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02 17:13:4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健康教育干预的基本内容,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7―0159―01
糖尿病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近年来引起了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糖尿病联盟和国内外糖尿病专家高度重视。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患者对糖尿病知识掌握越多,自我保健越好,寿命就越长。”但由于大多数糖尿病患者缺乏糖尿病相关知识,导致了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糖尿病病人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因此开展和加强糖尿病的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随机选择了在我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包括门诊及住院患者138例,男:80例,女:58例;年龄:16~18岁:文化程度:高中以上70例,初中以下68例。将患者以就诊顺序分为两组,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试验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等方面分布无明显差异。
1.2 方法 将两组患者一开始就诊填写糖尿病病例,对试验组的患者,从就诊起开始进行系统、适宜的糖尿病健康教育,而对对照组患者未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同时记录两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及未实施健康教育前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的变化。
1.3 健康教育方法①门诊患者由门诊副高职以上的医师进行一对一的讲解及咨询;②住院患者由一名主治医师及一名护士进行床边教育,医生和护士利用与病人接触的机会随时教育、随时咨询;③发病资料,糖尿病健康手册及糖尿病知识宣传手册;④集体讲座,设立宣传栏,挂图等活动;⑤糖尿病热线:糖尿病设有咨询电话,24h无节假日服务;⑥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糖尿病的一般概念及基础知识。糖尿病并发症及其危害,糖尿病饮食治疗,糖尿病与运动,糖尿病药物治疗,糖尿病胰岛素治疗及自我技术,糖尿病与低血糖,糖尿病自我护理。
2 结果
健康教育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pr血脂各项指数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受试者在通过糖尿病健康教育3个月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pr血脂指数均有较好的改善及控制。P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从虹口区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登记在册的400例已确诊的非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取40例愿意合作者作为干预组。其中男性16例,女性24例,年龄均>45岁。另选取与上述对象年龄(相差±2岁)、文化程度、病程、饮食习惯等基本特征相似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除均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外,干预组加以团体心理辅导,对照组加以集中授课式健康教育讲座。
1.2 方法
将干预组患者随机分成4个团体心理辅导小组,每小组10名患者。由2名从事糖尿病防治工作5年以上,并且同时具有心理咨询师资格和经验的医生作为团体心理辅导小组的组织者,按照预先制定的健康教育计划和内容,采用专题讨论、示范、角色扮演等方法,每周每小组组织团体心理辅导活动1次,持续2个月。对照组患者每周接受1次集中授课式的健康教育讲座,持续2个月。
干预组和对照组的健康教育包括糖尿病的病因、糖尿病饮食与运动治疗、心理调节、药物治疗以及预防并发症等基本内容,以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制的《糖尿病防治知识读本》为蓝本。
在干预期间,每周采用自动生化仪监测空腹血糖值(FBG),并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干预前后糖基化血红蛋白值(GHbA1c)的变化情况。
1.3 团体心理辅导
1.3.1 前期准备 在团体心理辅导的准备期,患者(小组成员)要先填写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患者的治疗经历、血糖控制情况、生活方式、心理状态、对疾病的看法、迫切需要获得哪些知识等。之后组织者要与患者(小组成员)进行1次面谈,交谈的内容包括组织者将开展活动的目的、参加活动的最佳时间等告诉患者,询问患者关于糖尿病感到最困惑的是什么,并鼓励患者完成团体心理辅导的全过程。
1.3.2 活动场地房间面积20 cm2,保证安静、舒适、整洁,房间的一侧有电脑和投影设备便于组织者讲解。组织者和小组成员们呈圆圈形围坐在一起,以彼此既感到舒适又方便相互交流的距离为度,圆圈中间不放置桌椅。
1.3.3 团体心理辅导过程 糖尿病患者的团体心理辅导一般经历3个阶段,即开始阶段、中间阶段、结束阶段。每周活动1次,每次不超过1.5 h。
在开始阶段,组织者带领小组成员积极参与团体辅导的内容和议程的决定。首先组织者要促使小组成员尽快熟悉,建立彼此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激发小组成员参与的愿望。这一阶段的目标包括轮流自我介绍;共同讨论整个活动过程中所要学习的健康教育内容;设想整个小组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规定每次活动的时间和地点;制定共同遵守的活动规则。活动次数为1次。
在中间阶段的各次活动中,组织者不但要带领小组成员们学习糖尿病的基本知识,还要促使大家进行讨论、交流感受,然后再给予讲解、归纳和总结。本阶段重点在于边学习糖尿病知识边讨论,有些患者在长期的患病过程中,已经通过各种信息渠道了解了很多相关知识,又因为各种原因深感困惑难以理解而无法遵从,讨论和交流能促使小组成员提高领悟能力。随着学习的深入,成员之间相互理解、支持和鼓励,信任感和亲密感增加,学习的热情随之提高。每次活动结束时发放学习材料并留家庭作业。活动次数共6次。
结束阶段是团体心理辅导的重要阶段,也是一个充满情感的过程。小组成员共同讨论自己对糖尿病认识的转变,以及今后怎样在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并相互提出希望和嘱托,为今后克服生理和心理上的困难做好准备。团体心理辅导至此基本结束。活动次数为1次。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干预组40人,男16人,女24人,平均年龄为(71.70±8.25)岁,病程为(8.45±5.17)年。对照组40人,男13人,女27人,平均年龄为(71.43±9.19)岁,病程为(8.13±5.44)年。两样本经t检验和x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干预前后血糖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低于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1)。
2.3 饮食控制和规律用药情况
经团体心理辅导后,患者的不合理饮食、凭感觉估计血糖高低擅自增减药物等情况有所改善(表2)。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代谢性疾病,在缺乏情感支持和定期鼓励的情况下,患者容易丧失信心,无法坚持正确的治疗方案。糖尿病团体心理辅导这种健康教育模式,一改以往社区常用的单向传递健康教育内容的说教式、指导式的模式,鼓励发挥患者的积极主动性,更多地自由互动,相互获得情感支持和鼓励。本文结果显示,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可有效帮助糖尿病患者正确看待和接受糖尿病的综合治疗,坚持饮食控制和规律用药,从而改善临床化验指标。其特点在于传递健康教育信息与促进情感交流相结合。
参加团体心理辅导的糖尿病患者的年龄、受教育程度、接受事物的能力等方面有诸多差异,因此每个团体心理辅导小组的构成具有独特性,这就要求组织者要根据小组成员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调整活动内容和进度,做到有针对性。比如在有的小组中,成员们因为对高血糖的恐惧心理而过度限制饮食。组织者就从糖、蛋白质、脂肪对人体的益处讲解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从而使他们接受平衡膳食的观点。有的小组格外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质疑降糖药物治疗,甚至使用保健品或黄连素代替降糖药物。组织者利用2次活动带领成员们一起学习降糖药物种类、作用机理、联合用药、不良反应以及中药降糖作用等,通过提供充足的信息来减轻小组成员对药物的恐惧心理,从而实现规范用药的目标。
团体心理辅导过程可满足糖尿病患者的自尊感和归属感的需要。自尊感和归属感是深层次人际交往的需要。在团体心理辅导小组中,各成员有充分的时间表达各自对疾病的感受,有机会听到与自己类似的观点和忧虑,能有效降低孤独感、减轻焦虑情绪。还能通过互相理解、支持和安慰,形成信任、承诺和真诚关怀的关系,有助于产生积极、乐观、有信心、有尊严的心态,表现在较高的出勤率、参与度,以及对小组活动规则的遵守方面。
近年来,高校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层出不穷,其影响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2011]1号)从心理健康教育的体制和机制、师资队伍、教学体系、活动体系、心理咨询服务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并明确规定“各高校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明确工作流程及相关部门的职责……高校应以预防为主,并应该制定心理危机干预预案”。因此,各高校应当按照文件要求增强管理学生心理危机的能力。高校学生心理危机管理是高校危机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术界和高校相关工作人员对高校学生心理危机管理工作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取得了不少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但是,高校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多发形势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表明,现有相关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还远远不能满足高校学生心理危机管理工作实际的需要。对高校学生心理危机的成因、预防机制、预警机制和干预机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系统的研究。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危机管理的现状也并不乐观,无论是机构设置、制度保障、队伍建设,还是心理危机预防、预警和干预的具体措施,都存在很多的不足。本文拟主要从高校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内容两方面对高校学生心理危机的管理进行比较全面、深入的探讨,提出构建科学、有效、操作性强的高校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体系的基本设想。
2高校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个人或群体当自己的正常生活状态被危机事件打破进而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严重影响时,可能产生心理危机。心理危机是指人们在遭遇到突然或重大的危机事件时所出现的一种心理失衡状态。这种危机事件可能是突发事件,也可能是重大的挫折或困难。处于这种心理失衡状态的人往往既不能回避又无法用自己的资源和应激方式来解决。心理危机管理是指由心理危机前的预防、预警、心理危机发生时的应急处理、心理危机发生后正常心理状态的恢复等环节构成的旨在预防心理危机、减轻心理危机的危害、降低心理危机造成的损失的管理系统,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动态管理过程高校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体系的构建需要遵循预防、协调、分级管理、以人为本和效率等基本原则。预防原则是指高校学生心理危机管理工作的重点应放在预防。心理危机是可以避免的,高校学生心理危机管理应当遵循“预防第一”的原则。加强心理危机早期预防工作,有助于将心理危机消除在萌芽状态,有助于缩小心理危机可能带来的损失。协调原则是指高校在遇到学生心理危机时要发动多个部门和多方面的人员,各个部门和各方面人员要协调运作,形成合力,努力缩小心理危机可能造成的损失。分级管理原则是指发生学生心理危机时,学校各级部门各司其职,积极负责,在努力采取有效措施的同时,逐级上报,由上级和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做出决定,并积极配合专业人员的处理工作。以人为本原则是指高校各部门在处理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过程中,要将抢救学生的生命、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作为第一要务,同时也要保护参与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效率原则是指高校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过程通常变化迅速且危险大,高校对心理危机的处理过程要反应快,提高工作效率。总之,高校应当遵循上述原则,努力构建一个科学、高校的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体系。
3高校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体系建构的基本内容
高校应当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构建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体系,可以按照心理危机发生的前、中、后的过程,构建以心理危机发生前的早期预防机制和危机预警机制、心理危机发生时的危机干预机制和心理危机干预的后续处理为主要内容的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体系。
3.1高校学生心理危机的早期预防机制
高校学生心理危机管理的首要职能是预防学生的心理危机。心理危机的早期预防是指在心理危机发生前进行预防,防止心理危机发生。最有效益的心理危机管理不是心理危机发生后的干预,而是排除可能诱发心理危机的各种因素,防患于未然。特别是心理危机发生后的危机管理,往往很难挽回危机导致的重大损害,一般只能尽可能缩小损失。因此,高校学生心理危机的早期预防机制是高校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将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工作放在第一位。
3.1.1高校学生心理危机早期预防工作人员的组
织和队伍建设高校学生心理危机早期预防工作人员的组织主要是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高校学生心理危机早期预防工作人员既包括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和辅导员,也包括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助手的部分学生组织中的学生。首先,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是高校学生心理危机预防机制中的主导力量。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要求接受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培训,具有国家心理咨询师等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资格。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也是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主体。他们开展的学生心理危机早期预防工作,主要有:(1)对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助手的部分学生组织中的学生进行培训、指导和管理;(2)对辅导员的培训和指导;(3)管理心理健康教育热线电话、邮箱,接受心理咨询;(4)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缩小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定期向学校心理危机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和学校分管领导汇报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其次,辅导员是高校学生危机预防机制中的关键力量。辅导员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担任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辅导员一般从事学生管理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接触比较多,往往容易得到学生的信任。如果辅导员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就容易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可以采取措施将学生的心理危机消除在萌芽状态。最后,加强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生社团、学生会心理健康教育部和以班委会心理健康教育委员为核心成立的心理健康教育小组的建设,培训社团干部、学生会干部和班委会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委员,发挥好他们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助手的重要作用。在学生群体中设立心理健康教育助手是提高高校学生心理危机预防机制效能的重要举措。学生离开父母,独立在学校生活,经常在一起或相互接触的同学、朋友之间的关系成了其社会关系的主要内容。同学、朋友之间容易发现对方心中潜伏的心理危机。同学、朋友之间往往更容易敞开心扉,倾诉内心话,发挥互助作用。由对心理健康教育感兴趣的同学组成的学生社团、学生会心理健康教育部和以班委会心理健康教育委员为核心的心理健康教育小组都是高校学生心理危机早期预防工作人员的组织和队伍,他们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针对同学们的具体情况,通过海报、展板、网站、论坛、活动等丰富多彩的形式,有针对性地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活动。他们还可以将零散的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小组、学生会心理健康教育部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社团联系起来,形成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发挥有效的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作用。
3.1.2建设高校学生心理危机早期预防机制的具体措施
高校可从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或心理健康专题讲座、举办团体心理训练或辅导班、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宣传活动、加强心理危机早期预防各类工作人员的培训等方面建设学生心理危机早期预防机制。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或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可以让高校学生了解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心理健康意识。在高校学生中开展有针对性团体训练或团体心理辅导,可以促进学生相互支持,彼此影响,使学生适应环境和生活,从而健康成长。高校学生辅导员和其他学生管理人员应从新生入学时起收集学生亲属的联系方式,熟悉学生的宿舍情况,逐步了解学生的社会交往状况。当发生学生心理危机时,与学生具有密切社会关系的学生亲属、同学、朋友、老师等人员的参与,有助于疏导和解决学生心理中的“结”,从而促进学生心理危机的化解。
3.2高校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
心理危机预警是指在尽可能早的时间内发现和识别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并予以心理疏导,必要时发出危机警报,避免不良后果的产生和扩散。提前发现学生心理危机发生的征兆是有效预防心理危机的重要措施,建立一套有效的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对于防范高校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启动学生心理危机管理的预警机制,有助于防止学生心理危机的产生或扩大,把心理危机消除在萌发状态。
3.2.1高校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工作人员的组织和队伍建设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业人员、辅导员、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助手的部分学生组织中的学生除了在心理危机预防机制中发挥作用以外,还在高校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生社团、学生会心理健康教育部和以班委会心理健康教育委员为核心成立的心理健康教育小组除了在心理危机预防机制中发挥作用以外,还是心理危机预警机制不可缺少的工作组织。其中的社团干部、学生会干部和班委会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委员利用其特殊优势,容易深入了解同学心理情况,容易及时发现和识别同学中潜在的心理危机。他们一发现问题立即上报给辅导员,有利于下一步工作的及时开展,对学生心理危机的预警工作能起到有效作用。辅导员是与学生联系最密切的学生管理者,对学生的情况比较了解,对上述学生组织上报的问题,可以进行及时的综合分析和科学判断,准确地评估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可能性和问题的严重程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也是高校学生心理危机预防机制中的主导力量。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对辅导员上报的心理排查情况做出自己的专业判断,进行分类处理,采取相应的下一步措施,并对辅导员以及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生社团、学生会心理健康教育部和以班委会心理健康教育委员为核心成立的心理健康教育小组提供专业上的指导和帮助。
3.2.2建设高校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的具体措施
第一,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并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高校应当在新生入学时对新生进行相应的心理测试并建立学生心理档案。通过对新生开展心理测试,可以筛查出一些有心理困扰或者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的学生,区分出容易产生心理危机的高危人群,以便有针对性的采取必要的控制和指导措施。高校应在每年新学期为每位新生建立心理档案和心理信息反馈系统,对相关数据进行动态管理和跟踪回访,每年调整信息一次,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化。建立心理档案,可以对学生进行长期的关注,当学生出现心理异常现象时,也可以翻查学生心理档案,提供相关的处理依据。第二,建立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和月报表制度。心理危机预警指标体系是指根据预警对象的特点建立的有心理检测功能的指标体系。高校学生心理预警指标体系一般采用心理危机月报表形式。通过对心理危机月报表预警指标信息的分析,可以实现对高校学生心理状况的及时关注和对高危人群的有效监控,从而达到高校学生心理危机早期预警的目标。运用心理危机月报表形式的心理危机预警指标体系,是一种比较有效的高校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管理方式。第三,加强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工作人员及其组织的协作。在心理危机管理的预警机制中,各层级相关人员都要积极采取相应措施。辅导员以及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生社团、学生会心理健康教育部和以班委会心理健康教育委员为核心成立的心理健康教育小组要坚持心理危机月报制度,对学生出现的心理异常和可能产生的心理危机要及时上报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专业人员介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专业人员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和对心理危机月报表信息的分析,收集有关学生心理危机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综合的评估,确定心理危机发生的可能性,适时心理危机预警信号,做好相应的工作。心理危机管理的预警机制有助于指导学生理智认识心理危机,帮助学生抓住心理危机处理的最佳时机并实现心理危机向心理健康的方向发展和转变。
3.3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是高校学生心理危机管理系统中的关键部分。当高校发生学生心理危机时,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就要及时启动,高效运作,各个部分各司其职,协调合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对事件当事人或人群进行科学的心理危机干预和提供有效帮助。
3.3.1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人员的组织和队伍建设
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人员的组织和队伍主要包括学生心理危机处理工作领导小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工作组、安全保卫与医疗救护组、联络协调工作组。学生心理危机处理工作领导小组一般由学校分管领导、学生工作处领导、各二级院系党总支书记组成,是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中的指挥机构,主要负责在危机现场指导、协调各个工作组之间的关系,及时做出处理决策,指挥现场处理过程。专业工作组一般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专业人员组成。专业工作组的主要任务是在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发生现场对当事学生或人群开展直接的心理危机干预,提供心理援助。安全保卫与医疗救护组主要由高校的安全保卫部门和学校医院组成,负责维持现场秩序、控制危机人员和救护受伤人员。联络协调工作组一般由高校的院办或者校办的领导、二级院系党总支书记和辅导员等人员组成。负责联系各个部门和当事学生家长,协调各方面的关系。
3.3.2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的原则和程序
开展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要遵循生命第一、多方参与和快速反应的原则。心理危机事件可能危及生命,在处理心理危机的过程中,首先要最大限度地保护当事学生和其他相关人员的生命安全。高校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不仅仅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事,而是需要多个部门协同联动,分工合作,必要时还要发动与当事学生社会交往密切的亲属、同学、朋友、老师的参与和配合。心理危机事件常常具有突发性和危害性,发展变化比较快。心理危机事件一旦发生,时间非常紧迫,需要争分夺秒,快速反应,及时控制危机事态的发展。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程序和措施主要包括心理危机信息的收集与报告、心理危机信息的分析和心理危机干预的决策、心理危机干预行动、心理危机干预信息的通报等方面。心理危机信息的收集与通报是指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危机事件的相关信息,包括事件的影响范围、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事由、当事人的背景资料等,及时向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学生心理危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并联系当事学生的家长。心理危机信息的分析和心理危机干预的决策是指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业人员分析心理危机信息,领导小组决定是否报警和启动心理危机处理预案。心理危机干预行动以专业人员实施心理危机干预为中心,学生心理危机处理工作领导小组、安全保卫组和联络协调工作组配合做好相关工作。心理危机干预信息的通报是指确定危机事件通报的内容和形式以及通告人员的范围,做好与社会媒体及有关行政管理机关的信息沟通。
3.4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后续处理
心理危机干预阶段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心理危机管理过程的结束。心理危机干预阶段一结束,心理危机的管理工作即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心理危机干预的后续处理。这个阶段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继续坚持对心理危机当事人的关心、帮助和心理辅导,做好善后工作。学生心理危机解决后留下的心理问题往往难以在短时间内完全消除,而是需要一个比较长期的心理援助的过程。二是高校要以危机事件的解决为契机,筛查可能导致学生心理危机再发生的潜在问题,举一反三,巩固和扩大心理危机管理的成果。三是认真反思和分析学生心理危机发生的原因和处理过程,总结经验和教训,完善高校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体系,改进高校学生心理危机管理工作。
4总结
方法:选取160例心血管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健康教育、运动干预、饮食指导,并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一定程度的药物干预。观察记录患者在社区护理干预后的血压、胆固醇、甘油三酯、纤维蛋白原指标以及生活习惯的变化。
结果:社会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血压指数、胆固醇、甘油三酯、纤维蛋白原指标均有明显的改善,与干预前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P
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对于患者的健康状况具有明显的作用,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应积极开展社区护理干预。
关键词:社区护理心血管病健康状况生活习惯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335-02
本文研究了对我市3个社区共160心血管病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与我院建立合作关系的三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提供的160例心血管患者为研究对象,这3个小区在规模、病例人数以及社区管理水平上并无显著差异(P>0.05)。160例患者中男性109例,年龄范围为58岁至76岁,平均年龄为64.8岁;女性51例,年龄范围为56岁至81岁,平均年龄为66.7岁。患者中,冠心病69例,高血压141例,其中高血压1级24例,比例为17.0%,高血压2级51例,比例为36.2%,高血压3级66例,比例为46.8%。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共50例。
1.2一般方法。
1.2.1建立档案。与社区居委会进行信息的有效沟通后,社区护士进入到社区中为各家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同时对患者身体各项指数进行初步的测量。记录患者身体各项指数、疾病类型、病程、治疗历史、用药情况、生活习惯等、
1.2.2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提升社区护理水平增强护理影响力的最有效方式[1]。要通过多元化等方式进行宣传教育,包括健康讲座、电话询问、发放健康资料或者利用社会网络资源进行健康知识的教育。健康教育内容要涵盖心血管病的发病机制、表现、注意事项、饮食搭配等基本内容,使居民对心血管并有全民的认知,并增强居民防范和治疗疾病的意识[2]。同时要应根据居民健康状况实行有针对性的教育,特别是对病情严重的患者,要进行全面细致的教育和引导。
1.2.3运动干预。改善心血管病患者的体质、进行适量的锻炼是控制病情,使患者各项指标恢复正常的基本措施。同时,运动还可以调节患者的生活,减轻其焦虑、恐惧、紧张等心理负担[3]。在施行运动干预时要积极争取家属的配合,根据患者体征制定相应的运动计划。如果患者的心功能为Ⅰ级,则活动基本不受限;Ⅱ级患者有较为轻微的限制,处于休息状态时没有自觉症状,但是如果进行常规性的活动会表现出一定的疲乏或者不适症状;Ⅲ级患者活动受到很大的限制,一般不建议做稍长时间或者带有一定强度的运动;Ⅳ级患者不能进行任何活动,即使在休息状态下也会出现心力衰竭症状,活动之后将会加重患者的心力衰竭程度。
1.2.4饮食指导。社区护士应深入到患者家庭中,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以及饮食习惯设计合理的食谱,在考虑个体差异性的前提下,一般要按照以下内容指导患者饮食:降低钠盐摄入,特别是高血压患者,每天摄入的食盐量以不超过3g为好;控制脂肪摄入,补充优质蛋白;增加钙和钾的摄入;控制饮酒。
1.2.5生活习惯干预。对患者的生活习惯进行有效的干预,特别要强调患者严格控制烟、酒、睡眠等情况。
1.2.6药物干预。高血压患者通常需要长期用药,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运用合理的方式服用药物,对于记忆力差的老年人更要及时提醒,增强关注度。
1.2.7社区护理效果评定标准。在进行社区护理干预1年之后对患者胆固醇、甘油三酯、纤维蛋白原、血压进行全面的测量与调查访问,并与干预前的情况进行对比。
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治疗进行数据的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检验标准为α=0.05,P
2结果
社区护理干预后患者在血压、胆固醇、甘油三酯、纤维蛋白原方面具有明显的改善,与干预前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3结论
心血管疾病是临床常见的病症类型,随着人民生活方式以及饮食习惯等方面的改变,这种病症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增长的发展态势,目前已经成为全球致死和致残的首要病因,严重影响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以及国民身体素质的提升。在选择常规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社区护理干预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心血管疾病引发的致死致残事件。
长期依赖,心血管疾病使患者及其家庭背负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特别是由于心血管疾病难以根治,需要靠长期的治疗维持生命,使患者在心理上具有很大的压力[4]。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发现,经过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对于缓解患者痛苦,配合治疗具有重大的显示意义。
参考文献
[1]邵民.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2(07):2-4
[2]王丽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调查及干预效果的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09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7)09(a)-0174-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goal attainment theory in health education for the elderly in hospital. Methods Eighty cases in Renmin Hospital of Wuhan University were given to health education with the guidance of goal attainment theory from November 2015 to January 2016. Three questionnaire including health knowledge assessment, health-promoted behavior investigation, degree of satisfaction were used to assess application effect. Results The scores of health knowledge and health-promoted behavior were improved after the application of goal attaining theory in health education,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was improved, while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Application of goal attaining theory to health education for elderly patients in hospital can improve health knowledge of patients, bulid healthy lifestyle and enhance the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Key words] Goal-attaining theory; Elderly patients; Health education
?S着全球老龄化的到来,我国老年人口数量目前已达到2.22亿,其中慢性病老年患者已超过1亿[1]。现代医学证明老年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与不良卫生习惯有密切关系[2],其中危险因素包括肥胖、缺乏体育锻炼、吸烟饮酒、不健康饮食等[3]。健康教育是借助科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系统地教育活动,帮助人们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危害健康的因素进行认识,促使人们自觉地进行有益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4]。因此,健康教育是老年慢性疾病的预防和促进康复的重要手段之一。达标理论由美国护理学家伊莫詹姆?金于1980年提出,它吸取了符号互动论、生长发展理论、心理分析理论等优点衍生而成[5]。个人系统、人际间系统、社会系统,感知、沟通、互动、交流、自我、角色、发展、时间和空间、应激是该理论的重要概念[6]。达标理论强调在护理活动过程中护士和患者要共同参与、相互配合, 鼓励患者主动参与实现获得最佳健康目标的活动[7],帮助患者恢复健康[8]。为提高健康教育的有效性,本研究尝试将达标理论运用到住院老年患者健康教育中,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2015年11月~2016年1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符合条件的80例老年患者。本研究获得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年龄≥60岁的住院患者;②意识清楚,具有一定表达能力;③知情同意并愿意参加本次研究。排除标准:①认知、听力、沟通障碍者;②有精神疾病者;③终末疾病者;④无法配合完成问卷者;⑤住院时间< 7 d者。
1.3 方法
对患者在入院第3天进行健康知识测评问卷、健康促进行为量表及满意度3个问卷的填写,住院期间对所有患者在达标理论指导下实施健康教育,于出院时再次进行健康知识测评问卷、健康促进行为量表以及满意度3个问卷的填写。
1.3.1 达标理论的实施程序
①落实本课题研究成员参与对达标理论、健康教育程序及相关技能培训;②研究者通过沟通、观察、感知等技巧,评估住院老年人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为护理措施的制订提供参考[9];③与患者及家属通过参与、沟通、感知、互动等形式共同制订健康教育目标[10];④护士与患者共同设计,促进达到目标的护理活动。⑤护士通过提问、观察和交流等形式每天督促,每周对目标是否实现进行评价,未达标者继续加强巩固直到护理目标完成。
1.3.2 研究工具
1.3.2.1 健康知识测评问卷 由研究者自行设计,内容为疾病基本常识、危险因素、预防、治疗等相关知识,共10个条目,每项为知道、部分知道、不知道3个答案,分别为3分、2分、1分,总分为30分,得分越高,说明对健康教育知识掌握越好。
1.3.2.2 健康促进行为调查问卷 ?⒖肌痘だ斫峋址掷唷?[11],共15个条目。每项为从未显示、有时显示、始终显示,分别为1分、2分、3分,总分为45分,得分越高,说明依从性越好。
1.3.2.3 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 采用自制“老年患者护理满意度问卷”,该问卷已经过信效度检验[12]。该量表从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操作水平、沟通能力等6个方面来评价,每条分别为满意、一般、不满意,分别为3分、2分、1分,得分越高,说明满意度越高。
1.4 质量控制
落实参与本研究的人员均具备老年护理专科知识和技能,在研究前对达标理论的概念、基本内容及方法进行统一培训,护士协助患者填写相关问卷。共发放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76份。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并采用t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76例患者中,男48例,女28例;年龄分布:60~70岁20例,71~80岁4例,81~90岁44例,>90岁8例;学历:高中18例,大专24例,本科及以上26例;居住情况:与配偶同住58例,与子女同住18例;费用类型:医保8例,公费60例,其他8例;月收入情况:1000~3000元6例,3001~5000元12例,> 5000元58例;所患病种情况:1种4例;2种12例,≥3种60例。
2.2 健康教育前后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程度比较
运用达标理论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后,患者出院时健康知识得分所有条目及总分均高于入院第3天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3 健康教育前后患者对健康促进行为比较
对患者实施达标理论指导下的健康教育后,患者出院时健康促进行为得分均高于入院第3天,且戒烟、限酒、有效锻炼、有效控制体重、遵循健康饮食及总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2.4 健康教育前后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比较
患者入院第3天满意度为(2.85±0.42)分,出院时满意度为(2.92±0.2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3 讨论
3.1 住院老年人健康知识水平提高
本研究显示,对患者实施达标理论指导下的健康教育后,住院老年人健康知识水平显著提高。张久等[13]、温寅林等[14]分别将达标理论运用于血液透析诱导期患者和糖尿病出院患者延续护理,得出提高患者对疾病知晓率和依从性的结论。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健康教育已成为患者住院期间重要的护理内容,传统的教育拘于形式,缺乏有效沟通、互动、反馈,缺乏从患者个性化需求出发,患者只能被灌输和被接受。运用达标理论进行健康教育,有助于患者与责任护士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健康教育的实施体系由一般的知识“灌输”模式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个性化教育[15],使患者发挥其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参与护理全过程,从而提高其对健康知识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患者、家属、护士共同参与,有效沟通及反馈,护理中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满足患者对健康知识的需求,有助于强化患者个体针对性的健康知识的掌握。
3.2 住院老年人健康促进行为改善
通过对患者实施达标理论指导下的健康教育后,住院老年患者健康促进行为显著改善。陈素文等[16]对高血压患者实施达标理论指导的健康教育,患者在饮食、药物、体重控制等行为均有改善。莫伊雯等[17]研究发现达标理论指导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慢性肾病患者治疗依从性。达标理论能鼓励护士、患者和家属相互的合作互动,住院期间共同制订护理计划,更明确护理目标和对目标的预见性,促进完成目标的行为和动机,从而提高健康促进相关行为。
3.3 住院老年患者满意度无显著差异
本研究显示,实施达标理论健康教育前后患者满意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分析其原因,可能与近几年来全国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和落实,以及对满意度的重视有关,使得本研究人群在接受干预前后满意度均比较高,以及本研究选取对象区域单一,未进行多级别医院、多学科病区患者研究从而导致满意度无显著差异。同时,由于本研究满意度问卷是从患者对护士态度、技术、沟通等多维度进行评价,不仅限于对健康教育的反应,所以可能对于健康教育干预前后效果不显著有关。
3.4 达标理论在老年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关键词:发展;能力;心理;课程;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6-0186-03
一、课程改革定位与现实背景
就大学的职能定位而言,高职院校的发展与文化定位应该以学生全方位的素质培养和特色鲜明的职业训练为主导,突出大学教学的职能和服务社会的职能,植根于行业企业又超越于行业企业。就高等教育的功能逻辑来讲,高职教育首先体现了它的育人功能,其次兼具经济功能,以及部分地引领企业行业文化的功能。因此,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应该在彰显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职能的同时,突出高素质;在强化自身服务社会的职能和兼具经济功能的同时,坚守高等教育的独立精神意志。但事实上,一方面,相当数量的高职院校在教学的内容、方式、过程、策略等方面与中等职业教育、职业资格培训“同质化”;另一方面,课程、专业定位及其指向过于专门化,在课程、专业划分上呈“本科压缩化”,表现出对自身发展方向、文化定位的盲目性和非理性。
(一)研究的落脚点局限于“问题”
现有大量的研究往往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入手,常存在定位不准、定性不当、实践性不强、教法学法单一、缺乏科学评价标准等问题,其根源在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置没有遵循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没有体现教育性与职业性并重的教育思想,同时也存在研究内容陈旧、研究力量过于薄弱、技术性差等实际问题。事实上,要保证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的科学性,不能只针对现有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中的局部问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须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学生身心特点和个人发展需要开展整体研究与设计。
(二)课程教育内容错位
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研究方面,一些研究提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程的内容应该包括生活心理教育、学习心理教育、职业心理教育;一些研究提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程的内容应该包括自我意识、情绪情感、人际交往、学习心理;一些研究提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程的内容应该包括一般心理健康知识、学习心理指导、意义教育、性格教育、人际关系指导、耐挫能力培养等,大多针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对症下药”式的治疗,涉及潜能开发和良好心理素质培养的内容较少,涉及职业能力提升的内容几乎缺失,这与积极心理学关于促进学生成为积极的幸福进取者的理想,以及高职院校使学生具备更强的职业能力的理想,都存在很大距离。课程教育内容的错位,使课程不能完成促进学生个人发展和职业能力提升的预期目标。
(三)课程改革措施及评价体系研究不足
现有的课程改革研究偏重于理论探讨或 “德心共育”,对于课程改革具体措施的可行性和效果缺乏实证研究。同时,针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体系研究很少,且多强调以教师作为课程评价的主体,而不是基于学生主体,强调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的最终准则。
(四)师资力量严重欠缺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一门技术性极强的基础课程,在高职院校课程建设中的地位不高,教师数量不足且专业性不强,教师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技术、方法的培训较少,接受高水平督导的机会更是很少或缺失,因此,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无论在数量或质量上都存在严重的先天不足,使高职院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研究、教学组织上不能形成有效的团队,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充分考量学生的心理需求,以致传授了心理知识,却无助于心灵的成长。
二、课程改革创新的基本内容
“个人心理成长+职业能力提升”课程改革创新的核心要旨在于: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充分体现职业性;以高职院校学生身心特点和个人发展需要为依据,充分体现发展性;以解决实际问题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为主要任务,充分体现实践性;以高职院校工作实际、办学条件及支持力度等为依据,充分体现可操性。在课程内容设计中,注重以适应、发展、职业为出发点,培养学生个人的积极特质,让学生学会学习、生活、交往、做人,发展智能、个性、社会性、职业性,主动成为积极的幸福进取者和高素质的生产一线高级人才。
(一)“个人心理发展+职业能力提升”课程教学理念
立足高职院校的功能层次定位,在坚持以高等教育性为人才培养核心要旨的同时,彰显高职院校的职业特性,将高职学生的个人心理发展与职业能力提升有机地结合起来,创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内容和模式,形成个性发展与个人谋生并重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使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课程高质量地服务于高职学生的个人发展,服务于高职教育的社会需要。
(二)“问题+素质”课程设计模式
摒弃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一贯的知识传授讲座模式、精神病理学模式、德育模式等,采取“问题+素质”的课程设计模式,以指导积极适应、促进主动发展、激发自觉创造、提前适应职业角色为基本任务,形成全新的适应高职学生个人心理发展和职业能力提升的素质教育课程。
(三)“专业团队+专业教师”教学团队塑造
在教学方法手段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上,创新团队教学理念,形成学生同质或异质团队成长,教师二人团队平行行课,跨校区行业内教师团队集体开展课程研究、课程组织和课程效度评估的教学团队塑造,从根本上解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专职专业化问题。
【关键词】 营养科学;健康教育;干预性研究;学生;贫困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9 R 15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02-0122-03
目前,针对改善学龄儿童营养健康状况而进行的营养调查和干预的对象偏重于城市中小学生,针对农村地区的营养研究则多见于学龄前儿童[1-6]。本研究旨在调查贫困农村学龄儿童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状况(KAP),通过参与性营养教育,探讨提高贫困农村学龄儿童营养知识水平的营养教育干预模式,为改善其营养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择云南省祥云县云南驿镇马街片区8所农村小学四~六年级32个班的学生为目标人群。每所小学选3~6个班的所有学生作为基线调查对象,共调查1 124人,其中男生571名(50.8%),女生553名(49.2%)。终期评估对象为上述8所干预小学四~六年级的学生,共调查1 076人。
1.2 方法
1.2.1 基线调查 调查人员经过专门培训,调查问卷由课题组参考4省市“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营养教育推广应用项目调查问卷自行设计,并进行预调查。
1.2.2 干预措施[7-11] 在目标人群中开展多种形式的参与性健康教育,时间1个月。参与性健康教育主要强调以小学生为中心的主动学习和参与,充分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与参与意识。包括培训骨干(对教师和四~六年级高年级小学生进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基础营养知识和食品卫生知识等内容培训);制作营养科普宣传手册(制作适合小学生学习的科普宣传小画册,内容包括营养素及其作用、中国居民膳食宝塔、膳食指南、常见食物的营养价值、营养与疾病、早餐的重要性、食品卫生知识等);同伴教育(在对四~六年级高年级小学生进行营养健康教育基础上,由高年级小学生与低年级小学生一一结对,高年级小学生向低年级小学生讲解、宣传所学的营养科普知识);小宣传员作用(充分发挥小宣传员的作用,在学校小学生自己设计黑板报内容,在家中由小学生向父母、朋友、亲戚宣传营养健康知识);多部门参与(县教育局、妇幼保健院、卫生局、乡政府等多部门参与该项目,把营养宣教纳入到相关工作中)。
1.2.3 终期评估 在相同的目标人群中选择代表性人群进行问卷调查,以获得营养教育后的评估资料。所有问卷由学生匿名自填。
1.3 资料统计 调查表经复核后采用EpiData 3.1录入,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营养与健康知识
2.1.1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相关知识 基线调查结果显示,仅有11.2%的人听说过或看见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和《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以下简称《宝塔》),主要途径是电视、广播,少数学生通过教师、家长和报刊杂志。干预后有76.9%的调查对象听说过或看见过《指南》和《宝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8.96,P<0.01)。对《指南》和《宝塔》食物分类的知识点,干预前仅有30.6%的人能够正确回答,干预后回答正确率达8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3.25,P<0.01)。
2.1.2 对食物的认识 干预后调查对象对新鲜水果或蔬菜、黄豆、胡萝卜营养价值知识点的回答正确率分别提高了6.3,6.5和24.1个百分点(P<0.01)。见表1。
2.1.3 对食物与营养素关系的认知 干预后调查对象对谷类食物、牛奶及奶制品主要提供的营养素的回答正确率分别提高了21.1和6.2个百分点(P<0.01),而对动物性食物主要提供营养素的知识点教育效果不明显。见表1。
2.1.4 对营养与相关疾病的认知 干预前仅有37.6%,47.3%,24.8%的人能够正确回答预防骨质疏松、贫血原因、预防缺铁性贫血知识点,干预后回答正确率分别提高了10.7,0.6,33.4个百分点(P<0.01)。见表1。
2.1.5 对饮食与健康关系的认知 调查对象对饮食与健康的认知分别有不同程度的提高(P值均<0.01)。见表1。
2.2 营养态度 干预前有90.1%的调查对象平时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关心,89.2%的人想知道自己的饮食是否符合营养要求,88.6%的人愿意主动获得更多的营养知识,83.5%的人愿意将所了解的营养知识用于日常饮食安排中。
2.3 饮食行为 愿意把学校学到的知识告诉家长的儿童比例由干预前的81.7%提高到 87.6%,提高了5.9个百分点(χ2=15.02,P<0.01)。希望获得营养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电视、广播、教师和家长。
干预前有22.4%的学生每天吃早餐,不吃早餐的学生占10.4%,偶尔吃的占47.9%,经常吃(每周多于3次)的占19.3%。不吃早餐的主要原因是不饿或不想吃,其次是没人准备。早餐的主要来源是家庭、街头小贩和学校。早餐的主要食物是面包、面食和米饭。干预后有32.4%的学生每天吃早餐,较干预前提高了10.0个百分点(χ2=209.85,P<0.01)。
零食的种类主要是水果、方便面、火腿肠、糕点、冰淇淋等。有49.2%的调查对象有偏食和挑食习惯。爱吃的食物前3位依次是蔬菜、水果和肉类,不爱吃的食物主要是奶类。
3 讨论
3.1 贫困农村学龄儿童的营养KAP现状 中国营养学会颁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已经10 a,而在本次基线调查中发现,88.8%的调查对象没见过或没听说过,营养知识水平普遍偏低,对食物营养价值、营养素、营养与疾病关系等知识了解较少。调查对象对饮食与健康的认知情况较差,仅有31.0%的人认为米、面应当磨得粗些好;26.9%的人认为早餐不重要或不知道早餐的重要性。仅有22.0%的学生每天吃早餐,早餐主要来源是家庭自制、街头小贩、在学校吃。平常吃的零食种类主要是水果和方便面;有49.2%的调查对象有偏食和挑食习惯。提示,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农村开展营养健康教育已迫在眉睫。要加强食物营养价值、营养与疾病关系的宣传教育,使营养教育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3.2 营养教育的有效途径 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影响人们的知、信、行,实现由知识到行为的转变[12-14]。要实现这个转变,首先要有一定的知识和良好的接受教育的态度。本次调查的对象有良好的营养态度,调查对象愿意获得营养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电视、广播、教师和家长。
本次营养干预的主要方法是参与性营养教育。通过参与性营养教育干预,有76.9%的儿童了解《指南》的基本内容和有关的营养基础知识;他们能自觉应用《指南》指导日常生活,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营养健康教育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干预学校小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本次营养健康教育为今后更大范围地在云南省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开展营养教育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提示参与性营养教育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4 参考文献
[1] 赵春,徐芳,张雪辉,等.傈僳族学龄儿童营养健康教育前后知识态度行为调查.中国校医,2006,20(1):56-58.
[2] 唐咏梅,关维俊,宁鸿珍,等.学龄儿童家长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及其相关因素分析.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2,3(4):275-277.
[3]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在京公布.营养学报,2004,26(6):417-419.
[4] 赵丽云,翟凤英,李丹,等.中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在营养教育前后的变化.中国学校卫生,2002, 23(2):147-148.
[5] 葛可佑,翟凤英,阎怀成,等.九十年代中国人群的膳食与营养状况.营养学报,1995,17(2):131.
【摘要】:目的:综合分析社区护理干预在冠心病护理当中的运用。方法:随机选择某社区内50例冠心病的患者,将他们统计起来建立专属的数据档案,并对他们进行一系列合理,有特别安排的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基本的健康教育以及均衡饮食和心理防护等等。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社区护理干预,50例患者偶发心绞痛的频率减少,有明显抑制焦虑不安等临床症状的表现。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在冠心病护理当中的运用表现良好,能明显降低患者冠状动脉受阻的频率,这给冠心病患者的生活带来了福音,适合广泛应用到社区管理当中。
【关键词】:冠心病,社区护理干预,护理运用
临床上把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称为冠心病,最开始产生冠心病的原因是由于冠状动脉受到挤压、阻塞等原因造成心脏血供不及时。若长期维持这样的状态下去会损害机体的心肌功能,使其发生特异性的转变。人们的生活环境正在突飞猛进地改变,生活水平比起过去也有了飞天翻地覆的进步,但是都市人患冠心病的人数却在逐年增长,在某些城市冠心病甚至成为了导致病患死亡最多的恐怖武器。冠心病虽然危害性大,但实际上又有明显不同于其他可怕疾病的地方,最主要的就是它属于慢性疾病,发作需要长时间的累积,而不是像其他疾病一样的短期,高效。如果靠医院长期的治疗,不仅会给病患造成很多麻烦,也影响了医院的正常工作,所以在2000年前,欧美等大国就已经采用了一种新型的护理方式来防治冠心病,它主要是以社区为中心划范围,对患者身体上,心理上,生活上进行三重治疗护理,这样的安排能够起到提早预防,积极治疗的作用,这便也是本人正要讨论的社区护理干预。
研究的基础是,2007年到2009年一年内某社区50例冠心病患者,研究的方法是,社区护理干预。研究中总共随访长达两年,以下就是具体的过程:
1. 社区护理干预的基础
1.1 冠心病社区护理干预主要是指选择某社区内冠心病的患者,将他们统计起来建立专属的数据档案,并对他们进行一系列合理,有特别安排的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基本的健康教育以及均衡饮食和心理防护等等,以达到改善人们生活环境,促成良好行为习惯从而达到减少疾病发生的作用。
1.2 要建立完善的社区护理干预资料库,主要是采用电子表格的形式,记录清楚每个患者的年龄,姓名,性别和病情相关的一些基本内容,同时还要了解清楚病人的联系方式等。建立好资料表后,要开始安排和计划社区护理干预的措施,要定期做好随访和患者身体检查。
2. 社区护理干预的步骤
2.1 健康教育:在一切措施开始前要对社区进行多种有效的健康教育活动,疾病来源于生活,很多冠心病患者病情加重主要是由于生活习惯上的一些误区导致的,男性经常抽烟酗酒,女性则是饮食上的不节制都造成了心血管的负担加重最终造成障碍。可以在社区内开展健康讲座先建立一些健康教育的基础,然后是开展一些益智类的活动,鼓励和吸引社区内人们来参加,比如知识抢答,场景演习等都是不错的想法。除此之外,还可以组织群众观看与冠心病有关的录像,广发知识手册,并设立专门的咨询问答点。从患者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从根本上防止和护理冠心病。
2.2 均衡饮食: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饮食的高油高脂高蛋白,营养过剩对身体是百害而无一利。高油高脂会加重心血管系统的负担,尤其是本身就肥胖,血脂水平很高的患者,油炸的食物一定要避开,饮食偏向清淡的口味,多吃蔬菜瓜果,少吃油和肉类(注意:不是不吃,是少吃)。过甜的食物热量较高,也要避免多吃。口味重的患者也要注意了,高盐也是造成冠心病病情加重的首要原因。除了这些少吃的要避免外,还有一定要多吃的,那就是纤维类食物,如玉米等,这些纤维类食品能够很好地降低身体的胆固醇高水平。但是每个人的习惯不同,所以饮食上不用统一,而是分析每一个患者的习惯,定制专属的菜单。
2.3 心理防护:冠心病很少急性高发,它是慢慢地折磨病患,给病患的身体和心理都造成很多的负担,身体状况变差心情也会受到影响,心情受影响又接着影响病情,这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社区内安排专门处理病患心理问题的护理人员,可以及时处理患者的心理问题,防止心理因素影响身体。护理人员要有很强的亲和力和耐心,首先要和患者做朋友,心理上的开导不可超之过急,慢慢来,一点点给他们帮助效果会更好,否则会适得其反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
2.4 其它措施: 抑制相关的疾病(三高人群也是冠心病的高危人群,护理人员针对这三种人群一定要特别注意,在护理冠心病的同时也要对这三种水平进行药理等的控制和治疗);用药方面的咨询(护理人员要适时和病人沟通做好统计,提醒病人若发现病情好转或者恶化都不能自行减少和增加药量,一定要先质询护理人员,听从护理人员的安排和建议,但是若病人有自己的意见,一定要和护理人员商量讨论,切忌一意孤行)。
3. 社区护理干预的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社区护理干预,50例患者偶发心绞痛的频率减少,有明显抑制焦虑不安等临床症状的表现。
4. 社区护理干预的讨论
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转变加快了疾病的发生。冠心病属于慢性疾病,是不可能完全依靠临床治疗来治愈的,医院最多是在病情严重时起主导作用,真正影响患者健康的是患者个人的生活习惯。有了社区护理干预,它以社区为中心划范围,对患者身体上,心理上,生活上进行三重治疗护理,起到提早预防,积极治疗的作用,病人和家属都可以很方便地了解疾病发生原理和防止的主要措施,随时做好身体检查,从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患者和家属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 周玉梅,袁春凤,刘莲凤,黄丽华,罗美华. 社区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的效果评价[J].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1)