左右逢源的信息交流平台,积极拓展网上信息资源,开拓网上市场;二是导入计算辅助设计(CAD)和辅助制造(CAM)等系统,推进生产制造流程信息化;三是建立资源规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等管理系统,推进经营管理和决策的信息化。

现在各种各样的网络繁多,由于中小企业量大面广,企业规模一般偏小,受自身实力制约,独立构筑信息化网站平台、搭建服务器组、开发应用软件等条件尚不成熟。在这种情况下,起始阶段企业积极链接和租用电信运营商的宽带网路和服务器就显得切实可行。各级主管部门要动员企业积极整合各种信息技术资源,借助各网络企业、IT公司的力量,按照开放合作、优势互补、信息共享的原则,构建上下贯通、内引外联的信息化开发应用平台。甘肃将以“中国中小企业甘肃网”为龙头,把各市县中小企业局的网站及企业的虚拟网串成线、连成片,形成有机联系、有效运行的多功能网络服务体系。

四、甘肃省中小企业、乡镇企业、非公有经济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原则和任务

⒈制定切实可行的信息化建设目标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信息产业部和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关于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的总体要求,为加快甘肃省中小企业、乡镇企业、非公有制经济信息化建设步伐,已制定的《甘肃省中小企业、乡镇企业、非公有经济信息化建设规划》明确提出了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在各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以“中国中小企业甘肃网”建设为切入点,逐步推进甘肃省中小企业在英特网互联互通,实现办公、营销、仓储、物流配送、财务管理、计算机开发应用等方面的三阶段推进目标。

⑴初级阶段,普及互联网应用。以网站、企业邮箱、网上企业信息、产品展台等互联网普及和应用,实现信息系统的联接互通,扩大企业宣传面,提升企业形象。

⑵中级阶段,借助并开发办公自动化系统、人力资源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提高企业管理能力,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

⑶高级阶段,整合企业内外部信息系统,通过一揽子解决方案,实现企业生产、管理、销售等信息化。

这些目标的实施和完成,可以有效提升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和综合竞争能力,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基础。

⒉推进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原则

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思路是围绕一个中心,突出三项重点,构建一个体系。一个中心是指,推进信息化建设要围绕中小企业发展和提高为中心。突出三项重点,一是坚持政策引导,全力推进信息化建设;二是争取部分资金、设备投入,推进市场化运作模式;三是调动和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强化指导与服务。构建一个体系是指,构建起政府主管部门积极引导,电信部门、IT企业和社会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广泛参与并充分利用英特网、电子商务平台和电子计算机开发应用,促进企业办公、管理自动化建设的工作体系。

各级主管部门在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中要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推进信息化工作的安排和部署,遵循“统筹规划、政府主导、统一标准、规范建设、多种主体、适度竞争、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原则,强化信息管理制度和信息交流制度,注重各类信息的搜集利用并完善信息服务功能,通过积极建立和完善“中国中小企业甘肃网”,拓宽国家产业政策和企业营销相关信息的刊载,真正发挥网站政策信息及相关市场信息、实用信息的交流导向作用。

⒊推进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甘肃省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信息化建设,规划用7年时间,分三步达到初级阶段目标。第一步到2008年底,用2年时间在14个市(州)87个县级行政主管部门建设并开通中小企业信息网站;第二步,2009-2010年在骨干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非公有经济实体、中心乡镇经委(经济办公室)建立并开通中小企业信息网站;第三步,到2012年在80%以上的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非公有经济实体建立并开通中小企业网站,实现同省中小企业网的互联互通。在网站建设和推进办公自动化、管理自动化以及营销、仓储电子化方面,要本着政府引导、企业自愿相结合,真正使信息化建设服从和服务于企业发展,构筑起满足中小企业特定需求的信息化建设框架。

为此,实现信息化建设初级阶段目标,各级主管部门要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第一,要不断深化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非公有经济对信息化建设的思想认识。积极探索信息化建设的新方法、新途径,破除制约甘肃省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非公有经济信息化建设的各种体制机制障碍,积极推进信息化工作的试点;树立协同推进的整体观念,打破部门、地区之间的界限,促进优势互补、共建共享和互联互通,扶持和鼓励更多的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非公有经济积极开展信息化建设。

第二,要将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同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相互融合。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按照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服务的要求,进一步调动和整合社会各种信息资源,形成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合力。要积极争取科技研发资金和中小企业专项扶持资金,用于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非公有经济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省乡镇企业管理局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政策指导、资金和设备投入、统筹协调等方面的优势,依托“中国中小企业甘肃网”,加快基层网站建设,通过政策、资金、设备、技术支持,在省与市县、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形成畅通互动的信息网络,初步构建起全省中小企业信息化网络体系。

第三,要充分发挥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按照“谁投入,谁受益”的原则,调动和激励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非公有经济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引导企业利用现有的人才、技术,逐步加大软硬件设备的投入。要运用市场经济手段,依托有一定实力、有实践经验、有市场开拓能力的信息技术公司,充分发挥其专业技术力量的作用,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第四,要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队伍。信息化建设技术含量高,信息管理系统需要有一定专业技术水平的人才去管理和维护。各级主管部门要从长计议,舍得智力投入,强化人才意识,定向培养和招聘一大批业务熟、技术精的信息化专业人才;要分期分批组织信息网络人员参加专业技能培训,更新知识,增长才干,并把技能培训与技术等级鉴定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信息化专业知识列为职工教育和技能培训的必要内容,提高企业员工的信息化应用水平。

作者简介: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