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04 14:43:3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中医药发展的必要性,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国债;国债市场;公开市场操作;市场化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4-0-02
自2007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开始,到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再到紧跟其后的欧债危机的越演越烈,面对着严峻的挑战,各国政府、中央银行都在进行着经济和金融的宏观调控,中国也不例外。在此期间,我国交错使用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尤其是公开市场操作手段和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使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卓有成效,但由于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是央票)和金融市场本身存在缺陷,我国的调控部门不得不面临货币政策目标难以实现的巨大压力。在此环境下,以发展国债市场为中心,探索我国货币政策如何实现其目标就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发展国债市场的环境分析
(一)可操作性分析
我国国债发行仍有很大的空间。我们选择“国债负担率”来衡量这一空间的大小。国债负担率即当年国债发行余额占GDP的比重,反映国债规模对经济的影响也反映国民经济对国债的负担能力及偿还能力。目前,发达国家一般控制在10%~48%之间,欧盟国家以60%为警戒线(这也是国际公认的最高境界限)。根据财政部网站公布的数据,我国国债负担率情况如图1所示。如图1所示,近年来我国国债负担率基本维持在17%以内,我国的国债规模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二)紧迫性和必要性分析
央票在宏观调控方面的失职凸显发展国债的必要性:2002年之前,我国央行主要通过买进和卖出债券交替进行来削减外汇储备过快增加对货币供应产生的不利影响,缓解对冲基础货币的压力。然而由于我国外汇储备不断增加以及国债品种、规模和国债流通市场发展的缺失,央行陷入了无券可卖的尴尬境地。于是,2002年9月24日央票作为一种替代工具,开始被用于公开市场操作。然而,央票并非是一种正规的公开市场操作工具,其缺陷也随着我国外汇市场的顺差增进和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而迅速显现:
首先,在宏观调控方面,央票难以与国债相抗衡。主要体现在:其一央票在其职能方面存在所谓的“利益冲突”,即冲销外汇占款的被动型和调控国内市场流动性的主动性之间的利益冲突。其二央票的发行对象的局限性限制了央票调控的有效性。同国债相比央行票据的持有者是特许的金融机构,而国债的持有者可以是金融机构,可以是非金融机构,也可以是自然人。也就是说,长远来看国债具有更大的流通潜力和流通市场,因而是更好的公开市场操作工具。其三央票的成本随着发行的数量(多是被动发行)的增加而增加,目前已成为了央行不小的债务负担,仅2007年一年,央行为发行央行票据所支付的利息就高达2000多亿元,而且随着我国利率的上调,央行票据的发行成本也不断走高;并且与国债不同的是,央票的还本付息全由央行自主负责,而国债的还本付息则是财政部负责。这就是说,国债的还本付息有强大的财政收入作支撑而央票没有,这也是国债优于央票的显著特征之一。其四,央票的回购与逆回购的宏观调控方面主要是通过货币数量调控,虽然货币是非中性的,但由于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货币数量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中个体对经济指标的预期以及其自身的意愿),紧靠货币政策委员会制定,或者说单方面的对货币供给量进行调控将有可能因为缺乏市场力量的牵引而加剧货币价值的不确定性,进而加剧经济的剧烈波动。最后,就目前的状况而言,由于累计发行的央票数量已达天价,央行在面临着偿还巨额到期央票的形势下,其紧缩政策的难度也随之加大。
其次,在冲销外汇占款方面,央票的有效率(指当期回笼基础货币量与当期发行票据总额的比率,是考察央行票据有效性的指标之一)逐年下降。如表1所示,我国货币当局通过本币公开市场业务对冲外汇占款导致的基础货币的效果除了2005年取得很好的效果外,其余年份的对冲效果并不是特别显著。基础货币的被动发行得不到有效地冲销,这也算是近年来导致流动性过剩和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
注:表1中外币公开市场操作值通过历年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国外资产”栏目下的“外汇”栏目的年度数据变化值计算得到,外汇冲销率通过本外币公开市场操作计算得到。
同央票相比,我国国债市场的潜力十分巨大,且国债显然是更加符合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的特点,但是不可忽略的是,以上的言论是建立在一个规模、种类十分完善,发行和流通市场都非常健全的国债的基础上的。显然,就现状而言,我国国债还远达不到我们所期望的水平,因此,健全国债的规模、种类,发展国债的发行和流通市场就显得迫在眉睫。
发达的国债市场是经济全球化的第一步,因而发展国债具有其必要性。在目前经济全球化的驱动下,随着我国在WTO的过渡期的结束,资本账户的逐步开放是我们的承诺,也是历史之必然,而资本市场能够平稳、有效地开放就要求我国拥有市场化的汇率,汇率的市场化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利率的市场化,因此推行利率的市场化又成为了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的必经之路;众所周知,在资本市场中,平稳实现利率市场化的前提必须是拥有一个稳定的、市场化的基准利率,国债(尤其是短期国债)收益率无疑是最好的选择。(虽然央票的收益率对于市场利率有较好的指导作用,但是,由于央票是基于冲刺外汇占款和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而发行的,因此不免于会脱离于实体经济变量,从理论和实践上,就与资本市场脱节。所以,央票的收益率无法作为资本市场的基准利率)因此,发展国债市场刻不容缓。
二、国债市场的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首先,良好的国债市场有助于宏观经济调控,从而通过以下途径促进经济的发展(或缓和经济的衰退):央行基于完备的国债体系和良好运行的国债市场而进行的公开市场操作,能够有效提升央行货币政策的透明度、责信度和灵活性,能够更好的稳定市场利率、通货膨胀率等指标,进而降低我国经济的不确定性,从而能够有力的稳定市场预期,避免通货膨胀的螺旋化上升(或经济的螺旋化衰退),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经济长远、稳定的发展。事实上,央行进行实行货币政策时,有三大法宝,即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以及公开的市场操作。而在这三大法宝之间,公开市场操作是最具灵活性、最能够对宏观经济进行微调、最可控、最具市场性质的是运用最频繁的货币政策工具。倘若能够建立在完备的证券(国债)基础上进行,必然能够强化央行对市场调控的能力,减弱因存准变动对市场造成的一刀切的效果。从货币政策的目标来看,即稳定物价、充分就业、发展经济和平衡国际收支和完备的国债市场无疑是实现个目标的重要保证。
其次,良好的国债市场能够对资本市场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促进利率的市场化,进而提升我国的市场化程度,为我国的汇率市场化提供条件。这样,我国的经济才能够更好地对外开放,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环境。同时,稳定的国内市场必定会引起外资的流入,提升我国的市场竞争力,促进进出口贸易的进行。在更进一步,稳定的汇率和利率对于人民币的全球化也是意义深远的。
虽然良好的国债市场能够有力的推动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发展,但其前提条件也较为苛刻。首先,对于政策制定者的能力和判断力的要求比较苛刻,真如米尔顿·弗里德曼所言“货币政策具有很长的时滞,于是,对于货币政策指标的调控就需要富有远见和先发制人”,这并不是一个普听人能够达到的。其次,对于信息的真实及时性要求比较苛刻。因为货币政策指标很多,而货币政策目标,从我国而言,并不明确,但大体可以看出稳定物价和经济发展是重中之重,而要协调这两个目标,或者是所有货币政策目标,就要求信息(如货币供应量、CPI、PPI、经理人采购指数等指标)做到真实准确和及时。最后,对于公开市场业务等货币政策的透明性要求很高。如我们所知,要稳定经济很重要的一点是维护市场的信心,稳定市场预期,降低市场的不确定性。而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到公开和透明。
综上所述,发展国债及国债市场尤其刻不容缓,我国政府当局应当予以重视,这样才能为中国营造稳定、和谐和发展的环境,帮助中国安全平稳的走过历史的过渡期。
参考文献:
[1]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货币金融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书,2011,1.
关键词:农村经济, 休闲旅游, 环境建设, 绿色生态
Abstract: after decades of development, China's current rural tourism has become a whole China's tourism industry sector important component parts. With the increasing pressure for city life, close to nature, short outing has become a way of people leisure dominate choice, especially since the number of tourists has increased sharply suburban driving, but also the further stimulat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market. And in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rural tourism in increasing farmers' income, the rural culture,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rural playing a reckoned the important role.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of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Key words: the rural economy, leisure tourism, the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green ecology
中图分类号:G812.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现代社会,随着生活工作压力的攀升,人们的出游观念开始转变,集休闲、求知于一体的旅游度假方式已然成为新的时尚。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和城市生活者开始将目标定位到周边环境好的农村游玩,路途时间少,呼吸新鲜空气,品尝绿色食品,舒展心情等几大优势吸引着旅游者趋之若鹜。农村旅游经济的发展,最大的受惠者当之无愧为农村。客观的分析,它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了新农村的建设。
一、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是产业多样化的体现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生产是重中之重,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乡村旅游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以耕养农的单一产业模式,在保证农村生产的前提下,介于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之间的乡村旅游,是二者相结合的切入点,在拉动第一、第三产业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第二产业的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的出现,适应了农村产业结构多样化的要求,促进了现代农业体系的建设。因此,鼓励发展乡村旅游,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解决“三农”问题,推进社会小康目标的实现。
在利用自然优势满足了人们拥抱原生态、返璞归真等个体化需求的同时,一系列现代化相应旅游服务设施的设立,极大的延伸了旅游产业链条,拓展了乡村旅游经济内涵,增强了乡村旅游业的中坚力量。与此同时,各地乡村在不断探索和交流中,找到切合自身实际的乡村旅游管理模式,其积累的管理经验也为乡村经济的发展储蓄了后备力量。
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增加农民收入
据不完全统计,旅游业中1个直接就业岗位可以带来5个间接就业机会。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浙江乌镇、云南丽江等周边村镇中,直接和间接从事乡村旅游服务业的人员比例已经占到55%以上,旅游经营户的年收入均值超过40万元,旅游项目所带来的巨大商机和不可估量的人气激发了本地百姓投身旅游业的创业热情,从事旅游业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发家致富的首选。
乡村旅游中, 最为直观的效益莫过于给旅游目的地带来的经济增长。目前,国内的广大农村地区,贫困人口比重较大,不少地区土壤贫瘠,并不适合耕地发展,所以自然风光的优美使得发展旅游业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必要有效手段之一。以观光体验为主的休闲旅游产业涉及面广,地方特色产品制作、线路引导、民间技艺演示、民风民俗食宿等内容吸引着旅游者的眼球,而旅游业的发展又与当地农民的参与积极性密切相关。乡村旅游本身具有人员需求多层性、投资少、见效快等优势,也大幅吸引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目光,使其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一种方式。在市场经济高速增长的影响下,一些毗邻城市的农村地区正大力发展中西结合新型休闲经济,甚至在西北等一些偏远的农业地区也依托我国城市休闲经济发展开始开发旅游休闲产业。
三、强化农民素质 改善文化环境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三足鼎立,缺一不可。
发展乡村旅游业,带动了城市与农村之间的人员、物质和资金的三大流动,也带动了先进与落后之间信息、观念的交互流动。在整合了各种资源、技术等乡村物质建设的基础上,乡村旅游业更是进一步带动了乡村文明建设的发展。语言沟通、竞争观念、时间观念、效率观念、集体荣誉观等企业管理中的相关观念,正驱动农民越来越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用自己展示的一言一行来作为本地旅游的“活招牌”,主动寻求各种外出培训交流学习的机会,从而提高了农村旅游从业人员的文明素养和审美情趣,有利于农村健康良好文明风尚的形成。乡村旅游业的崛起,依托其自然优势及文化优势,促使旅游业反哺文化,农民的素质和农村的面貌有了较大提高和改观,推动了文化的繁荣与创新,进一步提高了乡村文明程度。
四、缩短城镇差距 促进和谐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产业带动了农村的经济发展,促进了农民素质的提高,多方位的缩短了城镇之间的差距。另一方面,已发展乡村旅游的地区,显而易见当地的农民有着城市边缘人的身份,他们既具备着农民最淳朴的民风,他们诚实厚道、勤劳俭朴、热情好客;他们又是精明能干、合作互利、团结发展的。这种双重的特殊身份使他们既知道作为农民最会做什么,又懂得生活压力渐增的城市人最需要什么,从而在乡村旅游经济中大显身手。与此同时,习惯了在钢筋混凝土丛林中穿梭的城市人有机会走近自然、了解自然,认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能够促进自身环境保护的意识。简而言之,互惠互利的合作方式缩短了城镇之间的经济和文化差距,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见在“三农”建设的过程中,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将会大幅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面貌、精神面貌、文明面貌,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人文素质、服务意识及管理能力,把社会主义新农村推上一个新台阶!
小结:
在综合分析乡村旅游开发必要性的基础上,在产业的开发过程中,要合理布局、循序渐进、统筹兼顾。注意对原始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要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底蕴,扶持形成具地方风格的特色旅游,也要杜绝对生态环境的人为破坏,保护旅游资源,消除城市旅游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不利影响的蔓延。另外,乡村旅游的发展是城市旅游的扩充,在发展乡村经济时切忌盲目跟风复制,应加强政策性导向,不求立竿见影的追求经济效益,但求适时发展、突出特色、具备长远发展的生命力的开发,逐步全方位的推进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唐德荣.乡村旅游开发管理.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1
初中作文学习是高中语文的重要部分,考察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因此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也颇有难度,通过研究和改革,使初中语文学习能够更有效率。体现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语文价值,是对教学工作者的必然要求。初中语文作文最能够体现出其中的人文精神,优化发展,能够使语文价值得以体现和发扬。
在初中学习过程中,语文学习是高中课业的关注、学习重点,而语文作文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学工作者能够给予学生充分合理的时间安排,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有意识的积累与语文作文相关的知识要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会语文作文的重要性,领会语文作文学习的必要性。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及教学工作者往往忽略了语文作文学习的重要性,因此,在强调语文作文学习必要性的同时,教学工作者还应当对当下的教育方法进行研究和改革,让学生能够做学习的主体,在语文作文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教学的乐趣,能够理解写作的目的,写出有深度,有内涵的作品,让人文价值得到展现。因此有必要加强初中作文教学,其理由如下。
一、当下学生需要一个能够改变对语文作文教学观念的教学平台。通过对教育全新的认知,让学生能够体会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实现教育的人性化理念,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能够对事物有更深的,多元的认知和理解,从而在教育过程中能够用细腻的,形象的文笔描述自身所经历的,希望实现的事物,能够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摆脱思维的束缚,书写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和认知,在写作过程中能够有愉悦的享受和,而不是中规中矩的生搬硬套,作文中没有自己的思想,让读者感受不到深度和价值,虽然有华丽的辞藻堆砌,但却使人无法品读。
二、写作需要学生能够在短暂的时间内将视觉,感知转化成文学语言,落实到笔头上。因此需要极快的思维,考验学生的能力,这一转化的过程需要学生的不断联系,需要教学工作者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训练和提升,通过语文作文的学习,能够让学生的思维敏捷,同时能够使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有所提升,因此我们需要在原有基础上更加重视作文教学,通过创新和改革让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
论文关键词:出口导向,增长,路径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持续、快速的增长,1979-2008年间实现了平均9.9%[①]的GDP增速,比同期世界的平均水平快了6.8%左右。2009年,随着次贷危机由金融领域向实体经济逐步蔓延,我国外贸粗放型增长方式带来的效益低下、竞争力弱、缺乏品牌、研发能力不足等问题开始显现,如何确保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成为了新的课题。那么出口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究竟有多大?中国的出口结构到底有哪些问题?
二、亚洲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区域特征
“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是战后落后国家追赶发达国家发展经济的两种模式。前者短期,效果好;后者长期国际贸易论文,后劲足。二战后日本、亚洲四小龙、东盟或直接采取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或很快从进口替代向出口导向模式转型,获得了巨大成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由“进口替代”型转变为“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水平亦获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次贷危机以来,我国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导的出口方式遇到了重大挑战。
三、中日韩的出口贡献比较:基于自回归模型的经验分析
虽然同为外向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但是江苏经济增长的出口依存度显然要大于日本和韩国,亦大于全国平均水平。2008年,江苏出口占GDP的比重达到6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7个百分点,比日韩同期分别高17和44个百分点。1985年以来,江苏净出口占GDP的比重一直在10%左右波动,而日本经济膨胀期的均值在2%,韩国更低。同时,江苏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远大于韩国和日本(图2-5、2-6)。
前文分析了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和净出口对江苏经济增长的即期影响国际贸易论文,如果要就三者对江苏经济增长的中长期影响做出合理评价,就要从历史周期中,找出其对江苏经济拉动的一般规律。本文选取的数据样本是江苏省1985-2008年的年度数据,在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基础上,利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技术,讨论江苏经济的持续增长动力问题,并从长期和短期不同侧面全面剖析几个内生变量间的相互影响关系。
本文选取国内生产总值和出口这两个变量进行分析。出于研究方便,将其时间序列分别表示为GDP、EX。而为了降低异方差,本文对四个变量分别进行了对数化处理,分别记为:LnGDP、LnEX。
1、ADF检验
在进行模型估计之前,首先进行单位根检验,以避免出现伪回归的错误。结果表明,这四个变量都是平稳变量(详见表3-1)。因此,对LnGDP、LnEX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在VAR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考察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析的结果判断各变量对经济增长的中长期影响。
表3-1 ADF检验结果
LnGDP
LnEX
中国
I(1)
I(1)
日本
I(1)
I(1)
韩国
>> 现行医药产业政策对中医药的影响初探 中医药的尴尬 中医药的春风 中医药院校推行医古文评级考试的调查与分析 基层中医药进行时随感 老年性白内障的中医药治疗 老年性痴呆的中医药治疗 陈旧性血栓的中医药研究概况 中医药的性保健和性治疗 颈性眩晕的中医药治疗探讨 中医药治疗中枢性发热的进展 功能性便秘的中医药治疗经验 医药分业的利弊分析 论中医药类高校研究生进行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浅谈中医药的发展 中医药人才素质的研究 中医药的发展方向 肿瘤的中医药治疗 脑梗死的中医药治疗 中医药治疗斑秃的进展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3] 吴蓬,张志坚.医药分业历史发展的探讨[J].华西药学杂志,1999,14(3):213-215.
[4] 吴永佩,颜青.论“医药分业”与“医药分家”[J].中国药房,2004,15(2):68-71.
[5] 唐圣春,张新平.药品价格规制的必要性及规制的制度环境分析[J].医学与社会,2009,22(4):1-4.
[6] 申俊龙,马洪瑶,魏鲁霞.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传承与创新的互动和演化逻辑[J].医学与哲学,2013,34(10A):90-94.
[7] 孙国岗.中医整体观念的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8):652-653.
[8] 马洪瑶,申俊龙,徐浩.我国中医医疗服务价格现状浅析与改革初探[J].江苏中医药,2013,45(8):65-67.
[9] 陈相新.我国高等中医药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与思考[J].医学与社会,2012,25(7):84-86.
[10] 申菲菲,申俊龙,魏鲁霞.基于隐性知识转化的中医知识创新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118-119.
1调查对象与方法
采用学生自填的方式对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2006~2009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包括一年级(2009级)、二年级(2008级)、三年级(2007级)以及四年级(2006级)全日制在校学生。发放问卷份379份,收回379份,回收率100%,其中一年级问卷109份(包括中药学专业29份、中药资源专业30份、生物制药专业28份、中药制药专业22份),二年级问卷111份(包括中药学专业29份、中药资源专业29份、生物制药专业24份、中药制药专业29份),三年级问卷108份(包括中药学专业24份、中药资源专业27份、中药制药专业57份),四年级问卷51份(中药学专业25份、中药资源专业26份)。使用EpiData3.02软件对相关信息进行录入,所有数据采用专人“双份”录入及核查,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调查内容与设计
本次问卷涉及中药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要性,设计了以下4个问题:①您想要成为哪方面的中药学专业人才?选项包括中药生产、中药研究、中药流通以及中药临床应用;②您觉得理想的中药学专业人才应是什么?选项包括精通中药的人才、精通中医的人才以及中医药兼通的人才;③您认为目前的就业状况最急需哪方面的中药学人才?选项包括中药调剂、中药销售、中药检验、中药研发以及中医药兼通;④您认为有必要培养中医药兼通的中药学人才吗?此外,针对是否有必要加强中医药传统文化教育以及如何进行中医药传统文化的教育设计了2个问题:①您觉得作为创新型中药学专业学生,我们需要学习中医药传统文化知识吗?②您觉得比较喜欢学习哪些中医药传统文化知识?选项包括大学语文、医古文、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医学伦理学、金匮要略、本草纲目、本草学简史、周易、中国文化史概论、中国传统文化精粹、中医与传统文化、中国传统哲学概论、中国医学史、四书五经,等。
3调查结果与分析
3.1各年级学生自我定位分布情况
根据学生未来从事行业,包括中药生产、中药研究、中药流通以及中药临床应用,分析各年级学生未来自我定位情况,结果见表1。表1显示,低年级同学大多自我定位于中药研究和中药临床应用,如一年级学生定位倾向频率最高的是中药临床应用,占41.07%,而39.64%的二年级学生倾向于中药研究。高年级同学在肯定中药研究的同时,比低年级学生更加关注中药流通,其中三年级学生中倾向中药流通的比例升高至27.78%,四年级的学生中药流通增至29.31%,各年级之间的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3.2理想中药学人才的分布情况
在各年级学生心目中,理想的中药学人才包括精通中药的人才、精通中医的人才以及中医药兼通的人才,结果见表2。表2显示,各年级学生中超过75%的人认为中医药兼通是理想的中药学人才,其中一年级为89.0%、二年级88.4%、三年级78.7%、四年级78.8%。同时,认为精通中药的专才是理想中药学人才的比例也随着年级的增长呈现增长的趋势,各年级之间的数据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3.3目前社会急需中药学人才的调查情况
针对四年级毕业班学生,调研目前社会急需的中药学人才,结果见表3。表3显示,对大学四年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46.5%的学生认为目前最急需的是中医药兼通型人才,18.9%的学生认为是中药研发型人才,17.2%学生认为是销售人才,三者占所有比例的79.3%。数据说明,学生认为的最急需的人才类型与理想的中药学人才、学生自我定位的人才类型相一致。
3.4培养中医药兼通型人才必要性的调查情况
由于毕业班学生(四年级)认为目前最急需的是中医药兼通型人才,调研学校开展培养中医药兼通型人才的必要性,结果见表4。表4显示,对大四年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经过3年的专业学习后,82.4%的四年级学生认为有必要培养中医药兼通的中药人才。
3.5学习中医药传统文化必要性调查
传统文化贯穿于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针对低年级学生(包括1~3年级),调研学习中医药传统文化的必要性,结果见表5。表5显示,调查1~3年级各专业学生,各年级学生中超过90%的人认为需要学习中医药传统文化,其中一年级为94.50%、二年级93.69%、三年级96.61%,随着年级的增长呈现增长的趋势。各年级之间的数据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3.6各年级学生喜欢学习的中医药传统文化课程分布情况
由于大多数学生认为需要学习中医药传统文化,进一步调查学生对哪些中医药传统文化知识感兴趣,结果见表6。表6显示,调查各年级学生平时喜爱的中医药传统文化课程,发现20%以上学生认为比较喜欢学习本草纲目、黄帝内经、伤寒论、周易、中医与传统文化、医古文等课程。
[关键词] 药店;中医药坐堂;分析
[中图分类号]R95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1(b)-116-02
“中医坐堂”起源于起始于东汉名医张仲景,其后历经风雨,最终形成一种固有模式,广布于全国各地的城镇乡间,长期在我国基层医疗体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具有无法撼动的历史地位。但在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下,受利益驱动等因素影响,一些零售药店的经营者开始通过中医坐堂开“大处方”,误导、诱骗就诊者购买高价高利润的药品。以至于在2001年,有关部门对药店中医坐堂采取了“一刀切”的无奈举措。“中医坐堂”从此进入业界的广泛争议之中。2007年,在构建符合中医药特色的中医药服务体系的背景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卫生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药品零售企业设置中医坐堂医诊所试点工作的通知》[1],宣布“中医坐堂”重出江湖。但其试点工作开始两年多来,药品零售业内从刚开始对其的新奇和兴奋的态度,到如今的平静和观望的心态,这前后巨大变化真实地反映了“中医坐堂”的发展现状。难道“中医坐堂”真成为药店的“鸡肋”,落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下场?本文对“中医坐堂”的前景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1对“中医坐堂”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1.1“中医坐堂”符合国家新医改中要大力发挥中医药作用的要求
中医药作为我国原创的医药科学,是我国具有自主创新潜力的领域,它对建设创新型医学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医药作为有效防治疾病的手段,其对疾病的认知方法和治疗理念,与当今健康观念的深刻变化和医学模式的深刻变革趋势是一致的,顺应了21世纪医学发展的新趋势和世界医药市场的新需求,展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发展前景。
2009年年初国务院公布的“医改意见”中指出,我国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制,其中要大力发挥中医药的作用,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的特色优势。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更加注重“防重于治”的原则,要让老百姓懂得健康和保健知识。而“中医坐堂”则会有利地促进中医在全社会中的应用,从而达到“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不得大病”的目标[1-3]。
1.2 “中医坐堂”符合人们追求中医健康保健的需求
目前,我国医药体系存在中医药和西医药体系两大体系,其中,中医药在人类历史上曾经辉煌,只是近代以来,在西医药的冲击下,使得传统中医实践不断萎缩。尤其在现代,受“科学”观念影响,人们更加难以理解中医药的博大精深,中药现代化在理念和实践上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混乱。相比之下,西医药凭借完整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在医疗体系中占据了上风,并成为世界医疗体系的主流。但随着世界疾病谱的迅速发展,西医注重局部的治疗理念和过于借助器具和手术的治疗方法,不仅易造患者的损伤,同时也极大地推动治疗费用的上升,给各国医疗保障体系带去沉重的压力。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人们对健康保健的需求必将越来越高,而中医药追求整体治疗和简易的治疗方法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而“中医坐堂”这种模式,通过聘请合格的中医师在药店坐堂,利用他们丰富的临床诊断经验为患者开出的中医处方,这种治疗模式既符合中医的行医模式,同时也为药店带来顾客,增加零售药店的品牌形象和经济效益,为中医药和药店零售模式联合提供了完美结合点。
1.3 “中医坐堂”提高了药店跟医疗机构竞争的技术含量
在新的医改方案中,我国药店在国家医疗保健体系中的地位并没有得到实质的增强,这跟药店没有储备高技术含量的医疗技术人才存在一定的关联。虽然国家逐步推行执业药师制,这将会增强药店技术人员的层次,但是由于在短时间我国医药无法实现真正的分业,而且药师法律定位的不明确,药店的发展空间仍然没有得到真正的改变。
但如果“中医坐堂”能够真正在药店迅速开展起来,把中医药的特色跟药店的经营模式相结合,使之构成我国特色医药卫生体制重要组或部分,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基层中治疗保健作用。这不仅解决了中医药的出路问题,同时,也提高了药店人员的技术含量,从而提高了其竞争力。
2推动“中医坐堂”发展的几点建议
2.1政府加强政策支持和监管力度
本次医改方案提到,“建立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制,充分发挥中医药(民族医药)作用”,并指出要充分发挥中医药(民族医药)在疾病预防控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服务中的作用;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建议国家将“中医坐堂”纳入到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控制的作用中。同时,制定相应的政策,严格规范并监管药店中医药坐堂的行为。
2.2社会媒体加大宣传力度
利用社会媒体,广泛宣传中医药的作用[4],让大众正确了解、认识中医药,为“中医坐堂”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2.3药店提高经营服务水平
尽快提高药店的服务水平,如增加中药煎熬等服务项目,以方便顾客服药。同时,为“中医坐堂”提供良好的经营环境,树立正确的经营观念,勿借诊所之名,实施非法行医或推销药品的经营行为。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专病)项目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Z].国中医药办发(2007)51号.
[2]新浪网.卫生部”全国十市(区县)试行药店中医坐堂制[EB/OL].] news.省略,2007-11-07.
[3]吴晶.我国将开展药店中医坐堂医诊所试点[EB/OL].省略,2007-11-07.
师承教育是中医教育的传统教育模式,自扁鹊以来历代中医名家,无不以师授徒承的方式形成了各种中医学术流派。但随着近代西方医学的渗透与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现代学院教育逐渐兴起并成为主流教育模式。尽管如此,师承教育至今仍然是培养高层次中医药人才的重要途径。东直门医院儿科在重视学术传承的同时,探索创新与改革师承教育模式,以期对中医师承教育的发展有所帮助。
1师承教育的缺陷
师承教育是一种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其优点共存的缺陷有下述3个方面。(1)限于门户之见,限制了中医药学术发展。师承教育强调学术特征个性化,容易自然形成不同的学术流派,而这些学术流派通过师承教育传承,逐渐形成自家门户。受此影响,师承教育易表现为重一师之技、一家之言而轻兼收并蓄、博采众长,难免有失保守性和狭隘性,从而导致学生知识结构和认识能力方面的局限[1]。“师带徒”教育模式注重强化经验的继承,受到老师个人学识和经验的束缚,各承家技,知识面较窄[2]。因此其弟子临床诊治多病种、应对疑难重症的能力不足,非常不利于中医药学术的发展。(2)学生表现为科研能力较差。由于师承教育注重继承,在培养方式方面以记忆和模仿老师经验为主,学生很少有机会进行科学研究,学术创新思维模式难以树立,从而导致培养的学生科研能力下降。有调查发现,临床科研是这类中医师各项指标中得分最低的,与其他指标的得分存在较大差异[3]。(3)学生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较差。师承教育注重学习老中医经验,而老中医的知识结构老化,导致学生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机会减少,知识更新滞后,影响了学生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和掌握。相关调查发现,师带徒中医师在学习新知识、新技术这项指标上的得分不高[3]。这种现象也不利于中医药学术的创新和发展。
2师承教育创新与改革的必要性
师承教育方式的种种弊端和缺陷,表现出其在中医教育应用中的局限性,也为我们提出了改革中医教育“师带徒”模式的必要性。
2.1中医学术发展的需要
师承教育对中医学术发展的不利影响,决定了师承教育模式必须改革。作为中医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之一,师承教育是不能取消和被替代的。要维持师承教育的存在和健康发展,使其更好地为中医教育事业发挥作用,就必须减少其对中医学术思想发展的不利因素,通过改革减少缺陷,发挥优势。
2.2对师承教育自身完善的需要
任何一种教育模式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对于一种教育方式的缺陷和不足,只要认识到问题所在,就有必要进行解决。如果对于师承教育模式的缺陷视而不见,不积极采取措施,无疑是加速师承教育模式的萎缩和消亡。师承教育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自我完善,对于自身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3师承教育在中医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及作用
几千年来,师承教育,即“师带徒”模式,是中医得以延续和发展的主要形式。
3.1师承教育是中医教育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
(1)中医药学的知识特点,决定了其师承教育的必要性。中医药学作为一门传统医学,非常重视临床实践,即便是系统的中医药学理论体系,也因其学术流派众多,学术特征个性化表现非常明显。对这些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学习,需要个性化和体验式教学辅导,才能够很好地掌握。基于中医药学的这些特点,“师带徒”教学模式得以传承。近年来,有学者把中医药学归类为默会知识或者缄默知识[4]。与显性知识相比,默会知识的获得需要经过特定的过程,其中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潜移默化,其得以实施的最佳模式就是“师傅带徒弟”模式[5]。(2)师承教育是老中医经验继承的必经之路。中医药学的学术流派多样化,而临床经验具有个性化特征,很多著名老中医以其特异性的学术造诣获得非常好的临床疗效。这些老中医临床经验的继承,并不适合于学院教育的科班普及化传播,而更宜通过师授徒承的模式,通过师傅与徒弟长期共同的学术交流与沟通进行传承。
3.2师承教育与学院教育相辅相成
虽然师承教育的地位在中医教育系统中非常重要,但仅有师承教育对于中医药学的发展来说是不全面的,必须借助学院教育才可以系统全面地推广中医药学知识,使其得以健康发展。
(1)学院教育有规模化和规范化特点,是中医教育的基础手段。院校教育根据“宽知识、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目标,采用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操作规范和技术标准,初步实现了中医人才培养的规模化、标准化和教育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造就了一大批系统掌握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和临床医疗技能、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较强的中医专门人才[6]。据统计,截至2010年,全国各级各类中医药高等院校共有46所,中医药类在校生人数达55.3万人[7]。实践证明院校教育在中医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基础教育方式。
(2)师承教育有重临床和疗效的特点,是中医教育的必要补充措施。院校教育是现代科班教育方式之一,与中医药学传统理论的个性化特征和缄默知识特征相匹配存在一定的难度,存在教学与临床相脱节,学生临床操作能力相对较差,在课程设置上中医药特色优势突出不够等问题[8-9]。目前中医院校教育设计上为避免这些又出现反方面的问题,如为实现“早临床、多临床”而压缩院校教育学时,把本来是院校教育优势的地方也变成了劣势,导致中医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师承教育的主要特点是以临证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将课堂教学与临床教学合二为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院校教育中教学与临床相脱节的缺陷,强化临床实践经验的传承,注重临床疗效的获取。因此,师承教育是中医教育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模式,与院校教育互相补充,相辅相成。
4以儿科临床教学为模型,探索师承教育的创新模式
师承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应贯穿于整个中医药领域。由于学科的差异性,其改革方案和措施也不尽相同。本文以儿科临床教学为例,针对师承教育的缺陷,探索其改革模式,寻找合适的措施。
4.1以发展学术思想为指引
“师带徒”临床教学在继承方面优势发挥充足,但很少有导师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自然容易形成门户之见,不利于学术交流和发展。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东直门医院儿科在多年的“师带徒”临床教学过程中,采取一种制度性的措施,来保障师承教育的良性发展,制订了“师带徒”临床教学的指导思想,始终以发展中医药学术思想为宗旨,指导儿科“师带徒”临床教学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并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这种以发展学术思想为宗旨的“师带徒”临床教学过程,首先是从“导师”做起的,只有导师放开学术观点的束缚,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形成以发展学术思想为特点的学术风气。东直门医院儿科几代专家的传承过程,验证了这种学术思想发展轨迹的正确性。刘弼臣教授所创立的“少阳学说”和“从肺论治”学术思想,是在老师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多年临床实践而独创的儿科学术理论。其师孙瑾臣虽为当地名医,却不固步自封,尤其反对把弟子禁锢在自己的门派之内。刘弼臣教授师承中医儿科“臣字门学派”,以“医者意也”理论为基础,深刻突出“意”治,又继承了中医儿科鼻祖钱乙“五脏虚实补泻”的学术思想。尽管数百年来在中医儿科基础理论上存在着“纯阳学说”和“稚阴稚阳学说”的争论,刘弼臣教授却不固守旧规,从明代万密斋的观点和清代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提出的“盖少儿虽为少阳之体,而少阳实为稚阳”的观点受到启发,根据小儿生理病理治疗方面的诸多特点,倡导用“少阳学说”取代“纯阳”和“稚阴稚阳”的观点。并根据北方气候特点,提出了“从肺论治”的学术观点,成为中医儿科“调肺派”的创始人[9]。以徐荣谦教授为代表的诸多弟子在汲取刘弼臣教授学术精髓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从肺论治”的学术观点,并应用于小儿多种疑难杂病,取得明显疗效,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调肺学派”。徐荣谦教授并没有在前辈的理论上停滞不前,而是秉承“学术创新”的宗旨,在东直门医院儿科近40年的儿科医、教、研工作中,根据疾病谱发展变化状况,提出“从胆论治”的理论体系,将其应用于治疗小儿厌食症、抽动秽语综合征、小儿夜惊症等疑难杂病,取得很好的疗效。
4.2创造研究性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师承教育注重学派与门户,讲究经验传承,科研能力相对较弱。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需要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与改革。东直门医院儿科多年的“师带徒”临床教学在这些方面探索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徐荣谦教授在临床经验传授方面,改变通常以逻辑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实践,使学生在自主研究过程中加强知识的内化、吸收和运用,培养其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同时,还改革学生学习的评价机制,注重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的结合,通过对学生创新实践技能的综合评定,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和探究精神;采用协同参与教学模式,如举办教学沙龙活动,注重发挥教师作为学习引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鼓励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间的学术研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10]。
4.3教学内容不断更新,随时引入新知识、新技术
“师带徒”中医教学的知识结构通常沿袭老师的经验和理论,知识容易老化,对于新知识、新技术的引入与掌握比较滞后甚至缺乏,这也是师承教育需要改革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当今网络时代,知识的快速传播促进了中医药学知识与现代知识的融合。因此,师承教育的知识结构需要不断更新,将现代科学知识和新技术引入传统的中医教学当中,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培养出来的中医师能够胜任当今的医疗实践。首先,师承教育应注重与现代知识融合与贯通。网络与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大众对医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在医生与病人沟通过程当中,需涉及很多的西医学知识,要求医生要不断学习和更新新技术,特别是在医院病房管理过程当中,掌握基本的西医学知识已成为必要。由于西医学知识需要系统地了解和学习,因此,改变“师带徒”教育知识结构和更新知识的有效途径就是院校教育。师承教育必须以院校教育为补充,以改善师承教育知识结构老化与欠缺的问题。其次,有效地应用现代教学媒体技术。东直门医院在徐荣谦教授的带领下,借助信息技术创建立体、开放的教材体系,扩大知识容量,提高教学内容的更新率。组织开发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将科学的教学设计与声像、动画编辑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同时充分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形象、生动而直观地展现疾病的发展过程,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综上所述,师承教育是中医教育的重要方式,也是老中医经验继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方式之一。而中医教育只靠师承教育已不能够满足现代社会对于中医药人才的需求。针对师承教育的特点和缺陷,有必要探索其改革模式,并基于中医药学术发展和传承理念,从现代临床教育需求的角度出发,寻求合适的措施与手段。
参考文献:
[1]温茂兴.中医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之比较[J].江苏中医药,2005,26(10):60
[2]徐荣谦.培养高层次中医儿科人才[J].中医教育,2003,22(5):38
[3]李勇.师带徒中医师临床能力和岗位适应性调查分析[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3(3):93
[4]夏登杰.从缄默知识角度谈中医教育改革[J].中医教育,2008,27(5):13
[5]冯慧卿.基于默会知识理论的中医学术传承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9,15(5):322
[6]高彦彬,赵慧玲.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是培养高质量中医人才的有效途径[J].世界中医药,2013,8(2):139
[7]中国中医药年鉴编委会.中国中医药年鉴.2011行政卷(精)[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653-666
[8]匡海学.中医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辅相成[N].健康报,2011-11-09(5)
[9]石孟琼,卢训丛.构建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结合的新模式培育合格中医人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